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

知乎裡面有看過的小夥伴嗎?《綉春刀》馬上就要上映了,本人是愛情片和文藝片的愛好者,不太喜歡看國產古裝大片,但是這個電影一眾演員都是非常感興趣的,看預告片不像是國產古裝大片,有木有看過了的人給個評價,越詳細越好
====================
補充一下,我是因為劉詩詩才關注這個電影的,最終這個電影卻超越了一部偶像所參與的電影,變成自己真正所喜愛的電影。剛剛得知金馬獎提名名單曝光,我想補充一些關於這個電影的數據。
1 票房篇:綉春刀首日票房840萬,最終票房9338.82萬,算是靠電影質量和口碑走出了一個漂亮的長線。其中還破了幾項小記錄——2014年8月16日,綉春刀以3.19%的排片拿下123萬的網票,這是第二部以不足5%排片拿下百萬網票的影片,是第一部取得如此佳績的華語片,是第三天出現這種神跡。

同時,綉春刀也刷新了低於5%排片時最高網票的記錄(123萬,之前的記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2012年12月22日以2.35%的排片豪取網票110萬)


2 口碑篇:T/F值 =最終票房/首日票房=11.2 ,這樣的數據是非常好的。T/F值一般被從票房角度用來衡量口碑,高於10的電影都算是普通觀眾中口碑非常好的。作為對比的,小時代2的T/F值5.3,小時代2的T/F值4.73,後會無期的T/F值9.01,四大名捕3的T/F值5.61.
同時豆瓣分數從上映首日零點的6.0一路攀升至下映時的7.7,後來正版網路版流出,又下降0.1,現在穩定在7.6(82494人評價)。其餘各大網路口碑榜,不計其數,不一一列舉。這樣的口碑,對於一個華語古裝片,覺得算相當拿得出手了!
3 獎項篇:剛剛公布的金馬獎提名名單,《綉春刀》入圍6項,其中最佳男主張震 ,最佳男配角金士傑,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王宗賢,最佳動作設計桑林,最佳造型設計梁婷婷,最佳剪輯朱利贇和屠亦然。
作為一個純大陸班底,中影小投資的商業電影(3000萬投資),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作為粉絲來說真的覺得非常欣慰。不只是因為最佳男主和男配的提名,畢竟兩位都是台灣資深演員;而是由於這幾項技術獎,都是大陸電影人,特別是動作設計和剪輯的幾位,算是電影圈的新人。
希望他們能夠得獎,希望這群真正有才華又為電影付出的年輕人,不再因為資歷和人脈而缺乏機會。
希望這個電影不被埋沒。
希望看到續集,希望看到導演新作。
==========
補充完畢。這個電影下線已經很久了,可能我的補充和數據,不會再有人看到。就當自己是在記錄吧,記錄一個夏天。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綉春刀》中出現的冷兵器

寫在前面:經過了幾天的發酵,本文居然被頂到了第一個位置。當然本文可能偏離了一些主題,但是我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感慨一下本片的服裝道具精緻,導演用心做了時代背景的功課。 所以我就真對影片其中一點,也就是裡面的冷兵器寫了一個類似於評論的文章,畢竟冷兵器在這片子里的分量很重,而且又當片名,又有很多特寫。

我認為,影評是多元化的,你可以評價劇情、可以評價服裝和美術、可以評價表演、可以評價音樂,可以評價攝像鏡頭等等,可以全面的寫,也可以寫其中的一部分。就我本身掌握的知識,我只能寫這個。所以想看其他關於劇情和表演甚至影片好壞的知友,請移步下方,看別人的影評。

然後呢,本文存在一些錯誤,我不是專家,也不是知乎日報上說的考據狂,頂多算個愛好者,可能在兵器方面我比各位多看過那麼幾本書,多見過那麼點實物,但是照著專家的距離還是很有差距,這個不可避免,還有吐槽本文很多兵器的現代仿製品造型奇葩,不能作為論據。其實我是想告訴大家,這種兵器在古代是什麼樣子,現在做出來是什麼樣子,沒有作為論據的意思,不過這一點我不用多說,可能電影的導演美術指導更有發言權。

還有,本文的部分文字和圖片引用了一些《刀兵相見:近五百年中國戰場輕兵器》(彭鵬著)的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一搜這本書看看。本來想在結尾再標註的,但是還是寫在前面吧。

有知友指出我的日本刀長卷的圖不對,我也更換一下。還有作為題目的那句詩:也是聽評書定場詩就順手寫了出來,其實有倆字錯誤,我也改了一下,本來也看過這首詩,可是評書是影響比較深,沒仔細查證,就那麼寫了。

還有,哪位知友看到我其中有錯誤,可以在下面說,大家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下面是正文

電影《綉春刀》上映之後,我先去豆瓣看了一下評分:6.7,說實話一個國產古裝片能到這個分數也還湊合,《通天帝國》分數也不高,現在要是誰拍古裝片,簡直就是找死,上映之後肯定是考據狂一頓噴,什麼這個服裝不合理,那個道具不合理,或者是話不能這麼說,動作不能這麼做,等等。

我仔細看了下評論,原來是劉詩詩拉低了影片的分數,很多人電影都沒看,看到有劉詩詩主演,立刻給了一星,這不太合理。於是今天我特意去電影院看了這個片子,說實話從動作角度和表演角度我都給不出什麼專業意見,但是感覺很不錯,金士傑、周一圍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王千源李東學都是演文藝片和電視劇出身,動作做起來也看不出絲毫遲滯感,張震此前學過八極拳,並且將其帶到了這部片子中。就連演魏廷的朱丹,表現也很搶眼。


下面就說說正題:說一說電影中幾位主要演員的兵器吧。

說實話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裡面的冷兵器,太美、太帥、太漂亮了。而且影片中還不厭其煩的總是給兵器進行局部和全景特寫。說實話這幾年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很少有一部片子能把冷兵器做的如此符合時代背景,就連考據狂也說不出太多的毛病。


影片一開始,兩位巡街的差役從黑暗中走出,這時候一個特寫鏡頭給到了差役腰上所帶的腰刀。


找不到影片截圖,但是明顯看到那把刀是一把官制腰刀,綠鯊魚皮鞘,大約是鐵質刀裝(也有可能是銅質,當時光線暗,看不太清)。按理說這種級別的佩刀是不應該由巡街的差役佩戴,而是更高級別的武官所佩戴。但是由於是開場就給兵器一個特寫,太破爛的兵器估計壓不住整個場子(一個想法,不一定對)。我找了張圖,應該是差不多的。

然後兩位差役遇到了錦衣衛的總旗沈煉,沈煉出場捉拿許顯純,遇到了持械拒捕,對方用的是一柄劍,而沈煉用的則是一把雁翎刀,這種刀的樣式在明代比較普通。有人說了片名叫《綉春刀》,沈煉是錦衣衛那他所持兵器也一定就是綉春刀。其實綉春刀這種武器並無實物出土,也許綉春刀就是普通的明官制腰刀。先上一張的圖,能清楚看到三位主演所持刀的形制。沈煉手中的綉春刀,與明末清初的雁翎刀樣式並沒有什麼差別。

下面是三張雁翎刀的實物圖,第一張為明末至清初的雁翎刀樣式,刀姿舒展,刀身血槽整齊有力,刃口鋒利,造型優美,實戰與禮儀兼備,下面兩張是龍泉某廠仿製清代腰刀,造型與明末清初雁翎刀幾乎無有差距。

雁翎刀這種刀型始於南宋時代,宋金對峙時期,最初的雁翎刀雛形是宋代腰刀與金代彎刀結合的一種產物,當時金代出土的鐵刀刀身較直、近刀頭處刀身開始變弧,刀尖上翹,開始適合劈砍刺擊。但是到了元代與明代前期,雁翎刀並不作為大規模製式武器出現和裝配士兵,當時士兵普遍為延續自宋代的重甲步兵和元代以來的草原騎兵,雁翎刀在對付重甲步兵性能不如宋代直刀和進口自日本的倭刀,馬戰對付騎兵效果又不如元代彎刀。明代中期以後,火槍逐步流行(後面還會說到片中出現的火槍),士兵甲胄逐漸變得輕薄,兼備了劈砍、刺擊、挑殺的雁翎刀開始盛行。這種刀型結合了直刀和彎刀的優點,一般為單手持握、單刀重量不會超過1.5公斤,操作靈活、實戰性能較強,刀背較厚、刀身後部平直、便於用力劈砍,刀身前端開始產生弧度,刺、割、挑的功能變強,也比較適合騎兵馬戰,刀背近刀尖處開反刃,可以刺穿明中期以後流行的鎖子甲和其他金屬盔甲。


雁翎刀適合騎兵作戰,所以清軍的制式武器逐漸更換成了雁翎刀這一刀型,清朝建立後,明代的典章制度也被延續,雁翎刀作為明代職官佩刀受到了清代宮廷和官場的青睞,上至皇帝、王公貴族,下至侍衛職官兵丁佩刀等腰刀刀型,大部分也是雁翎刀的形狀。


片中沈煉在與敵人交手時,所用刀法也以劈砍和刺擊為主,同時還在持刀搏鬥中加入了八極拳的膝頂和肘擊的動作,張震也算不白拿一個八極拳冠軍。

前面說到了沈煉的雁翎刀,接下來講一講王千源飾演的盧劍星所使用的兵器。


通過影片可以看得出導演在三兄弟兵器的設置上是下了功夫的,老大盧劍星手持雙手雁翅刀,刀法大開大闔,氣勢如虹;老二沈煉使雁翎刀,刀法劈砍刺挑、氣勢逼人;老三靳一川使雙短刀,刀法簡練縱橫、快准狠穩。這種兵器的設置也對應了人物性格,老大忠厚、老二機智、老三活潑。


還是發一張圖,看看老大盧劍星所持雁翅刀是什麼樣子。

雁翅刀存在於雁翎刀的同時代,身為錦衣衛總旗官的盧劍星,理論上是有權選擇自己的佩刀的,所以他的刀區別於沈煉所持的官制雁翎刀。


雁翅刀的形狀像是大雁的翅膀,它雖然與雁翎刀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刀型上差距很大,雁翅刀的雛形應該也是起源於宋元時期。應該是宋代手刀和雁翎刀結合而來,雁翅刀刀身沉重、明代的中早期的雁翅刀刀柄較長,刀劍厚實,具備一定穿刺功能,一般為雙手持握,便於劈砍;明朝後期至清代,刀柄變短,刀尖變薄可以單手使用。


下圖中第一張為《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刀八色中的手刀樣式、下面兩張為宋代手刀實物圖。

通過下面的圖可以看到,第一張圖為明代雙手雁翅刀,平造,錯銀龍吞口,工藝精湛,造型完美;圖二三均為明末清初的官制雁翅刀實物,均為單手使用,圖四民間打造的雙手持握的雁翅刀,可以看出與電影中盧劍星手中的雁翅刀差距不大,尤其是第一張圖,幾乎是盧劍星手中所持的雁翅刀的翻版,最後一張圖為現代仿製的雁翅刀,造型優美、做工精良。


另外、盧劍星手中的雁翅刀刀柄可以抽出,變得更長,這裡是電影中比較有意思的道具設計。

雁翅刀到了清朝中期,不再流行於軍隊和實戰、逐漸演變為裝備綠營的雙手帶砍刀和牛尾刀,牛尾刀不但兼具雁翅刀的劈砍功能,還有刺擊和劃割功能,這種刀一出現就替代了功能單一的雁翅刀,成為戰場上的主要實戰刀類。


這種發展與滿人入關後這個民族的審美風格有一些關係,滿族人的審美從瓷器、傢具、等日常器物上造型豐滿,寬大厚實,這種審美也影響到兵器的造型,從牛尾刀來看,刀身狹窄到刀頭寬大,是一種誇張的表現形式。下面的圖就是清朝中期到清末民國時期牛尾刀發展的一個大概過程,然後是我自己收藏的現代仿製的一把牛尾官刀。

然後接下來講講靳一川的雙短刀,從影片中他使用的刀法來看,似乎有蝴蝶刀法的影子,這種短刀我沒有找到實物,可能是編劇和道具臨時發揮,創造出來的一種刀,但是並不代表這種刀在當時不存在。圖中的刀刀姿筆直,刀尖弧度較大,便於刺挑,刀柄應該是一體純鑄銅裝具,可分開當做雙刀使用。

《武備志》對短刀的介紹就像刀一樣短:短刀,與手刀略同,可適用於馬上。下面是一些明代短刀的樣式:圖一為明代西南地區流行的短刀,S型護手,可以格擋鎖住對方兵器,圖二為官造短刀,裝備騎兵。

很明顯上圖的刀與靳一川所使用的有很大區別,而他所使用的短刀在刀姿上和日式平造短刀有些類似。鑒於當時中日交流頻繁,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武器方面向日本學習,也是當時的一種流行趨勢,甚至有些武官直接使用或者仿製日式刀條,裝上中式的裝具,當做雁翎刀使用。

(先寫到這,回頭分析丁修的苗刀和魏廷的西洋劍)

終於到了丁修出場了,這個人物在電影中的設置很有意思,說他亦正亦邪有些抬舉他,他和師弟相愛相殺、一身武功卻亂殺無辜、最後又幫沈煉復仇、安置老婆。影片中前後的表現也有很大差別,這個轉變有些突兀,可能是背景沒有交代清楚的緣故,但是丁修的一舉一動,他的著裝、他的髮型、他用的兵器,有沒有人感覺到像是日本浪人。

當然他所持的兵器並不是日本浪人所慣用的薙刀和長卷,而是流行於明代中晚期的御林軍刀。御林軍刀這種刀型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苗刀,由明朝中期抗倭將領戚繼光所創。當年倭寇的戰鬥力遠高於明軍,其中一種原因就是武器優勢。戚繼光與精通劍術的俞大猷分析認為,倭寇戰鬥力強的主要的原因是寇倭很重視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輕盈敏捷、刀身又鋒利,在許多方面皆佔盡優勢,無往不利。


故而戚繼光在研究了日本《陰流劍術》之後,在日本各種刀型的基礎上,改制了專門用以克制倭刀的苗刀(即御林軍刀),並寫成了《辛酉刀法》。這是在宋朝時中國本土雙手刀刀術失傳以後,再次出現的雙手刀法新著作。


據明朝末年程沖斗所編著的《單刀法選》一書中這樣記載:古云:快馬輕刀。今以倭刀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有五尺…………如用弩帶刀,刀長二尺八寸,靶長九寸,共長三尺七寸,不可過長,恐懸帶腰間,用弩不便,鞘用皮製……


說白了就是雁翎刀刀身刀柄都加長,變成了總長五尺、刀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因為單、雙手交換使用時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且結構優良,所以在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實用價值及高,殺傷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擋。


下圖中是《單刀法選》記載的《辛酉刀法》,回想一下丁修的刀法,是不是有些類似。

另外《單刀法選》中說的用弩帶刀,電影中也被沈煉完好的表現了出來,沈煉的三連弩,皮質弩鞘,他所持的雁翎刀也是三尺有餘。弩這個兵器我們後面也會說到,此處不做贅述。


下圖為日本長卷:

下圖為明代御林軍刀,第一把為明代御林軍刀實物,第一把更偏向於現在的苗刀,下面的為現代仿製:

下圖為現代苗刀:

其實苗刀這個稱呼到了民國曹錕邀請滄州武術家劉玉春為武術教官,才正式定名,到了如今,御林軍刀在一代代武術家的改革下,刀身變得逐步狹窄,成了今天的苗刀這種樣式。


前面說到丁修的一舉一動像是日本浪人,而他師弟靳一川所使用的雙短刀又有日本短刀的樣式,是不是可以推斷丁修的師父是不是出身於戚繼光的軍隊,丁修又說自己是賊,或者說他師父跟戚繼光的軍隊有恩怨也未可知。(個人猜想)


