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曰:「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故此,硬是將當朝的開國皇帝給寫了一個貪財好色、厚顏無恥、不孝不悌的小流氓。
看了許多人的回答,覺得都沒有達到點子上,或者說是沒有正面回答問題:人家問的是劉邦為什麼能夠奠定兩漢四百年基業?那顯然是要從劉邦個人入手,看看他採取了什麼措施能夠讓漢朝長治久安。然後才能延伸到後面的漢朝君主。
一、黃老無為與休養生息 —中小自耕農階層的廣泛形成
經歷了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後的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以至於「天子不能具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所以,漢高祖的當務之急就是休養生息,恢復和發展國力。而當時漢高祖推行休養生息國策有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經過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中國人口銳減,大量耕地荒蕪而成為無主土地,漢政府正好把它們收來授田,授田的對象就是跟隨劉邦作戰的軍功階層,這就為漢朝培育了一個廣泛的自耕農階層,它們也成為漢帝國的穩定力量,這是奠定兩漢四百年基業的基礎。
漢高祖在位時,開始推行黃老無為與休養生息的國策,具體由相國蕭何執行,而曹參在齊地輔佐齊王劉肥,也崇尚黃老無為,齊國大治;漢高祖、蕭何去世後,曹參代為相國,蕭規曹隨,天下安定。之後,雖然呂后專權,但她繼續推行高帝的國策,及於文帝、景帝而不改,直到武帝全面改弦更張,變易制度。這六十餘年,漢朝是穩定的。
高帝五年詔—漢初軍功受益階層
《漢書·高帝本紀》云:帝乃西都洛陽。夏五月,兵皆罷歸家。詔曰:「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民以飢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軍吏卒會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滿大夫者,皆賜爵為大夫。故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戶,勿事。」
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諸侯子及從軍歸者,甚多高爵,吾數詔吏先與田宅,及所當求於吏者,亟與。爵或人君,上所尊禮,久立吏前,曾不為決,其亡謂也。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今吾於爵非輕也,吏獨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勞行田宅,今小吏未嘗從軍者多滿,而有功者顧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長吏教訓甚不善。其令諸吏善遇高爵,稱吾意。且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
概括起來,就是以下幾點:
1 兵皆罷歸家,以有功勞行田宅
2 號召流亡者返鄉,復故爵、田宅。
3 民以飢餓自賣為人奴隸者,皆免為庶人。
4 輕田租,十五稅一。後降至三十稅一
回鄉將士按戰功賜爵位,其授田宅的標準如下:
等級 爵位 土地 田宅
二十 徹侯 105畝宅
十九 關內侯 95頃 95畝宅
十八 大庶長 90頃 90畝宅
十七 駟車庶長 88頃 88畝宅
十六 大上造 86頃 86畝宅
十五 少上造 84頃 84畝宅
十四 右更 82頃 82畝宅
十三 中更 80頃 80畝宅
十二 左更 78頃 78畝宅
十一 右庶長 76頃 76畝宅
十 左庶長 74頃 74畝宅
九 五大夫 25頃 25畝宅
……
一 公士 1.5頃 1.5畝宅
軍功受益階層指的是創建西漢王朝的政治軍事集團成員,通過高帝五年詔等優待將士的法令獲得利益者。
