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鮮戰爭到底是誰贏了,為什麼日本人會認為自己只是輸在豐臣秀吉病死呢?
樓上很多明顯沒讀過明朝歷史.
日軍確實久經戰火,到明軍不見得沒有實戰經驗。活躍在朝鮮的遼東軍,經常和後金在火拚,後來上去的浙江兵,有些豐富的抗倭經驗。
活躍在朝鮮的明軍,一般也就2-3萬,人數不多。吃了那麼多虧,其實根本沒傷筋動骨,史書對朝鮮人貪佔便宜,賣明軍高價糧,沒有好好組織後勤頗有意見。
而且據現在一些歷史學家的研究,萬曆援朝耗費的銀兩,根本沒對明朝財政造成致命影響。
關鍵的關鍵,清人寫的明史,對明朝很多,都持貶低,詆毀的態度。要是真如明史中明軍損失那麼大,那麼前前後後派遣的七八萬人,得起好幾回。
明朝的戰略目的其實達到了,恢復戰前格局。朝鮮復國了,只是有點慘。豐臣削弱諸侯的目的也達到了,只是沒達到的更多 特別是遺漏了德川這隻老狐狸。
明帝國其實沒大勝,明軍士兵刷經驗去了,朝鮮跟著沾光,慘中有勝。豐臣是徹底的輸家。
還有個輸家,估計是萬曆吧,其實挺好一件事,被後來的刀筆之吏寫的一坨屎,呵呵。
首先要知道,戰爭的輸贏是看有沒有達到發動戰爭的戰略目的。而不是你方死多少人,我方搶了什麼東西。
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有人瞎說什麼為了佔領朝鮮,作為滅亡大明的跳板。我要說,你們想多了。也不是有些人說的什麼為了搶些東西。日本當時的政治形勢是——結束了長久的內戰,全國諸侯宣誓效忠豐臣秀吉,但是保留自己的領地和軍隊。豐臣秀吉並未建立幕府,即沒有一個穩定的政體,而是一種全國軍閥的鬆散結合(有點類似民國),這種局勢隨時可能打破。日本當時是武士階層主導國家,武士就是不事生產,主要負責戰爭的職業軍人。一個普通武士,要靠幾十個農名的生產來養活。一旦戰爭結束,這個消耗著巨大資源卻沒事情做的群體,就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你不可能隨意解散他們,因為他們除了打仗啥也不會,這群人集體失業就是不穩定因素。養著吧國家負擔太重,等於養一群閑人,而且為了防止諸侯叛亂,還要再養更多的武士來制衡他們。並且武士是靠戰功確立晉陞的,沒仗打就等於沒戰功,沒有官升和財發,沒有領地和女人。怎麼辦?豐臣秀吉日思夜想,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輸出戰爭,把國內矛盾轉嫁國外!打誰呢?看來看去,好像也只有打朝鮮。
從這個角度,日本這場戰爭,實際上達到了暫時穩定國內局勢的戰略目的。一直到豐臣秀吉死掉,在朝鮮作戰的各大小諸侯趕著回去站隊、打仗、搶地。所以日本學界認為,這場戰爭日本並不是因為打輸而撤軍。但豐臣家的滅亡,卻是因為這場戰爭埋下的伏筆。豐臣秀吉把時間和軍力投在了毫無意義的侵朝作戰上,白白浪費了成立豐臣幕府的時機。所以從豐臣家的角度看,這場仗其實是輸了。
對於朝鮮來說,當然可以說是一場勝仗。保住了國土和主權的完整,達到了防禦的戰略目的。
而對於明朝來說,無所謂輸贏。仗既不是在自己國內打的,戰爭的輸贏也不會對明朝產生任何好或者壞的結果。有地攤文學說什麼因為大明援朝的壯舉,導致了國力民力的虛耗,最後讓滿清趁虛而入,最終成為亡國的伏筆云云,完全就是胡說八道。大明援朝的唯一理由,就是朝鮮是明國的藩屬國。作為宗主國,人家每年稱臣納貢,現在被人打了,你不出兵說不過去。
只談利益不談輸贏。
日本開拔來打朝鮮,目標很明確消耗掉戰國時代多餘生產力避免經濟惡化,增強豐臣系力量,把朝鮮打成自己的藩屬國,順路可能要問鼎中原。
明朝的目標也很明確簡單,把日本這個企圖破壞中朝藩屬關係的國家按下去。
結果也很明顯了,日本在朝鮮打成爛仗消耗極大,豐臣系大名實力普遍嚴重受損,在關東的德川家康看猴子掉坑裡都笑死了。
但是反過來,朝鮮的戰爭也過分消耗遼東衛所實力,在明軍入朝作戰期間沒兼顧過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戰後衛所兵戶大量空缺,而供應朝鮮軍隊的花銷也開始掏空皇帝的內帑,財政問題越來越突出。看看傷亡就知道了
全部來自大明、朝鮮、日本第一手資料:
平壤、碧蹄館、蔚山、露梁4大會戰,日軍死亡均為明軍10倍(韓日資料)
平壤之戰:
按明代檔案,平壤之戰,李如松上報的資料是明軍戰死796人,戰傷1492人。
而日方死亡數是:守城的第一軍小西行長 《日本戰史.朝鮮役》與《征韓偉略》都記有同一兵力 「城兵一萬五千人」 《日韓古迹》稱有兵28000人.而《征韓偉略》則引得更清楚 當日軍撤離平壤時 「行長檢城兵不滿五千」
即,平壤之戰即使按日本資料,日軍至少也死了一萬餘人,日軍死亡至少是明軍12倍。
看看朝鮮君臣對大明攻取平壤,是如何大開眼界,深感天威凜冽的。
看朝鮮宣宗對大明的感狀疏:
「竊照王師有徵,天吏無敵,乃於本年正月初八日壬戌, 進攻平壤, 不崇朝而城破, 除焚溺斬殺之外, 余賊喪魄逃遁, 其軍威之盛, 戰勝之速, 委前史所未有。 臣與大小陪臣, 初聞捷音, 不覺涕淚之交下。 茲蓋聖天子盛德誕敷, 神武遠暢, 而名公贊謨, 本兵運籌。 侍郞宋專心機務, 指授方略, 謀猷克合, 用集殊功。 總兵李誓師慷慨, 義氣動人, 軍行所過, 秋毫無犯, 臨陣督戰, 身先列校。 至於鉛丸擊馬, 火毒熏身, 色不怖而愈厲。 克城之日, 祭箕子而先封其墓, 恤瘡痍而遍釂陣亡, 宣布德意, 慰問孤寡, 雖裵度之平淮西, 曹彬之下江南, 無以過此。 副參游擊都司以下, 各該將領等官, 闞如虓虎, 如神助勢。 至有巨石滾下而拒之直上者, 丸入胸膛而鏖殺未已者。 小邦袖手駭縮, 莫敢助力, 徒觀其鐵騎所蹴, 飛塵驀野, 火箭所及, 赤焰彌天, 礮觸列柵, 則決若吹毛, 搶剌守陣, 則捷若飛鶻, 腥煙漫空, 流血渾江, 天地為之擺裂, 山淵為之反覆。 彼賊之鳥銃湯石, 政猶螗臂拒轍, 無敢抵敵。 臣竊念, 平壤一城, 實伊精兵器械之處, 臣竭一道之力, 方經年莫窺, 而克複之後, 聞其所設守備, 則決非小邦兵力, 所可攻陷。 天威一震, 列屯望風, 已成破竹之勢黃海以東, 不戰自卻, 舊都指日可復, 宗社次第汛掃。臣思先靈地下之感,念遺黎其蘇之望,悲哀喜幸,惝恍難雙,雖俗報答生成,實難為圖。抑臣之所大快者,念惟小丑跳梁,自大於鱗人之鄉;昧天之威,屢肆狂言,臣常痛之!今者鬼啟其衷,自取天誅,其海島壟栗惴惴然不敢喘息者,殊終其遺育,是豈徒雪小邦之羞,實亦彰百王之烈矣臣又聞之,有願曲遂,天地之大德。所懷必達,臣子之至情。臣念今凶賊被剿,專在王師,而於小邦則未始有一毫創也。」
宣宗「第念再造我國,收復三京,專是皇恩」------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772頁
碧蹄館之戰是一場明軍對十倍以上日軍的硬戰,最終明軍因兵少,雙方交戰後各自退返。但在交換比上,明軍大勝
充分顯示了16世紀末日軍面對明軍的的野戰能力之弱,從此,日軍喪膽,幾乎再不敢主動與明軍進行大規模野戰
先擺資料,說清明軍的死亡人數:
宋應昌的《經略復國要編》有很明確的記載。
宋應昌以兵部左侍郎經略朝鮮、薊遼等處軍務,是李如松名義上的上司
《經略復國要編》透露的入朝第一階段(即日軍敗出平壤、開城、漢城三京為止),明軍一共陣亡1241名官兵
從恤金髮放量可見明細:
【○陣亡官九員 指揮二員,每員銀十兩
千總二員,每員銀八兩(內楊虎路遠,加銀二兩)
把總二員,每員六兩
百總三員,每員五兩
軍丁一千二百三十二名,每名銀三兩】
總計1241人 平壤戰死796人,戰傷1492人。加上開城陣亡6人,陣傷67人
1241-796-6=439
這個數字與《朝鮮實錄》的記載基本相符
《經略復國要編》稱二月內李如松要求給官兵換鞋子 各道相繼送來鞋子如下
【○分守道解兀喇達靴一萬一千四百五十九雙
分巡道解兀喇達靴一萬二千雙
海蓋道解兀喇達靴八千二百雙
金州五百雙
海州一千五百雙】
總計33659雙 通常情況 明軍一定要有33659人 才會發相應數量的靴子 就姑且把這33659當成還能戰鬥的明軍數量
明軍總計38537人 除去平壤死傷2288人 開城死傷73人
還有2517人沒發到新靴子 排除有部分明軍沒收到新靴子和相當多的非戰鬥減員(主要是飢餓與凍傷,有時明軍不食達二日之久) 碧蹄館死傷估計不會超過1000人,扣除其它零散戰鬥傷亡,碧蹄一戰明軍陣亡二三百人左右是比較可信的。
因為朝鮮《宣祖實錄》明確記載,碧蹄戰後,陸續還有不少被認為「陣亡」的明軍回到大營,李如松十分欣慰:
「近日碧蹄被擒天兵,連續還來,提督亦以此為喜」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739頁
可見,上述《經略復國要編》李如松在二月十六號上對明軍兵員的統計很清楚 入朝官兵實到三萬八千五百三十七人 平壤之戰陣亡七百九十六 陣傷一千四百九十二 開城之戰陣亡六人 陣傷六十七人 可戰之兵為三萬六千一百七十六人 臨陣所選精銳為兩萬人
碧蹄館之戰明軍分四批而戰 先是查大受的500人 而後是李寧 祖承訓的2500人 而後是李如松的1000人 和楊元的1000人 要說這輕敵冒進被人伏擊也是查大受 李如松在從坡州趕往碧蹄的時候已經得到高彥伯所部官兵明軍不利的消息 他仍然堅持趕往 還傷了左頰
按照《經略復國要編》的精確演算法,
祖承訓、李寧三千前鋒
李如松、張世爵、李如柏一千
楊元一千後繼
總計五千
而戰果則是以五千當倭數萬,最終斬獲一百六十七級,自身陣亡二百六十四,倭敗績遁退
是為「碧蹄之捷」,也就是說按照《經略復國要編》的立場和觀點,碧蹄館是一捷,而非敗績。與此有類似說法的是明朝諸葛元聲的《兩朝平攘錄》,稱李如松三千打退小早川隆景十萬,群倭「咋舌咬指」不敢與之相鬥,是役,斬獲首級一百六十七級(與《經略復國要編》相同)。
按李如松上報,碧蹄館一役明軍死亡200餘人,參照宋應昌的資料分析,最多300人。
再看日寇的損失:
萬曆二十一年的三月下旬,宇喜多秀家在漢城清算了一下手裡掌握的全部兵力,數字流傳至今。可與碧蹄館直接作戰的日軍部隊與萬曆二十年七月末進行比較。
萬曆二十年七月末 萬曆二十一年三月末
黑田長政 8000 減至5269
小早川隆景(含秀包) 10000 9552
立花宗茂、高橋統增 3200 僅剩1132
筑紫廣門 900 僅存327
從列表裡可以看出,黑田長政減少了兩千七百三十一人,小早川本隊減少了四百四十八人,立花和筑紫這兩支一線部隊分別減少了兩千零六十八人和五百七十三人。三、六兩軍團合計減員五千八百二十人,將近6000人。
從上可見碧蹄館留下的痕迹非常明顯:
精銳的立花宗茂部隊最早與明軍接戰,減員最嚴重,達70%,硬性減員達2000多人;隨後參戰的黑田部隊稍好,減員30%
最後投入戰鬥的隆景損失最少,只減員5%。當然,這與隆景兵力基數大有關。
這些部隊的減員,是隨著在碧蹄館投入戰鬥的先後順序而遞減。筑紫是和小早川一起投入的戰鬥,兩人減員的絕對數也極其接近。
扣除零散戰鬥、非戰鬥減員等因素(儘管這時段內日軍沒有別的大戰鬥)碧蹄館戰鬥給日軍造成的硬性減員至少是3---4千人。
所謂硬性減員,當主要是陣亡,剩下的是殘廢或重病歸國。因為碧蹄之戰到次年三月已過了兩個月,輕傷和輕病該複員了。
相比明軍陣亡人數,則碧蹄館之役,日軍死亡大致又最少也是明軍10倍以上
關於碧蹄之戰,還需多說幾句的是:
朝鮮方面或說明軍死三百,或說傷亡「幾至五六百者」
最大版本的傷亡數字出自《宣祖實錄》里戚家軍系統吳惟珊對朝鮮官員說「斬倭僅百二十餘,天兵死傷千五百」
但這話連朝鮮君臣也否定,在後面評到「惟珊乃袁主事差來體探人,南兵與提督有隙」
據《宣祖實錄》,明軍分南北派系,同兵系即戚家軍系統的吳惟忠等人。北軍系即李如松為首的遼兵系統
宣宗名臣尹根壽就指出,平壤之戰是明軍南北矛盾之始:「南北軍不相能矣,平壤之役,南人先登力戰,而得首級者皆是北人。故南軍憤怨而如是也」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760頁
還有一段朝鮮君臣對話頗有意思:
「上曰:『提督(李如松)用兵如何?』,(對曰):『提督甚好人,而但南北兵不相得,詬罵提督者亦多矣!』」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690頁
回答者是朝鮮委派的李如松接伴使李德馨
即使如此,朝鮮方認為的天兵死傷五六百事後被證明偏高,甚至最終死亡人數可能在三百以下
「近日碧蹄被擒天兵,連續還來,提督亦以此為喜」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739頁
蔚山大戰,是最需多費口舌的,因為明朝一個言官的誹謗被清代修史者惡意引為信史,釀成蔚山之戰成為明代軍事史上最大的冤案!!!
