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大的投行都退出了大宗商品交易?投行做大宗商品交易有何利弊?

來源於此題貢沃集團在石油行業的影響力如何?


好多人都邀了 但抱歉作為在前線目睹這個變化的人有點懶得答這個問題 因為其實挺複雜的 不身在其中可能難以理解 而且不知道這個問題對知乎上的大家有多大的幫助 畢竟投行里從事大宗商品的人是少數

PhillipeS說的挺對的 不賺錢是很大一個因素 市場波動小了 volcker rule means people haven"t been able to trade prop commodities for a while now 讓這個曾經富得流油的大肥肉沒那麼香了 銀行不養閑人 大概幾個月不賺錢你就小心點吧 更何況這麼大型的行業衰落趨勢這麼明顯

第二是監管 非常非常嚴格的監管 對大宗商品比對其他asset class更嚴格 risk weight更大 讓銀行們沒有那麼多閑錢來玩這個玩那個了 更別提own physical 了 沒有physical想做commodity 做不出多少錢來的 physical是commodity的精髓 監管的逐漸嚴格這都在RWA leverage ratio中體現出來 尤其歐洲和英國銀行面臨的監管更加嚴格 慢慢不同地區的銀行的相對優勢劣勢慢慢顯現出來了

另外一個小問題呢 是名聲問題 非洲還有那麼多人吃不飽呢你丫還炒大豆玉米?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么?很多NGO 抗議 銀行家當然不care道德觀 但平心而論有些觀點也是稍微有些偏頗 把投資帶入很多原材料生產業 用對衝來穩定生產企業的成本的利潤 都是對發展一個可持續的原材料生產業有益的結果 當然 出發點是好的 這其中卻難免有實施得不好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總的來講這種批評 fair enough 誰都不能保證每一個從業者都do the right thing

大宗商品總的來講是和投行核心業務差別最大的一個業務 所以呢 是真的懂的人才能玩好的一件事 不懂的真的不要玩 會死的很慘(比如UBS,RBS,Credit Suisse就屬於小孩玩大人玩具把自己玩進去的例子)

銀行大規模退出有什麼壞處呢 很多壞處監管者沒有想到 比如市場流動性變差 real economy, or industrial players (小油田啊、小煤廠小礦場)will have to pay much much more to get the price security (and the long term financing) they need to develop their capex. 這種痛苦實體經濟慢慢會感覺出來 但是現在總的世界經濟發展有多大程度是依賴原材料呢?肯定比十年前的程度小了 所以不知道這個後果會有多大 所以看看吧

總之現在投行進入一個回歸本行的階段 什麼是銀行的本行呢?融資借錢 有大的balance sheet liquidity pool 這就涉及到投行做大宗商品有什麼優勢 那就是有錢 融資成本低 有廣泛的客戶關係 這是我們比trading house更有優勢的地方 (我是從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來說的優勢劣勢)

大宗商品業務會不會回到投行呢?一定會的 只是時間問題 這種上上下下的cycle還見的少么?

自作多情一句 這只是我一點愚見 在這裡和業內人士討論 希望編輯們不要推上知乎日報 謝謝


掛了這麼久。。。外行來簡單答下吧。盡量不談RWA,Basel III core capital requirement那些勞什子概念,投行退出這個業務跟任何公司退出一個市場的原因一樣:不賺錢。

不賺錢: revenue &< costs

Revenue = volume x unit price,Glencore, Vitol們崛起侵蝕了市場份額(volume),regulator通過新措施限制和禁止投行持有physical asset,或提高對應的計提資本金(higher costs - less competitive - less volume),本質上讓投行的大宗商品部門失去了競爭力。

Costs,養全球一大票trader / sales / structuring / quant / IT的工資,獎金,x險x金,各種trading system / platform,各種credit line,都是固定支出,一年年只能靠裁人來緩解漲勢,你說可持續么?

大量人才流失到監管稀薄,獎金分紅給力的HF和trading house只能說是經濟規律了吧。惡性循環,不如早關門早超生。


大宗商品對於投行來說還是個賺錢的勾當。不做/減小規模的原因大多來自兩個方面。
1)監管機構的壓力。現在市場上普遍的觀點認為如果業務被trading house攬下,在less regulated的環境下會更加糟糕。 但是我覺得,還有一個角度regulator是有道理的。就是physicial trading的風險對於銀行來說是有別於其他的傳統銀行業務的,如果因為這樣的原因出現不可預測的風險,導致這些「too big to fail」出現危機,對於監管機構將會是又一個失敗。而trading house不一樣。他們可以fail,而不會影響整個金融體系,觸發08年那樣的事情。

2)第二點是銀行之前可以在這個行業賺很多錢、因為他們可以提供流動性和便宜的錢。但是越來越多的super utility現在也可以做一樣的事情了。這個時候銀行就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和以前賺一樣的錢,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和準備更多的儲備資金。更多情況下現在銀行拿到的業務是市場上沒人願意做的高風險無流通性的產品。這樣也自然得不到銀行管理層和股東的支持。

我覺得乘機做大做強的trading house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們可以用這個時機擴大市場份額,整合優勢資源,在合理的風控下完全有機會把銀行的市場吃過來。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市場的成熟,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一些沒有準備的小魚會被大魚很快的吃掉。

只是我的一些想法。請隨意噴哈。哈哈


pls refer to: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209761
thx for inviting.


多法蘭克 法案


大宗商品有個十年的周期說法。漲勢走向終結。希望有幫助。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已經結束


看看11年到今年主要大宗商品的走勢你就知道了


大周期看,大宗商品熊市接近尾聲,價格在成本價附近徘徊,但是牛市何時到來?可能一兩年,也可能5年甚至更長。

這期間上有美元升值壓力的天花板,下有需求減少供給增加的價格下行空間。

不出意外寬幅震蕩會是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的主要波動規律。投行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多或空都可能出現劇烈的資產浮動盈虧,這是需要穩定收益的投資人最不願看到的。

so,先出來等等看吧,不把投資人嚇跑總比進去來回坐過山車,讓投資人心驚肉跳強吧。

小散一個,都是瞎猜。


推薦閱讀:

TAG:投資銀行 | 大宗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