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有什麼不好?
因為在網上看到許多說國外各種好的言論,各種討論如何移民。本著兼聽則明的態度,就想聽聽移民有什麼不好? 或者是你移民到國外後發現國外有哪些方面不如國內啊巴拉巴拉。。。
從小經常去澳大利亞旅遊,現在真正住在墨爾本有一年半。針對移民有什麼「不好」,我就把範圍限定在墨爾本談一下,好的部分不必多說。
1、公共交通
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公共交通的落後是需要努力適應的。我以前在上海的時候,要是正好沒有趕上一班地鐵,下一班要等五分鐘,我就覺得很懊惱,覺得好浪費時間。結果我去了墨爾本,發現等半個小時的火車是家常便飯。早高峰的時候雖然班次多一些,但是經常晚點,車上也很擠,有一次車上的乘客和我說讓我把雙肩包脫下來放在地上,節省空間。
到後來,火車脫班晚點對我來說已經很正常了,然而令人討厭的是:一趟車要是晚點了,為了趕時間,它就會改變一下路線。原本去總站是要繞一圈周圍的較大的站的,現在就直接去最後一站,對於我還有其他很多要在那些大站下車的乘客來說很不方便,得中途下來換車。剛開始,我聽力還不是很好,沒能聽清車上臨時的廣播,不知道車子改路線了。所以經常一不小心坐到了總站,再匆匆忙忙換火車回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墨爾本現在仍然保留著大站小站之分,快車就不停小站了,所以上車前一定得聽廣播或者看告示牌注意。我剛去墨爾本的時候,早高峰迴我家那個方向的車10分鐘一班,可是停在我家那站的車就是20分鐘一班了。有時候我就先坐過站,然後再乘反方向的火車回來。這也是極其不便利的。有一回我乘到後面的大站等反方向的車,結果反方向的車也晚點了。那會兒是冬天,天黑得特別早,火車站就我一個人,墨爾本的風還很大,呼呼地刮。那個時候,特別想念上海的地鐵,想起那時候要等五分鐘的地鐵就煩躁,感覺真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去墨爾本,後來過幾年也會去旅遊一次,但是我印象里記住的只是它蔚藍的天空,金色的夏日陽光,新鮮的空氣,還有很多美麗的沙灘和其他景點。而我真正住在這裡之後,才發覺只公共交通一點,就讓我的生活變得比國內不便利很多。我想這也是題主所關心的問題。光在國內看一些國外的新聞,或者出國旅遊一兩次,並不能了解哪一個國家什麼。旅遊和生活,所展現給你的那一個地方,是很不同的。
2、日常購物
眾所周知,國外的店鋪營業時間非常短。在墨爾本,基本上都是上午10點開門,下午5點關門,雙休日或其中一天休息。這就導致了平時購物逛街不太方便。對於學生來說還好一些,因為碰上一天或者半天沒有課,就可以去馬路上逛一逛。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朝九晚五,只有雙休日能去逛逛街,結果很多店還不開門。當然,這裡說的店鋪不包括連鎖超市,像Coles,Woolworth (以前叫Safeway)之類的大超市是每天營業的。
另外的比不上國內的一點是,如果家不住在市中心(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會選擇在市中心買房子,貴,並且吵),那麼周圍是沒有什麼店的。很多人說國外綠化很好吧,我說是的,綠化很好,不過除了綠化還是綠化……不像在國內,出了小區門就是便利店,小飯館,藥店,等等其他的小店,幾步路的事情,生活很方便。在國外,幾步路是不會讓你遇到這些店鋪的,就算是上文說到的大超市,除了市中心也變得很少。
當地人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車子,開車用不了太久就能到附近的一個稍微大型的購物地方,可能是一條兩邊都是小店的路,也可能是一個比較熱鬧的街區。但是如果家裡沒有車子的話,去這些地方確實不太便利。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留學生都選擇在市中心租個學生公寓,除非學校在郊區。
說到日常購物,最後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買菜。我個人比較喜歡吃新鮮的菜,所以比較喜歡兩三天去一次菜場買菜,不買多,吃完再去買新鮮的。可是在墨爾本,想買菜就沒有這麼方便了。市中心有一個菜市場叫維多利亞市場,去那裡買菜的留學生很多,但是那裡品種不夠齊全,並且價格也沒有因為是菜市場而便宜。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經常有人和我說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筍吃。實際上,在郊區Springvale還有一個菜市場,那裡的價格更便宜品種也更多,筍之類的當然買得到。但是它太遠了。如果住在市中心,去那兒要一個多小時,回來再一個多小時,中間總要挑挑揀揀買菜,怎麼可能做到兩三天一次,一吃兩三天?更多的時候,大家都是買了一兩個禮拜的菜,吃光了再去一趟,囤積著放在冰箱里。有些人不想跑那麼遠,又想吃新鮮的菜,所以就在Coles,Woolworth買菜,但是那就像國內去沃爾瑪買菜一樣,價格肯定比去小菜場賣得貴。
