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有古老的歷史嗎?

首先在這裡說明一下
中華這片土地絕對有幾千年的歷史沒問題
但是真的有數千年的國家嗎?
我們的唐宋元明清,一直都被稱為「朝代」,但是如果客觀的來看的話,為什麼不能是「唐國」「宋國」。這樣說的話,中國就只有67年的歷史,而不是n千年

還是說,天朝刻意模糊了這個概念,將中國和中華混為一談?
~~~~~~~~分割線~~~~~~~~~
幾個月沒上知乎居然70個回答。。。
首先向大家道個歉,我連國家的定義都不清楚就來這裡瞎bb,實在是不好意思。。。
也謝謝大家的回答。。。對我這種腦殘大家很依然耐心的教導,真的很感動。回答太多沒法一個一個看過來點贊。。。也很抱歉。。。
有個人直說讓我去查查國家的定義。我想這才是最言簡意賅的回答。。。
還有。。。有人黑我的愛國,這什麼情況?在下實在是不懂。


題主知道嗎,黃河在歷史上僅僅是大的改道就有二十六次,離現在較近而影響也最大的一次是1855年的黃河大改道。那次黃河的入海口直接從蘇北改到了山東,自河南銅瓦廂以北數百里地區皆成澤國,不知多少人果了魚鱉的肚皮。那麼,在這次大改道之後的黃河,還算是黃河么?是不是只有在改道之前的黃河才是真黃河的歷史,而在改道之後的黃河就已然是另外的一條別的什麼河了?我想所有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吧,黃河只有那一條,管它從哪入海它也是黃河呀!——那,我們國家的歷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直在變幻的只有城頭上的大王旗而已,而住在城裡的人永遠都是那些呀。那旗子上可以寫「秦」、寫「漢」、寫「夏商周」,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在那上面寫自己的名字,但無論這旗子怎麼變,城裡的人們還是平靜地過著日子,一代又一代的繁衍著呀。王小二家的祖宗沒準跟黃帝一起戰過蚩尤,趙小三家的始祖說不定曾和神農一起嘗過百草,幾千年的時間,對一個人來說得有多漫長,有多少的天災人禍要躲,有多少的戰亂瘟疫要避,可能在餓得體力不支的時候卻只能嚼著草根充饑,可能在數九寒天里只能擁著一床破被瑟瑟發抖,可能在兵荒馬亂之時要在屍山血海中苟活,可能在毀滅一切的烈焰之下只能頹然地選擇殉道,可是,可是!這血脈終究是未曾斷絕。一個人的力量的確根本微不足道,可如果是千百個人呢?如果是千萬個人呢?如果是一代又一代的千萬個人呢!無數的父母將他們所有的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的孩子,而無數個孩子在長大之後,又會像他們的父輩母輩那樣,將這些知識又教給他們的後代,於是舊的知識不斷地累積,而新的成果又不斷地被創造出來,於是這天生就驕傲的文明就永不會默默無聞、甘於人後,即使他曾被人狠狠地打倒在地,但只要那些嚼著草根、強捱寒冬、枕骨而眠、敢於殉道的人們都還在咬著牙堅持,那任何意圖要撲滅這文明的行為就都將是痴人說夢。幸運的是,他們真的堅持了過來。

歷史是死的,永遠安安靜靜地躺在史書里,可在由那些空洞的文字所編織成的過去里,可是有著無數活生生的人存在著呀。我們讀到的歷史,對他們而言就是現在,他們也有更久遠的過去,也有更遙遠的未來,而他們的未來不是別的,正是我們。歷史可能跟他們永遠無關,他們只是始終不卑不亢,處變不驚地在城裡生活,而歷史則專註而不怎麼忠實的記錄著城頭上旗子的變幻,歷史在史書上添上一筆,「今天的旗子是明」,城裡的人們還是這樣生活,歷史又添了一筆:「今天的旗子是清」,於是人們續起辮子,換了衣服,接著生活,有天歷史說那旗子又變了:「是兩個字,民國!」於是人們又趕緊剪去辮子,再改換了衣服,其餘的生活卻並沒有什麼變化,後來又有一天,這旗子又換了一道,城裡的人們就又趕緊按著時興的樣子改頭換面,但其他的終究沒什麼不同。再後來,就沒有歷史而只有現在了,於是旗子得以還是那個旗子,於是就有人問今天的中國還是歷史上的中國嗎?我自忖,應當不算吧,但百年以後,在我子孫後代的課堂上,此時之中國多半還是會出現在他們的歷史課上吧,當然,那時所講的歷史,自是不關你我的事情。


