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航母不增加跑道,同時起降更多戰機?
眾所周知,現代航母的跑道只比二戰多了一條斜向的,而同時起落更多戰機的能力又被看重,為什麼去花大錢研製垂直起降而不在航母的改裝上下手呢?比如像圖1這樣的圓盤式甲板(底部不變,不會自轉),
比如像圖2這樣的多層甲板,
就算這兩種太異想天開,那麼憑軍方的能力,加一條跑道總是可以做到的吧?那麼起降能力不就增加了一倍嗎?
題主的想法肯定很單純,希望大家解答的重點在問題不在兩個拋磚引玉的設想上
西方的那一套理論題主已經很熟悉了,這兩個問題在早期航母發展的時候也的確有人考慮過,尤其是後一種多層甲板彈射的,歷史上不少國家還這樣嘗試過。
題主的思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比如說要求航母具有在短時間內彈射儘可能多的飛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到今天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首先應該注意到,航母具有高彈射效率的前提是航母本身要具有比較大的載機量,載機量大的前提是航母的適航性要滿足需求,這一點比較重要但卻很容易被忽略:
HMS Indefatigable
這種程度的海況如果承受不了的話,航母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
然後航母的起降效率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飛行甲板上可以起飛的艦載機的數量,如果是甲板系留,那麼就是飛行甲板已經完成暖機的艦載機數量。
USS Hornet
通常暖機後的艦載機已經是打開摺疊機翼狀態,飛行甲板上準備起飛的飛機數量不是很多,那麼就主要取決於航母上的升降機的效率,否則跑道再多,彈射效率也很低。
所以在全甲板攻擊走向成熟的代表作,約克城級上面就採取了三個大型升降機來保證航母起降的效率,約克城級也是可以雙向降落的。
但是現代航母對於升降機的效率要求其實應該更極端,艦載機本身變得更大更重,能在飛行甲板上保持準備起飛狀態的飛機數量比以前少,所以現代航母的升降機的最大載重和面積都有較大提升:
這裡有四個升降機,四個彈射器,必要的時候可以兩兩間隔彈射,起降效率是很高的。
而且客觀說,現代的艦載機作戰效率要比以前的艦載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實際上起飛效率高這一點也不如半個多世紀前那麼重要了。
然後是多層飛行甲板的問題,多層飛行甲板是個歷史很悠久的東西,但是很快就被全通式平甲板淘汰了:
HMS Glorious
航母發展早期的時候存在飛機的起降效率不高的問題,所以有人就打過來個雙層甲板的主意,但是很快就被淘汰了。
原因主要是首先,下層甲板的干舷高度不足,一般的選擇是在前甲板那裡做一個防浪板,但是現在要起飛飛機不能做,所以不可避免的,高海況的時候海水會從艦艏灌入機庫,毀壞機庫內的設備和飛機。
高海況下的光輝。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做個封閉式機庫防止海水灌入行不行,也不行!因為封閉式機庫如果暖機的話會讓整個機庫充滿廢氣,而且還是存在暖機之後飛機在下甲板起飛一個浪打過來機毀人亡的結果。
其次是上層甲板的支撐結構需要依賴於下甲板,而支撐結構會增加下甲板飛機起降的難度和效率。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下甲板的存在影響了上甲板的長度,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早期航母上,題主的這個設計不太存在這個問題。
題主的另一個設計的多層甲板設計以前見過類似的設計,不過是兩層的,這個設計不現實的問題也有不少。
首先,下層飛行甲板還是存在容易上浪的問題,而且這樣設計會比較大地影響艦艏的結構強度。
其次,上層飛行甲板的彈射機布置是需要一定厚度的,如果要保證下層飛行甲板的干舷高度足夠,必然會導致船體的重心上移,給船體穩性帶來一定影響。
再次,下層飛行甲板的同樣需要彈射器,並且繼續沿用蒸汽彈射器不太現實。
