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看待美國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
我老爸老是說美國霸權主義,有沒有更加客觀一點兒的?
謝謝邀請。
戰爭很少是因為某種單一考量。美國打伊拉克、阿富汗,有沒有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有沒有想要推翻糟糕的政權推進民權的考量?大概是有的。
但是,為什麼是伊拉克、阿富汗?為什麼不是索馬利亞?為什麼不是辛巴威?美軍在索馬利亞陣亡的人員還不到伊拉克的零頭,為什麼就立刻放棄了索馬利亞?
如果美國這麼在意國家體制,為什麼美國一直和君主獨裁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交往甚密?埃及軍政府上台為什麼不會導致美國的抵制和制裁?
更進一步問,為什麼美國當年顛覆智利民選政權扶植獨裁者上台?為什麼美國當年顛覆伊朗民選政權扶植獨裁者上台?
可見,意識形態、民主自由,並不是美國對外行為的主要考量。自身利益才是其首先考量的問題。
————————————————————————————————
分析了這些大體的情況以後,我們回頭再來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具體情況。
這兩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說阿富汗。
911以後,美國立刻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並驅逐基地組織。塔利班則回應說,僅在美國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本拉登是元兇的情況下才會遞解。而本拉登則宣稱他與911無關。於是美英聯軍於10月7日發動了進攻。
總體上說,這是美國在受到攻擊時的一個決定。在做出決策時,未必有非常強烈的其他考量。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不符合美國的地緣戰略考量。
阿富汗素有帝國墳場的「美譽」,英國、蘇聯都曾經入侵過阿富汗。這個地方,雖然本身非常貧瘠,卻處在接近歐亞大陸中心的位置。因此地緣戰略價值非常高。對於美國來說,這是在伊朗旁邊插下一根釘子,在中國背後打入一個自己的行動基地,在俄羅斯最為重視的中亞地區放置一個能夠釋放自己影響力的燈塔。這次對美國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機會。
美軍自然勢如破竹。只不過隨後的佔領並不順利。美國之前其實很少碰到極端宗教主義。這類思潮大致可以分類為極端民粹主義。極端民粹主義對民眾的發動能力是極其強大的。與極端民粹主義的對抗,是很難勝利的。最終只有三種,要麼是用經濟手段實現普通人的良好生活,拖垮極端民粹主義生存的土壤;要麼是自告失敗,退出戰場;要麼,是實施大屠殺,殺光所有敵對平民。
現代國際社會,實施大屠殺已經不可能了。因此可行的道路只有前兩條。美國極力想促成第一條道路,但是至今仍不成功。美國無法從這裡撤軍的主要原因是,扶植的本地政權恐怕不具有可持續性。次要原因可能是不想放棄在這個地區施加影響力的一個支點。另外,如果現政權崩潰,阿富汗也會重新變成一個恐怖分子的天堂。中、俄也不想這種事情發生,畢竟自己家門口出個恐怖分子巢穴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儘管這兩國和美國處於競爭關係,這兩者也沒有在阿富汗給美國下絆子。中國反而還積極在阿富汗投資,除了經濟利益之外,可能也希望能穩定當地形勢。
——————————————————————————————————
伊拉克戰爭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911之後,布希等人很快就開始考慮進攻伊拉克。伊拉克和基地組織實際上沒有聯繫。薩達姆是偏向世俗的、反對政教合一的一個領導人,他天然與基地組織代表的極端原教旨主義者相互看不順眼。要把他和基地組織聯繫起來,是非常困難。
其實,看看美國政府對武力進攻伊拉克和阿富汗時的態度,就可以發現美國的思路。
在進攻阿富汗前夕(9月30日),美國新保守主義在政府的代表人物之一,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提出,美軍並不擅長鑽山洞抓恐怖分子,因此覺得應該拓展思路,尋找武力打擊之外的解決阿富汗問題的辦法。換句話說,在拉姆斯菲爾德看來,即便已經有了對阿富汗開戰的理由,也不應該開戰,而應該試試其他解決方案。
而在伊拉克問題上,拉姆斯菲爾德卻在2001年11月專門寫了一篇報告,提出美伊戰爭的設想。在報告中,有整整一個章節講述該如何為美伊戰爭尋找理由。
拉姆斯菲爾德對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這種迥異的態度,從側面體現出新保守主義者關注的重點。進攻阿富汗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擊911的元兇,而進攻伊拉克,才是地緣戰略的真正需要。
1951年默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伊朗首相,他推行的油田國有化政策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因此1953年被美國顛覆。美國扶植了巴列維獨裁政權,維持對伊朗石油的控制。結果最終伊朗推翻了巴列維政權。從此伊朗自然和美國衝突不斷。薩達姆趁伊朗革命之際想要控制一片有爭議的油田,兩伊戰爭爆發。美國由於和伊朗的關係,自然是大力支持伊拉克。在戰爭中,伊拉克耗盡了資金,並欠下巨額外債。伊拉克試圖說服科威特取消債務,未果。伊拉克試圖說服歐佩克提升油價,卻被以科威特為首的一些國家否決了。在此過程中,美國無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困境中,伊拉克開始考慮攻擊科威特。此時美國與伊拉克仍然關係良好(長達十年的緊密外交關係,伊拉克也是當時接受美國援助第三多的國家),而薩達姆對美國探聽的口風則有互相矛盾的情況。然而薩達姆反美的言論日益增加,還用化學武器威脅以色列。有人認為,此時美國已經開始考慮要算計薩達姆,因此放出了美國不反對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信息。也有人認為美國內部有著不同看法,這都反映到了薩達姆那裡,而薩達姆自我催眠,以為美國其實是不會反對的。
總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然后海灣戰爭。
對於美國來說,石油產區的穩定,以及有效地控制,是極為重要的。
