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落款『丙申年』是錯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朋友圈看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IyMDcyNg==mid=403077358idx=1sn=fa2c88f0f7d74ec74f54595def60612ascene=1srcid=0311bhm4YftFMIp9KeQnzFdS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一文稱:「丙申年」這樣的落款是錯誤的,正確的落款是「歲在丙申」或「歲次丙申」。文中還辨析了「年」「歲」的不同。

那麼,此文的這些說法是正確的嗎?


此文 內容為扯淡。作者一是無知,二是裝逼,所以弄個似是而非的「傳統」段子就能收割一大把。

其實分辨這真假非常簡單:只要大家讀足夠多的書,找到反例,那麼謊言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偏偏大家不讀書光只yy,那怎麼辦?這樣,來我教你一個簡單的分辨真假的方法——但凡拿台灣和香港傳統文化說事的內容,一概不信,十不錯一。

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應交司而治天,即下己未遷正,而戊寅少陽未退位者,亦甲己下有合也,即土運非太過,而木乃乘虛而勝土也,金次又行復勝之,即反邪化也。陰陽天地殊異爾,故其大小善惡,一如天地之法旨也。——《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就這一個章節您去翻去,壬午年、庚辰年、丙寅年……都有用例

婆子道:「這位奶奶是甲子年生。甲子乙丑海中金。命犯三刑六害,夫主克過方可。」玉樓道:「已克過了。」
信官西門慶,本命丙寅年七月廿八日子時建生,同妻吳氏,本命戊辰年八月十五日子時建生。
——《金瓶梅》

明代的書哦。
來個更早的:

車書混一業無窮,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閑吟憶庾公。

杜牧的詩。還有:

訪戴船回郊外泊,故鄉何處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開江廟花。數醆綠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

老師,錯了,這首詩沒有xx年。
哦,沒有?這首詩的名字很長,叫做《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縣抵邵武軍將謀撫…偶成一篇》

戊辰年省試出「剛中而應」。或云:「此句凡七出。」某將彖辭暗地默數,只有五個。

出自《朱子語類》,13世紀的書。

王仁裕時獨能登之,仍題詩於天堂西壁上曰:「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雲齊。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時前唐末辛未年,登此留題。」於今三十九載矣。出《玉堂閑話》
癸酉年,犀浦界田中有小龍青黑色。割為兩片,旬日臭敗,尋亦失去。摩呵池大廳西面亦有龍井,甚靈,人不可犯。出《錄異記》

這兩個都是出自《太平廣記》,是北宋時候的書。此外,太平廣記有大量的xx年的用例。

今請以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辛巳年十月祫,至甲申年四月又禘,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自此五年再殷,周而復始。

這是《通典》。
=============================================
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
=============================================
xx年的用法早就流行了,沒有任何問題。咋就這破公眾號事多?咋就他事多?!
還有啊,上不去Facebook但是好多台灣的網站上的去啊上的去!媽的痛心疾首啊,國將不國啊,人心不古啊!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網站:
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這是台灣所謂「中央研究院」搞的曆法轉換網站,知道中央研究院么?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前夕,在南京舉行的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中,李煜瀛(石曾)先生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3位先生共同起草組織法,此為設立本院最早的紀錄。同年5月9日,決議設立籌備處;7月4日,將正在籌設的中央研究院改列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12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先生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展開籌備工作。1928年4月10日,國民政府修正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成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23日特任蔡元培先生為院長;5月,啟用印信;6月9日,舉行第1次院務會議,宣告正式成立。

咋就這破公眾號事多呢?!
=============================================
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
=============================================
2016-3-17 11:09:15
回答幾個集中反饋的問題

  • 問:人家公眾號說的是書法落款,我回答的引用沒有一個碑帖照片能說明問題么?

答:當然能,仔細看學書法的請注意,落款不要寫"丙申年"!中的論證邏輯,說的實際上不是書法落款的問題,公眾號上文章要說的問題實際上是:無論在哪裡(當然不限於書法作品),干支後面加「年」的方法根本就是錯的。他解釋歲次和年的差異也是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但是推測因為這個公眾號主要面向書法愛好者,以及目前來說干支落款主要應用於藝術作品中,所以才【畫蛇添足】地強調是在書法題款中不應該這樣用。反對他的觀點也肯定不需要單單從書法作品中選擇題款之類的。
何況,微信號中舉了幾個例子:「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這哪一個是題款?敢情這標準就是針對我一個人的?此外,從邏輯上講,某些答主大量舉不帶有【年】這個字的落款於論證幾乎毫無意義……其實我知道,我舉出碑帖照片來,還會有人說,你這是個例,當時落款那個人就是錯了。是吧?甚至有些習練書法的人會說,當初書法老師就這麼教的。其實啊……哎算了不說了。
但是既然你們問了,我就請你們仔細看我選的例子——例子非常多為什麼我選擇這些來舉?

