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中如何理解在均衡條件下投資等於儲蓄?

百度查了查還是不太能理解,除了用公式推導還有什麼更直觀的理解方式么?


通俗地講,不妨這麼理解。我們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值有兩種方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收入法指的是,我統計一個經濟當中所有人的收入是多少,那麼這就是這個經濟體的總產值。支出法指的是,我統計一個經濟體中所有人賺了多少錢,這也是這個經濟體的總產值。這兩個值理論上應該相等,因為你付出的錢就是某個人收到的錢。
好,然後我們先考慮無政府狀態下(無稅收)一個封閉經濟中,你如何支配收入。你全部的收入被用於兩部分:消費和儲蓄,他們的加總應當是你的全部收入。然後我們考慮,在一個均衡經濟當中,所有的資本應當被充分地利用了,否則均衡就不存在。在本例中,你沒有花掉你全部的收入,而是儲蓄了一部分。那麼,在經濟體中就必須存在另一部分人使用這部分資本,而他們使用的形式就是投資。所以,在一個均衡經濟中,有多少儲蓄,就應該有多少投資,因為你的儲蓄會被他人用來投資,換句話說,他人投資的資金來源則是你的儲蓄,兩者相等,經濟才能達到均衡狀態。


理解儲蓄與投資的關係,是凱恩斯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部分。古典經濟學認為儲蓄是借貸資金市場的供給,投資是借貸資金市場的需求,其價格就是利率水平。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存在一個均衡利率水平,使得儲蓄剛好等於投資。而凱恩斯認為儲蓄等於投資不是通過利率調整實現的,而是通過收入水平的調整實現的。而使得二者相等的收入水平恰是均衡的收入。

實際上,理解凱恩斯的儲蓄與投資相等的決定過程,其實是一個貨幣經濟的演繹結果。我們跟蹤經濟中貨幣在最終產品和服務上的流動,可以很自然地得到儲蓄等於投資的結論。起點是我們首先得到了一筆收入Y,由家戶支配,他們決定當期的消費量C,餘下的就是儲蓄S;而投資的量是由廠商決定的,那麼為簡單起見,假定他們持續採用固定的投資水平I,此時I未必等於S;於是支出總量
E=C+I
成為了下一期的收入Y。如果上一期的投資大於儲蓄,那麼這一期的收入就會大於上一期的收入,經濟就處於增長狀態,沒有達到均衡。反過來也是這樣。
一般假定消費和儲蓄的分割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的,那麼隨著收入的增加,儲蓄也就不斷地增加,直至達到了和投資相等為止。
由此可知,如果儲蓄不等於投資,經濟就不會均衡,收入就會變動,而且改變的方向是促成儲蓄的量向接近投資的方向改變。
經濟達到均衡,也就是收入水平不再變化,是儲蓄等於投資的自然結果。


1用於消費之外的收入全部都是儲蓄
2產出品除了消費品之外全部都是投資品
包括非意願存貨投資
3上述為兩部門經濟


當年生產被消費和投資消滅,而對應貨幣分為消費和儲蓄。
當沒有投資的時候,假設生產和消費相等。儲蓄等於當年生產中沒有被消滅的部分,被用於擴大再生產,也就是投資。只是這裡以貨幣這種間接形式出現。

不是儲蓄被用於投資,而是投資對應的擴大再生產使得人們有了多餘財富從而形成儲蓄。
需要知道的是,在當年之前資本家具有財富積累,依託信貸和財富積累資本家擴大再生產,並這部分工資和利潤,就對應儲蓄。

反覆強調,在現實中由於有財富積累,所以是投資導致儲蓄,而不是儲蓄用於投資。這裡的儲蓄指貨幣。
當儲蓄為實物時,變為儲蓄產生投資,但現實中儲蓄為貨幣,所以結論是不一樣的,各人自己體會。

看似相等的東西實質是不同的。


投資儲蓄恆等式是事後的邏輯關係的恆等,也是會計上的恆等;和預期的投資、或者均衡產出/收入是兩回事。

先說邏輯關係的恆等:可以這樣理解,(不考慮固定資產價值轉換)一部落的人的勞動付出100小時,就要全部轉為對應的100小時勞動成果,而且要全部由這群人分得並享有。就像原始社會大家一起打獵,全部按勞一起分得獵物。假如全部分完,則沒有儲蓄和投資。但若有人說我吃不了,先留在某地,以後再吃。也就是他有一小時的勞動付出,沒有領到對應的肉,而是以後再取。這一小時的勞動就是儲蓄,對應的肉就是投資。儲蓄是付出了勞動,你應該分得的勞動成果,但卻沒領用(即沒消費);投資是沒被領用的部分,即多餘出來的勞動價值結晶。

