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漏油(如巨輪漏油)為什麼不用火燒解決污染問題?


修改一下結構,回復在正文後面

正文分割線================================

這個方法,50年前有人嘗試過。後來大家就再也沒用過了。

「Torrey Canyon」號溢油事故

史上首次超過10萬噸的海上溢油事故。

Torrey Canyon號是一條12萬噸的油輪,由英國石油公司租用從中東往英國運油。1967年3月18日,該船滿載石油從科威特離港前往威爾士的路上,由於船長需要趕船期,抄近路時導航失誤,撞在了英格蘭西邊的一塊岩石

雖然人員全部救出,但是船斷成了兩截,並且開始大量向海里溢油。當天就形成了20英里長的浮油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政府就用了這個思路,派出了皇家空軍和海軍來炸沉油輪並且燒掉這些原油。

皇家海軍的海盜式攻擊機和皇家空軍的霍克獵人式戰鬥機輪番上場,用42枚航空炸彈和5200加侖汽油點燃了油輪。

大火產生的黑煙飄到了幾萬英尺的高空。參與轟炸的飛行員回憶說幾千英尺的高空都能聞到原油的味道,轟炸要穿過黑煙和火焰進行。

人們很努力,但是結果卻不那麼樂觀。持續不斷的海浪很快就將點燃的大火撲滅。

第二天,皇家空軍的海雌狐式戰鬥機和皇家海軍的海盜式攻擊機再次上場,大量的凝固汽油彈用來點燃原油。對船體的轟炸則一直持續到當天船完全沉沒。

這時距失事已經12天了。

不出意外,點起的大火又被海浪熄滅了。大量的原油向海岸邊襲來。

英國政府修改方案用化學消油劑來清除原油。計劃是用消油劑將原油分解,海浪和風可以帶走原油,並由自然界的細菌等慢慢清除。志願者,漁民都參與了噴洒工作。共計2百萬加侖的消油劑投放到了海里。

但污染卻變得更加嚴重。消油劑殺死的海生物遠多於直接死於原油,任何和消油劑直接接觸的生物都被殺死,從海帶到魚類,大量的海鳥直接滅絕。影響區域的海灘附近,海生物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並且由於化學品沉積在生物圈內,將溢油的影響無形中延長了數倍。

於此同時,法國政府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措施,看起來不怎麼科學,但是對自然卻是最佳選擇。靜靜的等著原油上岸,然後將沉積在海灘上的原油用人工方式清除。

相對的,整個法國沿岸的旅遊區全部被破壞了,沒有人願意去充滿原油的海岸度假。

50年過去了,當年遺留下來的油跡依然沒有全部消除。這是海事界的或者說海洋的悲劇,直到現在人們還在反思。

這條船本身呢,50年過去了,她還在原來的海底靜靜的呆著。有點諷刺的是,這條船現在成了海洋生物的天堂。

==========回復分割線==========

評論不好貼圖

圍油欄是用來防止油污向某個方向擴散,小型溢油事故可以完全圍起來,大型溢油事故只能用圍油欄來保護重點區域,例如環境保護區。

這是近期墨西哥灣溢油事故中海岸警衛隊保護海岸布設的圍油欄

現在主流的溢油處理措施還是溢油回收。其實和之前提到法國人的做法差不多,區別是法國人是等在岸上,現代回收是直接從海面上開始回收。

大體上就是這樣,黃色的設備就是回收泵,將海面的油污吸入後通過後面連接的管道排到船上存著。兩側的圍油欄是控制油污飄散的範圍便於回收。效率高的設備可以做到回收後油水分離,將油排到船上。效率低的就是連油帶海水一起吸到船上存著。

