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DJI 發布的 Inspire 2 和 Phantom 4 Pro?
「悟」 Inspire 2 採用全新影像處理平台,最高可錄製 5.2K CinemaDNG /RAW和 Apple ProRes 視頻;動力系統全面提升,0-80km/h 所需加速時間僅為 5 秒,最大飛行速度可達 94km/h,最大下降速度可達 9m/s,詮釋強勁機動性能;自加熱雙電池系統可提供最長 31 分鐘續航時間(無負載),並輕鬆應對低溫的挑戰;最新 FlightAutonomy 系統,提供了關鍵感測器冗餘和視覺避障能力;Spotlight Pro 等多種智能拍攝、智能飛行功能,極大地拓展了創作空間;加之雙頻雙通道圖像傳輸、FPV 攝像頭、新一代多機互聯技術、廣播應用等一系列升級配置,使 Inspire 2 變得超乎想像的強大。
11月16日,大疆公司強勢地發布了新一代Inspire無人機,也就是我們口中的悟2。這次的宣傳口號是——
「強大,超出想像」
這話說得真心沒毛病。
作為靠航拍吃飯的深度用戶,發現悟2的發布解決了幾乎所有目前在執行航拍項目時的癢點和痛點,看一下吧:
視覺差看不清障礙物距離,於是有了各個方向的避障;
續航時間不夠長,於是續航時間增加到了最高27分鐘;
視頻工作流效率不高,於是大疆給出了一套完整的,更加簡化的,對應設備的工作流程;
高原飛行時難以控制,拍攝一些需要表現速度感的鏡頭時動力不夠,於是有了更強大的動力系統,最高105km的時速,和9米每秒的下降速度;
寒冷天氣下電池低溫容易掉電,於是有了自加熱設計和雙電池冗餘設計;
我們有時候會舉著飛機當手持雲台用,於是出了悟2專用的手持支架。
甚至,大疆連標定板都為你準備好了,你說喪病不喪病。
此外,飛控系統的冗餘設計增強了無人機的安全性,強力的機器視覺技術也帶來了更精準的定位和環境感知功能。
以上都是飛行器方面本身的改進,而機器視覺技術帶來的智能飛行系統升級,更加強勢。
新一代的智能飛行系統,使得悟2能夠在拍攝對象的側邊保持同步移動,自行完成跟拍——這是在影視行業中需求相當多的一類鏡頭,側面跟車、跟人、跟阿貓阿狗等等。在以往,拍攝這類鏡頭相當依賴飛手的精準操作,越平行的鏡頭,就越難拍。飛手需要同時關注飛機位置和畫面內被攝對象的位置,並手動做出及時調整,往往要嘗試個三四次。而新的智能飛行系統顯然將大大提升諸入此類鏡頭拍攝的成功率。
如何評價悟2?
這是一件更加完美,更加成熟的生產力工具,相比悟1,所有的升級都針對這兩個目標——效率和安全,並且考慮周到。所以我一直反對將無人機與航模劃等號,玩具這個詞就更不搭邊了,如果真要定義的話,更加合適的詞應該是智能機器人。
於是,我又開始聽到那句從悟1發布時就已經存在的論調—「航拍飛手這一職業,早晚會隨著無人機智能技術的進步而消亡」。
兩個月前,我還能用「把一架F450從僅比機身寬幾厘米的窗口飛出去」來和同事們打賭,並成功贏了一份鹽酥雞當零食吃。而如今的機器視覺技術,已經能讓無人機自動從窗戶鑽進室內,而且飛得絕對不比手動控制來得差。作為職業飛手,也一直在思考行業的現狀,和飛手職業未來的發展。
這並不是一個獨特的問題,往大了說甚至可以說到工業革命對傳統職業的衝擊。的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從自動生產線取代眾多技術工人,到投幣機取代售票員——很多職業已經消失,或者成了「瀕危物種」。
然而,依然會有那麼多職業,一直存在於社會之中,並且幾乎無可取代,舉個栗子——
教師會一直存在,知識可以從機器上閱讀,但學生們還要學習的是如何做人。
設計師會一直存在,機器可以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而引導生產的那份創意,卻相當依賴人類的大腦。
政界領導人......這個大家都懂,就不多解釋了。無論是現任領導還是前任領導,都是不可或缺的,+1s 。
回到航拍飛手這個職業上來,它是否和那些無可取代的職業有些共同的特質?我認為,這取決於我們自己。我想問一下那些認為飛手職業會被智能化技術幹掉的朋友:
你們真的認為,職業飛手要做的,就是精確地把一架無人機操控好,其他什麼都不用考慮嗎?
無論是個人航拍,還是航拍團隊,最終產出的,是航拍作品。不僅僅是飛行,拍攝更加重要。更加智能的無人機能夠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我們的作品。
比起航拍,攝影師是一個歷史相對悠久的職業,上百年來,相機的技術不斷提升,畫質越來越高,操作難度更是比以前簡單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很多情況下,攝影師的工作似乎只剩下了按下快門——真是如此嗎?
攝影界有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哦不對,是「相機後面那顆頭,比前面的頭更為重要」。也就是說,始終是人在主導作品質量,決定拍什麼,怎麼拍,用什麼參數。攝影師這一職業也一直延續至今,並用作品質量區分高端和低端服務。
拍攝作品並不單純地是雲台手的工作,無論是飛手還是雲台手,都可以去主導一條航拍作品的拍攝。怎樣飛、怎樣拍,產出的作品牛逼,這才是核心。既然航拍的執行效率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高,那麼決定著航拍團隊競爭力的關鍵,就是作品質量,也就是我們的創造力。單純狹隘地關注飛行技術,那並不是飛手,是遙控飛機玩家。
我們用作品說話。
航拍飛手不會消亡,而是會將自身的技能點提升、整合,繼續成為航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只會飛,不會拍怎麼辦?
