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允炆會輸給八百親兵造反的朱棣?
朱允炆即位後大舉削蕃,逼得朱棣造反,朱允炆有哪些重大過失,朱棣又有哪些過人之處?
朱允炆最大的錯誤是根本沒理解和信任他爺爺的能力,朱元璋已經為他能當穩皇帝做足了工作,可以說朱允炆只要什麼不動,他的皇位就穩如泰山。無奈熊孩子自以為高明,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盤推翻,背道而馳自己胡搞瞎搞,如果不輸才叫沒天理。具體方面除了削藩,朱允炆另一個大錯是激烈變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勛臣,以至多數地方武臣對這場皇族內鬥持冷眼觀望態度。
朱允炆絕不是什麼「仁弱」之主,他的性格其實相當強橫狠辣。祖父剛死,就變更祖制,強行削藩,而且不留餘地,做事做絕,連廢四個叔王為民,逼死湘王全家。甚至在燕王送子為質和裝瘋後削藩也未有絲毫緩和,從任何角度都看不出有仁孝軟弱的影子。
被當成朱允炆「仁慈軟弱」證據的那句「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其真實含義很耐人尋味,如果要求不傷害朱棣應該說成「勿殺朕叔」才對,而朱允炆這話的中心則是「有殺叔之名」,注意是「之名」而非之實,重點不是要朱棣不死而是朱棣之死不能影響朱允炆的名聲。
而且從史料上看, 絲毫看不當時朱允炆一方有避免傷害朱棣的意圖。
「 扵是復進戰不已。敵眾飛矢如注,上(朱棣)所乘馬凡三易三被創。所射矢三服皆盡,乃提釰左右奮擊,釰鋒缺折不堪擊,乃稍卻。 」
「 當是時,諸將中(平)安戰最力,王(朱棣)幾為安槊所及。 」
「 燕王乃身自迎戰,(平)安部將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馬忽蹶,被擒。安稍引卻。 」
「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言外之意就是儘可能在戰場上直接殺掉朱棣,不要留活口送回來讓朱允炆處理,導致朱允炆有殺叔「之名」,我認為這才是其真正的意思。
+++++++++++++++++++++++++++++++++++++++++++++++++++++++
前面有人提到朱元璋清洗了許多元勛名將,所以朱允炆無將可用,是爺爺把孫子坑了。事實是如果朱元璋不清掉這些功臣,朱棣固然必敗,但朱允炆更做不穩皇帝,看看這些勛將的關係網:
馮勝,周王的岳父,周王曾因私下離開就藩的開封到鳳陽與馮勝會面導致朱元璋大怒。
傅友德,晉王的親家,晉王在諸王中排行第三,僅次於太子和秦王,秦王因亂行被朱元璋憎惡,而晉王則能力出眾深受朱元璋喜愛,是比朱棣更佔優的皇位潛在爭奪者。
藍玉,常遇春小舅子,常遇春之女是朱標正妃,生嫡子朱雄英和朱允熥,但後來常妃和朱雄英早亡,朱允炆本是庶子,因其母呂氏成為繼妃才做為嫡子立為皇太孫,更正牌的嫡子朱允熥因為小於朱允炆未立。其實立朱允炆而非朱允熥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朱元璋出於防止常、藍兩家功臣再作為外戚勢力過度膨脹的考慮。同時藍玉也是蜀王的岳父,朱元璋在處死藍玉時特意讓蜀王從成都趕到南京觀刑,頗有深意。
朱元璋在太子尚在時,雖然對藍玉多有不滿,但因為太子地位穩固,能力出眾,能完全掌控藍玉,所以對藍玉是相當寬容的,對其它功臣武將也未要置之死地。但太子死後,局面就完全不同,朱元璋立皇太孫前,特意把馮勝、傅友德、藍玉調出京城去巡邊,在他們身在外地時期突擊立了朱允炆為太孫。然後迅速清除了利益最相關的藍、常兩家勢力,後來再先後賜死馮勝、傅友德,都是有深遠政治布局的。後人覺得朱元璋沒深思熟慮,也是太自大了。