首先,美國經濟受石油影響非常明顯。如果中東不穩定,影響了產油,進而導致石油價格大幅上漲,那麼美國的經濟將遭受重挫。僅僅由於伊朗一國的石油輸出中斷,就導致了1979年石油危機。可以想像這個區域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經過了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美國逐步開始加強對中東產油國的控制。而伊拉克則已經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因此,海灣戰爭中,美國當然想要一次性解決伊拉克,但是歐洲盟國卻不贊同。老布希在為當時決策辯解中說,繼續進攻伊拉克本土可能造成聯盟解體和更多的生命損失。如果不厚道的揣測一下,恐怕法國在阻止美國繼續進攻時出了很大的力。要知道後來石油換食品的過程中,法國獲得了伊拉克出口原油的15%,僅次於俄羅斯的30%。美國有可能認為制裁和顛覆也能解決薩達姆,因此並未一意孤行。
隨後,就是長期的制裁。然而伊拉克並沒有在制裁中倒下,反而在石油換食品中越活越旺。薩達姆將大量石油賣給了中法俄,還掉了一定的外債。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核查,但是美國仍然不放心。伊拉克恰恰坐落在幾個主要產油國中間,其軍力仍然足以威脅周邊產油國。因此美國對薩達姆政權仍然耿耿於懷。從1991年開始,美國就不斷試圖顛覆薩達姆,或煽動叛亂。但是始終都無法成功。
尤其是,2000年,薩達姆與歐洲合作,開始用歐元為石油計價,並接受歐元作為石油結算貨幣。這已經挑戰了美國的最大的底線。
到2001年時,911給予了美國政府一個開戰的機會。五角大樓甚至有一個「特殊計劃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Plans),專門為尋找對伊開戰的借口而收集情報。遺憾的是,沒有任何情報能說明薩達姆與基地組織有任何聯繫。最後美國情報機構不得不自欺欺人地搞了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幌子,給予布希當局開戰的理由。最後證實,當時的情報都是虛假的。即便不是刻意造假,情報人員也是在上級強大的「激勵」下選擇相信一些單方面的信息。
總之是開戰了。美軍還是勢如破竹,然後還是被極端信徒炸得欲仙欲死。
然而,伊拉克比阿富汗的最大優勢在於,伊拉克有油田。因此,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有一個可持續的金來源。這就導致,美軍在伊拉克可以更容易採用前述第一條道路來贏得對極端民粹主義的戰爭。很大程度上,這一點使得美軍可以撤出伊拉克,但卻還不能撤出阿富汗。
戰爭的結果使得伊拉克對周邊國家失去威脅。而且原油開採也很大程度上要用於償還外債、修復民用設施等等。可以說短期內,伊拉克對中東局勢已經沒有大的威脅了。
有的人認為美國入侵伊拉克單純是為了石油。實際上伊拉克石油出口之中發往美國的並不多。2012年,伊拉克輸出石油中僅有12%是賣給美國的。對於美國來說,重要的並不是伊拉克出產的石油。畢竟1990年代中,美國幾乎沒有收到多少伊拉克出產的石油,而經濟發展也很好。美國更看重的是中東的穩定和可控。
中東的穩定,能夠保證美國經濟的穩定。中東可控,就保證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只要石油基本只能用美元來買,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就不會遭到顛覆,美國就仍然可以利用美元和通貨膨脹來從全世界「收稅」。中東地區可以說是美國經濟的最重要的基石。伊拉克戰爭,正是保證這一基石穩固的重要舉措。
至於利比亞,美軍並不唱主角,那是歐洲國家的動作。美國自己其實沒出多少力。此處就不說了。
————————————————————————————————
從美軍角度講,長期干佔領軍的活兒,導致美軍訓練、作戰風格和裝備,都越來越傾向於治安,而不是戰略決戰。在以色列、二戰日軍等等諸多軍隊的例子上都可以看出,長期擔任治安軍的角色,將導致軍隊與正規軍作戰的能力大幅下降。很多花費甚巨的裝備(比如反伏擊車),其實是單純的治安裝備,在真正的大國戰場上沒有什麼價值。
因此,這兩場戰爭,實際上削弱了美軍的作戰能力。
————————————————————————————————
那麼有人說美國給這些地區帶來了民主。我認為這種民主是比較難以持久的。
現代民主有兩大基石,一個是人口眾多的中產階級,二是林立的資本勢力。中產階級是發動民主改革的生力軍,也是維護投票制度有效性的生力軍。富豪階層人太少,而貧困階層由於生活所迫,對自己下一步的生存極度關心,而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和視野去為政務投出理性的一票。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就沒有有效的民主制度。印度的民主制度從來無法控制腐敗,也不能改進司法體系,就是因為太多的選民都是貧困人士,由於他們一直要擔心明天晚上的晚飯如何解決,就會輕易地接受賄選,放任任何有資本的政治勢力上台,胡作非為。(這其實也是為什麼貧富分化會傷害民主制度的原因。)
林立的資本勢力,是民主延續的最終保障。當軍事或政治人物企圖顛覆民主制度,轉向專制時,中產階級是沒有能力阻擋的。只有資本勢力能夠運用金錢,組織反對派,打擊對手。而民主又是林立資本的勢力之間最有效的議事、妥協途徑,因此資本勢力對民主有著本質的需要(少量的資本勢力會走向寡頭政治,而不是民主)。因此林立的資本力量是維護民主體制最重要的力量。
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和林立的資本勢力,無論當時有多麼想要一個民主體制,最後都要淪於失敗。沒有強大中產階級的,其民主制度就會像印度一樣缺乏實際的政治效用(但是由於印度有著林立的資本力量,因此這個貧弱的民主制度卻不會垮台)。沒有林立的資本力量,民主制度很快就會走向寡頭政治,甚至獨裁。
從這個角度看,伊拉克可能建立像印度一樣破敗的民主,而阿富汗,脫離了美國支援,恐怕沒有長久維持民主的可能性。
—————————————————————————————————
最後,為什麼石油美元對美國那麼重要。這是因為現代國家都免不了要用到石油。這是一個經濟運行的必需品。買石油必須用美元,那麼美元自然就會成為國家交易通行的貨幣。如果僅儲備人民幣,是買不了石油的,而又沒有什麼只能用人民幣買的必需品。因此顯然儲備美元更方便。
一個國家要獲得美元,一般要把東西直接或間接賣給美國。要是美元花光了,買不了必需品了,經濟就會受到重挫。為了避免國際支付危機,各個國家都要儲備美元。這個儲備,隨著美國通貨膨脹和貶值,是會相對變少的。儘管有美國國債可買,但是那個利率並不高,總的來說,儲備在貶值。因此,這些儲備最後能夠買回的貨物,比起當年賣給美國的貨物,就縮水了很多。正是利用這種世界貨幣的地位,美國能夠像收稅一樣,從世界各國獲取利益。這就是世界霸主的紅利,也是支撐美國經濟發展的極端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的存在,完全基於美國掌握中東,強制把石油交易限定在美元之內,這樣一個現實。再考慮到石油價格穩定對經濟穩定的重要作用,美國對中東的高度重視,也就完全不奇怪了。