看到有人引用自己的回答,很是感動啊……不過還是要來說兩句。畢竟那個回答講的是傳統史學中的「正統觀」,而這個問題牽涉的則是現代國家的歷史建構。其實「中國」固然是被賦予了新義,但題主提到的「國家」,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涵義。如果說是現代國際法中作為國際人格的「國家」概念的話,那也本不是中國古代所有的。我不懂國際法,沒法討論「國家連續性」這種問題,只能先說說古代政治語境中的「中國」。

歷代王朝多數都曾自稱為「中國」。這個「中國」發源於地理概念,其範圍在西周時期指周的東都洛邑一帶,當然並不是指一個國家。當時還有所謂「南國」一詞,指的是漢水流域及長江中游一帶。後來「中國」被放大到黃河中下游平原,再擴大到漢代的華夏所居的所有領土。同時這個概念在「天下觀」框架下面,被賦予了非常強烈的政治意味。「中國」是整個「天下」的中心地帶,天子居於此地,受天命而臨御整個天下,包括可能有的諸侯國與四夷。前後相沿的諸王朝都自稱「中國」,再加上它們常以五德終始說及禪讓理念建構合法性,這多種強調歷史連續性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歷史上的「正統」觀念。這種「中國」認同的連續性是不可否認的,但它必須在天下觀下來理解,與其說它是個國號,不如是說個「國格」。日本人也把他們的天皇直接統治之地稱為「中國」(注意和山陽山陰兩道的「中國」又不同),甚至有人為了調和與中國儒家典籍言說的矛盾,宣稱「唐土」和「大八州」乃是處於兩個並立的天下中,各有其「中國」。而朝鮮人則自稱「東國」,在以中原朝廷為中心的天下觀中給自己找個位置——這是和他們的事大主義國策相適應的。

當然,歷史上也有如南北朝、宋遼這樣兩朝對等交往的時代,但這些並立王朝間雖然可以在軍事上達成和議,卻時時要在意識形態上競逐「中國」認同的歸屬,以爭取士人階層的支持。

現代國家為了建構自己的歷史,就要把曾在一定疆域(包括現有領土以及因為其它原因要特別主張的疆域)上存在過的古代諸國的歷史,納入到自己的歷史敘述中來,以便從歷史角度回答一個「我們這些人為什麼要在一起」的問題。在我國,現代政治精英就利用了「中國」一詞,剝離了天下觀後,不但在國際場合以「中國」之名自稱,乃至在革命後以「中國」作為正式的國名簡稱,還利用古代諸王朝的正統觀,論證「中國歷史」的連續性。這樣,「中國」又被賦予新的涵義,它已經不是天下觀中的天子所居之國,而是特指一個國家,一個期望加入名義上「平等」的國際秩序之中的國家。

這個事實,總是有必要講明的。因為史實不能讓自身被傳播,看看《越南歷史》里對占國千年歷史的無視就知道了。今天能夠看到「中國古代史」這種名詞被廣泛使用,當然首先是因為現代世界裡有個自稱「中國」的現代國家。同樣,如果中國統治了「外蒙古」,「蒙古古代史」就會和「遼寧古代史」一樣是一個很稀見的詞語——但至少現在在大蒙古國不會是。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來猜一猜「國家」這個概念的多重意義。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唐王朝、宋王朝是不是國家呢?當然可以說是國家了。但是這裡的「國家」,和由擁有共同文化與血緣的國民組成的共同體的「國家」,並不是一個涵義。前者強調的是一種統治狀態,後者強調的是一群人對一套名為「某國」的意識形態的認同——實際上,只有在國民教育逐漸普及的近代,後者才會有真正的意義。而「中國歷史」這種語境里的中國,顯然指的是後者。這種「混淆」,當然也不是天朝的專利。

唐王朝統治者所擁有的正統史觀,和現代中國人的一整套中國歷史敘述,當然也本不是一個東西,而是後者將前者作為資源加以利用。至於說「將中國和中華混為一談」,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中國和中華在古代的政治涵義上其實差不多。

最後,推薦閱讀反動史學家甘懷真的著作。


還是先舉幾個栗子吧
先回答你後面的問題,是不是只有我們刻意模糊了這個概念
你可以試試問德國人,德國的歷史有多少年?看看他們回答哪一個
A:25年
B:1097年
C:2770年
或者問問法國人,法國的歷史有多少年?
