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關於地外生命開過的最大的腦洞是什麼(合理的,有完整推斷過程的,不是信口開河的那種)?

人類關於地外生命的研究開過的最大的腦洞是什麼?要有完整的猜測推理過程,不是信口開河,比如地外生命有沒有可能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如果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它的生命循環是怎麼進行的,信息交流怎麼進行,怎麼繁殖?


追求嚴謹?那麼題主千萬不能錯過生物化學教授(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科普硬幹貨《並非我們所知的——論生命的化學形式》。

——大師原文——

即便是不愉快的經歷,也是能激發靈感的。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曾經有一次騙我讓我帶他們去看電視上做廣告的一部怪物電影。「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他們解釋道。他們並不真的明白什麼是科幻小說,不過他們推斷這是他們的爸爸寫的那種東西,因而我們之間的辯論還是相當的激烈。

我試圖根據我自己的定義向他們解釋這不是科幻小說。但是,雖然我有我自己的邏輯,孩子們卻有著他們自己的分貝。

於是,我加入了一條綿延整整兩個街區的隊伍,全是孩子,偶爾有幾個大人在裡面苦度光陰,還裝著自己是在等公車並會隨時離開。這是新英格蘭的一個典型的早春時節 — 討厭的細雨在呼嘯的東風裡被攪得象針一樣 — 我們緩緩地一寸寸地向前挪著。

最後,在我們離售票處只有六英尺,也是對我個人而言,離得肺炎只有六英寸的時候,我的守護天使笑了,她終於讓我得以幸免於難。售票處掛出了售罄的牌子。

我一邊在暗自歡笑,一邊又說道,「哦,這真太可惜了!」,然後趕著我的那些咆哮不止憤憤不平的孩子們回家。不過,這件事讓我思考,那些電影里的怪物形象是多麼地缺乏想像力。它們所表現出來僅有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大和它們的破壞力。它們包括巨大的猿,巨大的章魚(或者叫八腕類),巨大的鷹,巨大的蜘蛛,巨大的變形蟲。換句話說,我想這些都是好萊塢所喜好的。單單這就足夠吸引那一大群一大群吵吵嚷嚷的人類幼蟲,因為變得強大和具備破壞力,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們不便言說的夢想。

不過,這只是真正狂熱的一小部分。我們所需要的是真正的多樣性。當謹慎的天文學家用「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這一說法來限定那些在另一個世界裡的生命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很不耐煩。那些生命可不可以是「Life-not-as-we-know-it」(並非我們所知的生命),好了,這才是我想討論的東西。

作為開始,我們不得不先確定什麼是「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顯然,「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極其的多樣。它有飛的、跑的、躍的、爬的、跳的、游的、以及不動的。它有綠的、紅的、黃的、粉的、蒼白的還有多彩的。有的生長,有的不長;有的吃東西,有的不吃東西。有的有骨骼,有的有外殼,有的板結,有的柔軟;有的有四肢,有的有觸手,有的則什麼附屬物也沒有。有的有毛,有的有鱗,有的有羽,有的有葉,有的多刺,還有的則是赤裸。

如果我們將上述這些都當作「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找出某些它們所共有的東西。我們可能會說這些都是由細胞所構成的,只不過這是有例外的。對任何一個曾經感冒過的人來說,病毒都是一種重要的生命形態,而它就不是由細胞所構成的。

因此,我們必須超越生理學層面,而進入到化學層面。我們說所有的生命都是由一組核酸分子組成的,後者通過蛋白質的作用,在以水為媒介的環境中,導引和控制著一系列化學反應。

儘管有更多關於生命定義的細節,這幾乎是不可盡數的,但我正試圖抽絲剝繭,以期找到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對於「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舞台背景,而舞台上的角色則是核酸和蛋白質。

因此,在對任何特定地方存在生命進行可能性評估的時候,如果那裡缺少水,或者水只是以固態的冰或氣態的蒸汽的形式存在,任何科學家都會立刻停止考慮上述地方的。

(順便地,你可能在想,為什麼我沒有把氧氣作為基本要素。我沒有把氧氣作為基本要素,因為它不是。確實,氧氣是大部分生命形式在形成能量的過程中所涉及的最典型的物質,但它並不是一種總會涉及到的物質。在我們的體內有組織讓我們能夠在暫時缺氧的情況下生活,在自然界也有些微生物能夠在長期缺氧的環境下生存。幾乎可以明確地說,地球上的生命發端於一個無氧的大氣環境,甚至到今天,仍舊有一些微生物只能在無氧的環境下生存。但是,在地球上,沒有哪一個已知的生命形式,可以在完全無水的環境下生存,或者可以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質。)

為了討論那些「Life-not-as-we-know-it」(並非我們所知的生命),讓我們試圖改變一下生命的舞台背景或舞台上的角色。先從舞台背景開始!

水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具備一系列非凡的特性,對於那些「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它是非常理想的。對於生命而言,水是如此完美的適合,以至於一些人理所當然地將水的一些性質看作是神賜的。但是,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生命是進化成這樣的,它逐漸適應了以水作為媒介。生命適應水,而不是相反。

那我們是否可以想像生命進化並適應了其它種類的液體呢?一種也許與水非常類似的東西。一個很明顯的候選者就是氨。

氨幾乎在任何方面都同水非常類似。水的分子結構包含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H2O),它的分子量為18,而氨的分子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組成(NH3),它的分子量為17。液氨與水比較,氣化所需的溫度幾乎是一樣的高,作為溶劑的用途幾乎是一樣的廣泛,釋放氫原子的傾向也幾乎是一樣的。

事實上,化學家已經在研究那些在液氨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並且發現它們可以和那些在水中進行的化學反應相類比。「氨化學」已經被研究得相當細緻了。

因此,以液氨作為生命背景是很有可能的,不過不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溫度讓氨以氣體的形式存在。氨的沸點是-33.4°C (-28°F),而冰點是-77.7°C (-108°F)。

那麼其它行星呢?

在1931年,藉助分光鏡,科學家揭示出木星的大氣,以及土星的大氣(在相對較少的程度上),都含有氨。有一種理論說,木星上覆蓋有巨大的氨的海洋。

確實,木星可能具有的溫度不超過-100°C (-148°F),因此你可能會想它上面大部分的氨也許是以固態形式存在的,剩下的一小部分則以在大氣中的氨氣形式存在。太糟了,如果木星離太陽近一點就好了。不過且慢,我上面所給的這個氨的沸點,是在地球的大氣壓下測得的。在更高的壓力下面,沸點會上升,因此當木星的大氣足夠濃密,雲層足夠厚時,其上存在巨大的氨的海洋的可能性終究是有的。

然而,針對將氨作為生命背景的觀念,一種反對的意見可能被提出。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任何活著的生物體,都是由那些可以參與快速的、精細的、和多樣的化學反應的,不穩定的化合物組成的。組成「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的,必須是處於不穩定邊緣的蛋白質。溫度的小小提高,都會令它們破環分解。

而在另一方面,溫度的下降,也可能令蛋白質分子變得太過穩定。當溫度接近水的冰點時,所有的非溫血生物都會變得非常懶散。在一個液氨環境下,溫度甚至比水的冰點還要低百度左右,那些化學反應會不會變得太過緩慢而無法支持生命呢?

