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戚為什麼沒什麼實權?


謝邀。
首先,「一般外戚宦官共生」這個說法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成立。
在各代王朝中,外戚和宦官勢力都很強大,輪流操縱朝政的情況,主要只發生在兩漢時期。兩漢之後,外戚作為一種獨立的政治勢力逐漸衰弱。元朝時由於蒙古部族的傳統習俗,後族勢力強大,但這種習俗一直沒有得到漢族主流階層的認同、接受,所以在明朝建立後,首任皇帝朱元璋全盤接受了儒生參謀們提出的「后妃不得干政」的主張,並被後任皇帝們一直執行到明亡。
至於明朝宦官在成祖朱棣之後,在政治上迅速抬頭,成為明代朝政中極為重要的一支力量,也與唐代宦官坐大的性質完全不同。明代的宦官始終只是皇權的附庸,或者說部分皇權的執行者,是明代文官集團坐大,皇帝發現自己很難獨力控制甚至對抗這個政治經濟一體的龐然大物後,有意扶植起來的私人政治助手團隊。
實際上,如果我們拋開對「太監」某種傳統的偏見,仔細的考查客觀史料,並且只以客觀史料為依據的話,其實不難發現,明代皇室重用宦官完完全全是合理的。與文官集團相比,宦官們無論是對明朝朝廷的忠誠度還是行政政務處理的熟練性,總體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來「明朝太監的權力來自皇帝,皇帝對大太監生殺予奪」的觀念在知乎已經深入人心了。這裡講講之前從天涯看到的一篇長文,貌似最後出書了。作者從義和團講到戊戌變法再到光緒軟禁,很詳細的指明了權力的分配方式。
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廢掉光緒皇帝?傳統來講,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慈禧需要一個傀儡。但是從權力的分配角度講下去,與其說光緒需要慈禧的寬恕,不如說慈禧更需要光緒的協助。
權力從哪裡來?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合理性從哪裡來?現在我們知道了最高權力來自於人民,是人民的擁護才有了這個政權,而不是政權得到了什麼西方來的教義後就有資格領導人民了,這些教義是附屬,是裝飾,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但是在過去,君權神授斷非虛言。國家的合法性來自於上天,上帝,或者隨便什麼至高神,而國家領袖就是被至高神欽定的代言人。這個代言人,在中國就是皇帝。圍繞著皇帝,中國人又搭建了一系列的官僚管理機構。合法合理的秩序,那就是以皇帝為中心的,分配皇帝手中權力的秩序。
現在我們回頭看慈禧手中的權力哪裡來,還有她為什麼不能踢開光緒皇帝單幹。從同治中興開始,她是以皇帝親媽的身份出現,垂簾聽政的。皇帝年幼,太后代理執政,權力依然來自於皇帝,只是西宮代行。權力架構有小瑕疵,但是沒有大問題,總體來說合理合法。值得玩味的是光緒皇帝。
因為同治小時候慈禧忙著幹人,等小皇帝長大了,慈禧猛然發現和親兒子修復關係的機會都沒有。而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兒子,同時還是滿清宗室。慈禧開始親自負責對光緒的教育和撫養工作,不假手他人(這裡是不讓其他權力者干預皇帝成長的意思)。如此一來,慈禧再次以皇帝親媽的身份出現,解釋權力來源的方式和之前如出一轍。
這就很好解釋了光緒皇帝為什麼沒被廢掉。戊戌變法後,覬覦大位的人還是很多的,原書中也確實給出了一個親王的稱號,只是我記不住了。但是慈禧已經沒有時間再次建立和皇帝間的母子關係,更何況新皇帝是有掌權的親爹親媽的,跟光緒皇帝大不一樣。光緒皇帝被廢掉,慈禧就喪失了攝政的合法性,因為光緒才是這個國家的掌權者,慈禧到頭來還是代行。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我們實際感觀中,慈禧是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比如今天慈禧廢掉皇帝,明天慈禧再欽點一個松江的市委書記進來當皇帝不好嗎?
當然不好。
慈禧以皇帝母親攝政的行為,基本合法。但是以自身固有的權威,推給其他人一個別的皇帝,甚至是自己當皇帝?那麼慈禧就完全喪失了政權的合法性了。慈禧不再是借著皇帝的兩千年的餘威執政,而是單純靠著自身的權威與心腹來穩定政局。兩千年來皇帝執政的合法性,就這麼沒了。
太平天國如何?甲午戰爭如何?這個國家的秩序依然穩固。但是如果有朝一日,皇帝的權力被確知為不是最高的權力,那麼以皇帝為中心的,分配皇帝手中權力的秩序也將崩潰,那才是真正的禮崩樂壞,而慈禧就是一介獨夫罷了。
順延看下日本的權力分配。從院政時代開始,國家權力,至少是天皇這邊的權力,不是歸於天皇,而是多歸於天皇們的父親,上皇或者法皇。法皇們還為自己起了個稱號,治天之君(大概是治得住天皇的意思)。政令皆出於院政,而天皇則是被父親隨意廢立的傀儡。看起來權力已經不是歸於天皇這邊了,但是實際上呢?
權力還是在天皇手中。
為什麼這麼說就要看傀儡天皇上位的方式。傀儡天皇的兒子長大了,然後扶他登上天皇位,然後自己搖身一變出家當了法皇,自己也是治天之君啦。等等,可是前代天皇的爹,也就是當代天皇的爺爺,他還活著呢,他也是法皇,怎麼你個當兒子的就是治天之君了?
誰當治天之君,是看誰的兒子是天皇啊……因此,日本古代宮廷不鮮見的劇本就是一個法皇讓一個兒子當了二十年的天皇,等到傀儡天皇的兒子準備好繼位為天皇,也就是現任傀儡準備蹬老爹下位的時候,法皇立刻換一個兒子接著當天皇。至於前代天皇,若是不能指定自己的兒子為天皇,政治生命基本宣告結束。
雖然天皇一直無權,但是他一直是權力的來源。只是繁瑣的日本人把「天皇需要他爹代為執政」加到了「天皇賽高」的理念之中,類似的還有鎌倉將軍和北條執權,室町將軍和三管四代(其實主要就是管領啦),守和守護,守護和守護代,等等等的。哪怕一直到了幕府將軍勢力普遍最為坐大的江戶幕府,其實將軍們上位前還需要一個天皇的冊封儀式。看似沒必要,可是去掉了,那也是一樣的禮崩樂壞。