題詩於天堂西壁上曰: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雲齊。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時前唐末辛未年,登此留題。

仔細看,仔細看,仔細看,這引號,這【題詩】是啥意思用說么?這就是例子,有些人就喜歡看圖不喜歡看字罷了。(不過這故事挺像是編的誒,所以只能看題款體例而不能過分在意故事真實性)

  • 問:你舉的例子怎麼都是散文野史?

答:哎,我選例子時候是埋著坑的,你看就有人往進跳。仔細看我選的例子。
《黃帝內經》,當然不是黃帝寫的呵呵。不過直達老祖宗天聽了呢。
《金瓶梅》明代風貌反映的非常好的一本書。其實《水滸傳》《紅樓夢》都能找到。
杜牧的詩,杜牧是「小李杜」的杜,有唐一代風騷能出其右的又有幾個?我真醉了現代寫書法的是覺得自己比杜牧還屌么?後面那個名字特別長的唐詩,作者叫韓偓,你說特別有名談不上,好歹翰林學士打底姿勢水平沒的說。
《朱子語類》,作者聲名不顯但是這本書是寫朱熹的。朱熹……
《太平廣記》您要說是野史也便罷了,畢竟確實是散文小說的集子。
《通典》……這個您說是野史還真是應了我那句話——有的人他就是讀書少。通典(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政書)
還是那句話,反例非常非常多,我選的時候還真注意到了兼顧各面,從追溯祖先到明清市井,從風騷詩詞到稗官野史,從後世名子到政體典籍,最後還加上了一個微信號中推崇的道統所在——中國台灣……我真不知道咋樣舉例子讓某些答主滿意。
強調一點,在很多論證中,反例天然比正面例子更強有力。我私下裡認為,某些答主舉一百個正面例子都不如我貼的這幾個反例。

  • 問:你是不是應該從天文曆法角度講這個問題?

答:這根本不是天文曆法問題。殷人可能都不認識歲星還 歲次個毛線啊……既然都覺得我態度狂妄我就再狂妄一個,說實話從天文曆法角度講我也不怵的,其實反而更有把握些。但是無關就是無關,不講就是不講,你來打我啊。

  • 問:雖然後來衍生了干支加年的用法,但是書法作品題款是不是更應該遵從秦漢古法!

答:扯淡。題款本身就非秦漢古法……文化是不斷演化改變的,祖宗不足法。
=============================================
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
=============================================
最後,我回答了這麼多質疑,也容我反問一句,您們覺得公眾號說的有道理的,是揚棄的接受了公眾號的觀點,還是全盤同意公眾號上的內容?
具體來說,我是問這個

我們大陸由於文化遭到破壞,名稱使用發生混亂的用法。

難道這個真有人信?!


其實正邏輯是這樣的:古人文章里也好,落款也好,「紀年」用的是年號,(比如永和九年,大德八年等等,對應到現在就是公曆2017年)並且習慣於後面跟一個干支歲次。這種相對標準的用法下,當然就不可能出現同時用兩個「年」的情況。
而當省略不用年號,單用干支的時候,因為不可能叫「某某歲」所以自然也就是某某年了。這種用歲次代指年份的用法顯得不太正式,(畢竟雖然反例存在,但如果統計使用習慣的話,某某年的用法還是少的)但只要能講明就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寫文章還是實用第一,而在講明白的前提下,當然還是用詞準確符合語言習慣為好。原文章的「不能用某某年」的說法顯然欠妥,但實際表達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某某年的用法很少,更規範的用法是XXX」。


謝@大莫兄邀。

題主所說的那篇文章,歸納了古人書法作品的一些現象,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說對錯,這算是一個側面吧。

紀年法,干支可以紀年。年號也可以紀年。但干支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表次序,一個是表屬性,年份的屬性。

