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對家人反而不如對外人態度好?


謝謝邀請,我喜歡回答這類理解人類行為的問題。

我在諮詢工作中使用的一派理論,經常使用「認知」這一概念去理解人的主動行為。換句話說,人所以做出這樣那樣的事,無論看上去多麼荒謬不可解,都是背後或明顯或隱蔽的想法所致。

想法有不同的層次,外顯層次的想法當然一目了然,例如:「我就是要氣氣他」。
你看,家人有親疏遠近,有愛恨情仇。越是親近的家人,因為朝夕相處,摩擦碰撞,積累負面的情緒和想法的可能性,反而比普通的外人(同事、鄰居、朋友)更為高發。賭氣也好,怨恨也好,鄙夷也好,疏離也好,失望也好,關係層面的衝突表現到態度層面,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

但真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內在不可見的想法,我們稱之為潛在信念
比如這樣一個潛在信念:「我們可能會受到外人的傷害」,就可能導致題目所說的行為。
因為有危險,所以要討好。舉個例子就好說了:就是在一個事實上的危險情境,這種信念直接上升到現實的層面,行動策略可參考一個最近很熱的回答:女友被調戲應該怎麼辦? 如果從表面現象來看,斌哥給了女人一巴掌,給小混混點煙,這態度倒掛得是有點匪夷所思。但仔細想,從那時的條件來看就只能這樣。態度差的背後,是真心愛護你;而態度好的背後,是遲早把刀子捅回來。
當然你會認為斌哥是明白人,這樣做很明智。因為當時的情況確實兇險。
可是很多人在不危險的情境中,會持有同樣的信念,當然是潛在的,未必能上升到意識層面。比如我有天在商場坐電梯,人多氣悶,有個小朋友嫌不舒服,一直在大哭要下去。他的媽媽——面紅耳赤的一個農村婦女,嚴厲地捏住他的嘴:「不要哭!哭什麼?」橫眉怒目地瞪她的孩子,試圖用這種兇狠來加重命令的效力。然後,她又有點驚慌地抬起頭,看了一圈我們,尷尬和乞憐地笑了笑。

如果做個類比,這位婦女在電梯運行的半分鐘內,行動策略和斌哥一模一樣:打擊親人,討好外人。區別只是一個是真危險的情境,一個其實很安全——只是在她的信念中存在風險。這樣的信念會導致她情不自禁地驚慌:如果孩子繼續哭叫,會不會惹惱旁邊的人?會不會遭到敵意?會不會受到指責和攻擊?——儘管仔細一想,就算是吧,哭叫聲是會讓人們不耐煩,可那又怎樣?難不成下一步有人就戴上黑手套掏槍?——但是通常來不及向下想。她的想法剛到達前一步,就會立刻促發行動。以後她再形成了習慣,做出反應的速度還會更快。這就是潛在信念影響行為的整個過程。
「老婆,受不了你拖拖拉拉的!趕緊!遲到了他們會不高興的!」
「寶寶不許哭!在叔叔家要是不聽話,叔叔阿姨要生氣了!」
「別人問你話要答應!在家裝深沉也就算了,在外邊就別給我這副死樣子,聽見沒有!」
凡此種種,驚慌失措地生怕惹外人不高興的,都是源於這種信念。

另外一種潛在信念,可能導致對家人態度不好的,可以叫做「態度有啥用,物質最重要」。
有這種信念的,覺得已經為家人付出不少了。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賺那麼多錢就為給你買這個買那個,現在怎麼了?我脾氣不好不可以嗎?在外面裝了一天孫子,還讓我回家在老婆面前裝孫子?
也有知友提到了這樣一種信念:「家人安全,不會真的對我生氣」。
還有人的信念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以後可以慢慢彌補」。
還有很多很多……大家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對號入座。這些信念有時是適應的,有時則弊大於利。比較麻煩的一點是,很多信念內化之後,自己是不自知的。這就是很多人會長期保持著一些外人看來離譜的信念的原因。好在通過內省和交流(尤其是交流,旁觀者清),還是能讓它們慢慢清楚起來。只要能意識到自己的信念就好了,隨著閱歷增長,心智成熟,它們總會越來越適應的。


