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和國外的郊區化進程會有哪些異同?

在問題底特律為什麼會成為鬼城?中,@talich 的答案提到了美國城市發展中曾經有過一段「郊區化」的歷程,我國的城市發展是否也會經歷這一歷程,這跟我們現在提到的「城鎮化」,如:如何理解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城鎮化」? 是一回事么?

————————————————————————————————————————————
感謝各位的回答,使我受益良多。

提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我對身邊一些看到的「城鎮化」項目的疑惑。
這些項目通過掌握資本的開發商與擁有土地的農民相結合,在城市周邊的農村建設類似於衛星城的社區。這些社區的目標群體一部分是當地的農民,但是更多的是附近的城市居民。這樣的「城鎮化」看起來跟「郊區化」十分相似。


胡說一下:
城鎮化或者城市化urbanization,可以指非城市土地變成城市土地的過程。非城市土地和城市土地可以僅僅在行政上劃定,也可以更直觀的,通過不同的地表景觀來區分。比如,當我們看到開羅的航拍圖,我們可以相對直觀的區分城市,耕地和沙漠(非城市)。

就不寫圖片來源,掛我吧

郊區化,本質上也是「城市」向外擴張的過程。人們一般不會在行政上劃分出市中心與市郊,但是我們也可以簡單化地通過景觀來區分它們。「郊區」suburban基本上是由大量均質化的低層住宅,和住宅配套的各種基礎設施(路,加油站和shopping mall是最典型的)組成的。 這個概念相對歐洲可能更加適用於美洲,因為這種「郊區」在有公共交通基礎的歐洲並不是城市發展的唯一選擇(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不展開了)。

Edward Burtynsky, North Las Vegas

如果說和郊區suburban相對應的是城市(中心),那我們可能會開始想像一種與郊區不用的景觀:中高層建築,商業辦公和居住功能混合在一個街區甚至同個建築,公共交通發達。。。這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城市。

central Amsterdam

上面說的用一句話概括:城市和郊區看起來不一樣(如果你非要把他們分開的話)。回到中國,我們的城市化或者說城市建設正快速發生,對於我們來說,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城市是應該建設的?是像歐洲傳統城市的呢?還是像美國郊區的呢?還是我們綜合借鑒取長補短創造出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呢?考慮到我們的人口數,我們的城市必然不會看起來跟美國和歐洲的完全一樣:特別是在郊區——我們的郊區會高一點,每個街區還會用牆圍起來。

祈福新村,廣州番禹(找不到更好的圖了,請忽略廣告)說了一會「看上去」怎樣怎樣,其實我知道那不是大家真正關心的。拋磚引玉。


談城鎮化不先談產業轉型的都是耍流氓。 農業、工業、服務業是眾所周知的三產。簡而言之,農業→工業,工業→服務業就是轉型升級。

假設人類歷史從零開始……人類最開始必全力發展農業,畢竟,活下去是最大的需求。隨著農業生產的技術提升、資本投入加大,帶來農業生產力提升,單個農業從業者能養活更多人之後,農業需要的從業人口就會減少。於是,勞動率比較低的那些人,要麼被擠出去,要麼維持極低的工資水平。
另一方面,工業起步,勞動率還比較低,吸收大量人口。
二者合力,實現農業→工業的轉型。

農業→工業的轉型,這個過程涉及一個概念:劉易斯拐點。
假設當前技術、資源條件下,農業只需要總人口的1%即可滿足需求,而實際上有30%的人口從事農業,多出來的29%即沒有生產力,他們只能維持極低的工資水平A。而工業領域只需要提供稍高於A的工資水平,就可以不斷從農業領域吸收人口。無論這些人創造了多麼高的價值,他們的工資都只能維持稍高於A的水平。當工業不斷吸收人口,直到農業人口從30%→1%,就到了劉易斯拐點。劉易斯拐點之後,這29%的人口的工資會不斷上升,直到達到另外一個平衡點:即工資=創造的價值。
這個模型比較粗略,但有助於理解。
中國公認的劉易斯拐點出現在2004年左右。
根據測算,2001-2007年,勞動生產率增速(勞動生產率=物理裡面的速度,增速=加速度)高於工資增速。雖然實際上,2004年左右,多餘的農業人口就被工業用完了,但是信息傳遞有一個過程,所以,直到2007年,工業人口的工資增速才開始快速上漲。
2008-2011年,勞動生產率增速低於工資增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破產的原因。