其實從朱元璋與功臣大規模聯姻就能看出來,他本意確實想與多數功臣共保富貴。特別是這些直到朱元璋已經為帝二十五年,太子死後才處理的功臣被清洗絕非原本的既定政策,而是太子死後形勢大變,緊急採取的防患未然手段。可以說朱標一死,同時坑死了一大票人。
朱元璋清洗功臣是為加強朱允炆的地位,與此同時藩王的俸祿(砍的只剩五分之一)和職權都受到大幅度削減,朱元璋這裡自己做惡人,事先把削藩的事都做了,就是為了朱允炆與藩王相處更有餘裕。沒想到朱允炆兩面派功夫一流而政治眼光不入流,偏要對藩王趕盡殺絕,又遇到朱棣自帶主角光環,最後把一副好牌打的稀爛,自己玩死了自己。
都怪阿標死得早,不然阿炆何以至此?有阿標這嫡長子在,阿棣這庶子只能老實地為阿標家看北門。
史載阿標天性仁慈,對弟弟們友愛,不認同老朱剛猛嚴酷的施政方略,曾保護弟弟和大臣免遭老朱的辣手,威望很高,總的來說他基本具備了守成之主的素質。
老朱死後,削藩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阿標的早死帶來了兩個壞影響:第一個壞影響是,為保證沒啥威望的阿炆坐穩江山,老朱對功臣們更加痛下殺手,殺得能打的一個不留,能守的只留一個。所以阿棣起兵後,手下沒人才的阿炆方法不多。第二個壞影響是,阿炆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龍椅,年輕氣盛,而且和叔們也沒啥感情,剛上位就削藩,操急地逼死過叔,大失叔望。
如果阿標不早死,國有長君,老朱沒必要對功臣們痛下狠手,即使要殺,阿標也能保下來幾個,順便還能籠絡人心。而且考慮到阿標和弟們的親情還有他仁慈的性格,會用溫和的方法慢慢削藩,盡量多拔鵝毛,少聽鵝叫。退一步講,即使阿標操急地削藩,以他正統嫡長子身份和長君的號召力還有手下的人才,弟們也只能自認倒霉,敢跟他動手的估計是沒有的。
所以阿炆被四叔拉下龍椅,都怪阿標死的早。有阿標在,幫他收拾好叔們,阿炆就可以穩坐龍椅,高枕無憂了。可惜沒有如果,阿標死的早,沒爹的娃命苦啊,椅子被搶了,「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也變成了「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第一,削藩太急、手段太酷。一年之內廢了四個王,把湘王逼的全家閉門自焚,已經在宗室內部完全喪失威信和團結能力,燕王固然以此為借口反叛,但寧王參加燕王叛軍、谷王開金川門放燕王進城亦不能說沒有對削藩政策的仇恨和恐懼的因素。可以說,這一愚蠢政策把整個大明宗室送到了建文王朝的對立面上。
第二,廟堂無能、政策無常。黃子澄是無能的建文官僚的代表,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舉廢物李景隆為帥,還掩蓋李的敗績,企圖推卸責任;朝廷沒有一個應對叛亂的長遠政策,如號召勤王、團結宗室等等,反而被朱棣牽著鼻子走,處處被動挨打。缺乏騎兵的明軍,就這樣被朱棣到處耍弄,師老兵疲。最可笑的就是建文帝下達的禁止傷害朱棣的命令,無需贅述。
第三、用人不當。這方面朱元璋要負很大責任。馮勝、藍玉、傅友德三人只要活著一個,朱棣也難以如此猖狂,最後搞的只能用耿炳文這樣的老邁之人和李景隆這樣的純粹廢材。但是即使老將凋零,平安、鐵鉉也可堪一用,只怪黃子澄之流胡說八道,用他們用的太晚,導致已經無力回天。
第四,後院起火。建文對太監極為嚴厲,太監仇恨建文,遂內通朱棣。朱棣從濟南直接攻擊徐州再取南京的戰略,就是宮內太監通風報信的結果。太監密告朱棣,南京守備空虛,可以攻克。朱棣遂奠定直接進兵的決心。
第五,能力差異。朱棣能力、手段、殘忍程度均遠甚於建文。亂世天子的標準型。守成的建文面對這樣的叔叔,恐怕只能無奈悲劇了。這方面不用多說。
貌似所有回答都是從朱允炆的用人策略錯誤和削藩過激等角度來分析的(包括明朝那些事),先提一個問題:朱棣的老巢在哪個地方?
