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客家人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關聯問題:在你眼中,潮汕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這裡說的客家人不限大陸、台灣、海外的客家人。


一句話 特別能戰鬥

近代史上鬧革命造反幾乎都有客家人的身影

客家是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群。從南宋末期開始,客家登上歷史舞台(如蔡蒙吉),從宋末群王抗元,明末抗清,收復台灣,再到清末抗日抗法,無不帶有客家人忠義、義無反顧的身影。近現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傑促進了中國歷史進程。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視為「客家人的革命」的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是客家人作為中堅之一的「戊戌變法」運動;第三次,是客家人作為主體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發生在客屬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部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第六次,則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開國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領袖與戰將。


從遷移開始

在客家先民遷移過程中,為了對付遷移途中強盜,土匪及不歡迎他們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軍事化的組織。女的均是大腳婆,包攬家務活和農活,男的都是半軍事化的戰士,具有極具強略的攻擊性。同時,客家人十分善於修鞏防禦工事,土樓和圍龍屋就是明證。而且客家人的家族之間,也存在著極端殘忍的鄉族械鬥,這些地鍛煉了『客家戰士們』。

客家圍屋

堪比同治回亂的土客大械鬥

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pdf_免費高速下載

四邑地區處於廣東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岸台山、新會、開平、恩平,合稱四邑),從明清年間開始,來自粵東的客家人移民到四邑地區,到了清朝末年,於咸豐及同治年間,四邑地區當地人和客家人,雙方爆發了大規模的土客大械鬥,據載「仇殺十四年、屠戮百萬眾」。。注:「土」指的是四邑當地人,「客」指客家人。這場土客大械鬥雙方都傷亡眾多,而客家人最後大部分都回到了粵東的原籍地。

客家居住地方的地理共性的兩個「極其明顯的特性」,即,第一,耕地缺乏,糧食不足;第二,交通艱阻不便,外力難以入侵。這種地理共性,又促使客家民系進一步養成了其區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性格:耕地的不足,「驅迫客家不斷的向外發展」;交通的艱阻,則使客家「能夠保存他們固有的語言和習慣」

再看看近代革命都在哪鬧

太平天國


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由客家人組織發動,首領洪秀全以及六位最高決策的核心人物(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洪仁玕)均是客家人,

作為太平天國革命的主體,尤其是基本隊伍,從金田打出廣西,就是由廣西客家人組成的。

而這場革命的醞釀之地,廣東花縣,是客家人聚居所在,而揭竿而起的金田村,更是客屬地。

洪秀全、馮雲山等在宣傳、發動和組織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以廣西東南地區的客家人為基礎。而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軍是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勢力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張之洞稱太平天國「興於梅縣、滅於梅縣」,是指洪秀全等領導人的祖籍在廣東梅州梅縣,而太平天國最後一支隊伍汪海洋部,就是在梅縣堅持下來的。

從太平天國軍隊的組成看,客家人是一個很重要的來源而,

家人大批加入太平軍是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勢力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平天國將領基本上是客家人,金田起義的基本群眾大多數也是客家人。參加金田起義的有二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客家人。金田起義之初,福王的九大據點(貴縣賜谷、北山裡、龍山;桂平縣紫荊山、金田;平南縣鵬化山區;陸川縣陸苗;博白縣平山;信宜縣塘坳)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人與太平天國運動的緊密聯繫,影響到太平天國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國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烙印。

作為農民起義的政權,太平天國是建立在軍事鬥爭的基礎上的。戰爭的勝負決定了太平天國政權的命運,而兵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軍隊的質量,進而決定戰鬥的勝負。

據有人估計,在金田起義的太平軍中,客家人佔了30%——40%。為了便於管理,洪秀全等人將客家士兵與其他士兵分開,並且用客家士兵組成先鋒軍攻城野戰。客家軍隊由於勇猛尚武,在戰鬥中所向披靡,立下了大功。

在定都天京之後,太平天國的兵源比以前更廣,而由客家人組成的部隊仍然是最精銳的。這是因為太平天國所控制的江蘇、浙江、安徽等長江中下游地區,民風柔弱,不習戰事,這些地區的士兵是難以跟驍勇善戰的客家士兵抗衡的。

太平天國北伐軍中,客家士兵佔了一半。這支由區區兩萬人組成軍隊,在前面有數十萬清軍堵截,後面沒有根據地的後勤保障之下,進軍幾千里,威脅到了清政府的統治中心。由此可見,客家軍隊的戰鬥力是很強的,太平天國在天京變亂之後,軍事實力大為削弱,也與客家士兵有關。

在天京變亂中,北王韋昌輝濫殺無辜,天京變亂中死傷的人達到了十餘萬人僅僅東王府被殺的就有三萬餘人,而後來石達開帶走的10萬人精銳部隊最終兵敗大渡河,這些人大多是從廣西來的能征慣戰、戰鬥經驗豐富的客家將士。

太平天國苦心經營多年的軍事精華在內戰之中幾乎消耗殆盡,元氣大傷的太平軍從此就走下坡路。即使是李秀成、陳玉成的崛起,雖然取得了諸如三河鎮大捷之類的勝利,也只不過是迴光返照,難以扭轉江河日下的局面。天京變亂後的太平軍儘管數量龐大,戰鬥力卻並不強。這時的太平軍的主力以江南幾省農民為主,柔軟的太平軍是無法對抗以勇悍著稱的湘軍。

