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案是不是冤案?
"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
儘管裡面部分條目顯得是來湊條數而故意安上去的. 比如"以市米則資盜" .
但就其"五年平遼"的承諾、就其職務、就其最後產生嚴重後果。 皇帝對這個嚴重後果的結局進行問責 這沒什麼可說的吧。那些知乎史學家幾乎公認的「袁崇煥冤案」定論, 並且滿文老檔、家孟森、李光濤。 請問這有什麼好提的, 對就是對, 錯就是錯。
就算袁崇煥沒有通敵, 其導致的後果判個死刑難道就是冤案嗎?
我們可以認為崇禎缺乏政治頭腦陣前斬將不妥。 但就其性質來說請問這到底哪是冤案?
有人居然拿岳飛來比較,是否妥當?
知乎用戶:岳飛和袁崇煥都是為漢族抵抗外族,且都是錯殺,為什麼一個流芳千古,一個卻飽受爭議?
別說袁崇煥,就算清末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穿越到明末,也會讓崇禎砍掉腦袋的。
曾國藩那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而且還自設厘金局,自己收稅,養私兵,而其弟曾國荃,更是品德極差,貪鄙聚斂,屠安慶,屠南京,要是他生在明末,非得讓鍵盤黨千刀萬剮。
偏偏就這些人幫大清續了命,而明末的鍵盤黨只會指責,而不見他們上戰場抗擊後金,跟清末的士大夫相比,學問都學到狗肚子裡面去了。
所以袁崇煥冤不冤,就看站在什麼角度了,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那些從不上戰場,從沒與後金(滿清)作戰的官員,有誰指責過他們嗎?
補充一下,有人在評論里不斷強調,清朝能消滅太平天國是列強、是洋人的幫助,還有說教科書就是這樣寫的,以此來否定曾國藩等人的作用。
對此,本人在評論里指出,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是同一時期,英法聯軍八里橋大敗僧王的蒙古騎兵,輕取北京城,火燒圓明園,清朝廷割地賠款,簽下恥辱的賣國條約。
清朝為此蒙受領土、軍隊、財政上面的巨大損失,我就不知道列強、洋人有什麼樣的幫助能抵得上二次鴉片戰爭帶來的損害?
是冤案!!!
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冤的冤案,沒有之一。
他的功勞最大。
打從後金崛起,薩爾滸以來,明朝就兩個人打過勝仗。
一個是已巳之變,孫承宗收復已經被皇太極基本放棄的關內四城。
另一個,就只有袁崇煥。以少量的兵力,面對後金傾巢而出來的大軍,獨守孤城,打勝了寧遠大捷。第二年,又一次面對後金傾巢而出的大軍,再次打勝了寧錦大捷。
已已之變,他率兵在京師城下廣渠門、左安門兩戰,擋住了皇太極進軍的鋒銳,到他一旦被逮,戰局急轉直下,皇太極立刻向京師以南伸展,蹂躪肆掠京畿地區,並打敗了滿桂、打敗了申甫,打敗了所有的明軍的軍隊。直到孫承宗再度出山,督師薊遼。
他的能力最強。
明末的問題有很多,但毋庸置疑,針對後金的遼東問題是最棘手的,沒有人處理的比他更好。
寧遠軍嘩,他單騎平叛。這些兵敢綁總鎮,敢逼死巡撫,卻不敢對他一個人怎麼樣。他在遼東軍中的威望可見一斑,砍了十八個叛亂的元兇的人頭,處置了兩個叛亂的主犯。
設東江餉司,解決了多年來東江靡餉的問題,他在位期間,東江從不缺餉。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關寧也經常缺餉,但他在位期間也從來沒有。
在孫承宗的基礎上建關寧錦防線,一直守衛明朝到最後一刻。
重定遼東營武軍制,關寧軍成為明末最有戰鬥力的軍隊,沒有之一。
他帶出來威震天下的關寧軍,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吳三桂、周遇吉、左良玉、劉澤清、趙光忭、曹文昭、祖寬……這些叱吒風雲的武將全是他帶出來的兵。
他的費用最少。
遼東前線,歷年花銀都在六百萬兩以上,崇禎元年他在任五個月,當年僅用513兩,並提出今後僅需480萬兩的計劃。
崇禎三年以後,遼東費用暴增至870萬兩一年。
他的成效最著。
在最少花錢的狀態下,重整關寧軍十五萬三千(原十三萬三),馬八萬一(原兩萬三),增兵兩萬,增馬近六萬匹。
在他身後,給大明王朝留下十五萬關寧強軍,其中包括五萬關寧鐵騎。還有一條後金攻不破的關寧錦防線。
他的忠誠最高。
他忠於國家,遼東戰敗,無人敢去遼東,他「與我兵馬錢穀,我一人獨守此。」他去了。
遼東全線潰散,他「官此當死此,必不去。」「獨卧孤城,以當虜耳。」拆與寧遠城共存亡,他守住了。
他忠於皇帝,已巳之變,不顧下屬反對,「『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濟事,雖死無憾!』故決意趨京師。」
他忠於人民,「至河西務,營城外。有一兵擅取民家餅,當即梟示。」
他被逮以後,遼東的官兵都說:「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
他的下場最慘。
縱觀整個崇禎朝,雖然用過五十相,六部尚書輪番更跌,都有十幾位數十位之多,到明朝最後快亡國的時候,刑部大牢還關著二三百位京官。但是,整個崇禎朝,活著被磔的官員只有兩個,一個袁崇煥,一個鄭鄤。鄭鄤沒有波及家人,袁崇煥的家人被流放,流放到稍好一點的地方還不行,還要改置到偏遠的地方,甚至連僕人也不放過,十餘年來,皇帝親自下旨兩京十三省全國通緝。
他的爭議最多。
他生前就已經很有爭議,因為他派人去給努爾哈赤弔孝,因為他附和官場給魏忠賢建生祠,因為他公開主張」款為旁著「。
他死後,成了皇帝的心病,當朝的官員,敢當著皇帝的面提起他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不怕死的人,一種是已經「死」的了。或者,這兩種都是的人。
民間的百姓,花錢買他的肉生吃,寫書毀謗他以迎合皇帝的英明。
十幾年以後,這些吃過他的肉的百姓,先被流寇李自成拷掠,又被清兵征服,成了亡國奴。
他被冤枉了四百年。
四百年來,為他喊冤的人從來不止。
四百年來,毀謗他的人也從來不止。
直到今天,網路上仍然充斥各種各樣的無知百姓,為了顯擺自己多懂歷史,仍然在生吃他的肉。
是冤案。
1952年,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聯名上書:
「……明末滿洲久為邊患,能捍禦者以袁崇煥為最。滿酋後施反間,崇煥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學家亦僉稱為民族英雄……」。
這裡明確說了,「崇煥竟以冤死」。從那時到現在歷史學家對袁崇煥的評價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關於「熱門」的毛文龍,是「聖明天子」的聖旨明確說毛文龍「通夷有跡」的,還讓袁崇煥「不必引罪」。不管袁崇煥殺毛文龍合不合程序,是崇禎皇帝為其背書的。詳見:
wxz:為什麼袁崇煥要殺毛文龍,是不是背叛明朝?
