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蔡司鏡頭到底好在哪裡?
卡爾蔡司鏡頭到底好在哪裡?求個長答案,不要那些含糊其詞的,最好有對比,求大神啊
我打算佔個坑,簡單聊一下蔡司最著名的雙高斯式(或者說planar)標準鏡頭在60年代是如何演進為我們所熟知的六組七片結構的。
在60年代之前,視角在46°前後的鏡頭已經有很多,英國的鏡頭專家Lee藉助膠合鏡和新式玻璃,極大地拓展了Rudolph原有的設計,但要達到135畫幅所用的F1.4,仍然要面對一些問題。簡言之,一是缺乏足夠多的高折射率相對低色散玻璃,二是對於如何給現有的結構增加合適的新裂面或矯正鏡片。
第一個問題的解決,與很多廠商的努力都有關係。最先在此領域取得突破的是柯達。孫觀漢博士完成了一系列對含氟鈦冕玻璃的研究,這啟示了柯達的科學家們使用與氟鈦酸鹽光學性質相近而種類更豐富的鑭系元素氟化物進行試驗,進而拓展到將鑭系氧化物攙入常規的冕玻璃與火石玻璃。由此,光學玻璃得到飛速的發展,這段時期的意義或許不亞於Schott本人親自對光學玻璃進行系統的試製。
早期的鑭系玻璃,受制於提純能力和配方選擇等多方面的限制,使用含釷的配方,因此會有放射性。此類鏡頭,最常見於50、60年代的大光圈鏡頭,比如這一時期的賓得super takumar系列,柯達ektar系列,以及佳能、奧林巴斯多家的F1.2與F1.4鏡頭。那個年代的鑭系氧化物如果來自獨居石礦,本身就容易殘留二氧化釷。更何況加入二氧化釷本身也有優點,相比於鈦,二氧化釷熔融製造的玻璃不僅保持高折射率低色散,並且不容易像二氧化鈦那樣受熱變黃,因而保持高度的全波段透過。當然,數十年的放射性衰變會使此類玻璃變黃,那是另一件事了。
總而言之,在這一體系中,像肖特LaK9這樣的玻璃大量地出現。LaK9的折射率並非最高,但其1.69的高折射率在50年代已屬難得,更何況它還有著54左右的相對高阿貝數,遠高於之前的常規玻璃,如此更容易矯正鏡頭的色散了。發展到六十年代,折射率超過1.7的玻璃品種已經非常多,並大量地用於新鏡頭的設計。玻璃折射率提高,意味著不必再為彎折光線而雕刻成極其彎曲和厚的透鏡,既容易加工,又便於設計上平衡像散、球差和畸變等參數。設計因而更加自由。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將涉及到兩位設計師的傑作,日本旭光學(賓得)的高橋泰夫與西德蔡司的Helmut Eismann。
我們知道,雙高斯(planar)結構從一開始就定位於較為快速的鏡頭。到William Lee Horace手中已經開發出F2.0,視角40°-50°不等的鏡頭。當然,他所開發的是像場尺寸近似於今日M43微單的小像場電影鏡。之後經過柯達、博士倫、蔡司、庫克諸家不斷地研究,到六十年代,基本結構定型如下:
大家主要的嘗試方向包括:
1,鏡頭光圈前後的膠合與分離,這也是本文的重點;
2,光圈後的第一片凹鏡與凸鏡融合,由一片向膠片側凸出的彎曲鏡片構成;
3,某一片鏡片改為膠合鏡組;
4,在鏡後再加一枚薄凸透鏡;
5,在光圈附近加薄矯正鏡片,等等。
當然,還有提升每一鏡片的折射率。每片玻璃的折射率都在1.7-1.85,這是1970-2000s雙高斯標頭一個很典型的特徵,在第一條裡面提過了就不多說。
比較早的嘗試,主要是第2、3條。
第2條有著很長的歷史,印象里40年代就在電影鏡頭等的設計中多次出現,50年代更多,60年代則逐漸減少。也有說法稱這是Tronnier的發明。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雙高斯結構對這兩片鏡片有一定的要求,這組鏡片最好膠合,凹鏡是高折射率高色散,凸鏡是高折射率低色散,如此搭配減少色差。變成同一鏡片,則對材質要求高,而且喪失了一個矯正像差的曲面,這個結構的潛力不如六組七片式。
