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怎樣的一幅全貌?
能不能有位大神給個宏觀經濟學的體系出來?總感覺看曼昆的Macroeconomics,看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明白可是回頭一想總是暈暈乎乎。
我現在就感覺宏觀經濟學有三種情況:Short run(Price不變,但是IS-LM模型開始假設P不變,之後模型說的又是P改變的情況,有點困惑), Long run(Y的supply固定),和economic growth(三個factors都能改變)感覺沒法這三者像是孤立的存在著,沒法產生聯繫,特別是沒法從short run過渡到long run里去。 所以求一個生動形象的解釋,闡明一下他們之間的聯繫以及其中最關鍵的假設或者條件
拋磚引玉。來我給你畫張圖:
首先,從長期來看,我們的經濟是不斷增長的,其次,從短期來看,我們的經濟又是沿著一個增長趨勢而波動的。如圖,直線就是經濟增長的趨勢,而曲線就是真實的經濟增長路徑,它圍繞著直線上下波動。
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的兩個分支:研究直線的經濟增長理論,和研究波動的波動理論。
經濟增長理論里主要有新古典增長模型和內生增長理論兩部分。新古典增長模型最著名的是solow,以及ramsey模型,後者比前者複雜,但是都強調經濟增長的最終動力是技術進步。內生增長理論則告訴我們技術怎麼進步。
波動理論里,根據波動的來源可以分為貨幣衝擊和真實衝擊兩部分。貨幣衝擊是傳統凱恩斯主義者、貨幣主義者和新凱恩斯主義者所強調的,前提是(至少在短期)貨幣非中性,菲利普斯曲線是傾斜的;真實衝擊是真實周期模型所強調的,認為引起波動的其實是生產率衝擊,所以那個曲線上的點也是均衡的。@Zampeli Diana
能講全題主的這個問題真心不容易了。我也不敢說都清楚,只是大概對自己專業方向領域中的一小塊殘片相對比較清晰。
如果題主是針對初中級宏觀學習提出的問題,希望我的拙文可以幫到你。
宏觀經濟學十日談-Day 1-新凱恩斯主義下的基本框架(中級以下) - 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 - 知乎專欄 至少看看這個。
宏觀經濟學十日談-Day 4-政策時滯、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 - 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 - 知乎專欄 推薦也看看這個。
半畝方塘:經濟金融讀書筆記 - 知乎專欄 如果覺得還湊合不浪費吃午飯時間,謝謝都看看。
至於經濟學的體系,勉強參考下圖吧:
圖1(當代經濟學流派)
圖2(經濟學流派)
圖3(網圖,各種版本)
但是,事實上,這些都難以描繪宏觀經濟學的全景。這個問題,恐怕要花上許多年靠自己去探索,我也是,歡迎同行(xíng)。
-------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特點是中級和高級完全脫節,曼昆的中級宏觀經濟學除了最後一部分外是不講微觀基礎的,整個體系呈現出一種支離破碎的狀態。但是在高級宏觀的世界裡,所有的宏觀都有微觀基礎。那麼儘管依然有各種各樣的模型和觀點,但是大家在必須有微觀基礎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於是宏觀經濟學有了一個unified的體系,DSGE(動態隨機一般均衡)。現代宏觀經濟學很多時候是在通過改變微觀基礎的設定來擬合現實數據。
宏觀經濟主要是圍繞著長期增長和中短期波動(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展開研究的。
而不論哪方面研究,都是繞不開國民核算體系,對產出的形成、使用,對收入的分配有非常清晰的了解,才能清楚理論的發展,否則模型只能是一堆數字。
宏觀經濟學是圍繞以下三個公式展開的:
這三個公式就是國民核算體系中關於產出(GDP)的三種統計方法:支出法、產出法和收入法。
@忘窮齋主人 的答案指出了第一個公式,我再補充後兩個公式。
GDP的支出法表示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是如何使用的,即產出被用於最終消費C、資本形成總額I、政府支出G以及凈出口總額(X-M)。最終消費涉及到家庭部門,政府支出為政府部門,凈出口還關係到國外部門。而如果假定儲蓄等於投資,則資本形成只涉及到生產部門;如果儲蓄和投資之間存在缺口,還涉及到金融部門。由於政府支出佔GDP的比重相對穩定,通常所說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就是指促進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方面需求增長。因此,支出法主要是從需求側的角度來研究。這一思想來自於凱恩斯需求理論,凱恩斯認為產生經濟波動的原因實際上是總需求不足,當有效需求不足時,應該通過需求管理政策來刺激總需求,使經濟回到充分就業的自然水平。該理論是基於供給總是能夠自動地滿足需求這一假設條件。需求側理論認為,短期內市場無法出清,需要通過需求刺激政策使市場達到出清。中國當前的現狀是,消費疲軟(居民消費佔比持續下降),外需低迷,政府支出受限於財政收支,政府只能通過刺激投資來拉動經濟。
GDP的產出法從生產的角度出發,對投入的生產要素新創造出來的產品和勞務在市場上的銷售價值進行統計。從短期來看,這是對投入產出關係的研究;從長期角度看,是對生產函數的研究。經濟增長的研究也是基於生產函數形式的假定。哈羅德多馬模型假定了里昂惕夫生產函數(資本和勞動不可以替代) -&> 新古典生產函數(資本和勞動可以替代) -&> AK生產函數
除了曼昆的書,還有一本書我比較喜歡,Oliver Blanchard 的 Macroeconomics。該書(第四版)的第27章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和各個流派,最後還有一個關於宏觀經濟學共識(common beliefs)的總結。這些共識基本上是學術界內不會有太大爭議的結論,非常適合回答樓主的問題,翻譯如下:
- 在短期內,產出主要受總需求影響。更強的消費信心,更大的預算赤字,更快的貨幣增長,更有可能增加產出,降低失業率。
- 在中期內,產出會回歸到自然產出水平(natural level of output)。這個自然產出水平由自然失業率(nature rate of unemployment),資本存量和技術水平決定。
- 從長期來看,產出水平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
- 貨幣政策會在短期內影響產出,但在中期和長期內是無效的。更快的貨幣增長會導致通貨膨脹率以同樣的速度增長。
- 財政政策在短期,中期,長期都會對產出有影響。更高的赤字有利於短期內提高產出,但在中期內對產出無影響。長期來看,赤字會降低資本積累進而減少產出。
我當時學的宏觀的書是顧建平主編的《宏觀經濟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高鴻業的書我也翻過,沒有仔細看。但國內宏觀經濟學教材用書內容基本一致,因為都是從曼昆的原著中翻譯再加上編者自己的理解而來,大同小異,下面我講的順序以我當初所學的顧建平版為準。
學習宏觀經濟學,一定要了解其產生的背景以及產生的原因,這樣我們才能了解其卓越性和局限性。
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引起了長達十多年的大規模失業和資源配置失衡。政府束手無策呀,在蕭條之前學界主流思想就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即馬歇爾自由放任經濟學說,長時間的失業就是對新古典微觀響亮的耳光嘛。因為新古典微觀認為失業是暫時的,局部的,勞動力市場中價格機制能自發調節工資實現勞動力供求均衡。
這時,凱恩斯橫空出世,帶著一本《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震驚了學界,他提出了——經濟不可能自發地調節達到充分就業,必須有「看得見的手」從中干預,通過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拉動消費來達到充分就業,從此開創了現代宏觀經濟學。這本書還是可以看看,但多少得有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凱恩斯學派開山之作,據說當時凱恩斯寫完了書就患上了心臟病,看來這的確是嘔心瀝血之作。(經 @遲翔 提醒,凱恩斯的主張應為「看得見的手」,我居然這也能搞錯,罰我吃翔三斤!!!)