所以如果目前的彈射技術沒有什麼跨越式的進步,這樣設計很難實現,而且也並無太大必要,現在PLAN可以和當年的IJN一樣,老老實實跟在美國的後面學美國的設計就可以了。
不過題主,其實你可以考慮在航母那裡不怎麼會上浪的艦尾,飛行甲板下方安置一個下層飛行甲板,艦載機直接從下層艦尾甲板起飛,兩邊開放式設計,飛機的彈射可以用火箭助推車……
大概就這樣……
拋磚引玉,坐待大神。
題主的腦洞未免太大。事實上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你在開腦洞的時候就應該想到其實很多前人都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但為什麼一個東西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呢?那麼一定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令其不可行。題主舉了兩個例子,後面我會試解釋一下。但首先說一下,題主在問問題時就犯了兩個錯誤。
一、現代航母對於在短時間內放飛更多的艦載機沒有特別迫切的需求。題主對於航母作戰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二戰時期,那個時候的飛機說實話真心是廉價,而彼時航空炸彈、魚雷等艦載機主要武器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即使是1000磅航彈在不能撞大獎一發入魂——砸穿甲板引爆敵航母機庫,直接命中艦橋塔或動力結構即刻癱瘓敵艦——的情況下對於大型軍艦的殺傷力還是很有限的;而魚雷那感人的命中和艦攻出去一趟就有1/3回不來的戰損率讓人不忍觸目(開艦攻尤其是開美軍艦攻的都是勇士)。這種情況下比較合理的辦法就是以量變換質變,強調短時間出動大量艦載機以求取一次性成功。
同時,二戰時期航母的偵查手段雖然大大強於其他炮艦,但在今天看來仍然效率極低。可靠的手段仍然是偵察機。而彼時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也不算特別大。考慮到飛行員的疲勞度,一般來說150-250公里已經是極限了。馬里亞納射火雞時小澤治三郎就要求自己手下的飛行員連續飛行超過兩小時去進攻美軍艦隊,然後直接到菲律賓等地降落以實現其「航程外戰法」,但結果眾所周知。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軍那些看紀錄片訓練出來的菜鳥在茫茫海天一色中飛了兩個小時之後已然疲憊不堪,不一頭扎進大海都不錯了,遑論與經驗豐富的美軍飛行員和鋪天蓋地的VT引信炮彈作戰。
在這種攻擊範圍內,在不犯指揮或技術錯誤的理想情況下(南雲你好,南雲再見)雙方的偵查手段和效率基本對等。被敵軍航母發現後可供航母放飛艦載機進行有效攔截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一般來說也就40分鐘到1小時之間。考慮到在放飛成規模的攔截機群前還可能要進行的回收護航戰機、加油、更換兵裝、暖機作業等程序,這個時間短得讓人恨不得一分鐘都掰碎來用。
綜上所述,在二戰時,更短的時間內同時起飛更多的戰機是一種迫切的需求。
但我們把時間跨到當代。樓主現在再仔細考慮一下:現代艦載機還有那種在10分鐘內放飛240架飛機的必要/需要嗎?
尤其是對於唯一保有大型航母編隊、制空權信手拈來的美國海軍來說,寥寥幾架飛機就能形成相當有威脅的戰鬥力,不需要再用機海淹沒敵人。而美軍預警機掃描一圈就能識別上千公里內3000個目標的偵查條件下,想靠先敵發現、迅速突襲本身就是異想天開。什麼,你說沒有預警機?不好意思,沒有預警機我航母不會出去的。
二、現代航母上那條所謂的「斜向跑道」也不是用來同時起降戰機的。一條用來起飛,另一條是用來降落的。事實上「起」和「降」仍然必須分別進行。像這樣:
圖片不是很清晰,將就著看。蒸汽彈射/電磁彈射讓艦載機的起飛距離大大縮短,無需更長的飛行甲板,而降落反而會長一些。
事實上,得益於先進的技術和高素質的地勤人員,現代的美軍航母放飛戰機的效率並不低。
-------------------------------------------以下是關於題主的設想-------------------------------------------
首先是那個轉盤飛行甲板。我是否可以理解為這種轉盤甲板就是高聳在艦體中央,中間的方形是升降機?而升降機為主軸兩側布置降落甲板?