第3條比較非主流,Tronnior設計的銘鏡Prominent Nokton 50mm F1.5這樣做,將第一片鏡片改為精密的膠合鏡組,如此保證鏡頭全開幾乎看不到焦內色散。這支鏡頭雖然色散矯正出色,但設計對裝配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成本劇增,而全開時保留了過多的球差,表現不夠亮眼,也不是所有人都欣賞。另外,SOM五十年代的鏡頭也曾這樣設計。
第5條則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既是徠卡近幾十年35mm、50mm鏡頭設計中的常用技法,也在老設計師平川純最後一款賓得鏡頭55mm F1.4 SDM中出現。這一鏡片設置成非球面,則可以比鏡頭前後的非球面更高效地矯正一些像差,但計算就麻煩了。
至於1和4,加起來就變成了如下的結構:
前者是旭光學(賓得)風卷友一與高橋泰夫設計的F1.2超大光圈標頭,後者是Helmut Eismann為西德蔡司設計於幾乎同時期的F1.4大光圈標頭。高橋的日本專利申請於1964年遞交,但1967年才公開;Eismann的西德專利雖然遲至1966年1月才提交申請,但仍早於旭光學日本專利的公開時間,故應將兩者視為各自獨立的工作。
這兩個設計好在哪裡?最好的方法是評價函數,解釋各級像差如何平衡。但我沒學過光學,沒辦法這樣寫。如果做一些MTF的比對,鏡頭的評價會跟著各種像差權重設置跑,最後也很亂,我玩不轉。
那麼,就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專利在民用標頭歷史上的地位……
1969年,徠卡設計出Leitz R 50mm F1.4,引用了高橋的設計;
1973,尼康知名設計師清水義之設計了AI Nikkor 50mm F1.2 ,引用了高橋和Eismann設計;
1975,蔡司最著名的設計師Erhard Glatzel設計了Yashica-Contax 50mm F1.4,同時引用兩個專利;
1978年,奧林巴斯OM ZUIKO 50mm F1.4的專利也引用了這兩篇。
可見,在同時期的主流鏡頭廠商的50/1.4設計中,這兩篇專利都是繞不開的。
談到雙高斯標頭的演變,都會提到高橋泰夫。事實上,中文的攝影圈子知曉高橋,多半是由於無忌資深泡菜Capss提及。至少,在六組七片站穩F1.4標準方案的過程中,少有人知的Eismann給出了一份與高橋幾乎同等重要的設計。
高橋泰夫即將在七十年代迎來他人生的巔峰,擔任賓得135畫幅攝影鏡頭的總設計師,與蔡司的Glatzel合作開發鏡頭,互相引用對方專利。看看Yashica Contax的18/3.5、28/2和35/1.4多麼像賓得同期的鏡頭,就會知道高橋在當時也是引領潮流的名設計師。但Eismann此後則默默無聞,1969年獲得最後一份公開可尋的專利後,不再活躍於鏡頭設計的一線。今日都在強調高橋對於雙高斯的貢獻,或許也是因為他耀眼的七十年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蔡司的Walter Woltche所寫的文章Optical systems design with referenc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double Gauss lens中,Woltche著重提及了蔡司公司二十至五十年代的大前輩Willy Merte對於Biotar結構的貢獻,稱讚他才是奠定雙高斯結構F1.4設計的第一人。Woltche本人也是傳奇人物,輾轉施耐德、ISCO、蔡司等多個老牌光學企業,對廣角鏡頭的設計有相當貢獻。下圖為Merte原始的Biotar設計圖。
