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消化和繼承 ThinkPad 核心方面做的如何?是提高這個品牌的價值還是摧毀了呢?
怎麼叫毀了呢?原來90分現在80分,算毀了嗎?70分,60分,40分呢?
那麼如果死了,你根本買不到了,算不算毀了品牌?
如何定義毀了,每個人的尺度不同。
我覺得,NOKIA手機、愛立信手機、NEC手機,那些再也看不到了,買不著了的世界級品牌,消亡了。這算是毀了嗎?應該是吧。
沒死,依然賺錢,而且每年發布新產品,新配置和新面孔,可能帶給你新驚喜,例如X1 carbone,例如 ThinkPad Yoga,這算是毀了嗎? 顯然不算。
在2000年左右,每台價格大概是12000元,當時北京的平均工資大概是2000元。所以也就是說用了半年的工資不吃不喝買一台Thinkpad。有多少人買?基本都是有錢的公司買入的然後分配給個人使用。所以那時候的用Thinkpad都趾高氣昂,用筆記本的本來就沒有幾個,本來就是奢侈品,那時候的Toshiba更是曾經國內No.1筆記本品牌。
現在呢,2015年,北京的平均工資達到了6000元。讓你用半年的工資(3.6萬)買一台Thinkpad,你能接受嗎?
現在15年過去了,所有品牌的筆記本都落入尋常百姓家了,都便宜很多了。一個月工資甚至可以買多台筆記本了。但是X1 Carbone的價格依然在1萬以上。2017年1月2日補充:北京官方公布2016年北京平均工資是9800元。半年的工資是5.8萬元。請問哪位還願意或者接受 花近6萬元買一台筆記本?你說目前ThinkPad 賣1萬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評價Thinkpad的那波人卻悄然發生了變化。當年使用Thinkpad的人,基本上都45-55歲了。而目前的消費者積極發言評價的卻是25-35的一幫人,這基本上是隔了一代人了。
說毀了Thinkpad品牌的人,大多是在緬懷當年的輝煌,除了小黑,還有IBM的輝煌;
從我看到的現象來說,以前 ThinkPad 給人的印象就是傻大黑粗。現在 ThinkPad 給人的印象就是流行和潮流。套用手機「街機」一詞的話,ThinkPad已經成為「街本」。
收購的這七年來,周圍 ThinkPad 的能見度逐年提高,以前各種筆記本萬花齊放,現在,除了蘋果和ThinkPad,幾乎見不到人用其他品牌的筆記本。鑒於蘋果的市場佔用率也就18%不到,其實絕大多數市場被 ThinkPad 壟斷。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聯想在 ThinkPad 品牌上,個人覺得是達到了極大的成功。
最近聯想分成lonovo和thinkpad就是最好的證明:將thinkpad品牌推向大眾化戰略失敗了。think的品牌價值被嚴重削弱,穩定可靠的品質,嚴謹細緻的做工是think的最準確的內涵。E和所謂的sl系列的推出造成了與lenovo昭陽系列的左右手互博,E系列的熱銷難道僅僅是因為聯想市場營銷做的好么,僅僅是外觀時尚了一點么,我看對think品牌的市場透支才是最主要的因素。聯想市場佔有率的提升難道僅僅是聯想做得好,而hp做的不好的結果么?想想大環境吧,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在變革,而聯想還在市場佔有率上拼了3年時間~品牌價值與市場佔有率並非絕對的正相關,要知道你的目標客戶的不認可才是對品牌價值最大的傷害,而現在的think正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不過,期待分拆後的think能有一次價值回歸~如果是這樣,13年產品換代時,換本一定首選think
作為一名曾經在lenovo售後工作過的小黑粉絲從另一個側面補充一點吧
在Lenovo工作的時候是2005年,年代比較久遠了
當時Lenovo的產品線已經做出了家用和商用的區分,我當時在家用機的售後
PS:那會的Lenovo售後還叫陽光雨露(這名字真是搓的沒譜),Thinkpad的售後叫做藍色快車
Lenovo剛剛收購Thinkpad和ThinkCenter
同期的Lenovo產品做的實在是不敢恭維,確切的說是顯得非常粗糙的
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家用台式有高端的鋒行系列,商用台式有揚天系列
家用筆記本是以F打頭,系列的名字忘了,另外商用筆記本就是昭陽系列
當時的商用機工藝水平略高於家用機,高端的鋒行除外,價格也不在一個等級上
在售後收到的維修Case千奇百怪,其中有一次收到一個鍵盤——超過一半按鍵不能響應
經查無進水問題,詢問後被告知是小朋友拿著橡皮的玩具錘敲壞的
外觀無損壞,最後還是給保修換了一個鍵盤
此時的Lenovo剛剛開始整合Thinkpad產品線
若干年之後Ideapad系列開始穩定出貨之後
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Thinkpad開始各種縮水,但是Lenovo自己的筆記本卻越做越好
尤其是高端昭陽系列開始應用 Thinkpad的優秀設計,比如APS、PM、防滾架等等
此時的昭陽幾乎就是沒有小紅點Thinkpad