這不可行。
這種轉盤式甲板(原諒我擅自取個名字因為我不知道叫什麼好)只能布局在船體的正中央,否則船體重心一定嚴重偏移,對於航行中的10萬噸級巨艦是一種災難。而布置在中央則重心太高,依然嚴重影響航母的適航性,遇見稍微惡劣一點的天氣航母將完全失去放飛艦載機的能力。而且降落甲板的布局本身也很成問題。我簡單示意一下,請叫我靈魂畫師:
紅色部分即是降落甲板,無可避免地被升降機主軸穿過。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恨不得一片空空蕩蕩,布置艦島是因為若將其納入艦體內部帶來的問題會更多更嚴重(這裡就不例舉了)。就是這樣也將艦島設計得能多小有多小且縮到甲板右舷,這倒好,障礙物直接放到正中央——你這是想要上航母的飛行員每次降落都到鬼門關邊上蹭一圈啊。動輒上億乃至好幾億的艦載機和更寶貴的飛行員哪兒能這麼玩兒?
何況這種設計還會帶來損管難度。平甲板的航母挨了幾顆炸彈趕緊滅火把甲板修修補補一下還能繼續帶傷作戰,這個大旋轉木馬吃一次常規攻擊恐怕立刻就倒塌下來,當場就要完全失去作戰能力且極大概率毀傷船體其他結構。連返廠大修的成本都指數級上升。
最後,這種設計下,降落的飛機無可避免地還要被收入機庫;考慮到佔用起飛平台的升降機可能更不效率,還得另外布局一個升降機——我的天,我們不用繼續了吧?頂著一個大蘑菇生怕別人不知道我來了的這種形象就不提了。
這種設計最大的好處可能是雷達位置可以放得更高,縮小雷達盲區獲得更大的偵查範圍。但對於航母來說,雷達最好的布局位置從來都不是艦橋塔,是飛機。
題主的第二個設想在歷史上早有先例。美國和日本都曾有過類似的航母設計。最為典型的便是日本帝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之前最大噸位的航母赤城號。吃撐在剛剛出廠的時候是這個樣子:
側卧的煙囪和劣質重油帶來的黑煙真是毀形象啊。當然這鬼樣子本身就無形象可言,不吐槽了。
(感謝 @徐崢 關於動力系統和燃料問題的指正。不勝慚愧。具體打臉可翻閱評論。)
這種三段式甲板在設想中就是分別起降戰機。上層甲板最長是起降兩用;中層甲板最短,用以起飛輕型飛機。下層甲板稍長則起飛一些大型飛機。而中下層甲板直連機庫。這種設計很快被噴得體無完膚,因為在實際運用中吃鋁女王暴露了這些問題:
1:航空技術迅速發展,中、下層甲板的長短很快就不能滿足需要;
2:艦載機在離開飛行甲板後還需要爬升高度,實際上三段式甲板根本不能做到同時起降。
3:僅有外部船體支撐其上層結構,抗打擊性和防禦能力幾乎沒有。
4:中下層甲板過窄容易出事故且直連可謂一顆大炸彈的機庫。
5:三層甲板設計令整個船體重心上移,在太平洋這種海況良好的海域都適航性極差。
6:擠占艦橋位置,對於操船、指揮等影響極大。
7:更多缺陷恕不一一例舉。
所以赤城號很快就進行了現代化改裝,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是現代化改裝後的赤城號。順眼多了對吧?
