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7月19號,北京大雨,滴滴漫天漲價並系統癱瘓?

漲價我忍了,可是叫不到車,系統出問題,滴滴是幹嘛的呀!


說明滴滴uber之類的專車能吸引用戶的賣點,說白了就是「便宜」,什麼體驗好、服務好、共享經濟,全是門面上的說辭罷了,聽聽就算,只有「便宜」這兩個字才是專車平台真正的屬性

下這麼大的雨,開車上路隨時可能被淹掉,就這種天氣條件下,司機出來載客,說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不算太誇張,這個體驗還不好么?服務水平還低么?結果呢?多付點錢也不肯。

說白了,就是圖便宜。只要便宜了,哪怕是黑車的體驗也沒幾個人不爽。只要貴一點,哪怕你開個大奔頂著下鐵塊去接,都覺得你是搶錢。

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得出,專車這門生意的前景更加堪憂。我朝的計程車價錢本來相比發達國家而言就是太便宜而不是貴,因為政府一直把計程車描述成公交車的補充,而不是一種市場經濟下的高端服務。平台靠燒錢把大量的用戶從出租那裡搶到自己手裡,然而也把用戶對價格的心理預期培養的更低,補貼遲早是要消失的,而這些用戶以後能帶來利潤根本看不見。


我不開專車,也並非滴滴用戶,就站局外人角度說句話。
京津這一片,大雨從夜裡到現在一直沒停,多處路段都無法通行,平時十五分鐘的路程,我開了四十分鐘才到單位,這路況,誰走誰知道。專車司機好多都是兼職,即使是專職的,這種天氣也可能放棄接單了,叫車難是情理之中,你出去攔計程車情況也一樣。所以題主敬請,少些抱怨,多份理解。


我們不服。



UBER已經及時換船啦


在惡劣天氣下,商業公司出於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很難甚至無法保證於正常天氣下一致性的服務,此時,出行的選擇:
第一,公共交通地鐵,這兩種常見的交通模式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非營利性的社會資源力量,包括嘀嗒拼車這樣支撐共享出行服務的平台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三,像滴滴快車、Uber這種在惡劣天氣下調高價格的暴利行為,具有一定投機性的商業服務,這部分可用但不可依賴。

針對第一點是可以選擇的,但二環內的某些道路由於積水嚴重無法行駛;第二點本人是極力支持的,順路共享經濟有一點好處就是你的車主和你是鄰居、順路的朋友,可以捎帶你回家,也為自己增添了愛心、公益的光環,下圖為嘀嗒拼車留言截圖,看看暴雨天氣用戶的反應吧;


中午有同事要出門辦事,叫了個滴滴。

二十分鐘後司機回電說車淹水裡了…………


我昨天是打滴滴回去的,價錢跟平時基本一樣。
原因在於……我跟你們打車的方式不一樣0.0

大約下午2點左右吧,我司通知今天5點可以提前下班,於是就叫了兩個同事,約了6點的順風車。
總價好像是38.5?記不清了,等手機充上電了截圖。

發布之後15分鐘左右看了下,沒人接單。
然後我就幹了兩件事:
1.補充文字說明了一下,3個人住2個小區,互相相隔也就幾百米,很近。
2. 加了5塊錢感謝費。

再過半小時一看手機發現順利約到車了。最後準時上車,車主人很nice,幫忙開進小區送到樓下。

總結一下:雨天車輛需求旺盛加價高是共識,雨天在出門前1分鐘打車就像臨上花轎才開始縫鞋子,不順利真怨不得車費貴車還不願意來。
早作打算,提前約車才是明智之舉;這種時候,順風車才是真的「快車」。

P.S. 為了避免被人說是滴滴的洗地文,我要補充一句,我常用的順風車軟體不止是滴滴出行,還有嘀嗒拼車。


漲價怎麼了?那些忠於自由市場的人快來教育題主。
不穩定?很正常啊,你並沒有為服務可靠性買單啊。如果你預付費了,卻不能享受服務才是問題。


這他媽有啥好看待的…


萬能的知乎,有沒有哪一款比較好用的打船app,急,在線等。


近日朋友圈被華北地區的一場暴雨所刷屏,當整座城市被雨水侵襲,出行成為一大難題。隨叫隨到的網約車成為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選擇,但是,大雨期間滴滴、Uber等集體漲價3到4倍,甚至更多,引起人們的憤怒和議論,共享經濟的神話被這場大雨給澆滅了。

問題來了:雨天網約車加價合理嗎?

要判斷這件事合不合理,需要從涉及利益的三個群體分析:乘客、司機、約車平台。

先從乘客這一端來看。細心的用戶或許早已發現,滴滴、Uber 的加價現象其實早已存在,不僅僅在雨雪等惡劣天氣,在特殊節日、出行高峰、深夜等也都有加價的機制。對於這樣的規定,我們似乎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感,甚至已經開始逐漸接受,在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之下,溢價獲取是合理的。


畢竟,很多乘客寧願多給點車費,也不願意在雨中苦苦等待,而動態溢價能讓你優先使用資源,而不用擔心「有價無市」的拒載現象,這也是網約車帶給我們的最大便利之一。大雨天里,能夠安全回家是很多人的剛需,顯然目前的運力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溢價配置資源的情況自然發生了。你當然可以不接受價格,選擇公共交通或是等待降價,這完全是自由的選擇,和你在淘寶上看價下單並沒有太大不同——能承受你就買,不能承受你可以不買或是再等等。

顯然,爭議的關鍵不在溢價,而在於:溢價程度是不是太離譜了?

