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為什麼有的進化成了植物有的進化成了動物?
不知道我表達的對不對,就是想知道最初生命體在進化過程中是從哪步出現動植物的分裂的
終於可以答高大上的進化生物學問題了,開心!
有人感覺文不對題,那先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吧。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為什麼有的進化成了植物有的進化成了動物?答案是不清楚,也許只是偶然的機緣巧合。知乎上充斥著大量的關於進化上的目的性的問題(掃一眼右邊的相關問題就可見一斑)。為什麼會產生XX物種?為什麼會產生XX器官?首先,你們為什麼認為一定有一個原因呢?它可能就是某次突發事件的產物。其次,現階段還沒有能力去研究這樣的問題,所以進化生物學基本只關注「怎麼來的」「怎麼運作」,如果事實邏輯鏈能夠解釋一些目的性的問題,可以進行解釋。但意向性目的論上的「為什麼」,那實在太玄了。
當然,歡迎大家對於這樣的問題大開腦洞啊,只是它不屬於科學的範疇。進化上意向性目的論解釋的難點在於,它假設了進化的背後有一個意向主體。比如有人說植物的產生是單細胞動物為了直接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吞噬了藍藻,內共生出了葉綠體。這句話後半句是非目的性的事實陳述,是現在科學可以嘗試解決的問題,但針對前面半句,這個「為了」的意向主體的什麼?單細胞動物怎麼制定出了這一宏大的戰略?意向性目的論的盡頭是智慧設計論,是神創論,是上帝。
但是從題主的題目描述來看,題目描述里的問題是進化生物學討論的範疇,因為它不涉及意向性的目的論。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定義什麼是動物,什麼是植物。傳統意義上動植物包含了整個真核生物域,但實際上在現代系統分類研究視野中動物和植物的關係比想像的要遠得多。所以我們先看看當代的動植物到底在整個真核生物中處於什麼位置。其次,解決從哪一步出現動植物分離,需要從系統發育的角度找到動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並考察此過程之後的各種進化現象。
直到目前,由於真核生物大類群的系統發育關係還不清楚,動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的位置還不能確定,但可以根據已有的證據推測它們分道揚鑣可能要追溯到整個真核生物的共同祖先,緣起則是一次真核細胞吞噬藍藻之後內共生形成葉綠體。沒有吞噬的細胞中的一支進化成了動物,擁有葉綠體的細胞中的一支進化成了植物。
撕掉手邊過時的教科書,刷新一下大家對整個真核生物大分類的三觀吧,其實除了通常意義上的動物,植物和真菌,真核生物裡面還隱藏著數量遠超過你想像的類群。有些種類稀少,不引人注意的類群,就像從天而降的外星生物,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裡來的。
歡迎來到進化生物學和大系統發育研究的最前沿,這裡面水很深,到現在都有很多一片漆黑的謎團無法得到澄清。先上一張這個領域的最新的成果,來自今年,採用了目前我們系統發育研究所能採用的最強大的工具——基因組(Katz Grant, 2015)。整個系統發生樹包含了150個基因,232種真核生物,36346個位點。
看不懂不要緊,我依次來詳細說說。樹上面五個不同顏色的大塊標記了該項研究所發現的五個支持率高的單系類群(也就是可以被承認為符合真實進化歷史的類群),分別為,SAR超類群、植物(Plantae)、古蟲(Excata)、變形蟲(Amoebozoa)、後鞭毛生物(Opisthokonta,包括真菌和動物)。而那三個沒有染色的空隙,就是三個種系發生不明的孤兒分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從上到下依次說說這些都是什麼生物。
SAR超類群:名字來自這個類群裡面三個大類群的首字母,分別是 囊泡蟲類(Alveolates)、不等鞭毛類(Stramenopiles)和有孔蟲(Rhizaria):