關於己巳之變袁崇煥的責任問題,也是崇禎自己的聖旨說了,「関內疏虞責有分任」。詳見:
wxz:己巳之變,作為督師的袁崇煥負主要責任么?
關於袁崇煥是否清朝捧出來的,以及五年平遼等問題,詳見:
袁崇煥的地位是清朝捧出來的嗎?
關於【居然還拿岳飛來比較... 這種比較莫非很妥當?】問題,看看這個:
王曾瑜《岳飛、文天祥不該稱為民族英雄嗎?》
岳飛、文天祥不該稱為民族英雄嗎?--理論--人民網
【中華民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如果沒有岳飛、文天祥、于謙、袁崇煥、林則徐、孫中山等許多民族英雄傳承和發揚的愛國正氣,我們的民族豈不成為一個斷了脊梁骨的民族?】
人家是研究宋史的專家,出過《岳飛新傳》的,都不認為把岳飛、袁崇煥作為民族英雄放在一起有何不妥。有人可能會抬杠說他不了解明史,人家就算不是專門研究明史的,也是學術圈內的人,明史專家對袁崇煥的評價還能不知道。莫非提問者把這些人都當成「知乎史學家」了?
有些高呼「不管怎麼樣袁崇煥就是不冤」的,我覺得你是三觀有問題,看穿越小說看多了。現實中做點實事哪有那麼容易?「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就當時明末那個糜爛的形勢,用袁崇煥自己的話說是「罪不大則功不成」。要干點實事,難免會搞到出格。
明末別的將領對上後金主力,都是喪師失地,甚至全軍覆沒。袁崇煥好歹還能打幾場勝戰,廣渠門之戰甚至在城外硬生生把後金軍隊打敗打跑,在明末邊臣中算是很不錯的了。那麼多專業歷史學者都肯定他的功績,一幫子鍵盤歷史民科哪來的自信?如果你們對了倒還罷了,如果你們錯了呢?隨意詆毀一位民族英雄,有點責任感沒有?
戰爭,是極其殘酷的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事情。曹操是有名的大軍事家,也有失算打敗仗的時候。二戰時期盟軍到了在戰略上已經佔據優勢的時期了,美、英那麼多名將高參設計出來的市場花園計劃,尚且遭遇失敗。何況是在明末那個腐爛的政府里做個邊臣,獨卧孤城以當虜?
袁崇煥就算不是什麼完人,不管怎麼說也是領著近萬大軍和後金軍隊硬拼的猛人,就算敗了也值得尊重,何況他還打贏了。按你們的那種標準,林則徐禁煙引來英國軍艦,禁煙禁到皇帝被嚇到小心肝,早該死了。曾國藩把同僚得罪光,操兵引起士兵嘩變,幾次三番被太平軍當經驗包刷,早該死幾回啦。甚至彭老總那樣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有錯殺王佐和袁文才丟失井岡山根據地,攻關家堖傷亡慘重,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的時候計劃殲滅敵軍幾個整師,結果卻是一八零師遇到慘痛失敗的遺憾。
嗯,估計這幾個人也入不了你們的法眼吧,再過一百年,可能就有些和你們三觀一樣的東東,拿著那十年留下的一些材料批彭老總,還不是照樣振振有辭:「看啊!當時的人就是這樣評價彭嘟嘟的!擅殺王佐啊!丟失井岡山啊!百團大戰其實是百團大劫啊!殲滅敵軍幾個整師大忽悠啊!彭嘟嘟裡通外國有動機!有前科!有完美的證據鏈!證據確鑿!不容抵賴!……」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
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
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戰士和蒼蠅》
謝邀。鑒於袁粉認為《國榷》《崇禎實錄》《明季北略》《石匱書後集》等等,都是明朝遺民懷念故國的瞎編的破爛東西,是小說不可信,所以我就拿《明史袁崇煥傳》來抽你們。
在《明史袁崇煥傳》里,1628年袁崇煥開始督師薊遼,7月在平台與17周歲的崇禎見面(注1):
- 袁崇煥:5年,全遼就可以光復了。皇上,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崇禎:Exciting,愛卿只要成功,我就重賞。
崇禎暫時休息去了,給事中許譽卿問袁崇煥5年平遼的事情:
- 許譽卿:怎麼會有5年平遼?