漢初約60萬將士因戰功賜爵獲得田宅,加上他們的家屬,受益人口約為300萬人,約佔當時人口的五分之一。軍功受益階層被授予了3億畝耕地和1500萬畝的宅地,相當於全國耕地的40%。這就培育出了一個相當廣泛的自耕農階層,他們是漢初社會的絕對中堅力量,更是穩定西漢帝國的中堅力量。在誅除諸呂過程中,太尉周勃入北軍,全軍將士皆左袒,擁護劉氏,足見當時漢朝的群眾基礎之深厚。
高帝至武帝120年間軍功受益階層佔據國家政權的比例
高帝 96%
惠帝呂后 81%
文帝 50%
景帝 30%
武帝前期 20%
武帝中期 22% (註:此期間比例上升當與漢武帝開拓疆土,甘心四夷有關)
武帝後期 16%
二 外戚、功臣、諸侯王勢力平衡與政權穩定
漢朝開國後,高帝陸續剷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勢力強大的異姓王。之後,又鑒於秦孤立而亡的歷史教訓,大封同姓為王,以為磐石之宗。臨死前,高帝做好了政治安排,使得外戚、功臣、諸侯王勢力三方能夠相互制衡,終於穩定了漢政權,避免了類似唐朝幾乎三世而亡局面的出現。
《史記·高祖本紀》云: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呂后既崩,諸呂欲為亂,然內懼絳灌等高祖元勛,外迫齊國之強兵。故諸呂見誅,劉氏復安,諸侯王之兵勢,實有力焉。
於是,在高帝的政治安排下,劉姓諸侯王與元老功臣合力消滅了呂氏這一支強大的外戚勢力,穩定了劉氏政權。
之後,諸侯王勢力膨脹,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然從文帝時,賈誼提出「眾建諸侯少其力」,到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最後到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最終解決了諸侯王勢力過大,威脅中央政權的問題。
三 布衣將相與平民化社會
漢高祖起於布衣,其將相功臣大抵亡命無賴之徒,此觀高祖功臣侯者列表可知。蕭何、曹參皆是小吏;至於樊噲、周勃、灌嬰、酈商等武將皆是屠豬宰狗之輩,織席販履之徒。整個漢朝,上至天子,下至王侯將相,都是出身布衣,漢初就是一個平民化的社會,這種平民化色彩又因為軍功階層得到田宅和自耕農階層的廣泛形成而加強。由此,整個社會就是一個比較力量層級比較均衡的社會,地方上沒有豪強大族,自然是比較穩定的。
之後,這種平民化風氣繼續延續,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的皇后皆是起於民間(竇太后、王皇后、衛子夫);漢宣帝因為巫蠱之禍早年流落民間,其施政自然也帶有平民化色彩,無殘忍暴虐之君,故能不失民心。
四 文官政治與社會流動
察舉制與士人政府
自武帝以後,漢朝逐漸形成了一年一舉的郡國孝廉制度。每年至少都有兩百多個郡國孝廉被察舉進入皇宮為郎,十餘年之後就有兩千多人。而以前皇宮裡的郎官侍衛也就兩千左右。自此制度形成,二三十年後,皇宮裡的郎官,全都變成郡國孝廉,又多半是由太學畢業生補吏出身的。如是則皇帝身邊的侍衛集團,無形中也變質了,全變成太學畢業的知識分子。於是從武帝以後,官員漸漸都是讀書出身了。後來皇宮裡郎官充斥,待分發任用的人才寖多,於是就把無定期選舉(第一種)特殊選舉(第二種)無形中都擱下,仕途就只有孝廉察舉這一條路。這在東漢時最終完成。
這一制度,又由分區察舉演進到按戶口數比例分配,製為定額。那時是郡國戶口數滿二十萬戶的得察舉一孝廉。由是孝廉只成為一個參政資格的名稱,全然失去了孝子廉吏的本義。最後又由郡國察舉之後,中央再加上一番考試。概括言之,這一制度在當時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青年跑進太學求學,畢業後,派到地方服務。待到服務地方有了政績,再由郡國長吏察舉到中央,又需經過中央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後才開始正式入仕。那是當時入仕的唯一正途。由此,漢政府完成了從軍功政權向士人政府的轉型。
通過察舉制,漢朝政府把政權比較平等的(按人口比例)開放給所有郡國,這就給給全體民眾(商人除外)創造了上升流動的空間和參與政權的機會。複次,漢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比較完善;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權(自辟僚屬),中央的三公九卿與地方的太守都是兩千石官員,勢位相當,中央官與地方官輪換沒有障礙,有利於官員的流動和良性循環。
