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皇帝有表字嗎?


不請自來。

明代的情況我不了解,歡迎明史相關前輩高人補充,僅談一下清代的,而且這裡我把表字擴大成字型大小,因為清代有些情況下字型大小是不分的。


清代皇帝的字型大小,大致可以分成幾個時期。

第一時期·無字型大小時期。

清代皇帝中,入關之前的太祖太宗自然是沒有字型大小的。入關之後,世祖順治帝也是沒有字型大小的。


第二時期·字型大小萌芽時期。

開始明確有字型大小記錄的,即是聖祖康熙帝和世宗雍正帝。他們沒有表字,但是聖祖有體仁主人,世宗有圓明居士、破塵居士等雅號,這其實已經就是使用字型大小的一種發端。而且世宗雍正帝還把這種取號的方式延續到後輩,其在世時,就給後來的高宗乾隆帝賜過「長春居士」的雅號。

(這裡感謝評論某樓提出的聖祖「體仁主人」印文的問題)


第三時期·字型大小禁止時期。

按照世宗雍正帝的那個作風,可能清中後期的清代皇帝就都是有字型大小的了,但是後來高宗乾隆帝推翻了世宗雍正帝的很多核心概念,其中一點就是樹立了「滿洲舊俗」的重視政策。在這種「滿洲舊俗」的政策之下,字型大小都被視作是一種漢地文人崇尚浮華的「陋俗」加以禁止,其中以乾隆三十一年的「鏡泉」上諭為最。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辛巳,高宗乾隆帝下達了這樣一條上諭:

諭:朕昨見十五阿哥所執扇頭,有題畫詩句,文理字畫尚覺可觀。詢之,知出十一阿哥之手。幼齡所學如此,自屬可教。但落款作「兄鏡泉」三字,則非皇子所宜。此蓋師傅輩書生習氣,以別號為美稱,妄與取字,而不知其鄙俗可憎,且於蒙養之道,甚有關係。皇子讀書,惟當講求大義,期有裨於立身行已。至於尋章摘句,已為末務,矧以虛名相尚耶。皇子中或年齒已長,間有書齋名字見之圖章,尚無大礙。若十一阿哥方在童年,正宜涵養德性,尊聞行知,又豈可以此種浮偽之事,淆其見識耶。朕昔在藩邸,未嘗不留意詩文,然從未有彼此唱酬題贈之事,亦未敢私取別號。猶憶朕年二十二歲時,皇考世宗憲皇帝因辦當今法會一書垂問,「汝等有號否」,朕謹以「未曾有號」對。我皇考因命朕為長春居士,和親王為旭日居士。朕之有號實由皇考所賜,然亦從未以之署款題識。此皆和親王所深悉,可問而知也。我國家世敦淳樸之風,所重在乎習國書學騎射,凡我子孫,自當恪守前型,崇尚本務,以冀垂貽悠久。至於飾號美觀,何裨實濟,豈可效書愚陋習,流於虛謾而不加察乎?

但是需要重點提及的是,高宗乾隆帝對於字型大小的禁止主要局限於皇子間,而不涉及廣大旗人社會。這個原因後面會討論。

在這種御戒的情況之下,清代自乾隆朝開始,凡是未分府的皇子,多數不取字型大小。之後當皇子分府出宮之後,才有引室名或者直接取字型大小的情況。


第四時期·清末既成事實的字型大小

穆宗同治帝崩逝之後,德宗和宣統二帝都是由藩邸入承大統,他們本來不是作為皇子培養的,自然也就沒有這些禁令。

以宣統帝而言,根據《醇親王載灃日記》,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午時,宣統帝出生。十六日,「載灃具奏請求宮中賜予乳名,奉旨乳名午格。十八日,宮中上諭命名為溥儀,同日載灃為溥儀選字曜之,號少涵(載灃字伯涵)。後來宣統帝入繼大統之後,還自己取了號叫「浩然」。所以「溥曜之」、「溥浩然」這種署名宣統帝是都用過的。

至於德宗光緒帝,目前沒有資料指出他的字型大小問題,但是從宣統帝的這個情況來考量,不排除德宗光緒帝原本也是有字型大小的。

然後具體討論兩個問題。

1.為什麼我這裡要把字和號合起來講。

《禮記》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我自然是知道根據古禮,字和號是不同的。根據原本的定義而言,字和號的形式雖然可能相似,但是來源應該有別。但問題就在於,到了清代,士人的字和號已經變得有些混淆化。

第一。根據清代人的文集,可以發現不少清代人的字和號都是自己起的。

第二。清代有很多《同年齒錄》留存,其中士人們要留下履歷、字、號、生年、籍貫等等。根據目前能見到的《齒錄》和清代人的文集來對比,可以知道清代士人互相稱呼基本都是稱「號」,而不是稱「字」。比如說,晚清名臣裕祿之子熙元、熙徵,時人筆記里記為熙吉甫、熙達甫,而根據他們的《齒錄》,熙元字無咎,號吉甫,熙徵字稚季,號達甫,所以用的都是「號」。