A:70年
B:1530年
C:2600年
你還可以問問美國人,美國的歷史有多少年?
A:240年
B:410年
C:其他

對比一下

首先你試過以後就能知道,是只有中國在刻意模糊這一概念,還是全世界都這樣
很簡單,如果大家都選A,你的假設就成立了啊
我猜,應該不會成立

同時我猜,美國人大部分會說自己有240年歷史,最多說410年
難道說全世界就美國人不混為一談么?也不是的
原因在哪,很明白了吧
--------------------------------
中國的朝代,那是有特殊條件的,是因為中國一直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才能分得出朝代
【為什麼不能是「唐國」「宋國」】
因為【唐】【宋】只是一個國號
如果你認為,國號不同,國家就不同
那國號相同,國家相同嗎?(提一下:歷史上有5個【周】)
那麼進一步,是不是按家族區分呢?
也不好啊,如果這樣,那羅馬帝國,豈不是要剁成渣了
-------------------------------------
我想到一個簡單的比喻
一開始舉栗子,現在舉個西瓜吧
一個西瓜切成八瓣,就是八個西瓜,對不對?
你看,西瓜是由皮瓤籽組成的
每一瓣都有皮瓤籽,為啥不是八個西瓜?
和為什麼不能是「唐國」「宋國」?一個道理


按題主這種邏輯,英法兩國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老牌資本主義帝國。

首先是英國:
王朝名稱 存在時間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
丹麥王朝1016-1042
英吉利王朝1042-1066
諾曼王朝1066-1135
布魯瓦王朝1135-1154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1、1470-1471復辟
約克王朝1461-1470、1471-1485
(蘭開斯特和約克,是不是很像蘭尼斯特和史塔克?)
都鐸王朝1485-1603
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1660-1688復辟
克倫威爾時期1649-1660
奧蘭治王朝1689-1714
(1688年11月爆發光榮革命,1689年2月威廉三世表示我一個荷蘭執政怎麼就跑到英國當國王了呢?原來英國人民已經決定,就是我了,於是我念了兩句詩:「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漢諾威王朝1714-1901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
(時值一戰,英國王室於1917年捨棄這個具有德國風格的名稱,改名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1917-至今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大英帝國建國未到百年,比弟弟美國還要年輕。

法國:
墨洛溫王朝481-751
加洛林王朝751-987
卡佩王朝987-1328
瓦盧瓦王朝1328-1589
波旁王朝1589-1792
第一共和國1792-1804
第一帝國1804-1814
波旁王朝復辟1814-1815
百日王朝1815
波旁王朝再次復辟1815-1830
奧爾良王朝1830-1848
第二共和國1848-1852
第二帝國1852-1870
第三共和國1871-1940
維希政府1940-1944
臨時政府1944-1947
第四共和國1947-1959
第五共和國1959-至今
如題主所說,法國還比中國小十歲呢。


先要問一個問題,國,和政權是一個概念嗎?
如果不好回答,國,和執政黨是一個概念嗎?