學啊,真把自己當遙控飛機玩家,指望單靠飛飛機就能吃上一碗飯?我們生來就是要一輩子學習的,為了生活,為了生存。
六年前的NBA總冠軍湖人隊,打的是三角進攻體系,而如今整個NBA都在研究快節奏的小球戰術,三角進攻早已推行失敗,而上賽季還在走傳統慢速雙塔路線的灰熊隊,無比掙扎。
行業里,從來沒有「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話,這樣的規律遍布各行各業,程序員、教練員,莫不如是。
去做出點成績來吧。
大多數人都不會真的去了解你,但他們會看到你的成就。
被淘汰的,是止步不前的人,不是職業。謝邀~
很多人把 DJI 當做一個無人機公司,但事實上 DJI 是一家提供 航拍攝影解決方案 的公司。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我想很多人就更能理解為什麼要發布 P4 Pro 和 Inspire 2了。
航拍攝影的最大痛點是
1. 飛機如何飛的穩
2. 飛機上的攝影機能不能拍攝出令人滿意的畫面
在航拍旋翼機出現之前,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人們進行航拍是通過扛著攝像機上直升機完成的。
這便導致了航拍攝影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
而且由於直升機的體積太大,航拍技術在很多小地方和高度比較低的地方施展不開。
之後在以DJI Freefly為代表的航拍設備設計公司的努力下,旋翼航拍機變得從無到有,從不可靠到穩定,從貴到便宜。
隨著飛機和雲台控制系統的不斷提升,目前,很多攝影工作室利用旋翼機進行影片拍攝已經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
不得不承認,DJI在解決痛點1上很有成效。從入門級的 Phantom 一體機系列到高級的 A3 飛控系列都可以讓多軸飛行器穩健的飛行。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DJI論壇上最近的一個對於Mavic的暴力測評:【HeyDrones】Mavic 御 暴力測: 砸機、颱風天、極限拉距…
除此之外,DJI 加入了更多的智能飛行功能。除了早期的利用GPS進行的航點、熱點環繞之外,在Phantom 4之後的產品上加入了機器視覺。使得飛機可以進行指點飛行和視覺追蹤等輔助飛行功能方便構圖和控制,讓非專業的飛手也可以拍出大片效果來。
誠然,一個足夠智能的航拍飛行器是可以節省一大筆人工的。不只是飛手的工資,更多的是提高航拍鏡頭的拍攝效率,要知道演員一天的片酬可是一筆大開支,一天能多拍一點就是賺一點。
但現實是,DJI至今都沒有完全走進好萊塢。很多導演並不喜歡用DJI的飛機來進行專業的影片拍攝工作,雖然飛機很智能,但相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這就是痛點2的所在。雖然很穩,雖然很方便,但相機不行就什麼都不行。
所以這才是這兩款產品發布的真正價值所在,解決痛點2,提供高畫質的生產力工具。
因此很多人說的Phantom 4 Pro淘汰Mavic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Mavic作為入門級消費機航拍機,是為剛剛入門的航拍愛好者提供樂趣和嘗試用的,而不是生產力。所以Mavic和Phantom 4 Pro的市場定位並不重複。
這也是為什麼在 Phantom 4 Pro 和 Inspire 2 的宣傳片裡面關鍵字集中在:機械快門 一吋CMOS 5.2K視頻 RAW上了。而不僅僅是像 Phantom 4 一樣重點放在智能飛行,即便這兩個新產品上的智能飛行水平也上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新台階。
再偷偷告訴你們,
在 DJI 日常的產品開發中,產品經理和技術人員兩者最大的較量其實是在:我們的開發導向是要造flying camera還是flying robot。經常開發著開發著就發現寫代碼的人跑偏了 ╮(╯_╰)╭
謝邀,
這回 Inspire 2 和 Phantom 4 Pro,看完今天凌晨整場發布會的我是這麼覺得的:
DJI大疆只想用這兩款新機告訴我們:看看,什麼是專業、高端的航拍體驗?
(腦補此處語氣和眼神)
一、
Mavic Pro 發布後,很多人問我,「值得買嗎?它和 Phantom 4(精靈 4)價格已經差不多了,選那個好?」
「值是毋庸置疑,便攜性和可玩性絕對是 Mavic Pro,Phantom 4 只剩一個略好一點的鏡頭和大體積所加持的穩定性了,只看你是不是對成像素質有追求了。」
可以說 Mavic Pro 一出 Phantom 4(下稱 P4)徹底坐上冷板凳,剛入手 P4 的人突然感覺後悔莫及。但更多的人可能會為這曾經轟動一時的代表作——「精靈」而擔心,同時業內人士也為大疆這種「自我革新」或者說「掰玉米丟西瓜」這種力量所佩服。
精靈會「坐以待斃」嗎?
二、
2014 年 11 月很多人被大疆發布的 Inspire 1 徹底「inspire」了,公園之前的文章也評價為「從野外飛到室內」,除了單目輔助低位懸停技術讓這樣一個「野獸」在室內可以安全飛行,巧妙的機身變形設計也讓它頗具實用和裝逼。
很多航拍愛好者已經愛不釋手了,好飛手有很多,但如果有更簡單控制,誰不想用更輕鬆的?哪怕貴一點。可以說 Inspire 1 代表了當時小型多旋翼無人機的最高水平,小型的拍攝團隊,想要拓展航拍業務,選它就應該沒錯。
這兩年間,經歷了 Inspire 1 PRO / RAW 的小升級更新後,除了搭配了更好的禪思 X5 和 X5R 航拍相機,更多智能飛行模式,但遲遲不見已經在兩款產品中使用的「避障」功能。偏專業的航拍愛好者就真的不需要避障了嗎?
專業的航拍體驗還需要再次「inspire」嗎?
這兩個故事的問題都被今天大疆發布的這兩款無人機新品「搶答」了。我們期待已久的「悟」Inspire 2 和主要用來給你先秀秀肌肉的精靈 Phantom 4 Pro 終於發布。大疆想用他們「定義了無人機高端航拍新標準」,我們看看究竟如何?