答案有兩方面。首先,為什麼要把「慢的」說成是「太慢了」?為何不能有一種生命形式生活得比我們慢呢?植物就是嘛。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形成生命的蛋白質結構讓自己適應了周遭環境的溫度。如果讓蛋白質結構在液氨溫度條件下也經曆數十億年來適應這樣的溫度,它就很可能會進化得在液態水溫度下哪怕待上幾分鐘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而在液氨溫度下則會變得足夠穩定而能適宜地生存。

我們無法想像這樣的結構可能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但我們也無需擔心。假設我們是一種長期生活在赤熱環境中的生物(自然是基於一套與我們現有理論存在本質區別的化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理解地球上的那種蛋白質嗎?我們會將壓力容器冷凍到25°C,去形成蛋白質然後去研究它們嗎?當我們尚未發現利用這種蛋白質的生命形式,我們會夢想去這麼做呢?

那麼,除了氨之外,還有什麼呢?

好的,在宇宙中,真正普遍存在的元素是氫、氦、碳、氮、氧和氖。我們去掉氦和氖,因為它們是惰性氣體,並且幾乎不參與任何化學反應。宇宙中絕大多數的元素是氫,因此,碳、氮和氧都會以氫化物的形式存在。氧的氫化物就是水(H2O),而氮的氫化物就是氨(NH3)。這兩個我們都已考慮過了。現在就剩下碳,它和氫構成甲烷(CH4)。在木星和土星上,除了氨以外,還存在甲烷。而在更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上,甲烷則是主要的物質,而氨則被凍結成了固體。這是因為液態甲烷有著比液氨更低的溫度。在常規大氣壓下,甲烷的沸點是-161.6° C (-259° F.),冰點在-182.6° C. (-297° F.)。

我們能否將甲烷看作是生命的一種可能的舞台背景,而舞台上的角色是一種更加不穩定的蛋白質呢?很不幸,這個並不這麼簡單。

氨和水都是極性化合物,也就是說,分子間的電荷呈非對稱分布。而甲烷分子的電荷分布則是對稱的,換句話說,甲烷是非極性化合物。

一種極性液體可以用來溶解極性物質,而不能溶解非極性物質。而一種非極性液體則可以用來溶解非極性物質,它是無法溶解極性物質的。

因此,水,由於它是極性的,它可以用來溶解鹽和糖,不過它不能用來溶解脂或油(合在一起就是化學家所謂的類脂化合物(lipid)),因為後者是非極性的。這也就是俗語中所說的「油和水不相容」的道理。

另一方面,甲烷,作為一種非極性化合物,能夠溶解類脂化合物而不能溶解鹽或糖。由於蛋白質和核酸是極性化合物,當然它們也就無法溶解在甲烷當中。事實上,很難設想任何一種結構能夠讓蛋白質和核酸溶於甲烷。

如果我們考慮以甲烷作為生命的舞台背景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就必須更換舞台上的角色了。

為此,讓我們看一下蛋白質和核酸,然後問我們自己,是什麼使蛋白質和核酸對生命而言如此的重要?

好的,蛋白質和核酸都是巨分子結構,能夠在結構上帶來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變化,因而具備了功能廣泛這一潛在的能力,而後者作為基礎,是任何一種幾乎是無窮無盡變化著的生命所必需的。

有沒有另一種分子結構,能夠像蛋白質和核酸一樣,變得很大很複雜,而且還是非極性的,因而能夠溶於甲烷?最普通的跟生命相關的非極性化合物就是類脂化合物,因此我們不禁會問,類脂化合物能否以巨分子的結構存在?

如此巨大的類脂化合物分子不僅可能,而且真實存在。特別地,腦組織中就含有複雜結構(以及未知功能)的巨型類脂化合物分子。到處都存在著所謂的「類脂化合物蛋白」和「蛋白類脂化合物」,它們都是由一部分的蛋白質和一部分的類脂化合物組成的單個巨大分子。人類只是了解了類脂化合物化學的一點皮毛。直到近幾十年,我們才發現,非極性分子的潛能要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大。

同時也記住,地球生命的生物化學的進化過程始終是圍繞著水這種極性媒介所展開的。為中心的。假設生命在比如甲烷這樣一種非極性媒介中進化,同樣的進化力量將使脂類分子通過不斷的增殖,成為複雜的、微妙而又易變的結構,進而能夠完成通常與蛋白質和核酸相關聯的那些功能。

繼續從溫度方面加以討論,我們會遇到少數的幾個常見的在低於液態甲烷溫度下仍呈液態的物質。它們是氫、氦和氖。同樣地,去掉氦和氖,這樣我們就只剩下氫,這個在宇宙中最常見的物質。(有些天文學家認為木星的五分之四是由氫組成的,其它的大部分是氦。在這裡就要跟氨的海洋說再見了。)

氫在-253° C (-423° F.) 和 -259° C (-434° F.) 之間將成為液體,在真空環境中,超過-240° C. (-400° F.) 氫就會沸騰氣化。這個區間只比絕對零度高20到30攝氏度,因此由氫所構成的這一舞台背景,也許是為著最寒冷的生命準備的。氫是非極性的,因此同樣地,它需要某種脂類來充當舞台上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討論都集中在那些比地球更冷的行星上。那麼那些比地球更熱的行星呢?

作為開始,我們必須認識到在行星中所存在的嚴格的化學區隔。在太陽系裡,或者姑且推而廣之到整個宇宙,有三種形式的行星。

在寒冷的行星上,分子的運行比較緩慢,甚至連氫和氦(在各種物質中最輕的因此也是最靈活的)也運動得足夠緩慢,以至於在行星的形成過程中被保留在一起。氫和氦在一起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巨大的氣態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較熱的行星上,氫和氦運動快速且容易逃逸。更複雜的原子,作為氫和氦的海洋里僅有的雜質,能夠形成那些小的行星。其後的主要氫化物是水。水不僅有甲烷-氨-水三者中最高的沸點,而且也是最容易和硅酸鹽形成緊緻的複合物,從而形成行星那堅硬的外殼。

這樣就形成了象火星、地球和金星這樣的行星。在這裡,是不可能有以氨和甲烷為舞台背景的生命形式。首先,溫度高得足以讓這些物質氣化。其次,即使這些行星上在形成之後曾經經歷過一個長期的超級冰河期,期間的溫度降到足以液化氨或甲烷,這仍不足道。因為那裡沒有足夠大量的液氨和液態甲烷來支持一個遍及世界的生命形式。

想像一下,一個比上述的那三顆行星更熱的世界,一個熱得足以連水都蒸發掉了的世界。這個熟悉的例子就是水星。這是一個由堅硬的岩石組成的,這些岩石如果有的話,也只會含有少量的氫或氫化物。

難道這就能讓我們排除可能具有的生命形式了嗎?

未必。

存在某些非氫化合物,能比水在更高的溫度下保持液態。在宇宙範圍內,其中的一種最常見化合物能在 113° C (235° F) 到445° C (833° F) 溫度之間仍保持液態,而這將非常切合火星向陽面的溫度。

然而,對於這樣一種生命的舞台背景,這舞台上的角色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到目前為止,所有我們考慮過的那些複雜分子結構都是些普通的有機分子,巨分子,它們主要是由碳和氫所構成的,並摻雜了較多的氧和氮,和較少的硫和磷。單純的碳和氫只會構成非極性分子,而氧和氮的加入則能增加分子的極性數量。

在以液態水為舞台背景的世界裡,在生物機體組織的成分當中,氧原子的數量當超過氮原子的數量,地球就是一例。而在以液態氨為舞台背景的世界裡,我估計氮原子的數量將明顯超過氧原子。根據所含的氧原子和氮原子數量的多寡,可以用來區隔不同亞種的蛋白質和核酸分子。

而在以液態甲烷和液態氫為舞台背景的世界裡,類脂化合物的成分里缺乏氧和氮,而主要是碳和氫,這就是為什麼類脂化合物是非極性化合物的理由了。

但是,在一個如水星般炎熱的世界裡,所有這些化合物都不存在。沒有哪種有機化合物,除非一些非常簡單的,能夠長時間耐受液態硫磺的溫度。事實上,地球上的蛋白質在60° C的溫度下只能堅持幾分鐘,再長就無法存活。