而預期的是另一概念,即使沒達到均衡,也存在上述恆等式。


凱恩斯認為儲蓄等於投資並不是利率調節的結果。是收入調節的結果。
收入=產品價值=消費+投資
儲蓄=收入-消費
儲蓄=投資
凱恩斯認為,傳統理論只看到收入決定儲蓄,卻忘了投資決定收入。正是投資改變收入,收入改變促使儲蓄改變,使儲蓄等於投資。
由此凱恩斯認為通過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可以增加投資,可以提高有效需求,總收入和總儲蓄。(參考《當代西方貨幣金融學說》第五十九頁)


由於投資=儲蓄是從支出法推出來的,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

不妨將封閉經濟體系看做【連通器】:我們可以假定這麼兩個水池——公司和家戶(國際貿易、政府的儲蓄與家戶的儲蓄本質相同)。這樣的話,雖然公司的投資與家戶的儲蓄分別是兩個主體,但他們分別決策之後會恰巧儲蓄=投資,因為他們二者互相間是上下游的關係。

先假設一個不平衡的初始狀態,當家戶儲蓄增多的時候,存入銀行的就會增多,而銀行在中間只是起到一個滲透膜的中介作用,他們針對上游流量的增多,就會適當寬鬆貨幣政策,貸款等就會相應增多等等,進而就會有更多money流向公司,公司的金錢儲量就會上升,水壓上升,就會流出轉化為投資品。

反過來,公司的投資增多的時候,money就會藉助投資品的中介流入家戶這個水池中(比如公司多招工人,租地,擴大生產),家戶這個水池中的水壓上升,向下游的流量--儲蓄,也會增多。

這樣的話,此消彼長,當兩個水池的水壓保持相同的時候,整個連通器就會保持穩態,兩股流量也會穩定下來。


I包括固定投資(居民住房投資、企業固定投資)、存貨投資(時段內產品產量超過銷量的部分)。
支出法,就是去核算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新增住房、廠商的廠房和新進設備、未銷售出去的存貨也算是最終產品。
所以在兩部門經濟下,Y=C+I。C是消費者購買部分最終產品(耐用和非耐用消費品、服務等)的支出,I是消費者購買住房、廠商購買設備廠房和未銷售出去的最終產品的支出。
收入法,就是去核算生產中要素提供者獲得的要素收入。
兩部門經濟下,要素提供者得到的收入主要用於消費和儲蓄(儲蓄就是指國民總收入中未被用於消費的部分),所以得到Y=C+S。
兩部門經濟下,當總支出=總收入時,I=S。
從貨幣的角度看,國民收入的總供給=C+S,國民收入的總需求=C+I,總供給=總需求,I=S。

三部門經濟下,政府支出分為G和給居民的轉移支付;政府的收入是向企業和居民徵稅。
從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支出的角度看,Y=C+I+G。等式中不包含政府給居民轉移支付的原因是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被居民用於最終產品的支出,包含在了C+I裡面。
從要素收入的角度看,Y=C+S+T,因為收入不僅被用於消費和儲蓄,還要交稅。
化簡一下,I=S+(T-G),T-G可看作是政府儲蓄。


在均衡條件我們說儲蓄是等於投資的,然而這裡有一個達到均衡條件的過程。
在貨幣流通時,有Y=C+I+G+X-M,首先,我們簡單考慮在firms投資I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全部由household得到,那麼上式就簡化為Y=C+I,最初,household就持有Y_{0} ,他花掉一部分C_{1} ,那麼剩下的就是household的儲蓄S_{1}=Y_{0}-C_{1}   ,這部分的儲蓄會算在下一年的支出裡面,那麼對應的如果投資I小於了儲蓄S_{1} ,那麼firms就會提高下一年的投資水平,比如通過擴大生產的方式,使得最後S=I,如果投資I大於了儲蓄S_{1} ,那麼相應的firms就會減少下一年的投資水平,最終也使得S=I