同樣的,當工業勞動生產率增速降低,人口又會從工業轉移到服務業。(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龍頭,其需求在於: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服務業的需求超過工業產品;其供給在於:產業分工的細化)

簡要介紹美國三大經濟中心是:紐約、芝加哥、洛杉磯。
紐約:美國寬鬆的政治宗教環境帶來的吸引力(對比歐洲宗教迫害)、歐洲金融資本的湧入、優良的地理位置(類似於中國的上海、日本的東京)、不凍港、運河與鐵路的貫通、19世紀美國儲蓄率比較高等條件導致了建國之後紐約地區的繁榮,但是,僅僅限於出口導向型的輕工業和航運,比如紡織、造紙、農產品加工等。
芝加哥:1830年左右,美國工業化進入高潮。人口與資本的西移,五大湖地區優良的水系、豐富的煤鐵森林資源、平坦的地勢等導致以芝加哥為核心的五大湖地區成為美國的製造業帶。五大湖的崛起,也迫使紐約地區更專註於輕工業。這個時候紐約地區的金融開始發力。
洛杉磯:二戰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導致美國貿易中心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洛杉磯靠近太平洋),冷戰導致美國國防資本進入西南地區(靠近洛杉磯),國防科技又促成了飛機製造業、宇航業、醫藥業、電子計算機、通信、電子元件、導彈等產業的崛起。1980年後移民法案的開明化導致亞裔、拉美裔大量移民洛杉磯地區。西岸原有工業較少,所以阻礙高科技產業、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也少。高科技產業附加值高,對交通、水源依賴少。以上這些因素導致了洛杉磯地區的崛起。

美國現在農業人口 2%,產值 2%;工業人口18%,產值23%;服務業人口80%,產值75%。
中國現在農業人口34%,產值10%;工業人口30%,產值47%;服務業人口36%,產值43%。
不僅美國的產業結構如此,日本、德國也類似。
這數據說明:
1、擔心農民都進城了沒人種地的人可以歇了。當一件事情有利可圖的時候,不用擔心沒人干。
2、中國現階段剛剛完成農業→工業的產業轉型,下一階段的重點必然是工業→服務業。
3、農業整體生產率還是太低。中國每個農民創造的農產品價值是英國的10%,美國的8%。農業生產率必然會在現有水平上繼續提升,然後繼續釋放大量人口進入工業、服務業。

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城鎮化」就是繼續推動農業→工業,釋放結構效率。
我國現階段城鎮化剛越過50%。當一個國家城鎮化率30%→50%,城鎮化率會加速;當一個國家城鎮化率50%→70%,城鎮化率會減速。
說一下三個詞:

內需:內需不足是因為生產高於消費。之所以這樣,一是因為剛才討論的劉易斯拐點之前,每個工人的產值大於收入水平,於是多出來一部分價值變成儲蓄或者再生產;另一個原因是農民→工人的過程僅僅是勞動力的轉化,而不是整個家庭一起城鎮化,因此導致消費不足;最後一個原因是政府不為農民工提供基本的福利包,導致農民工必須維持高於城市居民的儲蓄率。2012年外出農民工家庭(家庭共4人,2人外出務工)的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當於2005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擴大內需就是解決這三個問題。
劉易斯拐點2004年左右已經到了,所以不用政府擔心,企業自己會給農民工漲工資。
勞動力城鎮化而不是家庭城鎮化,解決方案就是促進家庭城鎮化。
基本福利問題,提供基本福利包。
以上三點就是促進農業人口轉向工業人口的手段。但是,中國的紐約是北京、上海、香港,芝加哥是深圳、蘇州,洛杉磯則分散北上廣深處於萌芽狀態。所以,所謂內需的手段,適合已經工業化的北上廣深地區。

增速:農業→工業的過程,因為工業生產率增速較高,所以GDP增長率也較高;但是工業→服務業的過程,因為服務業生產率增速較慢,所以GDP增長率也低於前一階段。這也是為什麼現階段定的GDP增速會低於前些年。慶幸的是,中國地廣人多,對全國而言,這兩個過程會同時出現。所以,現階段的增速不會是大問題。

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是個偽命題。當一個國家某個產業的生產率低於世界水平的時候,不存在所謂安全。比如朝鮮的國防工業的生產率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個時候就不存在所謂國防安全。當中國的糧食生產率也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時候,中國也不存在糧食安全,這種安全是虛幻的。只有強者才有安全,而強弱是一種相對概念。18億畝一方面降低了土地的供給,另一方面延緩了糧食的勞動生產率提升。