關於明軍在蔚山死2萬的考證:
該數字最早源自丁應泰彈奏楊鎬與李如梅的奏章:
「遼兵陣亡已逾二萬皆喪於如梅兄弟之手前後費餉六七百萬又謂鎬與如梅媚倭將清正與之講和以私通清正之書進呈因論鎬所當罪者二十八事可羞者十事」
丁應泰其人是什麼人格,稍懂歷史者都知道,此奏一出,遭到在朝的明軍高層一致強烈否定,要求朝廷派人來查勘傷亡
明神宗不知何意,竟任命與丁應泰過從甚密的好友徐觀瀾為「查勘東徵兵科左給事中」赴朝查勘蔚山死亡人數。但徐百般查驗,無法交差,最後只好說查出二千人陣亡,後再無下文。
有明一代,沒有任何史料、檔案、筆記記載過明軍在蔚山死亡超過二千人。
即使一向誇大戰果的日本(比如碧蹄館明軍參戰僅數千,竟報斬殺明軍二萬。而泗川之戰朝鮮史料稱明軍死亡五千人,日方竟「泗川表大明人八萬餘兵撃亡畢」),也只聲稱蔚山斬級一萬三千。還有一說是:『淺野家文書』255號記錄,合戦後的日本方面検證各場所合計10386人敵兵遺棄屍體確認。--------可見日本言過其實到何等地步!
對蔚山之戰明軍敗撤,《萬曆實錄》僅說「倭襲兩協,棄輜重無算」,完全不承認有上萬人的損失。
明人《萬曆三大征考。倭 下》「是時戊戌正月三日,經理聞報即倉皇撤兵,倭襲兩協,棄輜重無算。經理乃移各兵回王京,圖再舉」
明人《兩朝平攘錄。日本 下》「已而初三,賊兵彌近。鎬益無措,因不俟及期,狼狽先行。盧游擊二千兵在西江口,亦不傳知。諸將聞經理、提督已撤營去,紛紛連夜亂退。賊知援兵到,即開門襲擊,行緩者盡被殺死,賴吳副將、茅游擊兩營浙兵斷後,倭追十數里,見有兵防後方回」
-----------------------------這裡也只說行緩者盡被殺死,但死亡數明顯有限,據朝鮮史料《再造藩邦志》,日軍追擊未久:「經理(楊鎬)令突騎擊之,斬九級,賊乃卻」
而朝鮮《宣祖實錄》關於明軍傷亡則有更詳細的查驗:
副總李如梅接伴使李德悅馳啟曰【○本月初四各營回軍事,則已為馳啟矣。當日諸軍撤還之際,水陸倭賊合兵追擊,至於三十里之外。唐軍死者無數,或雲三千,或雲四千。其中盧參將一軍,則已在後幾近覆沒雲。而軍中諱言,時未知其數也。大抵無端撤軍,賊乘其後,蒼黃奔北,自取敗績。弓矢蹬杖,投棄盈路,以至籍寇。安有如此痛哭之事,言之無及】----------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2474頁
朝鮮國王為蔚山死傷數字辨覆冤枉之事:【○初四日有經理與提督商議,以官兵漸疲,賊援日添,始令退兵。經理令步兵先退,挑選李如梅、楊登山、擺賽等馬軍自領為殿,賊不敢追躡,路遇傷兵,令給標馬載來,各營官兵別無損傷,但據本國別將韓明璉說稱『箭灘堵截官兵與賊交鋒,殺傷相當,該被殺傷之數,亦不得的知』。臣回到安康訪問,[color=red]得先後陣亡官兵共該八百餘員名,被傷官兵共該三千餘員名,其後到安東路上,多見被傷官兵因傷物故,該數想過一千餘員名,官兵死傷之數,大約如此[/color],而非親自查驗,不可保為的數......隨據議政府狀啟:『島山一戰,官兵死亡之數,俱系傳聞之說,不可據以為信』】------------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2572頁
《再造藩邦志》關於蔚山之數傷亡【○當夜經理令撤各營,使擺賽、楊登山為殿,次第卷退,船上之賊見天兵回,爭下陸。經理令突騎擊之,斬九級,賊乃卻。經理令諸軍燒糧餉器械,達夜馳還慶州。吳惟忠、祖承訓諸將在箭灘者,未及撤回,為賊所迫,浙兵多墮水死。是役也,天兵死者。幾一千四百人。傷者三千餘人。游擊陳寅中丸舁還京城。陳愚聞以先鋒將。分守東南隅。領家丁先登。手自斫賊。又放大炮及火箭破賊船。經理獎其壯勇。以城北地險。命移其中攻之。愚聞先入柵中。家丁戒其輕進。不從。已而中丸。舁歸得不死。游擊楊萬金手執金鼓。登城力戰。中丸而墜。舁歸道卒。其他資糧器械。蕩然無遺。】
綜合分析,在攻城階段,明軍死亡九百多人,而撤退階段,犧牲一千餘人,共計二千多人。
而日方近世著名論文《蔚山籠城戰與關原合戰》見《關原合戰與近世國制》第一章/首發於《倭城研究》(城郭談話會)第二號,一九九八年
則承認因被圍困導致嚴重飢餓缺水的日軍,在援軍到來後沒有積極追擊明軍,並且在解圍後日軍將領層普遍厭戰,紛紛要求縮小戰線。而遠在日本的豐臣秀吉卻因前線日軍一再諱敗為勝,對日軍大勝之下竟不追明軍深為不解,極為惱怒。引發了豐臣系內部深刻裂痕,直接後遺症就是關原合戰豐臣系的分裂。
正本清源:所謂蔚山明軍死二萬,實際是清代才開始的說法
最早是清人古應泰(是不是名字也叫應泰,所以站一邊去了?)在《明朝紀事本末》里的謬說。
其後《清史稿》將此沿襲。
由上可見,僅蔚山外圍戰,二萬日軍就已損失大半,那麼按朝鮮記載,剩下的日軍被圍困中死了多少呢?