那如何確定有機化合物呢?首先的想法,或許是可不可以用其它元素來替代氫原子,因為在這樣炎特的世界裡,氫將極度缺乏。

讓我們來觀察一下氫原子。由於它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因此它可以擠進分子結構里其它原子無法進入的地方。任何碳鏈,無論多麼複雜,都能夠在其周遭附著上氫原子,使其成為碳氫化合物,也就是烴類。如果用其它原子,就會顯得太大了。

那哪一個能作為替代氫原子呢?好的,一種和氫原子的化學屬性相近(至少就參與特定分子的結合的能力而言)而且和氫原子一樣小的原子就是氟。不幸的是,氟太活躍了以至於化學家們總是覺得它難以對付,因此自然而然地會去研究更加馴服的原子種類。

這在二戰期間得到了改變。那時,六氟化鈾是唯一能讓鈾變成一種容易氣化的化合物。正是因為對鈾的研究所需(原因你懂的),氟才受到重視,不管是否情願。

結果,得到了一整組的「碳氟化合物」,它是由碳和氟,而非碳和氫,構成的複雜分子,也是氟基有機化學的基礎。

誠然,碳氟化合物比對應的碳氫化合物要不活躍得多(事實上,它們在工業上的用途正是在於它們的這種不活躍),並且它們似乎最不能適應構成生命所必需具備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然而,發展至今的碳氟化合物,可以和氫基有機物中的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相類比。如果我打算只從聚乙烯來判定氨基有機物的潛力的話,那我真懷疑我們能否很容易地來設想蛋白質的潛力。

據我所知,還沒有人做過氟化蛋白的研究,或者甚至還沒有人想過要去研究它。但是,為什麼不呢?我們可以非常確信,氟化蛋白在常溫環境下應該不會比普通的蛋白質來得活躍。但是在象水星這樣的星球上,那裡會非常熱,會將氫基有機物完全破壞,而氟基有機物卻有可能變得恰好足夠活躍,以至於可以來支持生命,特別是由那些生命形成的氟基有機物。

那些以硫為介質的碳氟化合物生物所依賴的,當然是基於這樣的假設,那就是在那些炎熱的行星上,氟、碳和硫的數量足以支持讓生命在數億年里形成所需的隨機化學反應。這些元素在宇宙中比較常見,所以上述假設並不是天方夜譚。但是,為了保險起見,讓我們考慮其它可能的選擇。

假設我們不用碳作為構成生命的巨分子的主要成分,有沒有和碳的獨特屬性相近的元素— 能夠構成長鏈和長環—從而使能夠用來表達生命多樣性的巨分子結構得以存在呢?

在這方面離碳最接近的原子是硼和硅,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碳的左邊,而硅則位於碳的正下方。然而,這兩個元素中,硼是相對稀少的元素。由於硼在地殼中的低聚集性,讓它參與的那些產生生命的隨機化學反應會非常緩慢,從而在僅有的五十憶年當中,產生以硼為基礎的生命的概率幾乎不存在。

那就只剩下硅了。不過至少,我們有充分的事實依據的。水星,或者其它的炎熱的行星,可能缺乏碳、氫和氟,但它一定富含硅和氧,因為這是岩石的主要成分。一個一開始就缺乏硅和氧的炎熱的行星將無法存在,因為它將不會比那些散布著的鎳-鐵隕石有更大的質量。

硅可以形成同碳鏈相類似的化合物。氫原子可以鏈接硅鏈,而非碳鏈,從而形成硅烷。不幸的是,硅烷會比其對應的碳氫化合物更來得不穩定,並且在不太可能在高溫下存在於一個形成生命所需的複雜分子結構當中。

誠然,硅確實能夠在岩石中形成複雜的長鏈,並且這樣的長鏈能夠輕易耐受高熱。然而,我們這裡討論的不是那種只鏈接硅原子的硅長鏈(Si-Si-Si-Si-Si),而是那種部分硅原子被氧原子所取代的硅長鏈(Si-O-Si-O-Si)。

每一個硅原子鏈接四個氧原子,因而你須將它們想像成這些氧原子每個都和它上面的和下面的硅原子相鏈接,同時,它也和周圍的硅原子相鏈接。這樣就構成一個三維立體的網路結構,因而它是非常穩定的。

然而以這種硅氧鏈為基礎, 當它鏈接的另外兩個原子不是氧原子而是碳原子會怎樣呢?當然這種情況下,碳原子還可進一步鏈接氫原子。這種雜交分子,無論是硅基的,還是以碳基的,都被稱作硅酮。這些化合物同樣也是主要在二戰時期開發出來的,從它們誕生之日起,它們就以極強的穩定性和不活潑性而引人注目。

同樣地,在具備更大的複雜度和高溫的條件下,硅酮將展示其形成生命所需的活躍性和多樣性。另一種可能性:也許存在某種硅酮,它們含有通過氟原子,而非氫原子鏈接的碳鏈。我們可以叫它氟化硅酮(Fluorosilicones),雖然,據我所知 — 很可能我是錯的 — 目前還沒有對它的相關研究。

硅酮或氟化硅酮,可不可能這種化合物的簡單結構(在高溫環境下保持為液體狀態)形成了生命的舞台背景,而其複雜結構則形成了這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呢?

就此,依據溫度的不同,從赤熱到接近絕對零度,我們可以將生命的化學構成列示出來:

1, 以氟化硅酮為介質的氟化硅酮生物;

2, 以硫為介質的碳氟化合物生物;

3,* 以液態水為介質的核酸/蛋白質(以氧為基礎的)生物;

4, 以液氨為介質的核酸/蛋白質(以氮為基礎的)生物;

5, 以液態甲烷為介質的類脂化合物生物;

6, 以液氫為介質的類脂化合物生物

在這六個當中,只有第三個是「Life-as-we-know-it」(我們所知的生命),我在它上面打上了星號以免遺漏。

當然,這並沒有窮盡我們的想像,因為科幻作家早已假定存在著靠核能生存的金屬生物,生活在天然氣里的霧狀生物,生活在恆星上的能量生物,生活在空間里的心智生物,還有生活在多維空間里的不可名狀的生物,等等。

不過,基於宇宙中那些最常見的原子,它似乎包含了通過純粹的化學現象最有可能產生的那些生命形式。

因此,當我們走向太空,那裡可能會讓我們有多於預期的發現。我不僅可以期待和我們具備相同生命形式的外星人兄弟相遇,我還會希望在那些並非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的可能性當中找到我們的遠房表兄弟。

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會偏愛我們的這些表兄弟。在我們的兄弟之間,競爭可能會很激烈,甚至超級激烈,因為我們或許都非常想攫取對方的星球。而由於相互之間能夠完美地吻合,我們和我們的那些在炎熱世界的或者在寒冷世界的表兄弟之間,有的只有友誼。每個星球都自成一體,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的生命將自給自足。而每個星球對其它星球而言,既無用也無求。

現在可以再來看摩西十誡中的第十誡(譯者註:「第十誡:不可貪戀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容易理解多了!