公允地說除了依然採用開放式艦艏和艦島因為日本帝國海軍奇葩的設計思路而布置在左舷外,船體設計至少在外觀上基本和現代航母沒有太大的區別了。考慮到太平洋大體上風平浪靜,開放式艦艏沒有什麼問題。左舷艦島雖然大大增加了事故率,但已經比三段式甲板好多了。而且作為第一代成型的艦隊航母,犯點錯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同為海軍航空兵時代的先驅者,美國以其雄厚的工業設計能力,一代航母就有了更好的表現:
美軍第一代成型的艦隊航母列剋星敦級CV-2列剋星敦號。右置艦島、封閉式艦艏、改裝後收窄的前部飛行甲板,和現代航母在外觀上的區別已經很小了。3.3萬噸的排水量身板也讓列夫人和妹妹加加無論載機量和防護性都相當優越。後來的餃子級埃塞克斯航母基本上延續了這種設計,唯一的區別是採用了開放式艦艏以獲取更大的載機量——我就是爆產能拿飛機淹死你,不服你也爆啊!最後,太太我喜歡你啊!prprprprpr你要吃多少鋁我都給你賺!
這個問題算是有一些自己的簡單見解,算是拋磚引玉一下吧,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航母的作戰需求,二是航母作戰能力的提高。
1、關於作戰需求
任何一個武器設計的根本依據都是其作戰需求,由其決定了武器的基本設計思路。自航母誕生以來基本上都保持了一個主流的設計理念,而這個主流設計理念基本上代表了當時科技水平及戰爭需求的最優解。
在美國有一個政治笑話是說當國際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美國總統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航母編隊在哪裡?現實當中美國對於航母編隊的建設要求基本上都是保證低強度情況下兩周以內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部署並保持一艘航母的編隊,高強度情況下則需要兩艘航母組成的編隊或者多個航母編隊。因此,航母對於國家戰略層面而講是一支可以快速移動部署的戰略作戰力量,其戰略層面的可部署能力是第一需求。航母在總體設計層面首先要滿足的就是戰略機動能力,換句話說航母首先要是一艘船,一艘可以快速跑到任何海域的船。
2002年美國曾經提出過聯合海上作戰平台,其基本具備了海、陸、空全方位的作戰能力,基本上就可以把他理解成一座可以浮動的小島,但該計劃很快就擱淺了。主要原因是其龐大的身軀以及外形,無論採用自帶動力還是拖船其航速都非常緩慢,在現有技術水平下無法實現快速機動要求,所以無論多強的作戰能力都沒有任何意義。二戰期間美國、日本的設計由於海軍條約以及作戰理念等原因都出現過裝甲航母和快速航母兩個發展思路,前者主要是由戰列艦改裝,後者則是由巡洋艦改裝,經過殘酷的戰爭洗禮,最終選擇了更加側重於機動性能的快速航母概念。
因此二戰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各國設計的航母現在基本上採用的都是球形鼻首+巡洋艦型+大外漂甲板,最大程度滿足航母在大洋高速航行和適航性要求,大外飄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甲板面積(這一問題會在後面具體討論)。
在動力方面,航母更傾向於採用核動力,因為其具備更強的戰略機動能力。美國甚至在冷戰期間提出過全核動力艦艇組成的航母編隊,可以保持30KN的巡航速度抵達全球任何一片海域,其優勢簡直達到了碾壓級別,但最後因為實在造不起而作罷。但是,美國在1964年曾經由企業號航母與兩艘核動力巡洋艦組成全核動力特混編隊在64天內航行32600海里完成一次環球航行,展示了核動力航母編隊的可怕。
綜上所述,在現有作戰理論及科技水平沒有根本改變情況下,如果不考慮成本,採用巡洋艦型+大外飄甲板的核動力航母基本上是當前最優解,總之看尼米茲和福特航母的長相就可以了!
其他外形從需求上就被否了!
其他外形從需求上就被否了!
其他外形從需求上就被否了!