此後的工作更多的是藉助光學玻璃的進步。舉例來說,設計50/2的鏡頭用到折射率1.744 阿貝數44.8的LAFN2就很夠了,設計YC 50mm F1.4用到了多片折射率1.803 阿貝數46.4的新型高折射低色散玻璃LASF30,比F1.4更大光圈的鏡頭要用折射率1.88 阿貝數41.0的LASF31。至於徠卡的Noctilux,一開始用的是稱為「PKT58」的特殊高折射玻璃,後來改用徠卡獨家折射率1.900 阿貝數40.3的玻璃,今日此種玻璃的對應品為小原S-LAH58。
從同行的參考頻率來說,六組七片是一個極其經典的結構。但就其原創性而言,這個結構之所以能成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五、六十年代鑭系光學玻璃大發展。在它之前,五組七片、五組六片等前驅結構已經被反覆研究近四十年,直到高折射玻璃出現,成全了這一出色的結構設計。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高橋泰夫55mm F1.2這一設計收到F2.8的近似MTF吧。這只是我從專利數據中模擬的結果,並非高橋先生的原始設計數據,性能會有些不如。
F2.8
MTF曲線從上至下分別為10、20、30、40、50、60線對/毫米。
講個鬼故事,1963年奧林巴斯註冊的40mmF1.4半格鏡頭,可能是日本最早的七組六片式1.4標鏡。
引用的文獻包括徠卡、蔡司、尼康、奧林巴斯、賓得(旭光學株式會社)的一些光學論文和專利。
@LINCOLN 我大概要指出你引用文章里的有待商榷的地方。
這篇文章有點反智主義的味道,現代人總以打倒權威為樂趣。真是無聊(我不是說你)
說說Zeiss的成就:
1、獨創結構。
Protar,Unar然後演進到Tessar,這在Zeiss的鏡頭設計歷史中有著較為明晰的演化路線,功勞是不能旁落的,而且全部經由Paul Rudolph之手。為何原文不提這一出?當然光圈推進到F2.8這是後話——但不影響原創性吧
而Paul Rudolph設計的Protar(最早實用化的完全矯正像差的鏡頭,最早的非實用化並不是它)和Protarlinse哪個不是驚為天人的結構。這些是不是Zeiss的」發明「?
畢竟鏡頭結構設計的源流就那麼幾支,說起來原創的還真不多。T.T.H.Cooke 的triplet鏡頭設計理念影響了後世諸多鏡頭,也沒見人把這些功勞歸在 H. Taylor頭上。
2、關於原文的其他紕漏。
.「Rudolph設計了6片四組的planar,但德國人只開了個頭,光圈只做到F4.5,」
——Zeiss最初的Planar(Series Ia)設計光圈就有F3.6的版本,用於4x5的光圈也有F4。
3、有待商榷的地方
「到了1969年更由旭光學高橋泰夫進化到7片6組的里程碑式設計, 連Z牌自己都仿效。」
——你是否可還記得有一隻Contarex 上的55/1.4?7片5組設計,德國專利號1170157,1959年申請註冊。重點是,這隻鏡頭已經開始在6片4組的基礎上,在最後增加了一片透鏡。
「1888年,A.G.CLARK為博士倫申請了第一個雙高斯4片4組(F8)專利」
——A. G.CLARK 的雙高斯結構,可在Bausch Lomb的大畫幅鏡頭目錄中找到,這是個廣角鏡頭(視角100度),而且我沒記錯的話,貌似不消象散。所以很難說同Planar的設計思路從這裡借鑒了什麼。畢竟不論是對稱設計還是雙Gauss結構,都已經在光學設計中流行了幾十年,Zeiss不一定到那一天才由此明白可以這麼干。而1-1-1-1同1-2-2-1的結構差異也不是一點點啊…
天下光學出蔡司。
詳情請參見百度谷歌無忌以及中年攝友酒足飯飽後的段子會。這題一開始就知道我會忍不住。 剛開始就下了個結論,這個問題這裡說不清楚。
我本人沒有這麼深的研究足以說明在民用攝影鏡頭方面,Z牌有如何的成就。以下資料基本來源於無忌資深CAPSS大的言論, 我用手上找得到的證據確認過,這裡就當作資料整理出來,等其它同好看看大家不是很了解的一面吧。
Z牌「發明」 了很多重要的光學結構?
