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講一點自己的理解:
知到深處便是行——任何知識,一旦你真正了解,變成了自己的人生體悟(傳統文化的知,主要是指這種道德修養、性情涵養的知識),就會自覺的變成你的人生行動。反之,如果你看似了解了一個知識,但你不去做。比如說「做好事是對的」。這個時候並不是說明你知道了卻沒有做,而是說明你知道的並不真,並不深,比如說你還不知道「為什麼做好事是好的」、「為什麼其他人不做好事,我要做好事」……等等一系列的知識。一旦你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都系統化了,你對於「做好事是好的」這一知識就真的變成你自己的了。你就會像喜歡美色一樣喜歡好事,因為好事已經由外在的知識變成了你內在的信念了。
行到深處便是知,知的由來只能是行,你只有在行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知、才能獲得知,才能體會知。你即便在理論上不能說明自己的行為,但只要你的行為落實的持久、恆定,那麼你就已經獲得了人生的「知」。《論語》:「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
簡單總結下:
1、王陽明的「知」主要是格物之知,不是近代所謂科學知識;
2、王陽明認為,知行是一體的,反對就知而知,就行而行,其實也就是在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說;
3、這句話對於當代生活的意義在於,在你反對別人的時候,自己先做到;當你對社會心懷不滿時,你自己其實就是社會中一員,先把自己做好。


關於知行合一,先生在《傳習錄》中有闡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當時讀到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我亦屬於那範疇,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後讀黑塞也覺他與先生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位曾深受東方禪思影響的德國人在Demian里寫:"only the thoughts that we live out have any value" (唯有付諸實行的思想方能談價值)

另外《傳習錄》中相關的片段有:
「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與知行合一同理,先生此處指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後顧,心無旁騖地、純粹地去做一件事。

我想不會有比這更「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


我來分享一下我最近的體悟,未必符合陽明先生本意,供大家參考。

故事:

最近辭職了。

原因很多,我漸漸的厭惡了這份工作,厭煩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厭煩了這個跟自己所謂的理想不太符合事情,厭煩了那幾個工作配合起來讓人崩潰的同事,厭煩了那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老闆,等等等等。雖然當時為了這份崇高偉大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公司,領著連自己生活費都不夠的薪水,投入了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和熱情,但這個時候我還是決定辭職了。想了很久,最合適的理由是,我要去追求我的理想,我要去做一個中醫,畢竟我都30歲了,剩餘的時間不多。

代理ceo是一個很尊重別人的領導(不是老闆),我電話辭職的時候,他說「太棒了,恭喜你,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動」,他發自內心的恭喜(我確定他是發自內心的恭喜我),這句話感動的我熱淚盈眶。

第二天,我面對他時,沒有想像中的坦然,原以為追求自己的理想應該冠冕堂皇,堂堂正正。甚至聊起來以後,他幫我出謀劃策時,我的眼神居然有一點點的閃躲,心裡居然有一點慚愧。

辭職後,想去找個清凈的地方,無世俗紛爭的地方去潛心學醫三年。最好的朋友馬上推薦他們老家,於是跟他一起去走了一趟,他見人就介紹「這是我同學,他畢生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個好中醫,這次來,想看看在我們夠不夠清凈,想在這裡居住幾年,潛心學醫。」聽到他這麼介紹我時,我沒有得意,反而對於這樣的介紹有點閃躲,同時也有一點慚愧。

我開始思索:為什麼?對於我最偉大的理想,最想做的事情,居然我會有這樣的感受?

最後發現,原來我辭職的原因並不是純粹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故事開頭描述的種種種種。我開始發現,原來我內心深處並不純粹,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偉大,而把這其中一個理由放大了,知行不一。何況我並不知自己的內心。

發現這個問題之後,開始一個個理清頭緒。為什麼我會厭煩了這份工作?為什麼厭煩了一年天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出差?為什麼厭煩了那幾個工作配合起來讓人崩潰的同事?為什麼厭煩了那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老闆?為什麼我辭職的理由會是學醫這個理由?等等等等。

不斷的拷問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

結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原來厭煩這份工作是因為工作中無法得到認同,獲得不了成就感。
厭煩出差是因為無法控制因出差產生的各種寂寞不便從而出現的煩惱,而產生的挫敗感。
厭煩同事是因為這些同事沒有辦法配合自己,意味著無法實現自己計劃完成時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
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辭職是想證明自己自己並不庸俗。
厭煩老闆的剛愎自用是因為想做會自己,而不是別人的附庸,那樣會讓我沒有存在感。
…………

又問,為什麼?