整部電影出場最驚艷的不是沈煉、不是盧劍星(此時丁修還未出手)而是朱丹扮演的魏廷。她發現屋頂有黑影閃過,順手抓過一支投矛扭身擲出,緊接著拔出的西洋劍、左手後背,向前一步接連三個突刺,逼退了靳一川,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當時就感嘆:這特么才是高手啊。


國產武俠電影中很少有人用西洋劍,然而西洋劍出現在本片中卻不顯得突兀,結合時代背景來看,崇禎初年恰好是十七世紀早期,再此之前明朝海外貿易繁盛,此時也是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故事所發生的時代,西洋劍流入中國,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確切來講,魏廷所使用的劍為歐洲刺劍、這種劍的特點是雙刃菱形劍身、不帶血槽、彎曲的劍鍔設計能鎖住敵劍並使其攻擊轉向(當然這種設計對於剛猛的雁翅刀並無實際效果),帶有穿孔的雙片橢圓形護手能對持劍者的手提供更多的保護。這種刺劍為歐洲軍隊的制式武器,這種武器既可以馬上攻擊敵人也可以步戰,歐洲人認為標準的軍用劍的形制在強調其實用的同時也注重樣式、使他們更為優雅但同時又不減輕其致命的威力。


同時魏廷的左手小臂上還有一個雕花鏤空金屬手擋,起到一個微型盾牌的作用,配合刺劍使用,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流暢。所以片中魏婷的動作一直是很優雅,但是也很致命。


下圖是現代仿製的歐洲刺劍,出產自德國索林根與美國冷鋼公司。

(由於後續文章是我在微信公眾號寫完了之後保存的,所以圖片上帶有公眾號的水印,大家可以自動忽略,這個不是廣告。)

明天我繼續寫趙靖忠的長槍和其他雜項兵器,比如錘、弩和火槍。


終於要說到聶遠扮演的趙靖忠了,這個角色在電影裡面用的是一桿鋼製長槍,槍頭和槍身均為鋼製,這樣的設定可能與聶遠之前在電視劇《三國》扮演趙雲和《隋唐演義》中扮演的羅成有些關係。

這二人都是白衣翩翩少年郎,金槍一桿抖威風的角色,他對槍太熟悉了,雖然這個片子還是沒能落了武俠片的俗套,裡面的終極BOSS是個武功高強的太監,但是這種年輕版的太監設定,要比白髮蒼蒼妖異詭譎的糟老頭子要好的多。不過我有個問題整不太懂,按說這男人去勢之後,動作行為氣質都會變得陰柔,怎麼能有這麼大的力氣去練武術呢,難道是當了太監之後每天就是打熬筋骨?說不太通,除非是他在進宮之前就是個高手,像董海川一樣。話說魏忠賢也是成年以後混不下去才自宮進入內廷當的太監。


槍是百兵之王,俗話說年刀月棍一輩子槍,暖香閣之戰,趙靖忠長槍甫一出場,終極BOSS的氣場立馬暴露無疑,他的槍法壓制的沈煉步步後退,雖然此時沈煉破了四人錘盾陣,此時交手有佔便宜的嫌疑,但是趙靖忠亮招式的時候,高下立判。那位又說了,最後趙靖忠不是被沈煉給干暈在妓院了嗎,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打架的勇猛。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還有一句是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時候沈煉就是那個不要命的,而趙靖忠最多算是橫的,他有顧忌,他想活命,他想去遼東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沈煉不是,沈煉想的就是我要不玩命,我跟我媳婦都得他么的死咯。所以沈煉最後就是各種無賴招式都上,最後干暈了趙靖忠。


這部片子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每個角色的武功高低都很明顯,丁修的武功跟趙靖忠伯仲之間,高於三兄弟,三兄弟中又尤以沈煉最強,盧劍星次之,靳一川再次之;而魏廷的武功遠高於靳一川又稍弱於沈煉,但是她在對決盧劍星的時候吃了武器上的虧,這所謂就是一寸長一寸強了,西洋劍無論從招式和制式,都不可能是雙手雁翅刀的對手。所以我很佩服本片的武術指導,人家做的這活就是專業。


趙靖忠亮大槍(他是個太監我這麼說會不會不太好,不過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幾招之內打飛了沈煉的刀,並且戳了他一槍,從片中一招一式來看,聶遠這個演員在槍的功夫上應該是很深了,雖然不像是專業武術運動員那麼招式標準,一絲不苟,但是他的動作行雲流水,至少讓外行看不出破綻。


然後說槍,槍在宋代以前叫馬槊,槍頭那時候叫槊鋒,比較長,一般在三到五尺左右,最低也沒有低於三尺的,漢尺的五尺大約的一米左右了,漢唐之際很多牛逼的將領都用槊,比如秦叔寶、尉遲恭等人。當時看一個人是不是正經師傅教出來的科班出身,就看武器,用槊的都是行家,用刀的基本都是野路子,宋代丟了燕雲,沒有地方養馬,騎兵也跟著完蛋了,於是本來該是騎兵用的槊,慢慢的變成了騎兵和步兵用的槍,這時候的槍就是用來對付北方游牧民族,槍頭變短,槍桿變長。明朝以後,騎兵用的槍尺寸變得更短,因為要馬戰要靈活使用,叫小花槍,步兵用的又大又長的槍叫大槍。


明代中早期的騎兵槍頭,還保留著宋元時期的特點,槍刃較寬,頭部圓滑,尾部有倒鉤,當時重甲步兵會導致過於鋒銳的槍頭折斷,圓潤的槍頭則更加堅固,利用戰馬的衝擊力直接破甲。


明代步兵槍頭槍刃就狹長、鋒利,中間起厚脊,這樣的造型應對明朝流行的鎖子甲非常有利於穿刺,有些槍頭還設計了血槽,用以適當的減輕重量和增加殺傷力。

片中趙大人用的槍不太長,估計也就在兩米一二左右的樣子,看制式當屬於騎兵槍,槍頭不長,開雙血槽,槍身精鋼打造,槍尾部有槍纂(宋元以前是槍墩,明清時期就是槍纂,可以戳到地里,趙大人的槍是騎兵槍,所以不用尖頭,用鈍頭)。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槍身,精鋼槍身我估計會震手,因為當時都用積竹木柄,就是在木質或者鐵質槍桿外面再加一層竹片,外面再纏以絲線、皮革、或者葛布、藤皮等然後上大漆和桐油,這樣可以有效的減震和增加摩擦力,冬天抓呢也不會凍手,不會把手粘在槍桿上,一扯一層皮。對這不了解的同學可以找個冬天嚴寒的日子用舌頭舔舔戶外的金屬欄杆。


趙大人的槍還能從中間扯開,變成雙短槍,從他出槍一開始我就覺得肯定得有這個變化,這年頭誰要是不在槍上搞點機關動作就不像武俠片了。但是這樣的動作雖然能取巧,但是對於一個用槍的人來講,簡直就是對他職業生涯的侮辱,槍練好了所向無敵,方圓兩米近不得身,為毛要縮小攻擊範圍讓對手近身,這不是自己找死么?


下圖是明代槍頭左一為槍頭騎兵槍槍頭,開雙血槽(類似趙大人所用的,老版水滸林沖用的也是這樣的槍頭),其餘兩張圖槍頭不開血槽。

下圖為清代槍頭,與明代的差距不大。槍這種武器到了清代以後,動蕩的社會(主要是太平天國)導致了銅的使用量增加,這種增加就影響到了槍的製造。清朝中後期火器的重要性終於被朝廷所重視,兵器現代化終於由冷兵器開始轉向熱兵器,軍隊的制式武器中槍就逐漸退出了舞台。直到幾十年後,中國另外一支軍隊又開始裝備長槍(主要是因為窮),那時候叫梭鏢了,你猜的沒錯,就是紅軍。

今天先補充這些,剩下就是雜項兵器中的錘和弩了,順帶再介紹一下片中出現的火繩槍、就OK了,明天再補充。


昨天做飯比較累,停了一天,今天寫錘吧,如果時間夠用的話把弩寫完。


暖春閣一戰,對方先用弩攻擊,後用錘陣圍攻,但是錘陣戰鬥力實在有些差勁,開始彼此配合擋住了沈煉的弩箭,又幹掉了他的刀,錘了他後背兩下之後有被他逐個擊破,結果都掛了。


連說評書的都知道:錘棍之將,不可力敵,能用錘的人,膂力很大,目測那個錘要是實心純鐵的話,不會低於15斤,論起來砸在身上,真不是鬧著玩的。

錘最早叫「椎」,宋代叫骨朵。古代中原地區用的少,游牧民族草原騎兵用的多,最早是蒺藜型的,藉助馬的衝擊力一下子輪過來,能把人從馬上砸飛,也能給人腦袋砸碎。南北朝時期他們把尖刺加長,後來變成了狼牙棒這種大殺器,後來草原民族的冶煉技術稍有提高之後,他們還有用鐵鐧和八棱銅的,錘也好,狼牙棒也好,鐵鐧也好,其實都是對付中原的重甲步騎兵,步兵無馬,騎兵有馬,就是這麼分的,主要目的就是我刀砍不死你我砸死你。


唐朝中原軍隊用錘的還少,因為他們有槊和陌刀,宋代可能錘的應用可能多了起來,但是中原地區還少大多數把它當做依仗來用,有一個威嚴的感覺。直到後來明清時代中原軍隊一直沒有把錘當做制式武器裝配軍隊,相比而言它更像是一種防身武器,江湖氣太重,所以後來就又有變化,演變成流星錘和流星膽這種方便纏在腰間易於攜帶的武器。


電影中錘前有半尺左右的類似劍尖,與盾牌搭配,個人認為這樣的東西可能只存在電影里。錘的重心靠前,刺的話怕是不好用,然後用錘基本是大開大闔的招式,用腰腹帶動胳膊發力,左手拿著那麼大的盾牌肯定又揮灑不開,盾牌小點還好,再說在狹窄的過道里,四柄錘一起輪,肯定是輪不開的,不互相砸到就不錯了,這也就解釋了沈煉為啥挨了兩下之後只是吐了一口血,如果對方是馬上使錘,你看他會不會骨斷筋折。他們用的陣法,有人說是鴛鴦陣的變形,我覺得不像,戚少保這種軍神級別的人物,不會搞這種看上去就很抽風的陣法。


下面就是骨朵、明代鐵鎚、和清代的鐵鎚和流星錘,鎚頭一般都是蒜瓣形、圓鼓形、燈籠形和八棱形狀。現代仿製的錘都丑爆了,就不上圖了,免得又被人噴

隔了好幾天,該寫弩了。
弩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很長,據說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但是沒有更確鑿的證據,僅僅是通過一些青銅弩機上古樸的文字進行推斷,這裡不加論述。
到了戰國時期弩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孫臏龐涓馬陵道之戰,也用了很大一部分弩,否則單憑弓箭拋射不太容易精確命中目標。國師拍的電影《英雄》滿篇的問題唯有表現弓弩那一塊,算是稍微靠點譜,當時弩是大殺器,秦軍滅國的重要工具之一。

漢代的弩在「望山」(一種構件,類似於步槍的標尺)上增加了刻度使弩的精度提高,西漢時期弩已經大批量的裝備軍隊,弩兵成為兵種之一。到了三國時代,諸葛亮發明了可以連發十支箭的連弩,相當於弩中的衝鋒槍。電影中暖春閣一戰,窗外冒出的兩個刺客就是用的連弩,周妙彤還中了一箭。下圖為《武備志》中記載的諸葛連弩。

有一部電影也在裡面詳細的表現了這種弩的作用,那就是《赤壁》,但是這種弩有個問題,就是瞄準不太好,不知道茅元儀在《武備志》里搞的這個圖是不是諸葛弩的原本樣子。即使不是原本的設計圖,茅元儀自己能研發出來也不奇怪,他還發明過字母銃,就是最早的能換彈夾的火藥槍。這部片子出來之後滿大街都是賣諸葛弩的,幾乎每個旅遊景點都有賣,我還試過這種弩的威力,一般用一次性竹筷子當箭,反正要是箭頭裝上金屬尖,十米之內扎傷人是不成問題。(下圖就是大街上買的連弩仿製品,這個算是比較精緻,能買的上價格的,一般都是粗製濫造的,三十塊錢一個。屬於危險品)

沈煉的三連弩比較有意思,應該也算是導演的發揮吧,我這幾天又看了一遍手頭的資料,沒有發現那個弩的原始樣本。不過《單刀選法》中記載:如用弩帶刀,刀長(二尺八寸),靶(刀柄)長九寸,共長三尺七寸。不可過長,恐懸帶腰間,用弩不便。鞘用皮製,其法載前用弩兼槍刀說中。沈煉用三尺腰刀,帶弩,長短配之,攻守兼備。

隋唐時期出現了威力更為巨大的床子弩和車弩,箭得有咱們胳膊粗,尾羽都是鐵的,箭頭都是跟大個斧子差不多,能把人打碎。還出現了騎兵使用的伏遠弩,可以單手在馬上使用。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時候,王世充就用到了床弩。可見隋朝兵力之盛,科技發展之迅速。宋代為了對付草原騎兵並守城之用,大弩的種類豐富到了七八種,從四人到七十人操作不等,射程最遠可以達到三百步(將近400米)遠。即使是單兵可以操作的弩,也一般需要用腳蹬或者膝蓋頂住才能上弦。

到了明代,弩就逐漸沒落了,首先的單兵弩的威力沒火槍大,射程也沒有火槍遠。單兵弩一般只能在六十步之內殺傷目標。而火槍的威力能達到100步左右。其次弩的火力密度不足,弩一次射一支箭,火槍打出的鉛彈丸則是呈扇形鋪開,說白了就是霰彈。這種優勢一比較,自然而然弩的地位就下跌,到清代以後逐步流入民間,當做看家護院的傢伙。

下圖是宋明時期的弩,其中一個窩弩能上三支箭,這個東西類似於機關,隱藏在暗處,掛弦使用,腳一蹚道弦,三支箭就能射出來。

雖然單兵弩在明末已經衰落,但仍然有人使用弩,這時候弩用的就出了花樣,箭淬毒(不是好漢所為)書上說毒弩箭射中就死,但戚繼光不太贊同:「毒弩中人不深,必待解乃死,尚可以敗我於陣。」當時戚繼光抗倭的時候統率的步兵營、戰船部隊裝配過毒弩,但是性能不強:凡鳥銃,遇賊不許早放,今遇賊至百步之內,聽本管放銃一個,才許放銃。凡弩手射手,候鳥銃打完,賊至六十步之內,方許銃後射箭,無令不許擅發。弩弓不可遠,遠則無益,徒費矢竭力。凡弩弓,要力大新堅,每弩毒藥一瓶,鐵箭一百枝,每人腰刀一把、解首一把。騎於弓矢之外,可用毒弩,平野之地,衡騎散列,直衝賊營,以毒弩射之,尤非弓矢所能比也。」當時他們用毒弩,可能跟當時的作戰對象有關,當時是主要剿滅倭寇,倭寇基本不騎馬,衝鋒速度慢,火槍與弩兼用,弩的話可以彌補一下火槍放完之後的一個時間段。