湘軍在消滅了八旗兵、綠營兵都對付不了的太平軍之後,又消滅了捻軍,「無湘不成軍」開始成為了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奇特的現象。

直到李宗仁的桂系軍閥崛起之後,湖南的軍隊才衰落下去。而桂系軍閥的主力也是客家人。在擊敗了湖南軍閥之後,桂系軍閥從廣西友誼關打到了東北,陳兵山海關下,迫使張學良歸順中央,完成了國民黨在形式上的全國統一,從中不難看出客家人的彪悍。

中法戰爭

1885年3月23日,晚清一代名將、民族英雄馮子材率軍在中越邊境的鎮南關前隘一戰殲滅入侵國境的法軍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鎮南關大捷。還有清末民族英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

戊戌變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出色的表現,這些在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文史資料中記述頗豐,可他們在戊戌變法中的業績卻鮮有提起。其實,在京的「百日維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的呼應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擔當起領導與骨幹角色,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變革創新精神,歷史應當為他們添補上濃重的一筆。 如劉光第、陳寶箴、黃遵憲及其《日本國志》、陳熾在戊戌變法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孫中山及重要成員廖仲愷、胡漢民、鄧仲元、何貫中、鄒魯、溫靖侯(溫仲和之子)、謝良牧等都是客家人,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首先得到廣大客籍留日學生的大力支持,當時在同盟會的領導核心成員中,客家籍留日學生佔46%,絕大部分是嘉應州、大埔、惠州等地的留學生。

此外,海外革命經費的籌措也主要是在客家籍華人華僑中進行;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在南方各地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主要集中在客家人的地區或以客家人為主。在1911年廣州起義壯烈犧牲的72烈士中,有林修明、陳文褒、饒輔廷、周增、張學齡、陳文友等24名客家籍人士,他們有的既是海外回國的客家籍華僑青年,同時又是留日學生。可以說,客家人對辛亥革命的組織領導、武裝鬥爭、宣傳發動、籌措經費等各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事例不勝枚舉。如鄭士良領導惠州起義,何子淵、丘逢甲領導黃岡起義,鄧子瑜、陳純領導七女湖起義,胡漢民、姚雨平、胡毅生、鄒魯領導黃花崗起義。

北伐戰爭時期,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黃紹竑任第7軍黨代表。在戰鬥中,葉挺獨立團戰功卓著,所在的張發奎第四軍被譽為「鐵軍」,葉挺更是被譽為北伐名將。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胡漢民、蔣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監察委員宣布在南京組成國民政府,以客家人胡漢民為主席。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中,客家表現突出,朱德、葉挺、葉劍英、袁文才、王佐等皆為客家人。

土地革命,當初最早的井岡山根據地,其創始人袁文才是客家人無疑。秋收起義於文家市集結,瀏陽一大批客家人踴躍加入,我們從中,可以讀到如下一大批如雷貫耳的客家人之名: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全國政協副主席王首道,上將楊勇,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在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講到調解土客矛盾,又懂客家話又懂當地話的胡耀邦則成了紅軍中最好的調解人,

後來的中央根據地,主要是贛南和閩西,可以說,是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一大部分,是客屬地,成為了土地革命的歷史支柱。出了如陳奇涵、肖華等一大批紅軍將領的「大本營」中的興國縣,是全國著名的紅軍「將軍縣」,「文革」前授銜的將軍,興國就有54位。興國客家山歌,更是膾炙人口的革命歌謠。「大本營」中的閩西,也出了楊成武、劉亞樓等數十位戰將。聞名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也正是在這個「客家大本營」中出發的。

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說:「中央蘇區(贛南、閩西)是全國蘇維埃的大本營。」我們也知道贛南閩西是客家的大本營。紅軍活動的地方,從井岡山根據地到中央蘇區所轄區域贛南、閩西、粵北等21個縣市,幾乎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贛南和閩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區,
90%以上均為客家人,紅色根據地界幾乎是與客家區域重合的,從當時的紅四軍(也稱朱毛紅軍)的隊伍組成人員來看, 朱德、葉挺、葉劍英等人是客家人,紅軍中很多中高層將領是客家人,主要由佔總數70%以上的客家人組成。主要是閩西贛南蘇區客家人,而迫使中央紅軍走上艱難之路的國民黨軍名將是廣東梅州客家人羅卓英,吳奇偉和廣東韶關客家人薛岳。


小時候和奶奶生活過一段時間,奶奶曾講過很多故事,雖然許多故事現在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兒時的誰又不是深信不疑的呢?其中《老虎駕駕》(《容雞嫲》)的故事記憶尤為難忘。小學時,我曾驕傲地與人分享這個「屬於我」的故事,未曾想,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個故事。其實,這只是個客家地區廣為流傳的故事(《容[熊]雞嫲》)而已。不僅故事,歌曲也是這樣。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這是我唯一記得兒時奶奶所唱童謠。

「月光」在客家話中是「月亮」之意,而「光」則為「明亮」之意,所以「月光光」就是「亮堂堂的月亮」的意思。中秋節在客家地區又稱八月節或月光節,是祭祀月亮的節日。還記得小時候的中秋晚,月光堂堂,奶奶端出月餅,放在月下,帶著我和其他小孩子一起「拜月光」。望著皎潔的月光,我們想不到李白的「呼作白玉盤」,我們只會直勾勾地盯住盤中的月餅。而奶奶則是望著月光,作揖唱喏,口中還不斷出現遠在他鄉的叔伯的名字。現在想來,這樣的期盼在客家人心中不知傳承了多少代。家中盼遊子歸,遊子又豈不盼鄉回?

