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是否比男性具有更高的語言天賦?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現身邊的女生普遍具有更高的語言天賦,不只在第二外語的學習方面,對母語的理解和使用也強於男生,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嗎?請從專業角度解釋,謝謝!
相關問題:
女生理科不如男生好嗎?為什麼?
謝@小葵邀。這個回答的角度恰好是從你的專業出發的:)
女性的確可能比男性具有更高的語言天賦。---語言天賦這個概念太大,我的回答里所有的「更高的語言天賦」都是指「更高的學習第二語言的能力。」 此處不討論母語。
這種更高的語言學習的「天賦」來源於我們女性與生俱來的比男性要多的雌性激素和以大腦為基礎的記憶系統共同作用。先說記憶系統:
Ullman (1997,2001a, 2001b, 2004)提出了DP model (Declarative/Procedural memory system ),該模型認為人的記憶系統分為陳述性記憶系統和程序性記憶系統,且兩個系統具有獨立的大腦物質基礎,即處於不同的腦區。陳述性記憶系統負責知識、事實、以及「是什麼」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記憶系統負責儲存「怎麼做」(尤其是一系列的序列技能)的程序性知識。陳述性記憶系統可以儲存無意識獲得(內隱學習)、有意識獲得(外顯學習)的知識,但是程序性知識一般都是無意識獲得(內隱學習)的。也就是說,我們使用陳述性知識的時候可以是有意識、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但是使用程序性知識一般都是無意識的。比如我們開車,剛學開車的時候,我們通過師傅教給的陳述性知識開車,這是一個有意識的過程,但是練著練著,我們水平越來越高,開車就變成了無意識的程序性知識。學語言一樣,一開始可能是通過書本、老師有意識的學到一些辭彙、語法規則(陳述性知識),但是我們練著練著、用著用著就實現了無意識使用,使這些陳述性知識變成了程序性知識。
陳述性記憶系統和程序性記憶系統出了大腦的物質基礎不同,也受到激素的影響。陳述性記憶系統顯著的受到乙醯膽鹼和雌激素的影響(Phillips and Sherwin, 1992, Sherwin 1988),比如相關研究表明雌激素提高了女性的陳述性記憶(Maki and Resnick, 2000; Sherwin, 1998),當然男同胞也有雌激素,所以也有研究表明雌激素提高了男性的陳述性記憶(Kampen and Sherwin, 1996; Miles, Green, Sanders, and Hines, 1998)。
給出了陳述性記憶系統和程序性記憶系統的概念,再聯想到語言的特徵,不難發現,陳述性記憶系統主要負責辭彙的習得(是什麼),而程序性記憶系統主要負責語法的習得(怎麼用),當然這種責任制不是界線分明的,但是這種趨勢足可以造成語言學習的性別上的差異。
結合上面所說的陳述性記憶系統受到雌激素的影響這一證據,以及陳述性記憶系統專司辭彙記憶,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要高於男性,那麼大膽得出女性的學習、記憶複雜的辭彙、語法形式的能力要比男性強,而男性使用語言(語法)能力則可能比女性強。那麼到現在為止也是各有千秋呀!
但是,在人類青春期發育完成以後,生理學上的發育會造成程序性記憶系統的功能衰減(motor and cognitive skills attenuation,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學技能要從娃娃開始),而陳述性記憶系統的功能提高,因此陳述性記憶擔當了大部分語言學習的責任,比如:記憶walked(walked本來應該是語法的walk+ed組合),記憶語法規則(語法的使用本應該由程序性記憶司管)等等。這種程序性記憶的衰減可能就是由剛剛所說的雌激素增加所造成的(人類發育的階段男女雌激素都增加)。因此,L2學習者不得不倚靠陳述性知識系統學習L2,而由上所知,陳述性知識系統受雌激素影響,高雌激素水平會提高陳述性知識系統的功能,因此,從行為上看,女性在學習語言時比男性表現出更高的天賦。
這種現象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成年後學語言,我們記了一肚子語言知識,但是使不出來。
Micheal T. Ullman (2005)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model
9月1日更新:
今天聽一個在線課程,是清華大學江銘虎教授的課,叫《腦與語言認知》鏈接如下:
腦與語言認知(二十五)【視頻】 (可能需要花一塊錢買)
該課程中表明:
對兩種形式辭彙的兩種語言任務的測試證實了兒童(9~15)的性別差異。女孩的額下回(IFG)和顳上回(STG)的雙邊(左右腦兩邊)活性以及左梭狀回(FG)的活性要大於男孩。無論刺激的形式如何,女孩額下回和梭狀回區域的活性與語言準確度有關,而男孩性能精確度的相關性則依賴於辭彙出現的形式(聽覺或視覺的相關皮層)。【額下回、顳上回都是和語言很相關】
女孩依賴於超模式的語言網路,而男孩則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處理詞語(沒有在語言處理區發現明顯的優勢)。左梭狀回區域的活性與標準化語言測試中女孩的更好表現有著密切關係,這也是早期語言性別差異的額外證據。
語言任務中的大腦活性與性別差異。
在所有年齡性別組同時兼顧語言判斷任務和感覺形式的活性,但是女孩比男孩在IFG和STG的雙邊區域以及左FG區域顯示了明顯更強的活性。顯示了顯著的性別效果。
我更傾向於認為是社會馴化的結果。
舉個例子,很多調查都聲稱女性在感知他人情感,分辨他人表情上比男性優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女性擅長跟人相處,男性擅長跟物相處的原因之一。
但是,大家可以想像,皇帝跟太監相比,誰比較會察言觀色呢?
