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是必然嗎?

關於什麼才是必然什麼又是偶然希望各位看官各抒己見哈


是必然。

秦對六國的優勢,從秦孝公時就開始了。所以賈誼《過秦論》一開篇就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孝公即位初期,秦國的國際地位還很低,所謂「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但到孝公末年,秦已然以強橫的國力面對山東六國了。

孝公為秦國所做的工作,主要有這麼幾項:

1、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商鞅變法的意義,無論如何高估也不為過。他廢井田, 開阡陌; 重農抑商 ,獎勵耕織; 實行連坐 ,厚賞重刑,獎勵軍功,禁止私鬥; 合併鄉邑 ,推行縣制; 徵收軍賦 , 統一衡制 ;遷都咸陽,謀求東進。從而從根本上,對秦國的政治、經濟、戰略、文化進行改革,將原有的舊體制打得粉碎,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軍國體制。《史記·商君列傳》稱「行之十年, 秦民大悅, 道不拾遺 ,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 怯於私鬥,鄉邑大治」。這「道不拾遺、山無盜賊」估計是誇張,但「家給人足,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則應該是事實。

當然,六國也有變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等。但如果把它們和秦國的商鞅變法對比,就會發現六國變法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不如。

2、奪取河西。河西指的是晉陝之間的黃河河道以西至洛水之間的地區,這一地區在春秋時本為秦國疆域,當年秦晉兩國曾在河西展開數次決戰。但到了戰國初年,秦國國力大為衰退,卒為魏國所奪。魏文侯奪取河西之後,交由吳起鎮守,魏武侯曾說河西之地為「魏國之寶也」,這是對河西之地戰略地位的清醒認識。秦國要 向東發展,必須重新奪取河西之地,用商鞅的話來說,就是「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徙,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於是在孝公時期,秦國接連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同時還聯合山東趙、齊、楚等國家同時對魏國發動進攻,即賈誼所謂「連橫而斗諸侯」,《史記索隱》引《竹書紀年》曰:「二十九年五月,齊田朌伐我東鄙。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衛鞅,我師敗績」。《魏世家》雲「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最終取得了河西的大部分土地。魏國失去河西,徹底喪失了和秦國逐鹿的資本。吳起被讒離開河西之時,痛哭流涕說:「西河為秦取也不久矣,魏國從此削矣。」至此終於得到了驗證。

秦孝公死後,惠文王即位,他繼承孝公的基業,再接再厲,「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守要塞之郡」,使得秦國的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

1、奪取巴蜀。秦惠文王更元9年(公元前316年),秦派司馬錯伐蜀,巴、蜀皆亡,其地盡入秦版圖。奪取巴蜀,使得秦國版圖擴大了一倍多,這又是秦國勢力的一大擴展。史稱「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2、奪取漢中。秦惠文王更元13年(公元前312年),秦與楚大戰,《史記·秦本紀》:「庶長章擊楚於丹陽,虜其將屈匄,斬首八萬;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漢中的奪取,使得巴蜀與關中連為了一體。

3、奪取上郡。秦惠文王9年(公元前329年),秦國攻佔了魏國河東的汾陰、皮氏及焦等地。次年(前328年),魏國又割讓包括少梁在內的上郡十五縣。至此,秦國基本控制了陝北的黃土高原。

4、奪取函谷關。函谷關對於秦國之重要自不待言,這一佔領要地就是在惠文王時期得到的。函谷在春秋時叫做「桃林之塞」,為晉國所有,晉國曾派詹嘉處瑕守桃林之塞,以阻秦人東進之路。後來三家分晉,桃林之塞落到了魏國手中。現在這一戰略要地終於從魏國人手中奪了過來。秦一得到此地,就立刻修建關塞,是為函谷關。自此而後,函谷關就成為了秦國門戶,函谷一天不破,戰火一天燒不到秦國本土。六國疆土烽火遍地,甚至國都被圍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唯有秦國本土幾乎未遭兵燹,這都是函谷關的作用。