有朋友已經搜索出很多反例,謝謝。但這些不能一概而論,是有區別的,要讀文章,不能專挑出字眼。比如皇帝內經、金瓶梅截取王婆那段的甲子年,其著重不是表年份次序,而是表年份屬性,因為後面還要講五行命理。這是古人出現甲子年這種說法的第一種情況,著重於干支屬性,不著重於紀年次序。

第二種,的確是著重紀年次序,但散見於筆記小說、野史雜編、處士詩文等,有俗謂、口頭語的成分。類似我們說的如來佛,如來、佛都是佛字意,不合理。干支與數字不同,已經暗含有年份的那層意思在,所以三年五年合理,甲子年就冗贅。正史正文,不會那樣記敘。

大莫兄提到的,延佑三年丙辰,可以是延佑三年,也可以是延佑丙辰。丙辰因為有屬性一層含義,所以延佑三年丙辰才不算贅語。

寫書法,同於正史正文,所以絕少出現以上兩種情況。但也不必歲次歲在,落到延佑丙辰、道光乙酉之類的就已經規範了。

現代人寫字,寫二零一六年合理,丙申也合理。沒有了年號,如果覺得落丙申乾巴巴的,可以進一步寫丙申驚蟄、丙申穀雨前一日、丙申秋仲等用節氣時令來彌補。

以上未必正確,聊供參考。

謹以此答紀念在下回答滿百。


這問題……真能把人矯情死。
難道有沒有文化是從這個字上凸顯出來的嗎?


謝瑤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題目中的說法是對的
干支帶年那麼落款的,大體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這是指書法
像現在咱們拿干支來紀年卻也不能說是什麼破壞傳統文化
這個名頭太大,不過是現在沒有年號了,年歲合一了而已,不必大驚小怪
在傳統的領域,比如書法落款,該講究的還應該講究,否則就不是什麼傳統文化不是
至於當代應用,比如猴票用個丙申年什麼的,卻也無傷大雅。


哎呀,有人反對。不過年歲本來就是又區別的,這個沒什麼疑問,譬如已那位引用的爾雅為例:

《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

有混用並不能說書法落款中如是就對了啊。
最簡單的例子啊,你能在古代有名書法家作品中找到一個干支後跟年的作品,那就證明干支後不能跟年是錯的。但你不能拿別人的詩歌,拿神神鬼鬼的書籍出來當證明,否則的話,我是不是可以說簡化字在古代就是規範字啊?因為古代出版物里就有現在的好多簡化字啊。
回過頭來看些例子。
比如方苞是這麼用的

當然年省略也是可以的
比如伊秉綬的某幅作品

沒有年號也不會再干支後加年字,比如翁方綱的

阮元的

鄧石如的

上面這些是我隨機找的清代書法家的作品落款(呃,某些不是落款。。。)
啊呀,這個謹慎期間,咱得這麼說啊,這個基本上書法作品落款的干支後面是不跟年的
至少,我是從來沒見過。
年和歲呢,語義是有分別的,但非書法使用中混用是存在的.
這麼著無懈可擊了吧。
某小v上。。。。。


噢,忘了內容了。落款內容是「右錄禮記學記篇,時維公元二零一五年春,王嶺書於長安」

3.22日更

——————————————————————

知乎第一次更新答案

這是最近的一幅作品。落款比較難看,忽略之。。。。。主要看內容。。。。

以下是原答案:

啟功先生的很多作品落款直接就是「書於公元某年」

我也仿照他,用的最多的落款為「右錄某某,時維公元二零一某年,王嶺書於某地」


一樓說各位讀書少還真是沒說錯,
@任天涯 的回答
「書法落款『丙申年』是錯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 任天涯的回答
中說:

上面這些是我隨機找的清代書法家的作品落款(呃,某些不是落款。。。)
啊呀,這個謹慎期間,咱得這麼說啊,這個基本上書法作品落款的干支後面是不跟年的
至少,我是從來沒見過

還有 @大莫
「書法落款『丙申年』是錯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 大莫的回答

而干支和「年」在一起,在古帖中我今天整理還沒有看到。(碑帖太多而且清明兩代帖最多而精品少,我只看了一部分

至少人家承認自己看的少,沒看全。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既然看的少就不要輕易下結論,尤其是這麼絕對的話。我真第一次把自己沒見過當沒有說這麼理直氣壯的。
你看啊,任天涯老師說了:

最簡單的例子啊,你能在古代有名書法家作品中找到一個干支後跟年的作品,那就證明干支後不能跟年是錯的。

給你們長長見識,清光緒年間的碑文:

此碑立於京西白雲觀,觀內如此書寫的碑好多呢,各位有時間去看看吧。呵呵。


我這麼落了十多年了
書法繪畫這麼落
參獎送人裝逼皆無問題

博物館裡很多書畫也都這樣落
其中不乏大家

所以沒錯

不過....我一直覺得怎麼落款難道不是自己隨意的嗎?