伊拉克接受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也許是美國下定決心消滅薩達姆的重要原因。而伊朗和委內瑞拉先後接受非美元貨幣作為結算貨幣,美國對這兩個國家的敵意在一定程度上就來源於此(當然,這也是他們對美國敵對態度的反擊)。話說美國早已把這兩個民選政府國家打成獨裁專制國家,可能也是為未來在適當時機下動武做好了輿論準備。用美元結算雖然有壞處但也是有益處的,規範穩定的體系可以節省交易成本,過多的貨幣參與全球的貨幣貿易會增加交易麻煩。而破壞原有體系,勢必會增加不穩定。就像通訊軟體,做一個軟體簡單,活下來的就只有QQ,和其它的。這是贏者通吃和規模效應。但是我們並不會說QQ霸權或。其它的facebook霸權。至於說QQ和facebook會不會通過非法手段打擊其它企業來維護自己利益,貌似有個3Q大戰。但是我認為中間還是充滿爭議的。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一個人如果只為利益做事,勢比會被許多人鄙視。一個國家如果在國際上之追求利益的話,勢必也沒人歡迎。美國的這兩次戰爭在國際上 並沒有引發太多爭議。所以西方國家大體也不認為美國只是為了利益發動戰爭。而且此次戰爭也有其它國家的參與。我認為與獲得利益相同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信仰和邏輯。獲取利益只是物質方面的。按照心理學的觀點,人的需求是分精神和物質的。我覺得國家也是,除了物質層面(利益,石油),還有安全感 認同感,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等。當然做一件事包含著多種需求,如果只為利益的話,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何況一個國家。
所以,將心比心,中國為什麼當初打越南,列印度,和蘇聯發生紛爭。是爭面子,是保證安全感,也有可能是證明自己。
額,其實戰爭爆發有許多因素,但基本是政治原因,經濟原因,軍事的綜合。
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基本是美元+軍事+文化決定的。
而美元的支撐則是石油和軍事,
1美國為什麼要打阿富汗,甚至現在還在阿富汗有駐軍。
這要提到「911」事件,
隨著蘇聯的解體,日本經濟被美國整的不行,美元的穩定,
當時美國在世界非常威武,感覺世界都在腳下,比如科索沃戰爭逼退俄羅斯的勢力,當時還炸了中國領事館。
那個時候美國經濟蒸蒸日上,但911出現了,
911對美國影響非常深遠,美國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7] 。對於此次事件的財產損失各方統計不一,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生產總值的2%[8] 。此次事件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
美國人民被嚇著,當時一個月離開美國的熱錢高達3000億美元。
這個時候很明顯世界對美國信心很不足,要知道美國靠的是美元,而美元可以起作用,靠的是人們對他的信心,這個時候在這樣下去,美國經濟說不定大動蕩。
於是美國決定表示他全球霸主地位,打擊恐怖主義,而當時恐怖主義主要在阿富汗。
因為自1996年至2001年,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全國性政權,但美國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等人,搗毀恐怖主義,塔利班不幹。
這個時候國內打阿富汗呼聲非常高,
一來大多數平民覺得不安全,二來戰爭對軍方有很大好處,
最重要是重新讓全世界相信美國的實力,從而相信美元。
其實打阿富汗很倉促,美國當時巡航導彈打沒有,直接是從核彈庫裡面取出來的巡航導彈。
但一發動對阿富汗戰爭,世界開始對美國有信心了,到了12月底,大概4000多億美元重新進入美國。
故打阿富汗一方面是為了安撫美國人民,更重要的是讓全世界對美國有信心。
要知道信心這個東西一詞,可價值萬金啊。
有時候因為對一個人有信心,可以把幾十萬借給他,何況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
隨便提一句,為什麼現在美國還沒撤軍,一方面有少量塔利班可能還有,更重要的是阿富汗的位置非常重要。
一方面可以防著中東,一方面可以對付中國,還可以針對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甚至可以對付巴基斯坦,印度。
2打伊拉克
這要說道薩達姆了,其實開始的時候美國對殺薩達姆是有幫助的,
但薩達姆建立政權後一直很美國作對,比如幫助埃及,敘利亞打以色列,想收回美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股份,和蘇聯眉來眼去,接受蘇聯大量援助,以中東救世主稱呼自己。
最後打伊朗,結果搞的欠大量錢,甚至想著侵吞科威特,還執行了。
後來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其實有想法打掉伊拉克的,但當時一來有蘇聯,比如歐洲法國等地反對,加上各方面其他原因,就沒有這樣做。
但其實美國一直顧及著伊拉克,比如1996年對伊拉克美國進行了轟炸。
911發生後薩達姆還批評了美國。
更重要的是薩達姆當時在這之前,1999年的時候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將用歐元結算,後來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內賈德,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紛紛宣布自己國家的石油出口結算也用歐元結算,完全影響了美元的力量。
但當時美國國內平民還是不喜歡打仗,但911發生後,給了美國很好的借口。
加上薩達姆當時說恐怖襲擊美國,是美國霸權主義。其實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這樣覺得,但你沒必要說啊,
加上薩達姆當時有點搞核彈的意思,美國以這些理由開始打伊拉克,
這次打伊拉克,個人主要認為還是為了美元的信用,加上伊拉克有大量石油。
很多人說伊拉克石油並沒有出口多少到美國啊,但美國公司可以想辦法去利用伊拉克政府賺錢,畢竟伊拉克政府是聽美國的。
3利比亞戰爭,其實利比亞有點作死。
1969年,僅27歲的穆阿邁爾·卡扎菲中尉以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親西方的利比亞王國,並在同年9月改為共和國,取得政權後,把他的親屬和親信所屬的卡達法部落(Qaddadfa)和結盟部族領袖,安排在軍隊和政府中的重要職位上,並且非常巧妙地弱化他的競爭對手,以此來保持微妙的權力平衡、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
