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霧霾」寫一副富有詩意的對聯,該怎麼寫?

網上已經有的,就不要了。比如下面這一幅,上聯:厚德載霧,自強不吸。下聯::霾頭苦幹,再創灰黃!橫批: 喂人民服霧!(這個不是對聯,與對仗規則相差甚遠,只能算是順口溜,且為題主留存)


肺腑亦何言,滾滾紅塵,連呼吸都是錯;
形骸相與忘,茫茫白夜,如混沌不曾開。

謝邀~ 我要匿了……


疑姑射下凡,乘四海雲氣,攬九州仙霞,飲露吸風,遊歷大荒。斯如蜃景,是以夢耶?仙耶?太虛耶?幻境耶?低眉一嘆,人間百尺摘星樓,不入眼底。
恍神佛出世,藐三生菩提,渡萬般劫難,上天入地,橫出六界。似此風光,不過煙也!霧也!混沌也!虛濁也!仰笑幾聲,紅塵千丈擾人事,俱散眉間。
橫批:先吸為敬,你們隨意


有一國際友人鍾愛中華文化,平生的願望就是能到最嚮往的北京拜覽一下,前兩天終於在自己37歲生日期間成行。當天一清早飛機到了,哥們一出機場豪氣頓生準備吟詩一句,結果變成這樣,覺得還蠻應景的:


古德貓寧吐霾辣吾,
厚里謝特霧得發克。

橫批:霧霾尬的


【原創對聯】
1、
上聯:有關部門,皆不知所措。
下聯:朝陽群眾,也難查此毒。
2、
上聯:生命同自由,孰最可貴。
下聯:風和與日麗,不可兼得。
3、
上聯:身似列子御風,恍至仙境。
下聯:形如莊周物化,不辨人蝶。
4、
上聯:眼前茫茫,常做失途李廣。
下聯:霧中隱隱,疑是借箭孔明。
5、
上聯:北上廣皆淪陷,會呼吸的痛。
下聯:京津冀一體化,看霧霾先行。
6、
上聯:人畜難辨,好向大聖借火眼。
下聯:混沌未分,乞求盤古開清天。
7、
上聯:霧靄蒸騰,九點齊煙迷李賀。
下聯:殺氣浸盛,十面埋伏陷霸王。
8、
上聯:登幽州台,常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下聯:吟正氣歌,方知: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9、
上聯-秦觀詞曰:「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望眼疑至太虛境。
下聯-陶潛記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閉門好做武陵人。
10、
上聯:此霾絕天下奇觀,勝巫山雲,赤城霞,雲夢氣,彭蠡煙,全覽中華盛景,
下聯:何人治世間頑症,愁眼睛辣,咽喉疼,呼吸促,食慾減,常吃大清藥丸。


1
花非花 霧非霧,看煙籠寒水,來也飄忽,去也無處;
塵歸塵 土歸土,嘆氣蒸危樓,操之過急,悔之晚矣?

2
莫問前路後路,摸得到石頭就有出路;
管他黑貓白貓,驅得走妖霾便是好貓。


三千世界無留跡——《凈明塔》(宋·張商英)
頃刻山河不見痕——《鷓鴣天》(宋·無名氏)

三、千,數量詞;頃、刻,時間量詞。
世、界,空間名詞;山,河,地理名詞。
無,否定詞;不,否定詞。
留,動詞;見,動詞。
跡,痕。

宋詩對宋詞。
平平仄仄平平仄,對,仄仄平平仄仄平。

————————————————————————
此聯暫時獲得「我這輩子集得最6的聯」榮譽稱號。


上下聯我還沒想好,就想到一個橫批:

京華煙雲


原創八聯:
題北京一聯:
萬里長城,霧鎖雄關雲叆叇。
九朝都會,雪打紫禁霾徘徊。

題天津一聯:
龍潭浮霧,九河下梢皆淪陷。
津塔染霾,八國租界也迷濛。

題古人一聯:
霧鎖大江,天天草船借箭,樂壞了卧龍先生。
雲橫秦嶺,日日難覓鄉關,愁死了昌黎老人。

題古人又一聯:
南陽漢升,眼不見人怎能百發百中?
常山子龍,只聞馬聲也難七進七出。

早上上班偶得一聯:
行人車馬,道口難尋路難覓。
機場高速,飛機盲降車盲開。

題廁所一聯:
放眼不辨男女廁
看清再解大小急

風婆婆祠一聯:
娘娘顯靈,除霧不可靠環保
婆婆神威,祛霾還得求神仙

感慨一聯:
一夜霧霾,舉國上下皆瞎眼
萬里河山,十億人民同肺癆


既然皇叔珠玉在前,小弟也就附和幾副吧

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霾沒隨百草
(這不是對聯啊)