看過一本書,網上有下載的:丁緜孫先生的《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書沒有直接解釋這個問題,我讀書肯定有誤解的地方,機械男胡說幾句,歡迎拍磚,唯願君有以教我。

一.「歲年載」的區別不說了,我認為與此問題無關。(書中對此有解釋)

二.想說的是中國古代的四種紀年方式:
1.帝王即位的年次紀年
這個容易理解,例如秦武王三年、秦二世元年……
使用時期: 大約是從西周(公元前840年)到漢景帝止(公元前141年)。

2.年號紀年
公元前140年,是漢武帝的建元元年,開始了年號紀年。可以認為一直搞到了清末或民國。

丁先生說年次紀年和年號紀年是中國古代曆法家和史家所用的傳統紀年法。——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理解這句話。共和國規定用公曆,所以啟功先生的公元多少年反倒是最合乎史家傳統的。

3.星歲紀年
星歲紀年是統稱,星指歲星(木星),歲指太歲。所以是歲星紀年和太歲紀年兩種方法。
公眾號作者是以此立論的,可是他說的很簡略,不能推出他的結論。

3.1. 歲星紀年
木星由西向東運行一周天,需要12年。所以這種紀年是12年一循環。

觀察歲星現在運行到了哪個區域,就說歲在哪裡,就知道今年是哪年了。這12個區域(十二「次」),都有自己的名稱,依次是星紀、玄枵……大火、析木。(打字費勁,請自行搜索)。
這種紀年方式,主要用在《左傳》、《國語》。如「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這個歲指歲星而非太歲)

這是「歲在……」這個詞的標準用法,而「歲在癸丑」的說法不妥當。
「歲次」的來源,我沒查也不想花時間查了。我猜是與「十二次」這個詞有關。(本書天文那部分我看不懂的太多,沒細看),所以我贊同公眾號作者的歲次解釋。可是,歲次只有12個,不是60個!而且有自己確定的名稱。

3.2.太歲紀年
太歲不是歲星!——我懶得說三遍!太歲是一個虛構出來的、與歲星相對立的東西。
歲星(木星)是由西向東、逆時針、「右行」的。而古人劃分黃道,是由東向西的,順序是順時針、「左行」的。
所以古代知識分子,為了「左行」原則,創造出了一個「太歲」。
歲星是「陽」、在天上、逆時針、「右行」,看得見、摸不著,有可觀察的運行軌跡。太歲是「陰」、在地下、順時針、「左行」,看不見,摸不得(太歲頭上動土)。二者的移動是對應關係。
因此,太歲紀年也是12年一循環。
太歲的運行方向與黃道劃分方向相同。黃道的劃分是「十二辰」,用十二支(子丑寅卯…)來表示。所以,說歲陰(太歲)左行在寅,是合理的。

但是,古天文學家為12太歲年起了專門的名稱:攝提格……赤奮若(請自搜)。關於12年太歲年,至少春秋時期已經有了。
到了西漢,太歲紀年有了大的變化。又另外增加了10個歲陽,也各有各的名稱。這樣,10個歲陽+太歲12辰就構成了60年一循環。
…粵以「屠維」「作噩」之年……(太歲紀年的己酉年)

再然後,星歲紀年被取消了,不以歲星位置確定年份。因為歲星不是嚴格地12年一循環,根據歲星在哪個「次」,無法確定現在肯定是哪一年。

它被干支紀年取代。實際上,60年一循環的太歲紀年,已經有了干支紀年的模樣。
我覺得,不是星歲紀年,就不應該使用歲在、歲次。

4.干支紀年
不多說了。一般認為是從公元85年、東漢四分曆開始的,直到現在…

但是,干支更早是用於紀日的。從公元前722年,春秋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起,直到宣統下台,我們有連續的干支紀日歷史。而且,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這種紀日方式存在,完整的干支紀日日曆牌(?)。