北平
也就是說靖難之役中的朱允炆一方的政府軍征討朱棣一方是由南向北打的,對朱允炆一方來說是標準的一次北伐(而且朝廷軍主力是步兵,明軍騎兵主力都在北方邊界,尤其是寧王和燕王二人手裡),上一位北伐成功,由南西北打成功拿下北平一代的人是誰?
朱允炆的爺爺、朱棣的老子朱元璋,朱元璋當年是怎麼拿下北京的?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注意到其中幾個關鍵地:山東、河南、潼關三地
陝西一帶,是秦王(藩地西安)的勢力範圍,而當時一帶秦王去世,二代秦王年幼,陝西一帶還是朝廷的勢力範圍。河南一帶,是周王(藩地開封)的勢力範圍,對於周王,建文帝也在即位之初就將其削藩控制,河南地區也掌握在朝廷手中。
對於北方的幾個王:代王(藩地大同,大同在明一代都是軍事重鎮,軍事意義極高),建文帝元年被削藩,大同收歸政府控制,山西一帶也掌控在朝廷手中。山西一帶的晉王對朱棣並無好感,站在朝廷這邊,山東一帶的齊王在建文帝元年被削藩,甘肅一帶的 岷王建文帝元年被削藩。
整個北方一帶的王:只有寧王一個王是站在朱棣一邊的,而且還是被迫的,其他的北方戰略要地,除了燕王朱棣自己掌控的周邊,其他戰略要地基本上還掌控在政府手裡,尤其是當年朱元璋北伐中提到的山東、河南等地,也盡在政府掌控手裡,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削藩顯得有點操之過急。
註:朱元璋冊封幾個王爺都是為了扼守天下戰略要地,為什麼黃子澄要提出削周(河南開封)、齊(山東青州)、湘(荊州)、代(山西大同)、 岷 (甘肅),這些王都掌握的天下戰略要地,黃子澄也不是什麼一無是處的腐儒,為什麼要掌控這些戰略要地?尤其是荊州、開封、青州這三個點?尤其是開封和青州,直接是朱元璋當年制定北伐戰略中的關鍵點
所以在靖難之役的過程中,朱允炆一方的政府軍是如何布置作戰戰略的:直接由山東境內進入河北境內對北平直搗黃龍,實際上這一戰略也是較為正確的,北方戰略要地還在朝廷手裡,可以明確的由山東一帶直接北上進攻朱棣的大本營,雖然政府軍在河北一帶屢敗屢戰,尤其是李景隆這樣的飯桶級別統帥存在,但建文二年鐵鉉、盛庸二人也在山東一帶成功遏制住朱棣的勢頭,而朱棣一方的兵馬也越打越少,更無法突破濟南一帶的山東防線無法南下,如果局面照此發展,朱棣遲早會撐不住先敗。
可以看出政府軍早就對朱棣構成了一張巨大的保衛圈,朱棣想要南下的通道也被鎖死(巴蜀一線基本不可能、荊州這個關鍵點也就在一開始就被朝廷一方鎖死)
也就是說在建文元年-建文三年的三年間,雖然建文帝一方存在削藩過急、用將不得當的問題,但是主動權一方仍然掌握在朝廷一方,建文帝也沒有說的那麼不堪,即使是削藩並沒有讓明朝宗室站在建文帝對立面,整個靖難之役中除了朱棣也沒其他第二個王爺敢公開叫板中央,朝廷的政策總體上還是正確的,即使去翻翻史料,大多數武將對靖難之役是什麼態度,至少在建文帝四年開始之前,局面掌控在政府一邊,哪個朝廷武將敢不聽從朝廷調遣?但是關鍵轉折點出在了建文帝四年。
對於朱棣一方來說,靖難之役就是從北方攻打南方,北方攻打南方,要麼可以從巴蜀地區進入南方、要麼可以通過襄樊地區進入南方(荊州地區本由湘王掌控,但湘王早被削爵收歸朝廷)、要麼通過淮揚地區進入南方,朱允炆一方的大本營在南京,想要守住南京,淮揚地區一帶是必須要牢牢把控在自己手裡,對於身處北平一帶的朱棣來說,想要拿下南京,似乎也就只有走河北-山東-淮揚一帶,而在靖難之役之中,山東一帶其實還是掌控在政府軍手裡,朱棣反覆攻打山東中心濟南都沒有拿下,最後卻繞過了山東地區,直插淮揚地區。
