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悲傷的音樂聽起來是悲傷的?這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的?


之前在一個相似的問題下有過回答,大致也適用於本答案...便原樣貼上,回答見:音樂為什麼會使人感到興奮或悲傷? - 半璧的回答。

簡單說來,這個問題不好以「先天」與「後天」作為歸因,但「悲傷的音樂聽起來悲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悲傷的音樂與人在悲傷時說話的音程關係有一定相似之處~

如果對文中所附圖表有疑惑,可直接跳到本回答最後加黑的總結部分 :)

下面是原文:

看了一圈同類答案,由各路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大牛所貢獻的高贊答案都好精彩~這邊情況剛好相反,算是對音樂略有了解吧,剛邁入音樂與情緒研究這個大坑,也略讀了幾篇論文,感覺可以部分解答這裡的問題,也請輕拍QAQ


有數個答案都提到了Helmholtz的研究,沒錯,就是Helmholtz自由能所指的那位熱力學大牛~ Helmholtz (1885) 的專著《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從音樂聲學的角度闡述了人類感知「和諧」的一些共性,算是開山之作,值得一讀。但因為年代久遠,沒有過多深入到更主觀的「情緒」方面,而且可以推敲的地方不少(比如他的樂音「粗糙度」理論不能解釋為何粗糙度高的和弦不合期望等),這裡不作展開~


--------------------------------------------------------------------------------------


Bowling et al. (2010) 對於音樂與講話的感情方面有個很有趣的研究。作者採集了兩種不同感情的英語念白,第一種內容與感情樂觀、激昂,稱為excited態,另一種內容與感情消極、沉重,被稱為angry…不對,subdued態。將這些念白看作旋律並分析音程關係,可得出以下結果:

同時,作者也收集了西方古典音樂與芬蘭民歌並進行旋律的音程關係分析,結果如下:

(其中tonic interval指的是每一個旋律音與主音之間的音程關係,melodic interval指的是每一個旋律音與前一個旋律音的音程關係)


在這樣的分析之後,作者得出的結論是,excited的念白中大三度音程,遠比subdued的念白中要多,這與大調音樂(主音與三音之間為大三度)較為明快、小調音樂較為憂鬱這種現象間有著統計學意義的相關性。


Bowling在其博士論文 (2012) 中給出了更多數據,其中包括兩種感情基調的語言以及大小調音樂中的基音頻率比對,這兩者之間依然顯示出強相關性:

換句話說,大調與小調音樂的色彩差異,很可能是因為這些音樂的音程關係與人類講話時excited / subdued感情所帶的音程關係較為類似~


--------------------------------------------------------------------------------------


Bowling et al. 在隨後 (2012) 的研究中進一步將西方音樂/英語獨白與印度南部Carnatic音樂/泰米爾語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根據上面兩組數據,能夠很清楚地發現這樣的現象:


1. 英語與泰米爾語的念白里,excited的念白音程關係都比subdued的念白音程關係更大。


2. 將Carnatic以不同感情基調(稱之為Ragas)分類,可明顯得出subdued的Ragas小三度音程遠比大三度要多,而excited的Raga大三度音程遠比小三度多,這與西方大小調音樂及感情基調情況一致。


3. 同為subdued念白,但泰米爾語的平均音程跨度比英語更小;而同為subdued/小調音樂,Carnatic的平均音程關係也比西方音樂要小。


上述三點充分說明了,音樂所表現的感情基調是跨文化存在的,而不同地區的音樂旋律特徵也與該處的語言文化息息相關。


--------------------------------------------------------------------------------------


Han et al. (2011) 所做的研究與聲調/非聲調語言有關。該研究選取了三種非聲調語言(美式英語、法語與德語)與三種聲調語言(漢語/普通話,越南語與泰語)以及其相對應的民間音樂作為對比,得出以下結果:

音樂上,聲調語言的音樂普遍比非聲調語言的音樂有更大幅度的音調變化,而聲調語言本身比起非聲調語言也有著更大幅度的音調變化。

(上面的圖表橫坐標為「音分」,100音分即為一個半音也即小二度)


非音調語言里的語句中,大二度以下的音程關係要比音調語言多,大二度以上的音程關係比音調語言少;而非音調語言/音調語言文化中的音樂也大致符合以上規律。


--------------------------------------------------------------------------------------