五 強幹弱枝與抑制豪強大族
徙陵
劉邦集團奪取政權後,除了推行休養生息之國策以恢復和發展國力外,還面臨六國殘餘貴族勢力「復辟」的威脅。(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另外,齊國田氏勢力亦十分雄厚,參見《史記·田儋列傳》)為此,漢高祖劉邦採納婁敬的建議,遷徙齊楚大族昭、屈、景、田五姓於關中以實長陵,以利田宅,徙者十餘萬口。《續漢書·五行志》(三)注引杜林疏,謂此次遷徙之後,關東「邑里無營利之家,野澤無兼并之民,萬里之統,海內賴安」,徙陵居然起了這樣大的作用。遷徙關東六國舊族成功,為漢政府控制豪強地主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辦法,同時也充實了帝國腹心—關中地區的戶口,有利於實現「強幹弱枝」。《漢書·地理志》(下)謂「後世世徙吏兩千石、高貲富人及豪傑併兼之家於諸陵,蓋亦以強幹弱枝,非獨為奉山園也」。《後漢書·班固傳》載《西都賦》曰:「三選七遷,充奉陵邑,蓋以強幹弱枝,隆上都而觀萬國。」所謂三選,指上引《地理志》三種遷徙之民;所謂七遷,謂自高祖至宣帝共徙民七次。豪傑併兼之家往往都是大族。徙陵制度持續了一百多年,起了強幹弱枝的作用。當然,徙陵制度並不是婁敬的「發明」,秦始皇徙三萬家麗邑(以驪山墓所在地置邑)一事已開其端。
用酷吏
酷吏起於(漢)景、(漢)武之際。據《史記》、《漢書》酷吏諸傳:郅都為濟南守,滅豪猾之家瞷氏首惡;中尉寧成效法郅都,「宗室豪傑皆人人惴恐」;張湯為御史大夫,「鋤豪傑併兼之家」。此外還有義縱族滅河內之豪穰氏之屬;王溫舒捕殺河內豪猾;趙廣漢殺京兆、潁川豪傑大姓,等等。不過有的酷吏本身就是豪強,如寧成。所以用酷吏打擊豪強,效果有限。
設刺史
刺史始設於漢武帝元封五年(即前106年),刺史以六條問事,其中第一條是督察郡國「強宗豪右田宅與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當然,刺史的作用,一般也只是限於一地一時。
總的來說,在打擊豪強勢力一事上,徙陵制度比較有效。
六 和親匈奴與攘夷開邊
前面談了漢帝國內部的穩定,現在我們再看看漢帝國是如何應付外部威脅的。
從漢高祖到漢景帝,一直是採取婁敬的「和親」策略。原因是漢朝承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之餘,民生凋敝,國力不足,而彼時之匈奴正處於全盛之時。
《漢書·食貨志》記載: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自天子不能具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連皇帝都找不到四匹顏色一樣的馬來拉車,而漢高祖擊匈奴時,冒頓單于縱精騎四十萬。(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
則劉邦有白登之辱,實在不足為奇。
和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匈奴問題,但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加之漢朝國力逐步恢復,防守加強,總算能維持住帝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及至武帝,經過六十餘年的積累,漢朝國力大增,民間養馬成風。漢朝大規模養馬,組建強大騎兵集團的時機成熟了。在年輕氣盛的武帝的帶領下,漢帝國呈現出勃勃生機,漢武帝發掘衛青、霍去病等軍事人才,對匈奴展開了全面反擊。
前127年,衛青收復河套地區,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軍事威脅。(河套地區距離關中不過七百里,匈奴輕騎一日一夜便可抵達)
前121年和前120年,霍去病兩次出擊河西走廊,大破渾邪王、休屠王部眾,漢朝隨後控制了極具戰略意義的河西地區,隔絕了匈奴聯結羌胡的通道,對匈奴形成了側翼包圍,河西走廊也首次被納入中國版圖。
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精騎,橫掃漠北,徹底擊潰匈奴主力,使「漠南無王庭」,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漢朝的大規模軍事威脅。