斷腸念故園,歷來的中國人皆是如此,客家人又怎不是如此呢!如今的客家地區大多處于山區,閉塞落後,青壯皆外出務工,他們每年都在家鄉與工作地之間「遷徙」。遷徙!對於客家人來說,多麼熟悉的一個字眼!

千百年前,烈日下,月光中,客家人開始舉家大小從河南河北一路跋涉到當時一片蠻荒的百越之地,這樣的遷徙,從秦征百越起,到太平天國運動,總共不下五次。他們在南方世代繁衍成百上千前年,仍恪守祖訓,認為自己只是「客居」於南方,幻想著有朝一日還能重返故園,回到黃河畔。

客家是支奇特的漢族民系。客家地區以社會封閉著稱,洎唐宋自北南遷以來,一直恪守傳統以與當地土著少數民族區別,保持自己的中原習俗。甚乎在語言層面,客語的傳承還有口口相傳的嚴厲祖訓,「寧賣祖宗田,毋忘祖宗言」。另一方面,客家人又遍布全球各地,曾有俗語「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為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遷徙的歷史。贛南、粵北和閩西是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因為這裡完全是封閉的山區,是古時躲避戰亂的優選之地。

在哪裡紮根,就會在哪裡營建居所,而如今在梅州隨處可見的圍屋式建築,就是客家人在一次次的月光光中播撒下的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在當時,面臨著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一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里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共存共榮,共亡共辱。御外凝內,大概是圍屋與土樓建築最恰當的歸納,也是客家人長期「遷徙」下形成的優良傳統最好的總結。

然而,因躲避戰亂流離至此,還是沒能終結客家人不斷遷徙的命運。清初因長期戰亂,四川人口空虛,一部分梅州和韶關的客家人又被迫在湖廣填四川的大潮中遷入四川地區。但當地客家人講客家建築藝術帶到天府大地,成都洛帶古鎮,就是客家人在中國西部地區播撒下的另外一顆明珠,當地至今仍保持著說客家話的傳統,人為地不與四川話合流:客家人從不忘 「本」。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月光下的圍屋中,當客家童謠伴隨著家族的歡聲笑語在空中飄揚時,卻又何曾想到,遷徙的命運又悄然而至。

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是由客家人洪秀全掀起的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也是最後一次農民起義。它的失敗使客家人又開始了又一輪大規模的遷徙。清政府大批屠殺客家人以報復,廣東客家人紛紛下南洋以避難。一次次的舉家遷徙,都需本宗族的團結一心,這也是客家人對宗族之序尤為重視的原因。

都說不是生來就喜歡遷徙,是磨難帶給自強不息。在不斷遷徙中,客家這支民系成為漢族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民系,也不愧地成為一支優秀的民系。名人也不勝枚舉,近代如黃遵憲、朱德、胡耀邦、郭沫若以及王力,現代如張國榮、鍾漢良、林丹、李河君以及外邦的他信、李光耀等人。

但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大部分客家地區的落後情況依然嚴重。

人口的流動,帶動著鄉音遷徙。散布在世界各地漂泊的客家兒女,終究是不會忘了自己的根本,可知,在異國他鄉的一句鄉音,「汝食哩麽?」能催下幾多遊子淚!

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封閉社會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傳承客家話的傳統法則也在信息時代逐漸被拋棄,客語因此成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客家話不僅因為時代的原因而衰退,在內部,情況更為不樂觀。在我的家鄉,客家話被當成「土話」在中小學禁止使用,身邊的好多人也認為客家話太俗氣而冷弱鄉音。

suei(瑞)變成luei,ngai(我)變成捏,「我攰矣腰骨斯疼」變成「捏try哩腰骨屎疼」,或許他們也只是圖一時搞笑吧。但當一種文化淪為了文字上的娛樂,這是多麼的悲哀啊!我寫一個「我」字說這字讀ngai,馬上有人說,這不是讀wo嗎?人們無形地被灌輸:普通話是唯一正確的標準。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粵語,它憑藉著香港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和珠三角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至今依然生機旺盛。在粵語地區,有一首同名的《月光光》,因為Beyond的演唱而廣為人知。客語地區的《月光光》卻只留在童年的記憶中了。

「山悠悠,水悠悠,悠悠長風載歸舟。靈光三絕五峰月,綠草清溪繞圍樓,家鄉在梅州……」 如今的客家人,再也不用為動蕩的時代而流離,但客家人從未停止「遷徙」的腳步。「遷徙」,幾乎成為客家人標籤的一個詞,也從被動的披荊斬棘的逃難變成了對美好生活大道通衢的追尋——帶著濃濃的鄉愁家思,或南下務工,或出洋尋親深造。

奶奶經常對家中年輕人挂念著:「唔怕路長,就怕志短。」她希望我們年輕一代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可我們又怎麼會不知道,在夜晚的月光光下,她的希望中又包含著多少對千里外的兒女的憂愁呢。

月光光,少年郎。客家人,一代又一代依然走在前進的大路上,一代又一代,容顏在變,處境在變,情懷未變。

最後,送上一首客家民謠:

分享李秋林的單曲《二十四節氣歌》http://music.163.com/song/29772419?userid=50241153 (@網易雲音樂)


我腦子裡會有這些印象:簡單淳樸 不失內涵。
就像這一碗粉,只由簡單的調料攪拌而成。卻是我們口中的美味。


作為一個90後的客家人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相對於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可能沒有那麼高調,顯得更低調沉穩一些。從商當然也不乏優秀傑出的人,比如:曾憲梓、田家炳、鄒錫昌、繆壽良等。相對於從商,從政對客家人的影響也比較大,看看現在廣東廳級以上幹部客家人占的比重就知道了。由於受環境的影響,不像廣府、潮汕等居臨海、平原,久居深山的客家人也比較傳統,祖先由於躲避戰亂而來到南粵蠻荒之地,以客自居,以客為家,所以叫客家人。其實我們那邊也挺傳統的,過年必須敬拜祖先、對待神佛也挺虔誠的。只是覺得小時候住過的客家圍龍屋以後會慢慢地淪為觀賞景區和祭拜場所,而不再作為居住的需要。
在客家地區最認同的應該就是客家話了,易學易懂,只是覺得現在傳播和下一代的普及還有待加強,像我表弟在深圳長大,聽得懂但不會說,這樣的應該大有人在吧。每個地方的客家話會多多少少帶有點口音,但都基本上可以相互理解。深受觀念教育觀念的影響,讀書就成為了重要的出路,小時候經常被父母家人說讀書不識撿狗屎╮(╯▽╰)╭。
來客家地區絕對不該錯過的就是美食啦,雖然沒有非常出名的菜品,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吃~腌面、三及第湯、梅菜扣肉、鹽焗雞、釀豆腐、各種粄類甜品、開鍋肉丸、各種丸子啥的,來了就好好吃吧,由於是客家人,熱情好客這一傳統是得到很好地傳承的啦~
在我眼中客家人具有的品質有:低調、樸實、勤勞、踏實、熱情好客等等吧~


本人是以英語和漢語普通話(北京口音)為母語的客家人,原籍徐州,現為北京人。一般而言,客家人群體地域觀念很弱,族群觀念很強。雖然會有和土著居民文化融合的傾向,但是自身不會和當地居民有特別密切的身份認同。相反因為歷史上與土著居民的衝突。他們比起其他漢族民系而言更傾向於到海外尋找生存空間。
很多人認為客家人的身份認同是客家話,這點我不敢苟同。全球有八千萬客家人,真正以客家話為第一語言的也就三千萬至四千萬。比較有名的海外客家人是泰國前總理他信·西那瓦和妹妹英拉·西那瓦,他們就是以泰語為第一語言的客家人。更有名的例子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他身為客家人,主政新加坡以後,致力於塑造新加坡的國族公民意識,完全沒有中國主體意識。他推行凝聚新加坡的措施就是以英語為事實上的新加坡通行語言。
我本人祖籍是福建永定,福建著名僑鄉,盛產海外華僑和中國本土政治人物。永定當地戶籍人口48萬,海外永定客家後裔有50萬。至於著名政治人物,原籍湖北黃岡的林彪和台灣的李登輝祖籍往上追都是福建永定。一般而言,福建永定出來的客家牛人,不大在公開場合說客家人,以當地語言為主,而且都是在祖輩離開永定數代以後才顯現出真正的優勢的。


我是贛州客家人,觀察過後我發現我們這個群體還是比較有特點的(下圖是客家老人服飾)

第一是客家話,平時操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和家裡人交流,有道是寧買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在外地聽到人家說客家話都很親切,不管你是贛州,梅州還是惠州的(這幾個地方客家話都好像)。第二是客家人家庭觀念很重。我從小被父母教育要尊老愛幼,估計是我小時候四世同堂,是一個大家庭,還有整個村都是同姓的人,有族譜(下圖是婚禮禮節)

,老人家還會經常講祖先是如何遷入江西的,總之是憶苦思甜。第三客家人還特別愛拼,聽老人家講以前有很多親戚在民國的時候去了廣東和台灣做生意,吃得苦,也會賺錢存錢給後代。性格上比較低調和含蓄,非常務實。第四客家妹子非常厲害。在家裡客家女人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比如家裡的老太太,妻子和嫁出去的姑奶奶,對家裡還有很大的話語權,而且客家女人非常能幹,我小時候還看著我祖奶奶幹活,普遍出門務工的女人很多。第五喜愛咸鮮也善於做山珍野味,小時候客家菜裡面的經典——釀豆腐、贛南小炒魚、梅乾菜扣肉

,想到就流口水,特別下飯,還有就是喜歡吃艾草。清明節我做艾米果,在外省人面前他們以為我在採藥~~


哈哈 我是一個90後的客家人,雖然讀小學大概3年級的時候我們就搬到了惠州,但是仍然一直受客家文化影響。
我自己也覺得客家話好聽,外人也比較容易聽懂。
從小就深受客家文化影響,所以自己也很喜歡自己是個客家人。
我還是從我爸媽說起吧!
我媽,我爸都是客家人,然後我媽真的是超級符合客家婦女的那些優秀品質。幹活很勤勞,自然也就很受爺爺奶奶的喜歡,覺得我爸娶到了一個很好的媳婦。同時,會做好多超級好吃的客家菜,最出名的就是釀茄子,釀豆腐,釀苦瓜等等,反正就是樣式多多,還特別好吃!哈哈!這我也我特別喜歡我媽的原因之一。

