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可回收火箭完爆中美俄了嗎?
Space X成功回收,中美俄卻未嘗試。
說的跟馬一龍不是美國人似的
轉一個班主任的朋友圈吧,說的比較亂:
一直有個疑問,火箭復用,僅僅只是回收而已嗎?一個經過了發射高強度震動,大過載推力,發動機器件嚴重燒蝕的本體,再次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慣性器件可靠性又如何保證。重新檢修和器件的成本及換來的再次使用成功率隱患可能都大於新建一個。
SpaceX的成功只是一個開頭,回收後的火箭多次執行任務的成功率才是關鍵,如果這個無法被證明,只能說又走到了美帝太空梭復用的老路上了。
也許這個成本賬,才是所謂中,俄,美都沒去做的原因。
火箭發動機所有高溫部件,燃料室,火箭殼體防熱層,噴口擺動執行機構,這樣復用可靠性,或者是否具有復用可行性值得疑問?再說一個商業公司,是否具有推動如此多的技術發展的動力值得疑問。
復用是建立在大規模的量的基礎上,才會有經濟效益。比如說波音飛機,所有的維修人員都會有一個詳盡的指導手冊和備件的存儲和供應體系。維修要怎麼做?保養怎麼做,間隔多長時間檢查一次,檢查什麼部分。一個部件性能不佳,應該如何處理,換件還是維修?還是降級使用?這些都建立在一個龐大的機隊和每天數千架次的飛行上。中國要搞大飛機,最大的難點也在這裡,不是說你飛機設計好了就行了,產品好做,體系難搞。Spx 要搞復用,最大的難點也在這裡,而不是這個「花樣跳水」 式的回收。
太空梭有過先例,但是失敗了。
這甚至不是部門利益的問題,是全新建立一套體系的問題。
大家把希望都寄托在 Spx 上,有點不可承受之重的意思。
正巧在觀察者網看到了一篇文章:
華云:一夜之間 Space X干翻了中美俄?
12月22日,朋友圈裡發生被一條新聞刷了屏,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美國東部時間12月21日20:29(北京時間22日上午9:29),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獵鷹9號」(Falcon9)火箭,並在升空後10分鐘成功完成第一級火箭回收任務。
這個了不得的新聞似乎極大地刺激了一些人的腎上腺素,連帶著新聞標題都聳動起來:
看看這些標題,「顛覆航天業」、「史詩般的勝利」,甚至還有「干翻美俄中」等等——字裡行間,馬斯克和他領導的Space X似乎一夜之間K.O.了中美俄三大國的所有航天機構,把他們幾十年的成就統統踩在了腳下,實在讓人懷疑他們會不會把讀者嚇得要去吃個茶葉蛋壓壓驚。
這些報道的內容也和他們的標題一樣驚人,諸如:「這創造了歷史……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回收軌道運載火箭,如果人類能掌握火箭回收與重複使用技術,未來航天發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
「他們通常一次發射報價為5400萬美元,火箭的製造成本為1600萬美元,如果火箭能夠重複使用,那麼一次發射的燃料費僅需20萬美元。」
嗯,也有稍微靠譜一點的:「這是人類第一個可實現一級火箭垂直回收的軌道飛行器。一級火箭的回收將大幅降低發射費用。」從這些新聞中,你似乎可以看到一個私人航天公司正如一輪朝陽般升起,中美俄等國的官方航天機構應該挖個地洞鑽進去。不過先等等,這事好像上個月也來過一次。
就是這個了,當時同樣引發了媒體的亢奮和鋪天蓋地的報道。當然,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比上面提到的Blue Origin的New Shepard火箭更加複雜——簡而言之,更高更快更大,雙方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以至於在「獵鷹9號」火箭成功回收後,Blue Origin創始人、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給馬斯克發的一封賀電引髮網友群嘲,僅僅是因為他歡迎後者加入「已實現成功回收火箭」的豪華午餐。
當然,討論貝佐斯和馬斯克誰更牛逼併不是今天的主題。今天的問題是,SpaceX和「獵鷹9號」究竟有多牛逼?
SpaceX究竟牛不牛?