2、航母作戰能力提高
首先,現在航母飛機的起降能力已經滿足要求,沒有迫切的提高起降能力的需求的觀點是完全錯誤。從戰爭論中的理論上來講,理想情況下交戰雙方的損失是滿足曼徹斯特方程的(好像是叫這個名字吧),勝利方的部隊殘留是雙方火力平方差的根,也就是說更大火力投放能力永遠是任何武器最孜孜以求的目標。現實中,美國航母作戰能力評定的核心指標就是一定時間內飛機的起降架次,其任何設計改進都是圍繞著這一目標在開展。
既然增加起降能力永遠是硬需求,那麼增加跑道是否能夠提高起降能力就是最核心的問題了。現在採用蒸汽彈射起飛的情況下,尼米茲級航母採用三台彈射器同時工作可以實現在小於1分鐘間隔的情況下放飛艦載機,如果不考慮蒸汽儲備能力的話可以在1個小時內把航母上所有的飛機都扔出去。但實際當中,這種起降效率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飛機讓你同時來飛啊。
戰鬥機起飛作戰之前要完成大量準備工作,例如維修維護、加油、掛彈等等一系列工作,而這些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空間、時間和保障資源。美國的研究也表明了,限制航母起降能力的不是跑道不夠,而是準備好的飛機不夠!
那麼,航母上最缺什麼?空間!空間!空間!飛機做準備工作需要場地,但是航母上提供的空間就那麼大。首波同時能夠出動多少架飛機基本就是取決於甲板上能夠放多少架準備好的飛機,空間一定的情況下多一條跑道就少了幾架飛機,得不償失!而之後波次能夠出動飛機的架次那就要看你有多大空間和準備工作有多快了。
美國很早就意識到了航母的起降能力的關鍵點是甲板上可作業區域的大小,並為此做了大量的改進,例如不斷縮小艦島投影面積並且後移艦島位置,以騰出更多區域進行機務作業。二戰期間,甚至很多國家都嘗試過無艦島航母,但是最終因為不利於操船並且不具備統籌指揮能力而被淘汰。
綜上所述,跑道數量並不是限制航母起降能力的根本矛盾,單純的增加跑道無法有效提高出動架次反而會佔用更多的寶貴空間。
就說這麼多吧,實在寫不動了,由其第二方面展開都夠寫篇大報告了,美國關於這麼方面的研究更是不勝枚數,題主體會一下大概意思即可。
航母首先是一條可以開的船。
正好有條戰艦符合題主的腦洞
昵稱波波夫卡戰艦,建造好後俄國人發現他們腦洞帶來的結果是時速3節,經常打轉,萌的不要不要的...然後一炮未發就退役了。
下面這兩艘航母題主你肯定聽說過
抱歉手滑一不小心放老婆的圖上來了
上圖赤城,下圖加賀。
你表騙我,電影裡面的赤城加賀分明不是這個樣子的(╯°口°)╯(┴—┴
恩恩,日本人用用之後感覺這三層甲班設計實在太SB了,在30年代改裝成全通型甲板了。
主要還是沒有錢。
一艘10萬噸級的航母現在成本就超過200億美金了。
你說的那種構造排水量輕鬆超百萬噸沒問題,切不說沒那麼大的船塢,光這個價格可能要幾千甚至上萬億美金,就是造好了如何進港都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沒被邀請,但也插嘴說幾句。
圖1的構思是最不現實的,二戰時期航空器的性能雖然有了飛躍,但要想在300米長的飛行甲板上滿載起飛,也不是件輕易的事。為了實現更短的滑跑距離,航母在放飛前必須頂風航行,利用逆風來增加飛機的相對速度從而提高升力。而像題主那樣的構思,除非把圓盤設計成可轉動的,就像左輪槍那樣通過轉動跑道來讓圓盤上的每一架飛機都能實現逆風起飛。但如此一來,相關的機械結構就會變得異常的複雜和笨重。
而且,從題主的草圖看來,每一條飛行跑道都是從圓盤中心出發,向四周輻射,這就意味著跑道的長度大體就相當於圓盤的半徑。重量和尺寸較小的戰鬥機固然可以利用很短的跑道就可以加速起飛,但如果是分量笨重得多的魚雷機,就幾乎需要利用整個航母飛行甲板才可以順利起飛。如此一來,這個圓盤的直徑將不會小於200米X2=400米。400米長對於航母來說可能還不算什麼大問題,但400米寬,那就絕對是個超級大問題了!