然後我爸也是比較勤勞的一個男人,比較重視家庭教育,覺得禮貌,教養很重要,其實也就是注重家教。覺得孩紙出去外面被別人說的話,第一個會怪她們父母親沒教好。所以從小就一直教育如下:1,去別人家裡做客要提前約時間,去到後要,眼看手莫通(動)。2,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不管怎樣都不要去拿,要就靠自己努力掙錢去買。3,對長輩要有禮貌,不能頂撞。很多很多,其實跟大部分人的家庭教育都是差不多,不過會特別教育,是個有責任感的父母親。

不過,個人覺得最欣賞的還是我們客家的那種強大的團結精神。然後我們家現在也還是有一本族譜,族譜它會每年修訂,(也是由我下面會講的同鄉會修訂的),裡面記記載客家人的來源,祖先是誰,客家是如何的,一個村裡的客家人的蹤跡,後來都移民到哪裡或者搬到哪裡,家庭孩紙多少,工作後的一些蹤跡都有。從小在家長的時候,我們那裡都有一個叫同鄉會的組織,好吧,其實也就是很像基金會。就是同一個地方大部分客家人聚在一起,然後多少捐一些錢,然後這些錢由有話事權的人管理著,比如用來修建一些宗祠什麼的。還有就是,大學考上本科以上的孩紙有幾千塊的教學補助。另外最值得得還是下面這個,就是,如果有哪一家人,家裡不幸遭遇突變,那麼我們同鄉會的基金會就會給她們一些金錢或者物質上的幫助,以便她們度過難關。個人覺得這個是最值得敬佩的。

後來我們家搬到惠州後,我爸也還是有參加惠州客家的同鄉會。也就是說每個地方,只有有客家人在得地方,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同鄉會或者同盟會的存在的。

客家人一直都是這麼團結,有強烈的團結,家族意識,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的一個大家族。
為客家人點101個贊!不怕驕傲!哈哈哈哈哈!


客家人是典型的「用別人定義自己」的群體。

「客家」者,與「土家」、「土人」相對,就是外來的意思。一群分散的移民為了與原住民相區別,才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整體。

當然客家人中的主體有共同淵源,就是宋元時代從中原南下的移民。其中一部分在今江西定居,時間久了,成為贛民系;另一部分繼續南下至廣東、福建,被粵、閩族群排斥,不能完全融入當地社會,於是一直是「客」人。但今天的客家人,不一定全都跟這些人有關係。

粵、閩最好的土地大多為當地人所擁有,客家人只能到偏僻的山溝裡種田;土客之間常爆發械鬥,用武力爭奪資源。今天客家人的標誌土樓,其實見證的是不同族群相互爭鬥、衝突的歷史;土人因為語音有異,說客家人不是漢人,是蠻夷異族。

由於以上原因,原本鬆散的新移民都以「客家」這個概念團結為一體,自認祖先是中原移民(其實不一定都是),說共同的客家話,並認為這是正統古音。

客家人的拓荒,使一部分畲族被漢化,融入客家人之中。今天廣東姓藍的客家人多是畲族後裔。

綜上所述,客家人是「被建構」出來的群體,用共同的身份認同和方言凝聚了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

當然,我不是要虛無化客家人。認同已經形成,並且鞏固了數百年,就已成為既定事實。今天沒有人能否認客家人是漢族中一個龐大的群體。

另,有人說客家人是少數民族,應該搞個客家族出來。客家人從不懷疑自己是漢族,反而自認為漢族正統的傳承者。清代廣府人說客家人「非漢種」,客家人並不承認;畲族融入客家人,也是漢化的結果。今天有人說出這話,我懷疑只是想多生幾個孩子,高考加幾分而已。


利益相關:有客家血統。(雖然客家人並不是按血統定義的……但我除了有血統之外完全不像客家人,客家話也不會說……客家俗語:「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會說客家話的就不好意思自稱客家人了吧……)


客家人戰鬥力應該挺強的吧。認識一個客家妹子,路上遇到一隻眼鏡蛇,她掄棍就上,直接把蛇打死了。然後叫她爸把蛇撿回去泡酒了。
比起其他看到蟑螂就會尖叫的軟妹,戰鬥力簡直突破宇宙了。


我來換個角度談談:

其實,客家人的事可以放在一個更大的框架下去談,從空間和時間上來說,這是中國歷史常被人忽略又時時浮現的一段內容。我想了一下,姑且將其稱之為:中國的民族大遷徙。

說起民族大遷徙,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歐洲的事。其實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遷徙絲毫不比歐洲歷史上的規模小,持續時間、影響深度也已經大大超越,只不過這種遷徙實在太過成功,是我們大多數人渾然不覺。

與歐洲多米諾骨牌似的民族大遷徙不同,中國的民族大遷徙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從一個核心區(可以理解為東周末年的疆域)向外逐步擴散。

東周之前的歷史是華夏民族(漢族前身)的形成歷史,這裡就不說了。

華夏民族從秦始皇統一開始,進入秦漢時代,就開始了向外擴張的進程。正北方向,有秦征服河南地,到漢朝的塞北四郡;東北方向,有漢四郡的建立;西北方向,河西四郡直到西域都護府……但真正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是,對南方的征服與開發。