SpaceX的這事情的還得從私人航天事業的起步說起。國內媒體雖然把SpaceX捧得很高,「干翻美俄中」,但是SpaceX實際上,美國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它萬萬不敢得罪的角色,甚至有人把SpaceX戲稱為NASA的乾兒子,因為它的技術大都來源於NASA的讓渡,它的大部分合同同樣來自NASA的賜予。
冷戰時期,美國的航天計劃軍用色彩深厚,航天計劃往往都帶有軍事上的需求,同時兼顧軍事和商業這種「大而全」的需求,增加了航天器設計的複雜性,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設計問題——一個重要的分系統或關鍵零部件失靈,就可能導致重大事故。最典型的受害者就是太空梭,複雜的設計引發的保養困難和安全隱患導致它不得不提前退休。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模型
90年代,美國航空航天業發生重大整合,聯合發射聯盟(ULA、波音和洛馬組成的聯合企業)的壟斷程度大大加強,甚至一度成為NASA的唯一發射商。壟斷巨頭自然在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上變得更加挑剔,喜歡高價的國防大單,看不上小小的商業發射,甚至連發動機的生產也不上心,這直接導致美國至今還被俄羅斯的RD-180發動機卡著脖子。要知道,RD-180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美國的普惠公司也出了大力的。
所以,為了抑制ULA的漫天要價,NASA決定給它們培養一個對手,因此給向SpaceX轉移了大量成熟技術。成熟的,另一種說法也可以是「過時」的。「獵鷹9號」使用的「梅林」(Merlin 1D)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性能雖然在媒體上被吹得很先進。但實際離現代商業發射高端水平還有點距離,主要勝在便宜夠用。
獵鷹9號
白菜價——這個一度令中國人自豪的辭彙在這裡被SpaceX奪了去,它開出的發射價格已經低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據稱單次發射僅要5400萬美元——中國的白菜價也在6000萬美元以上,ULA的發射單價更是高達數億美元(《航空周刊》,2011)。實際上藍星上尚未出現任何一家可以和它競爭的企業,這是它能夠掃到大量商業訂單的原因。
那是不是說明私人航天企業效率更高?恐怕不然,畢竟它是站在NASA這個巨人的肩膀上起來的。實際上,SpaceX所依賴的技術都是老巨頭們花費大量資金,甚至是美國人民的稅金研發出來的。而那些真正的核心技術NASA是不會轉讓給SpeceX的,畢竟NASA還有個親兒子洛克達因,而NASA發射深空探測器還是要使用ULA的大型火箭。
所以,SpaceX的優勢並不在於它的產品有多先進,而在於控制成本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甚至個別細節上還能有所突破。為做到這一點SpaceX也付出了代價:就在今年4月,SpaceX距離火箭成功軟著陸只差一點點距離,但仍然發生偏差,導致回收失敗;今年6月,SpaceX再一次在發射中發生了火箭爆炸事故。這也許也是SpaceX這次突然把回收地點改回陸地的原因——陸地回收大大簡單于海面回收,SpaceX承受不起再一次失敗了。
馬斯克(Elon Musk)
SpaceX另一個重要的優勢則是它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看看他所涉及的領域——汽車、航天、太陽能、能源儲備、衛星,甚至還準備搞45分鐘跨越美國的超級高鐵。這些牛逼到不行的點子使得這位明星般人物的曝光率大大增強,大眾關注度也水漲船高。
實際上,世界上類似SpaceX的公司並不少,一如前文提到的Blue Origin。只是對於媒體和大眾來說,這些都不比不上馬斯克明星的光環。
「獵鷹9號」究竟牛不牛?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SpaceX最大的優勢在於白菜價,那麼研究可重複使用火箭的根本性目的也就很明確了,那就是——省錢!省錢!省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那麼此次成功,真的說明SpaceX已經走在省錢的陽關大道上了?恐怕不然。此次僅僅實現一級火箭的垂直回收,和回收軌道運載火箭並不是一個相同的概念(甚至頗有些國人認為火箭回收就是可整隻火箭射出去,再整隻收回來再用,更是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里)。
