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知道故事是編的,人們還是那麼在乎結局?

比如電影、小說、電視劇、動畫片等故事明明是假的,但是人們還是會在乎人物或者結局等怎麼樣,還會從故事中得到治癒、傷感等,人們在乎的是什麼呢?


因為有結局才是故事,
沒有結局就成了人生。


明知道故事是編的,人們還是那麼在乎結局。
明知道人終究會死的,人們還是那麼用力活著。
真正讓人陶醉的不是起點或者終點,而是過程中的代入感和體驗感。
所以在乎的也不僅僅是結局,而是一種情緒完整的體驗感。


1.現實中發生的事,並不一定比虛構的劇情看著真實。這兩天剛好有個新聞說「黑龍江3犯人殺死獄警 穿警服逃跑畫面曝光」了解前前後後,實在感覺不可思議:「這TMD是真的?」。看《了不起的蓋茨比》、《紅樓夢》,你覺得它們描述的事情與真實發生的有什麼區別?甚至要比一些真實發生的故事更像真實吧!所以相比起「更像虛構的真實」,我們更喜歡「更像真實的虛構」也就情有可原了。

2.你了解主角的程度,僅次於主角自己。相比起生活中的其他人,了解程度:現實中的自己 &> 虛構的主角 &> 現實中自己的親人朋友。所以其實這種了解程度,潛意識地將虛構的「主角」放在了一個僅次於現實中的自己的位置(甚至有些人將虛構的形象放在了現實中的自己之上)。《冰與火之歌》中詹姆·蘭尼斯特這個人物廣受喜愛(票選排名第2),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作者在寫他的時候花費了很多筆墨去寫他的主觀描寫。

3.代入感。很多描寫是基於主觀描寫的,讀者、觀眾很容易將自己代入裡面的角色,從而有了休戚與共之感。自然十分關心人物的命運。比如:你看故事的時候,是不是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當成主角?在看《倚天屠龍記》時有沒有希望過自己是張無忌?在看《笑傲江湖》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當令狐沖?

4.故事更精彩。虛構的故事經常將很長的時間線壓短,只挑那些精彩的部分來講,從而讓人感覺更難忘、讓人更想體會那種生活,不知不覺就會關心這樣的生活會帶來什麼東西。看《魔戒》、《勇敢的心》、《三國》,有沒有覺得應當建立一番功業方不負此生?

5.故事讓我們體驗了我們體驗不了的東西。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不可能通向很遠的未來,但是故事可以讓我們了解那些世界。你可能成為一個俠客去經歷《神鵰俠侶》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世界嗎?你可能成為一個神仙去經歷《西遊》那種仙妖之爭嗎?只要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社會的規則相似,虛構的一個世界背景,我們也會相信。
————————————————————————

這一生太短,想經歷的太多。何不通過小說與電影?


與故事中的角色共情,以及對故事中的角色移情是典型的心理學過程,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只有高潮和結局能夠影響觀者的情緒,其實在對故事的整個認知過程中,觀者的情緒始終被影響著。期待結局也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現象——「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類對事物的「整體認知」是一種本能,而一個不如意的結局,其實是「格式塔心理學」中典型的「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它能夠帶來焦慮。

有興趣可以讀:格式塔療法_百度百科


因為你已經投入了時間精力。

你的心理預期就是要有回報。


聽眾的情感代入了角色,內心把自己當成角色,或者把角色當朋友。當然關心最後怎麼樣了。
如果是恐怖故事,聽一半的感覺是很不舒服的,那種不適感會一直留著,非要看到個結尾,內心才踏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角色代入感。
幾乎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童話故事最後一定要有 「公主和王子幸福的在一起了。」
其實,童話中的生活,在你閉眼之後才真正開始——
公主半夜卸妝,王子持劍腿軟。
公主身材走樣,王子大腹便便。
一個更年期至,一個七年之癢。
矛盾、紛爭、騷動、苦悶、憋屈,在精緻的結局裡安然寄居,不動聲色。
然而,這些你都看不見,因為沒人需要完滿的結局背後這些骯髒的破絮,堆滿污穢,經年的殘垢。就算我們看見了這虱子爬滿了華麗的袍子,那也選擇視而不見。只要我相信,簾幕背後,公主和王子依然「永遠幸福」,那就足夠了。

其實,夢工廠拍《怪物史萊克4》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因為,它給我們講了王子和公主在「幸福」之後的故事——

