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書看完了之後,回到生活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首先我看的這個書的類別大多會涵蓋一些心理學,或者批判思想,或者人生感悟之類的。
總體上來說,有些書寫的的確不錯,在閱讀的時候會非常的有感觸,常常會有各種認識被顛覆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在看完書還會持續一段的時間。比如我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完了一本分析人類群居生活心理的書,然後一出圖書館,我就在暗暗地觀察,像sherlock一樣的觀察那些三三五五聚集在一起的人,看他們的各種行為,然後和我剛看到書上的內容進行各種比對。書的效果,感覺也就能撐到這個時候了。
可是就像我題目中說到的那樣,時間一長了,我就好像什麼都忘了,不管曾經看過什麼書,曾經感受過什麼道理,好像都沒什麼效果,似乎只有天天讀書,時時刻刻保持著一顆「覺醒」的心,才能有所變化?究竟是怎樣的?求各位不吝賜教!
因為未經訓練的情況下,一般人既缺乏深度學習的策略,也缺乏刻意練習的方法,又缺乏自我覺知的敏銳,甚至缺乏嚴肅學習的態度,想用書籍知識來改變現實生活,上面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這個答案有6000字,長文乾貨。雖不算完美,但是大致能覆蓋90%的情況。
一、深度學習的策略
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學習的各種策略。我發現,這是一個極其重要,但是也極其被忽視的領域。很多人不知道學習居然也是有策略的,他們以為學習的策略就是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多舉手發言等等。
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策略。
比如說,一個大學生要和同學排演一個長度10分鐘、有8幕的英語劇,他們該怎麼背誦台詞和排練?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一個優秀的背台詞和排練策略是這樣的:倒過來,從結尾幕開始排演,然而背誦倒數第二幕、倒數第三幕,一直推演到第一幕,這種逆序的排練方式效果更好。
這種才叫做學習的策略。
上面的這種策略,只是為了說明學習的時候有很多我們忽視的策略可以用,它本身並不適合解決題目中說的「看書無法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的問題。學習有很多種目標,為了實現不同的目標要有不同的策略。而題目中的預設目標是「用書本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最常用的策略就是——聯繫性學習的策略。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xxx條經典的心理學效應」之類的內容,甚至還有相應的書籍出版。只要是初步接觸過這些內容的人就知道,這些心理效應就是最容易產生那種「書看完後,回到生活中該怎樣還是怎樣」感覺的內容。那麼是不是這些內容本身沒有用呢?其實不是,而是一般人沒有使用聯繫性學習的策略去處理這些內容。比如:
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如,賣東西的時候,先帶顧客看一些價格昂貴的商品(如價格5000+的手機),再看一些相對便宜的商品(如1999的手機,其實從它的質量上看也不真正便宜),購買率就會更高。
你如何學習這個心理效應?很多人看一遍以後,產生了一種「哦!」的感覺,然後就過了,接著看下一個去了。然而基於聯繫性學習的策略,你應該去努力嘗試把它和現實生活關聯起來,提出疑問和深入思考:
- 這個效應的本質是什麼?
- 這個效應能夠解釋我看到的什麼現象?
- 這個效應對我的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
- 這個效應和其他什麼知識能夠聯繫起來?
以我自己為例,我當時思考了這些問題:
- 錨定效應的本質是什麼?
- 哪些商品在使用錨定效應進行銷售?
- 如果用錨定效應和老闆進行漲工資的談判會怎樣?
- 錨定效應在股票投資當中有哪些應用?
- 錨定效應和登門檻效應會不會產生矛盾?
- ……
在這一系列思考當中,我將錨定效應和現實生活中的商品營銷/購買、加薪談判、股票投資、其他心理學效應等事物聯繫起來了,這樣的學習就顯然更深刻一些,更能夠對實際生活產生影響。
這個例子源於我在問題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 葉修的回答下的答案。具體的內容原答案講的更清晰、更深入一些。
二、刻意練習的方法
除去這樣的學習策略意外,還需要刻意練習的方法。
所謂知易行難,要將紙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天然就不容易。其中原因很多,比如,寫書的人針對某個東西只寫了20頁,但是它有可能是從2000頁不止的知識內容中壓縮出來的;某些理念簡單幾句話——比如怎樣訓練馬拉松的方法——但它本來就是要常年訓練的。
因為這樣的天然難度,要想掌握書中的知識、能力等,就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這是不可避免的,就連第一條說的聯繫性學習的策略都需要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什麼意思,網上資料很多,我就不詳細介紹了,這裡僅簡單介紹一下其要點:
1 永遠保持在學習區(不做難度太高或太低的事情,只做稍微有一點難、付出努力勉強能完成的事情)
2 大量重複訓練(高頻率訓練,並且將大塊內容細分拆解開,逐一重複訓練)
3 獲得持續有效的反饋(明確知道自己的進步,被人肯定,享受自己的學習成果等)
4 精神高度集中(高度專註於正在做的事情,不要開小差)
可以說,沒有刻意練習的方法,任何東西都是學不深、用不活的。
大部分人學的最深的內容,恐怕就是中學時代的必考科目了。以數學為例,我們學習數學時:
- 永遠保持在學習區:先學習基本概念,然後逐步提高難度,一直到高考壓軸題的程度;
- 大量重複訓練:不停的做試卷、做題,什麼5年高考3年模擬,什麼模擬試卷,每種細分題型都做過不知道多少遍了;
- 獲得持續反饋:每一次考試,考得好了就被家長、老師誇獎,有時候還發點錢獎勵一下,考不好就是試卷上的一個鮮紅的x;
- 精神高度集中:學霸們主動的精神高度集中,普通人被動的被逼著精神集中。
高中的學習就是比較典型的刻意練習。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有些老師壓的太緊了,一味批評,這個反饋就不有效;或者太過於疲勞,精神反而不集中等。但是總的來講,它還是符合刻意練習的模式的。所以,大部分人對於高中考試科目都學得比較好,而學習其他東西沒有使用刻意練習的方式的,效果就差了很多。
我們讀一本書的時候,非常需要刻意練習的方式。不同於學校里,每個科目都有大量配套的練習題和老師監督,我們看的一本書,往往是單獨的一本,既沒人監督,也沒有什麼配套的聯繫。這樣的單純讀書,確實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
為了實現刻意練習的學習模式,我強烈推薦採用主題性閱讀的方式讀書。即,針對某一個主題,連續閱讀多本書。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刻意練習的要素會自動的符合上。
1 永遠保持在學習區
單獨一本書,也許太簡單、太弱智,讓你學不到東西;也許太難了,根本看不懂,讓你喪失積極性。但是在一個主題系列書籍當中,你總可以排出一個難度階梯來,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上去,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學習區。在排這個難度順序的時候,你可以親自測試,也可以參考網上的書單、書評,或者諮詢一些牛人,方法很多。
順著這個階梯閱讀,你就能夠長期保持在學習區。
2 重複練習和訓練
如果主動的重複訓練你懶得去實現,那麼在主題性閱讀中,你會被動的陷入類似的場景,不得不進行一定的重複訓練。同一主題的不同書籍,往往會就同一個原理列舉出大量不同的案例,或者就同一個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又或者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你思考。只要你跟著書的思路走,自然而然的就會積累一定的訓練量。
當然,在這一步,我還是強烈推薦你同步採用上一段中的聯繫性學習的策略。
3 持續有效的反饋
這一條看上去和主題性閱讀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它確實有簡介的幫助。
最簡單的有效反饋,就是別人對你的認同、讚歎和表揚。比如在一群同學、同事聚會時,對於某個你深度主題性閱讀過的話題,別人的觀點很前線,而你一開口就直指核心思想深刻,同學、同事就會對你讚嘆不已,哪個女神對你投來曖昧的眼光,這就是一種有效的反饋;知乎某個問題下,不專業的答案一兩個贊,你的專業答案幾百幾千贊,消息欄的小紅點點一閃一閃的停不下來,這就是有效的反饋。
再比如我的工作,是面向各類人群教授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這種主題性閱讀的結果直接轉化為毛爺爺,就是典型的超級有效的反饋。
4 精神高度集中
知識本身是有魅力的,你研究的越深,就越容易發現其樂趣,就越容易在看書的時候集中精神。單本書的閱讀,樂趣有限,而主題性的深度閱讀,就會有很大的樂趣。
比如我平常看的多是思維和學習策略的書,你信不信,我看的都上癮了?這幾個星期,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法看書了,心裏面非常的難受、癢,乃至煩躁,恨不能立刻把所有事情全部推掉,一頭扎進去。這樣的看書態度,你覺得我看書的時候精神集不集中?
而這樣的看書上癮狀態,我只在看系統性的思維和學習策略書籍時候才有,其他的書,就沒有。對應的,我看思維方面的書籍,精神集中度就很高,其他書就要低一些。
三、自我覺知的敏銳
未經訓練的人,很難對自己的身心狀態保持高度的覺知。
比如,很多人缺乏刻意練習的方法和深度學習的策略,感受到讀書還沒能改變生活現實,於是就選擇不斷的讀新書,一本接著一本,看起來非常勤奮刻苦的樣子。
而如果是一個對人類的心智有高度覺知的人,就會知道,上述這種人選擇天天一本一本的看新書,其實不是勤奮,而恰恰是懶!