首先,最終的結論儲蓄等於投資是基於均衡條件下的,但不妨看達到均衡的過程,從貨幣流動的角度來分析,他們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相等的,而是一個不斷變化調整的過程。
簡單考慮 經濟體和國外沒有貿易往來且政府也不參與收稅等,這就是一個二部門經濟的問題,Y=C+I+G+NX即可簡化為Y=C+I。
分析起源於家戶得到一筆錢Y0,他花去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消費C1,與此同時,公司會有一筆投資I1,初始狀態時,可能由於央行發行過多紙幣,導致I1+C1&>Y0,實際的投資大於儲蓄。此時紙幣供應寬鬆,使得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企業則會擴大生產,招募更多的勞動者或者延長勞動者的勞動時間,這會推動勞動者工資率的提高以及總收入的增加,同時提高儲蓄,於是新一階段的Y1就會比Y0更接近C1+I1的水平,儲蓄也會更接近投資。設達到均衡之前經歷t個時間階段,也就會有t個收入水平,達到均衡的過程也就是不斷調整每一期的收入Y,使得相鄰階段的收入越來越接近,來使得儲蓄不斷接近投資的過程。
直到兩者相等,經濟達到均衡,即儲蓄等於投資。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假設只有消費者和企業,從最簡單的兩部門開始分析。

從支出法的角度看,由於把企業庫存的變動作為存貨投資,因此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即Y = C + I。

從收入法的角度看,利潤是最終產品價格超過工資,利息和租金後的餘額,所以國民生產總值等於總收入。一部分為消費,一部分為儲蓄。所以,國民收入=工資+租金+利息+利潤 = 消費 + 儲蓄,即 Y = C + S。

C + I = C + S, 因此 I = S。

從而三部門,四部門也是如此,就不做分析了。


註:上述等式是根據定義得出的。根據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等於總收入。這樣,才有了投資等於儲蓄。
這裡的投資和儲蓄均是從會計角度看,事後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的。


不作為考慮的變數為:

  1. 是否處於充分就業
  2. 是否處於通貨膨脹
  3. 是否處於均衡狀態

這是我的第一個關於所學本專業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以前關於這些知識都是提問的居多,現在邁出了第一步啦,加油,再接再厲。


我們只討論兩部門經濟,即Y=C+I

1. 假設投資固定為I,初始時household獲得一筆收入Yt,他將用於消費Ct和St,即Yt=Ct+S其中Ct流入下一年的收入,Yt+1=Ct+I=
Yt-S+I,由此可見當Yt= Yt+1也就是收入水平穩定時I=S,那麼收入穩定又如何理解呢?

2. 假設初始時經濟體中的投資I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一般是大於儲蓄S的,初始時household獲得一筆收入Y0,他將用於消費C0和S0,即Y0=C0+S0=E0其中C0流入下一年的收入;Y1=C0+I&>C0+S0=Y0,又Y被household分為兩部分——C1、S1,其中C1流入下一年的收入中;Y2=C1+I&>Y1······由此下去,Yt+1&>Yt一直成立,但因為經濟體自身的調節,當t→∞時,差距逐漸縮小直到Yt+1=Yt.。


在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有兩種計算方法。
支出法:Y=C+I,即收入=消費+投資。收入法:Y=C+S,即收入=消費+儲蓄。
Y=C+I:某國某年內的新增價值從支出的角度看是由新增消費和新增投資提供的。
Y=C+S:某國某年內的新增價值從收入的角度看是由新增消費和新增儲蓄提供的。
新增消費相同,從而I=S,即投資=儲蓄。
反過來說,若沒有達到均衡水平,比如說儲蓄&>投資,此時資本沒有被充分利用,則企業就會進行擴大再生產,直到儲蓄=投資,經濟達到均衡為止。


喂樓上的樓主還沒說是哪個模型呢你們就回答的這麼熱烈。。。。


為簡化問題,我們探討封閉經濟,即無國際貿易,只考慮家戶、公司、政府三個主體。
因為公司最後得到的利潤實際上都給了每一個家戶,可以把公司單純地看做一個生產、交易的場所。公司把投資 I 轉化為商品、服務、家戶的工資;家戶用工資購買產品、交稅;而政府作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組織,用稅收購買產品,建基礎設施。整個過程運行完後,家戶有剩餘Sh,政府剩餘Sg,則儲蓄為Sh+Sg。假設公司生產的產品全部被消費,即無以存貨形式存在的貨幣在「公司」這個容器里,那麼輸入=輸出,可得 I =Sh+Sg。


二部門模型以此類推


對單個人來說,投資I和儲蓄S不必要相等,但對整個封閉經濟,兩者需要相等。否則經濟體中不是錢太多花不完(S&>I), 就是錢太少不夠花(I&>S). 儲蓄過多,利率就會下降,增加投資;儲蓄過少,利率下降,減少投資。當儲蓄和投資相等時,調整就停止了,也就達到了均衡。