Planar, 1888年,A.G.CLARK為博士倫申請了第一個雙高斯4片4組(F8)專利,1896年,P.Rudolph設計了6片四組的planar,但德國人只開了個頭,光圈只做到F4.5, 重要的大光圈(F2.0)實用化是由英國大家H.W.LEE於1925年完成的。到了1969年更由旭光學高橋泰夫進化到7片6組的里程碑式設計, 連Z牌自己都仿效。
Sonnar,則是收購了Ernemann 後由這家公司的Ernostar設計修改添加Biotessar設計的三片膠合後組設計得來。
Biogon, 發明人是俄羅斯的M.M.Roosinov,於1946年完成, 只是51年Z牌學來之後名聲太響,一般人就都把桂冠放它身上了。
Distagon: SLR用的逆望遠設計,發明者是法國安琴,時間1950年。Z牌學過去後名氣再次起了作用。
但Z牌不是只有一味仿效, 這種對別家成功設計的吸收和發展,從一個側面說明了Z牌自身的光學研究能力。此外Z牌在不斷收購吸納同業,壯大自身的過程中,還很注意人材的抓取,著名設計師例如L.Bertele 就是通過併購挖過來的。
光學玻璃的品種也是隨同鏡頭設計的發展而發展,作為早期重要的光學玻璃消費商,Z牌和肖特玻璃廠取得合作,很早就開始實用當時最好的玻璃材料. 40年代起,柯達公司陸續開發出鑭系高折和低色散玻璃,Z牌馬上應用和跟進研發。此外,Z牌是首家使用螢石結晶鏡片的企業,異常低色散玻璃也是應用多年。作為光學大廠,Z牌除了一直應用各種新銳材料的時候,始終保持低調,全部視作光學玻璃,並沒有特意宣傳。
而當時日本玻璃廠家,尚未能在技術和物料上追上德國人,因此當年老鏡頭性能上的差別比較明顯。有能力打破德國鏡頭壟斷高檔鏡頭系統的第一家,就是旭光社的TAKUMAR系列。
60-70年代日本旭光學通過購買專利,結合自身多年鍍膜技術積累的功底,開發出劃時代的多層鍍膜技術和任何鏡頭廠家都繞不開的膠合鏡面鍍膜工藝專利,同時在光學設計方面也顯露出相當實力,Z牌馬上與之也進行了技術交流。合作之下各自推出了若干廣角到中焦的新設計,並迅速改良了Z牌自己的多層鍍膜技術。
Z牌在三色光修正技術方面也一直有獨門的技術, 例如康泰時世代的G鏡就以綿密的紅色而聞名。
--------------------------
關於索尼生產的AF貼Z牌鏡頭。光學設計部分應該是日本方面負責。新的FE55等也已經有泰國工廠生產。就認為Z牌負責光學設計的同好。這裡列舉兩個我手上有的設計例子:
ZA24-70: JP2008-89990, 設計者柯尼卡的山本 康 及 索尼 山本哲也
E24/1.8: JP2013-37081,設計者索尼 大竹基之,須永敏弘
在下專欄,尚有文章列舉至今找到的幾款ZA鏡之光學專利。
皆可自由查閱其它見到再補充。如有不妥歡迎指出,必將修改。
瀉藥,今天正好工作不飽和,手邊又正好帶著ZEISS 50 1.4,就以「認真」為名答一個長答案吧。
【好多人罵我是因為沒有看我的結論么。。。。。】
首先表明立場:我是蔡司粉,對於蔡司的喜愛源於整個大環境對於蔡司的吹捧「德味兒大師牛逼學習了」,而且對於蔡司的各種傳奇故事津津樂道,實際擁有過4個蔡司鏡頭(G45,G28,CONTAX 50/1.4, ZEISS fisheye 16/2.8),蔡司鏡頭的做工和手感確實確實極好,比我接觸過的大部分同時代日本品牌的鏡頭都要精緻得多,對焦環和光圈檔位的感覺都讓人愛不釋手,但是對於蔡司的畫質是不是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好,我也不確定。