惠文王的開疆拓土,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此之後,秦國國力已經遠超山東六國,秦統一天下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這麼評述這段歷史:「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確是的評。

到了秦昭王時期,秦國憑藉強盛的國力,對山東六國已經是完全碾壓的形勢了,這時六國提起秦國,往往稱之為「虎狼之國」,其畏懼之態,昭然若揭。

在這一時期,秦國主要是在戰場上不斷削弱六國。如秦昭王13年(公元前293年)的伊闕之戰,白起大勝韓、魏聯軍,斬首24萬;秦昭王28年(公元前279年)的鄢之戰,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國軍民數十萬;秦昭王34年(公元前273年)的華陽之戰,白起又大勝趙魏聯軍,斬首15萬;秦昭王48年(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白起又坑殺趙軍主力45萬。其他的戰事暫且不說,就單單是白起指揮的這四次戰役,就殺死趙、韓、魏、楚國軍民一百萬以上。遭受這麼嚴重的損失,六國還有什麼實力可以阻止秦國的統一?


當我們翻開整部中國歷史,我們將會發現,秦滅六國的劇本,在秦以前就已經拍過一遍了,西周滅商,同樣是來自西方的被中原視為異類的周人裹挾著眾多的蠻夷滅亡了當時的華夏正統商王朝。

在周武王的戰前動員《牧誓》中我們可以看到——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而「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庸:在今湖北房縣。蜀:在今四川成都一帶。羌:西戎部落,在今甘肅境內。髳:西戎部落,在今四川東部。微:在今陝西郿縣。盧:在今湖北西部。彭:在今四川彭宣縣。濮:在今湖南沅陵縣。

這些周人口中的所謂「我友邦冢君」,沒有一個是處於當時華夏核心區中原的,叫難聽點,都是些蠻夷之邦罷了。而秦人,之前也一直被東方諸國視為蠻夷。「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可見什麼正統不正統的,無非是口舌之爭罷了,打贏了的,自然就代表了正統,所謂「堅決支持黨中央,誰在中央支持誰。」

而秦滅六國,是歷史的繼承也是歷史的發展。

在秦以後、唐以前的中國大地,這個劇本還翻拍過不知多少次——漢以關中滅楚得天下、前秦以關中一統北方、北周以關中一統北方、隋繼北周得天下、李唐起家河東卒以關中取天下。在中國前一千年的歷史中,關中配上巴蜀,無往而不利,彼時關中作為華夏文明最先開始的地方,氣候優越、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太史公在《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重為邪。及秦文、、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獻公徙櫟邑,櫟邑北卻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昭治咸陽,因以漢都,長安諸陵,四方輻湊並至而會,地小人眾,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則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饒卮、姜、丹沙、石、銅、鐵、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馬、旄牛。然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襃斜綰轂其口,以所多易所鮮。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唯京師要其道。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關中不僅富庶,而且相比關東六國,山河形勝、易守難攻,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就是帝王之資啊!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道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雖小邑,伐並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後來漢定天下,立都何處,廟堂也有爭論——

劉敬說高帝曰:「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餚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留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

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這是劉敬對高祖說的話)

終究也是決定定都關中。關中是天下形勝所在,秦據此地,勝則席捲天下,敗則閉關可守,容錯率比東方六國大太多了。戰國時期同樣的超級大國齊國,正是因為地理原因,沒有如同秦國這樣的天險,直接導致樂毅以五國兵伐齊,濟西一戰,齊國一戰戰敗,就把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樂毅由此盡下齊城七十二,齊國一統天下的夢徹底滅了,自此一蹶不振,可見一個安全的地理形勢多麼重要。

秦國的統一,我認為是必然的,前面所說的就不複述了,還有幾點在於:
1: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鄭國渠建成之後,太史公的評價是「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