囊泡蟲類(Alveolates):有自養也有異養生物,共同特徵是存在皮層內生膜囊(cortical alveoli), 扁平的囊泡摺疊為連續層支撐著膜,通常形成靈活的薄皮。成員來自以前的一部分廣義植物和一部分原生生物。代表種為甲藻和瘧原蟲
叉狀甲藻Ceratium furca
惡性瘧原蟲 Plasmodium falciparum
不等鞭毛類(Stramenopiles):有自養也有異養生物。其生命周期的能動階段,鞭毛蟲細胞具有兩種不同形狀的鞭毛。成員分別來自以前的廣義植物和真菌,代表物種為除綠藻紅藻以外的大部分藻類和水霉。
海帶Laminaria japonica
某種水霉Saprolegnia mixta
有孔蟲(Rhizaria):來自一部分以前的海洋原生生物。可分泌碳酸鈣質外殼,但原生質為不定形變形蟲態。有些種類可以保留吃掉的藻類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Bernhard,1999),為葉綠體二次內共生假說的可能性提供了某些參考。代表種為各類有孔蟲。
Ammonia tepida
各種有孔蟲骨骼。
SAR超類群中三個類群的單系支持率都很高,可以作為被廣泛接受的類群,但三個類群之間的系統發生關係還不清楚。
泛植物(Plantae): 大部分自養,包括各類陸生植物、綠藻、紅藻和灰胞藻(Glaucophyte)。泛植物的葉綠體只包有兩層膜,可能來自於直接吞噬藍藻形成的內共生。而其他類群的葉綠體大多有三到四層膜,可能來自於吞噬綠藻和紅藻的二次內共生。很有意思的是灰胞藻的葉綠體有肽聚糖層,可能是吞噬藍藻形成內共生的遺迹(Keeling,2004)。
喜聞樂見的植物圖片就不放了,放一張灰胞藻。
Glaucocystis sp.
古蟲(Excavate):包括自養或異養的一部分以前的原生生物,有很多寄生類原蟲。共同特徵是腹側進食溝和聯合細胞骨架結構。代表生物為可進行光合作用的眼蟲和錐蟲、滴蟲。滴蟲類不同尋常地缺少了典型線粒體,營寄生生活。
某種眼蟲 Euglena sp.
滴蟲 Trichomonas sp.
變形蟲類(Amoebozoa):一類不定性原生質體。包括變形蟲和黏菌。
某變形蟲Chaos carolinensis
煤絨菌 Fuligo septica
後鞭毛生物(Opisthokonta):包括兩類支持率良好的單系群:菌物總界(Holomycota)和動物總界(Holozoa)。共同特徵為鞭毛細胞都具有單一個位於後側的鞭毛。比如人類的精子。在大部分真菌裡面鞭毛細胞已經消失,但在最低等真菌壺菌(Chytrid)中遊動孢子仍然有後鞭毛。
動物總界(Holozoa):值得關注的是狹義動物的幾個姐妹群,來源於以前的一些原生生物和真菌。領鞭毛蟲(Choanoflagellate):動物最近的親戚。單細胞水生原生生物,觸手呈領狀環繞鞭毛,與最原始的動物之一海綿的領細胞基本結構相同,可以佐證它跟動物的近緣關係。
某領鞭毛蟲Monosiga brevicollis
DRIP小分支:名字來自該分支的四個類群首字母。一類具有真菌特徵的寄生微生物,動物的遠方親戚,種類包括膚胞蟲(Dermocystida),魚孢霉(Ichthyophonida)等。
魚孢霉Ichthyophonus hoferi 的生活史。是一類重要的魚類病害的病原體。
最後來看看那些空隙里的神秘類群:泛植物旁邊的孤兒分支1裡面包括一些小型光合生物。古蟲旁邊的孤兒分支2包括以前屬於古蟲的馬拉維單胞蟲(Malawimonas).另一篇關於古蟲界分類的文章(Hampl et al., 2009)也支持了馬拉維單胞蟲跟其它古蟲的並系關係。變形蟲旁邊的孤兒分支3則包含了一系列單細胞的異養生物。這些地位未定的孤兒分支可能是進化中的孑遺分支,值得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而這些空隙的存在,也說明我們還將有可能發現新的生物類群。
大類群本身的單系性支持良好,但大類群之間的關係並不明朗。唯一可以作定論,且有其它研究作佐證的結論是,廣義動物和廣義真菌是單系群,且互為姐妹群。也就是說動物最近的親戚是真菌。
關於大類群之間的關係有很多假說,我最喜歡的這一款:
喜歡的原因大抵只是一個搞系統生物學的對於這樣純粹的二歧樹的喜愛吧,簡單的通過鞭毛細胞的鞭毛數量把大類群分為兩類。並系和復系必須死!
