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怛羅斯之戰,以及導致的的中亞泛伊斯蘭化?

安西都護府輸掉怛羅斯之戰,加上「安史之亂」導致中國對中亞的影響力大大削弱,最終導致了中亞的整體伊斯蘭化。


事實上,中國對中亞的影響一直有限。更不要說控制了。大家看看地圖,從漢地到新疆,必須經過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非常狹窄,一邊是藏地,一邊是北面的游牧民族。所以中央政府只有強盛的時候對於河西走廊才有真正的控制權,進而可以派兵進入新疆然後再說中亞。

由於地理和氣候因素對農業發展的限制,以定居農業為經濟基礎的中原王朝在北方的穩定控制區只能到達長城一線。歷史上中原王朝對這些地區無論依靠羈縻還是軍屯,由於地理上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都無法長期建立類似於內地的穩定統治。中原農業文明在地理上的擴張極限;遼河平原,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諸綠洲都有較為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但是農業條件畢竟無法與華北華中相比,自身體量和能夠承載的人口都極為有限,加上與核心區交通聯絡不暢,位置上又處於邊疆民族包圍之中,駐軍開銷極大,使得中原王朝只有在軍事和經濟處於強勢地位時才能夠對這些拉鋸區建立穩固的控制,一旦相對衰落,這些拉鋸地區的控制權很快就會易手。

想想安史之亂之後的安西都護府,因為河西走廊被斷,孤懸塞外幾十年,等不來官方的援軍。最終還是沒了。

回頭看看怛羅斯之戰。這次交鋒其實對大唐沒有很大影響。發生戰爭的地方已經到了唐帝國對外用兵的極限了。我反正至今仍然不明白高仙芝是怎麼率軍跨過帕米爾高原的。損失的兵力也不大。說那些被俘的工匠影響阿拉伯的科技發展。這也許有點,但也沒說的那麼嚴重。

真正對大唐的西域統治產生影響的是安史之亂。徹底改變了大唐前期擴張的政策。安史之亂以後,唐軍已經不具備統治西域的實力了。唐朝末期,擁兵自重這種事情就不要提了。所以宋朝吸取唐的教訓,但又矯枉過正,重文輕武,漢家兵馬再也沒有踏上過中亞的土地。宋朝別說中亞了,連河套地區都沒佔過。

怛羅斯之戰的意義,對於中國來說,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我們古代的生產力和運輸能力決定了,漢族王朝無法在中亞或者西域長期保持軍事存在。新疆真正的實際統治是要感謝滿清。至於中亞的伊斯蘭化。這是宗教問題。個人愚見,佛教的排他性太差了。相反綠教的排他性實在太強。無論中亞有沒有漢軍駐紮,都會伊斯蘭化。


前面幾位回答的很全面了,幾乎毫無影響,阿拉伯佔領波斯後,中亞伊斯蘭化是必然,我主要補充一下,中國新疆的伊斯蘭化。因為這個影響很大,新疆的伊斯蘭化主要是在漢人退出西域的宋朝完成的,喀喇汗國東擴,絲路中斷中原王朝羸弱,新疆的佛教國們抵抗穆斯林很慘烈的,但是都是些綠洲小國,根本無法阻擋。即便如此,新疆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地區,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塔克拉干沙漠南面的幾篇綠洲。天山南北路,准格爾盆地基本都是游牧民族。真真伊斯蘭走出綠洲是在清朝,清朝滅了准格爾汗國,整個准格爾人被屠族消失,新疆出現真空,雖然清朝填充了一些民族,但是太少,被清朝扶持的維族開始走出喀什的綠洲,足跡遍及新疆,我看一個資料,清朝中期維族才僅有50萬人,範圍僅限於南疆綠洲。


天寶十年四月,安西都護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附近)。據阿拉伯史書《創世與歷史》記載,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駐巴士拉的東方總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達命令,部將塞義德·本·侯梅德帶部下數千人的部隊搶先駐守怛邏斯城中,加強防守,為大軍集結贏得時間。艾布·穆斯林帶著自己的1萬人趕往撒馬爾罕構築工事準備大戰,齊雅德和另一將領艾布達·烏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駐屯軍1萬人迅速趕往怛羅斯城,(可能還包含艾布·穆斯林的一部分部隊),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軍趕到,從背後襲擊唐軍(段秀實傳圍城五日不克),在外圍警戒的葛邏祿部僱傭兵見事不妙突然逃跑,導致唐軍陣腳頓時大亂。葛邏祿的行為在唐軍看來是徹底的背叛,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李嗣業、段秀實收攏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聯軍中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造成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不惜對盟軍大打出手,揮舞大棒斃殺百餘名同屬大唐聯軍的拔汗那軍士,才殺開一條血路,殘餘唐軍得以通過。此前李嗣業還曾勸高仙芝棄兵逃跑,被段秀實斥責為「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在收攏殘兵之後,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在封常青等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最後高仙芝只得引殘兵退至安西。

我想從另一個方面解讀這次戰役。那就是中國人或者說是東方人的精神本源里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後人敬畏和流傳的。我想研討一下中國人的骨子裡本能是什麼(「士為知己者死」在儒家精神成為統治精神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豫讓、專諸、朱亥、候贏),其實可以簡單的看看高仙芝、封常青、李嗣業、段秀實等人的履歷。大家便可以自己得到答案。

1.封常清
封常清年少時家貧,與外祖父發配生活在哈薩克的小城(當時屬唐),好讀書,30歲到高仙芝的營帳求得小官,後來表現出卓越的才能,從小卒升到節度留後(代理軍區司令),封常青當大官後仍然注意發展生產,安撫百姓,能夠體恤部下,守衛治理安西都護所轄的近400萬平方的土地。是高仙芝最為信賴的心腹,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充任封常清的判官。這是岑參第二次出塞,由於第一次出塞不得志,所以這次報國立功之情更切,而他的很多邊塞詩名作大多成於此時,其中有許多詩都是歌頌封常清的,如《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詩作,已成為邊塞詩的經典之作。

自薦投軍
封常清年過三十後,仍然默默無聞,便投到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的門下。當時將軍高仙芝為都知兵馬使,頗有才能,每次出軍時,身邊的隨從就有三十多人,而且衣服鮮明。封常清也想成為高仙芝的隨從,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書一封,毛遂自薦。但封常清的形象卻非常差,不但身材細瘦,而且還斜眼、腳短跛足。高仙芝見到封常清後,嫌他相貌醜陋,不願接受。第一天失敗後,封常清沒有灰心,於第二天再次投書。高仙芝不勝其煩:「吾奏傔已足,何煩復來!」封常清聽後大怒,說道:「常清慕公高義,願事鞭轡,所以無媒而前,何見拒之深乎?公若方圓取人,則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
為作捷書