文章可能會比較長,重點部分會加粗,您看看就好。
中國確實有古老的歷史,因為雖然政權更迭,但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我們的血脈,確實是一脈相承的。

這句話不是我口說無憑,至少秦漢之前「血脈」二字不僅僅是說我們是炎黃子孫這樣的,而是有跡可循。
我在前幾天的答案裡面提到了,夏朝之前的權利更迭。
求解!!謬參西液沾堯酒,願沐南薰解舜琴。什麼意思?? - 王狗蛋的回答

軒轅黃帝統一了華夏族,生了倆孩子,大兒子叫玄囂,也叫青陽,被封為諸侯之後,降住在江水;兒子叫做昌意,封為諸侯之後降居若水。

黃帝去世之後,一種說法是《史記》,跨過了他的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了昌意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高陽(朱元璋傳位朱允炆時,也是循這個例。)另一種說法(《國語》中記載)是傳位給玄囂,玄囂死後,皇位傳給他的侄子高陽。
高陽就是我們常說的帝顓頊(zhuanxu),顓頊帝也是個有位的黃帝,他推廣莊稼的種植,畜牧的飼養,制定禮儀,祭祀鬼神,也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前進。

帝顓頊死後呢,把皇位還給了玄囂的(就是顓頊帝的大爺,南方講叫大伯,但是我們按照當時的河南口音應該是大爺)孫子,叫做高辛,也就是顓頊帝的本家侄子,黃帝的曾孫。
高辛就是我們所謂的帝嚳(ku四聲,不是jiao)
帝嚳在帝顓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推進民族的進步,他收取土地的物產,制定了節氣,為政理智又溫和。

後來,帝嚳娶了幾個媳婦,大老婆生了孩子叫做摯,二老婆生了孩子叫做放勛。帝嚳死後,大兒子摯即位,被稱為帝摯,後來這位沒幹出什麼政績,九個諸侯要彈劾他,於是他的弟弟就登位了,放勛,就是我們常說的(肯定牽扯到政治鬥爭,但是帝摯後來被堯封在高辛,那時候的政治鬥爭也還好)

堯老了,就想著誰來接我的班呢,大家都推薦,舜是顓頊帝的六世孫。

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
——史記,五帝本紀

夏朝之前的就是這樣子,夏朝之後呢?(我就不轉述了,直接複製)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史記·夏本紀第二》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史記·殷本紀第三》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史記·周本紀第四》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史記·秦本紀第五》

以上的歷史,我是遵照史記的,《國語》中有相悖的說法,個人沒有仔細研究過,不好意思。
簡單地說,
秦漢之前,無論三皇五帝時期。還是夏商,西周,春秋戰國,乃至秦代。
所有的權利更迭雖然存在,但統治者,包括人民的血脈關係都是延續的。
這一點客觀存在。

而且隨著時代的更迭,從黃帝開始,到秦代結束,最開始的人民,應該已經達到了3000萬人以上。
而後進入漢朝。

漢高祖劉邦,是歷史上第一個沒有血脈的統治者。
那麼秦到漢的更迭,算不算是中國的延續呢?

我覺得是算的。
因為劉邦推翻的,是作為統治階級的秦朝,而並非是整個3000餘萬人的國家。
對於這個國度上生活的人來說,不管是秦皇,還是漢武,對他們沒有本質的區別。
國土沒有改變,國民沒有改變,國家的歷史沒有改變,國家的文化沒有改變,國民的思想,其實也沒有大的變動。
只是皇帝改了姓氏。
所以我覺得秦漢的更迭,「國家」這個概念也是延續的。

那麼我們看一下漢朝最為強盛的時候,大概是漢武帝和漢元帝時。

漢元帝時。漢軍擊敗南匈奴,同時西南地區的戰爭也將南越,夜郎地域併入大漢版圖,朝鮮半島的衛氏朝鮮也被武帝滅掉,西域設都護府,西域諸國為大漢附屬國,除了徘徊於中亞一帶的北匈奴,漢代稱得上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是北匈奴擾亂邊境,擊殺邊境節度使,然後大漢的陳湯,追擊一萬餘里,一直到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誅殺匈奴單于,並且北匈奴統治階級無一倖免,歸漢路上人頭散落。
班師之後,陳湯說出了那句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

至此,中國的疆域其實是已經定性的,(此時青藏高原獨立)

自漢朝以來,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隋。
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儘管旗幟更迭,但無論是誰的統治,都會承認繼承了黃帝以來的正統。都會說自己是「漢人」

為什麼要揪出來一個唐,因為永遠無法避開的問題是,李唐身上的胡人血統。
李世民的祖母是北周鮮卑大將獨孤信的女兒,這個無法避免,(獨孤信這個人,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如果大家都知道他的話,這位先生在各位姑娘想嫁的排行榜上能進前三)

但我卻依舊覺得唐朝是中國的延續。
其一:李家只是統治者,不能代表全境。
其二:那是男尊女卑,而且開國者李淵之後,李家血脈中的鮮卑成分更少。
其三:唐,行漢制
唐代入主中原之後,統治階級的構成,除了李家之外,基本上也都是漢人,唐朝的社會制度,也是長久以來的民耕社會的制度。
所以唐,基本上也可以認為是中國的延續。

而後,五代十國。
朱溫篡唐建立後梁開始,到趙匡胤滅北漢結束。大概60年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大概相當於近代的軍閥割據,但本質上,人民還是人民,統治階級還是漢人,還尊著儒家,念著孔孟。
直到北宋。

北宋時期人,依舊以自己是炎黃子孫為榮,南宋時,當時詩人1185年陳亮寫下了下面的句子。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陳亮,水調歌頭

堯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堯,舜,禹留下來的江山社稷!