七 王莽改制失敗與人心思漢
西漢王朝的終結,並非因為暴政虐民,亦非外族入侵,而是外戚王莽篡權。也就是說,漢朝劉氏仍有群眾基礎,好比唐玄宗晚年昏聵引發安史之亂,但人心猶戴唐一樣。更重要的是,王莽篡漢後,推行不切實際的復古變法,搞得天下大亂,民怨沸騰。在這種情況下,百姓思念漢朝之心更加強烈,當時(群雄)起兵者,多稱漢後(裔)。如赤眉軍,一幫烏合之眾,沒有什麼文化和建設能力,但也知道追隨潮流,立劉盆子為帝;綠林軍立更始帝劉玄;王郎起兵,詐稱漢成帝子;盧芳,自稱漢武帝曾孫劉文伯。另外,劉氏主天下二百年,其宗室繁衍眾多,皆對王莽篡漢憤憤不平,其中,南陽宗室劉縯、劉秀兄弟脫穎而出,最終,光武帝劉秀翦滅群雄,中興漢室。
黃仁宇寫過專書,分析過這個問題。
中國皇朝存續,只在「第三代接班人」。
第一代創始人,是高祖也罷,是太祖也罷,這個創世皇帝,能力毋庸置疑。
第二代接班人,通常跟著第一代打天下,耳濡目染,就是能力差些,也有第一代留下的文臣武將,可以勉力支持,例如劉禪。
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在第三代。第三代若是驕縱,代表皇室教育有問題,第三代若還是面內憂外患無力解決,就表示這個皇朝根基薄弱(如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此時,皇帝再是勵經圖治,也不能勝天。
總之,一切一切皇朝的延續,就看能不能順利接續到第三代。
來看漢朝:
劉邦死後,呂后掌政,中間惠帝在位僅7年,換言之,親政16年的呂后,可視為第二任皇帝。
第三任皇帝,漢朝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加上第四任,開創了「文景之治」。
總之,漢朝的國粹,至少西漢的國粹,是奠立在「劉邦 + 呂后」兩人身上,可進入長治久安,則是文景兩位皇帝之功。
ps:
黃仁宇分析的,當然不止漢朝,可看他對中國千百年來各個皇朝的分析,包括民國和共和國,頗能自圓其說。
劉邦安排呂后在自己死後專政,藉助外戚的力量——實際就是呂氏一族,抗衡功臣集團,保證自己死後皇位落在劉家子孫手裡——這是短期的動態穩定;
改良了把分封制和郡縣制結合在一起的郡國制,並留下非劉不王,無功不侯的政治遺言,保證政權的穩定——長期的動態穩定。
兩者加起來,就是兩漢的四百年皇基。
1,那麼,殺光功臣?不行!
- 首先,外敵虎視眈眈,劉邦的兒子沒有經過戰爭的歷練,不可能阻擋住如狼似虎的匈奴人——國家需要身經百戰的功臣戌邊。
- 其次,沒有功臣集團的抗衡,覬覦皇位的各大藩王必定作亂。(朱棣的靖難之所以能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淮西勛貴,以致建文帝手下幾乎無大將可用。)
2,那麼,由宦官輔助?不行!
- 本身受到歧視的宦官在軍隊面前沒有威信;
- 更關鍵的是,宦官的權力來自皇帝,皇帝自己都坐不穩,宦官能幹嘛?
3,那麼,讓幾位大功臣共同輔政?也不行,得到輔政大權的大功臣肯定會大肆打壓政敵,毫無顧忌地壯大勢力,最終架空皇帝,並取而代之。屆時劉氏家族最可能的結局是被滅族,一個不留!,
4,那麼只剩下最後一個選項:外戚,就是呂氏一族。
呂后專政對於漢家天下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呂后是捍衛大漢江山最堅定最忠誠的人。
呂后作為一個女人,最親莫過於丈夫和孩子。劉邦死後,呂雉不可能改嫁,那最親的自然就是她和劉邦的孩子。所以呂后必定想盡辦法守住大漢江山,並且必定會交給她和劉邦的兒子。
如果呂氏一族要篡位,呂后必定全力阻止——娘家的兄弟侄子外甥肯定比不上兒子在呂后心中的分量。
呂后專政,並大肆分封呂氏一族。劉邦特意培植一個強大勢力以抗衡功臣集團。考慮到呂后的年齡,她不可能在後世之君坐穩皇位後還長期霸佔權力。呂氏一族的根基遠遠比不上舉事伊始就追隨高祖的沛縣老兄弟,將來剷除的阻力不會太大——皇帝將名正言順接管呂氏一族的權力。
為什麼劉邦不殺呂后? - 木棉的回答(這裡有詳細提到)
只是呂后一介女流,在那幫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將軍們面前,她威望必然不足。
所以呂后要立威。開國元勛們都是萬人斬,在他們面前立威,就只能殺人,而且只能殺他們當中的人。
殺韓信,是在朝廷立威。(這才是殺韓信的最大原因!)