3、生活模式
大部分憧憬著移民的人,並不求有什麼榮華富貴的生活,只是希望在公平完善的制度下,掙出自己的一套房子,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享受政府給予的福利和補貼,寧靜快樂地過完這一生。我沒有辦法談得面面俱到,但是可以舉一些身邊人的例子,來講一講這樣的願望是否容易達到。
我的親戚加入澳大利亞國籍,已經有十幾年了。他們夫妻兩人經營一家在商場里的香煙店,順帶賣賣禮品,店面真的非常小,但是生意還是不錯的。現在,他們已經掙出了兩套房子,國內還有兩套。把店賣了,安度晚年,帶帶可愛的小孫女,日子過得很不錯。
比起國內,一些並不高端的職業反而能賺得更多。最著名的莫過於建築工人,不僅從來不受包工頭的欺負,還有國內的工人遠遠拿不到的高薪。他們平時穿得並不顯眼,因為工作的關係蒙著泥沙而髒兮兮的,但是店主們很喜歡這樣的客人,口袋裡一拿一沓錢,不計較一兩刀的得失。我以前一個同學告訴我,他的女房東有兩套房子並排在一條街上,裡面的room都出租給留學生,光房租就是不小的收入。我那會兒正在糾結自己到底讀什麼專業好,於是很好奇地問他,他的房東是幹什麼的能賺這麼多。他笑著看我一眼:她不工作,不過老公是builder。另外還有新聞報道,說國內一個地方的電焊工移民去了澳洲,很快把房子都掙出來了,全村人都跟著他出去闖。
不過那個新聞還有後半段,是其中一個電焊工說的,大意是當地人很早下班,周末不加工,放假出去玩,但他不這樣,總是努力地工作賺錢,才得到了這麼多。我個人以為,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點。我的親戚開的店,365天只有聖誕放假一天,復活節放假半天,全年無休。累了,病了,也要繼續在店裡;骨折了,硬撐著,也要繼續在店裡;動手術,情願推遲手術時間,也要繼續在店裡。這不是隨便舉的例子,是真的發生過的事情。進貨的時候,兩個人里只有一個人留在店裡,廁所就在隔壁卻也忍著不去,怕顧客等著不開心。周四周五要加班到晚上九點,因為一般周四發工資,來購物的顧客會多一些。我去店裡幫過一段時間的忙,覺得站一天很累,而且吃的不太好,而他們就這樣沒有歇息地十幾年如一日,三餐吃著速凍食品或者買的快餐,才掙得了如今令人看起來羨慕不已的資產。
而更多的人,不願意到了國外還過這樣辛苦緊張的生活,選擇了適當的放鬆和休息。這未嘗不是一種選擇,但是也自然不會掙得更多的回報。在學校食堂里開了一家麵店的大叔,給自己雙休日放假,在聖誕節的時候有時會旅遊。但是曾經在他店裡打工的人告訴我,其實他雖然是做的生意,但是一年下來也就是十萬到十二萬元的工資。雖說比起給老闆打工的一族來說,是多那麼點工資,但是實在也沒有特別多。我想,確實是。不過他畢竟有了自己的生活,能有閑適的周末和每年旅遊的機會。
其實,這也是所謂的公平吧。一些並不高難的工作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但是也不能打破社會分工的平衡,不可能毫無道理地凌駕於很多白領的工資之上。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並不是當初八九十年代忍飢挨餓打工,想靠國內外的匯率差賺點錢的人,所以我不覺得現在的留學生們,千里迢迢出了國,讀了學位,願意一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開一家店,賺很多錢。
當然,每個人的願望都不同。我只是想從自己的角度提醒大家,國外的生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輕鬆,從零開始掙出一套房子仍然是艱難的。做什麼事都有代價的。一些新聞報道,經過網友的添油加醋,把國外的生活描繪地太過容易。生孩子的津貼和民主的投票權,入了國籍是可以拿到;中產階級的生活,努點力,就像學校里餐館的大叔一樣,可以做到;但是更有錢更富足的生活,就像最開始提到的我的那兩位親戚,能做到但也是有極大的付出的。
首先LZ先要搞明白什麼叫"移民", 移民有兩種,一種拿其他國家的長期居留權, 長期工作生活在國外, 另一種是放棄中國國籍, 加入他國國籍
作為一個在德國總共將近10年,工作也快3年,常年混跡各種華人論壇潛水撕逼的屌絲, 我可以告訴LZ現在已經在國外華人論壇的主流論調, 就是
只拿居留, 不入籍! 或者夫妻間一個入德國籍,一個保留中國籍
根本原因就是未來哪裡好,誰都說不準, 中國國籍是世界上最難拿的國籍, 你一旦放棄, 如果幾十年後中國比西方好, 你想反悔都沒用, 尤其是這幾年經濟危機, 更讓很多海外同胞意識到西方社會也不是真的永遠那麼穩定那麼好.