總該有一個兩個!恥於向金國俯首稱臣的吧!

然後是元。

這是我唯一不能確定他確實是中國的一段歷史的原因。
確切的說,他也可以稱為蒙古族的歷史,而漢。在這段歷史中,是配角。
如果我們繼續按照之前的
地理,思想,人文,制度,血脈,歷史,文化來說,確實是中國的延續。
但若換個角度,這確實我們被「當時的外族(當然現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侵略導致的結果。

但考慮到,現在的蒙古族跟漢族一樣是中國的孩子,同胞,那麼元理所應該也應該是中國的歷史。
同樣的,滿清也是一樣。

一直到中華民國建立,一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雖然伴隨著朝代的更迭。政權的交替,但這片土地上站著的人從未改變,血液里流淌的味道也從未改變。

你看過的或聽過的現實及虛構的所有作品中,最燃的情節或話是什麼? - 王狗蛋的回答 ;你看過的或聽過的現實及虛構的所有作品中,最燃的情節或話是什麼? - 王狗蛋的回答
給自己昨天的答案打個廣告,這段歷史裡面永遠有說不盡的故事,截取了一些很燃,很感動的放在裡面,辛苦一下午,如果覺得好的話,煩請一個贊。

接下來是雞湯,乾貨沒了,沒興趣可以關上。(微虐,打字的時候自己中二哭了)

b站有個特別好的視頻,講述的事春秋戰國一直到漢初的諸子百家的故事。
《諸子百家》真人版MV——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最後有這麼一段話,
嬴政臨死前問龍:在我寡人的江山還會繼續延續嗎?可否子子孫孫,千秋萬代

龍回:
在你之後,還會有人繼續看顧這片疆土,
等時間過去千千年,萬萬年,肉身會死,靈魂會滅。
但是這片土地上,仍然會有繁衍和新生,這是人的宿命。
他的會記得你的名字,史冊會記載你,人民會歌頌你。
就算歷史的車輪隆隆向前,就算白骨成灰,秦瓦不存。

這就是中國呀。

你看過的或聽過的現實及虛構的所有作品中,最燃的情節或話是什麼? - 王狗蛋的回答

我再次把這個答案安利一下,是因為我昨晚碼字的時候,確實覺得驕傲。很燃,
我為什麼驕傲。
因為盤古開天地以來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裡是我們的根,這裡有我們的魂。
這裡的一點一滴都有我們祖先留下汗和淚,這裡的每一粒砂礫都有我們祖先殘留的體溫,每一縷空氣都有我們祖先奮鬥的氣息。
能夠在這片星球上唯一不曾斷絕的血脈孕育中成長,身為後輩還有什麼理由不自信?還有什麼理由對自己的文化自暴自棄,妄自菲薄?

前幾日有人在我的評論送了我一句話,他說:狗蛋,送你一句話,當提刀而立 為之四顧 為之躊躇滿志。
我也把這句話送給各位。

身為這樣偉大的國家的孩子。

身為那些璀璨明珠一樣先賢的後人。

身為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血脈的延續者。

當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泱泱中華,何以不興?