天寶初年,達奚諸部叛亂,從黑山以北,直到碎葉城(又稱素葉城、索虜城,在今俄羅斯伏龍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闊葉附近,一說在今俄羅斯托克馬克附近),唐玄宗詔令夫蒙靈詧前去平叛。夫蒙靈詧派高仙芝率2000精騎自副城向北,直至綾嶺下邀擊叛軍。達奚部因行軍勞頓,人馬皆疲,盡為唐軍所殺。
封常清在帳中私下寫好捷報,捷書中詳細地陳述了他們如何「次舍井泉,遇賊形勢,克獲謀略」。高仙芝想說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講了,「仙芝大駭異之」。回軍後,夫蒙靈詧設宴犒勞。此時,高仙芝已讓封常清「去奴襪帶刀見」。判官劉眺、獨孤峻等爭問:「前者捷書,誰之所作?副大使幕下何得有如此人。」高仙芝答道:「即仙芝傔人封常清也。」眾人聞後皆驚,便求仙芝請封常清入坐,並互相談話,談得很投機,好像舊相識似的。
從此,封常清遂知名。以破達奚之功,授疊州(治合川,今甘肅迭部)地下戍主,仍為判官。此後以軍功累授鎮將、果毅、折衝。
天寶六年(747年),封常清隨高仙芝擊敗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十二月,高仙芝取代夫蒙靈詧出任安西四鎮節度使。封常清因從戰有功,高仙芝便奏他為慶王府錄事參軍,充節度判官,賜紫金魚袋。不久,又加朝散大夫,專門負責四鎮的倉庫、屯田、甲仗、支度、營田等事宜。以後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為留後使。
節度留後


封常清有才學,辦事果斷,而且治軍極嚴。封常清任留後使時,高仙芝乳母之子鄭德詮已為郎將,乳母也住在內宅,高仙芝對鄭德詮更是視如兄弟,家皆委任於他,所以鄭德詮在軍中的威望很高。封常清每次辦事回來,諸將都前去拜見,唯獨鄭德詮傲漫無禮,瞧不起封常清,有一次甚至騎馬從常清身旁走過。
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鄭德詮召來,每經過一道門,就讓人把門關住,見面後,封常清起來對鄭德詮說道:「常清起自細微,預中丞兵馬使傔,中丞再不納,郎將豈不知乎?今中丞過聽,以常清為留後使,郎將何得無禮,對中使相凌!」並喝斥他道:「郎將須暫死以肅軍容。」於是將鄭德詮杖打六十,然後又將鄭德詮臉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親和乳母聞訊後,在門外號啕大哭,想要救鄭德詮,但已來不及了。她們又把情況告訴了高仙芝,高仙芝看後,吃驚地說:「已死矣!」

屢勝敵國
天寶十二年(753年),封常清率軍進攻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進至菩薩勞城(今克什米爾中部一帶)時,唐先頭部隊屢次獲勝,封常清欲揮軍乘勝追擊,這時斥侯府果毅段秀實進諫,認為:「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封常清採納其建議,派兵搜索,果然發現伏兵,唐軍大敗其眾。大勃律此戰失利後,被迫歸降,封常清率軍凱旋。

兵敗遺表
起初封常清兵敗後,曾三次派使入朝上表陳述叛軍的形勢,但玄宗都不見。封常清只好親自騎馬入朝報告,行至渭南,玄宗已下敕書剝奪了他的官爵。封常清知道朝中大臣都認為安祿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久就會失敗。於是在臨行前草寫了遺表,告誡玄宗,表曰:
「中使駱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萬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卻赴陝州,隨高仙芝行營,負斧縲囚,忽焉解縛,敗軍之將,更許增修。臣常清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臣自城陷已來,前後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對。臣之此來,非求苟活,實欲陳社稷之計,破虎狼之謀。冀拜首闕庭,吐心陛下,論逆胡之兵勢,陳討捍之別謀。酬萬死之恩,以報一生之寵。豈料長安日遠,謁見無由;函谷關遙,陳情不暇!臣讀《春秋》,見狼瞫稱未獲死所,臣今獲矣。
昨者與羯胡接戰,自今月七日交兵,至於十三日不已。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尚猶殺敵塞路,血流滿野。臣欲挺身刃下,死節軍前,恐長逆胡之威,以挫王師之勢。是以馳御就日,將命歸天。一期陛下斬臣於都市之下,以誡諸將;二期陛下問臣以逆賊之勢,將誡諸軍;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許臣竭露。臣今將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後,誑妄為辭;陛下或以臣欲盡所忠,肝膽見察。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復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尸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迴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至。」
死後遺恨

玄宗聽說封常清兵敗,便削其官爵,讓他以白衣在高仙芝軍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監左右廂諸軍,以助自己。高仙芝率軍東征時,監軍邊令誠曾向高仙芝建議數事,高仙芝不從,使邊令誠懷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關後,邊令誠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敗退之事,並說:「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聽了信邊令誠的一面之辭後,大怒不已,於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高仙芝與封常清。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封常清說:「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然後便把自己草寫的遺表交給邊令誠呈送玄宗。封常清死後,屍體陳放在一張粗席子上面。高仙芝回到官署後,邊令誠帶著100名陌刀手,對高仙芝說:「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邊令誠遂宣示敕書。高仙芝說:「我退,罪也,死不辭;然以我為減截兵糧及賜物等,則誣我也。」對邊令誠說:「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豈不知乎!」這時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對高仙芝非常信任。高仙芝大聲說:「我於京中召兒郎輩,雖得少許物,裝束亦未能足,方與君輩破賊,然後取高官重賞。不謂賊勢憑陵,引軍至此,亦欲固守潼關故也。我若實有此,君輩即言實;我若實無之,君輩當言枉。」士兵皆呼:「枉。」聲音震天。但邊令誠不聽。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嘆息道:「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言畢被殺。
唐玄宗的這一錯誤處置不僅自毀長城,還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唐廷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事實證明,封常清退保潼關的戰略是十分正確,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戰爭絕不會曠日持久。但也只不過是唐廷犯的第一個戰略錯誤而已,後來的哥舒翰、李泌、郭子儀、李光弼等將帥都提出過重要的戰略計劃,但都被唐廷先後否認了,這都是唐廷的腐敗的表現。

為唐帝國在中亞-河中地區立下汗馬功勞,平定安史之亂時得罪監軍邊令誠, 被誣陷貪污,臨死他說:「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