「悟」Inspire 2:「放心」去更極端的環境
Inspire 2 機體從原來的塑料改成鎂鋁合金,更為堅固且重量更輕,最快速度高達 30 米/秒。動力系統也全面升級,上升最大速度為 6 米/秒,下降最大速度為 9 米/秒。
而最最重要的是搭載的這個全新雙電池冗餘系統,除了最長飛行時間也增加到 27 分鐘,在一塊電池故障時也能依靠另一塊電量充足的電池實現安全飛行。同時,IMU、氣壓計、電子調速器通信和衛星導航模塊採用冗餘設計,保證系統能夠安全運行。
智能電池的自加熱系統使得 Inspire 2 在零下 20 攝氏度的嚴寒環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電池性能,這個小細節也許就是成就偉大的那 5% 的小改進。
主、從遙控器的連接距離遠達 100 米,配備 2.4GHz 及 5.8GHz 頻段冗餘的 Lightbridge 高清圖傳系統,開機時會自動檢測周圍無線電信號干擾情況,並自動選擇 2.4GHz 或 5.8GHz 中干擾較少的工作頻段,供圖傳和遙控同時使用。
總之,意思就是讓你花兩份 Inspire 1 的價錢,買它們合併之後的 Inspire 2 了。
而針對極端的環境,還提供了一些配件,包括大疆 Crystalsky 高亮顯示屏,用戶在陽光直射中也可以看見清晰的畫面,高原槳,讓大疆能夠更好的在 5000 m 以上的高空中飛行。基本上是為了讓你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也告別「提控回家」的悲傷。
「全向避障」?
Inspire 2 的前置立體視覺感測器可感知最遠 30 米的障礙物;機體頂端配有紅外感知系統,能夠檢測能探測上方障礙物。
下視雙目視覺系統和超聲波感知系統支持無 GPS 情況下的精準懸停,即使在複雜的飛行過程中,也能說這基本上能夠「保證用戶全方位的飛行安全」,只要前進放行和避障方向一致就好,某昊翔不就是這麼做的。
Inspire 2 機體前方裝有全新前置 FPV 攝像頭,飛手可通過主控制器觀察其拍攝到的影像,雲台手可觀察主相機拍攝到的畫面。
提升「單身狗」的效率
基於大疆已經成熟的計算機視覺技術,Inspire 2 在智能飛行 Spotlight Pro 模式中,無論無人機飛向何方,相機將始終保持朝向選定物體,如果雲台旋轉方向達到極限,無人機將自主旋轉調整機身方向。
指點飛行中,點擊 FPV 相機畫面的目標後,即可按設定速度朝目標飛行,遇到障礙物時還可自主繞飛,此時只需專註於主雲台相機的操控,提升單人航拍效率。
第二代智能跟隨功能不僅可識別並且自主追蹤拍攝對象,且在跟隨過程中,機頭朝向飛行方向,能夠實時避障,還能在拍攝對象的側邊保持同步移動,進行平行跟拍。電池 Station、跟焦器、DJI CINESSD 高速存儲卡、DJI CINESSD 讀卡器等可選配件都是讓攝影師的工作更得心應手的配件。
軟體和相機的全新變化
Inspire 2 內置全新圖像處理系統 CineCore 2.0,處理大型視頻文件更加得心應手,支持各種視頻壓縮格式,包括 Adobe CinemaDNG、Apple ProRes 422 HQ(5.2K、4K)、ProRes 4444 XQ(4K)、H.264/H.265 編碼 4K@100Mbps 視頻。CineCore 2.0 同時可通過快拆介面支持多款相機接入。
Inspire 2 適配全新發布的禪思 Zenmuse X4S、X5S 相機。新款禪思 Zenmuse X4S 相機:
1. 配有 1 英寸、2000 萬像素的感測器,11.6 檔動態範圍;
2. 等效焦距 24 毫米,機械快門可以有效防止快速移動過程中的拖影;
3. 新款禪思 Zenmuse X5S 相機配有新一代微型 M4/3、2080 萬像素的感測器;
4. 12.8 檔超寬動態範圍,支持更換 8 款鏡頭,最大光圈為 F1.7。
當然,還有這三個即將推出的功能或配件,你可能沒注意到,但他們才會讓你的 Inspire 2 想像空間更大,玩法更多元化:
第一個就是遠程控制功能,感覺有種「黑客」的既視感,像黑鏡第三季第六集一樣被人控制了會怎樣?你又會拿它遠程來做什麼?
第二是類似 GoPro 的手持支架?
第三,基本上是為了汽車或者海上飛行的時候準備的配件,他讓我們可以實時更新返航點的位置,如果和第一個功能結合起來的話,遠程控制車上的無人機看來不是什麼難事了。
精靈 4 Pro:聽說 Mavic Pro 欺負我弟?