——不愧是第一男神始皇帝,即使明知道受到欺騙,明知道是敵人的陰謀,但只要是有利於秦國的事情,就決然的支持,這樣的見識這樣的氣魄!畢竟千古一帝。

2:司馬錯伐蜀
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秦國戰略縱深大大擴展,有了一個真正富庶的大後方,由此高居楚國地勢上方,此後攻楚,浮江東進,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白起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楚王之先人。這樣的情況同樣也是後代所有江南政權的噩夢。

3:商鞅變法。
這點不必多談了。

下面略微回顧一下歷史——

這是春秋時期諸國形勢圖

這時的秦國被統一的晉國扼得死死的。

這是戰國開始時諸國形勢圖,韓趙魏三家分晉,秦國東進的最大阻礙蕩然無存。

但是繼承了晉國核心區域的魏國,在戰國開始時依然佔盡優勢,東卻齊國,西面,陰晉之戰,名將吳起率領五萬魏軍擊敗了五十萬秦軍,逼迫秦國遷都,魏國盡奪河西地,滅中山、包新鄭、圍邯鄲,戰國初期魏國四面出擊,好不威風!但是失去了晉國那樣統一的形勢,魏國版圖割裂的過於厲害,如此四面出擊,等於四面樹敵,最終,在秦、齊、趙、韓四國的聯手打擊下,魏國徹底被打壓了下去,齊軍在著名的馬陵之戰,大破魏軍精銳十萬,俘虜魏國太子申,同時商鞅在西面率領秦軍重奪河西之地,魏國從此元氣大傷,不得不臣服於東方新霸主齊國之下。梁惠王對孟子哀嘆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公元前280年,樂毅率燕、趙、韓、魏、秦五國兵破齊,與秦國並列東西二帝的齊國就此中衰。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阻止秦國一統的最後堡壘趙國就此只能苟延殘喘。

秦王嬴政即位時,天下的形勢已經如此,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來,秦國的統一,已經勢不可擋。

由此可見,在硬實力上,只要關東六國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假如從前晉國沒有分家,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那麼秦國的實力對於關東六國就是碾壓的,這是硬實力上的碾壓,一年不能統一,十年百年,終究是秦國統一東方。何況秦國王族確實是運氣好,一代一代明君輩出,將秦國推向帝業的巔峰。

及至嬴政即位,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滅六國,自是應當。


不是必然。秦國的隱患不在戰陣之中,而在廟堂之上。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興衰受君主素質的影響極大,對於國家資源高度集中,君權強盛的秦國尤其如此。
從孝公時代開始,秦國至少經歷了三次政治危機:
第一次是孝公死後,惠文王車裂商鞅。惠文王即位時已經19歲,軍政諳熟,且商鞅新法已經深入人心,人亡政不息。因此車裂商鞅對秦國內政外交的影響都不大。但如果孝公早死幾年呢,舊勢力會不會復辟?已經奪下的河西之地會不會再吐出去?楚悼王、燕昭王的例子就在眼前;
第二次是秦武王死後的繼承人危機。秦武王意外死去後,年少的昭襄王從千里之外的燕國回國即位,可謂主少國疑。在昭襄王二年就發生了贏壯謀逆事件,六年又發生蜀侯惲的反叛,可見昭襄王的君位並不穩固,只是依靠宣太后和魏冉的手腕才能順利即位並穩定朝局;
第三次是秦國在三年之內,連喪三位國君,即位的嬴政又只有13歲。如果即位的不是始皇帝這樣一個英明有為的君主,而是像趙王遷、齊王建這樣的昏君,單單嫪毐之亂就足以令秦國大亂。

秦國英主迭出,且數次繼承人危機都得以有驚無險的度過,是秦國能夠最終統一的重要原因。同一個秦國,孝公之前有五世之亂,始皇之後又有趙高之亂。如果類似的動亂髮生在秦國的擴張階段,統一的勢頭被延緩甚至逆轉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個問題之前看到了,但一直沒回答,今天偶然間翻到,看到了不少答案,也給了我不少靈感,就湊合著回答一下吧。