2.高仙芝
高仙芝,高句麗(我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非現在的朝鮮)人,著名軍事將領,出身於將門之家,父親高舍雞,高仙芝戎馬一生,知人善任,先後征服撒馬爾罕和塔什干,滅石國。培養提拔了封常青、李嗣業、段秀實、契苾何力等一大批優秀將領,組成了軍紀嚴明、忠貞愛國的安西軍事集團,在後期平定安史之亂、防禦吐蕃進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高仙芝少年時隨親父至到安西(即龜茲,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舊城),因父親有功被授予游擊將軍。20餘歲時即拜為將軍,並與父親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後在安西四鎮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手下任職,未受到重用。後來夫蒙靈察擔任節度使時,發現了高仙芝的才幹,一再提拔重用。起初以將軍在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從軍,後立軍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擊敗吐蕃取小勃律。到了開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即公元756年1月24日,高仙芝與封常青受唐玄宗命來平定安史之亂,邊令誠與他們兩個有罅隙,於是誣陷二人貪污軍餉,年老昏聵的唐玄宗聽信讒言,命處死二人,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將其斬首,暴屍於蘆葦之上。高仙芝回到官署後,邊令誠帶著100名陌刀手,對高仙芝說:「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邊令誠遂宣示敕書。高仙芝說:「我退,罪也,死不辭;然以我為減截兵糧及賜物等,則誣我也。」對邊令誠說:「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豈不知乎!」這時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對高仙芝非常信任。高仙芝大聲說:「我於京中召兒郎輩,雖得少許物,裝束亦未能足,方與君輩破賊,然後取高官重賞。不謂賊勢憑陵,引軍至此,亦欲固守潼關故也。我若實有此,君輩即言實;我若實無之,君輩當言枉。」士兵皆呼:「枉。」聲音震天。但邊令誠不聽。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嘆息道:「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言畢被殺。

3.李嗣業
3.1威震西域
李嗣業身長七尺,膂力絕眾,在盛唐崇尚軍功的氛圍下,從軍入伍、建功邊塞。年輕的李嗣業
每次戰役都奮不顧身、衝鋒在前,很快升為昭武校尉,唐玄宗天寶初年,應募安西,在西域為大唐效力。當時,軍中推廣陌刀(一種長柄兩刃刀),這簡直是為李嗣業準備的兵器,他很快脫穎而出,成為赫赫有名的陌刀將。
天寶六年,李嗣業跟隨當時的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國,在唐軍的必經之地連雲堡(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吐蕃軍隊依山旁水,修築工事,嚴陣以待。高仙芝任命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下令「中午以前必須攻佔連雲堡,不然都得死」。戰鬥開始了,李嗣業身先士卒,從最險峻的地方爬上山頭,陌刀揮舞,敵人鬼哭狼嚎,死屍遍地,掉下懸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軍一舉拿下了連雲堡。然後乘勝前進,直搗小勃律國,俘虜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唐軍奪回了克什米爾以西和以北的軍事霸權,「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回軍之後,李嗣業因功升為疏勒鎮使,捍衛著大唐帝國的邊疆地區。 疏勒鎮(今喀什地區)曾一度被吐蕃攻陷過,城池殘破,缺乏用水。李嗣業不辭辛苦,帶領大家修復城牆,挖掘溝渠,引水灌溉,短短几年,疏勒鎮面貌一新,成為一方富鎮。
當時,高仙芝身為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他屠戮石國,諸胡震怒,招來了大食國的軍隊,怛羅斯之戰爆發了,相持五天五夜之後,葛羅祿人被大食軍隊收買,臨陣倒戈,唐軍終於潰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高仙芝本想收拾殘部再戰,李嗣業見大勢已去,勸其退兵。唐軍的盟友拔汗那部眾阻塞了退路,唐軍情勢危急,退無可退。右威衛將軍李嗣業手持大棒,連人帶馬打死了上百名拔汗那士兵,才為唐軍開通了道路。別將段秀實頗為不滿,昂然爭辯,「避敵先奔,無勇也;全己棄眾,不仁也。幸而得達,獨無愧乎」,李嗣業大為羞慚,知恥而後勇,率領陌刀隊留拒追兵。陌刀隊勇猛絕倫,如牆前進,大食聯軍頓時膽寒,不敢再行追擊,李嗣業收攏散兵游勇, 「得俱免」。回到安西以後,李嗣業向高仙芝推薦了段秀實,「以秀實兼都知兵馬使,為己判官」。
3.2征討安史
天寶十二年(753年),李嗣業升為驃騎大將軍,回京面聖。酒宴之中,他跳起了疏勒的民間舞蹈,令唐玄宗大為欣賞。鑒於李嗣業鎮守邊疆勞苦功高,皇帝的賞賜極為豐厚, 但李嗣業回到安西都護府之後,就把這些賞賜全部充公了,他自己一向不置私產,只養了十匹精壯的大宛馬,平時的賞賜也多分給將領士,因此深受將士們的喜愛和敬重,都願意跟他衝鋒陷陣。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殺楊國忠為名,在范陽起兵造反,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難,長安和洛陽都陷入了叛軍手中,多少龍子鳳孫,成為叛軍的刀下之鬼。皇太子李亨不負眾望,挺身而出,在眾人的擁戴下,於甘肅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遙奉唐玄宗為太上皇。各地勤王之師紛紛趕到,李嗣業帶領的五千安西精銳隆重登場。
安西精銳的到來,讓唐肅宗吃了一顆定心丸,感到十分安慰,唐肅宗對李嗣業說,「今天有你助陣,勝過數萬兵卒。成功與否,就看你的表現啦」,李嗣業和安西精銳為大軍先鋒,每戰必持大棒衝擊,勢不可當,所向披靡。在這支隊伍里,湧現了白孝德、荔非元禮等諸多名將,後來都成為保衛大唐江山的棟樑之臣。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殺死,唐軍集結了十五萬人馬,以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郭子儀自領中軍,在長安城西的香積寺北與安守忠、李歸仁的十萬叛軍決戰。賊將李歸仁率精銳騎兵數次挑戰,都被唐軍萬箭齊發,射了回去,唐軍騎兵乘勝與叛軍激戰,結果不敵叛軍,反被叛軍突入唐軍陣營。此時,唐軍陣營一片混亂,潰兵不斷後撤,眼看唐軍士氣就要崩潰。李嗣業站了出來,他對郭子儀言道,「今天不跟敵人拚命,我們每個人都休想活著回去。為國家犧牲,請從嗣業開始」。他赤膊上陣,手持陌刀立於陣前大呼,陌刀一揮,人馬俱碎,連殺了十幾個敵兵,才重新穩住了唐軍的陣角。李嗣業率領他的陌刀隊排成一條散兵線,如牆而進,他衝鋒在前,所向無敵,唐軍逐漸佔據了格鬥的上風。叛軍正面進攻未能奏效,埋伏於陣東的叛軍騎兵乘機殺出,偷襲唐軍後方,唐軍大將僕固懷恩率領四千回紇騎兵迎頭痛擊,叛軍騎兵傷亡殆盡,李嗣業與回紇騎兵衝鋒在前,又迂迴敵後,中軍在郭子儀的帶領下奮勇殺敵,雙方從中午一直戰到晚上,唐軍斬首六萬餘級,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大捷。安守忠、李歸仁放棄長安,向東撤離,安慶緒再度集結叛軍十五萬人,在新店(今河南陝縣西)與唐軍鏖戰,李嗣業再為前鋒,與回紇合兵,表裡齊進,賊眾大敗,安慶緒驚恐之下,只帶了一千多步騎兵逃到鄴城(今河南安陽),唐軍收復了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李嗣業以功加開府儀同三司、衛尉卿,冊封為虢國公,食實封二百戶。
3.3戰死沙場
乾元二年(759年),唐軍圍困鄴城,築堤引漳水灌城,「經月余,城不拔」。李嗣業親自「被堅衝突,履鋒冒刃」,終於被流箭所傷。他在帳中養傷幾日,本來傷勢好得很快,一天晚上,突然聽到外面金鼓齊鳴,以為又要打仗,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大叫殺賊,箭瘡破裂,流血數升,一代名將,就此而逝。皇帝聽到噩耗,十分震驚,傷痛不已,追贈李嗣業為武威郡王,謚號忠勇。李嗣業的兒子李佐國襲封爵位。後來李佐國因為父親的功績,死後追贈宋州刺史。

