雙星系統是怎麼形成的?
11-30
恆星是由星雲坍縮形成的,坍縮中心形成恆星。那麼雙星或聚星是怎麼形成的?是由一個氣體盤坍縮形成的嗎?
如果是,那麼為什麼會形成兩顆恆星,是因為有兩個坍縮中心嗎?為什麼會有兩個坍縮中心?特別是密近雙星,兩個中心距離那麼近不會吸引到一起嗎?
還是由兩個氣體盤坍縮形成的?
雙星分為多種。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X射線雙星。
雙星系統在天體物理上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的軌道計算允許直接得出系統的質量,而更進一步還能間接估計出半徑和密度。也可以從質光關係(mass-luminosity relationship,MLR)估計出單獨一顆恆星的質量。
以物理雙星為例,演化理論有:
1.質量傳輸和吸積。當一顆主序星在演化的過程中尺寸增加時,或許會超出它的洛希瓣,意味著有些物質可能會進入伴星的重力牽引大於它本身引力的區域。這樣的結果是質量從一顆恆星由所謂的洛希瓣溢流(RLOF),經由吸積盤的吸收或直接的撞擊,而傳輸至另一顆恆星(伴星)。這個發生轉換的點在數學上稱為第一拉格朗日點(L1)。這是很難看見的現象,因為吸積盤通常是聯星系統中最明亮的部分(有時是唯一能被觀察到的部分)。如果一顆恆星從洛希瓣溢流出質量的速度太快,便會有大量的物質轉移成其他的成分,也可能會有一些物質經由其他的拉格朗日點或以恆星風的形式離開雙星系統,因而會有效的造成雙星系統的質量損失。由於恆星的演化取決於它的質量,這樣的過程將會影響到這兩個夥伴的演化,並且創造出與單顆恆星不同的演化階段。
2.經由重力捕獲將兩顆恆星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雙星系統。實際上需要三個天體,依據能量守恆律需要一個天體帶走被捕獲天體的能量。在觀察上發現雙星中有主序期之前的恆星,支持雙星在恆星形成期間就已經存在的理論。
知乎首答。 在周圍沒有大質量的天體且兩者質量相差不太懸殊,雙星系統形成的幾率很大。比如地球與太陽在忽略周圍天體時,他們兩者之間的軸心到太陽中心距離小於太陽半徑,看起來就好像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樣。(具體物理過程用高中物理就可以解釋)。比較明顯的例子參考雙子座。
推薦閱讀:
※宇宙是否有盡頭?
※怎樣畫太陽系?
※馬斯克之類的太空探索企業 可能在火星建國嗎?
※天文學該怎樣入門?
※推測出銀河系的形狀,運用了哪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