先說說什麼叫必然和偶然。


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這叫必然;餓了吃壽司,困了睡沙發,這叫偶然。


放到這個問題里,必然的事只有一件——天下統一。至於經誰手統一,這是偶然,不是必然。從我們後世往前推算,一切皆是必然,因為有因有果。但事實上,這些原因很多都是偶然。


正經開始回答問題。


1.地理優勢。秦國的鄰國是楚、晉(包括其附庸),這三國保持了一種平衡,當然,這不是因為秦國強大,而是晉楚爭霸的結果——晉楚都不願攻打秦國。秦國在當時也不是霸主之國,而且受限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認可,戰略價值不是很高。這一方面確實保障了國家的安定與發展(秦國地理位置相當好的,涇水渭水從中經過,再加上興周之地也在秦國,秦國的農業發展雖然稱不上特別優秀,但還是挺不錯的),但另一方面對外侵兼并較少,也沒法得到更多的發展。秦穆公時期稱霸西戎算是一種抗爭,為秦國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畢竟土地是第一生產力啊)。總的來說,春秋時期的秦國,大部分時間是在安心種糧的。


小結:涇渭之地,周興之地,崤函之固,河西之地(後被魏奪取)做屏障,安心種田還是很有前途的。再加上稱霸西戎,外部環境對於秦國來說還是很安定的,為秦國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三晉同盟破裂。這裡提到這個,很多人都會覺得很奇怪,但其實這是秦國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真的很有必要提一下。三家分晉後,秦國的鄰國就是魏國。魏國在文侯魏斯的治理下大治,李悝變法後的魏國成為天下霸主。魏軍在吳起的帶領下力克秦軍奪走河西之地,秦國東部的屏障實際上是被撕開了一個口子,秦國面臨了巨大的危機。但很可惜,隨著魏武侯的即位,魏國戰略中心大幅東移,三晉同盟瓦解,加上後期吳起不受重用,秦國得到了喘息之機,為後來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業崩潰,秦國趁機奪回河西之地並重創魏國埋下了伏筆。


小結:魏文侯時期秦國被全面壓制,武侯時期秦國得到喘息,惠王時期秦國重奪河西之地。


3.明主執政,名臣輔政。這裡就得先提一下秦孝公趙渠梁了。秦孝公時期正好趕上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業崩潰之機,他的舞台明顯要好很多。魏相公叔痤在武侯時期排擠了吳起,同時,在臨終之際未能說服魏惠王,使得商鞅未能進入魏國政治中心,這也算是挺偶然的一件事。商鞅之所以能去秦國,除了秦孝公求賢若渴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魏國和秦國過節很大(河西之地的爭奪),再加上距離很近(魏都安邑距離秦國很近),更容易實現商鞅自己的抱負(秦孝公最迫切的希望就是重奪河西之地)。後來的秦國國君都還算是比較開明的,而開明的君主治下必然會有優秀的謀士將領,這也為後來秦國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小結:秦孝公趕上了霸主魏國四面楚歌的好時候,商鞅趕上了在魏國不受重用而秦國求賢若渴的好時候。之後的事情,也大概如此,畢竟,良禽擇木而棲,秦國強大了,願意投奔而來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


4.變法效果。商鞅的變法內容就不多說了,大家應該很了解。其實總的來說,商鞅變法跟李悝變法區別並不大,而且都是很徹底的(別小看李悝變法,不要認為魏國衰落了就想當然認為魏國變法不徹底,其實魏國的變法相當成功,魏國是自己戰略過於混亂,死在自己的盲目中;而秦國目的很明確,就是打河西,最終,在孝公與惠文王手下,魏國大敗,河西之地再度回歸秦國之手)。在這裡,我只想說,不要過度美化商鞅變法的成果,商鞅變法的成功是有很多偶然性的,其中穩定的外部政治環境與開明的統治者是最重要的兩個,李悝變法是因為武侯惠王時期外部環境大變動導致魏國經濟軍事大崩潰才沒能將成果繼續保留下去,如果還是文侯時期的戰略,秦國能不能捱到孝公時期都是問題。