- 袁崇煥:皇上很心急,所以我就安慰皇上。
- 許譽卿:皇上不傻,豈能隨意應付,到了平遼期限的問責,出了偏差,你怎麼辦?
於是袁崇煥很擔心,等崇禎休息好,開始問崇禎要許可權:
- 袁崇煥:皇上啊,平遼不容易,所以戶部、工部、吏部、兵部,一定要配合我。
- 崇禎:好,我全部答應你。
- 袁崇煥:皇上啊,我要去督師了,萬一有人背後中傷我,皇上你說,怎麼辦?
- 崇禎:愛卿不用擔心,我替你做主,我把尚方寶劍給你。
於是袁崇煥放心地走了。
再說毛文龍,在《明史袁崇煥傳》里,毛文龍這個人籠絡流民,連接登州為掎角,皮島就開始成為困擾後金的地方(注2)。雖然毛文龍是撒比撒比,大撒比,老打敗仗,浪費錢糧,但是毛文龍的東江還是足以【牽制】後金(注3)。
而袁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注4),就是說剛上任,就想殺毛文龍。袁崇煥派文官到毛文龍那裡,毛文龍不接受。袁崇煥接待毛文龍,毛文龍很粗魯。所以袁崇煥就更想殺毛文龍了(注5)。
- 因為毛文龍是個垃圾、無賴,所以袁崇煥在1629年,農曆6月5日(明史本紀第二十三),以十二斬罪,在雙島殺了毛文龍,僅7天後的農曆6月12日(清史稿本紀二),後金就開始商議進攻明朝。
崇禎聽聞毛文龍被殺,大吃一驚,但想到毛文龍既然掛了,現在又依靠袁崇煥,所以崇禎就下詔褒獎袁崇煥,公開毛文龍罪行,來穩定袁崇煥的心(注6)。袁崇煥開始確定兵制,合計4鎮兵,共15萬3千多,馬8萬1千多,每年耗銀餉480多萬,比過去減少了120萬,崇禎讚賞袁崇煥(注7)。
- 結果【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毛文龍死後才3個月,後金就入關了(注8)。後金從冬10月癸丑(2號)瀋陽出發,到戊寅(27號)破洪山口,只用了25天(清史稿本紀二)。
袁崇煥的4鎮15萬3千兵,8萬1千匹馬,1年軍餉480萬,居然擋不住後金千里一擊!
袁崇煥5年平遼,言猶在耳,而16個月後,後金的馬蹄聲已薄京畿!
你是17-18周歲的崇禎,你會怎麼想?
- 所以【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崇禎)誤殺崇煥】(注9)。
袁崇煥無辜啊!無辜嗎?
袁崇煥冤枉啊!冤枉嗎?
袁崇煥對得起崇禎啊!對得起嗎?
崇禎:我有一句nmp,不知當講不當講!
(注1)明史袁崇煥傳:崇禎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所司敦促上道。七月,崇煥入都,先奏陳兵事,帝召見平台,慰勞甚至,咨以方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帝曰: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崇煥頓首謝。帝退少憩,給事中許譽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煥言:「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譽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對。異日按期責效,奈何?崇煥憮然自失。頃之,帝出,即奏言:東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辭難。但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帝為飭四部臣,如其言。崇煥又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帝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
(注2)明史袁崇煥傳:文龍籠絡其民為兵,分布哨船,聯接登州,以為掎角計。中朝是之,島事由此起。
(注3)明史袁崇煥傳:顧文龍所居東江,形勢雖足牽制,其人本無大略,往輒敗衄,而歲糜餉無算。
(注4)明史袁崇煥傳: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
(注5)明史袁崇煥傳:兵部議不可,而崇煥心弗善也,嘗疏請遣部臣理餉。文龍惡文臣監製,抗疏駁之,崇煥不悅。及文龍來謁,接以賓禮,文龍又不讓,崇煥謀益決。
(注6)明史袁崇煥傳:時崇禎二年五月也。帝驟聞,意殊駭,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其爪牙伏京師者,令所司捕。
(注7)明史袁崇煥傳:崇煥在遼,與率教、大壽、可剛定兵制,漸及登萊、天津,及定東江兵制,合四鎮兵十五萬三千有奇,馬八萬一千有奇,歲費度支四百八十餘萬,減舊一百二十餘萬。帝嘉獎之。
(注8)明史袁崇煥傳: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
(注9)明史袁崇煥傳:初,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誤殺崇煥。
如果是正經研究歷史,則應該披瀝史籍,把正史中的有關記載全部原文照錄,並與野史小說家言一一對勘,以盡量尋求出歷史真相,然後才能以歷史邏輯為準繩,下一判語。
除此之外,還應該盡發名家之觀點,以彼之材料,驗己之材料,以彼之邏輯,驗己之邏輯,如是立論尚能堅牢,則堅持之,如某家立論更善,則從之,如是而已。
今之民科則不然。民科看過兩三本書,便如有所得,大膽翻案,發上來有幾百個贊,更以為不世出之論,自己不世出之人,只可惜天下無人拔我於草莽中耳!以此臧否古人,徒使人齒冷!
實名反對@大內義興。
在你評論區回復沒意思,自己開個回答就算了。
先來個引經據典:
明史都是滿清編造污衊明朝的,不可信。
—————明粉(皇帝粉)
——————超級分割線—————
你這麼堂而皇之地用滿洲達子編造的穢史真的好嗎?畢竟《明史》可是把鄭和寶船吹出天的垃圾史書啊。
然後反駁你一下。
你所說的袁崇煥五年復遼,跟袁崇煥是不是冤案有啥關係?
難不成崇禎是因為袁崇煥五年復遼不成才被崇禎千刀萬剮?
可以說袁崇煥的五年復遼計劃沒有成功。可是成不成功跟他冤不冤枉有何關係?