為什麼是韓信?很簡單,沛縣的老兄弟們殺不得!
除了前面提到不能殺光功臣的理由之外,還有:
- 他們是劉邦最可靠的嫡系,也是開國後實力最強大的功臣集團。拿他們開刀的話,難免引起集體不滿。
- 而且他們自斬白蛇起義那天就一直追隨劉邦,在軍隊中根基深厚,根深葉廣,殺任何一個都必然激起極大動蕩,對新生的王朝不利。
除了沛縣勛貴們,以韓信的軍功最高,而且因為半路加入劉邦集團,他的根基遠沒有沛縣老兄弟們深厚。呂后要立威當然是殺他,也只能殺他。
於是劉邦安排呂后殺之,以一群女子殺之。(用女子,而不用士兵,是同時在後宮和朝廷立威——我呂后,是有自己的力量的。)
殺韓信還有個很耐人尋味的地方——是蕭何去把韓信引來的。為什麼是蕭何?就是因為韓信是蕭何舉薦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早就家喻戶曉了。命令蕭何參與殺韓信,就是讓他染上功臣的血。一手提拔的大將軍,再一手殺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的威望被削弱後,劉邦放心地把相國大印託付蕭何——他反不起來了。
鑒於蕭何同時也是沛縣出來的,此舉震懾沛縣老兄弟的同時也是安撫他們:放心,天下我們共享,不會有外人插足。
關於殺韓信,韓信要怎樣做才能不被處死? - 木棉的回答這裡說得更詳細。
呂后終於積累足夠的威望,劉邦死後,專政,確保劉氏江山不變色。
劉邦依靠外戚抗衡官僚的做法在後世得到延續——漢朝的王后大多出身平民,其外戚代理軍權。而官僚很少有機會可以染指軍隊。新皇帝登基後大多依靠自己的外戚代理軍隊,同時削弱乃至剷除前朝外戚在軍隊的勢力,甚至殺掉,甚至滅族。
呂氏一族在呂后死後沒多久,就被周勃等開國功臣殺盡了,是為誅滅諸呂。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立下赫赫戰功,位極人臣,死時極盡哀榮,可是死後沒幾年,其家族就被滅了。
因為出身低微,外戚不論在朝廷還是軍隊都沒有深厚根基,新皇帝登基後都可以輕易將其除掉,然後放上自己人。
這樣可以保證軍隊不會家族化,中央軍的軍權始終掌握在皇帝手上。
- 分封制利在分封的藩王對國家,對自己所在的封地有足夠責任心,會用心治理,也會拚命保護;
- 弊在藩王在力量壯大後不服天子的管轄,成為獨立王國——周天子就只能當名義上的王。
- 郡縣制則利在皇帝直接掌控國家;
- 弊在官僚對國家沒有足夠責任心,甚至造反——最早起義的陳勝吳廣是屯長,最終贏得天下的劉邦是亭長出身——他們都是秦朝的基層官僚。當初劉邦之所以能先於項羽進入咸陽,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部分守城的官僚投降了——國家有難的時候,官僚逃得比誰都快。
- 郡縣制還有個弊端:官僚經過世代經營後成為門閥世家,架空皇帝。漢朝末年的割據勢力都是門閥世家或者其代言人,皇帝根本指揮不動他們。不過這點劉邦沒有看到,也沒有料想到,後面說。
在劉邦構建的政治架構下,當朝外戚代理中央軍(奪過前朝外戚的軍權),官僚幫助治理國家,藩王戍邊抵禦外敵。三者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形態。而皇帝高高在上,形成一個三角錐形。
外戚:- 外戚的權力來自於皇帝,必須依附皇帝,忠誠有保障,代理中央軍。
- 出身低微,辦差盡心,上戰場會拚命,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狼性。(相比養尊處優的門閥世家和世襲的藩王)
- 根基淺,容易掌控也容易剷除,不怕形成家族勢力。(前面說了,前朝外戚的勢力會被新皇帝剷除)
藩王:
- 爵位世襲,富貴可以代代傳承,所以他們與國家榮辱與共,對國家無比忠誠(未必對皇帝忠誠)(藩王對國家的責任感是三者中最強的)
- 因為肩負戍邊的重任,藩王手握兵權,是官僚的上級
- 藩王在封國內獨攬大權,漢朝初年還可以自行徵收賦稅、鑄造錢幣,皇帝不能直接管轄。
官僚:
- 對國家沒有責任感,換個皇帝一樣當官
- 沒有兵權,是外戚和藩王的下屬
- 皇帝可以直接管轄
很明顯,三者中藩王力量最強。所以大多時候是外戚+官僚抗衡藩王。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是開國功臣周勃次子,就是官僚;參與平定的竇嬰是漢文帝皇后竇氏侄,就是外戚。