4.段秀實
段秀實(719年-783年),字成公。隴州汧陽(今陝西千陽)人[1]。唐代中葉名將。幼讀經史,稍長習武,言辭謙恭,樸實穩重。歷任安西府別將、隴州大堆府果毅、綏德府折衝都尉。
安史之亂後,授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北庭行軍涇原鄭潁節度使,封張掖郡王,總攬西北軍政,任內吐蕃不敢犯境,使百姓安居樂業。後加封檢校禮部尚書,不久因楊炎進讒貶司農卿,調回長安。
涇原兵變時,當庭勃然而起,以笏板擊朱泚,旋即被殺。被讚歎道:「自古歿身以衛社稷者,無有如秀實之賢」。


結論:
高仙芝、封常青培育的安西軍事集團是一批素質優秀、情懷高尚、敢於擔當的愛國軍人。具體表現為:
1.安定百姓。發展生產。
2.開疆拓土。不破樓蘭終不還。
3.軍紀嚴明。所過郡縣,秋毫不可犯!
4.勇武可嘉。「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5.忠貞不二。歿身以衛社稷。


我以前為了寫穿越小說,很是花了一些精力研究怛羅斯之戰的資料數據。看的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史料,以及薛宗正的學術類書籍,但是我懶得打字,不想引經據典blabla一籮筐,簡單歸納一下:

1:怛羅斯之戰的結果並未導致中亞以及中國西域的伊斯蘭化,這並不是因果關係。怛羅斯之戰之所以戰敗,和葛邏祿人的反戈一擊有很大關係,但並不是說葛邏祿人不反叛,高仙芝就能打贏的,因為在葛邏祿人反叛之前,安西軍和穆斯林軍隊就已經激戰數日僵持不下,如果僕從軍不叛亂,安西軍最好的成績也就是相持不下,最終阿拉伯帝國與唐朝的分界線還是在怛羅斯一帶。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的編製:安西24000,北庭20000,都是漢軍。這是唐朝在西域的核心軍事力量。這些力量僅僅能hold住西域的小國林立的局面。沒有更多的力量抗衡像阿拉伯帝國這樣規模的敵人。

唐朝介入中亞的最有利時機是波斯王子逃亡來長安求援的時期,那時薩珊波斯剛滅,阿拉伯帝國對薩珊的征服還未穩定,如果沒有吐蕃的威脅,裴行儉這樣的名將率軍10萬唐軍左右。應該是有機會征服中亞的。但是因為有吐蕃在,唐朝一直沒有精力經營從零以西。

2:怛羅斯會戰的失敗,對於唐朝而言並不是太大的損失,因為唐朝軍事力量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強,並非戰無不勝。唐朝在怛羅斯會戰之前的三百年時間裡,動則數萬人全軍覆沒的戰例比比皆是。雖然怛羅斯會戰覆沒的漢軍就有三四萬。但這並不是唐朝難以承受的損失。後來封常清征服大勃律一戰就是證明,唐朝沒有力量再次進攻怛羅斯的原因,主要是安史之亂的爆發。安史之亂徹底讓唐朝走向衰落。

3:中國西域的伊斯蘭化(蔥嶺以東)是在漢人力量退出西域以後的北宋時期,用了很長時間才實現綠化的,並不是某一次戰役導致的。而中亞的伊斯蘭化也花了很長時間,因為穆斯林征服地區,穆斯林的稅收比非穆斯林低,阿拉伯帝國並沒有太大動力武力強迫征服地區人民改變信仰。


不是怛羅斯之戰,而是後者,導致中國對中亞從此無力插手。


即便沒有這一戰,唐的控制力一樣得下降,中亞控制權將由吐蕃和回鶻一爭高下


恩,從那個假託白壽義的《中國回回民族史》編出來的「20萬」(實際白書根本沒有這內容,相反認為2萬隻是漢人唐軍的數字)登堂入室先被英文書抄了去藉此成為「史料」後,現在百度百科寫上「又一說,先20萬後達到30萬」了,

再接再厲,盡量在我活著時搞上40萬阿拉伯軍


恆羅斯之戰和中亞泛伊斯蘭化沒有直接關係。就和中國東三省丟給日本和德國發動閃電戰一樣沒有直接關聯。無論恆羅斯輸還是贏,中亞都會伊斯蘭化,無論中國有沒有丟了東三省,德國都會發動閃電戰。最多只是助推波瀾。


題主搞錯了一點,唐朝的影響力沒有大到可以影響中亞的信仰的程度,即使這一戰勝利了,中亞的伊斯蘭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何況這一戰是必敗的。


勝敗兵家常事,失去幾萬人的部隊,戰場又在西域,動不了國本,是內亂毀了大唐。
反正黑衣大食他們也打不到中土來,先戰略收縮吧。


要說伊斯蘭化這個問題,首先要談薩珊帝國。
薩珊在唐帝國立國之前一直是中亞最強大的帝國,日常和東羅馬撕逼。薩珊的西南就是阿拉伯。而薩珊的國教是拜火教,只要薩珊不滅亡,伊斯蘭教就未必能興盛起來。
所以怛羅斯的勝敗只是表象。
唐庭無意統轄那麼遠的地方(羈靡政策就是鐵證),更不可能干涉屬國的宗教。


沒有這一戰,中亞也一樣會伊斯蘭化的,因為之前在這一地區的主流的佛教早已經衰微,而且佛教的理論體系不嚴密,根本無法和伊斯蘭教相提並論(當然很多國人肯定不肯承認這一點),佛教的衰落是早晚的事,中國也不可能阻止這一點,極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採取了對異教徒寬容的政策,並且對皈依的新穆斯林一視同仁,故而這種浪潮不可避免。