我相信皇帝是沒有太監厲害的。
長期處於一個弱勢,依從的地位,要生存下去,不會察言觀色怎麼行呢?
皇帝是掌握權力的人,皇帝壓迫太監,所以皇帝不需要識別太監的情緒(人家不care), 但是太監需要識別皇帝的情緒(皇帝不高興就會砍了他)。
再舉個例子,很多被家暴的婦女都能從丈夫的一個眼神就知道她要被打了。
這就是一種被迫提高的技能——技能不高就挨打,能不高嗎?
像一個從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出來的男人,跟一個千嬌萬寵長大的富家公主相比,大家認為誰在分辨他人表情上應該比較優秀呢?
語言天賦也是一樣的,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並不單純是背誦,涉及到去理解當地的文化,語言模式,邏輯規則等等等等,語言本身就是表情達意的工具,你覺得是一個太監懂得「話術」的可能性比較大,還是皇帝比較懂得「話術」呢?
很多人觀察到一些現象,諸如女性不夠自信,女性不擅長做決定,女性善於協調團隊關係,女性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因為她們的技能模式是按照「太監」培養出來的啊!
如果有一天社會壓迫男性,在我的想法里,那麼男性就變成善於跟人溝通,而女性變成獨斷專行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推測,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男女完全平等的社會來比較這一點。
就好像如果全世界都是中國人,那麼大家就會認為男女的出生性別比應該就是1比1.3 —— 女性天生就應該比男性少。
但是現在我們不只是有中國,我們有很多不做性別選擇的社會,我們就知道啦——1比1.3是不自然,不正常的。
所以說現在的性別研究非常難以得到實踐的支持,因為男女平等的社會並不存在。
不。比如我身邊的男性就至少掌握三種以下語言:
C,C++,Java,PHP,C#,OC,Python,Ruby,Javascript等等
堅決反對這種歧視女性的偽科學,所謂「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語言天賦」的偏見,不過是源於女性在其他領域遭受歧視,進而被排擠到了語言領域而已。
類似看上去很美很科學的偏見還有——盲人聽力好,情商低的人智商高。你造我為了彌補自己情商低有多努力嗎?結果你一句智商高就把我十幾年的努力全概括了,這樣真的好嗎?很多女生背的下來四冊新概念,難道全部歸結為一句"語言天賦"嗎?還不是因為在其他領域受歧視。
好吧,少談些主義,摺疊我吧。不會。
女生學文科的多,而在大學選擇語言專業自然女生更多,但是這只是一種男權社會固有的偏見而已,不僅束縛理工科好的女孩子也束縛了具有語言天賦男性的選擇。
請參照題目:男生比女生理科更強嗎?