你把朝代的更替和國家的滅亡弄混了。
朝代的更替指的是統治集團改變。
而國家呢?國家滅亡表示著這個國家的從人種到民族文化都被顛覆了。

就像四大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斷絕(千萬不要說崖山之後無中國)。而如今的印度並不是我們指的四大文明之一。
說的好亂,不造題主看懂沒……


竟然真有人沒看到我括弧里的內容。
(?????)っ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中華正統在倭奴。
明治之後無日本,廣島之後無大和,東瀛正統在呆灣。
林肯之後無美國,布希之後無白種,米國正統墨西哥。
希臘之後無哲學,羅馬之後無上帝,歐洲正統土耳其。
母系之後無能人,部落之後無智人,猿猴正統在非洲。
直立之後無靈長,用火之後無哺乳,人類正統在狗窩。


俄羅斯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至今只有25年的歷史。哦對,波蘭、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阿爾巴尼亞等都只有二十多歲,因為題主告訴我們國號變了這個國家的歷史就沒了。


我國的朝代,其實應該理解為「政府」。改朝換代就是政府換屆,只不過通過暴力手段。

只有元滅南宋和滿清入關可以算作兩次亡國。

那麼除此之外的改朝換代並不能叫做亡國,也不能把那些朝代和「中華」、「中國」、「中華文明」割裂開來。

因為主體民族沒有變、文化一脈相承、國土基本繼承。


對比外國,為什麼西羅馬帝國解體後,那麼多蠻族的國家都不能算作是古羅馬文明的繼承者呢?原因就是古羅馬文化沒了,古羅馬的制度沒了,古羅馬人都沒了。


羅馬帝國:
儒略·克勞狄王朝(前27-68)

弗拉維王朝(69-96)

安敦尼王朝(96-192)

塞維魯王朝(193-235)

三世紀危機(235-268)

伊利亞諸帝(268-284)

四帝共治(284-323)

君士坦丁王朝(323-364)

瓦倫蒂尼安王朝(364-392)

迪奧西多王朝(392-395)

羅馬帝國分裂 395

好了。按照題主的觀點。羅馬其實公元前27年就滅亡了。

法國:
墨洛溫王朝(481-751)

加洛林王朝(751-987)

卡佩王朝(987-1328)

瓦盧瓦王朝(1328-1515)

昂古萊姆王朝(1515-1589)

波旁王朝(1589-1792)

波拿巴王朝(1804-1814;1815)

波旁王朝(復辟王朝)(1814-1830)

奧爾良王朝(1830-1848)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波拿巴王朝(1852-1870)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1-1940)

維希政權(1940-1944)

臨時政府(1944-1946)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6-1958)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至今)

看來法國比中國還年輕9歲。至今只有58年歷史。

我找了一圈。發現目前只有馬其頓共和國比較符合題主的想法。


這是現在的馬其頓共和國。其國土只有「馬其頓地區」的一半。

他們國家的主體民族是馬其頓族。

但是問題是這個「馬其頓族」不是當年馬其頓王國的子民。而是斯拉夫人。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這是古代的馬其頓王國

古馬其頓人淵源尚無定論,他們是文化上高度希臘化的蠻族。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叫腓力二世。他創立了一套全新的重步兵陣法——馬其頓方陣。並藉此擊敗了希臘的各城邦——包括我們熟知的雅典和斯巴達,在希臘世界確立了霸權。某一天,他在自己女兒的宴會上被害。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帝國。他有一個今後讓全世界膽寒的名字——亞歷山大。

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帶著不足五萬名士兵,征服了曾經險些毀滅整個希臘文明的龐大的東方帝國——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隨後又揮師東進,征服了印度的旁遮普。他將巴比倫作為馬其頓王國的新的首都。這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國家被人們稱為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大帝身患瘧疾,英年早逝。帝國隨即陷入了內戰,史稱「繼業者戰爭」(一共有四次繼業者之戰)。最終亞歷山大帝國分裂為三個強大的王國

其中馬其頓王國(安提柯王朝)繼承了原先的馬其頓王國的國土和正統名分。

隨後馬其頓王國(安提柯王朝)和新近崛起的羅馬共和國爆發了戰爭。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B.C.214-B.C.205):羅馬雙線作戰。在擊敗了漢尼拔對亞平寧半島入侵的同時,同馬其頓王國進行了一系列小規模的衝突。使馬其頓的希臘城邦與政治聯盟分裂而消除威脅。同時開啟了羅馬乾涉希臘的時代。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B.C.200-B.C.196):羅馬取得了庫諾斯克法萊戰役的勝利,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被禁止干涉境外事務,馬其頓王國成為了羅馬實際上的僕從國。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B.C.171-B.C.168):腓力五世的兒子佩修斯靠政變上位,隨即著手擴軍,試圖恢復馬其頓在希臘的統治地位。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三年,馬其頓「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破產。其軍隊在彼得那戰役中遭遇慘敗,佩修斯被押往羅馬。馬其頓被分成四個羅馬附屬的共和國。
這意味著希臘化的馬其頓與安提柯王朝政體的結束。

第四次馬其頓戰爭(B.C.151-B.C.146):自稱是珀爾修斯的親生子的安德里斯庫斯於前150年奪回馬其頓王座企圖復辟,這激怒了羅馬政府。馬其頓被徹底征服,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個行省。

自此馬其頓作為一個國家已經不復存在,「馬其頓人」作為一個民族概念,也隨著羅馬時代的到來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從5世紀起,大量的斯拉夫人開始進入馬其頓地區,並且在該地(尤其是馬其頓的內陸地區)定居。