也有直接將船開到油污中心開始回收的。就兩邊兩個翅膀圍住油開始回收。

大的溢油事故經常是多種手段齊上陣,回收是主流。但是局部的使用消油劑,可控制的焚燒,吸油氈吸附等等手段

=====

我的文章一開始寫的不仔細,謝謝「肖某某」的問題。

法國人採用物理方法回收海岸上的原油

為了儘快清除油污,法國人把海灘上的油收集起來,排放在廢棄的採石場里。這些採石場內的油泥,到現在也沒有被環境自然清除乾淨。海灘區域則在清除乾淨原油後,第二年又恢復了正常營運。

排放的油污(2010年的照片)

英國人用化學方法來促使它被自然分解。

英國的海岸由於消油劑的使用,原油被分解後被海水捲走。但消油劑有毒性且用量太大,英國的溢油影響區域的生物死亡數量是遠多於法國海岸區域內的。當時的生態平衡被完全破壞。

注意!但不是說英國人不用做海岸清理工作,沉船地點離英國更近,英國海岸的清理壓力更大。雖然大量使用消油劑減輕了工作量,但是依然是個巨大且艱苦的工作。

英國的海灘清理工作

現在50年過去了,時間可以解決一切,生物種群在大量死亡後就會慢慢恢復。50年這個尺度上來看,其實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沉船上的生物世界


沒錯,有人嘗試過火燒原油,不過就因為眾多原因,最終不採用這個方法。

雖然原油可燃(當然是可燃了,否則我們開車用的汽油從何而來?),但是燃燒原油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原油是多種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輕質成分」(可提煉出石油氣、汽油、煤油等)、較重的成分(可提煉出柴油與潤滑用油)與重油(包括鍋爐用重油、瀝青等),分別在於分子中的碳原子量,以至於不同成分物質的密度。理論上,輕油成分由於分子結構比較簡單,會比起重油要容易燃燒,產生的污染物也較少。

於是,如果嘗試用火燃燒,沒錯是可以把輕油成分燒去,但是重油與當中的雜質。。。這個才是主要的污染源,單純用火根本不足夠,最少溫度不足以讓重油徹底燃燒,更何況這裡是海面。。。如此一來,原油還是存在,同樣也能污染環境,毒殺生物。。。

所以目前對付原油泄漏,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將原油成分分解並盡量無害化。


謝邀,原油有四種成分,直鏈烴(石蠟,就像蠟燭),芳香烴(苯及其衍生物,油漆里很多),瀝青和膠質(都是稠環芳烴可以看成塑料和車輪橡膠),蠟燭是不是黑煙多?油漆,塑料和車輪燒起來怪味大不大?

其他答案也說了,很難點火,因為太分散了,渤海灣康菲漏油事件,海洋監測衛星顯示鋪展了1000平方公里的油,其實就幾噸,很多都是單個油滴,給它一點熱量就傳給水了,溫度不夠始終點不著。原油和水密度接近,在海中經常是沉沒的,隔絕氧氣自然就熄滅了。所以把油用圍欄圍住,吸油氈收集起來集中焚燒更好。

另外即使點燃很難燒乾凈,意思是有很多有毒的中間產物,比如燃燒產生的黑煙,裡面有致癌物二惡英,這東西需要氯元素參與,海水裡面很多氯,就算提煉成成品油,也是燃燒不完全的,才會需要稀有金屬做催化劑裝在排氣管裡面來控制尾氣裡面的污染物。就在大氣中燒了污染到處跑,收集到燃燒爐裡面溫度夠高就不會產生那麼污染,尾氣也可以集中處理,就像電廠可以很容易處理尾氣,甚至收集二氧化碳來做汽水,但是單個汽車處理起來成本就高太多了,也不會產生效益。

還有一點,環保也是產業,中海油也有環境公司處理溢油,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主,養那麼多的船和設備,總得有事情干吧?