雙鞭毛那一支一直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暗無天日。單鞭毛生物一支情況要明朗一些,變形蟲界和後鞭毛生物都是支持率較高的單系群,真菌和動物關係最為明朗,也有分子研究(Hampl et al., 2009)對單鞭毛生物這一支給出了較高的支持率。然而包括最新的那篇研究(Katz Grant, 2015)和其它一些研究(Parfery et al., 2010)卻顯示出變形蟲界可能跟其它雙鞭毛生物關係更近,導致這一假說的命運又變得不明朗起來。
生物進化樹的完美構建,這是從達爾文開始就縈繞在每個進化生物學家心中的終極夢想。當天體物理學家仰望浩瀚的星空的時候,進化生物學家則環顧著周圍的草木鳥獸,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要讓你們回到原本的位置上去!
然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艱難的,生物大系統樹的構建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即便應用了最先進的方法,仍然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期待以後能夠有方法學上的突破。
來一個最新一期MBE的封面,每個系統進化生物學家的夢想嘛有空可以補充一點空隙裡面那些神秘類群的資料。
最初的生命距離動物和植物遠得不得了。動物和植物出現是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後的故事了(圖引自維基百科:系統發生樹)。
在討論這樣的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是一個專業人士,那麼首先要搞清楚「植物」「動物」的概念。植物的定義可以有很多很多種,像「能行使光合作用的生物」「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這樣的概念都是不夠學術的說法,在維基百科上,「植物」至少有三種定義,參見:植物。在中學教科書上你可能見過「藻類植物」這樣的說法,這也是很不嚴格的說法,在查找相關資料的時候,例如看到「藻」字樣出現,並不意味著那個時代就出現了植物。因此這個題目怎麼寫答案都是肯定會被持不同觀點的人批評的,所以我就乾脆不寫一個更具體的答案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問者對植物和動物的定義。
幾個關鍵的時間點,可以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如果有更專業的人士還可以補充更多的相關的材料。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化石的年代不意味著「出現」的年代,某種生物出現肯定總是在化石推斷的年代之前:
- 在加拿大甘弗林組中,發現了完好的距今約20億年的細菌和藍藻化石(藍藻不是植物)。
- 現已發現距今約13億年的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貝克泉組的白雲岩中的原核藍藻和真核綠藻。綠藻還發現於距今約10億年的澳大利亞的苦泉組。綠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
- 地史上最早的動物化石是距今6~7億年澳大利亞的伊迪卡拉動物群,其中以腔腸動物的似水母類、海鰓類、環節動物和少量節肢動物為主,還有一部分分類位置未定的疑難化石,很可能代表地史上曾短暫出現而又迅速絕滅的類群。從動物的分化水平看,伊迪卡拉動物群已是較後期的類型,不是動物的原始代表。
另外幾個小問題:
- 關於「分界」的問題,一直以來就存在很多爭論,這些爭論可以參見維基百科:真核生物條目了解。
- 傳統意義上,認為植物和動物分別的一個關鍵是:cyanobacteria 被某種最早的真核生物吞入細胞中,變成了葉綠體; proteobacteria 也被捲入到了細胞中,成為了線粒體。(參見:Plans for Improving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 另外,在出現我們現代意義上植物和動物的區分的時候,還有伴隨真菌的出現,真菌距離動物更近(參見:科學網—真菌和動物是sister,和植物不是),因此粗糙的說,首先是分出植物來,然後再是真菌和動物分家。
謝邀
跟生命有關的東西並沒有真正的為什麼,只不過這種方式讓它們恰巧活了下去,並且它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進化到了今天這個樣子
在你眼裡,「植物」或許長這個樣子:
但實際上地球的氧氣製造者長這樣(藻類):
你所看到的高等植物有著藻類無法想像的效率與複雜功能,比如能長出艷麗的生殖器官:
而在你眼裡動物或許長這樣子:
但實際上遍布全球到處都是的它們是長這樣的:
這些單細胞的小生命和藻類一樣原本都是最原始的複製者(複製者的故事在這裡:有沒有什麼自然科學理論瞬間擊中你以至於改變了你的價值觀? - Kyoukai 的回答)
它們只是到處散播,偶爾的一個變異導致其有了可以利用的能量,比如光、比如在深海中的礦物質,通過將這些能量同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使得其有了更好更快複製自己的進度
而另一方面,有些單細胞們變異之後有了更強的運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把別的單細胞吃掉、分解,同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它在大自然的篩選中留下了最優質的能力,同樣也有著高速複製的潛能
於是前者逐漸演化成了植物,後者演化成了動物,當然這中間的故事要複雜的多,我只是想說它們並沒有目的性罷了,你看到的是成功演化的動植物,而你看不到的是不計其數的失敗的作品,被淘汰,滅絕.