所以做一個對比測試吧,用CONTAX 50/1.4 對照 佳能24-70/2.8L的50端,用定焦頭VS變焦頭,這個測試是存在偏差的,因為我的EF50/1.4已經出掉了,沒法做最合適的參照,如果同時擁有這兩個鏡頭的同學理應得到更為客觀的結果。本人為業餘愛好者,非專業玩家,所以以下對照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實驗設置不妥之處還望專業人士不吝賜教。
測試鏡頭:
1.Contax C/Y 50/1.4 MMJ
2.Canon EF 24-70/2.8 L
測試參數
機身:CANON 6D
ISO:200
WB:5200K(按照日光型膠捲色溫設置)
操作:M檔
liveview手動X10倍對焦
快門線+反光板預升拍攝
測試環境:
辦公室日光燈環境,無陽光直射
測試方法:
分別在(F2.8 1/30s) (F4 1/15s) (F5.6 1/8) (F8 1/4) 四種固定搭配下室內進行拍攝,分別對比色彩還原、背景虛化、細節、銳度,對照圖片全部為RAW直出JPG,未縮小未修改顏色,機身色彩選擇sRGB。
【註:以下所有對照圖片均以ZEISS左CANON右排列,圖片頂端有寫光圈和快門搭配】
測試一:鏡頭色彩與背景虛化
F2.8 1/30s
F4 1/15s
F5.6 1/8
F8 1/4
【小結:佳能色彩要偏黃,二者景深變化在同光圈下有差異,蔡司同光圈下比佳能景深要淺,背景虛化效果見仁見智】
測試二:鏡頭解析度,銳度,細節【原圖100%截取】
F2.8 1/30s
F4 1/15s
F5.6 1/8
F8 1/4
【小結:對焦點都是「營養成分表」幾個字上,大家首先還是可以看到二者對於色彩的還原差異,細節是看即時貼白色部分粘著的灰塵,以及彩色即時貼分頁,實話說,我個人認為在解析度和銳度上,ZEISS50/1.4定焦和變焦的佳能24-70L真的差異不大,佳能24-70L確實是好頭啊!!】
測試三:銳度與暗部細節【原圖100%截取】
F2.8 1/30s
F4 1/15s
F5.6 1/8
F8 1/4
【小結:再銳度對比上,請參考羅馬士兵的頭盔細節,在F2.8的時候,銳度上縮小兩檔的ZEISS居然略輸佳能全開光圈,但是從F4起差別不大,F8要好於佳能。接著注意看暗部細節,最右邊士兵盾牌下的陰影,以及中間士兵的盾牌,蔡司是比佳能要優秀的,可以看見更多的細節】
總結一下,僅僅以室內對照拍攝上,實驗結果如下:蔡司在色彩還原和暗部細節方面要優於佳能,但是在解析度上並不突出,佳能24-70L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已經非常優秀,其餘方面也和蔡司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僅從畫質上來要求二者,個人認為差異已經不大,在PS如此發達的今天,許多色彩還原的問題都可以修正,如果不印製成大幅圖像,僅僅用作網路交流傳播和小幅照片印製,這些差別其實基本可以忽略(處女座知友請忽略這句話,不要跟我較真)。
但是話雖如此,ZEISS C/Y 50/1.4依然是一個值得追捧的鏡頭,2000出頭的價格,遠超同價位同標準日牌頭的做工(全金屬,全玻璃),小巧的身軀,畫質的保證,而且最最重要可以蓋過一切的一個原因:
因為蔡司逼格高啊!!