但後來戚繼光北上的時候當薊州總兵的時候,統率的步兵營與騎兵營就基本不用弩了,那時候他是提倡用火槍的。戚繼光當時兼任了神機營副將。神機營大家都知道,就是以火槍為主么。當時戚繼光面對的北方韃靼,基本都是騎兵,三輪火槍過後,拎著三眼火槍就當狼牙棒用,砸也能把蒙古人砸跑。當時不光戚繼光不用,當時明軍正規的士兵也已經很少用弩了。後來的朝鮮戰爭中,缺少鳥銃的北方明軍也裝備不少弩,但由於射程短,基本不再陣前攻城使用,而是拿著火槍和大炮遠程同日軍遠程對轟。

明後天的抽空寫寫火槍,本文雖然叫冷兵器,但是片中出現了火繩槍,那個屬於前裝熱兵器,也表現的不錯,順便寫寫吧,明代也是中國火器發展的高峰期。


轉載一篇對於導演路陽的訪談(來源訪談記者波米的微博),我覺得如果電影真的按原版拍出來效果會好,現在我對電影的評價就是前後半段有點脫節,不過好在這部電影不至於像大明劫一樣撲街,也算一大幸事。
-----------------------
內個……我本人和電影專業什麼關係都沒有所以不敢瞎評……但是現在有騙贊的嫌疑……大家還是點感謝吧……不然我於心不安啊

微博地址:Sina Visitor System


前面答案說得都很詳盡,我就提一個細節吧

這是靳一川暴起傷到丁修後他的臉部特寫

這是在關外丁修和滿人戰鬥結束的臉部特寫


搬運自己的豆瓣俠殤 (綉春刀 影評)

初冬的寒冷夜晚,月影朦朧。北京城裡,兩名巡城兵士腰掛配刀,點著燈籠,走在蕭索的街道上。兩邊的建築黑影幢幢,猶如野獸般蟄伏。在一條漆黑的小巷口,經驗豐富的年長兵士似乎發現了什麼。他打著燈籠向里邁出一步,「嚓」地一聲,腰刀出鞘,高聲勒令藏身者現身。

然而什麼聲音都沒有,只有風聲嗚咽。老兵心中飄過一絲不安,一邊緊張地握緊了刀把,一邊努力地把燈籠往前照。

就在這燈火明滅間,一件做工精巧的黑底銀紋的飛魚服赫然出現在老兵眼前。飛魚服的主人後面的小巷裡,倏忽間彷彿憑空冒出了十幾道人影,他們的手都按在腰間懸掛的模樣俏麗的綉春刀上,一言不發地立在那裡。

老兵失聲驚叫,立刻丟掉了燈籠,拉起不明所以的新兵,沿著一路巡邏過來的路線抱頭狂奔,風聲吞沒了他肝膽俱裂的驚呼:「快走,是錦衣衛!」


這就是電影《綉春刀》的開篇。應當說,好久都沒有看過這麼有范兒、這麼有味兒、這麼有氣場的開頭了。只靠巡城兵士對飛魚服、綉春刀的恐懼,就把人們對錦衣衛的聞風喪膽刻畫得漓淋盡致,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同時,隱藏在暗巷角落裡影影幢幢的錦衣衛們,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調:沉重、殺戮、悲慘。

從武打動作的並不很炫的設計、剪輯可以看出,本片的投資並不是很高,經費也很有限。但本片非常注重塑造這種原汁原味的「武俠味兒」、「中國風」。從錦衣衛們精緻的裝束,到連弩、綉春刀、火槍等武器的展示,再到後金騎兵們操的滿語,無不可見電影力圖展現一個「摸得著的晚明」的努力。

從這一點來說,《綉春刀》和前一段時間的《大明劫》很像。由於投資不高,許多商業大片中會濃墨重彩書寫的橋段(如武打、戰爭)到了這些電影中都是驚鴻一瞥,但電影卻通過這樣或那樣的專業細節告訴觀眾:錢確實都用在了刀刃兒上。

二者的相似點還遠不止這裡。它們在敘事上都採用了大背景、小格局的方式,即有宏大的歷史背景,但真正有戲份兒的角色並不多,且這些角色大多是某一立場、某一集團的代言人。通過幾名角色之間的互動,就把那個時代下的各方糾葛勾勒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是故事完整、脈絡清晰,也比較省錢,適合小成本;壞處可能就是讓觀眾覺得不夠大氣、不像是「史詩級大製作」吧。畢竟,經典的作品,是兩方面都做得恰到好處的。

但換個角度來說,這兩部電影對所要表達的主旨的把握是如此成功,以至於會讓一些觀眾認為,那些武打與戰爭場面就應該作為電影的時代背景存在,點到為止。倘若拍得多了,反倒會喧賓奪主。

這部《綉春刀》,就探討了武俠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

武俠文化有很多內涵。2010年的《劍雨》,被譽為《卧虎藏龍》以來最好的武俠片,它深刻地探討了人與江湖的關係;現在,也有人將《綉春刀》稱為《劍雨》以來最好的武俠片,那麼它又探討了什麼呢?

它探討的,是俠存在的意義。

古今中外,稱得上「俠」的人物數不勝數,人們對其態度卻不盡相同。韓非子聲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司馬遷卻為他們立傳著書。那麼,俠到底有沒有存在的意義呢?這是一個涉及價值觀的問題。但俠的存在,是絕對有其合理性的。人是社會動物,俠的產生源於人類個體對社會制度的不信任。換句話說,當制度不夠完美時,俠就會出現來填補這個空缺,所謂「亂世出英雄」。因為人類的制度永遠不可能完美無缺,俠也就永遠都在歷史和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綉春刀》的時代定位於明崇禎初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扳倒權閹魏忠賢,引發了一場政治海嘯;而影片的幾位小人物,不可避免地捲入了大時代的浪潮中。在明末這樣的制度崩壞、國家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身為錦衣衛旗官這樣的「中下層公務員」的他們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俠」的角色。

當然,這個承擔是有過程的,小人物向俠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幾個小人物中,大哥盧劍星的願望是做個百戶,讓娘過上好日子;二哥沈煉的願望是把教坊司妓院的妓女周妙彤贖出來,兩人過安生日子;三弟靳一川的願望是把知道自己過去底細的師兄丁修趕走,和醫館藥師的女兒在一起。為了實現願望,三人接受了追殺已經失勢的魏忠賢的任務,這才被捲入了政治鬥爭的血雨腥風之中,也踏上了轉變之路。

表面上,是他們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實際上,是時代給了他們動力。

在這場俠與制度的碰撞中,俠通常都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越是大俠,越是悲劇。因為當你為了他人挺身而出時,就註定要付出比他人更慘重的代價;當你選擇與制度對抗時,就註定要遭受制度的無情報復——大概這就是為什麼武俠故事多悲劇吧。俠的兒女情長,通常在國讎家恨面前一文不值。個人行為是身不由己的,個人情感是無處宣洩的。這一點,也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大明之殤,化作俠客之殤。

其實,這樣的情節套路,不光是在中國武俠文化中屢見不鮮,黑色電影、國際政治題材電影乃至美漫中也不少見。俠一直都存在著,俠一直在我們身邊。俠的故事讓我們嚮往、讓我們感慨、讓我們唏噓、讓我們流淚……

我不禁想起了諾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結尾的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讓我深以為諾蘭是個與武俠文化有著很深共鳴的導演。這句話是蝙蝠俠的女友對他說的:「The man I loved…He never came back at all…Maybe someday when Gothem
no longer needs Batman, I』ll see him again.」

俠與自己,永遠只能做其中一個,這就是真正的俠之殤吧。


今晚剛看,不請自來,謝絕轉載。
一些細節,說明電影人用心的在做電影(堅決不劇透
第一次寫,好緊張。OK,開始了~~~
看到周一圍帥氣出場,肩扛苗刀,我就有預感這電影質感不會太差。
太監們錦衣衛們文官們衛兵們所穿服飾雖然有收腰提肩等符合當代審美的小改動之外,幾乎是按照史實復原了這些制服。吳夫人所穿的各種服裝也都在史料中尋得影子,我還專門看了這些鞋子,確實做得質感很寫實,雖然看得出這是為了出鏡而做的改動,但是大體上仍能夠讓熒幕前的我感受到一股迎面而來的明朝氣息。
各種武器寫實而有質感,三弟的雙刀精巧靈便,二哥的綉春刀剛柔相濟,大哥的陌刀剛猛有力,聶遠的長槍雖然經過改良,但不妨渾圓精巧(雖然我怎麼看這哥們都像是羅成附體,但是帥啊),朱丹的西洋劍著實讓我驚訝了一把,回來查史料,發現那年代弗朗機都有了,武者配一把西洋劍確實不足為奇。還有張震那把精巧的小弩,殺手們的連弩,以及盾牌手們的滕盾,還有貌似關寧鐵騎才配備的帶刺流星錘一一上陣,看得我眼花繚亂,遵照我在知乎跟《明朝那些事兒》上大牛們說的一些歷史,我開始在電影里翻找對比這些武器,至少在質感來看,都是值得推敲的。
  是的,這是一部商業片,其實電影的本質不就是依靠商業推動起來的才能夠發展的么。我覺得韓寒說的很好:商業不應該是貶義詞。有人看了不會洗眼睛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電影都是人拍的,總有不合邏輯的地方,如果你要找總會找得到。

   韓寒也說,你可以在我的電影里找不到情懷跟價值觀的認同感,但是我可以保證在工業水平是國內業界領先的。

   我覺得《綉春刀》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你可以去翻史料然後跟方肘子一樣指著屏幕一幀一幀的考證說你看這兒跟史料不符,你也可以說這電影魏忠賢的假死就是個bug。只要你想,就是給你個攝影機穿越回那個時代拍部紀錄片回來我估計也照樣有人罵這特么怎麼跟史料不符?

   歷史真的不是鏡子,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很多人如果因為片子不符合史料而去說這片子不好我覺得是不客觀的。

   從製作方的態度我們就不難看出這是一部誠心誠意的作品,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部韓國的電影《最終兵器——弓》,這電影的劇情在史料里並沒有這麼狗血,卻因為服裝的認真,道具的寫實,節奏扣人心弦讓人難忘,最感動的是:滿人全篇都是用滿語在對話!你想想看,韓國人在拍電影,卻使用了我們中國人會書寫熟練使用人數不到2000人的滿語,看到這電影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棒子國老在跟我們爭這爭那,是因為人家確實夠認真的在保護那些東西啊。

   在天朝電影里,很多日本侵略者說話都是只說「嗨」,然後通篇都是普通話的。
   在天朝電影里,很多的錦衣衛是可以使用各種汽車人才夠資格使用的高科技武器的。
   在天朝電影里,很多唐朝大臣時尚到穿了宋朝的官服,明朝大臣狂野到穿了左衽的官服而不用擔心被砍頭。

   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國外的古裝電影情節奇幻劇情狗血卻並不讓人心生厭煩,那是因為它們看起來都很有質感,細節考究。商業片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當代觀影者的口味跟政策上的主旋律,但並不妨礙它在質感上的追求,節奏的把控,畫面的絢麗,劇情的糾結。

   終歸,電影只是電影而已,不是史書,我們能在熒幕前感受一個半小時的打打殺殺愛恨情仇不就夠了么?我們又不是老史究,非要研究個你死我活真真假假。

   看到聶遠在劇中對著滿人大喊蒙古語,我突然感到一陣寒顫,也許是看了《最終兵器——弓》的緣故吧,我覺得如果我們國家再多一些這樣的電影,中國電影的未來還是很美好的。


一部優秀的作品在於它內涵的豐富性,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會做出不同的解讀。
就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回答的人太多了,沒一一看完,我也來聊下自己的感受,與其他人有重複的地方請自動略過。

一、「如果不是因為我,你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貌似很多人不喜歡劉詩詩扮演周妙彤,原因可能是:其一,她居然不喜歡沈煉?其二,你不喜歡人家早點挑明啊,沈煉為了救你差點死了,什麼人啊。其三,小劉同學,你在演什麼啊?
這裡面可能存在誤讀。電影的故事情節交代的很清楚,周喜歡的是嚴公子,對沈煉是「害怕」。而沈煉對於周的感情就是「愛」嗎?
周沈之間的愛恨糾葛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

鳳凰娛樂

那張震救劉詩詩的段落是不是也有妥協呢?因為像你說的,動作設計都要追求反傳統,但這種「救風塵」的英雄救美段落是很普遍的……

路陽

其實這裡沒有妥協因素在了。因為對我來說,沒有劉詩詩這個角色,這個故事就不會發生,而張震要完成的並不是對劉詩詩的拯救,而是對自我的救贖,因為這哥們活的太累了。他那些年以來都背負著對這個女孩的愧疚,這種愧疚也是對自己的不認可。在最初的故事裡,劉詩詩的父親也是張震的老師,他是一個錦衣衛的官員,是提攜他入門的一個人。因此,當張震害得他們家破人亡,其實他就產生了對他們整個家族的巨大愧疚。

電影中對這個背景交代的畫面很短,在沈煉要帶周走的時候,有段回憶:一個小女孩哭泣的看著錦衣衛抄家,錦衣衛中出現了沈煉的臉。
也就是說,周年幼的時候被錦衣衛抄家,後來她被作了官妓。而抄家的人中就有沈煉。
衝突在哪裡?
沈煉每次去暖香閣卻從來不上周的床,還要幫周贖身,在外人看來這好像是「真愛」,但對沈煉來說,他是忘不了多年前「執行公務」時家破人亡後那個成了官妓的小女孩,他覺得對於這個女孩不幸的人生遭遇他有責任。當錦衣衛做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幫周贖身,便成了他完成「自我救贖」的唯一機會。(這也能解釋他為什麼與魏忠賢做了交易)
而對周來說,家族的巨大悲劇無時無刻不縈繞在她心頭,「飛魚服」成了她的夢魘。她記得沈煉在抄她家的那天出現過,但她是個聰明的人,她從來不說破。她真心喜歡的是嚴公子,那個她希望他「幫她贖身的人」。
一個是深受良知的煎熬渴望早日得到救贖,一個是希望擺脫夢魘早日與相愛的人雙宿雙棲。——他們從來都是各懷心思,各有打算。
衝突的爆發點是暖香閣一戰。
沈煉要帶周走,要完成自我救贖;而周心中只有嚴公子,嚴一死,她已萬念俱灰,心中只等一死。
在情急之中,周對沈煉吐露了全部心思,而強敵環伺,周本能的捨命相護。這時候原來衝突已經打破,沈周的情愫都發生了新的變化。
沈煉在搏命的過程中心中想的是,經過這麼久的相處,難道為的還是最初的自我救贖,是不是也在不經意間愛上了她?
當沈煉捨身幫周擋那一槍的時候,周的心裡也發生了變化——這個一直以來讓自己「害怕」的男人,這麼久以來一直對自己關愛有加,他跟別的男人不一樣,我說了那樣傷人的話,他依然不離不棄、捨命相護,試論塵世間,哪一個人能為了一個女子如此這般?