三. 以上是背景資料,最後是我的胡說:

由於干支是用來紀日的,後來也被用於紀年,那麼,我們說「丙申」時,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明白說得是年還是日。

「丙申年」這種說法是合理的,丁先生在他的書里也是這樣用的。趙公子的「甲申歲」中,年和歲沒有區別。

戊午十二月……不用年,沒問題,不會誤解。
四月乙丑……不用日,沒問題,不會誤解。

歲在癸丑…歲次壬辰…都是在強調紀年,但是這種用法,我認為不合理。可是為了湊出四個字,讀起來連貫,大家也就這麼用了。用了就用了,都明白,多大點事啊?

在不引起誤解的情況下,怎麼好看怎麼寫吧。
如果不確定、確實不想寫年這個字,就在後面寫上月份:例如戊午十二月。
另外,不是為了湊四個字,就不用歲次、歲在,這樣最保險。

——
追記:
不用丙申年二月,可能僅僅是為了美觀。
歲在癸丑,可能僅僅是為了順口。
為了合轍押韻湊字數,你知道文人們是什麼都敢寫的……

天文曆法,過去一直是皇家特權(皇曆),除非國家天文台,其他人不能私下習授,否則就是想妖言惑眾準備造反。所以,古人不很懂是正常的。
丁先生的書,是90年代一些大學歷史專業本科生的教材。

關於提問中,干支如何紀日,見附圖。換算很麻煩


看完了幾個答案,有話要說。各位答主舉出各種正面或反面的例子,卻只看到了局部「干支+年」的組合是出現了或沒出現,卻沒有分析此處的語義和語法功能。

先說說各種紀年方式的功能。干支紀年,它以六十年為一循環,這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恰好與人的壽命匹配。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對自己出生以前太久的事不需要知道得太確切。看到干支表示的年份,在近幾十年內,古人可以知道那表示的是哪一年,算得出距當今時間是多少年,不用擔心搞混。對於距離太久遠的歷史,則有年號,可以在歷史長河中確切地標明是哪一年。年號和干支,一個管遠一個管近,相互補充。

既然有了年號,那麼用年號再上數字表示多少年的方式表示不是更好么,為何還要用干支?如「永和九年」,已經清楚是表明是哪一年了。但年號又有個問題,老是換,沒個規律。皇帝登基換年號,就算同一個皇帝,隔些年換個年號的也不少見。人的壽命說不長吧,也經常可以跨過多個年號。不同的年號之前來計算差值,太過麻煩。所以干支紀年還得用,寫完「永和九年」,後面還得接個「歲在癸丑」。這個「歲在癸丑」,算是前面「永和九年」的修飾語,「永和九年」已經是確切地表明了是哪一年了。可要加上這修飾語,也不是隨便把兩個字往後面一扔就行,」永和九年癸丑「,不通順,節奏也跟後面「暮春之初」不合,就有了」歲在癸丑「,這裡加上」歲在「二字,一來是要維持語句的通順,也是與前面"永和九年」四個字成為對應,前面用了「年」,後面再用」年「字就顯得重複,不好看,從形式上也應當換成另一個字。只看到「歲在癸丑」而沒看到前面的「永和九年」,就認為所有的干支不能接「年」要接「歲」,是片面的。

如果是寫史書,或如《蘭亭集序》等想要傳諸後世,一般採用年號+干支來確切地表示是哪一年。不對外的文字,想要記錄下是某一年,也可以單用干支。如「丙辰中秋歡飲達旦」,蘇軾自己知道這個「丙辰」是哪一個,他朋友知道是哪一個,這就夠了。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要這樣寫,那就不合適,他是為別人的詩集寫序,是要傳諸後世的,只寫一個干支若干年後世之人會搞不清是哪一年,這對請他寫序的人非常的不尊敬。

單用一個干支來表示某一年,後面沒有更具體的時間信息如某月或某節,這種情況出現得很少。如果出現了,那也只好加個「年」。回憶已經發生的事,不能確定更具體的時間,就往往有這種情況。如「前唐末辛未年」。