而美國的郊區化是因為城市帶來的收益高於其成本,最開始富有的城市中心人口開始搬遷到近郊,隨後中產階級開始跟風,接著富有人群開始搬遷到遠郊。快捷交通系統、企業規避城中心高地價的而進入郊區、黑人對城中心的佔領,這三個因素促進了美國城市的郊區化。郊區化不斷持續,富人越來越遠,郊區化越來越嚴重。最後,大城市開始合併為大都市圈。結果美國不存在所謂城市與農村,只有大都市圈和非大都市圈,因為其城市化率已經接近100%。
郊區化是出現在工業→服務業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現象。

題主描述的這種「在城市周邊的農村建設類似於衛星城的社區。這些社區的目標群體一部分是當地的農民,但是更多的是附近的城市居民」現象,和美國的郊區化完全不同。
這仍然是農業→工業轉型的現象,也就是城鎮化過程。政府以販賣升值的土地為支撐點,將農民集中起來,多出來的土地,一部分低價賣給工業企業,引導農業人口進入工業企業,將其轉變成工業人口,政府從工業企業得到長期稅收(賣給工業企業的土地出讓金中央政府得到75%,地方政府得到25%,所以地方政府要低價甚至以不夠抵消平整土地和鋪路的價格出讓工業用地,以吸引企業)。另一部分土地高價賣給房地產(比如萬科)、商業開發企業(比如萬達),從而得到收益(賣給商業企業的土地出讓金中央政府得到25%,地方政府得到75%,所以地方政府高價出讓商業用地)。商業土地出讓金是初期平整土地、道路鋪設等基礎設施、拆遷等費用的大頭。地方政府在工業土地、商業土地的出讓價格的不同,是稅收分配模式帶來的有趣問題之一。
至於政府為什麼要選擇城市的郊區來開發,這是因為城市中心地區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供開發,或者拆遷費用太高。一般情況下,征地拆遷補貼費用占所有土地出讓金的50%以上。

至於底特律,大學文憑以上的人口少之又少,強勢的工會阻礙了汽車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美國政府嚴禁壟斷導致美國汽車企業在繁榮時期不敢佔有全部市場份額甚至故意引入敵人(有點類似微軟害怕被告壟斷,所以支持蘋果1億美元,結果蘋果緩過勁來,在音樂、手機、平板等領域打得微軟滿地找牙)、黑人佔據城中心等很多原因,導致底特律工業→服務業轉型失敗。歸根到底,城市轉型的核心問題在於融資。以地鐵這種城市化最典型的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融資是城市轉型(=產業轉型)最重要的問題:北京建地鐵,1號線政府出全資,從1989年-1999年,耗時11年才修建完成。後來,北京政府引進內地資本公司、香港資本公司,採用DBFO、PPP模式,將地鐵的廣告運營權、票價收入、通信、地產等「出售」給內地資本公司、香港資本公司,才迅速地完成了4號線、9號線的修建。
對城市而言,地鐵是一筆划算的買賣,但是融資模式決定了這筆買賣做不做得了。
同樣,底特律搞產業轉型,整體上,也是一筆划算的買賣。這筆買賣的收益,可以用來補償、培訓那些知識水平不高的產業工人,幫助他們勝任其他工作。然而,問題在於,這筆買賣的啟動資金非常龐大,耗時可能很長,利益分配也無法保證100%公平。短期(10年)而言,這筆買賣對底特律的產業工人而言,有賠無賺,但是這些產業工人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勞動生產率不高,除非有新技術爆發,使得當地汽車產業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否則不改革,只能拖著大家一起玩完。產業工人抵制產業轉型,也只能維持痛苦。
因此,底特律現在需要一大筆資金,用於「和諧拆遷」,然後「騰籠換鳥」搞服務業。

值得一說的是,中國所有城市的人口密度(均值,不是核心區)都低於發達國家。要想開展工業→服務業的轉型,人口密度太低是不行的。想以服務業為支撐的城市,地方政府必須改變土地供給政策,將「高住宅地價、低工業地價」→「高商業地價、低住宅地價、高工業地價」,否則沒戲。哦,當人均收入&>8000美元之後,商業地產會出現大發展,在政府土地出讓金的佔比中,取代住宅用地的地位。

