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用很長的時間來分享知識?

他們是否現實生活中比較清閑,作為自己,回答一個會的東西,但是寫出來要很久,寫一半就放棄了,但是知乎或者派代等等,經常有人碼字組織語言寫2天,是什麼驅動他們的?單純是為了在做別人老師的同時,提高自己?從提問者角度擴展思路嗎?


謝謝 @劉柯 同學的邀請。


知乎上已經有類似的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無償分享知識? - 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裡面有很多討論,可以參考。這裡先給出結論,後面在詳細論證。結論:影響社交問答網站用戶分享知識的主要內在動機是樂於助人enjoy helping others知識自我效能knowledge self-efficacy;而影響用戶長時間分享自己知識的主要內在動機是問答社區的獎勵」(reward)知識貢獻者聲譽的自我感知」(reputation)對問答社區服務的滿意度」(satisfaction)

-----------------------------------------------------------------------------------------------------------------------

為什麼在網路上相當一部分的人會熱愛或者說樂於回答其他人甚至陌生人的問題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很多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網路用戶貢獻自己知識的背後動機到底是什麼。相關的研究工作也不少,取得了很多有意思的結論。剛好我最近完成了一篇相關的論文綜述,手頭有一些資料,在這裡拋磚引玉,給大家介紹一下網路用戶「知識共享行為」(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的一些背後動機。


這裡我所介紹的網路用戶知識共享行為是指社交問答網站用戶的知識貢獻行為(Users』
knowledge contributing behavior in social QA sites)。需要指出的是知識貢獻行為或者說知識共享行為(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比如在知識管理領域,對於知識貢獻行為(或知識共享行為)的論述側重於強調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行為。所以本文將要談論到的一些理論和觀點,可能並不適用於除此平台(社交問答網站)之外的其他情境,這需要相關的科研人員運用實驗進行測度。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網路用戶「知識貢獻行為」就是指代「知識共享行為」;而有的時候,「知識貢獻行為」只是「知識共享行為」下面的其中一種子行為,「知識共享行為」下面除了「知識貢獻行為」,可能還包括「知識搜尋行為」(Knowledge seeking behavior),知識採納行為(Knowledge adopting behavior)等。不同的學者對知識貢獻行為和知識共享行為的理解可能會有不同,這需要看他們具體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情境。在本文中,我們將知識共享行為和知識貢獻行為看成是相同或類似的表述,以下統一稱「知識貢獻行為」。

1. 知識貢獻的用戶特徵

每一個SQAs都存在知識貢獻的用戶,他們的作用主要是回答問題,貢獻有質量的信息內容。區別於那些只在問答社區進行知識搜尋的普通用戶,知識貢獻的用戶,尤其是那些高數量或高質量知識貢獻的用戶是SQAs持續發展和維持問答社區氛圍的中堅力量。對於知識貢獻的用戶來說,問答社區的系統質量、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是他們最在意的外在條件。但是決定用戶進行知識貢獻行為的最主要因素還是用戶的內在心理動機。有研究發現,知識貢獻的用戶會與提問者有很多交互(interaction),但知識貢獻者之間並未有很多交互,其原因包括知識貢獻者之間存在著競爭,彼此都想成為最佳回答者以獲得外在獎勵或榮譽。


2. 用戶知識貢獻行為的動機

理解SQAs用戶的知識貢獻行為特徵需要釐清用戶選擇是否貢獻知識的背後動機。用戶知識貢獻行為的主要動機是 樂於助人enjoy
helping others
知識自我效能knowledge
self-efficacy


這裡的樂於助人指的是用戶通過幫助他人而獲得的內心的滿足感。 @劉一雨 的回答提到的就是這種滿足感。之前知乎上還有某位朋友提到過,這種滿足感是指人類需求層次(參考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較高位階的需求滿足感,具體出處我不太記得了,希望記得的知友們可以給我一個鏈接。這種滿足感很微妙,有時候別人的感謝或者贊同就會使貢獻知識的用戶感覺很有成就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這種滿足感會促使他們貢獻自己的知識。