很明顯,宏觀經濟學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微觀無法解釋的問題,引入新的莊家——政府,然後對一些名詞重新定義:
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國經濟的增長
是什麼引起了經濟的波動
我們如何解釋高持續失業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到底如何發生
全球經濟體系對國民經濟的運行有何影響
通過什麼手段來實現?——看不見的手來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拉動消費
記住這三個重要的手段!!降低利率,刺激投資,拉動消費!這三個其實就是凱恩斯主義的核心內容,在接下來的各種模型中會反覆出現。
同時我們看到宏觀經濟學其實誕生於大蕭條時期,這是造就凱恩斯學派的重要背景,同時也是凱恩斯學派的絆腳石,因為它在經濟運行良好的時候不再那麼迷人,具體我會在解釋完三個模型後再總結,不然寫在這個部分你看過就忘。
凱恩斯學派智慧的結晶就是三個模型,NI-A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這是凱恩斯學派的升級打怪之路,分別由凱恩斯,Hicks Sir John Richard, 凱恩斯提出,構造了早期凱恩斯學派。
今天先寫到這裡,恩,慢慢填坑。
IS-LM沒有假設P不變吧?
先說結論,短期波動(short run)就是總需求曲線(AD),長期增長(long
run)就是總供給曲線(AS),將總需求和總供給曲線結合就能得到一個經濟體中產品、貨幣、要素三市場均衡下的價格水平P*和社會總產量Y*。
下面分三部分解釋一下。
1.短期波動(總需求曲線)
IS曲線是:Y=C+I+G,IS曲線上的每一點都代表產品市場均衡,對應的是財政政策,這個學經濟的都知道,就不解釋了。
LM曲線是:M/P=L,曲線上的每一點都代表貨幣市場均衡,對應的是貨幣政策。
L是貨幣需求,M/P是貨幣供給,這裡的P不就可以隨便變動嗎,P升高就相當於實際貨幣供給量減少,P減少就相當於實際貨幣供給增加。
產品市場均衡就是對IS求導,貨幣市場均衡就是對LM求導;把IS導和LM導聯立就得到了一條向下傾斜的曲線,這條曲線就是總需求曲線,總需求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是兩市場均衡。總供給曲線是由IS-LM推導的,IS-LM又是會被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影響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又是經常變動的,所以,總供給曲線的變動實際上就是經濟的短期波動。
2.長期增長(總供給曲線)
關於總供給曲線我稍微引用一下我之前的答題。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 TTuzki 的回答
總供給曲線就長這樣。
以下是對三段式的解釋。
①經濟中的資本存量未用完,勞動力大量剩餘,廠商可以在不提高價格的情況下滿足一切增加的需求。
②閑置的廠房和設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勞動力仍有剩餘。廠商只有增加勞動力的投入才能滿足增加的需求,邊際報酬遞減,所以廠商在增加產量的同時不得不提高價格,以彌補上升的成本。
③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全部用盡,經濟體已經達到了它的社會生產可能邊界。需求上升時,該社會的產出卻不會提升了,這時只有價格隨著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把各種增長模型合在一起就是總供給曲線。
比如說①對應的其實就是harrod-domar模型,AK模型又可以比較好地解釋②,solow-swan模型則能比較好地解釋生產邊界的擴張。這些增長模型告訴我們,總供給曲線變動需要人口增長率、技術變遷率……的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總供給曲線對應的是長期增長。
這大概就是一個單一經濟體的宏觀體系了,就像@改之理zcw說的
直線就是經濟增長的趨勢,而曲線就是真實的經濟增長路徑,它圍繞著直線上下波動。
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的兩個分支:研究直線的經濟增長理論,和研究波動的波動理論。
其中波動主要是由總需求的改變引發的,增長主要是由總供給的改變造就的。
3. Y*、P*
聯立總供給和總需求後我們得到均衡的Y*、P*了。
Y=F(K、L),π=(Pt-Pt-1)/Pt-1
喏,把L和π聯立不就又得到philips curve了,又可以分析通脹和就業了……
所以呀,不敢說宏觀經濟學的全貌是這樣,但大致就長成下面那個樣子吧。
宏觀最重要的東西 就是y=I+G+C+(X—M)這個公式。整個宏觀都是圍繞這個公式展開的。
圍繞消費有不同的消費理論: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莫迪亞諾的生命周期理論,弗里德曼的固定收入、不固定收入的呢個。圍繞投資 儲蓄和消費聯繫起來根據I=S有投資乘數和消費乘數。在一個兩部門的模型里c=ay+
s=(1-a)y-。三部門、四部門可以類推。
圍繞政府消費,這裡是凱恩斯和新古典的主要分歧,在Is-Lm分析中,當經濟處於蕭條區域 用政府消費可以刺激有效需求,當經濟處於古典區域 應該採用貨幣政策。
在出口和進口之間,達成國際收支平衡是目前的共識。但是應不應該自由貿易,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西方的主流是自由貿易增進福利,但是李斯特提出幼稚工業保護論 阿明也提出依附理論。
宏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貨幣。新古典認為貨幣中性,凱恩斯認為有粘性和心理作用。
首先,經濟學這門學科是對生產過程中的經濟現象的分析和規律的總結。目前,西方宏觀經濟學學派林立,很多學派都有自己的解釋和理論,一般我們參考和學習的主流理論為下:
1.古典主義。基本觀點是一切由市場決定,市場是看不見手,可以自動調節經濟運行,不主張政府干預。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李嘉圖等都對宏觀問題有所探討。但古典經濟學主要研究微觀經躋,信奉薩伊定律和「看不見的手「的作用。
2.凱恩斯主義。1936年,凱恩斯發表了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否定了古典主義的觀點,為現代意義上的宏觀經濟學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凱恩斯革命」。此後一直到6o年代中期,西方經濟學家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意見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3.新古典主義、貨幣主義學派、供給學派。到了60年代後期西方世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滯脹」,凱恩斯主義對此現象不能自圓其說,從此非凱恩斯主義學派向凱恩斯主義發起了挑戰,其中最突出的是貨幣主義學派(Monetarism)、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New ClassicalMacroeconomics.也叫理性預期學派)和供給學派(Supply side Economics)。新古典學派從理論上否定了凱恩斯主義,論證了「政策無效論」;在8O年代,貨幣主義里根政府和撒切爾政府奉為官方經濟學,這些學派大有取代凱恩斯主義之勢,但這些學派都由於各自理論的局限性,一經實踐立即暴露了出來。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的「政策無效論」最早在實踐面前陷入困境:80年代初貨幣主義在美國的實驗就趨於失敗;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使美英兩國稅收大量下降,財政赤字劇增年代後期至今。
4.新凱恩斯主義。最引人注目的新凱恩斯主義(New Keynesianism)的重新抬頭,成為柯林頓經躋學的理論基礎。不是大神也不懂宏觀經濟學全貌。
曼昆自己是一個New-Keynesian。。。。。。
您說的問題我試著解釋一下。您說的框架主要是New-Keynesian,但我就跳出這個框架說了。
短期和長期的區別,主要有二:
1、衝擊是暫時的,還是有長期影響的?