最後要說說,城市化和城鎮化不是一回事。城市化是趨向於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城鎮化是小城市化。問題是,小城市的人均勞動生產率天然地低於大城市、超大城市。以中國的龐大人口,採用城鎮化這種低效的發展模式,顯然是資源不可持續的。無論大城市有多少缺點,小城市有多少優點,都不可持續。中國都必須走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之路,否則不僅中國受不了這樣的城市化,以現有科技水平,全世界的資源都會不夠中國人用。
想一想中國現在生產全世界近一半的鋼材、過去十多年中國使用的水泥比美國過去一百年還多等等,大概就能體會到中國的發展模式,效率必須第一。

亂七八糟地,就寫這麼多吧。主要數據和觀點來自剛看完的《城鎮化大轉型的金融視角》,但我對以上文字的負有全部責任。


先說郊區化
郊區化實際上是汽車工業發達以後,對城市的最大改變。汽車的出現,有效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半徑,同時,中產階級或者有產階級的大量出現,城市,開始了郊區化的現象。仔細看一下北京的攤大餅,背後的推動,其實就是這個郊區化的推動。換言之,郊區化的推動,是利益的推動。就城市本身而言,對於郊區化,並無訴求。但是,比如開發商的利益計算,比如城市管理者的利益計算,等等,這些都是出於利益的推動,而不是城市本身的訴求。

再說城鎮化。什麼叫做城鎮化,理想的狀態,是產業帶動公民身份的轉變。比如,從農民變成產業工人。

所以,城鎮化和郊區化,其實是兩個概念,而且,是有先後關係的概念,必然是城鎮化,然後城市化,然後郊區化。而不是通過城鎮化這個動作,讓某些地方來郊區化。


@宗立

我個人完全不能接受所謂的

「而這一屆政府力推的「城鎮化」其實是在順應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同時,試圖改善城鄉關係的一種嘗試。

「城鎮化」是試圖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將農業人口加速轉變為小城鎮人口的過程。所以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現為小城鎮的快速擴張和部分遠郊區域的大規模建設。 」

這樣的說法的。公民身份的轉變,從來都是有產業推動而不是有政府推動的。
我們現在的所謂城鎮化,並不是一種比較良性的自發的城鎮化,而是通過城鎮化來完成郊區化。

然後,「郊區化」是城市化過程中的高級階段,這個說法我建議你最好在仔細思考一下,城市,作為一個極具自組織特點的東西來說,郊區化是城市進化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階段,而不是高級階段,城市的進化不會停歇,任何階段都不是高級階段。


這個問題提的很泛,我推薦你看一下幾篇文章吧,相信一定會對你有幫助,1厲以寧點題中國城鎮化,這個提出了一種中國城鎮化的思路,即:城鎮化=老城區+新城區+新社區 2,中國城鎮化要防止歐美陷阱,分析了中國城鎮化與國外的區別 3,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城鎮化政策。

希望對你有幫助。


城鎮化的前提,是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高效利用。

中國的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利用如何呢?。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4 小時前

我國的城鎮化剛進行了一半,城鎮人口之前十多年和往後的幾年都會有明顯的增長!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搞房地產!

城鎮化本是一種工業經濟集約化以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更高,從而形成人口的集中聚集的效果,才有集約化。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把城市規模直接攤餅,根本就沒有工業經濟的集約化效率。而是工業經濟被房地產市場捆綁。

2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路過deep回復爵士貓 (作者)13 小時前

國外是經過工業革命工廠缺少工人,圈地運動把農民轟進城,中國是運動式的造新城,先把人趕進城,再解決就業!中國的城鎮化太急功近利肯定是不健康,但是對題主的問題:十年內的房價沒有太大影響!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2 小時前

中國就是用城鎮化的口號,搞房地產。搞房地產本身是虛假的城鎮化,也就是蓋好了大宮殿,看的熱鬧壯觀,但是光有大宮殿,經濟本身水平還停留於未蓋大宮殿之前,,其後果你們年輕的一代要承受了。