於是越來越多留在國外的人就選擇了長期居留這種變通性比較高的選擇, 一來在發達國家拿居留和拿國籍在日常生活中區別不大, 德國這邊, 德國人有的福利我基本都有, 但是在中國, 中國人和外國人很多政策都不一樣, 你要是拿個外國國籍, 之後又因為各種原因要回國發展, 那就特別不方便, 二來可以隨時回國, 之前發生過有人加入其他國國籍, 國內家人病危, 結果被簽證耽誤沒能見上最後一面的悲劇.
總的來說, 出去看看, 總是沒錯的, 但不要輕易放棄你的國籍
-----------------------------------------------------------
突然有人問怎麼安頓父母, 我覺得也是挺重要的一點就拿出來說說, 畢竟現在考慮出國啊移民的應該都是計劃生育施行後的一代人了, 獨生子女比例很高, 而且父母的年紀也都不小了, 父母養老對於很多在外的華人都是個問題, 個人覺得這也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華人比較聚集的地區, 比如加拿大美國的一些大城市, 最好是有唐人街的, 這種地方我覺得是可以考慮把父母接來在國外養老的
而第二種如答主這類在德國等等這些華人數量不多, 也比較分散的地方混飯吃的人, 把父母接出來就不實際了, 我父母來德國有3次了, 加起來時間也有6,7個月了, 最後一次基本是玩完了義大利西班牙就逃回去了, 因為國外對他們來說太孤單太寂寞了, 德國電視電台看不懂什麼就不說了, 他們自己出門我都捏把汗,因為語言障礙太大, 就怕走丟或者碰到什麼特殊情, 最關鍵是沒有其他活動, 找其他人說個話都沒可能, 國內多酸爽,各種廣場舞各種老年興趣班天天比上班還忙. 他們明確說不會出國養老, 我也放棄了日後把他們接來養老的打算.
我再工作幾年應該就會徹底回國繼續發展吧...出來這麼久還是沒把德國當家啊....在瑞典差不多十年了,也剛過而立之年。現在下決心三年內回國讓孩子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
你在網上看到說國外好的言論,很大一部分是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出來了,其實在國外混的很差,但又不好意思回國,只能苟延殘喘炫自己過的很好的人。我認識被親戚騙出來在中餐館當廚子,不懂語言,每天工作14個小時的;我認識通過結婚過來,沒工作,帶孩子,久了,老公直接換門鎖離婚,根本沒法生存的;我認識全家通過中介辦過來開餐館,因為報稅不夠,被移民局拒了,沒有收入,又天天想各種理由賴下;我認識說為了孩子過來假結婚,開餐館,然後孩子融不進這邊的學校,抑鬱想自殺的。。這些人的朋友圈的都是這邊多好多好,景色多美啊,福利多好啊,大家享有投票權多自由啊。。。
PS:很多被騙出來的人,或者在國外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做起中介,讓更多人出來,類似傳銷。。。
再PS:在國外混的中等例如我,還有我的同類人,是不會整天說國外多好多好的。會更客觀地說兩邊各有優劣,會根據自己的理性判斷去權衡是否回國。
其實大多數情況是,如果你在國內混的好,出來不一定混的好,但你如果連在國內都混不好了,那你出來真不太會混的好。。。如果你在國內很窮很窮,都快吃不上飯了,那你可以想辦法出來在餐館打工吃得苦中苦,對的,就是每天工作14個小時,沒時間學語言,出去就是文盲,老闆想怎麼搞你怎麼搞你,因為你不懂法嘛,熬上個三五年,存夠錢,還可能翻盤作餐館老闆。
在朋友圈秀護照的就更無語了,來久了的華人都是選擇拿永居但不換國籍的,為了去其它國家免簽換護照?這個理由太naive了吧。。。之前看到個這樣的回答,竟然還無數贊。。。
父母 -----------------------
雖然一直想回國,但也一直沒有下決心,促使我做決定的,是看到個朋友,朋友圈發了條:「爸,你一定要撐住啊!我在等飛機!」 他爸爸可能是突發的心臟病,具體不是很清楚,第二天,下飛機就是直接葬禮,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然後在這邊待了很多年的他,終於決定長時間回國,陪伴他的媽媽。
孩子 -----------------------