石油利益占利比亞GDP的58%,但是政府用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來發展及壯大國內的中產階層的部分有限,所以儘管利比亞有600萬人口,但是真正能獲得利比亞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1970年代政府花費巨資用於購買武器方面,並且大力贊助國外的反政府軍。通過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有21%的利比亞人處於失業狀態,這個數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
由於卡扎菲偏袒首都和周圍地區的部落,所以不僅所實施的經濟政策導致利比亞東部地區顯得相對和更加貧窮,卡扎菲還在各方面對東部居民進行歧視和打壓。
2009年利比亞的識字率是87%,2010年利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是0.755,這些數據比鄰國突尼西亞和埃及要高,而且公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相對要高一些;但是利比亞2010年的腐敗率為2.2(10為最清廉),比兩個鄰國要嚴重。
其實利比亞發展的不錯,但他把自己能量想大了,
嚴重得罪了大國們在非洲的利益,
利比亞遠在北非,卡扎菲聯合非洲十餘個國家,準備組建非洲發展銀行和非洲央行,而且如果你們國家沒錢,我可以借你,於是非洲國家精英們各種擁護,表示堅決擁護非盟的正確決定,並且到會的奈及利亞代表指出:」卡扎菲同志的建議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是非洲人民奔向小康之路的唯一途徑,也是非洲人民站起來的唯一科學指導思想「。在會期間,卡扎菲同志的發言深得非洲國家領導人的擁護。
卡扎菲組建非行,把五強等都得罪了,如果非盟金融一體化成立,法國受損第一。原因是法屬殖民地國家的銀行幾乎都是被法國控制,如象牙海岸一線的國家,幾乎都是法國的傀儡。還有美國英國兔子俄羅斯等。
在他擔任了非盟輪值主席,召開了非洲金融會議後……就呵呵。
最著急的是法國,於是各方聯合起來,利比亞實行武器禁運,封鎖利比亞儲備在各國的美元,這樣其實還好,利比亞政府很輕鬆的就可以鎮壓反對派,但歐洲美國甚至俄羅斯開始轟炸利比亞,當然俄羅斯當時很晚了,而且不是針對卡扎菲。
加上西方國家各種幫助反對派,
法國和英國以及義大利是最積极參与軍事打擊卡扎菲的國家,法國和義大利還承認了利比亞反對派組成的「全國過渡委員會」,但法國卻公開說不會武裝反卡扎菲力量,義大利也只是表示「有可能向他們提供武器」,英國表示願意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通訊設備。利比亞反對派抱怨說,在北約軍事支援下,他們的部隊曾攻打到卡扎菲的老家蘇爾特附近,但後來又被迫後撤,現在難以向卡扎菲的部隊發動新的進攻,而武器裝備不足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前內政部長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28號在北約總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再次呼籲西方國家提供武器。尤尼斯敦促西方國家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包括直升機、反坦克導彈在內的各類武器,以幫助反對派力量徹底擊敗卡扎菲部隊。尤尼斯表示,為了維護政權穩固,卡扎菲有可能會鋌而走險,利用手中掌握的化學武器來對付利比亞人民,他呼籲西方國家採取聯合行動來制止卡扎菲不負責任的行為。
這個時候出主力的是法國,英國,義大利等,美國其實還好。
額外說一句,卡扎菲政府倒台後,貌似很多存在各國存款有許多爭端。
國際在線專稿:據澳大利亞新聞網6月3日報道,利比亞政府近日呼籲南非政府幫助找回其已故前領導人卡扎菲(Muammar Gaddafi)藏在那裡的鑽石、黃金以及現金等資產,總價值超過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
南非媒體稱,利比亞調查人員已經在接觸南非財政部,並提供證據顯示卡扎菲的這些資產存在南非4個地方銀行和兩家安全公司中。南非財政部長普拉溫·戈德漢(Pravin
Gordhan)的發言人稱:「評估利比亞請求的過程依然在進行中。」
南非媒體公布了利比亞司法部長和財政部長寫給南非相關部門的求助信,希望南非能夠幫助找回卡扎菲「非法擁有、獲得、劫掠、儲存或隱藏在南非」的資產。信中稱,利比亞調查人員已經在南非及其鄰國發現大量資金和資產。
據悉,卡扎菲2011年10月被俘身亡,當時他正欲逃離家鄉蘇爾特(Sirte)。利比亞調查人員從卡扎菲前情報局長阿卜杜拉·塞努希(Abdullah
al-Senussi)處了解到,卡扎菲將國家資金藏在南非。塞努希此前被從毛里坦尼亞引渡回國,目前正被關在利比亞監獄中。
部分失蹤資金據稱被卡扎菲前幕僚長巴希爾·薩利赫(Bashir Saleh)控制。薩利赫在卡扎菲政權時期曾扮演政府總管角色,後出任利比亞「非洲投資基金」主管,實際掌管卡扎菲政權大約400億資金。
南非主要在野黨民主聯盟黨稱,薩利赫曾被看到在南非出現幾次,包括非洲國民大會(ANC)主辦的活動。民主聯盟稱,他們已經要求國會委員會召集緊急會議,要求警察解釋薩利赫為何未被捕。(楊柳)
還比如,
凱卜希望通過廣州日報轉告中國讀者:「11月23日內閣名單出爐後,屆時執政當局各部門都會被分配到各種具體工作。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國際企業都在戰爭中蒙受了損失,執政當局重視這個問題。相關賠償談判將在11月23日以後逐步展開。」
凱卜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對利比亞執政當局保持耐心,因為現在距利比亞「全國解放」還不到一個月。
凱卜告訴記者,他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將是收繳散落武器、調查失蹤人員、達成全國和解以及滿足利比亞人民的需求。依照20個月過渡階段「路線圖」的設想,利比亞將在8個月內選舉產生全國代表大會,設置200個席位,取代過渡委。
凱卜說:「政府內閣名單一旦通過代表大會信任表決,政府將責成一個委員會起草憲法,一個月後付諸全民公決。如果憲法通過全民公決,代表大會應在30天內製訂選舉法,繼而在6個月內舉行議會選舉。代表大會有30天時間審議並表決選舉結果,如果批准,應在30天內召集議會會議,正式結束過渡階段。」
談石油開發
確保各國石油公司平等競爭
利比亞的原油儲藏量達464億桶,居世界第9位,非洲首位。雖然戰前利比亞僅佔全球原油供應量的約2%,卻屬全球少數的高質量低硫輕質原油。
在卡扎菲時代,利比亞的石油「大客戶」並非中俄等國,而是那些反對他的西方國家。戰前利比亞的石油產量88%都出口到了歐洲。
凱卜告訴本報記者:「利比亞執政當局將會妥善處理各國石油公司之間的關係,確保無論是本國石油公司還是國際石油公司,都能在利比亞獲得平等競爭的機會,形成健康競爭的關係。」
從3月21日開始,北約在利比亞採取了7個多月的軍事行動,重點轟炸了卡扎菲部隊的武器裝備和通訊設施,為「過渡委」武裝進行地面進攻鋪平道路。