不錯,回收一級火箭固然可以省下一部分製造成本(不管正確與否,回顧一下那些新聞報道——「一次發射的燃料費僅需20萬美元」)。但是為了實現火箭回收,必然要擔負額外的燃料重量和增加相應的額外結構,這導致火箭成本和燃料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火箭燃料的每次加註本身就是一種高難度,高成本的行為;前述行為又導致火箭整體質量增加,成為火箭發射的額外負擔。過高的死重,又將引起運載能力的下降,從而帶來經濟性上的損失。近地軌道上這種損失或許可以接受,放到高軌道上?就呵呵吧。
其次,雖然燃料成本在火箭成本中佔比不高,但是發動機呢?火箭發動機完全不同於航空發動機,目前的運載火箭發動機都是一次性用品。人類只有在太空梭的發動機上實現了部分重複使用。太空梭的軌道器可重複使用100次,軌道器上的主發動機可重複使用50次,固體助推火箭可重複使用20次(《國際太空》,2015年3期)。但太空梭的軌道器在每次飛行後,要經過幾個月的維修並耗費大量資金,因此並沒有實現使用成本的降低,這一問題同樣是「獵鷹9號」所面臨的重大難題。
何況,可重複使用火箭需要解決的何止是一個發動機問題,箭體的結構壽命是否能夠繼續支持使用?一二級的分離機構是否被破壞?外部結構是否被燒蝕影響?相關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換?即使以上這些統統不是問題,可以實現重複使用,但是為得出以上結論而花去的檢測費用,恐怕也不小。
所以,歸根結底,研究火箭可重複使用技術的目的是為了省錢,但是究竟是否能夠成功省錢,能省多少錢,這一切目前統統不得而知。而重複使用以節省成本這一設想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一個失敗的例子就在眼前——太空梭。太空梭被認為是美國航天史上一次錯誤的嘗試,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並沒有給美國政府降低多少運算,算上其巨大的維護成本,太空梭發射比火箭發射更貴。「獵鷹9號」是否會重複太空梭的老路也不得而知。
降低航天成本是大勢所趨,尤其對於小載荷、中低軌道航天器而言。這也是各國目前研發的重點——國內也有長征6號發射、含能結構的研究等嘗試,spaceX的可回收火箭算是另一種低成本之路的嘗試。目前各國誰也不知道究竟哪種技術路徑才是正確的未來方向,大家都在試錯之中,至於屆時鹿死誰手,還是拭目以待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關注觀網財經微信羽扇觀經(ID:guanchacaijing),每日三分鐘,專享財經重磅新聞新鮮解讀。資本長袖善舞,事關你我她!這個問題我好想回答啊,懶得翻資料了,先扯一段大家湊合看看?
——
老馬同志說了,火箭完全可回收的話,商發成本將降低到現在的1%——激動人心的大勝利。
老馬同志又說了,火箭交給私企發射成本大概能控制到1100美刀每千克。
——
現在發射成本是多少呢?大概是1-7萬刀每千克。
2萬刀每千克已經是極具競爭力的商發價格。
——
我鱉目前的目標是什麼呢?
打造低成本商發系統,把發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1萬美刀以下。
——
你看,這就是差距——當美國人在為每公斤一千美刀奮鬥的時候,我們在為每公斤一萬美刀奮鬥。
——
至於可回收火箭,中俄也都在搞。
————
11月下旬,一院研發中心成功完成了運載火箭子級回收群傘空投試驗,這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在部段回收技術上取得了新的進展,離實現可重複使用又近了一步。
研發中心試驗人員汪小衛介紹說:「這次空投試驗考核了群傘系統出傘、展開至穩降的工作過程,獲得了穩降速度、著陸過載等相關參數,驗證了群傘技術用於火箭子級回收的可行性。下一步,我們還將進行更大規模的空投試驗,為最終飛行試驗的成功奠定基礎。」
火箭回收的方式有哪些?
汪小衛介紹:「火箭的回收方式一般有3種:降落傘式、垂直降落式以及給火箭安裝『翅膀』的方式。」
SpaceX公司採用的是第二種,也就是垂直降落回收的方式。一院研發中心剛剛完成的運載火箭子級回收群傘空投試驗,則採用第一種降落傘式。
為何首先研究芯一級回收?