路陽

在故事結尾時,你看到張震背著劉詩詩在雪地里走,劉詩詩也說:「如果不是因為我,你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句話很關鍵,沈煉像是在情感上一直「坐牢」的人,如果沒有這個女孩和他的兩兄弟,他根本活不下去。而當有了這句話,他才瞬間釋放了,他自己的那些罪過被原諒了。當然,這兩個人物以後是不是在一起了我並不交待,但起碼在那一刻,他是釋然的。此前,他所有的付出其實都是下意識的。包括他去替劉詩詩擋槍也是下意識的,但那個瞬間他變得釋然,他覺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有意義了。

結合導演的話,這種衝突和人物心態的微妙變化就很好體會了。
回到最初的問題,關於劉詩詩同學,我覺得她對周的心裡的微妙變化還是把握的不錯,特別是沈煉幫周擋那一槍的時候,她的面部表情傳達出人物心態的變化。(當然,她的表演還是不夠完美,不然大家應該能對沈周的糾葛有更清晰的感觸)

二、「咱沒銀子 沒路子 靠的是機會 機會來了 接住了 就能翻身」
再來說說大哥盧劍星。他從頭到尾都在追求一個「百戶」的頭銜,最後把自己的命都送上了。很多的人會覺得他偏執,為了在一個從根子都已經潰爛的朝廷做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最後丟了性命。
盧是一個忠實耿介的人,他的悲劇是每一個忠實耿介人的悲劇。

盧劍星:咱沒銀子 沒路子 靠的是機會 機會來了 接住了 就能翻身

為什麼沒銀子?
在首輔韓大人夜宴他們三兄弟的時候曾說:「抄了魏忠賢的幾車財富,你們進行一些潛規則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他們不是沒有機會「潛規則」一些銀子,只是不拿。
為什麼沒路子?
趙靖忠說:「看你仨混成那德行,一看就不是閹黨。」不是沒有路,是有些路不能走,那些路也不符合他們的秉性。
可能拿我們現代的人來說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比如,有些「實在人」在機關做了幾十年的科長,重活、臟活、累活搶著干,以為只要勤勤懇懇、踏實做事,總有一天組織會升職為「百戶」的。但幾十年過去了,青絲熬成了白髮,位子還是升不上去。回頭部門來了年輕人,別人介紹這個「老頭子」的時候不免來一句:「他了,什麼都好,做事也實在,就是不會做人……」你看,你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但是,即使你懂了他的悲劇,你就會聰明的選擇另一條路嗎?你就能不重複他的悲劇嗎?
不是。過了兩年一後,等你明白了其中套路,你會發現,即使你知道有些銀子可以拿、有些路子可以走,但你並沒有拿、並沒有走。
為什麼?是因為你清高,是因為你是個好官,還是因為你要「治國平天下」?
都不是。
——你只是想睡個好覺。
盧劍星在向胖子百戶大人詢問什麼時候能升職的時候就提到,是他的母親在問他,什麼時候能升任像他父親一樣的百戶。可見,他想當這個百戶也不只是完全為了自己。父親是百戶,他當然從小立志要當個比父親更大的官了,而這也是他母親的期望。
盧劍星不是一個利欲熏心的人,他的追求是節制的,他只想做個百戶,而他的努力、他的業績也讓他配得上這個百戶,他覺得這個百戶是他應得的。但他一直期望通過正規的渠道去拿到他應得的東西,他不會去使銀子,也不會去走路子。
盧的悲劇是每一個堅守自我的人的悲劇,他的悲劇也同樣發生在我們很多普通人身上。

三、「殺了你,這世上就只有我一個人了」
再聊下丁師兄。感覺他和小三(靳一川)的關係被過度解讀了,他們應該不是那種曖昧的關係。
丁修一出來——不修邊幅,桀驁不馴,流寇出身,還一身好武藝,就不自然地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他是個「壞人」,並且非常壞。於是,我們內心不自覺的有種期待,那就是想看看這個人究竟有多壞。
第一次出現,他弔兒郎當地向小三要銀子,小三不情願的說這是最後一次了,他不答應,要封口費一百兩,還說:「你這秘密啊 我吃一輩子。」——壞啊
再次出現,他真的來要那一百兩了,還好沈煉及時給了他那一百兩,他才罷休。——真是壞啊
再次出現,韓大人夜宴上,他居然混進去在那吹簫,不懷好意啊,兄弟倆大打出手,索要更多的封口費。——真是太壞了,死纏爛打不放啊
再次出現,趙靖忠找他殺小三,媽的他居然接受了,還跟趙討價還價,這是做買賣的派頭啊,哪TM是別人師兄啊——真是壞到骨子裡了
小三收到荷包趕到醫館,發現老醫生已經被殺了,丁修抱著那姑娘掀開帘子出來,姑娘白花花的大腿就露在外面,還說這個姑娘好潤——MD,師弟的女人也動,這個人真是喪盡天良的壞啊
打了半天,小三還是打不過他。好不容易憋著一腔憤怒,使出幾招「師傅可沒教過的」,還是沒能奈何得了丁修。
就在我們都認定他是個大壞蛋,對他恨之入骨的時候,他對著被打趴在地的小三來了一句:「如果我說那姑娘我沒有碰呢?」
然後,在我們以為他真要殺小三的時候,他又幽幽地來了句:「殺了你,這世上就只有我一個人了」
我們容易對人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誤解。丁修的形象和言行舉止使我們從一開始就把他當成了一個壞人。當我們拋開最初的成見,前面的很多情節可以做不同的解讀。
他不斷的向小三要銀子,可能只是他維持和小三之間的聯繫的一種方式,而要一百兩隻是為了跟小三開個玩笑。混進韓大人夜宴,可能是對沈煉給的這一百兩銀子的來歷起疑心,而韓的夜宴很可能是個鴻門宴,他去只是為了探個究竟。他收趙靖忠的錢,殺了老醫生,假裝那個了那姑娘,都只是為了刺激小三,為了跟小三玩個「新的遊戲」。
為什麼他要纏著小三了?因為他是個「壞人」啊,誰願意理他,誰又會去懂他。在所有人眼中他都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除了小三還一直還叫他師兄。當全世界都拋棄你的時候,任何一個還理你的人,都是你僅剩下的救命稻草。他想維護與小三之間的關係,但他並不擅長處理關係,他選擇了一種很差勁的方式。他內心裡從來沒有想過要殺了小三,因為小三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還在乎他的人,「殺了你,這世上就只有我一個人了」。
丁修與小三之間的衝突,看似是一個揪著師弟小辮子不放的無惡不作的流寇,與一個改邪歸正試圖過上新生活的師弟之間的衝突。實質是,空有一身武藝卻不為世人所容的師兄,過著自暴自棄地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慰藉,唯一的一點生存的留念是一個患有肺病的師弟,而這個白白凈凈的師弟冒名頂替當上了錦衣衛,有了新的兄弟,有了新的愛情,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與他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越來越不愛搭理他,想跟他撇清關係,他內心深處害怕這個師弟跟他劃清界限不再理他,這樣他就真的被全世界拋棄了。從小三來說,有這樣一個師兄,從小一起習武,沒事會欺負一下你,打架的時候卻會幫你出頭,曾經依賴他、仰望他,但有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小三發現了新的世界,遇到兩個有正當職業、為人正直的人收他做了兄弟,遇到一個喜歡的姑娘而對方也喜歡她,於是他希望與不太光彩的過去徹底了斷,渴望主宰自己的生活。而這時候,曾經陪著自己成長的師兄,那個曾為自己遮風擋雨的人,因為彼此走上了不同的路,只有決絕的彼此一刀兩斷。
在小三心中,丁修一直是他的師兄。所以不管丁修怎麼激他,他都不願與他的師兄動手。所以即使師傅教了幾招沒教過師兄的,他也不願意使出來對付他的師兄。
然而他的師兄還是不斷激怒他,要他一定要做一個選擇,是被師兄「糟蹋」了的那個女人對他更重要,還是那個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師兄重要?
但在這種情形下,小三想的是,我早就不想跟你這個師兄有什麼關係,我也知道你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你居然連你這個師弟的女人都動,你算什麼師兄!我沒有你這個師兄!於是出離了憤怒,使出了師傅單獨教的幾招。
其實丁修要小三做的這個選擇的實質是,他希望這個師弟始終不忘當日兄弟情誼,依然保持同他這個師兄的關聯,無論他這個師兄如何混蛋、如何惡貫滿盈,他這個師弟依然在乎他、關心他、理解他,視他為師兄。
明知失去,卻不願放下,像個賭徒一樣作最後一搏,期望證明那個人依然在乎你。
在瀕臨生死抉擇一刻,小三撥開了丁修,犧牲自己保護了師兄。
我想,這並不是丁修想要結局。
但是,這正是很多這樣的「賭徒」最終得到的結局。

四、大時代與小人物
仔細去回想這部電影我們會發現,電影很注意細節,不僅講了一個漂亮的故事,很多鋪墊與呼應也做的很到位。不像同期的那幾個什麼什麼電影,直來直去,一點層次感沒有,一點鋪墊呼應沒有,整個故事打了愛了死了,跟吃快餐一樣,吃的時候如同嚼蠟,吃過之後也沒一點回味。
我在看的時候唯一覺得突兀的就是最後的結局,丁修怎麼就跟沈煉走一起去了,而之前一點鋪墊沒有。後來看導演的採訪是這樣說的:

路陽:

其實對我來說,我心裡的《綉春刀》故事在關外那場戲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那個清兵的結局是全片唯一一個向商業妥協的地方。我最初設計的結局是:沈煉沒有復仇,他只是帶著兩個女孩離開了。因為他認為是自己造成的悲劇,他只能離開,去逃避這種命運。隨後他在半路上碰到了趙靖忠(聶遠飾),這其實代表一種宿命。但他們碰到之後,沈煉也沒有復仇,他只是說:「我們各走各的路吧。」只是趙靖忠不願意,他認為是你把我變成了這樣。於是,兩人交手,但也只是像日本劍戟片那樣:打一下,結束戰鬥。

投資方看過之後覺得這結局很不商業,認為觀眾期待的是最後來一場打「大BOSS」的高潮戲,他們說:你怎麼能這麼處理呢?所以我才加了那一段。但對於我來說,在老大和老三死掉之後,這個故事其實就已經結束了。

希望導演回頭能出個這個結局的版本,這樣《綉春刀》就更完美了。
導演的這個遭遇,也讓我們反思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時代與個人的問題。其實這也是《綉春刀》所講的——大時代的變化與小人物的命運。
在大時代面前,個人的追求與選擇總是受到制約,小人物的命運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先來看導演的解讀:

路陽:
對我來說,無論是那時的官場還是現在的職場,都存在同樣的狀況:小人物命運的掙扎。尤其對高層的官員來說,小人物只是消耗品而已。在故事中,這三個主角對高層官員來說完全不重要,你們的生死跟我沒關係。高層有他們自己的訴求和願望,他們要想達成這些,往往就是通過消耗小人物來完成的。但當我們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就不一樣了,小人物也有自己生存的意義,為什麼要被你們當做棋子消耗呢?這其實是《綉春刀》主要展現的矛盾,而所謂現實的殘酷與黑暗也在這裡,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一樣。我希望觀眾在看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有所感觸,然後讓那種情緒達到一個貫通的效果。

故事的背景是明末,我們知道這個時候明朝已經徹底的潰爛了。電影從幾個人物的一些細節展現出了這種潰爛有多深。
首先是大家都喜歡的胖胖的百戶大人,有兩個細節:
一是在查抄嚴家的時候,沈煉他們在院內激斗,他的手下問他要不要衝進去支援,他說了一句:「你教我啊?」讓人不寒而慄啊。
二是在韓大人夜宴的時候,韓大人宣布擢升盧劍星並說讓他們不要做去南京的打算的時候,胖胖的百戶大人奸笑(真的是掐死他心都有啊)。
其次是首輔韓大人,他沉浸於攫取閹黨倒塌留下的巨大權力真空,對民生疾苦、社稷安慰置於腦後,不審時度勢挽救敗勢危局,不明辨忠奸重振天下民心,只致力於玩弄權術滿足自身權欲。這樣的首輔,其輔佐結果可想而知。
再次就是皇帝了,他出來的時候確實給人一種英氣逼人的感覺,但一句「無人可用」已經道盡他的心酸,他縱有萬丈雄心,但在一個病入膏肓的時勢下,他更多的也是力不從心,給人一種末世悲歌之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惡人橫行、為虎作倀,好人退避、曲折悲涼,生亦何歡,死亦何哀,總是造化弄人。

本來就是一些感慨,寫著寫著寫太長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

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名和利啊

什麼東西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世事難料人間的悲喜

今生無緣來生再聚

愛與恨哪

什麼玩意

船到橋頭自然行

且揮揮袖

莫回頭

飲酒作樂是時候

那千金雖好

快樂難找

我瀟洒走過條條大道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笑看紅塵人不老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求得一生樂逍遙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把酒當歌趁今朝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求得一生樂逍遙


——《得意的笑》 歌手:李麗芬


提示:本文已劇透到沒朋友,未觀影的小朋友請謹慎點擊。當然,電影非常棒,可以趁周末時間先去觀影,再來讀我的影評。

--------------------------------------------------------------------------------------------------------------

以下是正文。

《綉春刀》看得我難受之極——原來武功高強的高手們也活的那麼憋屈,那麼身不由己,甚至,辛酸。我打小就是武俠迷,從小就羨慕大俠們有行俠仗義的能力,所以武俠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洒脫、純粹的。而唯一一位洒脫的俠客——丁修,卻是那麼一副令人生厭的嘴臉,不提也罷。


關於悲劇

實際上看過電影的人都清楚,《綉春刀》的悲情色彩也有點《天龍八部》的感覺——世人皆身不由己。這種感覺在我看完電影之後一直很強烈。從皇帝到妓女,他們每個人,都是悲劇,都是螻蟻一樣的人。


萬歲爺崇禎,身處明末亂世,內有奸臣猶未根除,外有清兵虎視眈眈。雖貴為萬歲爺,卻為軍餉短缺無法施展抱負犯愁。下聖旨活捉魏忠賢為解軍餉之急卻遭奸臣假傳聖旨,這位皇帝註定是個悲劇。


九千歲魏忠賢,權傾朝野八年之久,老來卻被自己一手提拔的棋子威脅,鬧得神神叨叨,勉為螻蟻,苟且偷生。電影里金士傑老師的一句「想不到東廠竟毀在了我手裡」滿是哀傷。


東廠提督趙靖忠,一生逐權,冒著欺君之罪假傳聖旨,找了三個自認為是最螻蟻一樣的人,欲借刀殺人,除掉魏忠賢。可到頭來卻被自己認為的螻蟻弄的身敗名裂,甚至失掉性命。


教坊司妓女周妙彤,原本是名門之後,十二歲那年被沈煉害的家破人亡,自己淪落為妓。和嚴峻斌公子相愛,可謂真情。到頭來還是因為沈煉,導致自己連唯一希冀的愛情也變得無可奈何。電影里在教坊司打鬥那場戲,劉詩詩扮演的周曉彤中箭之後坐在長廊木凳上的神情,是失去最後的依託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心碎,甚至是心死。電影里表現的很好,很抓心。


關於三位男主角

當然還有影片的三位男主角,是幾種悲劇小人物的代表。


老三靳一川,為人憨然。當年身為匪寇,僅為了不讓自己再過流匪的日子而狠心殺害了一位錦衣衛,並由自己冒充,也因此落下了把柄在自己同門師兄手裡。而自己還患有肺癆,甚至武功也不如自己的師兄,只能任由他一次次的擺布和勒索自己。所幸這都不是大事,而老三在張大夫的醫館求醫的同時邂逅張大夫之女張嫣,兩人一見傾心。張嫣甜甜的笑容也是這部悲劇之中唯一短暫的能溫暖人心的畫面,這種純粹的愛情也是對愛情追而不可得之人觀影最大的安慰。只是他的結局不美好,這裡不提。


老大盧劍星,性格沉穩而忠義,子繼父業進入錦衣衛,一心向仕,可由於為人老實,家庭清貧,雖到天命之年卻仍未能達百戶之位,鬱郁而不得志。於是不惜豁出性命,數次以身犯險,只為能夠立功升職。只是這個小人物在體制權力的爭鬥中只能被當做螻蟻對待。上頭的人找到他只是為了讓他充當必死的炮灰,自己也多次受盡職場的冷眼和上司的打壓,對體制的黑暗和人性的貪婪只能一味順從,卑躬屈膝。他有一些放不掉的包袱,一些生命不能承受的輕,這一輩子悲劇的命運,也就定型了。