======================================================================
其實啰啰嗦嗦寫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蔡司最牛的鏡頭基本都在中畫幅和大畫幅上,比如祿來的3.5F 2.8F用的蔡司75 80 PLANAR, 比如哈蘇用的全系列蔡司頭,比如林選蔡司,那些才是蔡司真正展示各種實力和畫質優勢的主戰場,135的畫幅下,個人認為第一梯隊的日產品牌和蔡司萊卡只在風格上不大一樣,真正畫質差別沒有天壤之別,最主要還是不要太過於迷信網路上的各種誇大之詞。
======================================================================
一早起來發現微博被@ 爆了,知乎君給我來了個標題黨直接上結論,我說的不是結論的意思啊喂!!!!能看完題設再罵我嗎?
flickr相冊:Flickr: Acetyl Salicylate"s Photostream
豆瓣相冊:乙醯水楊酸鈉的相冊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問出這種問題,肯定是無愛+疑惑。那不就得了,不用聽別人意見,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
不過,我要上圖來刺激一下還感興趣的同學。
Z Planar 50mm 1.4和 Otus 55mm 1.4的對比。
Otus55mm iso 1250, f/1.6 ,1/50
Planar 50mm iso 1250, f/1.6 ,1/50
這種差別是我選擇它的新鏡頭的原因。
卡爾蔡司本來就是幾百年歷史了
光刻機的最核心部件鏡頭就是卡爾蔡司的
佔了光刻機造價的70%個人感覺首先是光學素質,確實比較強,還有就是做工,金屬感有把持感,說那個一點就是B格高。
傳奇超越傳奇 蔡司Otus 85 F1.4雙鏡評測
奢侈的神器 蔡司Otus 28mm f/1.4海外評測
我就問一句,怎麼知乎上也出現這種無忌才該有的亂七八糟東西了?
目前個人只有zf25/2.8 zf35/2 zf50/1.4,哈蘇口的35/4 80/2.8,以前玩過一些contax g和亂七八糟的aeg,不是出了就是玩別人的,目前已經脫離了器材黨,近2年沒買過玩過新頭了,資訊可能落伍。
竊以為蔡司厲害的在他的時代厲害,比如60-90年代。(同時玩過c家老卡口的50/1.4和aeg的50,兩者差別還真是不小)在如今時代,蔡司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設計。但在一些常用焦段,單純比指標參數蔡司目前並不特別突出。要說銳,紫邊控制50 1.4遠不如nikon的。要說35/1.4,對比nc,也沒有特殊優勢。
但nikon,canon就沒有25 2.8這樣的神鏡。也沒有28/2的平和,35/2的完美。比如25要說參數可真是狗頭一個。但攝影本不是理性的,也不是「參數化」的,意境也不是可數字衡量的。小弟有n的24/1.4,但目前9成出片都是25/2.8,24/1.4真是想不起來用。因為nc的鏡頭真的只是適合高效無奇的記錄,而蔡司的頭是把玩,適應,融合。
很多人反感蔡司萊卡,沒錯。大家都反感大師學習了德頭毒。很多國內神話了的頭是二手販子炒起來的。一些略小眾的鏡頭品牌也有神鏡。(eg:vivitar 105/2.5marco,可能二手1-2k,但要是nc的話同效果,加上馬達就是10k+。)願意折騰的可去看看國外論壇,很多朋友開始攝影都會走入器材黨這條路,沒什麼不好的,遇不到真愛就再找找,這個可以花心一下。
評價鏡頭請不要帶上變焦。變焦的評價體系和定焦完全不同。不展開講。定焦多是為了攝影,變焦更多是記錄。當然,你要拿蔡司35 1.4去拍體育也沒人說你,或者拿24-70去公園拍妹子模特油菜花也挺好,都有一樂么
有一顆biogon 35 2,幾乎零畸變,暗部細節max!!!
