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建築空間體驗?

一個設計作業中老師讓我們注重空間體驗,自己理解為隨著場所的變換會出現不同的豐富的空間、光影等。那應該怎樣理解空間體驗呢?


挑一個點說。

注意你題中所說的,那些隨著場所的變換而出現不同的空間。
這些出現的東西,要有布置,就像寫一篇小說,需要鋪墊,需要奠定基調。

一部小說的開頭,即便是網文,也會在開頭有一段描寫,或是鋪墊的文字。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 Lolita。」

可以小橋流水,可以平地驚雷,但不能無所作為。
放在建築中,事實上,這就是你空間體驗的開端。
一般來說,建築,是需要你慢慢接近的

(圖片來自華黎微博,侵刪)
田野小教堂,曲曲折折,在無名的田野中步行十幾分鐘。
你在下午四點來,一到三點我就開始幸福了。時間愈近,我愈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已坐立不安。「

怎樣一個進入建築的方式,是需要被考慮的,這是基調,是空間體驗的開端,有些入口,你甚至被引導著看完建築全貌。

我們看到很多照片里場景式的場面,都只是一個片段,某一個瞬間。
那是空間,但那往往是一個空間序列的高潮。

你的體驗,需要有一個醞釀。

由a→b→c→d→e,是有一系列的空間感受的,
你的視線穿越窗洞,看到那邊的庭院
視野會被收束,被放大
會被壓低,抬高
會明,會暗
會和你的路徑分離
最終,達到空間體驗的高潮

如小說、如音樂、如詩歌。

只不過,對於那些伏筆、復調、首頷頸尾,我們用的是建築的語言。
用光線,用材料,用你的語彙。

-------------------------2015-1-12-----------------------

Images of Action

Stepping stones set in the
grass of a garden are images and imprints of footsteps. as we open a door, the
body weight meets the weight of the door; the legs measure the steps as we
ascend a stairway, the hand strokes the handrail and the entire body moves
diagonally and dramatically through space.

there is an
inherent suggestion of action in images of architecture, the moment of active encounter, or a 『promise of function』125 and purpose. 『the objects which surround my body refl
ect its possible action upon them,』 writes Henri
Bergson.126 It is this
possibility of action that separates architecture from other forms of art.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implied action, a bodily reaction is an inseparable
aspect of the experience of architecture. a meaningful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
is not simply a series of retinal images.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re not visual units or Gesta< they are encounters, confrontations that interact with memory. 『In such memory, the past is embodied in actions. Rather than being contained separately somewhere in the mind or brain, it is actively an ingredient in the very bodily movements that accomplish a particular action,』 Edward Casey writes of the interplay of memory and actions.

The experience of home is
structured by distinct activities –
cooking, eating, socialising, reading, storing, sleeping, intimate acts – not by visual elements. A building is encountered; it is approached,
confronted, related to one』s body, moved through, utilised
as a condition for other things. Architecture initiates, directs and organises
behaviour and movement. A building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it frames,
articulates, structures, gives significance, relates, separates and unites,
facilitates and prohibits. Consequently, basic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have a
verb form rather than being nouns. Authentic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consist
then, for instance, of approaching or confronting a building,
rather than the formal apprehension of a facade; of the act of entering, and
not simply 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door; of looking in or out through a
window, rather than the window itself as a material object; or of occupying the
sphere of warmth, rather than the fireplace as an object of visual design.
Architectural space is lived space rather than physical space, and lived space always transcends
geometry and measurability.

In his analysis of Fra
Angelico』s Annunciation in the charming essay 『From the
Doorstep to the Common Room』 (1926), Alvar Aalto
recognises the verb-essence
of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 by speaking of the act of entering the room, not of the formal design of the porch or the
door.

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critique have had a strong tendency to regard space as an immaterial object
delineated by material surfaces,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space in terms

of dynamic interactions and
interrelations. Japanese thinking, however, is founded on a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pace. In recognition of the verb-essence of
the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 Professor Fred
Thompson uses the notions of 『spacing』 instead of 『space』, and of 『timing』 instead of 『time』,
in his essay on the concept of Ma, and the unity of space and time in Japanese thinking.129 He aptly describes units of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 with gerunds, or verb-nouns.