1.
五雲綽約,疑是神仙施法術
雙城不見,原怪君王無作為

2.
視而不見名曰霧
摶之未得乃為霾

3.
風伯雨師,涿鹿曾喚清道客
霧慘雲愁,帝都無術重見天

4.
九重城闕煙塵起
十面埋伏殺氣騰

5.
子曰:視而不見則罔
師云:得之貪多便亡

6.
問津無人,動身才知迷路
修仙何必,舉步便已凌霄

7.
梨花院落再無月
柳絮池塘空餘聲

8.
明知諸城微茫外
煙波江上使人愁

9.
才信浮雲能蔽日
太息混沌總傷身

10.
蕭聲鼓點猶在耳
霧重雲黑求不得

11.
方得喘息便斷氣
未敢翻身已破頭

12.
想到幾句詩,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雞一聲天下白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聯:天難見,政府以厚德載霧
下聯:地易昏,人民當自強不吸

橫批:霧盡人亡


也來集一聯:
題霧霾
甘露竹花何漠漠;(明 楊禛)
汀洲雲樹共茫茫。(唐 李益)


霾霧 12.23

霾霧鎖大城,啾啾雀多樂。時復爭奮飛,偶爾影相錯。淡漠過行人,恐弋驚騰掠。何人不有憂,憂亦及此雀。獨念此霾雲,峨然越河洛。西江故園花,媚晴猶灼灼。


上聯:國貿大飯店
下聯:東方餃子王
橫批:空中彈幕


上聯:白墨潑成千里畫

下聯:陰霾染遍萬家燈

上聯:霧裡看花花亦霧

下聯:霾中觀雪雪皆霾

上聯:天地山水浮塵土

下聯:男女老幼化綠蘿

上聯:三山五嶽蒙濾鏡

下聯:五湖四海帶美顏

上聯:苦不苦,樓上樓下同吃土

下聯:咸不咸,天南地北共灑鹽

除了綠蘿圖來自百度其他為本人實拍圖,真是美輪美奐的霧霾雪天


上聯:煙鎖池塘柳;
下聯:灰漫鐵城樓。


謝 @務酒者邀。本來已經對這破乎的對聯詩詞板塊絕望了,又把我炸出來。剛好,趁今兒有點閑心,扯一扯。

怎麼題霧霾,可以從詠物的角度,也可以從時事的角度。

首先我們說詠物。

詠物聯最關鍵的點是要切,又要不滯於物。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寫的東西既要讓人覺得的確在說這個東西,但又不能覺得僅僅是在說它,要有延展,有寄託。

對聯詩鐘(詩鐘是對聯的一個小門類,屬於較高端的文字遊戲)里有很多合詠,就屬於純粹詠事物。比如詠傀儡(傀儡即提線木偶):

一線機關何太巧;
百般面目總非真。

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在說傀儡,這就是切。這裡當然也不僅僅是說傀儡,也有延伸。但這個延伸比較淺顯,作為詩鐘是合格的,不足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詠物聯。

以我自己創作的幾個聯為例。如詠云:

一身翻覆竟何如,依然魂魄歸霞,精神在水;
天意蒼茫不可測,所以慈為雨露,怒作雷霆。

成語有翻雲覆雨;古人說,霞乃雲之魂魄;雨露雷霆之生,又都與雲有關。所以此聯是緊扣「雲」的特點而立意。但同時由此而生髮,上聯講人之魂魄精神不可因命運翻覆而改變,要保有初心;下聯講天意無常,所以我們有時候需要作雨露之施,有時候又需要發雷霆之怒。處處不離雲,也處處不離人情事理。

又如詠荔枝;

啖若民膏,吮若民脂,望妃子紅塵,唐室中衰,斯有說矣;
一日色變,兩日味變,數國朝痛史,人心易壞,其如是乎?