=================================================================

經濟增長方式的國際比較與中國的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田春生

一、各類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路徑及其特點

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總是伴隨著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增長方式的不斷變革。而且,經濟 增長與發展的歷史性變革,通常都是由世界經濟中的某個或某些強國所帶動的。 從世界範圍看,以經濟持續而快速增長所帶動的工業化進程, 「成功的國家」大致有兩種類 型。前一種類型屬於經濟發達的「先行國」 ,即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後一種類型是戰後利用「後 發優勢」崛起的「後發展」的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 。在這兩種類型的國家中,一個國 家由經濟起飛到工業化的初步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時間不盡相同。 「先行國」的發達市場經濟 國家的經濟增長期,要比「後發展」國家的經濟增長期長得多,年經濟增長率也低得多。在「先 行」的發達經濟國家,例如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粗放增長為主要方式的經濟增長,其經濟增 長期持續了大約 100 年的時間。自 19 世紀後期起,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國家,就開始向集約 經濟增長轉變。在「後發展」的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經濟的快速增長期大約為 20--30 年的時間。 日本自 1956 年到 1973 年保持了 17 年的高速增長, 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9.8%; 新加坡從 1966 年到 1984 年保持了 18 年的高速增長,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高達 9.9%;韓國從 1963 年到 1989 年的 26 年中,經濟增長速度高達 9%。之後,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與「先行」的發達 國家經濟差距大為縮小,相繼接近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

與「成功的國家」相比較, 「失敗的國家」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曆程, 值得人們加以研究和總結。一種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中央計劃經濟,其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是一 種以發展重工業為主導、是一種高耗資、壓消費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將不斷提高要素生產率這一 至關重要的因素棄而不顧。而且,由於「資源有限性」這一基本的經濟原理,即使粗放型的高速 增長也難以為繼。最終結果是:經濟增長的逐年下滑,經濟衰退和幾近崩潰。另一種是拉美國家 的經濟發展方式,其基本問題是:戰後,所有拉美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僅僅提高了 1 倍多,在人均 GDP 的增長率和增長速度方面,拉美國家大大低於東亞國家。特別是在 80 年代,拉美國家陷入 了 30 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被稱為「失去的 10 年」 。

根據經濟增長的方式、路徑和基本特點,這裡分別闡述「成功的國家」的經濟增長。

(一)美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增長及其特點 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歷程相對較長。而且,各國經濟進入高速、集約經濟增長的時 期也不盡一致。在本世紀初,這些國家經濟增長中的科技貢獻率只有 10%--20%。當時,美歐發 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一是,工業經濟的增長依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二是,農業經濟的增 長憑藉開墾擴大可耕地和增加勞動力;三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的增加。據統計數據,在 19 世紀的 50— 70 年代的 20 年中, 工業生產和鐵路建設迅速發展, 其中美國增長了 3 倍, 法國增 長了 2 倍, 英國增長了 98%。因而,在本世紀初的 1900 年到 1913 年,世界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 顯著提高,達到了當時的最高記錄—4.2%的增長率。但是, 工業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本的凈投入和 勞動力的增加,總和要素增長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份額仍然較低。直到 50 年代之初,美歐的 經濟增長在效益和質量上得到明顯提高,科技貢獻率上升到 50%左右。在 1865— 1914 年期間, 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總增長率高達 20%,勞動生產率年平均提高 1.6%。從生產率方面看,美國經 濟的迅速發展是在二戰前後這一段時期。據美國政府總統經濟報告的數字,1889— 1937 年期間, 美國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 1.9%;1937— 1973 年期間,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 3%;1973— 1989 年。在 1973-1989 年,美國生產率出現生產率滑坡,這是因為美國的

服務業在經濟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高,當時達到 74%。從國際比較的 角度看,在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國家和日本大大縮小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的時期,這個時期歐洲國 家在服務業方面的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服務業的人時產量平均每年提高 2%。 美國經濟是在 19 世紀中葉開始騰飛的。在這一階段,美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工 業生產迅速攀升。1894 年美國工業總產值佔到了世界產值總額的 30%,1865— 1914 年間,實際 國民生產總值上升了 6 倍,平均年經濟增長率為 4%;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 1929 年價格計算) 從 1874 — 1883 年的 263 美元,提高到 1910 年的 611 美元,超過英國而躍升為世界第一經濟強 國。②自此,世界經濟科技中心從歐洲轉至美國。二戰後,美國經濟實現了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 的經濟增長期。在此期間,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對促進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作用表現得尤為 突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 「發明和專利的指數式增長」是過去1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 力。 美國經濟: 「科技創新拉動型」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崛起的因素很多,而以下因素對於美 國從落後的殖民地國家轉變為世界第一強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技術創新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美國是一個富於創新和發明的國家,在長期 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它始終保持了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的國際領先地位。美國的科技創新建 立在:一是它源於強大的研究開發能力。美國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投資,始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 位。自 1960 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和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2.5%;其中,聯邦政府的開支約佔 48%,其餘為私人企業和學校等。而研究開發對於生產率提 高的貢獻率,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估計,在 1963-1992 年年平均大約佔到 0.2%。