這場從秦征百越開始,到衣冠南渡,甚至可以說到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延綿數百年的大規模征服與移民。在壓倒性優勢的人口規模、技術水平、組織形式、民族文化的攻勢下,原南方存在的,不論是本土的百越,還是先一步南下的苗瑤,都逐漸失去大路、水系和平原地區,成為一個個分割存在的孤島。
這個過程中無數的反覆和曲折,造就了一個個故事:李冰建造都江堰、西門豹治蜀、修靈渠、趙坨稱帝、夜郎自大、伏波將軍遠征交趾、諸葛亮平定南中、衣冠南渡、玉樹後庭花……

現代很多網民鼓吹的「再造中華」,其實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實現。

到了唐朝時候,從「揚一益二」的描述來看,南方的經濟已經超過了北方。唐朝的皇帝已經成為「就食天子」,南方已經可以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的反哺北方。

再後來,兩次農業革命,又將這種民族遷徙的成果夯實、擴大:

第一次是「占城稻革命」:以占城稻(越南來的)、棉花(黃道婆、黎族技術)為代表的農業技術革新,成功改變了漢唐時期「人口超過五六千萬」即崩潰的宿命。帝國的人口第一次可以超過一億。在地域上,廣闊的西南、嶺南地區從此穩定的納入版圖,結束了叛服無常的局勢。
其間的歷史大劇有:元滅大理,雲南行省建立(賽典赤·詹思丁),明朝沐英消滅梁王政權,湖廣填四川,燕王掃北,萬曆播州之戰……

第二次是「美洲作物革命」:從明朝後期開始,到清朝的的康乾盛世(番薯盛世),中國人口實現了從一億出頭到四五億的跨越。
這是一場更加深入的革命,土豆、玉米等耐寒、耐旱作物,不但增加了人口,更加大大的擴張了農業區(大體等同於漢族區)的面積。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清朝皇帝精心構建的共主聯邦的局面被擊得粉碎。
清末民國,東北設省(黑吉遼),塞北設省(熱河、察哈爾、綏遠),西北設省(寧夏、青海、新疆),東南設省(台灣、海南特別區)、西南設省(西康)……直到五十年代,西藏民主改革(最後的改土歸流)。
連孫大炮都知道把「驅除韃虜」趕快改為「五族共和」呢。

至於後來,毛澤東時代,農藥、化肥、種子、水利等方面的技術改進,造成了最近一次農業革命,中國人口實現了從四五億到十幾億的飛躍。這是後話了。

具體到客家人,其實是一波波南下的漢人移民中比較尷尬的一波。雖然客家人往往把自己的族譜追溯到衣冠南渡甚至更遠,到真正演變成今天的客家人,卻是「美洲作物革命」之後的事。
到了清末的時候,中國已經享受了多年的美洲作物的紅利,進入了馬爾薩斯陷阱。南方地區幾百年積累的土客、漢夷矛盾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最終,一場死傷過億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將這一矛盾悲劇性的化解。
大致同一時期或稍晚的西北回民起義、西南各民族起義、華北義和團運動等等,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恕不贅述。

最後說一下:我們當今的每個人都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最新一場農業革命的紅利期(注意不是人口紅利)。我們享有著人均四百千克糧食和大量副食,過著不必擔心餓死的生活。能夠為減肥而不是吃飽而煩惱,這是我們巨大的幸運。
一些鍵盤俠總是覺得計劃生育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礙手礙腳,但要知道,計劃生育是盡量延長糧食紅利的必要措施,最好能把紅利期延續到下一場農業革命才好。至於民族區域自治……不多說了……鍵盤俠願意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移民嗎?去新疆還是西藏?注意子孫後代也要繼續定居哦。
事實上,只有當糧食紅利消除,內地生活質量下降到比去邊疆還要惡劣的時候,才會有大規模的移民。不知道鍵盤俠願不願意生在那樣的年代。


本人是客家人,我覺得客家人是很容易與各個地方相處融洽的地方群體,因為客家人通常在一個陌生地方,不會成幫結派,既然沒有集群性,就不存在和其他群體有利益衝突的可能,所以無論和潮汕人還是和湛江人,都可以相處很好。就拿念大學來說,潮汕人和湛江人第一天報道就有師兄過來宿舍邀請新生參加聚會,以聯絡感情,同時壯大其在學校各個群體的勢力。可以看出,連大學都如此,出來社會做生意,也往往是聚街而做,我一個湛江朋友說,他們出來做生意都喜歡一條街都是湛江人,以免被欺負。有群體之分就有戰爭,從足球場地爭搶,和社團主席之類的利益,都喜歡通過老鄉的勢力去幫助解決。嚴重的自然會發生群架事件。而客家人壓根沒形成什麼勢力,所以多數沒有利益之爭。一個客家人碰到另一個客家人,其實方言也會略有不同,文化也會不同(比如腌面這玩意多在梅州,但河源和惠州這些地方就比較少),就是這點不同,所以儘管會寒暄幾句客家話,但多數又轉用普通話聊天,這是因為客家人依山而住,地理環境導致客家人溝通不便,習慣獨立耕耘,不喜集群做事,甚至從語言發展上也會成為一個小縣城就有幾十種更細分的客家語言~~而潮汕和湛江的地理和生存環境,導致了他們更需要合力解決生存的問題,從而更加團結。所以,客家人到了另一處地方生存,為什麼會熱情好客,為什麼會低調務實,為什麼比較和善怕事以及獨立工作的原因就在這裡,當然如果是在本地生活又會很不同。客家人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摳門,斤斤計較,以及不願意分享自己做生意的方法等等,都大大阻礙了客家人群體的成功。而潮汕人很多人則願意傳授經驗給潮汕的後輩,後輩願意不拿工資只為求技術求經驗的做法,都是很好的經商前提。而做生意跑業務的潮汕人,一旦用潮汕話說起來,立馬容易多了。但如果客家人做生意,遇到客家人買東西,你猜會怎樣? 「大家都系老鄉,平滴啦~」想的都是佔便宜~~當然以上是我個人觀察,實際肯定會有些個例不同,因為環境也是不一樣的~~~ 補充一點,就是客家妹子會比較好,因為民風淳樸,多數客家妹子都比較守規矩,懂人情禮儀,而且務實,河源梅州的妹子也是出了名的水嫩,不過在打扮上,感覺確實沒有潮汕女孩會打扮,客家妹子很多都是素顏的~~重點是,禮金真的不高啊,但是要常常和岳父岳母多溝通多聯繫感情就是了~~