小結:商鞅變法強化了秦國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而此時的其他六國不停撕逼,秦國仍舊可以安心種田,坐收漁利。包括後來秦國的種種其他戰略,滅義渠、滅巴蜀,都是為了鞏固後方,為了給自己更多的後方保障。


就分析到這裡吧。後面其實還有很多的偶然,包括齊國和趙國的變化,懶得寫了,願意思考的人可以自己查查資料。


說到底,秦國能夠脫穎而出,只是在彼時彼刻,他站在了對的位置,僅此而已,沒有那麼多必然。


種種偶然的機會都被秦國抓住了,於是,秦國最終統一天下。


秦滅六國,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必然性體現在:
一,秦國始終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商鞅變法後,秦國就開始富強起來,開阡陌廢井田,農民種田就有爵位,大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秦國對於手工業者和商人也很重視,寡婦清,呂不韋都是秦王座上賓,都江堰,鄭國渠,靈渠這些大的工程可以說是流芳百世。坐擁關中和巴蜀,秦國的生產力達到了碾壓六國的水平,長平之戰趙國輸在後勤上。加上又奪取了韓楚鐵礦,秦國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二,秦國始終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四大顯學,秦國對於儒家不待見,但是法家在秦國半壁江山,墨家有秦墨,老子在秦國寫《道德經》,百代尤行秦時法是對秦國最大的褒獎,政治文化上,秦國是武王伐紂後的又一大變,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

三,秦國始終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當時的六國,還沉迷在腐朽的貴族統治中,尤其以楚國為首,爛到骨子裡,六國都有不同程度的變法,不過半途而廢,趙國還沒有變完,就被腰斬了。從春秋戰國到秦漢,貴族逐漸沒落,手工業者,自耕農,商人地主,軍功階層走上舞台是大勢所趨,唯一順勢而為的只有秦國,所以說秦國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六國人民紛紛來投,從商鞅張儀到李斯尉僚,可以說六國被滅,一半是自己人的功勞。因為六國已經不能代表自己人民的利益。秦國蠶食三晉,老百姓經過訴苦運動、三查後,當下就鐵了心跟著秦國干,有地種,打仗還能光宗耀祖,運氣好封個爵位。誰不幹?

所以說,滅六國的不是秦國,而是六國自身,不是因為賂秦,而是不能體現三個代表的精神。

當然,偶然性也有,比如:
一、商鞅死後,惠王沒有廢除新法,反而把老貴族全部搞掉,吳起死後,老貴族也被太子殺光,但是卻沒有堅持新法,六國有人才,魏國齊國趙國楚國都盛極一時,燕國也曾"北帝",不過都因為繼承人的原因一蹶不振,所以秦國強,繼承人也是很大的原因,這是偶然,不過這種偶然又蘊含在遠離中原浮華,繼承者們都沒有沾上不良習氣這種必然里,可以說,秦國的繼承者們比韓國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嬴盪這種混不吝的,也是武勇而死,死後也沒有動蕩。趙武靈王晚節不保,不然長平之戰很難說啊。

二、秦國內亂其實不少,奈何有高達,嬴政剛即位,滅了嫪、呂兩大勢力,這其實是秦國本土派和外來派的一次火拚,所以嬴政順勢逐客令,可惜被李斯說服了,因為嬴政有統一天下的慾望,本土派和外來派的利益一致,所以可以緊密合作,再次體現了秦國始終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說到底,統一天下的野心體現在秦人的潛意識中,五百年大出於天下,所以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綜上,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


從秦孝公一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連續整整七代帝王沒有犯過一個重大錯誤,何止是必然,簡直是必然!