二是重視技術改造。美國的設備平均折舊率已經由 10 年前的 5.8%,提高到 6.5%,技術改造的效益非常明顯。科 技創新和技術發明是美國生產率迅速提高、從而實現經濟騰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 2. 高新技術行業成為美國經濟的 「支柱行業」 以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為核心的高技術革命, 。 不斷推動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飛躍發展。90 年代,美國信息產業已經超過 80 年代的三大經濟支 柱:汽車業、建築業和鋼鐵業。④ 而且,美國高度重視用高技術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使傳統工 業得到較快發展。在過去10年中,美國的技術創新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新發明層出不窮。美國達到第一個100萬專利花了85年,而專利數從500萬增 加到600萬則僅用了8年時間。近年來,美國發明專利增加最多的是計算機、通信和生物技術 領域。第二,科技發明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發現,199 0年美國公司推出一項新產品需要35.5個月,到1995年只需23個月。1990年,一 輛汽車從概念設計到投產需6年時間,現在只需兩年。70年代,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中只有2 0%是新產品,到80年代這一比例已上升到三分之一。第三,技術進步使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 長速度明顯加快。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認為,當前, 美國技術創新浪潮的重要特點是信息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其表現是充分的實時數據大大減少了 生產每一單位產值所需的時間,同時推動了新產品的大量增加。新產品的生產又吸納了多餘的勞 動力,其結果是過去5年內提高了就業率,使勞動生產率增速大大加快。1980年至1990 年,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為1.6%,1990年至1998年則提高到2%。 近兩年,美國勞動生產率提高速度進一步加快,達到4.9%,成為7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個季度。 美國技術創新速度加快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大因素。 首先是美國政府高度重視對科學技術和人 力資源的投資。柯林頓政府執政以來採取了三大經濟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促進對新技術的投資。 為了推動發明與創新,柯林頓最近簽署了旨在加強美國專利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法案,並宣布對研 究與實驗項目的減稅期再延長5年。其次,美國的研究與開發投資大幅增加。據《研究與開發雜 志》預測,去年美國公司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資比前年增加了12%,今年將再增加10.6%, 達到1872億美元。加上聯邦政府和大學等其它機構的投入,今年美國研究與開發投資總額將 達到2662億美元,比去年增加7.8%。此外,美國公司有支持創新的傳統。分析家們認為, 美國公司普遍勝過別國公司一籌的表現之一是,注重扶持 那些處於早期階段的創新性公司。以 1999 年為例,美國的風險資本投資增加了1倍,達到了 400多億美元。據波士頓大學的塞繆爾?科塔姆和哈佛商學院的喬希?勒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 告顯示,1999 年,1美元的風險資本投資產生的專利比1美元研究與開發投資的「產出」多3到 5倍。① 3. 拉動美國經濟持久而快速增長的是工業製造業。1879 年,美國的第二產業已經超過農業。 到 1900 年,機器製造業已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獨立的生產部門;1929 年,美國的工業增長指 數達 88.3%,順利實現了工業內部的結構調整。重工業(以資本密集型為主)超過輕工業在全部 加工工業中的比重,一批新興產業如汽車、電器製造業迅速崛起,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部門。 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越來越顯示出,製造業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90年代美 國製造業的成就遠遠大於80年代。1992到1997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29 %來自製造業,使製造業成為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② 同時,製造業也是推動美國技 術進步的主要力量。統計顯示,美國全部研究與開發投資的57%來自製造業,其中來自交通設 備、電子和化學三個行業的投資就佔38%。由於大力開發和採用新技術,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 產率也隨之提高。自1983年以來,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了3.4%。進入90年代 後,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速進一步加快,1996到1999年超過4.7%,勞動生產率的 提高又進一步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增長。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表現在出口方面。1992年到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 的24%歸功於出口的增長。而在美國的全部出口總量中,製造業的出口佔62%。1985年, 美國生產的製成品中僅有約7%出口到國外,目前這一比例已接近15%。此外報告還說,美國 製造業的乘數效應,即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帶來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活動,也明顯大於其它部門。製造業每1美元的最終銷售額可以帶來1.19美元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而服務部門 只能帶來77美分。另外,每100萬美元的製成品銷售額可以支持10個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崗 位和6個其它部門的就業崗位, 而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每100萬美元銷售額雖然可以支持17 個服務業崗位,但在服務業以外的部門只能創造兩個就業崗位。     4.產權制度和企業家文化,成為經濟增長的制度保障。隨著私營經濟的發展大,美國政府 通過立法形式,對私人財產權和經濟利益進行保護,積極支持私人工商業,使得大批開拓性企業 家脫穎而出,成為大型和巨型跨國公司。一大批企業家和私人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實力增強,又拓 展成為大型世界性跨國公司,例如美國惠普公司、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等。美國的跨國公司在世界 上為數最多、競爭力最強,成為美國經濟稱霸世界的一個強大支柱。1999 年,在世界 500 強中, 美國的跨國公司佔到 185 家,這些公司大都是計算機、電信、證券等行業的跨國公司,而且美國 還不斷通過跨國購併和兼并等方式,加強其對全球市場的控制力。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內配置 其生產、銷售和研發體系,通過全球資產組合的多樣化和國際化,使其全球收益達到最大化。美 國企業和公司的發展壯大,與它的企業家文化有著直接關係,其有利於創業的融資體系和創業環 境,使美國成為高科技企業家成長的搖籃。  5. 美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相對優秀的人力資源。美國統一和以後的疆域拓展,使美國 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物質與人力基礎迅速擴大,從而導致生產規模和世界市場的擴張;同時,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 僅在 1865— 1914 年移民到美國的歐洲人數就達 3000 萬; 在移民政策上, 美國高度重視移民者的文化、科技和其它素質,把移民者能否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作為首選條件。 另外,美國還擁有一支龐大的科研隊伍和高素質的勞動力。美國勞工部的經濟學家預計,199 8年至2008年,美國新增加就業崗位的三分之一將由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來填補。 6. 長久穩定的社會和政治局面,對於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保障。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 政局一直保持穩定,政府將主要精力致力於經濟發展,迅速建立起統一的全國市場和工業體系。 在「一戰」和「二戰」時期,美國本土沒有戰爭,它反而通過出售軍火大發戰爭財;在歐洲各國 戰後恢復時期,美國又將自己的工業製造業向外擴張。應該說,這是美國工業化成長並走向成熟 的重要階段,這些因素是美國經濟經久不衰的基礎因素。