837年時保加利亞征服了馬其頓,並於10世紀末在該地的奧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國又征服了馬其頓,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馬其頓多次在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15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征服了馬其頓,並開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


現狀:希臘認為,由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國家無權使用屬於希臘的名稱作為國名。由於希臘所提出的抗議,聯合國、歐洲聯盟、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均未承認「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而將該國稱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截止2011年12月,世界上已有133個國家承認「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名稱[3],而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則使用「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名稱。


可以參考一下每朝每代開國是都要奉前朝為正朔,表明自己順應了民意,改變了政府,並且為前朝修史的傳統。這表明了每一個朝代都認為自己的國家的繼承者,王朝的開創者。而不是自己憑空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裡面有基本的概念混亂問題。
今天我們說的「國家」,指的是民族國家,英文nation。nation是個族的概念,在這個族上建立一個政體,就是nation-state。state是國家機器的概念。但在中文中,nation和state是沒有不同的指稱來區分的。中國傳統「家」「國」不分,「族「國」不分。
作為一個nation,我們可以說又幾千年歷史,作為一個state,一個政體,regime,是幾十年歷史。把這對基本概念釐清,問題迎刃而解。


中國本身有兩個意思,一是中華大地上這個民族國家的別名,另一個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政權得簡稱。書上總是在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是中國,其實應該在後面補一句,但中國不一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當我們說中國有5000年歷史時說的中國和當我們說中國建國66周年時說的中國不是一個中國這一概念其實被大腦智能忽略了的,根本不用去比較。雖然真比較起來也並沒有歧義,最怕就是有人注意到了,但又不進一步思考,於是矛盾就出來了。
我的說法並沒有要說教科書說了半截話的意思,正常人都那樣說吧,希望理解上不要產生偏差,誰想多了誰要負責。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溫體仁
鏈接:為什麼清朝解釋歷史時沒有奉金為正統取代南宋? - 溫體仁的回答
來源:知乎

(前略)
可見乾隆論述的「正統」有兩個來源,一是以武力統一天下,如隋、元做到了「大一統」,也就是新的正統所在;二是承繼先代,如宋齊梁陳、梁唐晉漢周雖然沒有統一,但承繼了晉朝、唐朝的正統,也就是正統所在了。以此標準來看,金既沒有繼承正統王朝,又沒有完成大一統,就不足以稱為正統咯。乾隆1782年還明確說過:「夫遼、金雖稱帝,究屬偏安。」

同樣以此標準看,清帝退位、東北易幟後,中華民國政府繼承正統王朝且完成大一統,是「正統」。

KMT敗退台灣、基本剿除各地土匪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正統的中華民國政府,基本完成大一統(除港澳台),也是「正統」。

這個「正統」自夏(或商,至少夏商周斷代工程對商的證據已經很確鑿了)以來的千年始終傳承,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確實有千年歷史。


大部分人最多只見過自己爺爺或者太爺爺,再往上的長輩幾乎都沒有見過的了。按照題主的邏輯,你們家祖墳和族譜上那些人都不是你家人啊,你們家祖墳和族譜都是故意混為一談啊 。不說了,我先問候你家八輩祖宗,然後拿鐵鍬去刨你們家祖墳去了 。

再多說一句,按照題主的邏輯,目前我國歷史應該只有三年多。


第一次在知乎這麼認真的回答問題。【我好像不會加醋= = 手機編輯 見諒啦】

中國。真的有。古老的。歷史嗎。

【中國】: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摘自百度百科】

【中華】: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稱為中國 。後隨著歷史演化,與各民族不斷融合,故而凡屬於中華文化範疇的皆屬中國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 (位於華山之西,今西安市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摘自百度百科】

我國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朝代】是後人做的歷史劃分
【朝】從現代的角度看類似一個國家,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只有成為天下共主者才敢稱朝。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國也沒有稱朝。
按照這個定義,我國的全稱也可以是【中華人民共和朝】

【國】:商周時期,人們聚居的地方稱作邑,《說文》中解釋說:「邑,國也。」邑就是國。(還有別的時代,國,代表的意思…就選了最簡單的說了)【摘自百度百科】

【國家】: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被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一塊領地;一個領地或者邦國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關聯的地區。

一般國家行政管理當局是國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國家機構,在一定的領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摘自百度百科】

這麼說來,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都符合國家的定義,所以也可以把它們換成夏國商國周國。

但是之前又說了。。。不是天下共主者不能稱朝。。而剛好人們居住的地方稱作邑,而邑,就是國。

這樣,這兩個概念是不是就衝突了。。

所以,不能放在一起看。

古時候稱為朝的,現在還是只能稱他們為朝,不然就容易引起混亂。

但我個人覺得【中華人民共和朝】按理說可行???