除了外戚,藩王和官僚都會形成家族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實力逐步壯大,以致皇帝無法管轄。這是劉邦的這個政治架構的致命弱點。
為了解決藩王勢力日益壯大的問題,劉邦的後世之君先後嘗試過不同辦法。
- 漢文帝部分接受「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但未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 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削藩,不料引起七國之亂,雖短短數月便平定此亂,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削弱部分藩王實力,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 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
至於官僚代代經營,成為根深葉大的門閥世家,藐視皇帝的權威。有漢一代都未能解決這個問題。前漢之所以出現王莽篡權,根本原因就在於官僚豪強已經擁有壓倒皇權的實力。
東漢末年實質就是各大門閥世家在爭奪旁落的皇權,著名的三國時期,吳國和魏國不但領導人出身官宦之家,還拉攏了大批門閥世家。蜀國的劉備雖出身草莽,但同樣拉攏了門閥世家——比如西涼馬家——才有了鼎立的實力。
最終統一天下的司馬家族同樣出自門閥世家。
漢朝,最終是亡於門閥世家之手。
看看秦朝是如何暴虐的,看看項羽是如何屠城坑降的。想想如果沒有劉邦,讓項羽那樣沒有政治眼光,把天下重新分裂,那樣好戰,以戰為能,那天下將亂到何時。想想如果沒有劉邦成為天子後仍然不辭勞苦,幾度親征,擒韓信滅英布平陳希,憑呂后和孝惠如何擺平幾大悍王,天下復歸大亂,不是不可能。
三國兩晉南北朝等時代的人民,兵荒馬亂,四處竄逃之際,多希望出來這樣一個強有力的英雄能夠擺平天下,然後還能刀槍入庫,與民休息。
所以,秦始皇,隋煬帝,這樣能夠掃平天下,結束內亂的人,都是大英雄,都能德重一時,但都失在不能戢住兵火,窮兵黷武,自取焚滅,而像劉邦這樣的人,不算有德,不算聖王算什麼。
另外說一下劉邦人品私德,按史記,劉邦大概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我不覺著有多大問題,並且按有些人的評價呢,這反而是他最大的優點,所謂高帝無可無不可。至於劉邦的才能呢,都不像韓信,張良,蕭何陳平那麼明顯,就像一輛車你只能看到輪子在跑一樣,好在司馬遷能耐大,硬是截了幾段經典片段,有心的可以去史記欣賞下高帝的微操。
另外竊以為司馬遷自家寫史記,距離漢初不遠,又下功夫實地考察,並且有機會接觸高層人士,得到一些真實的八卦,然後不虛美,不隱惡,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頗真實,頗真性情的劉邦,以及其他真實的人物,至於後世史書,多沒有這麼好的機緣了。所以別看遑遑二十四史,像史記這樣的好書,不多。
-----------------------題目雖然問的是「為什麼可以奠定」, 但從描述看是在問「劉邦如何以一個』小流氓『可以奠定」。所以這兒討論的是大德和小德。至於採取的什麼安定政策,自有謀臣策士,不外休養生息,信賞必罰,強幹弱枝等術。
然而我認為並沒有什麼奠定皇基四百年這種事情。四百年的皇基只能由這四百年來的歷代統治者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單單一個開國皇帝即使再優秀也是不可能的事。即使雄才大略如秦始皇也是二代而亡,但其建立的各項制度卻延續了千年之久。這也說明即使你再有才能,能夠建立的合理的制度還是不能保證長久統治。正所謂「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要想長久統治,必須處理好這二者關係。舉例說明,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才是大勢所趨,但漢初劉邦卻實行郡國並行。郡縣是根本,封國是權宜之計,而權宜之計也收到一時之效,後繼者也逐步解決了分封制產生的問題,這才是長久統治的原因,所以這不是一代統治者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即便劉邦建立一套正確的統治體系,後代如果抱著」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態度也只能自取滅亡。事實上漢代的統治政策也是在不斷調整改變,是這個奠定的四百年皇基,而不是某個皇帝。
