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

中國為何在火槍出現後的幾百年里,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為什麼中國的弓在軍隊里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中國弩又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中國怎麼就沒大規模出現過火槍陣了?題主要黑中國也不帶這樣的,連我都看不過去了。

作為文明國家,主戰部隊必然結陣而戰;前裝火槍作為裝填很慢,發射間隔極長的武器,必然有縱深;火槍作為平射武器,只能第一第二排發射,加上結陣而戰,大縱深兩個因素,於是輪射戰術必然出現。換句話說,只要火槍成為軍隊的主要裝備,排隊槍斃就是戰場的常態。

那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普遍列裝火槍的呢?早的不清楚,反正到了乾隆年間,清軍的主力部隊的火槍裝備率已經達到了一半左右。在遠征準噶爾的戰爭中,每100名步兵有火槍手75名,四分之三的步兵都是火槍手。

所以呢,十八世紀的清軍的布陣就是這樣滴:

而射擊是這樣滴:

而作為排槍槍斃的鼻祖之一,尼德蘭的軍事體系是這樣滴:

長矛手和火槍手間隔,火槍手4-8排縱深,清軍和荷軍是不是很像?清軍只不過晚了一些年而已。

而且清軍還有火槍方陣:

看看排槍槍斃的巔峰時代的拿破崙法軍的方陣(金字塔會戰):

是不是又很像啊。

不光清軍在用排槍槍斃,它的對手也在用。不光它的中亞對手們在用,連國內的土鱉太平軍都在用排槍槍斃。

等到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清軍的線列步兵就開始和西方近代線列步兵進行對射,比如這樣滴:

雖然鬼佬畫的所以主要突出他們自己的光輝形象,但是遠處兩隊線列火槍剛正面依稀可見,近處清軍的後裝步槍也清清楚楚。

這是不是已經和好萊塢大片差不多了?整個近代的中國戰場就是槍聲隆隆,慘叫練練,和西方差不多的。至於為啥普通人的觀念裡面中國人是不用火槍陣的呢,大概是我們的主流教育為了讓清朝背黑鍋,故意迴避了清朝火器的發展,以至於大家都以為清軍是以冷兵器對抗西方的熱兵器。但這並非事實,

所以說題主的問題根本不存在,所以說題主要黑中國也要有基本功地黑啊:)

------------------------------

剛發現是 @汗青 老師自問自答的,那就汗青的回答再說兩句。


汗青老師為了維護自己的論點,為了證明清軍那數以十萬計的火槍手都不符合大規模火槍陣的標準,硬設了很多門檻,但這些門檻,只要稍微了解一些近代軍事史,其實都不存在。

  1. 1. 汗青用清軍騎兵都是用冷兵器作戰來證明清軍不存在大規模火槍陣,但是很遺憾,這個論據是錯誤的。很簡單,熟悉近代軍事的人都知道,火槍陣基本專指步兵,因為騎兵的特性決定了它幾乎無法結火槍陣,事實上一直到拿破崙戰爭,騎兵的主要武器依然是長矛,直劍和馬刀,主要戰術依然是衝鋒肉搏。比如下面這幾張圖,法國擲彈騎兵於艾勞,俄國胸甲騎兵於博羅迪諾,顯然都是用劍在交戰,這已經是19世紀了事兒了。按照汗青的理論是不是拿破崙法軍都不存在大規模火槍陣啊。

  1. 2. 汗青又提出來清軍的火槍手是專門用來防守的來證明清軍的火槍陣不是主流,但這個論據又是錯誤的。且不說清軍的火槍到底是不是用來專職防守,就說同時期的歐洲戰場,線列步兵用來防守,騎兵用於進攻的戰例也有,因為在18世紀中葉,騎兵依然是能決定勝負的兵種。舉個例子:羅斯巴赫會戰,普魯士幾乎單靠騎兵衝擊就擊敗了法奧聯軍,而以火力強大聞名歐洲的普魯士步兵在幹嘛?在防守,僅僅當普魯士騎兵累了退下休息,普魯士步兵才負責支援,擊退了進攻的法軍。接下來上圖,普魯士騎兵痛毆法奧聯軍:

按照汗青的理論是不是當時射擊能力天下第一的普魯士步兵也不算大規模火槍陣啊。

  1. 3. 說到七年戰爭,不得不說這可能是蒙古騎射手最後出現在俄羅斯以外的歐洲戰場,當然,被交戰雙方認為毫無用處,僅僅在戰後收刮戰利品和給傷員補刀的時候刷刷存在感,上了老當的俄國佬之後再也沒敢帶他們出來現眼。所以說再好的弓也抵不上18世紀中葉的火槍。

  1. 4. 混淆視聽的騎兵問題解決了之後,剩下來就是步兵了。汗青反覆強調中國沒有大規模,大規模,大規模的火槍兵,那什麼樣的標準才算大規模呢?汗青舉的西方例子是表現獨立戰爭的《愛國者》。那我們也來看看獨立戰爭中英美軍的規模到底有多大。電影裡面的大反派,英軍副總司令康華利斯,歷史上他率領了大約8000英軍,在整個殖民地南部作戰,除去騎兵炮兵輜重兵工程兵,他的火槍步兵大概也就6000人左右。就這個樣子:

    同時期,同時期,同時期清軍征準噶爾之戰,動用了近8000火槍兵,人數上超過康華利斯的英軍,也超過獨立戰爭絕大部分戰役的火槍手數量,如果這都不算大規模,那獨立戰爭也只能算一個冷兵器戰爭了,歷史都要被改寫了。

  1. 5. 汗青又說到19世紀,弓的統治地位才結束,但是18世紀中葉,18世紀中葉,18世紀中葉清軍步兵的火槍裝備率就近一半了,而主力野戰部隊的比例更高,比如征準噶爾的清軍步兵,火槍手和弓手的比例接近4:1,說好的弓主流呢?說好的19世紀呢?看來清軍和汗青的觀點不太一樣啊,提早個50年就把無敵神弓給扔得差不多了:)

怎麼說呢,一開始論點就出錯,再怎麼打補丁也無濟於事,越打錯越多。軍事史本來就是極其繁複龐雜的知識系統,不可能有通才,每個愛好者能守好自己擅長的一畝三分地就很不錯了,儘可能提供準確的知識,不要誤導其他人,有這麼難么。


首先看過某知名博主洗腦文以後,第一:到本帖先迅速點擊本答主題圖(出自TN杜普伊《武器和戰爭的演變》)解毒,第二:記得點贊哦!看本帖,智商會止損加分哦!(笑場:有那麼神奇嗎?)

圖:1758年十一月乾隆二十三年初呼爾滿大捷,這就是汗青嘴裡17~18世紀中國(清朝)絕對沒有過的大規模出現過線性-火槍-陣列。。。。。。最打臉的是,這張圖就出自汗青一口咬定絕對沒有線性-火槍-陣列的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系列圖(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第八張呼爾滿大捷

首先第一個問題:中國為何在火槍出現後的幾百年里,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 式 的火槍陣?

上面 @jo jo 的答案算還是比較靠譜的答案,除了上面說的喬喬以外,你們確定你們起碼了解過中國火器史中國弓箭史?(僅指喬喬發帖之前那幾位,防止後面跟帖的朋友膝蓋中箭)還什麼中國從來沒有在19世紀前有過排隊-槍斃,上面已經貼一張滿洲18世紀的排隊-槍斃打臉。

不錯,進入清朝很長一段時間滿蒙八旗的確非常重視騎射,但是不代表八旗不屑於使用火器線陣,再加一張圖這張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戰圖(18世紀,如果某些年份盲非要說是19世紀請回學前班)就已經很說明問題,注意這張可不是防守,可是完全的清軍進攻哦(准軍把馬匹放倒做防禦,如果記得准軍在烏蘭布統做駝城防禦清軍用大炮轟開進攻的朋友,不會陌生吧)!汗青一再強調 jo jo 說的不是實戰,火槍線性陣列只用於防守,然後祭出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那麼這兩則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資料裡面就有既是實戰又是進攻狀態的。。。。。。你怎麼看?我說汗青你起碼仔細看清楚過全套圖沒有?臨時抱佛腳不帶這麼抱的,真替你捉急。

肯定會有人說,那你說的是步兵陣列,騎兵對陣還是以反曲弓為主力的,不會用火器什麼的,接著打臉。。。。。。

洋阿爾巴特之戰,清軍VS回軍,火槍騎射對轟,這裡面火槍是主力,弓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好吧,這張的確是19世紀20年代的。因為火器發展了嗎!

更早的線性-排隊-槍斃有沒有?有啊,你覺得滿洲人是和誰學的排隊槍斃?當然是明朝人!為了防止被排隊槍斃還搞過車盾好吧!薩爾滸之戰什麼時候有些同學不會再次年份盲吧!

好吧有人說你單排火槍不算數,看這個,右下角明軍第一排三眼銃,第二排鳥槍是施放後退出陣位,第三排鳥槍填充好前進接替陣位。請問這叫什麼?

圖片資料看夠了,咱們貼點文字資料。

火槍線性戰術,中國人不熟悉嗎?中國人太熟悉了,就是排槍嘛,估計說到這所有小夥伴們臉都笑開花了,哈哈哈哈哈哈。。。。。。我知道某人又會嘴硬說林則徐是19世紀的人這是19世紀的事情了,沒關係,沒關係,咱只是要說清楚中國人熟悉排槍戰術而已,再貼一則史料。

好吧,我告訴你這則史料是《清聖祖實錄》康熙大帝二十四年,1685年啊,17世紀好不好!咱先不說明代神機營怎麼樣,就是清代17世紀末期連專門的排槍官軍都有了,也演練了排隊槍斃戰術,我倒也看看誰有臉說『滿清愛弓箭不愛火槍所以中國無排隊槍斃』。

再看康大帝朝的《親征平定朔漠方lue》

然後只能說你對『大規模』的理解了,大規模是多大規模?我說幾十人就可以,只要出現比較頻繁可以形成一種戰術形式(明末),你說幾百人才是大規模;我說幾百人也有啊(明末清初),你說幾千人才是大規模;我說幾千人線性火槍陣列也有啊(清中期對準戰例),你說幾萬人的才是大規模;像那種死咬著『大規模』做文字遊戲的,我也只能呵呵。
再有就是肯定有人要說你說的』排隊槍斃』不是我說的『排隊槍斃』根本不一樣,我說的『排隊槍斃』是排-隊-槍斃,你說的根本不算『排隊槍斃』!排隊槍斃一定要有刺刀!排隊槍斃一定全部都是燧發槍!排隊槍斃一定要是法國拿破崙那種排隊槍斃!一定是19世紀那種,不是18世紀的,更不是17世紀的懂不?!那種中國19世紀之前肯定是沒有的,你說對不?
對對對,親你說得全對,親你說得我能不懂嗎親,親請醒一醒親!你喝多了。。。。。。咱們還能不能在一起愉快的裝逼了?
旁白:我擦你又要刺刀,又要燧發槍,又要拿破崙,下面你該不會排隊槍斃還要絲襪女僕萌妹子或者七十二聖女了吧,等等~~~~~~~~~什麼什麼你三十好幾奔四十去的老男人我擦,玩玩排隊槍斃就罷了,還要萌妹子!!!我擦~~~~~~~~

。。。。。。。。。笑場。。。。。。。。。。

---------------------------華麗的分割線-----------------------------

接著咱答咱擅長的領域,弓箭學。

2、為什麼中國的弓在軍隊里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

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十九世紀清朝使用的弓叫做滿洲弓(八旗弓),是一種發源於明代建州女真區域的騎射通用重型弓種,糾正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某知名博主貼了那麼多各種千奇百怪的弓,為什麼唯獨華麗的無視了滿洲弓呢?為什麼你一張圖裡面都沒有滿洲弓呢??因為有個黑歷史啊!滿洲弓根本不是你家什麼唐弓宋弓明弓那種 ordinary bow TLI Values=21的貨色好不好!滿洲弓是比長弓還好的東西TLI≥36的好弓好不好?你說那些東西什麼唐弓宋弓明代弓在17世紀中期以前都被淘汰掉了好不好,到17世紀中期清朝建立的時候中國只有一種弓是滿洲弓好不好,滿洲弓是個中性詞好不好,滿洲人在用,漢人在用,蒙古人也在用好不好!然後某人偷換概念說什麼東亞反曲弓太好了,好是好啊,好的是滿洲弓好不好!

我想請問某微博主,你貼了那麼多弓,為什麼就唯獨沒貼滿洲弓呢?如果你是忘記了,我只好讓你記起來。記得把滿洲弓的圖給補上哈!

滿洲弓是一種性能非常優良的傳統弓,即便放到今天,滿洲弓(前提不是那種樣子貨)只要練習得當,也是可以取得非常不錯成績的,比如在近年曆次傳統弓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北京隊和內蒙古各隊,基本都是採用滿洲弓(類滿洲蒙古弓)形制。因為工作關係不怎麼參加比賽,有心的人可以自行去各射箭網站看即可。

說正題滿洲弓之所以一直裝備到19世紀中葉,與什麼『滿清愛弓箭不愛火器』沒一毛錢關係,調查《滿文老檔》即可知道,火器特別是火炮,一直是滿洲軍隊構成的重中之重,處於最優先順序的順序,這是有後金乃至清朝一以貫之的軍事方針,然後可佩弓的健壯者佩弓,體力不適宜拉弓射箭的,用三眼銃和火槍。所以真正的優先順序是火炮大於弓箭大於火槍,滿洲弓之所以在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優於火槍,是因為其可以在中近距離持續密集投射重箭,這對於古典軍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清宮武備》中清代箭的箭長和重量,然而目前我們已知的明代箭基本上都算不上重箭,所以無論穿甲效能、殺傷力都大打折扣。從這一點說,歷史無情的用淘汰了明代的開元弓、小梢弓,給滿洲弓這樣的重型弓創造了歷史機會。


但是,火器特別是火槍雖然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綜合效能(射速、射程、精度)弱於滿洲弓,但是它是在不斷發展的,在征服準噶爾汗國過程中,對方的贊巴拉特火槍就已經在精度和威力方面超過了清朝的老式鳥銃,所以清朝繳獲以後也緊急進行仿製,甚至一度成為主力火槍之一,然後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基本常識是火槍在清代軍隊中的比例是不斷升高的,特別新型火槍的裝備,佔據了很高的份額,最遲到十九世紀中葉,當火槍在射速、射程、精度已經完全超越滿洲弓的時候,這個弓種就基本退出了戰爭領域,雖然習射仍然被作為一項值得尊重的傳統技藝在滿蒙八旗中開展,但是作為兵器實際上已經成為歷史。

但是,這裡要強調一個基本歷史事實: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特別清中期裝備清弓和裝備火槍,是完全同時裝備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大堆清兵左配弓右攜矢站那麼幾排,一人一隻火槍玩排槍玩得很溜乎。。。。。。並不是某些人腦子裡想像的什麼滿洲人蒙古人都是清一色弓箭騎射,只有漢軍八旗和綠營才玩火器,弓箭火器分得和賬面上一樣清楚。這樣答題只能得鴨蛋。

弓箭和火槍在清中期普遍混合使用到什麼程度呢?

《阿玉錫持矛蕩寇圖》你總該見過吧?長矛和箭囊你們都見過,我想請問阿玉錫背上背的是什麼?請大點聲告訴我,我聽不見!沒錯就是火槍好不好!有人肯定會說老師你欺負人!不帶你這樣冷熱兵器輪流上來敲對手的。。。。。。

3、中國弩又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這個問題實際很模糊,什麼是中國弩?什麼型號?什麼名稱?單兵弩直到清初還在使用,只不過規模不是很大而已,雖然兵書屢有提及,但是嚴格來說明代中後期已經不在軍事作戰中廣泛使用。但是說如果全部退出軍事舞台這個很難說,比如一直認為是看家護院的諸葛弩,還在1860年天津大沽口炮台防禦戰中被清軍使用過用作近距離持續射擊使用。

出處:http://www.archerysalo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37

--------------------------我是華麗非分割線---------------------------

正如同jo jo說的,汗青的立論簡直就是。。。。。。已經沒法補漏洞了。。。。。。

附帶:既然是科普就不特別較真了。畢竟還要和小夥伴們一起在知乎愉快的裝逼么。


用史料說話。誰說中國沒有?康熙以後的清朝是個完全的火藥帝國,用槍炮打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可居住地領土,完全消滅了歷代未能解決的草原威脅。而在連射槍炮出現之前,火器部隊無隊列是不可想像的。只是中國沒有經歷西方15-18世紀那種戰亂,也沒有足夠穩固的階級區分來組織大規模火藥部隊(麻木的准賤民才適合早期火器時代),更不像歐洲有那麼多深入內陸的海灣、河流提供船運後勤補給。所以火器隊列的嚴酷性不如西歐。但是正規軍都是按照火器隊列推進—騎兵衝擊為輔—精銳散兵突破複雜地形這個思路來組織訓練的。我舉個例子給你看:

都說八旗腐朽,清末的八旗更腐朽。但這種八旗是怎麼訓練呢?光復前後福州旗營內情實錄這篇文章介紹了清末八旗兵的軍備。不說新式步操部分,只說傳統的訓練:

政協整理的文史資料……該文作於1963年,作者時年70歲……福州旗營繫於1738年前後從北京旗營中抽出南遷而來,在清朝統治垮台以前,其營中不論是編製、錢糧還是教育、訓練等方面仍循傳統的風俗習慣,始終保持其固有的特點……1900年以前,旗營所用的兵器以火繩槍、鳥槍、抬炮(即二人抬的大鳥槍)為主,其次是弓箭、大刀、長矛、藤甲(即盾牌)、腰刀等。

儘管武器粗陋如是,旗兵平時仍要加以練習。先說步甲練習弓箭:練習的場所在各旗的箭道,所謂箭道,就是一個約長三百步、寬一百步的空地,空地的一端建有一個涼亭(俗叫演武廳)。在廳前百步設立標的(滿語稱「案看」),這標的由七尺高、二尺寬的木框製成,上面糊以白紙,如同單扇門板一般。在標的距地四尺高處貼一張剪成圓月形的紅紙(直徑約五寸),算是敵人頭部;在距地三尺處也貼上一張,算是「敵人」腹部。每日清晨7點以前,大部分人都到箭道來練習。每人每次連發五箭,以五箭全中頭部為合格,胸部次之,腹部更次之。各人所用弓箭均自備,記得當年水部門內鰲峰坊的九曲亭口有一家弓箭鋪專做旗營弓箭生意,因獨此一家,獲利頗豐,辛亥革命後才閉歇。

再說騎甲練習「馬上三箭」和「馬上三槍」:練習的場所在東門城址和湯門城址之間的湯箭道(因場內有溫泉井而有此名)。湯箭道西側,自北至南掘有一條寬五尺、深一尺、長五百步的馬道。練習馬上三箭的人,左手執弓,右手牽馬,在馬道北端依次排列,按花名冊順序點名上馬,進人馬道。練習開始後要驅馬快速向前奔跑,人在馬上取箭一支扣在左手弓弦上,俟馬跑到第一標的前將箭射出,繼而向第二標的放箭。當馬跑至第三標的前面時,速度已非常快,騎者若準備不及,是很難射中的。況且所射標的與步甲所射的大不相同,它以牛皮製成,為立體物(各面均為邊長二尺的等邊三角形),名叫「皮蹲」,放在馬道左側五十步,計有三個,兩兩相距僅百步,其上亦貼有剪成圓月形的紅紙(半徑五寸)。「馬上三箭」要以皆中紅心為合格,頗不容易。