現摘錄朝鮮《宣祖實錄》兩段記載來一探究竟:
注意時間順序
「經理接伴使(朝方在楊鎬身邊的隨從官員)李德馨、都元帥權粟馳啟:『自二十七日夕下雨達夜不霽,經理(楊鎬)、提督(麻貴)提得逃出被擄人四名盤問,說稱城中無糧無水,賊徒或契收拾燒米,夜來下雨,多以單衣紙張濡取汁飲之。清正深恨棄西生而來此雲』」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2467頁
圍城第五天:
「張雲翼馳啟曰:『今朝我國被擄兒童四名女人二名出來言,清正等五將時在城中,而軍糧已盡,且無井泉,夜間汲城下井水,而卒倭不得飲之,城中賊眾日夜憂悶云云。。。。。。倭賊二人持旗書欲為請和云云』」
---------第2468頁
圍城第七天:
「我國被擄男女六七人出來問之,則城中無糧無井,賊卒乘夜下城收拾燒米而食。城外井泉已皆填塞,賊徒無器,以小缽取水而飲,或以衣濕水而嚙之雲」
----------第2471頁
圍城第九天
「張雲翼馳啟曰:『去夜(30日)倭賊三十餘欲汲水出城,金應瑞與降倭設伏擒五名,斬五級,問於降倭則曰城中無糧無水,而大將則金哥、清正等六將方在,軍卒則萬餘名,而皆飢癃不合戰用,精兵則未滿千名雲』」
-----------同頁
一直圍到第十五日為止。
戰役結束後,楊鎬奏本:
「所幸將士奮勇,徑壓其壘,撲殺四十餘里,破滅堅城大柵數處,除焚溺死者不可勝計,俘斬其將校已千三百有奇。其素日所蓄積,累歲所置,一朝蕩然所掃。清正僅以身免,奔之島山之窟。我兵一再仰攻,惕於彈傷,設長圍守之,既浹旬矣,賊益窘急,據示降者與我被擄者同稱『城守不滿三千,為我炮矢所殲,並饑渴死者橫屍成堆,僅鳥銃手二百名,日食生米一合,余皆奄奄待斃』」
---------------第2478頁
第九天城內尚有萬餘飢兵只是病餓不可戰,到戰爭結束末,已死剩為三千,其中真正能戰的是二百鳥銃兵,而且每天只有一合米勉強不死
楊鎬政敵,及軍中不和者,對此段內容均未做任何否定
日本的軍隊實力是不錯,火器也配備得不錯,朝鮮也確實夠渣,陸軍一打就散。但是日本在明軍入朝之後就從來沒有任何勝利的可能了。要算文祿之役後李如松撤兵時日本還握有南方四道,這樣算是贏了倒也行,可問題是萬曆朝的大明不是1905年的沙俄,簽完合同不滿意咱還是可以接著打的,雖說加藤清正和島津義弘的守城戰打得漂亮,最後照樣還是大家一起下海煮餃子,
沒有海權。
沒有決定性的陸軍勝利(除非你相信明軍在碧蹄館被宰了兩萬人,李如松先生要填滿此數,怕是要把他老爹的棺材本都賠進去)。
沒有能供應持久戰的後勤。
2017年勞動節凌晨更新:我看很多人在評論里都始終不敢相信日軍在朝鮮與明軍有一戰之力甚至旗鼓相當,甚至有人稍微提一句就被建議移民去日本。我想說的是,最好還是正視歷史現實,現實是什麼,我們就說什麼,你可以自以為讀遍天下奇書,把大明軍隊吹到天花亂墜猶如天神下凡,舉手投足就能把小鬼子的軍隊統統丟進太平洋,但是歷史上的事實就是日軍與明軍在戰力上確實互有往來。而且日軍始終待在朝鮮半島直至其決定退兵為止,是不是非得說日軍在大明天兵面前完全不堪一擊能夠持續性的待在朝鮮完全是因為天兵仁慈才能夠讓諸位看的精神舒爽?對不起,我做不到,因為這不符合歷史事實,也是對當年在朝鮮浴血奮戰的大明將士們的不尊重,這也是對鄧子龍李如松等抗日英雄們所做的努力最大的輕視,諸位儘管去認為我是個奇葩之類的吧,你的言論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無知和狂妄。時至今日京都豐國神社附近還有埋藏中朝將士耳鼻的耳冢,據統計朝鮮將士們的有185738而明朝人則有29014,現在更是日本人的國家史跡,當然我想這未必很多愛國歷史愛好者們有所了解了吧?