難道超英趕美,跑步進入社會主義沒有成功,所以毛就應該被後人唾棄?
要是有人說毛的功勞如何如何大,那我弱弱的問一下:
袁崇煥的功勞誰算過?
穩住遼東戰局,力挫後金兩代帝王。這種戰績,放眼全明,誰能找出第二個來?
洪承籌?祖大壽?楊鎬?毛文龍貓大帥?
(四人齊聲:這時候就別說我們了好吧)
有人吹毛求疵,說皇太極入關是袁崇煥的責任。我特別納悶,山海關、寧遠、錦州這一帶不比大安口、龍井關近多了?為啥不從這進?
ps:延安46年被反動軍隊佔領,誰的責任?
所以說嘛,批評古人不是不可以,但胡說八道就是你的不對了。
是不是呀@大內義興
——————圖片線—————
哈哈@大內義興說著說著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黑子你就直說就完了,罵什麼人啊。
我們就事論事,討論問題,別老扯什麼粉或者黑,更不要動不動就扣帽子。
首先且不談袁大人的功與過,忠與奸。袁大人殺毛是捏造罪名,矯詔殺之。捏造罪名是明代文臣故伎,至於矯詔,請問在中國哪個朝代矯詔不是死罪?
其次所有為袁大人辯護的人都無法解釋他在北京之役具體表現。遣散援軍,或許是戰略方面的考慮?作為軍盲我不多嘴。可是清軍輕鬆通過他親自駐守,並向朝廷保證絕不放一兵一卒通過的薊州(既沒有拖住清軍,也沒有給清軍造成任何損失,任何為袁大人辯護的人都無法解釋他此刻的舉動。假如你是當時的北京百姓,勤王的軍隊,放棄要地未經一戰便把敵軍放至北京城下,你不恨他入骨?)這就實在說不過去了吧。
何況再請仔細看看崇禎殺袁崇煥的罪名。
付託不效,專持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除了最後一條有一點點牽強(袁軍中的確有喇嘛),其他都有實據。
滿朝文武大臣作為親歷者,他們又不傻。 之前之所以為他捏造罪名矯詔殺帥背書,是因為明朝重文抑武嚴重,毛文龍不過一個文臣眼中的跋扈武將,為了平遼大業,殺了也就殺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殺毛的罪名全是扯淡,這筆賬崇禎都記著呢。
之後袁大人又輕信蒙古,在崇禎不同意的情況下,賣給了他們大量的軍糧,結果蒙古人隨手賣給了後金,後金由此方可入關。
到了北京一役,整個戰役過程,袁大人一路縱敵長驅,避敵不戰。薊州城下,看看他自己寫給朝廷的保證,他已經是死罪了,到了北京城下,又毫無建樹(部隊崩潰,斬首0級。順便射傷了滿桂,這是一樁誰也說不清楚的公案)。自己一被抓,手下部隊居然棄帝國首都安危於不顧就逃散了,此舉簡直與軍閥無異。所有支持他的人,最後全部都心寒了。
皮島矯詔殺毛之日,駐防薊州坐看清軍潛越之時,回溯袁大人曾經誇下的海口,許下的承諾,最後導致其下獄身死,想來也算是得償所願,由此看來,又有何冤之有呢?
愚眾皆曰可殺,群氓恨不啖其肉飲其血,再加上一個猜疑成性自私吝嗇的少年天子,一群只會打嘴炮上道德搞黨爭的君子大臣,可以說死的不冤,不死倒是奇怪了,事實上崇禎朝的大臣將領崇禎自己殺的比戰死的多得多,臨死不還留下一句群臣誤我,皆可殺嗎?什麼樣的老闆就會有什麼樣的下屬,什麼樣的國民就會有什麼樣的政府,有些群體不配擁有英雄!耗子窩裡只會相互撕咬而已,何時見過去咬貓?幾億人口被百來萬人口不到的民族統治不止一次不是偶然,看看它們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英雄人物吧,對己寬待人嚴,扣帽子打棍子使絆子拿著放大鏡挑字眼找毛病個個都像小柯南哪,聰明的緊!
呃 我個人認為袁崇煥死的還是比較冤的 首先是在明朝有八議之說 八議中的很多條都可以讓督師免於死罪 然而崇禎帝直接無視了 所以我一直認為袁督師就算有錯也是最不致死的 尤其是在那樣一個風雨飄搖急需用人的年代 崇禎帝的這種行為無異於自毀長城 自毀長城也許會誇張 因為有袁崇煥也只能延緩明朝的滅亡而並不能真正阻止滿清的統一 其次呢 是督師的死法 袁崇煥是一個忠臣 他從未通敵賣國 這點我們都應該很明白 但是那樣一個忠魂依舊守遼東的大英雄卻落得那麼一個下場 只能用一句嗚呼哀哉來形容了 我們不得不說 在幾百年之後的譚嗣同 其實境遇與督師是有一點相似的 但並沒有人質疑他死的不冤 史學界包括史學愛好者很多人會把袁督師之死與岳將軍之死相提並論並表示袁督師死的比岳將軍慘 第三 關於督師是不是該死的問題 這點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督師有功並非無過 但究其所有 功大於過 我們不能因為秦始皇暴虐就否定其統一六國的功績 同樣的 我們不能因為袁崇煥殺了毛文龍的同時在平台召對跟崇禎吹了個牛就否定他的豐功偉績。
袁崇煥死得並不冤枉。
忽悠皇上(聊慰上意),就可判他個斬立決。
濫用職權(私斬一品大員毛文龍),還是可以判斬立決。
另外袁崇煥作為對金作戰集團軍的最高統帥,抗金不力,致使金軍在京城周邊燒殺搶掠那麼長時間,最後任由金軍在酒足飯飽之後揚長而去。就這一條,撤職查辦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為什麼袁崇煥死的時候,京城那麼多百姓拍手稱快?因為京城的百姓才被金兵搶奪了財物,就是因為袁崇煥拱衛京城不力。
袁崇煥死的並不冤枉。
但是呢,袁崇煥案,確實是個冤案。
擅殺毛文龍,確實是坐實的。但說他勾結建奴,這個就完全是胡說八道了。
第一是動機問題。
袁崇煥是大明帝國的薊遼督師、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堂堂天朝上國的一品大員,手底下管著好幾個省的兵馬,而且崇禎這個領導又對他是十分倚重和信任,要啥給啥,百分百資辭。袁崇煥至於去勾結皇太極么?雖然那時候後金正在崛起,但東北依然是個窮成狗的地方,要啥沒啥,所以後金那是全民皆兵,妻子送丈夫去搶東西,老子送兒子去搶東西。
第二是籌碼問題。
想收買一個人,無非就是用高官厚祿。
皇太極手裡能有什麼?可以收買袁督師?