我的兩個孩子現在上幼兒園,我挺喜歡這邊的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們都很獨立,很有同情心。但主觀上,非常不看好這邊過度放權的基礎教育,可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素質教育「。完全就不怎麼教東西,孩子們每天打打遊戲,抱怨抱怨。瑞典的青年人的自殺率是非常高的,遠遠高於中國,為什麼?EASY模式打久了,玻璃心啊,矯情啊,生活沒目標啊。隨著越來越多的移民的湧入,瑞典青年人的失業率越來越高。有個在丹麥的中國人拍了個對比丹麥小學教育和中國教育的紀錄片,看完之後,更堅定了我要回國的決心。
我們讓孩子接受教育,為的是讓他們自己能夠更好地生存,包括了有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學習賴以生存技能的能力。不可否認,國外的高等教育確實更好些,因為我自己就是國內985大學大三出來交換的,兩邊都感受過。所以還是會讓我的孩子出來讀高中和大學。
PS:這段我很主觀,畢竟自己是在中國大環境下長大的,家庭教育比較寬鬆,過得挺開心的,確實也沒有感覺被怎麼扼殺思想,要說有也就是語文考試常get不到出題者的意圖,所以語文老考不好。我是四線小縣城長大的,但那時候或奇葩或憤青的文章,老師都給過很高的分;同學們私下探討韓寒那時候的採訪,老師知道了還讓我們大家一起課堂辯論,什麼都能說,也沒覺得思想不自由啥的。可能現在確實有點過了,看過一些幼兒園入園測試,被震到了。但我還是相信家庭教育的作用,包括對孩子的心理疏導引導,父母的作用肯定遠大於老師。
沒出來過的朋友常會「妄自菲薄」,總覺得中國哪裡都不好,出來了,慢慢會感受到,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不好,而當今的中國真的是越來越強大,而且這個發展速度真是其它國家完全無法比擬的。再罵政府,再罵tg,事實擺在那邊。在瑞典的這幾年,明顯感覺這邊越來越不行,特別這幾年,政局亂,難民多,經濟差。全民民主投票?呵呵。。。
在國外長大的孩子,能說中文已經算很好了,要識字?很少很少。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成為香蕉人,不希望他看不懂屬於我們的文字感受不到我們的文化,不希望他放棄那麼大一片本土市場。連很多老外到了中國都不願意回去了,說中國到處是機會。。。
自己 -----------------------
為父母,為孩子,最終也是為了自己。在瑞典這麼多年,也經歷過特想融入老外圈子階段,最後還是覺得文化背景的不同,沒必要刻意為之。比如:鬧哄哄地喝酒party真喜歡嗎?還不如安靜下來吃飯聊天。夏天去度假屋過原始人的生活一個月?還不如回中國吃吃喝喝腐敗一個月。
我現在在個瑞典小公司工作,非常輕鬆,30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基本就是這個樣子吧,可能工資再高點。瑞典很多公司的程序員都這樣,類似於中國的公務員。
這個年紀,還是很想回國看看本土有什麼機會,成敗不重要,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
前段時間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鄧公有段話說到心坎里去了,大意是祖國強大了,娃娃們必然是想著回家的。
現在中國中產階級的生活真的不比國外差,至少是瑞典,有機會順水推舟出來感受下挺好,但硬著頭皮,傾家蕩產死扛著要出來真的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回國要簽證
1
永久的文化隔閡
1無法融入美國文化
長在美國的華裔孩子遭受永久性的文化隔閡,沒有體驗過的中國父母很難完全理解:美國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是根本沒有中國父母想像的那麼公平。
在美國長大的ABC雖然英語和白人一樣流利(經常會比他們更好),但是由於他們長得一張中國臉,幾乎融入不進美國主流文化。 ABC大部分時間還是和其他ABC一起玩兒。雖然小時候還是能交到各個種族的朋友,但是成年之後很少看到ABC能在主流白人圈子裡如魚得水。
雖然他們的英語不遜於任何人,但是中國父母得理解:西方文化很歧視我們中國人這種長相。