大唐在怛羅斯的慘敗並非意外和偶然。

在之前唐與大食競奪西域的數十年中,唐朝在西域節節敗退,雙方的分界線大幅東移,一直退縮到了葯殺水以東。另一個標誌是,儘管大食在中亞和西域嚴重不得人心,可唐朝在該地的藩屬國卻仍然紛紛改換門庭,在怛羅斯會戰爆發前,近百個國家中,已經只有兩個肯再追隨於麾下,人心向背可見一斑。當初大食沒有加入西域爭奪時,唐朝一度曾是諸國的共主,唐皇也擁有「天可汗」的尊號,可歷經了大食的衝擊之後,唐朝在怛羅斯戰前卻幾乎已經變成了光桿司令。細究其因,一是唐朝的所做所為比大食更加不得人心外;二是諸國在查察形勢後大多認定,儘管大食內亂,無暇西顧,但唐朝的勝算仍然渺茫,因此便選擇了大食這個強者投靠。   其實如果拋開那些惑眾的吹捧唐軍戰鬥力的言辭,細查雙方當時的軍事體系和軍隊結構,便能輕易發現,儘管高仙芝是唐朝當時頂尖的名將,安西唐軍又號稱「天下精兵之最」,但這只不過是在唐朝自己內部而言,雖然安西軍在當時也算是戰鬥力較強的軍隊,能輕易欺負一些弱國,但與大食這種實力頂尖的軍事集團相比,卻仍然頗存差距,最終戰敗半點也不奇怪。雖然在之前數年的內部傾軋和混戰中,大食的實力已然大為減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無論是士兵素質、武器補給,還是兵甲、後勤、戰術,阿拉伯人仍然遠在唐軍之上。步騎兩用的阿拉伯彎刀鋒銳無比,在唐代就已享有盛名,杜甫就曾在《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中對其盛讚(「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而阿拉伯馬也是公認的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馬種。因此儘管在怛邏斯會戰中,參戰的大食軍不過是一支以民兵為主體的偏師,卻仍非唐軍所能抗衡。   當然,唐軍和阿拉伯軍最主要的差距還是體現在兵員素質方面。雖然玄宗時期唐帝國已經採用了募兵制,軍隊的戰鬥力比起推行府兵制的唐太宗統治時期,以及貞觀之後半個多世紀中都要強得多,但比起正處於上升階段的阿拉伯帝國,卻仍然遙不可及。此時大食國中幾大家族內的阿拉伯血統居民已經全部成為職業武士,畢生追求武藝和戰陣配合,因此兵源素質極高,又具備狂熱的宗教信仰,鬥志旺盛,成為穆斯林世界在這一時期四處擴張的力量支柱。對於這樣一支刀、馬、士氣、作戰素養都遙遙領先的強兵而言,大破唐軍完全是意料中事,這場會戰的結果也合情合理。   其實對於一個深悉雙方虛實的將領而言,唐軍此次的慘敗在戰前便可預料,不過儘管唐廷高層能夠正視自己不敵大食主力這一事實,卻萬萬料不到自己的精銳部隊竟然連對方的偏師也打不過,結果妄自啟釁,為自己遭致了更為慘重的損失。如果唐廷能夠看清形勢,主動撤出西域,集中精力戍守河隴地區,保留下帝國最強悍的這支部隊,河北道以安祿山為首的藩鎮勢力就未必敢於反叛,即使真反了,唐廷也不會束手無策,被叛軍打得七零八落,要靠出賣子民,以乞求回紇人出兵方能平定亂軍,繼續維繫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   在多年自吹自擂的阿Q式教育之下,如今有不少人認為安史之亂前的唐帝國是世界上疆域最大,國力最強,軍隊最為精銳的國家,其實此時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要比唐帝國大得多,軍事實力也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唐朝之所以能夠戴上「軍事強大」的虛假光環,其實主要是憑仗自己驚人的好運道(即周邊一度沒有強大的競爭者),唐軍的戰鬥力也最多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在高昌、龜茲這樣的小國,或者是高句麗、薛延陀這種陷入大規模內亂的國家面前,尚且能夠耀武揚威,但一遇到吐蕃這種真正的強者,便立即左支右絀,兵敗如山倒。甚至連新羅這種彈丸小國,都能讓大唐一潰千里,鎩羽而歸。   大量的融合、取長補短、兼收並蓄才是軍事技術和軍事工業進步的源泉,而這點正是鮮少歷經強國衝擊的大唐所欠缺的弱項。在東方戰場上,阿拉伯軍隊吸取了大量波斯帝國和中亞突厥騎兵的軍事長處,博採歐、亞軍事技戰術之長(之後的蒙古兵也是因為善於吸收學習才能天下無敵);而唐帝國除了西境之外,在其它方向上都是些軍事技、戰術平庸,甚至比自己更差的接壤者,缺乏與強者的交流和磨礪,提高的空間和幅度自然遠不能與大食相較。   在630至660三十年中,東、西兩突厥汗國相繼因內亂崩塌,北亞大片土地出現了力量真空,唐帝國趁機大幅擴張,接管奪佔了這些土地,一躍成為東北亞地區的大國,所謂的「盛唐」假象也在這數十年中建立。然而大唐實際上只是一個撿到漏子的紙老虎罷了,之前能夠取勝只是因為從來就沒有遇到過真正強大的對手,就在唐朝君臣們還在這虛浮的勝利上沾沾自喜之時,阿拉伯帝國已經在頻繁的苦戰、學習、吸納中大幅提升了自己的軍事水準,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連強大的拜占庭帝國都要避其鋒芒,早就將外強中乾的唐帝國遠遠甩在身後了。   下面引用一段唐史大家薛宗正先生的分析:「唐朝安西漢軍雖號稱天下精兵之最,但其本質上仍屬武裝起來的農民,所依恃的優勢不過是一人二馬,清一色的輕騎兵,卻人無堅鎧,馬無護甲,其武器則唯恃弓箭、長矛、陌刀,所善者乃夜襲、守城,缺乏攻堅陣戰所需的投槍等西方武器,大食則本身屬驍悍的沙漠游牧民族,以戰爭為發財之道,戰則五軍並出,號五肢陣,最善陣戰。入主定居以後,又兼而吸納波斯、東羅馬的軍事成就,具備各種先進冷兵器,其冶鐵業尤為中世紀之冠,兵刀犀利,盔甲齊全,為唐軍所不能比。以後勤支援而言,唐軍負責戰時運輸的「長行坊」不過以牛為主,次乃馬,而大食方面則以駝為主,加之皮囊儲水,阿訇鼓志,厚賞格以激士氣,皆是一味講求軍中紀律的唐軍所不能敵……」   做為一個軍事實力較為弱小的國家,其實大唐在西域爭奪中已經算是盡了力,唐廷中樞也確實為決戰捕捉到了較好的時機,然而由於絕對實力相差過大,最終終究未能挽回頹勢。其實唐帝國的運氣已經算得上是很不錯,大唐之所以敢在八世紀中葉與大食在西域做這拚命一搏,也是因為大食國中大亂,內耗和動蕩極其嚴重,否則唐帝國連做這一次嘗試的機會和勇氣都不會有。