什麼叫暫時的,什麼叫有長期影響的?其實也是難界定。比如說,政府今年心血來潮加1%的稅收,從明年起又恢復原狀。這會有什麼影響呢?簡單的看最可能的是,人們今年消費減少了,投資可能會增加,工作時間可能增長。從第二年開始,人們消費逐步恢復,投資和工作時間減少到原有水平。在這個例子里,我們就說短期和長期的影響是不同的——短期內會減少居民消費水平,而長期沒有影響。這是因為一年內政策變化的影響很可能在長期中被消磨掉了。
2、變數調整的困難程度如何?
一個經濟變數越難調整,其帶來的變化往往就是長期的。例如在您給的例子里,短期內價格不變,而長期內價格變化了,在更長期看來總產出變化了。這是因為經濟變數或多或少都有黏性。例如短期內貨幣供給增加了,市場總需求會增加,而定價的黏性(工資水準並非隨時調整)等就就會帶來短期影響。所以短期內價格不變而長期內價格變化了。相對於價格而言,生產力的變化更加難一些(就算新出了一個黑科技,也要過一段時間推廣),所以一般認為看經濟增長模型的時候可以忽略掉短期的摩擦。
我不覺得自己說的很生動形象,但短期和長期的區別主要就是這樣。歸根結底,短期和長期的區別在於,短期是在現有均衡附近的波動,而長期往往意味著現有均衡演化為了新的均衡。
畫的圖比較草,想表示下大意。好吧,圖是畫的很醜…不要別這些細節誤導了...希望能大致幫你理解下宏觀經濟學的體系...
如果把宏觀經濟學看成一條魚,那麼主體就是凱恩斯(凱恩斯老爺爺的名言是:In the long run,we all dead...)開創的宏觀經濟學體系側重於短期分析,就是上圖的魚身。
宏觀經濟的主要目的是治病,兩大經濟病症:通脹與失業。分別對應那兩隻魚眼...GDP和GDP平減指數。
魚尾是發展還不太成熟的經濟增長理論...
正好最近複習了一下宏觀經濟學,就是曼昆那本,扒了扒草稿紙堆,找到了當時寫的提綱~
請無視我無法直視的書法~
宏觀經濟曼昆分成兩塊將,一塊是長期,一塊是短期,因為兩者的分析方式不同。
長期經濟中,因為貨幣中性,所以可以分為有貨幣和無貨幣。
為了理解起來方便,先講封閉的長期經濟,再講開放的經濟~
就這麼點事~
希望能幫到你~
佛教傳統中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多寡來決定 佛教經濟學是消費的最佳形態
低消耗率 低壓力高度滿足感
爵士貓
1 小時前
在佛教的傳統里,有財富的人(sredthi長者)相當不同於今日的資本家。非佛教者的財富觀是要累積超過個人所需的物質;然而在佛教的傳統看來,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的多寡來決定。布施場是個公共場所,貧困的人可以在那裡得到他所缺乏的物質,一個人擁有愈多的布施場,表示這個人愈富有,因為富人剩餘的財富和他所僱用的許多傭人、工人,可以形成一種社會服務的布施場。然而非佛教徒的富人,只是道道地地的資本主義者,他們累積無盡的財富,並且再投資,同時壓榨勞工,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反之,在佛教中,富人僱用員工一齊為整個社會的利益努力。
唯物論者關切的主要是物品,而佛教徒關心的主要是解脫。但佛教走的是「中道」,因此不可能敵視物質福祉。妨礙解脫的不是財富而是對財富的執著;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經濟學的主要旨義是簡樸及非暴力。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舉止的絕對合理性——不可思議的「小」卻意味著令人極其滿意的結果。
對於現代經濟學者而言,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他慣於以年消費金額來衡量「生活水準」,同時一再假設消費較多者比消費較少者「境況優越」。一位佛教經濟學家會認為這種途徑極端不合理:因為消費僅僅是人類福祉的一種手段,而其目標應是以最少量的消費贏取最大的福祉。
現代經濟學視消費為所有經濟活動的唯一目的及目標,同時將生產的要素——土地、勞動及資本——當成手段。簡言之,佛教經濟學企圖通過最佳消費方式使人類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而現代經濟學則企圖通過最佳生產方式來盡量擴大消費。顯而易見,維持一種以追求消費最適形態生活方式所需的努力,遠比維持消費極大化動機所需的努力要小得多。
消費的最佳形態,是藉由相對的低消耗率這種手段,產生高度滿足感,使人們得以生活得沒有壓力及緊張,並且符合佛教經義的主要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物質資源已到處呈現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那些以適當使用資源為手段來滿足其需求的人們,是比那些依賴高度使用的人們更易免於互相殘殺之苦的。
================================================================
==
佛教經濟學(佩尤托)
佛教經濟學
佩尤托
《法音》
譯者附言:
《佛教經濟學》(BuddhistEconomics)一書是泰國佛教學者佩尤托(VenerablePrayadhpayutto,1939-1992)出版的專著,1994年又出了補訂版,英譯者為Dhammavijaya和BruceEvans,該書在西方學界產生了積極反響,1994年獲得法國尤奈斯庫和平教育獎。作者在書中將古老的東方佛教智慧與現代經濟學的知識熔為一爐,試圖診治自由市場經濟給人類帶來的根本問題,諸如增長癖和無限發展偏執狂,過度消費與過量生產等。作者觀點鮮明,針對性很強,對於迷信兩現代化可以解決人類一切問題的盲從者具有一定的解惑作用。
本文譯自該書修訂版(泰國曼谷佛學基金會1994)第1章。
討論佛教經濟學首先遇到的疑問是:這樣一門學問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它有沒有存在的可能?一位佛家的和尚寂寞地行走在乞求施捨的旅途上,這種景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聯想到經濟活動上去。而摩天大樓、購物中心和股票交易所之類才適合於引發此類聯想。現在,我們已經熟知的「經濟學」是西方式的,我們在談論和思考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時所使用的語彙、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全都是西方的。因而,當我們講到一種佛教經濟學的時候,很難避免諸如此類的條件束縛。我們會發現自己實際上是用西方經濟學的語言和概念去討論佛教。儘管如此,我在本書中仍然期望至少能夠提供某些適用於經濟學的佛教觀點。
經濟的思想早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時代就已存在,但是經濟學的研究卻是在工業化的時代才得以形成一門學科。如同在這個專業化的時代中出現的其它學科,經濟學變成一種狹窄和孤立的研究領域,似乎同人類的其它活動或其它學科不大相干。
從理論上講,科學應當能夠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複雜的、相互交織的問題。但是由於經濟學切斷了它同其它學科的關聯,切斷了同更廣闊的人類活動領域的聯繫,所以它在面對當今倫理的、社會的和環境的問題時就顯得無能為力。況且,它對我們的市場導向的社會施以巨大的影響,狹隘的經濟學思維事實上已成為我們最緊迫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危機的主要根源。