以上有的懶得動
關於這個問題理查德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的科普名著《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里有一段精彩的論述。下面這段文字純引用;版權歸原作者(及原譯者)所有。
=====================
生命出現之前,地球上有哪些大量的化學原料,我們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有水、二氧化碳、甲烷和氨:它們都是簡單的複合物。就我們所知,它們至少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其他一些行星上。一些化學家曾經試圖模仿地球在遠古時代所具有的化學條件。他們把這些簡單的物質放人一個燒瓶中,並提供如紫外線或電火花之類的能源——原始時代閃電現象的模擬。幾個星期之後,在瓶內通常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東西:一種稀薄的褐色溶液,裡面含有大量的分子,其結構比原來放入瓶內的分子來得複雜。特別是在裡面找到了氨基酸——用以製造蛋白質的構件(buildingblock),蛋白質乃是兩大類生物分子中的一類。在進行這種試驗之前,人們原來認為天然的氨基酸是確定生命是否存在的依據。如果說在火星上發現氨基酸,那麼火星上存在生命似乎是可以肯定無疑的了。但在今天,氨基酸的存在可能只是意味著在大氣層中存在一些簡單的氣體,還有一些火山,陽光和發生雷鳴的天氣。近年來,在實驗室里模擬生命存在之前的地球的化學條件,結果獲得了被稱為嘌呤和嘧啶的有機物質。它們是組成遺傳分子脫氧核糖核酸的構件,即DNA。
「原始湯」的形成想來必然是與此類似過程的結果。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認為「原始湯」就是大約三十億到四十億年前的海洋。有機物質在某些地方積聚起來,也許在岸邊逐漸乾燥起來的浮垢上,或者在懸浮的微小的水珠中。在受到如太陽的紫外線之類的能量的進一步影響後,它們結合成大一些的分子。現今,大有機分子存在的時間不會太長,我們甚至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它們會很快地被細菌或其他生物所吞噬或破壞。但細菌以及我們人類都是後來者。所以在那些日子裡,大有機分子可以在稠濃的湯中平安無事地自由漂福到了某一個時刻,一個非凡的分子偶然形成。我們稱之為複製基因(replicator)。
它並不見得是那些分子當中最大的或最複雜的。但它具有一種特殊的性質——能夠複製自己的拷貝。看起來這種偶然性非常之校的確是這樣。發生這種偶然情況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實際上可以把這種千年難得一遇的情況視為不可能。這就是為什麼你買的足球彩票永遠不會中頭獎的道理。但是我們人類在估計什麼是可能或不可能發生的時候,我們不習慣於將其放在幾億年這樣長久的時間內去考慮。如果你在一億年中每星期都購買一次彩票,說不定你會中上幾次頭獎呢。
事實上,一個能複製自己拷貝的分子並不象我們原來所想像那樣難得,這種情況只要發生一次就夠了。我們可以把複製基因當作模型或樣板。我們可以把它想像為由一條複雜的鏈所構成的大分子,鏈本身是由各種類型的起構件作用的分子所組成。在複製基因周圍的湯里,這種小小的構件多的是。現在讓我們假定每一塊構件都具有吸引其同類的親和力。來自湯里的這種構件一接觸到它對之有親和力的複製基因的另一部分,它往往就附著在那兒不動。按照這個方式附著在一起的構件會自動地仿照複製基因本身的序列排列起來。這時我們就不難設想,這些構件逐個地連接起來,形成一條穩定的鏈和原來複制基因的形成過程一模一樣。這個一層一層地逐步堆疊起來的過程可以繼續下去。結晶體就是這樣形成的。另一方面,兩條鏈也有一分為二的可能,這樣就產生兩個複製基因,而每個複製基因還能繼續複製自己的拷貝。