《沙丘》弗蘭克.赫伯特,第一部有關生態系統的科幻小說,沙丘星上缺少水,生活在這顆星球上的物種(包括人類)的構造都是最大化的利用水。這部小說對於沙丘上的生態、宗教、政治都有具體描寫。

《神們自己》阿西莫夫,裡面創造的家庭模式很有意思。一個家庭包括理者(學習的知識)、情者(負責生小孩)、撫育者(負責養小孩),他們都是密度比較低的能量集合體。一個家庭的使命是誕下新的小理者、小情者、小撫育者,然後三人進行最後的交媾融合成一位密度較大的長者,負責對族群做決策、知識的傳遞,保衛族群。

《表面張力》詹姆斯·布利什,設定大概是某顆星球上被基因改造過的人類只有藻類大小,生活在水中。當他們想突破水面時,水的表面張力會將他們拽回水裡。因此表面張力成為他們探索天空的阻礙。故事就講了他們如何與其他藻類做鬥爭、如何發展科技衝破表面張力探索新世界。

喬治.馬丁《萊安娜之歌》,厄休拉.勒奎恩《黑暗的左手》,最近因為電影而火起來的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私心覺得大衛布林的《陶偶》也算符合題主要求……

其實科幻小說里對於新人類的想像有很多,題主要不要考慮入個坑?


『最大腦洞』的話,就一定要從本質上顛覆。如果能顛覆對生命的認識,那就是對生命的腦洞最大化。

但「生命」這個定義很難顛覆,因為我們並不能 給生命一個令人信服的定義。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生命是什麼。

從網上能找到的生命定義有兩個。

1. 一種自我更新的、繁殖的、與外界環境 交換信息和物質和能量的一種系統。

2,負熵。

如果你遵守以上是生命的定義的話,就可以開腦洞了。

我們認為生命是一種高度有序的存在,機體能夠有序維護,功能可以有序發展,有細胞,有協同, 如果機體不能有序的運行,機體就會死。

但是可能存在一種食熵的生命,生活在黑洞附近,因為黑洞是無限大的熵,混亂度無限高,這種生命不斷吞食混亂度、消滅秩序而存在。

它們 看上去就像是《動物去哪兒》里那陀黑的東西,Obscurus,因為它是混沌的、混亂的,一有機會就要無限向外擴張。

我們這些生命一碰到Obscurus就會死,因為我們的肢體立刻失去了秩序規則 ,整個機體變成巨大的混亂,電子不再有序呆在原子里,水分子和碳元素不再有序的構成身體, 大腦不能指揮任何生命節律,細胞 也不能正常工作,一但生命體變成無序度不斷增加的機體,生命就死了。

但是,如果Obscurus碰到我們,它也會受傷,因為它需要混亂 ,如果一個Obscurus從黑洞掉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和人類都會吸走它體內的混亂度 ,一邊是地球生命批量的死去,死亡程度比核彈更加恐怖,大面積的生物體由於無法保持有序存在,一瞬間全部爆炸化成血池血污。同時Obscurus也在痛苦的掙扎,因為它的身體在融化。

從這個角度看,你可以視Obscurus為一種「負生命」。


---------如何理解「負生命」--------------

用人類的邏輯無法理解負生命。人類會問,如何循環,如何新陳代謝,如何思考?這些對Obscurus都不適用。因為循環新陳代謝和思考都是秩序,而Obscurus是反面。它不循環、不代謝、不思考,粉碎一切有秩序有規則的東西。且不斷擴大。你可能認為有思想才是有意義的,但對Obscurus不是,混亂才是有意義的,因為混亂是一切的歸宿。

我們的力量來自於肌肉骨骼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協作發揮作用,能力來自於秩序。Obscurus的力量來自於混亂,雖然沒有肌肉骨骼,但它生活在黑洞附近,黑洞巨大的力量無盡的提供更多混亂給它,使它越來越強大。

--------壽命--------------

Obscurus壽命是無限的。因為宇宙的終極方向是走向無限的熵增。整 個宇宙都是巨大的Obscurus的培養皿,隨著時間推移,熵不斷增加,宇宙不斷走向混亂,整個宇宙的最終結果是變成一個無限的混亂系統,也就是一個Obscurus。

因為Obscurus是有發展方向的,所以它是有年齡的。它的歸宿就是宇宙的末日。當整 個宇宙變成Obscurus的時候,也就是熵發展到最終,混亂度到達極限無法再增加的時候, Obscurus就死了。它的生命就是混亂的增加 ,當全宇宙最終熱寂,混亂度無法再增長的時候, Obscurus就死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Obscurus發展的歷程就是宇宙的歷史。

----------負生命與外界環境---------------

Obscurus和外界是交互的。它的食物就是混亂。它最愛的食物可能是這樣的,:一個活人被扔進黑洞,整個人,連同他大腦中的一切信息頓時化為烏有。在高溫高壓狀態下,它的屍體也無法維持,立刻被擠爆變成一團血污,然後再擠壓,變成混亂的原子漿,再擠壓,變成更無序 的一團物質。所有 的信息喪失,所有的結構、組織、穩定的狀態喪失,這個過程,就是Obscurus的美味的味道。我們吃東西吃個味道,這個「一切信息和有序喪失的過程」,就是Obscurus的味道。

Obscurus是發展的、可以繁殖也可以自我不斷發展進化。

繁殖就是一個Obscurus可以分裂成無窮多個小型的Obscurus。但Obscurus本能的追逐體形變大,因為混亂總是傾向於更加混亂。——你把一堆紙扔向天花板,這些紙的順序就打亂了,你撿起來再扔一次,秩序會更加混亂。所以 混亂度永遠傾向於增加。所以Obscurus的本能就是追求自己變大。

它也可以發展、順應環境和改變形態。
在很久很久年以前,比太陽系的歷史還久遠許多,宇宙中的 神族需要做一個項目,在宇宙中清空了一個500億光年的區域。

關於宇宙巨洞 http://baike.baidu.com/item/%E5%B7%A8%E5%9E%8B%E5%AE%87%E5%AE%99%E7%A9%BA%E6%B4%9E
關於神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82613/answer/91351791

在這個500億光年範圍中以前存在黑洞,當黑洞被清理掉之後,Obscurus大量的死亡了。但是,有些Obscurus被爆炸吹到邊緣地區,受傷嚴重但是倖存了下來。在那個區域存在一批死亡星體,Obscurus躲藏在死亡星體裡面。那個區域後來成為人們傳說中的『鬼域』,因為離那片星空近一點,會出現各種儀器失靈、物質爆炸、飛船被吸過去、死亡等 各種離奇事件。其實並不是存在鬼,而是存在太強的混亂場,離的近了會熵增、失去秩序。

在這片死亡星體里苟且的Obscurus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沒有足夠的混亂度可吞食。所以它們力量減弱,以至於可以容忍身邊存在一些有秩序的時空。為了生存,Obscurus進化成一種同時容忍混亂與秩序 的存在形式。


孫嘯所說的那種生命形式在天文學界是有人考慮過的。
「If we assume that an alien has control of its own appendages, or more generally, if we assume the organism functions coherently as a system, then its size would ultimately be constrained by its ability to send signals within itself at the speed of light - the fastest allowable speed in the universe. For an admittedly extreme example, if an organism were as big as the entire solar system (about 10 light-hours across), and if it wanted to scratch its head, then this simple act would take no less than 10 hours to accomplish. 」
出自https://www.nasa.gov/vision/universe/starsgalaxies/search_life_I.html
Neil deGrasse Tyson於2003年寫的,對天文有濃厚興趣的人不可能沒聽說過他,然而他應該不是第一個想到行星系和更大尺度生物的天文學家。