雞國和歐美的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的理解是:雞國的城鎮化就是瘋狂拆建等一系列基建來拉動經濟和投資,將NM手中的徒弟以低廉的價格強行Z去,至於原住民的身份、未來,沒有人去關注,所謂的帶動就業純屬扯淡,所謂的產業工人不過是廉價勞動力的美麗說法而已。雙方施政者的出發點和考量完全不同,所以結果完全不同


逆城市化在中國已經出現苗頭,但不明顯,未來是趨勢。
美國50年代開始,日本表現是城市群(跟中國三大城市群有可比性),歐洲如德國是最典型的逆城市化典範。
逆城市化的過程:郊區化,衛星城,田園化。
形成條件:1.中心城市地價租金成本過高,擠壓企業工廠外遷。
2.中心城市交通堵塞,居住環境惡劣。
想對應的3.郊區,小城市高速地鐵網發達。
4.城市間居民福利保障平等,沒有過大差距,教育,醫療資源完善,就業機會豐富 。
中國逆城市化障礙:1.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戶籍制度是最大攔路虎,說白了就是城市之間農民居民身份的不平等,表現在養老保障金的有無和多少,醫療保障比例的大小,教育資源的多少和質量的優劣,隨著國家蛋糕做大,國企改革的前提下戶籍制度的改革,這個差距縮小,最終向歐美髮達國家看齊。
2.根本原因還是全國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均衡,帶來人口就業,流動的不均衡,三大城市圈因為地理優勢,政策優勢,佔得先機,進入良性循環,反之是大部分二三四線城市的惡性循環。只有合理宏觀調控,發揮各城市特色,而不是惡性競爭,重複建設,才能慢慢縮小差距。
舉個例子,中國逆城市化就要類似東莞的城鎮發展:30多個鎮區各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差距不大,南城,東城,莞城雖是市區,但僅僅是市政府所在地,有一些寫字樓。當然東莞也有不足,也就不一一詳細了。


。。。郊區化並不僅是人都從downtown搬到郊區去住這麼簡單,這個詞主要用來解釋和描述美國的情況,你可以理解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變遷。在西歐和澳洲這種郊區化的現象並不明顯,他們也有獨具自己特色的城市空間轉型模式,比如巴黎就是downtown,澳洲很多『環』。