摘一下李楊大神的解釋,在刻畫國民經濟運行的宏觀經濟理論中,儲蓄恆等於投資。但是,這種儲蓄和投資的「相等」,只是一種「事後」(ex-post)的定義性關係。換言之,所謂「事後」,是就結果而言的。保持恆等的關鍵要素是「庫存」在經濟學體系中的特殊性:在國民收入的供給端,企業新產出的庫存被歸為儲蓄;而在國民收入的需求(亦即使用)端,它同時又被定義為存貨投資。可以說,正是存貨在國民統計中的這種雙重存在,使得「儲蓄」當然地等於「投資」。當然,也正是因為庫存在供求關係中的這種雙重存在,庫存便成為宏觀經濟學特別是經濟周期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既然有「事後」,就存在著「事前」(ex-ante)。在經濟分析中,「事前」指的是各經濟主體依循自己的決策函數、根據所處的客觀環境自主決定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說,「事前」是就起點而言的。毫無疑問,從全社會來看,事前的儲蓄和事前的投資總是不相等的,於是就可能有儲蓄不足或投資不足的現象出現。當儲蓄不足時,經濟(在事後)便存在通貨膨脹壓力;而當投資不足時,則可能(在事後)導致存貨增加,從而產生通貨緊縮壓力。__來自微信公眾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17-10-11


【這可能是最直觀的理解】

我看了一圈,以上答主都在按定義,按公式來推倒i=s。這並沒有錯,但對於題主的理解毫無意義。

也有一些答主做出了一定的通俗解釋,但難以另人(wo)信服。

所以我在這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可能是新的觀點吧,至少我沒見別人這麼說過,當然也有可能是錯的,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我企圖通過會計的思想針對事後的國民收入分析來推倒出i=s。並對儲蓄中未被投資的部分(如居民戶的手持現金與銀行未貸出部分)做出解釋。

我做了一個表格,這是個兩部門經濟。

這裡要明確一個事情:「凱恩斯及其學派把儲蓄與投資看作兩回事:把儲蓄與投資看作兩回事:前者是漏失(leakage),使消費減弱因而導致不景及失業;後者是注入(injection),因而增加經濟活力。」

而費雪張五常等人有另外的看法「收入消費後餘下來的是儲蓄;今天不消費改作明天才消費是投資。換言之,費雪的儲蓄是今天看收入不消費餘下來的,投資是今天餘下來的用作明天的消費。二者是同一回事,只是時間的角度不同。因為投資一定要讓時間走一程,利息於是出現。利息一方面是投資的回報,另一方面是提前消費之價。」

張五常: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_財經_鳳凰網 上面兩段摘自本鏈。

對於投資和儲蓄的定義是分析的基礎,我的分析是基於凱恩斯的定義,畢竟這個均衡本來就是凱恩斯提出的。而我又是以會計思想進行推倒的。因此在我的表格中是割裂了投資和儲蓄。

張五常先生的分析是直接把所有儲蓄視為投資,不僅僅是數值上的相同,而是認為二者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i=s顯而易見。

但大家不要忘了。當年凱恩斯提出i=s的時候可不是這麼想的。而且用張五常先生等人的觀點來解釋i=s毫無意義。

因此,我認為,對於學習高鴻業等初級經濟學的同學,先把握好凱恩斯的觀點即可,不要被某些老師的「旁徵博引」誤導了。用不同學派的理論互相解釋,很多情況下是不對的,可能表面上看起來沒錯,但實質上已經有偏差了,甚至會造成更多的疑惑。(好像扯遠了。。。)

--------------------------------------------------------------------------

另外我自己也有一個問題:乘數論中的乘數大小取決於消費傾向,即認為被儲蓄部分不會導致乘數效應,只有消費部分才能提供乘數效應。那麼,這裡的儲蓄部分被用於何種用途?如果有一部分儲蓄被用於投資,那麼為什麼不會引發新的乘數效應?

我的答案是:在該乘數論中模型被簡化了,二次收入增加所得到的儲蓄沒有進行投資,也就是說不考慮新儲蓄用於投資的情況.

因為在這樣的前提下,n輪循環過後,儲蓄的增量之和剛好等於最初的投資量增量,最終i=s達到平衡。

拋磚引玉,不知道有沒有大佬有其他解釋。


在凈出口,政府採購不考慮的情況下,儲蓄的部分都會變成投資啊,因為就那麼幾個進口與出口。


推薦閱讀:

對於 「打車軟體驚現大量私車接單」 怎麼看?
美國的汽油是有補貼的嗎?
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到底該如何理解?
法國經濟不振、成為「歐洲新病夫」的原因有哪些?
壟斷和競爭哪個更有利於環保和節能?

TAG:投資 | 經濟 | 經濟學 | 宏觀經濟 | 宏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