關鍵的建文四年,本來朝廷握有大好局面,儘管朱棣一方直插淮揚,但是並沒有那麼順利,從正月到四月,在淮揚一帶多次被朝廷軍給擊敗,但建文帝一方卻偏偏在淮揚防線關鍵時刻出了差錯:
1 四月,建文帝聽信大臣建議,以為燕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構不成威脅了,就調動徐輝祖的中央主力部隊回南京,直接導致平安、何福的軍隊孤立無援。
2 後勤供應線保護不足,被朱棣一方掐斷,導致平安、何福的主力軍需要進行轉移去尋找糧食不給,恰恰在轉移的過程中,由於三發信號彈的錯誤,被朱棣一方抓住機會給擊破,朝廷軍經此大敗士氣大損,淮揚一線南方軍出現漏洞,只能被迫調動駐紮山東的盛庸部回訪,而盛庸部的糧草供應線也早就被朱棣一方掐斷,士氣受損、糧草不足的朝廷軍就這樣被解救掉了,而至此,淮揚一線被徹底打開,南京門洞就直接暴露在了朱棣一方的眼前。
當年漢朝七國叛亂,周亞夫也是切斷了七國軍隊糧草供應才最終取勝
假如建文帝充分意識到淮揚一線的重要性,沒有調動徐輝祖一部回南京,造成淮揚線防守力量下降、假如充分做好糧草線保護工作,不給朱棣一方掐斷後勤的機會,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三聲炮響造成的低級失誤,淮揚一線的朝廷軍不會就這麼容易讓朱棣方解決掉,朱棣也很難跨過淮揚一線。
跨不過淮揚一線,南京還能拿下?
如果說山東河北一線的失敗還可以接受,哪怕是李景隆初期損失慘痛,對朝廷來說都不是什麼致命性的打擊,畢竟朝廷一方只要大後方穩固,還可以遠遠不斷朝這個地區派兵,朝廷有足夠的實力支撐這些損失,朱棣一方是沒有機會的,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建文帝接連犯了幾個錯誤,直接導致最關鍵的防線被撕開。
就像當年的國共內戰,直到淮海戰役一戰,天下歸誰手才分曉,直接導致長江以北地區歸了我軍,南京也直接暴露在我軍的鋒芒下,而朱允炆和朱棣叔侄間的鬥爭,儘管朱允炆在最初存在用人失策、操之過急等問題,但朱允炆畢竟是大明名正言順的皇帝,朱棣掌握的終究只是河北一帶地盤,朱允炆的老師黃子澄和齊泰被後人嘲笑為腐儒,書生不懂用軍,而其實他們提議的削藩對象也都是掌控的天下戰略要地的地方,戰略要地能不及早掌握在自己手裡么?
所以總結:1 黃子澄、齊泰早期的削藩策略並非不妥,削的目的就是儘早掌控這些戰略要地
2大明宗室實際上除了一個寧王被迫參與朱棣一方以外,其他都站在朝廷一面。
3 整個靖難之役,從建文元年到3年,並沒有出現大的原則性出現,只要能夠持續下去,朱棣一方根本就無機會打到南京。
4 朱允炆關鍵的錯誤是出在了建文4年,一系列錯誤直接導致了淮揚防線丟失,南京門戶被打開,也是在這一年,才分出了勝負。
而朱棣為什麼有能力能夠直接從北平一帶繞過山東直插淮揚防線,因為朱棣手裡有著高機動的騎兵:
當年太祖朱元璋北伐時候,能夠順利收復北方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明朝建立後,這些戰馬也都分布在了邊界一線用於對蒙古一戰,包括精銳的蒙古投降騎兵,而這些騎兵部隊,尤其是朵顏三衛騎兵部隊,都基本掌控在了朱棣手中,有了騎兵,就可以執行長距離的大機動作戰,這也保證了後來朱棣能夠率領大軍遠離大本營直插淮揚防線的一個原因,假設沒有這些騎兵,朱棣拿什麼進行長距離的離開本土的作戰呢?