上述的討論,並不能完全解釋音樂中「感情」的本質,也無法說明這種「感情」主要來自先天還是後天因素。但足以說明的是,至少音樂所能表達的「感情」,部分來自於人類語言的語調所蘊含的感情特徵。而音樂的旋律特徵也受到了其所在區域的語言文化影響,而這些影響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為「後天影響」。反過來想,上面的結論可能也說明了,音樂有著跨文化的共通性,但作為他者,若不了解所屬文化,有時也可能難以理解某種文化的音樂所表露出的感情特徵。


Bowling et al. (2010) 的結尾部分所做的概括比我的闡述精準得多…現直接引用原文並附上渣翻譯,暫且作為本文段(如果以後不作更新的話)的結尾吧~

In most aspects of music—e.g., intensity, tempo, and rhythm—the emotional quality of a melody is conveyed at least in part by physical imitation in music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y a given emotion is expressed in human behavior.

在音樂的大多數方面,諸如緊張度、拍子與節奏等,對音樂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至少部分是通過物理模仿人類行為中的特定情感來實現的。


--------------------------------------------------------------------------------------

參考文獻:


先附上相關文獻的度盤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eSI9HSI 密碼: vf3q


Bowling, D.L., 2012.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motion in musical tonal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Bowling, D.L., Gill, K., Choi, J.D., Prinz, J. and Purves, D., 2010. Major and minor music compared to excited and subdued speech.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27(1), pp.491-503.


Bowling, D.L., Sundararajan, J., Han, S.E. and Purves, D., 2012.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 mirrors vocalization. PLoS One, 7(3), p.e31942.


Han, S.E., Sundararajan, J., Bowling, D.L., Lake, J. and Purves, D., 2011. Co-variation of tonality in the music and speech of different cultures. PLoS One, 6(5), p.e20160.


Helmholtz, H. 1885 . 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 4th ed., translated by A. J. Ellis Dover, New York.


謝AI Euler 邀

先上兩個視頻(youtube, 需要翻牆)
--------
第一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8XQwe-zX0Aindex=2list=PLOn5xLtpjWn8iTeyfnklLYnMXlQjSiqWZ
第二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g592I-p-dcindex=2list=RDDC9w4KWEgJE
--------
第一個節奏清晰明快,第二個呢,我覺得對大部分來說這是完全沒有概念。
實際上,第一個是中非、剛果和南蘇丹交界處Zande人葬禮音樂。

第二個是澳大利亞土著使用民族樂器Didgeridoo (迪吉里杜管)演奏的音樂。

舉這兩個例子,我是為了說明,音樂的情感是跟文化緊密相關的,在你的文化背景下的悲傷,在別的文化背景下則可能是大相徑庭的情感。脫離了文化背景來談音樂的情感,也就沒有了意義。對於這一點的體會,我覺得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家會更加深刻。對於音樂的文化人類學感興趣,可以先閱讀此論文:
http://doctorat.sas.unibuc.ro/wp-content/uploads/2011/07/Compaso2011-21-Cihodariu.pdf
這方面按下不表,我們回到問題。以上的內容,其實就足夠證明,音樂的情感體驗是後天的,或者說絕大部分因素是後天的。給一個完全沒有相關文化概念的人聽非洲或者澳洲土著音樂,他們多半無法說出其情感。而且,對於習慣聽流行音樂的大眾,在初次嘗試聽西方古典音樂時,也多有不知所云之感。但作為中國人,我們在體味西方音樂的情感方面,確實是沒有特別大的障礙,這主要是東西方雖然文化上非常不同,但是沒有達到完全隔離的狀態,相互之間在音樂的表達方式上是有一定交流的。同樣的道理,由於交流更頻繁的關係,我們在理解日本民族的音樂的情感方面,肯定是比理解西方音樂的情感要更加容易一些。

然後我們可以討論音樂的情感體驗是什麼,以及文化和個人經歷是如何影響音樂的情感體驗

1.在人經歷的最初,音樂如何跟情感關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sCs9_-LP8
想想一下母親都是如何撫養孩子的:床邊的低吟淺唱,懷抱時的情意纏綿。對於兒時的細節,雖然我們幾乎無法記起(人為什麼會丟失童年的記憶? - Owl of Minerva 的回答)但是這些記憶並不是憑空消失了。它們像是早年投下的種子,已經在腦中盤根錯節、大樹參天。