除了鏡頭,Mavic Pro 基本上是智能功能遠超精靈 4,穩定性略差一點,其次就是鏡頭了。
這次精靈 4 Pro 說,我先從鏡頭吊打你:
1. 擁有 1 英寸、2000 萬像素的感測器和接近 12 檔動態範圍,其呈現的細節層次和暗光條件下的成像素質均領先同級別產品;
2. 機械快門可以防止快速移動過程中的拖影;
3. 在 H.264 編碼格式下,精靈 4 Pro 能夠以 100Mbps 的高碼率拍攝每秒 60 幀的 4K 慢動作視頻;
4. 此外,精靈 4 Pro 還支持全新的 H.265 編碼格式。
離全向避障就差一點點
精靈 4 Pro 的六目導航系統由三對雙目視覺系統組成,可以感知前方、後方及下方的障礙物,構建 3D 地圖,機體兩側也新增了紅外感知系統,避障功能進一步增強。精靈 4 Pro 可以精準定位、導航、規劃路線,前後感知距離提升至 30 米,且能夠感知三維空間環境。下視視覺系統工作時,精靈 4 Pro 會在進行自動返航、一鍵降落時啟動降落保護功能,對地面不平整或水面進行檢測,輔助安全降落。
此外,精靈 4 Pro 最長飛行時間提升為 30 分鐘;障礙物感知系統開啟時,飛行速度提升至 14 米/秒,基本是五向避障,只有上方沒有避障了,做到全向避障容易,但要真正實現無死角還是非常困難的,期待又要「一騎絕塵」的精靈 5 吧。
7 公里圖傳+智能飛行
精靈 4 Pro 遙控器集成新一代 Lightbridge 圖傳,配備 2.4GHz 及 5.8GHz 頻段冗餘,傳輸距離遠達 7 公里。
選配的一體式遙控器集成 5.5 英寸 1080p 顯示屏,最高亮度可達 1000 cd/m2。即使在強光條件下,用戶也能看清屏幕畫面。此外,一體式遙控器內置 GPS、指南針、Micro-SD 卡插槽和 HDMI 介面,為航拍提供一體化軟硬體解決方案。
精靈 4 Pro 是目前最為智能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
在新增的「軌跡飛行」模式中,用戶可以在屏幕上繪製路徑,無人機便會據此飛行;
智能跟隨方面,新增環繞、平行和鎖定三種跟隨模式。(Mavic Pro 已有)指點飛行新增向後和自由兩種模式,自由模式中,無人機可以在不改變飛行方向的情況下旋轉機體,以獲得最佳的拍攝角度;
用戶進行指點飛行時,軌跡輔助功能將在屏幕上呈現飛行路徑,為航線調整提供參照。
「窄距感知」功能令飛行器即使在門窗等複雜環境中依然可以自如飛行;(Mavic Pro 沒有)
新一代的智能返航功能可根據環境自動選擇最優航線,讓自主返航更順利;
精靈 4 Pro 在飛行中可以實時記錄航線,在與遙控器失聯後,將先沿原路返航,嘗試與遙控器取得聯繫。一系列的全新功能,讓其在安全性上更進一步。
售價與發貨
最後還是要談一談價格的。但這次是我有史以來見到的最貴的產品定價:
· 精靈 4 Pro 中國大陸地區售價為 9,999 元人民幣(搭配普通遙控器),
#套裝:搭配一體式遙控器的精靈 4 Pro+套裝,售價為 11,999 元,高容量電池價格為 999 人民幣;即日起接受預定,發布一周後開始發貨。
·「悟」Inspire 2(不含雲台相機)中國大陸售價為 19,999 元人民幣,禪思 X4S 雲台相機售價 3,999 元,禪思 X5S 雲台相機售價 12,499 元。
# 優惠套裝:包含 Inspire 2 及禪思 X5S 雲台相機,其中 Inspire 2 發貨時已內置 Adobe CinemaDNG 和 Apple ProRes 許可證,用戶可直接使用。該套裝原價為人民幣 40,998 元(首次超 4 萬元),發布後首批定購的用戶可以優惠價 39,999 元購機,並享受 2016 年 12 月上旬開始的優先發貨;2017 年 1 月 1 日之後 Inspire 2 優惠套裝將恢復原價。
總之,有人說大疆產品迭代快,有人則是期待已久,但快速迭代並不能說加速了產品貶值,只能說快速了創造了更有價值的東西。大疆也始終在以一個逐漸發布的節奏在逐漸降價,所以「性價比」到底如何,就要大家自行判斷了。
但總得來說,DJI 是又一次刷新了我們對於航拍無人機的認識,永遠都沒有最好的。大疆就是在一步步地實現你腦海里的那個簡單、聽話、安全的無人機。而這次多次用到的紅外感知系統,還有其他智能飛行等功能我們將會在之後進行測試,未來這兩款產品也會在國內發布,更詳細的使用體驗請持續關注極客公園微信公眾號,id:geekpark。
____________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
默默抖個機靈
從入門到發燒,從發燒到專業,總有一款無人機適合你。
沒啥可講的,產品在更智能,更高性能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然而我只想膜拜一下這喪心病狂的更新換代速度。。。
DJI, Fast forward into the future...dji不僅讓同行哭暈在廁所,還讓前代產品哭暈在廁所,還有消費者,dji的消費者也哭暈在廁所。
勞資雙11買的phantom4還沒拆包呢。大家都在誇,而且從參數上看,也確實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兩款產品,但是有一點,就是它們已經沒有精靈四相對於前期產品那樣讓大多數人想不到的進步了。
我表弟是個航拍愛好者,幾個月前我問他覺得大疆精靈五會有什麼進步,他說最好是圖傳遠一些,再加上全面避障。
這兩款產品確實是很好地滿足了用戶的訴求,但是從另一方面,大疆已經挺難拿出來讓普通愛好者想不到的功能了。
不過細節上還是有不少進步,例如精靈四發布時,他們說用了機器學習做視覺跟蹤,當時應該至少沒用到產品上,但是新產品視覺跟蹤的過程中就以及可以識別出跟隨的是自行車還是人了。從第一代到手飛行簡單就用。(p1/p2)
到第二代的飛行穩定功能多。(p34mavic和悟1)
到第三代的拍攝功能大提高。(悟2和p4p)
再來補充幾個,我個人認為,那些深度學習...地面定位...720度反轉再反轉的壁障.....撞到東西也不炸...翻個跟斗再起來....都是只能歸屬於功能強大飛行穩定....個人不認為對拍東西有多大幫助....提升畫質才是硬道理啊!當然不是說別的一無是處..想要賣得好必須功能多嘛....然現在還有多少a2 z15在服役工作出片啊!所以我才覺得p4和p3跟mavic可以屬於同一個代.....(當然裡面其實差了很多級,但是成像感測器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吶,比如悟x3雲台和精靈3p)
再瞎想。
最初的能飛
接著到穩定地飛
然後簡單就飛
接著大家都能飛
最後有畫質地飛
謝邀,
先上重要的乾貨(出自公眾號Heydrones):
悟Inspire2~
鎂鋁合金機身,碳纖維機臂,變形機身
三向感知:前視/下視雙目視覺系統,頂部紅外感知系統
兩軸FPV攝像頭
冗餘設計:雙電池,雙IMU,雙氣壓計,雙信號傳輸
27分鐘續航
0-80公里/小時加速僅4秒,最高水平速度108公里/小時、上升6米/秒、下降9米/秒
7公里2.4G/5.8GHz 雙頻段LightBridge 720P/1080P高清圖傳
廣播電視視頻信號直出,主從機互聯
圖像處理與存儲放至機身,並支持CINESSD固態硬碟
全新X4S,X5S鏡頭
Spotlight Pro智能拍攝模式:視覺跟蹤的同時輔助構圖
智能返航:沿飛行路徑返回,200m視覺避障
指點飛行,智能跟隨···
精靈4pro~
1英寸2000萬像素感測器,是Phantom 4感測器的4倍大小
五向感知:前視、下視、後視雙目視覺系統,左右紅外線感測器
7組8片全玻璃鏡片,F2.8等效24mm廣角鏡頭,解析度更高
首款支持機械快門的無人機,支持機械/電子雙快門模式
支持H.265編碼,支持錄製4K/60幀100Mbps碼流視頻
最高水平速度72公里/小時
30分鐘長時續航
7公里2.4/5.8GHz 雙頻段LightBridge 720P/1080P高清圖傳
全新一體式遙控器:5.5寸1080p屏幕,1000 cd/m2亮度是普通手機的兩倍,內置DJI GO延時更低,五小時續航。
智能跟隨,指點飛行,智能返航,手勢自拍···
再說一下個人感覺最優秀的地方:
悟Inspire2~
前視和下視的雙目視覺向來是大疆的標配,就連向上的紅外感測器也在之前的諜照中有所曝光。但是!!!新加入的雙軸FPV攝像頭簡直是飛手夢寐以求的啊,這樣進行專業級航拍時飛手和雲台手都可以專註於自身的操作,極大的解放了飛手!
