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貴州在全國長期處於落後地位?

貴州從明代開始屯田成為省級行政區劃,至今也600年了,新中國成立後,也經歷過大三線建設。但是在全國長期處於落後的地位是不爭的事實。我能想到的是沒有平原支撐,地區封閉交通不便,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明顯原因?


貴州人。

客觀核心原因——交通沒有之一。而為什麼交通不行,是地理因素。

為什麼是交通,因為貴州交通實在是太糟糕。地理原因是主要因素,多山的情況和荒漠化導致在這裡修一條高速公路往往要花費在北方平原地區幾倍的成本和時間。目前來看,貴州省內的交通網路主要還是依靠二級公路。有句話叫做「要致富先修路」,路都沒有還談什麼致富,我出生在緊靠重慶的一個小縣城裡,在遵義長大,無論是從各類經濟指標還是直觀認識來看,這裡都是除省會外貴州最「發達」的地區。然而,我老家那個小縣城,現在都還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和鐵路。而那個小縣城建在一個山坳里,不說四面,十面都是山!修條高速路意味著要打無數的隧洞,修無數的高架橋,然後就是大量的資金和技術,這些東西貴州都沒有。而樓上提到的銅仁市,到現在為止省會貴陽到銅仁沒有直達的火車,要五個小時的火車到銅仁一個小時車程的玉屏站下車轉,而另一個地級市畢節,也沒有直達的火車,我的認知中是要坐4到5個小時的汽車。省會貴陽到這兩個地方公里數並不是很遠,這在沿海和北方是不可想像的。交通不行的劣勢大家都知道,實在太多,各種成本增加,要發展實在很難。實際上貴州的自然資源礦產儲備旅遊資源氣候環境堪稱全國拔尖,可奈何交通限制了太多發展。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服務業發展受限,產業都沒有就不用談結構了,這相當於先天不足,你一個瘸子怎麼和正常人賽跑。參見下圖,分別是同比例尺下貴州,長三角,河南的交通網路圖對比以及貴州鐵路網路圖。

而地勢帶來的劣勢,除了修路,就是要搞其他建設往往也比平原地區困難,連修個房子都要先炸山,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再者農業發展受限,在這種地理條件下,想要發展規模化種植非常難,到處都是梯田,而現在相比於收入微薄的在家裡種田,貴州農民更願意去廣東打工,這就導致了勞動力也不足了。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現在是要規模沒規模,要小農不小農,田地荒廢村寨人空的尷尬境地,貴州的第一產業中,除了煙草業和茶葉有點起色外,幾乎是看不到什麼成績。

民族情況複雜,這個問題如今已經快是一個偽命題,不過在過去還是目前仍然制約著本地經濟發展,說一個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老家縣裡很偏遠的一個鄉鎮有一很偏遠的苗寨,幾十公里的路程,要開車走上四個小時,那裡的人都是生苗,不和外人通婚,很多人不會說漢語,而用現代社會的思維,那裡的居民蠻橫不講理都是法盲文盲,對於外界的東西一味拒絕,所以實在太窮太落後,沒有人願意嫁到那個寨子,至今連電都不通。而我老家那個縣還不是少數民族聚集地,這種情況我聽我那些黔南黔東南黔西南的朋友說起更普遍更具有代表性。


最後,主觀原因。
窮是一個惡性循環,越窮的人越是不思上進。貴州13年人均GDP全國倒數第一,貴州人在外地還聽不得別人說貴州窮,熱愛家鄉是好,可窮確確實實是事實。貴陽也好遵義也好,我看到的都是畸形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正在瀰漫著整個社會,可是很遺憾,也許是我見識淺薄,我沒有看到勤勞踏實的品格,反而是浮誇炫富成風嗜賭如命,對於不同的意見客觀的意見,也很難聽進去,如果說冒犯到貴州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想不僅僅是貴州人,在整個中國社會,觸到群體的痛處,不管對不對都會被群攻之,被問候的不僅僅是母親了。其實評論中也有人說,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貴州如今的貧窮與落後,貴州人自己確確實實是有很大責任的,不能什麼等著靠政府都靠幫扶。我想踏實勤勞上進才是貴州人戰勝自然脫貧致富的唯一途徑,而不是用憤怒和物質維護自己脆弱的尊嚴。不針對所有人不針對某個人,但不求上進確確實實是現狀。

而對於極一小部分高貴人士,我想說的是,貴州確實窮,可你們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智商不至於問一個貴州人我們是否騎著毛驢上課,看沒看到過汽車這種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壞的一面,而這個貧窮落後的地方仍然有很多值得你來感受的美麗景色和瑰麗文化,淳樸善良熱情好客不只是旅遊廣告詞。這裡確實很窮,但這裡也很美,如果受夠了北上廣爆表的PM2.5,高企不下的房價,看不到頭的車流,歡迎你們來我們貴州感受一下青山綠水悠閑生活,知乎上的討論環境還是很好,主頁君昨天把這篇發到微博,一些人連看都沒看就開始反駁開始亂噴,真是無語。
(有不足之處望各位指正,謝謝)

更新:原文作於2014年年初,截止2015年年末,貴州將完成「縣縣通高速」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同時在此期間,貴廣高鐵已經通車,多條連接重慶四川等地的高鐵建設也已經展開,交通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


貴州之所以落後,拋開山地較多、交通不便等客觀的自然原因,人文社科方面的因素,據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因素:

歷史上,貴州地區就屬於地處邊陲的遠儒文化區,存在被以中原為中心(「逐鹿中原」)的儒家文化邊緣化的傾向。

△圖為影視作品《琅琊榜》中謝玉要發配黔地,對「黔地苦寒」的描述

在古代,一些貪墨、昏庸官員貶謫或發配邊地,不乏前往貴州「煙瘴之地」,試想,古代貪官、昏官治下的地區,能有多大發展?因此不排除長期以來積貧積弱的因素,基礎薄弱,有點輸在起跑線上的意思。

二、政策因素:

服從國家「先富帶動後富」的東、西部產業政策,基建、交通等公共設施,在一段時期內,從政策和資金上,相對而言,對東部、沿海地區都有所側重。

三、民族因素:

貴州屬於多民族共居的地區,人口因素錯綜複雜,需要花費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維護民族團結,為國家統一穩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而資源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排除顧此失彼的可能性,更進一步,是否存在《商君書》中「弱民之術」的可能也是值得思考的,如此,經濟上自然會有所遜色。

四、人才教育因素:濃烈的社群主義、反智主義

「人才不願來,來了留不住」

部分貴州人太過於「淳樸善良」,缺乏競爭意識,不大願意承認精英主義價值觀,甚至有意忽視社會分層。

這也可能是長期貧困落後的一個結果,人的本性使然:羞於面對或承認自身的不足或缺點。這樣的結果與原因相互作用,交互加深影響:

客觀上貧困落後 → 被人嘲笑處在底層 → 主觀上反感這種嘲笑 → 主觀上開始否認自己貧困落後 → 謊言說一千遍,連自己都信了(主觀開始發生變化) → 我和大家都是平等(均)的,沒有什麼金字塔階層,也沒有什麼上層、中產和底層 → 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 客觀上導致進一步的貧困落後

導致了習得性無助,類似於所謂的「破罐子破摔」:我雖然窮,我雖然落後,但我看不見,我認為我就和你們一樣,我就不落後,大家都是平等的 → 滋生「夜郎自大」的氛圍

坊間甚至有人十分厭惡他人談論高層、中產、底層這樣的字眼(這樣的人,要麼把自己封閉起來夜郎自大的可憐人,要麼是心口不一想要通過平等來掩飾競爭殘酷的腹黑者)。

經濟文化等方面處在全國省市排行的後列的事實,在全國各省市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這是客觀的,需要時間去改變,但在主觀上,如果也刻意否認自身位於後列這樣的事實,就會模糊視線,不思進取,看不到階梯的存在,又怎麼會去攀爬去進去呢?都不承認自己有不足,又怎麼能去改善不足呢?都把缺點當優點,又怎麼能改正它呢?

基於這種偽平等(真正的平等是機會平等)的、不願正視階層、怠於劃分等級的社群觀念,衍生出的其他方面也會一以貫之:碩士、博士來了,無論是待遇、還是發展空間等方面,都與專科、本科沒差別,或相差不大,自然就吸引不到人才。

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要想從內因上解決貴州的貧困,十分重要的途徑是從文化、從社會環境上發力:正視落後,正視底層,承認階層,強化等級,強化競爭,知恥而後勇,知落後而趕超。

看得到階梯存在, 才會懂得去攀爬。

反智主義,雖然在國內很多地區都存在,但在貴州部分社群中,風氣尤甚,具體而言有諸多表現,如比較典型的,「人才在學校學到的是知識,和實踐中的行動相去甚遠,需要所謂的『磨練』 」。

要磨掉人才身上的尖角,打磨「圓滑」,實際上,這種所謂的「磨練」,害人害己:

導致很多人才在低層次的大染缸中,將自己無論是性格中的優點、或是專業上的長處、乃至於自我認知上的信心,很大部分抹殺掉,換來一個「入庖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同流合污的唯唯諾諾者,更有甚者還想讓國家的教育來背這口黑鍋,膽敢反詰問道「中國教育怎麼了?」

這在本質上是以一種江湖草莽的叢林匪寇習氣,對正規系統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進行扭曲和捏塑,類似於「再教育」,可以看作是「民科」「民粹」、「偽科學」對真正科學的反撲和復辟。

所謂的「磨練」,一無可量化的標準(如文憑、資格證書等),二無可嚴格執行的考核制度(如嚴格的考場紀律、級別等級),很大程度上是唯上級領導意志是從,取決於領導個人因素,說你不行,你行也不行,依賴上級領導的個人意志,這時,如果遇到的上級領導水平有限(而且這種概率很大,在官本位濃重的環境中,很多領導考慮的不是怎麼用自己的許可權為員工做好服務保障等工作,而是想著怎麼管理、怎麼施展權威),則珠沉滄海。

很多人才,在這種毫無可量化標準、還不足以高到磨練自己、還不夠資格磨練自己的社會環境中,逐漸被同化,庸碌化,丟失掉灼灼的才智,從而導致,性子清高的人才自然是留不住,性子溫婉的也將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如此,惡性循環。

近年來,貴陽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念,亦不排除有改善這種反智氛圍的考量因素:認知(知識)與行動(實踐)相統一,知在前,行在後,以知引導行,使「行」逐漸趨同於「知」。

五、文化因素:

在貴州部分地區或行業領域,諸如酒文化、麻將桌「經濟半小時」,賭博,喜好吃請、大擺筵席等不利於現代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落後風俗,仍然有較大的生存空間和土壤。

此外,官本位、世故人情(農村熟人社會的影響)等觀念深厚,缺乏規則意識、競爭意識,重吃喝看眼前等短期消費開支過度,在教育、不動產等方面又缺乏長遠的投資心態,凡此種種,不妨視作社會、文化之弊病。

另一不得不提的具體方面,可以從貴陽作為貴州省省會城市的首位度說起,貴陽的城市建設,有目共睹,近些年來稍微加快了一些進度,但其在本省的首位度,相比起相鄰省市,如成都之於四川,相差甚遠。

要想改變,需要明白這樣的道理:「處處布防則處處不防」。只有資本、人才等資源集約化,才能夠避免資源分散造成浪費,有限的資源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大概只有集中資源建設幾個城市集群,例如黔中、貴陽都市群等,以省城形成旗幟效應,培育陌生人社會,改善熟人社會鄉土社會帶來的種種弊端,從軟實力上構建現代城市、都市典型,讓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逐步演進至理性人格,講效率和能力,而不是講關係講人情,移風易俗,早些把那些束縛社會發展的桎梏和「心魔」徹底否定,把那千百年的罈罈罐罐給打碎了,才能談得上真正的進步。

延伸閱讀:

貴陽到底哪裡好?

貴陽的4點變化,讓我看到這個城市的希望

2017年適合買房嗎?一、二三線城市分開看

2017樓市最新正能量:房地產稅vs自動續期?

------------------------------------

本文為貴陽小數據(公眾號:allguiyang)原創文章:貴州落後的5大社會原因?


很簡單,我們先來看看,「富」的地方因為什麼而富。

1.交通便利
最典型的就是武漢和鄭州,武漢號稱九省通衢,鄭州是中原重鎮,地處中部,平原居多,四通八達。武漢還有兩江水運,這在現代來說並不算太大的優勢,但至少30年前,這個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2.沿海經濟
中國最富的地方在哪?答案,東南沿海。改革開放以後,沿海地區貿易發達,新的企業,新的技術,優先往東南沿海匯聚,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

3.歷史沉澱
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句話用來形容西安再好不過了。西安屬於西部,不靠海,交通也不算方便,也沒什麼政策照顧,但目前gdp排名依然在全國城市的30—40位。這就是歷史沉澱的功勞,西安原名長安,歷史我就不多說了,懂點常識的都知道。有人可能認為,歷史沉澱太虛,沒什麼鳥用,那麼我告訴你,歷史沉澱能帶來什麼:首先是人口,其次是教育和思想,第三是傳統行業的發達,最後是城市規劃。這些都是歷史沉澱帶來的。

4.政策扶持
最最最大的典型就是深圳。從小漁村到gdp全國第四的神話,都因為某人一句話。要說深圳也屬於東南沿海,交通也還算方便,但如果沒有政策支持,能發展這麼快嗎?再說個不太典型的,重慶。雖然隸屬四川時,重慶已經是四川第二大城市,但比起成都,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然而現在的重慶gdp差不多等於一個半成都,同樣地處西部,同樣多山,即使有兩條江的水運,也無法擺脫交通不便的標籤。直到國家西部大開發,把重慶作為一個切入口,設為直轄市,這才推動了重慶發展。

那麼我們看看貴州有什麼呢?沿海?沒有。

交通?別開玩笑了,貴州的路一半橋樑,一半是隧道,全國交通條件最困難的地區之一。

歷史?唐朝以前幾乎蠻荒之地,唐朝以後有點歷史的也就遵義和貴陽。

政策?什麼政策?西(si)部(chuan)大開發?說了這麼多年的西(si)部(chuan)大開發,其實開發的也就四川和重慶,雲南和貴州享受到西(si)部(chuan)大開發那是2010年後的事情了。

什麼都沒有,怎麼不窮呢?