事實上,當他用一種被動接受的、不刻意練習的方式去看書的時候,他的大腦活動是比較低層次的,他的心智是不受挑戰的。他在一個低難度的大腦運轉模式中持久的學習,消耗的更多是體力而不是心力。即便大腦也疲憊了,他大腦的疲憊只是長期單調工作的疲憊,而不是突破原有限制的疲憊。
如果覺得上面講得還不清楚,我換個例子繼續講。
給你1000道兩位小數點的乘法算術題,不準用計算器,相信你全部算完以後,一定身心俱疲了。不僅身體累,而且大腦也累。(感覺大腦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另一種情況下,你去學習一個新的奧賽數學題型,只學一道題。這道題非常複雜,解題思路你從沒見過,角度非常奇特刁鑽。你把這個題型研究透,所需的時間和上面做1000道乘法題是一樣,而且大腦也很累,但這時候,你大腦的累就和上面不一樣,它是一種突破原有模式、固有習慣的累。
兩種累的性質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有些人寧願選擇1000道繁瑣的乘法題而不願選擇一道高難度的新奧賽題,這種模式對應到看書上,就是他寧願用低難度、低效的方式看1000本新書,也不願用高難度的方式(聯繫性學習、刻意練習等)看一本書。
這就是一種心智上的懶惰。有時候,懶惰的背後是恐懼。
為了克服這種問題,我們需要保持高度的自我覺知。我們很容易產生那種「我很努力、我很辛苦的在學習」的滿足感,而忽視方法的錯誤、結果的低效,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心智運作上的懶惰和恐懼。
去意識到它吧,然後改變。
四、嚴肅學習的意識
最後,還要談一談嚴肅學習的意識。
讀書,可以是娛樂性、無意識的讀——讀一些流行小說、雞湯文等,也可以是有意識、帶著強烈目的的讀——我就是要學東西,就是要提高自己。
不過,在這兩極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的中間情況,是連續性的變動。
比如最娛樂性的,你拿了一本穿越小說,這時候你對自己讀這本書時的閱讀心理狀態的預設,就是我要懶散的靠在沙發上/床上,翹著二郎腿喝著咖啡,一目十行的讀;
稍微嚴肅一點,比較娛樂性的,你拿了一本《三國演義》。你不是搞文學、歷史或文化研究的,你只是偶然的又翻出這本書,心想,啊,我來回顧一下這些經典的情節。這時候你對自己讀書時的心理狀態的預設,就是我隨便看看,重溫一下。看書時,你可能對某個情節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情緒體驗;可能在某些時候閃過一個念頭:關羽這樣做算是義氣嗎?劉備的仁德是他的真實人格還是帝王之術呢?……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深入思考下去的併產生意義的,然而,你並不會真的深入下去,因為你的心態預設依然是偏娛樂性的;
再嚴肅一點,你可能看的是某本心靈雞湯。這時候,已經不是純粹的娛樂了,你需要精神和頭腦養料,你已經感覺是在學習和吸收某種東西了。這時,你的閱讀心理預設,應該是比較安靜的手捧著一本書,看一會兒,想一會兒,感受一會兒;
而能夠產生學習效果的,是真正的嚴肅學習的意識。比如,一個普通大學生,下周是高等數學的期末考試了,你覺得他的讀書狀態是怎樣的?肯定不是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的讀,肯定不是一目十行的讀,甚至也不能是空著手看看想想的讀。他得是正襟危坐、全副武裝,不僅面前擺著高數的書,還會帶上草稿紙、筆、筆記本、習題冊等等。
且不提任何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因素,只考慮這種嚴肅學習的意識程度,你覺得哪一種意識狀態下能夠學習得更好一些?明顯是那種嚴肅對待的學習態度吧。
部分人的問題在於,離開學校以後(或者是離開那幾個要考試的學科環境後),就把嚴肅學習、嚴肅閱讀的情境給忘記了,把它與那種娛樂性閱讀、雞湯性閱讀的心態混淆起來了!他們是在用娛樂性、雞湯性閱讀的態度來讀嚴肅的自我提升性書籍。
如果表示懷疑的話,就回憶一下,你讀上一本嚴肅書籍的時候,有沒有拿著筆圈劃重點?有沒有帶筆記本(不管是紙質的還是電子的)進行思路整理?有沒有找來相應的習題冊進行演練?甚至,你看書的時候是以怎樣的姿勢坐著的?
絕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吧?如果有的話,那就比較一下,有沒有你高中時學數學的時候那樣的態度端正和準備充分?如果還有,你肯定不會存在題主列出的問題了,你是真·大神。
娛樂性閱讀、雞湯性閱讀的態度本身沒有錯誤,因為有些書就是雞湯性質的。很多人在中小學裡建立了不良的心理假設和學習習慣,覺得只有那些考試科目的學習書籍才是嚴肅學習,才需要正襟危坐,做好各種學習工具、材料的準備,其他書籍都不是真正的學習。這句話看起來是很明顯的錯誤,很容易分辨,但是它就是作為一種長期熏染的心理假設根植在很多人的心裡。
作為對比,我曾經見過一些特殊的人,他們就不存在上面的問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一種項目是學習的方式,他們經常學習開放式的問題。所謂項目式學習、開放式學習,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你要在一個現實場景中自己動手查閱大量資料、書籍來完成作業。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涉及到多種書籍,而非少數的幾本課本。他們對書籍的態度就跟一般學生不一樣。他們本能的覺得,所有嚴肅書籍都可以用嚴肅態度學習,都是要認真找重點劃重點、認真分析的。這群人,當他們脫離了學校,脫離了日常的學習場景後,依然保持了嚴肅學習的習慣,看書的時候很習慣的就掏出筆記本,記筆記,做對比,深入思考分析,非常的自然。
這一條嚴肅學習的意識,對上面的三條都有影響,它是上面刻意練習、學習策略的起點。
最後做個總結:
一、深度學習的策略
二、刻意練習的方法
三、自我覺知的敏銳
四、嚴肅學習的意識
另有兩個問題與本問題有一定程度相關,也鏈接上來做個參考。
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 葉修的回答
葉修:普通人如何通過訓練大幅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葉修:碎片閱讀如何形成知識體系?
葉修:如何訓練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
葉修: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葉修: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如何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 葉修的回答
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 葉修的回答
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本文提到了聯繫性學習的策略,其他的還有
節約複習時間的辦法? - 葉修的回答
學習高中理科整理一本改錯本真的有用嗎? - 葉修的回答
常用的思考方法,除了二八原則,SMART原則,5W2H原則,SWOT,6頂思考帽,框格效應,心理賬戶,沉沒成本,條件導向和目標倒推,還有哪些?以及你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葉修的回答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學習策略師(ID:xuexicelueshi)
以後文章主要發在微信上
大年三十的,先祝大家新年快樂除夕快樂。
親身經歷。
我的讀書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幼兒園看漫畫,小學讀國內國外名著。
12歲以前這些日子,可以說我比同齡人多看了很多書,懂了比他們多很多的道理,心智成熟也比其他人迅速。
那時候小。不懂事。
所以那時候不明白看書有什麼用,就是覺得有意思。
水滸看了四五遍,最喜歡燕青。懂了男人之間,兄弟情義,義薄雲天,最是要緊。
看了金庸全集,古龍全集。最喜歡蕭峰。喜歡那種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感覺。知道光明磊落最是重要。
看過海明威,讀過馬克吐溫,那時候覺得外國小說晦澀難懂,廢話不少,可是已經懂得什麼是詼諧幽默,學會了如何逗姑娘開心,用語言讓人快樂。
然後上了中學,我讀書走了一截子"彎路"。
所謂彎路,就是開始看一些總結類雞湯類的勵志文學,別人的故事。
西點軍校行為準則,哈佛校訓故事,這種一個故事一個大道理,類似於成年人寓言的書籍,陪伴了我整個初一。
效果如何呢?
我看一遍林肯,喬丹,麥克阿瑟,那些名人故事,以及故事後面作者編寫勵志的雞湯,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拼那麼一陣子命。
比如啊。
我當時看了喬丹熬夜練球的故事,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著了魔一樣,天天早上六點去跑早操。
然後我只堅持了一周。
比如為了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每天多寫二十道數學題。
然後我只堅持了一個星期。
比如我看完楊麗萍的故事,為了增加自己的藝術細胞,買了吉他自己每天練仨鐘頭。
然後,我還是只堅持了一個星期。
後來努力學習,考上了我們那的重點高中。
學習實在緊張,看書也是有一遭沒一遭。
後來的後來,我上了現在的大學,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211。
不過慶幸的是認識了很多牛人。
大一那一年,我徹徹底底了明白讀書的意義。
跟這些牛人在一起,他們的聊天內容基本都是我未涉及的領域,感覺自己無知到爆。
認識一個高冷的學長,獨來獨往,從不浪費時間,各課成績牛掰,博覽群書。努力很久,現在達成夢想,去了劍橋。
有次問他,為什麼非要去劍橋。
他說覺得在這個學校沒有遇到比自己讀書讀的多的人,覺得很無趣。
我當時震撼到渾身顫抖。
什麼才是讀書的意義呢?
真的是讀幾本勵志書,幾本雞湯,幾本看似看破了社會和人生規律的書,就能真的掌握社會規律,提高個人能力,然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嗎?
仔細思考過去二十多年,自己讀書的這些歲月。
真正有意義有幫助的,反而是沒有太多目的和想法,沒有那麼多利益牽扯的小學階段。
初中的那段歧途。那段盼望著一本書讓我深刻,一個故事讓我涅槃,一段道理讓我奉行一生至死不渝的日子,現在想想只有苦笑。
有段話送給題主。
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題主的問題可以用如下原因概括。
1.急躁。
改掉急功近利的想法,不要指望著一兩本書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改變。書籍不是武功秘籍,一本書無法讓你成為武林高手。知乎這些大v讀書都不少,永遠記住一句話:"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
2.目的不純。
讀書就讀書,興趣第一,提高能力其他原因第二。一本書吸引你讀的原因一定要純粹,可讀性必定是建立在有興趣的基礎上。不然你根本沒法讀下去,即使讀下去了,兩天也就忘了。所謂的該怎樣還怎樣就是這個意思。
3.看的書不對。
你提到的那種書少看點吧。以後多看看大神書單,看多了你就明白了。書也是有高低之分的。這點不再贅述。
以上。
我有個大學同學,這人很好玩。
當年流行星際爭霸,男生幾乎沒有不玩的;而我呢,雖然水平不咋地,但在附近網吧還是沒人能打敗的;其他學校有人跑來挑戰,也是我和幾個朋友打回去的,所以在同級幾個班裡號稱高手。於是此人就來請教了——帶著個厚厚的筆記本。
這人真的非常非常的勤奮,而且非常非常的踏實。
他先從星際爭霸的菜單開始,把點哪個開始遊戲、點哪個造兵都記到本子上(這個是他請教別人的);然後又仔細問清楚每個種族都有什麼初級兵、在什麼建築里造、中級兵先決條件是什麼、如何造……以及每個兵種的攻防、長處、弱點、升級等等等等,記了一大本。然後天天就抱著個筆記本背……背完了就隨便抓個人,讓他拿本子提問,他回答,看答的對不對。
等把兵種資料都背下來了,他又來問怎麼開局、開局有幾種定式,等等等等;然後是經濟、運營、微操等等……然後,我和別人對戰,他就站旁邊看,一邊看一邊問為什麼……
就這樣,他學了一年。
效果怎麼樣呢?