干支+年,是偏正結構,」干支「用於修飾」年「,這裡的」干支「還可以不強調某個確定的時間。如上面 @李雷 所舉的例子,

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應交司而治天,即下己未遷正,而戊寅少陽未退位者,亦甲己下有合也,即土運非太過,而木乃乘虛而勝土也,金次又行復勝之,即反邪化也。陰陽天地殊異爾,故其大小善惡,一如天地之法旨也。——《黃帝內經》
婆子道:「這位奶奶是甲子年生。甲子乙丑海中金。命犯三刑六害,夫主克過方可。」玉樓道:「已克過了。」

強調的是」年「的屬性,後面就開始根據干支來算命了。

文言文十分地講究節奏和韻律,干支後面不加或者加」年「字,往往是由那一句話的節奏來決定。

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

有節奏的四字句,並有」年「與」歲「的對應。

嚞靖丁酉七月 十有三日
辛巳八月 廿又二日

為了湊成四個字元,又加了個」有「字,保持偶數字分斷。

己巳年 正月十二日 自沙縣 ···

奇數字短句,若把」年「字去掉

己巳正月十二日 自沙縣 ···

這裡便沒有斷點,前面七個字需要一口氣讀下來。一般來講,」干支+年「這樣三個字一斷,不好與其它部分形成良好的節奏,但放在這裡恰好合適。

題目中那篇文章用「年」和「歲」字義的差別來解釋某些時候干支表時間不加「年」的現象,是站不住腳的。句子的節奏,表意是否累贅,這些因素應當占更重要的作用。就他說的香港郵票,完整來看也是「猴年,歲次丙申」,而不是單獨一個「歲次丙申」。這裡就是一個現成的反例,「猴年」表生肖,生肖就依賴於地支而存在,按他的說法,這裡都得用「歲」(猴歲),前面用「年」後面用「歲」,豈不是自相矛盾?「歲在XX」用法的保留,我認為僅僅是為了防止與已經出現的「年」字重複而保留的一個慣例,跟「年」與「歲」的意義區別沒多大關係。


看回帖,大家繞來繞去,問題好像還是沒有說清楚,
不過在我看來,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

以下是前一陣子我為武英書畫所撰寫的一篇文章,名為《天上的星星和時間——探究「干支紀年」的習慣用法》,其中就涉及到這個問題的,全文如下:

近來,書畫界有一種觀點,所謂古人行文落款干支後,不可再加寫「年」的說法,而今人書畫,作文落款多用干支加「年」則是斯文掃地,貽笑大方的事。

的確,在古代書畫上,書干支後再加「年」的現象並不多見。然而,不多見並不表示不可以。下面就干支記年的傳統和習慣略作探討。


干支記年是為我國東漢以後通行的紀年法。干支有一套獨立的理論體系。干與支的產生並非同時,十天干比十二地支要更為古老,其起源於人類早期生活的直觀聯想。人的一手五指可給定五來記數,而兩手十指的長期運用,漸漸形成了生數與成數的概念。傳統五行,五音,五色等都起源於這種早期思維。而十二地支形成略晚,它是天乾的衍生。從殷墟出土的甲骨來看,干支最早是用來記日的,商人記日,每六十而甲子一周。古人根據木星軌道的提示,把地平面至中天黃道分成十二等分。漸漸形成了一套三元九運,八方九宮的知識體系用於認知世界,所以干支不僅指示時間,也指代空間。唐代呂岩有句「神龜出入庚辛位,丹鳳翱翔甲乙方。」即是一例。干支給古人更多的是一種時空合一的意向。而古人在生活中也是這麼運用的。傳統數術大六壬以天干為主,推人事。奇門以地元為主,測眾事。而八字則是它們的綜合,用以推測命理。嚴復有句曰:「雨水開寅月,青龍正值庚。」一講時間,一講空間,時空合一的意向十分明顯。明初陶宗儀有《臘月乙卯日已卯時雷從西北方起詩》,從邏輯上來講,既然干支後可加月,日,時和位,那加年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元初方回有句曰「邂逅相逢兩禿翁,亥年巳月巳時同。」即是例證。