講了這麼多,就是分析清楚權力的來源問題。那麼答主問題就可以解讀啦,因為皇帝的權力沒授予給外戚,沒了皇帝的授予,外戚根本無從獲得權力。為什麼沒有授予外戚權力來幫忙打文官呢?因為我有太監啊=。=

但是有明一朝,文官坐大,體現了中國一個優良的傳統。那就是太平年間,君權神授。不太平年間,那就是君上失德,人人自取。這從根本上就已經動搖了君權神授的合法性,甚至可以說和君權神授已經不是一套東西了。文官們一直在努力把文人參政,寫入到君權神授這一國家基本法裡面,因為他們個頂個的自認為是有德之人,而作為有德之人當然應該參政啊!因此文人們是有著兩套權力的理論系統的。一套是官方的,我這個巡撫銜自然是朝廷封的。另一套則是文人心中的君權人授,有權是因為自己深諳孔孟之道,立心立命,繼絕學開太平,因此可以不繳稅不納糧,以聖人門徒自居。因此我完全可以理解明朝皇帝重用太監的心理,每次上朝,放眼望去那就是半朝刮財奸佞,半朝不忿亂臣!
很多人都稱讚明朝一代這種文臣努力限制君權的行為,並認為這足以稱得上是民主了。但是我竊以為,讀書老爺們從未想過民主,或者讓更多人享受民主這種東西。他們不過是千方百計的要擠進剝削階級的最頂端而已。中學的世界歷史在關於古希臘的雅典歷史就嚴肅的告訴我們,所謂的民主都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不得不說,被那麼多人深惡痛絕的課本其實講了很多大實話,只是當年年幼聽不懂,國家未免把政治教育抓的太早了。