1、期望值

陌生人隨便對你好那麼一點,你就很感動;身邊的人對你再怎麼好,你都很難察覺。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你對他們的期望值不同。你對陌生人毫無期望,但對身邊人期望卻很高。

期望值 = 吸引力 * 可得性

你對王思聰沒有期望,因為雖然他價值很高,但你無法得到他;你對路邊的民工沒有期望,因為雖然容易得到他,但是他價值太低。他們人格上確實平等,但是客觀的吸引力和可得性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你對一個人的期望值。

你對家人容忍你的期望非常高,因為可得性在非常穩定的一個高水平狀態;你對外人容忍你的期望很低,因為可得性非常不穩定。一旦這個外人變成男女朋友甚至老公老婆這樣的高水平穩定可得性狀態時候,期望值又高了,而這時候如果雙方沒有很好的適應這個變化,就會產生很多矛盾。

2、滿意度

一個人失望,往往是自己的期望值跟對方實際行為有太大的差異。例如,有個男孩在情人節買了一束花給女朋友,結果他女朋友非常不滿意,因為她一直期望他會給他一個驚喜;另一個男孩在情人節買了一束花給女朋友,結果他女朋友非常滿意,因為這個男生從來都是粗心大意沒有在意過節假日。同樣的行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效果?

滿意度 = 行為 - 期望值

3、行為

那為什麼人們會有不同的行為呢?以上面這個情人節送花為例;為什麼有的男孩會送花,有的男孩不送?這又牽扯到很多原因,例如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人都是善於跟女孩溝通的,那麼這個男孩大多也會送;如果周圍人都是悶在家裡打遊戲的,那麼這個男孩可能就不送;又例如家庭影響、宗教習慣、地區差異、教育程度、自己個人經濟能力等等,都有可能影響。但是本質上來說,一個人長期的行為習慣,以及所作所為呈現出的這個結果是跟他所受激勵與成本有關的。

行為 = 激勵 - 成本

所以,當一個人對待家人的態度跟對待外人的態度跟激勵與成本有關。你通過努力,有可能可以從外人那裡得到你尚未得到的價值,自然你的態度就好。而你無需努力,已經獲得了家人(特別是母親)所能給予的絕大部分價值,自然你的態度相對就。。。


PS:以上主要觀點在研究親密關係領域的幾種重要理論里都有提及,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拓展閱讀,關鍵詞是社會學習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社會生態模型理論。


其實我們對誰都不好,對外人好那是裝出來的。


贊得票最高的@李松蔚的回答。但是下翻時看到不少回答說「這就是親人和別人的不同」、「在家人面前可以脫掉偽裝」,瞬間怒了。

對家人態度不如對外人好,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

除開一些特例,比如提到的女朋友遇到小混混的事情,採取那種手段是為了雙方都好,跟多的時候,對家人態度不好只是慫包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

從小到大看過太多這種現象:
媽媽在路上罵正在哭的孩子,恐嚇說「再哭就不要你了」「你看叔叔阿姨都在嘲笑你」;
母親大著嗓門和開價過高的攤主討價還價,青春期的少年在一旁不屑,說「不就一點小錢嗎,有必要這麼大聲?丟我的臉啊!」
在外面對人低聲下氣,回到家面對另一半卻頤指氣使,理由是「我在外面這麼累,受盡了氣到家裡難道還要繼續脾氣好?」「你就不會體諒我嗎?」

太多太多。
但縱觀此事,無非是以下幾點:
第一類:想要脫離自己和親人的關係,讓旁人不要認為自己和親人很親(媽媽打小孩例)——為了顯示自己不是「同流合污」,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說白了,就是用自己對親人不屑試圖換取他人的尊重。(這是傻了嗎)
第二類:覺得在親人面前應當無所顧忌,放下「偽裝」,展現最本質的一面(就是人性本惡?)。

好吧我就來批判這兩種觀點了!
第一種,純粹是……讓人無語。這種道德優越感,只能讓旁人覺得可笑吧!在旁人眼裡你和你的親人就是一體的,媽媽當街打孩子,旁人會覺得她是好媽媽么?青春期少年這樣看不起自己的母親,攤主估計暗暗笑了吧?
正確的方法是,明白自己是對內,而非向外。意思是說,明白自己和親人的不可分割性。即使親人有什麼地方不對、有什麼地方你看不順眼了,你也應當靜下心來好好應對。如果親人的確錯了(小孩子想要價格不菲的玩具),也應當好好交談(告訴她不買的原因、她要求不正當),切記不可在外人面前凌辱對方。