謝邀。
多日不來知乎,發現我一個小透明居然被邀請了,驚詫莫名。雖然專業學的一般,還是解答一下吧。
海上出現漏油事故,我們通常的處理方式是用高分子吸附材料來進行漂浮油污的吸附。以下來解釋下不採用火燒的原因,不列公式,盡量通俗易懂。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高中物理的一個實驗,叫做測量分子直徑。
這個實驗採用的是單層油膜法。
油水不相溶,所以油分子在水面上是單層緊密排列的,我們根據油滴滴入的體積和密度來計算油滴的質量,然後根據油滴的相對分子質量和阿伏伽德羅常數計算得到一滴油滴里有多少分子,得到總分子數。
假定油在水面上形成單分子薄膜,則可以根據油膜面積比油分子數,得到了單個油分子的所佔面積,然後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認為油分子按正方形或者六邊形最密堆積來排列,後者比較接近實際但是不好計算),得到油分子直徑。
以上的實驗過程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即我們相信,少量油滴在足夠大的水面上是以單層分子層的形式出現的
海面的大小當然遠遠超過了泄露石油能佔據的油膜面積,即便最後沒有形成單分子層,也絕對不會比達到燃燒要求的厚度更厚。要知道,任何可燃物的燃燒都需要達到燃點,之所以可燃物可以互相接觸引燃也是這個原因。而對於海平面上的薄薄一層幾個分子量級厚度的油膜來說,巨大的熱容庫——海水,可就在它下面。
嗯,在海面上試圖引燃石油薄膜,那是不現實的。
老老實實做油氣井開發,打井的時候認真做壓力測試,一旦出了問題立刻封鎖閥門,最快速度進行吸附沉降處理,這才是應該做的。
這個工作還是交給我們好了,畢竟就算好好學習,你們開的車也是燒著我們挖出來的石油。再不濟,天然氣也是差不多的。


油輪運輸的是原油,絕大部分原油是不可燃的;

添加化學試劑燃燒,也會對海洋大氣環境造成更大傷害。


謝邀。關於海上漏油,專業比較對口,試著回答一下。海上漏油是海上開採、運輸、裝卸和使用石油過程中發生的溢漏事故,造成石油污染。 船舶沉沒後,油櫃中的燃料油仍能在較長時期不斷地漏出來。至於為什麼不能用燃燒的方法解決,個人看法,燃燒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會造成海洋污染,影響海洋生態平衡,會直接影響冰川的融化,溫室效應。應該用的解決方法應該是①物理處理法:如採用圍油欄、吸油材料、「油掃帚」、旋渦式海面清潔器等進行處理。②化學處理法:如噴洒分散劑、去垢劑、洗滌劑和其他界面活性劑等,把海面的浮油分散成極微小的顆粒,使其在海水中乳化、分散、溶解或沉降到海底。③生物處理法:如利用微生物清除油膜等。


原油組分太多了 重油由於燃點高燒不盡 輕油 遇熱還揮發 而且燃燒的物質不只是碳氫化合物 還有硫 磷 氮等 產生物質會污染環境造成二次事故 所以有很多的活性炭物理處理方法適合處理大面積的海洋石油泄露事故


謝邀,回答的沒有什麼邏輯,大致的說一下

1,萬噸原油泄漏後污染區域太大,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好幾個浙江省這麼大,燃燒的話是否太壯觀了呢?

2,燃燒後的污染物處理更加可困難,燃燒對大氣造成的污染,對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比不燃燒還要嚴重。

3,原油在海水中不太好燃燒。

4,泄漏後的原油回收回來還可以廢水利用。


由於原油的化學性質,原油不易燃燒,如果要讓原油燃燒需要加入其他的化學原料使其易燃,其次水具有流動性,加入多少試劑怎麼加這也是一個難題,另外加入其他的化學試劑對於水體又是再污染,會使水生物死亡,破壞生態平衡,加大了原油泄露都自然的影響,所以原油一般不採取燃燒的方法!