這聯更明顯,上聯用荔枝最有名的楊貴妃典故,由吃荔枝聯想到皇帝之搜民脂民膏,為唐朝衰落作一註腳。下聯則從荔枝不易保存生髮,聯想到人心之易壞。不僅唐朝,歷朝歷代之衰亡,莫不由人心先壞開始。所以明是詠荔枝,其實說的也是天道人心。

所以詠物聯,切題不難,寫出自家胸襟也不難,難在兩兼。我心中的聯壇第一人懷抱崑崙寫過一個詠烏龜的聯:

四海亦不遙,若堅忍堪能量以;
萬年則太古,非泰然不足處之。

下聯由「千年王八萬年龜」立意,將烏龜的慢性子解讀為「泰然處之」,奇思妙想而又內蘊哲思,令人玩味無窮。

另一個方向就是從時事的角度去想。

霧霾既可以當作烏龜荔枝之類單純事物,也可以當成一個社會現象,由此就可以生髮許多評論。

還是以我自己的聯為例。某次比賽,題目是「坐看雲起時」,我寫了兩副聯,第一副是走常規路線的:

山真豪主由人隱;

我本神仙不自知。

這是從「坐看雲起時」詩意出發,寫的是隱居情懷。然而寫完此聯之後,發現大家千篇一律,全都是走這個路子,於是就想寫一點不一樣的,就有了下面這副:

故君子濟善因時,似當今天下太平,尚遙思南海東瀛,奇變風雲看世界;
勸諸公努力實事,抱廣廈布衣情結,莫漫誇逋梅陶菊,不食煙火即神仙。

此聯刻意求變,無非是想到「坐看雲起」並不一定就是悠悠白雲,也可以是風起雲湧;恰好當時中日、中菲鬧得挺歡,所以有此聯。這個嘗試不一定更好,這個聯也有很多對仗細節有待打磨,但可以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再比如題華佗廟聯:

爾心中自有慈悲,濟世而來,但醫得滿地瘡痍,哪管他武聖關公,權奸曹賊;
今天下尤多創痛,登堂下拜,欲喚起回天手段,好與我開顱巨斧,刮骨鋼刀。

上聯說醫者慈悲心不論忠奸,還算是平常寫法;下聯則直接盪開一筆,由醫道及於天下。當時寫這聯的時候正值強拆橫行,民怨沸騰,所以借古人之口,發自己不平之氣。

要之,從一小題目兼及時事,難在議論得當,不能刻意牽強。

吹了這麼長時間牛逼,大概有人等的心焦了。久不寫聯,恐已生疏。下面湊一個寫霧霾的聯:

傷吾民肺腑,折吾國精神,怕聞說此道終窮,滾滾塵霾應浩劫;
日月失其光,草木失其色,試爭看某天已死,紛紛朝野走行屍。

謝絕跨省。

又,@務酒者,你還是得出來多答答題,之前答案刪除也大可不必,人心自在,揚不清,沉不濁,好歹也是自己一番心血,一旦刪除,作者觀者,都是可惜的。

公眾號:lixiangdemogu


湊個熱鬧,寫幾個

無風自靜,對面偏聞兒語響
有嗅徐來,周身已覺帝鄉成

融於鼻肺原無跡
透向帛紗饒有痕

從土中來,向人中去
到亡時有,在生時無

看列強混沌,隨經濟必有,諸君何必呶呶
記前車簸覆,刻軌轍猶存,我輩當然惴惴

橫批就叫帝國有癌吧。

補一個吧,
盼雪非惜麥
愛風緣怕癌


上聯:
下聯:
橫批:

我就問你能看見什麼!!


出門不見天日,同志辛苦了!
入室談笑風生,喂人民服霧!


霧沉沉,一路前行何其難
霾深深,與爾共吸共沉淪


推薦閱讀:

人們為什麼對初雪有特殊的情結?
為什麼明朝大才子徐渭在科舉考試中失意?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更定矣」指幾點?
《詩經》和《楚辭》中的植物,現在的名字和樣子是怎樣的?
為什麼要讀《史記》?

TAG:環境 | 文學 | 對聯 | 霧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