有媒體報道,作為回報,西方將獲得開發利比亞石油的主導權,甚至有傳言聲稱,北約瞄準了利比亞巨大的石油儲備,向執政當局索要巨額軍費。
「在石油問題上,執政當局不會受制於任何國家或組織」
凱卜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此說法表示了堅決否認:「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將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是任何人的傀儡。在石油問題上,利比亞執政當局將自己做主,不會受制於任何國家或組織,更不可能放棄自己的主權。有關報道完全是謊言。」
凱卜特彆強調說:「在卡扎菲時代,利比亞的石油公司和主管部門都是卡扎菲手中的玩偶,真正的大權完全掌握在卡扎菲一人手中。利比亞人民沒有像海灣國家人民一樣,從豐厚的石油儲備中獲得應有的收益。未來石油生產問題上,利比亞人民將真正成為石油的主人,新政府承諾將會合理地分配石油資源和石油收入。」
另外,統計顯示,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一,但戰前產量卻為非洲第四,因此開發潛力巨大。
凱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重點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說:「在卡扎菲時代,利比亞汽油消費量的60%都依賴進口,這對利比亞新政府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未來我們將大力提高利比亞的產油和提煉能力,並與國際石油公司展開合作,勘探開發新油田。」
利比亞新政府的數據顯示,利比亞的石油業目前發展順利,超乎所有人的預期。現在利比亞日產石油57萬桶,今年年底將會超過70萬桶,明年6月將會恢復到戰前水平。
其實主要原因真的是因為利益,前兩場戰爭,主要是美國利益,後面的主要是歐洲的利益。
謝謝邀請
關於美國是否霸權主義,請移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47360,裡面有相當成熟的觀點和討論,就我個人而言,是不認同美國霸權主義的,為什麼這樣說,可以參考我的回答(我個人認為真正的霸權主義當屬19世紀的大英帝國,現在的美國和當年大英帝國比起來實力差不多,手段差遠了),這裡就不再貼一遍了。
回到問題,【客觀】這兩個字讓人傷透腦筋,這也是接到邀請一直到現在遲遲無法作答的主要原因,只就個人觀點發表意見,歡迎專業人士拍磚捧場
一、美國攻打伊拉克(默認你說的是2003年的那場戰爭,而不是之前的【沙漠xx】系列戰爭)個人的【客觀】看法那是布希家族的家恨。
二、美國攻打阿富汗個人的【客觀】看法那是美國的國讎。
三、至於此次的利比亞戰爭,個人的【客觀】看法是美國純粹是來打醬油的(具體移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77227)
村子裡有好一個強人,還有十幾個壞人,其中有一個壞人砸了那強人家的一塊玻璃,還有兩個壞人與強人的利益關聯很大,其它的壞人基本上與那個強人沒有什麼關係。
強人幹掉了那砸他家玻璃的壞人,又幹掉了那兩個與自己利益關聯很大的壞人,獲得了很多的利益,然後把其它的壞人堵在他們自己的房子里,聽任那些壞人在他們自己家胡作非為,只是號召村子裡的人不與那些壞人有來往。
現在問題來了,這個強人所做的事情到底算不算行俠仗義?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壞人都消滅乾淨才叫行俠仗義?在打壞人的過程中,順便獲得一些正當的利益算不算行俠仗義?
對這個問題看法:
1、當今世界秩序需要不需要一個超級力量來維持
2、如果需要,為什麼是美國,而不是其他國家,譬如中國
3、美國的動機和行為是否能代表正義,或者是人類發展的趨勢
4、怎樣限制美國,尤其是限制他可能存在的濫用力量的可能
我以為脫離以上這幾個問題,光談美元霸權石油什麼的,尤其是談純粹利己的動機都是毫無意義的。
好比警察,警察需要嗎?權利哪裡來,怎麼限制?他維護的是什麼,打擊的是什麼?你抽開這些,單純看警察,那他會使用暴力,他會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他也有自己的陰暗面……
所以我不能同意類似@冷哲那樣從動機上推導的答案,甚至包括單一事件效果上的判斷。這種國家,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是千年乃至更久遠的,要放在更大的歷史尺度上判斷。首先,美國並沒有攻打利比亞,利比亞是國內革命,北約有空襲卡扎菲,但帶頭的也不是美國是法國。
利比亞跟伊拉克、阿富汗不是一回事。
而阿富汗和伊拉克也不是一回事。
阿富汗可以看作是對911的報復,打伊拉克就是純粹入侵了。
推翻了一個對國內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家族控制國家經濟、高壓統治的獨裁政權,誰能說不是好事?但戰爭中數十萬人喪生、戰後恐怖活動頻繁這些代價誰能說物有所值?
美國霸道地在世界各地推翻專制政權建立民主政權,長遠來看不是壞事。一個國家一旦開啟了民主化進程,即便原本是傀儡政權(也沒看見美國扶植了哪個傀儡政權)也會隨著民主化程度提高慢慢變成真正的民主國家。
相比專制國家,民主國家更傾向於用非武力方式解決問題(即便美國也是如此),民主國家之間開戰的機率更小,所以可以說民主國家增加對世界和平是有貢獻的。
我想我的回答達不到客觀的標準,以平民百姓得知的信息量邏輯自洽就可以了。不過我挺喜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呢,把美國攻打他國貼上利益霸權等標籤我是聽膩味了,一個大國動不動為了石油霸權什麼的打仗總有點黑社會的味道,至少事情做的可以優雅一點。
如今歐美強國對他國的軍事干預,一定程度上我想是由於幾次大戰後得到的經驗教訓。當初西方對納粹的綏靖,卻換來自身更大的犧牲和更惡劣的人道災難。如今強國都想成為世界的領導者,維護現有的遊戲規則,眼見世界散落的獨夫民賊時不時的幹掉一個,損失不大又能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外交上擁有更多籌碼,至少是軟實力上升。打仗就是為了土地和資源這種真金白銀那是上個世界的思路。只要現今的秩序還維繫,歐美還會強下去的。
我不認同戰爭是美國國策之類的言論,一個民主國家要發動戰爭,不是政府一句話就能通過的。
伊拉克有前科,獨裁國家即便受制裁,搗鼓出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不是難事,小小的朝鮮都可以,伊拉克更不在話下了。難道等他真搞出來?那你就真不敢動手了。
阿富汗這事美國政府得對國民有個交代吧。
利比亞也許本來就是歐洲的傳統地盤,美國總強出頭也沒道理,何況奧巴馬的政策一開始就和小布希那種單邊的外交政策不同。
上面有說美國出兵的3個條件,國家安全,人道災難,國際秩序,我很贊同。
我發現知乎上精神美國人還真多啊!