片中男一號——老二沈煉,武藝高強,謀略過人,有一位自己深愛的女子,兩個忠肝義膽的兄弟,一份自己一干就是半輩子的事業。只不過自己高強的武藝和機智的謀略並未能幫助他的事業騰飛,反而,被人嘲笑「混的很糟糕,連閹黨都不如」;深愛的女子與自己有著天大的矛盾,也因為這個矛盾導致這個女子不愛自己,或者說,不敢愛自己;兩個難兄難弟也同自己一樣,都有能力,並且忠心耿耿,但在這個利益勾結的職場社會中,光有能力和忠心,不夠。他們甚至屢次被一些成功人士嘲笑「捏死你們跟捏死螻蟻沒什麼區別」。


這三人映射了太多我們身邊的人了,不提。


關於人性

電影無疑是個悲劇,許多人評論導演借古諷今,談論政治之事。但實際上導演要表達的是人性,即小人物對自己命運的態度,和危難之下迸發出的人性的光輝。


沈煉為幫自己心上人贖身,在開場某刑部官員家中辦案時第一次作出對命運的反抗——以保全該官員全家人姓名為籌碼要求為周曉彤開據一張贖身證明。在深知自己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與自己落後的俸祿供給之間的矛盾關係之後,並且也在深知大哥需要用錢買官和三弟需要用錢保秘之後,作出第二次反抗——放了魏忠賢。第三次對命運的反抗是在嚴家全身而退之後,得知上面的人要除掉自己哥仨,所以用武力脅迫了頂頭上司,並用300兩為大哥買官。最後一次反抗命運是在得知京城不可留之後,迫不得已選擇了逃避,準備與兄弟以及深愛的女人一同離開這是非之地。


不是誰都能這麼做的。大哥不行,三弟不行,周妙彤不行……所以不論結果,能夠這麼做了的,都是值得被觀眾記住的。


關於電影

而對於結果,一看完電影出來,我就對同事說,電影結局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在觀影之時心中留好的結局是大哥和三弟死後,故事就結束了。趙靖忠殺不殺,無所謂。一如我對《後會無期》和《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結局不滿意一樣,江河或者那位追求卓越的年輕人其實不一定要取得世俗的成功的。但為了影片達到的商業效果,《後會無期》和《三傻》都放上了圓滿的結局。《綉春刀》也一樣,沈煉大戰BOSS趙靖忠,最後取勝,也是滿足了大多數觀眾嚮往世俗名利的惡趣味。


此外,電影里有幾個片段很打動我。


第一個片段是韓大人的宴會上,趙立新老師飾演的韓大人表面上說一些風輕雲淡的話,實際上句句擊中盧劍星要害,以及王千源老師扮演的大哥盧劍星在面對上級施加的壓力之時表現的內心戲。看他們飈戲十分之過癮。


第二個片段是宴會過後,三兄弟之間大打出手。大哥盧劍星將仕途看得最重,為人老實而正直,在意上司對他的看法。所以在得知沈煉為自己買官以及上司韓大人對他說出「抄了魏忠賢的幾車財富,你們進行一些潛規則也是很正常的」之後顯得尤為緊張。而回來之後盧劍星居然對沈煉拳打腳踢。電影里幾個鏡頭給到張震老師飾演的沈煉被大哥痛扁時候的表情特寫,沈煉內心的委屈、心碎表現的非常抓心。沈煉背負的東西太多了,卻又偏偏不受理解。


第三個是在教坊司,沈煉要帶周妙彤出城的片段。當周妙彤說出「我討厭你的飛魚服,還有綉春刀」的時候,沈煉一下就想到了往事。此刻內心最痛苦的莫過於他——他確實背負太多了,都要他自己承受。我想,他一定能想到現在的果(周妙彤不敢愛他)都是由於他之前種下的因(害了周妙彤全家)。悔恨之極,還有再也愛不到自己所愛的人的感情,張震老師表演的非常傳神。這一段讓人有「欲語淚先流」的衝動。


最後一個片段是沈煉背著周妙彤在雪地里走,周妙彤掏出手絹輕輕按壓著沈煉的傷口——這個男人剛才為自己擋槍而留下的傷口,說:「如果不是因為我,你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是的,沈煉這哥們兒背負的太多了,正是這句話,讓他一下子釋懷。所以我對電影的結局不滿意,但非常喜歡這個片段。因為看電影的時候難免會將自己的經歷和情感融入劇情,隨著年齡漸長,發現對世俗的成功看得比以前淡了許多,對情感的表達和宣洩反而更勝當年。如若不考慮商業因素,導演僅在此處表達一些情感上的正能量,或許更加妥帖。


當然,這已經是近年來非常棒的武俠電影了,值得一看。


看完片子還是挺開心的,雖沒預期中那麼驚艷但完全值回票價,說說印象最深的角色吧,拋開張震那張帥臉還是最喜歡浪人的角色,讓我想起還珠里的肖劍,長得像氣質也挺像。

BUT,重點來了!這個師哥完全是個抖S!!!
(抖S_百度百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只看了一遍就憑記憶梳理下師哥和一川的關係。

  1. 師哥的第一次出場,就以S的角色完全控制的兩人的關係,包括施虐(武藝高過師弟)、辱罵(你個肺癆),以及控制整個節奏(以不間斷的索要錢物搭建施虐與受虐紐帶)。師弟反抗被師哥嘲笑:「你多少次想殺我了,你個肺癆!」(記不太清台詞大概是醬紙),師哥很享受這種危險關係,並對m的反抗表示配合。
  2. 師哥暗示,你俸祿不夠可以去賣屁股啊,不少達官顯貴有龍陽之好(龍陽之好_百度百科),況且你身材這麼棒,blablabla...赤裸裸的sexul hints啊!
  3. 趙靖忠買兇殺人,師哥條件反射說,他可是我至親的人啊,得漲價!不得不說周一圍表演很到位,雖然影院大部分人看到這段表演都笑了,但抖S卻想,這下又有的玩了,just play it for fun。
  4. 醫館裡殺人那場戲,師哥抱著貌似被蹂躪的姑娘出來囂張地說很潤,m生氣倆人拔刀開始比劃,到最後師弟躺在雪地里,師哥深情地說,如果我說那姑娘我沒有碰呢,碰呢,碰呢。。。這時我才有點懷疑師哥的S情節,別急,後面還有。
  5. 師哥在最後關頭遲遲捨不得殺掉一川,打鬥過程還在回憶一起成長的過程(師傅可沒教過我這招),還說道,你要是走了還有誰陪我玩,要知道遇到一個對口的高段位M/S簡直比中lottery還難啊!
  6. 一川死後,師哥為了真愛與張震合作北上報仇,冒著戰死異國的風險為張震掩護,成功後拋下狠話說,如果你沒殺掉他,我會殺掉你。師哥還把醫館姑娘接到蘇州,更證實了他沒碰過,師哥對一川是何等的深情,人世間真愛大抵莫過於此吧。


再來說說一川,這個始終不肯面對自己的M。

  1. 三兄弟中每人都有自己的矛盾觸發點,老大要急著升百戶,上下走關係,焦頭爛額;老二絞盡腦汁拿到文書,攢銀子贖姑娘(話說劉詩詩演的好不招人待見);可老三呢? 醫館的姑娘是他的牽掛,可他離開並沒有要帶她走的意思,這是真愛嗎?異性戀們看著干著急,為什麼不帶姑娘走!呵呵呵。。
  2. 師哥威脅他要錢,他應該想方設法去搞錢才對,像兩位大哥一樣,可他呢?錢是二哥幫他搞定的,他從始至終並沒有為籌錢下過什麼力氣,因為M習慣甚至享受了這種被虐的遊戲。
  3. 最後垂死之際,M用身體為師哥擋住了暗箭,這。。。很明顯了吧。

最後補充下,S與M並不是一定發生在性關係中的,很多sm並沒有實質性的sex。


備註:我不是m,也不是s,只是聽了期大內密談突然有感,把剛看的電影情節串起來了,感興趣的去聽下他們的節目吧~


這個回答居然要審核,謝謝啊。。。所以直接髮長微博圖片了。。。

最後補一句吧:片尾聶遠對金人喊話說的應該是滿語。。。我是真驚了。。。倒不是因為我身份證上寫的是「民族:滿」而我一句滿語都不會,而是這電影,居然真讓演員說滿語,還說這電影不用心?


大家說的好多,考物君做的功課太棒了。我是趕著下線之前去看的,其實說實話倒是沒有我想的那麼好。不過,有些鏡頭做的還是很棒的,所以想八一八綉春刀裡面打動我的鏡頭。為了配合說明,重看了一遍直接截圖的,沒有高清的,大家將就看吧~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個超長鏡頭。沈煉的一系列動作都是由這一個鏡頭完成的。大多數人在叫好綉春刀對動作處理精細的態度應該就在於此了。

沈煉進門之前壓住隨從,門口一頓向屋內人問了句話,無人響應。這一頓立馬銜接著沈煉衝進房間環顧四周的鏡頭走位,此時,沈煉是不動的,鏡頭由沈煉的後面旋轉到前面shot到主人公的表情,然後對向窗戶交代下一個動作。鏡頭沒有停,緊接著就是沈煉衝出窗戶落到地下,鏡頭雖是跟著但並沒有轉變角度,反而是沈煉單膝落地九十度的轉了個身,站起來把臉移到鏡頭前面。這一轉,簡直是把格物君的眼淚都要催下來了。你想想,門口一頓,屋內一轉,窗外一躍,最後男主的跪、轉、站,簡直就是給你坐在過山車上高速俯衝的小心臟一個有力又穩當的剎車,還優雅的略去了慣性的作用。一個長鏡頭如此連貫,並且自如的在機位轉動和人物動作之間切換,事實上是非常難構思和處理的。我見識過拍電影,所以這樣的鏡頭的出現真心把我給打動了。

第一段算是告一段落,這第二段的姑娘真美啊。這是整個影片節奏里的一大停頓,相信看過綉春刀的同學們一定忘不了這段溫情的故事。葉青的小虎牙在那麼大的屏幕上看確實不整齊,但是真可愛啊,笑起來那個眼睛彎彎的,真心讓我沒想起來是《步步驚情》裡面的孟欣怡和《步步驚心》里的玉檀。

鏡頭一開始是從院外越過院牆進入院內的,本來翻院牆看姑娘這種故事應該是偷偷來的,導演直接把這視角給了觀眾,頓時把觀眾和導演的共謀關係給確定下來了。院內那顆櫻花樹配的很好,從造型上來說很有中國宋代文人畫中植物的形態,從畫面感來說,把它做畫面前景映襯後面的一川和醫館姑娘也是極美的。這場戲給格物君的感覺就是很日式,除了櫻花樹,還有醫館的建築風格和醫館院子裡面景觀汀步的設計,包括一川和沈煉的服裝,也非常配合這個場景。說道沈煉,其實頭上包紗的造型並不多,這裡作為第三者出現在以一川為主角的場景里,還給了兩個特寫鏡頭,我想應該是導演希望讓沈煉的幾個表情是對觀眾看到這段戲的心情的直接表達,加之造型,代入感極強。看到這裡,我跟沈煉一樣,嘴角上揚笑了笑:這就是青春吶~

說說動作上的細節,有兩處我印象比較深。一個是公公見義父的時候,魏廷拔刀準備治一治公公。一般這類情形拍攝時候多是把鏡頭給在刀柄上,拔出又被義父推回去。但是這裡,鏡頭放在下面,我們沒看見刀,只聽見拔刀聲音和義父已經上來按下魏廷的手,鏡頭給到的是義父的臉。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路陽這樣拍,大概是讓鏡頭更快的能跟到義父那裡,銜接下一段劇情吧。總之,我是很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看的時候,那個鏡頭一轉,配著划出刀來的聲音,看得人暈暈的,卻又有意思,有點像喝酒沒醉但蒙了的感覺。在細節的處理上,導演把很多細節都這樣處理,顯得非常有意思,不呆板,大概這就是大家讚賞綉春刀細節處理的好的原因吧。

再列舉後面的一處鏡頭的處理。

從閻府回來,這個百戶大人被嚇破了膽,鏡頭給的是背面,是不是很詭異,詭異就對了,詭異就是告訴你:背後有人!但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這百戶大人拿杯子喝水這個鏡頭,導演又給了這個鏡頭一個正面的機位,而且鏡頭是跟著杯子走的。杯子被拿起來又被放下去,鏡頭一直跟著晃,我當時看的時候,心理就是在想:哎喲,這杯子別碎了。能讓觀眾產生這樣的心理狀態是特別有意思的,這是一種積極的反應。

沈煉來找百戶大人談條件,這鏡頭雖說簡單,但是由遠到近是伴著沈煉的綉春刀掄起來再架到百戶的脖子上,綉春刀就帶動了這個鏡頭。影片中有很多這樣的鏡頭,再比如下面這個。

沈煉彎腰砍掉小廝的頭後站起來,不是起身,而且轉動著站起來的。這一個鏡頭就是要給你眩暈,告訴你,主角要累死了,還要面對這麼多小廝,鏡頭悠悠一滑,預示著下面大戰要開始了。

這四個人的造型出現在開門的時候,氣勢還是可以的。閻少爺在這裡充了個數,這樣就不至於沈煉一個人背對著鏡頭的時候畫面顯得太平均。而且沈煉這裡又是一轉,最後給到一個正面的表情。

從閻府回來,去醫館是標配啊。醫館的矮桌、門帘還有桌上的陳設,再次顯示出日式的風格。倒茶那會水撒了,葉青的小手在桌上掩著心理的慌亂,太磬人心脾了。

大家都說林沖夜奔這場戲安排的好,其實我也覺得好,就是覺得做得不夠。林沖從後台出來,這裡又是一個極好的長鏡頭。鏡頭從後台林衝出來的平視狀態一個弧形走位之後變為俯視角度,更好的展現出一「做」。後面還有一處「做」的鏡頭配合韓大人講話,蒙太奇的效果就出來了。我覺得,這裡應該給一點時間給京劇的唱詞或者劇情,減少一點韓大人和公公的台詞,可能會讓這一段戲更耐人尋味。

又到醫館。把這幾張貼出來著實是我特別喜歡。打打殺殺的劇情裡面,有這樣一個安靜的院子,一個美麗的姑娘,木門青瓦人偶櫻花樹,即使說離別也顯得很美了。

沈煉去找周姑娘的時候,周姑娘一襲紅衣,我真心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說一個新的開始或者是說用紅衣服渲染一下妓院的氣氛?不過如果從美術指導的角度出發,室內比較昏暗的場景里,確實不適合白衣服。用紅衣服讓畫面顯得更加溫暖一點,這是古裝戲裡面常常使用的顏色。這裡用紅色大概會讓整個畫面的調子更和諧一些吧。

在妓院走廊打鬥的場景很精彩。公公和沈煉過招的時候,一個長鏡頭走的是S形的,和平鋪直述的描述打打殺殺的過程,這個顯得更加美觀。當然,對於投資不那麼高的電影來說,這樣的鏡頭處理會規避場面上不夠華麗的弊端。

沈煉帶走周姑娘的時候,下起了雪,格物君必須要吐槽一下。這雪下的真的很假,而且我並不覺得這場景是有多凄涼,倒覺得是為了顯示凄涼而顯示凄涼了。

一川和丁修同時出現在醫館,大概醫館的設計就是為了這倆個人的同時出現而安排的。無論從名字上還是裝束上來看,這師兄弟都走的日本風。丁修在裝扮上更加像日本浪人,他的武器也是日式的。最後給丁修的這個鏡頭裡的雪就應景了,滿目的孤獨。