鏡頭的光學結構決定它的光學性能。數數蔡司的經典結構吧,回答完畢。
簡單說,就是好鏡頭和渣鏡頭的差別
手感和畫質
金屬鏡身,阻尼合適
畫質上來說,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泥坑和渣能的50和35這兩個最重要的焦段就是渣,戰鬥力不足5
看看35,都不用蔡思和萊卡出手,一個適馬就讓兩家顏面掃地了德味。
蔡司在攝影光學發展上的貢獻首屈一指,徠卡當年也是派兒子去蔡司實習,挖來一名工程師才開始自己造鏡頭走上傳奇之路。老鏡頭和現在的鏡頭比解析度沒優勢,其實也不一定每支都沒優勢。但是攝影不是複印,解析度MTF不是全部。我用過幾支蔡司徠卡 M G R Y/c 口的都有。最為驚艷讓我有拍攝衝動的卻是徠卡的R28 2.8 說不出的色彩,記錄了人眼看不到的波長,這隻鏡頭並不貴,而且解析度也許不如佳能35L,但是畫面氛圍就是牛。
好在,我喜歡!
這一個理由足夠了。 其它什麼貌似專業的網路評測報告。看一眼樣片就是知道其實是個外行。
對98% 擁有相機的人來說。技術根本都對不起器材,無論是神器還是狗頭棒槌。這個那個都是意淫。打擊面雖然廣,但是真的是實話。所以喜歡就是好~
我用500CM加80 2.8拍RDP,衝出來我就跪了,RDP顏色從沒有這麼正過。
蔡司目前依然是光學鏡頭NO.1這一點毫無疑問的
不過優勢沒那麼大了
現在佳能 司馬甚至索尼的鏡頭也都非常棒了
不過比起徠卡 蔡司還是挺上進了
目前的產品線 有頂級的otus看家 有復古系的zm loxia 也有現代化的milvus batis
batis還走在前面加了比較前衛的電子顯示屏 自動對焦並支持眼控對焦 雖然總被吐槽血統不正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評判一個鏡頭廠商的好壞並不能從一個兩個鏡頭來分辨,若不論其歷史貢獻及地位,我們能做的只是從相同級別鏡頭來橫向比較。卡爾蔡司,萊卡等等這些巨頭,能存活至今沒有幾把刷子能行嗎?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歸根到底,日系鏡頭也是極大得益於德系工程師,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如此。可能沒有德系,也就不會有日系的發展。
N家C家確實也有優秀至極的鏡頭,但晚輩畢竟是晚輩。
這是一個攝影師的博客(http://blog.sina.cn/dpool/blog/u/1007375805)。
他做了十六個標準鏡頭的測試,其實換言之就是各家看家本領的體現了,但也不是最為頂級的,畢竟頂級不是我們凡人所能消受的。舉個例子吧,蔡司的貓頭鷹之眼,要多銳有多銳,銳到嚇死你。。。但其25000大洋的身價恐怕也沒幾個人能染指。。
德國的設計製造裝配標準比日本的高 日本是可用 德國是完美
推薦閱讀:
※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第二集中的立體照片是怎麼拍的?
※拍攝閃電時天空出現了分層,是相機造成的虛像還是真實的景象,如果是真實的景象,是什麼原因?感謝 ^_^?
※怎樣在飛機上拍星空?
※11月14日晚上的「超級月亮」,你拍到了嗎?
※哈勃望遠鏡那可憐的CCD像素是如何拍出那麼美麗而尺寸巨大的相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