跟隨 @黑島人 不請自來。黑叔我可樂呢?
————————————
長求總一句話:
外戚的權力來自於后妃,外戚政治是后妃參政的延伸,明朝壓制后妃,外戚政治自然就沒戲。

————詳細敘述的分割線————
外戚是指皇室的外姓親屬,以及后妃系統的親族,還包括皇家公主的夫族。它們是一個直接依附於太后、皇后或皇帝寵妃的裙帶政治集團。

或者說,后妃通過外戚專權用事,間接獲得皇權。外戚攀龍附風,仰仗后妃權勢而入參政治。外戚政治是后妃參政的延伸,所以后妃參政高潮期,也是外戚參政高潮期。

縱觀歷史。
西漢:呂后和劉邦一起起兵,天下有原始股,自然外戚盛行。
東漢:因幼帝居多,皇權旁落后妃,外戚把控權力。
曹魏:為了防止漢朝故事,娶的都是「輕賤」家庭的小門小戶,基本沒外戚的事兒。
兩晉:士族政治和外戚高度相關,基本上能當皇后的女子都出自於當時士族領袖家族。
南北朝:南朝打成一鍋粥,皇帝靠刀子上位又被刀子趕下去,沒后妃啥事,自然外戚也沒啥事。
北朝后妃權力極大,於是外戚權力極大,更替就不說了,連隋朝也是外戚楊堅建立的——之後毅種循環,楊堅的外戚李淵搶了天下。
唐朝:前期繼續作死,讓楊國忠搞出安史之亂,後期全力撲殺,外戚過的戰戰兢兢。所以前期外戚強盛後期衰落。

之後的王朝,經宋留下的傳統(這裡不多展開),讓漢族皇權明白了外戚根基,於是漢化較深的王朝外戚就沒啥戲份,漢化淺的王朝外戚就起飛。

宋明壓制后妃,外戚基本走不上政治舞台。漢化較深的金清限制后妃,基本沒外戚啥事,較淺的遼元就整出了不少幺蛾子……

總的來說,當古代皇帝限制后妃時,外戚是皇權附庸。當古代皇權對后妃限制較少,外戚就勢大難制,甚至參與皇權更替。


外戚和宦官只是皇權的延伸而已。具體到東漢,光武帝中興大漢但是實力上先天不足,因此有意識的依賴外戚主政的內朝來制衡外朝世族官僚。而宦官則是從明帝章帝扶植的牽制外戚集團的勢力。唐朝也是一樣,宦官勢力的發展是唐明皇的唐朝皇帝有意識扶植的結果。明朝自然也是如此。

如果說有所不同。漢朝是外戚和宦官互相制約。明朝是勛貴、外戚,士大夫互相制約。而唐朝則由於外朝士族打醬油,地方方鎮軍閥化,宦官在禁軍一家獨大力量對比失衡,而唐朝皇帝找不到也不敢找外部勢力來對付宦官,於是顯得宦官囂張無人能制。而明朝宦官勛貴士大夫互相牽制,宦官內部的制衡和相互制約更是做的非常好,宦官的力量完全依賴皇權。因此其生死榮辱完全在皇帝一念之間。

不要相信啥魏忠賢跋扈,劉瑾跋扈,什麼立皇帝都是笑話而已.外戚和宦官不同在於,外戚固然是皇權的延伸,但是如果外戚的家族夠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外朝的利益,宦官和外戚比,明顯是宦官更好控制,那明朝皇帝自然不用大力扶植外戚。


明朝一般嬪妃都是以選秀女方式出來的 所以避免了外戚的強勢 而且還制定出了「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的律法。規定駙馬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駙馬終生只拿俸祿而不能為官