不過目前貴州gdp增長率全國第一了,gdp排名也超越了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甘肅、海南。遵義和貴陽進入了全國gdp100強,也在慢慢發展。選擇回貴州的高等人才越來越多(我在遵義工作,上司就是牛津大學雙學位碩士,遵義人),我相信貴州會慢慢變好的。


貴州窮,因為不靠海、不靠大江大河、95%都是山區,所以自古就沒富過
在中國,山區跟平原的經濟差距動不動就是5倍10倍
連廣東也這樣,珠三角平原地區的收入是粵東山區的5倍以上
山東同樣,最窮的地方都分布在多山地區
.
貴州省,2003年汽車銷量幾萬輛,2013年,暴漲到20多萬輛
最近3年,貴州省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在中國排名前三
這是中國政府在貴州大力改善交通,猛修高速公路的結果
要想富先修路,至理名言!
交通便利了,經濟發展有錢了,就有了教育,就有了見識,就有了文化
這都是連帶派生出來的。
.
上面有人說,同樣是山區,為啥雲南不窮啊!
呵呵,在全國來看雲南一樣是很窮啊!
中國人均GDP倒數前三名,貴州,甘肅,雲南!
...
我今年看到的是印象里一直是中國最窮的省份貴州,
坐車到農村,一路上都是高速公路,
兩邊的農村家家都是最近十來年蓋的三四層小樓,
我在婁山關腳下的小鎮,看到的小學,居然擁有塑膠跑道。
貴州別的地方我不知道,
但在貴陽、安順、遵義這個片區的生活水平,我認為達到了廣東2000年左右的高度。


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


這個,用地質的知識來解釋,貴州是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的地區,岩溶地貌佔全省面積的62%,岩溶地貌很簡單,就是這個地方是石灰岩很多的地方,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這中物質在有水,水裡有二氧化碳的情況下,會分解形成碳酸氫鈣溶解,條件改變後這個反應是可逆的,導致土壤貧瘠,可利用的土壤面積很少,貴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沒有水,沒有田,這個地方的生活就艱辛很多了,很多邊遠的山村喝水都是問題,能不窮嗎。而且這樣的岩溶地貌對於土木工程建設也是有一些挑戰的,比如有人提到交通的問題,岩溶地貌的特點在工程地質上就是經常產生病害,比如塌陷等等,再加上山多就為交通的發展設置了諸多障礙。從這幾點來說,田少,水少,工程開展麻煩,這些問題應該導致這個地方生活的人比較困難,在我們中國以往的農業興國的時候它不可能發展起來,所以發展的速度相對就慢些。不過現在看到有好多人開始發展當地的產業,希望它越來越富有吧。我這也是在地質方面的一點點簡單的想法,正確與否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一個回答說,【從歷史的長期觀點,現在在工業化中落後不是壞事,資源和環境是存量財富】,有些不一樣的看法。

怕引起誤會和爭議,跑題,所以在自己的自留地,單獨延伸開去說一下。

首先,個人傾向於一個觀點,就是,不能總是以「為後代謀幸福」作為理由和借口,犧牲當代人的幸福。從虛無的角度來說,【太陽】的壽命可達100億年,但是總歸是有燃盡的一天,是不是因為這樣,我們就放棄追求更幸福的生活,一代代人坐等到末日來臨呢?

後代人的幸福固然重要,但是當代人的幸福,決不能以此為借口,就犧牲和罔顧。

按照這種所謂的「歷史長期觀點」來看,是否說西藏、青海因為有資源和環境作為存量財富,所以將來他們就一定會大逆襲呢?按照我的看法,在可預計的未來,西藏、青海會繼續處於相對落後,長期的落後。

第二,今天我們常常說到「拼爹」。起點不一樣,確實差異會很大。如果每一代貴州人都想著,無所謂,我有環境和資源,作為存量財富,早晚會崛起,那麼貴州只會更加處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果這一代的貴州人,已經有人意識到了地區的貧富差異和落後,卻依舊不想辦法為將來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那麼題主的問題,也許100年後,依舊是個問題。

說說香港。香港真正的經濟大騰飛,是六七十年代開始的,香港什麼資源都沒有,偏偏還那麼多人口,但是香港人那時候真的很吃苦,很奮鬥,把【人】這個要素,發揮到了極致。當然你會說香港臨港,這個確實是先天優勢,但是貴州作為一個【省】,這麼大的體量,這麼多的資源,在先天上,並不輸給香港,我想貴州確實需要反思題主這個問題的。

如果這一代的貴州人開始努力奮鬥,想辦法,拼努力,善用資源,就算暫時落後,下一代人,將會在一個教育更好、財富物質基礎更厚的底子上,往前發展,存量資源再多,用不好,永遠是存量,而不是真正的資源。何況,資源本身在各個發展時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現在回頭去看,核電、太陽能、風力、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在過去是想像不到的。

發展問題,永遠是謀劃在先,努力在後,跟著大趨勢走,但是如果甘於落後,覺得有存量資源,下一代就一定會睡著大覺坐等逆襲,大概是最可怕的吧。


作為一個身在廣州的貴陽人,對於貴州的貧困卻發展困難重重,可以說是有深刻體會。

之前看過一篇叫做《貴州,誰為你哭泣》的日誌,基本把貴州從新中國成立發展至今的問題分析了個透徹。些重點片段上來,權為題主參考。

1.機遇之困——有多少機會可以重來

    三年困難時期,湘渝鐵路擬從銅仁過,遭到當政者極力反對,怕把銅仁的糧食拉出去給外地人吃了。他老人家那一拍板,導致黔東發展整整被耽誤了半個世紀!