美國主流社會對華裔有很多刻板的印象,他們認為華裔只會埋頭苦幹,沒有領導能力,不善言辭,沒有人格魅力。在美國初中和高中的華裔孩子很容易受其他種族孩子的欺負,步入社會之後也會經常受到很多變相的歧視。
總而言之,這些負面因素會對華裔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能使很多ABC失去自信,從而給他們後身產生很多不利的種子。
2
無法融入中國文化
那ABC能融入中國人的圈子嗎?很不幸,答案是NO。在我讀大學之時,我親自看到ABC被中國留學生嘲笑,他們嘲笑美國ABC,為什麼長的中國人的臉而中文一句都不會說。
ABC 既不被美國圈子歡迎,同樣也不被自己的中國人接納,進退兩難,無比尷尬,沒有一個群體真正接受他們。
這種文化隔閡和絕望的感受是中國父母沒法了解的,但是我認為中國父母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而不是一味的否認這種現象。
很多中國父母一直逼迫孩子去努力融入美國主流圈子,但是我今天想讓所有中國父母知道:哪怕你再努力融入美國圈子,你終究很難成功。
美國人一看我們的中國面孔就把我們視為外人了。一個有中國面孔的黃種人,不管你英語再地道,是融入不進美國核心白人圈子的。所以中國家長可千萬不要愚蠢得認為孩子稍微再努力一把就能融入白人圈子。這只不過是個妄想而已,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兒。融入不了美國圈子,但是同時也失去了中國圈子的精神支持,ABC身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
況且,這種尷尬幾乎沒法解決,因為孩子在美國長大那幾年已經耽誤了他們的中文學習。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移民美國的父母一定好了解這種處境對孩子有多大的打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的心態健康實際上都取決於有自己的圈子。人都得有歸屬感,有一個自己不受歧視的群體。移民到美國父母不經意得就把子女這個很重要的「歸屬感」和「圈子」掐掉了。
沒有圈子,沒有認同感,對大部分人的心理有長期的傷害,甚至能導致孩子患上抑鬱症,輕生。
2
終生都是二等公民
把孩子早年帶到美國的父母實際上不經意地就把孩子將來能回自己祖國生存的能力「割掉了」。他們沒意識到,他們來美國的行為就等於剝奪了子女將來可以回中國的選擇。
這個選擇實際上很重要,為什麼?
每個人都得有個家鄉。中國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享有的一種選擇。他們來到美國是因為他們覺得美國比中國好,機會多,生活好,而且退一萬步講,將來不如意,隨時都可以回去,因為他們有選擇。
但是ABC就不一樣了。ABC沒有選擇。他們什麼都沒做,父母給他們設定的就是終身只能作為白人之下的二等公民,連個回國逃避歧視的這種選擇都沒有。
一個人有選擇而不行使,和沒有選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美國對華人的歧視在華裔男生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大部分中國父母不知道,但是美國主流白人尤其不尊重中國男生。
白人很喜歡開中國男生的玩笑,覺得中國男生瘦小、不好看、眼睛小,生殖器小等等。絕大部分的華裔男生不僅缺乏社會地位,連找對象都特別困難,有調查顯示中國男生在美國找對象要比白人男生,黑人男生,甚至拉美男生難得多,(在這方面,華裔女孩更受白人歡迎)。
所以有兒子的中國父母一定要意識到,帶兒子去美國就是讓後代失去了他們做為男生應該有的尊嚴和地位,對ABC男孩子將來的自尊心有很大的破壞。
3
消除不掉的事業障礙
ABC的這種「不倫不類」的身份在商業、政治、法律、創業、甚至科技界均遭很大的劣勢。
主要原因就是這些領域的發展都與人際關係密不可分,不是誰學習好誰就能幹得好。但是ABC恰恰就是在人際關係上特別吃虧,因為他們既不能融入美國圈子,也不能融入中國圈子,而偏偏這些領域的發展很依賴和與客戶、政客、投資者打成一片。所以,這對有野心的ABC來說這是個莫大的問題!這種天花板是ABC幾乎沒法克服的!