前面就已經說了,航母放飛飛機是必須頂風航行的,因此在動力配置上也強於當時其他類型的軍艦。而且對高速航行的需求還不僅在於放飛過程,因為風向並不一定與艦隊的移動方向相同,因此航母往往需要先轉向逆風,待放飛完成後,就要迅速折返並與編隊內的其他戰艦合流。且不說400米寬的船如何能跑出高速來,就算打個對摺200米的船體寬度對設計人員來說也依舊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何況真有400米寬的船體,那幹嘛不一字排開多條平行的跑道,要知道矩形的空間利用率是高於圓形的!
好吧,我們退一步把設計修改一下,變成跑道不是從圓盤中心出發,而是穿過圓盤來布置。這樣雖然跑道數量減少了一半,但圓盤的直徑也縮小了一半去到只有200米了,這樣船體的寬度也應該可以縮小到150米左右(雖然依舊很變態)。但如此一來,每一條跑道都必須穿過其他跑道,一旦起降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導致飛機停在了跑道上,那就很可能直接導致其他的跑道也必須關閉。
--------------------------------------------分割線--------------------------------------------
至於圖2的構思,多層飛行甲板其實在航母剛開始時就已經在用了。
作為航母的鼻祖之一,英國皇家海軍暴怒號在一戰結束後的30年代接受了一次全面的改造,拆除了原來的整個艦橋部分以便鋪設更長的直通飛行甲板。而且英國人開創性地將機庫的前部也設計成開放式,並在前方的船艏鋪設飛行甲板,以便起飛滑跑距離較短的戰鬥機可以直接從機庫起飛。
這個構思乍看很性感,但現實卻是如此地骨感!
大西洋以及北海的惡劣海況真心不是逗著玩的,英國人巴不得把所有戰艦的干舷能弄多高就有多高,暴怒號弄這麼一個低干舷還在機庫前面開個口子的設計,一個浪打過來海水全灌機庫和船體內部去了。加上間戰時期航空技術的飛躍發展,航母面臨的防空壓力也日益明顯,因此40年代英國人最終選擇把暴怒號重新回爐改造了,撤銷了機庫前方的短飛行甲板,把機庫重新改回封閉式,並在原來飛行甲板的位置加裝了對空火炮和相應的射擊指揮儀。(暴怒號在英國海軍中的地位超然,幾乎大部分英國航母技術和經驗都是發源自暴怒號的!)
而日本那些3層飛行甲板的異端,實際上就是揀牛牛早就嫌棄的過時設計並且還「發揚光大」!
二戰航母戰術固然強調「全甲板攻擊」,也就是每一波次打擊儘可能多地集中投入飛機數量。但實際上制約每波次投入飛機數量的因素並不在於放飛速度,而在於飛機暖機、甲板定位作用的速度。美式艦隊航母為代表的全通式甲板容許更多的飛機同時在甲板進行定位作用,而且開放式機庫的設計業使得美軍艦載機不必等到提升到飛行甲板,在機庫內就可以完成暖機的環節,這就大大加快了整體的放飛速度。
而多層飛行甲板設計實際上只是對放飛速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對於暖機、甲板定位環節並無提升作用。如此一來,完成起飛的飛機還是得先在空中兜圈,等待後面起飛的飛機到位後才能出發執行攻擊。
何況,多層飛行甲板設計只對放飛提速有幫助,但放飛出去的飛機總得飛回來降落的啊,而多層飛行甲板設計無可避免地都只能依靠最上層的甲板才容許降落,其他飛行甲板要麼高度或長度不足以應付,要麼前端直接連接著機庫,一旦降落失敗就成災難性結果。無論如何,降落效率不提升的情況下,放飛出去的飛機要麼等不及降落只好棄機跳傘或水面迫降,要麼就縮短作戰半徑以便留出足夠的返航滯空等待時間。因此最終你放飛的越多越快,結局就越是見鬼!航母是船,不是自動發球機。
