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一張古典音樂會門票大概多少錢?普通人負擔得起嗎?

一些音樂家(比如貝多芬)被認為是為大眾而寫音樂,可是如果他們的音樂在當時只是少數人能接觸到的呢?


隆重介紹這篇論文:https://hlq.pennpress.org/media/34098/hlq-774_p373_hume.pdf

The Value of Money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Incomes, Prices, Buying Power—
and Some Problems in Cultural Economics
《十八世紀英格蘭的貨幣價值:收入、價格、購買力,及文化經濟學中的一些問題》)。

作者Robert D. Hume(羅伯特·D·休謨),刊載於Huntington Library Quarterly | vol. 77, no. 4(亨廷頓圖書館季刊,第77卷第4期),2015,第373到416頁。

該文從十八世紀前後英格蘭家庭的平均收入、書籍價格、戲劇票價、音樂會票價、歌劇票價、版稅收入等多方面入手,討論了當時英格蘭家庭的文化生活、文化消費水平、創作者收入來源等問題,內容翔實,深入淺出,非常有意思。點擊鏈接可直接訪問,歡迎閱讀。

考慮到版權事宜,我就針對與本題相關的內容做一下總結。具體的內容和論述還請直接查閱原文。

  1. 古典音樂會門票大概多少錢?

從十七世紀末開始,英格蘭的音樂會就有多種形式。大致有:

1.1 酒館(tavern)的跳舞音樂(dance music),收費1先令(0.05英鎊),換算成當下購買力大約10-15英鎊

1.2 音樂會(concert),場所不一定,統一票價5先令(0.25英鎊),換算成當下購買力大約50-75英鎊

1.3 1730年代開始流行的宗教劇/神劇(oratorio),統一票價半畿尼10s6d,略多於0.5英鎊),換算成當下購買力大約100-150英鎊。義大利歌劇票價與此相同。

1.4 十八世紀末,音樂會的票價漲到跟宗教劇/神劇和義大利歌劇差不多。例如1790年代中期,800座位的草市街國王劇院(King"s Theatre, Haymarket,現在的倫敦女王陛下劇院)推出了九場音樂會的套票,售價4畿尼(約4.2英鎊),換算成當下購買力大約800-1200英鎊。這個價格相比半畿尼一場打了八九折,但是不能拆開單買。

2. 普通人負擔得起嗎?

作者在比較了三份關於十七世紀中晚期到十九世紀初的文獻後,有以下一些結論(本節的貨幣均為1760年英鎊):

2.1 關於家庭年均收入。

2.1.1 這100年間英格蘭人口從約139萬個家庭到約219萬個(應該是有的數據為英格蘭、有的是英格蘭加威爾士,這段我沒太搞清楚,但不影響結論),家庭平均收入從約39英鎊增長到91英鎊。十八世紀大部分時間通貨膨脹為-0.1%,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通貨膨脹率大幅搖擺。

2.1.2 換算成1760年購買力,這100年間家庭年均收入超過100英鎊的家庭始終佔總數的6%~7%

2.2 有文化購買力的家庭。

2.2.1 擁有兩個傭人的「中等」家庭,年收入超過200英鎊時,每年大約有16英鎊可以自由支配。這些人才說得上具備文化消費能力。年收入超過200英鎊的英格蘭和威爾士家庭不超過總數的3%

2.2.2 要過上「紳士」生活,需要年收入超過500英鎊。英國這類家庭在這100年間的數量大約在8500戶到17900戶之間(一兩萬的樣子),佔總數的0.5%~0.8%

【以下為本人的觀點】

所以,對十八世紀的歐洲新勢力英國來說,全國的音樂會潛在市場規模大概不到五萬人吧(去小酒館聽dance music的大概能上十萬)。

不過,海頓的十八世紀和貝多芬的十九世紀,恰恰是資本主義階級形成、貴族階級開始瓦解的時代。所以希望為大眾寫音樂,應該更多的表達了貝多芬對於時代精神的敏感吧。

【本人觀點結束】

3. 音樂家的生活水平。

3.1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還提到了十八世紀英國音樂界的經濟狀況。簡單說來,就是:名角風光、其他人掙扎、樂團有風險。

3.1.1 名角風光:最大的角當然是唱歌劇的歌手了。他們的年收入常常可以達到1000英鎊,著名的閹人歌手森內西諾(Senesino)1720年的收入更是達到了1500畿尼。小提琴獨奏家維奧提(Viotti)1793年12場音樂會收入550畿尼,也算是創下了記錄。主角歌手(principal singer)年收入可達400英鎊,配角歌手(lesser singer)也可達200英鎊。妥妥的Top 3 Percent。

【1807年,Madame Catalani的收入經作者換算後,相當於今天的110萬英鎊】

3.1.2 其他人掙扎:獨立的小提琴獨奏家一場收入大約5畿尼,樂團的小提琴手一場大約3畿尼。普通樂手一般一場0.5畿尼。這收入還不是一年到頭都有,通常都是一年一季,12場演出(普通樂手靠演奏的話一年收入6畿尼)。(作為中間參照,知名音樂人 Frederick James Messing的年收入在1770年為65英鎊13先令6便士,1781年漲到了123英鎊16便士。他在音樂會上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不過收入主要來源於教音樂和抄寫曲譜)

