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有北極星,是一種巧合還是約定俗成的結果?
爪機先問吧,免得又忘。記得是這樣:北極星在地球自轉軸的延長線上;是以我們(人在北半球時吧)望北,都會望向北極星的「正下方」,也就成了,北極星永遠指引著我們北上。
仔細一想才知驚嘆,是感想到這幾點:
(1)位置:一直處在地球自轉軸的盡遠端,相當於延長線上;
(2)還是位置:其實是它處在地球公轉一圈,自轉軸掃過的那個圓錐的頂點;
(2)亮度:這麼遠依然光輝不減,大讚。但(2)似狹隘了,因為前文已敘,北極星「指」北,但不「直接等於正北」,換言之,它的位置,其實處在地球公轉圓的垂線上,且在地球自轉軸與該的交點以遠(就是公轉中地球自轉軸掃過的圓錐頂點)。
這麼說來,是不是挺巧,但一點也不神奇,--- 因為宇宙的星恆河沙數,為某個規律運轉、自轉軸與公轉軌道成一定夾角的行星,挑出一顆符合這倆條件的「北極星」,難也不難。
所以這是個概率事件(可挑可揀),還是個小概率事件(就是挺巧的)?在別的行星上,擁有一顆北極星的概率,可以挺大嗎?
搜一下北極星的詞條,也會扯出答案,但還是情不自禁的先咂摸了一下。懇請方家多給些外延,啟蒙益智八
人為選擇的近似而已。
由於地球的章動,不同時代北極星不是同一顆星,遠古時代是織女星,等等。
北極星確實只要找到北天極附近比較亮的星星就可以了,不需要完全對著。
不過在北天極點可不一定總有一顆辨識度好,亮度高的星。而且星星是會移動的,今天有,過幾百年可不一定有;今天沒有,過幾百年沒準就有了。
現在的是小熊座α,星等1.95(最上圖)
比如火星現在就沒有(附近所有天體都太暗)
金星也沒有(那兩顆比較遠的也勉強能指出北在哪)
實際上地球再過一千年也沒北極星了(北極點附近都太暗,變的像上邊的金星)
然後再過1000年是仙王座γ
如果您會因為不認識天上的星星而汗顏,那就來參加我的天文學輔導班吧,若不為了看星星,還有機會和MM一起在夜半時分來到荒無人煙的郊外或山上,不是這時間和地點星星是看不見的。若您有幸在夜空下親聞本師的指點,第一課一定是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大角星和北極星。你也許聽過用北極星找北的故事,是的,因為地球的自轉,日月五行都看似東升西降。在北半球的夜空,不同的夜晚,所有的星星都繞著一顆星星在轉,這顆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在地球地軸向北的延長線上,因此,無論你在北半球的那個角落,北極星,或是北極星在地面上的投影總在你的北方。當你在北極時,北極星在你的頭頂,當你在南半球時,看不見北極星,因為被地球遮住了,當你在南極時,四面都是北,北對你失去了意義;就象人活著的時候追求著酒色財氣,而被埋壓到預製板或泥石流下面時,酒色財氣失去了意義一樣。當你身處絕望,任何一條路都是希望,此所謂「有無相生」,就像磁場中運動的閉合導線內會產生電流,而這個電流還會產生和原磁場想對抗的磁場一樣,此謂「阻抗」。
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圍繞一個星星轉,那這顆被圍繞的星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無數的遐想和崇敬,尤其是中國人,把自己的國家看成世界的中心,故曰中國。大家都喜歡別人圍著自己轉:古時候稱天子,今天稱核心。中國的天文學極富政治含義,星星有了等級,西方的星座,王、後可與蛇蠍平等,而中國則從內而外層層區別,這就是天安門成為北京中心的原因,甚至是現代北京的中心。西方宙斯生活作風混亂,說把歐羅巴公主山木了就山木了,中國宮門深似海,皇帝好不容易出去一趟見見新鮮就得梅毒了。