在記憶的原理上,最容易忘記的是事物的情節,然後是事物的邏輯因果,最後才是事物對應的情緒、感覺。所以我們在記憶一些東西時,用「理解」的方式記憶總是比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效果要好。對於兒時的音樂情境,也是這樣子,雖然我們不再重構生活的瑣碎細節,但是我們在面對相應事物的時候,會有對應的感覺[1]。再次面對相應的事物會勾起我們的回憶,對於更遙遠的,則是勾起我們的情緒。

情緒和事物/件又可以相互喚起,當我們看見逝去的親友留下的遺物、難免會感概萬千。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特定的事物跟特定的音樂按照文化模式,以同樣的道理關聯起來。對於幾個月的嬰兒,由於沒有足夠在文化中的浸潤、足夠的事件經歷,他們對音樂情感沒有把握,直到長大到九個月左右,才有一定的情緒感知[2]:

2.我們的經歷會塑造我們對音樂的感知
視頻封面巴伯 Op. 11 弦樂柔版 (西蒙·拉特指揮)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AOamuXfUE
只需想想你小時候喜歡的音樂風格、十幾歲時喜歡的音樂風格和現在喜歡的音樂風格的差別,就會明白這一點。有時候翻閱過去收藏的CD、磁帶或者網頁里的收藏夾,看到自己曾經喜歡過什麼音樂,難免會會心一笑,甚至開始嘲笑過去的自己,覺得見不得人。但是,音樂的喜好,就像我們的思想一樣,只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時期。我們生活著的時候,若是不斷的糾正自己的錯誤,克服自己的偏見,擴大自己的思想和心胸,那麼我們的思想,還有音樂喜好也會逐漸的隨之變化。但是要知道,我們對音樂喜好和認識的可塑性,一般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小的。對於大部分來說,他們活過了20歲左右,就不再積極的改變自己,不再主動的接受新的思想、不再自主的學習新的知識、不再以不同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生活、不再去體驗生活的不同可能性,因而,他們對音樂的喜好被固化了,他們可能一輩子都喜歡20歲左右的音樂,而對別的音樂熟視無睹。

我們都體會過孤苦,體味過歡愉,這些事件,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逐漸的積累,我們相應的音樂體驗也增加,音樂跟情緒的關聯性也增加。於是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也加深而且準確了[3](黑色代表成人,白色代表兒童):

不僅如上面的圖一樣,音樂的情感體驗跟兒時不同,而且在體會的深度上,也是會有變化。初聽古典音樂的人,可能覺得貝多芬晚期的六曲弦樂四重奏無法欣賞,可是當你有過更多的音樂體驗,同時有過更多的生活經歷,你就會逐漸的明白其中的痛苦和掙扎,即使複雜超前如大賦格曲(Beethoven op.13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2NzAwMTY4.html),也會在你的頭腦中逐漸明晰起來。

正是因為體驗和經歷的不同,我們才有各人不同的音樂喜好。每個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種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象沉靜的湖,有些象白雲飄蕩的一望無極的天空,有些象豐腴富澆的平原,有些象斷斷續續的山峰。於是有人喜歡器樂,有人喜歡聲樂,有人喜歡古典,有人喜歡爵士、流行、搖滾、金屬或者哥特。

我們經歷的越多、體會的越多、聽的越多,我們就越能理解,越能超越時空的感受作曲家的思想。人生難免孤獨和惆悵,難免被嘲笑,被誤解,痛苦有時、歡樂亦有時;播種有時,收穫亦有時。當我們在苦悶的時候,聽到別人通過音樂傳遞的思想,感受到作曲家的心情,就像有了陪伴,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個時,你定會減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將永遠在絕望中再生了。在這個意義上,音樂不僅是一種慰藉,還是一種獎賞,在我們不斷進取,達到相應的階段,我們才能理解相應複雜度的音樂,對以往理解的音樂也更透徹了一些。

視頻封面阿福 ? 佩爾特 : 鏡中鏡(大提琴版)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0U22ZMVR0
--------
[1] Koelsch, Stefan, and Walter A. Siebel. "Towards a neural basis of music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12 (2005): 578-584.
[2] Flom, Ross, Douglas A. Gentile, and Anne D. Pick. "Infants』 discrimination of happy and sad music."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31.4 (2008): 716-728.
[3] Nawrot, Elizabeth S.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music: Evidence from infants, children and adults." Psychology of Music 31.1 (2003): 75-92.