讓我們再回到原始湯這個問題上來,現在湯里已存在一些分子的穩定品種。所謂穩定的意思是,那些分子或是本身存在的時間較長,或是它們能迅速地複製,或是它們能精確無誤地複製。朝著這三種穩定性發展的進化趨向是在下面這個意義上發生的:如果你在兩個不同的時間分別從湯中取樣,後一次的樣品一定含有更大比例的壽命長或生育力強或複製精確性高的品種。生物學家談到生物的進化時,他所謂的進化實質上就是這個意思,而進化的機制是一樣的——自然選擇。
原始湯是不足以維持無限量的複製基因分子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地球的面積有限,但其他一些限制性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想像當中,那個起著樣板或模型作用的複製基因浮游於原始湯之中,周圍存在大量複製拷貝所必需的小構件分子。但當複製基因變得越來越多時,構件因消耗量亦隨著大增而供不應求,成為珍貴的資源。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複製基因必然為了爭奪它們而互相搏鬥。我們已經研究過什麼因素促進那些條件優越的複製基因的繁殖。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條件差一些的品種事實上由於競爭的結果而變得日漸稀少,最後它們中間一些品系難逃絕種的命運。複製基因的各種品種之間發生過你死我活的搏鬥。它們不知道它們在進行生存鬥爭,也不會因之而感到煩惱。複製基因在進行這種鬥爭時不動任何感情,更不用說會引起哪一方的惡感了。但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的確是在進行生死存亡的鬥爭,因為任何導致產生更高一級穩定性的複製錯誤,或以新方法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的複製錯誤,都會自動地得以延續下來並成倍地增長。改良的過程是積累性的。加強自身的穩定性或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的方法變得更巧妙,更富有成效。一些複製基因甚至「發現」了一些方法,通過化學途徑分裂對方品種的分子,並利用分裂出來的構件來複制自己的拷貝。這些原始肉食動物在消滅競爭的對手的時候同時攝取食物。其他的複製基因也許發現了如何用化學方法,或把自己裹在一層蛋白質之中來保衛自己。這也許就是第一批生命細胞的成長過程。複製基因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且是為它們自己製造容器,即賴以生存的運載工具。能夠生存下來的複製基因都是那些為自己構造了生存機器以安居其中的複製基因。最原始的生存機器也許僅僅是一層保護衣。後來,新競爭對手陸續出現,它們擁有更優良、更有效的生存機器,因此生存鬥爭隨之逐漸激化。生存機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臻複雜。這是一個積累和漸進的過程。
生存機器最初是作為基因的貯藏器而存在的。它們的作用是消極的——僅僅是作為保護壁使基因得以抵禦其敵手所發動的化學戰以及意外的分子攻擊。在古代,原始湯里大量存在的有機分子是它們賴以為生的「食料」。這些有機食物千百年來在陽光的有力的影響下孳生繁殖,但隨著這些食物的告罄,生存機器一度逍遙自在的生活也告結束。這時,它們的一大分支,即現在人們所說的植物,開始利用陽光直接把簡單分子建成複雜分子,並以快得多的速度重新進行發生在原始湯里的合成過程。另外一個分支,即現在人們所說的動物「發現了」如何利用植物通過化學作用所取得的勞動果實。動物要麼將植物吃掉,要麼將其他的動物吃掉。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存機器的這兩大分支逐步發展了日益巧妙的技能,來加強其生活方式的效能。與此同時,新的生活方式層出不窮,小分支以及小小分支逐漸形成,每一個小分支部在某一特殊方面,如在海洋里、陸地上、天空中、地下、樹上、或其他生活體內,取得超人一等的謀生技能。這種小分支不斷形成的過程,終於帶來了今日給人類以如此深刻印象的豐富多採的動植物。
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好激動!!!