更大的軸距和雙電池設計讓它續航更長,即便一塊電池損壞,只要另一塊電池電量充足依然可以安全飛行,這就好比大型運輸機發動機壞了一個依舊可以繼續飛一樣,吊的一匹!
最大速度108km/h,換算過來30m/s,有幾個穿越機能到這個速度的?賽車比賽跟拍不是夢啊!0-80km/h的加速只要四秒,不說有幾輛車能和這個加速度相比,估計真的飛機也沒有幾個這麼6的-=????( °?° )?
目標大小和位置不變的智能跟隨和基於原路線的智能返航!應該一鍵放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吧23333
精靈4pro~
五向感知:前下後雙目視覺+左右紅外感測~可以愉快的穿門穿窗穿洞了,飛丟了返航也不怕撞上什麼東西了,生存能力up。
2000萬像素攝像頭,感光面積是精靈4的4倍,畸變會更小。同樣的,使用機械快門也會降低畸變,果凍效應也會大大降低。
一體式的遙控器也變得更有趣了,高亮的屏幕讓飛手終於能在夏日中午愉快飛行了,以前覺得平板安個遮光罩也沒啥大用。另外不用擔心平板或者手機過熱導致圖傳卡頓甚至綠屏黑屏等情況了~
最重要的一點!續航啊~多了這麼多感測器續航居然提高到了30分鐘,unbelievable!
那麼問題來了!
到底要不要剁手?
我看了一下日曆,原來我沒有穿越啊,現在還是2016年……
利益相關:Mavic Pro用戶
大疆的「悟」Inspire 2和「精靈」Phantom 4 Pro在技術創新和產品體驗上的確是當今無人機的巔峰之作,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國內都難尋對手,在核心技術如飛行平台飛控,冗餘感測器的可靠性,運算能力,機器視覺的智能避障,數字圖傳,雲台+影像系統,電池及續航上等性能上,在現有民用無人機價值網的技術通道上做到了最高水平,目前大疆處在一個快速增長的上升曲線的中段,還依然有很強的後勁。
,關於這兩款新品的性能和參數介紹大疆官網和很多科技媒體上都有,一些測評視頻和文章相信也會很快出爐,在此我就不再贅述了。
借著疆「悟」Inspire 2和「精靈」Phantom 4 Pro的發布,聊下作為一個消費者對無人機市場的看法,拋開民族自豪感,大疆在無人機市場上的壟斷是我比較擔心的,目前不管是被大疆干殘的美國3d Robotics,另闢蹊徑的法國Parrot,恩怨情仇很多年的GoPro,還是國內的北京零度智控、深圳零度Xiro、億航、極飛、以至於小米等無人機廠商,都很難與大疆直接正面競爭。在專業影視航拍,發燒友准專業航拍領域大疆是絕對的霸主,雖然大疆一直宣稱精靈系列是消費級無人機,但我一直認為精靈系列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級無人機,更準確的定位應該是准專業級航拍無人機,Mavic有向消費級靠攏的趨勢,但價格依然不夠親民和普及,也是消費級中的戰鬥機,不僅感測器冗餘,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性能和價格也有些冗餘,不知大疆會不會推出比Mavic更低端的無人機來繼續清理自拍無人機和玩具航模無人機市場。
無敵是多麼寂寞,大疆是孤獨求敗,其實專業用戶也沒什麼更好的選擇,不知道大疆會不會也陷入創新者的窘境。沒有核心技術和全新的應用場景價值很難顛覆式創新,如果說大疆是無人機中的蘋果,那麼誰才是無人機中的三星、華為和小米呢?從市場角度消費者一定不希望看到大疆一家獨大的局面,希望強有力的競爭者能跟大疆分庭抗禮最終受益的才是用戶。
毫無疑問大疆會在現有產品線布局上繼續擴充,不斷迭代升級更多黑科技加身,預計Inspire 3、Phantom 5、Mavic 2等系列還會一直延續下去。除了鞏固現有專業影視和航拍界不可撼動的地位,一方面向下延伸到更輕小型的消費級無人機,另一方面在農業及行業應用領域大疆也一直在積極布局和探索,如:M600 Pro。未來顛覆大疆的,絕對不會出現在專業航拍領域,有可能出現在更小更便宜的低端小無人機或行業工業無人機這兩個領域。利益相關:非專業人士、驚訝自己的Phantom4已經過時的DJI用戶。
很多朋友說到了DJI的品控問題,還有他們對Mavic的延期的失望。
我個人看到的是我終於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拿出意見來自自己國家能夠傲視群雄的產品在同行面前炫耀了。當然看完宣傳片以後,發現我不是唯一抱著無人機當手持攝像機的人。