把經濟學看作科學,究竟值得嗎?雖然有許多人相信科學可以拯救我們,但畢竟局限甚多。科學所揭示的僅僅是有關物質世界的真相之一面。如果僅僅從物質一面去考察事物的話,便無法得到有關事物存在的全面真相了。既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自然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狀態,那麼,人類的問題也必然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的,單面的科學的解決方式註定要失敗,問題和危機註定要蔓延開來。
對於我們的工業化和專業化的解決問題方式來說,最明顯最危險的後果便是環境的惡化。環境問題已經變得如此迫切,人們不得不開始意識信奉單一的、孤立的學科視角而忽略廣博的視野是多麼愚蠢。他們正開始站在更寬廣的視域中來看待人類的活動,關注這些活動對個人生命、社會以及環境所產生的作用。
從佛教的觀點去看,經濟學不能從知識的其它分支中孤立開來。經濟學無非是解決人類問題的眾多努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種以佛教為基礎的經濟學,即「佛教經濟學」,當然也不是一門可以獨立自足的學科,而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學科中的一種,它們為著社會、個人和環境的相互共生的總目標而發揮作用。
將佛祖的教誨同經濟學相結合的最早嘗試之一是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一書(「佛教經濟學」這個片語也出自該書)。在論述佛教經濟學的那一部分,舒馬赫先生是從佛陀的「崇高八正道」要求開始的。他強調「正命」(RightLivelihood,即正確的生活方式)的因素包含在八正道之中,換言之,就是佛教的生活方式昭示著一門佛教經濟學的必要性,這乃是舒馬赫先生論證的出發點。
回過頭來看,我們發現《小的是美好的》一書之寫作,以及隨後引發的某些西方學者對佛教經濟學的興趣,其實都是對某種危機的現實反應。西方學術的分科和概念結構已經抵達了某種死胡同的終點,假如還不算死胡同的話,至少也是一種轉折之點,需要重新確認新的思想範式和方法論了。這就使得許多經濟學家反思他們那種孤立的、專業化的研究方式。消費主義的無節制蔓延對於環境的嚴重影響已經迫使經濟學者產生出生態的自覺意識。有些人甚至提出所有的經濟學專業的新生都應該將基本的生態學納入他們的課程表中。
唯物論者關切的主要是物品,而佛教徒關心的主要是解脫。但佛教走的是「中道」,因此不可能敵視物質福祉。妨礙解脫的不是財富而是對財富的執著;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經濟學的主要旨義是簡樸及非暴力。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舉止的絕對合理性——不可思議的「小」卻意味著令人極其滿意的結果。
對於現代經濟學者而言,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他慣於以年消費金額來衡量「生活水準」,同時一再假設消費較多者比消費較少者「境況優越」。一位佛教經濟學家會認為這種途徑極端不合理:因為消費僅僅是人類福祉的一種手段,而其目標應是以最少量的消費贏取最大的福祉。例如,如果穿衣的目的是求取某種溫度的舒適及一種令人羨艷的外表,所要的工作是以儘可能少的努力,也就是說,以最少的衣服年破損量及使用儘可能少的勞動去設計,來達成這項目的。所花的勞動越少,就有越多時間及體力來從事藝術創作。舉例來說,當用不須剪裁的材質進行巧妙的折綴就能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時,像現代西方那樣的繁瑣時裝裁剪就顯得非常不經濟了。明知有些材質很快就會破損而仍去製造是愚蠢之極,而使事情變醜陋、卑鄙或下流則是粗鄙之極。剛才有關穿衣的說辭同樣適用於人類所有其他的需求。對物品的所有權及消費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佛教經濟學是如何以最少的手段達成既定目的的系統性研究。
反過來說,現代經濟學視消費為所有經濟活動的唯一目的及目標,同時將生產的要素——土地、勞動及資本——當成手段。簡言之,佛教經濟學企圖通過最佳消費方式使人類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而現代經濟學則企圖通過最佳生產方式來盡量擴大消費。顯而易見,維持一種以追求消費最適形態生活方式所需的努力,遠比維持消費極大化動機所需的努力要小得多。因此,我們毋須為生活在緬甸比生活在美國的壓力及緊張來得少感到驚訝,儘管緬甸所使用的勞動節約機器數量僅為美國的零頭。
很明顯,簡樸及非暴力是緊密相關的。消費的最佳形態,是藉由相對的低消耗率這種手段,產生高度滿足感,使人們得以生活得沒有壓力及緊張,並且符合佛教經義的主要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物質資源已到處呈現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那些以適當使用資源為手段來滿足其需求的人們,是比那些依賴高度使用的人們更易免於互相殘殺之苦的。同樣,那些生活在高度自足的地方社區的人們,不太會像那些依靠全球貿易系統維生的人那樣,容易介入大規模的暴力。
因此,佛教經濟學的觀點,以當地資源的生產來滿足當地的需求是經濟生活中最理性的方法,而依賴遠方的進口,並且需要為出口到不知名及遙遠人們的手中而生產,是高度不經濟的方式,惟有在例外的情況及小規模範圍內有其正當性。而現代經濟學家也得承認,在某人的居所和其工作地點之間,高度消耗運輸服務,標誌著一種不幸而非高生活水準。因此,佛教經濟學家也會認為寧取遠方資源不取近鄰資源來滿足人類的慾望,標誌著失敗而不是成功。前者傾向於以某國交通系統所運載平均每人多少噸/英里數的增加這類統計,作為經濟進步的明證,而對後者——佛教經濟學家——而言,同樣的統計數字可能顯示消費形態出現一個高度不樂觀的惡化程度。
現代經濟學和佛教經濟學另一個顯著的差異,體現在大自然資源的使用上。佛陀教誨告誡人們一種虔誠及非暴力態度,不僅限於一切有知覺的生物,同時還特彆強調樹木的重要性。佛陀的每位跟隨者每隔幾年必得植一棵樹並照顧到它能自己存活為止,佛教經濟學家毫無困難就能論證,這條規律一旦在全球落實,終會帶來真正的經濟高速發展而毋須任何外援。東南亞許多經濟的衰敗(像世界許多地方一樣)毫無疑問是由於對樹木的不注重和可恥的忽略。
現代經濟學由於其特殊方法是以貨幣價格為手段來等同並量化每樣事情的,以致不去區別可再生及不可再生的物質。因此,有關不同類別的燃料,像煤炭、石油、木材或水力,現代經濟學所看到其中的惟一不同,就是每個同值單位的相對成本。最便宜的自然而然受到偏愛,如果不如此就是非理性及「不經濟」。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不是如此。這邊不可再生的燃料,如煤炭及石油,和另一邊可再生的燃料,如木材及水力之間的基本差異,不能簡單地予以忽視。不可再生的物品,惟有在其不可或缺,並且以極細心和最小心謹慎的態度去保存時才能使用。不經意的使用或揮霍這些不可再生的物品,是一種暴力的行為,當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做到完全非暴力屬於不可能的情況下,對人類而言,其全部行為致力於非暴力的理想,仍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如一位現代歐洲的經濟學家不會把將所有歐洲藝術寶藏以誘人價格售予美國一事視為一項偉大的經濟成就一樣,佛教經濟學者會堅持,某個群體的經濟生活如依賴不可再生的物品,就是寄生在資本項目,而不在收入項目上。類似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不可能維持久遠,只能純屬權宜之計。當世界不可再生的燃料資源——煤炭、石油及天然氣——在全球的分布極其不均,且在數量上毫無疑問又極其有限時,以前所未有的增長率來開採這些資源,很明顯是一項對抗大自然的暴力行為,這必然不可避免地導致人類之間的暴力。