    回顧歷史,貴州其實曾經錯失不少機會。
    探究貴州落後之因,幾十年來人們總結的原因不下數十條,其中兩例非常典型:一是煙酒產業的兩次重大決策失誤;二是整體推介方面的弱勢。
    歷史上,貴州擁有煙(捲煙與烤煙)、白酒傳統優勢,八十年代初,全國十大名煙中,貴煙名氣遠甚如今紅極一時的紅塔山;八大名酒中,茅台、董酒領風騷。但如今,貴州煙比不上雲南,酒比不過四川。談及這段起伏,貴州官員及企業界人士唏噓不已。
    八十年代初,國家一筆巨額技改資金擬投給貴陽捲煙廠,但有一個條件,地方財政需配套數億元。由於態度不積極,這筆巨資被雲南『吸』走,玉溪捲煙廠這個『小弟弟』十年內迅速超過了『老大哥』。統計表明,一九九九年,貴州捲煙產量一百八十八萬箱,佔全國的百分之五點八,但只相當於雲南的百分之三十一,也低於河南(二百七十五點八萬箱)、湖南(二百三十七萬箱)、山東(二百二十七萬箱)。
    九十年代,中國白酒的第一個A股上市指標眾望所歸地『判』給了國酒茅台,但據坊間傳,當時部分人比較謹慎,認為國酒得保持獨特風味,不宜熱炒,況且市場融資後,投資的新方向也沒有考慮好,結果,禮讓給四川的五糧液。五糧液集團在證券市場上長袖善舞,產值銷售量快速膨脹,現已是茅台的十餘倍,市場的高佔有率,使五糧液開始衝擊茅台的國酒地位,甚至喊出了『國酒不能搞終身制』的挑戰之聲,黔中之地一片嘩然。
    此消彼長,貴州白酒工業優勢風光難再,一九九九年七點六萬噸,只佔全國的百分之一點五,相當於雲南的百分之三十五、四川的百分之十二點五。
    貴州各界人士還不無憂慮地提及,昆明有世博會,舉世皆知,奇花異草強勁帶動經濟;廣西有山歌節,這邊唱來那邊和,外資湧入似清江水。反觀貴州,在全省整體推介方面就顯弱勢,仍在民族風情的老套上打轉。
    今天,貴州手裡這一張舊船票,能否還能登上發展的客船?

2 . 產業貴州的軟肋
    貴州將煙草、旅遊、酒業、葯業、能源等列為貴州五大支柱產業,但從產業現狀來看,和行業內對手相比都存在極大的差距。
    一雲、二貴、三中華,貴煙今何在
    在大多數的煙民心中.貴州並非煙草大省,但其「貴煙」的品牌卻名氣相當,一度似酒中茅台一般。
    大凡40歲以上的煙民,或者是煙草行業的老職工,都不會忘記曾經在煙民與煙草行業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一雲、二貴、三中華。這「一貴」,指的便是「貴煙」。「二雲」是指雲南的「雲煙」,「中華」排列第三。「一雲二貴三中華,黃果樹下牡丹花」,這句曾經在上世紀被人們口頭傳誦高檔香煙的話語,顯現出了貴煙、黃果樹煙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在缺乏品牌意識的年代,「貴煙」已經有了相當的品牌知名度和廣泛的品牌影響力。
    貴州的自然條件適於煙葉的種植。煙草傳到貴州,約在明末清初,貴定曾是煙絲生產的中心。1938年在貴陽引種烤煙成功,1939年在貴定大面積推廣,很快擴展到30多個縣,1949年產量達到5.95萬噸,居全國第三,與魯、豫、皖齊名。
    貴州烤煙種植面積佔全國15.44%居全國第二位,落後於雲南27.59%的規模。烤煙產量佔全國12.9%居於全國第三位。但與此對應的是,貴州捲煙產量僅佔全國5.31%而居於全國第7位。貴州在「兩煙」存在質量、結構、技術、品牌、效益等諸多問題。
    作為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的貴州煙草,歷史有過數量擴張的黃金時期:烤煙最高年產量1997年約達1400萬擔,幾乎佔全國正常年景烤煙收購量的1/34;捲煙在1996至1997年間全省產銷量實際保持在220萬至230萬箱的水平,1996年和1997年兩年,全省兩煙稅利約達50億元。
    隨著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貴州煙草1998年以後每況愈下,「兩煙」稅收連續幾年只維持在35億元左右,抵掉虧損額後只有30億元左右,在全省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遞減,由佔50%以上降至2001年的20%以下。到2000年,幾乎陷入絕境,成為全國煙草行業惟一一個「兩煙」雙虧省份,潛虧掛賬達80億元,資產負債率22%。
    近年來,煙草的高額利潤使東部各省市、各廠都在進行最現代化的改造,都在以國際最現代化的標準建廠。而貴州近年在技改上已無投入,如貴州第一大廠黃果樹煙草集團2001年竟無一分錢的技改投入。而且,貴州為維持生產,不斷把東部地區低檔品牌捲煙引進來生產,壓縮自己的品牌,為別人開闢市場。
    貴州煙草的發展起起伏伏。總的來講,因種種原因和環境,失去的機會比發展的實際效果要多。「一雲、二貴」始終未能實現,雲南年稅利多年超過300億元,貴州卻不到100億。鄰近的雲煙給貴煙一個不小的啟示。
    2005年,雲南煙草創利稅476億。2005年,「紅河」「紅梅」兩個捲煙品牌分別以128.1萬箱和126.3萬箱的銷量繼續佔據全國品牌第2、3名的位置。
    雲煙善於抓住機會,1958年上海一個私立煙廠(華美煙廠)在公私合營後進行工業布局調整中,被改為上海第三機床廠,不再生產捲煙,原有的捲煙設備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將之撥往雲南昆明捲煙廠。得知這一消息後,正意圖發展煙草工業的玉溪復烤廠,馬上意識到對於他們這是不可錯過的良機,玉溪煙葉復烤廠迅速向雲南省政府提出了在煙葉復烤廠基礎上擴建玉溪捲煙廠的報告,迅速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並撥款180萬元,作為建廠初期的第一筆投資,華美煙廠的設備也於報告批准後改調給了玉溪捲煙廠,這套設備成了玉溪捲煙廠得以建成的主要生產設備。
    相比較貴州煙草業,雲南煙草做了大量的調整工作、市場工作和產品創新工作,雲南省政府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甚至發出了「保衛紅塔山」的呼籲等等,工作極有成效的。雲南曲靖煙廠的「福」牌,會澤煙廠的「小熊貓」,紅河煙廠的「紅河」,都是當今國內捲煙市場的熱點、亮點,繼續保持了雲南煙暢通的聲譽,在稅利上,雲南始終保持著300億元的水平。