知識自我效能是指用戶對於能夠為他人提供知識的自信感,也就是說當用戶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為他人提供知識幫助時,他會選擇去貢獻他的知識。比如在知乎上,會有很多領域的相關人士或者「知乎達人」回答問題,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由於長期深入地了解或者熟諳某些內部信息,肯定會有其他「門外漢」所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識,他們有能力也有責任感去貢獻這些知識,來解決或者糾正「門外漢」們的疑惑和誤解。比如,對於這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用很長的時間來分享知識?),我是研究網路用戶信息行為的,用戶的知識貢獻行為也是我所研究的問題之一,我自我感覺有能力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而且有必要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較為規範的解答,以達到科普的目的,於是乎我決定貢獻我自己的知識來回答這個問題(舉個栗子而已,勿噴…)。


這裡還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有的時候在SQAs上用戶貢獻的知識並不是解決某個問題的專業知識,而是回答者個人的建議、意見、對問題的看法和感受等。用戶之所以回答這些問題,或許是問題本身足夠有趣,或者讓用戶感同身受等原因。

其他一些影響用戶貢獻知識動機因素還有:用戶的自我價值實現(有點@weakdancer 回答中提到的自我存在感的增強),問答社區的獎勵,用戶自身的求知慾(@劉一雨 回答中提到的用戶獲取知識的過程),互惠(即用戶認為如果我貢獻知識幫助他人的話,他人也會在某個時候幫助我解決某些問題,那麼用戶會選擇貢獻自己的知識)等。這些因素要麼與「樂於助人」或「知識自我效能」存在著概念重疊的部分,要麼沒有上述兩種因素對用戶貢獻知識的影響那麼大,所以這裡不再過多解釋。


3. 用戶持續貢獻知識行為的動機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在SQAs上花很長時間來貢獻知識呢?這裡涉及到「持續貢獻知識」的背後動機。持續貢獻知識行為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著名市場營銷學家Oliver提出的期望確認理論(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Theory
ECT)。ECT作為消費者滿意度研究中的基本理論,被用來解釋和預測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再次購買的意向。該理論認為消費者再次購買一個產品或再次使用一項服務的意向(即持續購買或持續使用的意向)主要是受消費者之前使用該項服務的滿意度水平所影響。一些學者將ECT和之前用戶貢獻知識行為研究中得到結論進行整合,然後對用戶進行大範圍的問卷調查並將統計結果進行結構方程建模分析,結果發現問答社區的獎勵知識貢獻者聲譽的自我感知對問答社區服務的滿意度是影響用戶持續知識貢獻意願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問答社區的獎勵知識貢獻者聲譽的自我感知對問答社區服務的滿意度這三個因素會使得SQAs上的用戶不斷或者經常貢獻自己的知識。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用戶是那些貢獻過高數量或者高質量知識的用戶。

有意思的是,這項研究還發現之前影響用戶貢獻知識的兩個主要因素樂於助人知識自我效能
此時對持續貢獻知識並沒有顯著的作用。這說明,雖然「樂於助人」和「知識自我效能」可以促進用戶的知識貢獻意願,但是對用戶的持續貢獻意願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了。


4. 參考文獻

  • Chen X, Deng S.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機構知識庫(NSL OpenI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swer adoption in social QA communities from users" perspective: Taking Zhihu as an example.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7(3),81-95. [2015-01-29]
  • Cheung, C M K, Lee, M K O.
    What drives members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in a virtu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M]//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Berlin: Springer, 2007: 472-484.
  • Chua A Y K, Banerjee S. So fast so
    good: An analysis of answer quality and answer speed in community question‐answering sit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64(10):
    2058-2068.
  • Deng S, Yang L, Zhang Y. Social
    QAs or Library 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 What is Behind the Choices of
    Chinese Information Seekers? [J]. Libri, 2014, 64(4): 327-340.
  • Gazan R. Social qa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62(12): 2301-2312.
  • Guan X, Deng S.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機構知識庫(NSL OpenIR):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ser intention to continue contributing knowledge in social QA communities.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6(3):75-90 [2014-12-07]
  • Jeon G Y J, Rieh S Y. The value of
    social search: Seeking collective personal experience in social
    QA[C]//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50(1): 1-10.
  • Jin X L, Zhou Z, Lee M K O, et al.
    Why users keep answering questions in online question answering communitie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3, 33(1): 93-104.
  • Kang M, Kim B, Gloor P,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user behaviors in community‐driven knowledge service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62(6): 1066-1074.
  • Kankanhalli A, Tan B C Y, Wei K K.
    Contributing knowledge to electronic knowledge repositor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MIS quarterly, 2005, 29(1): 113-143.
  • Liao S, Chou E. Intention to adopt
    knowledge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posters vs lurkers [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12, 36(3): 442-461.
  • Lou J, Fang Y, Lim K H, et al.
    Contributing high quantity and quality knowledge to online QA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64(2): 356-371.
  • Shah C, Kitzie V, Choi E.
    Modalities, motivations, and materials–investigating traditional and social
    online QA services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40(5):669-687.
  • Shah C, Oh S, Oh J S. Research
    agenda for social QA [J]. 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09, 31(4): 205-209.
  • Sun Y, Fang Y, Lim K H.
    Understanding sustained participation in transact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2, 53(1): 12-22.