佛教經濟學在實時經驗和長期遠景所做的探討,即使對那些相信經濟增長是在「現代的成長」及「傳統的停滯」之間做選擇的人,也是有參考價值的。這是一個尋找發展正確途徑的問題,在唯物論的漫不經心及傳統論的靜如止水之間,找出中道,簡言之,即追尋「正命」。
佛陀有關善與惡的教導可以成為幫助我們進行此類主體的道德選擇的指南。不過正因為這種道德選擇具有主觀性,我們不能忘記這種選擇不可避免地發生在那個按照原因與條件的客觀原則而運作的世界之外。我們的倫理學以及從我們的倫理學自然引出的行為,構成了決定我們是誰的那些原因和條件,也構成了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的性質以及我們環境的狀況。
佛祖教導中的一個最深刻的教誨是這樣一種真理:內在的主觀價值是同外在的客觀現實直接聯繫在一起的。這一精微的認識潛存在所有的倫理問題的核心之中,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只是粗略地知道他們的內在價值如何制約著外在現實。在物理世界中觀察原因與結果的規律是容易的:熟蘋果掉下樹來,溪水流下山崗;但是當人們轉而將自身作為從宇宙中分離出來的個體加以思考時,卻看不到同樣的因果規律適用於內在的主觀價值,諸如思想和道德態度。由於倫理學是「主觀的」,人們就以為它與「客觀」現實並無聯繫。
按照佛陀的觀點,倫理正是在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之間架設橋樑的。與因果規律相符合,道德以「主觀的」原因的面目而運作,無形之中構成了「客觀的」條件。舉個例子來看的話,這一點就清楚了:道德問題總是以如下方式提出:「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是有助於還是有害於我,以及我周圍的他人呢?」實際上,我們依賴於倫理來調節我們主觀現實的不完整的慾望:憤怒、貪婪、仇恨。我們思想的性質雖然是內在的,卻不斷制約著我們的言論和行為的方式。我們的道德雖是主觀的,卻決定著我們在外在的、客觀的世界中之生活方式。
道德如何制約經濟學
可以肯定,倫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異並不難辨識。對於任何一種經濟問題,我們既可以從全然的經濟觀點去考察,也可以從全然的倫理學的觀點去看。比如,你正在閱讀這本書。從倫理的觀點看,你的閱讀是一件好的行為,你被求知的慾望所驅動。這是一個道德判斷。從經濟的觀點看,情況就不同了:這本書可以看作是沒有利潤的原材料浪費。可見同樣的情況可以從不同方式去理解。
然而,兩種觀點卻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一方面是現代經濟思維對於像倫理學這樣的主觀價值的拒絕,另一方面倫理學在經濟事務方面的影響又清晰可見。如果某一個社區不安全——那裡竊賊群聚,暴力橫行,道路也事故頻發,那麼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商人不會去那裡投資,旅遊者不去那裡觀光,經濟因而受到牽連。反過來說,如果該社區的市民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區的安全與清潔,那麼必然會大大增加那裡的商業機會,市政部門也無須在維持秩序與治安方面過多投入了。
不道德的商業活動會直接導致經濟上的後果。假如商人在食品生產中試圖用不合標準的成分以求增加利潤,比如在兒童食用的糖果中添入服裝顏料以增加色彩,在橙汁中加入化學製劑,給肉丸子中加入硼酸(所有這些都是泰國近年來所發生的),消費者的健康就因而受到損害。這些偽劣商品的受害者要付出額外的醫療費用,政府也要花錢雇警探去調查和懲治肇事者。更加長遠的影響還有,受害者因身體狀況不佳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導致生產的下降。在國際市場方面,那些以次充好的非法經營者所冒的風險是失去顧客的信任,以致失去海外市場,他們從那些市場中獲取外匯的可能性也就大打折扣。
道德品性同樣對工業生產發揮著作用。如果工人們樂於工作而且勤奮進取,產量就會增高。反過來說,如果他們不忠於職守,沮喪或者懶散,這就會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數量產生負面的影響。
進入消費領域來看,如果某一社會中的消費者崇尚奢華的價值觀,那麼他們就寧願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產品,而不喜歡質量上乘而外表樸素的產品。在另外一種崇尚務實精神的社會裡,社會的價值觀並不傾向於奢華和虛浮,消費者會按照實用性來選擇他們的商品。顯而易見,在這兩種不同社會中的商品消費將會導致不同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廣告可以刺激經濟活動,但是往往付出的道德代價過高。廣告註定要追求流行的價值:廣告製作者追蹤大眾的渴望、偏見和欲求以便製作出與之相適應的廣告節目。廣告還利用社會心理學,為了經濟的目的而操縱大眾的價值觀念。由於其對大眾心靈的巨大影響,廣告具有相當的倫理意義。廣告的數量可以引起物質主義的高漲,而不合適的形象或信息則會傷害公眾的道德水平。絕大多數的廣告都向公眾灌輸著一種對自私自利的偏好,它們讓我們成為完美的消費者,除了盡情消費現代工業的各種產品之外,不再有更高的生命追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被塑造成了一批「飢餓的鬼魂」,為了滿足永不消失的熱望而追逐不停。而社會也就變成了利害衝突和物慾橫流的場所。
更有甚者,廣告增加了產品本身的價格,這樣一來,人們就得付出不必要的費用去購買不必要的東西。還有更多的奢侈和浪費:商品僅僅使用了較短時間就需更換,儘管它們的性狀還是良好的。廣告還迎合人們要求炫耀其擁有物,以此作為獲取社會地位之手段的心理。一旦品牌和派頭成為主要的標準,人們便盲目地花費不必要的錢去追逐昂貴的商品。在極端的情形中,人們受到追逐時尚的需要之驅動,幾乎喪失了自主性,他們不能等待片刻,省下錢去追求最新的流行物,他們只知道用信用卡付帳。花費大於收入的現狀將會導致惡性循環。一種更新潮的模式或時尚已被播下了種子,人們為了追新而日益陷入債務之中。在這種方式中,不道德的廣告會引誘人們走向財務危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日社會有了「信息技術」的大量的應用機會,而這些技術卻多半用於產生「誤導信息」或製造新的迷惑。
在政治層面上,有關廣告管理的決策有待於制定和完善,是不是應該有某種調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該是怎樣的調控呢?人們如何才能在道德關懷和經濟利益之間求得恰當的平衡呢?這就涉及到教育。應該找到教育人們認識廣告運作和影響的有效方式,同時讓人明白廣告的可信程度有多少。良好的教育應該尋求讓人更加理智地做出購物決定。以上關於廣告的問題顯示出在社會中的行為應如何從多種觀點去考察,而這些不同觀點又是相互聯繫的。
採取一種更寬廣的視野,問題也可以被視為如下的情形,那就是自由市場體系本身歸根結底還是建立在起碼的道德基準之上的。自由市場體系的自由在不正當競爭中會喪失殆盡;通過影響來實現壟斷便是常見的例子,僱傭殺手去行刺競爭對手則屬於極端的例子。以暴力手段消除對手,這等於宣告了自由市場體系的終結,儘管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不會提到此種方式。
從倫理的意義上說,經濟活動必須按照不傷害個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方式展開。換句話說,經濟活動不應該對自身造成損害或對社會造成動蕩,而是應當加強這些領域中的良好秩序。如果將倫理價值作為重要因素運用到經濟分析中去,那麼可以說一頓便宜而營養充實的餐飯當然要比一瓶威士忌更富有價值。