以前明軍有個游擊叫做李永芳,從三品,屬於中級武官,守撫順城被努爾哈赤圍困,最後沒辦法投了降,就這,努爾哈赤還把自己的親孫女嫁給他。
范文程一個小小的秀才生員,屁都不是,投降過去,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當個寶貝一樣捧著。
如果皇太極想收買袁督師,恐怕得把自己老婆嫁給他了。再說了,袁崇煥就算投降了,去了皇太極那邊無非也就是個統帥而已,難不成還能當皇帝?
第三是方式問題。
袁崇煥要真的和皇太極勾搭上了,打開關寧防線放金軍進來即可。皇太極就不用累得從蒙古繞一大圈來進攻京城了。當時袁崇煥真要和皇太極聯手了,恐怕崇禎二年大明就完蛋了。
所以,袁崇煥死的並不冤枉。但袁崇煥案卻是個有一定爭議的冤案。
不冤,
最多可以說按今天標準,死法上有些冤,但是在400年前的明庭,也沒什麼好冤的。
袁最後的下場,要分兩個階段看,一是己巳之變時被臨陣下獄,二是十個月後通敵罪坐實,被凌遲。
官到了一定高度,有罪無罪,全看政治風向和天子好惡。列舉的罪狀,不過是些場面話而已,罪狀自然是需要的,然而只是量變不是質變。就像馬親王的桌游大明輔弼里,只要「聖眷」還有,隨便怎麼犯錯也死不了,就算壞如魏忠賢,天啟朝不還是穩如狗。
如果全往好了說,誇口五年復遼是為了打氣,市米資敵是為了換戰馬,殺毛文龍是為了整飭江東守備,乃至說與後金謀款也是為了喘息整軍,放皇太極入京畿是為了提高勝率。彷彿也不是不能洗。
但是這一切的基礎是皇帝給袁的信任和理解。如果崇禎覺得這樣做可以或者自己還兜得住,那朝臣彈劾也就是蚊蠅嗡嗡,崇禎覺得袁很過分或者沒法兜了,都不需要京官,地方上隨便一個有資格參奏的四品官就能讓袁掉腦袋。
崇禎已經給了袁相當足夠的信任了,明朝活著的一品大官一隻手數的過來,這個一品還要獨立管軍務,袁是第一人,官大管兵不說還要把遼西的稅截掉,「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崇禎也說行,儼然唐代的節度使。這還不夠,還要獅子大開口問皇帝要錢,出關一次能花一百七十萬兩白銀,要靠修城挺進復遼。
然而袁拿著這麼多的資源,依舊是離了城牆打不贏的狀態,並沒展現出與所得信任和支持響應的能力。比如殺毛時,報上去的罪名之一是虛報人數索餉過多,還將江東軍力精簡到兩萬四千,然後轉臉以安撫軍心為由向崇禎要20萬兩餉銀。崇禎看著摺子,心裡肯定在說你當我是傻逼?
對於崇禎來說,只要袁能力夠用,如何跋扈崇禎都會給他兜著,然而如果崇禎發現這個人並不是一個夠用的人才後,這個合作關係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就是棄用或者下獄。
然而袁在遼西除了掉份的掐同僚要銀子外,居然蠢到把北京當作一般可以憑倚的堅城,殊不知北京的城牆就是崇禎的臉,是絕對不能被打到的,這顯然明顯高出了自己所受的信任。袁在薊州先是例行裝逼上奏「必不令敵過薊西」,一面放棄阻截,轉而跑到北京城下還嚷嚷要進城。在第一階段革職下獄上,崇禎也許判斷不全准,但是對袁失去信任革職下獄,一點都不過分。
袁的真實罪名其實就是兩條,一是能力不足辜負了信任和交付給他的資源,二是傷了皇帝的臉。
就算袁完全沒沾染一點罪狀里的東西只是被皇太極打到了北京,最輕最輕也是革職。袁的政治生命在此宣告終結,一點都不虧不冤。明朝幾次被打到北京,最輕也是兵部尚書掉腦袋,袁尚書此前還裝逼無數,下個獄很虧?
