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隆慶萬曆三個皇帝,和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比較如何?注意,不是單個對比,是三朝對比。

明朝的那兩個皇帝,一個二十年不上朝,一個三十年不上朝,被人譽為奇葩雙峰,口碑自然不佳;清朝的那兩個皇帝都是勤於政事大權獨攬,文功武治被譽為盛世。有熟讀史書切三觀正確的幫忙對比解答下,事實果然如此么?分析角度可以從政治歷史文化、甚至當時百姓的真實生活水準等多個角度進行。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我自己有些不解之處:明朝名臣輩出,可清朝只有皇帝留下英明;另,稅收高,不代表當時經濟水平就高;一個三朝大興文字獄,一個三朝文藝燦爛。何解?


大明病了,病在骨子裡。
之前英宗的時候已經入過一次院,下過一次病危通知單了。憲宗請來一撥主治醫師,把大明續了回來,孝宗之後惡化了一點,但還沒大礙。
好了嘉靖來了,他的態度是我要吃好喝好,身體咋樣我不管那是你們醫生的事,醫囑我是不會遵的,我愛幹嘛幹嘛。於是大明的身體就一天天惡化下去,差點還送了急救(俺答之變)。但是嘉靖畢竟不蠢,他還不想死。所以在傲嬌的態度之下,他也會對自己的作死行為有所收斂。偶爾也會半夜偷偷請才華出眾的新醫師討論治療方案,該老實的時候還是會老實一下。所以大明朝雖然身體還在惡化,但終究沒什麼大礙。
隆慶是個老實的患者,謹遵醫囑,在醫生們的幫助下,身體有了起色。
萬曆一開始是個小屁孩,啥也不懂,都聽新來的主治醫師的。主治醫師很有本事,病情好轉了不少。可是小屁孩長大了,從小主治醫師對他就管這管那,他很不滿,可又不好發作。等主治醫師嗝屁了,他就拆了主治醫師的辦公室,把他打成反派。然後童年壓抑的慾望爆發,瘋狂吃喝玩樂,為所欲為。最後,留下一個爽了一大把,卻已經透支了的大明。

大清病了……
康熙:病你妹啊!(一巴掌)
好吧,大清有先天性遺傳病,康熙那會兒還生龍活虎的,不過偶發心絞痛而已,平時還是能腳踢南山敬老院拳打北海幼兒園。但是打出東亞最速夜露死苦之後,康熙發現自己沒錢吃飯了……
這個問題留給了雍正,雍正開始和自家小弟一起勤奮的去便利店打工,省吃儉用,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存款之後再去深夜的街道上暴打隔壁的小弟。
到乾隆年,大清已經是毫無疑問的東亞杠把子,可是乾隆壓力就很大了,幼兒園和敬老院都被前面幾代目拆的差不多了,這不是顯得我很菜么?於是乾隆就辭了便利店的工作,改收保護費,整天為了裝逼就跨街穿巷找人打架,天天出入高檔會所,揮金如土。手下的小弟在他縱容下也不打工了,專門敲詐勒索收份子錢,大家怨聲載道。
乾隆留給嘉慶的,是一個烏煙瘴氣的大清幫和一場即將到來的街頭攤販最大規模的反抗行動。

就醬


可以說清把明的毛病都改了。
從嘉慶開始,士大夫、太監、皇帝,都老實了。
然後活力也全完了。
一個五講四美三熱愛的老實孩子,是一定要有科學指導才能健康成長的。要不然要麼長成情智雙低,某一天被小流氓一板磚拍傻。
要麼突然虛無化,否定自己的過去,變成小流氓。然後鬥毆的時候被一磚拍傻。畢竟鬥毆也是講技術的。
老祖宗其實流氓得狠,其力足以拒敵,其言足以飾非,長大美好,足以悅眾人。社會我華夏,人狠會說話。
什麼蠻夷不抗王師?人家組織術沒組織術,冶煉術沒冶煉術,拿什麼抗?
你看看後來的蠻夷抗不抗?
結果後輩傻儒當真了!真以為科技樹要點,就狂點禮樂教化啊。
拜託,孔子搞外交也是要備戰的好吧。
也有人明白這事。但是社會已經形成政治正確了怎麼辦?也就是打左燈往右轉。
這方面張居正算個代表。
祖宗太屌,真不是好事。好比你看老爸日記學習怎麼泡妞。他說要真誠。其實他六塊腹肌三個180長得像吳彥祖。
而你長得像吳彥祖吃了糖。
這誰被泡啊?
如果條件不夠好,腿勤嘴甜臉皮厚。也能搏個概率。所以壞人乾隆就是比好人嘉慶強一點。當然,爛人是不行的。