原答案:兵力裝備不能夠說明軍隊的全部戰鬥力,比如後來對後金的戰爭中這隻精銳表現就不好,李如松也正是死在蒙古人之手。明衛所軍在朱元璋搞成建設兵團之後威力大幅度縮水,三大營在英宗「北狩」那場戰爭中損失慘重,即使張居正極力扶持仍不過五六萬之數,和早期三十多萬人的勁旅無法可比。明軍和日軍總體上互有優劣,縱觀萬里三大征,寧夏和播州叛亂,皆是地方叛亂,當地部隊不能鎮壓或參與叛亂,不得不徵調天下精兵圍剿而滅之,由此可見地方軍備鬆弛,不能有效的遏制地方叛亂。即使是朝鮮戰役,明軍也是徵調遼東精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及名將沈有容,江浙步兵3千(有抗倭經驗),四川副總兵劉挺及麾下川兵5000做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甚至還有剛剛剿滅寧夏叛亂的李家軍近43000人,祖承訓麾下薊州兵,南軍炮手等。可見仍然是集結國家幾乎全部精銳希望快速結束戰事。這些部隊裝備精良擁有豐富的戰爭經驗和士氣,待遇也非常的優渥。然而在和日軍交鋒之下取得了什麼樣的結果也是有目共睹,無論碧碲館打得如何,至少在後來日軍仍然沒有被趕下大海,始終死守南朝鮮沿海地區直到秀吉病逝不得不退兵回國。這證明了日軍的實力其實並不比明軍差。
明軍勝在全是精銳,實力強大指揮相對統一,裝備上擁有炮兵,作戰素質和戰術應用,兵法上十分先進。但是日軍也不是酒囊飯袋,在築城方面有自己的優勢,而且日軍的火繩槍部隊火力很猛,能夠給與明軍極大地殺傷,除開李舜臣的水軍以外,日軍其實在海上擁有極大的優勢,來去自如補給充足。所以這不能說明軍戰鬥力行不行,但是日軍至少也是與之旗鼓相當的。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朝明軍是因為精銳,打得了仗而來。可能在戰鬥特點和其他方面有所專攻。但是戰鬥能力卻不會太差,相反侵朝日軍是被徵調而來,參展是義務,而各個大名的領地,實力,實戰經歷都不太相同,因此其戰鬥力也都是強弱不同的。
至於豐臣秀吉征朝的真實原因,其實還是日本國內大名軍閥普遍的尿性---打了幾場勝仗就開始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只要看看秀吉自己企圖「處中國以治萬邦」,封豐臣秀次為「中國關白」的狂想就能知道了。但是這和削弱實力沒有特別的關係,由於日本總體上是一個軍事貴族化的國家,對於家格和血統十分看重,秀吉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優勢,實在太過於卑微,自身又成功地太過於快速,實際上是很自卑的,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十分尊崇皇室(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永遠做不了將軍的),以及充分利用權勢享受談笑間轉封和毀滅武士大名的真實原因。另外他的這種性格也影響到了他對於德川家康這個他始終無法打敗的對手的態度,以至於幾乎是用一種十分低聲下氣的手段來得到德川家康的「臣服」,以及到處賜姓。豐臣家的首代領袖就有如此多的缺陷,也難怪最後會覆滅,即使秀賴真的能夠平安的,在關原沒有失敗的環境下長大成人,也未必能夠製得住手下的那些地方強力大名。
其實文祿慶長戰役真正的失敗者只能是太閣了。
1,藉助征朝鮮來消耗其他大名的目的部分達到,但是漏掉了最大的德川家康。
2,希望藉助爭奪更多土地來分封給各個大名,家臣來重新平衡勢力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3,反而促成了本國「武斷派」和「文治派」矛盾的計劃,日後家臣不能同心同德的守衛豐臣家。
目的沒達到,反而埋下了隱患
我來個補充:日本狂妄自大反吃癟,明朝自以為是受挫多.
可以說開戰初期雙方都是瞧不起對方戰鬥力的.
中國覺得蠻夷戰五渣,日本覺得明人膽子小.
結果就都吃虧了.
都是同等科技樹的,就別把對方當非洲黑叔叔啊....
打到中後期基本日本只靠堡壘群來拖時間了,
而中國損兵折將,在吃過日式堡壘的虧後,也不敢再打了.
雙方和談
一場戰爭要能短時間結束,那就能評定勝者敗者.
但這場戰爭實際上讓雙方都吃虧了.
不用那些文藝腔說:這場戰爭我們都輸了.
是真都輸了
發動戰爭而實力大損的西部諸侯和關白大人在後來的關原合戰被吞併改易.
萬曆皇帝的三大征的抗日援朝讓北方軍閥和南方海軍元氣大傷,
結果導致海盜猖獗和滿洲崛起.
有力推動明王朝滅亡.
老實說,若日本一開始就打算殖民朝鮮,野心放小點,估計建堡壘群佔個南韓沿海是沒問題的,
然後靠南朝鮮的糧食產地以戰養戰,明朝覆滅的時候撿個漏,說不定還能問鼎一下呢.
事實上呢?不行,日本太缺戰略家了,連飯要一口一口吃的淺顯道理都不懂.
還有就是現實原因:領導人本身權勢不穩
秀吉貧民出身,手上人才太少,不像信長和家康,都有老家臣和一大堆親戚,所以看上去領地多得很,
實際上屁用沒有,所以要大力拉攏西部大名.
結果呢?人家西部大名是來打黑叔叔發大財來的.
不是來東北和帝國邊防軍拼刺刀的.
還有海軍問題,剛才提到的南朝鮮堡壘群戰術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海軍
沒海軍,你堡壘咋補給?
大家都說日本海軍傳統歷史悠久,實際上那就是個錯覺,
日本那些海軍,基本上都是日本內海的小海賊從良的,
那大海賊為何不從良?人家都忙著走私去了,誰還跟你當個窮當兵的,還有人家叫海商.