旅遊——誰記得貴州
    人們也許還記得「雲貴旅遊」這個詞,那時這個詞幾乎就是西南旅遊的統稱。一直以來,雲南和貴州是「系在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可如今,一個螞蚱起飛了,另一個螞蚱卻還在原地踏步。
    貴州號稱「公園省」、「旅遊省」,黃果樹是最響亮的招牌。當視角投向沿海,你會發現,貴州的「公園省」、「旅遊省」是多麼的弱小。
    貴州在旅遊產業上創造的價值卻遠遠與它巨大的資源潛力毫不相稱。根據國家旅遊局2002年統計的數字:2001年,北京國際國內旅遊總收入為人民幣1132億元,廣東為1260.83億元,而貴州只有81.46億元,差距十分明顯。即使和臨近的雲南(257億元)、四川(314億元)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來黔觀光的遊客主要集中在「貴陽-黃果樹-紅楓湖」一線;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很低,甚至還處於待開發狀態。
    短短几年,雲南旅遊的騰飛譜寫了彩雲之南的奇蹟。自'99世博會以來,雲南旅遊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率,而貴州僅相當於這個昔日兄弟的三分之一。
    就是跟周邊的一些城市相比,貴州全省的旅遊收入也顯得十分寒酸。2002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成都市的旅遊收入為6.03億元,重慶市旅遊收入8.56億元,貴州全省旅遊收入僅僅為1.8億元。
    在貴州流行一個詞——公園省,很多貴州人也以此自豪。公園一詞,老外讀做「怕客」。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公園」是個陳舊的概念,是當年過窮日子的時候,唯一可以去轉悠轉悠的所在。
    貴州美麗的女子如同貴州美麗的景點 「花開千百處,處處是美景」,但是,卻鮮有當選的「世界美女」和知名的世界品牌,這與貴州發展旅遊儲備條件的多少有關。
    貴州旅遊的人均消費在全國是21位,但是平均停留天數較少。我國國內和國際旅遊比例是7:3,貴州是94:6;按照人數來比全國是9:1,貴州是99:1,在總的結構中貴州的入境旅遊比例相對太少。現在貴州50%左右的客源來自省內,還有約20%的來自全國其他地方。
    黃果樹是貴州的驕傲,曾與雲南石林、廣西桂林、重慶長江三峽、四川峨眉山齊名,位列我國著名景區金榜。黃果樹風景區在歷史上曾創下過每年上億元的門票收入,可是現在呢?每年的門票收入已經跌到了三千萬元。而深圳市「世界之窗」在每年黃金周的門票收入就超過這個數字。
    黃果樹背後的原因竟然是「窩裡斗」。

尷尬的貴州茶

    唐·陸羽《茶經》里這樣說:「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1915年,都勻毛尖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
    1939年,民國政府中央農業實驗所實驗茶場落戶湄潭。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貴州各地先後發現野生大茶樹;1989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茶籽化石在晴隆縣筍家箐出土。
    這些事例,足以證明貴州是茶樹原生地之一,產茶早有盛名且歷史久遠。
    貴州絕對是一個可以出好茶的地方,卻只有一個都勻毛尖算是全國名茶,而且知名度還不是很高,總要讓人仔細想想,才能在隱隱約約中記起它。與龍井、碧螺春那樣的相比,總是處在一種很尷尬的境域中。今天,貴州的茶葉已經成為品牌殖民地,出好茶的地方出不了品牌,賣不了好價錢。只能任由外地茶商在貴州茶葉上貼上龍井、碧螺春的標誌賣上多幾倍的價錢。
    一流質量,二流包裝,三流價位,這就是貴州茶的寫照。
    歷史上,貴州有兩樣產品獲得國際金獎,一個是茅台酒,另一個就是都勻毛尖茶。茅台酒名揚天下,而都勻毛尖雖然是名茶身份,但聲勢上要遜色很多。
    貴州獨有的由海拔、氣候、土質、生態環境等因素構成的宜茶生長條件。每年三月到五月是春茶上市的季節,這個時候,許多茶商會不遠萬里奔赴貴州搶收新茶,其中包括茶鄉福建的茶商。
    貴州茶很香,是『味精茶』,一些茶葉零售商把貴州茶摻在其他茶葉里賣,可以賣到好價錢。這在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的茶莊,很多所謂的名茶實際上都是貴州茶,雖然標籤上並不這麼寫。有一種叫湄江翠片的茶,會被一些茶商轉手當作西湖龍井賣掉,價格可以翻幾倍。在茶葉批發市場,一斤湄江翠片的價格在60元至100元之間,而一斤西湖龍井,據說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元。
    一些精明的茶商,到春茶採收季節,會帶著制茶師傅來到貴州。他們包一兩個制茶廠收購當地的春茶,用自己的制茶工藝,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和能源制茶,產品以名茶的名義賣到外地,一季就可以賺幾萬元。有一個來自江蘇的私營茶商在貴州某縣包茶園制茶,其產品包裝就是西湖龍井。
    由於貴州的湄江茶與西湖龍井的工藝相同,外形一致,因此,湄江茶多以西湖龍井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事實上,真正的西湖龍井極其稀少。
    除了湄江茶在市場上經常以別人的身份出現外,貴定雲霧茶也是命運多舛。據說,雲霧茶外形與碧螺春比較相像,但在各種指標上,已經超過了碧螺春。每斤雲霧茶的市場價格是60元左右,而碧螺春價格卻在340元。因此,貴定雲霧茶在市場上常常以碧螺春的身份出現。貴州茶每年有2/3是以這種方式賣出的。
    雖然贗品的身份令貴州茶尷尬,但能混淆名茶的高貴血統,也足以證明其品質的上乘。
    貴州茶葉就這樣淪落為「商業殖民地」,陷入黔茶產業的困惑。


    貴州就這樣甘於默默無聞,而貴州人做企業似乎也是如此。
    貴州許多企業停留在生產經營的層面。沒有了品牌力量的支撐,即使是在白酒、煙草、茶葉、食品加工、製藥等具有地域優勢的產業上,貴州在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原材料基地:茶葉淪為「他人嫁妝」,貴州的很多品牌完全可以做成全國知名品牌,只是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品牌化意識,國內各大城市的茶樓里所提供的所謂龍井茶,一半以上產自貴州,這已是茶葉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英美煙草公司與白沙集團在貴州均建有烤煙種植基地,而貴陽捲煙廠在2002年與中國名牌擦肩而過;茅台鎮上近300家白酒企業坐擁美酒河———赤水河,卻僅有茅台一枝獨秀……
    在眾多企業都在實施品牌戰略的時候,貴州的品牌產品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據相關資料說:貴州缺品牌,更缺名牌。在先後經過國家工商局認證的上百件馳名商標中,貴州僅有「貴州茅台」、神奇製藥有限公司的藥物製劑商標「神奇」、三五三七製鞋總廠的膠鞋商標「3537」、西洋肥業的「西洋」商標入圍,而其中,也只有「貴州茅台」說得上有價值。

-------------------------------------------

哎哎,有些話發出來卻被警告不宜討論,那就刪除吧。

最近貴州的發展明顯已經快步許多,希望擺脫「貧困」面貌的一天早日到來吧。

全國城市gdp百強排行榜 貴陽GDP增量全國第一


貴州貴陽人,在外省上學,家裡經濟恰好能支持大學四年學費。
第一的答案在地勢交通方面說了很多,是一方面原因。但我覺得貴州人整體呈現出的不是勤奮踏實,有自知之明,會學習改變的樣子。一些高中同學和大學裡的老鄉經常會在朋友圈裡轉「貴州xx牛」「不轉不是貴州人」之類的消息…=_= 表示都沒有見過其他省份的大學同學轉過類似消息…