「馬上三槍」比之難度更大,練習時用的槍是火繩槍和鳥槍,火繩槍一遇雨天就不適用,所以當時用鳥槍的居多。練習者背槍上馬進入馬道後,就要迅速地從腰間取出裝有三錢火藥的竹管,將火藥灌人槍膛內;旋即從槍上取下通條塞人槍膛把火藥搗實,再將通條複位;繼之扳開機柄,把引火帽戴在引火嘴上,畢後迅即舉槍向左側第一靶瞄準,俟馬跑到靶子前即勾動扳機。若火藥燃燒爆炸形成的衝擊力能使懸掛於靶子上的小紅皮球擺動起來,就算命中了。所用的靶子是這樣制置的:取一根三尺長的鐵條,先將其一端插入土中,再在另一端裝上直徑為一尺的鐵圈,最後把一紅色皮製小球懸掛在鐵圈的中心。放第二、三槍,如放第一槍一般,練習者要反應靈敏,技術嫻熟,而且動作迅捷,稍有遲緩,馬即跑過靶子而不及放槍了。實際上,這種嚴格的訓練方法,並不適合作戰的需要,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除上述,須提及的還有前鋒營的訓練,其訓練場所在湯門街中間路東(科舉廢后,前鋒營訓練停止,該場所改為八旗桑蠶局。該局每年產絲不少,對旗民生活不無少補,辛亥後瓦解),從每旗抽選十人,共計八十人入營練習武藝,培養其衝鋒陷陣的本領,以備戰時充先鋒隊之用。參加訓練的人要有較深厚的武術功底,訓練項目為爬城、跳高、跳寬、舉石鎖(百斤以上)、騎術等等,儼如馬戲團的武功夫,實際上也不適用。訓練停止後,這批人被編為八旗消防隊(當時名叫「八旗火援」),隊所在得貴巷中間路北(即原鑲紅旗的箭道)。

此外,還有由福州將軍直接主持下的三大軍事訓練,即秋操、演炮和馬政

秋操,即每年秋季將八旗全體官兵集會在東門外校場演習半天。雖然只有半天,而事先預行演習就需半個月……

……行列出東門後向東校場進發,至演武廳前將軍下轎,所有官員向前參見.俟至黎明,即由中軍下令開始演習。令畢,雲梯城(系演武廳左前方的一座城牆,也叫指揮台)上便放起第一聲號炮,城上一名旗手手執一面長九尺、寬六尺的三角大旗(旗的周邊綴著蜈蚣齒,旗中心有一用大絨剪成的「令」字),一聞炮響,就將令旗左右搖動一次,第二聲、第三聲炮響亦如是;俟校場南端響起戰鼓後,乃將令旗懸在旗杆上。這時校場戰鼓齊鳴,號角亦嗚嗚不止,預伏在山腳下的官兵(在距演武廳約六千尺處)面北正對演武廳,擺開一字長蛇陣。官兵排列整齊後,鼓號暫歇。頃,鼓號又起,各兵聞聲即把鳥槍移至胸前,取出預先盛好火藥的竹管,將火藥灌人槍腔內。俟第二通鼓號一響,即從槍上取下通條插入槍膛把火藥築實,旋將通條放回原處,恢復右手執槍姿勢。一聞第三通鼓號,同時舉槍成預備放姿勢,並裝上引火帽。繼之號角又鳴,即端槍向前瞄準。此時擊鼓連聲,繼而暫寂,旋「咚、咚、咚」再起三聲,第三聲即是射放信號,於是各槍齊放。將軍在演武廳上每見對面山腳下亮起一道長蛇似的火龍,緊接著響這一陣整齊的排槍聲,便會對左右官員說:「很好!很好!」至此,演習的第一個項目進行完畢。此時天已大明,第二項演習開始:前鋒營的官兵各牽駿馬,在距演武廳前約百步整齊排列,向將軍行禮後即上馬錶演各種不同騎姿。然後擁至雲梯城邊,奔馬搭人梯爬上城牆,旋即放下軟梯。俟官兵全部上了城牆,此項演習即告結束。第三項亦即最後一項是水師旗營(駐長樂縣洋嶼)藤甲兵演習,以長矛與盾、短刀與長刀相比試,較為精采。演畢,一年一度的秋操至此告終,將軍回衙,官兵卷旗息鼓各回駐地。我因當年在秋燥中曾充中軍護衛弓箭手,故對個中情形多有所知。 !

演炮,於每年初冬舉行。屆時各旗官兵齊到東門外溪口星星廟附近的山谷中作實彈射擊,將軍亦到場檢閱。演習場亦有一所演武廳,廳前三百步設一靶子。靶子以鐵條製成長方形架子,兩腳埋人土中,架上橫懸一塊長四尺、寬二尺、厚一寸的鐵板,鐵板四周漆上黑邊,中畫一個徑約五寸的紅圈。槍兵向將軍行禮後即轉身面向靶子,舉槍瞄準後連放三槍。若鉛丸命中鐵板,即會「當」地一響,監靶兵(伏在靶子左右的安全處)就敲起鑼來;若未命中,則將手中小旗左右搖動。若三槍全中,由將軍發給獎賞或記名補缺.接著演習二人抬炮及紅衣大炮(只放空炮,不用實彈),此亦每年例行的一件大事。

馬政,就是檢查馬匹,並考察協領、佐領、防禦、驍騎校各帶兵官的武技,於每年春季舉行,地點在湯箭道。屆時旗營各官兵將自己所養的馬牽來檢驗,以肥壯、清潔、調教得好為合格。評比時分甲乙丙丁四等,甲等有獎,丁等則罰。當日,各帶兵官要演練「馬上三箭」和「馬上三槍」,優者記名候補(如遇佐領出缺,防禦之優者即可補上)。以馬政事關前途,各官無不奮力爭取。

這裡要補充說明兩件事。一是旗營官員不一定限制在本旗當官,也可在其他旗內當官,例如原來是正黃旗人,又是正黃旗的前鋒,在陞官時就不限於只任本旗的驍騎校,若鑲藍旗驍騎校出缺,亦可升補,其他官員亦均如此。二是旗營馬匹從何而來的問題.福州旗營中原有官馬近兩千匹(自馬甲以上每人一匹,官員兩匹),其後因馬匹衰老退役或死亡又不得及時補充,數量逐年減少。原規定每十年可補充五百匹,後減至三百匹,光緒末葉再減至一百匹,這樣,每二十名馬甲就只有一匹馬了……

1690年烏蘭布通戰役古畫。自此中原王朝解除了北方游牧民邊患。直到晚清,清軍一個營長就可以讓草原上的王公磕頭作揖。

還有:清史稿_志一百十四

康熙十九年,定每年演放紅衣大砲之期。二十八年,定演砲之制。每年九月朔,八旗各運大砲十位至盧溝橋西,設槍營、砲營各一,都統率參領、佐領、散秩官、驍騎砲手咸往。工部修砲車,治火藥。日演百出,及進步連環槍砲。越十日開操。太常寺奏簡都統承祭,兵部奏簡兵部大臣驗操。各旗演砲十齣,記中的之數。即於砲場合隊操演,嚴鼓而進,鳴金而止,槍砲均演九進十連環,鳴螺收陣還營。

三十年,定春操之制。每旗出砲十位,火器營兵千五百名。漢軍每旗出砲十位,鳥槍兵千五百名。每佐領下之護軍鳥槍兵、護軍驍騎,每參領下之散秩官、驍騎校,及前鋒參領、護軍參領、侍衛等,更番以從。既成列,演放鳥槍,鳴螺進兵,至所指處,分兵殿後而歸。五十年,定火器營合操陣式。八旗砲兵、鳥槍兵,護軍驍騎,分立十六營。中列鑲黃、正黃二旗,次六旗,按左右翼列隊,將台在中,兩翼各建令纛為表。每旗鳥槍護軍在前,次砲兵,次鳥槍兵,次驍騎。台下鳴海螺者三,以次整械結隊出營。施號槍三,台下及陣內海螺遞鳴,乃開陣演槍砲九次至十次,砲與鳥槍連環無間。

「每旗鳥槍護軍在前,次砲兵,次鳥槍兵,次驍騎。」

這些記錄說明什麼?說明八旗固然衰朽,但戰術訓練絕不是某些人想像的弓箭長矛,偶爾亂放槍炮。而是標準的火器時代戰術。那些殘留的弓箭訓練恰恰說明了作為主要訓練內容的槍炮戰術也是本土技術。主力用槍炮步步推進,騎兵一部分冷兵器衝擊一部分用馬槍做迴轉射擊,控制戰場外圍,最後用精銳的散兵突破複雜地形,讓主力上前決勝。這個戰術到了19世紀的確落後,的確停留在歐洲200年前的水平,但你說中國沒有排隊槍斃戰術?那這段記錄是什麼?

鼓號又起,各兵聞聲即把鳥槍移至胸前,取出預先盛好火藥的竹管,將火藥灌人槍腔內。俟第二通鼓號一響,即從槍上取下通條插入槍膛把火藥築實,旋將通條放回原處,恢復右手執槍姿勢。一聞第三通鼓號,同時舉槍成預備放姿勢,並裝上引火帽。繼之號角又鳴,即端槍向前瞄準。此時擊鼓連聲,繼而暫寂,旋「咚、咚、咚」再起三聲,第三聲即是射放信號,於是各槍齊放。

至於19世紀在西方影響下的技術進步,和本文無關就不提了。但李秀成等人幾年內就能打造優秀的西洋步操精兵。這固然首先歸功於西方軍事技術的傳入,但也說明中國不是非洲美洲那種蠻子,不是只會冷兵器衝鋒,見到槍炮就聞風喪膽的原始軍隊。中國固然沒有祖魯人冷兵器人海全殲英國後膛槍團的戰績,但好歹也有大沽口炮戰、中法戰爭這種勝仗。而這些戰爭都是用火器打出來的。至於什麼弓弩先進導致中國不用槍炮的胡說,那純粹是和相聲《看匾》一樣的臆測,對著自己預設的結論去編造一個有論據有邏輯的推理。可是人家的匾還沒掛出來,你的視力再好有啥用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題主所說的「排隊槍斃」指的是近代的線式戰術,那我可以確定的說,中國並沒有自主的發展出那樣的戰術,只有與之型似神非的排槍戰術和各種陣型。這些戰術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西方近代戰術的特點,但是還稱不上是真正的近代戰法。它們都沒有體現,或者說沒有完全體現近代線式戰術的核心理念。
這也是清代後期軍隊的一個特點----既有新式作戰方式的成分,又擺不脫舊軍制的形態。受制於清後期整個軍事體系的落後和士兵訓練水平的普遍低下,這類戰術在清軍中也並沒有完全發揮出其應有的威力。

關於它們的區別在下文會專門論述。
但是大規模採用這類戰術作戰的先例應該是有的。

所謂不破不立,我覺得汗青老師的答案謬誤甚多,結論也有些問題。對於汗青老師的某些觀點,我在這裡予以反駁和糾正。但是我的學問和水平不及汗青老師,他的答案也並非通篇謬誤。我的觀點和論據若是有不對的地方,懇請各位大牛予以斧正,在此先行致謝。世無英雄,庸人自擾。我就先談談我的拙見。鑒於答主參考的資料多為二手/三手資料,不保證絕對正確,有謬誤敬請指明。@汗青

汗青老師的觀點是,中國沒有出現過題主所說的「排隊槍斃」,是因為東方的筋角反曲弓性能特別優越,導致早期火槍甚至燧發滑膛槍與之相比沒有優勢,從而阻礙了火器在中國的發展。所以沒有衍生出相關的戰術。 對於這一觀點,我持完全反對意見。


汗青老師顯然是忽略了火器的破甲能力遠強於弓弩的現實......這裡就淺談一下他本人舉出的兩個英法百年戰爭時英軍靠長弓擊敗法軍的戰例。這兩個戰例被他用以證明長弓(或者說廣義的「弓」)的強大殺傷力。
與汗青老師所認為的不同,阿金庫爾戰役的法國騎士主要死於沼澤地里英軍長弓手和下馬騎士的白刃戰.而不是長弓射擊。據史料所記載 「The arrow storm forced every man to keep his head down for fear that a shaft might penetrate the eye slits in his helmet」 (密集的箭雨迫使法國騎士們低頭前進以免被射穿眼睛觀察窗 )按理說要是長弓能射穿騎士的板甲的話,誰會刻意去低頭以避免眼睛被刺呢?法軍的300名騎士在冒著英軍箭雨沖至陣前竟無一人倒下,直到他們的指揮官在絆馬樁前犧牲了才紛紛撤退,到這時他們僅僅只損失了三個人。與克雷西戰役法軍的十五次被擊潰的衝鋒相比,阿金庫爾戰役中法軍沒有衝鋒被打退的記錄。
事實上隨著冶金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板甲的出現,長弓已經不那麼好用了。在克雷西戰役十年後的普瓦捷戰役中,法軍的防護水平便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至於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當然,那個時候法國的騎士們裝備的還是老式的鎖子甲。而鎖子甲的特點恰恰是對刀劍防禦力良好而對弓矢防禦力極差,射入的箭頭可以直接把鐵環頂開,我想這完全不足以說明長弓的威力。而且在這次戰役中,法國人失敗更大程度的原因是騎士們的坐騎身受重傷紛紛潰逃所導致。此戰法軍逆光進攻,英軍居高臨下射擊,發射的箭支數以十萬記,陣前還有大量反騎兵障礙和優秀的下馬騎士。最終被射殺致死的法國騎士只有1524人,更多的則是戰鬥力低下且基本沒有防護的徵召兵和沒有帶盾牌的熱那亞弩手,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死於自相踐踏。

克雷西戰役時的熱那亞弩手。(這張圖裡是有盾牌的)

裝備鎖子甲的騎士。

阿金庫爾戰役中的英格蘭下馬騎士。
可以看到,時隔七十年,騎士的護甲有了較大的進步。

克雷西戰役時的英軍長弓手

當然,汗青老師認為長弓是直拉弓,殺傷力不如東方的筋角反曲弓。這一點有待商榷。因為英格蘭長弓手是世界上唯一的因為訓練導致脊柱變形的弓箭部隊,他們在巔峰時期能達到150磅的拉力。在所有的中國傳統弓之中,也許只有樓上各位所提到的清弓能與之相比。

在一組實驗視頻中,54磅拉力的筋角複合反曲弓在15米距離上不能穿透2mm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板甲,但是無論是0.69英寸的燧發步槍還是0.43英寸的卡賓槍,甚至是明朝的火門槍都可以不費力的穿透它。(而且那個復刻板甲用的鋼材更差一些)


1513年的弗洛登之戰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大名鼎鼎的英格蘭長弓對於以歐陸標準武裝起來的,全身板甲的蘇格蘭長矛手幾乎沒有造成什麼重大殺傷,使得後者可以冒著密集的箭羽衝鋒。遺憾的是蘇格蘭軍素來以優秀的輕裝部隊聞名,裝備的板甲的士兵不多。 被包圍的蘇格蘭軍在兩翼潰退的情況下最終被英軍衝垮。


縱觀世界兵器史,使用筋角複合反曲弓的也不只滿清一家,這類弓在歐洲也並不少見而且起源相當早,俄國軍隊中的某些少數民族部隊(如萊比錫戰役時的卡爾梅克人)甚至在拿破崙戰爭時期還在使用它。但是他們在與不披甲的線列步兵的交戰中顯然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並且在隨後不久的一段時間後徹底絕跡。順便提一句,早期的俄羅斯軍隊也有著相當悠久的使用弓箭的傳統,但是經歷了17和18世紀的數次軍事改革(尤其是彼得大帝改革)後,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俄軍已經成為了一支完全近代化的歐洲一流軍隊。

拿破崙戰爭時期的俄羅斯擲彈兵。可以看到這是一支教科書式的近代歐式軍隊。
提到了俄羅斯帝國就不得不提他們的老對手奧斯曼帝國了。作為一個由來自東方的突厥人建立的國家,奧斯曼帝國的弓箭和騎射傳統也是根深蒂固的。

舉世聞名的耶尼塞里,圖中有拿火槍的,也有拿筋角反曲弓的。

咦?兄弟們,你們的威力無比的筋角反曲弓哪去了?(笑)

當然,1826年,長期抵制改革,腐化墮落且頻繁插手宮廷政變的耶尼塞里因為發動叛亂,被蘇丹馬赫穆德二世屠殺殆盡。在他們作為一支軍事力量消失在歷史舞台後,代替他們的土耳其新軍是這樣的。

再往後,在發現了歐式軍陣體系的巨大優越性後,土耳其開始了全方位的軍事改革。

這張圖時間比較晚,此時的土耳其新軍已經全部列裝了後膛定裝步槍。
他們拋棄了反曲弓? 不,是時代拋棄了反曲弓!
汗青老師說,東方的弩遠強於西方,這一點我大部分贊同。但是到了中世紀後期,歐洲出現了這樣一類變態的大殺器---鋼片弩。弓身由鋼打制而成,使其可以承受傳統單兵弩完全無法想像的巨大拉力。

單憑其誇張的外形便不難推測它的拉力多麼可怕。這東西很難用臂張法直接拉開。拉力稍小的可以用蹶張,拉力大的就只能用腰引或者絞盤了。

這類弩射出的箭,近距離上即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板甲也擋不住。
但是,可想而知。由於拉力過大,上弦費時費力,這類弩一分鐘能射出兩到三發已經是極限了;這個射速比18世紀的燧發槍都要慢(事實上使用定裝彈藥的燧發槍射速更快),而且較弓箭對士兵體力要求更高。

「弩者,怒也,一定之力,毋有增加。如常用弩,力有一百五十六十斤者,用箭不過重二錢,在五十步之間發則准而有力,苟貪射遠,難命中,且力弱不能洞堅。古云:"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是也。弓者,窮也,弓與人力各得窮盡也。如弓力四十斤,人皆可用,能發五錢重箭,何也?箭長二尺三寸,搭上弓弦,弦去弓背五寸,除去五寸仍餘一尺八寸,扯滿至彀,弓來合深,力盡,又加射者撒放之巧力,故箭發百步,仍能殺敵。其弩上弦只餘五寸至機,箭發只有五寸之力,弩已不能如弓之合深,人又不能施其巧力,故弩力雖大,用箭反輕,不能致遠。弓力雖小,用箭反重,百步猶有餘力。是弩之怒力不能及弓之巧力也。」—明 《武備志》 。所謂這個巧力是指『開闔之際用巧力,求頭於脊骨腰跨,索巧於兩手大指般般』,也就是將拉弓力量在保持射型穩定基礎上精確投放在持弓手和扣弦指上。
事實上武備志的論述也指出了一個大家所慣有的常識誤區。箭頭的動能略小於弓弦的動能,但是弓弦的動能等於弓弦的彈性曲線對做功行程的積分。並不是力量越大動能就越大的。
所以,與汗青老師所認為的弩的最大射程幾倍於弓相反,弩箭較弓箭更短更輕,箭羽更窄小,使得其存速能力較弓箭為差。弩的張弦行程比弓更短,使得其做功效率較低,而且拉力越大實際上做功效率越低。無論是傳統弩還是變態的鋼片弩,近距離可能會有爆表的傷害值,遠距離上則由於速度衰減更快殺傷力會成倍降低。鋼片弩在近距離上可以將全身甲胄的騎士射落馬下(就像《十字軍騎士》里的茲貝什科所做的那樣),但在遠距離對射時卻比長弓更吃虧。這使得靠存儲機械能發射的弓弩走入了死胡同。
至於汗青老師提到的民間「禁弩不禁弓」。並不是因為弩的射程和殺傷力比弓更大,而是因為弩作為一種延時射擊武器,在單人作戰,暗殺和隱蔽行動中遠比弓易用。而且駑的練習成本比弓低,操作它不需要嫻熟的技術和多年訓練。

相比燧發槍,弓弩對天氣的要求更高。潮濕的氣候會使箭羽因吸收水分而變重,進而導致箭身不平衡。弓弦也會因為浸水而報廢。 在宋遼戰爭中的君子館戰役時,宋軍騎兵因天寒拉不開弓弩而被遼軍拔刀衝鋒擊潰,也印證了弓弩的使用並不是全天候的。而相比之下,在拿破崙戰爭時期,不乏暴雨導致火器無法射擊時,線列步兵直接發動刺刀突擊取勝的戰例。

另外,從歷史原因上看,近代正是歐洲國家從封建領主制度邁向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一個時代。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飛躍和日益激烈的歐陸霸權角逐,戰爭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弓弩複雜的製作工序 和對個人素質的高要求與國家對軍隊規模的需求是相悖的,一個體弱者依靠火槍可以輕鬆擊殺經過數十年嚴格訓練的弓箭手。古斯塔夫改革後的近代軍事制度之所以只需要半年便可以將目不識丁的農民訓練為紀律嚴明的步兵,正是因為火槍的容易使用的特性,使他們得以用大量時間訓練戰術動作。也使得國家可以大批量訓練高質量的軍隊。


儘管火槍並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武器,但是在古斯塔夫改革和刺刀出現之後,線式戰術的戰鬥力已經超越了任何曾經出現過的冷兵器戰法。到了18世紀時,在戰場上向敵軍射擊的那群人,已經不再是當初需要依靠長矛手的掩護,躲在障礙物後射擊的火槍手。而是訓練有素,裝備了套環刺刀,在進行遠程火力打擊後可以直接列隊向敵軍發起衝鋒的線列步兵。按照當時的話說,他們賴以擊敗敵軍的不是手中的火槍,而是嚴整的紀律。並且得到火炮的支援和配合。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他們的一支弓箭部隊不會佔任何優勢。

西班牙大方陣中的火槍手,他們得到後面長矛手的掩護,必要時撤退至安全地帶。

拿破崙戰爭時的線列步兵
這時的線列步兵已經成為了軍隊的中堅力量,既承擔遠程投射火力輸出的任務,也可以用來獨力固守陣線和發動進攻!