我來用個遊戲里的例子亂入一下,姑且一說,不算嚴謹,大家聽聽就好。

下圖是大航海時代的地中海。

  在大航海時代前期,地中海是連接亞歐非三種文化的十字路口,在造船和遠洋航行還沒開始的時候,這裡的近港貿易是整個遊戲里發展最快的。

  之後,隨著造船技術和遠洋貿易的開始,這個十字路口開始往西移動,威尼斯的手開始越過那不勒斯和錫拉庫薩,伸向熱那亞、卡爾維、比薩這個黃金三角。

  再往後,下圖左邊加勒比的開放和右下方西非黃金海岸的黃金和煙草貿易,讓中遠程貿易開始興起,整個大航海時代的貿易中心開始移到西班牙,塞維利亞,原因很簡單,十字路口,交通方便。

  再往後,葡萄牙探險者繞過了最下方的開普敦好望角,開闢了右邊印度的寶石線路,遠洋貿易開始了。大家會把貨物先從印度拉到里斯本或塞維利亞,然後再分散到北歐或者地中海沿岸,里斯本又成為了貿易中心。

  此時英國人終於被那個鳥不拉屎的不毛之島逼上了海盜之路,幾乎每個伺服器里,英國海盜都是非常多的,如果你仔細研究下英國幾個屬地的特產,會發現,他們的礦產非常適合做軍火,但是糧食和日用品非常匱乏。

  再往後,遠洋越走越遠了,東南亞香辛料的興起了,探險者穿過馬六甲,建立中國和東亞航線,就沒必要多說了。

  這一連串的動作,幾乎在大航海時代OL的所有伺服器里都會上演。

  換句話說,隨著時間和科技的發展,世界經濟中心的遷移趨勢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預見的,只有少數伺服器會出現荷蘭代替英國,威尼斯拿下熱三角,法國代替西班牙跟威尼斯在東地中海死磕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真的很少。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幾乎決定了之後所有的事情,換句話說,一個國家或者這個國家裡的人,將來會發生些什麼,在國家誕生和國民出生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定的差不多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

  秦國滅六國是必然嗎?

  不一定,趙國就差一點把秦滅了,只是那場大戰,他們運氣差了點,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假設可以這樣問:從地緣上看,內陸地區崛起的軍事力量統一中國是必然的嗎?


試著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秦滅六國勢必行之!為啥?


小麥的助力。

為何?各位看官請移步多年之前看到過的一則文章,上面的講解夠詳細。

666鏈接在右——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1-05/13/c_13873108.htm

利益相關:本科農學 所以看這些新聞時候多長了一個心眼。

小麥的助力,從無產階級馬導師的唯物史觀來看也不無道理。政策屬於人治,唯物史觀告訴我們:英雄對於時代進步可能有推動/阻礙作用,但是大趨勢是個人所抵擋不了的。說英明威武雄壯的大秦國國君都有點偏唯心了。馬克思兩大創造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唯物史觀在研究歷史問題的時候很有作用。
秦滅六國所依仗的這個大趨勢就是小麥的推廣所帶來的大秦國力空前提升。當然小麥裡面豐富的營養可以說增強了秦人的體質。老百姓吃的飽了沒事做,文化、足以改變時代的小發明小創造、製造工藝自然能夠繁榮發達。例如秦朝的箭就很厲害,屈原在《九歌·國殤》裡面寫道:「帶長劍兮挾秦弓」。

當然還要有大秦之地適合小麥的種植才促成了千古帝王之業。各位是否還記得初中課文《三國志》隆中對裡面諸葛軍師這樣說的:「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高祖的帝業建的時間(公元前202年)離秦統一天下(公元前221)近。那個年代只十九年的時間生產力的飛躍幾近扯淡。《三國志》作者陳壽先生能看到的資料可能傳到我們這時候不免有諸多遺失,所以私以為他的話也比較有說服力。

小麥從西方傳來,秦地在大周的最西邊必定首先受益。下為戰國七雄大致方點陣圖。

另外愛大師曾經說過「一切偶然性蘊含必然性」。貌似偶然中的偶然,實則必然。結尾的話:謝謝簡白首贊,之前的回答沒時間,只寫了幾句,不是這個贊也是忘了。現在更新,以饗贊者。
願答案不要就此埋沒。
2015-02-10 23:23