我周圍好多ABC都是我見過最刻苦、最能幹的人,但是就憑他們身份上吃虧而在好多領域都屢遭天花板。
如果你的孩子將來有可能想做生意或者從政,你最好慎重考慮一下孩子會遇到的這種無法逾越的一種文化鴻溝。
父母得意識到,來美國讓孩子犧牲了自己的自然文化圈子,就為了能呼吸點新鮮空氣,是極其得不償失的自私行為。
父母應該仔細考慮一下孩子以後長大離家出走之後的地位和身份糾結。對孩子來說,父母這麼早就割斷了孩子的文化根源是極其不負責任和自私(傷害孩子)的行為。將來孩子受的苦是說不出來的一種苦,沒人能理解的一種孤獨的痛苦。
不要光為了你們(父母)自己想逃避中國的眼前利益,就草率地把孩子一生的尊嚴和歸屬感扔出門外。別認為來到美國之後,學習還是一切。
在美國,我認識很多ABC學習非常出色成績很優越但是就是發展不起來,然後父母也不懂或者不想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反而弄得孩子終身孤獨和無路可走。
總而言之,我的目的就是從一個ABC 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孩子在美國的真相。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別認為孩子在美國長大就能輕輕鬆鬆融入美國社會。別認為雖然中國有各種各樣的社會弊端,就等於來美國之後所有在中國的擔憂就魔術般的消失了。讓孩子在美國長大對他們是個很大的挑戰,對他們心理的傷害很深。
移民國外有什麼不好的呢,好處和壞處,很多和國內是一種辯證關係;就像大家常說的「舍」與「得」的關係;有舍有得嗎,所以答案也不能一概而論;
移民的壞處(個人看法):
1、沒有國內這麼多朋友,也沒有這麼熱鬧,這麼多朋友圈人脈關係,生活相對簡單,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人會管你;
2、你再有錢,也沒人外國人對你趨炎附勢,沒有人巴結你,奉承你,捧你;
3、新移民,還面對地理位置不熟,語言溝通不暢的問題,當然語言好的除外;
4、新移民,飲食習慣差異,中國的很多美食,在國外也有,但是限的,不是想吃啥就有啥,當然國外也有很多中國沒有的美食;
5、還有就是,父母,大姑二姨三舅四大爺都在中國,有急事,回來的話也沒法及時,在國內的話可以夜車趕回家;
6、還有比如孩子教育問題,從小西化教育下,會跟你的價值觀產生劇烈的衝突。你還在用中國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對待他的時候,他已經往兒童家暴中打過舉報電話了。
7、如果已經加入國外國籍,回國需要辦理簽證。如果是取得國外長居,沒有申請國外國籍,來回中國會更方便一些;所以現在很多客戶雖然拿到國外綠卡,很少申請入籍的,就是說還是中國人,就是多擁有了一個國外身份;移民服務中介都會給移民客戶一個建議就是,移民後讓老婆入籍,自己只拿綠卡,這樣子因為你們是夫妻關係,到時即使你沒在國外沒有住滿相應移民監,依然可以因為你太太的原因,幫你續一個pr(這種也是看不同國家政策不一樣)。
8、國內國外每年來回飛多次,也是個不低的費用投資,有錢人請飄過;
移民的好處,簡要一列,辯證看待問題。
1、空氣好、食品安全、奢侈品價格低。
2、接觸社會人際關係的拖累,可以安心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3、養老可以安靜的休閑享受生活。
4、醫療可以私人醫院。
5、孩子可以去世界頂級名校讀書,公立教育免費。
6、移民海外不再像以前遙不可及,10萬歐元即可拿身份。
7、出行更便利,更自由,可以全世界最多170多國家免簽。
8、資產也可以全球配置,保值升值;
我曾在山東移民行業服務了8年,以上是我接觸客戶,聽到的聲音,不一定全面,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有錯誤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有問題也可以繼續溝通,很樂意與大家探討……
在美國phd半年,感覺畢業以後一定要回國。
原因之一: 這裡的生活太沒有挑戰性,每天藍天白雲綠草,時間長了感覺人都要廢掉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國內變抖m了。。。
原因之二: 生活極其的不便利,沒有車相當於被軟禁,有車開著也累
原因之三: 這裡很無聊,路上沒幾個人,只能自己想方設法的找樂子。
原因之四: 雖然可以和老美做朋友,但是你們沒法一起吐槽b站上的某個視頻。你以為你看了一大坨美劇玩了很多美國遊戲跟他們肯定有的聊,但是很多美國人從來不看美劇從來不玩遊戲,除了去酒吧感覺他們的生活無聊透了。
原因之五: 感覺身邊大多數美國人的姿勢水平有待提升,我不希望我以後的孩子和他們一樣。(當然我知道沒進去hyp都是我的錯)
原因之六: 吃,不多說。
原因之七: 國內的家人,老朋友
原因之八: 還是文化上的問題,北京衚衕里吃著早點,遛鳥的老人們在胡謅,天津古文化街看著做糖畫的藝人惹得旁觀者陣陣較好,東北的冬天小孩子呼著白氣吃糖葫蘆,在山西平遙的旅館看著古老的城牆。。。而美國只有百老匯,stripper,滿口f words的脫口秀可以看。
最後: 最重要的理由,我覺得國內機會很多。所謂亂世出英雄(當然國內算不上亂世,我就是這麼比喻以下),美國這地方感覺就是一潭死水,沒有風你如何攪起大浪?