於是,由佛教所啟發的經濟學將努力去發現和接受一切事物的真理。它會帶來一種觀照倫理問題的更寬廣也更複雜的眼光。一旦倫理學被當作一種合法的關注對象而得到接受,道德的問題也就成為在整個因果過程中要加以研究的因素了。不過假如我們不考慮倫理方面的因素,經濟學就無法推進對整個因果過程的理解,因為倫理學在其中構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說現代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最具有科學性的。事實上,經濟學家們只考慮到可測量的數量方面的因素,就對他們的科學方法感到驕傲。有些人甚至認為經濟學純粹是數字的科學,用數學公式就足夠了。在其追逐科學性的努力中,經濟學忽視一切不可量化的、抽象的價值。
現代經濟學家把經濟活動看成是與人類其它活動毫不相干的,他們陷入了工業化時代的狹隘的專業本位之中。經濟學家以專門家自居試圖在考察人類活動時排除所有的非經濟因素,只是集中於一種單一的視點,那就是他們本專業的視點。
近些年來,對經濟學的批評甚至蔓延到經濟學家的陣營內部,他們對此種「客觀」立場提出質疑,並認為經濟學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受價值影響的學科。可以這樣發問:經濟學怎麼可能與價值無關呢?實際上,價值是植根在人類心靈之中的。經濟的過程始於需求,繼續發展於選擇,終結於滿足,所有這些環節都是心靈的功能。就這樣,抽象的價值與經濟過程的開端、中繼和結尾相伴始終,經濟學家要想脫離價值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有許多經濟學家避免關注任何價值問題、倫理問題或精神品格,他們不顧如下事實:這些方面都與經濟息息相關。正是由於經濟學者缺少倫理學的訓練,忽略精神價值和人類慾望的重要作用,這就成了他們的主要弱點,使他們無法解決他們本應該解決的問題。
如果世界想要從過分消費和過量生產的蹂躪中獲得拯救,經濟學家必須學會理解倫理學對於他們領域的重要性。正像他們應該學習生態學一樣,他們也應該學習倫理學,弄清人類慾望的本質,獲得全盤的透徹的了解。而這裡恰恰是佛教所能給予極大幫助的一個領域。
財富佛法經濟學
===================================================================
佛使比丘(Achaan Buddhad^asa 1906~1993)或許是當代泰國最有名的法師。他除了是一位佛教傳統和經典的大學者之外,也博學許多知識領域。
不論我們稱它為上帝、佛法、道或自然法則,它們都是相同的東西。它是實相的最高層次,在不同的宗教里以不同的風貌被呈現出來,如公正、獎懲、創造、維持生命狀態等等,不論它被賦與什麼樣的稱呼,它們都是大整體的一部分。無論是被視為通往目標的道路、旅程或目標所在,它們都是一體且不可分割的,區分它們是件毫無意義的事。
[法 ──至高無上的真理]
法是道、是旅程,也是旅程目標的實現,這種種都是相同的,也都有一個共通的名字 ──法。雖然它因不同的語言或宗教而有上帝、佛法或道等不同的名稱,但我確信它都可以用以上這三種意義來代表。所有的宗教必須有清楚的方法,告示人們正確的知識、正確的途徑,最後如何正確地到達目標,不論我們用什麼名字來稱呼它,它們都是一體且至高無上的。
當我們談論所有主要宗教的創始者,如耶穌和佛陀,我要強調的是,他們之間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這些宗教都有個基礎的要點,它可稱為佛法、上帝或其他種種名稱。佛陀、基督耶穌或其他宗教的創始者,都只是向全人類顯現究竟真理的傳播者。他們的目的都是要使人類能夠離苦或得到解脫,因此沒有必要讓這些不同的宗教老是互相衝突,彼此爭議。
雖然這個唯一的最高真理放諸四海皆準,而且這些不同宗教的創始者也只是揭發這個真理的門徑,但可理解的是,隨著時空的不同,它的語言表達也會隨著不同。然而,就最深刻和最重要的意義而言,這些不同的用字都是指向如何尋求解脫,也就是說,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與那人類所知至高、至善的真理合而為一。
[去除我執,消泯對立]
所有宗教的目標都是為了解脫,歷史上所有的宗教也都提供了解脫的方法。然而,現在人們遺忘宗教的目的,甚至分裂成不同的派別互相仇視,這樣的衝突引起全世界的社會問題,不同宗教的信徒甚至不再互相往來,這種情形不勝枚舉。
這些相互對立的宗派成員,已違背宗教共通的理念,他們相當自私,且被「我」和「我所有」的思想所控制,而這樣的想法正和宗教共通的理念相抵觸。根據佛陀的說法,沒有一個自我存在,只有自然,只有「法」,但人們還是存著有個自我的妄想。在有神教里,每件事物都屬於上帝或上帝所創造的,沒有任何事物可被看成「我」或「我所有」的。因此,人們不可自信地認為我「擁有」自我,這種想法是自私及煩惱的起源,它會帶來痛苦。
假如我們能依宗教的教義而行,承認自己是存在於上帝、法、道和自然中,那麼問題就會消失,就不會因有「我」的假相而造成對立,那麼世界就會和平,而在較小的事件上也一樣會有和平。因為每個人都沒有我執的痛苦,所以每個人的問題也會消失,甚至假設有世界性的大災難,如全球都在火難和屠殺中,因為沒有一個「我」的存在,也沒有對自我的執著,我們就不覺得苦。我們必須了解身體並不屬於自我,而是屬於自然、上帝或是「法」的。
為了使全世界的人都能過幸福的日子,我們就必須退回到正道或「法」上,這是在做任何社會服務時,最須銘記在心的。
在這飽受超級強權及核子威脅的現代世界,借著慶祝佛使尊者八十大壽的因緣,特彆強調且重視他的政治哲學是最恰當不過了,明確地說,佛使尊者所主張的法的社會主義和他特彆強調去除執u我」和「我所有」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從最深刻的意義來說,個人及社會的幸福源於轉我執與自私為無我與博愛,社會主義者的社會是建立在眾生平等的基礎上,這觀點並不否認個別差異的存在,但不論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因此,富人不再是追求自我享樂的資本家,而是一位長者,他的地位使他能造福勞工階級及一般平民。
佛使尊者所主張的公平理想的社會,與他對自然界的原始生活或人的本來面目的觀點相同,他認為二者都是相互依存、和諧且平衡的。自然的本質是無我,也就是個人不執著私利,但由於喪失了純潔清明的本性,人人容易受到執著與渴愛的束縛。因此,有情眾生必須設法恢復這種相互依存、和諧、互重、互愛的境界。就個人而言,經由正念(sati)、正知(sampajanna)、正定(samadhi)而證菩提,以破除貪愛、無明與煩惱;而在社會方面,位高權重者推行經濟、政治政策,滿足基本物質需求之後,更要增進以心為主導的精神層面,以達物質、精神二方面的平衡發展。
佛使尊者對人類社會真正的看法與所有宗教的宇宙觀相同,那就是以慈悲統理的社會,以企盼幸福時代到來的佛教徒所說的話來說,就是彌勒佛出世的時代。但佛使尊者的佛教社會主義並不是出世的救世主義,它是批判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理論,同時為政治哲學提供一套基本原則,將來這原則不僅具有引導泰國的潛力,也能引導所有社會,追求公平、公正的政治與經濟秩序。
一九六○年代的佛教社會主義
大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二十幾年間,殖民地時期結束,亞洲現代化新興國家興起時,幾年間,佛教的社會主義成為亞洲佛教文化中,一種受人矚目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課題。就意識形態而言,它引用了佛教的世界觀、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西方自由民主的許多觀念;就政治和經濟課題而言,它反映了西方社會平等主義者對生產和財富分配的理想。簡而言之,它是由亞洲領導者融合了佛教和西方政治哲學的產物,而這些領導者大都曾在西方受過教育或接受西方的教育。
一般來說,佛教社會主義仍被認為是企圖將佛教文化、佛教的國家認同感,和現代西方政經的組織、結構作一整合。以烏魯(U.