囧司徒都知道嘲罵小樹叢的伊拉克戰爭,知乎的黃皮美國人至今還堅定地跟共和黨過氣領袖站在一起。
美國要真是為了伊拉克,利比亞的民主和人權去的,這兩個地方的人民應該已經沐浴在自由民主的光輝下過上頓頓牛排的生活了才是,你們這些自由鬥士趕緊用腳投票去嘛,中東辦移民應該比美國容易多了。
還有,如果說薩達姆,卡扎菲,巴沙爾罪無可赦,那沙特的王爺們呢?海合會侵犯葉門內政,出兵狂轟濫炸,美國爹爹怎麼哼都不哼一聲。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要多方面看的. 你要說美國人為了石油去打, 那純粹是扯淡. 因為美國人戰後沒分到多少石油. 你要說美國人去學雷鋒了, 那更扯淡, 他總統花幾萬億美刀去學雷鋒還不要等著被彈劾啊.
從美國這角度看, 美國出兵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 戰略利益. 冷戰之後乘勝追擊打著傳播價值的旗號爭取更多的盟友和共鳴, 打壓不同價值觀的對手. 當然, 也是搶奪遠程戰略資源的手段.
從阿富汗等國的角度看, 首先戰爭是殘酷的. 這點不容置疑. 但往好的方面看, 美國人傳播的價值, 恰恰是他們社會進步所需要的, 普世價值. 所以美國人拿著槍開著坦克來卻很容易的跟當地人民產生共鳴, 而不單純的是利用關係. 美國人來了, 打了, 扶持了同盟政權(當然你也可以稱他是傀儡政權, 如果偏激的看), 然後有了自己的軍事基地. 但是當地老百姓又得到什麼呢? 選票! 比起援助的資金, 武器, 糧食. 這是美國人帶來的最好的財富! 選票即是武器, 選票即是制衡強大政府的武器.
所以綜合看, 其實是雙贏的結果. 當然要說誰失敗了, 那就是獨夫民賊獨裁者咯!戰爭是美國的國策,其實美國是一個戰爭殖民主義國家,隨時隨地的要進行軍事對抗是美國的一貫宗旨,這樣才能長久地維持美國的強盛。來算一算,一戰-經濟危機-二戰-朝鮮-越南-冷戰-海灣1-海灣2-阿富汗。。。美國習慣於在戰爭中某的自己的最高利益,這是美國長久發展的必然趨勢。
美國的出兵理由無非三個:
1、有人入侵了別的國家,破壞了世界秩序。
2、發生了人道主義災難,必須進行干預。
3、直接對美國的本土安全構成了威脅。
美、蘇飛機在中國上空狂轟濫炸,中國人民一片叫好;為什麼法、美、英在利比亞上空精確打擊,會有憤青反對?
的確,轟炸目標不同:一個是日本鬼子,一個是利比亞鬼子。
在某種意義上,利比亞鬼子比日本鬼子可壞多了:日本鬼子從未將槍口對準供養他們的日本人民,而卡扎菲用軍機、坦克和自動武器對付本國百姓,吃屎的把屙屎的炸得血肉橫飛。
反對轟炸卡扎菲,是比反對轟炸日本鬼子還要可惡的行為。在自然界要找這麼下賤的為暴君辯護的生物都不可能。
人權與主權:人們建立、供養任何團體、軍隊、監獄、國家政權等工具的目的,不過是讓這些工具為人民服務;一旦這些工具異化為踐踏人權、施行獨裁,那就必須摧毀、重建這些工具,美國獨立戰爭,國人推翻滿清統治,可以說,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在最初都具有一定的正當性才有爆發的可能。
人權高於主權,就像人有鼻子眼睛、人不吃東西就要餓死一樣不言而喻、不證自明和天經地義。沒有人,國家怎麼可能建立得起來?不為人服務而是害人、折磨人,建立國家幹什麼?入侵軍國日本納粹德國的正義性必要性又從何體現?
轟炸利比亞、打擊邪惡勢力是替天行道,就像美軍核爆日本一樣正義。獨裁暴政付出的任何代價,都不如一個平民絕望無助的眼淚。沒有暴君的審判台,就沒有民眾的安寧。
==============================
國家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法律意義上的為保障公民權利必不可少的暴力機器;一個屬於倫理和文化概念:生養你的父母親和故鄉的山山水水,以及使用同一語言文字的先輩留下的燦爛詩章。
愛國先要搞清楚愛的是哪個國,愛法律意義上的國,就是努力讓政府及其暴力機器為保護民眾權利更好地運轉,而不是相反。
義和團大師兄、納粹和日本軍閥的可恥下場,以及蔡鍔將軍發動的護國戰爭與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只有為了自由民主才具備正當性和正義性,否則很容易淪為毒害民眾的鴉片和對罪惡的蒙蔽,將國家和民族推向災難的深淵。
======================
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被自由戰士從地洞里挖了出來,經過長年累月的審判後被執行死刑,是伊拉克民選政府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擔心局勢惡化)做出的決定,全球伊拉克人狂歡慶祝正義的勝利---
先有人,後有國,先人權而後有主權。無人權,主權何益?主權不為人權張目,何益之有?
陳獨秀云:
「國家者,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務,其國也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
薩達姆的喪鐘為一切獨裁者敲響!頭腦僵化或沉浸在冷戰思維里的人們卻對這個經過曠日持久的審判、表達了伊拉克人民正義呼聲的判決感到疑慮----一個伊拉克政府高官悲憤莫明:
「這些表示遺憾的國家和人權組織在薩達姆大肆製造人道主義災難,用化學武器、幾十個萬人坑對付我們的時候,跑到哪裡去了?」
從伊拉克的男女老幼向橫渡底格里斯河的美英解放軍投擲鮮花,到他們不顧恐怖分子的威脅湧向投票站推選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民主政府---伊拉克戰爭固然是美國自身的安全需要,但在客觀上也為那裡的人民帶去了希望。美英解放軍的歷史功績和對人權高於主權的全新闡釋,以及對人類爭取自由民主的開創性貢獻將永載史冊。發現很多人已經陷入美國一定正義,美國說的就是真理,我只信美國新聞,我只聽美國報道,美國人說的話都是為了我們好,他打人了肯定是哪個人不好這種種天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想法,完全無法認識到大國與大國之間利益的衝突和制衡。
現在敘利亞人口買賣猖獗,未成年少女一個6000歐元,很多阿拉伯人都跑去買了,這也是美國帶來的福利嗎?真是好人啊,伊拉克戰前戰後死了多少人,其中多少是平民百姓?美國軍隊在全世界有幾百萬私生子,那可都是美國軍隊對異國婦女的「美好」慰問和「靈肉」交流啊,你為什麼能去向她們取證美國人的友好?你試試讓他們以後不用美元結算石油,改用歐元或其它試試,看看美國是溫和的讚許還是用槍指著他?