古人落款多有書「歲」字。觀《江村消夏錄》,見王曼慶題記「歲壬戌夏,四月六日。」見蔡襄題記「嘉祐五年,庚子歲。」這個「歲」字運用靈活,不過最為常見的還是《蘭亭序》開篇的格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歲」在《國語》中早有此用法,曰「歲在壽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這裡的「歲」是歲星,就是木星。這裡的壽星與鶉尾都是星次名。十二星次是指古人為了量度日、月、星的位置和運動,對黃道周天進行的等量劃分的單位名。古人以天象測人事,所以「歲在壽星及鶉尾。」指示為天象,白話即為「歲星在壽星(辰)和鶉尾(巳)的位置。」在早期文獻中「歲」作歲星的用法很常見,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棄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這裡的「歲」也是歲星,而次就是位置。所以歲次就是指每年歲星所到達的那個星位。以此類推,《蘭亭序》開篇即可白話為「晉永和第九年,歲星在癸丑(星紀)的位置。」


顏魯公三稿之一的《祭伯父文稿》開篇有「惟乾元元年,歲次戊戌。」這種前面用帝王紀年,後面接星次位的格式成為一種最正式的記年傳統,這種格式暗含著古人天人感應,時空合一的理想表達。用白話可釋為「地上朝廷是乾元元年,天上歲星在戊戌星位。」在這種格式里,作為位置的干支後是不會加「年」的。但在古詩文中,「歲」其實並不只有一種含義。《呂氏春秋·仲冬紀》曰「故聖人上知千歲,下知千歲也。」這裡的「歲」就是指時間。宋代蘇軾有《孔長源輓詞》二首,其中有句「豈意日斜庚子後,忽驚歲在己辰年。」這裡的「歲」也是指時間。所以在干支後就可加「年」。現在通行的《蘭亭序》釋文,對「歲」的理解多取時間義,釋為「東晉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然而在早期的記年格式中,「歲」的含義是基本明確的,所以這種釋讀明顯是不貼切的。


以帝王年號加星位標識的格式傳統一直沿用至民國。清代梁章鉅款書「道光二十四年,歲在閼逢執徐,應鐘之月。」就是這種標準體例。閼逢與執徐為歲陽歲名記年名,《爾雅·釋天》注釋歲陽曰「太歲在甲曰閼逢。」注釋歲名,曰「在辰曰執徐。」太歲是一個假想星名,和歲星相對應,只是運動軌跡和歲星相反,用以方便記年。應鐘之月就是十月。古人記月往往好用異稱,此處即為十二月律記月法。所以這段款書可白話為「道光第二十四年,太歲星在甲辰的星位,十月。 」


杜瓊有《南湖草堂圖》,署「成化四年,蕤賓初吉。」蕤賓也是十二樂律記月名的五月,初吉就是初一。文人賦詩作書畫,因情境心緒不同,多有變通。上例省略了干支星位的東原款署即是一例,類似省略,變體以及混用層出不窮,例如元代吳彥暉有跋李伯時《白描九歌圖》卷,曰「延祐,旃蒙單閼,陬月既生魄,延陵吳炳書。」這裡也是用的歲陽歲名記年法。轉換成干支就是「延祐乙卯,正月上旬,延陵吳炳書。」在這句中,作者並沒有用「歲」,那麼旃蒙的含義就無從判斷了,它可作方位解,也可做時間解。文徵明有《疏林茆屋》圖,署」春初,偶同子重竹堂賦此,是歲正德甲戌。」這裡的「歲」也只能作時間解。清代方文有句曰「我生半百何曾見?記是康熙丙午年。」,這裡的丙午明確指示為時間。而吳跋的「既生魄」是指月亮從上弦至望的一段時間。這種寫法即是用物象的物理變化來標示時間流轉的古老傳統。


張昊有跋《文徵明書後赤壁賦》,曰「戊午季冬五日,京江張昊漫識。」一年分四季,每季的第三個月稱為季月,「季」在古人落款中也多有所見。沈周有《雨意》軸,署「丁未季冬三日,與德徵夜坐,偶值興至,寫此以贈雲。」明末的謝彬有寫真《祝淵撫琴圖》,款署「崇禎戊寅春季,謝彬寫」。可見,在古人款書中,「季」和「歲」一樣運用靈活。


在古代詩文和書畫中最常見的記年形式是干支後直接跟月日。例:「庚寅九秋,為翁老先生壽,吳偉業。」這是一種最有效率的表達格式,這種格式可以看作是「歲在庚寅九秋」的省略,因為庚寅隱含星位義,所以後不加年的習慣也成了傳統,再加上九秋的時間義,整個款書就能組合成完美的時空意向了。