另外我想說說這個Inspire2,他的機身處理系統和X5s完完全全是針對 西方的那一套(化掉)好萊塢的拍攝-製作流程專門設計的,基本上就是為了擠掉其他專業的攝影機。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最看重的就是便攜性,一個可以給導演和攝像師、美術指導突破技術瓶頸經可能發揮的機會。Inspire2在保證了圖像質量和專業攝影機沒有太大差別,對原有工作流程改動不大的情況下,把複雜的拍攝系統集成到了小小的無人機中,以前的什麼直升機、搖臂、攝影車都可以不用了。看到宣傳視頻裡面又一個鏡頭顯示攝影師手持Inspire2對準演員拍攝,然後當演員開始奔跑的時候,攝影師立刻鬆手,Inspire就一下子飛了起來跟上了演員。這個簡直像做夢一樣。我不知道X5s是否能接在OSMO上面,然後單獨做一個處理單元和儲存單元,這樣的話形成一整套靈活的拍攝系統。
另外DJI的SSD也是非常好的,使用了最新的協議。雲台的穩定控制在0.01度以內,這是的在這個雲台上嫁接長腳鏡頭不會有太過於抖動的情況。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F35戰績的EOTs光學吊艙的穩定也是0.01度級別的。這足以說明在這個小小的參數上是世界最佳的。
關於P4P,我的P4已經在小角落裡抽泣,沒想到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現在在飛行時間增加的情況下,感測器加倍、畫質加倍。競爭對手可以懸樑自盡了。
現在看起來DJI的科技樹是這樣的:
1)研製一款融合新感測器的新的自主飛控、智能跟蹤演算法
2)研製一種攜帶全新感測系統和處理系統的影響系統
3)研究一種高效率的電池、處理器、發動機組合
4)把1)中的飛控演算法給Inspire系列
5)把2)中的系統給Inspire系列
6)把3)中的組合給Phattom系列
7)用4)、5)、中的經驗升級Phantom系列
8)用3)的組合、4)、5)的演算法給Mavic系列
9)用6)7)中的經驗升級Inspire系列
9)同時升級1)、2)、3)
然後開始Loop
【上面還沒有開始確鑿的技術資料,我只是用我多年幫別人裝電腦的直覺亂說的,僅供參考】
Inspire2上的智能飛控是Phantom4上繼承+改進增強的,感測器和Phantom4一個水品。
Inspire2上的高效率的電池、處理器、發動機組合是新研發的。感覺P5開始DJI可能要開始使用雙電池的組合了。
Inspire2上的牛逼哄哄的圖傳系統是和MavicPro同宗的。
Inspire2上的影像處理系統是新研製、從Inspire1的X5/X5系列改進而來。但可以看成是全新的。
Phantom4Pro上的智能飛控是Phantom4上繼承+改進增強的,高於Phantom4.
Phantom4Pro上的高效率的電池、處理器、發動機組合是新研發的。
Phantom4Pro上的圖傳系統是和Mavic Pro同宗的。
Phantom4Pro的影像系統是繼承於P4,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處理能力要高出一倍。
Mavic Pro上的智能飛控是Phantom4上繼承的,且智能飛控系統高於原版的Phantom4.
Mavic Pro上的圖傳系統是並行研發的。全新的。
Mavic Pro上的高效率的電池、處理器、發動機組合是新研發的。
Mavic Pro的影像系統是繼承與P4的。
幾個點:
1.4k超采
2.1英寸感測器
3.prores流程,這個比raw更重要,真有raw的預算我為啥不掛red和arri
4.可控光圈
5.fpv攝像頭
6.9m下降速度,這個在實拍中也很重要。
至於動態範圍機械快門這些東西,聽聽就好,沒有經過測試誰知道這個12檔寬容度真正能頂多少。weapon還說自己21檔寬容度呢,實測還不是不如alexa。
最後是dji綠色的表現,實在太差,看這次新的產品上對綠色的表現會不會提高吧。
其他不說,就說說精靈4pro的環繞、平行和鎖定三種跟隨模式吧!
說話上周末剛剛在山上測試了精靈4的視覺跟隨功能,當時就想:可惜只能在後面跟隨,無法在側面,前面全方位使用。
沒想到精靈4pro的出現,完美實現我當時奢望的功能!必須再敗一個加緊調戲,早買早享受!
把我上次調戲phantom4視覺跟隨效果的帖子轉來,大家看看吧!越野測試phantom4智能跟隨功能—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調戲大疆精靈4兩月有餘,一直沒深度體驗它的智能跟隨功能,今日正好有興緻,天氣也不錯,便騎na@送我的cannondale F27.5登上虎山,在山頂空曠蒼茫的場地中,測試了一下phantom4的智能跟隨,效果還真不錯,大大超出我的預料,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功能,完全夠用,能用,實用。從此,一個人,一輛車,一台無人機也可以體驗沖山拍攝的快感!廢話不多說,我把整個測試結果剪輯了這個小視頻,大家有圖有真相,直接欣賞吧!
