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為什麼中國會有超過一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我感覺如果這個疾病能夠通過食物或者空氣傳播,才應該有這麼多的感染者。
以下諸位給出的答案,都沒能解釋為什麼其他通過體液/母嬰傳播的疾病,都沒有這樣爆發性的增長?這樣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國內沒有相應的研究嗎?


乙肝傳播途徑不僅僅只有通過血液傳播,還包括母嬰傳播、性傳播、不潔注射傳播以及其它體液傳播。並且在八十年代前沒有有效預防措施的時代,母嬰傳播是傳播的主要途徑,並且大部分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這就是我國目前乙肝攜帶者多的原因,而國外主要是性途徑傳播。


主要是母嬰阻斷做不好。貧困的地方壓根做不到新生兒三針疫苗加HBIG


跟曾經的「艾滋病村」一樣,七八十年代,農村醫療達不到衛生標準,輸血注射共用針頭使得乙肝人群有了傳播的基數。


乙型肝炎主要通過與被感染的人的血和其它體液的接觸傳染。通過血液、精液和陰道液可以傳染乙型肝炎。一般病毒通過皮膚上的小傷口或者粘膜進入體內。危險因素包括:不安全的性交、靜脈注射毒品(與其他人共用針頭)、在衛生機關工作日常接觸大量乙型肝炎患者、獲得沒有檢驗乙型肝炎病毒的血製品、牙醫和其它醫學手術、美容手術(刺青、穿孔)。幼兒可能通過抓撓和咬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容易造成傷口的物件比如刮鬍刀、指甲刀等等也可能傳染乙型肝炎,但並非主要的傳染途徑。攜帶病毒的母親在生育時感染給新生兒是最常見的傳染途徑之一。
複製黏貼自維基百科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母嬰傳播:主要是產道感染/宮內感染 ;
2.血液傳播:污染的血製品的輸注,大多引起輸血後肝炎,此外血液透析和腎透析時也傳播 ;
3.醫源性傳播:污染的醫療器械(如針頭、手術刀、牙鑽、內窺鏡、腹腔鏡等)傳播;
4.家庭內密切接觸:主要指性接觸、日常生活密切接觸;
上述加粗的地方,是造成了乙肝人數眾多的原因。

(一)以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缺乏新生兒(乙肝母親)疫苗接種,許多人從小就患有乙肝,而且多轉化為肝硬化,終身患病;

(二)以往賣血的情況也比較多,血液採集後未經過嚴格篩選,采血過程中針頭重複使用,(甚至采血時多人血液一起收集,取好需要的血液成分,即回輸給每個人導致互相傳播疾病包括乙肝);

(三)性傳播不必多說,有些國家把乙肝定義成性病。


應該來說,那些理髮店的剃鬚刀等直接接觸是血液傳播的主要原因。(未查文獻,但感概公共衛生真的有很大隱患)發布回答


已知;未知。

主動故意傳播(這個就有些誅心了),被傳染(一不小心)……

有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就被傳染了。


1、血液傳播:主要包括輸血及血製品、注射器針頭及針炙、牙科及手術器械等醫療行為,紋身、紋眉、穿耳眼、做雙眼皮、刮面等具有損傷性的美容行為。

2、母嬰傳播:指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在懷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的一種方式。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母親有40%-50%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雙陽性的母親有90%-100%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

3、性接觸傳播:男女性生活可通過精液、陰道分泌液傳播乙肝病毒。

4、密切接觸傳播:家庭日常生活可造成傳播的情況主要有:HBsAg陽性人的創傷出血、月經血、痔瘡血污染家庭環境;與HBsAg陽性人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HBsAg陽性人同乳幼兒密切接觸,尤其是口喂小兒。


這個的確是,鄉村小學,每年都要集體打針,方法很粗暴,鐵針頭,全班50人,10幾個班,用的同一批針,往往是打了這個人,回去針頭在酒精或熱水內放一下,從中換個頭,再裝葯。很恐怖的經歷。


乙型肝炎是血液傳播性疾病,主要但不僅僅是通過血液傳播(如不安全注射史等),還包括母嬰傳播、性傳播,皮膚粘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紋身、扎耳洞、內窺鏡檢查等,不規範輸血及血液製品也有導致乙肝傳播的發生,現已嚴格控制,此外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視。母嬰傳播、不潔性行為、不規範血製品等是造成乙肝病毒攜帶者增多的原因。


1、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人口基數大。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攜帶者可無臨床表現,故易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傳播疾病。而感染者人口基數大的原因有:1、醫療條件的局限性:90年代前,沒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獻血等環節不嚴格導致血液傳播;2、以前沒有母嬰阻斷技術,導致母嬰傳播。3、在以前,賣血、不安全的性行為較多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感染者的增長。