Star Trek裡面Q這樣神級的生命形式,8472這樣液態空間喜歡佔領一切的生命形式。The Gods Themselves裡面物理規則不同的生命形式。


五萬年前的客人

——童恩正

一、天外來客

  這是一座無邊無際的亞熱帶森林。

  森林中的夜晚是喧鬧的。動物在低沉地咆哮,貓頭鷹在凄厲地哀鳴。無數小蟲用它們毫無間斷的聲音鳴叫著。

  一隻花斑的猛虎,用無聲無息的步伐在樹林中跑著。突然,它停下來了。在月光照耀的林間空地上,一條吃得太飽的蟒蛇,正在憩睡,巨大的蛇身盤成一堆。猛虎悄悄地移動了幾步,然後小心伏在地上。現在只要最後一次跳躍,蟒蛇就將成為它利爪下的獵物了。

  然而這一次跳躍並沒有實現。天空中傳來了一陣隱約的隆隆聲。猛虎警覺地豎起耳朵,不安地向四面張望著。動物自衛的本能告訴它,有新的危機來臨。

  災禍來得十分突然。東方的天空閃現了一片耀眼的紅光,一個巨大的火球,以閃電般的速度向森林衝擊過來,接著是一聲劇烈的爆炸。

  這事發生在公元1645年夏天。半年以後,在北京皇城中一間陰暗的屋子裡,一個梳著辮子的官員,用十分工整的字體,在史書上作了下面的記載:


  「順治二年五月,有巨星自東隕落於粵。紅光燭地,聲如雷鳴……」

二、奇異的石頭

  郭小林在夏令營中已經6天了。由於今年的夏令營是設立在遠離城市的森林中,因此生活就特別緊張和有趣。在這些快樂的日子裡,少先隊員們參加了各種軍事遊戲,舉行了游泳比賽和爬山競賽,也開了篝火晚會。

  今天是孩子們停留在野外的最後一天,他們要舉行一次「探險」旅行。這就是說:帶上乾糧、羅盤,深入原始森林。誰都想抓緊這個機會替學校和少年博物館採集些植物標本。

  在涼爽的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營員們就沿著林間的小路出發了。一位伐木工人做了他們的嚮導。郭小林以夏令營旗手的身份,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並且還背了個皮盒子,裡面裝的是指南針。

  在行軍途中,郭小林雖然也知道伐木工人是絕不會走錯路的,但他還是不斷地看著指南針。因為這是旅行家的規矩。「迷失方向是探險家的恥辱!」他十分莊嚴地向同學們解釋。

  中午,營員們到達了目的地——一個代木工人的工作區。工人熱情地歡迎了孩子們。吃過午飯以後,老師宣布讓大家自由活動兩小時。郭小林在出發前就和他的朋友挑了戰,他們要比賽誰採集的東西多。他一個人爬上了伐木工人木屋後的小山。夥伴們快樂的喧嘩聲很快就落在身後了。他們在樹林中鑽了很久,然而沒有找到什麼值得保留的東西。

  不知不覺地,郭小林越走越遠了。最後,他爬上了一座高山山頂,這兒的風景真好,綠色的森林像海洋一樣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幾條河流像鏡子一樣在閃著光。

  於是,郭小林又摸出了自己的指南針,準備再校對一下方向,可是一樁奇怪的事發生了。

  他清楚地記得,伐木工人的小木屋是向著北方的,山在木屋背後,那麼,現在木屋應該在他的北方,可是指南針指示的,木屋卻在西南方。

  看樣子,「探險家的恥辱」——迷失方向的事故已經發生了。郭小林懊惱地搖動著指南針,磁針搖晃著擺動了一會,但是木屋還是在西南方。

  一個少先隊員是不應被這個小問題難住的,於是郭小林折了根樹枝插在地下,從樹枝的陰影看來,小屋的方向還是應該在北方。當然,用太陽來測定方向是不會錯的。

  現在可以肯定,這是磁針出了毛病。郭小林曾經聽老師說過,在某些大鐵礦的附近,是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的。他東張西望地看了一會,發現就在山背後的樹林中間,有一大片黑色的、光禿禿的地方。郭小林的好奇心又發作了:這是不是鐵礦呢?

  郭小林小心地走下山來,他發現這兒原來是一片沼澤,黑色的、發著臭味的爛泥延伸到遠方,像森林中一個黑色的湖泊。和周圍陽光照耀、鳥語花香的森林一比,這地方顯得死氣沉沉:既沒有一根青草裝飾這黑色的地面,也沒有一聲鳥叫來衝破這兒的寂靜,空氣中散發著一種令人感到沉悶的氣氛。

  如果不是一樁偶然的事引起了郭小林注意的話,他應該是帶著失望的心情往回走了(連一點有意義的東西也找不冢)。就在離岸邊幾米的地方,他看見爛泥中有一塊石頭。

  爛泥中發現石頭,這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真叫人奇怪,這塊石頭是浮在泥上的。郭小林知道,任何一塊石頭丟到這樣的泥坑中都會一直沉到底的。

  郭小林找來了一根長樹枝,冒著陷進沼澤的危險,把這塊石頭撥到岸上來。

  這是一塊灰褐色的石頭,閃著金屬的光澤。令人詫異的是這塊拳頭大的石頭,拿在手裡卻比木頭還輕。

  「這是什麼東西?」

三、天乙星,謎星

  嚴寒的深夜。整個北京似乎都已經入睡了。然而李明哲教授卻好像忘記了白天工作的勞累,忘記了自己手中的煙斗已經熄滅多時,他面對著桌子上的一份實驗報告,陷入了沉思。

  5個月以前,科學院收到了一個從廣東寄來的包裹,裡面裝著一塊石頭。這是一個少先隊員在野外發現的。學校教師的來信中說:在拾到這塊石頭以後,學生們為了要確定它的性質,曾經用酒精燈燒過,也往上面倒過濃硫酸,然而用盡了一切方法,這塊石頭連顏色也沒有變,這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把它送到科學院來化驗。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向李明哲教授提供了這份幾乎令人難以相信的、神話般的報告。正是這份報告,使李明哲教授回憶起了一段遙遠的往事。

  那是40年前的事。那時,白髮蒼蒼的老教授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四年級大學生。他在數學繫念書,卻對天文學,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在2000多年來中國的歷史書籍中,保存了極為豐富的天文學史料。古代的天文學家們運用簡陋的儀器,一代又一代地注視著星空的變化。他們不但從實踐中掌握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而且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農業、航海等生產活動上去。年輕的李明哲曾經多次為我們祖先的智慧感到驚異和驕傲。為了想使中國人民在天文學上的成就,能在世界天文學史上放出光彩,他立志獻身於這門科學。因此他曾選擇了一顆在當時廣泛引起注意的星,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這顆星,中國史書上稱它為「天乙星」。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寫的《史記》中,就有過記載。以後各個朝代的史書中,關於它的記載更加詳細。從記載上看,這顆星十分神秘,有很多不可解釋的地方。譬如說,從它的亮度看來,它應當離地球很遠,但是從它運動的軌道和速度看來,它又應當離地球很近。更奇怪的是:到了1645年,這顆星就突然消失了。國內外好幾個學者對它進行研究以後,都得出了一個結論,說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關於這顆星的記載都是錯誤的。一位日本教授甚至稱「天乙星」為「謎星」,並且預言,一切企圖解開「謎星」之謎的努力,都是不會有結果的。但是,李明哲對自己祖先忠誠的科學態度和卓越的觀察能力,有著堅定的信念,沒有為這些議論所嚇倒,他深信隨著科學的發展,「謎星」之謎終有被揭露的時候。

  經過了一段長時期艱苦的工作,在搜集了「天乙星」的全部資料並經過成千次的計算以後,李明哲在畢業論文中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這顆星的運動規律和一切星球不同,可能這顆星不是自然的星球,而是人造的。地球上的人雖然不能造它,但其他星球上的人卻可能造它。在當時,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推測,因為在40年以前,世界上既沒有火箭,也缺少宇宙航行的知識,關於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也是剛剛開始。論文交出以後,雖然得到了個別老師的讚揚,但是數學系的系主任,一位美國留學生,卻在論文後面批了四個大字:「胡說八道!」年輕的大學生一氣之下,當著系主任的面就把論文燒了。