盧劍星死的時候,這一潑水,就是細節的力量。

導演在最後對公公的死的描述還是很到位的。鏡頭站在公公的角度,先是晃了晃,然後給了天空和草地。這是對一個大人物死亡的描述,卻藏著跟小人物一樣的悲哀。

分析下來整個電影,大家對其所評判的認真的態度確實值得肯定。我們看到了導演對待服裝道具的考究,對美國動作片的研究,對中國古裝片的學習,雖說沒有什麼太多的突破,大家茶餘飯後去看看小人物的生活狀態,也是很好的啦。

分析比較業餘,歡迎大家指正~


大明天啟七年,以崇禎皇帝朱由檢為核心的大明朝新一代領導集體,以猛葯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嚴肅查處了以魏忠賢,崔呈秀等為首的閹黨。開創了治國理政的新常態。
新常態下,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各級衙門的公僕官吏,又該如何適應這種」新常態「呢?
要說那些個閹黨官員,是新常態下的受害者;那這哥三個,可是新常態的受益者啊!對,是因為他們三個沒後台沒背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但是也正好是」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如果這哥三個明白一個道理:渾水才好摸魚。呢么,只要此時,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核心意識。何愁摸不到大魚呢?至於像電影中那樣,魚死網破嗎?
首先,來說說什麼叫大局意識。什麼是大局?此時的大局還看不明白?趙公公說,皇上密旨,殺掉魏忠賢。這不反常嗎?這很反常啊!按道理,扳倒十惡不赦的閹黨頭子魏忠賢,不該是大張旗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各級衙門都得開大會,各路士農工商代表,都得奉上上雪片一般的稱頌賀表,高呼」堅決擁護萬歲爺的正確決定,徹底肅清魏閹遺毒「?魏忠賢不該站在站籠里遊街,然後痛哭流涕的大聲高呼:」我深刻意識到,我所犯下的罪行給大明朝廷帶來損失。我認罪,悔罪。」?《邸報》上不該刊登一篇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署名文章說「在紫禁城裡沒有『特殊宦官』,在大明朝沒有『特殊臣民』?」
可是皇上恰恰沒有這麼做。那麼,這就要有第二個意識了。那就是核心意識。什麼是核心?大明朝只有一個核心可以照亮兩京一十三省,那就是主子萬歲爺!聖意如何?是每一個做臣子的,心心念念,無時不刻牢記的。
那麼,此時的聖意是什麼?很明顯,皇上在猶豫。閹黨不可不殺,但是東林黨想要斬盡殺絕卻是萬萬不能。因為那樣,這朝堂之上,不就只有東林黨,沒有皇上了嗎?因此,皇上不想株連太過。
而魏忠賢一派的閹黨呢?很顯然,他們現在只想保自己的命。因為只有保住自己的命,才能翻盤。
如此算來,魏忠賢只有死,皇上才能以「線索已斷」為由,停止追查閹黨(電影也是這個結局);而魏忠賢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閹黨也就明白,聖意是什麼了。他們也就能在下一局,成為皇上對抗東林黨的棋子。
因此,算來算去,魏忠賢必死無疑。但是,皇上又不想承擔殺魏忠賢的名聲。因此,就要讓人背鍋。
想過了大局,想過了核心。那跟著弟兄三個有關嗎?這弟兄三個為了什麼?不就為了那點黃金白銀,古玩字畫,翡翠寶石嗎?這一下子朝局,一下子皇上的。弟兄三個的錢從哪兒來呢?
還是那句話,渾水才好摸魚。怎麼攪渾呢?
很簡單,就是錢也得掙。掙誰的錢?閹黨的錢。哪裡的閹黨?北京朝中閹黨的錢掙得了嗎?掙不了。那只有去遠離政治中心,但是又富得流油的,還是東林黨的輿論中心的江南掙這筆錢了。
如何掙?下回分解。
哥仨接了趙公公旨意後,就得明白,所謂攪渾水,就是掀起黨爭。
要知道,東林和閹黨之間,可是血海深仇。而東林黨政治一定正確,自然在什麼禮部,六科給事中,翰林院,國子監里有的是一群空發議論的外圍腦殘粉的。先從這些粉圈裡散布消息,皇上要秘密處決魏忠賢。這消息不用說。一定激起無數陰謀論,北京朝廷必然謠傳四起,從而引發激烈黨爭。當然,這已經是哥仨出北京的事兒了。
哥仨出北京順天府,甭急著去追殺魏忠賢。先奔大明的留都,南京應天府。為何呢?魏忠賢發配地是南直隸的鳳陽。是去看守老朱家的祖陵。那麼既要殺他,先去南直隸布置好接應。豈不理所應當?更何況,皇命只命殺魏,至於他是死在北直隸,山東,還是南直隸,這都無關緊要。再者,到南京這個東林黨和外圍復社的大本營去殺魏。多了東林黨的掣肘,那趙公公想要壞哥仨的事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時候,隨著哥幾個到了南京。北京那邊,由哥幾個造出的「陰謀論」一定已經傳到了江南。要知道,東林黨本就是以江南這幫士大夫為主。加上復社那幫子愣頭青。那麼,此時,皇上要殺魏忠賢的消息傳來。必然讓江南東林黨又準備在江南對那些閹黨官員下手了。北京的黨爭已經開始,南京的黨爭此時也即將拉開序幕。
這時候,哥幾個就可以分工了。他們一個以錦衣衛的身份,去找那些閹黨的中層官員問話。要知道,此時外頭沸沸揚揚傳要殺為魏忠賢的謠言。這些個閹黨的,中層官員們更加是驚弓之鳥。要知道,他們在這幾年,地處江南膏腴之地。錢是沒少掙。但是,他們其實離北京的政治中心還很遠。有些事兒不一定知道。因此,訛他們的錢是最好的。這時候,哥幾個只要拿出錦衣衛的身份去趁亂訛錢。這些個本來就是些中層的閹黨必然是願意出這買命錢。這樣就能大撈一筆了。
另外,哥幾個還要在江南找人。找誰呢?找那些被魏忠賢害死的東林大佬遺孤啊,弟子啊,還有那些所謂江湖俠士們。把殺魏的事兒含蓄透出去。然後,請這些人幫忙,刺魏。自己呢,從旁協助。這幫子巴不得要殺魏忠賢。要麼為父報仇,要麼在江湖上立下威名。
一切準備停當後,估摸著魏忠賢也到了南直隸境內後。然後再帶著一幫人先去魏忠賢那兒。還是該找魏公公拿錢的找魏公公拿錢,該把魏公公放走就把魏公公放走。可是——等魏忠賢以為逃出生天后,就被那幫子預先埋伏的遺孤,俠士「替父報仇」「替天行道」一般殺了。完美。
那麼魏忠賢以這種方式被殺。有什麼後果?東林黨滿意了。他們其實立下一個威:跟咱東林黨作對,保你死的很難看;皇上滿意了,魏忠賢死了,線索斷了;大眾滿意了,以後去茶館就能聽到有一段武俠類評書了。而那些被哥幾個訛詐過的閹黨官員也滿意了,他們以為自己買命錢起了作用了。哥幾個也滿意了,錢掙了,皇命也交了。啥事都能辦妥了。
總之一句話:哪朝哪代,在這官場上,想混的好就得有智商。用高大上的語言總結,就是:「在複雜的執政實踐中,不斷提升幹部隊伍科學決策、統攬全局、以及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沒這點本事,還想站著把錢掙了,還能全身而退。你們吶,乃父!


張震追人,要翻牆的時候沒有直接飛過去,而是踩著兩個小弟的手跳過去。這個一下就讓我覺得,這電影不錯。


非專業人士,偽影迷一個。
因為張震【男神!】是主演,提前很久就在了解這部電影,今天上午去看了當地影院的第一場。

先說評價:題主若對一眾主創感興趣,去看至少不虧票價;若對武俠感興趣,這是我近幾年看到的最好的武俠電影,偶爾還能有幾個鏡頭格外驚艷。總之,故事完整好看,是一部誠意之作,值得一看。

團隊很年輕(導演在微博上說團隊平均年齡30歲,前後花費了3年製作),看的時候也能看出預算不多(皇帝就出場了一次還是在錦衣衛的官衙,連皇宮布景的錢都省了。)。
場景不多,簡單但耐看,而人物的服裝、武器等細節著實為亮點,不論是錦衣衛具有代表性的飛魚服綉春刀,還是周妙彤(劉詩詩飾)作為教坊司官妓的素衣紅袍,新晉東廠總提督趙靖忠的官服和大號苗刀(?中間還能斷開成雙刀真心萌)。戰鬥中還出現了一些奇特的小兵器,如弩箭、西洋劍等等,以及小配角醫館姑娘(這妹子真是太好看了)的裝扮都讓人眼前一亮,和歷史的契合度和真實感相當的高,所以讓人覺得真實,很容易入戲。
(哼,我才不會告訴題主這些都沒有稀釋過的血漿更亮眼呢……)

作為一部浪漫武俠的商業電影,《綉春刀》比起以往的武俠電影更為真實,主角人物不再纖塵不染俠氣前行,除了身懷武功之外,也不過是身份卑微、為了生活中的不得已和苦衷而隱忍地活著的「螻蟻」而已。不論是隱忍忠誠的主角,還是以權謀私的反派,都不過是在權力鬥爭中的「棋子」而已,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殫精竭慮。小人物在政治和權力的鬥爭中的悲哀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來還寫了一段具有關體的悲涼,但涉及劇透,最終還是刪掉了。待電影放映完畢再補上好了。)

動作戲確實是亮點,數量多且精緻好看。我一向不喜歡打戲,但這次不再覺得徒有花哨的動作沒有實質,反而有了如臨其境的緊張感。動作設計富有層次感,凌厲的特寫和配樂相得益彰。(對動作真的不太會評價,總之打得真的很精彩…)

演員各有各的亮點。(雖然看到一半我突然想起三弟是果郡王瞬間齣戲了= =)張震表現格外精彩,把沈煉的隱忍演得出神入化,張震最大的特點就是角色融入感很強,即使以前看過很多他的作品,這次還是輕易就記住了沈煉。之前我對劉詩詩有偏見,尤其前兩天又看了一遍《陸小鳳傳奇》里那個神奇的孫秀青,但這次劉詩詩真的超常發揮,哭戲演得也很不錯。忠誠老實一心想陞官的大哥,為過去拖累但純情的三弟,奸詐的趙靖忠魏忠賢,為了義父拚命的魏廷和無賴中有俠氣的丁修,清純可愛的醫館小姑娘,每個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的性格,和結局。= =
【畫外:張震和聶遠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居然這次能看到他們的對手戲。不得不說,聶遠雖然演得不錯,但長得真不像反派……】

特別有一個細節我很喜歡,就是中間有那麼一席酒宴,眾人一邊看著《林沖夜奔》,一邊暗波涌動鬥智斗勇。

對了,配樂也很贊。


優點說完說說缺點。

其一,作為武俠片,「俠」並沒有很好地體現,主角過於卑微隱忍,缺乏反抗精神和俠氣。諷刺得多了,有些失了武俠片的意境,倒是像歷史劇看齊了。主角三兄弟的性格太過典型小人物,總是「人在江湖人不由己」的逼上梁山,導致整部電影缺少那種拔劍四顧縱橫天下的氣概。
(私以為整部影片最有俠氣的,反而是反面人物丁修。無賴中透著俠氣= =)
(其實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劇情的,這條就是在雞蛋裡挑骨頭啦~)

其二,偶爾有幾個片段有些齣戲,血漿不知道是不是稀釋了,有點不真實,偏偏流血的鏡頭還很多……

其三,電影詣在突出不同命運的小人物,但人物的數量和性格方面有些多,或者是因為導演功力不夠,稍顯凌亂。我倒是還好,出場的時候聽到有觀眾說沒太看懂。
電影為了配合一個新晉導演什麼的提檔一個星期真是不明智,《後會無期》《白髮魔女》還有明天要上映的《秦時明月》。我對票房並不樂觀。至少我買票的時候,同時段的《後會無期》上座率至少80%,而《綉春刀》排在最大的放映廳,卻一共不到10個人。orz

別的等我想到了再補充哼唧。

100分滿分,我打80。


很不錯的電影。
散點,想哪說哪。

1.最棒的是演員,其次是文戲劇情,差的是武戲但也及格,感情戲是甜品,不挑剔。

2.特別佩服王千源、金志傑這種演員,只要有他們在的橋段,氣質、架子、精氣神,都是對的,順遂、通暢、準確。
而演員的狀態必定有導演的功勞。

3.周一圍扮演的漫畫型人物,讓電影不至於老氣橫秋。
實際上,電影前半部分相當的老成,這是表揚。

4.劇情起勢於金志傑的亮相,高潮於韓大人(本片里分量大概排在10名左右的人物都如此出彩)夜宴,終止於王千源掉頭。
之後,都是商業環節:打戲,風景……
「給了你們這麼多片酬哪能讓你們這樣就結束」,大概這個意思。
可惜了王千源上刑場的那場戲,倒是特別想看他演繹這麼一出。
畢竟這片的英文名叫「兄弟之刃」,劉詩詩掉眼淚的特寫和結尾的打戲讓點時間出來多好。

5.一位挺「槍」硬上的「公公」暈倒在「妓院」……
分析帝們還在等什麼?
有這麼深刻的橋段,這難道不是一部「你們看懂了么」的電影么?

6.對花瓶組點贊,這戲裡對她們的要求止於養眼,完成的不錯。
劉詩詩不功不過,不清楚為什麼有人黑她。
當然,她要是能給王千源們多讓出點份量,就更好了。

7.朱丹奉獻了本片里最精彩的亮相。
已經有考據帝說了,西洋劍在明末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8.一部電影里出現的幾乎所有人物都讓人記得住、有念想,這很神奇,尤其本片牽涉的人物如此之多。
對比某部群像偶像戲和某部公路片,《綉春刀》得到再多讚揚也不為過。
特別想說,只有我一個人覺得葉青的正臉像廣末涼子?