而貴州人一種病態的「愛家鄉」的現象也有人提到了:你不能說貴州不好!丁點兒都不行!貴州就是樣樣棒!你說她就是說我!絕交吧騷年! 每每和發小聊到家鄉,提到什麼貴陽哪裡哪裡不好,他們就會很激動地反駁我…

感覺說愛髒話也是貴州人的一大特質… 小時候在朋友家裡待的,他們的家長絲毫不會注意一下…(慶幸爸媽都不罵髒話)然後小時候因為小夥伴們都會說髒話,我不說就顯得不合群,嘗試說過,但是說不出口。(=_=為自己的文明程度感到驕傲呢)

老一輩的貴州人,或者受教育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盲目,且很難去嘗試改變。打工的時候遇到一個副店長,崇尚蘋果產品,卻連支付寶怎麼用都不想學。不是學不會,是 不!想!學!


覺得自己貴州人貴州人地說有點失了公允…其實我就是說說我看到的一些事而已…


最喜歡挖墳了。

貴州前途,不可限量。長期而言。

一、軍事工業聚集。舉例:無人機生產基地,貴州。
二、礦產資源富集。舉例:這不能瞎說,害怕黑衣人。自行查找即可。

川渝黔滇新藏甘青寧,及周邊輻射省市自治區。增長極,預期。

1998至2014,「西部大開發」第一期,主要以基建和政策為主,也可認為是風險投資期,A輪。

現在已開始加速了。

多少政治新星被扔進西部各地磨礪,以增厚未來履歷?懂行情的,煩請自己數。治理欠發達地區,稍微認真略使勁兒,最見功績。你還挑不出毛病。

將長孫們扔到邊疆扔去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是,風險略高,信不信基層幹部分分鐘架空你,山溝溝里出點啥事兒天知道。但一旦磨礪出來,收益也豐厚啊。與昔年扔去閩地打磨,如出一轍。

綜上,空間有一些。
但綜下,空間很大。

自己琢磨,我也不太懂。


政策,政策,政策。


您好,我是貴州仁懷人,看到這個帖子,不得不說終於有人開始關注貴州了,的確發自內心的高興。想我同學到外地讀大學,他說他是貴州人,有人會問,貴州在那個省。這情況的確讓人尷尬。
我認真看了作者寫的,可能作者已經很久沒到貴州來了吧。對於作者說的交通問題,貴州現在已經開始著手修改,貴廣高鐵全線將於今年年底建成全面通車。貴陽到重慶也在修高鐵。貴陽城內開始修輕軌,今年年底將可運行。貴州現在已經在大力改良自己的交通問題。雖然我們比不上很多大城市,但是現在貴州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很欣慰了。
第二,貴陽現在正在修建的貴陽國際經融城、大數據產業園等等各種項目,現在也在大力發展經濟一塊。因為現在我的專業是金融,看著這樣的局勢很樂呵。貴陽大學城也已經修建成功,貴州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陽醫學院、貴州師範大學等各個大學已經入駐大學城,校區現在也幾乎已經完工。學生已經入住兩年。
貴陽旅遊也在開始發展,目前我們看在眼裡的是花溪,花溪現在已經開始走向旅遊路線。各個旅遊區現在幾乎都在大力開發,包括現在新修建的仡佬文化旅遊區。
我說這麼多,並不是為了反駁作者,而是希望借作者平台讓大家都看見,貴州並不是過去那個不思進取,目光短淺的貴州了,他現在醒過來了,他現在雖然依然暫時排在全國之後,但是我相信,貴州一定能爬起來的。因為貴州有這個能力爬起來,貴州擁有的環境天氣在全國不說排第一但是一定排在前幾,他現在已經在大力發展交通、旅遊、經濟、科技。
最後,希望大家支持貴州,理解貴州,一起等待貴州這隻雄獅的崛起。


各位答主的回答都非常好,尤其是 @Luopei 的回答我覺得非常詳細。我在這裡就他的回答稍稍做一點點補充,說得不好請諒解......
貴州確實是人說「地無三里平」,高高低低全是山,對資源與工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Luopei 已經說得很詳細了,我這就不多說了,只說說我的觀點。我認為工業無法帶動經濟發展的部分完全可以依靠其他的部分來帶動,比如說高新技術、服務業等就是可以突破的地方。貴州的地理原因會對高新技術、服務業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認為尋找其他的出路需要的東西貴州人非常缺乏。所以我覺得 @Luopei 所說的客觀原因部分並不是重點。我以為重點是貴州人的思想問題。作為一個在廣州求學的本地學生,深深的感覺得到兩省之間的差距,這裡指的差距並非是指富裕程度,而是人文情懷方面(如果用這個詞恰當的話)……
我在廣東很多地方所能體會到的人文情懷,我在貴州基本體會不到。舉例來說,無論是在貴陽也好,在遵義也好。我想要在周末的時候去哪個地方逛逛(會打但是不喜歡打麻將),我能去的地方只有奶茶吧、酒吧、遊樂場(也沒幾個)。家鄉的人基本沒有想過去什麼圖書館一坐一個下午(貴州也沒有什麼大一點的圖書館、書店)。我所理解的貴州基本是一個低智商的社會,完全不同於廣州、深圳這些城市。在周末去圖書館、去書店會看見一群一群的人在那裡坐著閱讀。
試問,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這裡的人怎麼能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寶貴人生的揮霍。這裡的人喜歡休閑娛樂,但是休閑娛樂的方式基本是只與麻將有聯繫。然而,麻將這一種休閑的方式在貴州儼然成為一種賭博的方式。就算不是打麻將也是和朋友泡在各種酒吧、奶茶吧裡面(當然我只是說一個大概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人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的)。正是由於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得貴州人沒有什麼看書的時間,沒有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僅僅靠平時看新聞、道聽途說增加自的見聞。沒有知識的累計,可想而知怎麼會對相關產業有新的認識、新的見解。自然也就無法解決一些因地理與歷史原因造成的經濟發展的阻礙。
另外一個方面,貴州人的生活節奏太慢,努力工作的意識不強。在貴州根本感覺不到在深圳和廣州的生活節奏。在省會貴陽的話還稍微好那麼一點點,但也僅僅是一點點。在下面的縣級市比如說遵義,簡直是慢得出奇。……(其實這個方面我已經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比較合適所以我就說個自己的看法吧)……節奏慢體現出當地人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不重視(不知道這樣說合不合適),比較隨意。這點從微觀的角度影響整個貴州的經濟發展情況。
綜上,我認為貴州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還是民眾的思想問題。