  大學生活已經過去40年了。然而今天晚上,李明哲又回憶起這段往事。他發覺發現這塊石頭的地點,在1645年曾有一塊隕石降落過,這塊石頭是不是和隕石有關呢?1645年的隕石是不是又和「天乙星」的突然消失有關呢?一系列的聯想在他頭腦中起伏。

四、探訪

  經過幾個月緊張的學習,現在已經是舉行期終考試的時候了。

  放學以後,郭小林先到同學家中去借了幾本書,然後很快地跑回家去。考試期間,時間需要抓緊一點。

  「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媽媽在樓梯口迎著他,「客人已經等你一個多鐘頭了。」

  「客人?」郭小林說,「有誰找我複習功課嗎?」

  他跑進房門,立刻就愣住了。坐在房中的不是他的同學,而是三個大人。其中有一個戴眼鏡的老人。

  「郭小林嗎?」這老人看出他的尷尬樣子,「我們是科學院的。我叫李明哲,這兩位是我的助手。」

  「李明哲教授!」郭小林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自己面前的和藹的老人就是有名的數學家李明哲教授。報紙上經常以很大的篇幅介紹他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目前他正領導著一個研究機構,從事一種大型的人造衛星的製造。

  「去年夏天,我們曾收到過一塊奇怪的石頭,這是你在野外找到的,沒有忘記吧?」

  郭小林想了一會,便把自己發現那塊石頭的經過說了一遍。他發覺三個客人對他的介紹十分注意,因此便儘力說得詳細一些,連一點細節也不敢忽略。

  「太好了!」教授滿意地敲了敲煙斗,「如果我們到森林中去,你還可以找到那塊地方嗎?」

  「能找到,因為那兒的方向我記得很清楚。什麼時候去?」

  「明天。」

  「明天?不行呀!我還要考試呢。」郭小林說。

  「我們會替你請假,讓你補考。」教授安慰他,「這項工作有重要的意義,老師會同意你的。」

  「你們要去找什麼呢?那塊石頭到底是什麼東西?」郭小林問。

  看了郭小林那種激動和好奇的眼光,教授笑了一笑說:「剛才我聽你媽媽說,你長大了想成為一個天文學家,是嗎?」

  「是的。」郭小林不好意思地承認。

  「好極了!」教授笑眯眯他說,「一個優秀的天文學家,除了必須有豐富的知識以外,還要具有高度的忍耐力,要隨時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因為天空中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的,對於一顆星的觀測,有時需要幾十年持久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一點成績。從現在開始,鍛煉一下你的忍耐力吧。在沒有去實地考察以前,我不能回答你的問題。沒有根據的推測是違反科學的。再見了,小弟弟!今天好好休息吧!明天早晨8時,我們派車子來接你。」

  第二天早晨正8時,教授的汽車就以科學家所特有的準確性停在郭小林的家門外。

  汽車順著光滑的柏油路向山區急駛。在路上,郭小林雖然有很多問題想問教授。可是他想起了一個天文學家應具備的條件。為了鍛煉自己的忍耐力,他沒有開口。教授也沒有談到那塊石頭,只是問問他的學習情況。

  三天後,汽車到達了森林地帶,在那兒有一架「北京-102」型的直升機在等著他們。幾小時以後,直升機就像一隻大蜻蜓一樣,輕輕地在伐木工人的住地降落了。

  從這兒出發,郭小林毫不費力地領著教授他們找到了那塊沼澤地。

  「就在這兒!」郭小林指出了發現石頭的地方。

  教授嚴肅起來了。他對這地方的地形、周圍的植物分布狀況,作了詳細的考察。從各個角度向這塊沼澤地拍了許多相片;他的助手捧著一個很複雜的儀器到處走動,念著一些數字。從這兩個年輕人興奮得發紅的臉上,郭小林知道他們已經有了很重要的收穫了。

  「我們要排干這兒的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發掘。」在調查結束以後,教授說,「現在首先要訂出詳細的計劃來。回去吧!」

  在歸途上,教授不停地在筆記本上計算著什麼東西。他的兩個助手在激動地低聲交談著,郭小林只聽到他們的話中不斷出現「不可思議!」「這個發現要震驚世界!」等等帶有驚嘆號的句子。這時郭小林的好奇心已經強烈得沒法遏制,「天文學家的忍耐力」終於徹底垮台了。他鼓足勇氣輕輕地問道:「你們究竟發現了什麼東西?」

  教授思索了一下,回答他說:「現在可以向你說明一下我們對這件事的推測。由於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剛開始,所以在某些方面還只是一個假設……」

五、教授的話

  專年夏天,科學院接到你寄來的物品後,我們立刻進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試驗,企圖確定它的性質。但是我們很快就發現,這不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而是一種合金。它具有難以想像的堅硬性和耐高溫性;尤其重要的是,這種合金具有極強的吸收各種輻射線的特性。然而,它的成分和構造,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弄清楚。這是一種高度智慧的創造,這種科學技術的成就,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現代的科學水平。這種合金是在另外一個世界,由另外一種生物所製造的。

  歷史記載告訴我們,1645年,曾經有一塊隕石墜落在這個地方。剛才我們的觀察也證實了這點。由於隕石降落時所引起的爆炸和空氣的震動,周圍的樹木都死亡了,地面也由於巨大的衝擊而形成了一個大坑,以後注滿了水,就成了那塊沼澤。

  300年以來,人們都認為降落在這兒的是一塊普通的隕石,可是由於這塊合金的發現,使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塊隕石,而是一支火箭,這是在別的星球上生活的、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向地球發射的一支火箭,用這種合金製造火箭,不但輕便堅固,並且因為它具有吸收輻射線的能力,所以可以防止宇宙射線和火箭本身原子能發動機所放射的有害的射線對人體的傷害。我們毫不懷疑這支火箭上已經使用了原子能發動機,因為高速度的、能夠在星際航行的火箭,只有使用原子能發動機才有可能。

  現在我們要來考察一下,這支火箭是從哪一個星球上發射出來的。在這裡,我要向你談一點天文學方面的知識。太陽,加上九顆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以及另外一些圍繞行星旋轉的衛星,就構成了我們的太陽系。在太陽系以外,又有無數的恆星和行星,其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是半人馬座的愛發(α)星,它距離地球4光年,就是說,從這顆星到地球,用光的速度即每秒鐘30萬千米的速度來走,也要走4年。即使是使用原子能發動機的火箭,要走這樣長的距離,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斷定,這支火箭不會是從太陽系以外的星球發射的。

  在太陽系以內,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就是火星。這是一顆十分有趣的星,100多年來,科學家曾經不止一次地為它的某些神秘現象所迷惑。譬如說:它表面上的運河網,它那與地球多少有些相似的自然條件,以及它那兩顆衛星所顯示出來的一些反常現象,等等。在很長的時期中,人們都相信火星上是有高級生物居住的。最後,有一位科學家,終於以大量的事實,證明火星上的確有高級生物,他們具有高度的科學水平,火星的兩顆衛星就是他們發射的人造衛星。這種生物既然能夠發射直徑達到幾千米的人造衛星,自然也能夠向地球發射火箭。因此,我們初步肯定,這支火箭是從火星上發射的。

  不過當我迷那塊合金進行研究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另一種奇怪的現象:從合金中某幾種稀有金屬的放射性同位素所提供的資料看來,這塊合金至少已經有5萬年的歷史,也就是說,它是在5萬年以前製造成的,而火箭也應當在5萬年以前就發射出來了。