首先很贊成@傅渥成學長的回答(不知道這裡說是學長會不會高攀,但是你當過我們大物的助教嗯…大物學的簡直不忍直視,多謝當年老師跟助教的高抬貴手嗯…)
動物和植物並不是相對的概念,現在比較主流的分類學已經從兩界系統(也就是將生物分為動物跟植物)發展成了五界系統了,分別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最為大家熟知的動物界跟植物界了。而且這個也並非定論,只不過現在大家覺得這樣的分類更有利於表達而已。
還有就是最初的生命這個問題,如果純粹按時間的話,動植物的出現對於生物的整個歷程而言已經是很晚的事情了。現在認為最早期的生命記錄(對,是生命記錄不是化石)是距今35億年之前的事情,但是通常認為的早期生命,是指前寒武到寒武紀早期的生物,也就是距今5.7億年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把整個生命史比喻成一個現在70歲的老頭的話,他在快60的時候才有了所謂的動植物,而且還是最早期形態最原始的。
這個時間的生物呢,有一部分能夠歸為現在意義上的動物或者植物,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無法歸類到具體門類的,一方面是化石信息本身保存的不完整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通常認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是對各種形態的生物體的一種嘗試,而這種嘗試是不定向的,成功的保留下來,不成功的被自然所淘汰。這一階段包括了埃迪卡拉,後面的小殼生物群,澄江生物群等等…
至於動物跟植物的各自獨特的性狀是怎麼形成的…我先佔坑…問老師去!
生命的演化源自環境和自身的改變,在不同環境中找到最好的生存之道,基因突變、自然選擇和漫長時光。
生命、智慧和生態系統都是奇蹟。偶然中的必然,時間給了生命選擇太多的可能性。演化的放心是隨機的,你真心無法想像大自然的腦洞有多大。。。只是碰巧這兩類活下來了而已。
在地球生物還是原核生物的時候,就通過優勝劣汰產生出了自養菌和異養菌兩個大類,形成最原始的食物鏈並保持了生態平衡。自養菌通過光合作用從空氣中獲取二氧化碳的碳而生存,異養菌通過吞噬自養菌獲取碳而生存。自養菌的生存方式不需要移動,異養菌的生存方式需要不停的移動。最終,自養菌進化成為植物,異養菌進化成為動物。
回答這個問題,既可以高大上,也可以簡單從容。我不打算太具體,那樣反而看不清楚整個生命演化的過程和原因。當題主看完我的回答,自然就明白了答案。畢竟具體的分離階段,其他專業選手已經回答得很好了。我的回答重點是針對題主的「進化」一詞。題主使用這個詞,看來可能不太了解真正符合生命發展狀況的演化論。
首先,生命的出現和發展,對於大自然和宇宙來說,是偶然事件,是無目的的。請注意,是無目的的---以學生考大學為例,這個過程中我們是有明確目的的,目標是考上並且盡量上一個好大學,由此我們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掌握水平,沿著這條路徑越來越高的發展。
生物的發展則不是如此,它並沒有一個目標是,將來自己要發展成什麼樣;舉例來說,古猿並沒有一個目標是要發展成人。
生命存在的唯一目標就是活著,就是要存在。
因此,對於生命而言,只要能活著,它不介意以何種形式存在,哪怕是退化也行。
其次,生命的存在並不是進化,生命繁衍變化的形式是隨機的。
生命的演化圖是什麼樣?可以想像一隻渾身張開了刺的刺蝟,刺蝟的身體就好像是母體,每一根刺指向一個演化的可能方向。
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爆炸,爆炸的物體是向四面八方拋擲的,對了,自有生命以來,就是一個生命大爆炸的過程。
也就是說,一個生物會變成什麼樣,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也沒有人知道。
也既是說,一個生物有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只要它能夠獲得生存。
因此,我們這個世界,不僅僅有植物動物,還有細菌、病毒、微生物、捕蠅草等等各種各樣的生命,這就是生物多樣性的由來。
動物和植物是人類對物種的劃分,原始生命不在乎這種劃分,只不過恰好以這兩種形式都可以生存而已。
第三,拔高一下吧,為什麼生命要如此演化?