答案里不管男女,政治正確的回答是:不會。
根據男女平等真理,同理可證:
不會。
大量研究表明,語言加工存在一側化優勢,即大腦左半球是語言加工的優勢半球,但大腦的右半球也有一定的語言功能。(腦成像研究為大腦一側優勢效應與語言提出了新的證據。在腦功能方面,只有右利手和雙利手的被試存在一側化優勢,左利手沒有表現出任何一側的優勢。其他研究還表明,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顳橫回的大小更加對稱,其語言功能更為雙側化。)
那麼男女在學習語言時的這些差異是如何產生的,沒有人真的知道答案,它難以理解。女性在語言學習方面佔有微弱的優勢,女孩在語言學習方面要比男孩稍強一些但優勢並不明顯,用一百個人的樣本便可以從統計上看出這一結論。其次,遺傳因素也有很大的影響。另外大約七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逐漸減弱,負責語言學習的腦區只是發展的早期比較活躍。
其實這也和認知風格有關
卸妖。
反對@金博潤 的答案。你再舉100個男性語言家的例子也無法自洽你的邏輯。你的答案裡面全是男性,恐怕是因為男性在受教育機會、從小家庭培養、社會期待、自我意識等因素上有著更為優越的條件,從而更有機會爬上這些位置,並且你更有意地避開了實際上也為數不少的女性例子。一味的舉出有多少男性語言家這個既成事實,恰恰無法證明男性比女性更有語言天賦。
因為想必你自己也知道,如你這般用結果反推原因,是無法得出經得起推敲的結論的。你如果訴諸其他原因(比如最新的兩性腦科學研究成果),尚可能有一定說服力。
但如你這般訴諸結果來反推原因的話,說服力感人。
反正一到吵架的時候,女人都智商開掛,知識面狂飆,語言技能爆表。
女性在語言上肯定是有優勢的。
幼兒發育指標,能掌握50個詞語這一里程碑,女孩是18個月,男孩是22個月,平均水平。
自閉症---該病症的一個指標為語言發育落後,其發病男女比例為4比1.
語言發育遲緩(非自閉症)的發病率男女比例也是大概4比1.
----------------------
學習障礙(LearningDisabilities簡稱LD)在廣義上亦指學習困難,可導致兒童發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十分龐雜。本文所指的LD則是一組特殊性學習技能障礙,該症在ICD-10和DSM-Ⅳ中歸屬於特殊性發育障礙範疇,指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LD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臨床分類主要依據DSM-Ⅳ的閱讀障礙(Reading disorder)、計算障礙(Mathematics disorder)、書寫障礙(Disorder of writtenexpression)、不能特定的學習障礙(Learning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等。全美學習障礙協會(National Joint Committee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NJCLD 1988)的定義是「LD指一組異質性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在聽、說、讀、寫、推理以及計算能力的獲得和應有方面出現的明顯困難;這類障礙為個體所固有,推測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起因,並可伴隨終生。可與LD合併出現自我行為控制、社會認知、社會交互作用方面的問題,但後者並不一定構成LD。其他類障礙(如感覺障礙、精神發育遲滯、重度情緒障礙)或環境原因(文化差異、教育方法不良)也可導致學習問題,但這裡所稱的LD不包含在其範圍」。
LD是個隱性缺陷,在學齡前兒童中很難發現,多在入學後逐漸表現出來讀寫、計算方面的學習困難。國外報道多在3%~5%之間。國內報道為6.6%,男女比例為4.3:1。按DSM-Ⅳ診斷標準,學齡兒童患病率在3%~8%之間,男明顯多於女,比例約為4:1左右;而且傾向將其歸為學習障礙和溝通障礙兩大部分,前者包括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和書寫障礙;後者則包括語音障礙、言語流暢性障礙(口吃)、語言表達障礙和表達-接受型障礙。
-------------------------------------------
」。
口吃俗稱「結巴」,被醫學界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複雜的疾病之一。10月22日是國際口吃日,據了解,近年來,兒童口吃發病率比成人要高,口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危害極大,甚至會成為阻礙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的終生障礙。
口吃在人群中並不是鮮見的情況。在美國,約有300萬口吃患者,占人群中大概1%的比例。美國言語聽覺研究聯合會的專家Mark Power認為,口吃的最初來源是受到不同基因的調控,因此在口吃人群中也發現有家族遺傳特性。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無法擺脫口吃的命運。在美國,3—4歲的兒童中出現口吃的現象並不鮮見,約有5%的學齡前兒童有口吃,並且男女的比例幾乎持平。隨著年歲增長,這些兒童中有70%~80%的人口吃癥狀會自動消退。有趣的是,成年後,口吃消退的概率在女性中更高,導致成年男性口吃的比例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患者的癥狀往往更重(和自閉症很相似的特點)。在這部分人當中,言語治療會幫助一部分人擺脫口吃困擾,但也有1/4左右的人群將終生無法痊癒。
--------------------------------
這麼多扯後腿的,平均分能高嗎?
