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者為什麼沒有毀了明孝陵?

看《康熙王朝》,康熙帝說要在朱元璋的墓前宣布光復台灣,想到為什麼清朝統治者沒有毀了這座陵墓?其他的帝王陵墓現狀是怎樣的?


康熙那會不是毀明孝陵,而是非得藉助他不可,三藩為什麼打八年?一是自己SB同時開干,而就是反清復明的太多。所以他最後自己親自去拜祭朱元璋,穩定了好多的民心,還對所有人說自己很敬仰明太祖,清朝承自於明朝,希望找到明朝皇室後裔善待之,結果嗎,找到了,75歲的老人被他千刀萬剮,滅了滿門。辛亥革命如果能效仿清聖祖,嘿嘿,畫面太美不敢看·······


清朝統治者當然不會挖明朝皇陵了

死人難道能組成亡靈天災光復大明江山?

死人難道能爬起來怒 斥 奴酋?

對死人表示尊崇是投入最低,幾乎不會有負面影響,且正面回報極高的事,哪個友善度會拒絕啊?

現實中,說些恭維的話,其實也是低投入高回報的。(前提是他不是聽膩了)當然活人有蹬鼻子上臉,不知天高地厚的可能

所以對死人表示尊崇是最好的了。尤其是這是前朝皇帝,在君權天授的年代,這也是掉自己合法性的。

除非有私人感情,或者缺錢,否則不會挖前朝皇陵誰挖誰傻(農民起義軍就挖了不少)

當然,活著的朱家人就是另一回事了,,,


偷墳掘墓?在古代倫常中是禽獸行為,哪個皇帝不要臉了去毀前朝陵墓,人都死了再侮辱沒什麼意義,除了伍子胥那樣的殺父之仇,把屍體挖出來用鞭子抽爛才解恨。

歷代皇帝可以看做一個整體,他們的三觀傾向性在登基以後都是趨同的。比如朱元璋,登基以後立刻開始尊崇元朝皇帝,多爾袞,前一秒咬牙切齒要干爛崇禎的ass,到了北京以後立刻悼念崇禎,並維護他的死後尊嚴。

他們要維護的不是前朝的哪個死鬼,維護的是皇帝這個名號的尊嚴。皇帝是九五之尊,沒有人會破例去羞辱一個死皇帝,活著的皇帝才能因此更驕傲偉大。就像倆賣老鼠藥的,雖然彼此搶生意恨的牙痒痒,但可以打架可以罵娘,卻不可能指著對方的葯說是假的,因為倆人的葯是一個廠生產的。

有個詞叫官官相護,其實也帝帝相戶,在面對人民的疑惑和質詢時,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就像我們平時在辦公室再吵架鬥嘴,突然衝進來一群野狗,我們就只能選擇聯合起來先干野狗。我們古代的祖先在這些人眼裡連野狗都不如。


推前代皇陵,這個就是評書里瞎說的習慣罷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唐代十八陵也沒有遭到官方的破壞。畢竟皇上也要守死者為大這一規矩,而且新朝代之後,者是搞「二王三恪」這類冊封,使得過去的皇帝有人祭祀,這屬於基本的禮儀。

真正官方挖皇陵的就是蒙古人,他們信蕃僧,這些人挖宋陵來做法器,這才讓人以為新朝代之後,都會推掉前朝的陵。

明清易代也和打敗的朝代不同,清入關打的旗號是替崇禎報仇,之所以不還位,原因是崇禎「沒兒子」;南明不給崇禎報仇,之前在清軍進北京時還發賀電,所以他們也資格,所以多爾袞就讓順治「勉爾為之」。官方破壞皇陵,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勝利者不會毀別人陵墓,打不過的才去挖人家祖墳(你猜我diss了多少人?


清朝為了自身的正統性和政權合法性,在入關之初就宣布自己是繼承明室遺志,平定內亂,這也是它平定農民起義和剿滅南明小朝廷的法理。

這是歷代王朝更替都會遵循的一個規則。只有確立自身政權正統性,才能完整繼承和接收前代遺產。


你知道康老三活剮了一個疑似明朝皇族後人的70多歲老頭么?一切都是為了統治穩定出發的,你真當康老三是個正人君子啊,君子當不了皇帝,只能活在書本里


本朝也沒毀了中山陵啊


想讓大明的宗室服膺領命,就得這麼干!當然了,崇禎帝的直系子孫,那是非殺不可的。

節選自劉三解:清朝建立後明朝十萬皇族遭遇了什麼?_手機鳳凰網

事實上,清廷對於明朝的藩王、皇子固然是殺之而後快,在政權相對穩固後,對於普通的朱明宗室則報之懷柔以至「滿化」的策略。

如順治十八年後,前來投誠的明奉國將軍朱議滃、偽王朱璟涑、朱至濬、朱鼎瀇分別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定漢名「騎都尉」)或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定漢名「雲騎尉」)的八旗世爵,並賜給俸祿、人口、庄屯、器物,有得還會編入八旗,變成旗人。

比如雍正二年受封一等侯的朱之璉,號稱是隨洪承疇被俘的明朝代王后裔,原隸鑲白旗漢軍,雍正年間以明朝後裔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負責春秋祭祀明朝皇帝。