——《The Eyes of the Skin》


謝邀,前面幾個答案很有質量,我就補充一點額外的。

1 其實人類是無法體驗到空間的,因為空間是空的呀!人與世界的介面只有那麼五個

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所謂的五官是也。而空間,是無法感覺的。

按物理學上的意見,空間還特么是彎曲的!還跟時間是關聯的!還跟質量和能量是關聯的!

而且物理學家也無法測量空間,他們只能通過測量空間的效果推斷空間的情況!

推薦一本書 加來道雄《超越時空》從一維到26維,有趣極了。

2 所以,空間體驗是什麼呢?其實是通過感知空間里的存在物,綜合得到空間的特性和效果。

在五官體驗里,視覺是最主要的,因為人類主要信息都來自視覺,而且視覺的距離和準確性都很高,人的眼睛也比較發達。但觸覺聽覺也很重要,嗅覺次一點,味覺用的很少。

至少不要忽略觸聽這兩項。

3 人是生活在時間中,所以視覺隨時間變化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時空間體驗必須考慮的。

4 視覺空間的體驗主要依賴邊界的情況(包括無邊界的邊界)

外部空間不要忽略了周圍的東西包括空曠的部分,同樣有邊界,不同的只是更複雜,而且上面是天空要仰望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繪製外部空間的反白圖來分析外部空間的形狀。室內的邊界更簡單,各個面都照顧到就是了。實際上內外空間可以被連續的一個實體填充並表現出來。。。往往會很有趣。

5 這樣我們得到空間的範圍了,這個範圍是你能達到的(如果你會飛)並能體驗的。

你需要去觀察空間的所有界面,界面的形狀,顏色,質感,凸凹,界面之間的關係,沿著常見的若干條運動流線這些界面如何交替出現,形成何種效果,設計者如何組織這些界面,依據何種規則確定這些界面?

然後還要觀察空間本身的形狀,高低大小寬窄,視覺效果(在界面的基礎上),以及空間的序列更替與效果。這時候看一些電影能提供挺好的案例,視覺如何隨時間變化,這種變化有何感覺上的效果。

實際上一旦考慮到序列,情況是很複雜的,現代建築往往只能考慮基本流線的簡單序列,像蘇州園林這種交織環繞的四維關係非常豐富而且充滿了細微尺度上的變化,真是傑作,浮躁的現代人是做不出來的,但每個正常人都是能顯著體驗到的。

6 空間內可移動的物體如傢具、裝飾、擺設這些 我們會單獨考慮,不是因為不重要,而是因為可移動物太複雜,一般是室內設計專業專門搞,搞建築的往往顧不及這麼多。

7 唯有一件特殊的東西,是空間里可移動的無形的但是建築設計必須極端認真考慮的,那就是光。

要有光! 光賦予空間可視的形狀,空間同樣塑造光的形狀,這是視覺空間的根本。很多時候不用考慮顏色質感凸凹大小,只要能設計出一根好光,就已經太成功了。

到此,空間體驗體驗什麼,就是這些了。但是體驗的結果是啥呢?自己體驗去吧,沒人能代你體驗。


多圖慎入

——0301更新——

在回復袁牧老師的評論時想到的:

當時寫的時候著重於視覺經驗,後來覺得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到空間體驗。比如前面一進院子里傳來的鳥叫聲,旁邊廚房飄出來的菜香,室內室外的溫度差異,吹到臉上的杏花雨和楊柳風,故地重遊的景象重疊(回到小學教室,發現記憶中的桌椅要大得多),近鄉情怯,甚至夢境在現實中呈現,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有原文中提到的體力,是騎馬、跑、走、跪,不同的移動方式視點不同,速度不同,對周遭事物的觀察也不同。

——分割線——

謝邀。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觸及到建築的本質。

讓我們先來看幾個問題。
同為視覺藝術,繪畫和雕塑有什麼不同?
雕塑和建築有什麼不同?

可能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繪畫是平面的,雕塑的立體的。
然後是下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看到的是平面還是立體?
於是有了這幅畫:

這是一幅畫著半截美女的油畫?
還是一具放在壁龕里的雕塑?