而這正是Lenovo整合Thinkpad之後對Lenovo本身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引進了眾多專利和技術,還有很多現金的製造經驗
Lenovo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Lenovo,離不開這些積累和消化
==============4月13日更新============================
看到眾多吐槽的,上來再補充兩句吧
Thinkpad在被Lenovo收購之後,對於原本的產品線進行了重新規劃
保留了T、X、R(後面被取消)、W四個產品線,分別對應高端、輕便、性價比和工作站的體系結構
後面增加了E、L,還有所謂的S
這些新增的系列多是CostDown的產品,甚至X的某些帶i的產品都變成了低端入門機器,Lenovo的這些動作讓Thinkpad這個品牌走下了神壇,走向了平民化
而這其實是市場的需求,否則堅守所謂的高端路線,最終和Sony的VAIO一樣,變成歷史是遲早的事情
Lenovo為了佔領市場,做出了種種CostDown的做法,比如取消防滾架、採用更加廉價的ABS塑料等,這些減配實實在在降低了成本,也正是這樣才能有低端的產品,用來佔領市場
這些產品,在小黑粉絲的眼中根本就不是IBM的Thinkpad,而是徹頭徹尾的Lenovo的Thinkpad
反觀高端市場,從X300到X1 Carbon,從T6*到T4**S,令人驚艷的作品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這些才是真正延續了IBM正統的Thinkpad,並且在不斷的進化,因此Thinkpad這個品牌還依然是一面不錯的旗幟
Conclusion:
1、那些便宜的Thinkpad,如E、L,某些帶i版本的機器,這些都是Lenovo參與主導的結果,可以理解為是換了Thinkpad外衣的Lenovo,沒必要那麼較真,至於這樣的行為是否拉低了Thinkpad的品牌價值,導致B格Down的問題,那就仁者見仁了;
2、如果真的想體驗靠譜的Thinkpad,請不要吝嗇口袋裡面的銀子,6k以上的X、T系列才是延續了IBM高端定位的Thinkpad,商品永遠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物美價廉那是從需求角度出發的,不要指望3k的筆記本能夠和6k的筆記本能擁有相同的體驗,所有優質的體驗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3、Lenovo作為「米國」企業——一個國際化企業,並且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PC出貨商之一的著名企業,其品質總體還是靠譜的,但是在兲朝的種種外因影響下,渠道、售後很難掌控而導致的種種問題確實甚是令人惋惜,但這肯定不是Lenovo想的,從2008年左右開始整頓渠道、售後,Lenovo還是在逐步解決問題,只是要達到完美,這需要時間
4、Thinkpad對於Lenovo最大的幫助莫過於給lenovo帶來了更多先進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工藝經驗,整合Think之後的Lenovo才開始真正變成PC巨人。
另外多扯幾句關於買電腦的想法,
1、在性能過剩的當下,對付日常,3k以上配置真的都夠用,真心不需要糾結配置問題,除非要玩大型遊戲或者有圖形圖像需求;
2、商用電腦和普通家用電腦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商用電腦的精髓不是性能,而是穩定壓倒一切,在這一點上HP、Dell和Lenovo都做的不錯,分別對應的產品線是:Hp Elitebook,Dell Lattitude,Lenovo Thinkpad;
3、如果想體驗靠譜的Thinkpad,但又覺得6k以上的Thinkpad性價比不夠高的話,4k以上的昭陽是個非常好的推薦,因為這真的就是一個沒有小紅點的Thinkpad(註:昭陽系列也有高中低端,和Think的產品西規劃類似)
在IBM時期,Thinkpad這個品牌的核心是高端商用。其意味著精緻做工,高度穩定性,風險防範能力。核心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證高端人群的商用體驗及安全性。這是Thinkpad最受世人認可的品牌價值。
從這個維度上看,聯想談不上任何對於「高端商用」的繼承。聯想做的是借著Thinkpad原有的品牌價值,將其由一個萬元區間的高端本,充分向下延展,拉長了產品線和價位區間。這樣做的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充分競爭中低端商用產品市場,其次是最大化利用Thinkpad的品牌殘值,來獲取更高的溢價空間。(是的,當聯想決定這麼做的時候,這個品牌就只有殘值了)
聯想從來都沒有做高端機器的DNA,當年楊元慶跟HP、Dell打架的時候,取勝靠的是把機箱鋼板減至最薄。所以收購之後的Thinkpad,除了產品線上的多元之外,品控也在大幅度下降(還記得當年的飛線門嗎?)整機的做工精緻程度,遠遠不及原來的Thinkpad.