如果你去亞運村,還能看到「北辰集團」的牌坊,「北辰」就是北極星的意思。劉歡一句「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讓多少老百姓和舞刀弄槍的淘小子把北斗和北極弄混淆了,北斗一年中也是圍繞北極星轉的,它的勺柄在春夏秋冬分別指向東南西北。本來作詞作曲的就容易無知,還非弄出點硬傷,你看看《鹹鴨蛋》那歌詞寫的,不是一般人啊。
北極星明亮而容易尋找,南半球就沒有一顆這樣的星星幫助人們找南,因此,北半球航行的船隊一度不敢南下,直到它們配備了Made in
China的指南針。知道了這一點後,再說麥哲倫環球航行後幾百年澳大利亞才被發現就不足為奇了。澳大利亞的Australia就是「南、南風」的意思。有一次,M大一個學外語的研究生姑娘應聘幫我給一個公司做培訓,她分不清Australia和Austria這兩個國家,氣得我想抽她,看見那張粉膩的臉,沒下得了手;後來發現,還有人以為這兩個詞是一個詞!Australia是南,而Austria奧地利是「東部國家」的意思,可見起這個名字的國家在維也納的西部,在那個法蘭西大地上還是一支叫法蘭克的日耳曼蠻族茹毛啖血的時候,這個起名的國家只能是羅馬,是的,Austria這個詞來自於中世紀拉丁語。每當遇到一個孜孜不倦的年輕人,我問Australia和Austria的區別的時候,內心裡哪是想考它們本身的意思啊,分別是想給他們講「南」和「東」的意思,可每次都沒有讓我繼續講下去的機會,只好寫到這裡,不吐不快。
就像我今天寫的這文章,費了半天勁,就是為了讓大家找到北極星從而找到北嗎?我不是給北極星做科普,給北極星做科普還用得著我寫嗎?官方和民間天文學家沒事寫寫吧。如果我是春蠶和蠟燭,吐幾口口水和化成幾滴粘液(怎麼都是液體)之後不就拉倒了,那點蛋白質和光夠幹什麼的?別說蠶了,就是很多養蠶人也沒法穿上好衣裳,「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嘛,所以,我要教大家如何開繅絲廠和針織廠,把蠶們吐出絲織成綢緞。單說這「繅」字,有人(大多數中國人)說來象形自樹上鳥窩中的三隻鳥,的確很像,是吧!又有人(瑞典林西莉)說,這是繅絲,從沸水中撈起一根根蠶繭上拉出的絲線,兩個場景都很像,難分孰是孰非,總會有人爭論是非,我覺得很沒勁,有這時間教教我們的小孩子多好,無論哪種方式都是便於理解的,比起nest(鳥巢)和filature(繅絲),漢字真神奇而偉大!當然,看見fila,我還是會下意識地想起「絲線」,而不僅僅是那個義大利的運動品牌。我承認我有很多病,最突出的幾個就包括各種語言的語源考據癖和教育癖。
中國文化就像「巢」字的來源一樣充滿著詩情畫意但缺少足夠的邏輯和數量。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本身就蘊含著不確定性,無論是,「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和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的意思,還是孫道長前幾天給小於斷的句:
原句:幾個帥哥在籃球架下開心的拼搶,數個美女在後面的羽毛球場地高興的奔跑。
孫道長斷句:幾個帥哥在籃球架下開心的拼搶數個美女,在後面的羽毛球場地高興的奔跑。
都充分說明了這點,《道德經》的研究,單單是斷句就打成一團了,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還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看黃仁宇全集,縱穿歷史的便是
「中國缺少數量上管理的能力」,是的,甚至到了明朝,中國都不知道一共可以收多少糧食,管理不是數量上按畝算的,而且完全取決於官員對皇帝的忠誠和個人的修養,這忠誠和修養會有多少水分,你我心知肚明,拿電棍和鐵窗都無法束縛人性的本惡,何談用品德。
前幾天工作中我收到一個50萬美元的設備的供貨範圍,上書「xxx contains a thermostat to keep the coolant