第二種,更加幼稚了。
什麼叫「在親人面前放下偽裝」?在我看來,親人,是這世間最溫暖的字眼之一。面對親人,我們最應當的就是用好的態度讓對方感覺到愛啊!誰說是親人就應當受你脾氣的折磨?還義正言辭地說「這就是親人」「這就是愛」,有種大言不慚之感。
放下偽裝,說的是你信任親人,你在外人面前不能討論的事情,不好說的想法,都可以對親人說。因為他們愛你保護你,想為你好。具體來說,你在外面受了氣,回到家裡應當是和家人說這件事,說你的感受,讓他們安慰你、給你解決方法,增進你們之間信任的感情;而不是說,你把對外人的氣轉移到家人身上,僅僅因為你知道他們不會像外人那樣攻擊你、拋棄你!


總之,覺得對親人態度差還把這當做理所當然,當做親密關係的見證,當做愛的證明,實在是一件讓人呵呵的事情。祝有這樣心態的同志們幸福


贊樓上的筒子們,大家真會講道理,不像俺,只會虛晃——那麼一槍。

人和人之間,親密關係越長久,相互給予的感情越多,感情賬戶上的存款就越多。至親、老友,大家彼此都有來自對方的存款。

有存款,就敢取。

和外人就不同了,剛剛建立賬戶,裡面存款寥寥無幾,稍不留意就透支了。

只不過,雖然至親老友之間,感情賬戶比外人豐厚,但也別忘了往裡面存啊。取多存少,遲早還是會透支的咧。

補充:
看到下面兩位朋友誇獎俺的比喻,謝謝。這不是俺的獨創,這個觀點的清晰闡述,來自柯維的經典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豆瓣) 中的一章「人際關係的本質」。書中有這樣的敘述:

「 所謂感情帳戶儲存的是增進人際關係 不可或缺的」信賴」,也就是他人與你相處的一分」安全感」能夠增加感情帳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
反之,粗暴、輕藐、威逼與信任等等,會降低感情帳戶的餘額,到最後甚至透支,人際關係就得拉警報了。
友誼不可缺少信任,信任不可缺少誠信。——約翰遜,英國辭典編篆家,作家
1. 認識你自己: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自製與自知之明;了解自我才能懂得分寸,才能真正的愛護自 己(修身)。
良好的互賴關係可以使人享有深厚豐富的情感交流,不斷躍進的成長以及為社會服務奉獻的機會。
2. 六種主要感情存款
1)理解別人。了解別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即不以己觀強加於人,而當」別人事如自己事」。
2)注意小 節。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其實最能消耗感情帳戶。(即使再堅強無情,或粗粗辣辣,內心仍有著細膩脆弱的情感)
3)信守承諾。守信是一大筆收入,背信則是龐大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他任何過失(發生無法控制的意外時,要細說原委)。
4)闡明期望。對目標的期望不明確也會影響交流,削弱信任;幾乎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源於彼此對角色與目標的認識不清,甚至相互衝突所致,坦誠相待有時需要相當的勇氣
5)誠懇正直。誠懇正直可贏得信任,是一項重要存款。背後不可道人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在人後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贏得在場者的信任。誠懇正直不難做到,只要對所有人抱相同原則,一視同仁即可。
6)勇於道歉。向感情銀行提款時,應勇於道歉。發乎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弱者才會殘忍,只有強者懂得溫柔。」
無條件的愛可以給人安全感與自信心,鼓勵個人肯定自我,追求自我,由於不附帶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牽絆,被愛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檢驗人生種種美好的境界。不過,無條件的付出並不代表柔弱。我們依然有原則,有限度,有是非觀念,只是無損於愛心。
3.一對一的人際關係
為群體服務,遠不及建立私人關係需要更多人格修養。
為一個人完全奉獻自己,勝過為拯救全世界而拚命。——前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
4.問題的反面是契機:在互賴的關係中,問題就代表機會——增加感情帳戶存款的機會。 」

推薦這篇書評: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 第六章 人際關係的本質 (評論: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因為家人很容易原諒你