嘉靖和乾隆可以放到一塊兒對比,還可以加上一個法國的路易十四。他們仨都有數不清的優點:智商超群,野心極強,政務能力也是一等一的水平,玩兒起人來不是蓋的。可他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自私。一個修道煉丹,一個熱衷於旅遊,還有一個窮兵黷武,基本上他們埋下了國家的禍患。嘉靖基本可以和乾隆放一起。
至於隆慶和雍正,基本是三觀比較正常的皇帝,不適合放在這裡討論。其實治理國家只要不是太亂來,一般不會有什麼壞名聲。康熙基本還比較開明,其實真要比,可以把他和明朝的朱棣放在一起。
下面解答題主的疑問:
明朝的政治結構已經比較像現在的中國,皇帝並沒有太大的權力,治理國家的實際是文官集團,國家最高權力掌握在內閣的手中。這種局面是嘉靖奠定下來的。嘉靖忙於修道煉丹,把政務交給嚴嵩,徐玠等人處理,由於嘉靖不問政事,皇權漸漸的就被文官集團架空了。不過這個現象的始作俑者卻是朱元璋。明太祖開國時覺得宰相這個位置沒有什麼用,於是就把它取消了。結果再也沒有一個能在大臣和皇帝之前取得平衡的人,只能是一方壓倒對方了。
到了萬曆這時候,基本皇帝成為了一個象徵意義上的橡皮圖章,他的任務只是坐在寶座上什麼都不幹罷了。萬曆於是怠工了一輩子,抗爭了一輩子。他只是對把他當成神像的朝廷感到厭煩罷了。
所以嘉靖以後 明朝的政治基本跟皇帝沒有太大的關係了,是官僚們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管理著這個國家,直到它的滅亡。而它的滅亡也是由於愣頭青崇禎破壞了朝中的政治平衡,讓激進的東林黨一黨獨大,最終毀滅了這個國家。
至於清朝,達到了中央集權的頂峰,把國民關進了精巧的籠子中,這和生機勃勃的明朝是全然不同的。
清朝君王的英明,不過是看守鐵籠看守的更努力罷了。你無論再怎麼鞭撻籠中的囚徒,他也不可能寫出華麗的樂章。


康雍乾不是都吹成古今第一盛世了嗎?和嘉萬隆比?你怎麼不和桓靈獻比啊?


嘉靖,隆慶,萬曆。這爺爸孫的組合是玩權的高手,看似什麼都不做,但是什麼都在做,嘉靖的抗倭,隆慶開放海禁,招順俺答汗,萬曆的出兵朝鮮等等,無一不是皇帝力排眾議,在百官的反對聲中大力支持的,雖然說有獨裁的成份,但是比起清朝,康,雍,乾,這爺爸孫組合,不知道好多少倍,明朝三位爺,說直白點,只要不作死,三位爺基本都會給你一個體面的結局,或流放,或退休,或下野,很少要你的命。。


但清朝這三位爺都是剛愎自用的主,寄位初期,還算勤政,中後期權利日益膨脹,窮兵黷武不說,大興文字獄,而且還閉關鎖國,最終把中國拖成今天這樣,如果早點改革,就不至於落後西方几百年了。