他的子孫一直傳承到清朝滅亡,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勛還在溥儀的流浪小朝廷里出沒,自認大清忠臣。

1924年9月7日,43歲的朱煜勛受到溥儀的傳召,進入紫禁城與溥儀的老師庄士敦見面。這個有2個孩子,房屋破爛,連官服都要向別人借的前朝後裔,給英國人庄士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有禮貌、自尊。

在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紫禁城,寓居天津租界後,這位延恩侯還四處湊錢買了車票去探望「主子」……

正是這個有自尊的人、忠於清皇室的人,對於自己的「祖宗」極缺敬意。

1907年,著名教育家張相文游十三陵時,發現陵園十分殘破,無人管理。樵夫告訴他,說有一個延恩侯負責祭掃,但這個人很不負責任。「草草將事,若兒戲然,疑非朱氏血胤也。」

或許張相文自此留了心,他在《南園叢稿》的《記朱侯》中記錄了1919年他和兩位好友對這位侯爺的拜訪。

這位侯爺「年可三十餘,狀貌粗肥,面帶酒肉氣」。見禮寒暄之後,朱煜勛以為他們是民國政府派來的官員,立刻和他們討論能不能把十三陵土地出租,讓政府開闢成公園,他可以拿錢養家……

1929年,這位侯爺向民國政府申請救濟,民國政府取消其爵位後,任命為明陵保管委員,月薪50銀元,不過朱煜勛在民國的表現並不比在大清好多少,還被控參與盜墓,於1933年遭撤職。


雖然是用刀劍從前朝搶的天下,但是名義上是繼承了明朱的鼎。


歷史上喜歡干前朝皇陵的,也就元朝吧...其他朝代什麼二王三恪還是要裝模作樣的講一講的,畢竟自詡正統,也不至於缺錢到要刨死人墳,損陰德,基本上吃相還不至於那麼難看。


沒必要啊,掘個墳有好處嗎?
你說活著的還能威脅威脅你的地位,他都死了還要怎樣?
敢掘墳的,我印象中也就曹孟德了,他掘那是因為確實有好處,他打仗差錢,摸金校尉,摸的是金啊
清朝那幾位從北往南打,北京都拿下了,還去挖金陵一個墳來填補打仗的錢?


清朝入關時候發布的告示是說李自成作亂,入關是為了給崇禎報仇。這個招牌它不會丟。要穩定前明的人心,便於統治。


滿清本來就是打著替崇禎帝報仇的名號入關,以致進一步入主中原的,當然,其實它的本意大家心裡都有數,但既然這麼大的旗號打出來了,一方面很難,另一方面,也沒必要收回了。
第一,前期,特別是在南明勢力尚在,鄭家據有台灣島時,這快塊旗幟是斷不能放下的,主要是要籠絡在朝漢人的心。
第二,到了反清勢力逐漸被瓦解消滅,那其實也沒必要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了,完全多此一舉,因為明孝陵留著,觸及不到他的核心利益。第三,毀明孝陵這事太大了,而且要想毀,根本找不出恰當的理由,也無法掩蓋,你不能像是抓獲了崇禎帝三子,明知確是其人,可以強行污衊然後安一個罪名殺掉,毀明孝陵,首先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不利的位置。


清朝為什麼要毀明孝陵啊?法理上講,清朝和明沒有什麼關係啊。明是被李自成推翻的,南明那些小朝廷不承認就是了,代表不了法統。


朱元璋 治隆唐宋 遠邁漢唐 就是康熙給吹的吧 還為此豎了個碑。


始作俑者無後乎?
只要有遠見的君主都不會隨便動前朝的皇陵,當然在戰爭敵對時期是另外一回事。


你見過毀前朝祖墳的么?


我們來看看挖了帝陵的後果:
無恥文人雖然沒有打算挖明太祖的陵,但是他們是打算挖明成祖的陵,也就是朱棣的。後來覺得不太好挖,就挖了定陵,就是萬曆皇帝的墓啦,就是那位說出:跳梁者,雖強必戮的皇帝。

知乎摘錄:
1958年向世界公開發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一經公布,引發了海內外無數艷羨的目光和讚歎之聲。

最後挖了定陵的人都沒啥好下場。古代比現代更迷信,一般迫不得已,不會挖帝陵,更別說明朝得國太正,所以即便滿清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敢動明朝的帝陵,最重要的是滿清不缺錢,沒有什麼必要的理由動帝陵,而且反清復明這口號如影隨形跟著滿清到死,所以滿清也不敢動帝陵。當然,我們的無恥文人很自信,要動明朝的帝陵,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以上答案都經過了修飾了,該審查通過了吧?


為什麼要毀明孝陵 ? ??野豬皮不遠千里來是來給崇禎報仇的 再挖人家祖墳 不是打自己臉嗎


推薦閱讀:

清代一直有人打著明朝的旗號造反,但是元末似乎沒人打著宋朝的旗號造反,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譚版《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明清時期廣東省廉州府(今屬廣西)西南部的那一片越南飛地是怎麼回事?
明和清誰該對中國近代落後負責?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明朝和清朝有很多共同點,怎麼看待某些人拔高明朝憎惡清朝?中國落後其實從明朝就開始了?

TAG:明朝 | 歷史 | 清朝 | 康熙帝 | 明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