2、乙肝的傳播途徑較多,有血、母嬰及性接觸傳播。而在我國,除血液傳播外,乙肝的母嬰傳播也很重要,人群中40%~50%是由母嬰傳播傳播積累而成。同時,性接觸傳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3、乙肝疫苗於1992年才加入計劃免疫,加入時間較晚,此前已有一定數量的患者及病毒攜帶者。同時新生兒是否接種取決於監護人的意願,接種疫苗後也並非終身免疫,需要打加強針,而成人的接種則完全靠自覺。另外,接種後並非每個個體都能產生抗體。但對疫苗預防傳染病而言,一般要達到90%以上的接種率,才能在人群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因此易感人群的保護也並非是嚴絲合縫的。


4、另外,題主在題目中說到

我感覺如果這個疾病能夠通過食物或者空氣傳播,才應該有這麼多的感染者。

但一個疾病是否會有一定數量的感染者,與傳染途徑有關,但同樣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1)新病例增加;(2)治療水平提高,患者免於死亡,但未痊癒,病程延長;(3)未治癒者的壽命延長;(4)病例遷入;(5)健康者遷出;(6)易感者遷入;(7)診斷水平提高;(8) 報告率提高。因此對於乙型病毒性肝炎這樣一種患病人數多、易感者多、病程長、不易治癒、患病者或病毒攜帶者壽命長又是傳染源的疾病,有如此多的病毒攜帶者是正常的。


5、題主還說

以下諸位給出的答案,都沒能解釋為什麼其他通過體液/母嬰傳播的疾病,都沒有這樣爆發性的增長?

實際上乙肝是高發疾病,但近年來並沒有爆發性增長。


6、最後題主說到

這樣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國內沒有相應的研究嗎?

當然有...而且非常多...請自行查閱文獻,做伸手黨還這麼說真討厭呢,不要鄙視公衛人啊喂

==========

附送一點有關乙肝的知識。

1、傳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急性患者在潛伏期末及急性期有傳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最大,其傳染性與體液中HBV-DNA含量成正比關係。

2、傳播途徑:HBV是血源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嬰及性接觸傳播。(1)由於對獻血員實施嚴格的HBsAg篩查,經輸血或血液製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較少發生;(2)經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主要是由於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不安全注射特別是注射毒品等;(3)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鬚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4)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多為在分娩時接觸HBV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隨著乙型肝炎疫苗聯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應用,母嬰傳播已大為減少。(5)與HBV陽性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的危險性增高。(6)HBV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HBV。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亦未發現HBV能經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


3、易感人群:抗HBs陰性者。嬰幼兒是獲得HBV感染的最危險時期。新生兒不具有來自母體的先天性抗HBs,因而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發生外傷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


如何預防?


1、對患者和攜帶者的管理:在診斷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時,應按規定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並建議對患者的家庭成員進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檢測,並對其中的易感者(該3種標誌物均陰性者)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對慢性HBV攜帶者及HBsAg攜帶者除不能捐獻血液、組織器官及從事國家明文規定的職業或工種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應定期進行醫學隨訪。


2、切斷傳播途徑:大力推廣安全注射(包括針灸的針具),並嚴格遵循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標準預防原則。服務行業所用的理髮、刮臉、修腳、穿刺和文身等器具也應嚴格消毒。注意個人衛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鬚刀和牙具等用品。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若性伴侶為HBsAg陽性者,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或採用安全套;在性夥伴健康狀況不明的情況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預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傳播疾病。對HBsAg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並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盡量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3、保護易感人群:為易感人群接種乙肝疫苗。


那麼我國的乙肝防治效果如何?


根據《中國2005~2010年報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發病分析》(2011),急性乙肝報告發病率從2005年的7.5/10萬下降到2010年的5.6/10萬,<15歲人群急性乙肝發病率從2005年的1.23/10萬下降到2010年的0.46/10萬。<5歲下降趨勢較緩,這與<5歲兒童感染後大部分呈慢性感染狀態有關,多數無臨床癥狀。不論是全人群,還是<15歲人群,急性乙肝病例都已經明顯下降了,說明我國採取的預防控制策略有效,預防接種保護了兒童不感染HBV,獻血員篩查、加強醫院感染控制,都降低了成人感染HBV的風險,因此,出現急性乙肝病例逐年減少。


參考文獻:

[1]賈繼東,李蘭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臨床肝膽病雜誌,2011,01:113-128.

[2]崔富強,王富珍,吳振華,龔曉紅,陳園生,鄭徽,繆寧. 中國2005~2010年報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發病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1,06:483-486+559.