垃圾公司 毀我青春 頹我精神 耗我錢財
別的問題回答了一下,悟玩的不多,不敢妄言,精靈系列玩了兩年了,把那個回答粘貼過來
作者:尹鈺軒
鏈接:如何評價大疆發布精靈精靈4 Pro?大疆產品線是否出現會像某些國產手機一樣混亂?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大疆最近的新品發布速度快的驚人,OSMO MOBILE 御 P4 PRO 悟2在短短的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全部發布。
當發布御的時候,參數完全向P4看齊,尺寸和便攜性卻大大減小,價錢也降了一些,我倒是有一絲擔憂,精靈系列藥丸,自己搶佔了自己的消費機無人機霸主市場了,定位要亂了。
DJI果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發布了P4 PRO,重新把定位梳理清晰
經緯系列——電影級無人機
悟系列——廣播級、較便攜無人機(相比經緯六軸八軸)
精靈系列——消費級、准專業級便攜無人機,適合航拍玩家,小型航拍工作室(比如我)
御——口袋無人機,驢友神器,代替原來精靈4位置
我是在精靈3接觸到DJI和航拍,我的P3A飛了一年,執行過多個航拍任務,每次都會小心再小心,看好周邊所有情況再起飛、運鏡,一年之內沒有發生一次炸雞。
然而生涯首炸卻給了精靈4,太過相信它的避障系統,刷鍋的時候背向飛行,沒看到樹,掛樹炸了。於是我在DJI論壇提了如下建議:
正向的避障,比起實用,更多是一個確立市場領先者地位的標誌,前面是有圖傳監視的,發生炸雞的概率並不大,大部分炸雞都發生在背向飛行和側向飛行時看不到周圍狀況的情況下。
而且既然解決了正向避障的技術問題,我認為,DJI完全能做到360度避障,只是願意不願意放在產品上,那就是商業策略的問題了。
畢竟市場領跑者是不會把自己的技術全在一代產品上放出來的…尤其是在更新換代非常頻繁的電子產品上。
所以佳能牙膏廠,擠出一點牙膏,也會有人搶破頭去買,常言道,佳能是賣相機的,尼康是做相機的。
說回到大疆,如果沒有異軍突起一個攪局者,我當時覺得,精靈系列產品的更新節奏應該是精靈5更新正反雙向避障,精靈6放出360度避障。然而,這個攪局者誰也沒想到,居然是大疆自己的產品——御。
參數完全靠齊精靈4,摺疊設計,口袋收納,續航相仿,同樣正向避障,價位比P4還低,除了現在出貨比較困難,誰能告訴我一個還要買P4的理由?
所以在御發布的一個月過後,P4 PRO就緊接發布,基本上完美解決我在官網論壇上提出的訴求,四向避障,橫移追蹤,追蹤環繞,倒退追蹤……
而且我認為,除了四向避障這個因為是硬體制約,其他追蹤上的優化,其實只是固件程序和演算法的優化,發布一個新的固件P4也可以擁有,但是DJI為了保持P4 PRO的定位,應該是不會再P4上發布固件讓它也擁有這些功能,更不用提御了。
估計大疆自己也沒想到,我TM居然造出了一台御這麼牛逼的口袋無人機!但是造出來了又不能不發布,在口袋便攜這裡的市場正被對手蠶食著,必須靠御把這個市場細分也拿下!
於是精靈4就尷尬了,不得已的情況下,大疆才發布了P4 PRO,我認為,這個P4 PRO,很可能應該是精靈5,也正是P4 PRO,保證了精靈系列的市場定位。
但是還是那句話,不會有哪個廠商傻到把自家老底全在一個產品上亮出來,DJI現在既然發布了P4 PRO,有了4向避障,精靈5一定會擁有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黑科技,我們拭目以待!
就是可憐了洒家的銀子了,剛想買一台御,現在又出了P4 PRO,洒家真不知道該怎麼買了!我想這麼頻繁發布新品,可能並不會過多的帶來銷量上的猛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更新一下 youtube 上精靈4 pro 的評論
等等,千萬別預定,很快大疆就會發布新款,然後這個就特么過時了
心疼剛買了御的人
大疆敗我錢財,斂錢速度比印鈔機還牛逼!
已剁手。
這都只是精靈4升級版?那精靈5該有多牛逼
我為啥要看這東西來傷害自己,明明我買不起……
是時候升級了!
瞅瞅價錢……
卧槽?!
大疆一直發新機,我就一直安慰自己「下一款我肯定買到手」
P.S 有誰需要健康的腎嗎?請聯繫我,價格面議
啥都說了,就不說價錢
干翻karma( ﹁ ﹁ ) ~→
GoPro Karma:黑人問號臉.jpg
——————————————
我的精靈3A明明才買了不到一年,怎麼感覺已經過去半個世紀? 一臉懵逼
悟2飛行時速有108km,那不是比我的小摩托還快? 二臉懵逼
還發布了塊屏幕,亮度怎麼那麼高,就是說不用再把衣服罩頭上飛飛機了?好開心。 不對,我好像已經在吃土了,哪有錢買!三臉懵逼
雙十一買的osmo怎麼還沒到,求告知哪天過時
看到水哥的回答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水哥在組裡已經是"讓人羨慕的那撥人"了。 說起來,DJI研發團隊又何嘗不是"讓人羨慕的那撥人"呢。
其實DJI從誕生開始就一直面臨一個嚴肅的問題:
在缺乏有效競爭時如何保持團隊的鬥志?
mavic和這一代飛機的發布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
這不是裝逼。
放到現在,再問一遍在DJI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恐怕大部分答案還是罵,是那種深仇大恨的罵。壓力大,內部競爭無處不在,優秀人才太多晉陞渺茫。有一段時間我不知為何手腳開始脫皮,洗澡時頭髮不住的掉,有一天竟然吐了一口血,當時真是嚇懵逼了,還好沒查出什麼問題。
放到三年前,Frank會說總部實驗室里已經儲備了未來3年的技術,現在他不會這麼講了,產品迭代已經趕上了研發進度,更可怕的是這種情況從phantom3就開始了。這種節奏的變化最直接的後果是產品線的壓力直接傳導給了所有研發人員,在DJI已經幾乎不存在純粹的預研人員了,核心部門每人跟兩條產品線是平均水平。
汪老闆從初期就喜歡AB對照組的策略,不會讓任何一個產品線的pm高枕無憂。當精靈風光無限,mavic發布讓phantom系列前途堪憂;而當mavic風頭一時無倆,代差優勢的p4p和IN2發布。這就好比之前osmo mobile搶去osmo二代的風頭,都是手足相殘,打著打著,友商又倒閉了。
內部項目的AB競爭就更多了。然而Frank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就是那幫吃乾飯拍腦袋的中層問題。AB組競爭敗者組遭殃的是基層研發,可責任更大的帶隊老大基本不會有事,換個項目照樣風光,坐吃公司發展紅利。現在研發團隊強競爭對手弱不代表架構沒問題,等到天花板來臨,該還的一個都跑不掉。