3.1.3 樂團有風險:雖然票價高昂,1中提到的交響樂團、宗教劇/神劇團卻利潤很薄。但是他們比義大利歌劇團的經營狀況還是要好。歌劇團永遠處在破產邊緣

3.2 人民音樂家貝多芬。【這部分內容不在論文中】希望為大眾寫音樂的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一開始接受波恩選帝侯的俸祿,並在他的資助下前往維也納學習。在留學期滿後,他為了精進學習選擇留在維也納(放棄波恩選帝侯的俸祿),並依靠出眾的音樂才華獲得了維也納貴族的資助。此後,他一邊給貴族公子小姐教音樂、一邊進行鋼琴演奏表演,逐漸小有名聲。在貴族沙龍中建立名聲後,他舉辦了個人音樂會,一鳴驚人,同時收穫了以音樂課學生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為代表的一眾資助者。1809年,魯道夫大公為首的贊助人為了避免他接受拿破崙弟弟威斯特伐利亞國王的樂長職位,決定每年為他提供4000弗羅林的年薪(根據不同計算,大約相當於今天的6萬到15萬美元)。由於另兩位贊助人很快死亡,最後是由魯道夫大公一人將這筆年薪支付到貝多芬逝世的。在這期間,由於拿破崙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這筆年薪貶值不少。

最後,再次強烈推薦閱讀https://hlq.pennpress.org/media/34098/hlq-774_p373_hume.pdf

The Value of Money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Incomes, Prices, Buying Power—
and Some Problems in Cultural Economics
《十八世紀英格蘭的貨幣價值:收入、價格、購買力,及文化經濟學中的一些問題》)。

裡邊不僅談到音樂,還談到了書(小說)、戲劇、繪畫等,非常有意思。比方說,買書的多數是Top 1 Percent;因為看書比看戲貴,所以寫劇本比小說掙錢快,所以小說家有好多女性……


謝邀~ 手邊剛好有勛伯格寫的《偉大指揮家》,以下就引用關於觀眾部分的段落作為回答吧:
(手機排版功能不方便,請見諒)


無論樂手和樂團的舉止多糟糕,對於樂譜的態度多自由,十九世紀上半期觀眾的行為只有更壞。整個十八世紀,音樂會都是在沙龍或皇家宅邸舉辦,背景是打牌聲和高談論闊。施波爾不止一次拒絕在此類環境中演出。莫謝勒斯、李斯特和門德爾松同他一樣,要求得到尊重,他們使得藝術家成為光彩照人、神力附體的人物,即便皇室成員也不能怠慢(李斯特曾當著全國人民的面毫不留情地斥責了沙皇)。但是當中下階層開始去聽音樂會特別是歌劇時,他們還需一定的教育。開始時他們說話太大聲以至於根本聽不見音樂。海頓第一次訪問倫敦時就去了科文特花園,並寫下了這樣一篇日記:


劇院又暗又臟,幾乎跟維也納宮廷劇院一樣大。在頂層樓座的平民們都十分粗魯,他們坐在那裡,帶著無法控制的急躁,是否有安可曲取決於他們的大吼大叫。正廳和包廂里的觀眾有時得大力鼓掌才能讓一些好作品得到安可。(後略)


科文特花園的觀眾可謂臭名遠揚。莫謝勒斯提到過1826年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在頂層樓座的尖叫喧嘩聲中指揮了自己的序曲。接著莫謝勒斯本人要上台演奏一首鋼琴和樂隊作品。「在引子部分的前幾個小節,樓座里傳來了刺耳的聲響,有口哨聲,噓聲,大叫聲和"你舒服嗎,傑克?"的喊聲,與之配合的是橘子皮群射。」莫謝勒斯之後上台的是佩頓小姐,她試圖唱歌,但因為吵鬧聲而停下來三次,然後哭著下台了。(後略)


可見票價對於當時平民來說雖然不是事兒,真正影響他們接觸古典音樂的因素還應該是自身的素質問題。想想現在國內的音樂會,熊孩子製造噪音與大人們盜攝的現象已經十分影響聽眾們欣賞音樂了,更何況是書中提到的環境呢?


一定很貴的,不然那時的大音樂家家怎麼都活得跟貴族似的。

普通人肯定難以負擔,如果真愛也是要省吃儉用。


能負擔起,但是欣賞古典音樂需要較高的修養。需要安靜的聆聽者。而非嘈雜聲。
EX:
像國內的音樂會。一個奏鳴曲為三部分,中間是不需要掌聲的。而國內的觀眾只要是音樂停下來,就伴隨著掌聲。。。。很是影響演奏者的發揮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Yngwie Malmsteen 的音樂?
什麼是融合音樂?判定融合音樂的標準有哪些?
交響曲中特殊打擊樂器(全曲中只響幾下)的演奏者不會感到很空虛寂寞么?

TAG:音樂 | 歷史 | 古典音樂 | 歐洲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