至於之後溫體仁為了攀咬錢錫龍,坐實了袁通敵,最後凌遲和全家流放,已經不重要。因為袁是下獄之後十個月才被凌遲的,被凌遲的是罪臣廢將袁崇煥,而不是兵部尚書遼薊督師袁崇煥,一個廢人是得以保命還是斬首還是凌遲,並不算什麼大事。政治鬥爭失敗時,自然牆倒眾人推,各種舊賬髒水紛至沓來。別人如此,袁也不能例外,大明每次相權更迭都有不少人走一遍這種劇情,既然其他人冤不冤都被無視,袁最後的罪狀屬不屬實也無所謂。
這還不說,袁如此下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個政治白痴為了給自己脫罪,口無遮攔的聲稱自己市米和謀款時知會過內閣,錢龍錫知道。罪人下獄必然連帶盟友,這是幼兒園級的政治常識,大明朝堂上已經無數次上演,袁居然都不知道,活生生的自己讓自己的屍體有了價值,是蠢死的。
從來都不乏能真假摻著編故事編的煞有介事惟妙惟肖的人,也從來都不乏能把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或者私生活問題翻出來的人,「黑材料」這個詞能被發明出來,就說明需要搞人時肯定能搞出事。問題的關鍵從來都不是這些東西真不真,而是某人為何會被無數人撕咬,怎麼才能避免被人撕咬。
有黑材料倒也不奇怪,可是圓嘟嘟的黑材料未免也太多了,而且太傷及名望了。滿桂當著皇帝面脫掉戰袍露出背傷,指責袁背後暗算自己。袁擠兌過無數同僚包括滿桂,還剛殺了毛文龍,滿桂怕是真的信袁就是要殺自己。好死不死的是滿桂隨後就戰死了,成了己巳之變中最大的正面典型,死者為大,此時誰還敢為袁開脫?誰還敢信袁沒有問題?假如你是崇禎,碰到已經吃過幾次悶虧的老實人向你討公道,還是戰死的老實人,除了把袁下獄還會有其他選擇?國法可以無視,人心呢?袁在任上看誰都不順眼的時候,可想過自己有今天?
借著己巳之變這個大敗大恥,已經不是潮水般的謠言干擾皇帝判斷這麼簡單,而是,貶袁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輿情洶湧到朝野上下或因為蠢或因為壞都認為袁通敵,殺袁本身就是一種需求了。甚至錢龍錫一度都被定為死罪,袁被凌遲,有什麼好虧的?哪一步不是自己作出來的。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如果不臨陣換將,要袁打完再下獄,或許滿桂死不了或許皇太極軍撤退時被重創,覺得很可惜,進而覺得不該抓袁。然而,任何一個團體,都是要有管理成本的,何況一個大帝國。崇禎不可能無限的給袁信任,即便有信任也不能給他兜著任何過錯。袁身為這個大團體的一員混了幾十年,卻無視其中的運轉規則,這是自己蠢,怪不得別人。作為一個政治白痴混到了活著的一品,命運已經夠眷戀袁了。
那些個說袁好歹是個能吏不該殺的,我覺得這些答主不妨展開想像力再進一步:崇禎睡覺夢到一隻巨蟾口吐錦書,上書: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崇禎醒來豁然開朗,力推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廢漕運,革藩王,大明國稅暴增2000萬兩,暴出來一百萬新軍堆死了皇太極。殺了一個噴隊友吹比的能吏可惜,難道大明百姓頂著300%400%的斛面火耗繳稅不可惜?富戶欠稅不繳各種掛靠減免不可惜?藩王們白白吃掉三分之一國稅卻只能窩在府里生孩子不可惜?脫離實際情況去想像理想狀態,有什麼意義。
還有,看了有些人的回答,我很想問一句,袁死了又如何?袁死了明自毀長城再也無人能抗擊外族入侵然後被滅了?
挑百度百科袁崇煥詞條下面倆名人對袁評價,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搞笑。
雖然朝代表里,明朝後面是清,可是明朝亡於李自成不是亡於後金啊。後金幾時打過山海關了?
也不知道這倆熊弟是不是當年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湯喝太多,連這條都給忘了。而且忘了這檔子事的,絕不僅僅就這倆人。
袁不死又如何?李自成照樣攻佔北京,無非是老袁也許深明大義一點,能忍住對四處拷掠金銀的匪軍的噁心,帶關寧軍投降大順而已。
搞的好像明亡於殺袁一樣。
當然是冤案。還是我那個比方,這就好比一個病人在縣醫院的時候能吃能喝,轉院到三甲醫院已經昏迷,找專家來看的時候下病危通知書。
專家跟家屬說,藥物起效病人配合持續治療幾個月,病會好。結果治療過程中病人進ICU。
於是鍵盤醫學家紛紛表示,就是三甲醫院搞壞的,就是專家造成醫療事故了。
其實呢,治療得法藥物正確,病人在初期病情一樣可能加重。一副葯下去病只能好不能壞,只存在於許多人的幻想里
另外,毛文龍對後金沒啥牽製作用。後金每次軍事行動基本上都不看他的,有人說毛文龍死了後金才敢入寇,其實是因為那時候蒙古和朝鮮已經紛紛被搞定。二年那次入寇不就是走的蒙古那邊?
————————————————————————
評論區的龍戰於野網友是來搞笑的嗎?
拿了個節選的明史當寶,連崇禎和天啟都分不清就大談歷史。被人打臉之後又轉進到法律,連皇帝說了算所以程序沒問題,只要起訴等於勝訴的邏輯都搬出來了,真的學過法律么?
我其實挺佩服這種人,畢竟找論據能找到支持別人論點,還拿出來的人並不多。
————————————————————————
我在知乎從來沒屏蔽過人,今天算是開了先河。
龍戰於野網友,是說不過我就在我所有回答底下跟著罵,被知乎刪了回答,換個馬甲繼續追咬。我覺得它有這勁頭,回去多讀讀歷史和法律不好么?