這麼說吧,幾個班裡,只要是玩星際敢在網吧和人對戰的,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能吊打他……
為什麼?
是我藏私了嗎?還是他學的不夠踏實?或者是我的理論都是錯的?那我怎麼在幾個班裡打到無敵的?
基礎沒問題,理論沒問題,可怎麼學了一年,還是個菜鳥呢?
————————————————————————————
事實上,第一天他來問我,我給他的建議就是:扔掉筆記本,咱先去網吧開打。打完我再告訴你該怎麼打。
他拒絕了。
然後,一個月後,我告訴他,如果你這個月是在網吧打的,每天兩局,一個月60局打完,我保證你在班內打到中游水平。怎麼樣?去網吧?
他仍然拒絕了。
一個半月後,另一個被我各種吊打但對跑網吧挨揍仍然樂此不疲的菜鳥,已經可以和班裡前五的一位高手打的有聲有色了。
但他仍然執拗的記筆記,背理論……
就這樣,一年後,他放棄了。
————————————————————————————
為什麼?
理論很好,但不是你的理論。你以為你懂了,其實……你只是會背一些看起來很淺顯的咒語罷了。
真正理解一個道理,起碼要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什麼
「是什麼」即字面意思的理解。很多人,一個個字,認識;連起來組成一句話……不懂。
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一切的基礎;但也只是個基礎而已。
——你覺得懂了,結果後來卻又變得毫無影響,就說明你只是理解了那些文本的字面意思而已。
舉例來說,我告訴那位同學,玩星際,要第一時間把開採到的資源用掉。或者變成兵、或者變成建築、或者變成科技,總之絕對不能讓資源積壓——比如說,高手對戰,水晶(遊戲里的一種資源,相當於錢)絕不會積壓超過2、300,除非他下一個要製造的東西需要更多的水晶。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所以他只用6個農民採礦——不然水晶就太多了。
類似的,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工農業有一個剪刀差;於是我國就確定了一個基本國策,那就是制定個政策,強行維持工農業剪刀差。
一樣的2貨。
第二個層次:為什麼
為什麼作者要下這樣一個結論?他遇到了什麼困難?什麼啟發了他?怎麼解決的?怎麼證明解決方案有效?如何排除競爭(證明解決方案最優或較優)?
——學到了這個層次,做相關的具體事務時,大概就有點條理了,至少也不會像第一個層次那樣2X了;但遠還不能觸類旁通、隨機應變。
還拿星際爭霸的資源舉例。
為什麼我會告訴他,絕不能讓資源積壓呢?
因為資源是死的。如果基地被推平了,你就是還有10萬的資源,也不過是個數字罷了。
但如果讓它變成農民,那麼你採礦的速度就會幾何級數提升;然後,極高的採礦速率可以讓你初期很快就弄出一隊兵或者快速攀上某個關鍵科技;足以鎮住場子後,兵力/科技優勢就可以保護你開第二個礦、第三個礦……
——資源帶動武力和科技;科技和武力又是能拿到更多資源的基礎;更多的資源帶來更大的資源和科技優勢……
——這種增長是類幾何級數的。所以資源利用效率非常非常重要,前期的一點點遲緩就會被放大,甚至導致失敗。但他,卻只聽懂了字面意思——不能讓水晶太多。
所以,他只用6個農民採礦。最終,當他好不容易憋出兩隊初級兵的時候,我已經把地圖上其他所有礦全部占完,十幾個分基地加起來近100個農民採礦。
這高他十幾倍的資源搜集效率,可以讓我在同樣的時間裡,輕鬆建起兵營數十個、機場十幾個。此時,我的第一隊大艦已經把他團團包圍,第二、第三隊大艦正在十幾個機場裡面同時開工製造中(知道他的水平,我選的是更高人口的模式)……類似的,國外工農業剪刀差,是因為農業產品類似原料,不像工業品能夠附加更多價值,所以市場價格上漲速率低於工業品,雙方差值越來越大——相伴隨的,是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生產成本也越來越低。
而國內的剪刀差,則是通過強行壓低糧價來壓制農村經濟,實質上是掠奪農村,遏制它的發展,從而使得它與工業發展速度出現差異。
結果是,這個政策搞垮了農村經濟(只是被7x年代以來的增長掩蓋了),把差不多80%的人口綁在土地上,拖在赤貧線附近。
這實質上,是把全國80%的市場毀掉。於是工業品缺乏市場,後繼乏力,根本養不起大企業,最終嚴重拖慢了發展速度(考慮下10億規模的市場和2億規模的市場,差別能有多大吧)。
不知道為什麼,甚至可能字面意思「懂」的越多,造成危害就越嚴重。因為全被理解成歪理了。
第三個層次:他為什麼能
為什麼作者就能想到,而我卻想不到呢?
——我們看書,不是為了崇拜作者,而是為了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並最終超越他。
繼續說星際爭霸問題。
大家都玩星際爭霸,可為什麼有的人就能找出這麼多規律並有效利用起來;而有的人不光自己找不出規律、甚至別人找出來教給他,他還能死記硬背成歪理?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這種能力,又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如果學不到這種能力,怎麼可能打得過有這種能力的人?否則,你就是把人家的一切都學到手了,焉知人家不會臨場給你個隨機應變?
並且,和滿載乾貨的硬科學類書籍不同,心理學之類書籍,水分是非常大的;人生感悟之類則幾乎全都是水。
這就導致,這類書,理論是個半成品,甚至各種說法互相抵觸;實踐?那是別人的實踐。
當他給你吹他的心理判斷多麼多麼靈的時候,說不定悄悄藏起了好多好多判斷失誤當場出醜的案例;即便他真說對了,理由也未必是他所說的那個理由,而是因為他看到了另外的、沒有在書中透露的細節。
所以,看這類書,更要努力理解到第三層,挖掘出作者自己都未必能用言語準確表達的、他的真正思路。
尤其是文學類書籍,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讀者自己的人生經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差一點就不可能「解」了「其中味」。。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哪怕是簡單的星際爭霸,聽來的理論和實際動手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差距;那些複雜的理論、以及它們所依託的基礎理論,更是不知道轉了多少道手了。
不把這差距補上來,只是看了、覺得懂了,那都不過是最淺層次的「字面上的理解」罷了。
——我見過很多很多人,理論背的很溜,臨場一塌糊塗。他們都不過是「字面上理解了」。
——甚至,我國的傳統,教科書上是一定要用黑體字把重點標出來的。背會這些,考試得分再高,也是連「字面上理解」都沒做到。
——————————————————————————
經常有人說,讀書讀到精處,需要「越讀越薄」,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當你只是字面上理解時,自然只能盡量把厚厚的一本書都死記硬背下來,然後……在歲月的侵蝕下忘掉……
而當你理解了為什麼時,就只需要記住很少一些關鍵點,加起來可能也就是幾頁到十幾頁的樣子——大概也就是我國教科書上的黑體字內容(但,前提是理解了為什麼。否則還不如背整本書)——然後以慢一些的速度忘掉。
最後,當你徹底領會了精髓,在這個局部的知識領域,接近甚至達到作者的水平時,整本書已經變成了幾句話或者幾個指導原則——從此刻骨銘心,哪怕具體的字句早已忘記,卻總能於舉手投足間體現。
到了這個階段,厚厚一本書?真正領會了精髓的,能當場靠這幾句話、幾個指導原則給你發揮出更厚的一本出來。
就好像玩星際爭霸一樣,千變萬化的遊戲局面根本不可能背下來;和你交戰的那個人的腦子裡面的邏輯迴路,不可能讓你了解的通通透透,更不可能背到滾瓜爛熟。
比如,你可以死記硬背「lost temple地圖,人族造到第7個半農民時,派一個農民去造房子堵路口」——這口訣很對。
但實戰中:
你那猥瑣的對手卻偷偷焊死了你一個農民,怎麼辦?
他在你路口造了半拉建築,讓你堵不住口,又怎麼辦?
他用探路的農民在你的路口巡邏(p)、並且時不時指揮著扭上兩扭,讓你干著急就是不能及時放上房子,又怎麼辦?
他用探路的農民拚命焊你造房子的農民,又怎麼辦?
他偷偷在你高地下造水晶、然後直接把兵營造你家裡或者直接炮塔rush,又怎麼辦?
他運氣好早早發現你,於是放5D,又怎麼辦?
