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長五遙二火箭發射失利?以及兩次發射失利對航天事業的影響?

長征火箭

地址: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動態組圖)


從其他地方看到的

7月2日,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的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中,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距上次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不到半個月。
兩周前的6月1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曾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發射過程中火箭三級工作異常,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在這次最新發射前的媒體見面會上,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談及此事,稱已經查明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發射故障原因,並稱「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已完成上述故障的剝離,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未想時隔半月再度失利,故障原因仍在調查。原定發射任務後舉行的中外記者會也臨時取消。

對於這次失利,內部人士的消息稱,「一級發動機YF-77一共兩台其中一台壞了,推力少一半,高度嚴重不足,一級延時燃燒後還是不斷掉高度,一二級分離後二級推不動,很快就再掉到太平洋里了,還沒到星箭分離時刻衛星就和二級火箭一起墜毀了。」
這款研製10年的重型運載火箭去年11月首次發射雖然成功,但也一度因技術問題多次延後升空。原本計劃長征五號系列火箭2次試驗發射成功後,這款新型重型運載火箭研製工作便可告一段落,之後轉為應用發射。
隨著第2次發射的失敗,預定的11月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能否送上太空,面臨變數。如果嫦娥五號因長征五號遙二任務失敗而無法在今年下半年升空,原本排定建造太空站、載人登月、探測火星等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時程,可能也都會被打亂。

長征五號遙二任務失敗後,長征五號火箭的發展前景亦蒙上陰影。長征五號是低溫液體捆綁式重型運載火箭,耗時10年研製,是為了追趕美俄歐日印等航天火箭發射技術。
近年來火箭發射頻頻失敗,中央極為震怒:2011年8月18日17時28分,長征二號丙遙26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失敗。二級發動機Ⅲ分機與伺服器連接部位失效,導致火箭二級失穩。
2013年12月9日11時26分,長征四號乙遙10火箭於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失敗。三級火箭發動機管道堵塞,提前11秒關機。關機時飛行速度低於第一宇宙速度,導致衛星近地點高度仍為負值。
2016年9月1日2時55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於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失敗。三級火箭發動機故障,衛星未能入軌道。
2016年9月1日,在山西太原發射的高分10號偵察衛星因長征四號乙故障發射失敗,火箭殘骸於當天中午找到並被軍方回收。
2017年6月19日0時11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火箭三級工作異常,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發射頻頻失敗
有網友質疑:從去年9月到現在中國航天發射異常或失敗已經4次了:高分十號發射失敗、神州十一號返回嚴重偏移、中星9A發射異常、長征五號發射失敗。這麼看起來,嫦娥5和長五B估計要推遲了。該冷靜下刨根問底兒了。

頻繁的失敗,糾其原因,航天人更多的提到航天單位的社會風氣日下和離職大潮。北京航天某所工作四年的一名員工正準備離職,在詳述自己想溜的原因,除了眾人所說的待遇問題,最主要的是厭倦了航天工作作風。
「尤其年輕人…互相坑殺…工作沒有一點責任感,科研作風一點都不嚴謹,寫個報告錯誤百出,不願意幹活,特別喜歡指使人,還喜歡自已為是眼高手低,看不到什麼上進心,上進心!這無關薪酬的問題,而是素質問題,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都是怎麼了。」
「從業人員水平江河日下,同樣的試驗,八幾年時候老一輩的試驗報告,手寫的,那真心是好,內容描述清楚,理論分析到位,結論下得合理。反觀現在我們這幫人出的報告,測試數據自己都不敢信,分析靠瞎編,結論一定要下得模稜兩可。」
這是「社會大風氣的問題」,「人才得不到激勵,混子得不到鞭策。」
在航天院所,「閑人很多,子弟很多,攪和事的也很多。」 沒有背景的員工基本就等於沒有升職空間,尤其85後為甚,與能力相關度不大,但對於混子來說則確實一個「非常好」的單位。「不用幹啥,不用學啥,大家一起扯扯淡混混事日子就過去了,福利一樣不少。
還有員工稱:「到了該還賬的時候了,老一輩那種嚴謹工作態度留下來的紅利吃不了多久了…逆淘汰終於來報應了!不光航天口其它從院所轉制後的企業很多都存在這個問題,好多關鍵部件其實就是外協單位買美國貨頂過去的,不少類似國企很多已經沒有科研了。」
「也不能全怪年輕人,單位風氣也不允許你踏踏實實搞科研啊,你踏踏實實搞科研短時間沒有收益,領導早把你工資降到最低了,無語哎…」