人的觀念真的太不一樣了。貴州人不是小富即安,是有吃的即安。我的小學中學同學留在家鄉發展的佔據絕大多數 ,我高中還是貴陽市數一數二的高中,有個問題是高中同學在當地有各種裙帶關係的居多,能留在貴陽可以過的很舒服。大家基本上有吃有玩過的舒服就好了。
除了貴陽之外的其他地方我就更不知道了。但是我的父輩也覺得這是正常的,還經常跟我說在外面拼太辛苦,實在不行回家吃他們養老金。。。我那個囧。

言歸正傳,這種想法對個人生活和家庭幸福來說沒什麼不好,但是對一個區域數十代累積下來的結果就是經濟不發展,不會想著主動去更改客觀條件,也不會主動去向外面學習,生活水平得不到顯著提高。而且就連貴陽的經濟命脈幾乎都是掌握在浙江商會手中,本地人開個小店能夠養家糊口就可以了,掙錢掙多的要麼享受要麼打牌,不會向浙商學習去做產業,掌控一方經濟大權。所以就連貴州本地出的強權人物近幾十年也沒有怎麼聽說過。

總的說來不改變觀念,我覺得不會有質的變化。


以前我在貴州未來發展前途怎樣? - 機器貓的回答下面的回答,我覺得答案也完全適合這個問題。所以搬運過來。
自己抄自己的答案,該沒版權問題吧。︿( ̄︶ ̄)︿
--------------原內容經過刪改以符合題主問題-------------
註:以下每個鏈接每個數據,均來自政府工作報告,規劃綱要等文件;或者政府網站,新華社等官方網站;或者引用自網上圖片,但是其中數據經過校核為正確(因為懶得自己總結)。。。數據靠譜,我沒亂說

上圖,2014年全國各省GDP總值排名,可以看見,貴州是全國排名很靠後,倒數第6;貴州經濟實際增速全國第2(第1名為重慶)。

再來張2013年各省GDP排名。貴州經濟增長率全國第1(與天津並列21.5%,第三名為重慶12.3%)。

再來張2012年各省GDP排名。貴州經濟增長率全國第1,為19.3%。

以上是連續三年的各省GDP情況,下來再上張2000年的各省GDP作對比。

註:圖均來自網路,侵刪。

咋一看,貴州屬於經濟長期落後,但是發展迅速,指日可待,對不對?

經濟:
1、貴州省經濟基礎比較差,但正是這個原因,增長率很高,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說的扯淡點,較小的增量就可以獲得較大的增長率,比如基礎建設可以極大的向上拉動經濟增長率(比如貴州交通基建投資創峰值:8年將投入近萬億),因為分母太小啊~~
2、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貴州的經濟雖然增速較快,但是底子差。
第一產業因為雲貴高原的原因,從來也不可能是中國的產糧大省,經濟作物可能發展更合適些(比如貴煙不錯貴州農業概況),在農業上國家層面可以說不會像東北糧倉,西北棉花基地之類的重視程度。
第二產業的重工業缺失,鋼鐵冶金石化採礦機械均是弱項,重工業基礎以三線建設期間遷入或建成的工廠為主,主要城市則集中在貴陽遵義六盤水,這其中的部分軍工
性質企業對地方拉動過小。而貴州省長期以來以資源開採以及加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亦使得其經濟抗風險能力偏弱。工業結構單一,而且煤、電、煙、酒四大行業占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比重高達60%以上(記憶中是貴州統計局2014,出入不大)。而這四大行業均為國家管控嚴格的行業,競爭自由度不高,受調控和政策影響
極大。不過貴陽房價確實不高,這個看的叫人心動,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不活躍,房地產的不活躍,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經濟條件對於房子這個剛需物資的
疲軟程度以及政府從房地產獲益的大小,而這兩點有反哺當地經濟發展,一句話,房價偏低,從政府某些角度講,不一定是好事。
第三產業之中的旅遊業和信息(大數據)發展的不錯,也是政府著力打造的項目,畢竟靠山吃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去貴州旅遊確實不算熱門,只能說是在開發中。(貴州省近年來旅遊業發展情況),自然風景是不錯,但是個人感覺旅遊配套確實需要完善,主觀看法我不說太多,看上面的鏈接。金融業幾乎沒有,不多說。信息產業我放後面統一講。
3、我廢話一句(非黑勿噴),以一個外地人的身份去貴陽旅遊,感覺當地的消費是真高啊,據說在貴陽,貴是一種態度。

教育科研:
1、
高等教育很差,確切的說是全國上千萬人口的省(市)中最差的了,全省唯一的211大學貴州大學,進入211更多的還是政策照顧,可能很多外省的同學都不知
道還有這個211。其餘的大學,,,我就問句大家,還能想起來有什麼好點的大學么?直到2007年貴大教授馬克儉實現了貴州院士零突破之後,2015年貴
大副校長宋寶安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名貴州學者,這足以說明教科研之殤。
2、初等教育令人堪憂,貴州十二五規劃綱要上寫(貴州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全文(2011-2015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8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3%以上。這是要達到的目標啊!!!要是不直觀的話,舉例西藏初中毛入學率96.2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都達到74.47%了(西藏青壯年文盲率降至0.52%)。初高中教育不足,因為各市縣,乃至鄉鎮的經濟及環境不同,貴陽一中是很好,遵義四中是很好~但是有多少孩子是沒法上高中的!!!總體來講,要補的較多。比如每年貴州高考一本線,分數普遍較低,貌似還是考的全國2卷?(這裡只是表示基礎教育差,不表示人差)
3、目前高水平研究所/實驗室缺乏,同時企業及研發中心水平不高,缺少大型企業研發中心。
3.1、中科院系僅有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其主體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北京搬遷而來,這個所據說挺不錯。以及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主要是搞中藥及民族葯資源的,還是省院雙重領導,貴州為主,而且我在中科院的官網上院所名錄都沒查到。
3.2、貴州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才實現零的突破。科技部下發批准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通知,其中,特種化學電源和中低品位磷礦及其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貴州。(貴州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七版 -- 中國科技網)
3.3、貴州目前僅有三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4年),國家精密微特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國家鋁鎂電解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2年),其中除了第三個,前兩者還都是和省外高校共建。
3.4、要是前三點描述的不夠直觀的話,不太恰當的以臨近重慶的兩所大學舉例,西南大學和重慶大學共有5個國重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中心。
4、貴州綜合科技水平堪憂,貴州科技廳和統計局數據2014年度貴州省市(州)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報告,懶得總結2014年,引用2012年報告中別人總結的數據。過了兩年,差別不會太大,有參考價值。不算港澳台,我們可只有31個省市自治區。。。

2012年貴州省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為28.21%,是近7年的最低水平,全國排名第30位;科技活動投
入指數為22.01%,比上年下降了7.31個百分點(全國平均提高2.02個百分點),全國排名第29位;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是2006年以來最低的一
年,僅為10.82%,全國排名第29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近7年來都排在末位。