"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
沒有一字錯誤。
說袁崇煥冤枉的,都是懷有別的目的的。
1.付託不效,專恃欺隱
袁崇煥說5年平遼。
結果牛皮吹爆了。
毛文龍死之前,後金都沒越過長城。
毛文龍死了,後金直接打到北京城下。
2.以市米則資盜
當時蒙古已經投靠後金,袁崇煥騙崇禎說蒙古沒有投靠。
然後把軍糧賣到蒙古換戰馬。
資敵沒錯誤。
3.以謀款則斬帥
袁崇煥騙毛文龍赴宴,然後矯詔殺了。
首先,矯詔殺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凌遲的。
其次,殺了毛文龍,導致毛文龍手下大將投靠後金。
包括,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這些滅漢急先鋒。
另外,耿精忠帶給了後金紅衣大炮,軍船軍艦以及配套工匠,讓後金從單一騎兵變成了立體軍事部隊。
最後,沒有了毛文龍的敵後游擊,後金有能力長驅直入,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也就是下一條罪名。
4.縱敵長驅,頓兵不戰
後金奔襲到北京,袁崇煥沒有中途阻截,而是把後金放到北京,利用北京的高大的城牆予以防守騎兵。
這完全就是賭國運了,一局定輸贏。
順便,北京城外十幾萬戶平民,全部被洗劫了。
5.援兵四集,盡行遣散
西北方的軍隊聽到兵臨北京城下,回京勤王。
導致流民叛亂也沒有清理乾淨,死灰復燃。
6.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喇嘛是翻譯,兵臨城下的時候,袁崇煥已經做了議和的準備。
你說他冤么?
他一點也不冤。
字字都是實錘。
明朝該滅還是滅。
但是,明朝滅了並不代表崇禎殺的人就是錯殺了。
幾百年前的事 許多人通過後人的好多二手史料尤其是經過滿清一代修改(滿清的文字獄有多厲害 大家都忘啦)的史料爭來爭去
且看當時經歷過那段歷史有名望有學識的明末士人怎麼看 這些人都是飽讀詩書 對明對華夏有著深厚感情 詳細可看他們的個人經歷 而近代以來的專家 (滿遺為多)讀了一些經過刪選的資料就能為某人定案了? 文革發生的事還少???三峽大壩還有很多專家贊成哪 反對的名人貌似只有黃萬里一人!
王在晉:「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於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耳!」
朱舜水:「奴虜種類,原自不蕃。先年李寧遠以奴隸兒子畜之,玩之掌股,使其長養內地,知我虛實情形;又加以龍虎將軍名號,使得控崇別部,狡焉啟疆,失於防禦,遂滅北關、白羊骨諸種,益致彼猖。又賊臣楊鎬、袁崇煥前後賣國,繼喪遼陽、廣寧,滋蔓難圖;然猶二十年蹂躪,三韓、燕雲屹然無恙。即曾兩入朔易山東,未敢公然盤踞。祗因流寇攻陷京城,慘殺文武。吳三桂愚呆豎子,失於較計,欲報家仇,勾引入寇;逆虜遂令三桂為導,乘機掩襲北京。」
徐石麒:弘光朝奏書: 臣於十五日伏枕次見黃耳鼎翻出陳新甲一案,謂臣殺新甲以敗款局,此似耳鼎拾馬紹愉之邪唾,將以顛倒成案,獻媚朝廷,以為後日賣國之地,不獨欲為新甲執仇起大獄已也。事關社稷封疆,臣何敢默默處此?臣請與皇上先言款事終始。
我國家自有奴患以來,其講款非一矣。天啟二年,穢樞惑於王化貞之說,俾違督師熊延弼節制,而私與孫得功為市。得功突發犯順,城陷身逃,而款議敗。
其次則袁崇煥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議未成,而崇煥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滅奴,召崇煥授兵柄。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許,遂嗾奴闌入脅款,仍戒以弗得過薊門一步,崇煥先頓甲以待。是夕敵至,牛酒犒勞。夜未央,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後。先帝於是逮崇煥誅之,而款議再敗。然崇煥雖言款,其所練甲士稍精強,邊備未嘗弛,故誅後而祖大壽猶得以餘威振於邊。嗣是中外靡有敢言款者。
第歲久,我叛帥累累家遼西,益相狎習,邊將益約節士卒,復與北購,偷旦夕之安,而邊備日弛矣,本兵未必知也。至楊嗣昌為樞密,廉得狀,時北亦適內寇,於是再以款市聞。先帝命偵實情,竟得嫚書,大怒格之,而款議復敗。
嗣是即陳新甲主款矣。新甲令石鳳台與北通,而惡洪承疇撓其事,因北困錦州,急遣張若麒往催戰,欲乘間殺承疇脅款,此即向者崇煥殺文龍故智也。不虞承疇先覺,獨入松杏城死守。若麒計不成,乘月宵遁,陷我六師。舊輔臣謝升見邊事大壞,憶督師傅宗龍臨行有『樞臣計專主款』之語發聞,先帝遂召新甲見,切責良久,遍詢諸輔,獨升對曰:『彼若果許款,款亦可恃。』議遂安,時壬午正月初八日事也。已而遣一瞽者、一黜生,與馬紹愉偕往,往義州議款。四月歸,北不具表謝而復得嫚語。先帝知為所紿,大恨,而款事又敗。
蓋自辛巳張若麒倡逃後,舉先帝十五年所鳩集之精銳一旦盡掃。老成謀國之臣,無不私祝望款事之成,庶幾稍有息肩。至天子親發璽書,下明詔,首臣屬草,次輔書真,誡樞臣擇使者而遣之。為使者飭冠劍,連車騎至塞外。我邊臣椎牛釃酒,張筵十六席燕北使。北之酋長遣綱紀一美少年、一龐眉皓首之老來會,絕不語及開市事。問之,則雲『待老憨命』。及憨至義州,首詰諸酋長私與中國通,擬殺我使人。譯事者為之祈請,叩頭乞哀。馬紹愉等抱頭匍匐,鼠竄恐後,尚未見憨面。今反飾稱親到瀋陽,不幾夢中囈語耶!