汪小衛說:「火箭芯一級在未進入太空前分離,相對其它部段的回收,當前其技術實現性強,芯級回收技術作為一項通用性技術,後續還可以推廣到其它型號中去。」
未來,火箭的芯一級還將增加「返航」設計,通過攜帶供自身返回的燃料,自主飛回預定區域,以備重複利用,從而降低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1、窮人才修修補補繼續用,土豪都是直接買新的。
2、NASA這兩年的預算不斷縮減,所以才想要把火箭發射這塊業務外包出去。
3、火箭回收,或者航天器回收,之前又不是沒有人嘗試過,比如美帝的太空梭。
可回收的航天器有以下不足
(1)回收之後免不了要進行重新檢查,還需要更換零部件,還需要重新加註燃料,這都需要額外的成本
(2)可回收的航天器結構複雜,製造成本要比一次性的高。比如說零件要可以替換,那麼就不能一次成型而必須要用螺絲固定。比如要重複加註燃料,就要求燃料箱必須是可以反覆開啟和關閉的。比如還要足夠堅固,以免在大氣層內燒毀。還需要加裝定位裝置,以保證能夠回收。
(3)隨著元器件的自然老化,航天器的可靠性必然會不斷下降。不可回收的航天器意味著每次都是新的,一次發生周期內可靠性足夠就可以。而可回收的航天器就必須保證在設計壽命內可靠性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指標。而在同等技術條件下,隨著時間推移,可回收航天器的可靠性越來越差,越到後面需要花更多地錢來保證可靠性。簡單來說,可回收航天器是越用越貴。
簡單類比一下
你的公司需要某種產品,你自己現在生產不了,那麼你有兩張選擇,要麼每次都買別人的,要麼自己買套加工設備自己是生產。
顯然,如果你的需求量很小,或者加工設備很貴,那麼買別人的是最佳選擇。
而只有當你的需求量很大時,自購加工設備才有意義。
這是美國財政部的勝利。
為什麼說是美國財政部的勝利。
首先你看這個公司的資金來源,開發人員和資料,資金是NASA提供了一部分,然後找了一大堆投資,開發人員和資料幾乎全是NASA提供的。
這意味著什麼?政府是不可能像公眾借錢去搞航天的,而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又不能增加預算,而這次通過私人公司借了一大筆錢去開發回收火箭,省下的錢可以用俄羅斯的火箭暫時頂上。
航天這種東西,沒有政府你是不可能玩的,居然有人天真的認為這個真的是私人企業的勝利?純粹只是缺乏預算,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打個比方,我是個富二代,我從我爸手裡拿了一筆錢,靠著我爸的信用和人脈,借了一大筆錢,和我老爸的老客戶做生意,賺了超多錢,利潤率比我爸的公司還高。
這就是我的勝利了嗎?昨天馬一龍吹們已經開始把這個當做上打NASA中踢ROSCOSMOS下踩七機部的馬人希高潮了好幾回了,之前還有馬吹宣稱鐵皮人是根據這位創造的……
據說很有逼格的X乎好一點,然則也是一窩窩的……
首先SpaceX的強悍是不用多說的。
歸根結底,這次成果還是SpaceX作為商業公司的價值取向所決定。目前它的主攻方向是降低發射成本,為航天技術的商業化運營創造可能性。燃料倉的循環利用對於實現這個目標而言可謂至關重要, 值得公司投入全力進行研發,再加上公司本身的實力以及美國官方的支持,獵鷹九號的成果令人欣喜,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中美俄都已經在航天領域連續多年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這幾家的火箭技術都是公認的領先,並結合各自的國情發展出了各自的特點(當然客觀講還是以NASA為代表的美國要高許多)。 況且航天技術本身包含很多學科和領域,更與國防/軍工密切相關,所以相關的決策都極為複雜,不是一句「A有而B沒有」就能蓋棺定論的。