在知乎上的朝鮮大討論,最後變成了美國扶植道路利與弊的大討論。爭辯雙方最後都有一個繞不開的例子: 伊拉克。 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之後,算不算成功? 伊拉克人民在推翻薩達姆政權之後,是不是走上了民主,快樂幸福的道路?
我在相關的網站上沒有查到很多有關於伊拉克經濟的中文資料,所以只好自己動手翻譯一些。
我的目的很明確, 用數字說明幾個問題:
--------------------------------------------------------------------------------------------------------------------------------------------
1 美國打伊拉克並不是為了石油,是為了結束獨裁。傳播民主。
2 薩達姆是獨裁者,窮兵黷武,因為他一個人的想法,全國人民受苦。
3 在薩達姆倒台後,雖然恐怖事件不斷,但是現在美軍已經全部撤離,伊拉克有了自己的國防軍,議會,全民選舉的總理。民主政治已經初見雛型,但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4 希望大家在參考一下我翻譯的另一篇文章
朝鮮真的製造毒品銷往中國嗎?
5 同意的點贊。好同志,握手!
-------------------------------------------------------------------------------------------------------------------------------------
本答案分成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南方周末對於現在的伊拉克政治試驗,以及伊拉克和利比亞對比的一些文章,
第二部分是伊拉克本地電視新聞網在2012年六月21號的一篇新聞 翻譯
第三部分是在wiki百科上的詞條econmy of iraq 的翻譯,我沒有完全翻譯整條詞條,只是重點的段落。
第四部分是Iraq在2003年以後的失業率統計。
第五部分是wiki百科上2012年伊拉克的經濟狀況總表接圖。
--------------------------------------------------------------------------------------------------------------------------
以下四篇是有關現在伊拉克政治局勢,和民主形態的報道
伊拉克, 一個新的國家誕生 南方周末 - 伊拉克 一個國家的新生
伊拉克:尚未看清楚未來的實驗 南方周末 - 伊拉克:尚未看清楚未來的實驗
伊拉克:「民主」不容易 南方周末 - 伊拉克:「民主」不容易
革命之後,利比亞的未來會更好嗎——利比亞與伊拉克的轉型對比 南方周末 - 革命之後,利比亞的未來會更好嗎——利比亞與伊拉克的轉型對比
---------------------------------------------------------------------------------------------------------------------------
下面進入 翻譯文章的正文
Iraq per capita income
rises to $4000, unemployment drops to 11%
2012/06/21
伊拉克人均收入步入四千美元,失業率降至11%。
伊拉克發展委員會稱到星期四, 伊拉克的人均收入達到4000美元(中國在2012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是5432美元,譯者注)。 失業率降到11%, 同時,在過去的一年裡,政府給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市政服務。
「在過去的幾年裡,伊拉克在國家的不同領域, 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在伊拉克發展署長Ali
AI Shukri 遞交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總署的報告里,如是說。「伊拉克的人均收入水平,從2004年的人均100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人均4000美元; 失業率由2004年的28% 降到了2011年的11% 。 」
shukri 同時指出,在伊拉克的市政服務方面,包括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以及農村供電的指數,都通過了一些綠色科技,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並且有一個完整的兩年發展規劃。
......
在2010年九月,伊拉克民政部指出,從2003年到2009年, 伊拉克累計失業人數到達150萬(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不知道是積累數字,或者是當年的數字 譯者注)
在2007年的數據顯示,伊拉克在農村地區的貧困率是39%,城市的貧困率是16%( 貧困線的標準是每天的收入少於1.25美元。
譯者注)
-------------------------------------------------------------------------------------------------------------------------------------
Economy of Iraq-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Economy of Iraq
伊拉克經濟
因為篇幅太長,我只是精簡了一些內容介紹
請大家注意的幾點,
1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印度,從伊拉克進口石油的第三國家,佔到伊拉克石油出口量的13.6%!!美國打薩達姆,中國乘順風車,還不遺餘力地譴責美國。中國就是這麼聰明 !
2 伊拉克的經濟 是以石油產業佔主要地位的。石油出口為本國提供95%以上的外匯收入。在80年代,歷時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 伊拉克戰爭)大大增加了國庫開支。同時破壞了很多石油生產設備。 薩達姆政府為此大舉借債。據相關統計,兩伊戰爭中, 伊拉克遭受的經濟損失達到了800億美元。在1988年戰爭結束後,石油生產量才逐漸恢復。
3 2009年, 伊拉克的石油生產水平恢復到了2004年黎明行動的水平。2011年此國的石油生產是在每日190萬到240萬桶原油之間。伊拉克最近和各個大型石油公司簽署的協定極大的刺激了石油出口收入額, 但是伊拉克在石油加工,和管道建設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 兩伊戰爭的爆發固然是兩國多年的矛盾聚集,但是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和強硬態度才是將伊拉克帶上戰爭列車的罪魁禍首。 八年戰爭,死亡百萬,兩個國家的國界線絲毫未變,伊拉克因此背負了大量的債務,拖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近800億美元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海珊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伊拉克還向巴黎俱樂部中許多成員借了債,不過數額相對較少(這些債務,在薩達姆倒台後,巴黎俱樂部已經宣布不予追償)。 90年薩達姆武裝入侵科威特,導致了後來的海灣戰爭,聯合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制裁。石油禁止出口,同時也禁止進口各種生活物資,藥品。至此之後伊拉克的經濟一落千丈,溫飽都成了問題。1996年12月,鑒於伊拉克本國發生飢餓和缺少藥物的人道危機,聯合國批准伊拉克可以石油換食品藥品, 被稱為 石油換食品計劃。一直到2003年薩達姆倒台,經濟制裁解除。
大家可以看出一條主線,伊拉克擁有富可敵國的石油資源,但是因為薩達姆一個人的獨裁野心。 從1980年到2003年,戰火不斷,石油禁運。可見獨夫野心對於一個國家的危害有多大。美軍在2003年進入伊拉克,伊拉克人民夾道歡迎,軍隊紛紛倒戈,軍官放棄開槍投降,三個禮拜,解放伊拉克全境。 民心向背,不言自明。