這時候可以說一說第二個群體了:司機。我們很清楚的是,下雨天很多司機並不願意出來接活。此前一項研究表明,與晴天相比,雨天在路上跑的計程車減少了7.1%。而網約車司機亦是同樣情況,雨天駕車的風險性更大,如果沒有更多的獎勵或者補償,部分司機群體並不願意出去接單,而是選擇休息。

根據滴滴方面給出的數據,在補貼和溢價激勵的情況下,北京市區專車快車叫車成功率提高到了82%,而在往常暴雨的時候,這個數字還不到50%。可見,加價確實有助於增加運營車量的供給,提升叫車成功率。

但加價是不是可以低一點?

這就讓第三個利益方約車平台陷入了兩難:溢價太高乘客會有不滿,溢價太低司機沒有動力,乘客打車難則更加痛苦,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溢價究竟是如何計算的?網約車平台表示動態溢價是根據「大數據」由機器算出。滴滴稱計算方式為:系統通過用戶所在區域內車輛和打車需求的實時比例(需求/供給),計算出運能的緊缺程度;再結合用戶訂單自身的屬性,得出該訂單的成交概率。如果訂單的成交概率過低,系統就會根據歷史數據和當下情況計算出一個建議的價格,作為標準車費之外的溢價。具體的概率及溢價之間的關聯度各平台並未透露。

當然,滴滴、uber們還有一個做法:限制溢價,自己加大對司機的補貼。事實上,這次大雨中有一些平台就是這麼做的。神州專車在本場大雨中最高僅有1.6倍的溢價,遠遠低於滴滴和優步的溢價。問題在於,這種做法又能夠持續多久?羊毛出在羊身上,乘客和司機指望一直享受補貼的紅利是不現實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首汽約車、易到用車等專車平台並未面向乘客端「動態加價」,這表明定價較高的專車服務可能更容易合理調控司機接單。

一場大雨,讓大家對於各大打車平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總之,雨天網約車溢價這事其實並不複雜,就是根據需求調配價格和供給的正常市場行為。至於定價是否合理,有賴於三方的博弈。傳統計程車行業的價格依賴於政府指導,而網約車的價格目前由企業自己制定,在不久的將來,網約車法規的出台或許會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方案。


更多乾貨內容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哦~

http://weixin.qq.com/r/tDgVDUvENRZKrQ9u922m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應該跟各位用戶說聲抱歉,7月19日北京大雨,滴滴確實出現了系統故障,在上午2-3小時的時間段里無法叫車、接單提現,接到反饋後就進行了緊急處理,並對司機端進行了推送通知,在上午10點多的時候排除了故障。我當時也因為突下的大雨,公車沒到,被淋得很厲害,估計也有很多北京的同學跟我一樣,這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昨天20日下班的時候也下了很大的雨,我在大雨中等了半小時公車沒來,最後打到一台滴滴拼車回家趕上了8點畢贛導演的知乎live。

看到不少知友對動態調價機制已經有理解和認同了,在區域內訂單需求量大增的情況下,動態提價可以有效地提高司機積極性,並且迫使用戶盡量地選擇拼單的形式節省費用以此提高運力的效率,讓用戶形成分化選擇公交和網約車、出租等不同的運輸形式,昨天接單的師傅說,下這麼大雨,要是一單的價格,他寧願呆在家裡休息會,暴雨情形下風險也大,沒有激勵機制非常不划算。


大海裡面航行風險大,可以理解。

----------------------
不是強拉強賣,可以不用。


反正滴滴我是快卸載了……


怎麼看待?題主的心態呀~呵呵
我出了錢,我是爺。
我用你滴滴是你滴滴的榮幸。
你竟然敢不給我優惠券?你竟然敢加價?你竟然系統癱瘓,你竟然沒有人接單?接單了,這麼近還要我等這麼久?
就算我只是打了10塊錢的滴滴,我也是你的上帝!
信不信我一言不合就用優步。

然後優步出了一個五元封頂。
瞬間就有人大讚優步,開始鄙視滴滴。還號召要卸載滴滴。怎麼沒見優步出事兒的時候,某些人天天大喊著要卸載優步,還力挺國貨呢!

危難時刻顯真情,這麼大的雨,滴滴應該免費接送才好呢!

一會兒喊著要卸載滴滴的,一會喊著要卸載優步的,估計是同一撥人,勸你們儘快買車,再也不要受這些資本主義的氣ヽ(`⌒′メ)ノ

還有淘寶網上買20塊錢清倉特價的衣服的買家,評價真是亮瞎眼~嫌質量不好的,買貴了的,不是純棉的,跟描述不相符的,自己都穿不出去的人,嗯,其實應該買阿瑪尼呀這樣的名牌才配你們指點江山,睥睨一切的氣質(??????) ?

哦,對不起大家,我又激動了


你有能耐,你去接客呀。有什麼好抱怨


總有一天,人類會想起被資本支配的恐懼


明碼標價。。供需平衡,有什麼好抱怨的


難道沒有吃貨嘛,不開心!
在昨天晚上6點到9點,我發現了北京暴雨中外賣的秘密:a、起送價從100漲到600-999不等 b、除了米飯和酒水飲料其餘一律售罄 c、要想不餓死只能叫300-500碗白飯吃了#是時候對今天的大雨做一次總結了#


推薦閱讀:

TAG:下雨 | 滴滴出行 | 出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