城鎮化呢,其實就是原來的城市化。通常我們說到這個概念,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戶口』從農村變成城鎮。。。另一種模式呢,就是土地的城鎮化,比如你後來提到的那個在城市邊緣建大型居住項目那種,只能算是城市擴張,可以算是『土地的城市化』,其實跟美國的郊區化很不一樣。


說了幾點死結,所以匿了。
針對樓主提出的題目,在中國,只有異,沒有同。
1、城鎮化概念的不同。中國的城鎮化這詞語,本身就是中國學者搞出來的東西,或者說現在我們所說的城鎮化和國外的城鎮化基本上是兩個概念。因為本身這個城的概念,中外理解就不一樣。外國城,鎮是一個單詞,而中國由於建制的不同,才有城市和縣鎮的區別和概念。
2、國外對於城的概念不一樣。國外有的人口規模達到一定數量就算城,比如美國,還有按照配套設施完善程度的標準來確定是不是城。而中國,人口再少,建的再爛,只要有建制,就算城。所以,國外許多城市比如美國可以說城鎮化是100%。這在中國很難理解。
3、戶籍制度的區別。國外沒什麼城市人口和農民的概念,或者說如果這樣稱呼也只是職業的區分,而中國是身份的區分。這也是早期中國城鎮化的弊端,把土地納入城市,農村人口納入城市人口,就算是城鎮化,帶來大量的拆遷,社會問題。當然,現在提出了新型城鎮化,在逐步改善早期的錯誤,比如如何打破二元城鄉結構(其實重點就是戶籍制度)等等,這是種進步。
4、土地制度的不同。上述已提,我國土地制度是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制度,這和國外私有制國家不同,所以,國外的郊區化說明的是一種自然發展現象,而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更多的表現為是一種政府行為。因為不同的土地,在中國管理是不一樣的,比如小產權房(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問題,更何況去談什麼郊區化發展。


國外的城市化和中國的城鎮化從專業概念表達都是一樣的,其英譯都是urbanization,但由於中國人對城鎮有特殊的情結,因此一般稱為城鎮化。
首先要說明城市的發展有很多階段,郊區化就是城市化進行到後期的一個階段,主要指的是國外一些國家由於之前的市中心人口集聚太多,交通擁堵,由於發展較早其內部基礎設施也老化,整體環境變差,導致城市內部一些人們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環境,於是向相對環境較好的郊區搬移。並且市中心往往地租高,這也導致很多企業也往郊區搬移。人和企業的向郊區遷移導致了內城的空心化以及郊區的發展,這就是國外的郊區化。

其次我們國家的新型城鎮化也很好理解。首先要說城市化有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可以同時也可以有先有後),第一個是主要是指景觀的轉變,就是原來一片大荒地變成了城市的高樓大廈,當然還包括人不斷的往城裡遷移和非農活動的集中;第二個階段指的是城市文化被人們接受,或者人們生活方式轉變為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即一個表面的轉變,一個本質的轉化。
我國新型城鎮化就新在強調後者,本質的轉化,具體表現在企業升級轉型,城市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等等,並不追求表面上城市行政面積的擴大(我國很多城市2000年那會不斷的撤市設區,就是在擴大行政面積),除此之外,還著重關注農民問題,就是農業的現代化,農民生活提高等。
如果不考慮國家政策調控,只考慮城市自發的情況,我國也一定會經歷郊區化的這一過程,因為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階段,但是表現形式和內部促使的動力機制一定和西方的不一樣。。
批評指正。


美國居民區對於附屬設施的計算是以開車十五分鐘來計算的
按照美國那近乎無人區的路況這個範圍一個超市能供應20km的範圍


一個是先建立城鎮,再去補充應該有的基本硬體軟體,是人為的建立;另一個是自然形成,慢慢擴大規模同時硬軟體跟上,是自然形成。


推薦閱讀:

有哪些城市規劃設計是超前的?
北京人口沒有上海多,而且面積也比上海大。為什麼北京的交通狀況和生活環境如此擁堵和擁擠?
在已經確定周邊商業體量供應過量的情況下,如何確定項目的商業體量?
如何理解海綿城市的概念?它在城市排水防澇建設中可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城市群是一種什麼樣的空間發展理念?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TAG:經濟 | 城市規劃 | 中國經濟 | 城鎮化 | 土地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