我們不能因為菜單上多出的一道特色菜,就簡單認定這個飯館「完爆」全城所有的同行;同樣道理,獵鷹九號率先實現了火箭第一級的回收固然是一個突破,但我們不應該抓住一個點就無限放大,簡單認定其「比中美俄不知高到哪裡去」,更不應該對航天人展開嘲諷,往「拿錢不干事」的公知風上面靠。這麼做不但是對美、俄、中、歐等世界上無數航天人的輕視,也是對SpaceX這個寶貴的新生事物的捧殺。獵鷹9號是廉價、高幹質比的全煤油液氧火箭。得益於美國航天工業豐厚的技術儲備和NASA的扶持,水平相當不錯,很有特色。獵鷹9用505噸級的起飛質量和兩級構型實現了GTO4.5噸的最大運力,讓三級構型並且使用高壓補燃發動機的天頂都有些遜色(天頂-3SL,起飛質量470噸,GTO5.25噸),而且最重要的是其發射成本很低,獵鷹9每次發射報價5400萬美元,在商業發射報價上壓破了中國長城公司的報價(長城公司的長三乙是6000萬),而且這些工作大致上只花了相對很少的研發資金和很短的周期。當然目前獵鷹9號的發射成功率還是不夠好看,至少載人和軍方高價值衛星還打不成——不過獵鷹9號要按這個標準設計,可能也沒法子這麼便宜。
就目前來講低成本比重複回收的噱頭更具意義。因為航天工業在冷戰的時候搞出了很多「白象」式的高精尖,指標很好,但是全系統的成本居高不下,最典型的就是太空梭和全氫氧的德爾塔4。而獵鷹9的大部分技術都是美國航天工業已有技術,一個新企業用很低的成本重新整合之後就把成本降低這麼多,對行業的衝擊是很大的。尤其對NASA來說,被ULS坑這麼久終於見到亮光了。
對於我們這些外行,火箭系統一般是三大塊:飛控制導遙測這塊的、發動機、箭體設計。
獵鷹9的飛控是大量使用貨架設計,代碼更不用說了,馬一龍做IT出身的,這個吹噓的文章很多,不過就是很少提人家的隊伍裡頭很多都是NASA出來的。美國家裡頂級的航天測控網,這個也不需要多說。
獵鷹9號一級和二級是基於同一款煤油液氧發動機,也是梅林1D,這款發動機的比沖水平在燃氣發生器循環發動機當中是比較高的,但是再高也沒法和高室壓補燃循環的發動機比:起飛級梅林1D的真空比沖比RD180低近27s,上面級梅林1D比RD120低15s,推力也中規中矩,但燃氣發生器循環好處就是便宜好造。而且SpaceX走的是高推重比(梅林1D的推重比超過了160)的路線。梅林1D改用通道壁冷卻形式之後發動機製造成本、可靠性都改善了,並且將室壓提高到燃氣發生器循環煤油液氧發動機的上限水平。
梅林1D的另一個優點是高節流比,其Pintle式噴嘴(針栓式噴注器)源自阿波羅登月下降級發動機,特點就是高節流比,理論上可以節流到10%,SpaceX做到30%。節流比30%是非常難得的,太空梭主發動機節流也就是60%。液體火箭發動機比固體的最主要優勢就是比沖高和可節流,節流在載人航天上用處很大,可以減少乘員過載,並且有利於優化大氣層內段的發射過程,但對SpaceX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個節流比提供了可重複使用火箭一級的可能。
高推重比的梅林發動機配合獵鷹火箭的鋁鋰合金箭體,氧箱是承壓的氣球儲箱,全箭干質比高的嚇人,一級干質比估計在16以上,二級更是超過20,極大的彌補了比衝上的不足。2195鋁鋰合金是NASA80年代末太空梭外儲箱改進時發展成熟的技術,90年代出現的攪拌摩擦焊被SpaceX拿過來和2195鋁鋰合金結合,因而在提高幹質比的同時控制了箭體的製造成本,並且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
但是這兩個設計特點也帶來了問題:燃氣發生器循環的煤油液氧發動機有積碳的問題,對重複利用有不利影響的,雖然發動機地面測試的時間遠遠大於其實際工作時間,但是到底能不能多次復用需要進一步試驗;靠內部壓力維持結構強度輕量的氣球儲箱再回收後的可靠性也有些值得懷疑的。所以到底獵鷹9號能不能通過復用來進一步降低成本,還是需要觀望的,但是對吸引風險資本來說,目前 SpaceX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反對上面的某些答案
1)開發人員和資料幾乎全是NASA提供的。
真能胡扯,TOM MULLER什麼時候成了NASA的人?
人家是TRW主任設計師!專註針栓噴射器發動機設計,我國月球著陸器也使用了針栓噴射器發動機設計,是侵犯了NASA的知識產權了沒?
另外NSAS根本不生產發動機好不!