二十、西域淪失   如今一些學者的治史態度頗不方正,利用種種手段竭力淡化怛邏斯慘敗的影響和後果,其根本目的則是要否定大唐因此戰失敗而被迫退出西域爭奪這一事實,並營造出一幕唐朝在安史之亂前一直如日中天,雄踞西域的假象。這些學者希望誤導人們相信,怛邏斯戰事只不過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小敗,並不致於動搖大唐帝國在西域的霸主地位,唐朝是因為在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中遭受了致命打擊,這才最終在西域爭奪中敗北。其實這種心機又是在為另一個宣傳目標所服務,如今的歷史學界對唐帝國建國一百多年來相繼發作的隱患、積弊,以及統治者頻繁出現的愚蠢決策盡量淡化,卻過分誇大安史之亂的後續影響,試圖誤導人們錯信,安史之亂是唐朝由極盛突然轉為衰敗的唯一因素,能夠擊敗強大無匹的盛唐者唯有唐朝自身,外敵在唐軍面前都是土雞瓦狗……   筆者認為,哪怕是出於維護民族自尊心的考量,這種造假的歷史態度也是要不得地。雖然兵敗怛邏斯令中華民族顏面掃地,但磊落承認事實,正視己身不足,奮發追趕,卻遠遠比營造虛假光環,死鴨子嘴硬,自欺欺人要好得多。   通過一些第三方的中立評論,我們得以從國內那些自欺欺人的阿Q言論中掙脫出來,看到一些較為公允的看法。法國史學家勒內-格魯塞是世界東方史的權威,他在自己的著作《草原帝國》中記載:「751年7月,高仙芝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附近被這些聯合部隊徹底打敗……具有歷史意義的這一天決定了中亞的命運。正如早期事件所預示的總趨勢那樣,中亞沒有成為中國的,而是轉向了穆斯林世界。」而在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費正清(美籍)和知名漢學家賴肖爾合著的《東亞:傳統與變遷》中,則如下記述:「751年,高仙芝在帕米爾以西的塔拉斯被大食人擊敗,這成為東亞歷史的轉折點,它標誌著中國對中亞控制的結束,也是此後500年間(中國)軍隊積弱的開始。它同時也標誌著伊斯蘭文明開始滲入中亞。幾乎在同時,突厥語也開始取代了塔里木盆地上綠洲國家所使用的印歐語。」   事實上,唐朝丟失西域有主觀和客觀兩大因素。在主觀上,西域諸國雖然大多被迫歸附大食,但心中其實不情不願,只要唐朝能在武力上與大食相抗一二,原本始終都有讓西域諸國倒戈的可能,但唐朝卻在西域倒行逆施,其荒悖殘酷,比之大食竟然更甚,原本左右搖擺的一些藩國在目睹大唐對先前恭順且賣命的藩屬下手竟然如此狠毒冷血,不留餘地之後,盡皆齒冷,寧可選擇痛苦地皈依伊斯蘭教,也要與大唐為敵。換言之,即便沒有怛邏斯之敗,在西域已經失卻人心的唐帝國也很難再維繫自己那本就十分稀薄的宗主國統治了。   而從客觀方面來看,由於唐和大食兩國的武力存在較大差距,唐王朝在西域的人心向背已經成了次要因素,即使唐朝在西域深得人心,也根本無力與大食爭搶中亞。早在747年之前的半個世紀中,阿拉伯帝國就已經在中亞佔據明顯上風,唐帝國節節敗退。在《劍橋中國史》中便曾記載:「7世紀末葉,唐對邊疆地區的控制有所削弱。從高宗初年起,從塔里木盆地到高麗,橫跨亞洲的唐軍逐漸退卻,採取守勢。」在這段時期中,若非在680、714、747三年中,大食帝國相繼爆發了三次內訌(尤其最後一次更是改朝換代的大變革),令其東擴行動在接連大勝,局面大好之際幾次中道罷廢,早就將唐朝徹底逐出了西域。   阿拉伯人以五六萬人進入西域,用了不到半個世紀,便將唐朝花費近百年時間打造的基業摧毀大半,最終還僅以偏師游勇就擊敗了最精銳的安西唐軍,盡得蔥嶺外諸國,可以說,唐朝在阿拉伯人面前就是完敗,而這些都是發生在安史之亂以前地,與唐帝國的內亂沒有半點關係。事實上,就在唐帝國於遙遠的中亞荒漠草原上陸續遭受了大食一連串的沉重打擊,又於751年被其徹底擊敗的同時,塞內的唐軍又接連三次慘敗於雲南,在西南一隅「前後死者幾二十萬人」(《資治通鑒》卷217)。顯而易見,早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前,唐帝國的頹勢就已經盡顯無遺了。   從唐軍主力連大食的偏師都打不過亦不難看出,即使沒有安史之亂,唐朝在怛邏斯戰後殘存於西域的力量也根本無法再與大食相爭,徹底退出西域只是時間問題。事實上,經歷了三次大規模內亂的大食在改朝換代最緊要的時候,都能令唐朝最精銳的部隊全軍覆沒,可見強國就是強國,絕不會因為一次內訌就一蹶不振,變得羸弱不堪,這也從側面否定了將唐朝的負面因素全都歸因於安史之亂的那些謬論。   此敗之後,大唐在中亞的傳統版圖丟失殆盡,安西精兵的喪亡更是令唐朝失去了控馭四方的威懾力量,不僅諸藩屬紛紛叛離自立,連國中的軍頭也蠢蠢欲動。事實上,若非七萬西北勁卒沒於西域,近二十萬唐軍又相繼喪於滇南,安祿山未必便敢在755年發動叛亂。從這個角度來看,非但不是安史之亂導致了怛邏斯慘敗,反倒是怛邏斯戰敗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並間接導致了此後唐帝國的一蹶不振