Nu)為例,他認為唯有每個國民能夠克服自己的私慾,緬甸才能成為一個國家共同體,政府應該保障每個人有足夠的物質所需──即佛教所謂的飲食、住所、衣物和醫藥等四種生活必需品。政府也應該縮小殖民時期所帶來的階級與貧富差距,且應鼓勵人民提升道德和心靈層次。簡而言之,政府提供人民物質的需求,而佛教則提供了人們心靈的安頓。佛教社會主義很顯然不只是在上座部佛教文化中流傳,越戰期間的佛教領袖們也運用這種主張;日本創價學會(Sokka
Gakkai)運動的領袖及公明黨(Kometo)的創黨人,也宣稱他的政治理念是佛教社會主義。
[認知生命相互依存的實相]
佛使尊者的社會政治說法和「不執著」的思想相配合,或者就像佛使尊者所說,是一種遠離物質污染,達到「無我」的心境。佛使尊者早期的作品,包括他最主要的作品
──《我和我所有》,都是在探討這個主題。
去掉我執的成見,就好像去掉隔離自己、反對他人的籓籬,使人豁然開朗,認知生命相互依存的實相,這也就是在佛法中所說的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佛使尊者視生命的這種互動關係為自然的本質(dhammajati)。本質上,自然是一種彼此間互為因緣的平衡狀況,你也可以稱它為「本質」(Prakati)。根據佛使尊者的見解,
prakati有二層意義:一是本體意義,即自然或事物自然的真相 ──緣起法;二是道德意義。
<自然的德性>
自然的德性(戒)或事物自然運行的法則,是一種適當或合於中道的倫理道德,它與過度的貪求不同。
凡是想「吃得好、住得好」的人,他們有無窮的慾望,總是一再地擴張自己的慾望,直到他們富比天神。凡是有「吃得好、住得好」這種觀念的人常感覺不足;而那些主張「吃、住夠了就好」的人,則代表中道,不論他們怎麼做,都會依中道而行。而且處於自然或平衡的快樂中,他們從不覺得匱乏,也不會自私。
如果我們確實奉行佛教,就可以在自己本性中發現社會主義的傾向,我們應該將人類同胞視為正在生、老、病、死中受苦的朋友,所以不能拋棄他們,這才是真正應該實踐的純正社會主義的理想,而不是為了政治、私慾等不義之利才利用他們。
佛使尊者認為社會問題的根本起因是人類的自私貪婪 ──人們總是儘可能地為自己積聚財物。雖然社會問題不能簡化為個人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是改變一個人物質化的觀念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
佛使尊者分析人類的狀況與三藏經典中《起世經》(Agganna Suttanta)的圖案非常相似,此經是所謂「創世紀的書」。它認許經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正義統治者(法王dhammaraja),此法王具有智慧和能力,為已被人類貪婪所破壞的世界帶來秩序,這種道德和社會混亂的狀況,是因自然和諧一體的原始狀態墮落而造成的。雖然佛使尊者並沒有特別引用該經的經文,但他認為「自然」是一種圓滿、一體及和諧的原始狀態,這圖案和《起世經》的經文不謀而合,而他認為當今道德和社會的混亂是由自私、貪婪所引起的,也與該經的說法一致。
[建立互不傷害的政治制度]
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需要來思考這問題,因為世人已經失去了人類共有的人性。他們盲目且嗜殺成性,假借社會主義之名,實質上卻是以非法的方式互相摧毀對方。真正的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合乎佛法、妥協、互相溝通上,並且建立出一種防止互相傷害的政治制度。
佛使尊者雖然認可某種程度的經濟差異,但他主張財富應和慷慨相配合。換句話說,在法的社會主義里,不容許像資本主義社會那麼大的貧富差距,而且富者會受到宗教和道德的影響長養慈悲心,願意布施他們的財富,而不是因政府強迫才布施。
在佛教的傳統里,有財富的人(sredthi長者)相當不同於今日的資本家。非佛教者的財富觀是要累積超過個人所需的物質;然而在佛教的傳統看來,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的多寡來決定。布施場是個公共場所,貧困的人可以在那裡得到他所缺乏的物質,一個人擁有愈多的布施場,表示這個人愈富有,因為富人剩餘的財富和他所僱用的許多傭人、工人,可以形成一種社會服務的布施場。然而非佛教徒的富人,只是道道地地的資本主義者,他們累積無盡的財富,並且再投資,同時壓榨勞工,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反之,在佛教中,富人僱用員工一齊為整個社會的利益努力。
佛教的社會主義是以佛法為基礎,根本上是佛法化的,佛使尊者認為法的社會主義內含於事物的本質中,因此,法的社會主義(法的和合共同體dhammika
sanghaniyama)這名詞,可以說確切地表明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道德法(戒法siladhamma)。由於當今世界人類遠離了這種理想,所以我們要努力恢復這本來的狀態,使理想早日實現。
法的社會主義有三項基本原則:(一)整體利益原則;(二)戒律和布施原則;(三)尊重和慈悲原則。第一項原則關係到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第二項原則管理個人的行為;第三項原則指引人們對生命具有正確的態度。
佛使尊者以目前的危機說明第一項原則:
因為當前的問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它關連到整個社會,所以我們必須對準問題的源頭 --「社會」來探究。任何為社會群體所制定的制度,都是為了社會整體的利益,而不只是為了個人或特定人士的利益,如果將個人利益放在社會利益之上,那麼社會問題將不能有效解決,因為問題的癥結就出在社會是以整體的方式來運作的。(注十六)
整體利益的原則涉及生命的各個層面。例如身體中各組織如果不為整體利益而工作的話,就會產生疾病,而村莊的福祉也須依靠村民和各村莊間的合作才能獲得。
佛陀所制定的僧團戒律,把所有的事物都連結成不可分離的群體,我們從「僧伽」這個字就知道它的意義,因為「僧伽」字面的意思是指一個和合體,而不是指單獨的個人。當人們群居時,就需要一種法則把他們結合成一個和合體,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若進一步探討就會發現,這社會群體和自然很和諧地相處在一起。例如,戒律要求的生活型態是:能知足並且合乎中道,比丘尤其必須遵守一種特別的規則:他們不能拿取多於所需的東西,假如多拿了,就是犯戒;又比丘若擁有超過三衣的衣物,也是違犯了規定。比丘只能擁有三衣一缽和一間小房間──這種教導比丘們適量拿取的理念,就是社會主義的真正基礎。
佛使尊者並不是在提倡每個人都應該出家,而是在倡導佛陀所說的「中道」,這種中道的生活既不會過度縱慾,也不是嚴苛的苦行。比丘依循中道並尊重團體戒律的簡樸生活,提供了理想的法的社會主義的典範。在物質的層面上,它提供了適當的食物、衣物、住所和醫藥等四種基本的需求。但最重要的是,它也為人類社區和自然帶來了道德與心靈的福祉。
======================================================
凱恩斯的假設是短期價格剛性。又叫拒下剛性,只能上不能下,是個很強的假設。