但問題是這種意向會慢慢沉澱成一種文化暗喻,而不是上升為語法準則。前文已述,「歲」的字義和使用習慣在歷史中會出現變遷。我們在唐宋以後可以找出大量「歲」是時間義的證據,干支後加「年」也是一樣。干支本身即有方位義也有時間義。宋代蘇軾有「忽憶丙申年,京邑大雨霶。」句。元代王冕有《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詩》。成廷圭有《戊戌年避地吳門九日感懷詩》。民國姚華有「鐜兒於廠甸收得舊扇,余所畫一年好景君須記二句,辛酉年作也」的題畫都能成為干支作時間義後加年的例證。


綜上所述,就記年款書寫的標準格式而言,其來源於上古歲星記年法,干支取方位義,故不加「年」。而干支最早運用於殷人記日而取時間義,故可加「年」。宋代邵雍有一題注「祥符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日辰同甲,年月同辛。」第一個辛亥取方位義,不加「年」。而第二個辛亥取時間義,加「年」。所以說干支書款後即可加「年」亦可不加「年」。上博藏有吳歷的《溪閣讀易圖》,是公認的吳氏真跡,署「戊午年嘉平廿七日,擬古「就是干支加「年」寫法的最好例證。

其實只要有這一張古畫作為反證,那麼所謂的清華大學董雁寫的「古人干支落款後不可加寫年」的說法就是不能成立的!!!


其實,書法繪畫中的落款,「歲次」就是「年」。
頻繁改年號,古人也煩,好不容易花幾百兩銀子,弄來一張字畫,來了個年號,還得翻書查年號列表,算半天…
於是,寫帖作畫,就加上個干支,方便別人計算。僅此而已。

干支後面,加不加「年」字,只是個人偏好。
當然,前面有法定年號,後面自然不會再來個年(啰嗦嘛),因此 「公元二零一六年丙申年」就不如「公元二零一六年丙申」。

對於現代人來說,只寫「丙申年」,還是不妥。畢竟一個花甲子只有六十年。

至於焉逢攝提格,這些只是音譯詞。星紀(丑);玄枵( 子);諏訾( 亥);降婁( 戌);大梁( 酉);實沈 (申);鶉首(巳);鶉火 (午);鶉尾 (未);壽星 (辰);大火 (卯);析木 (寅)也是音譯詞。
歲次這些,也並不表示有文化。
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就是數字編碼而已,丙申年就是37年。公元二零一六年丙申,就是2016年(37)。


沒問題,看圖。


看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對不還是不對,真有一種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的感覺。


朋友圈233333333


C++讀C加加是錯誤的,會讓人看不起。。。


純屬扯淡。
習書法這麼長時間落款在一定的大綱下自由發揮。丙申等年份是最正常不過也最常用的落款方式了。。。。


左邊落款是:書於辛卯年清明
所以說你們還是 @塗樣 .


我覺得吧 字寫得好的話你就是 錯別字 別人都會以為你是 為了字體結構美觀!!!!
寫的不好 你寫什麼別人都會認為 弱雞!!



首先公眾號推送的信息,是有偏差的,主題是落款時不要寫,如丙申年之類的落款,落款不寫這樣的落款是有道理的,但是公眾號下面推送的幾個例子,確實不敢恭維,推送的永和九年之類都是行文上出現的並非落款。
其次@李雷先生,所陳述的,很激昂,不過是有道理的,可能也是針對公眾號的舉證和落款主題偏差論證的,確實這種行文上的反面例子,但是都沒有提到落款
再有@SillyForce先生,可能因為@李雷先生並沒有針對公眾號落款反駁,而是針對這種現象(主要針對行文中)也就是舉證例子反駁,感覺有所偏差而發表個人觀點
最後鄙人覺得,行文中有此種現象並無過失,落款是確也不曾見丙申年之類的字樣落款的的,落款一般都以歲在丙申,歲次丙申落款書法愛好者所認同。
得罪處,見諒(純個人觀點)


現在啊,滿大街識字的文盲


推薦閱讀:

書法、繪畫等展覽,現場觀看看什麼?
王羲之的字真有那麼好嗎?現代人有可能達到嗎?
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
如何欣賞書法?
手寫英文時,怎麼寫「r」和「v」,才能既保證書寫速度,又不會讓這兩個字母難以辨別?

TAG:書法 | 傳統文化 | 天干地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