一句話,輸在朱允炆把爺爺給自己的權力集團給得罪光了。
建文帝剛即位的時候估計想的是,今天就稍微得罪勛貴們一下。
逼死諸王爺且不說。
朱棣最後奇襲應天府,得到的是太監近臣的消息且不說。
朱棣選擇直取南京,說白了有點兒像拚死一搏,像曹操奇襲烏巢一般,在無法突破山東的銅牆鐵壁的情況下,選擇了繞過山東,直接攻擊當時的首都。而且過程並不算順利,在淝水相斥,在靈璧大戰,徐輝祖再堅持一下,傻子都知道給燕軍包個餃子了。打了半年,已經算把後路全段,孤師入境,奇襲都談不上。
建文帝此時,撤掉徐輝祖,緊隨而至的是兵敗如山倒。
把大門交給被自己撤職不久的李景隆和自己叔叔,叔叔們聯想一下其他被逼的自焚的叔叔,李景隆聯想一下自己在山東被打的親娘都認不出,您這不是作死嗎……
誰告訴題主只有八百親兵?
駁斥幾個傳的最廣的說法,例如白帽子 王府打造兵器 蓄意謀反等等說法,靖難成功的主要原因,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最高贊@風龍雲虎的很詳細,沒有什麼好補充的。
首先要明白靖難的意義和時間段,靖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地方打倒中央,也就是自家後院起火,叔奪侄權。皇位的正統繼承遭到了衝擊,動搖了根本,朱老四遭到了士人階層的瘋狂反撲,抨擊、謠言多的數不勝數。其中 貌似有理有據,實則荒誕不羈的記載有如下幾種。
白帽子說,馬皇后死後,朱元璋悲痛萬分,給自己的兒子們一人安排了一個和尚,來為馬皇后誦經祈福,基本上出於自由選擇的標準,史書記載,姚廣孝也就是後來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走過來對當時還是燕王的朱老四說,臣想送燕王殿下一頂白帽子帶,朱棣心說:王字上加白 是為皇。於是大喜,二人言談甚歡,將姚廣孝引為知己。
可笑的是當時太子朱標在世,他兄長德行兼備 又頗得弟弟們的愛戴,而且朱棣與朱標關係在兄弟里也是最好,這個是因為朱棣生母與養母關係導致的,朱標被選為太子的時間也是很久,他一個排行老四的人這時候就動起皇位的念頭? 而且就算朱棣神機妙算,算到朱標早逝,那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這個時候可也是身子骨一個比一個好啊,輪的到他? 再退一萬步說,就說有心皇位,這白帽子一說字字誅心,當時被人聽到是殺身之禍,所以除了朱姚二人不會有其他人在場,而後來,登基稱帝的朱棣,為了符合自己的靖難一說更不會主動對人提起這事,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是誰傳出來的呢?
繼續更新。。。
朱棣蓄謀已久謀反一說、
接上文,朱棣和姚廣孝一拍即合,當即著手為造反做準備,招募死士,結交官員。在王府連夜打造兵器一說。朱棣就藩大概是在20歲的時候,和寧王多次指揮對蒙元殘餘勢力作戰,朱元璋的兒子里人才濟濟,寧王文武雙全,統帥的兵力甚至要多於朱棣,號稱帶甲十萬 。齊王,湘王也是領兵的一把好手,但是這些人都在朱棣的指揮下作戰,就藩十餘年,北京上下頗得愛戴的燕王殿下軍政一把抓,竟然被逼到要弄一些武器需要在王府里現造,未免說不過去。這些都是出於情理的說辭可能說服力不是很強,關於朱棣是否準備造反的最好洗白材料就是朱棣選擇起兵靖難的時間!!