在經歷了甜蜜的二人世界後,史萊克夫婦迎來了小寶寶,史萊克以往單身漢的生活節奏被孩子哭鬧徹底打碎,自由徹底從生活中拔除;電影開場15分鐘,他就在一次暴怒中穿越回過去,回到沒有快樂單身漢時,但事實和《夏洛特煩惱》一樣,再來一次,你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人生既不能戛然而止,也不能倒帶重來。有個所謂的結局,好像心理有了些許安慰似的。
所以,每一個對自己人生抱有遺憾的父親,都希望孩子能代替自己完成登頂人生巔峰的夢想;
每一個沒有機緣在最光華的青春歲月擁抱完滿愛情與婚姻的母親,都替女兒選好了白馬和王子。


因為故事是人生的映射,故事裡面折射的是生命的真相。


「在他人的悲歡離合中流淌著自己的眼淚」


感性文藝啥的先放一邊,請自行百度紫格尼克效應。


我室友看《同桌的你》,當看到女主婚禮現場的時候,拚命地對男主重複:「快站起來啊,快站起來啊……」看完後她略帶失望,還輕輕念叨:「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現實的!!」

她跟她男朋友也是高中同學……

在我看來這似乎有點傻,都是編出來騙小女森眼淚的東西。

其實在乎故事的結局,就是在乎自己人生的結局


編的故事就不是故事啊


感受。

我覺得人活著,就是不斷與這個世界上的其他東西互動,在大腦中留下色彩,在地球球上留下痕迹,從中感受自己變化的過程。你看到樹葉是綠色的,但綠色不是它的屬性,只是視覺細胞在你腦中的反饋,你無法得知樹葉本身究竟是什麼顏色,因為分辨顏色本來就是一種感受而非屬性,所以你用眼睛看世界,就是主觀地去感受,而不是客觀了解真相。

所以,從視覺衍生到其他,如果有人騙了你一輩子,那麼在你腦海中,那便成了另一種真相。

人們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希望通過情感代入,去下意識地參與其中,體驗情緒,「真」和「假」並不那麼重要。


明知道那人可能不會喜歡你,你不照樣跑上前去。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奮不顧身去求個答案的旅程。


看書的時候 你就是書中的主角


為什麼明知道會死,人們還不先自殺?
---以上是吐槽---
還是看個人吧。
比如有些人 看了一半的書,再難看也會看完;有些人卻無所謂。
不是所有人都在乎結局,很多人更在乎過程。


因為大腦不擅長邏輯判斷,在電影電視這種聲音和畫面刺激下,你的大腦一時會認為是真的。


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 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因為沒有結局就是個坑


我們不會期待產品說明書有沒有大結局。

人在認識世界思考問題時,就是用時間順序,因果關係,邏輯推理這些固有模式來推演的。當情節發展到B點,我們自然會回顧A點,展望C點。假如ABC存在矛盾或跳躍,我們會很自然地覺得不舒服,即使是還沒有做理性分析的時候。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意這種合理性連貫性。

不論是添油加醋的道聽途說,還是力求客觀樸實的新聞報道科學紀實,或者是純粹虛構的小說故事民間傳說,其核心都是對事件或者過程的敘述。一旦我們對其內容感興趣,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會吸引,試圖理解接收到的信息,然後思考整理,同時被打動感染。也就是說,我們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

我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是假定對方是目的明確或者事實清楚地在說,如果一個人和你聊,總是說半截,你會很不舒服,以致沒法和他交流下去。有第一句話的起頭,我們會自然地期待下一句的跟進,同時也會配合地做出表情啊,言語啊等各種回應。小說影視可以理解為作者或者影片在向讀者觀眾講故事,也就是一種交流(算是單向的吧)。
=======================================================

我答完了,你感覺如何?

=======================================================
綜上所述,一個人在聽(讀,看)故事時,他的思維是處於激髮狀態,他很在意某種連貫性,同時他也抱著過程完整性的期望。然後,你突然太監了,就像興緻盎然的自駕游者,突然被告知前方領導人臨幸,景區封鎖,人家不罵死你才怪呢。

好像還沒有回答「明知道故事是編的」這一情形,來修改一下。這裡得說雖然故事本身是編的,但是編得太好,以致於讀者完去被吸引進去了。無數人討論紅樓夢的故事結局,但有幾個人真的會去關心歷史上某個時期真實存於金陵的高階層眾的現實生活呢(也許比小說還精彩,可惜沒有轉述者)?所以說,只要你被故事打動了(主動性被激發了),那是虛構還是真實就都不重要了。


推薦閱讀:

如何寫好一封情書?
試在 100 字內寫出結局反轉的故事?
試以「A市黑幫老大給一老太太讓座,老人坐下後,小腿肚上露出了一枝枯梅的紋身」為主題寫個故事?
如何評價你十四五歲時候的文字作品?
你寫過或者聽過哪些「魔性」的故事?

TAG:寫作 | 故事 | 心理 | 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