有事,等會再續...,別忘了點贊,來點動力...
續:
在地球的生物發展史上,人類是第一個有一定預測能力的物種,人類可以根據現象發現背後隱藏的規律,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斷未來的情況(概率與置信空間),由此就能夠提前做出準備,擬定有針對性的措施。這種能力使人類空前強大。
但是在此之前的幾十億年中,地球的生命還沒有哪一個物種能夠預測未來,而由於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唯一有效的應對策略就是讓自己的後代朝任何一個有可能的方向演變,這樣即使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的生命形式已經無法適應了,但是如果碰巧有一種變異是足以倖存的,那麼生命也就延續下來,這種基因變異就被保留下來。
舉個例子,人類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感冒,到目前為止,即使人類的科技已經如此發達,也依然沒有發明可以殺滅感冒病菌的藥物,原因就在於感冒病菌每年都在變異,年年不同,而人類的藥物只能殺滅往年的病菌。這就是快速變異所帶來的強大優勢---極大地增強了生存的可能性。
因此,凡是存活至今的物種,都是或者曾經是變異能力較強的物種。原始生命成為植物或者動物是一次偶然的變異,然後經過一代代一次次的演化和自然選擇,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從原生動物,到出現有維管束結構的生物體,經歷一次分化,大概是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紀、奧陶紀時代。
成因不就是死宅與多動症么~~一群死宅單細胞聚集進化成植物,多動症成了動物。。
推薦一部小說,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
主角從單細胞一直進化,經過各種種族滅絕和生物大爆炸不斷進化自己。以致我看到三分之一全書還沒有一句對白。。。。
今天突然無聊到整理動物演化史, 不小心google到此貼, 生物類教材的確太落後, 長大了才理解什麼叫做學得連皮毛都不是, 還有就是一定要學好拉丁文和古希臘語...
Domain Eukarya 真核域
-&> Unikont 單鞭毛生物
-&> Opisthokont 後鞭毛生物
-&> Holozoa 動物總界
-&> Filozoa 蜷絲生物
-&> Animalia/Metazoa 動物界/後生動物
-&> Eumetazoa 真後生動物亞界
-&> Bilateria 兩側對稱動物
-&> Deuterostome 後口動物總門
-&>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 Craniate 有頭動物
-&> Vertebrate 脊椎動物亞門
-&> Gnathostomata 有頷下門
-&> Eugnathostomata 真有頷小門
-&> Osteichthyes 硬骨魚總綱
-&> Sarcopterygii 肉鰭魚綱
-&> Tetrapodomorpha 四足形類
-&> Tetrapoda 四足總綱
-&> Reptiliomorpha 爬行形類
-&> Amniote 羊膜動物
-&> Synapsida 合弓類
-&> Eupelycosauria 真盤龍類
-&> Sphenacodontia 楔齒龍類
-&> Therapsida 獸孔類
-&> Eutherapsida 真獸孔類
-&> Neotherapsida 新獸孔類
-&> Theriodontia 獸齒類
-&> Eutheriodontia 真獸齒類
-&> Cynodontia 犬齒獸類
-&> Epicynodontia 外犬齒獸類
-&> Eucynodontia 真犬齒獸類
-&> Probainognathia (WTF?)
-&> Chiniquodontoidea 奇尼瓜齒獸類
-&> Prozostrodontia (WTF?)