對於聯想,收購Thinkpad是好事。在NB上,消費級有Y系列,商用有Thinkpad。對於Thinkpad這個品牌來講,不能說被摧毀,但已經在產品層面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現在的Thinkpad,是適合聯想的Thinkpad,而早已不是那個高度追求做工、穩定性和安全性的Thinkpad.
我比較好奇那麼多人喜歡IBM時代的,為啥IBM還要賣呢?
第一,我們需要清楚的是,聯想是一家商業公司。商業公司進行商業活動是有其內在邏輯——做大做強賺很多錢。聯想不是藝術家,除了需要遵循所謂的風格和基調之外,還需要遵守市場規律。
第二,我們反觀為什麼THINKPAD會被IBM出售,最大的原因在於盈利能力不強。從1995年互聯網開始面向全世界普通用戶,再經過2000年的一波大浪潮之後,互聯網已經徹底從精英走向了大眾。在這樣的情況下,IBM時代的THINKPAD仍然堅持走商務路線,堅持黑紅藍三基色。過於狹窄的市場定位是IBM時代THINKPAD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
第三,一個收購是否成功,不在於說風格和基調是否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而在於兩個公司、不同的產品之間的整合是否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併購是否能夠產生1+1&>2的規模效應。這裡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銷售額和佔有率。至少我從聯想的財報來看,THINKPAD系列產品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率。而且聯想從收購thinkpad之前的全球不入流,到現在的全球第二。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中國人驕傲的事情!
PS:正好最近有兩個大事情發生:
1.聯想再接再厲收購了IBM低端伺服器X86業務,23億美刀。
2.聯想收購了moto移動,29億美刀。
這兩個事情都說明一點,聯想作為曾經的落後者在消化吸收領先者的資產上面,已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有了一定的經驗,不然不敢拿出50多億美刀來玩這兩把。
聯想好樣的,很牛X!
一次金融危機讓Thinkpad走上了大眾的級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企業總要度過難關的。
但是之後怎麼重建thinkpad的高端品質是個問題。
是用價格區分還是其他?太高的價格一定不是好的解決方案。比如見過thinkpad 5W+的。
X1 算是一次嘗試,但是似乎並不很成功。期待下一代產品。
咆哮一下,再不出點好用的,我就要換mac啦。
毀了,用過的ibm和現在thinkpad的人都能理解。
不知道哪裡來的這麼多高端人士要靠踩一腳本土品牌來自我優越一下。
首先說明本人是IT民工,工作用mac,平時用Thinkpad。我覺得it人士用mac主要是因為mac對terminal的天然支持,這是mac與windows操作系統理念的不同,和聯想有什麼關係?
我從大學開始用Thinkpad x系列,至今n年了(不能暴露年齡),換得新筆記本還是Thinkpad。IBM的原裝電腦我沒用過,無法比較,但是單就使用體驗來說,我對現在的Thinkpad比較滿意。大家都在說聯想把IBM一個高端機做成大眾機了,就是把Thinkpad品牌毀了。我覺得事情不能這麼看。
IBM之所以要賣Thinkpad就是因為沿著高端機這條路走不下去了。聯想走親民路線也是情理之中。況且聯想一沒有在製造上偷工減料,二沒有在設計上改的面目全非(這點可能有爭議)。我去試過dell和hp的一些同檔次筆記本電腦,個人覺得完全比不過Thinkpad穩定,用起來也不夠舒服。身邊人越來越多用Thinkpad也證明不是我一個人品味低。當然Thinkpad不如mac品牌那樣高端了,但還是大家可以信任的選擇,而且更加親民了,只是比不過蘋果,這不丟人。就算給IBM自己做,難道就做得過蘋果?呵呵。。。沒有消化,更何談繼承。我手頭有台Thinkpad X201,還是經典的IBM的設計風格。但是看到另一個同事的X220,完全是把Y系列那無比醜陋沒有設計感的風格強加到Thinkpad上。還有所謂的Edge系列,醜陋、性能低下,哄學生而已。Thinkpad具有的沉穩、商務、高性能的特點被娛樂化了、廉價化了。對Thinkpad品牌的傷害太大了。聯想就是一裝B沒裝成的2B青年。
