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與格里高利七世之間的鬥爭直接導致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的局面嗎?
亨利四世對於君權政治的渴望以及格里高利七世改革教會的激情之間的衝突,導致諸侯們之間爆發了長期內亂,這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僅一個世紀就內部分崩離析的直接原因嗎?
專業範圍內問題要用寫論文的心態認真回答XD 其實這段歷史比我熟悉的時間要早那麼一點,如果有錯誤請指正。我的回答是我的個人觀點~
簡短版本: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學這個或者有學術興趣的話,這樣理解完全足夠。
加長版本:這種說法比較不嚴謹。一個比較好的表述方式可以是「敘任權的爭奪削弱了皇權而增強了教皇的權利,導致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
關於神聖羅馬帝國。一個很有名的笑話是它既不神聖,又不包含羅馬,同時也不是一個帝國= = 其實這個狗血名字的一切都要從古羅馬帝國開始講起。公元293年,古羅馬皇帝Diocletian由於種種原因將帝國一分為四,四個區域又屬於東部和西部,如下圖:
東西部各設立一個Augustus(可以理解為上皇帝)管理面積較大的區域和一個Caesar(可以理解為下皇帝)管理較小的區域,Caesar對其部的Augustus負責並且默認為該Augustus的繼承人。這是古羅馬帝國人為東/西進行行政劃分的開端。在日後的過程中古羅馬帝國的行政統治分分合合,直到Theodosius成為最後一個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皇帝——在他去世之後,兩個兒子東西劃分,羅馬帝國便再也沒有統一過。
一般而言,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9月4日正式陷落,之後的三個世紀中巴爾幹半島以西再也沒有出現過一位可以「一統天下」的領袖。查理曼大帝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公元800年的聖誕節在查理曼大帝在聖彼得大教堂做禮拜時,時任教皇利奧三世將他加冕為Imperator Romanorum【羅馬人的皇帝】,他也就被視為統治著「羅馬帝國」,繼承了從屋大維開始的「羅馬皇帝」的位置。(暫時不去討論東羅馬帝國了= =)也是從這次開始,一直到700多年後的查爾斯五世,所有的「羅馬皇帝」都由教皇加冕並被視為天主教的保護者。
800年時查理曼大帝的帝國【粉紅色的那塊】
長話短說,查理曼帝國在843年按照法蘭克繼承傳統被一分為三,成為之後1100多年西歐幾乎所有戰爭的根源= = 這三個部分又分分合合,支離破碎,分割成無數的小區域又組合成鬆散的大區···到了敘任權鬥爭的11世紀,「羅馬帝國」已經成了這樣:
【圖中橘黃色部分,周邊有加粗紅線】
這時的羅馬帝國還沒有「神聖」,那要等到12世紀去了。其實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講清楚「帝國」這個名字的來源= = 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性質和「大英帝國」、「大清帝國」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只是在延續了古羅馬帝國的名號。
所以不要被帝國的名號欺騙了,嚴格來說不應講「內部分崩離析」,因為人家原本就木有統一過···
可是無論如何說,敘任權鬥爭的確嚴重削弱了原本就不強大的皇權。
敘任權指的是對聖職的任命權和授予權。雖然敘任權名義上是天主教教會的權利,但實際上在西羅馬帝國衰亡後這個職責一直由世俗權力履行。實際上,皇帝行使敘任權既有世俗的一面,也有宗教意義的一面:皇帝本身就象徵著世俗權力,敘任時將此賦予了神職人員;同時,皇帝也具有精神權利,因為他的職位是上帝賦予的,所以可以將此權利授予給神職人員。敘任權也有很大的經濟意義:和在中國當知府縣令一樣,當主教或修道院院長往往可以撈到大量油水,販賣教職也成為世俗權利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同時,重要的教區/修道院往往擁有大面積土地和大量財富,影響力巨大,世俗權利自然希望任命忠於自己的人擔此要職。還是長話短說:11世紀時,天主教教廷內部掀起了一場改革運動,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收回敘任權,由教廷獨立自主不受世俗權利干預地任命神職人員。