第三。字、號有的時候會混淆。比如說清代傳記乃至於現在百度百科裡都寫清代狀元崇綺「字」文山,但其實根據崇綺的《齒錄》,他字蔚霞、叔皓,號麗如、文山。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把單純的「表字」擴大成「字型大小」來講。

2.為什麼高宗不希望皇子取字型大小。

根據乾隆三十一年「鏡泉」的那條上諭,可以看出乾隆公開的意見,是認為取字型大小有兩點弊端,其一是不符合「滿洲舊俗」的「淳樸」,其二是不符合皇子作為年輕人讀書的「務本」標準。

簡單一句話,是認為取字型大小進行標榜,是一種源自「文人唱和」的「浮華之舉」。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不知道高宗的這種批評,其背後是否有尊卑等思維影響。高宗是個特別龜毛的人,龜毛到他一旦認為旗人起名的時候一定要有一些特定規則,就要到處翻名冊去查哪個大臣、旗人沒有符合這個規矩,然後就勒令他們改名的地步。如此龜毛的一個人,僅把不能起字型大小的行為局限於皇子範圍,可能也是因為皇子的身份比較特殊。畢竟皇子理論上是下一代皇帝,如果有太多字型大小,是否會在避諱上產生問題。另外就是,皇帝本身「可否」擁有字型大小尚且不論,問題是皇帝一旦擁有了字型大小,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可以使用(像宣統帝的溥浩然、溥曜之,基本都是出宮之後用的),這樣看來也就缺乏意義了吧。


淺陋之見,聊備一談。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答案見李文君《皇帝的表字》一文。現全文引用。