還是那句話,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和國外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小。
事業上
就拿我所在的法國來說吧,一個剛畢業的工程師,一般一個月拿3000歐也算是不錯了。各位各樣的稅費一扣去,大概就剛剛2000了,而在巴黎城裡還不錯的區域(熟悉巴黎的同學都知道,不同的區域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大家都不想住在一個很不安全的區分嘛)租個獨立的房子,沒有800歐是下不來的。其他的各種費用出去,一個月也存不下錢。
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歐洲的物價也不低。在巴黎,理個頭得20歐,3 4個朋友聚餐,隨便一頓中餐,大概每個人也得花20歐。麥當勞7歐,土耳其肉夾饃6歐多。。。凡此種種,雖說國內的物價近年來節節攀升,但是一般而言,和歐洲的差距還是不小的。
另外,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更多的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得到一些事業上的成就感,但是這一點,在歐洲對於華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大家對你的定位就是純搞技術的工程師,或者做一些和中國相關的工作,職業天花板很嚴重,見過不少國內清華北大過來的,人到中年,能當上個小項目經理已經算是不錯了。而回國,至少不會存在天花板這一點。
美國的情況多少也是知道一些,和同學交流過。加州的高科技業內,工資是很高,可是聯邦稅州稅也能砍去一小半,租個很一般的房子2000刀,剩下了生活沒啥問題,但真的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寬裕。
有人說外國福利好,但這些福利,除開歐洲的休假年假制度外,基本上你也是享受不到的。所謂福利,就是劫富濟貧,實現財富的再分配,你一個外國人,能在當地找到工作,那基本上就該屬於當地的中產了,所有的福利與你沒啥關係,你還得每月交很多稅費。。。
所以從事業上說了,工資不多,稅高,消費高,職業前景不大。
生活上,還是那句話,好山好水好寂寞。風景是很美,污染是少。可是生活在諸多方面也很不方便。周日所有商店關門,街上沒人,很多地方和鬼城一樣。干各種事情都得提前預約,行政速度讓人抓狂。。。晚上想呼朋引伴的去吃個宵夜,吹吹牛? 不可能的。。。包括大巴黎在內,晚上10點,街上全都沒有人了。在不少城市,晚上出門甚至有生命危險。。。
文化融入上,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也是不小的,很多法國人的玩笑,即使我能聽懂,我也不覺得這有啥好笑的,反之亦然。工作可以,但想真的交一些朋友,實在很難。
親情上也是個考慮,父母年紀越來越多,身在國外,無法照顧,對很多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人來說,這點上都是過意不去的吧。愛情上,國外的選擇和交往圈子也會狹窄很多。友情上,最好的朋友往往都是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他們大部分在國內,常年的分割,再好的關係也會逐漸變得淡漠。
國外生活,真的是看上去很美。 很多同學吐槽說,那麼不好,那你們回來呀。。。這個問題也真的是無語。總之羈絆越多,選擇越難。
人們往某地遷徙移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淘生活,否則誰願意背井離鄉?只要生存資源豐富的地方就有人去移居,跟制度沒有一毛錢關係。比如石油富國阿聯酋實行伊斯蘭教法,女人被強姦要坐牢,照樣有數以萬計的西方人放棄自由和法制去那裡淘生活,不久前有個挪威女人被強姦後還差點坐牢一年。你問問哪個自由民主的擁躉想移民印度。
我二十多年前隨父母移民英國,當時十來歲。十年前開始兩地跑,六年前就以國內為主了。
我直觀地回答:外國啥都好,就是不前進,甚至越來越差。中國(從前)啥都不好,但是這特么的二十多年進步得太快了!