套環式刺刀

因此我不同意汗青老師所說 「複合反曲弓性能太好以至於火槍與之相比優勢不明顯」的答案。
誠然,在賬面數據上,火槍比起複合弓確實優勢不明顯。然而事實上,火槍在成本,訓練難度和破甲力上佔優勢,對士兵體力和狀態要求低,複合弓在射程上相比火槍並沒有什麼大的優勢,只是在射速上相比火槍優勢巨大。這倒是當時的火槍望塵莫及的。
但是裝備火槍的軍隊相比一支複合弓部隊的巨大優勢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可以同時承擔遠程投射兵種和近戰兵種的任務,並且絲毫不比那些專職兵種做的差。這樣的部隊在戰術調度方面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
線列步兵排成肩並肩的密集隊形,在遠距離的對射中,他們依靠密集的火槍射擊獲得強大的火力輸出,而在近距離的戰鬥中依靠比肩長矛方陣的陣線密度進行肉搏。長矛方陣早在希波戰爭時期就已經體現出了其強大的戰鬥力和戰術優越性,更不必提舉世聞名的馬其頓方陣體系。而上了刺刀的燧發槍就是一支1.6米的短矛!

這張圖體現了線列步兵陣型的靈活性。由突擊縱隊變換為橫隊,再結成反騎兵方陣。


需要補充的是,中箭的人如果沒有被射中要害,並不會馬上斃命,隨著射擊距離的增加,弓箭的殺傷力也會大幅下滑。(弓箭的射擊初速度至多100m/s )最終導致射程超過100米的箭支很難造成致命傷害。在電影《勇敢的心》中,年邁的蘇格蘭戰士胸部中箭,在用威士忌和高溫消毒傷口後很快就痊癒了,並沒有造成嚴重傷害。當然歷史上有記載的更極端的例子。
「己末,石超軍奄至,乘輿敗績於盪陰。帝傷頰,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資治通鑒卷八十五》。晉惠帝在盪陰之戰中身中三箭,卻沒有受到致命傷害,還有氣力上前護衛即將被殺害的稽紹,可見弓箭的殺傷力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那麼大。
而18世紀的火槍的子彈初速可以達到亞音速,極限射程也接近三百米甚至四百米。且在100米的距離上也有近70%的命中率(理想狀況,圖中其他曲線為各種非理想狀況)。在煙霧瀰漫的戰場上,雙方為了追求更好的命中率傾向於近距離排隊槍斃,如果以此推斷火槍射程只有幾十米,那未免太過於愚蠢了。

接近30g的軟鉛丸射入人體,很容易造成感染和衝擊傷害,以當時的醫療條件,死亡率相當高。因此,在戰場上,弓箭即便射程有很大優勢,相對火槍殺傷力優勢也並不明顯。在使用定裝彈藥後,熟練的燧發槍兵一分鐘射擊5-6次也並不是難事。例如拿破崙的近衛軍和七年戰爭時的普魯士軍隊。

這是普魯士軍隊測試的 射擊曲線,當然圖中的距離單位是 yard(碼)。100yards 約合91.4米

需要指出的是,清軍自始至終都不曾達到過歐洲的近代陸軍的訓練水準,也沒有發展出最合適的戰術,所以火槍在清軍手中沒有發揮像在歐洲軍隊中那麼大的作用。當清人發現了歐式戰術的巨大優越性並開始努力效仿時,新式火器的出現和軍工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又讓線式戰術走向了沒落。

當然,有些人認為這種戰術是排隊槍斃。

話說的沒錯,這確實是排隊槍斃,或者專業一點說,這叫排槍戰術。清軍確實大規模使用這類戰術,而且應該相當早,不會晚於18世紀。但是很遺憾,這類戰術和歐洲近代的任何一種戰術體系都毫不搭邊。再進一步問,這些人拿著火槍對射,和他們幾百年前的同行拿著弓箭對射,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么?


清軍這種所謂的「排隊槍斃」的問題在於,一是清軍部隊的素質不足以單純靠射擊擊潰敵方。二是鳥銃、抬槍這樣的火槍不足以勝任線列戰爭的需要。像晚清那種低素質軍隊,如果拉出去排隊槍斃。最多也就對射幾輪裝填效率就會嚴重下降(很多人會逃跑或者趴在地上躲子彈,就像《愛國者》里的北美大陸軍一樣)這時候就必須讓肉搏部隊頂上去。而火繩槍的火力密度也不足以完全靠射擊在有效射程內打退敵軍肉搏衝鋒,充其量只能削弱對方和打亂陣型(但是燧發槍卻可以做到)。因此清軍火槍兵只能像西班牙方陣那樣,打幾輪就退下去。即便是歐洲軍隊也是先有燧發槍後有線列陣的。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見到質疑和迷惑的人很多,我在這裡另外引出一個子話題-----關於近代軍隊核心理念的介紹,以此來對本文所闡述的觀點進行輔助說明。這個不會影響最終得出的結論,已經知道的或者沒有興趣看的可以跳過去。畢竟我不是專業人士,大方向沒有錯,小細節上難免錯漏百出,獻醜了。

所謂近代軍隊,這個提法也許是出自馬恩全集。答主才疏學淺無從考證。但是可以明確的是:他們繼承了古典軍國主義時期的軍隊的傳統,強調紀律和集體配合,而非個人的戰技和武勇。他們裝備了火槍,不是因為那個時期的火槍在性能指標上優於弓箭,而是加裝了刺刀的火槍可以讓他們兼顧遠射和肉搏,從而讓他們的組織紀律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戰場上,他們以連為單位列成嚴整的橫隊,此時一個營甚至一個連就是一個獨立的戰術單位。這個單位可以獨立勝任進攻,固守,遠程射擊和白刃格鬥,反騎兵等所有步兵戰術任務,他們的上級指揮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作戰條例對他們進行部署,結合戰場情況來調整兵力分布,這一個個戰術單位就能勝任所有的作戰任務。這類全能兵種對戰場有著全能的適應性,不必再像西班牙方陣或者朱棣的神機營那樣讓火槍手和肉搏步兵交替前出,輪番變幻位置。因此其陣型靈活程度和機動性也遠遠超過前者。
當然有人也許會說,散兵陣線不是更靈活么?是的,這沒錯。 但是,當時的火槍不夠先進,射速和射程都不夠,一支部隊還不能只依靠火器打得對手完全不能近身肉搏(用弓箭也不可能)。更不要說風馳電掣的騎兵了,這樣的情況下用散兵隊列作為軍隊支柱無異於自殺。


當時的線列步兵前進時需要鼓點來控制步伐,每走一百步需要半分鐘時間來整隊。實際上只需要稍微的思考就能明白,隊形稍稍錯位並不會對射擊時的火力密度和士氣有著絲毫影響。整隊的目的在於,讓線列步兵保持嚴密的隊形能確保整個部隊鐵板一塊。他們肉搏可不是打群架,而是和馬其頓方陣一樣一排人戳戳戳。曾經在七年戰爭時的羅斯巴赫戰役中,法軍和神聖羅馬帝國軍正是因為隊形不嚴整導致變陣時脫節,被普魯士騎兵一次衝垮。被打散的線列步兵是沒有戰鬥力的,因為他們平時所接受的格鬥訓練就是站成隊列往前刺。

在那個時代,把目不識丁的農民三個月訓練成可用的線列步兵,秘訣就在於只需要通過體罰和高強度訓練培養其對紀律的服從,然後教他們最簡單也是最致命的攻擊方式。那樣在近戰接敵時,每一個士兵就不用去思考如何殺死敵人,而只是按照平時的訓練那樣,像一個機器一樣一股腦往前戳,或者去填補死去的隊友的位置。至於他個人的安全則建立在整個陣型紀律嚴整的基礎之上。只要他們能依靠紀律和意志維持戰陣在敵人攻擊下不被突破,他們的敵人就拿他們毫無辦法。而一旦其陣線被突破,這些士兵就和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農民一樣完全不堪一擊。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單打獨鬥。他們所接受的訓練完全是在教他們如何在外界因素重壓下維持隊形和保持紀律。
因此那個時候軍隊打仗拼的是意志,誰能忍受巨大的傷亡保持隊形的嚴整,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隊形先被打散的一方會被隊形整齊的一方單方面屠殺殆盡。

----------------------------------------------------------------------------------------------------------


除去清初亂局外,清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與其對等規模和實力的敵人存在,現有的舊軍制結合起中原王朝的強大的人力資源,完全可以應付各種對外戰爭和邊境衝突。 而歐洲諸國如法國.普魯士等國,為了維持其國家安全和霸權不得不傾盡國力供養一支足夠勝任大規模戰爭的常備軍,並以之為立國之本。這就要求其必須不斷的在實戰中獲取經驗和進行提升。正是這樣的環境促進了西歐的軍事體系的不斷變革和發展。

因此我的觀點是:在西方,火槍取代弓箭滿足了新的戰爭形態的需要,英格蘭體系被拋棄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其已經完全失效,而是因為它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戰爭規模對兵員的需求。同時與新時代的軍制和軍事體系格格不入,而且與全部由火器武裝起來的部隊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當然也有社會原因,比如圈地運動導致自耕農紛紛破產,進城務工導致沒有辦法繼續在周末訓練箭術)


而在實用的線膛槍發明之前,排隊槍斃(或者說線式戰術)是最適合火槍步兵的戰術沒有之一!而且這個戰術經歷了無數的實戰檢驗和一個半世紀的優化改進,相比同時期或者更早一些的其他的戰術體系擁有巨大的優勢。

而在東方,由於沒有這樣緊迫的需求,舊有的軍事制度結合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足夠應付一切戰爭和衝突,改革自然不會發生。雖然清軍也有大規模裝備火槍,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火槍和弓箭並用。但是本質上清朝人不過是試圖將火器這一好用的新武器融入舊有的軍事體系,使其佔據應有的一席之地。 就像二戰前的法軍愚蠢的將坦克部隊編成一個個戰車營,配至每個步兵師下屬一樣。
舊式的軍隊,舊式的戰術體系,使用新式的武器,註定了清軍僅僅只能享受到「火器之利」,而不能使武器的使用效能最大化。即使是像坦克這樣的先進武器,若是分散使用只能作為支援步兵進攻的移動火力點和防禦時的移動炮台,若是集中起來作為突擊力量,就能創造納粹德國1939年的戰爭奇蹟。這是一個道理。(貌似扯遠了)

而毋庸置疑的是,歐式線列步兵之所以能夠作為一個全能兵種統治戰場,是因為他們依靠帶套環刺刀的火槍,出眾的訓練和紀律,同時勝任了進攻,固守,白刃戰和遠程射擊的能力。而清軍中的火槍手多數時候只是在發揮輔助火力輸出的作用!他們只是將手中的弓箭換成了更好用更順手的火槍,亦或者乾脆兩個一起帶上戰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戰術作用和傳統的弓箭手部隊其實是沒有區別的!


當然,在經歷了被列強武力扣開國門的恥辱後,清人也意識到了近代軍制的巨大優越性。最早具備近代軍隊雛形的便是@霍真布魯茲老爺所說的霆軍。

霆軍由名將鮑超率領,由於是後來劃入湘軍,軍制與湘軍其他部隊略有區別,但是根據胡林翼的要求,霆軍在武器配備上和其餘各軍基本沒有差異。 一隊刀矛,一隊鳥銃,一隊抬槍。

這是東北師範大學的一個碩士的論文。

湘軍

當然湘軍這麼做也是有前提的。湘軍士兵主要來自貧苦農民和市井無賴。這些人不是被抓壯丁進的軍隊,他們主動從軍就是為了求富貴。曾大人依靠高薪和允許搶劫兩大手段讓他們專心賣命,結合傳統的儒家衛道思想的強力灌輸,又依靠登記造冊來保證士兵不能逃亡。最終使得湘軍的紀律性和組織程度足夠勝任這樣的戰術體系。等到攻克天京後不久,湘軍內部上到高級將領,下到普通士兵都迅速腐化,不復往日之雄風。七年之後,左宗棠帶湘軍西征平回亂,在太子寺之戰中被馬占鰲擊敗,湘軍十營大潰,回兵僅陣斬清軍將佐竟達一百四十人。軍隊結構的限制使得其組織水平受到制約,近代戰術也就失去了其根源保障。

然後就是李中堂的淮軍了。淮軍後來居上。得益於中堂大人的遠見卓識,他們可能是近代中國第一支歐式軍隊。至少在戰術體系上是這樣 。當然,師夷之長以制夷已經被證明行不通了。在清法戰爭時,淮軍名將張樹聲就曾指出西方在政治和國防軍事體系上相比清帝國有著巨大的優越性,絕不是靠購入外國武器和學習外國技術就可以追平甚至超越的。趙光義就曾對趙匡胤指出,「 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險」。 軍隊是社會的縮影,社會腐化則軍隊無戰力。
但是無論如何,淮軍的存在也充分證明了清人的變革嘗試和努力。
這張圖已經是1870年了....

再回頭看看遙遠的歐洲
1849年,法軍上尉米涅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次口徑前裝線膛步槍。自此,困擾了火槍大半個世紀的線膛槍彈藥裝填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這使得火槍的射程、精確度和彈道性能第一次產生了劃時代的飛躍。
如果說直到19世紀四十年代,仍有人固執的認為某種弓弩要優於主宰戰場的滑膛槍的話,米涅步槍的出現則讓任何依靠儲存機械能發射的武器在它的面前都像孩子的玩具一般拙劣無力。此後,「musket」這個詞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簡明有力的稱呼 「rifle」。(特指有膛線的步槍)
歐洲人很快便意識到了這個新武器的巨大潛力,這也成為了線列戰術走向沒落的開始。

1854年夏,在巴拉克拉瓦戰役中,科林·坎貝爾少將帶領其蘇格蘭高地第93團,面對兩千五百俄軍重騎兵的衝鋒,排成兩列橫隊,依靠米涅步槍和「血與火的勇氣」一舉擊潰俄軍。這是線列步兵首次依靠橫隊和步槍火力打垮騎兵衝鋒,蘇格蘭高地步兵也因此名揚天下。

「紅色警戒線」

同年秋天,因克爾曼戰役中,排成散兵陣線的英法聯軍依靠米涅步槍卓越的火力打垮了悍勇的俄軍的數次白刃衝鋒,連恩格斯也為之嘖嘖讚歎。

在八年之後的太平軍東征中,李鴻章的淮軍儘管成軍不久,人數不多。但是依靠大量裝備的恩菲爾德1853式米涅步槍,竟能屢屢打退太平軍的強大攻勢。

太平天國戰爭後期的淮軍

雷明頓1863式米涅步槍。

1866年,第一支真正成熟的後裝線膛步槍-法國的夏塞波步槍正式列裝。其卓越性能足以使歐洲所有其他型號的步槍黯然失色。它比普魯士的德萊塞後膛槍射程更遠,在射速上更是超越了卓越的米涅步槍。堪稱定裝後膛槍之鼻祖。

1871年,德國槍械專家彼得·保爾·毛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銅殼彈步槍,徹底解決了後裝槍的氣密問題。

1886年,法國的尼古拉斯·勒貝爾上校發明了勒貝爾1886,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並且依靠管狀彈匣實現了連續供彈。

當然,在這幾十年中,不僅僅是火槍在性能上取得了飛躍,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和生產力大發展,火炮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裡不展開講(其實是答主不懂啦)
自此,線式戰術也一併沒落,陣形對於步兵來說已不再重要。無論是引領世界潮流的歐洲列強,還是亦步亦趨的清帝國,在這個時代再來操練呆板的線式戰術便只是顯得愚蠢和落後。
南北戰爭和普法戰爭也許是最後的近代戰爭。也是線式戰術的最後的舞台。
而蓋茨堡戰役的皮克特衝鋒,則無疑是一曲悲壯的英雄輓歌,它也將近代軍隊的紀律性和頑強堅毅體現的淋漓盡致。

此戰,南軍九個步兵旅,共12500名士兵暴露在開放的原野中,推進四分之三英里(約1300米),期間任由北軍炮火狂轟濫炸,卻仍然保持了嚴整隊形,並完成了複雜的隊列變換。在500碼內還受到了線膛步槍的火力打擊。在付出過半傷亡後才最終敗退下去。

圖為皮克特衝鋒。

南北戰爭

普法戰爭
在這兩場戰爭中,因為步槍射速、射程精確度和裝填方式的進步,散兵戰術完全取代線式戰術成為了可能,並且無論是歐陸傳統軍事強國,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新興國家美利堅,都開始了對戰術體系進行全面變革的嘗試。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固執的認為「士兵哪怕小跑著前進也是有失榮譽的行為」的英法軍隊,在經歷了血的教訓後也迅速轉變了戰術,自此線式戰術徹底絕跡。

讓我們將目光再轉回中國。
在1884年的清法戰爭中,裝備了1874格拉斯式步槍的法軍已經基本拋棄了傳統的線式戰術,同樣以後裝線膛槍為主要裝備的清軍和黑旗軍也以散兵戰術為主流。在後膛定裝步槍可怕的火力下,軍陣堂皇的線列步兵無疑是一個個行動緩慢的活靶子。

到了袁世凱的時代,清庭編練的新軍已經是完全仿效歐陸新軍制所編練而成的新式軍隊了。

所以,題主說的沒錯,中國人錯過了這個時代。在我看來;高大強壯,穿著華麗軍服的勇士們,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在軍樂和鼓點的伴奏下,拿著帶刺刀的火槍緩慢而堅定的向敵軍進攻,是一種帶著血色的古典主義浪漫。它體現了人在面對死亡時所爆發的勇氣和尊嚴,和希臘式的英雄史詩感。自此之後,戰爭便不再浪漫,只剩下冰冷血腥的殺戮,和一長串的陣亡將士名單而已。

@世紀末菜刀少女@吉利吉利為了偷懶盜了幾張圖,在此鄭重致歉。
最後 ,關於技術問題。清朝人造不出堪用的火器,並不是因為當時的製造業技術水平達不到,而完全是生產環節上的問題了.因為早在工業革命之前,火槍在歐洲便可以大批量生產了。
ps:答主非歷史專業,所參閱的也只有來自貼吧的二手/三手資料和平時所看的國內出版的圖冊書籍。(望噴答主的時候不要太激動)

而且答主不懂弓箭,平時唯一的接觸就是在聚樂部射箭(用的還是40磅的現代弓),僅對近代軍制略知一二。難免有瑕疵疏漏之處,拋磚引玉而已。也希望能從真正的大神那裡學到東西。


——————————————————150贊更——————————————————

要弄明白為什麼清軍沒能研製出刺刀,可能有兩方面因素:

其一,清軍在對於火器的痴迷之下,已經喪失了肉搏的勇氣。

清軍對火器的痴迷,讓他們從拉弓放箭的重步軍團,變成了死也不願意肉搏的火器方隊。八旗在康熙年就已經顯出頹勢,而在晚清,這種頹勢加強了:

都統烏蘭泰在挑選駐防八旗加強到廣西剿滅太平軍前線時,就曾經奏稱:「駐防八旗已多不習刀矛,弓箭十無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鳥銃。」

然而效果不佳。烏蘭泰教習完畢之後,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雜以威寧兵數百守炮位,被7名太平軍士兵持長矛短刀就追得丟棄大小炮位十餘,投身激流,寧願淹死也不肉搏。

清軍尤其是步隊非常重視火器,在雍正五年(1727)(就是火器營操典中雍正閱操並發出指示的那年),雍正決定:「官兵所用軍需內鳥槍一項,沖銳折堅,最為便利,內陸省份,地勢平坦,利用弓矢,沿邊沿海各省份,山深林密,利用鳥槍。將內陸省份,每兵千人,設鳥槍三百桿,沿邊沿海省份,設鳥槍四百桿。」在這個時候,清軍認為鳥槍是快速射擊的精良武器,便於在複雜地形適用,因此在邊境地區添設較多。

而至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火器比例進一步增大。某些部隊(例如吳淞營)居然已經達到了近乎是全火器的配裝標準。然而清軍的火器方隊仍然擋不住白刃衝鋒,例如負責帶隊絞殺太平軍的清軍大將向榮奏稱:

「短刀鈍矛,難當賊匪藤牌扎針……賊匪未近,即濫施槍炮,當子盡槍熱,不能再放,賊匪即以藤牌滾刀撲我,前排站立不定,惟有後退。」

這段話中,短刀鈍矛一句,說明了清軍士兵多帶腰刀,且有長槍手負責掩護火槍兵。但是也可見清軍士兵紀律不佳,訓練不熟,不像近代火器方隊有很強的紀律,總是一陣亂放槍了事。此外,向榮說前排後排,可見他的步兵方隊是按照方陣隊列來組織的,也講究迴環轟打,總體來說仍然是火藥方陣的作戰樣式。

但這並不代表清軍的武器就有什麼效果。

其二,清軍鳥槍本身的缺陷。

清軍使用的鳥槍是個什麼樣子?