個人認為, 保證劉邦建立的西漢政府長治久安的是陸賈, 他為劉邦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如下片斷: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兩漢四百年,功勞不都在劉邦上,即使是漢初,也還有呂后/蕭何/文帝景帝等,每個人都功不可沒的,文帝當皇帝,勞累過度,46歲就死了,作為一個大一統國家的黃帝,而且當時雖然國家比較疲弊,但作為一個黃帝,每天操心過度,睡眠也就兩三個小時,真是難得啊!呂后人品不管怎麼說,但對執行國家政策,那也是一點都不含糊不打折扣的。
歷史上毫無爭議的重量級作品《史記》出自西漢,當權者把司馬遷打入大牢之後卻依然能允許他在獄中對自己的統治評頭論足。我讀史不多,不知之後兩千多年還有沒有第二本,所見最多的只是對上個朝代發發議論,醜化醜化末代皇帝,為新朝服務。所以劉邦可以流傳下並不光輝的形象,而其他開國帝皇不會。漢前文化,不好說不好說。
我認為是因為漢初採用的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治國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文化上提倡清靜淡薄,寧靜致遠;
二、政治上逐步削弱諸侯藩王的政治勢力,對處在北方的匈奴採取無作為的防禦與「和親」政策;
三、經濟上不採取竭澤而漁政策,提倡勤儉節約,輕徭薄賦,以減輕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讓人民有一個休養生息的社會環境。
----這不是我們現在追求的和諧社會嗎?
《道德經·三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四十八章》)嚴君平亦謂:"有為之為有廢無功;無為之為成遂無窮……覽天地之變動,觀萬物之自然,以睹有為亂之首也,無為治之無也。
劉邦善於識人用人。他殺掉了一批威脅統治的功臣,如韓信、彭越、英布,給後代帝王解決了不少麻煩。同時給後代留下了一批可靠的輔佐之臣,比如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灌嬰、夏侯嬰、張蒼、陸賈等,呂后、漢文帝所依仗的,也正是這批老臣。平定諸呂,靠的也是這批老臣。
劉邦時,制定了良好的政策、規章制度,比如以文治國、對匈奴和親等。後世皇帝大臣,只需執行劉邦蕭何制定的政策即可,所以有「蕭規曹隨」。劉邦時,最早開始反思秦朝滅亡的原因(陸賈《新語》十二篇),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教訓。
大多數政治家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表現得得民心也罷,表現得有得也罷,都掩蓋不了其背後醜惡的嘴臉,李世民是明君吧?但他也干出弒兄之事。有時候我反而欣賞劉邦的率真,不屑於用那層假道德的皮去粉飾自己,可能是自信吧,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劉邦身上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劉邦很仁慈,在他們之前的人屠城,殺戰俘是很普遍的,包括項羽巨鹿之戰殺十幾萬戰俘。他英雄不問出身,你有能力就能做官。給了底層人民很大希望,其次是能打仗,學習能力強。那個年代也就項羽打仗時他的對手。採用無為而治,主要發展農業。古代人口就是生產力,也是戰鬥力。所以漢朝就很厲害了。還有東漢和西漢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王朝,沒什麼關係。真的!