火箭主體設計師是原來的大力神III的主任,大力神III2003年之後就退役了,眼看沒工作了,正好有了SPACEX這跟稻草,搞出FALCON9 V1.0版本後就退休,回家坐等SPACEX上市一夜暴富的那天了
2)當年美帝的太空梭就是這個思路,希望通過重複使用減少成本,但最後算下來其實比一次性火箭成本高
太空梭是什麼,一個起飛超過3000噸,相當與6枚普通火箭的巨型飛行器,這東西還要重複使用
問題是前提是什麼?當年NASA跟UAF說,一起搞吧,那一大堆戰鬥空間站維修還得背回來呢
設想中的每年飛行50次,平攤每次1000萬(1974年幣值),然而。。。說好的星球大戰項目呢?那一堆戰鬥空間站全被砍了!只剩導彈。。。
NASA給人給錢 被完爆怎麼著也沒NASA的份
「高速火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高速下人將無法呼吸,乘客會因窒息而死。」
看看當年對高鐵的預言,再看看這裡的回答.很多人提出的復用問題是存在,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成熟仍有距離,但是之前它為我們開闢了一條道路.曾經都是一次性火箭,終於可以實現回收,而這必然是實現廉價太空運輸的方式.作為打破了常規的突破性嘗試,我認為它即使在技術成熟等程度無法與大國相比,但是其創新以在大國之上!
這只是第一步,其後很多提到的問題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技術得到突破,那時便是人類向太空啟程的時刻!同學們還是愛看錶象。
老工業基地的老廠子為啥不搞技術革新呢。最初也搞的,也花錢培訓技術員工買設備買圖紙。但是老企業負擔重啊,沒法給人力資本價值提升的員工提供高額薪酬。那就先混著唄,在老廠的設備上先刷經驗。
過了兩年,吃透技術的技術員一紙辭職報告,卷了圖紙還有腦子裡的技術帶著小姨子跑啦。然後一座民營新廠拔地而起,生產出的東西完爆老廠子。
說白了就是NASA還是體制不行不留人嘛。人家這壓根就是美國技術,超越中俄是有的,超越美國哪跟哪兒啊。
最尖端的技術,從來就沒有純粹的私有屬性。洛克馬丁稀的也是私企呢。當年有位著名的CEO棄商從政面對利益相關質疑說了一句真理:對ge有利的一定對美國有利;對美國有利的一定對ge有利。當年美國搞太空梭。也是重複使用的,看起來比火箭不知道高到了哪裡去。
然而事實上太空梭的所謂「重複使用」並不是像波音747那樣,下來加油簡單收拾下再飛,而是內內外外檢修一遍,裡面零件大換一遍,算下來並不便宜,這樣的可回收其實在成本上優勢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後來美國也不搞太空梭了。當然,這與冷戰結束也有關係。
我就想說啥呢,馬斯克是個很好的開始,但僅僅是個開始,後面的長征路還遠著呢,盡頭是光輝還是滅亡也不好說。火箭下來還能不能飛,能飛幾次,兩次還是二十次?裡面零件有多少要換,百分之一還是百分之九十?
我們人類不要盲目樂觀,但畢竟有了目標,是好事。
[cp]11月下旬,航天科技一院研發中心成功完成了運載火箭子級回收群傘空投試驗。下一步,我們還將進行更大規模的空投試驗,為最終飛行試驗的成功奠定基礎。未來,火箭的芯一級還將增加「返航」設計,通過攜帶供自身返回的燃料,自主飛回預定區域,以備重複利用,從而降低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cp]
圖片是粘來的,侵刪。
1、馬斯克不是第一個商業公司做大火箭的。
很簡單,翻翻NASA用的火箭,比如一直以來最大名鼎鼎的delta運載火箭。delta火箭的商業公司委託研製:
1959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道格拉斯航空公司簽約進行12枚火箭的設計。
摘自百度百科。德爾塔系列運載火箭
對比一下spaceX的介紹裡面:
2008年12月23日,SpaceX宣布它獲得NASA價值16億美元的商業補給服務的合同,從而保證太空梭在2010年退役後國際空間站補給的任務。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這一單拿了NASA13枚的合同,所以可以類比:
2008年1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SpaceX公司簽約進行13枚火箭的發射。