清軍鳥槍,是基本上根據乾隆31年《皇朝禮器圖式·火器》一編中,按定則修造的。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標準化」生產。圖式當中,清軍共有58種火槍,但裝備步隊最多的,還是被稱作「兵丁鳥槍」的樣式。兵丁鳥槍是一種滑膛槍,用鐵製成,使用火繩發火,有簡易的瞄準裝置,帶溯杖(即推彈桿),用圓形鉛彈,彈丸重1錢。裝填火藥3錢。重六斤。射速約1發/分,熟練的精銳射手可能可以每分鐘打兩發。清朝校閱營伍,通常將靶標定為80步(128米),可以推斷出鳥槍射程通常在150米左右,但準頭極差。

清軍鳥槍的來源,並非來自國內自造,而仍有西洋血統。1548年,明朝軍隊在與倭寇作戰的雙嶼之戰中,繳獲了倭寇仿造葡萄牙的鐵炮(即日本人對火槍的稱呼),當時稱作鳥銃並加以仿製。之後清軍在與明軍作戰中,又學會了明軍的火繩槍製造技藝。

例如在《武備集要》中說到的,鳥銃之用,起南夷番國(此處可能指澳門),我兵斬獲番船,得之舟中,遂仿之以造。

可見不論明清,基礎的輕火器的確基本上屬於16世紀左右的歐洲水平。但是,清軍鳥槍最致命的缺點在於,槍長過長,槍長達2.01米(也有說法為六尺一寸,總而言之遠遠長於大多數近代步槍),鳥槍不是長矛,揮舞、操縱均多有不便,且過長的槍也不利於攜行,這麼長的槍已經沒辦法再增加槍刺了。

並且更要命的是,由於火槍自身質量的拙劣,清軍反而習慣以加長套筒的方式來提高射擊精度,這就更加抵消了增加槍刺的可能性。

例如,1841年鴉片戰爭前方吃緊,東北受命造鳥槍,盛京將軍耆英認為京制鳥槍(2.01米型)槍筒「長不過三尺余,操演足壯聲威,克敵難期致遠」,他乾脆將槍筒改成了四尺二寸。其他地方也大略如此,一味加長槍筒,還能搞什麼槍刺?

此外,過長的鳥槍也給作戰帶來了不便,曾有清軍將領抱怨道:

「原設鳥槍均按健銳營樣式,操用自然便捷,施放均屬得當。此外由軍需局撥給綠營式樣鳥槍五百九十一桿,較健銳營樣式,槍身長出尺許,配操不能便捷……」(倭什納折,咸豐元年四月十七,軍機處錄副)

加長不便作戰,改短又不能射遠。誠可謂前後兩難。

當然,最後還有一些別的原因,例如清軍難以標準化生產刺刀、加工水平較差、兵丁鳥槍不能配備套環等等。此不贅述。

此外,回答一個關於腰刀的問題。有人在評論中提及,為何裝備了腰刀的清軍士兵無法與手持刺刀的英軍步兵相抗?很簡單。

清軍使用的腰刀,普遍是平刃大刀或者柳葉劍形制一類的短兵器。這種短兵器的優勢在於便於室內礙手礙腳的地方作戰,或者偷襲、刺殺等等。並且刺擊速度快,動作小。但是攻擊範圍是註定的硬傷。

若是訓練過的兩人對戰,在開闊地,持腰刀者除非技術極高超(例如過武舉的清軍將領等),否則很難造成威脅,至於排成方隊的西方步兵團,那單個單個手持腰刀的士兵更是毫無機會了。唯一可能造成殺傷的,也許只有在室內單獨肉搏,才有那麼一點勝算。實際上,歷史中清軍很多時候是棄腰刀而逃的,因為這樣可以逃得更快一點。

謝謝~後續有什麼再更。

———————————————————正文——————————————————

先擺結論:清軍步隊有形式上的」火槍陣「,雖其戰力與近代線列不可比,但並不能否認清軍的戰術仍然是列陣而擊。實際上,清軍對槍炮的依賴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想像。

首先,步隊是清軍中對步兵部隊的標準稱呼,例如二鴉時期擔任京師戍衛的威遠步隊,而騎兵則叫馬隊,例如蒙古馬隊,黑龍江馬隊等等。

清軍的火槍陣是如何運作的呢?以下是清軍的《火器營操典》,雖然展示的是演習場面,但作為當時戍守京師的最精銳火器部隊,火器營的操練方式仍可對清軍「火槍陣」略窺一二。

這段話中,清軍先是派出了」執纛點旗護軍「(即手持華麗旗幡的信號旗手)二百五十六人」鳴螺「,以作為射擊之前的信號。告訴步兵陣:準備射擊。

並且信號部隊所持的旗幡極盡複雜,有纛,有紅旗,有小旗,每種旗子用來指揮不同的部隊,發出不同的信號,可見陣容仍然是非常嚴謹的。

鳴號完畢,清軍派出了」漢軍藤牌營「舞藤牌。作為火槍陣的掩護部隊,藤牌營裝備的藤牌多多少少能起到一點點防護作用。

然後就是滿洲火器營派出了真正的持槍步兵,有的步兵還裝備著旗幡「執纛護軍」,還有「負旗藍翎長」,也就是扛著旗子頭戴藍色羽毛的士兵。他們是小組的領導人,負責指揮手下的一小隊人。

這一段中,就是火槍陣正式開火了(清朝文獻中喜歡說「施放」)。

這裡能夠看出,清軍集結了大批人馬,包括「官六百十人,兵五千五百六十人」的大軍在螺號和旗幡的命令下結成了陣列,之後操典中採用了「進步連環施放」一詞來形容戰術。雖然很簡略,但是仍然能大概想像得出清軍的火槍方陣為了保證火力持續性(清軍的步槍發射速率極低),仍然是進退步有序,從而才能「連環」的。

這雖然是操演的情況,但可見在現實作戰中,清軍是會使用多兵種混合的。旗手負責信號,藤牌兵負責掩護,火槍手再負責集中射擊。總體而言也有點像模像樣的陣勢的味道。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其實清軍也有火槍騎兵。而這種騎兵是滿洲騎兵,並非蒙古騎兵,來自草原的蒙古馬隊仍然裝備的是傳統的弓弩刀矛,而滿洲騎兵則部分是配有火器的。也可見清軍對火器之痴迷。

開先一句就是「總管鳥槍騎兵內大臣」(上面那段補全),可見清軍當時有一個兵種叫做鳥槍騎兵,內大臣是清代的皇家禁衛軍統領,所以可以看出鳥槍騎兵這種高機動性的射擊部隊在當時的受重視程度,想必是一等一的精銳吧。

果然,鳥槍騎兵戰力非常不錯,「有馬上射一槍放一箭者」,也就是槍箭同發,左右開弓。有「趨近時放槍不絕者」,也就是抵近射擊,瘋狂輸出,還有「連環旋轉放槍者」,也就是變幻射擊動作開火,還有趴著開槍的,也就是卧姿射擊。

這是在雍正五年的事情。

而下面則是皇帝批示:「火器營兵丁甚屬緊要,必於馬上勤加操練,始為有益。」

也就是說,皇帝認為火器營是精銳部隊,這種馬上槍騎兵戰術要大大加強。所以其實清軍對火器相當痴迷,操演中也基本上是火器相關,並非完全受「弓馬齊射乃滿洲根本」這種觀點之影響。

那麼到晚清時期呢?晚清清軍(未進行新軍改革前)仍然是火器為主,並且火力得到了「加強」。

例如駐守吳淞炮台的吳淞營。

資料來源: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所以1000人中居然裝備了900隻鳥槍,然而連1根長矛都沒有,的確令人感嘆。須知,腰刀這種短兵器在近戰中對付刺刀是毫無優勢的,基本上相當於束手待斃。

那麼,清軍有這麼多槍,但為什麼清軍的」排隊槍斃「,顯得效率低下,總是被西方血虐呢。除開武器質量本身的差距外,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清軍始終沒有研製出刺刀。

這是《乾隆閱陣圖》中對清軍步兵列陣的描繪。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寨柵後方,第一排是負責近戰的長槍手(通常攜有腰刀),而後方則是火槍兵。

這就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清軍步隊若要發揮相當於西方火槍陣的戰力(僅僅就槍支數量而言),就需要兩倍的人數,即保證一名火槍手需要一名長槍手掩護。而對於西方而言,只需要一名士兵就足夠了。他可以手持火槍射擊,在近戰時則安上刺刀肉搏,或者捅擊騎兵。

而清軍的火繩槍步兵最大的麻煩在於,他們需要臨近人員的掩護,一旦陷入近戰,笨重的火槍全無作用,並且,清軍的火繩槍的防護措施簡直令人震驚:據一位侵華軍官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他們(指清軍步兵)身上都密密麻麻地綁著全無防護的火藥袋子,裝填時就直接倒出來,因此當哪怕一點火焰濺到那些袋子,他們身上立刻像爆竹一樣噼里啪啦地炸響開來……

故此,沒有刺刀的清軍,雖然看起來人多槍多,但戰力並不很強,也就難怪被打得落花流水了。

後續再更~這裡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喜歡歷史的法師Frantz。


把我以前的塗鴉拿來…這種東西其實挺普通的
雖然我貼的是清朝的,因為清朝的記載細節程度完美。明朝么,實際也是有的,可惜能找到的記載的細節程度太差,導致不能很好還原。最早的除了沐英的三段擊輪射外,還有朱棣的五行輪射,其後么,各種輪射法挺多的,就不一個個說了。
……………………
李紱(康熙時期)創山路連環槍法,後被稱為進退連環槍 ,推廣全國:

山路連環鎗陣。其法以兩人為一迭。肩隨雁翅而進。三迭為一層。前一迭。二人伏地放鎗。第二迭。二人跪膝放。第三迭。二人立放。三迭六鎗齊放。放訖時。每迭二人。左人左旋。右人右旋。直至隊末。第二層六人。進行一步。照前放鎗。放訖。退回。三層以後俱同。

…………

先從俯視看,6人一組分為三隊, 每2人並列。第一排6人,前2人爬地上,中間2人蹲著,最後2人站著射擊。一起完成一次齊射。

第一隊齊射完畢,從左右分列退到第三隊的位置,第二隊和第三隊前進

第二隊進入射擊陣位,仍分爬、蹲、站 ,完成一次齊射

從側面看就是這樣。

康雍乾搞了一個大閱兵陣九進十連環,其中那個連環就是用這個連環槍法。

-----------------

繼續更新

評論里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無腦評論,我只不過放了一個18人班組的示意,怎麼就腦補出這陣就只有縱向不能橫排? 我這麼再畫一個示意還不行嗎?

再放一個年羹堯大將軍書抄明朝兵書的五人輪射要不要看?

明朝馬上三眼銃輪射法要不要看?

其射打號令掌,一聲號各槍手上馬,二聲號各挨隊伍站立,三聲號各照隊伍前行。遇敵掌喇叭即止,點鼓下營,槍炮手各按隊伍擺列,先列拒馬槍,次大炮及三眼槍,擺列齊備。摔響鈸一聲鼓止,如遇賊沖,一陣擊金一聲,槍手點放三眼槍一孔,擊金第二聲點放第二孔,擊金第三聲點放第三孔。如遇賊三連沖不止則連聲擊金槍炮更番裝打不絕。則退起營,掌號一聲收拒馬槍及槍炮入隊,二聲號上馬,三聲號條隊前行。若追襲之際,卒遇逹賊不及下營,槍炮各按隊伍條為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焉。


還是明朝的:

以五十人為一隊,共列四隊,掌號一聲,五十人齊放,放畢即以頭隊做四隊,二隊做頭隊,更番迭放。

……上面是明末盧象升的輪射法,採用這個輪射的士兵有2營,4000人。

類似的記載簡直不要太多。四番之外,六排,八排輪射也是有的。。。


。。說爛了的沐英三段擊 :
「乃下令軍中,置火銃神機箭為三行列陣中,俟象進則前行,銃箭俱發。若不退則次行繼之,又不退則三行繼之 「


一個破輪射,就因為洋大人用過小將和洋跪子就高潮了?

把火槍去掉,用弓弩,中國人玩了上千年了。。。。。有什麼好吹的

更新…
今天無聊又塗鴉了一把,明中前期的通常陣法和戰術。


排隊槍斃其實是個模糊的說法。

所有的投射兵種都是要排隊的,即使是弓箭也是要排隊的。但是我們不會把弓箭的排隊射擊叫排隊弓斃,那實在不夠浪漫(此為私貨)。

明代沐英的三段擊,還有日本的三段擊,其實不能叫排隊槍斃,它們更注重射擊的連續性。清代在鴉片戰爭以前也使用了大量的火器,不過其戰術,更接近於西班牙方陣戰術,還沒有發展到排隊槍斃的階段。

排隊槍斃我認為應該是古斯塔夫二世軍事改革以後的線性戰術,即抵近射擊,三排齊射,以期造成更大的殺傷和更大的恐慌。

這樣的戰術中國有沒有,其實也有,至少說很接近,不過出現的比較晚。採用這種戰術的就是湘軍中的霆軍,由虎將鮑超統領。他們的戰術被曾國藩稱為「二字陣」,列陣時,每百人列一橫隊,三橫隊為前排,三橫隊為後排。在具體作戰的時候,採用進步連環法,由隊長引導,依次走到作戰位置進行射擊,射擊完並不後退。如果敵軍逼近,就由槍隊旁邊的矛隊接敵,槍隊繼續射擊,如果敵軍敗退,那就繼續由隊長引導射擊。

雖然說這種戰術,還不是完全吻合排隊槍斃的戰術,但是其抵近射擊和利用密集火力造成敵軍崩潰的思路跟排隊槍斃是十分接近的。霆軍跟其他清軍還有一點不同,霆軍打仗,從主帥到軍官都是整整齊齊地穿著官服,帶著頂戴花翎,對近代軍事感興趣的會知道,這跟線列戰術時候的西方軍隊是十分相似的。

這樣訓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十分強悍,曾國藩說「遇山過山,逢水鳧水,為群賊所憚,非楚勇、湘勇淮勇所能及也」,等於認同鮑超的霆軍是當時清軍最強悍的部隊,事實上也是如此,太平軍對曾國藩的評價是守則有餘,戰則不足,但最怕鮑超衝鋒猛戰。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只要外部作戰環境有需求,火器的發展水平和軍事訓練水平跟上,清人也是很願意採用先進的戰法的。


本文轉自狗洋奴聚集地冷兵器吧,作者@六角甲蟲 文字整理 @天魂地鬼
原文《PIAPIA帖:汗青先生和反曲弓的那些事兒》,原文火藥味有點重,標題及部分文章已無害化處理
以下為正文:

一、反曲弓射程威力精度比火繩槍還強嗎?

汗青先生和小將們論點的核心就是東方反曲神弓擁有巨大威力和射程,壓過了火繩槍乃至燧發槍。那麼在同樣有反曲弓和火繩槍的時代的中國人是怎麼說這個問題的呢?

清朝都太晚,我們也不拿來說事,咱們直接用才見到火繩槍的明朝人來給汗青先生和小將們上上課吧~

——《師律》明·范景文(1587~1644)

紅線部分內容是——

「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此鳥銃之所以為利器也。此鳥銃之所以較中,雖弓矢弗如也,此鳥銃之所以洞重鎧而無堅可御也,馬上步下,唯鳥銃為利器」

看到了么,在大明尚書范先生看來,鳥銃,也就是火繩槍,比弓矢射的准多了,威力更能洞重鎧甲,而重鎧面前弓箭可是很無力的,所以說不管精準也好威力也好,在鳥銃面前還是請你什麼反曲神弓走開吧~

當然了,或許有人說那是做官的文人不懂行,那好我們看看大將軍戚繼光怎麼說的吧——

「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猶可中金錢眼,不獨穿楊而已。」

——《神器譜》明·趙士楨(約1553~1611)

北兵不耐煩劇,執稱快槍三眼銃便利過於鳥銃,教場中打靶,鳥銃命中十倍快槍,五倍弓矢,猶自不服

那麼射程方面呢?

——《神器譜》明·趙士楨(約1553~1611)
「上古制人於百步之外,惟恃弓矢,謂之長兵。戰國時,始有弩箭、駁石,不過等於弓矢。自置銃用藥,以彈射人,則弓弩、駁石失其為利矣……自鳥銃流傳中國,則諸器又失其為利矣。「
……
「然後用魯密鳥銃出陣,零打於三四百步之外。「

相比於弓矢的百步射程,魯密銃(一種仿製自土耳其的火繩槍)能夠在三四百步準確命中,究竟誰的射程更大還需要多說么?因為歐洲戰場上採用密集隊列中近距離齊射以提升殺傷效力和震懾力就以為火繩槍只有幾十步射程,簡直是可笑。

——《清代八旗蒙古武舉探析》

從這裡可以看出,清代武鄉試在80步距離射一人高三人寬的靶子,也只要求9箭中2箭就好,後來還縮短為50步就好,這等精度、射程水平豈能拿來和火繩槍比?