移民的壞處,最重要的就是失去了機會,失去了在這個時代里,最活躍的經濟體高速發展帶來的大量機會。
這句話的意思,越是在國外呆得久的人越能體會。天朝看起來還是有機會在我有生之年牛逼的。萬一到時候真的移了民,退休就沒辦法回國享受別人的勞動果實了(
題主思路很清晰,呵呵,挺理智的。我也來簡單說說移民的負面
首先是環境,習慣了國內人際關係,到國外會有不適應,很多人可能會很不適應,國外比較注重隱私和私人時間,成年人很少象國內一樣熱鬧的大聚會。似乎都不太關心別人的事情,也許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時間久了覺得寂寞。
二是感覺,畢竟不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有時候覺得很難融入。其實可能並沒有人排斥自己,但是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總隱隱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不是本地人,甚至種族歧視。
三是與國內多少有點脫節,雖然現在交通發達,通訊便利,但總比不上在國內的信息更新速度,很多人國外呆久了回來,覺得自己跟傻子一樣,與社會脫節,失去了競爭能力,不再適合國內生活。
四是如果入籍,可能要失去中國國籍,那繳納了多年的保險福利,肯定是沒了,而且回國要簽證。不能競選主席
什麼不好?這些還有N多我都吃不到正宗的了,本人甘肅蘭州人,,這才是我假期必掃美食的冰山一角
移民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賊花錢,想要移民到一個還不錯的國家,至少是幾百萬的人民幣走起,當然,像一些小國是花不了這麼多錢的,比如萬那杜,10萬人民幣可以走起。
在國內習慣了手機支付,不喜歡帶現金,走哪都能滴一下微信支付寶,國外這方面就很落後。
沒有大排檔,路邊攤,不能盡興的吃燒烤。
還有,國外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呀~
不知道你看的是啥網站說國外咋咋好。XXX公知網??
建議你換一個。
給你看一個圖
豆瓣有個帖:"外國人看《舌尖》什麼反應?" 但是樓歪成了"外國人是怎樣被征服的"
圖來自微博,侵刪。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831132/
覺得這張圖沒根據的抄送以上鏈接
【老美你怎麼看】老美帥哥也瘋搶中國家常菜
接下來我們說說實質性的。
歐洲的一些國家,商店有的只開到六點或者八點,你想晚上出去買個東西???
法國巴黎最近出啥事你知道吧?
外國的槍械和毒品是怎麼回事你也肯定知道點吧。
不知道自己百度或谷歌。
OK,那你去日本。
請百度或谷歌日本地震和海嘯謝謝。
韓國……你確定你願意跟泡菜過一輩子,愛他、安慰他、尊重他、保護他,像你愛自己一樣。不論他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貧窮,始終忠於他,直到離開世界?
不管你移民哪個國家,都沒有中國便利,安全,美味(咦?)
這是你的家。
——————————————————
好了接下來我們說說文化。
姑且不提外國的聖經和一些比較冷門的名著可能咱們沒法理解。
其實你看了自然理解。
但是你要是讓一個外國人讀懂孔子老子孟子莊子這子那子。
你知道多難嗎?
你可以去B站看一個補番目錄視頻。
明顯能看出來理解文化這個能力,還是中國人強。
中國人天生自帶中文簡繁體翻譯器而且他文化的積澱導致他幾乎可以理解任何國家的文化,只要他去學了。
可是外國人很難,除非他們刻苦學習很長時間。
我們看到長江,可以隨便謅一句詩詞,他們的英語再翻其實也翻不出來我們中國話的韻味。
以後你有孩子了,讓他在國外的環境長大,你確定要他拋棄中國的這些千年文化嗎?
反正我是捨不得。
這輩子生在中國,簡直燒高香。
雖然中國有很多地方做得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我們有淘寶,我們有字幕組,我們有各路海淘大神。
真正想看的,真正想知道的,自然有辦法看到,有辦法知道。
感謝我的國家,生我養我。
———————————————
所以說你們的吐槽點在生我養我???
對不起啊我父母沒哭,我孝順著呢。覺得沒生你養你就別說中國字啊,中國話是中國教你的吧?沒養育你?
你吃的東西不是祖國土地長出來的?沒養你?
敢情你生在外國唄,中國沒生你唄。
我這人脾氣不太好,要是有啥意見你提。
反正提了我也不聽。
就是這麼任性!
我天朝上國越來越牛逼了,現在移民出去就像49年加入國民黨一樣
這其實是一個藍籌股和成長股選哪個的問題。。。風險和收益永遠共存,當然了,拿了成長的就看你生做中國人還是生做印度人叻
主要是文化隔閡,第一代移民不管多成功都是寂寞的,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推薦閱讀:
※霧霾自救土豪療法真的是移民嗎?
※出國後,原本用國內的手機註冊的賬號要怎麼辦?
※因為霧霾而移民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身體上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么?
※現在非法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和過去相比發了什麼演變?
※為什麼中國有很多人提倡和鼓勵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