當然啦,1967年,道格拉斯航空公司被麥克唐納航空公司兼并,改名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1997年,波音公司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合併。於是,delta運載火箭到了波音公司的名下。
三百多次發射,其中包括兩次我覺得最有意義的發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
至於這東西價格多少?谷歌月球X大獎的獎金是2000萬美元,日本團隊Hakuto選擇的就是波音公司的delta運載火箭,花1600萬美元打到月球。
哎,太多了。美國的制度導致承包商的出現,航天領域一大批承包商活著,所以興許spaceX就是另一個方式的承包商,所以從一些方面來說,沒辦法把它界定成純民用。
2、馬斯克牛逼,NASA不行
且不說馬斯克手下一票NASA的人和曾近NASA的技術。
NASA花的是納稅人的錢,NASA不搞牛逼的事情納稅人是會不開心的,NASA幹啥事都要看納稅人的顏色,所以NASA都在悶聲發大財,商業發射這種事情就交給盈虧自負的小公司去了。
什麼?NASA在幹嘛?問NASA去啊。。。
我只知道NASA的時間表上2017年要試射SLS,太空發射系統,這東西起飛重量3000噸,低軌道運載能力130噸。。。
3、中國,俄國航天人不行
擦,這就更懶得說了。。。
中國獨立自主,悶聲發財,一窮二白搞科研,現在探月,北斗,載人航天幾個大項目一上,大家都在忙大家的,哪有心思出來扯皮。。。
貼一張長征六號
俄國確實不行。。。吃老本。。。
歐洲航天已經被中國怒艹幾十條街。。。4、回收
鬧呢?馬斯克的話倒退四十年就是這個:
總結:
馬斯克用一般商業公司的運作方式在運作航天,需要新聞,需要噱頭,需要關注率,需要投資。馬斯克的確有東西,但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牛逼。NASA,中國俄國也沒我們想像中那麼菜。
航天領域大家都在悶聲干大事。
祝所有的航天人科研順利。
難道馬斯克不知道太空梭這個東西么?難道馬斯克開SPACEX之前沒有調研過太空梭的可靠性和商業價值么?這麼簡單的東西各位看官都知道,那麼從哪裡推斷馬斯克就不清楚呢?人家真真切切的砸錢進去推動人類的航空技術發展,而且也真的做出了突破,可比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人強多了。看人家做了東西在一邊撇嘴鄙視就能證明自己的高大上了?
不管是誰,只要他投入了一毛錢進入到航天事業,那他就值得被稱讚。像馬斯克這樣的敢於實踐並且出了真正的實驗成果,難道不值得給予掌聲與鼓勵?再者,人家賺不賺錢,那是人家的事,人家砸錢進這裡聽水花都比其他富豪強上一萬倍。
我不是在鄙視某一人,我是在鄙視這個問題下的持負面態度的所有人╭∩╮(︶︿︶)╭∩╮,你們還敢裝的更大尾巴狼么?
身為0.000001個內行,表示在沒有搞清楚之前要學會閉嘴,不要妄加評論。我反正是不敢看兩則新聞就發表長篇大論。
不知道完爆的定義是什麼?如果是指對方沒有的東西,也可以這麼說。但反過來,SpaceX被完爆的更多。他有補燃煤油發動機嗎?沒有?被爆了!他有高性能氫氧發動機嗎?沒有?被爆了!他有各種衛星嗎?沒有?被爆了!他有戰略戰術導彈嗎?沒有?又被爆了!他能反導嗎?沒有?又被爆了!他能登月嗎?沒有?又被爆!例子太多,不舉了。說實在的,除了一級回收,SpaceX沒啥乾貨。更多的是不過利用了當前互聯網營銷策略和普通百姓對航天的神秘感而已。最後再說說所謂的一級回收,中國都在月球上登陸了,相關的技術早就有了,之所以不幹,因為還有更多著急的事需要干而已。
完爆美肯定不會,完爆俄有疑問,完爆中是肯定的。
高票答案一堆拿人家劃不划算有沒有用意淫的,再沒用人家也搞出來了啊。你又搞不出來,有啥好自high的?
就像阿波羅登月,一樣沒有用,但中俄還是搞不出來,所以還是完爆中俄。
推薦閱讀:
※伊隆·馬斯克計劃發射 700 顆衛星提供上網服務前景如何?會成為又一個銥星計劃嗎?
※如何看待9月9日馬斯克表示,獵鷹9號爆炸是SpaceX在過去14年間所經歷的最費解、最複雜的一次事故?
※為什麼 SpaceX 所有的配件都是自己生產反而成本更低?
※如何看待 2015 年 12 月 22 日 SpaceX 成功發射 Falcon9 並回收一級火箭?
※Elon Musk 如何能夠驅動三個公司呢?
TAG:宇航技術 | 伊隆·馬斯克ElonMusk | 航天 | 軍事裝備 | 運載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