北京兵權在握,他不反,三護衛兵馬在手,他也不反,北京上下官員被調走的調走,遷職的遷職,兵馬被奪,在建文準備動手的前一天,靠一個臨陣反水的指揮使才以八百王府護衛起兵靖難,更別說還干過把自己三個兒子全都送到金陵做人質這種蠢事。這不像是一個雄才大略素有威名的梟雄的所作所為,反而像一個被逼的束手無策的慌亂之舉,重點是這三個兒子是朱棣的所有兒子,而且在日後朱棣再也沒有過後嗣,一說是在對蒙元作戰時爬冰卧雪,喪失了生育能力。這種把命門拱手讓人的做法明顯是自清向建文表達善意。朱允炆外寬內忌,賞罰不明,這種人在單位當領導註定就是一場災難。
逼死親叔,給個謚號「戾」,簡直吊飛,多大仇?其內心之殘酷,可見一斑。偏偏大軍出陣之前,還要叮囑盛庸「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
眾將士:WTF?WQNMLGB。
朱元璋養子平安,「 驍勇善戰,力舉數百斤 」,在內戰中為南軍名將,屢挫北軍,「 斬驍將數人,燕將莫敢嬰其鋒」。這樣的人物,朱允炆就只捨得給他一個4品的副總兵,腦子不知道怎麼想的。
最大的過失就是用人不當,太過文弱。
在朝中重用方孝儒和黃子澄之輩(他們雖然很有氣節,但治理國家真的不行)靖難時又任命李景隆為主帥(十足的坑,朝廷的精銳基本被他敗光,完全是在給北軍當運輸隊長,後來還跟燕王勾結打開南京城門放北軍進來)但即使是這樣南軍還是有機會贏得勝利的。但建文帝偏要下個不要讓他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的命令(人很善良,跟他爹相似,太過於婦人之仁)。讓燕王多了道護身符,燕王多次死裡逃生 全拜他所賜。
反觀朱棣,對建文帝可沒有那麼善良。朱元璋的兒子最得他真傳的就是朱棣,心狠腹黑,殺人不眨眼。篡取皇位後,就對建文的死党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算,手段極其殘暴(割鼻挖眼,滅人十族).對建文帝的下落苦苦追尋了二十多年直到他死。但有一點他比他爹好,就是對功臣還算厚道。跟他一起靖難的,大多加官進爵。戰死的,好處都給了後代。
朱棣出生在亂世,既不是長子又還是老朱的小老婆生的。他一出生就沒得到多少關注,他的成長也多是戰亂。正是這種經歷使他十分堅韌,後來他又戍邊北方,跟明朝名將多次征討北元。學了一身行軍打仗的本領,是一個十分優秀的統帥,靖難時身先士卒十分鼓舞士氣,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一點他會用人,謀臣有姚廣孝,武將有張玉和朱能等。
軍政方面,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戎馬一生,南討安南,五征北元(親征,把北元打垮打服,邊境穩定了幾十年),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實在的一個馬背上的皇帝。鄭和下西洋也是他大力支持的,使萬國來朝的局面又出現,加強了同周邊國家的聯繫,影響深遠。
削藩是在他手上完成的.
文化方面主修《永樂大典》,為我國文化的傳承作了巨大貢獻
選了一個好的接班人(其實是文臣選的),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朱棣不是個好人,但他是個優秀的皇帝。
朱重八怕他死後大臣造反,能打仗的都帶走了,留下的就只有一個耿炳文。其他跟隨他南征北戰的都是他的兒子,朱棣,朱權都是的。
後來,朱棣造反,朱權的朵顏三衛被朱棣搶走,他只能中立然後坐等死,他也許有較量朱允炆的資本,但是絕對干不過朱棣。
朱棣造反,他本身就會打仗,而且他的防線是北京,是防蒙古,部隊是見過大世面的親信。戰略開始的時候吃了虧,後來戰略很明確。朱允炆在南京,他是造反,絕對不可能劃江而治,那麼就直取南京,繞過天津濟南徐州。還有內鬼李景隆給他開門。
反觀朱允炆。還有他的三個紙上談兵的大臣,李景隆是個菜逼不會打仗硬讓他上,耿炳文會守不會攻,但是不給防守機會,用人不當。
朱允炆太急功近利了,削藩削的急。想贏也急,就算打不過朱棣,穩紮穩打,守好濟南徐州南京,脫也能拖死朱棣啊
1."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
2.朱棣是當時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
3.李景隆是個廢物且是個內奸
4.建文帝過於著急而且不會用人
5.平安,盛庸得不到重用
6.耿炳文擅長防守
7.朱棣擁有當時明朝戰鬥力超強的朵顏三衛以及經常打仗的燕軍
8.天時地利人和
裝逼遭雷劈
「勿讓朕有殺叔之名!」
和他第十代侄孫朱由檢一樣,朱允炆犯了能犯的每一個錯誤。
幾乎可以說,就沒做對過啥事
感覺朱允炆有點像千古大帝喬佛里,以為自己當了皇帝,皇帝位子就是鐵打的!