為了增強迷惑性,瑪格麗特還特意在右下角添加了一支蠟燭,
貌似在為雕塑提供光源。

結論是:通過唯一視角看到的景物,你永遠無法判斷其是平面還是立體。
你在網上看到的所有雕塑的圖片,都有可能只是一幅平面的畫。
甚至當你現在坐著不動,你眼前的景物也很有可能只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全景畫而已。

那麼,從什麼時候你開始察覺到周遭是立體的呢?

當你的觀察位置開始移動的時候。

反過來,當你的觀察位置不移動,你就難以判斷觀察對象是否是立體的。

所以區別平面和立體的關鍵是觀察位置的移動
而移動就暗示了時間性

雕塑和繪畫最大的不同是雕塑具有時間性。
繪畫你只需要在一個觀察位置觀看,而雕塑則需要你變換觀察角度。

下一個問題,雕塑和建築有什麼不同?
蓋里的回答很簡潔:建築有窗。
暗含的意思是建築有內部空間,
再進一層是建築有可以供人使用的內部空間,
具有人的尺度

雕塑

建築

如此簡單。

扯淡完畢,開始進入正題。
好,正題就簡單說兩句好了。

讓我們再來看幾個問題。
同為視覺體驗,繪畫體驗和雕塑體驗有什麼不同?
雕塑體驗和建築空間體驗有什麼不同?

對,前面說的一大堆無非是想說建築空間體驗需要考慮時間性,需要考慮人的尺度
舉兩個例子。
故宮

還應該加上前面被拆掉的御姐不對御街千步廊。

把小JJ加回來。

建築中對時間性最直接的運用就是節奏,或者說序列
從最南端的大清門開始,經過一條500米長的逼仄的前院,到達一處300米寬的開闊廣場,
眼前就是高聳的皇城正門天安門,頓時覺得好高大上啊。
壓抑了500米的心情得到第一次釋放。
這樣寫500米感覺沒什麼,但是根據相對論理論,
當你處在一個狹小不適的空間時,每一秒鐘都覺得長。
正常人走500米大概需要8分鐘,所以你就要忍受大於8分鐘的不適感。
而且走路還要費體力呢。
好了,當你走到天安門了,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可以唱一首我愛北京天安門了。
但是還沒有完呢。
接著後面是一個小一點的庭院,盡頭是端門,
身材長相和天安門差不多,以此來強化天安門的形象。
再後面有是一個狹長的院落,盡頭是高大肅殺的午門,
以其宏偉的體量和封閉的圍合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達到序列的第二個高潮。
接著是寬闊的太和門庭院,穿過太和門,
到達空間的最高潮:一個4公頃的超大廣場,
以及高台上制式規模等級最高的重檐廡殿11間太和殿,
紀念性達到極致。
加上一路走了這麼久,讓人不由得腳下一軟,跪倒在這至高皇權下。

從建築構成看,是建築-庭院-建築-庭院-建築的關係;
從圖底關係看,是實-虛-實-虛-實的關係。
從心理變化看,是期待-實現-期待-實現的關係。

第二個例子。
蘇州園林

如何在有限的用地里設計出儘可能豐富的景觀?
如何在使得感受到的空間大於實際的空間?
這一點上蘇州園林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再次回到時間性的概念。
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表現豐富?
一幅畫,怎麼看都只是一幅畫,提供的信息量有限。
但如果是一個雕塑,每個角度看都不一樣,觀看者停留的時間也相應延長。
這就是所謂的「一步一景、移步異景」。
具體操作就是把道路變得蜿蜒,加上造園的主要手法-障景
用布局層次和構築木石達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覽無餘,不能感知到全局,
始終小心翼翼,始終懷有期待。


這麼多人回答居然沒有人提到這本書,忍不住來冒一泡
《建築體驗》By拉斯姆森

我要強烈安利這本書,無論是入門者還是從業者都應該仔細讀讀,文筆實在是好到爆!!
簡單介紹一下拉斯姆森這個人,丹麥建築師兼規劃師,建築系教授。這本書寫在所有的建築現象學研究之前,但是純粹從描述建築體驗四個字來說,完全碾壓後面又飄又滑的現象學研究!!
對於西方建築史稍微有點基礎的就更推薦啦,你會看到一個敏銳的洞察者來教你看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與之前的建築史教材完全不同的視角哦! 是不是很!心!動!!