from falling below
30℃」,中國的銷售公司翻譯成「包含一個恆溫器,讓冷卻液溫度降到30攝氏度以下」,這顯然是錯誤的,我提出異議後,對方銷售老總給我講了半天技術,說沒錯,冷卻液就得在30度以下,要不然冷卻效果不好啊等等……我一邊看著紫彩乃的傳記一邊聽他講:一個日本AV女演員,竟然為了法國詩歌到法國留學,精通英語,彈過十一年鋼琴而且書法初段,而我們藝術院校畢業生有幾個能過英語四級的?在電話里我差點想告訴他,你們這句話的翻譯錯誤是我寫到培訓教案里的內容!這是from用法不理解造成的錯誤,不信你看看http://lakecup.blog.163.com/blog/static/141303128201022334744618/
中我舉得的第一個例子。當然,雖然他所在的公司我很尊重,我沒義務教他和他的員工英語。我暗自里打聽了更專業的技術人員,冷卻液溫度仍保持在50-80度左右,因為要冷卻的氣缸吸入的空氣,30度以下就容易有水蒸氣。幾天後,他承認他錯了,然後又給我講了一通為什麼要在30度以上的原因。我服了,雖然銷售人員需要擅於表達,但也不能這樣啊兩頭都說啊,而且都說得頭頭是道,要有更負責的專業精神才好,除非你是這個領域唯一的知情者,例如如來佛,說扣住的是六耳獼猴就是,說跑出來的是孫行者就是孫行者。
跑題太遠,回到主題。我現在寫的這文章,就是為了讓大家找到北極星從而找到北嗎?不是,我是想說,北極星到底是那顆星,是隨時間變化的,現在的北極星中文名叫勾陳一,並不是過去和未來的北極星。公元前12000年,(3個零),眾星圍繞的是織女星,而26000年後,即14000年,北極星再次是織女星,這個周期是26000年。這是因為歲差導致的,所以大家在閱讀天文著作的時候,要留意時間。兩千年前司馬遷寫《天官書》的時候的天空與現在是有差別的,那時的北極星應該是不是現在這顆,現在的叫勾陳一,那時候的是天龍座的alpha星,古代叫天樞,pivot,戶樞不蠹,樞就是轉軸。發電機中定子和轉子如同門軸,外引導線為了結實要從定子引出,定子又稱為電樞,這名起的真有水平。前幾天研究能量密度的時候,又一次看見了氕氘氚,至今的核能人們只能用重核裂變(如鈾235)的方式,無法用聚變的方式,如果有一天可以用聚變的方式,即使用輕核(氕氘氚等),那麼就像人造太陽一樣,能量就浩瀚無邊了。氕氘氚這三個字我不知道誰發明的,但很牛,上中學時學過,當時年幼無力思考,也沒有書介紹如下信息,年近而立,方有所知。先說發音,氕=氣+一撇,所以讀「撇」,氘下如刀,故讀「刀」,氚下為川,讀川。而三者分別表示原子量為1、2、3的氫原子,所以是氣下加一筆、兩筆、三筆。另外,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氘為deuterium,讀音和「刀」類似,氚為tritium,讀音和川類似。氘氚都是上世紀30年代發現的,能造成這三個字的中國人,真的令人敬仰!
我的文章越寫越亂,難以分類,內容蕪雜,適合精神分裂之人讀之。
引用:
"北極星只是在200萬年前才到北天極的位置而成為北極星。再過1.2萬年,織女星將到達北天極的位置而成為北極星。"
數據我不敢保證準確,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離我們很遠的恆星都在很快的運動,但是因為太遠了所以在我們看起來似乎不動。在萬年的時間尺度上,可以說是不停地有北極星運行出了北天極的那塊區域而不能再當北極星,也不停地有新的星運動到北天極而成為新的北極星。當然這個運動都是指地球和遠處恆星的大尺度上的相對運動,另外也包括地球自轉軸的擺動。所以北極星是北極星,是個絕對的巧合。
推薦閱讀:
※天體公轉和自轉是順時針,逆時針,還是隨意?
※宇宙旅行需要帶好什麼?
※天文學入門,有什麼書推薦么?
※有哪些有趣的天文學表情包?
※恆星有各種顏色 但為什麼仰望星空看到的星星都是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