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代運河如何過黃河的?

黃河可是地上懸河啊。按理,黃河水一個北流,一個南流,運河不是斷流了嗎?


元以前,運河是沿汴水逆流向上到洛陽、開封的。雖然黃河在宋末南奪淮河,但是

元朝初年的漕運基本上是利用隋煬帝時所開鑿的那條南北大運河。它由杭州至鎮江,過江北上入淮,西逆黃河到中灤(今河南封丘),然後陸運至淇門(今河南淇縣),入御河(今衛河),經直沽(今天津)轉入白河,達通州(今北京通州區),再陸運至大都。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下令開鑿會通河即山東運河,起自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安山西南,至臨清抵達御河,全長二百五十多里,建閘門31道,計役人工二百五十多萬工。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又從郭守敬建議,役使一萬九千多名兵士、五百四十多名工匠、三百多名水手、一百七十多名「沒官囚奴」,共用二百八十多萬工,開鑿了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長一百六十多里。這樣,南北大運河全線開通,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加強了京師與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的聯繫。

會通河建設之後的主要問題是無水,元朝的濟州河,以汶、泗為水源,先將兩水引到任城,然後進行南北分流。由於任城不是濟州河的最高點,真正的最高點在其北面的南旺,因此,任城分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結果,濟州河的北段,河道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後來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書宋禮整修運河,宋禮採納熟悉當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施工修戴村壩,引汶絕濟,用汶河水補充運河(會通河)水量,才基本解決會通河也就是後來魯運河的問題。即使如此,為保證漕運,魯運河沿線是不允許引運河水灌溉的,打井都不行。
而會通河北部受黃河北決影響很大,比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河南原陽西北)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1/3的河段被毀;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決口新鄉一帶,東北流於運河張秋以南沙灣,決運堤,攜運水東行入海,淤上下運道;為弘治二年(1492年),河又決開封一帶,北流沖斷張秋運河。所以明清兩代黃河在河南、徐州這一線是保北不保南,結果苦了豫東、皖北的老百姓。

而魯運河以南,準確地講今南四湖以南則則變化比較大。
先說黃河(淮河)以南,明以後,黃河奪淮,里運河(淮河到長江這一段)與黃河交叉的地方叫清口,也是淮河河道和黃河河道交接的地方,本意是引淮河水沖黃河泥沙,為此修高家堰提高洪澤湖-淮河水位,但是黃河水沙更大,下游越淤越高,洪澤湖大堤也越修越高,淮河洪澤湖以上水患也越來越嚴重,最後1851年淮河被迫從洪澤湖東南角衝決三河改道入長江了。淮河水除了沖黃河淤沙外,還通過引河入里運河。黃河泥沙還有相應的御黃堤壩攔截。
黃河往北,原先是走黃河逆流到徐州往北,到鎮北,入會通河,這一段是原泗水故道,和泗水壅塞形成的南四湖諸湖——一開始還不叫南四湖。
古泗水由兗州西南流,經魯橋、南陽至谷亭東,折而南,過湖陵城西、沛縣城東、留城東,至徐州東北,折東南流入淮(也就是奪淮以後的黃河)。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濟州河開成,魯橋以下段泗水借用為運道。為防止西來黃水衝擊,遂逐漸加高泗水西岸堤防,迎淤面和被淤面高差增大。
嘉靖四十五年,工部尚書朱衡開魚台南陽鎮至徐州留城140餘里新河,移運河於諸湖之東較高地點,以諸湖為水櫃,使黃水泛濫時入湖停蓄。新河下接舊河,50里至茶城,共長195里,稱南陽新河或夏鎮新河。新河將孟陽泊中分為二,西為南陽湖,東為獨山湖。
康熙二十五年御批而掘中運河,再次將運道東移,使京杭運河運道至此全部脫離黃河,僅在黃淮交匯口—清口與黃河相交。此時,赤山、微山、呂孟、張庄、郗山5湖,合為一個大湖,統名為微山湖。
從這裡可以看出,運河過黃河,從南向北是逆流直到魯運河內高點(主要靠拉縴和划船),是泗水淮河受到黃河懸河堵塞導致瀦水,形成湖泊,抬高了水位。
1855年黃河北徙,魯運河被沖毀淤塞,航運遂告中斷,大運河僅余里運河和江南運河。60年代,大運河中運河段以韓庄運河、中運河復建,魯運河北段以梁濟運河復建,但由於缺水實際上主要通航仍為里運河,現在南水北調工程結合大運河山東段復建,大運河通航河段將北到今東平湖。