如何評價?
誠意之作啊!服裝美工、配音配樂、畫面剪輯我覺得都很上乘啊!
故事略有狗血,演員演技可圈可點,故事完整度很高,個別情節有牽強的地方,結尾奇怪。

剛看了回來,排片率和上座率簡直心疼,我和發小看完都表示要向大家安利這部電影。
今天首映,我在省會城市,一般的影院都給排了3—8場,我去的是排片最多的一個影院,記憶中大概有十幾場。我訂票的時候有留意,今天最多的暴力街區、白髮魔女傳和後會無期。而且我去的還是個大廳,散場的時候我數了下,不到二十個人,這簡直是要下線的狀況才會有這麼強的承包感……後會無期我看的也是周四首映日,但是小廳,上座率大概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這樣一比就太慘了。

我覺得宣傳方面簡直可以開掉了,我除了在年初的時候看時光網有綉春刀、道士下山、黃金時代、太平輪一眾2014可以期待的片子專題看到過綉春刀的報道,這半年鮮有聽到該劇的消息,今天還是因為明天有事不能陪發小去看秦時明月,陪她看了有張震的綉春刀。結果看了部好片子,簡直想再來一遍。這樣看來,後會無期和小時代的宣傳用心地簡直髮指……
預告片誰剪的也可以開掉了。一般大家都會覺得預告片會比原片更出彩,集結的都是最精華的地方,而綉春刀的終極預告片看的有點迷茫,場景人物出現的太多,還有張震一句跳戲的台詞(電影里完全感覺不到!),抓人功力一般。視頻貼不上來,給你們個時光的網址http://video.mtime.com/49858/?mid=201724

++++++++++++劇透分割線+++++++++++++++++++++++++++++++++
劇情太流暢,我能說這是我今年看的新上映電影中劇情最流暢最沒尿點的一部國語電影嗎。(結尾略不喜歡,見仁見智。
三個主角,三個人的無奈糾結交代的都很清楚,沈煉著墨最重,一川次之,大哥最輕;又有同一主線事件串聯起來。開頭一場打戲,起因一場打戲,事件異化一場打戲,逃亡之夜一場打戲(三人分開),最終對戰一場打戲,再加上事件異化後,韓曠設宴一場內心戲,把故事完整的串了起來。事件異化嚴府拿人,門開之後血戰後的三兄弟帥值爆表!!
唯一覺得插入有些生硬的情節,是一川發現趙公公手傷的那場戲,一川師兄莫名其妙混進演奏隊(干兼職賺外快嗎…),又莫名其妙和趙公公打起來……

結尾的話,嘖,我本來以為逃亡之夜之後就會結尾,魏沒死事迹敗露,三兄弟小人物螻蟻之悲,趙公公勉強自保,皇上還有人用,沈煉帶周小姐遠走他鄉。之後接著的復仇草原對戰這場戲確實使故事立意積極了起來,不過續的牽強,一川師兄洗白太違和了,前邊簡直覺得這貨禽獸不如……還有結尾我覺得沈煉最後應該和趙公公互插致死(咦,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沈煉會死?),居然活過來了……

全劇最喜歡的是大哥!太機智太重情義也太無奈了。

配樂超級好聽,高度合劇情,但是網上查不到太多信息,隱約記得看字幕的時候有幾個日本師傅。盼原聲!!
剛才看了時光,古裝、武打、懸疑劇,劇情陰謀很多,但是懸疑感不強。不建議打這個標籤啊……
++++++++++++++++++也許可以稱作彩蛋?++++++++++++++++++
最後說個BUG:
一川師兄出場的時候第一口咬的絕對是饅頭啊!!結果鏡頭一轉變成肉包了!!


自《一代宗師》以來,張震便是我心中最認真的男人,認真的男人都有魅力。這部戲我最喜歡的地方便是,他沒有大張旗鼓的去渲染精忠為國這些一聽就熱血的東西。事實上,沈煉三兄弟都只是小人物,只是擁有自己的小志向。沈煉希望能為教坊司的女子周妙彤贖身,然後到蘇州過上神仙眷侶生活。但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如此的小願望都是難以實現的。他們的生命便如螻蟻一般,只是這一場政治鬥爭的犧牲物。


「不管你們殺不殺魏忠賢,都得死」


沈煉本有機會用綉春刀殺了魏忠賢,但因為那一份情,收下了黃金,放走了閹狗。而這一錯誤的決定,這一私人的決定,卻讓他的大哥與三弟失去了性命。他在選擇放走魏忠賢的那一刻,便成為了一個賭徒。生在那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時代,閹黨控權,人人都為自身利益著想。所謂的「對錯」「盡忠」這些字眼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而那一份純粹的感情在那亂世之中似乎顯得有為珍貴。沈煉心中裝著的大哥,他的三弟。他想讓他的大哥當上百戶,他想和周姑娘長相廝守。但偏偏命運弄人,小人的出賣、事情的敗露逼死了自己的大哥和二哥;但偏偏命運弄人,自己一心欽慕的周姑娘竟是自己當年親手所抓,對自己只有怕而已。所謂因果報應,所謂萬事的發生都有原因的吧。


這部片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求。有的求名,有的求利,有的只求與心愛的人長相廝守,有的為了兄弟情義。活在這個世上,我們為了自己所求,不斷挑戰自己的人性,底線。而最終都有不同的歸屬。

這部電影有一個人我特別喜歡的是丁修,此人看上去敲詐勒索,地痞流氓,為了錢財不惜奪師弟性命,殺死張小姐的父親。


「靳一川可是這世界上至親至愛之人,要殺他,得加錢」(反正我看到這是笑了的)

但他行動,他的心並非像他的言談那樣。他並沒有痛下殺招。

「如果殺了你,這個世界上就剩我一個人了。」

而他的師弟為他而死。

「如果最後你沒有殺了趙靖忠,那我會連你一起殺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電影極大的忠實歷史,一睹當時明朝兵器

並且電影的一些血腥的打鬥場面音效,特效都做的相當好,還原了真實感。印象很深的是那個砍掉了的手


槽點:為什麼他們戳的總是肩部或者肚子啊。。。不知道戳心窩的么?為什麼朱丹那麼黑那麼黑啊?為什麼同樣是戳肚子,趙靖忠死了沈煉沒死啊,還能活蹦亂跳的騎馬?為什麼當時有機會殺死趙靖忠沒殺啊,踢下樓梯就完事?


居然獲得了不少贊,開心。
看到有個答案講丁修是S,哈哈哈我覺得好像是這樣的。
有沒有覺得丁修對他師弟,與《Legal High》里聖父對古美門律師很像?
丁修是強勢方對弱勢方,而聖父是弱勢對強勢方。而相同的,他們的愛都隱藏的敵意里。