沒錯我就是來賣安利的=。= 所有疑惑體驗到底是怎麼回事的孩子都應該去好好讀讀。


(完)


先佔坑
題主你太純真了! 你木有領會老濕的真實目的!
老子最他喵的討厭老師講注意什麼關係,注意什麼體驗!關係你妹阿!體驗你妹阿!豬尾巴和奧巴馬都可以有關係,便秘三天突然吃了地溝油一瀉千里也是體驗!因為說不出來一個具體的標準,所以拿這些假大空的辭彙來彰顯逼格,讓人完全摸不到頭腦好嗎!不能說實話嗎!你的標準亮出來好嗎!好嗎!嗎!

音樂是時間藝術,繪畫是空間藝術,而建築是空間時間藝術。換句話說,建築是兩個維度上混合交叉的藝術形式。那麼所謂體驗,也就是兩個維度共行揉捏在一起的感受的集合。但是!但但是!老師讓你注意空間體驗,os到底是什麼!!

答,說白了,就是讓你做到複雜而有序,再說白了,就是每層平面圖求同存異,既有一致性又有豐富的變化,zoom in 到每層平面圖的流線,也要統一與變化共存。

可是你的心中是不是有個小疑惑,為什麼老濕談體驗的時候會關注平面圖,而不是剖面圖,透視圖或者效果圖。哈哈哈哈,我也是花了一年才參悟出的道理!因為樓板一般是平的,層高又不會變化的離譜,所以只要手握平面圖,基本上老師都能做到大腦自動建模,甚至多年扯皮經驗,可以讓他們條件反射的知道你的設計是否符合他們固有的設計模式。說白了,就是眼不眼熟!你為自己機智的相機角度,眩酷的透視效果暗暗竊喜的時候,老濕早已看穿一切,把你吊起來來玩了,所以,好好去抄,阿不,借鑒大師的平面圖去吧!因為老師也是從抄大師起家的!

好累 一會再碼!


學校作業,目的也就是讓學生多多用平時不用的感官去感受一下那些個平時熟悉的空間。
一個取巧的辦法是赤腳。
不穿鞋的緣故,平時經常忽略的地板,會帶著它的紋理材質,導熱性,乾濕度洶湧的從腳底湧上來。
你會真實的感受到大理石,木材,水泥的區別,它們在你眼裡身體里就不再是空間的「貼圖」,而是空間的本身。

就像樓上說的空間體驗觸及建築空間的本質,是個大問題。
學生時代知識匱乏多觸摸多行走,帶把捲尺多測量,總是好的。


空間體驗就是小學中午放學後總是會路過的那條伴著沙沙樹葉聲和泥土味道的栽滿高大梧桐樹的長長的坡道,和陽光從樹葉之間漏下來的光斑,以及站在遠處盡頭等我吃飯的外婆。

就是家門口那條兩個人相遇都需要側身而過的飄散著早點和臭豆腐味道的又高又窄的小巷子。

就是夜晚和女友一起在公園的角落裡的長椅上牽著手一起看星星,頭頂是藏色藍的天空,背後是高而密的冬青。

就是爬了一夜的泰山累到死凍成狗然後第一縷陽光照在了臉上。

就是收拾書包準備回家,向窗外樓下不經意地一瞥,看見媽媽站在學校門口笑著向我招手。
————————
優秀的設計師可以用建築的語言把觸動自己的故事和微妙的情感講述給你,而優秀的建築空間未必都是複雜變換的光影和形體,即使簡單,也會在某一瞬間激起你感情的共鳴。

可以試著用空間去表達你的情感,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用「抽象」的空間讓使用者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曾經打動過你自己的事情——記住,空間是可以講故事的。


先佔個肯,有時間來答。
關鍵詞 zumthor atmosphere裡面的五個點和媽媽的廚房,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taste esp.),由其它答案想到的libeskind對猶太紀念館的入口考慮,和傾斜的內部,Christopher alexander pattern language, wangqi british museum waiting。


謝邀@黎KK 大早上剛到單位
其實空間體驗在我很多回答中都有提到過,建築所表達的重點就是空間體驗,空間體驗一定要和建築的性格相適應,而每個建築的性格都是相對固定的,比如,博物館有博物館的性格,學校有學校的性格,等等,再細分,戰爭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的性格是不一樣的,幼兒園和大學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