所以很明顯,在又有反曲弓又有火繩槍的明朝人看來,不管是威力還是精度還是射程,火繩槍都實在比反曲弓矢好太多了,汗青先生和小將們所謂的反曲弓優勢根本不存在~

二、反曲弓訓練門檻低嗎?

那麼,我們還知道弓箭射速比火槍快,如果沒什麼體力門檻,不就能長時間維持高射速還威力準頭不下降了?是不是能在這方面挽回一局呢?那我們來看看情況吧~

本來說實在的,如汗青先生原文所說「東方普遍使用的小尺寸大拉力反曲弓「,既然是大拉力,又怎麼可能」對使用者幾乎沒有體力上的門檻「?弓不像弩,弩可以通過增加做功距離的方式(槓桿效應)來降低人輸出功率要求(這就是有荊輪和單向齒輪組的歐洲弩的先進處所在),弓這東西做功距離恆定,既要大拉力就必然需要人出大力氣,要弓的拉力大人卻不用出力,這除非是造出永動機來了!

不過我們還是看看清朝的情況吧
清代武舉中的考試項目之一:拉硬弓

能開12力弓即為頭號,那麼12力是多大?

那麼以清代一斤590g,一兩36.9g來算,12力也就是65.5kg,相當於144.4磅水平,作為對比,出土沉船瑪麗羅絲號上的長弓,Hardy認為長弓實戰弓磅數也在140~150磅之間,可以說和清朝頭號水平相當……
這也能叫沒有體力門檻?

三、反曲弓是中國獨有的神器嗎?

首先需要確定一下:什麼是「反曲弓」?

反曲弓,「recurve bow」也,維基百科上的recurve bow詞條解釋如下:

『A recurve bow is a bow with tips that curve away from the archerwhen the bow is strung. By defini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curve and otherbows is that the string touches a section of the limb when the bow is strung. Arecurve bow stores more energy and delivers energy more efficiently than anequivalent straight-limbed bow, giving a greater amount of energy and speed tothe arrow. A recurve will permit a shorter bow than the simple straight limbbow for a given arrow energy and this form was often preferred by archers inenvironments where long weapons could be cumbersome, such as in brush andforest terrain, or while on horseback.「

渣翻譯:反曲弓是指一種弓梢在弓上好弦時彎曲著反離弓箭手的弓。按照定義,反曲弓與其他弓的區別是在弓上好弦時弓弦會觸碰弓臂的一部分。反曲弓相比相等拉力的直拉弓能夠更有效的傳遞能量,給予箭頭更大的能量和速度。反曲的構造使得較短的弓也能夠實現和簡單的直拉長弓相當的箭頭動能,因此它在一些不適合使用過長器械的環境下經常被射手使用,如在灌木叢、森林環境中,或是在馬背上。
光看文字,讀者對反曲弓的理解可能會比較茫然,這裡是一把典型的反曲弓——土耳其弓,在無弦、上好弦、拉滿三個狀態下的結構圖。其他的反曲弓和它大同小異。

關於反曲弓的歷史運用,維基百科曰:「Recurve bows made ou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used by, amongother groups, the Persians, Scythians, Cumans, Hyksos, Magyars, Huns, Greeks,Turks, Mongols, and Chinese. The recurve bow spread to Egypt and much of Asia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he standard weapon of Roman imperial archers wasa composite recurve, and the stiffening laths used to form the actual recurvedends have been found on Roman sites throughout the Empire, as far north as BarHill on the Antonine Wall in Scotland.[5] During the Middle Ages compositerecurve bows were used in the dri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ll-wooden straightlongbow was the normal form in wetter areas. Recurve bows depicted in theBritish Isles (see illust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Bow")[6] may havebeen composite weapons, or wooden bows with ends recurved by heat and force, orsimply artistic licence. Many North American bows were recurved, especiallyWest Coast bows.「

渣翻譯:

「由複合材料製成的反曲弓被這些群體廣泛使用:波斯人,西徐亞人,欽察人,喜克索斯人,馬扎爾人,匈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和中國人。反曲弓在公元前兩千年傳遍了埃及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羅馬帝國弓箭手的標準武器也是一種複合反曲弓,由加勁板條製成下彎端的反曲弓在整個羅馬帝國各地的遺址中都有發現,遠到蘇格蘭的安東尼牆地區。在中世紀歐洲,氣候乾燥的歐洲國家使用複合反曲弓;在多雨濕潤地區則使用木製直拉長弓。不列顛島一些古代繪畫中的反曲弓可能是複合武器,或是由加熱彎曲單體木弓的兩端的方法製成的,也有可能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許多北美洲的弓也是反曲弓,尤其是北美洲西海岸地區的弓。」

好像十個大家都有的東西么……

廢話不多說,咱們來看看證據吧~

西徐亞人是曾經活躍在世界歷史上的、最早被文獻記載的游牧民族~這是他們銀瓶上刻畫的弓,反不反曲啊?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不死軍」,他們背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希臘人的陶瓶繪畫,畫中這些人用的東西是不是反曲弓啊?

羅馬圖拉真紀念柱,上面這些羅馬弓箭手用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薩珊王朝的銅盤,上面的騎射手拿的是什麼弓啊?

中世紀拜占庭壁畫,這些聖武士像拿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被汗青先生鄙夷的中世紀歐洲弓箭手,為什麼他們拿的東西看上去也那麼像反曲弓呢?

再看看歐洲白皮之外的人:

中亞帖木兒帝國

莫卧兒印度

看來汗青先生津津樂道的中國神器反曲弓還真是爛大街的東西~包括汗青先生看不起的歐洲白皮~以及長期落後於歐亞大陸的北美洲土著人~

還有……重點來了!

西班牙拉文特史前岩畫上的反曲弓……

近乎每個時間每個地區都有的東西……汗青先生何以當成什麼東方獨有的寶貝呢?

四、有反曲弓的其他勢力如土耳其是怎麼選擇的?

既然反曲神弓不是天朝獨有的,那麼其他有反曲弓神器的勢力在火器時代走上了什麼道路呢?

前面已經說了,奧斯曼土耳其有反曲弓,而且土耳其反曲弓在世界上的名聲可比中國弓大得多~

那麼奧斯曼人是不是因為有了這麼牛的弓所以輕示火器發展呢?

大名鼎鼎的土耳其Janissaries——汗青先生可能不知道這支大名鼎鼎的精銳部隊,我姑且就按照《帝國時代2》的叫法稱他「蘇丹親兵」吧——蘇丹親兵這支曾經代表世界最強步兵水平的精銳部隊一開始是用弓的,為什麼十六世紀初就開始大量改用「圖菲克」火繩槍了捏?

再後來甚至直接模仿歐洲人玩起了排隊槍斃~這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己的仿歐式線列步兵~

再看看老毛子好了,老毛子在中世紀可是用反曲弓的,怎麼我們的彼得大帝要建立一支模仿西歐軍隊玩排隊槍斃的軍隊呢?照汗青先生的意思他這改革豈不是越改越落後么?

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

正在與英軍交戰的邁索爾線列步兵~

錫克線列步兵~

印度的封建王公們,馬拉塔、邁索爾、錫克,為什麼在他們和歐洲殖民軍交手之後都開始模仿歐洲人搞排隊槍斃了呢?難道印度人缺反曲弓嗎?

好了,最後我們再回頭看看天朝自己是怎麼做的的:

為什麼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對火槍的重視就已經遠遠超過弓箭了呢?

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軍隊的戰術對火槍的依賴明顯大於弓箭呢?(火槍手佔一半,其他冷兵器近戰步兵和弓箭手加起來才占另外一半,作戰主要先靠火槍手進行「三疊」齊射~可就是這樣還是被純火槍的英軍打的滿地找牙~)

為什麼曾國藩的湘軍編製表裡面居然全是火槍手而沒有弓箭呢?說好的「優於一切前膛火槍」的反曲神弓去哪了??要知道這湘軍用的「鳥槍」、「抬槍」可是火繩槍,連汗青先生看不起的燧發槍都不如!
至此,事實已經非常清楚了——

1、包括明朝人在內的全世界都認為弓箭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威力、精度、射程方面比不過火繩槍,更比不上燧發槍;

2、大拉力的反曲弓要的力量水平一點不低,小拉力則沒威力,體力門檻不低;

3、反曲弓不是中國人的獨門絕技,而是從原始時代到近代從西班牙到美洲到處都有的爛大街的玩意;

4、無論什麼擅長弓箭的民族接觸到火繩槍之後都出現了用火槍逐漸取代弓箭的現象——包括中國!

5、這個時代,在冷兵器吧洋奴存在的情況下,請勿輕易無腦鼓吹種花家神器!

附錄:

汗青先生《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一文其他槽點點選

1、「中國弩很早就已十分強大且發達,長期保持著至少一到幾倍於弓的射程「

——明《武備志》
「弩者,怒也,一定之力,毋有增加。如常用弩,力有一百五十六十斤者,用箭不過重二錢,在五十步之間發則准而有力,苟貪射遠,難命中,且力弱不能洞堅。古云:"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是也。弓者,窮也,弓與人力各得窮盡也。如弓力四十斤,人皆可用,能發五錢重箭,何也?箭長三尺三寸,搭上弓弦,弦去弓背五寸,除去五寸仍餘一尺八寸,扯滿至彀,弓來合深,力盡,又加射者撒放之巧力,故箭發百步,仍能殺敵。其弩上弦只餘五寸至機,箭發只有五寸之力,弩已不能如弓之合深,人又不能施其巧力,故弩力雖大,用箭反輕,不能致遠。弓力雖小,用箭反重,百步猶有餘力。是弩之怒力不能及弓之巧力也。」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
百步有力的是弓,五十步外無力的是弩,被引為神器的神臂弓(根據後世畫作屬於踏張弩)也只是240步的最大射程,頂多和弓持平,汗青先生的至少是弓一倍射程的天朝弩……只怕不太符合中國的現實吧?

2、「東方騎兵與歐洲騎兵在軍種上的最大的差異,其實就在於歐洲騎兵建制中根本沒有弓騎兵這一兵種,他們最多也只是有騎馬的步弓手。「
中世紀歐洲根本沒有弓騎兵?

話可不能亂說呦~

再說難道連東歐的波蘭、匈牙利這些傳統騎射(也用反曲弓呦)勢力都無視了嗎?


最近看見有關火槍時期(火繩槍、燧發槍)西方火槍陣列,也就是我們俗稱「排隊槍斃」式火槍陣的討論中,有人提到了為什麼中國沒有大規模出現這種「排隊槍斃」式的戰法和陣形等問題。綜合起來,問題就這三個:


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為什麼中國的弓在軍隊里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中國弩又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這事吧,其實很有說頭的。

以前我寫過兩篇專門講中國古代軍陣弓弩的文章,裡邊有說到古代歐洲和中國在射遠器上的最大差異,是中國弩很早就已十分強大且發達,長期保持著至少一到幾倍於弓的射程。歐洲弩的發展則因為各方面原因而非常不理想,這些原因中甚至包括了教廷的禁令,所以到很晚才出現了使用鋼片蓄能,以及使用上弦器的強力單兵軍陣用弩,但這個時候火槍已經出現,於是弩很快被淘汰了。因此在歐洲,弩是一種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或者說是發育不完全的射遠器。

但在中國,早在春秋——秦漢時期,弩就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備,出現了多種類擁有完整蓄能階梯的強力單兵軍陣用弩,其拉力之大,足以使它們無視當時所有的大規模列裝鎧甲。這也直接導致了中國古代鎧甲沒有走上靠厚度來抵禦強力射遠器的路線,而是更注重防禦肉搏兵器和穿戴後的靈活度。對射遠器的防禦,則被徹底交給了盾牌這種專業裝備。

對中國古代大規模列裝鎧甲來說,一般最多只考慮防禦弓,弩這種怪物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內。因為在當時的科技能力下,再怎麼努力都是不可能抵禦住弩的,那就乾脆不考慮了。當然,極其厚重的鐵甲也曾有過,如宋代的步人甲等,但終因性價比、實用性較差,或曇花一現很快消亡,或僅在小範圍內裝備而無法大規模列裝成為稀有品種。

因此中國古代的射遠部隊,一直有著兩種,即弓兵和弩兵。而歐洲自14世紀起,主力射遠部隊基本就是弓兵了,曾一度大規模出現的十字弩,因射程遠不及弓,退居成為衝鋒及混戰時的單兵輔助性武器。

在1346年著名的克雷西戰役中,擁有兩萬多步兵、一萬兩千名重騎兵、一萬七千名輕騎兵,以及六千名熱那亞十字弩手的法軍,先後發起十餘次衝鋒,但最終還是敗於僅有七千多長弓手、四千多威爾士步兵、五百多重騎兵的英軍手下。英軍擺出的陣形,與中國古代文獻里射遠兵種「左射右、右射左」這種交叉火力的設置理念完全一致,可見很多軍陣規則是中外一致、通用的。

首先發起衝鋒的正是六千名熱那亞十字弩手,但因他們的射程遠不及長弓,幾乎沒對英軍造成任何傷害。法軍最後的陣亡數字是一萬多步兵、輕騎兵、弩手,以及五千餘歐洲最精銳的重騎兵,其中包括一千五百位貴族騎士。法軍的傷亡,幾乎全是由英格蘭長弓手造成的。

而英軍的傷亡數字是……二百人。

此戰結束了歐洲的十字弩時代,各國自此開始大力訓練長弓手,長弓在歐洲進入了黃金期。

後來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英軍又一次故伎重演,由九百騎士護衛五千英格蘭長弓手,再次迎戰三萬六千名法軍。結果法軍再次戰敗,其傷亡人數最少在一萬兩千名以上,其中有五千多是精銳的貴族重騎兵。

英軍的傷亡……依然是二百人。

在中國,情況完全倒了過來。自秦漢時起,弩的石數就一直遠大於弓。從漢代赫赫有名的十石大黃弩,到宋代可以在兩、三百步外射穿重甲的的神臂弓、克敵弓(此二者名為弓,實際均為用腳蹬上弦的強勁踏張弩)等,強勁的單兵弩一直是重甲騎兵揮之不去的夢魘。正因如此,中國古代對民間兵器的管制,多是禁弩不禁弓、禁甲不禁兵。也就是百姓可以擁有弓和刀劍等,但不可以有弩和鎧甲。

在武功一直被非議的宋朝,各路總數達數十萬之多的民間弓箭社成員,一度成為對抗西夏和遼的重要武裝力量。

在鐵與劍的冷兵器時代里,有兩千年左右的時間,弓弩都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武器,有時甚至是主要殺敵武器,能決定戰鬥的勝負。

這種狀況在火槍及火炮出現後,出現了急劇的變化。

在以威爾士和英格蘭長弓手聞名的英國,為了保證長弓手的兵種優勢,曾發布過一個「長弓法令」,這個法令規定人們在禮拜日不能進行長弓以外的運動,不然就是違法。

1595年,英國廢除了這一法令,史稱「廢除長弓法令」,廢除的原因,就是火槍的興起以及在部隊中的普遍列裝。在當時的英國議會,圍繞這一法令的繼續和廢止,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論戰。這次論戰在冷、熱兵器史上都極為著名,因為論辯雙方的發言,實際已將當時的冷熱射遠兵器的優缺點都高度概括了出來,正反雙方互相辯駁的六條論據,足以讓人明白為什麼在當時的歐洲,火槍會快速淘汰掉長弓。

辯論在約翰?史密斯和漢弗萊?巴威克之間進行。史密斯是長弓派,巴威克則是火槍派,首先是史密斯出場:

1. The trained archer takes a better aim than the arquebusier --- who can only shoot accurately at very close range---point-blank---while a good bowman can hit accurately at 150 or 200 yards---distance at which the arquebusier can only fire wildly at anything over 100 yards.
訓練有素的弓箭手比一個火繩槍手瞄準目標更準確——火繩槍手只能準確地近距離射擊,射程很近——而一個好的弓箭手可以在150或200碼外準確命中目標——相比這個距離,火繩槍手在100碼以外只能隨便開火,有可能打中的是任何一個物體。

2. The bow is a simple weapon—firearms very complicated things, which can get out of order in many ways; the piece clogs and fouls easily, is liable to breakage, and can only be repaired by a skilled gunsmith. Wet weather spoils the powder, windy weather blows out the match, or sends its sparks flying among the powder of horns or bandoliers.
弓是一個簡單的武器——槍支卻很複雜,它會在許多方面產生故障;槍支發射後容易被堵塞,很可能導致破損,而且只能由熟練的槍械工匠修復。潮濕的天氣會讓火藥變質,大風天吹滅火繩,或者把火花吹向彈藥罐或子彈帶(這點其實很重要。為了給長長的火繩留出位置,導致當時的火槍隊列不能排得很緊密。這個問題一直到燧發槍出現才得以解決——筆者注)。

3. In the excitement of battle all but the oldest and steadiest troops are liable to mishandle their weapons. One man, in his haste forgets the wadding between powder and ball, anther the wadding to keep the ball down. Smyth has seen bullets trickle out of the mouth of a caliver, for want of wadding, when the soldier was holding it with the muzzle depressed. 「This is why when musketeers of a raw sort shoot point-blank at whole battalions, sometimes only few are seen to fall.」
戰鬥能讓所有人興奮和激動,除了最成熟最穩定的士兵外,都可能對武器處理失當。一個人在匆忙中可能會忘記火藥和彈丸之間裝上填充物,導致彈丸掉出去。史密斯見過士兵們槍口向下拿槍時,子彈從一把卡利弗槍里滾落了出來,就是因為沒裝填充物。「這就是為什麼一排火槍手在近距離里對一個營開槍,卻只有少數的人倒下」。

4. Arquebusiers can only stand two deep, archers are effective even six deep, when the rear ranks shoot with a high trajectory.
火繩槍手只能站兩排縱深,弓箭手甚至能有六排縱深,這時後排可以用高軌道方式發射(拋射)。

5. The arquebus is a very heavy weapon compared with the bow, and tires out soldiers on the march; their aims grow unsteady after half an hour』s rapid firing.
與弓相比,火器是很重的武器,讓士兵在行進間就會很累;而即便只是開火半小時,他們的瞄準程度就會變得很不穩定了。

6. Most of all important is the old and effective argument on rapidity of discharge. A bowman can let off six aimed shots in a minute, an arquebusier only one in two or three minutes, when he has gone through all his manual exercise carefully.
事實上,重中之重的論據,是有關成熟的發射速度。一個弓箭手,可以在一分鐘內可以射進行六次瞄準射擊,而一個火繩槍手只能在兩三分鐘內發出一次,他還得小心謹慎地完成所有那些手動操作(不出錯)。

之後,針對史密斯提出的問題,巴威克逐條進行了反駁:

1. Archers are no longer accurate shooters at long ranges---their art is much decayed.
弓箭手不再是長射程精確射手了——現在他們的技藝已經大幅衰退了。

2. If bad weather is pernicious to firearms, it is no less so to bows. Rain makes bowstrings slacks, and after a march in the wet arrow—feathers flake off.
如果壞天氣對火器來說是極有害的,那對弓箭也一樣。雨會讓弓弦鬆弛,在潮濕中行軍後箭羽也會剝落。

3. Archers can be as nervous in battle as arquebusiers. Barwyck has seen them, when excited, fail to draw the arro to the head, and shoot wildly without aim, in order to let off as many shafts per minute as possible.
弓箭手在戰鬥中跟火繩槍手一樣會緊張。巴威克曾見過他們在激動中沒有把箭拉到頭部(這意味著弓沒拉滿其射程變近,也沒有進行瞄準。因為只有將弓弦拉到面頰處才能進行瞄準,並獲得最大射程,筆者注),沒有瞄準就亂射,只是為了在每分鐘內儘可能多地射出多的次數。

4. When archers stand more than two deep, the rear ranks are taking no real aim, but only shooting at hazard into the air.
當弓箭手站得多於兩列縱深後,後排其實無法瞄準目標,只是在向空中隨意射箭。