下面是原文。
~~~~~~~~~~~~~~~~~~~~~~~~~~~~~~~~~~~~~~~~~~~~~~~~~~~~~~~~~~~~~~~~~~~~~~


挺好一片兒,能看的出來導演花了不少功夫。

看完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三的師兄丁修,嚴重懷疑他是gay(你看他開頭就跟老三說龍陽之好,明顯是調戲)。師兄弟其實是相愛相殺的故事。
看完補腦了一下丁修的心裡活動,想想還是挺帶感的。

剛開始要銀子那會兒,尤其是要100兩那會兒,他明明知道錦衣衛就那點俸祿根本攢不到100兩,心裡應該是這樣的:
「哎呀好你個靳一川,你個肺癆鬼,以前跟我流亡還不都是靠我罩著,現在混了錦衣衛還認了兩個哥哥,是想甩了我是不是?你丫以為我那麼容易對付?媽的老子得不到你絕對不會讓你好過!」

後來沈煉給了100兩,心裡是這樣的:
「卧槽!你二哥那邊拽?他哪來這麼多錢?你倆到底什麼關係!不行我得看看,不行我就弄死他們倆。
所以他才跑到那誰府上吹笛子,還跟聶遠打了一架。

後來聶遠讓他殺師弟,我感覺是這樣的:
「好啊,那逼崽子不但認別人當哥還跟個小姑娘眉來眼去,負心人殺了也罷!哎呀怎麼有點捨不得,得加錢!」

殺師弟那段是這樣的:
「就是這個小賤蹄子,跟我搶男人,看我不弄死你,哎我要殺了她師弟會不會真的跟我不共戴天,算了還是先殺她爹吧。」
「嗯,把這個小蹄子褲子扒了弄成強暴的樣子,讓師弟也知道什麼叫痛徹心扉!」
「師弟你打不過我的,我對你知根知底你哪兒有弱點我一清二楚,哼,虐了你這麼多年也夠了,殺了你算了省的我傷心,哎我操,殺了你我真就孤零零的一個人了下不了手哇!」
「哎我操!誰開的槍!你麻痹你敢動我師弟?!全天下只有我能殺他!弄死你丫!」
「那個什麼太監,你殺我師弟,我必殺你!」


我覺得很好看。有一點請注意,《綉春刀》的豆瓣評分是節節上升的,這對於國產片是很難得的現象。作為近幾年最靠譜的古裝動作片,我個人認為比《劍雨》要好——《劍雨》也不錯啦,導演的意思到了,但呈現效果上略差口氣(比如大S對該片的毀滅效果...)。更重要的是,當你被《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折磨得恨不得自戳雙目時,不正需要這部電影振奮精神嗎?!支持佳作,從我做起,還不趕緊去電影院啊旁友們!(拿出喇叭鼓吹狀)

肉泥曾經說過:一部電影中堆積的元素太多,這部電影就危險了——當然,「不堆積元素」並非電影成功的充要條件。樓上也說了,古裝動作片基本上逃不了幾個元素:家仇國恨、江湖恩怨、兄弟情誼、兒女情長。一部古裝動作片可以將上述元素都涵蓋,但不能面面俱到。《劍雨》和《卧虎藏龍》是江湖恩怨和兒女情長,《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是家仇國恨和江湖恩怨,《投名狀》是家仇國恨和兄弟情誼。如果鬍子眉毛一把抓——喏,《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就是反面教材。《綉春刀》主打「大背景下的兄弟情誼」,江湖恩怨(三弟和師兄)和兒女情長略有提及,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個別細節甚至令人回味無窮——暗喻隱喻神馬的大家說得很多,我就不發揮了。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憋屈」(笑),片中幾乎每個稍有份量的角色都很憋屈,上至九千歲,下至底層群眾,中間還有「國家直屬機關公務員」錦衣衛,有的想活命,有的要升職,有的想自保,有的要救人,個個都有把柄握在別人手中,所以特別憋屈。有趣的是,三兄弟的問題都和「錢」有關,這成為張震飾演的二弟拿錢的動機,由此又成為影片情節展開的源頭。丁修不憋屈,活得特別瀟洒,因為他沒把柄;皇上也不憋屈,還沒到他憋屈的時候。整部電影的氛圍很壓抑,就算最後大仇得報,觀眾也高興不起來。甚至,它能夠讓觀眾聯想現實當下:我們活得都很憋屈...

全片情節環環相扣,節奏很快,線索完整,沒有不合理的神展開。人物不說廢話,沒有多餘的段落,信息量很足,也就說,看片的時候不會走神。片中有舞台劇演員、有電視劇演員、有大銀幕演員,捏合得很好,沒有誰有「特別不搭調」的感覺。有些人特別出彩,比如大家都在表揚的金士傑。張震適合擰巴角色,他就是以擰巴角色出道的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前聽不少人黑劉詩詩,特別關注了一下——沒啥大問題,按質按量完成花瓶的演出任務,乃們別再黑她了好咩?朱丹在影片中負責擺pose,不知你注意沒有,影片中沒有她的武打特寫場面,和大哥的決鬥,鏡頭一閃——打完了(!!)。唉,可惜了這西洋劍啊~~

這部電影的預算的確很低。發生在京城的故事,除了一個特效做成的城市遠景鏡頭,基本上都是小街小巷的外景。沒有出現寬廣街道,沒有熱鬧的街市,沒有出現皇宮,皇上露面連龍袍都沒穿。除了片尾決戰,各種內景、近景和夜景,說白了就是沒錢嘛。但也有捨得花錢的地方,美術服裝造型道具,小細節不勝枚舉,所以影片沒有「廉價感」和「穿越感」。所謂抓大放小,為這個思路點個贊。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大槽點——我還記得很多年前,我和老姐在電影院看《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幾乎從頭笑到尾...看《綉春刀》時我的態度很嚴肅。如果非要說的話:片尾決戰有種「不行,根據慣例壞蛋必須死,一定得來場大決戰」的硬湊感覺,反正到了這個地步,壞蛋死不死也改變不了全片壓抑的情緒,但是...不能壞了規矩嘛(雖然這決戰一看就知道劇組沒錢,你看人家《投名狀》...),所以我耐心的等架打完迎來結尾。丁修出場時明擺著「最後要被刮千刀」的壞蛋架勢,結尾就洗白了,這個OOC真生硬啊...既然如此你為何老是糾纏欺負小師弟呢?這師兄弟倆果然一個S一個M...總是欺負大哥的百戶張英(對,就是片頭囂張的死胖紙)後面沒交代了,不知是故意還是疏忽,按理說這貨的結局也該被刮千刀...

總之,我已經很久沒看到那麼靠譜的國產古裝動作片了——啊,說到這想把李仁港拖出去活埋一百遍...導演路陽下部戲是有指望了,搞不好還是大投資,不知會呈現何種效果。《綉春刀》可能還沒到「震古爍今」的地步,但在有限的成本中儘力做到了最好。這麼靠譜的電影必須大力安利之,大家別再猶豫了,趕緊去看吧!


寫的時候在影片類型這裡卡住。動作片么,坦白講片里並沒有可圈可點的動作場景,如果你硬是拿它與甄子丹洪金寶與徐老怪那些經典比較的話。若說武俠,武林正道及魔頭魔女欠奉,神探與名捕缺席,既沒有圍攻光明頂也沒有決戰紫荊之巔,錦衣衛勉強算是個外圍。按照文藝片慣路,它應該有那麼一兩句故作深沉的金句承前啟後拿來爛大街,貌似也沒有。言情片?事實上一百多分鐘下來連一個吻都沒有。
  姑且稱之為劇情片。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劇情片,每一場動作戲都是為情節服務,俠義的內核比武林正道科班出身的武俠大片還要深入骨髓,沒有一個吻卻愣是給你演了一出怦然心動虐戀情深。
  我後來想了想,為什麼我會喜歡這部片,原因當然有很多,例如隱忍有男人味的張震,例如氣質一直深得我心儘管在此片並不出彩的劉吃吃,例如耍起雙刀目露匪氣的果郡王童鞋,例如壞得有人味的丁修,例如功力十足的金士傑,但最重要是因為四個字:有情有義。
  考究癖邏輯控歷史狂請移玉步,我們不在同一頻道,在我看來用情用心比完美無缺的推理還原要有美感。
  綉春刀說完了一個有情有義的故事,合我的調調,僅此而已。
  說完一個故事重不重要?很重要,哪怕是一些贏盡票房的拿獎大片,在我看來都沒做到這點,例如我至今都不明白為什麼能名利雙收的那部全片人物黑黢黢髒兮兮偽兄弟情各種背叛的電影,例如那部可能因為閹割剪輯之故以致出現了很多宗師故事的電影。前者是故事單薄無力無甚可講,後者是想表達的太多,意識橫流足以讓你解讀過度腦爆心塞。
  或許說不上絲絲入扣,卻做到了環環相扣,最後結局一如多米諾骨牌,連環離散。

  說說執念。
  老大為了門楣光耀的百戶長之位,老二為了風塵女子周妙彤,老三為了不能言說的過去,三兄弟各有執念。於是魏忠賢的條件很誘人,名利女人,統統迎刃而解。
  逆風執炬,燒手之患,沈煉只好小心翼翼,卻依然免不了引火自焚。
  印象深刻的是那場穿插著林沖夜奔的晚宴,唱作念打中昭示著宴無好宴逼上梁山的下場,張力十足。
  沈煉開始想逃,卻原來逃無可逃,一開始就走了步死棋,招安無路,求生無門。
  一個最後官服加身,同時也命喪黃泉。
  一個最終美人在懷,只是美人心有所屬。
  一個終於擺脫過往,卻為舊日情誼喪命。
  最終個個得償所願,只是早已人面全非。
  說到這裡想聊聊丁修,因為在我看來他算是全劇最沒有執念的人,崇禎要錢,魏忠賢要命,趙靖忠要權,四小姐要忠誠,周妙彤要自由。而丁修,似乎想壞就壞,想殺就殺。
  一直覺得丁修是個靈氣十足的角色,壞得出汁,肆意妄為。常年勒索,言辭錐心,你要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我偏不給。貪得無厭,殺他摯愛親友還得加錢才行,可最後打打鬧鬧也沒捨得下手,遠走關外也得報仇雪恨。其實我在想,他那麼鍥而不捨地管師弟要掩口費,是不是不高興他企圖埋葬過去的行徑?
  而就是這麼個沒有執念的人,最後卻執著地報仇,我能說,這真的很有愛么?

  談談情。
  男神粉說,這部戲最大的bug就是怎麼可能有人不愛二哥。周妙彤真的全然不愛嗎?不盡然。嚴家少爺抱著她說會贖她時她的淚,兩人雪夜逃命時默默掏出的白手絹,最後隨他去了蘇州,蛛絲馬跡還是有跡可循,或許不愛,但多少是動了心。
  沈煉給她贖身文書的時候,她問了一句,跟你走是不是條件。
  她只要明買明賣,也只接受明買明賣。
  她在怕,怕他愛他,更怕她也愛他。
  這些遠在她吐真言時就表露出來。
  她說我討厭你的飛魚服,討厭你的綉春刀。
  他最後說我後悔了。
  細節見真章,細膩顯功力。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在文本本身就已經很有魅力的電影。
  不和你矯情兮兮地說情義終兩難,卻實實在在地給你看了,世事難雙全。


一個遲到三年的影評。

這幾年的國產電影很多,然而大都走了歪路,這幾年的好電影,不外乎《綉春刀》、《大聖歸來》、《綉春刀2:修羅殺場》。

而《綉春刀》是在預算極其窘迫,排片和宣傳完全沒有得到任何助力的情況下依靠口碑取勝的。

《綉春刀》是一部古裝動作片,但你假如認為它是單純的武俠片或者古裝片,那你就輸了。

少林寺,當年紅極一時。但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想很多人從情節、人設等方面都無法接受。 時代的差距是一方面,但當時很成功的地方,在如今看來,的確是過於薄弱了。 市場、觀眾和電影本身,都是在不斷變化和進步的。

《綉春刀》的成功之處,在於用古裝片的模式構架,契合古代人行為方式的拍攝思路和情節,講出了新的故事---小人物在權力的漩渦中被無可抵抗的碾壓的故事。 可以說,這是古裝版的警匪片。

主角三兄弟是位卑言輕的從事郭嘉安全事業的小公務員,說難聽點叫朝廷鷹犬,放現在叫國寶(保)。爹不疼娘不愛。 大致屬於上司不在意,機會看不到,吃瓜群眾見了會躲著走的一類人。 不過諷刺的是,反而正因為他們實在太卑微,卑微到連人人攀附的閹黨都混不上,反而躲過了本片開頭的一系列對於閹黨的清洗。

國寶(保),不對!不是這一隻,圖放錯了不好意思。orz

影片開頭是五成兵馬司的兩個小吏在夜裡巡城,這位馬爺發現自己遇見錦衣衛的第一個表情,非常有趣。 然後同是公務員的馬爺帶著人轉身就跑了。 嗯,這大抵就是身為秘密機關的錦衣衛,在當時的人們心裡的地位了。

誰人不知許顯純、田爾耕這樣的錦衣衛高層都是閹黨?魏忠賢的五彪里,有四個人都是錦衣衛的高層。 諸位說說看,在崇禎爺清算閹黨之前,如果在錦衣衛混飯吃,不走閹黨這條路,你行嗎?

也許有家大業大的,真不怵小小閹黨。但這樣有權有勢的硬茬子,並不多。於是很多人為了前程和更好的混口飯吃,都投奔了閹黨。這樣,清查閹黨就成了以身犯險承受眾怒的一件得罪人的差事。 畢竟大家以前都是同事,現在雖然是清算與被清算的關係,但是爛船還有三斤釘。你要是一心一意跟老子過不去,可別怪我......

於是背景清白、無權無勢的哥仨兒就被推出來接這個誰也不樂意的燙手山芋了。

顯然沈煉很清楚這一點,陸劍星也清楚。所以抓許顯純的這差事,他們一點錯都不敢出。

抓捕許顯純時,闖入教坊司主官徐大人家裡的一幕。 雖然是郭嘉高級幹部,但是面對錦衣衛,這一家唯一有勇氣反抗的仁兄被廢了一隻手,插在桌子上跟個蝴蝶標本似的(圖最右)。剩下的人哀哭不已,毫無反抗的勇氣。 因為他們也知道,錦衣衛上門,就是閻王索命,要是進了詔獄,那就基本有死無生了。

十分黑色幽默的是徐大人聲淚俱下的說:「你放過我女兒,她才十四歲! 然而閹黨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滿門死絕的時候,可沒有在乎過別人的女兒是不是十四歲。嗯,也許他們會在乎人家的女兒漂不漂亮。

得勢的時候囂張跋扈,落魄的時候還不如一條土狗。 這不僅僅是閹黨的縮影,更是主角的縮影。

抓捕許顯純的差事辦完以後。 百戶大人又扔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過來----抓魏忠賢。「這窩囊日子你還沒過夠嗎?」----陸劍星的話和《綉春刀2:修羅戰場》的陸文昭面對屍山血海說的:「要想不這麼死,就得換個活法!」 完美襯托,這兩句話,分別是兩部電影的主題,從都到尾。小人物要想翻身,就必須付出代價。而這代價,他們能承受嗎?

也許正是因為不想再活的這麼窩囊了,外加魏忠賢的威逼利誘,面對「閹黨首逆魏忠賢生死之謎」這個大漩渦,沈煉才選擇了跳下去。黃金四百兩,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活下去改變兄弟三人的這個局面。 沈煉是真的沒什麼野心,他所求的無非是兄弟三人去南京過天高皇帝遠的太平日子罷了。

金士傑演的魏忠賢,真真絕代了。 作為本片大boss,等級最高的傢伙,氣場十足。:「這錢你拿了是個死,不拿也是死!」 「快點啊,沈大人,你那些個兄弟撐不住了!」「殺了我,我那些個子子孫孫一個個找你們報仇,你們仨還有活路嗎?」 每一句話,都像重鎚,一句句都打在沈煉那動蕩不安的心上。

順便,魏公公的確是有恃無恐,毫無悔意的。因為從明代的權利劃分和職責來說,東廠的確是干這事兒的。 這是東廠天生的職責。

然後大太監趙靖忠想滅三兄弟的口,故意派他們去抓金刀門門主御史嚴佩韋。金刀門人對錦衣衛諸位大人的來訪很激動啊,拔刀迎接,場面十分隆重。 陸劍星也解釋了,但顯然錦衣衛威名赫赫之下,除了顏佩韋本人以外其他人是不相信的。 普通人進了詔獄,不招也得招,沒有的事也能讓你簽字畫押。這說有誤會能查清,你莫非不是在戲耍我金刀門?

衙門這地方,從古至今都不吉利。進去的人,即使清清白白,都要染一身墨水。 嚴公子進去的時候斷了一隻手,等沈煉再見到他,已經基本是重傷垂死了。

朝廷首輔韓曠給諸位慶功,結果他點的戲------《林沖夜奔》。 林沖啥人大家都清楚吧,水滸傳第一衰人,妻子自殺,至交出賣自己,上司構陷自己。林教頭空有一身好武藝,結局依然是被逼上梁山當了土匪。最後欲報仇而不能,鬱鬱而終。 《林沖夜奔》這段,正是演他被逼上梁山。 這似乎暗示了兄弟三人的結局。

趙公公和丁修這段話充滿黑色幽默。不是感情深不深,在不在乎,而是錢到不到位。 當然了,丁修和他師弟靳一川相愛相殺的股市也是夠了..... 其實丁修是捨不得殺他師弟的,他只是惡言惡語,但是一直下不了這決心。 畢竟這傢伙除了肺癆師弟,再也沒有別的親友了。 他的猶豫以靳一川被火槍打死而告終,我想這也是最後丁修要找趙公公算賬的原因。

說起來趙靖忠公公也是個悲劇人物。一身好武藝,權謀機變都不差,魏忠賢倒台以後也身居高位。然而崇禎爺一心想廢了東廠,於是趙公公的地位十分憋屈。 玩計謀搞不過義父魏忠賢,想滅三兄弟的口又未遂。 最後居然越混越差跑去投奔建州韃子? 真是不得不讓人鞠一把辛酸淚了。

這裡插一句話,體格健壯的太監是有的,秘訣很簡單,成年後再閹割。古羅馬和中世紀歐洲的類似例子非常多。 甚至,野史里會煞有其事的說,魏忠賢沒閹乾淨,還有性功能。 orz

寓意深刻的一幕。

梳理完主線,再來說說男主角沈煉本人。沈煉和他的官迷大哥盧劍星、迷糊盜賊三弟靳一川都不一樣。沈煉在這場風暴中異常鎮定。

第一次看《綉春刀》的時候,我就在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盧劍星想的是繼承老爹的百戶官職給娘親一個交代,靳一川有他相愛相殺的師兄和後來的張嫣。

年輕漂亮的妹子真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生物......

沈煉,一無所有。他留戀的周妙彤,並不屬於他。可是他覺得,這樣一個姑娘,就是他自己想要的。 旗官的俸祿不夠為她贖身,只好一次次去看她。卻不敢穿錦衣衛的飛魚服,怕嚇壞了她;更不敢上床。 在這個詭異畸形的關係里,沈煉才是心理上弱勢的那一個人。

因為當年周妙彤的家是他親手抄的,周妙彤的人是他親手送入教坊司的。 這是沈煉一輩子的夢魘。 所以他甚至根本沒有辦法直視周妙彤。

而當他終於從魏忠賢那裡得到了足夠的銀子,笨拙木訥的練習如何說為妙彤贖身時。卻發現周妙彤喜歡的人並不是自己,是嚴公子。

你喜歡那個姑娘很久了,覺得她就是你這輩子最大的追求。終於鼓起了勇氣想要開口傾訴滿腔傾慕之情,終於一筆一筆攢夠了錢買來了鑽戒。卻發現,姑娘的心早已屬於別人。 她已經和你已經錯過了,永遠的錯過了。 錯過,錯過,不是錯了,而是過了。 面對冷酷的現實,你能做什麼呢? 即使你有撼天震地之能,卻依然改變不了,你被放棄的結局。 你的這顆心,別人不要。

很久以前,並不懂得沈煉這一段隔窗沉默的痛楚。可是後來終於懂了。 它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你也不會想幼稚小男生那樣哭的死去活來歇斯底里。 可是,它一直就在那裡,每當你呼吸的時候,都會狠狠的扎著你的心,刺痛你的靈魂。

所以穿好你的飛魚服,擦亮你的綉春刀吧。不然你只會被這冷酷的世界徹底吞噬。

你早已無法捨棄冷麵男這個外殼吧,這是你唯一的保護了。舔舐傷口,默默忍耐,等待它徹底過去。 把它當做妖魔,徹底封印埋藏在記憶的枯井裡。可即使如此,它依然會不時破土而來,在月光下你最脆弱的時候,以塚間枯骨的姿態出現在你面前。 有些人吶,一輩子都註定無法擺脫這夢魘。

所以其實現在看來,這一段其實刻畫人物非常到位。用如此少的經費描寫的如此到位傳神,真的很厲害。

沈煉只要想,他只要伸手推開窗,就能置嚴公子於死地,重新霸佔周妙彤。可那有什麼意義呢?他僅有的世界,就在隔壁溫暖的屋中,卻早已與他無關。

這個眼神真好。說實話,以前我對劉詩詩完全無感。看完綉春刀,覺得她在這部里演的還是很不錯的。面癱剛好契合女主角不幸的過去和對生活的麻木絕望。

我想就是沈煉為周妙彤擋的這一槍,讓她重新注意到了這個男人。不再厭惡、不再恐懼,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愛著她的男人而已。

其實直到最後,周妙彤對沈煉都並沒有真正的愛吧。只是兩個重傷過的人,在冰冷的世界裡慢慢的靠近,溫暖彼此罷了。而沈煉在替周妙彤擋槍的那一刻,也終於實現了對自己的人生救贖。

但,身在亂世,這已實屬不易。

《綉春刀》,其實就是小人物在不可抗衡的大潮面前被粉碎的那一刻。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不管做什麼,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宿命。面對大漩渦,要麼遠離,要麼就只有被徹底碾碎的命運。 身為朝廷鷹犬,固然有耀武揚威的一刻,但卻要小心最終淪為炮灰那近乎不可抗拒的宿命。

順便說一下,假如真的按照《綉春刀》里演的那樣,在東北一戰中中了趙公公一槍的沈煉,其實很難活下去。被長槍貫穿,不是開玩笑的。

《綉春刀》的英文名是 Brotherhood of Blades,兄弟情誼之刃,可以說很好的對應了主體。這的確是一部有關男兒情誼的電影。

兄弟情誼之刃,也可以說是兄弟會之劍,就是這一把啦,啊呸又錯了,對不住 orz

不知道最後和張嫣、妙彤重逢在蘇州的沈煉,會不會懷念起大哥與小弟?曾記否,兄弟三人,把酒歡歌江湖路? 而如今,昔人已去空餘恨。

就讓我,來為大家揭示,《綉春刀》的真正結局吧。

1627年12月11日 魏忠賢自縊,死時私財為從人席捲一空。

1626年2月19日 袁崇煥寧遠大捷,努爾哈赤戰後病發身亡。

1630年9月22日 袁崇煥死,死時為北京百姓謾罵,恨不得生食其肉。(北京保衛戰中,後金軍的劫掠讓很多帝都百姓及部分權貴家破人亡,他們認為都怪袁崇煥把建州韃子放進來了)

1644年4月23日 崇禎自縊於煤山,披髮遮面,僅有太監陪死。(比魏公公強)

1644 年5月28日 漢奸吳三桂開關投降,引滿清八旗軍入關。

1645年5月20日 明南直隸揚州府揚州城 ,滿清屠城十日。揚州淪為人間地獄。 然滿清燒殺搶掠,並非只在揚州一地。 蘇州逃過一劫。但沈煉、妙彤、張嫣沒於亂軍之中,不知所措。

--------------------------------------

假如還想看下去,那麼我為諸位說兩句《綉春刀》里人物的歷史原型。

許顯純:武官出身,依附魏忠賢,為五彪之一,錦衣衛高官。害人無數,「性殘酷,大獄頻興,毒刑鍛煉」。最終在被黃尊素之子黃宗羲當庭用鐵錐猛刺,滿地打滾求饒,不折不扣的孬種。

韓爌(韓曠):文人,素有美名。曾因學生袁崇煥的冤案受牽連被罷官。後輩崇禎啟用,查辦閹黨。

李永芳:最早投降建州韃子的明軍將領,為虎作倀,遺臭萬年。

沈煉:身為錦衣衛官員,卻嫉惡如仇性情剛烈。 上司是明代最強的錦衣衛陸炳,卻無法保全和姦臣嚴嵩衝突的沈煉。沈煉任官期間,屢次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上疏曆數嚴黨專擅國事,排斥異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沒軍餉,戰備廢弛,致東南倭患猖獗,北方俺答寇掠京畿等十幾條罪狀。最終獲被廷杖數十,貶至保安州為民。在保安,沈煉以李林甫、秦檜、嚴嵩的像作靶,讓人日日練射,這使嚴氏更加刻骨切齒,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最終沈煉被故意列入處死名單,處斬。兩個兒子被斬草除根,活活打死。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黨被劾,嚴嵩削職,嚴世蕃處死,沈煉一案才得以昭雪。

大明.東林.閹黨.九千歲---《綉春刀的故事背景》 之前寫的背景。 接下來是《綉春刀2》的影評,敬請期待。

稍後該文將發佈於個人微信公眾號《元狩四年》,歡迎關注。 這篇文章卡了三年,不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寫,而是不知道感情這些事,如何寫。


推薦閱讀:

《洛城機密》中為何要設置三個完全不相似的男主角?
《忠犬八公》讓你印象深刻,感覺特別的感動之處在哪?
如何理解電影《黑客帝國》裡面「史密斯」這一角色?
為什麼美劇裡面吸血鬼總是和狼人一起出現,有什麼典故或背景嗎?
有哪些結局讓你非常失望的推理作品?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綉春刀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