  肯定火箭是5萬年以前由火星上的生物發射以後,我們還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這就是5萬年以前發射的火箭,怎麼會等到1645年才墜落到地球上來呢?我的推測是這樣的:這支火箭發射以後,在它遙遠的航程上,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很順利地到達了離地球很近的地方。可是就在這時,也許是機器發生了故障,也許是駕駛員操縱的錯誤,火箭突然失去了推進力,於是,它便由於自己的慣性而圍繞著地球旋轉,成為地球的一顆「人造衛星」。它不會掉到地上來,因為它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剛好和地球的吸引力相等。坐在這支火箭里的生物,已經能夠用望遠鏡看到地球上雲霧瀰漫的美麗景象,但他們卻永遠不能到達這個目的地了。

  在距離地球幾萬千米的高空是沒有空氣的,所以這支火箭也不會遇到任何阻力,它只是用原來的速度一圈又一圈地圍繞著地球旋轉。就這樣經過了5萬年。在這段漫長的時期中,人類在進化著。大約2000年以前,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顆與眾不同的「星」,並且把它的運行規律在史書中記載下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天乙星」,日本人稱它為充滿了謎的「謎星」。我曾將「天乙星」的運動規律,與火星發射火箭到地球的運動規律,進行過一次初步的計算,這兩個數字恰好是符合的。

  這支火箭,原來是可以永遠運動下去的,但到了1645年,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它遭到了毀滅。我們知道,在宇宙空間里,有無數高速運動的小石頭在飛行。這些小石頭有時被地球吸住,以每秒鐘100千米的速度飛進地球的大氣里,因為和空氣摩擦發生高熱,便放出很強的光,這就是我們在夏天晚上時常看到的流星。從精確的數學計算可以知道,1645年舊曆5月,地球正好經過一塊小石頭最密集的空間,受到了一次最厲害的「流星雨」的襲擊。在雨點一樣的流星的衝擊下,在地球大氣層以外運動的火箭,就被一顆流星碰上了。由於劇烈的碰撞,火箭脫離了自己的軌道,就像一顆普通的流星一樣,墜落到我們的地球上來。火箭掉下來以後,它上面儲藏的原子能燃料發生了某種變化,使得那塊沼澤里充滿了對生物不利的輻射線,我們剛才用儀器測量的結果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在那個沼澤中,既沒有一根水草,也沒有一條爬蟲。上次你的磁針失靈,也正是輻射線的影響。火箭的一塊碎片被你無意中拾到了,其他的部分一定還保留在那個沼澤中間,經過發掘,我們一定可以找到的。

  等到我們分析出這種合金的成分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製造了。同時我們還可能在發掘中找到更多的東西。這一切都會幫助我們進一步掌握星際間航行的火箭技術。人類征服宇宙的宏偉計劃將更快地實現了……


硅基生命.....

初中的時候記得看到過《科幻世界》裡面有一篇文章(具體忘了是什麼題目),裡面有一種以硅為生命基本元素,身體可以自由變換形狀,誕生於他們恆星的星際塵埃之中,圍繞恆星旋轉,吸收太陽射線能量為生的生命形式....然後人類打不過了因為用槍打不死...

是不是感覺很強(*-*)

但是智商是個硬傷....不能理解微積分以上的數學了....

切入正題----------------

硅基生命的概念最初在1891年被科學家Julius Sheiner提出,一名叫James Emerson Reynolds的科學家也認可說以硅為基本元素的生命體可以在高溫環境下生存due to 硅化合物的熱穩定性,也有一定可能它們(目前只能用它了...)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引用Dickinson and Schaller的一段話

「這是一隻徜徉在硅基植物叢中的硅基動物,這種生物體的結構件可能是被類似玻璃纖維的絲線串在一起,中間連接以張肌件以形成靈活、精巧甚至薄而且透明的結構。」

我們看起來就像活動的晶體(可以想像一坨硅化合物晶體在你面前扭是什麼感覺)

(PS. 熱穩定性,thermal stability.表示物體在溫度的影響下的形變能力,形變越小,穩定性越高)

這也驗證了上述的科幻小說有一定科學性2333


那為什麼我們要提出以硅作為基本生命元素呢?

1.碳硅鍺錫鉛,硅元素就在碳元素的下方,有著和碳元素相似的化學性質,都可以組成長鏈或者是polymer,這就很厲害了,硅-硅鍵能量高,吸收好,適合外星生命體使用。

2.硅在宇宙中分布廣泛,硅的宇宙丰度是10,作為評判宇宙丰度的標準,而且貌似宇宙的晶體星球也蠻多的?並不清楚....本人不才還請宇宙科學的大佬來指正一下....

3.硅和氧的結合能力很強,可以形成硅酮纖維給他們搭骨架,但是它們的呼吸作用就不能使用氧氣了,吸一口氧氣然後過24小時吐出一坨玻璃彈珠是什麼感覺....所以它們獲得能量的方式有可能就是吸收太陽能量。


當然,這個理論還是很存疑的,因為我們並不能模擬出一個高效的釋放硅基生命體儲存的能量的方式,也就是說,它們很可能跟樹懶的行動方式相近....

網上隨便拉幾張圖,侵刪


本人學渣一枚,生物學術水平不到位,此文純屬瞎說,若有不當之處,歡迎各位大佬多多指正以資鼓勵....

當然咯,首答歡迎各位賞臉轉載(&> _ &<)


人類很寂寞。

人寂寞了之後,一般會產生幻覺。

比如:
女子自述遭外星人劫持進行交配實驗 被迫性交(圖)

女子自稱遭外星人劫持 進行「交配實驗」(圖)

6個自稱與外星人交配過的人

女子自稱與外星人做愛 從未體驗如此快感(組圖)


《深淵上的火》中提到的幾種智慧生命都顯得腦洞很大,而且邏輯基本能夠自洽,建議沒讀過的找來讀一讀。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以下嚴重劇透)


應該差不多了,開始介紹:


1、天人。

嚴格來說這不是「地外生命」,而是「地外智慧」。小說中可探測的宇宙分三層,最內層的是光速不可超越的爬行界,包裹著無法探測的零意識深淵;中間層是可以通過躍遷實現超光速旅行的飛躍界,這一層所有智慧生命的科技上限基本相同,所以才能夠保持相對的和平;飛躍界之上稱為超限界,其間生物被飛躍界稱為天人,他們擁有的智慧遠遠超過飛躍界生物能夠理解的範圍。對,不是「更聰明」,而是「聰明的無可理喻」。對天人來說,生命本身無足輕重,智慧才是一切的根源。

在飛躍界頂層的種族可以通過物理上遷移到超限界,再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智能上限,整個文明異變為天人,或者是製造出自己無法理解的超級計算機,自行進化為天人。爬行界、飛躍界的智慧生物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只不過是因為物理法則的限制才做了分層,但超限界的天人完全不同,在他們眼裡,飛躍界的生物都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動物,生活在自己進不去的深海里。

這個設定有趣的地方在於,界區限制對天人而言限制更大。天人無法在下層生存,只能派遣信使或者操控僕從來做事,也沒辦法展現出神奇得宛如魔法的科技水平。飛躍界完全有能力正面擊敗天人的僕從艦隊,但天人對信息的掌控和利用則是遠遠超出飛躍界水平。「神」要擊敗「人」,依靠的不是神跡,而是計謀。

2、樹人。

這是個非常容易想像的外星文明,簡單點說,就是具備了一定智慧的植物,把自己裝在小車上滿宇宙的跑。因為是植物,沒有腦子,思考起來很困難,所以在自己的小車上裝了輔助思考的計算機。