……
但,只要真會玩了,那麼不管戰局有多複雜、不管對手腦洞有多大,你就是知道該怎麼辦、就是能猜到他的心;甚至還能反過來誘導他走進陷阱——沒真正玩過、真正明白為什麼的,是不可能理解這一點的。
————————————————————————
不僅如此。
前面我提過「局部的知識領域」這個概念:星際爭霸的菜單算一個局部;某個兵種又是一個局部;科技樹是一個局部;運營又是一個局部……
知識是立體的。
所以,每一個局部,你都可以用類似的方式讀「薄」;然後,當我談及大局觀、分析某個形勢時,必不會再深入某個局部細節;而你,如果沒有「讀薄局部」這個基礎,是不可能在這種話題上跟上我的思路的。
——非常明顯,當你還處於「不讓資源積壓,是少造點農民呢,還是儘快把錢花出去」這個低級階段時;聽到我說「不對啊,他沒開分基地,怎麼才這麼點兵?肯定在攀科技……我看看……嗯,太明顯了,他肯定是想出金甲陰我」時,你絕對是在聽天書。
如果你記到小本子上:「遊戲打過前期,沒開分基地,兵很少,就是在造金甲蟲」——嗯,這句話是我說的,很淺顯,每個人都懂。
但它是錯的。
我說的時候還是對的,你記下來就錯了。
——這和前面提到的心理類、文學類有些相似:根據我的經驗/理論,認為他當前的建築、兵員規模和正常不同,所以判斷他在出科技兵種,這是理論;但判斷他在造金甲蟲,卻很可能是看到了別的什麼:或者是他的兵營/機場沒有閃亮,也或者是發現了他藏在角落的幾個運輸機,而他造運輸機的工廠卻還在閃光,這卻是理論的綜合運用。
所以,必須先以局部為單位,把低級知識領域的理論消化掉,這才有可能跟上節奏,學會建立在它們之上的高階理論。死記硬背只適合平坦的、沒必要「動起來」、「用起來」的知識領域。
基礎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帶著夾生飯,是絕對不可能掌握進階課題的。
—————————————————————————
實踐中抽象出理論;抽象的理論才更容易發揮、推導;推導出更高階的理論反過來又能指導實踐;更好的實踐修正並發展甚至升華理論……
理論的發展是如此困難;學起來想憑著對字句的記憶就一步到位?呵呵。
大道至簡,但想深得個中三味,就必須自己在紅塵中走上一回。
否則,背再多遍,也不過是個口頭禪罷了。
口頭禪一詞來源於佛教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裝作有思想,自以為懂得禪的道理,被列在禪之歧途中的一種。
謝邀。人生的路雖然長,但是關鍵」點「就那麼幾個(不超過5個)。關鍵幾步走好了,如你所想的生活就能產生很大的變化。但這幾個點往往間隔很長時間才出現,也許是三五年甚至十年十幾年才出現一次。在沒有」點「的時間裡,自然,每天看完幾本書,生活沒有任何改變。
閱讀以及其他自我提高的方式,對於尋求生活改變方面的意義,是在」點「出現時,其他人還無知無覺,而你無師自通地有了狗一樣的嗅覺。你不知道你怎麼嗅到的,但是你就是知道這是」點「。
那就是你在過去那些年裡,閱讀過幾千幾萬本書,看過很多新聞,分析過很多模型,走過很多地方,內心錘鍊以後的結果。
論語里講,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對於個人來講,有機會就出來抓住,沒機會的時候退隱好好閱讀。隱的狀態下閱讀量夠了,才能在有道的時間發現時機已到。
斜腰。
本質的問題就是「知易行難」。
分成3個小問題來講。
1、「知」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有用的?心理學,或者批判思想,或者人生感悟之類的
主題你看的心理學的書,是專業的性質的?還是消遣性質的?
鬼佬為了給自己的懶惰開脫,就發明個拖延症;
為了給自己的自控力差找借口,就發明個多動症;
為了給自己的玻璃心找台階,就發明個抑鬱症……
鬼佬的邏輯就是,把一切罪過都推給疾病了,別人就不好指責自己了。這樣真的大丈夫?
所以,你確定你看的東西是貼近真相的?你能用來解決問題?還是用來給自己開脫?
你看的批判思想的書,是批判什麼的?批判的根據是什麼?從論點到論據還是從論據到論點?你是只看一方的觀點,還是看雙方的觀點?
有些書,真心不是什麼批判思想,不過是在社會上混得不如意就寫東西意淫一下,順便麻痹自己而已。
你有能力區分意淫和批判嗎?
人生感悟,這個我就呵呵了。人家50、60的人生感悟,題主作為20歲不滿的孩子,能用得到?
首先,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的人生感悟,是建立在他們的事業之上的,沒有一定事業基礎的人,用不到他們的人生感悟。
其次,沒有事業的人,他們的人生感悟,基本集中在如何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對一個人的成長,完全沒有幫助。
所以,有必要看?
比如我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完了一本分析人類群居生活心理的書,然後一出圖書館,我就在暗暗地觀察,像sherlock一樣的觀察那些三三五五聚集在一起的人,看他們的各種行為,然後和我剛看到書上的內容進行各種比對。
人家福爾摩斯觀察人,是為了做事,養活自己。你觀察別人的行為做什麼?
你做的事,無法給你的生活帶來持續的反饋,你就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所以,時間一長,你就什麼都忘了。
「行」的前提,是你知道「行」的目的是什麼。
美本 top 30 就讀,經常會後悔當初出國的決定,很迷茫,我該怎麼做? - 枯禪的回答
這個問題下,後悔出國的題主,就是在出國之前,壓根就沒明白出國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才會後悔。那題主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找工作?還是平時和好友聚會時吹牛逼的談資?或者只是太閑了才讀書打發時間?
「行」的方式,是你能從現實出發。
你的起點是什麼?你能調用的資源有哪些?這個問題自己得老實回答,不能自己騙自己。書上的知識都是建立在假設你不缺錢,就缺個程序員的基礎上的。
而現實是,你不僅缺程序員,你還缺錢。
所以,行的第一步是腳踏實地的規劃。
我去年和好幾個互聯網創業者談論過他們的商業模式和機會,而他們所討論的,都是建立在有20萬用戶的基礎之上的,而我問的是,這20萬的用戶數從哪來?如何在推廣成本和時間的最優化下實現?沒錯,幾乎全部避而不談。似乎他們都已經統一口徑了,有錢了就可以花錢在應用市場之類的平台做硬推……我讀書少,但我也知道,對初創企業來說,錢真不是這麼花的。
3、「知」與「行」的鴻溝。
你知道從地點a到b應該沿著什麼方向走,這是書上教的。
而現實事,從a到b的路途上,會有無數的岔口。
a、思想和肉體的不同步。
你看一本書,需要72個小時,沒有執行過的人,會想當然的安排3天3夜不睡覺,把書讀完,但實際情況是,人要吃飯、睡覺、洗漱、排泄。這些東西,每天至少需要6到8小時吧。當你實際去執行時,你會發現,原來人還會走神的,一走神能走多久,這個你說不準了吧?
所以,光看書,只能是訓練思想,而肉體,同樣需要通過執行力去訓練。
b、阻力。
大多數人都是打工的,那麼就難免會聊到職場,聊到辦公室政治和人脈。
書里的描述是美好的,同事是熱心的,領導是英明的,制度是公平的……我了個去啊,簡直是分分鐘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節奏啊~
知乎上的回答也多是社會很美好,我大學牛逼,我成績好,我出來工作我也理所當然的牛逼……
我只知道,這些人,要麼是極少數運氣好到沒有被人陰過,要麼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的。
阻力,不是阻礙你在岔口上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是直接把你從正確的前進方向上往後推倒,甚至是把你推到錯誤的方向上去。
c、知識的應用範圍。
有些事情,用的是迭代的方法;而有些事情則需要用流程式的方法來解決。
很多人確實在某一個專業上達到不錯的水平,於是,他/她妄想一招鮮吃遍天……
在面對劇烈的競爭環境時,往往採用迭代的方式,因為能即時獲得反饋,能夠及時調整策略以實現投產比的最大化。
但是在競爭不劇烈或極度劇烈的環境時,就需要流程來解決問題了。
很多年前,多元化經營的浪潮下,有多少大牌企業倒了下去。這些倒下的的企業,他們只看到了別人多元化帶來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別人在轉型過程中的種種陣痛。不舉例子,直接給結論吧:他們倒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妄圖用迭代來取代流程。現在,某些公司手上有錢了,也又要開始犯同樣的錯誤了……
而很多人,看問題的角度單純到難以形容,事情非黑即白,我很難想像他們能知道在什麼場合用什麼知識來解決問題是最優解。
似乎只有天天讀書,時時刻刻保持著一顆「覺醒」的心,才能有所變化?
我覺得,得搞清楚一件事,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我不認為通過讀書,能讓一個人找到人生方向。
很多人的現實生活就是渾渾噩噩,他們生活沒有方向,才會希望通過讀書來找到人生的方向。
但問題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誰說的是對的,你就會傾向於聽那些能讓你心裡舒服的。或盲目的迷信權威。
在沒有人生方向時,讀書會讓你更難找到人生方向。
而這種情況下的「天天讀書」,無非是天天用讀書的方式蒙蔽自己而已……
這個問題很簡單的。
我需要用一個生動的故事來告訴你。
我讀某書,書中講了這樣一句話:
花一點時間,想像一下幾年之後的你,你希望到那個時候,你自己是什麼樣子?然後,倒推回來,提前按照那個標準學習、工作 。
我平時放蕩不羈,看到這樣一條提醒你通過倒推法來設計自己的學習、生活的建議,有感觸,以為然!它又喚醒了我對某個故事的記憶,講的是好像是演員周迅希望28歲的時候成為大明星,然後倒推18歲到28歲的這十年每年應該做什麼。我不放心,去網上輸了幾個關鍵詞,最後找到這樣一個故事:《周迅:夢想、計劃都不重要,踏出第一步最重要》。我真是個嚴謹的傢伙。
——我會主動地聯繫實際和自己的過往閱讀經歷,讓新接收的建議是和預存的知識相互印證,這其實已經比一般讀者做的多了,不錯不錯哦。
我接著閱讀作者關於建議的解釋:
很多人會以為這樣的生活一定很枯燥,這樣的生活一定過於苛刻,可事實上,我相信會有一定數量的人群會和我一樣,沒多久就會發現這實際上是一種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 ,因為在這種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顯是高於平均水準的 —— 這其實就是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對「幸福」這個詞的量化定義。
最重要的是 : 提前成為未來的你。
多花點時間想想自己未來的樣子,多花點時間預演一下,多抬高一點點的標準,多做足一點點的功課,就這樣,差異應該就一點點地積累形成了。
當我讀到「可事實上,我相信會有一定數量的人群會和我一樣,沒多久就會發現這實際上是一種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 ,因為在這種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顯是高於平均水準的 —— 這其實就是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對「幸福」這個詞的量化定義。」這句話的時候,作者從生物學上來解釋,讓我深以為然了!
「可事實上」後面的內容就是作者想要讓你相信的東西,相信那是「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我對「刺激」滿懷期待,這種生活方式真是我的菜呢!
接下來我做了什麼?