來,舉兩個特別俗的例子說明(圖片來源網路)
liberskind的猶太人紀念館,外面啥樣大家都知道,我放幾個室內的

這種光影斑駁的感覺,烘托出了和監獄很類似的空間氛圍
就算你不知道這是個猶太人紀念館,你也應該知道這是個和戰爭,監獄等等有關的紀念館吧
就這個例子來說,因為是猶太人紀念館,所以空間性格就是壓抑斑駁——進而空間體驗就是應該營造出這種氛圍,所以手法上,liberskind採用的是曲折的空間,不規律的細條開窗等等

其實手法不一樣,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再來看這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地上斑駁的小燈,彷彿是點點蠟燭,屋頂遇難者30萬,彷彿是做豐碑,點點蠟燭為豐碑祈福.......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由於存在著一定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猶太人紀念館不一樣,德國猶太人紀念館是本國犯下的罪行,供本國反思用的),所以突出豐碑這一主題很重要
即使這樣,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還是通過壓抑的空間氛圍營造出了和猶太人紀念館一樣的空間氛圍

再一個是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

大大小小的開窗,光通過這些特殊的開窗(外大內小)擴散進室內,不知道題主是什麼感覺,但是我能感受到柯布西耶在烘托與傳統的哥特教堂——光通過彩色玻璃照射進來的一樣的氛圍
這種也是教堂的性格,柯布西耶也找到了和教堂相匹配的空間性格

再比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十字架讓光透過來,彷彿上帝之光

種種這些,建築師都在找尋與建築性格相適應的空間體驗,這才是建築設計的本質

當然某些建築性格是多重,你可以選擇表達其中一點,也可以選擇表達幾點,完全看你如何平衡自己的表達主題

關於如何尋找合適的空間體驗,我的方法是「關鍵詞法」


1,通過設計任務提取關鍵詞,什麼樣的建築?需要表達什麼?如果是幼兒園,關鍵詞可能是天真,活潑,如果是商業綜合體,關鍵詞可能是奢華,明亮,寬敞,交流等等等等

2,通過提取的關鍵詞,進行選擇,選擇一個,或者幾個,來作為表達的主體

3,思考通過什麼樣的設計手法來表達選擇的關鍵詞——這就需要題主本身的基本功和經驗積累了,一句兩句說不明白

4,在設計過程中不斷權衡設計手法和表達主體的關係,不斷進行調整


就這些

胡亂回答,不知題主滿意不


空間體驗從某些意義上也就是生活體驗,你小時候吃的外婆的紅燒肉的那個小客廳,昏黃的光線也是你最珍貴的空間體驗,史蒂芬霍爾還想讓自己的建築空間散發出食物的味道呢,我想提醒一下,不要把空間體驗以及很多看似很建築學的東西從最平常的生活中剝離,畢竟建築為人造,並為人服務


本來寫了一些,但是覺得題主還是應該先從頭到尾讀一遍彭一剛先生的《建築空間組合論》、赫曼·赫茨伯格的《建築學教程2:空間與建築師》以及程大錦的《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Beluga 補充),這樣應該會有更大的幫助。


小見起居室盥洗室,大見博物館體育館。

空間體驗三板斧。
第一層,功能合理,流線合理。
第二層,室內裝修風格的感知。
第三層,建築所處的場所精神。

手機碼字有限,有意再詳談。


什麼不是?


  • 空間秩序是什麼

不管是身處於建築里,抑或在景觀街道處,我們所處的這一片地方都是一方空間,這一方空間之外則是另一方空間,然後不斷重複、融合,形成更大的空間,於是秩序便從大空間內部產生了,空間秩序是由多個空間產生關係而發生的。

如何界定空間?若從建築單體上看,閉合的體塊可以構成一處空間,多個閉合體塊之間界限明顯,容易區分。但對於非閉合空間的辨別則更傾向於視覺感受和使用功能,如景觀和街道的區分等。