「我們廠過去也就是十多年前,技術部曾有400多人。現在的技術部搞機械這塊只有不到20人。十多年沒開發過新產品了,就今年才搞出來個不成熟的新產品(主要拿來參展)。圖紙設計至今還沒應用上三維CAD軟體,而我們廠還是國內行業龍頭…」
「現在就是這樣一種很不好的風氣,體制內眼紅體制外的發財了,不能安心工作,體制外追求短平快,沒有核心競爭力,風口上吹一吹豬會上天,風口一變就掉下來變成死豬。現在整個的社會風氣有問題,太浮躁,都不能安下心來做點實事。能安下心做事的企業是越來越少了…」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馬兒也不傻,自然跑到有草的地方去。手握高考六百六七十分的實力,拿著碩士博士的文憑,憑什麼領著比餓了么送外賣的還低的薪水?人家又不傻,有這個能力,做金融做IT,做什麼不行?人才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人家憑自己的本事轉行,脫貧,這叫自強不息。人才流失了,拿頭去發火箭?醒醒吧,別總讓人才以犧牲家庭為代價去愛國好嗎?鄧稼先很光榮,但讓鄧稼先如此光榮的那些人並不光榮。能不能讓人愛得起國,也養得起家?不過分吧?


答案很簡單,搞過這一行的都清楚原因。
一群高學歷年輕人,拿著外面公司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薪水以及不到千元的公積金,在渺無人煙、蚊蟲叮咬的環境中通宵達旦地「工作」。一邊心不在焉地敲著代碼一邊時不時想起那下輩子都買不起的房子和家中亟待贍養的長輩,心裡明白最重要的事情是籌劃拿到戶口後的下一家公司。
體制內的二代們倒是有那麼一點情懷和自豪感,因為他們都在行政崗上在辦公室里悠閑地呆著,有的是時間抒發這種情感。
人民食不果腹的年代航天人能吃飽飯,所以火箭升空了。人民住著大房子開著豪車的年代航天人還是只能吃飽飯,所以火箭掉下來了。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在北京,連計程車大媽和公交車司機都瞧不起搞航天的!


轉院宣傳處通知:
通知:按集團公司黨組領導指示,院要求,這一時期各單位專家和人員不要接受外界媒體關於長五遙二失利的任何採訪,職工個人不要私自發布任何關於失利原因的個人看法。以最終組織正式發布為準。請周知。


我媽媽在航天工作,今晚已經緊急開會了…… 我還是相信國家技術。
長五的主發動機為氫氧發動機,新一級發動機里有兩個氫氧發動機,新一級發動機外綁著四個助推,每個助推里有兩個煤油發動機。現在她的單位已經通報了,出事的發動機就是新一級發動機,發動機推力不均勻導致的問題,長五發動機現在歸零,網上應該消息已經刪除了。

補充一個今天才聽的中興9A衛星成功定點,本來還挺高興,轉頭就聽說付出了十年的使用壽命的代價,原本十五年的使用壽命因為消耗了衛星燃料只剩了五年。現在航天六院已經開始大的整改複查。估計倆月都不開工了。
大家都在討論航天人才缺失的問題,貌似是遇到了一個人才代際傳承的問題,老一輩航天人去世了,新一代的還很稚嫩。但是總的來說長五問題很多還是因為它很新,再給六院一段時間,會解決的。

說來也慚愧,因為是航天子弟的關係,在秦嶺里的試車台,還有基地是從小都去的(都把它叫「溝兒里」,因為實在實在是太遠了,暑假去避暑……特別涼快)。但是真正試車的時候,是一次沒看過,據說是很壯觀,但我當時是一點都不感興趣,只顧著心疼花花草草,長在試車台附近全部都死了…… 以前用的肼污染大,現在應該用液氫應該會好很多。