皇帝擁有天下,但他實際沒辦法一個人管理天下,權力必須分享給一群人來幫你管理天下。
在科舉之前,春秋戰國之後,最典型的選項是士家大族。但是士家大族極不好的是,它就像小王國,它的系統完全是獨立的黑箱,它們強大起來自然要取代皇帝的位置的。到了後來,實在信不過這些混蛋,怎麼辦,還是親戚靠得住,外戚就來了。外戚再不濟還是自家的系統。但是外戚強大起來也很威脅皇帝地位啊,太監這貨沒有後代理論上比較靠得住,所以對付外戚靠太監。老皇帝一死,太后和小皇帝一上來總會發現老爹的太監集團太強大,這時候又靠外戚了(娘家人嘛靠得住)。皇帝大了發現外戚太強大,又培養太監集團。循環下去。

科舉之後,開啟了social ladder,創建了一個職業官僚系統來分享權力。這個系統相比士家大族、外戚和太監,都太沒有權力繼承性了,純粹是公務員性質的。這為皇帝和天下共處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到了明朝,權力的玩法已經高明得不得了了,就是永遠扶持年輕官僚集團去干老集團,權力永遠在交替,永遠有幫年輕人在為你賣命對抗成形的勢力,你需要做的是玩,上朝什麼的都免了。
另外一條線索是明朝是逆城市化發展的,人口分散到各個村,種田織布度日,嚴格控制人口流動,不像以前一個城市上百萬人口,現在幾千人聚個會都不容易,老百姓想造反就難多了,形成超穩固系統。而且武器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不像以前那樣拿個農具跟你正規軍武器差距沒那麼大,你有好的鐵器冷兵器和火器之後,正規軍可以有更大武力優勢,嚴格管控民間武器,基本上看緊兵器庫就行了。所以國內控制並不需要太多暴力系統,暴力集團少,你坐在宮中才安穩嘛。所以權力可以更集中,僅有的權力分享又完全在你的玩弄之下。這就是所謂的致勝聯盟規模更小,就越顯權力集中。


這種情況最怕武力強大的外敵。


補充內亂亡明的問題。明朝氣數已盡在於人口滿載的時候遇上小冰期,這個是古代中華帝國極其脆弱的一個地方。農業時代的糧食產能非常有限,明朝有限的土地上只能裝一億左右的人口。一旦遇上收成不好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抱團打劫殺人。所以你會看到古代中國的歷史就是一個人口變化史,人口滿了一沒飯吃就打,死掉大半之後,地圈得差不多了,大家就懶得打了,搞建設比較有前途,就又開始了一個輪迴。改朝換代誰做皇帝基本上是巧合,人口這條線索似乎存在著更大的必然性。所以亡明的不是逗逼的李自成,換成李自擼也是一樣的,都是這片土地的命。
前面主要是想說這種帝國的組織架構非常穩固,清朝基本沿用了這個架構,而且有了無敵的進口糧食品種,打破了原來的人口詛咒(起碼兩億多完全沒問題),清朝本來也許可能要長命得多。可惜,強大的外敵來了。所以還是想說的是這種結構怕外敵,正常情況從內而起的造反是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的,人口詛咒不能算進去啊~~


明朝妃子都是從民間選取的平民女子,所以朝中並無大臣外戚。沒有外戚,也就沒有干政的資本。

不過,禍兮福兮。正因為嬪妃都是民間女子,大都是木匠,商戶女子而非書香門第。而皇子們和母妃呆的時間比和父皇的時間久的多。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對母妃曾經的民間生活有所嚮往。所以明朝皇帝大都玩性大,喜歡當木匠當商戶當將軍,就是不愛當皇帝。


明代的皇權過於強大,無論外戚還是宦官終究是皇權的附屬品。他們的權力來自皇權。


推薦閱讀:

明清的皇帝有表字嗎?
明代有什麼比清代好的地方?
中國真的有古老的歷史嗎?
請問如何評價明朝海瑞?
南海南沙島礁是如何命名的?如永暑、美濟、諸碧、南熏、東門、赤瓜、華陽?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