我把以上的三句話複製黏貼收藏到了筆記軟體里,並且在那三句話下面心事重重的寫了提醒:
(我未來的樣子是什麼模樣?那麼倒推現在我應該幹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如果說在前面的步驟差別大同小異的話,那這後面的做法就會把人差距拉得大不相同了:
有的人學習到新的東西,知道要對生活做一些新改變,明確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並且還模仿我打了雙重感嘆號!!
那他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我覺得一個好的做法就是,既然你意識到學習到的東西已經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那麼你就應該抓出那個能改變你生活的點,深入實踐,立馬改變。
我明顯不是這種做法。那是……因為……我是一個尚智的人,看到作者給了我那麼贊的一個建議,我預期到後面一定還有更贊的內容等著我!
於是,我做完筆記,就緊趕著回去閱讀作者的後續內容。
的確,不失所望!!後面還有更贊的內容!!
爽!爽!
我也的確每次都一絲不苟的把學習到的新東西「記」下來,還特地「做閱讀筆記」!!一般讀者弱爆了,筆記都不做!想想真有優越感呢!
真覺得又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收穫老大啦!
爽 ! 爽 ! 爽 !
……
我就這樣爽完了一本書!
我跟此書的曖昧告一段落。
過了一段日子……
在該乎上遇到類似「為什麼聽了這麼多道理,還是改變不了生活?」「為什麼讀完了書,生活還是沒有變好?」
不禁悵然若失,反問自己,對呀,為什麼呀?
我聰明的腦袋想到一個簡單的回答:忘了
?忘了把知識滲透到執行中。在看到那個讓我規劃自己的五年生活的建議,深有感觸之後,我應該及時的堅決執行這個自己深信不疑的建議啊。
?忘了自己閱讀的目的。我閱讀是為了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然而,在閱讀中,我不知不覺的已經沉醉在閱讀的快感中!簡單的把閱讀當做閱讀。把閱讀當做純粹的閱讀不是不好,如果當初的目的是為了放鬆為了享受,這是一種極高的投入狀態。但這背離了我的想籍閱讀改變自己生活的初衷,最後只得到了閱讀本身。
?忘了執行
所以,把最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談何改變?
為了些許的改變這樣的現狀,我私人的略略建議就是:
???把新學到的東西,歸納為可操作的步驟
???把改善學習、生活的建議列成一系列清單
???每一天根據生活實際嘗試實踐清單
???淘汰不適合自己的建議
???把少量有益且高效建議內容固化,或深入思維,或變成日常習慣。
當然,最後還有一點個人看法:
某親弟高三的時候,假性近視,想要去配眼鏡,某勸阻了。
某親弟熬了過來,讀了大學,他一輩子也沒有必要戴眼鏡了。
你說當初某的勸阻對某親弟的影響小嗎?我認為是很大的。可是某弟並不認為,他需要因某當時的勸阻而感謝他親哥……
在下微問:
讀書對你的改變和影響,你就一定感受得到嗎?
身在福中不知福,且做閱讀,讀好書。Quora 上一位網友的答案:
三毛寫過一篇文章,叫《夢裡不知身是客》,裡面有一段話可以解答你這個問題: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題主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書本對於一個人到底起怎樣的影響的問題。
許多書之所以能夠開啟人的心智,豐富人的見識,就是因為它能夠提出讀者沒有思考過的東西,有些書蘊含的思想極為深刻,需要多次的閱讀和足夠的閱歷才能品鑒出箇中滋味。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
但是最關鍵的,是你對這種新穎思想與知識的態度。
我有一個學長,研究生讀一年就輟學了,四處雲遊,閑來沒事就寫小說。他本身文學素養很高,瞧不起起點上的一些爽文,但是又不能太過於曲高和寡,否則養不活自己。於是他瘋狂地讀備受追捧的網文,讀速極快。後來他告訴我說他從中受益匪淺,因為他從大量的文章中分析出爽文的高潮點設置的普遍思路,怎樣布局情節才能有魔力讓人慾罷不能,將這個技巧學會後,他寫小說顯得更加精彩。
相反地,我一個初中同學就是天天沉醉於網路上的種馬文,整日幻想自己是霸道總裁明朝王爺;據說現在依然習慣不改,這樣的讀書可能就是被書給害了。
同樣,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上。
為什麼題主讀了那麼多人情世故與心理學的書,一開始的時候有興緻加以揣摩,而後來就做不到了呢?這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你沒有足夠多的動力去貫徹你的行動本身。養成一個習慣並不容易。你會被迫對抗代表你的每件事:每個動作、每個行為、每個信念。菜鳥和高手的差別在於克服恐懼,並執行到底的意願。阿諾·施瓦辛格是這麼說的:如果能通過痛苦期,就能成為高手,如果無法通過,那就算了。大多數人缺乏的只是膽量,一頭栽進去而不在乎結果的膽量。
題主面對的問題是書的影響力對自己不斷衰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外物對心智影響大多數情況下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自身行動對自己心智的影響。行為本身深刻地影響我們自己。我再舉一個例子:
我認識這樣一個人,他一開始接觸打LOL的時候,猶豫於直接和人打還是和電腦練習,後來他覺得應該先練習,於是就一遍一遍地練習人機。但是時間久了,他的技術已經足夠入門,但是他心底卻越來越排斥和人對練,似乎只能從虐電腦上,他心裡才有足夠的安全感。一開始他只是覺得無關緊要,後來他和人打輸了幾盤後,就再也不和人打了,他陶醉於自身的世界,越是投入時間,他越是恐懼未知。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時我還真覺得,他那軸勁兒,要是一開始就和玩家干,說不定能夠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大神。
行為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情,行為也會固化一個人的思想。如果你果斷嘗試各類新鮮事物,你會發現你越來越勇敢。如果你在一個專業執著不懈,你會發現你越發離不開它(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如果你在悲傷的時候跳舞,在快樂的時候喝悶酒,前者會讓你快樂,後者會讓你冷靜。
如果你想分析周圍人的心理,去記筆記吧!你的整理與總結會成為一個強大的正反饋,當你真正發現你分析正確以後,那種成就感會促使你不斷往前進。內在於陽明學來答一下。
每個人的資質(根器)不同,所受的遮蔽不同,學習的難易也不同。
而「君子之學,貴於得悟,悟門不開,無以征學。」
從讀書知解而來,紙上得來終覺淺。
況且讀書往往只是知解,連「解悟」都談不上。
師(王陽明)門常有入悟三種教法。
從知解而得者,謂之解悟,未離言詮;
從靜坐而得者,謂之證悟,猶有待於境;
從人事煉習者,忘言忘境,觸處逢源,愈搖蕩愈凝寂,始為徹悟,此正法眼藏也。
——王龍溪
在這「三悟」中,第一種「解悟」由於尚未實有諸己,所謂「門外之寶,非己家珍」,因而還不能算是一種致良知的工夫進路。
「證悟」工夫從靜處的收攝保聚入手,對外在的環境有所依賴,一旦環境由「靜」轉「動」,置身於紛繁纏繞的境況下,內心的寧靜不免會被打亂。就像澄清的濁水一樣,由於濁根並未徹底清除,一受到搖蕩,便又會恢復到渾濁的狀態。
「徹悟」工夫從人情事變入手,則已達到「湛體冷然,本來晶瑩」的境界,無論外在的環境如何紛繁纏繞,總是可以氣定神閑地應對自如,所謂「左右逢源」、「愈震蕩愈凝寂」,始終可以保持程明道所謂「動亦定,靜亦定「的」定性」的狀態。
更詳細的表述是:
君子之學,貴於得悟,悟門不開,無以征學。
入悟有三:
有從言而入者,
有從靜坐而入者,
有從人情事變煉習而入者。
得於言詮者,謂之解悟,觸發印證,未離言詮。譬之門外之寶,非己家珍。
得於靜坐者,謂之證悟,收攝保聚,猶有待於境。譬之濁水初澄,濁根尚在,才遇風波,易於淆動。
得於煉習者,謂之徹悟,磨礱鍛煉,左右逢源。譬之湛體冷然,本來晶瑩,愈震蕩愈凝寂,不可得而澄淆也。根有大小,故蔽有淺深,而學有難易,及其成功一也。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到人類大腦的認知結構中去尋找。所以,首先要大概了解一下人類大腦的認知結構。
我大概梳理了一下,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
- 人類知識結構的形成和運作原理。
- 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理解層次的運作原理。
- 大腦指揮行為的運作原理
在進行上面三個層次的分析之前請先明白一點,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行為不是意識決定的,而是潛意識裡的程序決定的。潛意識裡的程序是你過往的學習生活習慣塑造的,舉個栗子:
你每天都會刷牙,或者早上,或者睡前,或者早晨睡前都刷牙。如果你注意一下,你會發現你每天刷牙都使用同一隻手。那麼現在開始你做一個實驗,你明天早上刷牙換一隻手試試。
我現在告訴你實驗的結果,換一隻手以後你基本上就不會刷牙了。換一隻手以後你刷牙需要集中精神,用意識來控制行為,每一個動作都是需要大腦的直接指揮。
你平時刷牙的時候你的思緒根本就不在刷牙這件事情上,你刷牙的動作是是你大腦深處的潛意識在指揮。
刷牙只是人類大量行為中的一個例子,絕大部分,幾乎是全部的人類行為,都是同樣的機制在運作。
下面開始三個層次的分析:
第一、人類知識結構的形成和運作原理。
人類的大腦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時候,擁有兩種機制,這兩種機制是尋找規律和分類。仍舊需要舉例說明:
例如觀察世間萬物的運動,古人發現凡事地面上的東西,人不推東西就不會動,而天上的星星沒有人推,卻能夠移動,所以古人把運動分為兩類,分別尋找運動的規律。我們知道,打破這種分類的人是牛頓,牛頓用統一的力學系統解釋所有的運動。
人類在面對世界的時候,基於生存的需要本能的想要分析萬事萬物的運作規律,而基於認知能力的有限又不可能清楚所有事物的規律,於是人類使用分類來解決這種矛盾,不同的類別的事物採用不同的運動規律來解釋就可以了。如果不可理解,就多分類。分門別類,分別認識。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只需要判斷可以使用那個類別的知識來解決。
關於這個機制的詳細描述,請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 人類與生存的回答
在你的大腦里有很多的分類和關於每一個分類的內部規律的描述。這個系統就是你的知識結構。這個知識結構是你用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完善形成的。他們內部是有很深的邏輯關係的。同時每一個人的經歷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不同,他們的知識結構也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知識結構。