回來是因為看到@Owl of Minerva 的答案。很詳細,很好,我要點贊。但是,我也持有保留意見。

首先與感情相關的心理學實驗方法都是經不住推敲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感情本身是沒法量化的,所以得到的結果無法說明任何問題,不過是對「記憶與感情有關」這一陳述的一個的無力的加工罷了。

事實是大多數人都無法「描述」自己的「感情」。我不是在搬弄形而上學,而是因為人在語義上的偏移是無法度量的。從這個角度上說也許就可以討論「文化對情感的作用」了。

作曲家之所以增加對音樂結構的了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能夠操縱人的感情」。沒錯,這是音樂家能夠做到的。這就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區別:物理學家能用數學模型描述分子,但能夠合成嗎?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距離。樂理學家說得再精妙,音樂還不是作曲家創造出來的。作曲家的 「經驗」 本身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作曲家的移情是針對那些特定的聽眾而不是針對一個隨機樣本,是一個有偏差的過程。音樂在這一層面上已經成為一個純粹的遊戲。而在這個遊戲中我們總是試圖儘可能消除複雜的情感的因素而盡量接近純粹的簡單的感官上的「刺激」,從繁到簡,這是人類認識發展的普遍規律。

也許和大家的認識有抵觸,請原諒我過於中二的陳述以上

============================2015.1.8分界線===============================

首先悲傷的音樂是相對的。好的音樂不應該是悲傷的,而頂多是沉思的(meditative)。就算是標題為 Elegy 的音樂,也很少有真正讓人感到悲傷的。某種意義上,音樂家是以「廉價的傷感」為恥的。不過從客觀感情的角度上說,悲傷的音樂至少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引起相關記憶的方面。@那個東 的答案不錯。在很多情況下音樂就像是一把打開記憶的鑰匙。或許當時你聽它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很多年後,時過境遷,你再聽它的時候就會回憶起很多年前的經歷,產生一種傷時的感情。事實上不但是音樂,音樂中的和聲也能觸發相應的回憶。

另一方面是作曲法的問題。這個就複雜了。根據我的經驗,能引發即時悲傷感的音樂(片段)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脫離調性,比如使用五音音階
2、戲劇性的音色轉變(或音色本身)
3、五度或四度重疊(等不諧和和聲)

總的來說,就是給人一種不自然的,不可解的,稍稍恐懼的感覺,進而引起悲感。舉個例子吧,如 Leo? Jána?ek 的 piano sonata X 1905 就利用了這種情感張力。但如果過度,就會變成重口味了。(或者「現代」)

至於帶有唱詞和表演的音樂,語言和戲劇情節本身就攜帶有感情色彩,這就不評論了。


巴托克當年為了論證一個觀點:我們對音樂的判斷都來源於欣賞經驗。於是寫了一堆無調性的練習曲還有樂曲給幼年的沒有接觸音樂的子女練習。並各種出版。

結果他的兒子有次聽到了《致愛麗絲》。

表示老爸你寫的都是什麼jb玩意兒?


其他各個答主都答得特別正確了…就是欣賞經驗造成的。我就再小歪個樓,接著往下說一點(普遍意義上的)悲傷的音樂大概有什麼共性吧

(坐在馬桶上想到啥說啥…不完整/不對的地方歡迎來噴)

首先要說一點,悲傷(我這就理解為負面情緒吧)包含的情緒具體來說有很多種。包括:

1,一個人嚶嚶嚶小可憐的那種如泣如訴
2,哭得歇斯底里大吼大叫
3,情緒很悲傷,但是場合很莊嚴,儀式感很重
4,悲憤/復仇
5,無助
6,笑著哭(不是笑cry啊…),常見於「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等…

從調性上來說,大多數確實用的是小調,但是也有大調能寫出悲傷情緒的,尤其是針對「笑著哭」
這種很矛盾的情緒的。具體例子一下沒想出來…評論里有沒什麼大神能給我一個

速度上來說,會更傾向於使用慢速。例如哈利波特7的配樂中,battlefield一曲與showdown一曲的後面部分,旋律是完全一樣的,甚至連小提琴的staccato都差不多,但是由於後者慢了很多,便成功就原本很激進的衝鋒用的曲子轉變為了復仇時的情緒。

織體上來說,相對會使用較為簡單/整齊的織體,而且織體多重複,不太會有很細碎的倚音什麼的,每個音也相對比較長。但是單句的長短,就要看具體是什麼樣的悲傷了。一般來說,如果是比較大場合的悲傷,例如戰場上的復仇,或者葬禮啥的,句子長度一般會比較整齊,具體參見各種戰爭片…或者肖邦奏鳴曲2的第三樂章 。但是描寫比較細小/個人化的悲傷,句子時長時短更貼近於人在悲傷時氣不順/思緒混亂的感受,例如辛德勒名單。