【不行的話就求指正。。。】


【歷史】: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
前者是指實際發生的事情,而後者是對發生的事情進行的研究和描述。【摘自大英百科全書1980版】

所以綜上所述。
我國。真的。有古老的。歷史。


題主,我建議你去查以下幾個詞的含義
「中國」』「中華」「國家」「民族」「政府」「政權」,不是用新華字典查啊,可以的話維基百科吧。了解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不是個問題


你學習的文字,是另有根源,還是從甲骨文一步一步演化?
你繼承的傳統,是從別處習得,還是從毫無規矩開始,一步一步發展?
你說出的語言,是否至今還留著古時的俗語,你還在不自知地用著?【我們家鄉話管吃叫食,管不知道叫不曉】
你所在的地方,是不是還留著古時的痕迹,他們說的話,你看得懂,他們做的事,你看得懂。三觀大多契合?
【硬要跟我扯66-76我也沒話說,你贏了】
如果這一切都未斷絕,憑什麼,你要說,【中國】沒有悠久歷史?
什麼是歷史?
就是一個人,還沒有死絕,他換了好多個腦子,換了好多個手手腳腳,枝幹軀體。時光把無數東西甚至寫進了他的DNA,甚至改變了他的性狀。
他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自己,連DNA都有所區別了。
他腦子裡裝的那些東西,也許改變了些,也許顛覆了很多。
但我們要說,他已經不是他了么?
中國自然是歷史悠久。
當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今的確只有70歲不到。這點完全贊同。
但是你以為自己可以不用考上下五千年咩?
【白眼】
如果真這樣。
那我只能說,麻煩定義【歷史】和【中國】的人給我站出來,我保證打不死他。


其實我挺想問的,印度為什麼不再是古印度,埃及為什麼不再是古埃及……中國就還是那個古中國,也問過學歷史的同學。但是完全沒有答案。
so sad 這些學渣。


中國,是「中華國」的簡稱,就是中華。
而無論古代王朝,還是民國共和國,大都是以中華自居。所以,中華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所謂的朝代,全稱是中華的大漢朝,中華的大唐王朝,中華的大明國,中華的大清國,中華的民國,中華的人民共和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毋庸置疑。

題主應該是受一些日本動漫論壇上的一些奇怪論調的影響才來發問。勇於質疑是好品格,但質疑前先過一遍自己的腦子,不要動不動就搞些大新聞,弄些奇談怪論,然後把國家批判一番,這叫嘩眾取寵搏眼球,很噁心知道不?


待我祭出大招:中文。


這裡中國指的是中華文明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文明有幾千年的歷史。唐國、宋國,它們傳承的不都是中華文明嗎?題主,多看點書,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評價明朝海瑞?
南海南沙島礁是如何命名的?如永暑、美濟、諸碧、南熏、東門、赤瓜、華陽?
崇禎年號在朝鮮沿用二百餘年的說法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嗎?
明成祖有沒有必要征蒙古?
《臨高啟明》一書中對明代社會政治的描寫可靠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