名字名字,在新文化運動之前,除了不識字的平民百姓,一般的讀書人都是有名有字的。在古代,男子長到二十歲,要舉行冠禮,表示他已成年,可以參加一切社會活動,可以成家生子了。在舉行冠禮的同時,主持冠禮的長輩會給受冠者取一正式的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謚,周道也。」《疏》曰:「人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同等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耆艾轉尊,又舍其二十之字,直以伯仲別之。」人到二十歲加冠禮以後,有了為人父的資格,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同輩朋友之間,就不好再直呼其名,而是改用表字來稱呼了。字的全稱是表字,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與字互為表裡,相互解釋和補充,二者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名字。但有一類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中的一多半僅有名而沒有表字,這類人就是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留下表字的皇帝,在皇帝堆里是少數派,大概有開國皇帝、分裂時期的皇帝、非太子繼位的皇帝、末代皇帝、短命王朝的皇帝、名聲不好的皇帝等幾類。
從皇帝本身來看,開國皇帝留下表字的較多。開國皇帝創業成功時,大多已人到中年。在沒有登上寶座以前,他們自然還不是「天生聖人」,也是「與人平等」的,別人免不了用表字尊稱他們。登基後,在皇權光環的籠罩下,別人誠惶誠恐地用「陛下」「聖上」「萬歲爺」「主子」等詞稱頌他們還來不及,誰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拍著皇帝老兒的肩膀,像對待哥們兒弟兄那樣,套近乎地呼其表字?這樣一來,開國皇帝的表字純粹成了「擺設」,儘管一起打天下的文武大臣差不多都知道,可沒人敢稱呼,沒人敢記載,這樣下去,過上兩三代後,在一片頂禮膜拜聲中,開國皇帝的表字就「失傳」了。
不過,還是有一些開國皇帝的表字流傳下來。漢高祖劉邦,字季;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唐高祖李淵,字叔德;宋高宗趙構,字德基;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宋高宗本不應算開國皇帝,可他臨危受命,在金人的鐵蹄下,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也勉強歸入此類。做康王時,宋高宗的表字已為天下所知,在商丘匆忙即位後,國事浮沉,先顧逃命要緊,騰不出手來規範禮儀,所以他的表字留了下來。明太祖起自民間,不識字的父母給他起了個像代號一樣的名字—朱重八,自然不會有表字。濠州投軍後,自學了點文化的重八給自己改名叫朱元璋,表字國瑞。長這麼大,終於有了個像樣的名字,可以到處顯擺一下了,怎麼能隨便泯滅呢?這可能是明太祖的表字能流傳下來的緣故。
從時代來看,與大一統王朝相比,分裂時期的皇帝留下表字的相對較多。三國兩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兩個重要的分裂時期,這一時期的皇帝,大部分都留下了表字。究其原因,是因為國家分裂,諸政權並存,一國皇帝的表字,本國人不敢提,他國人就不會那麼客氣,往往會指名道姓稱呼對方的皇帝,有時連皇帝的小名都不能倖免,更遑論表字了。五代十國的情況與南北朝稍有不同,除了敵對國之間相對詆毀外,五代各朝的皇帝,都是武夫出身,喜歡直來直去,本來就不愛搞煩瑣的東西,加上他們國祚都不長,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他人趕下台,哪裡有興趣、有時間把自己的表字神聖起來。後任者自然也不會為他們曲意回護,所以這些表字就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來。與南北朝和五代相反,漢、唐、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因全國一盤棋,皇權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不容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自然不會有人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去稱呼皇帝的表字,久而久之,見諸文字記錄的皇帝表字,就比較少見了。
繼統皇帝中,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類是在行冠禮前登基或被冊立為太子的皇帝(登基後舉行的皇帝冠禮,叫「加元服」)。因過早地確定了唯我獨尊的地位,人們不敢稱呼,史官不敢記載,這類皇帝的表字多沒有流傳下來。另一類是在行冠禮後才被確定為皇位繼承人的皇帝,這其中,以原先不是太子而幸運登上皇位的人最為典型,這些皇帝,因其行冠禮時還不是皇位繼承人,只是普通皇子一個,有的甚至只是藩王的子孫,與開國皇帝一樣,高高在上的位置還沒確立,地位既低,規矩和約束相對也少,他們的表字被人知道的機會就多些。漢宣帝劉詢,初名病已,字次卿,幼年時祖、父因巫蠱之禍被殺,自己流落在民間,十八歲時才被迎立為皇帝,所以他成為兩漢留下表字為數不多的幾個皇帝之一。唐高宗李治,字為善,他本來被封為晉王,帝位是與他無緣的。後來因兩位兄長—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相互鬥爭、兩敗俱傷,唐太宗晚年才選定晉王為太子,而這時的晉王早已行過冠禮,有了為眾人所知的表字「為善」,故而這一表字才保存下來。李承乾字高明,他八歲就被立為太子,如果沒出意外,正常登基接班,他的表字「高明」是不會被記錄下來流傳至今的,結果因「謀反」失敗,成了庶人,民眾也沒必要再迴避「高明」這個表字了,所以李承乾的表字得以流傳下來。宋孝宗趙眘,字元永,是高宗的養子,雖從小被高宗養在宮中,卻遲遲沒有確立太子的身份。進宮後,他的名字一變再變,由最初的伯琮改名瑗,後又由高宗賜名瑋,到三十六歲被立為太子後才改名趙眘,連名字都在變來變去,太子的身份又遲遲得不到確認,人們不避諱他的表字,也就可以想見了。
留下表字的皇帝,還有一類是末代皇帝或短命王朝的皇帝。前一類如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明崇禎帝朱由檢字德約、清宣統帝溥儀字耀之等;後一類如西楚霸王項籍字羽、新朝王莽字巨君、淮陽王劉玄字聖公等。末代皇帝,王朝至他而亡,後世修史,也不必為其迴避。短命王朝,如魯迅先生所說:許多史書對人物的評價是靠不住的。歷代王朝,統治時間長的,評論者都是本朝的人,對他們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頌德;統治時間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貶為「暴君」,因為評論者是另一朝代的人了。這兩類皇帝,因為記錄歷史的是隔代人,沒了規避,他們的表字也留了下來。宋度宗本是藩王之子,原名孟啟,十三歲時,加元服,被伯父宋理宗收為養子,賜名,賜字邦壽;二十一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又被賜字長源。他的表字能留下來,一是源於御賜,二是因為其距南宋徹底滅亡不足五年,基本可以歸入末代皇帝的行列中。
最後一類留下表字的皇帝,是名聲不好的皇帝。如東漢的桓帝劉志字意、金海陵王完顏亮字元功,兩人都是有名的昏君,桓帝沒有兒子,海陵王死於政變,他們的政風在本朝就不好,表字自然也不用迴避。
沒留下表字的皇帝,主要是由於避諱的因素。在過去,兒女不能說父母的名字,下級不能提上級的名字,社交場合,提及對方父母的名字,是十分無禮的行為。碰到不能說也不能寫的名字,就要想辦法迴避,在口頭上,這是迴避,放在文章里,這就是「避諱」制度。做皇子時,都是有表字的,一當上皇帝,人們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稱其表字,他的名和表字自然都用不著了。又比如宋欽宗趙桓,原本是行過冠禮,取過表字的。北宋政和年間,趙桓還不是太子時,以皇長子的身份舉行冠禮,取了表字,等他登基後,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表字就隱而不彰了。
名和表字有所不同,古人有「諱名不諱字」的說法。皇帝的御名,全國都需避諱,官吏和老百姓都需牢牢記住,一旦說漏了嘴,或不小心行諸文字,後果會很嚴重;皇帝的表字,書寫時雖不需避諱,可在口語中依然不能用於稱呼,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很容易在歷史記載中被有意無意地遺漏。長此以往,皇帝的表字就此失傳了。
皇帝沒有表字,還與皇帝的取名用字越來越生僻有關。隋代以後,皇帝的表字越來越少見。一方面,皇帝給皇子取名時,經常採用生僻少用的文字;另一方面,皇帝登基後,經常會改用僻字作為自己的名字,為的是方便臣民避諱。古人取字,一般是作為名的補充,是要與名相互表裡、相互配合的。名已生僻,取一個恰當的表字何其難也,慢慢地,作為輔助工具的表字被越來越淡化。皇帝對「避諱」的過分看重,或許是使他們的表字邊緣化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以明、清兩代的皇帝最為典型。
明太祖生前,給子孫排好了字輩,從他的孫輩開始,按輩分字依次向下起名。名的前一個字用輩分字,後一個字按五行相生的順序,依次選取「火土金水木」五個字為偏旁的字命名。這種以五行命名的習俗,最早出現在唐代,盛於宋代,如散文家尹洙、奸臣秦檜、理學家朱熹、歷史學家李燾等人,子孫幾代都以五行命名。這種命名法的好處,是整齊有序懋、輩分清楚;劣勢是束縛多、自由度小。明太祖規定的長子朱標一支的輩分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四子朱棣一支的輩分字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於是,我們看到建文帝叫朱允,是允字輩的火字旁;仁宗叫朱高熾,是高字輩的火字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輩的提土旁;英宗祁鎮、代宗祁鈺是祁字輩的金字旁;憲宗見深,是見字輩的三點水;等等。如此一來,因同一偏旁的字有限,明朝皇帝的名字中出現了很多的生僻字,這就很難再取表字來補充名的意思了,因為他們的名注重的是輩分字與五行偏旁,本來就無意義,即使有,意義也很不明確,在無意義的名上取表字,自然更無意義。
清代帝王,自雍正開始,才有正式的行輩字,到宣統依次為胤、弘、永(顒)、綿( 旻)、奕、載、溥七個字。清帝的名字,由這七個行輩字分別加示字旁、日字旁、斜玉旁、豎心旁、言字旁、三點水、單人旁等構成。行輩字已定,名的偏旁也已確定,這種層層約束機制,與明朝皇帝的名字相仿,不容易取表字,也就順理成章了。
總的看來,皇帝有沒有表字,是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相關的。社會環境安定,文化發達,皇家禮儀也完備,皇帝的表字就不可能流傳下來;反之,如果社會動亂,文治不昌,禮崩樂壞,不講究什麼避諱,皇帝的表字就容易留存下來。