5. The bowman is dependent for real efficiency on his bodily strength much more than the arquebusier. 「If he have not his three meals a day, as is his custom at home, nor lies warm at nights, he presently waxes benumbed and feeble, and cannot draw so as to shoot long shots」.
弓箭手跟火繩槍手的需要的素質比,對自己身體力量的依靠程度太大。「如果他沒象在家時那樣一天吃三餐,甚至夜裡睡得不夠溫暖,他都會變得遲鈍而無力,無法射出那麼遠的箭了」。

6. The improvement of firearms,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tant drill, is making old soldiers capable of discharging many more shots in a fixed time than was possible a few years back. They can now shoot off forty times in an hour, and the rate will continue.
火器的改良和不停的反覆訓練,能讓一個熟練的士兵在固定時間內比幾年前射出更多次。他們現在已經能一小時射40發了,並且這個速度還在增加。

經過這次辯論,英國之前的長弓法令被廢止。

實際上在這次辯論中,火槍派勝出的最核心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火槍手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有素,對身體和技術幾乎沒有任何依賴。而長弓手卻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並且在戰鬥中對身體狀況要求很高。公平地說,雙方列出的其他因素,確實都對火槍派不利——射速慢、射程近、準確度差、重量大、故障高而且維修不易。

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一直都忽略了故障高這點。早期使用黑火藥的前膛火槍,火藥爆炸後會出現大量渣滓,所以哪怕只是對槍管的清潔不到位,都很容易導致炸膛,至少都是發射失敗。相比之下,弓完全沒有故障,它只會壞掉無法使用,譬如弓或弦斷了。

長弓最大的的優勢,是它擁有極高的發射速度,一分鐘至少可以發射六次,而火槍一小時40發已經是值得誇耀的成績了,這個差距實在太大了。同時,當時的一個訓練有素的長弓手,其發射的準確度和射程也確實都遠好於火槍,即便火槍手一樣優秀也沒用。因為火槍本身的射程不如長弓,精確度也不如長弓。

當時的長弓,射程是火槍的一倍,可以射到兩百碼外,火槍只能射一百碼。而且一個合格的長弓手,在兩百碼外要命中人體,並不是很困難。但沒有膛線使用圓形彈丸的火槍,在五十碼外要命中目標,就得開始靠運氣了。史密斯在辯論中針對此點使用了已經點成MAX的嘲諷SKILL,說它命中的可能是任何東西。

雖然如此,火槍作為一件殺傷巨大、對士兵幾乎沒有素質要求的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依然是長弓無法匹敵的。尤其是它極大地拓展了部隊對兵源的寬容度。譬如原來因為拉不開弓而絕不可能出現在戰場上的那些年紀大的、年齡小的、身體力量不夠的人,現在只要能扛得起槍、扣得動扳機,就都可以讓他們上戰場。這使得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大量有相當戰鬥力的部隊。

換句話說,只要有人有槍,無論這些人之前有無訓練,都可以組織起部隊來。而長弓不可以。沒有長期訓練的長弓手,根本無法組建起長弓部隊。長弓對使用者的身體素質和技術要求實在太高了。我相信即使是在當時的英國,想在短時間內召集起一萬名合格的長弓手,都是件極其困難的事。但如果要召集三、五萬火槍手,卻幾乎不會有任何困難——16到50歲不是殘疾沒有疾病的男人都可以勝任。

而我們看見的那些「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就是為了彌補當時火槍的一系列缺陷而產生的。

當時火槍的問題是準確度不夠,射程近,射速慢。解決的辦法,就是靠提高密集程度和增加人數,來增加準確度和射速。所以我們看見了密集的火槍手隊列。

至於射程近這點,就只能靠隊列行進把雙方距離拉近來彌補了。所以我們看見了火槍手排好隊,開始們聽著鼓點頂著對方的攻擊不斷前進。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拉近距離,讓對方進入自己的射程。

當然,優秀的火槍手依然需要很高的素質。但他們需要的,其實更多的是心理素質,而不是體能和技術。

在梅爾?吉普森主演的電影《愛國者》中,將當時軍隊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國軍隊之所以經常敗陣,就是因為幾輪開火出現傷亡後,他們就頂不住傷亡的壓力開始潰退了。而英國軍隊卻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素質,他們無視在彈雨中身邊不斷倒下的戰友,繼續聽著指揮官的號令和鼓點,不斷地進行開槍、裝填、輪番行進這幾個簡單的動作。這個時候需要就只是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技術,得雙方進入肉搏後才會需要。但問題在於美國軍隊根本堅持不到雙方進入肉搏的時候,開火幾輪後,遠在數十碼外就已經潰敗了。

所以在一次戰鬥中,旁觀的梅爾?吉普森只看了幾輪開火後就對兒子說,這場戰鬥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因為他發現雙方的心理素質差距實在太大了。而影片的最後,他也正是利用己方這一弱點,設計了一場漂亮的詐敗,讓英軍毫不懷疑地衝進了伏擊圈,最後贏得了勝利。

在同一時間段的中國,火槍的特點和西方沒什麼不同。一定要說,大概就是中國的火槍,各方面參數都落後於西方了。

不過,近年在徐州發現的一個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改建過的鎮撫司遺址中,出土了一支保存完好甚至連木床都還在的燧發槍,從這支出土實物上看,其構造非常先進。這表明了當時的中國火槍,與西方的差距雖然有,但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當然,這支火槍肯定是16世紀以後的產品,甚至可能是1635年以後的產品。因為西方燧發槍的研製是在1547年完成的,而中國自產燧發槍完成於1635年。目前我無法確定這支燧發槍是國產還是進口,這需要足夠多的中外出土實物比較,尤其是對擊發機構的比較。對我來說,這個工作現在無法達成。

但不管怎麼說,明代已出現了比火繩槍的射速及準確性更高、適應性更強的燧發槍,這是可以肯定的。

既然這樣,那中國為什麼沒有大規模出現「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呢?

注意,我說的是沒有大規模出現,不是沒有出現。

中國至少在十四世紀,就出現了「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明朝開國將領沐英,在1388年與雲南土著軍隊的戰鬥中,為對付敵軍的象群,就使用了這種三排參差輪番開火,以保持火力不中斷的火槍陣列。

那為什麼這種優秀的戰鬥方式在中國就沒有大規模出現,乃至和西方一樣,在此後的兩百年里,步兵全面轉向火槍兵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弓和以英國為代表的長弓完全不一樣,中國弓比長弓好用。

這裡我需要先普及一下有關弓的一些常識。

英國長弓,從類型上講,是一種單一材料製作的直拉弓,通常用紫杉木製作而成。英國人曾經長期大量從國外搜羅製造它的木材。長弓在沒有上弦的弛弓狀態下,幾乎就是一個筆直的木棍。而之所以叫長弓的原因,是因為它為了獲取足夠的拉力,弓體的長度變得非常大,通常最少在一米六以上,一般多在一米八到兩米左右,長的可以達兩米五以上。

中國弓,實際這個概念很模糊,目前國際上一般把所有中國地區的弓都歸入了蒙古弓這個類別里,雖然其實中原弓、青海弓等等和蒙古弓都是有差異的。但因為目前中國對弓這一武器,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製造、運動項目、普及程度等各方面,和國際上相比落後不是一點點,因此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沒有話語權,所以只能沿用國際上通用的分類稱呼。不過從大類上看,它們確實是一類。

中國長期以主要使用一種用木材、動物筋角複合而成的反曲弓。在沒上弦的弛弓狀態下,它近乎一個半圓形,反曲度高的時候,甚至是一個封閉的圓形。這種弓想上弦的話,要先將這個半圓反向彎曲,然後綳上弓弦。這種弓的拉力,就來自於弓體彎曲的弧度。這種蓄能方式和製造工藝,使得它的尺寸大大小於直拉長弓,其長度通常在九十公分一米二左右。

當然也有再小和再大的,我手上就有一張木胎和外皮都保持完好的、長度達一米七以上的隋唐筋角複合反曲弓。這個尺寸,已經和英國長弓一樣了。

而在日本,保存有長度大約只有七十公分左右的元朝蒙古弓。這張弓,應該就是元朝騎兵用的開元弓,俗稱「螃蟹弓」。

這兩種弓,同樣磅數的情況下,射程並沒什麼差異。單兵操作時,通常都可以輕鬆射到兩百碼以外。

這裡我又要提請大家注意,我之前說我國長期使用的「主要是」筋角複合反曲弓。也就是說,我們還有其他弓。那麼另外的是什麼弓呢?

答案是長弓。和英國長弓一樣的直拉長弓。

曾經有一些流傳很廣的圖片(其中主要是唐長樂公主墓的幾幅壁畫),這些壁畫里的帶甲武士身上,都掛有一個很長的直直的條狀物,看起來很像刀劍一類的東西。於是很多人在沒有任何根據及材料支持的的情況下,直接將其臆斷為唐代陌刀——這種沒有任何中國古代冷兵器常識的言論,讓我無法直視,甚至都不知道對此說啥好。

實際上,在南北朝——隋唐這一時期,中國一度出現了大量的直拉弓,但也僅僅只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之前和之後都沒有成規模出現過。至少在目前來說,我還還沒發現有文獻及田野考古證據來支持在其他時間段大規模出現這一傾向。

這些壁畫里武士身上的直條子,就是馳弓後的直拉長弓,現在也叫單片弓。肯定有人要說,那你又憑什麼說這是長弓而不是其他東西?

因為在其他田野考古資料里,有類似的存在。如北齊的婁睿墓壁畫里,人物身上就出現了幾乎一樣的東西。

太原北齊墓壁畫中,又出現了。

而在新疆尼雅遺址M3的出土文物里,則有著這和這些壁畫上幾乎完全一樣裝束的實物存在。這些實物,就是保存完整、外形和壁畫上一樣,甚至還有保留有完整皮質保護外套的直拉長弓。只不過裝在弓袋裡的這張弓因為年代久遠深埋地下一頭彎曲,報告稱為鉤狀物。而它原本罩在上方的弓衣的一部分,被認為是皮質刀鞘,這是錯的。尼雅遺址里出土的相當部分木質長條物體,實際都是單體或複合直拉長弓,有很多還在庫房裡沒被整理出來。

完整的出土實物,壁畫圖形史料,文字文獻史料中對儀仗及兵志的記載,如唐代什麼樣的羽衛該帶些什麼武器等等,三方合圍,基本就沒什麼問題存在了。

還有一個更有力的證據,則是現在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圖瓦族人。圖瓦族人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也就是記載中的唐努烏梁海人,這從族名的讀音上都可以感受到。從我國這支大約只有2500人的圖瓦人敘述以及一些史料看,這個部族世代都以制弓為生,他們造的就是這種尺寸巨大的直拉長弓,而不是蒙古和中原常見的反曲弓。

到現在,這支圖瓦人依然還在製造和使用這種遠比英國長弓更巨大的圖瓦長弓。我相信當年的圖瓦族人,應該是蒙古軍中一支專事長弓遠距拋射的強勁步兵射遠部隊。而這種圖瓦弓,我認為應該是世界上最大形制的弓。

圖瓦族人的這一傳承說明在我國古代,至少從漢晉時期起,就一直有部分人及軍隊是使用長弓的,且從來未曾斷絕過。即便他們在很多歷史時段里都不是主流。

說到這,我再順帶糾正一個文物的錯誤解讀導致的錯誤修復。

唐楊思勖墓有一件的持弓俑(4號),以前我一直覺得非常怪異,一是他居然帶了一口至少在宋以後才會出現的彎刀,這真是非常罕見,甚至可以說僅見,完全違背了古兵器史常識。二是他身上只有盛箭的胡祿,卻沒有弓,同時還帶了一直一彎兩口刀。

到後來有次查資料時,我偶然發現這個環首是經過修復的……於是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這個俑原來一定是帶了完整的弓箭裝備,是我國古代的「虎韔豹韜」形制——這種裝備的形制和名稱由來,是源於古人將上弦及下弦後的弓,分別裝在虎皮弓袋或豹皮弓衣里這一使用規範。

早在春秋戰國時,古人已將弓袋稱為「虎韔」了——《詩?秦風?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毛傳:虎,虎皮也。韔,弓室也。」

「豹韜」,原意是豹皮做的弓衣。漢《說文》雲「韜」字為「弓衣也。」《廣韻》則說是「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有:「櫜韜也」, 《周頌?時邁疏》進一步說:「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室」和「衣」的含義是不一樣的。通俗點講,室是個盒子狀有固定形狀的外裝。而衣則只是包裹器物的外皮,一般沒有固定形狀,外形隨器物形狀而改變。所以原本這兩都是指弓的外裝,只不過「虎韔」指的是以虎皮製作的用來盛放上好弦的弓的弓袋。而「豹韜」則是指用豹皮做的用來裝下了弦的弓的弓衣。

任何事都有發展的過程。發展到後來,虎豹皮的使用規範就不那麼嚴格了,譬如有用豹皮做虎韔、虎皮做豹韜的。再後來甚至都不用虎豹皮了,或者在胡祿上懸掛豹皮、虎皮做裝飾以會意等等。另外,由於在實際使用時,我們可以不帶虎韔單用豹韜——因為把弓從豹韜里取出上好弦後,就直接開始射箭了,確實可以不帶虎韔。這一點從唐楊思勖墓的持弓俑上也可以看出來,其中有個俑就是抱著虎韔的,這是給墓主帶東西的侍從。我們也可以從其他壁畫以及其他一些器物圖形中得到證實。

所以豹韜一詞被演繹範圍慢慢地越來越大,最後成了一個涵蓋面很大的詞,它可以泛指弓具名,可以代指用兵謀略,也被用作部隊名等等。如《六韜》里有《豹韜》一節,隋、唐部隊里都有豹韜衛。

而唐楊思勖墓的4號持弓俑,俑身上的「豹韜」里的弓,露在外面的那部分斷裂了,於是修復者就把一個同樣是斷裂下來、但不知道隸屬於誰的一個環首給接了上去,結果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只有胡祿卻沒有「豹韜」、身帶兩把刀、其中一把還是不應該在唐代出現的彎刀的持弓俑。

繼續說弓。

和歐洲主流射遠兵器是直拉長弓不一樣的是,中國長期以來的主流弓是筋角複合反曲弓。

這種小尺寸的反曲弓,無論是使用還是學習,都要比巨大的直拉長弓容易得多。

其他不說,首先長弓的重量就遠大於反曲弓。使用這種重量的弓,對臂力和體力都是不小的考驗。直觀地比較,就是你伸直手臂舉一根直徑四公分、長九十公分的木棍,和舉一根同樣直徑但有兩米長木棍的區別。有興趣的可以去試一下,如果只是舉著不動,我相信那根兩米長的木棍,很多人可能舉不到五分鐘。

這是英國人搞的活動照片。他們倒是很真實地還原了當時的情景,因為這個長弓手和身邊那幾位男士比,怎麼看都有兩米高。

其次是瞄準問題。長弓雖然可以直射,但在戰場實戰中,正如史密斯說的那樣,幾乎全採用的是遠距拋射。而想要在遠距離拋射時瞄準目標並命中,難度不是一般大。

再就是戰鬥形式。長弓由於本身尺寸的限制,使得它不可能在馬上使用,即便在地面使用也基本都是原地直立操作,很難在快速跑動中進行射擊。因此長弓手幾乎只能以原地站立進行高速遠距拋射來作為目標,這導致了他們必須要有強大的力量和常年的嚴格訓練才能成為一個戰場上需要的合格士兵。

而反曲弓在實戰中雖然也進行拋射,但平射一樣常見,尤其是在東方弓騎兵身上,平射更是非常普遍,甚至佔據了極大的比重。同時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可以在快速運動中運用反曲弓進行射擊。另外從訓練角度看,反曲弓的學和用,都比尺寸和重量一樣巨大的直拉長弓要容易得多。所以這種無論是使用還是學習都很方便、進入門檻也很低的的弓,再加其不弱於長弓的殺傷力,使得它的使用者的數量比長弓龐大得多。

在古代中國,射箭可以說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全民運動。六藝里的射就不說了,宋代諸路只是民間弓箭社的成員,就高達數十萬之多。即便是一般印象中文弱的讀書人,在古代也必須會射箭才可以,而且古代書生中從來都不乏射藝高手。如明末兵部尚書宣大督師盧象升,就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天啟二年這一科的一甲,是包括後來鼎鼎大名的大學士文震孟在內的三人。二甲七十七名,三甲三百二十九名,共四百零九名。盧象升就身列二甲的七十七人之中。史載其「暇即角射,箭銜花,五十步外,發必中」,也就是大約八十米外可以準確命中花朵,所發必中,堪稱是射藝高手了。

由於反曲弓可以在馬上及快速跑動中射擊,因此以反曲弓為主要武器的東方弓騎兵,其戰鬥力之強在冷兵器時代首屈一指,成吉思汗率領下的蒙古人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東方騎兵與歐洲騎兵在軍種上的最大的差異,其實就在於歐洲騎兵建制中根本沒有弓騎兵這一兵種,他們最多也只是有騎馬的步弓手。哪怕加上同樣擅長長弓可以說長弓鼻祖的北歐武士群如維京人及赫赫有名的諾曼武士,也還是沒這個兵種。歐洲騎兵中有些騎士會習慣帶一支射程不大上弦很方便的十字弩防身,但很少有帶弓的。而大名鼎鼎的威爾士和英格蘭長弓手,差不多都是騎士老爺們的領民,他們絕大多數是步行的農兵。羅賓漢這種活躍在森林裡的沒落貴族老爺長弓手,在當時絕對是個BUG,所以最後他轉職成了傳奇。

而在東方,所有的軍隊中都有弓騎兵——日本人咱就不提了,他們那個軍制實在太奇葩了,我甚至都無法說他們有騎兵部隊。嚴格說來,他們只有由一個個單獨的騎馬武士組成的武裝群體,那肯定不是經典意義上的騎兵部隊。真要說,大概只有武田家的赤備騎軍勉強可以算是騎兵部隊吧。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更多的赤備騎軍訓練方法的史料,所以無法百分百肯定這是一支典型意義上的騎兵部隊。

不過雖然如此,日本還是有很多武士是很專業的弓騎手,如今川義元就是,他那「東海道第一弓取」名號不是白叫的,雖然這是引申意用來代指武士,但擁有這個名號的武士,馬上馬下的弓術都必然是一流的。而迄今保存完好的流鏑馬運動,也是這一古代技藝的現代延續。

弓騎兵在東方不但是一個專門主力兵種,而且當時所有騎兵都會配備一付弓弩,哪怕你是長矛騎兵。這種情況,到火槍出現很久以後都沒太大改變,郎世寧繪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很好地記錄了這一特點。

在東方步兵身上,也存在同樣的現象。除專門的步弓手外,相當部分步兵兵種都要再攜帶弓弩,即便有些長槍兵也得攜帶,別說持盾刀兵這樣的職業了。

東方步弓手,可以輕鬆地在快速跑動中射擊,一邊衝鋒一邊發射。如果不能想像這種情況,建議看下韓國電影《最強兵器:弓》,這是部很好的以古代步兵弓技為主題的電影。看完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步兵弓弩部隊指揮官應該算漢朝的李陵,他以五千步兵與十萬左右的匈奴騎兵進行了十幾天沒有城池依託的野戰、運動戰,並至少殺死了兩萬匈奴人,他自己的戰損僅一千多人。我們在這舉他的一次戰鬥為例吧。

天漢二年(前99年)秋,李陵率五千精於劍法和弓弩的步兵精銳出戰匈奴。出塞千里後,遭遇匈奴單于率領的三萬餘騎兵,李陵首戰選擇了出營,列陣與匈奴騎兵野戰——這一選擇,說明他根本沒把匈奴人放在眼裡,從一開始就準備在獲勝之後追擊敵軍,不然他完全可以選擇依託營壘作戰的。