地理交通:
1、
雖然都是西南,但是,重慶是直轄市,各種好政策少不了,每年基建投資高的嚇人,靠著長江水道,外加還有黃奇帆這個懂經濟的市長。成都天府之國,還有四川那個巨大的市場,成都也是西南交通樞紐。雲南面向東南亞,曾經去過昆明就知道經常牆上各種標語都是在講南博會等等。廣西靠海,有個廣西北部灣經濟經濟區。貴州就剛好在這幾個裡面夾著。地理位置實在不佳。
2、交通。引用知友 @都成老吳了 的答案 :

……貴陽到重慶的高鐵,貴陽至遵義段的設計時速是120km,遵義到重慶邊界的時速是180km,這哪裡是高鐵?這是平原地區的普通鐵路吧?……
在雲南,貴州,四川,重慶修鐵路到底有多難? - 鐵路
……渝黔高速遵義段,近70%的路段都是橋樑和隧道,看看這個比例就知道造價高和工期長的現實了……

真的,作為經常坐火車通過貴州的人,我表示,那一路山洞給我鑽的啊。貴州的交通狀況惡劣,當地的經濟條件及地理環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就有了上文的連接(貴州交通基建投資創峰值:8年將投入近萬億)。然後,恩,修路=投資≈增長GDP。

新型發展方向:
我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集聚示範區在貴州掛牌,貴州想做什麼?答曰:彎道超車。從產業結構角度觀察,雖然近年增速較快,但貴州省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並不發達,其遠落後於臨近的成渝以及西安。。算了,我對IT一竅不通,也扯不明白,直接引用知乎上的問題:如何評價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布局?會對貴州的經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 城市;貴州現在天天都是發展大數據,大數據真的有那麼大的潛力嗎,真的能讓貴州摘掉全國倒數的位置嗎? - 大數據。但是根據這個問題下的相關人士的現身說法,大家普遍表示憂心,不看好狀態。

結論:貴州在經濟基礎,教育科研基礎,交通地理基礎上完敗,中央政策上也沒過多關照,雖然貴州現在勢頭很猛,但是完全是空架子,裡面是虛的。雖然現在在沖,但是能沖多高多久,難啊~~


我也是個80後的貴州人,貴州落後的原因太多了,關鍵還是思想,父輩的思想影響了下一代,很多人都說貴州人好吃懶做,這個我不否認,尤其是這幾年我看到的大量的拆遷賠款後的暴發戶們,大部分人拿著這筆意外之財是用來揮霍的,
跑題了,貴州人比起對金錢的渴望,好像更重視面子,舉個例子,我們家族的長輩每次只要問到我是在外地打工的,他們就會表現出不屑,然後會很驕傲的說叔叔的兒子現在在鎮上做公務員,口氣就好比是未來要做市長的節奏,
儘管這位叔叔的兒子在鎮上只是一個基層工作人員,月薪不到2000,他們也十分樂意花點錢給他兒子買上一部車代步,真是應了那句土話,馬屎外面光!
再者,父母們老是動不動就對自己孩子說長大要考博士考博士後,考博士後幹嘛,沒說!也不管自己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材料,趕鴨子上架,死讀書!讀出來做公務員,一個月拿2000?
出來工作以後,我發現外面的父母不是這個樣子,他們很務實,能讀書就讀書,不能讀書早點出來做事,早點打拚,這也是一種學習,我認識一個河南大姐就讓她女兒大四直接出來實習,幫忙工廠跟跟單,發個貨,提貨,這類基本的工作,這也是閱歷呀,
我們貴州本來家庭條件很好的就不多,應該說讀到大學就已經比較吃力了,如果您孩子沒那個學習的天分這又何必浪費錢,而且很多大學是瞎扯淡,學習氛圍沒有,還教出一堆少爺小姐,只會花錢,


說了很多原因,都怪客觀

打工仔里,怎麼很少見貴州人呢?


享樂主義盛行。


投票第一的說教育的確沒錯。 但是交通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交通早就全面改善了。作為一名貴州人,人口素質以及教育真的是心中的痛,越窮越生,重男輕女,以前就讀於曾經全省排名第三的高中,然而就算是這樣也能感受到濃郁的素質低下。教育資源遠遠不夠,留守兒童的增多,勞動力大量流失,政府某些地方的草包官員,以及官僚作風。窮人的不思進取,太多因素構成了貴州的落後。有幸離開故土看外邊世界,不然永遠只是坐井觀天。


我去過貴州兩次,一次是出差,一次是旅遊。
第一次出差我就去了聞名遐邇的黃果樹瀑布,說實話,我當時真是充滿了期待,小時候的語文課本、還有看圖識字里,黃果樹瀑布可是大名鼎鼎。但遊覽後的感覺是有點失望,也許自己的路線沒設計好,但的確沒什麼意思,除了繞著瀑布走一圈,拍些不同角度的照片,再無新意。沒什麼配套設施,感覺還沒盡興就得往回趕了。離開之後,也不會想著再來或者推薦給家人、朋友。這次出差,我還去了安順,那一年是2003年,中國很多城市已經發展的非常快了,但我在安順卻有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感覺,也沒什麼特別叫得響的土特產(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只買了一把安順菜刀,還帶不上火車,全捐給貴陽火車站了。對了,我的同事在貴陽火車站裡面的超市買水,給了100塊錢,找的時候當你面把找零的錢數清楚,也不知用了什麼花招,等回來再數那疊錢,就少了20多塊,回去找,老闆笑笑說,居然被你們發現了,搞得我們哭笑不得。
第二次去貴州,是旅遊,為什麼去過一次還要去?是老公單位組織的(不是公款,是個人掏錢),去哪裡個人說了也不算。這一年大概是07年,06年的樣子,記不太准了。和上次不同,這一次是純玩,想像可能會比上一次來玩質量要高一些。第一個感覺:導遊好醜,而且說話很沖,處處透著優越感,說實在的,不知這優越感從何而來。當她在車上對我們說,貴陽這幾年發展很快,國際化的進程逐年加快,截止到目前為止,貴陽已經有四家肯德基店了。哎,能說什麼,真是人艱不拆啊!第二,黃果樹景區和四年前相比,沒有絲毫改進,我連一圈都沒走,就在瀑布對面看了看就回旅遊車坐著了。第三,交通確實不便,處處都是石頭山,好不容易有條高速,又窄彎道又多,而且農民要想種點東西,根本無從下手,只能在石頭縫裡見縫插針,這樣原始的作業方式,怎能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經濟騰飛?
好了,不多說了,手頭還有一堆事。貴州的絲娃娃很好吃,貴州美食真的不少哦!好好利用一下吧!


推薦閱讀:

明朝的皇后為何大多出身寒門?
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如果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他可能成為明君嗎?
如何評價本次伊拉克 ISIS 的叛亂行動?伊朗和美國在此次危機中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TAG:歷史 | 文化 | 經濟 | 中國經濟 | 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