[3]薛大奇. 我國梅毒防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 中國性科學,2012,01:15-16

[4]姜慧芬,陳卓,方任華,姜立民. 我國2004年-201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J]. 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15,03:408-411.


我只能告訴你,在80年代的小鎮上針頭是鐵的,也不是一次性的只用開水消毒,結果我們整個幼兒園打育苗基本都被傳染啦!


想兩個問題:1,為什麼最初有乙肝新聞報道的時候感染人數就是一億?2,為什麼過了二十年,這個數字幾乎沒有變化? 前者答案:你知道中國很多地方在上世紀90年代還在共用注射器嗎?醫療的落後+國家的落後;後者答案:醫療服務的進步+病毒本身的不易傳播


這個事出門左拐問政府。
援引一段話「我國曾是乙肝感染高流行國家,1992年調查顯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攜帶率為9.75% ,全國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約1.2億,慢性乙肝患者約3000萬人,每年有近30萬人死於與乙肝相關肝癌、肝硬化等。衛生部於199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開始免費為新生兒提供乙肝疫苗接種,並提出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應及時接種。
2006年,我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歲以下兒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低於1%。據此估算,1992年以來,全國至少有8000萬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至少保護了1900萬人避免成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2012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乙肝防控工作綜合評估,認為我國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提出的到2012年將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並提前實現了到2017年控制在1%以下的目標。」原文鏈接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那意思是剛開始老爸沒錢+粗放式管理,只管生不管養,後來發現問題貌似比較嚴重了,得管一管了,一摸口袋,還是不富裕,只好吼兩嗓子,你們得把這個事管理起來(但你們得自己掏腰包);終於,老爸有錢了,財大氣粗的說,老子全包了。
有人會說老爸不要臉,也有人會對老爸感恩戴德。

PS:美帝是把乙肝列為STD的。詳見Viral Hepatitis。


1980年代末幼兒園接種感染。

生在那個年代,生在三四線城市。就是那個醫療條件,沒怨過,也不知道能怨誰。感染時太小,早已習慣,就不去想這個。

今天看到這麼多注射器感染的。眼前浮現那個白色藍邊的鐵盒子,裡面有酒精棉,泡著不知含有多少人攜帶的多少病毒的冰冷鋼製針頭。

不寒而慄。

通過那個針頭,誰傳染給我,我又傳染給了多少人。


查出乙肝已經差不多十年了,也有幾年沒去管了。其實乙肝患者還是攜帶者遠遠不止一億,個人感覺。查乙肝兩對半的人不多,絕大部分人不會沒事跑去檢查,而且大部分人都堅信自己是沒有的。普遍態度即使不是歧視也是遠離的。身邊的朋友我知道也有乙肝的,只是自己不知道也不承認,他們獻血的時候被通知去查肝功能,其實十有八九就是乙肝。怎麼說,也是有些歧視意味的。家裡的碗筷也是獨立的,這倒不覺得有什麼,就是偶爾跟別人吃飯,比較難堪,有的人知道你有有的不知道。碗筷都不敢碰又要被不知道的使勁邀吃,知道的你碰過的食物什麼的也不碰了,還有可能形成不好印象。這種時候是很受傷的,而且只能怨自己,不要再說乙肝唾液不傳播什麼的,醫學院出來的朋友都不信還有誰信,就算不會傳播又怎樣,艾滋病人和你一起吃飯就算知道一般不會傳染你會不會也有一點不舒服。生怕自己就成了那個不一般的。各種體檢都在擔驚受怕,萬一轉氨酶不正常神馬的。誰敢說自己有乙肝,分分鐘再無飯局了啊


因為還有母嬰傳播和性傳播,在以前防護意識沒有那麼強的時候很多小孩子生下來就被傳染了。
還有就是以前打針沒不會一人一換,一個針頭打好幾個人的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然後就被傳染了。。。。


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多,母嬰傳播和性傳播是很主要的一點,因為當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其實就已經感染了,漸漸的這樣就會成為家族式的乙肝,所以建議大家每半年體檢一次。


我懷疑是小時候體檢導致的!無知真的很可怕!


《血禍》


因為多年以前農村等落後地區共用針頭或者針頭消毒不過關,再加上沒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意識和條件,基數龐大的農村人中招者多多。看看現在攜帶者的年齡層分布和戶口本。這十幾年來增長緩慢就是因為衛生條件好了,保護意識也增進了,疫苗注射普及,自然少了。至於接近一億的乙肝攜帶者,絕大部分都是那個衛生條件惡劣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了。


推薦閱讀:

乙肝為什不強制免疫?
接種乙肝疫苗十三年來共死亡 188 例,為什麼政府還認為疫苗全合格?

TAG:醫療 | 乙肝 | 乙肝疫苗 | 乙肝病毒攜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