有人就不同意了,認為價格剛性是違背理性人假設的,比如廠商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降價,這與廠商利潤最大化假設相違背,這說不通啊。
這是凱恩斯理論的致命傷,與經濟學中最最不能動搖的理性人假設衝突了。
後來的新凱恩斯學派基本是在挽救這個概念,他們也做了讓步,沒叫價格剛性,開始叫價格黏性。這就放鬆了原假設,解釋價格黏性有很多種理論,效率工資呀,斯威奇模型呀,很多很多。
到了現在,短期價格有黏性應該是新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中很標準的假設了。
看看這個:宏觀經濟學原理一頁通
宏觀經濟學原理一頁通(第六版) 張國忠.pdf_免費高速下載
再看看這個:
宏觀經濟學講義 張國忠 2015.1.pdf
如果想對宏觀經濟學體系有系統的了解,建議閱讀高鴻業老師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常見的初級宏觀經濟學教材有曼昆《經濟學原理》,高鴻業《西方經濟學》以及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等等,這些教材被應用於各高校的本科教學,高深一些的有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等,對比這些教材你會發現,國內的經濟學教材大多體系明朗,講述邏輯性強,但枯燥無味,國外的教材講述略微混亂,但生動有趣,時至今日,於午夜手捧很厚的經濟學著作來讀依然是我的樂趣之一。
因此,關於宏觀經濟學體系,我更願意引用高鴻業老師的講述,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當然,題主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通過閱讀《經濟學原理》來總結出自己能夠理解的體系。
宏觀經濟學的最終目標是尋找保持國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對策,所謂穩定的增長系指既無失業,又無通貨膨脹的增長。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第一,西方學者必須探尋哪些市場,而每一市場又含有哪些經濟變數來決定國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在得知這些變數以後,他們就可以進一步制定政策來控制這些變數,以便使國民收入保持穩定的增長。這兩項內容構成了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框架。該框架可以下圖加以說明:
把老筆記翻出來了。這個表格我覺得比較清楚。
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以及有沒有市場出清價格(market clearing price)。短期的有新古典主義短期模型,長期有索羅模型(Solow)。市場價格不出清的情況下,短期是凱恩斯模型。
Non market clearing price和long run那裡是空白的因為我們假設在長期,市場的價格能夠平衡。
很概括,但願有點幫助;)只是剛好在上宏觀實在聽不懂就來逛知乎一點開就發現了原來這世界上是有人能把這種東西學得很好的,簡直V5。我還是去好好學習吧。
又看到這個問題,啊呀,怎麼經濟板塊的問題屬於沒有認真看書的類型呢??
不知道你經濟學是沒入門,還是看書看的不夠仔細。不過我敢說,有幾個根本的經濟學基礎知識你完全沒有搞清楚。比如,什麼是長期?什麼是短期?什麼叫實際收入,什麼叫名義收入?如果你搞清楚了這些,也就不會問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啦。
當然,我不是小瞧你或者奚落你,言語冒犯請見諒。但是,我真心覺得你不怕麻煩就回去翻翻高鴻業版本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貌似倒數最後一章有對於宏觀經濟的整個概念體系的描述。
下面是我的回答,不保證全對,題主對照著看,應該對你有些幫助。
開始。
什麼叫長期?長期就是這樣一個經濟時期,在此時期內,經濟生產活動所設計的全部要素均可以改變,包括資源的數量與價格、生產方式、管理體制、經濟結構、信息交換模式,乃至於經濟契約和社會環境成本的負擔等。也就是說,長期看,經濟體是均衡的,任何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無效,經濟的總產出和總需求無關。
那麼,什麼是短期?自然長期相對應的就是短期了。短期內,至少有一種經濟要素是不可變的,比如經濟制度、交易成本、經濟發展方式等,再短的短期,就是生產要素的價格、數量、流動性、區位等。所以短期看,經濟體是不均衡,總產出是受到總需求影響的,也就是,宏觀的經濟政策有效,於是不同的經濟學派提出了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
再者,IS-LM曲線是基於凱恩斯主義提出的一個短期經濟均衡的分析模式。這一模型假定的不是P不變,而是M/P不變,也就說貨幣的實際供給不變,從而考察貨幣的實際需求的變化對利率和經濟總產出的影響。
還不明白我再加以說明。考察費雪方程,MV=Py,假定M/P不變,那麼實際產出y/V也就不變,一句貨幣主義學派的觀點,而貨幣的流通速度是利息率的增函數,也就說流動越快,利息越高,而產出也就越高,這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LM方程:利率和產出同方向變化。
最後,說明宏觀經濟學個學派的主要觀點和關聯。
古典經濟學派認為經濟會自發的實現均衡,不需要政府的調控。
福利經濟學派認為,政府需要調節分配,實現經濟利益分配最大化。不僅僅要注重經濟的效率,更要注重經濟的公平。
凱恩斯主義學派認為,宏觀經濟不能實現自我均衡,需要政府的調控,實現經濟向潛在產出水平趨近。
新古典主義學派認為,貨幣政策有效,財政政策無效。經濟發展不需要政府干預,注重貨幣政策制定就好了。
供給學派認為,經濟需要調控,不過調節的不是總需求是,而是總供給。
制度主義學派認為,經濟發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不需要調控。我們要做的就是制定和修正經濟結構和經濟環境中出現的不合時宜的地方,從而實現經濟的持久發展。
其實說半天,核心問題是:
1、宏觀經濟的運行是否會自發的形成均衡?
2、長期,是。短期,不是。
3、各學派分歧多集中於短期,不同解釋形成不同學派。長期經濟的問題只取決於社會的創新,包括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創新,以及信息和資源交換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等。
PS:有錯誤請指出,共同學習。還有,希望題主自己踏實的翻書去,這種學術性問題,還是不要冠冕堂皇的在知乎問比較好,因為在這裡你根本不會學到什麼。最好,祝學習進步。
北大張延《中級宏觀》
先看前言能對宏觀講什麼有個總體了解,
再看第一章能對宏觀發展史(經濟派別)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看了很多書和網上各種流派圖,覺得張延講的是最清晰易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