空間之間是相連的,它具有導向性,指向另一處空間,而空間又分為閉合和非閉合,因此我將空間的導向性分為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兩種,正如我們不知道房門背後有什麼,但可以從街道處看到兩旁有哪些建築、有什麼景觀。由於人的視覺是有一定界限的,通過限制人的視覺方向,將非閉合空間以一定方式阻擋人的視線,在某一方向上產生不可預見性,如中國古園林的移步換景手法。當在一處複雜的空間中將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以一定規律布置,形成秩序,便可以極大地增加空間的趣味性。我將這種秩序稱之為空間的導向秩序。

空間與空間發生關係的方式,我認為可以有兩種,一種是跳躍式,一種是變換式。跳躍式一般發生在非閉合空間,產生的形式類型可以有:如複式住宅、下沉式空間、局部抬高空間、天井空間、階梯狀抬升空間等,即從視野上可以從一個空間跳躍到另一個空間的布局方式。變換式的產生形式可以有:連續(即一個空間是另一個空間的延續)、屬性轉換(如室內到室外)、功能轉換(如客廳到卧室)、停頓與流動(如休息空間和活動空間)、移步換景等。跳躍式和變換式組合形式的空間秩序我將其稱為空間的構造秩序。

視覺是對空間產生最直觀感覺的要素,一般對視覺形成直觀感受的方式有空間容量和空間色彩兩種。空間容量類型可分為:寬敞、低矮、狹長、緊湊、高矮等;空間色彩則有:昏暗、明快、豐富、簡潔、古樸、炫麗、各種文化風格屬性等,而這兩種形式所構造成的空間秩序我稱其為空間的視覺秩序。

由此,大體上空間秩序可以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分別是:空間的導向秩序、空間的構造秩序和空間的視覺秩序。


(作者陳其聰,他的命題作業讀書筆記)


推薦一本書《建築體驗——空間中的情節》,陸邵明的,書介紹的很深刻,但是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建築體驗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短期內是無法掌控的。


這些回答都是抽象的描述,其實空間體驗是可以定量創造的,這種方法適用於所有空間。簡而言之是通過設計視線的變化,空間的凸凹開合,空間分布的整合和分散,主導人的視覺導向和巡航路線,從而讓建築的體驗和空間所傳遞的內容相關聯。給空間一種定量的數值描述,比如整合度多少,視覺集中性多少,會發現它們直接引導了人在空間中的行為模式,行進路線,停留時間,社交往來的頻度等,這種行為和設計的關聯在很多UCL的研究中被證實過的,可參見Space Syntax理論。


簡單的說:被空間喚起身心的反應
(不管是情緒上的波動與舒緩,身體上的舒適與壓抑)

如果要具體地說,那麼這個問題需要拆分。
1明確什麼是建築空間
仁者見仁,需要強調的是《存在空間建築》中提到的要素:場所與節點、路線與軸線、領域與地區。
關於手法,描《建築空間組合論》

2學會如何分析空間
作為建築師需要看到:
序列、比例、尺度、虛實、材質、光影、色彩(少部分還要體驗溫度、氣味、時間)etc
以及為了達到目的做的總總努力(概念和節點大樣)

而不是mark一下照片,標註一個「已閱」.

共勉!


空間體驗顧名思義就是人作為建築的使用者和參與者,人主動的去體驗建築空間給人帶來的感受!同時,人通過空間的感受在腦子裡會形成一種場地認知,感受認知,但不同的人對空間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但大致上的空間感受又很接近,這就是一個好的空間,一個好的設計!


建築空間體驗,顧名思義,就是人在建築空間里,所感覺到的以及所聯想到的那些體驗。好的建築,會使你在內部空間里,有良好的體驗,會覺得心情愉悅。


題主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在外漂泊一段挺長的時間 回家了吃飯就有種媽媽的味道?一種很熟悉 就是這個味道 就是這種香味 色香味均和你想像的一模一樣


非常好的問題。有2句話。1.我寫了一首歌,大多數人愛上了這首歌。2.你不適合干這個。


……這個問題好難回答啊


就是去電影院看電影,去博物館看展覽和單純看圖片的區別。


推薦閱讀:

隧道是如何建成的?
主立面是西向的建築如何解決採光和西晒的矛盾?
建築如何詩意的表達?
寫字樓和塔樓下的風口是怎麼形成的?
地下停車和地下商場如何處理大暴雨或大颱風的排水問題?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