李陵在陣形的前排,布置了長戟手和持盾步兵當拒馬來守護弓弩手,後列則是大批步兵弓弩手。匈奴見漢軍兵少,直接發起了衝鋒,結果被漢軍弓弩俱發射殺無數,很快就敗走上山。但隨後又被漢軍掩尾追殺而繼續潰敗,此一戰匈奴傷亡數千人。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李陵的步兵弓弩手最起碼在追擊時,肯定是一邊快速奔跑一邊發射箭矢的。因為漢軍都是步兵,不可能追得上逃跑中的匈奴騎兵。所以可以對潰退的匈奴騎兵進行追殺,並且還是逆向從山腳向山上衝鋒追擊的,只能是具備遠距攻擊能力的射遠部隊。他們必須一邊向山頂衝鋒,一邊不斷發射箭矢,以保持對潰退匈奴騎兵的打擊,阻止他們重新組織陣形發動反攻。一旦在這個時候被匈奴人重組陣形的行動得逞,那衝到半山腰的漢軍肯定會以悲劇結尾,一戰全滅。

而匈奴之所以在十幾天的連續作戰中,沒出現像法軍在克雷西和阿金庫爾戰役中那麼巨大的傷亡,是因為他們在戰略上屬於追擊方,又是主軍對地理十分熟悉,最關鍵的是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戰鬥的地點和時間。在史料記載中,至少有兩次是明確說匈奴在佔據山頂後,再向山下漢軍發起衝鋒的。而其中就包括我們說的這次。

因此匈奴人能在無法突破漢軍防線又傷亡較大的情況下,迅速脫離戰鬥,不至於出現阿金庫爾戰役中法軍那種重騎兵陷入鬆軟泥地脫身不得,只能眼睜睜看著被射死的慘劇。而沒有出現克雷西戰役那種巨大傷亡,則是因為匈奴人天然的牧民族戰術,打得過就上、打不過就跑,甚至打得過也要放你風箏,而不是如那位「優秀的騎士,糟糕的國王」腓力六世一樣,完全不考慮傷亡充滿騎士精神地連續進行了十六次死亡衝鋒,導致六萬大軍只一下午就被徹底打殘。

基本上,匈奴人的傷亡都出現在對漢軍的衝鋒過程中,長長的十幾天里,除最後一戰外,匈奴人一次都沒能突破漢軍的弓弩射殺而衝進漢軍陣地。

這種東方普遍使用的小尺寸大拉力反曲弓,在馬上和地面都能使用,也能在運動中使用,且對使用者幾乎沒有體力上的門檻,不像長弓,光是其本身重量,就對使用者的力量有了不小的要求。

對東方軍隊來說,與火槍比,反曲弓和火槍一樣,沒有體能上的使用門檻;在氣候限制上沒區別——下雨天大家都沒法正常使用;弓的射速遠大於火槍;射程遠大於火槍;射擊精度高於火槍。造價上……簡直沒法比啊,火槍貴太多了。

結果就是,東方軍隊繼續使用反曲弓。這麼好的武器,為什麼不用?即使現在看來,這種選擇是也正確的。雖然客觀上這個選擇大大延緩了火器發展進程,尤其是火槍、火藥的研發。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沒有在火槍出現後的十七、十八世紀大規模出現步兵火槍陣的原因。

在東方,被火槍淘汰掉的是弩。

實際上弩從明初起,就已經開始逐步退出軍隊武器的列裝序列。到了明中期,基本已絕跡軍中,史料中幾乎找不到有關的記載,可以認為已徹底退出軍隊。如我們在萬曆年間的朝鮮戰場上,就沒能發現弩軍的蹤跡,有的只是火槍及火炮部隊。

弩和弓比,除了中國弩極為變態的大射程之外,最重要的性能其實就一點:延遲發射。

弩在上完弦之後,可以一直等待命令,或仔細瞄準後再發射,弓就不可以。弓拉開後就要發射,無法延遲。如果是極端一點的狙殺,在對方出現可以被射殺的狀況後,沒拉開的弓至少需要幾秒時間來完成發射,這是無法接受的。所以李陵雖然是漢朝最強的射藝世家出身,自己的射藝在漢朝也是最頂尖的那撥,但當他想在陣地前狙殺匈奴單于時,使用的還是大拉力弩。原因無外兩個,一是射程足夠遠,二是弩具備發射的延遲性,可以仔細瞄準和慢慢等待尋找戰機擊發。

但是,火槍也一樣具備延遲發射這個優點。無論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都可以做到這點。

在相對一分鐘最多四、五發的弩時,火槍那被人詬病的發射速度,就不那麼刺眼了。尤其和一些大拉力的弩相比,射速基本持平,雙方沒有形成讓人動心的差距。在造價上,弩也沒比火槍便宜多少。

唯一有明顯優勢的是大拉力弩的射程,確實遠超火槍。

但是——我們有比弩射程更遠的火炮。

破甲能力……我們有比弩更好的火炮。

而且火炮的型號還不少,從單人手持的,到兩三人就可以操作的,到巨大的幾千斤重的紅夷大炮。

那麼,為什麼還要用弩?

於是,明朝的步兵,就演變成依然還是長矛手、刀盾兵、步弓手,但原來的弩兵,分化為火炮部隊和火槍手。火槍在當時的稱呼很多,鳥槍、鳥銃等都有,使用不規範。

騎兵則是繼續帶弓,使用的長兵器還是矛,短兵器是刀、錘、鞭。但有一部分騎兵的射遠兵器是火銃,一種叫三眼銃的火銃,在當時尤其受騎兵的歡迎。騎兵們在衝鋒途中發射完三發銃彈後,進入白刃戰時可以直接把它當三棱鐵鎚用。

在中國稱霸兩千年的弩,至遲在十六世紀中葉,被徹底淘汰,退出了歷史舞台。

有時候一個東西的性能太好,不一定是好事,東方反曲弓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

單兵火槍早在十四世紀,就開始在中國軍隊中成為一定規模的列裝武器了。但因為我們使用的複合反曲弓性能太好,早期火槍一直無法抵消它巨大的優勢,以至它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才被性能更好的新式現代火槍取代。

在此以前,構造落後、使用黑火藥發射彈丸的前膛火槍,確實無法和東方反曲弓匹敵。單純從性能上看,兩者差距實在太大,東方反曲弓從各方面都完勝早期前膛火槍,哪怕是燧發槍也沒用。

東方反曲弓這種優異到令人絕望的性能,使得它一直堅持到使用現代火藥及子彈的針刺擊發後膛來複槍普及後(這其實就是現代早期步槍,不能算火槍了),才被徹底淘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很大程度上延緩甚至是阻礙了中國火槍及火藥的研發進程,遲滯了一大片領域的科技發展,譬如冶金、機械、化學等等。

人類發展史上,戰爭一直都是科技發展的最好動力和原因。

希望這種規律,能在以後被人類自己徹底打破。

PS:因為想讓更多的人看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發表自己的意見,於是就自己設計了一個問題。在此之前,我特地搜索了一下知乎是否可以自問自答,發現這是可以的,才發了出來。
--------------------------補充

有關排隊槍斃的火槍及隊列問題:
18 世紀槍戰中,近距離齊射戰法的意義是什麼? - 歷史
--------------------------再補充
乾隆時期平定準噶爾的繪卷《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摘了點說明來:

乾隆帝於乾隆二十九年傳旨刊刻,是一組表現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清軍平定西域準噶爾部叛亂和回部叛亂的戰爭銅版畫。

戰圖製作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當時清宮內的西方傳教士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安得義四人起稿繪圖,第二年又命丁觀鵬等人用宣紙依原稿作著色畫,原圖稿完成後送至法國雕刻銅版。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六幅原稿、銅版、印畫才全部完成後並送回至宮廷,歷時十三年之久,完整的一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包括16幅銅版畫,18幅文字,文字為乾隆御題序、戰圖詩文等,為木板印刷。在最初送至法國雕刻銅版完成後即印製了200張銅版畫送回國內。乾隆三十七年清內府又再印製多分。較珍貴的200份戰圖大多被乾隆皇帝賞賜給王公大臣,或分藏於各行宮園林中。

這幾張我翻拍自浙博。用火槍的那種裝束是叛軍。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全部16張圖看——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 郎世寧等作 ——可以看見乾隆時期的清軍作戰方式,以及火槍和弓的比例,及怎麼用的。這可是乾隆自己典定的東西。

我貼幾張吧。大概是這些圖裡最多用火槍的幾張了。可以看見,清軍主要是以火槍來防守陣地,火炮轟擊。清軍進攻幾乎全是弓騎兵,還有格登鄂拉戰鬥里的阿玉錫那樣長矛、火槍、弓都帶的槍騎兵,但他們依然使用長矛攻擊。

大量使用火槍攻擊、防守的,正是得到老毛子支持的准部叛軍。

所以用陣圖說明不了問題。平戎萬全圖能用來說宋朝軍陣么,當然不可以。清軍操典一大堆,有幾樣是真做了的,不然也不用洋務運動和建新軍了。再話說,洋務運動和新軍,可不就是我說的十九世紀了嗎。鴉片戰爭是哪個世紀的事呀?十九世紀吧?那麼,我的問題和結論都沒問題吧?

再,我說的是沒出現像歐洲那樣大規模的排隊槍斃火槍陣、步兵全面轉向火槍兵,不是說中國沒有出現這種火槍陣,也不是中國沒有成規模地出現,只是在中國這種形式始終沒能佔主流,一直到十九世紀才結束了弓的統治,我給你們摘出來,免得一處處找:

既然這樣,那中國為什麼沒有大規模出現「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呢?

注意,我說的是沒有大規模出現,不是沒有出現。

中國至少在十四世紀,就出現了「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明朝開國將領沐英,在1388年與雲南土著軍隊的戰鬥中,為對付敵軍的象群,就使用了這種三排參差輪番開火,以保持火力不中斷的火槍陣列。

那為什麼這種優秀的戰鬥方式在中國就沒有大規模出現,乃至和西方一樣,在此後的兩百年里,步兵全面轉向火槍兵呢?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沒有在火槍出現後的十七、十八世紀大規模出現步兵火槍陣的原因。

複合反曲弓性能太好,早期火槍一直無法抵消它巨大的優勢,以至它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才被性能更好的新式現代火槍取代。

請問,哪裡錯了?

要討論,我說了什麼總要看清楚吧。


歷史愛好者斗膽回答一下汗青老師的問題。
西方那種排隊槍斃的戰爭模式恰好是因為火槍的射程與精度之間的關係到達了一個臨界值,即站在這樣一個距離射擊這樣的決策比起衝鋒要好得多,才形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打仗方式。
而實際上這種排隊槍斃的方式也並沒持續太長的時間,在拿破崙時期就有躲在沙袋後面或者在壕溝中射擊的戰鬥模式了。時期僅限於早期滑膛槍與來複槍之間,時間很短的。

至於弓弩之爭,在下認為,弩的局限性極強,並且沒有爆發。
弩自身有很大的缺點,即射速慢且射速平均靈活性不強,每分鐘大約6~7發的射速,也就是大約10秒為一發。宋以前,弩的有效射擊距離一直維持在200米上下

弩手去賊一百五十步即發箭
《大唐衛公李靖兵法》

而我們知道,一般重騎兵衝過200米的距離只需要40秒,輕騎兵更是只需要20秒。弩箭本身製作成本要比弓箭低,短並且尾羽窄而小,完全是以密度取勝,還有可能機械出了故障以及遇風變向,所以2~4輪射擊根本無法對快速推進的騎兵造成威脅。這樣一種打前期,又沒有爆發的軍隊很難在戰場打出效果。弓箭則不一樣,不到兩百米的射程,20秒內可以射擊到8發甚至10發,雖然由於體力所限後續戰力跟不上,後面可能每10秒只能1~2發,但是戰場上對付騎兵這樣也是靠打暴擊輸出的單位來說卻是致命的。
許多單兵弩,需要用腳踩來準備,更是無法使用游擊打法。而弓箭,配上馬匹打游擊簡直不要不要的。

宋朝是我國使用弩的巔峰,機械技術大大提升,精度射程雙提高,但是與此同時發現了新的局限性。
弩是一種精密機械,受環境因素影響極大。

會天大寒,我師不能轂弓弩
《續資治通鑒長編》

李業於君子館之戰大敗而回,主要原因就是那時宋朝弩兵佔全軍隊70%左右,而到了氣候寒冷的地區,弩由於太嬌氣,根本用不了。所以宋朝在中原一帶用弩吊打遼金騎兵時,是因為南方氣候濕熱,適合用弩,同時馬類喜燥寒,到了南方被蟲子咬得生病了,無法作戰。

弩由於其極強的穿透性,一直保留到了下來,還是專門對付騎兵。
但是有意思的是,騎兵這個兵種發生了變化,女真一族率先點滿騎士科技樹,開發出了超重騎兵單位,騎兵由插後打爆擊的輸出單位,變成了血厚防高的坦克單位。

北宋末年,位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族興起,他們信奉重騎兵作戰。金軍最為有名的「鐵浮屠」就是全副武裝的鎧甲騎士。據宋人記載,「鐵浮屠」又號「鐵塔兵」,

皆重鎧全裝,被兩層鐵兜鍪,周匝皆綴長檐,其下乃有氈枕

關於這類騎兵的考證,可以參考鄧廣銘老師《有關「拐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
於南宋有記載,輕甲兵三十七斤十兩,重甲兵五十八斤一兩,也就是說金朝騎兵身穿70斤左右的鎧甲,騎著馬馳騁於戰場之上。於這樣的重甲兵,什麼弓弩也無法射穿,只能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射擊,但是弩的密度彌補精度在此明顯無效,咱們又不像指環王裡面那群精靈射手,王子一指射手腕,啪啪啪全射手腕上了。

弩這個東西是於明朝後期廢棄的,明朝與北方蒙古女真連續作戰多年,地區氣候寒冷並且女真多是重甲騎兵,弩根本派不上用途,所以就被逐漸廢棄了,清朝一朝沒有列裝弩。

最後再來說說排隊槍斃這件事,由於中國地區作戰,火槍的主要用途是用來驚嚇馬匹及其他動物,以及穿透重甲騎兵裝甲,所以科技樹點歪了,點的全是聲音震爆度以及穿透力和精準度,射程及裝彈時間沒點。所以中國火槍射擊距離短了那麼一點,裝彈時間長了那麼一點,可就是短了這麼一點長了這麼一點,戰術上衝鋒就成了最優決策,而不是排隊槍斃。君不見俄羅斯軍隊那時槍械製造水平低於歐洲國家,所以打仗都以衝鋒為主,法國的擲彈列兵也是徐進射擊,拉近距離,然後扔手雷,然後衝鋒。
————————————————————————————————————————
針對 @miro sniper 同學的質疑找的視頻
【藤纏樓】牛人弓箭速射
右面那個五秒10發的可以無視,左側這兩類想必就是各位熟悉的一套弓箭的完整動作。

但是和古代弓箭射擊還有些許不同,左側這兩個弓箭是從箭袋裡拿的,所以速度會慢很多。

而實際上古代戰爭中速射之前,長官會有指示,大喊「速射準備」,這時候弓箭手會拿出多隻箭。用其他手指夾著,以便弓箭的高速續裝,雖然這樣很累,但是北宋時期弓箭手的極限射速確實能達到20秒8~10發。

另外,這裡的速射是區別於齊射的自由射擊,由於單兵能力的差距,速射不可能齊射。
這一段時間的速射會極大地降低騎兵的士氣,打亂騎兵陣型以降低其動量,為擺出槍衾陣的槍兵爭取時間,在槍衾擺好後基本就沒有弓箭手什麼事了,所以之前一定要對弓箭手的能力做最大的發揮。
所以這種速射打法很常見。
千萬不要低估宋朝的弓箭手,宋朝能撐這幾百年全靠弓箭手。
——————————————————————————————————————————
針對 @王瑞 提出的問題表達歉意,的確不是重甲騎兵,全稱是鐵環鎖子布面鐵葉甲騎兵。鎧甲全重約六十斤左右。
此類鎧甲的具體性能可參考
賈濰的中國古代鎧甲的歷史變革分析兩種甲類內外層疊,可以有效防止弩的擊穿,甚至內里的釘子結構專門針對弓弩的三棱箭頭。
因為北方氣候寒冷才加上了棉面。
布面鐵葉甲就是電視劇裡面咱們經常看到的八旗子弟穿的那種。

上述所謂重甲騎兵主要出現在朝鮮壬辰衛國戰爭以及明與後金的摩擦,以及清征朝鮮時有列裝。明清戰爭初期時就基本上就不內穿鎖子甲了,因為火槍的普及使得穿得再厚也沒用,索性就只穿布面鐵葉甲,防禦近戰士兵。
————————————————————————————————————————
針對 @彭培 提出的質疑作簡要回復

金人兜鍪極堅,只露兩眼,槍箭所不能入。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十

上面那句話是曾經在金軍營待過一段時間的沈綰說的。
的確重弩能破一切鎧甲,但是重弩不是單兵弩,都是戰鬥小隊攜帶,機動性極差,一般都是放在城牆上的,同時再大一點的還可以擊碎敵人的攻城器。後來宋之後中國的面積擴大了許多,而且多是與游牧民族的游擊戰爭,不可能攜帶重弩。所以在實際野外作戰中,金軍重甲騎兵真的不怕單兵弩的射擊。
以上


只是給大家提供不同的觀點看法和視角,我也只是一個優秀的搬運工

我們把關鍵語句摘錄整理一下——

======================================================

1、「……與火槍比,反曲弓和火槍一樣,沒有體能上的使用門檻;在氣候限制上沒區別——下雨天大家都沒法正常使用;弓的射速遠大於火槍;射程遠大於火槍;射擊精度高於火槍。造價上……簡直沒法比啊,火槍貴太多了……

2、……結果就是,東方軍隊繼續使用反曲弓。這麼好的武器,為什麼不用?即使現在看來,這種選擇是也正確的。雖然客觀上這個選擇大大延緩了火器發展進程,尤其是火槍、火藥的研發。

3、……我們使用的複合反曲弓性能太好,早期火槍一直無法抵消它巨大的優勢,以至它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紀才被性能更好的新式現代火槍取代。

4、……東方反曲弓從各方面都完勝早期前膛火槍,哪怕是燧發槍也沒用。

5、……反曲弓這種優異到令人絕望的性能,使得它一直堅持到使用現代火藥及子彈的針刺擊發後膛來複槍普及後(這其實就是現代早期步槍,不能算火槍了),才被徹底淘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很大程度上延緩甚至是阻礙了中國火槍及火藥的研發進程,遲滯了一大片領域的科技發展,譬如冶金、機械、化學等等。「

=======================================================

好了我們來梳理一下這些武器的相關歷史吧,弓和弩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火槍發展史:

人類手持火器在後裝擊發步槍(已經接近一戰那種步槍形式)前大略有三個檔次,按時間排列先後是:

1、火門銃:13世紀起的簡單手持火器,一根金屬管子,從銃口裝入火藥、木托和彈丸或箭矢後,從火門用火摺子引燃引葯,然後端著等火藥被引燃發射……

2、火繩槍:15世紀~17世紀中。有了葯池,打開藥池蓋,固定在機括上的燃燒著的火繩隨著你扣下扳機時撞在火藥上,從而引燃火藥送出彈丸,也就是說扣下扳機的時候就能發射,不用像火門銃那樣還得等一小會。

3、燧發槍:17世紀中~19世紀中。火繩被燧石取代,夾在機括上的燧石撞擊在和葯池蓋連在一起的火鐮上,一邊藉助這個槓桿作用打開藥池蓋,一邊因為燧石和火鐮的撞擊產生的火星掉入葯池引燃火藥,從而發射。這個結構省去了不停吹火繩和不停將火繩在機括上往前挪的麻煩。

當然這只是很大略的分法,細說的話光火繩槍也能分出三四代來……但是大家從這個時間可以看出,其實英國第一次爆揍大清朝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軍隊用的正是被這位汗青先生認為不如反曲弓的燧發槍~當然這並不是我們妄自揣測~
——引自《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英兩軍的武器和作戰效能》
當然了,僅憑一次鴉片戰爭的事實,是不足以論證汗青先生的錯誤的,因為這場戰役中變數太多,涉及了火炮、戰船、訓練等等原因。所以我們就把這些裡面的問題,一個個的進行一些分析。

一、反曲弓射程威力精度比火繩槍還強嗎?
汗青先生論點的核心就是東方反曲神弓擁有巨大威力和射程,壓過了火繩槍乃至燧發槍。

→ 它很大程度上延緩甚至是阻礙了中國火槍及火藥的研發進程。

那麼在同樣有反曲弓和火繩槍的時代的中國人是怎麼說這個問題的呢?