ì個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時間不長,但憑著有限的專業敏感度我仍然看到了航天事業管理上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很多知友把近年來航天事業暴露的問題歸結於是收入過低、人才管理漏洞造成的人員流失,以及對航天事業工作人員心態造成的影響。依我之見,或許問題不在收入總量過低,而是分配和激勵政策有了大問題:蛋糕很大,但分配不合理。早就耳聞,某航天單位每每取得火箭發射成功,職工便能夠得到一筆可觀的獎金,但這獎金不會局限於核心人員,而是面面俱到,包括行政後勤、青年社團的工作人員都會有不菲的獎勵。當然,核心技術人員拿到的肯定會更多,但遠沒有和他們發揮的作用相稱,我可以這麼認為,行政後勤、青年社團的人員被多分了蛋糕,相應的核心人才的蛋糕就會被少分,也就造成了人均工資很高,但核心人才收入在同行業偏低的局面--據說早在2008年,非核心人才的年收入就達到了18萬左右(應發),而我所在國企當年的人均收入不過11萬(應發)。這種對具有突出貢獻的核心人才獎勵不大,非核心人才甚至是尸位素餐人員大鍋飯、一勺會其實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的通用問題,因此說開展適應市場的國企治理機制改革對於國家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否則人才流失、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將長期制約各項事業發展!


長五影響比較大,嫦娥5目測要推遲了。長五火箭兩次都失敗了(去年那次雖然發射成功,但火箭是失敗的,最後衛星自己變軌入軌的),技術問題沒解決好。希望好好反思


身在航天,風氣是幹活的使勁干,沒錢前途;不幹活的被看做適合搞管理,有錢前途~你去管理也好,但你別丫亂管瞎逼逼,給幹活的人找麻煩!


年輕技術骨幹流失嚴重。
留人得提高待遇或者改進激勵制度。


大兄弟們,這只是個開始。如果待遇繼續持續這個鬼樣,那咱們就等著看看還有什麼好事發生。

你們永遠不要忘了,量變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質變。


我很關心實踐十八掉哪了?


勝則舉杯同慶
敗亦並肩共扛


聽說航天人才流失嚴重,想知道他們都去哪了。。就業面窄,難道別的地方收嗎?


如何看待?很心疼。

影響?發射失利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只是磕了腳有點疼,以後記住吧


技術很先進,管理有風險,有些失敗是必然的。
只有失敗了,才會砥礪前行,航天應該有最先進的技術,也應該有最先進的管理水平。
祭奠胖五,你是打醒這些人的一記響亮的耳光。


質量管理水平在波動


沒影響。。當年蘇美稱霸的時候,失敗次數更多。反正呢,中國的航天,失敗了有人罵,成功了也有人罵。愛迪生實驗燈泡,失敗2000次。大家開心就好。至於待遇,哪裡工資高去哪裡,沒意見,但是既然你在這裡幹活,就要遵守職業道德。哎,我們工資低找誰說理去?默默地投簡歷。


能有什麼影響呢,各回各家,找好原因分好鍋,再改進再發射...(我猜的)

作為吃瓜群眾,我只想說:再來一發,多來幾發,直到爽了為止.

我不知道一次孤立的事件會對國家和航天有什麼影響,就我個人而言,我之於國家,不過是一張要吃飯的嘴. 很慚愧.


難道大家只關注待遇的問題?如果真是待遇問題倒好辦了,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
假如繼續提高待遇,只能進來更多各種二代,有關係不幹活的歪瓜裂棗瞎攪和。
另外,蛋糕就那麼大,養那麼多一天啥也不幹的人,底下沒關係的能那多少?有太多人上班乾的活,一小時就可以弄完了然後閑聊瞎扯淡,還覺得自己很忙。


技術問題不明白,不過全世界有不少失敗的案例,發射失敗還是挺正常的。

連續失敗也許技術上還是有難點沒擺平?

再接再厲唄,難道摔一跤就趴地下不動彈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不說失敗說失利?
如何看待長五此次發射失敗?
關於長征五號入軌不正確的言論是否準確?
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它和去年的成功發射的長征五號有什麼區別,此處失敗意味著什麼?
川普會對中美航天科技實力對比有什麼影響?

TAG:長征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