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SpaceX Falcon 9再次降落失敗?

看看 SpaceX Falcon 9 降落(再次)爆炸的一刻


SpaceX又找出了一個bug(不過他們的bug好像多了點...)

  • 上一次失敗後Elon Musk很快發推說原因是grid fin的控制閥液壓油用光了,卡在固定位置無法正常工常。就這樣挺多人很挺樂觀的,似乎下一次只要多加50%的液壓油就差不多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沒有炸得那麼慘烈,但恐怕不能算是「離成功不遠」了。
  • 這一次Elon Musk又很快發推說是因為反推發動機的TVC控制閥響應緩慢導致無法及時調整姿態。對於這個說法的可信度我看得自動打至少一半的折扣;大家都知道空難的調查是漫長嚴謹的,沒有確定證據不會下定論,而這邊是炸了一個火箭,相比原計劃是顛覆性的結果,Elon Musk下結論也太快了。

可能的原因?(以下為個人猜測)

  • 駁船太小(僅約兩倍火箭的長度),對落點精度提出了過高的要求,同時軟著陸對姿態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角度和角速度都要歸零並保持一小段時間)。被控對象本身是個抗干擾能力很差、控制輸入通道非常有限的大號倒立擺,從控制工程的角度看,約束過多,可行解的範圍很小,導致robustness很差。

接下來的計劃?

  • 7月22日將在發射Jason 3時進行首次陸上飛回著陸測試,沒有落點精度的苛刻約束和海況的干擾,成功率可能還高一些。

關於F9可回收火箭的一些基礎可以參考我的回答:
SpaceX 的「獵鷹 9 號」(Falcon 9) 可回收火箭突破了哪些技術難點?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本身液體第一級按照常規就應該是丟到海里爆炸的,各國都一樣, 回收成功就是賺了, 沒成功也不賠。
這次失敗是因為最後一段距離,橫向調整位置機動過大, 簡而言之就是步子太大扯蛋了, 跟奧運會鞍馬比賽最後落地站不穩一個道理。還需要努力啊~~~~~


總體上成功了,畢竟火箭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至於降落失敗,想想以前那些先驅們的失敗吧,這點事不算什麼的


musk再次實驗他的蚱蜢號,雖然實驗失敗,但是運送任務成功了,這種可回收性質第一級火箭的實驗SpaceX已經做過好多次了,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且並沒有增加多少發射成本,而且為減少火箭發射費用做出了好多努力,感覺musk如果實驗成功,中國的某兩家航天的公司會睡不著覺吧,別人的火箭都那麼便宜了。


火箭這玩意就是這樣,如果真有隱患,越早炸越好。帶病上陣的結果就是太空梭。

記得美國第一代紅外預警衛星連打了6發失敗,負責人都尿了,第7發成功。
還有一個間諜衛星的項目是11連敗,第12次成功。
但是還有很多打了一、兩次失敗就不玩了。
取決於你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以及資方的耐心。


這次降落的視頻我看過,火箭在返回時,對準了著陸平台,降落支架也已經打開,頂部及尾部的姿態調整也正常,但是,在下降到距離平台3至5米時,箭體還是傾斜的,且角度較大,控制系統為了讓箭體垂直於平台,使用了較大推力,導致角加速度過大,最終失敗。

根據以前space x放出的演示視頻及前兩次失敗的視頻和照片,推測導致本次失敗的原因是末段返回軌跡有偏差。


對比成功後的意義,失敗的代價還很小。我堅信一定會成功


這次的失敗毫無疑問本身就是通向成功的堅實一步

年內回收成功的幾率很大

明年內連續回收成功幾無懸念


話說這個時候看一些人的態度就知道為啥知乎這麼多窮人了——眼光看的不夠遠


建議想創業又有經驗的TX可以做一些技術儲備,專心做好一兩樣零件,會比光啟科技一上來做整個系統什麼的更靠譜

用十年時間,去耕耘一片細分市場,到時候vc不投你投誰


對比上次的降落,又進步了一大步了。只是多耗一點燃料成本,試驗的成本是很小的,要是成功了那意義巨大了。
對比之前的場地試驗,這海上降落有點太乾脆利落了,不知道下次會有改變?


邊際成本極小 想怎麼玩都可以


推薦閱讀:

月球上的哪座環形山適合被改造成射電望遠鏡?
你為什麼從航天科工/科技離職?
火箭推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衛星到太空後如何進入準確軌道?
民航飛機外部的指示燈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印度新型大推力火箭 (GSLV Mk-III) 搭載無人太空艙成功升空的消息?

TAG:物理學 | SpaceX | 航天 | 如何看待/評價X | 運載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