不知道是讀書讀傻了,還是被黃子澄忽悠傻了,真以為自己的皇位是天授,違逆者會被天譴!
只要喊出我是皇帝,其他人就得乖乖去死!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連續作死,可以說所有決策都是最差的!
讀明史的時候,一直有種感覺:「中國歷史上最無能的帝王,都出在老朱家了,一個建文一個崇禎,要論弱智,史上無出其右。」但凡建文能有幾分宋徽宗的本事,朱老四都成不了事。
聖賢書讀太多。。。。
他爺爺的培養有問題,就是自己缺什麼,就玩命給孫子補什麼。結果成了這樣。
關鍵,您孫子是飽讀詩書了。可您兒子還是流氓會武術啊。
當然,朱允文的資質確實一般般。。。。性格也有問題。你說你一開始那麼牛逼,你就一直牛逼啊。牛逼半截,慫了。。而且是幾次猶豫不定。。活該我成祖奪了你的江山。。
建文帝和委員長是一樣樣的
削蕃的政策都一模一樣首先就像上面的某位答主說的那樣,朱允文說的那句"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不是真的讓朱棣不死而是讓朱棣自殺或者戰死反正就是不要活捉的意思。朱允文從來不是一個仁弱之君從他一開始上位就削了四位叔叔看出來,他是一個急性子,被朱棣稱為魏徵的卓敬提出把朱棣安置在南昌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防止他叛亂。這樣最穩妥的辦法被否決,後來寧王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被朱棣安置的。建文四年朱棣得到宮中太監密報,在道衍和尚的建議下,率軍繞過山東中國最有名的一次偷塔開始了。兵臨城下谷王和廢物李景隆開門投降。當時淮南還有數十萬大軍然而這些地方武將也只是意思意思地勤王。可見朱允文的政策得罪了不少人。太監、藩王、地方武將都對他不滿。建文之後的命運是燒了皇宮然後不知所蹤。其實也想得到,說不定是朱棣為了不背上殺侄的罪名又一定要讓他死了所以擺的迷魂陣。即使活下來,那些被他得罪也不見得會幫他翻盤說不定會以假冒先帝的名義殺掉,再說他如日中天的時候都被朱棣趕下台,下台後會改變嘛。
不是很懂這段歷史啊,
不過我覺得
畢竟啊!
一個是帶兵打過仗的藩王,
一個是理想主義的小皇孫,
而且小皇孫身邊也沒剩幾個開國的大將了,就幾個儒家的學者
這還打什麼打啊……
所以我覺得也沒什麼過不過的,就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把人給逼急了……不然人大腿說不定也懶得跟你胳膊擰
簡單說就兩點:
1.政策上重文輕武,讓丘八寒心。叔侄內鬥,其他人冷眼旁觀(給誰打工都是打)。
2.戰略上先小後大,順序錯誤。在剿滅其他藩王的過程中不僅堅定了朱棣造反的決心也給了他比較充足的時間。
其實這都是開著上帝視角的人在後面評頭論足,哪個皇帝身邊不人才濟濟,比一個一個後來人不知道強多少,就好比每個現在看起來多麼嚴重的錯誤,當初你都覺得是最佳選擇…
推薦閱讀:
※為什麼貴州在全國長期處於落後地位?
※明朝的皇后為何大多出身寒門?
※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如果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他可能成為明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