低調、淳樸、老實

有骨氣、若自己正確便據理力爭但不貪小便宜

努力、勤奮、重視教育、家教嚴格

【腦海中想到了身價上億但卻從不鋪張浪費鞋子破了繼續穿每天半夜1點還在打電話每天六點起看報紙的大舅…
還有比大舅更成功但也非常努力待人非常謙虛有禮貌的表舅..
還有我那個非常勤奮堅持跑馬拉鬆快十年一輩子沒有玩過一場麻將幾十年沒怎麼浪費時間看電視一有空就看看書健健身忙碌家庭事務和自己生意的媽媽..

每次提到他們,我都特別特別慚愧。也許不是客家人的特點,只是剛好 是客家人 都有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特質

雖然一直以來非常敬佩很會做生意的潮汕人 但是客家人的低調踏實老實和勤奮更讓我自己肅然起敬呀


淳樸、大方,神經粗大。

可以做好朋友,做事會把人氣死。O(∩_∩)O~


作為一個梅州客家人,一直以自己是客家人為榮。也許是離開家鄉在外讀書工作的緣故,對家鄉的一切都是特別特別有好感。
爸爸媽媽作為農村人,非常勤勞,即便現在生活比從前好太多了,也不願意閑下來,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生活。無論我怎麼跟他們做思想工作,嘴上答應不幹那麼拼,第二天依舊繼續。所以,每次我想懶散下來時,爸爸媽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就會讓我羞於安於現狀。
假如你在梅州的街頭問路,不出意外,即使你問的是大媽,即使她們不怎麼會說普通話,她們也會儘力說標準一點給你指好路,順便也向你普及那條路比較好走,那裡是幹什麼的。臉上充滿了笑容。所以每次回家,聽到一口流利的客家語總會感覺特別溫暖。


我是韶關的女生,韶關除了外來人口和少數民族外,市區一些人講白話,剩餘其實大部分私下和農村鄉鎮都是講客家話的,我讀大學時候和梅州同學講客家話,特意說看看我們的發音,基本一致,所以我不太服梅州就是很正宗的客家話代表,哈哈哈

過年過節招待客人很熱情,真的客家人對外人很熱情,不排外,反倒好客,節日待客都喜歡做經典的釀豆腐茄子辣椒苦瓜啊,還有做扣肉啊:梅菜扣肉,甜扣肉,香芋扣肉(當地尤以韶關曲江區大塘扣肉最出名)!過節喜歡炸芋頭糍,油糍,灰水糍粑(也叫光頭圓),蕉葉糍,蛋散,炸糍乾等等

個人在農村長大,村裡也有沒有兒子都是女兒的家庭,但是沒有說歧視人家,還有就是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重男輕女思想參半,農村就是要生個兒子,一個也好,主要要養老用吧也不是為了人多勢力大,但是對女兒也不會虐待,也不會說不給女兒上大學什麼的思想,而且客家人嫁女兒不需要很多彩禮,幾千也可以,當然現在物價不同了,但是聽到一些地方要十萬,真心覺得賣女兒啊

客家女人真的很勤奮很賢惠一點不輸潮汕女人,而且客家人也是講究宗親的群體

過節過年甚至春分的掃墓祭拜(我們當地客家人不是清明掃墓的都是春分前後),我們村兩百多戶人家,人口一千多,掃墓首先要開會各家出資買東西去掃墓,然後要每家至少派出一個代表參與清朝搬來居住的祖先的掃墓儀式(已經出去城市定居的人這天也會各地跑回來參加,自願的),祭拜完回來全村一起聚餐,十幾種菜式(如蓮藕排骨湯,炸魚糍,木耳炒瘦肉,芹菜炒瘦肉,香菇雞,白切雞,腐竹炒絲粉,燉豬腳,釀豆腐,香芋扣肉,花生米,鳳爪,滷雞翅等等,發現客家菜一方面偏油炸,一方面又清淡,蒸煮的清淡的也很多,現在工作了還是很懷念那些木材火大鍋菜,自己做做不來那種味道,那是情懷了),超級熱鬧,當然聚餐的錢要大家一起出,來多少人出多少份,結束後清算多的返現回去