我想推薦一本書《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

但凡是人,幾乎就不可能沒有親密關係的煩惱,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無論是室友、同學、同事、朋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當然,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是能量最大、張力最強的,因此衝突也最大,也最讓人心碎。

  克老師的基本觀點是(這個觀點也為眾多的心理學家、婚姻專家、甚至靈性大師所贊同):你的親密關係伴侶,都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它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樑。

  克老師把親密關係的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絢麗、幻滅、內省和啟示。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當初在絢麗期愛得死去活來的兩個人,在幻滅期可以形同陌路或仇人。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就是,我們通常會把自己從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滿足的需求,全部都投射在那個愛我們、讓我們覺得特殊的人身上,覺得有了他(她),這些需求都會得到滿足了。

  其實這種投射,是把我們理想父母的原型投射在對方身上。當然,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滿足你所有需求,填補你從小以來的匱乏。然而愛情是如此的盲目,我們的頭腦也是會愚弄我們的,在戀愛初期我們最欣賞的對方的優點,可能到了後期正是我們想離開他的原因!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於我們以為對方擁有我們幸福快樂的鑰匙,竟然膽敢不給我們。克老師用了很大的篇幅讓我們知道,在幻滅期我們和伴侶都會用什麼樣的偏差行為來進行權力鬥爭,讓對方屈從,好讓我們自己快樂。

  而很多佳偶在幻滅期就陣亡了,他們未能進入內省階段,看到自己在關係中是如何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要對方為自己負責。他們未能把親密關係看成是修行的道場,而在其中成長、學習。

  這實在太可惜了。錯過了這樣成長的機會,下一次的關係可能會再發生同樣的情形,因為你沒學會你的人生功課。克老師的書,讓我們在幻滅階段有所覺察,在內省階段有所指引,因而獲得啟示,真是親密關係艱難旅途中的一盞明燈。

------摘自張德芬為她翻譯的《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寫的的序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其實和這些亂七八糟的理論根本就沒有關係的啊!
本質原因就是因為你對家人和對外人的理解的深刻度不同導致的,自己家人,你深刻的認知道他們好和不好的方方面面。恭敬和藹慈祥之心自然很難升起。換句話講,如果你對一個外人的了解度到對家人的了解度一個層面的話,你自然也對一個外人態度也就那樣。
還是理解度問題。


見過合適的,就直接轉過來了。
出處在標題里
Mr Right / Ms Right

2009-06-25 00:44:48| 分類: 個人日記|字型大小 訂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說:「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約有兩萬個人適合當你的人生伴侶,就看你先遇到哪一個,如果在第二個理想伴侶出現之前,你已經跟前一個人發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賴的深層關係,那後者就會變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個人沒有培養出深層關係,感情就容易動搖、變心,直到你與這些理想伴侶候選人的其中一位擁有穩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開始,漂泊的結束。」

愛上一個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際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續地愛一個人」就要靠「努力」,在愛情的經營中,順暢運轉的要素就是溝通、體諒、包容與自製(面臨誘惑有所自製)。有許多人總是為「際遇」所迷惑與苦惱,意念不停、慾念不斷、爭逐不散,而忘了培養經營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關鍵。

所以不要去追問到底誰才是我的Mr Right / Ms Right,而是要問,在眼前的伴侶關係中,我能努力到什麼程度、成長到什麼程度。若沒有培養出經營幸福的能力,就算真的Mr / Miss Right出現在你身邊,幸福依然會錯過的,而活在猶疑與遺憾當中。

若你此刻已有一位長久相伴的伴侶,不要隨便三心二意地猶疑了,我們往往不易察覺感情中的一個陷阱,就是「近親生慢侮」,相處久了慢慢就會怠慢身邊的人,慢慢地會麻木和無視,也就是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益遞減法則」,而新鮮的「際遇」總是那麼動人可愛。

在感情中,難免有摩擦與無心的傷害,而且論得罪自己的次數累加起來最多的人,當然是跟我們在一起最久、最親近的人;而新歡呢,又還沒開始有得罪你的機會,再加上他的刻意討好,所以新歡怎麼看怎麼可愛,舊愛怎麼看怎麼討厭。但別忘了,新歡身上總是有不確定的未知數,舊愛身上就是有難得的熟悉感、確定感、信賴感。千萬不要隨便在偶然的「際遇」中迷失了自己,錯放了幸福溫暖的手。