配器上那就多了去了…總體上來說倒是很明顯,小情緒偏向solo/弱奏,大情緒偏向齊奏/強奏。但是配器這種事,永遠有魔法可以倒過來…

以上
我腿已經麻了。。


你試試,悲傷的音樂只要一快放,立馬就帶感了。


從音樂心理學實證角度來看,這個就太複雜了。說一些目前的理解。

小小補充:一般學術上,音樂表達的並非情感,而是情緒。是一種相對短暫與激烈的狀態。

(重點!)音樂情緒能夠被感知或是體驗。
而感知與體驗是相對獨立的機制,(所以應該一分為二地看)。換句話來說,你能夠知道這段音樂是悲傷的,但你不一定感到悲傷。或是你沉浸於悲傷中卻渾然不自知。當然在一些特殊的情感中會更明顯(如恐懼)。

音樂情緒的知覺與體驗的神經機制是十分複雜的,從腦損傷患者的實驗結果表明,決不是簡單的某區負責。

如果單論音樂知覺,happiness和sadness這類情緒被認為是能被感知的基礎情緒。主要還是腦部對於音樂基本要素進行加工。基本元素中,節奏最為重要。其餘有mode(我不知道怎麼翻)或是調性等。也就是說可以被認為有先天的因素。
若是關於音樂體驗,一般認為與music-evoked情景記憶有關。可以說後天因素更多。而其中悲傷音樂又很特別,比如有研究表明,人在悲傷時聆聽悲傷音樂,會有一種不孤單的感覺,因此得到安慰。

所以題主這麼問是很有道理的。


PLOS ONE: The Paradox of Music-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

《傷感音樂的矛盾效應:一篇網路調查研究》

人們一般認為的是悲傷的音樂誘發悲傷的情緒。但其實悲傷的音樂誘發的是人們對情緒的回憶,尤其是懷舊的情緒。因此,悲傷音樂能激發人們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它帶給人們的是積極正面意義,情感上的共鳴分擔了情緒上的悲傷,調節情緒和給予人們安慰。

所以音樂不生產悲傷,它的任務是幫你分擔。


先天:
1「音樂細胞」其實是右腦的一個「專屬區域」,分化度很高,專門的功能,科學家估計是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交配優勢。
2音樂、聲樂撫慰情緒(療傷)是左腦的功能,同樣是先天的。
3另一個證據就是「音樂無國界」,所以這根語言等後天習得的東西不一樣。
為什麼長篇大論不著要點的回答總是排在前面。。。


毫無疑問,音樂本身是沒有感情的,不論悲傷還是高興,嵇康早就在《聲無哀樂論》中討論這個,漢斯力克也支持「音樂自律論」的說法,斯特拉文斯基說過音樂不表現任何東西的話,認為音樂的形式就是內容。
但這不妨礙音樂摹擬感情的動態,狀態,喚醒或激發聽者的感情。藝術上有「同構聯覺」的說法,比如說下垂的柳枝本身不傷感,但下垂的樣子和悲傷的人低頭向下的狀態是一樣的,容易喚起悲傷或與此類似的想像與體驗,音樂上傷感的音調也是這樣向下的,如《二泉印月》的開始音調:la sol la fa mi re,連續的下行,音樂本身就是下行,但聽者會受此感染,聯想或體驗到「嘆息、悲哀、無奈」等內容。
《義勇軍進行曲》三個「起來」越來越高,本身就是一個和弦分解上行,但隨著振動頻率的增加,聽者感受到的緊張度也會增加,喚起聽者慷慨、激動的等相關的情緒。
比如我剛寫的一個搖滾風格的歌曲《那不是我》如春作品《那不是我》
http://v.qq.com/boke/page/z/0/3/z0144nsobh3.html
作品本身其實就是音符的運動與節奏的張弛,但很多聽者反映體驗到悲愴、崇高、與黑暗抗爭的堅毅等內容,這與作品巧妙運用調色彩、合理安排音高、節奏、和聲等因素有關,都在作曲家的意料之內。