二十一、中國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   怛邏斯之戰激昂宏大,本該是世界戰爭史中的一副耀目畫卷,然而當我們翻閱史書時,卻只能失望地看到那語焉不詳的寥寥幾筆。躲躲閃閃的並不僅僅只有正史,在如今的歷史教科書中,對這場舉足輕重的大戰也遮遮掩掩,大部分甚至隻字不提,偶有提及者也是含糊其辭,似乎這只是一幕不值一提的邊境衝突,以致於如今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怛邏斯」這三個字。   事實上,怛邏斯之戰不僅是唐與阿拉伯這兩個大帝國間發生的一場大碰撞,更是兩個民族、兩個文化體系、兩種意識形態間的一次大衝突,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後續影響。在歷史學界舉足輕重的鴻著《全球通史》中,出現最多的與中國相關的戰事就是怛邏斯之戰,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這一戰才是古代中國在世界歷史領域中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對於華夏文明而言,戰後失去的決不僅僅只是面子,實際的負面影響甚至持續到了千年之後的今日。唐帝國在西域的這次軍事失敗不僅令龍的子孫徹底丟失了西域,讓隋煬帝在這塊土地上奠定的良好基礎蕩然無存,更決定了之後千餘年裡中亞的命運。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評論道:「(怛邏斯之戰)使勝利者穆斯林阿拉伯人能夠讓曾是佛教的最早據點之一的廣大地區,開始皈依伊斯蘭教。」法國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也在自己的著作《草原帝國》中便曾說道:「本來屬於中國的中亞細亞,將要被伊斯蘭教國家所統治……漢人的軍隊在清以前的近八百年里再也沒有踏上這片土地」。   如今國人竭力淡化此戰,無非就是為了讓「盛唐無敵」這個欺世謊言不被戳破。在大唐近三百年中國力最強的玄宗時期,唐帝國又正處於自身軍事實力的巔峰狀態,怛邏斯之戰發生時還佔盡便宜,可卻仍然被內亂未平的大食以偏師打得全軍覆沒,這自然會令被高度吹捧的大唐立時就原形畢露。為了圓一個謊,往往要造出千百個謊言,而為了維護大唐盛世的假象,我們其實已經撒了太多的謊了。在筆者眼中,如今甚囂塵上的這種不磊落的歷史態度委實令人失望。知恥而後勇,如果一個民族連曾經的失敗都不敢直面,掩耳盜鈴般假裝沒有發生過,又如何能夠態度誠懇地去總結經驗,以史為鑒?   由於國力和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對於唐和大食來說,這一戰的重要性大不相同。對於唐帝國而言,這是一場以傾國之力發動的西域爭奪戰,一旦遭遇慘敗,翻盤便難上加難,在西域恐將一蹶不振;但對於大食而言,此次不過是出動一支偏師,去爭奪一塊遙遠的邊地,勝了固好,敗了卻也不傷根本。最終大唐慘敗,安西都護府所轄主力喪失大半,這支部隊是當時數十萬唐軍中最精銳的佼佼者,主將高仙芝更是當時大唐排名第一的戰將,這樣一支旗幟部隊覆滅的後果不言而喻。更糟的是,此次大食方面的主將齊雅德不過是大食的一員尋常將領,所領亦是偏師散勇,唐軍以優勢兵力攻敵虛弱之時,最終卻一敗塗地,這個事實讓所有人都看清了唐軍的戰鬥力還差大食遠甚,唐帝國在此戰後就徹底失去了震懾諸藩的能力,中亞和西域的大部分舊有藩屬國也與大唐不再互通音問,唐朝從一個昔日的征服者,漸漸變成了遙遠而模糊的影子,廣袤的西域大地也自此與中原王朝失之交臂。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怛邏斯之戰是唐朝勢力被逐出西域的標誌,此役之後,大唐基本退出了中亞的勢力圈,河中諸國大多都臣服於大食,阿拉伯帝國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中亞霸主,並令中亞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曾經評論道:「如果中國人打贏這一仗,他們很可能會使中國和佛教重新佔據烏滸河-葯殺水流域。」不過在筆者看來,儘管怛羅斯會戰的結果確實直接影響到了佛教和伊斯蘭教傳播競爭的結果,但中亞和西域的宗教最終歸屬卻並不因此戰而改變。畢竟唐、食兩國的軍事實力相距頗遠,就算唐軍751年在怛邏斯取勝,伊斯蘭勢力退出西域,這種局面也是暫時地,等到大食內亂平靖,必然會再次出兵相爭,以雙方懸殊的軍事力量來看,大唐丟失西域也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怛邏斯兵敗的真正惡果並非導致了中原王朝在之後的一千多年中都無法將西域納入版圖,更嚴重的是促成了造紙術向整個世界的傳播。此戰之後,共計有兩萬多唐軍戰俘被押解到撒馬爾罕為奴,並參與了修建巴格達城的勞役,也因此在阿拉伯史料中留下了一些記載。在這些戰俘中,有一些是隨軍的工匠,這些人將造紙術帶入了阿拉伯世界,然後沿著撒馬爾罕→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摩洛哥→科爾多瓦一路傳入歐洲。當時歐洲人使用的本是奢侈到難以普及的羊皮,而非洲和中東地區則用的是質量低劣,難以保存的埃及草紙,因此這一傳播大大加速了中亞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進程,造紙術也成為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值得玩味的是,我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每當提到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時,都不忘將造紙術的傳播捧出來讚歎一番,但對其發生的背景卻從來都隻字不提,以致於如今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唐帝國對世界文明做出的這個大貢獻其實只是無奈之舉。從文明競爭的角度來看,造紙術的傳播促進了西方文明的迅速發展,在之後的一千多年中為華夏文明帶來了更嚴峻的外圍壓力、更犀利的挑戰爭競,貽害可謂相當深遠。