--------------------------------------------------------------------------------------------------------------------------------------------伊拉克失業率的統計表格
Nationwide unemployment rate since May, 2003
[22]
[23]
Month
Unemployment
Rate
2003-5 May N/A
2003-6 June 50-60%
2003-7 July N/A
2003-8 August 50-60%
2003-9 September N/A
2003-10 October 40-50%
2003-11 November N/A
2003-12 December 45-55%
2004-01 to 05 (January - May) 30-45%
2004-06 to 11 (June - November) 30-40%
2004-12 December 28-40%
2005-01 to 10 (January - October) 27-40%
2005-11 to 12 (November - December) 25-40%
2006-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 25-40%
2007-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 25-40%
2008-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 25-40%
2009-01 (January) 23-38%
2010 15-20%
2012 11%
-------------------------------------------------------------------------------------------------------------------------------------------
伊拉克經濟概況總表
非常佩服白人的創造力,他們用了百多年時間,在科技,文化,政治,經濟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就這點而言,其它種族絕對難望其項背。但是這個種族的侵略性也真是強到極點,強到他們自己都怕。先是搞出兩次世界大戰,殺了個屍山血海。然後又玩了場冷戰,讓整個地球一直在懸崖邊晃蕩。白人精英其實也困擾於他們自己的這種侵略性,也真怕了由它造成的結果。所以二戰後歐洲人就徹底趴下了,再無主導世界的心氣。但美國人有,他們認為新大陸新政治,絕對不會重蹈覆轍,認為這種侵略性是制度造成的,而不是種族天性造成的。冷戰的不戰而勝更是加強了這種制度自信。這制度自信那時強到什麼程度,硬是說服了全世界的精英。被美其名曰「普世價值」。可是結果如何?看看冷戰後美國人已經打了多少場無謂的仗。現在美國的精英自己慫了,終於意識到這個種族天性的可怕之處。所以動了放棄社會主導權的心思。這是白左意識形態成型的心理基礎。 但白人可不是只有精英,還有大量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的普通人。他們的種族天性決定了不會輕易放棄手中權利,這就是特朗普上台,白右上街的原因所在。當然也有部分精英,如班農,認為找個對手玩場新冷戰,是拯救美國的白人主導權的唯一方法。白人內部的這種政治分歧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政治的主軸。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技術,一流企業做標準。美國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一流企業。
它打仗,當然不是簡單地為石油。當個超級大國,圖這點小利,太low了。
打仗是為了維護以美國為主導的秩序(標準)。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阿富汗塔利班庇護基地、巴沙爾鎮壓反對派,都直接挑戰了秩序,所以美國必須要管。
非洲當然爛事也很多,但大家關注度低,美國也管不過來。
沙特雖然不對美國口味,偶爾也被拉出來批評批評,但畢竟還是尊重秩序的。
看到知乎這些五花八門的回答,突然有種民智未開的感覺。歡迎對號入座
首先我推薦你看一部影片,從新聞學的角度是如何看穿美國、英國等國是如何對待伊戰的,片名為看不見的戰爭。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獨立新聞人約翰菲戈爾,參訪美英帝國尖端人士對於處理伊戰的方法。
美帝是一個對全球控制欲極強的國家,因為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美帝本身資源並不充裕,尤其是石油,這就是為什麼美帝多年以來要對中東地區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約翰在片中針鋒相對的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質問BBC為什麼幫助英國政府宣傳虛假信息,隱瞞事實真相還有禁播英軍美軍虐殺、虐待平民。
從這幾點看的出,和古代的中國相似政府想要發動一場戰爭,必定要通過媒體來製造輿論,薩達姆是合法取得伊拉克統治權的,且與美帝合作非常爛。所以美帝在發動伊戰之前在聯合國聲稱,伊拉克存在大量核武器,要派人前往調查並拆除。在大會上給出了詳細的坐標和衛星地圖,以做到以假亂真,而細心的記者則前往該坐標調查發現此坐標根本不存在建築物,也沒有核武器,與衛星地圖完全不符。最後這個記者受到美國所以媒體封殺窮困潦倒,其原因也不言而喻,就是因為他把這條重要的消息報告給了美國各大日報。作為新聞理應將新聞三要素及時性、真實性、準確性,英美帝的國家這方面甚至不如天朝,特別是這種重大消息對民眾隱瞞,嚴重影響了媒體的信譽,這種缺乏事實根據的新聞,顯然受到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操控,至於原因,就是這場戰爭是以帝國主義掠奪資源為目的的,泯滅人性的非正義戰爭
首先,肯定是為了利益!這個利益肯定主要不是石油。大陸無腦貨才會認為美帝是為了石油而戰。
那麼這個「利益」是什麼呢?個人覺得有一部分是考慮到美國的國家安全,畢竟恐怖分子讓美帝很頭疼。然後還有一部分是地區影響力,戰略考慮,阿富汗靠近中俄,伊拉克地處中東,利比亞身在非洲,拿下他們對美國在這些地區的戰略利益有好處吧。
其次,有一部分推進民主的考量,但絕不是全部。多一個民主國家肯定比多一個獨裁國家對美國有好處。當然,像沙特,埃及,新加坡這些親美的獨裁國家對美國來說,親美的關係所帶來的利益大於它自身獨裁對美國的傷害。儘管如此,相信美國還是希望這些國家既親美,又民主。
為什麼有些獨裁國家又和美國水火不容呢?因為獨裁和獨裁也是不一樣的。老蔣的獨裁和老毛的不一樣,朝鮮的獨裁和新加坡不一樣。哪裡不一樣?人家至少不會天天挑唆國民仇恨美國,最關鍵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親美的獨裁國的統治者實際上是打心底認同美國的。
再次,這些國家實力有限,美國有絕對把握不費勁就能打贏,就算打輸了也不傷身。
如果俄國不是這麼強壯,只怕俄羅斯是美國最想收拾的國家,當然,美國的收拾,基本上是收拾國家的政府,不是平民。收拾平民有啥好處?人家又沒打算搶平民家那頭牛。
然後,可以實戰練練兵。打打小戰,讓自己的軍隊有機會實戰操練,有好處。現代化的武器和戰術不能總是靠演習來提高吧。
最後,答案有待補充和修改。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日韓等國對於朝鮮準備發射衛星一事反應如此強烈?
※現在南海各方都在實際控制島礁上填海造陸,咱們有什麼能趕走他們的辦法?
※菲律賓的南海政策與馬來西亞最大的不同是什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如何看待今天(12/15)中國海軍攔截警告BBC記者乘飛機觀察南海暗礁的行為?
※我們為什麼要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