恕我愚昧 對我而言是後天 在我小時候不管你天縱奇才,還是一哥一姐,你唱什麼抒情歌對我來說都是念經!還不如舒克貝塔的主題曲好聽


如果概念上是嚴格的「悲傷的音樂」的話,那麼歌詞的影響似乎應該先放在一邊,
由於歌詞的渲染,母語受眾必然會因而產生更為強烈的情感帶入,所以私以為這其中的悲傷意味應該是歌曲中固有的;
至於純粹由於曲調或者行板而帶來的審美感受,主觀意味會更濃一些,
舉個例子,Anan Ryoko的refrain,不少聽眾都覺得這個曲子「很和諧,很美」,然而卻並不覺得有多麼悲傷,這是較為粗淺的表層審美時,旋律優美的鋼琴和弦帶來的感受,
然而仔細地去聽,就會發現整首曲子的主旋律發展和層進,以及背景的詠唱和節拍器的配合,腦海中就會逐漸產生故事性,逐漸出現音樂小品的結構試復原,因而能夠體會到一絲無奈與惆悵,
如果在陰雨天或者夜深人靜之時,或者心境下沉之時去聽,就更會有悠悠蒼天踽踽獨行的認同感,
如果很沒有節操地看了王大鎚的結局,那麼再聽這首曲子,自然會想到結尾大鎚那黯然的樣子,以及和小美最終難以完滿的遺憾,這種再加工的審美元素會不覺間與個人的經歷以及審美偏好重疊,所以會有受眾「聽著聽著不覺間熱淚盈眶」然後寫下洋洋洒洒的抒情文字。

人性本無善無惡,不悲不喜,所謂喜,不過意順遂,所謂悲,不過求不得,
而這些慢慢累積的情感,漸漸滲透到生活的每條經脈,連審美活動也不能例外
所以聖人才說,好的音樂,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因為這樣的音樂,才最接近自然的本真和複雜,才會讓人在音樂審美中不論得意與否,都總會在一曲終了想要向遠處看看,那是在折射他們心中的困惑和迷惘。


1.實名反對Leng Yq答案。
Leng Yq的答案里說:
「首先與感情相關的心理學實驗方法都是經不住推敲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感情本身是沒法量化的……」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經不起推敲的。研究情感可以在動物和人身上觀察行為;對人,用統計方法可以觀察主訴;設計巧妙的對照實驗也可以用來分析一個人的情感。
Leng Yq說:
「事實是大多數人都無法「描述」自己的「感情」。我不是在搬弄形而上學,而是因為人在語義上的偏移是無法度量的。從這個角度上說也許就可以討論「文化對情感的作用」了。」
這句話也不對。
【一個人在語義上的偏移並非不可以度量,最常見的度量方法就是對比和打分】,比如:「xx和xx比,你覺得程度分別如何?」;「一到十分給你選,一是完全沒有,十是十分強烈,你選擇給出幾分?」
動物沒有辦法說話,此時則用偏好以及一些「行為範式」去討論它。
Leng Yq說:
「作曲家之所以增加對音樂結構的了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能夠操縱人的感情」。沒錯,這是音樂家能夠做到的。這就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區別。」
這句話還是不對。
就比如這個「物理和化學」的類比,物理和化學是有區別,可是物理是科學,難道化學依靠經驗就不是科學?物理使用近似時,就不是物理學?
更何況明明就是有一門學科叫做《音樂心理學》。就類似學廣告的人要學《廣告心理學》,學建築的人要學《建築心理學》……不能否認藝術與情感間的科學規律與關聯。

至於Leng Yq評論區的Whorf-Sapir 假說,如果指的是語言不能觸及的領域,人就沒有思維,那麼這個說法已經被證偽了。因為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與辭彙本身,並不需要一一對應,斯蒂芬平克對此有很漂亮的分析和論述。

至於評論區的陳述「沒有人贊助此類研究」以及評價某個引用的文獻「太老」、「內容太粗糙」,也是太無厘頭了。
首先,美國腦計劃2012年出台,200億的啟動資助,它比這個問題提出時間早吧?
其次,文獻內容正確與否和年代本身沒有關係。工作量小或者方法簡單、驗證實驗「沒有突破」也無非是對後續的研究貢獻不大,對引用或參考並無影響(我不是說同領域重要的工作不會更好)。
最後,時至今日,純粹的假說(不是綜述,不是干實驗室跑數據)依然可以拿來發文章(我看過的裡面if最高的是深圳一個實驗室發的,if三點幾,懷疑low的不要問了);更何必嫌前人的研究工作量小?

2.笑看一位知友默默打owl的臉。

3.知乎最爛的風氣在於三點,一是嫌別人文章老,二是嫌別人工作技術差,三是嫌別人文章影響因子低。答案觀點沾上述任何一樣,我建議不用看了。

4.早戒知乎多讀書。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講個故事。

那是在我年近20歲的時候,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里,我冒出一個想法,我要學小提琴!