當你的大腦已經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識結構的時候,你就會依賴這套系統,從而不願意改變。因為對於大腦來說,這套系統是經過了考驗的,是行之有效的。以往依靠這套系統幫助你度過了很多人生的難關,這個時候一本書攤在了你的面前,像你展示了別人的知識結構。這時候大腦有兩種反應。
- 感覺到疑惑並有弄懂的慾望,於是細細分析書中的觀點和自己的觀點,找到矛盾,並且推理是對方錯了還是自己的知識結構需要完善與補充,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知識點的補充也是擴展了自己的知識鏈條。
- 讀書的時候被情感驅動,感覺心情澎湃,但書中的東西並沒有觸動你的知識結構或者信念的升級慾望。這種書往往是心靈雞湯,沒有給出可操作性的方法。
- 讀書的時候感覺到了困惑,但因為觸及到了自己的認知結構,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觀念或者信念,於是最終選擇努力忘記書中的內容和自己大腦中的矛盾。因為這種矛盾帶來了不舒服感。
- 包含以上幾種情況但並不僅僅限制於以上幾種情況。
可以看出,只有第一種才讓你真正有所收穫,但這個往往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你需要時間去消化,去感悟,去分析。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做了筆記,列出邏輯推理的鏈條,幫助自己的思維邏輯化。如果這種推翻和更新是重大的,就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要拋棄自己的過往,從新整合自己的思維繫統,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經過這種痛苦的過程,新的知識結構一旦形成,人就會感覺醍醐灌頂一般,獲得新生。你原來的知識結構要麼得到重大升級,要麼分類被合併重組,知識內部的有機性增強,邏輯鏈條更加清晰。這種時候,分析問題的視角就更深邃,因為你看不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內容。
一本好書只有經過了這樣的消化,才能真正對你帶來改變,而往往大部分的人做不到,於是看書的時候心情澎湃,看完了就該幹啥幹啥,沒有什麼效果。
第二、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理解層次的運作原理。
人類的大腦不光是一個信息處理機器,可以用它來分析知識的邏輯鏈條。同時大腦也是一台人格響應器,大腦中有一個系統的分層結構,用來確認人和世界的關係。我們一般把這個系統叫做理解層次,這是nlp的叫法,關於什麼是nlp,請自行百度。
什麼是理解層次:
我們的大腦有六個不同的層次去處理事情和問題
1、系統:自己與世界中的各種人事物的關係(人生的意義)
2、身份:自己以什麼身份去實現人生的意義(我是誰,我有怎麼樣的人生)
3、信念:配合這個身份,應該有什麼樣的信念和價值觀
4、能力:我可以有那些不同的選擇,我已經掌握,尚需掌握那種能力
5、行為:在環境中我們做的過程。
6、環境:外界的條件和障礙。
如果你想詳細的了解這個系統,請參考相關的nlp的書籍,如果你不想花太大的精力在這上面,你只需要知道這個分層系統是你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以及因為這種定位對你的行為的主導。
還是要舉個栗子幫助理解:
一個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好,下面是一個老師對她的評價:
1、考試的時候外面有工程施工,噪音太大。(客觀環境造成的)
2、她這次準備的不好。(是她的行為有問題)
3、她對數學一向領悟力不夠(上升到了能力層次)
4、一次考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對學習要有興趣(信念,價值觀層次)
5、她不適合學數學,她太蠢了(直接對她的身份進行定位)
在這個例子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從底層一步步上升,代表了對這個學生的認知。而每個人的心裡,是有對自己的一個認知的。而伴隨著這個認知系統的,是一系列的信念,觀念,等等等等。
這個時候,一本書攤在了你的面前,如果這本書中的內容或者邏輯鏈條和你的信念衝突,干涉到了自己對自己的認知,絕大部分情況下,你就會選擇無視這本書。無論你看的時候多麼心情澎湃,因為看完了你不願意改變自己,所以不會對你有任何幫助。
第三、大腦指揮行為的運作原理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上面分析一個人認知定位只到了第五層,還有最高層沒有分析,最高層就是人生的意義的問題。
在這裡要問一個問題,是什麼驅動了人類的行為呢?
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人類的大腦中遺留了大量的動物的屬性,所以驅動人行動的力量有一種是基因里規定的。例如當你感到飢餓,你就本能的有獲取食物的衝動,哪怕是去搶,去偷,去殺人放火,也要吃飽肚子,這就是動物本能。例如男人看見漂亮女人,就有性行為的衝動,這同樣是一種動物本能。這裡還可以舉出很多種來,比如為自己的孩子謀取利益,這也是動物本能。
第二種驅動力其實是習慣,如果你經常做一件事,你就明天還會去做,不需要什麼理由。例如常年跑步健身的人,會形成習慣,如果讓你幾天不跑步,你就會覺得不舒服,例如我,就跑步形成習慣。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兩種驅動人的力量可都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理由。那麼有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呢?當然有,那就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終極的人生哲學問題,在這裡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本身,因為一旦展開,又是一篇幾千字的文章也打不住的話題。我只想說,因為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不同,會驅動不同的行為。我們大家都知道,幾十年前有一幫人因為有一種共產主義信仰,於是窮盡手段,建立了一個新中國出來。
所以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上面分析了知識結構,分析了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但即便一個人對這些都沒有問題,也不代表他會有什麼不同的行動,因為他沒有動力。
我們的周圍,就是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洞天查地,通曉人事,但就是什麼都不做,在自己家裡聽聽音樂,打打太極拳。對於他們來說,人生的意義僅僅就在於我懂的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而已。
從你看到一本好書,就是一種思想在碰撞你,但這種思想能不能打進你的靈魂,取決於你大腦這台機器的運作狀態。了解自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學問。
在這裡狂妄一下,如果我這篇文章沒有激動起你點贊和收藏我關注我的衝動,那麼你大腦這台機器還是沒有準備好。
接著說人生動機或者動力的問題,普通人大部分的行為其實還是動物屬性驅動的,例如追求利益,追求社會地位,追求異性等等。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因為思考人生的意義給自己找到人生的動力。
理解世界的運作原理很重要,知道該怎麼行動也很重要,但如果沒有行動的動力,就一切都是白搭。因為不行動,就什麼都沒有。
在這裡給你教一個改變命運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說起原理來很複雜,需要長篇大論的文章。但方法本身很簡單,只需要一句話。
每天早晨起床以後,面對鏡子練習五分鐘的微笑,堅持兩年以上,必有收穫。
知道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功嗎?因為這種人往往可能還不知道原理,但他覺得有效就開始行動了,有強烈的動力推動他去行動。而很多人很有智慧,一切都懂,但就是缺少行動的動力。
你給我點個贊,就是我繼續寫文章的動力。呵呵。
這篇文章因為是自己梳理總結的,很多內容只求表達的簡單一些,讓人能夠理解就行了,所以很多概念可能不是很嚴格,有研究腦科學的看了可能覺得不合適,歡迎來指導指正
這涉及到「知行合一」的問題。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知和行本來就是一件事。
不是說它們是兩件事,我們要把它們看成一件事。而是本來就是一件事。
就是一個東西,就是一件事。
就這一個,沒有了。
什麼意思?就是認知和行動本來就是一個東西,認知就是行動,行動就是認知。
認知,就是你思考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行動。
大腦思考,這難道不是一種行動嗎?
你不能說走路才叫行動,喝水才叫行動,搬東西才叫行動,寫字才叫行動。
思考,本身就是一種行動。
認知,本身就是一種行動,本身就是廣義上的行動的一種。
所以,不要說什麼認知,什麼行動,不要說這是認知,那是行動。
直接說一個行動,就可以啦。
行動,就是你具體做事,這本身就是一種認知。
具體做事的過程,難道不是一個認知世界的過程嗎?
你不能說坐在那裡思考就是認知,具體做事就不是認知了。
做事,本身就是一個認知世界的過程。
行動,本身就是一個認知世界的過程。
行動,本身就是認知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廣義上的認知方式的一種。
所以,不要說什麼行動,什麼認知,不要說這是行動,那是認知。
直接說一個認知,就可以啦。
看見了吧?這是一個東西。你直接把它叫做認知,可以。你直接把它叫做行動,也可以。
你直接用A來指代它,可以。你直接用B來指代它,也可以。
一個東西。
那為什麼古代聖人還要區分認知和行動呢?
為什麼還要把一個東西生硬的割裂開來,非說這部分是認知,那部分是行動呢?
他們的話是錯的?
是的,他們的話是錯的。
但錯有錯的用途。
錯話是有用途的!
為什麼?因為這是葯!葯是用來治病的!
葯苦不苦?苦。有沒有副作用?有副作用。整天喝中藥好不好?不好。
那為什麼有時候還要喝中藥?因為你有病!
有病,就要治。治,就要喝中藥。
你說喝清水管不管用?不管用。
對一個健康人來說,你當然告訴他要整天喝清水,你不會告訴他要整天喝中藥。
因為這句話不對。
但對一個生病的人來說,你告訴他喝清水,沒用。你要告訴他,喝中藥。
因為他生病了。你要找到一件東西來對付這個病,清水正確,但清水對付不了這個病,葯錯誤,但葯能對付這個病。
這叫對治。
把本來一個東西,生硬地割裂成兩部分,並取名這個叫「認知」,那個叫「行動」,這是錯誤的。
因為行動本身就是認知,認知本身就是行動,你不能說這部分只是行動,不是認知。這部分只是認知,不是行動。認知和行動本來就是一個東西,無法區分。
你硬要把這個東西割成兩部分,然後命名,這是錯誤的。
但是這是葯。
它可以治病。
治什麼病呢?