這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鬥爭的大背景。亨利堅決不放棄授任權,以至於把自己的牧師任命為米蘭大主教;格里高利於是開除了亨利的教籍。【這段時期兩人之間的信件往來言語非常精彩,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前文已經提到羅馬帝國本來就是一個鬆散的「聯邦」,由很多不同的貴族和他們的領地構成。這些貴族在亨利四世被開除教籍之後非常開心的一次為理由開始搶佔屬於皇帝的領地財產···總而言之,亨利迫於壓力忍氣吞聲在1077年親自去找教皇求饒,據傳說在冰天雪地里穿著苦行衣光著腳站了三天三夜一口飯沒吃教皇才肯見他···卡諾薩之行就是這件事。
這不是結局。教皇恢復了亨利的教籍,可是德國貴族又選舉出了一個新的皇帝,皇權被不斷的內戰紛爭持續削弱= = 亨利後來又自己立了一個新的教皇,並且南下想廢除格里高利= = 依然長話短說,這一段段教會,皇權和貴族的糾紛直到1122年的的沃爾姆斯宗教協定才暫時告一段落。協定中規定:
皇帝只有世俗權威,教廷則享有神權的壟斷;
主教需要同時對教廷和自己的君主效忠,他需要宣誓在君主有軍事需要的時候出力;
皇帝對主教空缺的領土有徵稅權。
【最後一條對學法律、政治或者社會學的同學們很有意義···】
教廷顯然強大了起來,而且不僅是神權方面。這是1100年的帝國版圖:
義大利中部那一小塊紫色,就是當時的教皇國XD圖片來源
Euratlas Periodis Web
小小反對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
先說結論,卡諾莎之亂並沒直接導致神羅的分裂,但是卡諾莎之亂導致了分裂局面下的神聖羅馬帝國諸侯之間在之後七百多年與皇帝兵戎相見;然而並不同於高票答主所說,神聖羅馬帝國並不是原本就沒統一過的分裂政體,而是經過了多次繼承權的鬥爭才使諸侯離心離德的。
由於封建制度的本質,中世紀的西歐國家很難從制度上與統一扯上關係,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王國或者帝國的統一要依靠一位君主的個人才能與他名下封臣對他的忠誠維繫,這種紐帶一般會在君主本人或者強有力的封臣逝世以後迅速破裂,下一代君主就很難維持帝國的統一。比較典型的是卡佩王朝,為了保證王位一直有老子還沒死就給兒子加冕的傳統,直到腓力二世這個傳統才斷絕。自843年凡爾登條約簽署以來,西法蘭克紛紛亂亂三百年,統一的時間比東法蘭克晚了將近兩個世紀。
言歸正傳,然而你奶奶的西法蘭克渣渣怎能和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義大利與東法蘭克國王,薩克森公爵奧拓,啊不,奧托一世相提並論。對於奧托的作為,後人有詞曰:
三征施瓦本定乾坤,兩進義大利得帝位,大敗匈牙利野豬皮,再賣斯拉夫為奴隸。
一舉奠定了薩克森王朝在東法蘭克和義大利的地位。加冕以後奧托與拜占庭在義大利打了十幾年,終於打得拜占庭承認了神羅的帝位,奧託大帝最終在唯我獨尊的氣氛下掛掉了。他死後,所有的封臣都向他的兒子奧托二世效忠。他一個人所控制的地區大概是這樣的:
奧托在生前就把施瓦本和洛林等地分封給自己的親族,死時只有兒子奧托二世即位。自茲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絕對權力延續了三代共半個世紀,幾乎是中世紀西歐集權時間最長的大國。奧托二世征伐波蘭,又把波蘭收為朝貢國,之後又侵佔拜占庭人在南義大利的土地,逼的拜占庭與阿拉伯人組成聯軍(你能想像嗎),並且奧托二世鞏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教皇的欽定權,並指定自己的臣下作為教皇(然而沒活多久)。奧托二世英年早逝,留下三歲大的奧托三世,局面開始變得不穩定起來。
奧托三世的一生都在努力維繫著帝國各部的平衡,在對波蘭,波西米亞和斯拉夫的政策上多有建樹。雖然幾次進軍羅馬都沒能獲得完全的勝利,但還是得到了教會與北義大利的支持並且成功加冕義大利國王。21歲的他死於1002年為鞏固權力而始發的羅馬之行的路上,彼時與他指定婚配的君士坦丁八世佐伊公主(也就是日後的佐伊女皇,這姐後來當了女皇以後結了不少次婚都是為了拜占庭的共治皇帝能有一個是男的,而且還年輕漂亮到60歲了連皺紋都沒有,人生贏家)已經到達巴里卻不得不返航。
奧托三世身後無子導致了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的政變,他將自己加冕為亨利二世,自此奧托系的施瓦本,洛林,薩克森,梅森諸侯不再向皇帝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的分裂才開始。他死後皇權落到靠選舉即得大位的康拉德二世手上,皇帝的定位就開始變成了貴族的代表而不是貴族的主人了,這已經是後話。這是康拉德二世的qq頭像,他在美因茨加冕的時候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的qq號25257758,雖然很小聲但還是不小心被人聽到了:)