這時會有很多來人會問我,你都這把年紀了,還特么學什麼小提琴啊?想想也是,我都這把年紀了,父母也打不過我了。我還能學出個什麼名堂來?被這麼一帶,差點就偏離了我學小提琴的初衷。我學小提琴是為了什麼?

理想?抱負?都不是
我是為了裝逼啊!!!

你們想想;在泡妞的時候,我可以突然掏出小提琴,現場拉一個《獻給愛麗絲》來獻給眾妹子,酷不酷?帥不帥?漲不漲分?(我就是傳說中的那個9分男 百分制)

妹子們會怎麼想?哇歐巴還會拉小提琴呢,早上拉窗帘的樣子不知道有多帥!一定是個有情調人,連小提琴都會,吹啦彈唱肯定都是棒棒噠≧﹏≦。

出於這樣的想法,我下定了決心要去學小提琴,畢竟世間還有很多妹子等待著我,我必須要去拯救(泡)她們。我要告訴她們:不要在迷戀那些黃毛小子了,過來給哥哥抱抱,哥哥會拉小提琴哦!

可這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並困擾著我,我特么是一個口琴都沒有的人唉!而且從小都是吹著口哨在泡妞啊!小提琴還很難,我還不會五線譜,怎麼辦?這時我腦海里出現了李斯特、出現了莫扎特、出現了貝多芬、還有李雲迪。他們生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飢不果腹的年代都能擁有一把小提琴來時尚時尚最時尚,難道我就不行? ~~咦他們好像都是彈鋼琴滴,哎呀不管那麼多了。小學的課本里還說過:貝多芬是個聾啞人,在我看來他真是太憋屈了,學會了、學好了,牛逼只能堆積在自己肚子里卻吹不出來,這得是件多難受的事情?我猜貝多芬應該是個啤酒肚。

我意識到我牛逼人生的開始,必須先擁有一把小提琴,這把小提琴是要符合我的氣質的,那它就必須是帥氣的,優雅的、帶一點蛋蛋的憂傷。

我在整個城市找遍所有的街,依然沒有發現(都太特么貴了)。星期天我去了一個網吧,走到前台大聲說我要押5塊,氣勢、氣勢必須拿出來,你們想想我是要幹嘛?我可是要買小提琴的人,買了小提琴我就是藝術家了啊!以後人家肯定會給我這個藝術家拍電影的,票房肯定會很好的,我沒點氣勢讓人家如何拍前傳?

打開某寶後,輸入泡妞利器,哦不對是小提琴。⊙﹏⊙⊙﹏⊙知道這個表情是什麼意思嗎?驚訝啊!話說淘寶不是便宜貨的集散地么?怎麼全部都是兩三千?真是天亡我也,太貴了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呼我急中生了個智,點了個篩選並輸入最低價30元整,最高價100元整,不出我所料!我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哈哈哈哈哈我都被我的智商所折服了,我就是再世劉基,簡直就是楊基啊哇哈哈哈哈。

在我一番嚴密的挑選後,我相中了一把76元不包郵的,我發現那就是我要的小提琴,我的小提琴時尚時尚最時尚,妹子們的前,摩擦摩擦。它是那樣的完美,修長的輪廓,烏黑的指板和腮托,讓我至今難忘。當我看完了所有的評論,準備付款時。

咦~~~咦~我在標題里發現了五個字兒,《兒童小提琴》我c 我可是在一個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場所里啊,你讓我買兒童小提琴,這不是罵人嗎?即使買了,以後我給妹子們說:我會拉小提琴!妹子問我你拉什麼小提琴?難道我說兒童小提琴嗎?

天都塌下來了啊!

天塌下來怎麼辦啊?

不是說有高個的去頂么?

我就是那個高個啊!

1米8很高啊!!!!

當時我的心靈還很脆弱,經受不起這樣的打擊。我憤怒的離開了,連剩下的兩塊錢都沒有退。

回家後我發現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已經給所有人都吹了牛逼:說我將會成為一個藝術家。還有幾個妹子當場決定,過生讓我去給她們拉生日快樂,這人我丟得起嗎? 丟不起。

即便丟得起,但是我很想去給妹子們拉生日快樂呀!這樣在場的其他妹子也會迷上我的好嗎!她們會在夜裡因為我而睡不著,內向的會給我寫六萬字的情書,外向的會直接跟我表白,我不能辜負她們,我無論如何也要擁有一把小提琴!