就是這個人做事從來不思考,就是不用大腦全憑手腳去做事,一分鐘之前地上有個水坑踩了進去,現在回來還是那個水坑又踩了進去,一分鐘之後再經過還要踩進去,踩來踩去無窮盡也。那你要告訴他,可以適當用一下自己的腦子。這叫「知」。
就是這個人從來不動手,就是只用大腦不用手腳,他想吃飯了,他就一直想,飯都端到他面前,他就是不動手,連筷子都不拿。他想賺錢了,他就一直想,錢都放到它面前,他就是不動手,連拿起來的力氣都不想費。錢就是放在你面前你也要動手拿吧?姑娘就是主動靠過來你也要伸手摟吧?什麼事是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啊?那你要告訴他,可以適當用一下自己的四肢。這叫「行」。
那你說用腦子思考是不是一種行動?是。那你說伸手摟姑娘是不是認知世界的一個過程?是。
我們就是暫且這麼叫而已。 這個是「知」,那個是「行」。
我們就是暫且這麼叫而已。
告訴你這個是「知」,那個是「行」,告訴你要「知」,或者要「行」,是為了治你的病。
治你的偏頗病。
那你說,吃藥為了治病。那病治好了,不去喝清水,反而繼續整天吃藥,那不是要得新的病嗎?
是的。如果病好了還不喝清水,而是每天把葯當清水喝,那就要得新的病。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因葯生病」。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已經改變很多了。這個問題好像很多文章都討論過。
人人都知道正道該怎麼走,但那條路太累太辛苦太乏味。於是想找捷徑。一曲成名,一招致富。就算用最高智慧奮鬥二十年,最後還是為了成為和「凡人」一起擠地鐵的普通人。
過剩的財富和名聲,都是稀缺資源,得到它們是小概率事件。還是一點一滴的完善心靈,積功累德,做個寂寞的常人吧。
你不能高於眾人。試圖找一本秘籍看了之後使自己智慧凌駕於眾人之上是不可能的。能超過眾人的只有技術,而眾人生活的智慧同期已經遙遙領先望塵莫及了。學習普通人,做個普通人。題主你好,你的困惑大概屬於讀書如何應用於實踐的困惑。讀書如何應用於實踐?從中國傳統的觀點看,這個問題可以歸結成:知行如何合一,即知道的如何轉化成實踐的。這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如何把書中的覺悟變成促成現實行動的動力,一方面是如何把書中的東西轉成解決自身問題的路徑。前者是行動動機問題,後者是思維方式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途徑,也是傳統士人所努力追求的。其中用功最勤、影響最大的是王陽明。他創立的心學,就是追尋知行合一的學問,也成就了後世人建功立業的雄心。
讀書求學,是解決知的問題。但如何把別人的知化為自己的知,接納並熔鑄的功夫並不容易。王陽明很早就立下學聖賢的志向。他早年博覽群書,文章、兵法、道術、佛法,無不精通。立志雖高,讀書甚勤,但治學之路依舊曲折。他試圖在竹子前格物,三天三夜無所得,甚至弄得著涼傷身。年輕時他熱心文章修辭,但內心依舊迷惘焦慮。「自念辭章藝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師友於天下又不數遇,心持惶恐。」直到一點讀了朱熹上宋光宗的書疏,稱「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王陽明才恍然大悟。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他把讀書求學歸為兩條要則:第一條強調讀書動機,要立志和敬意。第二條強調讀書方法,需循序和漸進。這兩條就是針對讀書時敬和怠,博與專。讀書不敬,他人的經驗就是隔膜瘙癢,無法內化成自己的體驗。讀書不專,面面俱到反而容易淺嘗輒止,導致沒有一塊能夠深入成型。於是王陽明「乃悔前日探討雖博,而未嘗循序以致精,宜無所得,又循其序,思得漸漬洽浹」。「朱熹雖然較好回答如何讀書的問題,還是在知的路上打轉。擴展到知道自己生活上,「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也。」
讀書無法解決的問題,王陽明在個人命運的低谷卻悟道了。這被後人稱之為「龍場悟道」,具體闡述歡迎觀看我關於如何內心才能強大的回答什麼叫做內心強大?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 羅林的回答。龍場悟道中發展起來的心學,正是試圖解決第一段中歸納的兩個問題。
王陽明心學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萬物莫不逾越於內心,內心自當體認萬物。心即理,不是萬物皆虛幻,而是用內心的力量來包容萬物,讓內心與萬物融為一體。用更積極更主動的心力來處理和應付世間萬事。同時心和理同,也意味著不需耗費過多的力氣來沒有意義的事上舍本求末。萬事皆在於心,此中滋味只有自己心裡才能體味,苦惱、哀怨皆來自內心,又何須在乎;自傲和虛榮也來自內心,更需警惕。心性導致行為,如果自己行為不當,自當問內心藉以改正。既然是此心不正,則該細心探索而不是被萬物所苦惱左右。萬物皆是此心的所在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欲而不逾距。這就是心理合一的境界。
王陽明心學的第二條原則就是「人須在事中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這是王陽明對靜養的批評。若只靠單獨的靜養來修鍊心性,無非是讓各種毛病壓在心中而已,暫時安心,遇事又會爆發,森森然無窮無盡。所以真正的鍛煉方法是在事上磨。既然心即理,則無所謂靜與動。萬事皆可以作為修鍊心性的方法,只要心在,時時可以練,事事可以練,無所謂輕重緩急之分,事理皆在於心,心需時時體認。做在事中磨鍊心性,這對每一個人都是很高的要求,而只有這樣做,功夫才能紮實的打下。自己遇到一些麻煩的事時,要把它看作是認識和磨鍊心的手段,在處事中讓自己的心更趨完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山更比此山高。心的修鍊的過程是漫長的過程,只有千錘百鍊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對應朱熹讀書求學的兩條,用心理學術語表述就是:立志方面,選擇內在動機而非外在動機;技巧方面,時時勤奮練習並從實踐中磨練。「心即理也」,就是強調內在動機對成就的作用,而「人在事中磨」,則是強調事中勤練是成就的前提。美國的暢銷書《異數》,曾經總結了10000小時定律:所有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至少經歷了10000小時的經歷和訓練。換句話說,把個人的目標從願望轉化為成果,要經過至少10000小時的勤奮練習。書中用甲殼蟲樂隊、莫扎特和比爾蓋茨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論證了這一點。
可以說,心學的影響很大,在近代中國塑造了志士仁人的精神結構,也影響了明治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毛澤東也是心學精神的隱形傳人之一。毛澤東在給蕭子升寫信時,介紹了自己的讀書方法:一是「演繹法」,「察其曲以知其全者也,執其微以會其通者也」。一種是「中心統轄」,「守其中而得大者也,施於內而遍於外者也」。
第一種其實就是案例調研法,通過深入研究一個具體案例,來掌握相關領域方方面面的情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解幾隻典型的『麻雀』,可以知其全貌。」第二種方法則是提綱挈領法,掌握中心要點,不拘具體細節,並且從自身情況出發,進行自我內心印證。「抽出一些要點,目的在於有所側重。綱舉目張,全網自然提起來了」。
兩種方法,正好對應了行和知。可以看出,毛澤東總結的讀書方法中,「知行合一」有很深的印記。有意思的是,毛澤東在讀書方法中非常推崇曾國藩。這樣,從朱熹到王陽明,從王陽明到曾國藩,從曾國藩到毛澤東,有一條很深的思想印記。這條讀書求學處事的道路,寄託了儒家內聖外王的夢想,貫穿在儒家的修齊治平的行動中。
最後,附上王陽明的《五經臆說序》,供有心的朋友了解,悟道後的王陽明,是怎麼讀儒家五經的:
「得魚而忘筌,醪盡而糟粕棄之。魚醪之未得,而曰是筌與糟粕也,魚與醪終不可得矣。《五經》,聖人之學具焉。然自其已聞者而言之,其於道也,亦筌與糟粕耳。竅嘗怪夫世之儒者求魚於筌,而謂糟粕之為醪也。夫謂糟粕之為醪,猶近也,糟粕之中而醪存。求魚於筌,則筌與魚遠矣。龍場居南夷萬山中,書卷不可攜,日坐石穴,默記舊所讀書而錄之。意有所得,軋為之訓釋。期有七月而《五經》之旨略遍,名之曰《臆說》。蓋不必盡合於先賢,聊寫其胸臆之見,而因以娛情養性焉耳。則吾之為是,固又忘魚而釣,寄興於麴櫱,而非誠旨於味者矣。嗚呼!觀吾之說而不得其心,以為是亦筌與糟粕也,從而求魚與醪焉,則失之矣。」
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要解決你這個問題的話,先告訴大家一個絕望的結論,讀書是基本沒有用的!
讀書的作用一定是和人生的經驗相輔相成才發揮地出來,不然就算讀了再多書都是然並卵。
最近流行一句話,人丑就該多讀書。假如按照這句話去做,其實結局是,讀的越多,就越屌絲,越頹廢,越宅,越不會跳出那個既定的生活節奏。前段時間看知乎上就掀起了一股讀書潮,我認為大部分人趨之若鶩,只是靠讀書來逃避現實問題罷了!
首先問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書是什麼?
有的可能說是知識,智慧,力量等等吧,其實大家都把書神話了。其實書的本質只是信息的載體而已。從人類擁有了文字開始,文字只是承載信息的一個工具,聽音頻也好,看電影也好,讀書也好,上互聯網用搜索引擎也好,其實獲得的緊緊就是這兩個字信息!
在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的時候,人們都是靠非語言來傳遞的信息。比如眼色,神態,肢體動作,語調,聲音,感覺,表情,環境以及肢體接觸。這些基因被傳遞了下來,而且基因本身也是信息的載體。到現在為止我們都很大程度上地受到的非語言信息的影響。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女人喜歡一個男人與否,和這個男人的外表、荷爾蒙的分泌、身體的能量、外在的行為以及物質條件等等都有關係。這些東西都是在向女人傳遞信息,女人會根據所有的信息來篩選出讓自己有感覺的男人。
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和外界交換著信息,大腦里裝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轉化為觀念,信念,甚至信仰。之前我在「洗腦」利用了哪些心理學原理?會使人腦發生生理變化嗎? - 貓黍的回答里講過,當一個人把注意力都放在某一個信息上他就會容易偏執,容易處於一種被洗腦的狀態。所以要時時刻刻警覺這些信息在腦海里起到的一些無意識的作用,如果是不好的那就要去打碎它,重新建立一個積極的想法,去正面地影響自己生活。
既然是信息,那獲取信息的方式可不止讀書這一種。現實中獲取信息最效率的方式其實還是與人交流,比如在某一個方向上的思考遇到了問題,那就可以去找在這個方向上成功的人交流,也許一頓飯的功夫這個人就可以把他一生總結的經驗告訴自己。這就是所謂的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所以像馬雲或者劉邦這樣的人是不看書的,因為看書太沒效率了,他們要獲取信息直接結交這方面的朋友就好了。
當然讀書也可以獲取很好的信息,比如社會關係不夠多或者社交能力又不強的時候,只能靠讀一些專家的書來獲取信息。可是就算獲得了最重要的信息又能怎樣呢?