其次拜完村裡的就輪到各房之間了,祖先七個兒子,大兒子為一房,以此類推到七房,然後各房之間自己組織去掃墓,接著還是房成員幾十家人一起吃飯,菜式基本和上面差不多,但是會問成員想吃什麼,這次是房裡全部人一起聚餐,今年在你家明年在我家輪著舉辦

最後才能另選日子自己家兄弟姐妹去祭拜自己家的祖先,然後也是吃個飯結束。

過年也是先打掃乾淨好祠堂的衛生,然後貼對聯,初一開門村裡祠堂先打鞭炮,接著各家各戶也開始放鞭炮開門(雖然大氣污染嚴重,但是那種感覺很特別)然後祠堂的燈一直開到元宵節結束才關,很熱鬧的,每年如此,感覺年味越來越淡,這是年味還有的象徵

客家人低調不喜歡鬧事,可能一些人覺得懦弱,但是注重教育是真的,偏中庸之道,熱情好客,有什麼拿出最好的都會招待客人

最後說什麼人群體都有好壞,也不能單單定義,只能說個大概,每個人的經歷成長對事物觀念的想法是不同的


作為一個四川客家人,旅居海外多年見了很多其他國家居住的客家人,產生了強烈認同感。客家人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什麼民族之類的,他就是一個漢族民系,甚至有很多人稱之為純漢人,主要是體現在生活習慣和文化上,因為躲避戰亂形成的客家人沒有像其他漢人那樣或多或少被胡化。客家人被稱作是「中國的猶太人」也差不多有點這個感覺吧,聖地是廣東梅縣。

認定一個人是不是客家人主要體現在三點,1.客家血統,三代之內。家族中父母雙方其中一方或父母其中一方的父母有一方為客家血統即可視作擁有客家血統。2.語言。說客家話。 3.自我認同。了解並認同客家文化,或以客家方式生活。 三者滿足兩者即可視作客家人,這一點和猶太人也有一定相似度,因為猶太人的認定不一定要血統。

當然,客家人就是漢族,沒有什麼其他民族之說,和客家人血脈比較接近的少數民族是畲族。只是客家人這個漢族裡面的族群保留了更多的漢族傳統習俗,如族譜,漢服,還有被稱作古漢語活化石的客家話。就醬。


我是梅州客家人,喜歡客家人的熱情和淳樸 ,客家人介紹:客都網


各種傳統,我家現在只有兩個,一是過節一定要吃豆腐釀,二是不準改自己的民族(因為廣西改壯族考試可以加分,我家嚴格禁止改)。


硬打硬
戰鬥力強這是真的,封建時期五華客家人以打石頭為生,塊頭、力氣大,由於長時間跟石頭這種堅硬的東西打交道,所以有一句話形容五華客家人:「五華阿哥硬打硬」,出了名的"能動手的絕不逼逼",打架的時候一句「你愁啥」都不說直接開打。這是五華的情況,基本上,每一個客家人,性格都很硬,不輕易屈服。客家人定居的那一片地方,都是跟當地土著世世代代爭鬥過來的。
手藝人多,據說,五華縣內有2萬多名石匠,一座水寨大橋400多年的歷史,如今依舊穩固,石獅子是出了名的,你們要是看見哪家機構門前的石獅子嘴巴里有顆石頭拿不出來,多半是出自五華。
熱情好客,這是必須有的,農村裡白天都是不關門的,隨時可以進去喝茶喝酒吃肉,因為都認識。
逢客必出雞,這是客家人宴客的一個特色,翻著各種花樣「做雞」。
注重傳統,每年村裡都要祭拜祖先,有一本族譜,以前還有太公分豬肉,誰家兒子多誰就分得多,每年秋季固定幾天親戚之間會走訪。
勤勞踏實,男人女人都下地幹活,近代是更多出去打工,家鄉的汽車現在多得開始堵車了。
注重教育,無論家裡有多窮,大人都會想盡辦法供子女讀書,有朝一日走出山村。
低調含蓄,當然有專門供阿哥撩阿妹用的客家山歌,現在公園裡面的爺爺奶奶還會唱一唱。
另外客家人應該是食用艾草最多的人了,可能深居山裡,濕氣重,艾草祛濕,我在很多地方看當地人都不吃艾草的。
身處蘇州,在這邊結交了新朋友都會很自豪地跟他們安利客家人的風土民情,教他們幾句客家話,做釀豆腐給他們吃,撩一撩蘇州妹……


土生土長的90後客家人,現在在上海,家在客都梅州。
從我這些年在外面學習工作的經歷來看,有很多人都把客家人當成一個少數民族,我覺得客家人的身份確實很難界定。我們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文化,有傳統服飾,可以說似乎有一點少數民族的特徵,但是客家人的群體,似乎又不能成為民族,因為從歷史源頭來說,我們就是漢族人,可以說是最純正的中原漢人血統。
另外一個,客家人又不像廣府人和潮汕人,是一個以地域來界定和命名的群體。三者很相像,但我覺得廣府人和潮汕人更像是我們說上海人,浙江人這種性質,是在這些地方生活的人,或者說祖籍在這些地方。說一個人是客家人,往往不會聯繫到他的生活地域,因為到處都有客家人,只有客家人聚居地而不存在客家人就是哪個地方人這樣一種概念。
所以我認為客家人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群體,或者說在中國好像再也找不到另一個這樣特殊的存在。


推薦閱讀:

如何跟人解釋我是客家人, 不是廣東人(廣府人)?

TAG:文化 | 客家人 | 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