所以說大運河、洪澤湖、廢黃河、淮河(包括沂沭泗河)之間是很亂的,特別是黃河奪淮,折騰豫皖蘇魯四省幾個世紀,到現在淮河水患才基本控制住。


抄一下百度的答案:

京杭大運河在元代的漕運,由於黃河經常泛濫,高處水源缺乏和工程不夠完善等原因,以致終元之時,海運仍佔主要。明、清兩朝重點治理京杭大運河的策略主要有:一是找准分水地點。 元代在濟寧會源閘分水,由於元初至明初,黃河經常北決,泥沙向東北淤積。會源閘分水不當,在汶上老人白英建議下,實施南旺分水,遏汶水至此,六分北注,四分向南,成功地解決缺水,使漕運得以暢通。二是解決黃河和運河分離問題。因為淮陰至徐州間借黃行運風險 大,明清兩代,對魯橋至淮陰的運河,曾多次開鑿新河,直至1703年,差不多用一百二三十年時間,為避開300餘公里黃河之險,終於開鑿了大約同樣長度的運河,使黃運分離。三是對江淮間的運河,以開挖月河的方法,使湖漕分離,以避諸湖風浪。四是解決運河與黃河的交叉問題。因為黃高運低,為縮小黃運之間的水頭差,而採取彎道,故有「三灣頂一壩 」之說,今淮陰西南的一段運河,與黃河之間就變成「之」字形彎道。同時在淮安與馬頭鎮之間不斷開鑿引河,以人力、畜力牽挽,漕船才能出閘過黃。?
不幸的是1855年黃河改道,由江蘇雲梯關入海變為山東利津入海,又一次改變了京杭運河的命運。為了打通山東段運河,就在黃河穿運處築壩設閘,「借黃濟運」。不久黃河又在鄭州決口,泛濫於淮北大平原,山東黃河斷流,無水可借,大運河漕運再次受到打擊。


首先,古代運河有很多,我懂題主說的是京杭大運河。
其次,京杭大運河並不是一直南北通航的,魯運河一段,也就是過黃河的一段,經常淤塞,元朝時期就經常改走海運了,後來黃河又改道,河運基本就是廢了


謝邀,假若題主納罕的是「運河怎麼從黃河之上跨過去」,我告訴你,爬坡的不是運河,是運糧的漕船。黃仁宇《明代的漕運》描述備詳,到了運河盡頭,就號令民夫把漕船拉過堤堰或者水閘,拖進黃河,搖到了對岸,再如是拖進運河。
魯運河是大運河中最艱難的一段,因為運河全程之中,唯有山東這段海拔隆起,水源不足,水深寒磣,通常漕船都不是走,而是拖。
而今運河也只是濟寧以南通航,我家在濟寧之北,我五歲時,在家門口看過一次運河拓寬,人山人海的熱烈,後來就不再記得了。當時是冀望能再往北通航到黃河,至少沿岸能利益均沾,但完工後才發現黃河會倒灌運河,逐年嚴重,遂廢。
不要問為何不就順勢引黃濟運,這是行不通的;早在黃河成為地上河以前,早在王安石時代,就推行過引X(或黃或洛,記不清了)濟汴(「汴梁」的「汴」字,不是天然水道,是運河,前身追溯到最早,就是史上的「鴻溝」。)的運河改革,略有起色後幾年,復歸失敗。集權國家的運河不同於海權國家的運河,後者是開源提效,就近引水;後者是長途輸血,劬勞於找水:洛水不凶卻不足;黃河足量又太凶。


推薦閱讀:

TAG:地理 | 黃河 | 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