謝邀~第一次受邀,誠惶誠恐。首先,石油的密度要小於水,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很多海平面的動物,海鳥等生物會被石油污染,防火等於殺生。其次,海洋有洋流,會流動,石油會隨著海水而擴散,一旦擴散,範圍很大。防火意味著整個燃燒面積會很很大很大,極易造成附近其他船隻被波及。再次,石油燃燒會造成很大的污染,為避免污染,一般不燃燒

………………………………………………………………………………正常的做法是採用一種叫做圍油欄的東東,顧名思義,跟圍欄一樣,飄在海面上,圍住石油,防止擴散,然後採用微生物或其他降解劑進行分解。


瀉藥,我是船機專業的,學過原油的化學成分基本都忘光了!

原油本身就比較複雜(從原油中可以分解出來:瀝青、重油、柴油、汽油、滑油等),而且有很多的有害物質,對於海洋生物來說簡直就是災難,還有就是污染水域。

火燒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不能根治!其中的重油、柴油、汽油可以燃燒,其他物質就不能了,如樓上所說,可以採用油泵將油吸入船上,再進行油水分離可以很好的解決。


謝邀!
這個問題可就說來話長了,本人倒是石油相關從業者,隸屬於勝利油田。
樓上已經有人說的很詳細了,我就不重複了。
曾經我見過在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的一口油井打出的一部分石油雜質很少,有人作死加到報廢(雖然報廢,但還能打火)的柴油機里,竟然能啟動。
當然這是很少的一部分!


為什麼我會被邀請來答這個問題?
根本就沒有學到這個方面的東西啊!!!


看到很多回答,基本上還是很多回答都較為準確,主要是燃點問題。下面說點與眾不同的話吧:首先,大海本身有自潔能力,一般少量的油污排入海中帶來的污染其實並不算大,尤其非封閉性海域。報個猛料,其實大多數船舶在公海行駛中,油水分離器甚至都不開,帶油污水直接排海。其次,重大污染往往是原油和重油那種粘度燃點極高的油類,而非汽油柴油那種極為易燃的油類,不滿足溫度和壓力的情況下,根本點不著。而汽油類易燃的油類理論上完全可以通過燃燒來解決污染。海洋油類危害最大的還是原油類污染,第一粘稠,一旦泄漏整個海面跟凍住了差不多;第二阻擋陽光,導致水中植物死亡缺氧;第三有毒有害而且有放射性…貌似扯遠了,總之,能拿來燒的算不上污染,算得上污染的燒是燒不著的!


海上石油漏油是個老話題,原油本來就不易燃燒、在水面上更不好燃燒,如果添加助燃劑還會造成更大的空氣污染。科學家對這方面早有研究!所以綜合比較還是收集起來處理比較更靠譜!


燒不盡加二次污染


因為之前國外發生漏油事故用過這個方法,結果不盡人意還造成了負面影響,所以就沒再用。 這個方法具體有什麼負面影響,我建議你翻翻之前事故處理結果就知道了。


油船可以運輸很多種油,有些油不可燃。一般溢油麵積都比較廣,危險不說還會給水面航行船隻帶來危險!


原油中重烴組分高,不易燃燒。


當然,如果能燒肯定一把火燒了。燃燒是解決溢油的成本最低方案。
問題是,原油不易燃。點不著,這問題就大了。前面答案有舉例用汽油彈來嘗試助燃的,效果也很不理想,乍一看燒得很猛,但汽油一燒完火就滅了。隨著原油泄露時間的增長,原油會向海洋沉降,並且與水分子結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點不著了。
不是不想點,實在點不著啊!


推薦閱讀:

2015 年初的原油價格是短暫的嗎?有持續性嗎?
中國有哪些企業能生產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怎麼看待貴州遵義發現千億立方米氣田?
遠洋的鑽井平台離陸地那麼遠是怎麼輸送油出去的?
據說二戰中羅斯福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計劃,那為什麼美軍不把放在地面上的450萬桶石油轉移位置呢?

TAG:石油 | 海洋 | 船舶與海洋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