到這一步看起來沒什麼稀奇的,往下看:

然而,這一切都是一個陰謀。雖然樹人的小車是連爬行界的工廠都能照著設計圖打造的大眾設計,還記得對天人的設定嗎?「飛躍界的種族無法理解超限界的智慧」,對,小車是超限界設計出來的,整個飛躍界都看不出其中設計的奧妙之處,小車可以被外界信號操控,從而在極短時間內對車手完成洗腦!小說中接近一半的篇幅都集中在這個陰謀上。

被操控的奴隸種族並不是什麼稀奇設定,甚至在宗教典籍里都有所涉獵,但加上了「人類無法理解的超級智慧」,整個故事一瞬間就不一樣了。

3、爪族。

這是個真正腦洞大開的設定,沒看過的請搬個凳子坐下來免得摔倒,因為這個種族設定得太合理了,合理的你都覺察不出其中的腦洞。

這個種族簡單來說,就是「聰明的狗狗」,但一條狗的智慧也就是條狗而已。這個星球上,智慧屬於一種稱為「共生體」的組織結構:一群狗,通過高頻聲音溝通,幾個頭腦共同思考,頻繁交換信息,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靈魂。這樣的一小群一小群結合起來形成文明社會,自稱為「爪族」。

作者的補充設定才是爪族最精彩之處:

1、因為每一個組合內部的信號交流是通過聲音而非電信號,所以離得近了存在互相干擾的威脅,所以爪族組合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同組合接近時要麼是在戰鬥要麼是在交媾,都是動物本能的行為。所以,爪族雖然聰明不遜於飛躍界其他種族,甚至也處在飛躍界底層具備超光速飛行的條件,技術發展依然處在中世紀水平,因為他們之間的溝通太困難了。但正因如此,無線電的引入對種族的提升是突破性的,一個組合可以藉助無線電分布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內,不同的組合也可以親密交流。

2、身為組件的個體會死亡,但身為整體的靈魂只要有組件補充進來,是可以認為永生不死的,只不過隨著組件的更換,記憶、思維方式也會改變,善良轉變為邪惡,工匠轉變為管理者,等等。一個組合大部分死亡後,殘件可以融入其他組合,生存的殘件保留的記憶和思維習慣可以被新組合繼承,但決定行動的「靈魂」是哪一個就要看組件的意志力了。順便一提,這個設定提供了小說中一半篇章的主線矛盾。

3、常規的生殖方式是個體之間交配,生下的孩子在母親的組合內接受思想聲音,長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分裂」出新的組合。只有通過這種方式生長的個體幼崽才是被社會接納的成員,如果出生就被剝奪了在思想聲中成長的權利,就會墮落為僅僅只有本能的野獸。圍繞著生殖規則,爪族社會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道德體系,你大概也猜到了,有幾個主要角色對這套體系不以為然。

4、組合也不是隨隨便便拼湊幾個就行,不同的個體必須磨合才能形成統一思想。組件太多了思維傳導得慢,會比較笨;組件太少了死一個就容易崩(畢竟是中世紀水平,活著本身就不容易);都是同一性別容易陷入瘋狂;組件平均年齡太老了不容易改變觀念,太小了社會經驗不足顯得毛毛糙糙。不同於其他小說中根據年齡、身材、出生地、種族來判斷,對於爪族而言,有一套基於組件的「第一印象」判別規律,這也是爪族中每個組合不至於千篇一律的關鍵。

小說鏈接
深淵上的火-弗諾·文奇-科幻小說網


變形金剛和奧特曼吧


我有個猜想:

有生命的類地行星,越早的生物越趨同

說不定某顆類地行星上出現過與三葉蟲類似的動物,但只出現了與地球脊椎動物不同的一種勉強可以算作脊椎動物的動物,更沒有出現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因為時間越長,偶然性積累得就越多,各星球上生物的演化偏差就越來越大


玻爾茲曼大腦


(圖片來源網路)

星雲生物,無數的星系偶然構成的思維體。
依靠輻射,引力,光之類的傳遞信息進行思考。
不需要攝入能量,其中的恆星本身可以供能。
不過由於光速上限,可能進行一次簡單的思考需要幾千萬乃至上億年。

純腦洞,無任何專業背景。
權當拋屎引玉~


地球形成的時間剛好差不多是宇宙冷卻到足夠穩定的時間
所以我們有可能是這個宇宙的第一批智能生命


這個不能說最大,但是是挺有意思的一個腦洞,劉慈欣在《山》裡頭描寫的地核文明,應該屬於硅基生命?或者機械生命體?這篇小說我非常喜歡,地核文明的探索過程和蘊含的哲思都很精彩。
書中原文:
「我們是機械生命,肌肉和骨骼由金屬構成,大腦是超高集成度的晶元,電流和磁場就是我們的血液.我們以地核中的放射性岩塊為食物,靠它提供的能量生存。沒有誰製造我們,這一切都是自然進化而來,由最簡單的單細胞機械,由放射性作用下的岩石上偶然形成的PN結進化而來。我們的原始祖先首先發現和使用的是電磁能,至於你們意義上的火,從來就沒有發現過。

  「那裡一定很黑吧。」

  亮光倒是有一些,是放射性物質在地核的內壁上產生的,那內壁就是我們的天空了。光很弱,在岩壁上游移不定,但我們也由此進化出了眼睛。地核中是失重的,我們的城市就懸浮在那昏暗的空間中,它們的大小與你們的城市差不多,遠看去,像一團團發光的雲。機械生命的進化時間比你們碳基生命要長得多,但我們殊途同歸,都走到了對宇宙進行思考的那一天。


彼得·沃茨的《盲視》,非常非常硬的一本科幻小說,曾入圍雨果獎、軌跡獎。裡面的外星生命代謝電磁場。但腦洞最大的是,自我意識是高級智能的累贅,而且這點有一定的理論支撐。


純粹的能量生命,拋棄了所有的物質結構,只保留了自己的意識,依靠光這樣的能量載體存在。


外星人與地球人長得基本一樣。

要處理信息必須有腦

想要看三維空間,就得有兩隻眼,並且只能是兩隻眼,因為3隻眼是浪費能量

眼睛需要傳輸巨量數據,為了響應速度和節省數據線,眼睛必須靠近大腦,

因為登高才能遠望,為了有更廣的視野,眼睛位置必須要高,所以眼睛不能長在腳上,那麼大腦也不能長在腳上。

眼睛的鏡頭必須經常清洗,因此必須有清洗液(眼淚)必須有抹布(上下眼皮)必須有潤滑液(瞼板腺),清洗液必須有下水道(鼻淚管),下水道堵了必須疏通(鼻淚管上邊有個噴槍)

要聽到聲音必須有耳朵,耳朵必須有2個,耳朵必須在兩邊,耳朵必須靠近大腦。

要攝取食物必須有嘴,防止食物倒流嘴必須在頭部,

要吸收營養必須有胃

要運輸營養必須有血

要使血流動必須有心臟

必須有腎

必須有肝

必須有

必須


去看看何夕的《假設》?
這篇小說沒有直接給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是看完它再看各位同好的答案會更有意思。


資訊統和思念體?


推薦閱讀:

「人類社會學」真的能推廣到「宇宙社會學」嗎?
有沒有原恆星質量小到幾乎不能進入主星序的?
如何看待新聞"宇航員曝驚人真相:月球是空心的有外星人飛船"?
《三體》中歌者文明所稱的主核、超核、母世界、種子等分別指的是什麼?
怎樣才能殺死一個變形金剛?

TAG:生命 | 地外生命 | 生物學 | 宇宙 | 天體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