仁義
權謀詐力也許可以得一時之盛,但要老百姓真正感念你的好,還是要真正對他們好,不僅兩漢還有兩宋。
開國君主的氣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朝代的氣質以及氣數。
雖然從表面看劉邦是個嘻哈無賴之輩,但從其所作所為來看他是個有大仁義有大德心存有善的人格健全三觀奇正真性情的男人。有的人以為他就是靠著耍無賴搞小聰明的手段取得了成功那隻能說淺薄了
劉邦的功績在於奠基開國,至於兩漢四百年的延續,則是此後各個階段的皇帝,尤其是在關節點上的文帝武帝和光武帝,與群臣謀劃乃至於社會發展的結果,與劉邦個人的關係不大。
具體說劉邦,雖然論私德可能算是「流氓」,但除去運氣,其行事為人的氣魄足以立國。例子有很多:比如從起事到楚漢相爭,劉邦自己不被打得灰頭土臉的時候不多,卻始終挺立;比如被完全打殘了不是找韓信相救而是直接奪兵……
再者,其任賢使能的決斷也罕有其匹。舉個例子,僅憑蕭何幾句話就拜韓信大將這事,不說得了韓信,想想蕭何的感受?而且漢初三傑乃至一般將領都有大量專斷的機會,劉邦雖然總有疑心,很多時候還明顯很不爽,但從行動上大都沒有直接干涉。韓信說劉邦「善將將」,也不全是怕馬屁吧。
更重要的是,雖然泥腿子出身,看起來滿身痞子氣,劉邦一直很善於納諫。以對儒生的態度為例,作為一個對儒冠撒尿這等事都幹得出來的真流氓,任用張良劉敬還可以說是因為他們的個人能耐,用叔孫通興禮法則相當於自己打臉。沛縣之後,劉邦幾乎沒什麼「任性」的事迹——當然不是指上面提到的奪韓信兵權這類大事,而各種聽到好的建議分析馬上採納的例子到處都是。
為王稱帝,這最後一點大概是最難的吧,畢竟史書往往只記下那些根據日後結果看起來是對的的建議,而對當事人來說,日常收到的諫議更多的是那些說嚴重點要通往災難的。其他答案提到了漢初那些影響深遠的政策和制度,其中恐怕很少真是劉邦想出來的,甚至說不定他能完全理解的也不多,但最終都得到施行。
有氣魄,能決斷,善納諫,在群雄逐鹿之際,風雲際會,劉邦便成就了一代偉業。不要忘了秦始皇的功勞,為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漢承秦制,只不過最初的無為而治打的基礎好,自從漢武以後也就罷了
我覺得是當時秦國的賦役嚴重,人民生活艱難,後推翻秦朝時就戰爭就死了很多人,之後劉邦和項羽爭天下,又死了一大批,戰爭時間長,生產破壞嚴重,生產力水平低下,百姓生活艱難,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後,和後繼的皇帝都採用修養生息的政策,採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方法修養生息,百姓生活有了盼頭,所以當時人們對漢朝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俗話說打亂後就有大治,漢後魏晉南北朝,戰亂不到,到隋朝統一,又不是出了個楊廣太人才,也不會被後來的李世明撿了便宜,搞了個貞觀之治。後來的明朝也是,中國現在也一樣,沒有戰爭,人民生活非常不好過,就不會對一個政權有太大的歸屬感。只要大亂後的領導人會做點,不要亂來懂得修養生息,一下子就又是延續很久的盛世。歷史都是這樣驚人的相識,不斷的重複和循環。
我覺得那不算是惡意描寫啊,劉邦都以此為豪的。之後唯一敢一樣說的就朱元璋了吧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1、漢初高祖、呂后、文帝、景帝,都是不錯的君主,採用黃老之治,與民生息,在度過了包括異姓王造反、外敵入侵、呂氏專權、同姓王選擇等艱難時刻,劉家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
2、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立起了君臣大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皇帝統治提供了精神領域的工具。
3、王莽篡漢,使得對劉姓統治的厭倦情緒得到釋放,但是王莽的理想主義使得其迅速失去各階層的支持。此時劉氏和高祖的號召力仍然很強,義軍起後,也都是擁立劉氏為帝。劉秀比較出色,最終平定天下,建立東漢,號稱中興,加強了劉氏固有天下的觀念。
4、東漢末皇權式微,此時劉氏臨國四百年,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世家大族拋棄劉氏,劉氏難以再興。
我只知道歷史上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兵強馬壯爾!」沒聽說過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你舉個例子吧。
兩漢400年,功在太祖和世祖
推薦閱讀:
※如果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他可能成為明君嗎?
※如何評價本次伊拉克 ISIS 的叛亂行動?伊朗和美國在此次危機中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李定國真有那麼厲害,為什麼沒幾個人知道?
※古代書院都教授什麼?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