我的知識管理4步驟是:收集、吸收、應用、分享。分享是知識管理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為:

1、分享提升了我們學習的動力。當我們學到一個知識,剛好又能用這個知識去幫助到別人,這對學習,是一種莫大的獎勵。這說明我們的學習,不僅僅對自己有價值,對別人也有價值。而且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理。

2、分享提升了學習的效能。有這麼一張記憶留存率的研究:

在眾多學習方式中,教會別人的記憶留存率是最高的。分享知識,本質上,就是Learning By Teaching。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之一。

舉一個我自身的例子,我學到一個如何表達抱怨的技巧,叫XYZ法。X是你做了什麼事,導致了Y,讓我感覺到Z。這個技巧,就事論事,避免了提出抱怨時常見的擴大化問題,能減少抱怨時的衝突情緒。

我於是在一次向妻子的抱怨中,應用了這個技巧(Practice,也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而且在一次溝通中,我把這個技巧教給她。這樣,我對這個技巧就已經掌握得很深入了。


分享的過程,就是總結。為自己。
分享的目的,可能是陷入困局。為自己。
分享的背景,是已掌握更先進知識。為自己。
分享的結果,若能有幸助人自然可以悅己。為自己。

不要以為「分享」,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助人為樂,最終,也是為了自己能樂呵樂呵。


1.獲得他人肯定——這是人基本的心理需求,無可詬病。
2.知識輸出檢驗內化——把學到的知識用自己語言表達出來,表達的過程中進一步消化知識。表達才有交流,交流才能明對錯,才能檢驗是否真正消化。
3.幫助他人。


我也很想花很長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俊朗的容顏,你看那個回答「長得好看是一種怎樣體驗」的妹子,發了幾張照片就兩萬粉了,這不是棒棒的嘛?

於是我打開手機,準備傳一些帥照跟大家分享,翻過幾張照片後,我決定還是多花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知識。

舉個例子吧:
昨天凌晨我發了個知乎回答,很快就有了一千多個贊。然後我開開心心去看評論,一眼就看到了這條:

而且這評論還有一個贊!哎,也許頭像不好看的本質原因是頭不好看吧。。


你是否發覺,每次當你看書看得似懂非懂的時候,只要一蓋上書,實踐或者回答別人的提問的時候,就會發覺原來以為弄懂了的地方,原來只是不求甚解,淺嘗則止。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獲取知識的途徑多樣化了,獲取知識的難度也降低了。只要足不出戶打開電腦手指點兩點,百度谷歌就會把知識送到你跟前。

但是搜到了不代表看得懂,看得懂不代表真的掌握了。怎樣檢閱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其實通過文字的方式以及通過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進行歸類、整理、複述,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當你能夠把一個已學習過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方式對別人進行複述,並且能使得原來不懂的人能夠了解這是個什麼東西,那就離掌握不遠了。經過對知識的文字化整理,可以很好地查漏補缺,並且你輸出為文字的過程中,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最終可以將零散的知識整理為完整的知識架構體系。

另外在回答別人問題的時候,別人可能會追加提問,那就是一個交互的討論過程,可能會產生思想上的碰撞並且激發你從你從來未切入過的角度來重新思考這個本來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問題。

以上是我積極努力回答問題的動力,當然也有回饋社會的責任感與刷存在感的原因。


茶壺的容量有限,在無法替換更大的壺之前,只能把陳茶水倒掉一些,再續新水;

而有時則必須連茶葉帶茶水全部倒乾淨!

而這恰恰是整理思路,濃縮儲備的最佳時機!