戰爭初期日本海軍那麼厲害主要靠朝鮮友人的無能,畢竟不是人人都是 李堯臣.
要玩布列塔尼戰術要保持海軍強盛.
可惜大家海軍都弱,誰也滅不了誰,那就活該日本吃虧了.
明朝呢?也很吃虧,你不打,離首都這麼近,是個威脅.
你打,撈不到好處,只會打出財政赤字,哪像外國佬,欺負土著還有錢拿.
封建帝國,沒有那些封建領主的因為相互制衡而產生的活力,還有因為地形而產生的不對稱戰爭(游牧民族搶一把就跑路)打起仗來十分吃虧,哪怕是萬曆年間明朝國勢尚且強盛,三大征後仍然是苦不堪言,
因為一家獨大產生的惰性,還有不被制衡的腐朽的文官集團,普遍輕視武人的社會風氣.
和剛打完統一戰爭的日本打一戰,平手很正常.
所以說這場仗打的大家都輸了,勝利者屬於局外人:沒打仗的野豬皮和家康.
至於日本人說的秀吉不死還能翻盤.
我就呵呵了,打仗打到國內米騷動,糧食都不夠吃的國家,織田信長活著都沒用.
誰教你只貪經驗,英雄10級了有毛線用,你不開分礦就兩字:作死
最好笑的是英雄還掛了,就算你學人皇sky萬里長城,你沒人口沒錢沒糧打個鬼的仗啊.
再一次維護了自己的獨立主權
讓有能力卻懶得搶的明國和有可能搶也想搶的日本兩敗俱傷,好結果
其實日本也不算輸,沒割地沒賠款,搶的東西大部分也都運回國了。朝鮮當然也沒輸,畢竟國家還是保住了。中國的兵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就兩三萬,最後一年才勉強增到十萬,所以這場戰爭對中國來講意義不大。中國沒錢打後金也不是因為三大征,主要還是薩爾滸錢打光了,然後被李自成之類人折騰得收入小於支出,這麼著就給破產了。
要說輸就是豐臣秀吉輸了,自己一死搞得後事挺倉促,小西行長和島津義弘的兵打光了。死了以後就被德川滅了,要沒這場戰爭估計他至少不會被德川家康搞死,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當然贏家自然是德川家康。朝鮮不算贏,東西被人白搶一通,領土是守住了,就是除了地沒剩下啥,白養了日本幾年。
就算豐臣老頭沒死也沒戲,大不了再打幾年就是,因為這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當時的日本和大明朝都是耗不起的!!
這場戰爭根本就沒在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渲染因為就明朝來說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對明而言無所謂,要算起來還只能算朝鮮受益了,不然早沒了。。。
文祿慶長這個戰役日本應該不算輸。
首先指出上面幾個答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事實上的情況是:
1. 事實上,明軍在裝備上要好過日本,日軍強在連年戰火戰士的操作好。
2. 明朝其實比日本更耗不起。
到了慶長,李舜臣被貶,日軍的糧草供應正常了,整個戰局都是對日軍比較有利的。到了後來蔚山,明軍基本是大敗。最後到了露梁,李舜臣戰死。如果日軍沒有撤軍,朝鮮其實沒有什麼能抵抗的能力。當然日軍如果沒有因為秀吉死了而撤軍,可能李舜臣還不一定會死。
然後說下大明,其實當時的明朝雖然強大,但是內部不是非常穩定的。在朝鮮的很多戰役都打得朝野震驚,所以才會有沈唯敬和楊鎬這種欺君的事情發生。打到慶長戰役的時候,已經有廣東並兵四川兵浙江兵參戰了,。
所以,如果秀吉不死,打到這種程度,為了避免使自己的國家陷入可能的不穩定,大明很有可能放棄朝鮮這個戰爭泥潭,承認日本對朝鮮的統治權。這種環境下,朝鮮的機會不大。
當然,要攻下大明,那是不可能的了。
對於明朝而言,作為萬曆三大征之一,朝鮮戰爭耗費太多錢糧,又沒有完全達成戰爭目的(最後還是沒有把日本鬼子趕下海)
對於朝鮮而言,錢糧全部由天朝自己負責,雖然搭上了李舜臣的命,但是對於國家而言,真是天上掉餡餅了
對於日本而言,豐臣秀吉攻擊朝鮮的目的其實很實在。因為那時日本剛剛實現統一,大名手上依然握有重兵。豐臣要借朝鮮戰爭之名,消耗各大名的兵力和錢糧,當然打死幾個大名自然更好,以達到真正控制全國的目的。這一戰略構想是成功了。至於另外一個目的:吞併朝鮮、大明。。。結果地球人都知道
萬曆朝鮮戰爭的結論:
1.日本,輸家,戰爭死了很多人,而且耗損國力。尤其是豐臣秀吉是徹底的輸光(當然,他不發動這場戰爭,他在國內的地位也很難穩固)。2.朝鮮,贏家,大明和日本打的昏天黑地,兩邊都摔得很慘,自己最後勝利復國了。3.大明,輸家,萬曆三大征,前面兩個地方叛亂都是徹底把敵人消滅掉了,只有日本,打了那麼多年,就是拉鋸戰,明朝打不過去日本也打不過來,對峙到豐成秀吉死了,日本不想打就主動退了,大明朝也沒得到什麼好處和實惠,反而耗費巨大。
所以,日本人自認為自己沒有輸也沒錯。畢竟是自己走了,而且走的也不狼狽,算是主動退出,不是被大明和朝鮮給趕走的。