以下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懇請各位指正。
————————————————————
因為艦載機需要迎風放飛,所以圖1所示的圓形甲板的放飛效率可能並不高,甚至可能不如最開始的全通甲板。
而圖2的多層甲板也早已出現,比較經典的是一航戰赤城、加賀。兩艦在初期均為三層甲板,期望以此來提高艦載機投放效率。但因效果並不理想,改回了全通甲板。
而斜角甲板的設計遠優於全通甲板,解決了艦載機起降的問題。有效的提高了艦載機的投放效率。
而且作戰飛機並不只有艦載機。
從起飛當時上來講,垂直起降減少了飛機的起飛時所需的路程,對飛機起降場地的面積、地形的要求明顯降低。
且垂直起降縮短了飛行編隊的整體起飛時間,投放效率遠高於使用跑道起飛。
綜上,改變飛機的起飛方式所帶來的優勢遠大於改變航母甲板,更加有利於提高作戰時的工作效率。
即使你的設計可以實現,所消耗的資金和工程時間足夠建造2倍於你投送能力的常規布局航母。
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的使用負荷是很高的,對強度的要求也很高。你想20t的東西以150km的速度著艦,起飛時尾焰的溫度。。。做成多層甲板,下層跑到還有有足夠的層高和跨度,在加上升降機布置對結構的不利影響。。。我很懷疑這艘航母用鋼結構能否實現。
實際上,米國的10萬噸級、4條跑道航母已經被稱為「超級航母」,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這樣的需求,你這種具有超級投放能力的航母有買家么?
即使有這個需求,直接並列兩條跑道就好了。
上海浦東機場裝不下了,第一選擇是修虹橋機場(姊妹艦);第二選擇是擴建(並列一條跑道);
但我從來沒聽說誰軸的非要再原來的跑道上面再加蓋一層是吧?
其實我就想問,按照題主的設計那飛機如何保證同等效率的降落?
這個送給題主
航母的作戰能力在能夠正常發揮的情況下比你想像的強很多,目前技術水平的20架艦載機足以進行決定一次戰役勝負的進攻,也就是說,航母的加強不在於艦載機數量,而是「質量」,對此可以理解為對起降,對通訊,對補給等的多方位保障。
原盤航母缺點:
1. 長徑比低,船跑不快。二戰時期的航母就已經要求艦隊航母航速要高於30節了。
2. 飛機為了能在短跑道上放飛,是要航母全速逆風行駛的,原盤的就無解了
多層甲板航母:
1. 適航性差
2. 中下層甲板視野差,事故率高
3. 防禦差
第一個當年毛子是這樣想的
第二個當年本子是這樣想的
第一個圖,想起了毛子的澡盆炮艦(台),適航性一坨屎。
第二個圖,停車場?
因為還要考慮適航性跟甲板調度
假設起飛可以多層操作,請問降落該如何處理???露天甲板降落尚都存在風險,如何進行多層戰機降落?那麼問題來:一個起飛量2、3、4倍於降落量的航母,你讓飛機一直在空中飄著不下來么?
菊座說日本的一艘三層甲板航母很不好看。根據不好看=沒有戰鬥力定則,多層甲板設計並沒有卵用。
題主這樣的設計有考慮到航母在海上的平衡性嗎?
有空自己在浴缸里放一塊板,在板上放飛機模型,嘗試下怎樣才保證木板的平衡。推薦閱讀:
※永暑礁的機場和基礎軍事設施建設好以後,其軍事威懾力和實際軍事作用能和什麼級別的航母相媲美?
※新航母會叫什麼名字?
※美航母被中國戰鬥艦包圍,意昧著什麼?可能帶來怎樣的後果?
※選擇增加軍費還是登陸火星?
※中國購買瓦良格號(遼寧號前身)的時候,外國真的相信中國是用它來做賭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