清朝都太晚,我們也不拿來說事,咱們直接用才見到火繩槍的明朝人來講述和這個問題

——《師律》明·范景文(1587~1644)

紅線部分內容是——

「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此鳥銃之所以為利器也。此鳥銃之所以較中,雖弓矢弗如也,此鳥銃之所以洞重鎧而無堅可御也,馬上步下,唯鳥銃為利器」

我們可見,在大明尚書范先生看來,鳥銃,也就是火繩槍,比弓矢射的准多了,威力更能洞重鎧甲,而重鎧面前弓箭可是很無力的,所以說不管精準也好威力也好,在鳥銃面前反曲弓要差的遠。


當然了,或許有人說那是做官的文人不懂行,那好我們看看大將軍戚繼光怎麼說的吧
紅線部分:

——「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猶可中金錢眼,不獨穿楊而已。」

那麼明朝趙士楨是怎麼說的呢?

——《神器譜》明·趙士楨(約1553~1611)

北兵不耐煩劇,執稱快槍三眼銃便利過於鳥銃,教場中打靶,鳥銃命中十倍快槍,五倍弓矢,猶自不服

那麼射程方面呢?

——《神器譜》明·趙士楨(約1553~1611)
「上古制人於百步之外,惟恃弓矢,謂之長兵。戰國時,始有弩箭、駁石,不過等於弓矢。自置銃用藥,以彈射人,則弓弩、駁石失其為利矣……自鳥銃流傳中國,則諸器又失其為利矣。「
……
「然後用魯密鳥銃出陣,零打於三四百步之外。「
相比於弓矢的百步射程,魯密銃(一種仿製自土耳其的火繩槍)能夠在三四百步準確命中,究竟誰的射程更大還需要多說么?因為歐洲戰場上採用密集隊列中近距離齊射以提升殺傷效力和震懾力就以為火繩槍只有幾十步射程,簡直是可笑。

——《清代八旗蒙古武舉探析》
從這裡可以看出,清代武鄉試在80步距離射一人高三人寬的靶子,也只要求9箭中2箭就好,後來還縮短為50步就好,這等精度、射程水平豈能拿來和火繩槍比?
所以很明顯,在又有反曲弓又有火繩槍的明朝人看來,不管是威力還是精度還是射程,火繩槍都實在比反曲弓矢好太多了,汗青先生和小將們所謂的反曲弓優勢根本不存在~
三、反曲弓是中國獨有的神器嗎?
首先需要確定一下:什麼是「反曲弓」?
反曲弓,「recurve bow」也,維基百科上的recurve bow詞條解釋如下:
『A recurve bow is a bow with tips that curve away from the archerwhen the bow is strung. By defini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curve and otherbows is that the string touches a section of the limb when the bow is strung. Arecurve bow stores more energy and delivers energy more efficiently than anequivalent straight-limbed bow, giving a greater amount of energy and speed tothe arrow. A recurve will permit a shorter bow than the simple straight limbbow for a given arrow energy and this form was often preferred by archers inenvironments where long weapons could be cumbersome, such as in brush andforest terrain, or while on horseback.「
渣翻譯:反曲弓是指一種弓梢在弓上好弦時彎曲著反離弓箭手的弓。按照定義,反曲弓與其他弓的區別是在弓上好弦時弓弦會觸碰弓臂的一部分。反曲弓相比相等拉力的直拉弓能夠更有效的傳遞能量,給予箭頭更大的能量和速度。反曲的構造使得較短的弓也能夠實現和簡單的直拉長弓相當的箭頭動能,因此它在一些不適合使用過長器械的環境下經常被射手使用,如在灌木叢、森林環境中,或是在馬背上。
光看文字,讀者對反曲弓的理解可能會比較茫然,這裡是一把典型的反曲弓——土耳其弓,在無弦、上好弦、拉滿三個狀態下的結構圖。其他的反曲弓和它大同小異。
關於反曲弓的歷史運用,維基百科曰:「Recurve bows made ou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used by, amongother groups, the Persians, Scythians, Cumans, Hyksos, Magyars, Huns, Greeks,Turks, Mongols, and Chinese. The recurve bow spread to Egypt and much of Asia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he standard weapon of Roman imperial archers wasa composite recurve, and the stiffening laths used to form the actual recurvedends have been found on Roman sites throughout the Empire, as far north as BarHill on the Antonine Wall in Scotland.[5] During the Middle Ages compositerecurve bows were used in the dri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ll-wooden straightlongbow was the normal form in wetter areas. Recurve bows depicted in theBritish Isles (see illust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Bow")[6] may havebeen composite weapons, or wooden bows with ends recurved by heat and force, orsimply artistic licence. Many North American bows were recurved, especiallyWest Coast bows.「
渣翻譯:
「由複合材料製成的反曲弓被這些群體廣泛使用:波斯人,西徐亞人,欽察人,喜克索斯人,馬扎爾人,匈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和中國人。反曲弓在公元前兩千年傳遍了埃及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羅馬帝國弓箭手的標準武器也是一種複合反曲弓,由加勁板條製成下彎端的反曲弓在整個羅馬帝國各地的遺址中都有發現,遠到蘇格蘭的安東尼牆地區。在中世紀歐洲,氣候乾燥的歐洲國家使用複合反曲弓;在多雨濕潤地區則使用木製直拉長弓。不列顛島一些古代繪畫中的反曲弓可能是複合武器,或是由加熱彎曲單體木弓的兩端的方法製成的,也有可能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許多北美洲的弓也是反曲弓,尤其是北美洲西海岸地區的弓。」
好像十個大家都有的東西么……

西徐亞人是曾經活躍在世界歷史上的、最早被文獻記載的游牧民族~這是他們銀瓶上刻畫的弓,反不反曲啊?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不死軍」,他們背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希臘人的陶瓶繪畫,畫中這些人用的東西是不是反曲弓啊?


羅馬圖拉真紀念柱,上面這些羅馬弓箭手用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薩珊王朝的銅盤,上面的騎射手拿的是什麼弓啊?

中世紀拜占庭壁畫,這些聖武士像拿的是不是反曲弓啊?

汗青先生眼中的中世紀歐洲弓箭手,為什麼他們拿的東西看上去也那麼像反曲弓呢?

再看看歐洲白人之外的人:


中亞帖木兒帝國

莫卧兒印度

汗青先生津津樂道的中國反曲弓很多民族都使用了,包括歐洲地區,還有長期落後於歐亞大陸的美洲土著

還有……重點來了!

西班牙拉文特史前岩畫上的反曲弓……
近乎每個時間每個地區都有的東西……


四、有反曲弓的其他勢力如土耳其是怎麼選擇的?
既然反曲神弓不是中國獨有的,那麼其他有反曲弓神器的勢力在火器時代走上了什麼道路呢?

前面已經說了,奧斯曼土耳其有反曲弓,而且土耳其反曲弓在世界上的名聲可比中國弓大得多~

那麼奧斯曼人是不是因為有了這麼牛的弓所以輕示火器發展呢?

大名鼎鼎的土耳其Janissaries——汗青先生可能不知道這支大名鼎鼎的精銳部隊,我姑且就按照《帝國時代2》的叫法稱他「蘇丹親兵」吧——蘇丹親兵這支曾經代表世界最強步兵水平的精銳部隊一開始是用弓的,為什麼十六世紀初就開始大量改用「圖菲克」火繩槍了捏?

再後來甚至直接模仿歐洲人玩起了排隊槍斃~這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己的仿歐式線列步兵~

再看看老毛子好了,老毛子在中世紀可是用反曲弓的,怎麼俄國的彼得大帝要建立一支模仿西歐軍隊玩排隊槍斃的軍隊呢?照汗青先生的意思他這改革豈不是越改越落後么?


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

正在與英軍交戰的邁索爾線列步兵~

錫克線列步兵~

印度的封建王公們,馬拉塔、邁索爾、錫克,為什麼在他們和歐洲殖民軍交手之後都開始模仿歐洲人搞排隊槍斃了呢?難道印度人缺反曲弓嗎?
好了,最後我們再回頭看看天朝自己是怎麼做的的:


為什麼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對火槍的重視就已經遠遠超過弓箭了呢?


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軍隊的戰術對火槍的依賴明顯大於弓箭呢?(火槍手佔一半,其他冷兵器近戰步兵和弓箭手加起來才占另外一半,作戰主要先靠火槍手進行「三疊」齊射~可就是這樣還是被純火槍的英軍打的滿地找牙~)
為什麼曾國藩的湘軍編製表裡面居然全是火槍手而沒有弓箭呢?說好的「優於一切前膛火槍」的反曲神弓去哪了??要知道這湘軍用的「鳥槍」、「抬槍」可是火繩槍,汗青先生可是說燧發槍都不如反曲弓的!

-------------------------------------------------------------------------------------------------------------------
-------------------------------------------------------------------------------------------------------------------

汗青先生《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一文其他槽點點節選

1、「中國弩很早就已十分強大且發達,長期保持著至少一到幾倍於弓的射程「

——明《武備志》
「弩者,怒也,一定之力,毋有增加。如常用弩,力有一百五十六十斤者,用箭不過重二錢,在五十步之間發則准而有力,苟貪射遠,難命中,且力弱不能洞堅。古云:"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是也。弓者,窮也,弓與人力各得窮盡也。如弓力四十斤,人皆可用,能發五錢重箭,何也?箭長三尺三寸,搭上弓弦,弦去弓背五寸,除去五寸仍餘一尺八寸,扯滿至彀,弓來合深,力盡,又加射者撒放之巧力,故箭發百步,仍能殺敵。其弩上弦只餘五寸至機,箭發只有五寸之力,弩已不能如弓之合深,人又不能施其巧力,故弩力雖大,用箭反輕,不能致遠。弓力雖小,用箭反重,百步猶有餘力。是弩之怒力不能及弓之巧力也。」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

百步有力的是弓,五十步外無力的是弩,被引為神器的神臂弓(根據後世畫作屬於踏張弩)也只是240步的最大射程,頂多和弓持平,汗青先生的至少是弓一倍射程的中國弩……只怕不太符合中國的現實吧?

2、「東方騎兵與歐洲騎兵在軍種上的最大的差異,其實就在於歐洲騎兵建制中根本沒有弓騎兵這一兵種,他們最多也只是有騎馬的步弓手。「

中世紀歐洲根本沒有弓騎兵?

話可不能亂說呦~
再說難道連東歐的波蘭、匈牙利這些傳統騎射(也用反曲弓呦)勢力都無視了嗎?


這幅圖也是銅版畫之一 講的準噶爾與清兵對射 可以看見清軍是有線列戰術的


三段擊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初期平定南方(雲南)的將領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 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近似於歐洲的半迴旋戰術


簡單一說,完整答案忙完手頭搞死人的工作後補完。
首先,這個戰術並不僅在歐洲出現,其實公允的說,歐洲出現的還算比較晚,最早大規模引入火器的義大利城邦戰爭里還不是經常看到,歐洲和奧斯曼的第一波火器大戰里也就是一個雛形,而同時期在明代和日本安土桃山的記載里已經出現戰例了。
其次,這個戰術受限於兩點,第一,火器本身的質量,齊射時候出現啞火還好,戰場炸膛會迅速打破齊射節奏,但大明自產火器的質量非常成問題(靠得住的火器基本要靠西荷葡三家的走私,而大明和走私的糾結關係就不用多說了)。第二,火器兵的訓練素質,實際上大明自有火器營以來,訓練狀況始終很差(主要是因為訓練成本,儘管明代有各種武備志都記載了火器操作和陣型,但是真實的訓練其實除了少數部隊以外,基本就是沒有訓練,養兵尚且捉襟見肘,哪裡有那麼多練兵的銀子),明末在東南和遼東作戰的壓力下才聘請荷蘭和葡萄牙僱傭兵到山東組織訓練,但只持續了很短一段時間,這批訓練出的火器人才最後還叛變了。沒有這兩點支持,需要士兵和火槍之間高度配合的齊射陣很難有效發揮實力。
最後,清代武備志里,實際上火槍的配置還是以三排齊射為主的,但是這個戰術的關鍵遠遠不僅在於排隊槍斃這個表層特徵,怎麼適應戰場實際上還要有很多條件,比如騎兵,比如炮兵(尤其是炮兵),僅僅形成線列齊射是很簡單的,基本上所有集中使用早期火器的部隊都這麼干,但是達到歐洲18到19世紀初那種戰術水平的卻絕無僅有。這其實是主要原因,除了軍事技術以外,形成一支以火器兵為主要步兵力量的軍隊對於一個前工業國家而言,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貴的,以三十年戰爭(炮兵、騎兵、火槍兵三位一體戰法的起點)和拿破崙戰爭(燧發槍戰爭的集大成)為例,歐洲主要參戰國的軍費都達到了天文數字,各個政府都已經瀕臨破產(其實歐洲戰爭在花錢方面一向都非常逆天,這催生了歐洲國家異常發達的中央財政體系和銀行業),要知道雖然總量遠不如當時的清廷,但是歐洲那時候已經基本達到現代財政體系的要求了,國家財政動員能力遠不是大清能比的,即使是明末,實際上在財政能力上,西葡荷等幾個國家裝備一支精英火槍兵的財力也遠過天朝。


誰說中國沒搞過排隊槍斃?

中國人敢迎著自動火器排隊槍斃。。。。。

塔山,獨95師:


別人問的是排隊槍斃式…
因為我大清沒有燧發槍,沒有刺刀。
當年古二爺開始玩排隊槍斃,科技樹上必須達成燧發槍和簧輪槍,老式燧發槍的平均射速差不多是每分鐘一至二發,至於我大清的鳥銃?你在搞笑嗎,火繩槍兩分鐘一發都夠嗆,還得是天氣好的時候,火力密度根本跟不上節奏,這就是為啥直到十九世紀,我大清還在列裝弓箭和弩。
再說刺刀,土共鑽山溝的時候已經是二十世紀了,還造不出合格的刺刀,對於我英明神武遠邁漢唐的大清來講,刺刀就是個笑話,火繩槍殺傷射程也就七八十米,搞排隊槍斃放完一發就是送,所以還要長矛手來配合,進入混戰還要靠刀牌手。
再加上我清的軍工業水準保持了明未以來的優良傳統,什麼鉛子比槍口大,火藥配方出錯,火藥受潮,用鐵皮卷槍管的事情對我大清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考慮到十九世紀的歐洲軍人報怨的新兵有三成在戰場上操作失誤不能開槍,套用到我清身上一輪齊射有半數輸出就是謝天謝地了。
更不用說關於軍隊訓練體系,指揮體系的事了,那是天頂星科技。
總之排隊槍斃這種戰術背後,是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與工業水平,成熟的商品經濟和行政體系,並不是我大清不想搞,而是搞不起。
當然,這個鍋完全可以甩給大萌和漢人劣根性的。


前一陣翻閱清《太祖實錄戰圖》(其實是乾隆時編纂《滿洲實錄》中的摹本,非常細緻的白描作品,可惜皇太極時代的原作不知是否還存在、現存何處),看到戰爭場景中一些火器挺有趣。我對軍事、兵器完全屬於一竅不通,不是為了支持或反對某一種觀點,只是借地補充一點圖像資料,也許和主題無關了。


排隊槍斃的科技早就點出來了,好多答主都提到了。近代清軍致命的缺陷其實是肉搏戰。
鴉片戰爭中,清軍用火繩槍和抬槍與龍蝦兵對射往往還能堅持一陣子,然而只要龍蝦兵來個刺刀衝鋒,清軍就會瞬間崩潰。
事實上刺刀肉搏的難度要比排隊放槍難得多,不僅需要點出套環式刺刀的科技,還需要近代軍隊強大的組織能力和愛國主義榮譽感。中國一直到抗戰時期都沒完全點出刺刀科技,真正實現逆襲是在一百多年後的tg在喜馬拉雅山下用三棱軍刺擊敗了繼承英軍拼刺術的三哥,然而此時刺刀也幾乎已經失去了昔日在戰場上的重要地位。


不說太多,排前面的幾個答案已經很詳細了。
就單一點,其時火器和與之關鍵的線型射擊等技巧我們祖宗那裡一直沒丟下,而現在的人卻不了解,原因在於:
一、近代清對西洋幾次大敗原因被簡單歸結為「不懂火器等先進技術裝備」。洋務派說我們不通「技巧」,沒錯啊,當時最先進的西方技術到什麼地步我們確實不知道,但明清傳下來的火槍傳統我們還在啊,打不過人家不代表我們沒有啊,鳥槍、排射我們有的,從幾十人到幾千人的火器陣型我們幾次大戰都有的,而且是重頭戲,從皇帝到指揮都懂的。
但我們當時火器陣就對付回蒙這些部落兵,偶爾應付下羅剎的小衝突和中亞摩擦,作戰技術沒漲過,落後了,所以洋務派說我們不懂,但不懂西方的,不等於東方沒有。奧斯曼也落後,但誰說人家不懂火器,土耳其人幾乎手把著手教會歐洲蠻子怎麼用火器的。
二、愚民政策。其時這才是主要,古代長期對民間持有殺傷武器保持戒心並努力削弱民間反抗力量。明清兩朝軍隊火器是嚴禁流去民間的,更恍論武器使用技巧和作戰陣型啦,這樣大殺器流去亂民手裡,官方剿匪得死多少人?!
所以民間只許有最基本的武力以自衛,連軍陣變化一類兵書都受到管控。民間還在用著軍隊早淘汰的劍 棍 弓,會的都是個人武術而非戰陣變化,就算哪天你突然造反,一兩個拿劍的武術家固然厲害,可幾百幾千劍客的組合根本拼不過幾千火槍兵騎兵,王朝才能久安。
所以一直到義和團大師兄那裡,槍還是怪物,讀書人每天想著科舉,就更沒功夫管這個了,久而久之,民間的認識告訴我們,祖宗沒用過槍,槍都是洋人的…


謝邀
這個問題吧,我還真的沒有樓上的大牛們能給的資料多。
但是,何止排隊槍斃,車堡戰術打明朝就有了好么!很不幸,我硬碟里一篇關於明代戰車與車堡戰術研究的論文,隨著我的硬碟壞道消失了。作者是台灣某大學某人,具體真的記不得了……要不然想拿出來說說的~
可是,有不一定就是萬事大吉,明清兩朝在軍事上的確持續不斷的進步,甚至清軍對火藥武器的重視也到了無比高的程度。真正導致清中後期對外失利的是跟不太上時代的軍制與政治。
最後,知乎古代近代軍事領域真的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不過這麼說某V也是不太合適吧。


推薦閱讀:

明朝若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否能保住華夏命脈?
黃宗羲、顧炎武晚年有沒有剃髮?
中國能成為海洋型國家嗎?
怎麼看歷史學家張帆說元明清是「大中國」漢唐只能算「小中國」?
一個漢朝人穿越到明朝,是否會有科技日新月異的感受?

TAG:歷史 | 軍事 | 武器 | 冷兵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