很多人被當年明月之類的國內民族情感比較濃烈的小說家給誤導,以為大明打日本摧枯拉朽,沒當回事,其實這場仗打的非常艱難。
日本剛剛結束了戰國時代,戰鬥力極強,小股的流浪武士在福建浙江沿海鬧倭寇都搞的兩個地方雞犬不寧,更不要說正版的大部隊倭寇了。明朝也不是隨隨便便打的,國內的精銳幾乎盡出,和日本大大小小打了幾十場,真正意義上碾壓式的大勝就一兩次,剩下的就是慘敗、慘勝。
尤其進入第二階段之後,日本的的各個大名看著關白大人已經老得不行,感覺活不了多久了,厭戰情緒都很高,基本沒有什麼主動往北推進戰線的舉動,都愛惜羽毛,不願意折損自己的有生力量。反正就是跟你耗著,你不來打我,我也懶得去打你。
大明和日本稱日本人被打怕了,所以不敢出來。
然而大明增兵,朝鮮練兵,聲勢鋪天蓋地的來,依然奈何不了日本,還吃了幾個很嚴重的慘敗。日本人在氣勢上就沒有被打服打怕,自然不會承認自己輸給了大明。
三國的史書怎麼評價:
日本:大勝,殲敵無數,斬首割鼻無數,關白死了,算了不打了。
朝鮮:跟我無關,我沒配合好是因為我沒有能力啊,不能怪我啊。天軍好厲害啊,日本好殘暴啊,我是小無辜啊。
大明:慘勝,慘勝,慘勝,敗,敗,勝,最終大勝。日本人被打跑了,雖然我們一直輸,但是最終目的實現了,要不是朝鮮這個傻逼在旁邊搗亂幫倒忙,早就打贏了。
不邀,
抖個機靈。
日本方面耗死了豐臣老頭,明朝這邊不用說了,自萬曆三大征開始就日暮西山了。最大的贏家是朝鮮!
打朝鮮的時候,大名加藤清正從日本帶了一種東西,紅彤彤的,吃在嘴裡火辣辣的。戰後,這東西就留在了朝鮮半島,被那裡的人廣泛種植,這就是辣椒。(辣椒沒傳入之前,韓國泡菜還不是辣的)
所以說最大的贏家是朝鮮,不但沒有亡國,反而迎來了自己的民族招牌!
德川家康才是真正的贏家。
萬曆死時,國庫依舊豐裕。民間經濟亦算繁榮。 何來元氣大傷,只有,沒時間管女真部落的統一。之前,女真各部誰強了,都會被明軍壓下,遷地。
再次申明壬辰倭亂只是萬曆三大征之一,明朝並沒有特別看重這次戰爭,再從雙方的戰略目標達成性來看,肯定明朝勝利日本失敗,因為日本的目的是吞朝鮮圖大陸,明朝的目標是保朝鮮退日本,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說了。
不知道這個日本人認為只是輸在秀吉死掉的理論在哪來的?調查數據出自何處?這點上秀吉無非就是本國土地不夠封,出海找地盤分地(最好是德川啊伊達啊都走),當然很多大名都是投降,最後跟不跟你另說~這個出海打打還能消耗消耗異己之類(年紀大了秀賴出生,得穩固穩固不是,不過好像自己人死得多)。出海的大名各自為戰還有強烈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怨恨也比較大~指望好好打仗是不太容易~何況老婆孩子還在秀吉手裡~遠離故土打架足輕也不樂意不~
輸是豐臣家輸了~大名人心更散了~拿日本說輸贏還是有些牽強(又不是一家,人家大名還不樂意呢)
對大明來說也無非局部戰爭而已~這場可以說對雙方來說影響都不大~輸贏這個東西很難以結果啊誰死的多來論~看雙方目的是不是達到更加確切些~這樣來說的話~明算是贏了,畢竟朝鮮保住了~日方呢~算是豐臣家輸了~不過以中日來論~總感覺有些激進民族主義者來找心理安慰的意思~
侵略者被趕走了,肯定是日本人輸了,何來不賠款不割地就不算輸了一說呢?割地要割哪裡?日本本土嗎?那時候琉球還是大明屬國呢,賠款的話明朝是不會要的吧,把明初蒙古人打的那樣也沒有要賠款啊,明朝自以為天朝上國不需要要那些東西的,反而你認輸了明朝還要賞賜封貢。
整個戰爭是日本人基本上後勤得到保障的,雖然路途遠了點,但是明軍作為客軍,朝鮮人不給糧食,還得從本土運,武器裝備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還不是很明顯吧,而且在火槍方面日本人甚至強過明軍,明軍人數更不佔優勢。
終上,能打成這樣已經很棒了,還不算贏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政客「中國元朝時侵日,也該道歉」的言論?
※如何評價日本16式機動戰車(Maneuver Combat Vehicle)?
※受到核輻射重度污染的地區(如日本福島)如果任其發展,多長時間才能實現環境的自凈,達到人類生產、生活的標準?如果人為干預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築地魚市場附近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壽司店?
※日本最新的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性能和技術怎麼樣?和中國衛星相比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