談遷:國榷 袁氏便宜從事,天下聞之,詫為奇舉,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罰,則殺島帥適所以自殺也。才非周公,使驕且吝,又中建虜之誘,殺其所忌,能毋敗乎!
而如今對袁崇煥吹捧的代表人物是誰?當然要數百家講壇宣講袁大將軍的滿遺閻大師,,,,,,,,,,,,,,,,,,,,,,,朝鮮被征服 林丹汗西遁 蒙古其他部落被策反
作為遼東最高軍事指揮官 事先一點點正常的應舉之措都沒有 放任滿清軍隊南下直搗黃龍 一路燒殺搶掠 (中間基本沒有有限的抵抗 ) 如入無人之境
既不敢直搗滿清都城 打個圍魏救趙 又不敢半路埋伏攔截 只敢在北京城下依城進攻 把戰火燒到無數無辜百姓身上
這點看 就是死罪!
把史料都看一遍 就很有才了? 看過很多關於明末的書 就對明末很有了解啦? 你真有顧誠先生那樣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另說 大多是囫圇吞棗 等於白讀!!!
崇禎對袁督師是要糧給糧,要錢給錢,袁督師呢?聊慰上意。二話不說把毛文龍殺了,還縱使後金長驅直入。
好,就算你沒通敵,實際上我相信確實沒通敵吧。可是又怎麼樣呢?那種環境下,換誰都要殺他。
不論你多麼忠心,不論你立過多大功。
只一條:你屯兵不戰,坐看清軍長驅直入直抵京師,我是崇禎我也剮了你。
你要知道崇禎給他的待遇是獨一無二的,要錢給錢,要權放權。首先題主就沒把全文放出來,
這是全文「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
然後看看每條罪名
1.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
這條按照某些人的說法是吹五年平遼,兩年平到北京城下,所以這條罪名成立。說句實話,皇太極要是從袁崇煥的防區過來就算了,人家是從劉策那裡過來的,他只是負責救援的好吧。事後皇太極破關這事最終還是算到劉策頭上。既然一五年沒到,二沒從袁崇煥那裡破關,所謂付託不效,專恃欺隱跟湊數沒啥區別
2.以市米則資盜
人家幫的是喀喇沁部,當時的喀喇沁部只是名義上聽後金的話,實際上還是處於首鼠兩端,搖擺不定的狀態,更何況這個提議被崇禎給否了。
3.以謀款則斬帥
為了議和殺毛文龍,不管袁崇煥這事乾的對不對啊,你崇禎事後給人家補了聖旨專門認可了這事,這時候你再拿這事定罪,不是搞笑呢嗎?
4.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你妹啊,這完全就是打仗的時候對戰略部署等方面的漏洞抓住放大得出來的罪名好吧,就這罪名完全可以稍微改動下複製到所有人身上好吧
再看最後定罪「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
最後這個定罪才是整個案件是否冤的關鍵,簡單地說就是袁崇煥的罪是大逆不道該判凌遲,按律要夷三族,但我們只流放你最親的家人,其他全不管。
這他喵的什麼意思啊?夠得上夷三族的罪就只是流放最親的家人。皇帝是誰?上台幹掉九千歲,明朝就殺了三個內閣首輔他自己包了兩個的崇禎啊。從邏輯上來說,刑部最後敢這麼定罪只有一個可能,殺袁崇煥就已經很過分了,更別提帶上他全家,要真開了這個先例,到時候有一天輪到他們的時候估計更慘。
所以說袁崇煥案,冤不冤?冤啊。
其實崇禎想殺袁崇煥出氣,真的有罪名的,就看崇禎敢不敢這麼干。一共兩個,一個是袁協防薊州讓皇太極潛越了,一個是袁被抓時祖大壽跑了,其實這兩條罪名完全夠格殺袁崇煥的了,可惜這兩條罪名撐死只夠殺頭不夠凌遲的(但廣渠門之戰可以抵消死罪),所以崇禎想要出氣,只能炮製這麼一個搞笑的案子了。
冤不冤呢,本來就是說不準的事。
就看你從哪個角度說了。
依京城百姓來看,那被侵掠的苦難肯定要算在袁督師頭上來。那就不冤。
依崇禎來看,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五年平遼被十六個月打到家門口,這肯定也要算在袁督師頭上來。那就不冤。
依皇太極來看,袁崇煥死了還有張崇煥來防,反正大明死一個算一個死的越多越好。那就不冤。
依奔襲四晝夜的趙率教來看,媽蛋你讓老子四千人跑這麼遠送死去?不冤無疑。
依死去的毛文龍來看……這個還用看么肯定不冤。
依東林眾英傑們來看……呃,我們記得你曾經給魏閹修過生祠對嗎?
最後依督師自己看,那必然是冤枉已極,「忠魂依舊守遼東」嘛。
反正,通敵叛變,督師大抵是沒做過。可是要是把這個當成被冤枉的理由,那這個標準是否太低了?
說到底,督師還是能力不夠,在不合適的時間坐到不合適的位置上去了。
以上zz另一個時空下,某中央特派員在沒有中央軍委的書面命令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斃了東北抗聯司令員……導致東北抗聯星散…日本關東軍長驅直入這個中央特派員該不該殺全家?
印度人入境兩百米,現在撤了,有人說喪權辱國,要問責國防部和陸軍。
袁某身為大明督師,掌握東北全軍和全國過半的國防開支,五年平遼言猶在耳被打到首都城下,卻是被冤殺的?
推薦閱讀:
※蔣介石炸花園口是對是錯?
※關於 Bataille de Trafalgar 特拉法加海戰的疑問?
※明太祖當時的情況真的非得對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下死手嗎?
※如果當年康熙皇帝會見萊布尼茨,並成功建立科學院,中國能否代替英國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呢?
※明朝建國號為「大明」,明是否是出自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