從T61開始使用thinkpad,到現在服役的T450S,中間經歷了X201IX201SX230I,感覺thinkpad也沒有說的那麼糟糕,應該說thinkpad還是最可靠的商用筆記本品牌,某種程度上,MB還是遜色於thinkpad,至少在手感和可維護性上!當然,屏幕顯示效果一直是thinkpad被人詬病的地方。
T,X系列依舊是商務本的標杆,在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情況下,筆記本電腦卻在降價。現在花4000就能買到一台對普通用戶性能過剩的電腦了,如果tp依舊堅持高端,定價全部8000+,銷量可想而知,到最後難逃徹底消失的命運。tp的全系列,也體現,一分價錢一分貨。在同等價格中,確實比其他品牌電腦要好,花e系列的錢想買t的穩定性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蘋果的成功,是軟硬體一體的壟斷,如果市面上有3000元的電腦也順暢地跑著蘋果系統,相信蘋果的銷量也會大幅下降。
以前有人說過,一個人的第二台筆記本電腦一定是IBM。對我來說,就是這樣。在第一台清華紫光用壞後,就買了R40,結果從2003年到現在,只壞了鍵盤上的一個鍵。現在我用的是T61.我不止自己買,還極力推薦別人買。因為蘋果上運行軟體的限制,我不能用蘋果,但是我覺得,在筆記本領域唯一能跟蘋果匹敵的,就是IBM了。我相信,當時迷戀Thinkpad的人, 並不比蘋果少多少。
但是有一天,當我拿到一台E420的時候,那種輕飄飄的感覺,立刻就破壞了心目中對Thinkpad的美好感覺。現在看看那麼多各式各樣的EDGE,E系列,S系列,讓我對T系列,X系列也產生了懷疑。
聯想要賺錢,要發展,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不能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維持Thinkpad高端的形象、和文化呢?
蘋果的產品,從創始至今,一直以一種形象、一種性格、一種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迷戀蘋果的根本原因。IBM的Thinkpad也是這樣。聯想的Thinkpad卻不是這樣。
個人覺得消化的還不錯,起碼沒像惠普消化康柏和Palm那樣。雖然Think的定位群體範圍擴大了,但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還是有不同的系列的。高端系列還是不錯的,前幾天PCworld評的"2011年100個最棒產品"中還是有還幾款Think的。只是低端產品系列+國產+MBP/A等影響了人們對Think的印象。
知乎人怕是年輕的多,還有人記得這事嗎?
剛上大學那會兒用的IBM Thinkpad X32,四年間換過硬碟風扇外接光碟機加過內存,夏天熱的可以在鍵盤上攤煎餅果子,但仍舊很喜歡它的輕巧穩定。10年換了聯想Thinkpad T410i,外觀延續了厚重感,卻找不回IBM時代的精緻耐用。聯想時代把Thinkpad大眾化迎合了不同的消費群體,但不得不說那些超薄本彩色本鋼琴漆神馬的,真是讓Thinkpad掉價了。
thinkpad在2015年累計出貨1億台。從1992-2007賣了3千萬台,2007-2015賣了7千萬台,你覺得呢?
其實各位觀眾,都沒發現,聯想買的電腦,分為兩種
1.主推贏利產品。
2.高性價比,福利產品。
沒有去社區參加活動的人,不會發現,原來官網的最便宜啊!
在對比一下其他同配置,可以看到一些眉目。
CPU方面,節能廉價的i7 和 低配顯卡,這是各大商家,主推的。
而做工方面,仁者見仁了。
捨得投入的不多,畢竟新的格局,總比現成的費用大,聯想很多電腦吸收了thinkpad的優點,而他的營銷也能在thinkpad上面體現,這並不是抱著陳舊的大腿不放。
只能說他營銷做得好。
而創新,也是在一定的圈子裡面,所以每一處改動都不能讓一些異見人士,覺得稱心如意。
畢竟圈子的設定,就是贏利,不計成本的高端,顯然對於現在來說,還不適合。
追求一個高端的品牌,就像一塊名表,其實,他就是一個計時器而已。
有時候,虛榮往往戰勝實用性。
個人覺得,以同類產品進行比較,聯想的做工,還是讓人放心的。
大家都活的很辛苦,為什麼要逼著別人,當聖人呢?
以前小黑是每個IT人的標準,現在小白是每個IT人的標準。
聯想生生的把一個定位高端的筆記本品牌變成大眾口味,不考慮設計,在做工用料質量上也遠離高端市場,變成了大眾級別。推薦閱讀: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否使用的是聯想的 ThinkPad 筆記本?
※如何分析評價聯想在全球 PC 市場份額的霸主地位?
TAG:IBM | ThinkPad | 聯想(Lenov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