所以蕭伯納的話,是要提醒情人不要太鑽牛角尖於尋覓那唯一,應該把精神用在學會經營幸福的能力上,同時也提醒我們「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若有幸遇到了難得的伴侶,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一生何時會遇到兩萬個其中的幾個,所以要知福惜福、活在當下。

自己體會
------------
偏題扯幾句:前幾天看到個貼由今天發生的事想到的:女友跟媽的區別。其次,對照題目,我想說,女友,總有一天會變成家人的。
接著,不同於很多答案的觀點是,我以為對外人態度好確實是禮貌的一種表現,但與想要收益和偽裝劃等號不妥。單就待人態度而言,刨去個性、情感因素不談,我提倡不卑不亢不遷怒,為人謙和,直率真誠,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自然人。但我覺得題主想要探討的語境不是意在批判待人態度問題這方面,而是這現象確實普遍存在,單純想了解其背後的原因。
原因嘛,分割線以上,很忙的看加粗即可。再加上同齡人比較有話聊覺得親切之類的巴啦巴啦(外人這詞有夠寬泛,朋友啊陌生人啊一個個分析過來太啰嗦了,我覺得大家這麼聰明內心都比我更有體悟)換句話說,我也認同「對外人態度比對家人好」、說更淺白些「對家人態度好,對外人態度更好」不算是一個過錯。
講講另一方面,和家人在一起總是讓人很輕鬆,(「讓人」比「令人」語氣更柔和有木有!)沒有外人帶來的拘束感,儘管可能有摩擦嫌啰嗦嘮叨,但還是態度好點,互相體諒,和平磋商,理性解決吧,相信大部分家人還是明事理、尊重你意願的(儘管婚姻問題上互不相讓、家庭破裂的慘劇不少)。畢竟,哪裡看了篇東西說,一輩子,1/4在床上做夢,m分之n生病,小半老胳膊老腿走不動,巴啦巴啦。。真正自己能把握的時間十一二年矣,與家人一起交心、回報他們的時間就更少了。又儘管你可能忙了一天,回家一句話也不想和他們說,無法再回到和他們「你在鬧,他們在笑」的青蔥歲月,至少at LEAST,少讓他們操心吧。


因為交惡以後被原諒的成本不一樣。


這個問題並不是如「太陽為何從東邊生氣」這般普遍的,所以個人對問題建議至少有如下三點:
1、改「我們」為「有些人」;
2、於「反而」前添加「有時」;
3、去掉「反而」這個帶有語氣(預設)的連詞。

其次,結合我個人經驗、並斗膽揣測,在人年齡尚小時—特別是青春期前—我們對家人的態度和對外人的態度可能是「差不多」好的。而且有的人可能當時懵懂無知,或父母未有正確教育,所以對外人之態度可能是很差的。例如,家裡來了陌生客人卻躲得很遠不願交談,或是在幼兒園/學校(小學)和小朋友/同學爭搶打鬧、出言污辱。

依據我的經驗與觀察學習、並斗膽揣測,如題所說的內外有別,大致應當在青春期後出現。在中國,青春期開始後對父母的疏遠可能因為如下:

1、初中高中之功課漸緊,升學壓力開始出現;
2、承上,(80年代出生前的)父母對子女期待開始變得明確乃至承重,許多交流溝通都只關乎學習(或強調「不要影響學習」);
3、與此同時,子女在學校的時間變長(極端如全寄宿制高中),回家後又(自覺或被父母督促)忙於功課,因而和同學老師長時間互動,與父母互動時間少;
4、又與此同時,子女隨著社會化進程,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思想與信念,也開始意識到並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例如子女、學生、同學、朋友等);
5、又與此同時,隨著生理發育、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青春期子女的心理常會有波動,變得敏感,且情緒的持續時間開始變長,容易多愁善感;
6、在社會系統之下,如果父母不是一種民主、支持性的角色,而是喜好採取強力壓制;如果子女和父母出現文化、價值衝突,溝通又傾向於變得無效(例如父母可能不瞭解不同理便開始批評),那麼子女會傾向於拒絕這種溝通。又或者父母雙方的互動本身就是充滿衝突的話(例如吵架、肢體暴力等),可能造成子女的心理創傷,或者造成子女對父母的不信任,從而與父母溝通就會減少。