明3朝,雖說大臣內鬥,皇帝怠政,但是本意是有一群人在管理國家,內閣,六部,言官等等,都在互相監督,皇帝的權利被分化了,這就造成,政治上最起碼的節制,不是你想幹啥就能幹的。是龍你的給我盤著。


清三代,基本是皇權的集中表現,皇帝成了一言九鼎,是說一不二的主,沒有節制,皇權自然不受控制,看似什麼都在做,其實什麼都做到,而且這三代人都有一個愛好「殺人「,感覺幾天不殺就手痒痒,殺到最後民變四起,乾隆晚年的大小和卓叛亂,各地的白蓮教起義,國庫空虛嚴重,犯了罪,只要捐錢,就可以赦免,當官也是,只要花錢捐了,就能馬上出仕,乾隆晚年基本上就是清朝亡國的序章開始。

明朝亡於萬曆,清朝亡於乾隆,確實不是一句空話的。


嘉隆萬之後就是泰昌、天啟、崇禎,距明亡不到30年光景;所以與之相比的應該是嘉、道、咸比較合理,咸豐之後,清廷還撐了近50年。
當然和康雍乾也並非不可比。
隆慶號稱中興,但皇帝其實也是垂拱,未必比那兩個不怎麼上朝的干涉得多。土木堡之變後,勛貴集團一蹶不振,後來明帝多啟用宦官以遏制文官集團,故名臣、權宦都不少;清帝則始終以滿制漢、以漢制滿,其折衝餘地相對從容。(康熙朝索、明用事,諸子爭嫡,亦可見此時勛貴難制,漢臣相對還弱勢;雍正殺隆科多、誅年羹堯,囚廢允禩輩後,滿漢勢力此消彼長,乃趨平衡。)湘淮軍興後,滿蒙勛貴疲態盡露,無法壓制漢臣,胡曾左李也是名臣輩出啊。


在一個中央集權的時代,越是不上朝的皇帝越是對國家傷害小,越是勤政的越是所謂英明的皇帝越是百姓之賊!
中國有些人津津樂道康熙乾隆之流的英明,只能說這些人的思維還是順民的心態也。把這些人送到清代當一下奴才就能治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根本不配和嘉靖隆慶萬曆三個皇帝比較…更不要說比較朝代了,就像不能拿狗和人來比較一個道理!


樓主田忌賽馬呢,拿下等馬比人家上等馬,另外幾局比不比?


講道理,這裡面最屌的應該是雍正。
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
自己一人推完,66666


士族與宗親

明朝政治,尤其是後期政治,本質上是士族政治。無論是皇權與內閣的博弈(1566)還是東林黨與閹黨之爭(閹黨的背後其實是被打壓的讀書人,不然你難道真的相信魏忠賢能力超群,一人獨戰群臣?)換句話說,讀書人其實一直對於明朝政局有著舉足輕重,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力。

反觀清朝政治,無論是八王議政還是九子奪嫡,權利始終掌握在滿族宗親手裡。只不過是皇帝多一點還是宗親多一點而已。所謂紀曉嵐只不過是一個編纂,朝政還是在阿貴,和珅手上。

了解了這個背景,其實就好理解兩朝六帝之間的區別了。為什麼明朝有嚴嵩徐階海瑞張居正?因為明朝是士族政治,讀書人只要膽子大,皇帝也害怕(海瑞)。這樣的政治氛圍就讓明朝的言論相對自由,這種自由讓明朝擁有充足的官僚人才儲備(大家都可以言論治國),而且文人相輕,讓皇帝常常可以坐山觀虎鬥。他們不需要有很強的執政能力(不上朝,抑或是完全的小孩子,沒讀書)也可以維持一個一個朝堂的相對平衡。詳情見崇禎抓魏忠賢,權勢熏天的閹黨面對倒台沒有一絲抵抗,而且朝政也沒有垮掉。甚至明朝的官僚充足到,皇帝殺一批(黨爭,袁崇煥),農民軍殺一批,清軍殺一批(史可法)以後還可以讓清朝用一批。(清軍入關的時候缺的就是幹部,結果發現明朝就不缺幹部)