DJI是我見過最扁的公司。進公司3年的和進公司3個月的,完全沒有層級分別,更別說誰領導誰,只要不犯錯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享受扁平化好處的同時,缺乏能力評價體系,缺乏權利監督制度,沒有梯子讓員工爬,研發很容易陷入一種事務性工作的漩渦中,漩渦里的人無奈之外並沒有太多辦法自我救贖。
在公司里你很容易就會發現非常多的人,帶著自己的學術抱負或者專業追求每天干著搬磚的工作。這很正常,也很悲哀,當公司發展到了一定規模,maintenance總是最耗人月的那一塊。而這幫人的希冀就是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但願他們都能如願。
結論是雖然談不上非常驚艷,但仍舊獲得了很多超出想像的信息!剛才看微信彈出的大疆公眾號新聞的時候,本人一陣陣Word天,厲害了大疆等等……
如果說消費級無人機裡面要分代次的話;
以飛行性能、圖傳拍攝能力、智能程度為核心參考:
能做到基礎遙控,實現短距飛行的;可以記錄或傳輸飛行參數;並能無人控制下實現自我飛行穩定,設定為一代機。
一代機的基礎上,可安裝初級攝像頭並實現圖傳;加強了自我飛行控制能力,可實現諸如自動起降回航等初級智能飛行功能的,設定為二代機。
二代機的基礎上,加入超視距飛行技能並且實現圖傳;可安裝高級攝像頭,提高了畫質水平,以各種方式實現防抖功能,並能手動控制攝像頭更多參數設定;加入了一些較為複雜的自動飛行方式,諸如繞點飛行、位置信息為基礎的追蹤或計劃性飛行。設定為三代機。
三代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飛行能力,可實現劇烈的機動或較強續航能力;安裝專業攝像頭,提供高清畫質並且能圖傳,加入諸如相機朝向等可調節相機動作的功能;在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對周圍環境有一定的感知或應對能力,諸如高度控制,部分方向避障,可超越駕駛員進行初步自我控制,諸如基於畫面的追蹤/尋找目標的功能。設定為四代機。
四代機的基礎上,無人機可作出非常複雜的機動動作或實現很長的續航進行飛行,並可以耐受較為嚴酷的複雜自然環境;攝像頭質量接近或達到地面專業相機/攝像機水準,攝像頭的控制可以脫離駕駛員進行半/全自動的獨立操作;飛機採用冗餘/可自救設計,有良好的自保能力,駕駛員可拋開拍攝功能,多角度獨立控制飛行,無人機擁有一定程度遙感/測繪能力,精確的把握周圍環境狀況並時刻分析自身處境。設定為五代機。
如果按照我胡亂定義的代次,那麼大疆好像是搞出了高於5代機的產品啊啊啊啊,其他廠商卻還在2-3代里狗斗,簡直代差碾壓啊!
基本上悟2和精靈4pro可以說又一次改變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方向,那個超過100邁的飛速是怎麼個意思啊?!太可怕了有木有!甭造殲31了,航母上起飛100個悟2直接去攔截F35吧哈哈哈哈!(嚴肅臉)
看完悟和精靈的又一次升級後,非常期待以後mavic 2會成什麼樣~(我的mavic趕緊發貨吧 T T)
以mavic變形金剛的設定(展開後從小變大)後面沒準會有飛行可收起的五對負重輪式起落架(手動滑稽)伸縮式攝像頭(收到機腹里)也沒準會增加低噪音、可變色機身的隱形模式,形成全形度/多目標/偵查與偷拍一體的空中狗仔平台(大霧)
轉載請聯繫註明
DJI在一年內把四軸無人飛行器智能化推進到了一種超乎想像的高度!
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哭暈在廁所了!
有一種絕望叫做:
你發了Paper,但DJI把產品都做出來了!
一兩年前吧,四軸的前沿研究方向就是自主跟蹤和避障,當時本人也覺得這是個很值得做的事情,無人機的智能化就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各種頂會paper刷一遍也看不到說很好的解決跟蹤和避障的事。即使到現在,我們仍然能看到很多相關的paper在研究:
然後,DJI今年瘋了似的發布了Phantom 4,Mavic Pro,Inspire 2和Phantom 4 Pro,各種跟蹤,各種避障,看Inspire 2介紹的這句:
「智能返航模式下,擁有遠達200米的障礙物觀測能力,可提前規劃繞飛路徑。」
簡直太可怕!
Mavic Pro到來的時候,我是一種驚喜,第一時間就剁手了!
但這次,我卻有一種恐懼!
DJI太強大了,真的,研究和DJI一樣問題的研究人員都可以不要做了!DJI的軟硬體,團隊優勢使得它的研發能力會遠遠超過其他機構。
而現在DJI能實現的,其他人(包括所有友商和研究機構)都做不到。
1)7km圖傳(這太黑科技了,研究通訊的童鞋能不能評價一下)
2)機載深度學習物體檢測演算法 (這個真的草雞難呀,像YOLO這種目前最快的物體檢測演算法,在tegra k1上勉強10幀/s,真不知道DJI是怎麼優化神經網路的),跟蹤演算法也是牛逼。貌似DJI跟蹤和檢測融合一起做,俯視跟蹤也沒問題。
3)30m障礙檢測(目前就是單獨的雙目攝像頭比如Zed stereo Camera都沒有30m)
4)現在都5向感知避障了,恐怕沒有任何一家研究機構自己搭建出這樣的系統吧
5)精準降落
6)智能返航,200米路徑規劃。。。
DJI在每一項智能化技術上都強的不是一點半點,這隨便一個要發文章都是頂會。
-------------------
也因此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要研究智能飛行器還能做什麼?
1)搞搞高機動自主控制,比如Kumar團隊和ETH團隊喜歡研究的,最新的成果可以用單目視覺穿窗戶。DJI如果搞了這個那麼ISIS肯定要拿這個來造自爆炸彈了吧!直接飛到房子里再炸
2)搞搞深度學習端到端,比如Pieter Abbeel和Sergey Levine組做的。
3)搞搞群體飛行,這個也算是有人在研究了。
4)搞搞頂層決策,全自主,這個其實是AGI的研究範疇了。
推薦閱讀:
※大疆創新(DJI)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大疆在哪些方面的優勢使其戰勝3D Robotics?
※無人機炸機後找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大疆創新(DJI)和零度智控(ZEROTECH)哪家公司強?
※無人機的人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