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可不是因為要政治正確就能男女平等,那才是削足適履!
這不只是天賦的問題,題主首先要搞明白這一點。
因為相對於天賦,「不停地說」才是熟練掌握一門語言的關鍵所在。
看了這個問題,再看相關問題,就知道政治正確這個東西真的很有意思。
男性比女性更擅長理科嗎?不!
女性比男性更擅長學習語言嗎?是!
政治正確真有趣。
經驗告訴我,語音方面陰柔的男性完勝普通女性。
很喜歡的一個故事,說早在遠古時代,狩獵的年代,男人出去狩獵,女人留在家裡摘果子。雖然都是集體活動,但男人領到了自己的任務以後就會單獨行動的,比如每人蹲守一個點,對獵物進行圍剿,即便是幾個人一起,也不會過多的交談,怕驚動野獸。對語言的要求和訓練很低。溝通的語言都是命令式的言簡意賅,不會有過多描述。同時男的需要很厲害的認路的能力。女人在家洗衣服,帶孩子摘果子,家通常會選有水有樹林等等條件好的地方,所以女性做這些事,不需要去遠方。而且可以一群人聊著天做這些事。久而久之,語言能力被不斷的訓練就變得越來越具有語言天賦。而同時,因為離的很近,不需要認路記路,這種能力也在退化。男人晚上打獵回來以後很累,就只想戳戳火堆發獃,回憶一下打獵哪裡失誤了,哪裡有了新的技能,好讓下次打獵更進步。女人一整天在家附近,想知道一點來自外界的新鮮事,好在第二天的摘果子和洗衣服的過程中有新鮮的話題。但是男人根本累到不想說話,而且抓野獸很危險,男人本來在自己內部就不交談,描述無能,就不能給女人講故事。長此以往,在這個過程中,不是誰的天賦強大了,而是廢話多的男的大部分會被野獸咬死或者被認為不合群。而狩獵能力強的女的,想打獵的不能融入帶孩子的隊伍並且很危險,這導致他們很難有後代,或許說他們的思想很難被認同。這種基因遺傳的數量逐漸被減少。那麼最後就會導致女性處理語言的能力相對強,男性處理語言的能力相對弱。屬於一個淘汰然後發展的過程。
手機碼字好累=_=
其實也非這麼明確。
的確在我國大學裡外院里絕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較少,但是並非所有學外語的都是證明她們就是學外語的料。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外界大眾的一貫審美左右了,女生就該學外語商科,男生就該學工學理學,最終導致很多曾經外語不錯的基礎好的男生也放棄了這條路。
另外,大家都是從小學英語長大的,那就拿英語舉例。以我為例子,本人小學沒學過英語,初中開始第一次接觸,第一次考試誤打誤撞考了全班第一,從此英語老師對我如親兒子,我也覺得英語課非常有趣。相反,班上很多小學學過英語的,到初中和英語老師合不來,覺得英語課乏味無聊,最終成績一落千丈,我表弟就是典型代表。這都是自己主觀意識上的改變導致的。
此上
從小到大,英語課代表永遠是女的,英語最強王者永遠是女的。
男人出去打獵 女人在家聊八卦 語言能力進化得更好
不要老往性別歧視上聯繫嘛。
普遍來講,現在的小寶貝,年輕父母都用不分上下的關注度對孩子進行充分早教,還是小丫頭學會說話比較早嘛,一歲生日差不多就能叫人叫全了。
有長途遷徙行為的非洲象群之所以帶頭的都是老雌象,大概也與雌性個體相對發達的記憶能力有關。
我們一家機械記憶都挺強,在機械記憶方面,娘仨直取三甲。
我姥機械記憶最好,四鄰八舍全部八卦全都能在她那查證,動不動二三十年前的雞毛蒜皮,完全是從不清空回收站的主兒。
我次之,主要是錄入快。
我媽再次,但是我媽有語言天賦,我媽背古文不如我快,背英語比我快的多。
就我個人的英語學習而言,完完全全沒體現出女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優勢→_→如果女生語言天賦確實優於男生,那對不起,我拖了女同胞的後腿。。。
推薦閱讀:
※南北方+男女生 對高溫的感知差異?
※一個普通男性能同時打贏幾個普通女性?
※女權主義者到底在追求什麼?
※頂尖的人才男性居多,排除男女生理差異,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局面?
※為什麼男人不喜歡女人哭?
TAG:性別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