二十二、吐蕃令大唐免於伊斯蘭化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怛邏斯之戰以後,唐朝再不敢,也無力與大食交手,基本上退出了與大食的爭奪,只是在西域東部一小塊地區中與吐蕃進行小規模的爭奪,西域大部皆為吐蕃和大食所瓜分,漢朝和隋朝時代打通並開發的絲綢之路在大唐手中丟失,中國西向的貿易權從此易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損失大到不可估量。   即使是在唐朝軍事、經濟都最強盛的天寶年間,大唐的精兵仍然十分稀缺,大多數部隊都羸弱無能,連在小小南詔面前都接連三次慘敗,死傷近二十萬眾。此時的唐帝國只有西北、東北兩地的邊軍戰鬥力尚可,但也只是比其它地區的唐軍強些而已。手握東北邊軍的安祿山算是唐朝內部的一代名將,以驍勇善戰著稱,但面對未成氣候的契丹人,仍然頻頻戰敗,卻勝少負多。西北邊軍的戰鬥力要更強一些,但其中最強大的安西精兵仍然遠非伊斯蘭戰士的對手,以致於安西都護府精銳在751年盡沒於怛邏斯。因為唐玄宗改革兵制,唐帝國一度在西域改變了屢戰屢敗的氣象,甚至一度令吐蕃落於下風,但在此戰之後,鎮國的安西唐軍元氣大傷,大唐此後又不可避免地重新陷入了衰頹之態。   雖然前往怛邏斯的七萬唐軍基本覆沒,但安西四鎮中還留戍了數千部隊,唐廷在戰後可能也給這裡補充了一些兵員,753年時新上任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進攻已經臣服於吐蕃的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有所恢復。不過安西唐軍只是擊破了弱小的大勃律軍,卻並未與大食、吐蕃這樣的強國交手,因此僅憑此勝就判定唐軍的戰鬥力已然恢復,已在吐蕃軍面前佔據優勢,都是十分武斷地。事實上,剛剛補充的這些新丁肯定不能與之前折損的那數萬百戰精銳相提並論,在核心兵馬喪失大半之後,唐朝在西域肯定落入了絕對下風,處境之窘迫不難想像。在751年之前,安西唐軍一直咄咄逼人,連並無過錯的石國都要屠滅,行事狠辣,睚眥必報,可一直到755年,唐帝國都無力對陣前投敵的葛邏祿進行任何打擊報復,這足以看出此時安西唐軍的真實力量已大不如前。   失去這支鎮國的安西精兵對唐帝國構成了致命的打擊,大唐此後非但再也無力爭奪西域,連對國內的藩鎮都失去了威懾,安史之亂於755年接踵爆發,與此便大有關聯。內亂之後,唐軍一路收縮潰退,吐蕃則乘勝擴張,最後幾乎連陝西也打了下來,連唐朝的首都長安都一度落於其手。當年趁著西突厥內亂奪佔西域之後,唐朝君臣原本志得意滿,準備長期縱控此地,俯瞰中東,甚至進一步向西發展,然而大食和吐蕃很快便加入了西域爭奪,鼎足相爭之下,大唐非但始終無力西進,反倒節節敗退,最終將西域徹底丟失。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怛邏斯之戰本就是唐朝趁大食內亂而在西域發起全面進攻,迫使對方應戰所激起,唐朝在怛邏斯戰前尚且一直處於劣勢,戰後自然更加不如。不過大食在完勝唐帝國後,非但沒有乘勝東進,反倒還在第二年里遣使長安,主動與唐帝國通好。這主要是因為阿拔斯王朝此時正忙於彈壓前朝餘孽,根本無暇顧及西域(此次在怛邏斯應戰也是不得不為),此時大食的主力部隊都在撒馬爾罕一線平亂,無心也無力在遙遠的東方繼續發動戰爭,這才放棄了乘勝擴張的大好良機,挾勝與唐朝和談。而從大食在大勝後仍然無力擴大戰果也能看出,它在應對唐朝此次的攻勢時,是如何的捉襟見肘,窘迫勉強。其實大食這次無力東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大食元帥並-波悉林與哈里發的關係素來不睦(755年時還被殺害),751年正是雙方關係緊張之時,內部不穩,君將不和,軍中人心浮動,自然不宜興兵。   直到768年,阿拔斯王朝才基本穩定了國內政局,在江山已固後,緊接著便發動了一場橫掃亞、歐、非三洲的宗教大征服戰爭,在遠東方向上,曾經先後三次試圖進攻中國。然而隨著唐朝勢力大幅向東後撤,吐蕃已經奪佔了唐朝昔日在西域的大部分領疆,將勢力一直延伸到了蔥嶺,唐朝與阿拉伯帝國已經完全被吐蕃隔開,因此此次阿拉伯帝國東進,吐蕃首當其衝,兩國展開了極其慘烈的三場惡戰,最終兩敗俱傷,大食始終無法徹底擊敗吐蕃,最終被迫打消了東進的念頭。   在唐帝國被擊潰後,唯有強悍的吐蕃能在大食的東侵中苦苦支撐,力保川康及以東地區不被伊斯蘭化。從某個角度來看,在之後的百餘年間,正是吐蕃以一己之力擋住了伊斯蘭戰士東擴的腳步,庇護了大唐帝國,這才令漢族文明免於遭到大破壞。在八世紀下半葉,對中原威脅最大的並非吐蕃,而是強行以武力傳教的阿拉伯帝國。與難以承受暑熱氣候,無法長期盤踞中原的吐蕃人不同,穆斯林戰士對高、低原氣候均能適應,又有傳播伊斯蘭教至世界每個角落的雄心,此時唐帝國內部分崩離析,唐廷正被叛軍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一度要靠出賣子民,請動回紇人幫忙才能平叛,連小小南詔都趁機攻城掠地,威風八面,大唐此時的弱小可憐可謂無以復加。以此時唐軍戰鬥力之低下,大唐國內局面之混亂,如果沒有吐蕃這樣一個守護神替其頂住阿拉伯大軍,一旦穆斯林戰士平推過來,唐朝亡國只在彈指之間。更可怖的是,大食推行的並非尋常的逐鹿戰爭,而是一場以宗教擴張為目的的征服戰爭,一旦大唐亡國,非但只是尋常的江山易主,改朝換代,隨著大食的東征軍奪佔西域,入主中原,不僅西域立時就要遭受宗教劫持,青海、甘陝廣大地域也肯定難以保全,甚至會出現整個中原都被徹底伊斯蘭化的悲劇。在弱小的唐王朝的引領下,我們漢人差點兒就戴小白帽,念古蘭經,成為安拉的子民了。   顯而易見,吐蕃對華夏文明的存亡絕續做出了決定性的大貢獻。其實八世紀下半葉時的吐蕃已經走過了自己的巔峰時刻,實力遠不能與戰神欽陵在時相提並論,大致來看,似乎與天寶年間的唐帝國實力相仿,原本不是大食的對手,之所以能夠頂住大食的攻勢,除了老巢佔據地利,進可攻退可守,不易傷及根本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東方一直並非阿拔斯王朝擴張的重點,這一點從768年內亂方平,大食便向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宿敵----同樣十分強大的拜占庭帝國開戰,並且一打便是斷斷續續的一百多年便能看出。阿拉伯世界以宗教治國,與拜占庭這種同樣宗教至上,卻信仰不同的國家可謂水火不容;而且拜占庭威脅到的正是大食的核心區域,相較而言,征服萬里之外的中國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次要目標,因此大食用於東進的部隊,自始至終都不過只是一支偏師而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食的存在,又同時牽制住了吐蕃。就在怛邏斯戰敗的同一年,唐帝國又先後在東北和南詔大敗虧輸,折兵共十餘萬。之後緊跟著又兩敗於南詔,再度覆亡十餘萬大軍。755年,本就衰弱的唐朝內部又爆發了安史之亂,情況更是變得一塌糊塗,吐蕃僅以一支偏師東征唐朝,便攻陷了大唐的首都長安。看到唐朝接踵而至的軍事失敗之後,吐蕃人對中原王朝極為輕慢鄙視,在八世紀中下葉原本還有繼續東進,蠶食奪佔大唐國土的打算,卻恰好趕上此時大食帝國開始東侵,被迫將大半兵力置於西線抵禦,這才未能大舉攻唐。在與大食曠日持久的交鋒和對峙中,吐蕃的國力日漸衰耗,精銳戰士折損極眾。數年之後,回紇帝國又趁勢崛起,吐蕃兩面作戰,元氣日竭,內部又爭鬥不休,再也無力圖外,弱小的大唐這才沒有淪亡在吐蕃手中。   總體來看,唐朝是一個非常幸運的王朝,雖然實力平庸,內亂爆發後更是變得不堪一擊,無論吐蕃還是大食,都是其難以應對的威脅,然而這兩個強敵最終卻扭打在了一處,相互牽制,都騰不出手來滅掉唐帝國這個囊中之物,結果讓大唐僥倖逃過劫難,以軍閥割據、孱弱異常之身,竟然還又苟存了一百多年,其運氣之之佳,實可謂全世界幾千年歷史中少見的一朵奇葩。:


導致了歐亞路上貿易的徹底中斷,直到13世紀蒙古人橫掃整個歐亞才恢復,地區強權才能保證路上貿易的穩定,所以最近提出的一帶一路並不看好


推薦閱讀:

中國軍艦下餃子,會不會出現訓練不足的問題?
大明亡國,幾個原因的重要性怎麼排序?
中國能像俄羅斯打喬治亞一樣打菲律賓嗎?
怎樣看待俄羅斯戰艦連射26枚巡航導彈打擊ISIS?
如果中日再開戰,請預測一下戰爭過程?

TAG:戰爭 | 唐朝李唐 | 穆斯林Muslim | 中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