-&> Mammaliaformes 哺乳形類
-&> Mammalia 哺乳綱
-&> Theria 獸亞綱
-&> Eutheria 真獸下綱
-&> Boreoeutheria 北方真獸超目
-&> Euarchontoglires 靈長總目
-&> Euarchonta 靈長大目
-&> Primatomorpha 靈長形上目
-&> Primate 靈長目
-&> Haplorhini 簡鼻亞目
-&> Simiiformes 類人猿下目
-&> Catarrhini 狹鼻小目
-&> Hominoidea 人猿總科
-&> Hominidae 人科
-&> Homininae 人亞科
-&> Hominini 人族
-&> Hominina 人亞族
-&> Homo 人屬
-&> Homo sapiens 智人種
-&> Homo sapiens sapiens 現代人亞種
人類剛誕生在地球上,什麼也沒有,理所當然的情況自然是,想吃肉自己打,想吃果自己摘,想吃米自己種。人們終日勞作勉強戶口
後來打獵摘果種米的效率都有所提高,一部分人機智的發現其實還有一種更爽更有效率的活法: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樣每天收個租就能長得高大威猛。這些人成了強盜,精英,奴隸主。
後來奴隸主中有一些機智的人發現不直接吃奴隸,吃別的奴隸主更爽,每月收個租就可以搞高雅文化了。
如是毅種循環。
你試試看把上面的名詞替換為,生物,光合作用,能量與蛋白質,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投胎投得好
毫無幫助,必須得匿推薦你看一下《失控》,對理解進化有所幫助。
因為每個原始生物所處環境不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A Global History 第一章第二段:
The first life appeared on earth about 3 billion years ago in the form of single-celled creatures. Although such primitive life traditionally has been viewed as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nonlife, scientists no longer accept this assumed dichotomy between organic and inorganic, Rather they think of living matter as having evolved naturally from nonliving matter. They classify all matter into a hierarchy of states of organization. At a certain level in this hierarchy the transition occurs from inorganic to organic. More specifically, electrons, protons, and neutrons combine to form atoms, and the atoms form molecules. The molecules become more or less well-organized aggregates, and one class of these is living matter.
Organic matter in turn went through a comparable hierarchical evolution: from the original microorganisms to primitive plants such as seaweeds, to animals without backbones such as jellyfish and worms, and ultimately to animals having backbones. These vertebrates, with some of their invertebrate and plant cousins, began their successful adaption to life on land about 300 million years ago. First came the amphibians, followed by the great army of prehistoric reptiles, then the birds, and finally the mammals. For the past 60 million years, mammals have been the dominant form of life on earth.
好問題,為了奠定自己的世界觀,這個問題還真思考過,而且和樓上都很不一樣,當然一家之言,民科水平僅供討論
純推理和猜測,這是由外界環境影響造成的,而且有規律可循。
在最初的時候生命的形式應該是統一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獲取外部養分活下去,但隨著其擴張繁殖與發展,其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大,所生存的環境也越來越多樣,按照物競天擇的理論,為了適應所在環境而產生了不斷的進化,就產生了不同的進化策略:
1.在生存環境比較好和穩定的地方,生存策略傾向於長期紮根於此,後代的繁殖也基本在這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附近,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而且獲取養分的方式越長久越好,對周圍環境影響越小越好,所以光合作用逐漸就成了個很理想的選擇,人畜無害,基本不會對所在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2.在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和不穩定的地方,生存策略傾向於到處遊走,隨波逐流,走到哪吃到哪,當一個環境不好了就向其他地方遷移,由於其環境不穩,能不能活過明天都不一定,所以獲取養分的方式也是吃一天算一天,能獲取現成的能量就不自己費勁做光合轉化了,畢竟靠光合轉化得到的能量還不夠其多走兩步路。
於是這兩種主流的策略就造成了之間的分化,當然策略的選擇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也有一些既能自養也能異養,而且還能後天的來迴轉化的,比如食人花就是在資源比較貧瘠的土地出於能量需要也擁有異養能力
所以植物發展策略就點兒像我們今天說的「有恆產者有恆業,有恆業者有恆心」
動物發展策略就有點像「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
推薦閱讀:
※人和狗能生孩子嗎?
※能否利用 DNA 的重新編程治療遺傳病或解決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缺陷?
※火山泥面膜中是否含有蟲類、細菌、微生物、放射性物質或有毒物質等?
※上世紀越南僧人釋廣德自焚時為何能一動不動?
※在有氧時為什麼酵母菌優先進行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