你的問題本身就有些不準確,中世紀歐洲從公園10世紀開始便存在著peace of god上帝之和平以及truce of god上帝之停戰的潮流,後來兩者還合體成為了peace and truce of God.到了1096年十字軍運動開始之後,教皇烏爾班二世大力宣揚基督教世界聯合起來對抗異教徒,這時歐洲領主諸侯之間的征戰已經少得多了。至於神聖羅馬帝國各邦一開始就是貌合神離的。格里高利七世只是亨利四世人生中的一個過客。
不如說霍亨斯陶芬王朝和教皇的爭端才是導致神羅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雖然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既定計劃是把義大利建成統治核心,德意志分裂就分裂去吧。
皇帝與教皇的鬥爭要從神聖羅馬帝國開國時期說起,奧託大帝帶兵幫助羅馬教皇複位並成為第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就給了所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們一個暗示:去義大利找羅馬教皇。
當時教皇、皇帝是這麼個關係:教皇有權決定皇帝是正統的,皇帝有權決定誰當教皇,而羅馬教皇又有權決定各國教會神職人員,而到了亨利四世時代因為早期有一幫改革分子想將羅馬教皇從皇帝手裡解放出來,欺負年幼的亨利四世,在1059年開了個會,宣布世俗君主不再有權利任免教皇,而由一個完全由教會官員的樞機團任免,亨利四世長大後很生氣認為這是挑釁,自然要發動反擊,於是自顧自任命了一個米蘭主教(你們既然可如此,那我也可以),當時已經有一個人選了,這就侵犯了教皇的一項權利——有權決定各國各地區的神職人員的任免。怒不可遏的羅馬教皇發布一道命令:將亨利四世逐出教會不認他是教會大家庭里的一員,也不認為他是德國國王(神聖羅馬帝國主體是德國),消息傳回德國,一心想造反搞獨立鬧割據的諸侯們就開始此起彼伏的反叛,亨利四世為了鎮壓這些叛亂只能去卡諾莎向羅馬教皇道歉,大冬天裡一個男人穿著簡陋的外衣在雪地里痛哭哀嚎,羅馬教皇認為已經達到目的了就赦免了亨利四世,可是本就將這一次道歉做為緩兵之計的亨利四世返回德國後派出大兵四處打擊叛亂諸侯,這就也讓羅馬教皇不高興,第二次處罰亨利四世,一不做二不休的亨利四世帶著大兵打進義大利。而這一鬥爭也拉開了敘任權鬥爭序幕。這一鬥爭到了霍亨斯陶芬王朝出現則達到了高潮,因為敘任權鬥爭而展開的半個世紀的帝國內戰到紅鬍子(不是指土耳其海盜的那個,是巴巴羅薩,也就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一世)上台後開始接近尾聲,可是紅鬍子先生本就是個愛鬧事的主,用暴力手段結束了帝國內戰就開始攻打義大利半島,打了六次,到了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這位可謂文武雙全的君主不僅會行軍打仗還會政治、外交鬥爭,靠著政治婚姻收回了連他爺爺輩的獅心王、腓特烈一世、腓力二世三個老傢伙都不曾收回的耶路撒冷,但是羅馬教皇不滿於腓特烈二世的所作所為(認為雖然收回了聖城但那是與魔鬼交易的結果,算不得數),二人再度展開較量,結果自然以腓特烈二世病死而告終。
扯了那麼多,這裡有四個關鍵人物:奧託大帝、亨利四世、紅鬍子、腓特烈二世。那麼是誰最終導致帝國分裂呢?答案是最後出場的腓特烈二世,這位皇帝陛下終其一生都待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雖然被加冕為德國國王但是政務上經常處理的是西西里方面的,而且德語雖然會說但不怎麼流利(腓特烈二世這輩子會很多語言,如果專門就這些語言給他做個考試,有待加強的必定是德語),你說一個德國國王政務上漠不關心也就算了,你還不會說那裡的官方語言?因此在德國人眼裡他雖然是德國國王、紅鬍子的孫子,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外國人,一個外國人既然沒有閑工夫管,那麼德國諸侯只有自己管了!腓特烈二世死後不過14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徹底退出政治舞台,神聖羅馬帝國進入數百年的帝國內戰,直至普魯士人的崛起。
不是,神聖羅馬帝國本身就是一盤散沙,就像平王東遷之後的東周,這兩個人的鬥爭不過是晉文公和楚成王之間的較量而已
神羅從一開始就是實際處於分裂狀態,君權弱小,如果想加強君權必然就要威脅到諸侯以及教皇的權利和利益,於是後果可想而知。
推薦閱讀:
※中世紀時穆斯林迫害過基督徒嗎?
※如果帖木兒沒有在東征明帝國的途中死去,而是成功到達中國邊境,那麼帖木兒與明帝國的戰爭勝負將會如何?
※中世紀插畫中經常出現的舔屁股貓有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