知識的分享,這是一種知識傳承的行為,各行各業,有專業的知識技能、也有人們從業多年的經驗、技巧,將這些知識分享,並不僅僅在於追求別人的關注,更多的是希望知識的傳承,優麥網,致力於將我們生活、學習中所掌握的大小知識、技能傳承分享,只要你想,再小、再簡單的知識、技能也能得到價值的擴大化。


大腦積累大量知識 便要釋放 用於解惑 天性使然---「反哺」
僅用言辭傳遞感受 必耗時


我有好多話想對這個世界說。

可世界好忙好忙,自己的聲音好小好小。

我想聊一聊剛讀的書,剛學的知識,吃過的美食,去過的地方,做過的夢,吹過的牛逼。

沒有耳朵在傾聽,沒有目光在注視,我也就也就唱不出聲音,描不出畫面。

當我跟你分享故事、學識、音樂、經歷、體驗的時候,不只是一個知識的傳遞過程,還是一個展示自我的過程。

我想讓人們知道,我也學過,走過,經歷過,體驗過。

想讓大家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我」。

想大聲對這個世界喊:喂!我在這!你看,我活著,我笑著,我哭著,走著,跑著,閑著,忙著,我愛過,我恨過。。。

你看看我。雖然我話不多,不高,不帥,不夠聰明,不夠風趣。。但我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你看看我


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無償分享知識就是對這8個字最好的註解。

相和我可以理解為相似的意思,拋去了我(為了嘚瑟、為了炫耀、為了錢財、為了名利等等),純粹地做一些看起來對自己沒什麼用,但可能會幫到別人的事,收穫的是佛家倡導的人生意義的踐行。而依託於網路,這件事變得沒那麼困難,人人可以踐行,何樂而不為?

薦書《成就的秘訣》,成功學雞湯式的名字,但金玉其內。

「人生的意義,在於當我們的肉身在這一期生命中壞滅了,而我們曾經種下的福田,卻已然遍地開花,遍地結果。喜舍的善心,就是培福。

如果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一輩子只知道一個我,只為了自己的一張嘴,一個肚皮,拚命奔波勞苦,不但沒有意思,而且浪費人生。當一個人不懂得般若智慧,拚命向外求知識,或者鋒芒畢露,聰明外顯炫示,生出驕傲的心,感到自己比一般人更聰明、生得更美麗,我在一般人中顯得出類拔萃、鶴立雞群,我是與眾不同的,是污泥中最美麗的一朵蓮花。一個人若有這種思想,就是著相。 」——引自星雲大師


以前我也是有這種疑惑,那時認為這樣長時間分享知識會很花時間、有些人故意裝。
但是最近慢慢覺得,這樣的方式對於一個人的幫助很大。因為我現在是一名大三學生,特別感覺到一個人的邏輯思維、邏輯能力對於面試是相當重要的。
假如一個應聘者對面試官提的問題,回答地支支吾吾、思路模糊、講話沒有條理,那肯定就留給面試官不好印象,要知道一位面試官一天下來要面試的應聘者數量是相當多的,不會留有太多的時間給每位應聘者。
通過分享知識,把自己要說的想法通過書寫表達出來,對自己的知識整合、知識總結、思想體系的形成是有很大作用。既有利於別人,也對自己的有幫助,何樂不為。


分享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梳理的過程。


膚淺的理解:
存在主義小組
人是追求存在感的生物。
在 Bret Victor 的 Bio 中的最後一行可以看到他的存在感原來越強,伴隨著論文發表,寫書,發表演講等等。包括確立他自己的中心思想」藝術家和工程師需要和自己的作品建立實時的聯繫「。
回答問題可以有效的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另一個例子:對話 2013


裝逼做大神


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


超體裡面諾曼教授對Lucy說的話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very nature of life, I mean, in the very beginning, the undeveloped thing, first cell has divided into two cells, this all purpose of life has been to pass on what was learned, and there"s no higher purpose.
If you ask what to do with this knowledge and humanity, I"d say - pass it on. Just like any single cell going through time.


很多時候1+1&>2


我想說 感謝這些無償的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982901/answer/21761628 感覺可以看看這個 類似問題 答案很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不舉辦類似 TED 的活動?
如何看待「知乎上都是裝逼犯」這句話?
知乎把你的問題、答案刪除,你會怎麼辦?怎麼想?
知乎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看了很多知乎網友的成功經歷,覺得很自卑怎麼辦?

TAG:知乎 | 心理學 | 在線教育 | 行為學 | 情報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