貓黍想說的是,在如今地21世紀,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因為信息過分泛濫,其實信息就不值錢了。什麼東西越是稀缺才越值錢。所以在這個時代靠信息不對稱來獲勝幾率會越來越小,需要去拼其他的東西,所以大家也不要把信息看得過分重要。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講道理,知識,書都是一種信息。
還記得韓寒說的那句吧,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把道理翻譯成信息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句話確實是太偏執了,而且好有喜感,啊哈哈!
信息只是起到了解的作用,當面對某一個事情的時候不代表了解就能做到。
應對一個事物,從了解到的信息轉化成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克服內心的情緒,肉體的不適應,大腦限制信念,對做這件事摸索並總結的經驗以及大腦的記憶。當信息經過這些東西的加工,才能轉化為能力,有了能力才能去解決問題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要靠實踐經驗積累獲得的。
可是貓黍想說的是,就算沒有信息,照樣也可以培養能力。因為信息的來源不僅僅是靠事情之外去獲得,恰恰最精準的信息就是來源於事情的本身。
而且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在事情當中自己摸索的時候,自然就會獲得信息和經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問題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我們的國情太特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和中國是類似的,所以國家的領導人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出適合我們國家的政策,然後去總結經驗。所以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拿銷售舉例,你會發現做銷售最好的人,肯定不是那種會讀書的人。而是那種整天混社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成天都是泡在這個社會現實中的人,這樣的人去做銷售是最牛的。他們就是直接大量的接觸人群,訓練自己的溝通能力並且積累了大量與人打交道的經驗。
當時我們新人開始去做銷售,最難挑戰的問題就是臉皮薄,大部分人都是不敢和陌生人去打交道的,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勇氣二字。這個就算讀書再多,哪怕像愛因斯坦那樣明白了宇宙萬物的規律,沒有勇氣可能還是會說臣妾做不到!
可能有人會問了,如何提高勇氣!其實可以把勇氣看作一種能力,你就知道如何提高了。問這種問題的人的思維總是停留在解決一個問題需要一種很神奇的辦法才能解決,其實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方法的,只是內心的情緒限制了自己,所以才做不到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只管突破就好,就是去做,就是鼓起勇氣,硬著頭皮去做,當做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大腦和肌肉對這件事的反應就不會那麼敏感了。
再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成功勵志的東西,或者來自於其他人的刺激,尤其是身邊某個同學突然飛黃騰達,之前的屌絲居然娶了一個白富美了。心中不免感覺有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的時候,馬上就會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下定決心,改變命運。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之後,發現自己昨天那股勁已經沒了,然後又安慰自己說我不是那種人,然後又悶頭大睡,做會兒春夢了無痕!
其實這就是缺乏自律的能力,也是缺乏心的力量的表現,這個不管讀再多書也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靠修行,去一步一步鍛煉自己內心力量。這些內心的力量同樣可以看作是一種能力是可以去培養的。最簡單的就是早睡早起,不抽煙,不喝酒,堅持跑步,打坐,健身,學英語,考證書,去多做事情,這些事只要自己有意願都可以嘗試去做。
心的力量只能是通過做事情去磨練,這就又要說到王陽明的心學。王陽明說心即理,意思是外面的事物都是內心的映照,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知行合一,當你用心去把現實的事物通過實踐的方式檢驗之後,心自然會找到那個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去辦事。
比如打籃球,就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戰,才能讓籃球打的越來越好,身體會越來越去適應這個運動狀態。當然籃球是一個純體力活動,其實在這個社會當中,只要不是搞科研的人員,都是需要靠心的力量去辦事的。
大家都知道操盤手吧!這個是一個不需要太多體力的工作,但是你知道么,最牛逼的操盤手,大多數都是學佛學的。因為操盤手,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冷靜、耐性甚至再加點冷血。只有這樣才不會受到外界環境以及自己的情緒的干擾,當內心非常平靜的時候就會非常清晰地抓取到最有用的信息,然後把他運用到實際操盤中。這方面的大師級人物就是我們以前提到的索羅斯,92年狙擊英鎊,英格蘭銀行成了他的提款機;97狙擊亞洲國家的貨幣,導致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整個亞洲幾乎都成了他的提款機!
學佛學的人修鍊的好的情況下,比一般的人要更加能做到心若止水,隨心而動,不會被自己的情緒干擾,更不會被外界影響,就可以做出更正確的抉擇。
還有當前最流行的創業活動可以說是一件最考驗內心的一種商業活動了,它需要自己去承受更大的壓力、挫折、還要顧及員工股東的利益,以及自己和家庭要面對的風險!關於風險和創業的話題我還是有自己的經驗的,以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講一講。
我在前面的《道德情操論》的藝術 - 不破不立 - 知乎專欄里說過,商業的最高境界就是玩人性,金融領域更是體現地淋漓盡致。首先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性情,才能更好的去摸清其他人內心的規律,並且按照規律去把事情做的讓人更滿意,就能獲得更好的回報。實際例子比如讓客戶體驗更好,讓產品更人性化,讓股東和股民都信服,讓周圍的人都支持。
總結一下,勇氣也好,耐心也好,熱愛也好,毅力也好,還是自控力也好都是屬於內心的力量。這些都是無法靠信息去獲得的,更是無法靠讀幾本書就能得到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身體力行的去做很多事情,用事情去磨練自己的內心。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你能做到一些小事了,某一天也許你就能去做一件大事了,因為大事拆解下來其實就是很多件小事。這些都是去磨練自己內心最好的方式。
當然信息不是完全無用的,獲取信息可以增加對事情的了解,不至於因為無知而感到恐懼並且還可以提高自信,但是這個自信和實踐得來的自信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實踐來的自信是最牢靠的自信。而且花時間只去獲取信息,就會浪費很多機會成本,失去了很多做事情的機會。讀書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可以自我反省,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沒有太多人生閱歷,就沒有太多需要反省的內容。
現代社會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大家都喜歡宅,喜歡透過小小的屏幕去了解全世界的消息,讓人產生一種自戀的感覺,總覺得自己懂很多東西。這就會讓人越來越懶惰,讓人停滯不前,讓人更加不會去做事情。很多人不是讀書太少,而是事做的太少了,所以才會出現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講,秀才造反,10年不成!秀才就以為靠讀書就可以通曉天下的事情。可是一個連世界都沒有走出去過的人,哪裡來的所謂的世界觀啊!所以我想告訴喜歡宅在家裡的朋友,你們可以先放下書,關閉電腦屏幕,從自我的世界裡走出來,然後先走出你那個始終邁不開的家門吧!
世界很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世界很精彩,精彩到我們難以預料!
讀書是理性,生活是慣性。
能改變慣性的不是動機,而是動力。
因為很少有書能讓你看一次就改變你的心靈
如果對你來說真有這樣的書,那麼往往事實上是你已經準備好要改變了,而這本書只是給準備好的你一個推動
我閱讀的大量的書,可以說我的三觀、我的方法論、我看人、做事的方法起初都是來源於我的閱讀。
但如果你讓我說是哪一本改變了我,我也說不上來
Jobs 在斯坦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里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是關於 connect the dots 的。
大概意思就是你做的事情就像是一個一個的點,只有在你成功以後,你回首望去,你才恍然大悟原來你之前做的這件事起到了這個作用。把這些點一個一個連起來,你成功的路徑就明顯的出來了。
但在你成功之前,你並不知道你做這件事、學這個技能、讀這本書有什麼用。
答主你的疑問在於自己讀了書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事實上變化可能已經在你心裡,一點點的起著作用。堅持下去,一點點積累這樣的點。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感覺自己完全不一樣了,這些孤立的點突然就連接到一起了,而你,則擁有了一張大網,讓你可以網住自己想要的
默認你讀的是一些致用類圖書(提升個人能力,解決某方面問題的)
一句話: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總有好多人在催眠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了許多書,雖然忘了但最終會融入你的血肉成為你的一部分。
別做夢了,成天拿這些東西自我催眠,無非就是需要別人來安慰自己,跑到網站上搏點認同感——這種無意義的行為其實還有那麼一些意義。
你不會炒菜,買了個菜譜看完,你就會做菜了?
你知道時間管理GTD、番茄鍾、知道要寫晨間日記、知道晚睡壞處,早起的好處,有個屁用,還不是該咋咋地?
這些東西都是像健身炒菜那樣,看了書最終還是要去不斷實踐。這就像肌肉的訓練,不是只看書就能完成的,不是只去做那麼寥寥幾次就能搞定的,必須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最終才能內化
為什麼看了很多書,但回到生活中還是那樣?
因為讀書就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環節啊!
讀了書
知道要怎麼去做了嗎?
知道怎麼堅持去做嗎?
知道怎麼把它做好嗎?
知道怎麼持續做好嗎?
如果這四點你都做到了,那你還在看這個問題?
關聯回答:有哪些像《人類簡史》這樣透過現象談本質讀完讓人感覺醍醐灌頂的好書? - 知乎
讀專業書籍,不要讀勵志書籍。
看看邏輯學方面的書籍,提高下邏輯能力,《邏輯學導論》、《邏輯的力量》等等。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整理或者改變自己的房間從而提高效率?
※怎麼樣整理、鞏固平常積累的零碎知識?
※背單詞是必須的嗎?
※如何系統、科學地自學編程知識?
※怎樣學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