所以對父母態度便會開始變得不好。

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社會,受限於傳統家長制的文化,一般而言親子關係是必然有負擔與衝突的,並且常以子女的退縮為主。

相反在社會化過程中我們會學習到和外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的束縛,關係好壞純由互動決定,個人較容易通過努力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正向的人際關係開端之一,便是與人為善。

在子女成人離家之前,家庭當中,如果兄弟姐妹角色地位相對接近平等,年齡相近因而觀念文化相近以及互動較多,所謂「情同手足」(甚至可能形成對抗威權父母的聯盟),因而相互之間態度亦好;反之,也會有衝突,不如與外人(特別是朋友)的關係。

在進入大學或社會後,對外人普遍持好的態度,是我們社會化的結果。其中的深層原因,當然可以有「未知的危險」等。不過,我個人覺得「與人為善」是多數社會的互動規則(科層制中的互動一般例外)。

如果在進入大學/社會之後,我們對家人的態度不如外人,這可能有如下原因:

1、青春期家庭互動模式的延續,特別是親代之間;
2、由於大學:工作造成的學識、見聞、觀念、興趣等的不同,導致共同話題減少,或者「話不投機半句多」;
3、時空關係的變化(例如不在同一地區,共處時間減少),導致互動減少;
4、家庭成員個人利益之間的衝突,例如父母逼婚、借錢不還、爭分財產等。

相比於家庭內部關係,我們和外人間的關係天然沒有血緣束縛(也因而沒有傳統文化下家庭倫理的束縛),而較為靈活自由。而之所以有人(包括高票答案)覺得「我們對誰好都是裝的」,則實際上還受到個人在社會互動當中具體關係(例如職場關係),還有至死方休的社會化的影響。有的人對別人好是另有目的(金錢、性等等),媒體上有如此的故事與信念的傳播,所以有的人便信了。

但是正如前文列舉原因時強調「揣測」、「可能」,以上的概括,包括那些高票答案,都不是必然為真的。最好的情況是我們嚴格設計了一個社會調查研究方案,通過統計分析,得出一個「我們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認為在幾歲到幾歲之何種人群在何種程度上對家人的態度不如對外人好」的統計學推論,並時刻記住統計學推論必然可能是謬誤的。

而在社會工作與心理咨商理論與實務中,都會強調以下三點:

1、在具體社會情境中探討(現象、問題、關係,等等);

2、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個人的生命故事;

3、每段關係都是獨特的。

要之,正如本回答開頭之建議,本問題這種普遍性問法本身是不恰當的。在沒有實證研究、實證材料的支撐,忽視具體社會情景、獨特的個人和獨特的關係關係的情況下去解答這個問題,都是違背真實原則、可能算不上哲學、但一定算不上心理學和科學的妄論。


發泄情緒的成本低。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沒人願意7x24的裝孫子


往往相處初期都是客客氣氣的,
但隨著關係的建立,那麼你就不是在和這個人相處了,你是在和你「內在的父母」相處——或者作為對方或對方的「內在父母」和對方的內在父母或對方相處。
於是,因為大多被上一代人養出來的孩子都有恨父母的成分,所以,慢慢相處就變得那麼有愛了。


近親生慢辱


為難最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人,以此來發泄自己的情緒,並且證明自己的安全感。


對家人是好對外面的人是態度好


我就說白了吧,因為要面子。


在家不必偽裝。在家都能隱藏真實性情之人,必成大事。舉栗子:


老婆:老公,外面戰火紛亂,你要小心哦!
老公:是啊,我不在家的時候,你要照顧好自己和我們的孩子。
老婆:這幾天附近冒出一支新的義軍,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來為難我們這裡。
老公:哦,那到不會,我就是那義軍的首領。


推薦閱讀:

盲人做夢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克服和比自己優秀的室友待在一起的心理不平衡感?
如何看出一個人在撒謊?
特別喜歡巨大的(超現實)動物、植物是怎樣的心理?
打小報告為什麼是不好的?小孩子打小報告應該怎麼教育?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社會 | 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