不邀自來。
首先明確一點,古人取表字是用來幹什麼的?
答:古人取表字的原因是方便平輩,朋友之間稱呼自己的。
比如大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在這裡,他的名是李白,家裡長輩和他打交道的時候可以稱他的名,即叫他【李白】,
但是他的平輩兄弟,朋友(如杜甫)在和他打交道的時候是要稱他的字,即稱呼他為【太白】,
同時,李白號青蓮居士,青蓮居士就是李白自稱時候用的,
由此可以推出,皇帝就算是有表字也跟沒有一樣,因為估計也沒人敢那樣喊他……
具體到問題本身,個人認為,有沒有表字並無一定之規,這個要分人說。
明朝具體的不清楚,但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字國瑞清清楚楚。別的不清楚了。
再看清朝,同樣要分人。
比如說,同樣是清朝皇帝,清廢帝溥儀本無表字,但是他自己給自己起了一個【浩然】的表字,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滿清皇帝都有表字。
再比如說,嘉慶皇帝曾回憶一件事,說他十一哥給他提過一幅字,落款是【兄鏡泉】,在這裡,【鏡泉】就是乾隆爺十一皇子的表字,然而被乾隆發現後,狠狠地罵了他一頓,說不能學漢人那一套巴拉巴拉。由此可見,不說清朝皇帝,甚至於整個清皇室中前期,都不允許取表字。
當然了,以上只是以個人推斷整體,難免以偏概全。


朱元璋 字國瑞, 朱由檢 字德約, 朱以海 字巨川, 溥儀 字耀之


世宗嘉靖號為「堯齋」,穆宗隆慶號為「舜齋」,神宗萬曆號為「禹齋」,此父祖三代以「堯舜禹」自居。見於《萬曆野獲編》。


朱元璋字國瑞


推薦閱讀:

明代有什麼比清代好的地方?
中國真的有古老的歷史嗎?
請問如何評價明朝海瑞?
南海南沙島礁是如何命名的?如永暑、美濟、諸碧、南熏、東門、赤瓜、華陽?
崇禎年號在朝鮮沿用二百餘年的說法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嗎?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