三家分晉


最核心的要點在於制度上的碾壓,類比於英國碾壓清朝,秦國對於六國是中央集權制碾壓帶有奴隸制殘留的貴族封建制。秦的大勢建立在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將生產力轉化為戰鬥力的基礎上的,所以秦的統一是必然的。哪怕秦孝公之後連出昏君庸臣,只要其制度不荒廢,無非是晚個百十年統一。


說實話,假如你是春秋戰國人,一篇長分析,說秦必滅六國,那是智者是牛逼。
幾千年過去了你啥都知道了,從結果推過程,有 意 思 嗎?
這叫以果推因,俗稱馬後炮。
世上哪裡有必然的事情?哪裡有100%的絕對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這種絕對詞出現的選項是第一個要排除的嘛。
建議題主改問哪些因素促使秦滅六國,可能可以達到討論的效果。


第一,秦地理位置好。居關中之地,國強出關制天下,國弱據險塞守無憂哇。

第二,秦變法後中央高度集權。

第三,水利工程搞得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鄭國修鄭國渠/原本還是韓國施的「疲秦之計」吶。)。坐擁天府之國,國家有糧有錢,有生產力有馬匹有資源也有兵員啦!

第四,三家分晉。晉國衰落。

第五,「奮六世之餘烈」。六代英主,就沒一個昏君。就連那個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為君的短暫三年里,都完成了「平蜀叛亂、攻取宜陽,奪楚商於之地」這樣的歷史使命。


以你現在呼吸的時間為準,過去的事事事必然,稍後的事事事偶然,歷史是由無數個偶然形成的必然,這話不是蓋的


以今觀古都是必然,以古觀今都是偶然。


秦滅六國,不是必然,東齊西秦南楚北晉都有概率統一。而更大的概率是沒人能統一,類似歐洲的狀態才是大概率事件。秦國在戰國後期150年的時間裡連續出了四個雄主,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偶然性極大的低概率事件。

當時為什麼是秦國統一天下而非楚國? - 無名的回答


分久必合 統一是趨勢,只不過秦本身地理位置最有利,綜合國力最強;加上商鞅變法後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國富民強啊 當然也離不開國君勵精圖治,對外策略正確,還有將帥英勇善戰。 從各項數據上看 秦相比六國都有很大優勢,特別是雄厚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所以秦統一是大勢所趨,如果覺得秦統一是偶然的 實際上偶然之中往往存在著必然的因素!


是必然。
秦滅六國,當然有秦國君主勵精圖治、地理優勢等,但更重要的是勢——中央集權代替分封而治。

1、春秋戰國是中國大戰亂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但無論儒家法家老子鬼谷子,都不一而同的指向了中央集權,都對分封而治帶來的連年戰亂深惡痛絕。

2、秦國各種制度變革,都是不斷加強中央集權,消滅貴族勢力,這種制度變革又不斷帶給秦國國力的增強,不斷引導秦國往加強王權的方向發展。到秦始皇到達巔峰,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車同軌書同文都是千秋功業,可惜就如後世的隋朝,勞民太甚而亡。

3、再看楚漢之爭,是西楚霸王能力差,劉邦能力強嗎?當然不是,項羽的政治理想是回歸六國時代,而劉邦在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已經從本能上意識到中央集權能發展,所以短暫的六國時代,唯漢越來越強大,最終贏得天下。

所謂形勢比人強,歷史大勢浩浩蕩蕩!


覺得《阿房宮賦》中的這一段非常適合作為答案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對現在的中國也是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的,現在的政府必須要引以為鑒。


是必然,已經發生了的確鑿無疑是必然的。


我覺得歷史上不存在什麼必然,只是概率的問題.

秦滅六國僅僅只是概率很高,估算超過90%.歷史也會倒退,只要是人參與的事,就會有很多變數.比如孫策被刺,曹操遇到陳宮,宇宙無敵金大將軍.....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中國上古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