反過來比較的是清朝。宗親政治的結果就是皇帝必須非常強。清朝所有的皇帝綜合素質是比其他朝代要好的,尤其是前期的康雍乾三人,個人素質基本上是歷史級別的祖孫三代皇帝。但是,他們面臨的什麼?康熙初年的四大輔臣,雍正一生揮之不去的八爺黨,以及弘時的競爭。宗親政治讓皇帝本人必須做到最好才可以服眾,一旦皇帝想做事來證明自己,他就要集權,官僚體系就會僵化,僵化的官僚就缺少對於文化多樣性的包容,於是就產生文字獄,文字獄得罪了讀書人(士族),皇帝就更不信賴他們,反過頭來之能更加依賴宗親,開始一個循環。

總結一下,明朝的士族政治更像是一個平民團隊,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但是對某一個人的依賴度低。清朝的宗親政治則像是一個巨星團隊,功過成敗往往繫於皇帝一個人。這個人的確可以很優秀,但是很難保證以後依舊優秀下去。

個人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Kkx3b0rE3xegrQ4M9xk4 (二維碼自動識別)


既然清朝從康熙開始算,我認為明朝從朱元璋或者朱棣開始算好一點,都是真正實現大一統進入王朝的盛世,這樣比更公平吧。

但是朱棣靖難搞得像二次開國一樣,所以從誰開始比較糾結,先觀望一下再說。


兩者都是大一統集權制王朝,本質不變。但如果從皇帝以及朝代的角度,清完爆明。
從體制來說,明朝的皇帝中後期就已經完全無法制約官僚,作為一個集權制帝國來說,已經是完球了。特別是張居正的改革,更是把整個明朝各階層全拉下陪葬,而東南沿海獨吞好處。沒有張的改革,清代明的可能性,起碼低八成。
反觀清,由於比較好的皇家教育體制和競爭性的承繼制度,皇帝能力普遍遠超明。至少對官僚層的失控程度和制衡能力來說,要做的好很多。
如果靜態的看,沒有外部三千年之大變局,清朝應該能挺過集權王朝300年的極限。能力完全爆表啊~


講道理,一個雍老四,挑他爺仨不成問題。
就光一個上班打卡的事,只有朱元璋跟朱老四能比一比。
隆萬是完完全全攤上了幾個優秀經理人,大改革小中興啥的根本帶不到自己身上。


這幾任皇帝都是文官集團(內閣)與皇權之間的平衡或博弈,有的時候內閣權利大一些有時候皇帝強力一些


皇帝怎麼比較?不好比,眾說紛紜。但個人認為可以從倆方面考慮,小的方面可以是皇帝的個人魅力,如屬下忠誠否,成員間整體和諧否。大的方面從百姓方面考慮,百姓是否能吃飽,生活能否安定,有沒有起義啥的(不同於造反);吏治是否肅清;國家的統一等。籠統的話可以看時代特徵:皇朝是蓬勃向上,還是暮氣沉沉。個人更喜歡康雍兩位皇帝。……………………………………………………………………………
私人觀點,必有不足,勿噴勿擾


沒有可比的必要。


不公平,你最少拿同光中興來比
續命組和立國組必須分開


同樣的爺孫兩代超長待機,中間夾了一個短命的!隆慶你能記住?全他媽是張居正的影子。雍正幹了多少?說雍正幹活,把自己乾死了,符合邏輯不?單就這一點,你說這兩個組合能在一個檔次上嗎,更不用說爺孫組織的橫向比較了


烏鴉落在豬身上,你讓我怎麼比,從老百姓角度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給誰交稅不一樣啊


推薦閱讀:

東林黨為何沒能阻止明朝滅亡?
如何看待明末小說《遼海丹忠錄》里袁崇煥一炮摧毀三十里外後金營寨?
如何評價明朝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清朝的統治是否導致了中國發展的倒退?
在明朝歷史上有沒有讓你感到惋惜的人?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