我找到了我媽,用哭泣的聲音告訴他:媽我想打籃球,不對,是我想泡妞~~也不對,是我想學小提琴。我媽想都沒想,就告訴我:不行,我問他為什麼,我媽也是個實誠人 :你不是那塊料。行了都這樣了,難道就只有吹口哨的命了嗎?

不可能,最終我向我媽借了高利貸,借1700還2000。我懷揣著2500元的夢想到了琴行,直到看到了它!

對就是它,它就是那個可以陪伴我走過一生的小提琴,我要和它琴人合一,我就是琴人。 我是你滴琴人~~~像玫瑰花一樣的男人,用我那火火的嘴唇讓你在午夜裡無盡的銷魂。我一把就把它抱了起來,在回家的路上暢想著我們未來的生活,我堅信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才能給它幸福。


可接下來的日子依然不如意,為什麼?

因為我不會啊!


我還要學啊!

可是當我走遍了半個重慶我盡發現,小提琴初級培訓竟都是兒童班!兒童班!難道我就逃不齣兒童的魔爪了嗎?外面學?丟人。自己學?行嗎?最終我還是為了我的尊嚴(剩倆錢),選擇了自學。

從那個時候我開始學五線譜,在網上下教材,用了10分鐘我竟然會拉一閃一閃亮晶晶了,雖然很早以前我就發現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了,可是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就是那個靠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的天才。我堅信我最多再花一個月時間,就能拉野蜂飛舞。貝多芬盲人彈鋼琴,我楊博近視眼拉小提琴,那我不就名留青史了么?哈哈哈哈,如果我出名了我藝名是該叫琴人?還是聰明小王子?我這種級別的小提琴音樂家,一場表演應該有幾百萬吧?到時候這個錢是先買車?還是先買房呢?後來想起我還差我媽2000元,還得先還給他才行。


最後我用了1個月的時間,我連野蜂飛舞的五線譜都看不懂。這時我才明白,我媽才是真的再世劉基,真讓他一語成讖了,我還真不是那塊料,該怎麼辦啊?我一場表演下來要是掙不了幾百萬,這高利貸這樣利滾利,過段時間我不是得把命陪給她?

雖說如此,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依然每天陪伴著它,因為我想它快快長大,長大過後它就能自己拉自己了,這樣我依然可以把它牽出去吹牛逼,在街上表演下魔術什麼的。

可惜最終這個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我發現它長不大、永遠也長不大。它甚至不能活過來咬我一口,讓我變成 violin man(小提琴俠),最後我妥協了。我雖然我已經學會了用小提琴拉生日快樂,但是我從來沒有在妹子們的生日上拉過,甚至沒給自己的生日拉過。

最後你會問我:你會因為這段經歷聽到小提琴曲而悲傷嗎?


不會,我聽到鋼琴曲會悲傷,因為我前女友是個彈鋼琴的。


後天的小調之類的和弦走向,還有編曲的配置,節奏的速度導致歌曲的喜悲。雖然不太懂,只能說下自己的理解。錯了還請指點,?


happy一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439377/answer/37177382


兩者皆是。嵇康《聲無哀樂論》與《養生論》辯才無礙,然究竟是遊戲文章耳。

《史記· 刺客列傳》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此為後天之『情何以堪?!』。

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此為先天之『樂可以移情』。


按,古代樂律分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七調,大體相當今西樂的 C、D、E、F、G、A、B 七調。變徵即F調,此調蒼涼、凄惋,宜放悲聲;羽聲:相當西樂A調,音調高亢,聲音慷慨激昂。


境由心生


貝多芬的月光曲,偶然聽到的,感覺很唯美動聽。但是有一次看柯南有一集是月光曲殺人事件,背景音樂無時無刻不響起,現在根本沒辦法一個人在一個房間里聽這個曲子,聽到就覺得戰慄。


突然想起來馮小剛的《大腕》里那段哀樂節奏加快了幾倍之後就變得十分歡快了。。。


推薦閱讀:

漢族是不是純血統?
地球上還有原始人嗎?
假設宇宙中只有人類這一種高等智慧生命,不存在所謂外星人,那會得出怎樣奇妙的結論?
人類變遷,人口分布:為什麼東亞和南亞這麼多人,而其他地方卻非常稀疏?
國外航天員如何解決體臭問題?

TAG:藝術 | 音樂 | 人類學 | 音樂學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