因為虛榮。
因為狂傲。
…………
這些還不夠深。

再問為什麼?

根源深處是因為自卑。源自經常知行不一的自我否定。
內部長期的自我否定就需要外部的肯定來獲得短暫的平衡。
…………

人嘛,總得活著。

這個知,不是知別人,而是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裡什麼狀況,如何去行?
看似為了理想堂堂正正的行著,實際是為了包裹心裡那個脆弱的自己而活著。
不建立在知道自己內心世界的行動,就如同沒有地基的大樓,遲早都要崩塌的。

一個個的分開, 一層層的剝開,這個過程叫做格物。

物格而後知致,我知道了自己的心裡原來是這樣的,有善有惡,知致。

知致而後意誠。君子誠其意,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有什麼不好意思呢?一個敢於面對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意誠而後心正。有所好樂,有所忿懥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發現這些好樂,憂患,虛榮,狂傲,自卑,且不為所動。陽明先生曰致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

心正而後身修。一步步去掉自己這些好樂,憂慮,虛榮,狂傲,自卑。陽明先生曰去惡存善為格物。

致知為知,修身為行。

-----分隔線-----

故事已完結。以上故事中知與行對象都是自己。

知行合一的另外一個層面理解。
行是在知的前提下開始的行, 在行的過程中又能體驗到的新的知,新的知又指導下一步的行。


看了一遍當前的回答,感覺不少人上連門都沒有摸到。換個說法——你們自己說的東西,你們自己相信嗎?

我這裡說「相信」,不包括:
1. 你為了證明你的水平不低,覺得有個東西能把事情解釋得差不多,你就可以相信。無論這個理論是否真的解決了你的問題
2. 你覺得王守仁很牛逼,信他的話錯不到哪裡,你覺得相信了。而其中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解釋)的部分,只是你還沒有修鍊到,遲早你會修鍊到的
3. 王守仁說沒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世間有你認為的真理,王守仁肯定在說你認可的那些真理

如果你說的是這些「相信「,那麼你乾的恰恰是王守仁最不爽的「後儒」們的作為——強姦聖人,濫解聖人之說:

先生曰,人心天理渾然,聖賢筆之書,如寫真傳神,不過示人形狀大略,使之因此而討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氣,言笑動止,固有所不能傳也。後世著述,是又將聖人所畫摹仿眷寫,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遠矣。

為了理解王守仁解決的是一個什麼問題,你首先要有點基礎知識,請先看看這個: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in nek 的回答。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這個基礎,你應該會注意到,大部分人(俗人)思考問題,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現實和慾望的關係是什麼?「,因為別人的慾望就是你的現實,你自己的慾望很容易改變,然後你就以為別人的慾望是一樣(容易改變)的,卻不明白別人(們)的慾望是一個「妙」,《道德經》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概念空間。清晰地定義了這兩者的分野,並用大量的實例來強化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

但這個基礎哲學交到俗人的手中,他們是理解不了的。雖然這個東西其實真的很簡單,但這個世界就是有很多人是拋不開自己的(這可能是造物保護人的需要)。你給他講「事實」是什麼,他永遠要關聯到自己身上,然後以這個事情(理論上)對自己好不好來判斷對錯。這樣,在這些人身上就存在一個很大的矛盾區:他們發現自己的處事原則常常解決不了問題,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理論」什麼都解決不了。他們無論成敗,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是什麼造成了成功。但他們又嚮往成功者的策略。而成功者的真正策略是無為(參考這裡:老子的「無為」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對任何事都「無為」么? - in nek 的回答),這種策略被他們用他們個人觀點來解釋,他們的世界就不完滿了。就會進化出所謂:存天理,去人慾這樣的理論來。

這類理論認為,這個世界是存在絕對真理的,事君有事君的真理,交友有交友的真理,這些道理,是可以被遵循的,只要你按這些道理去做,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你要努力去學習這些道理,並去踐行,如果你沒有做好,是因為你還有人慾,有私心,有私慾,所以才沒有做好。只要你做好了,自然問題也就解決了。你看知乎上很多人,努力去說服別人,卻沒有什麼興趣去知道別人的實際情況,都是這種心理在作祟。

說到底,他們是認為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真理」。

這種觀點只能騙那些不真誠的人(就是我前面舉的那些「相信」的例子),因為你發現用這樣的策略來做事,怎麼都做不成。只是看到一堆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們說的話,他們自己都不信。王守仁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在這個問題上,非常痛苦,主流學說只能用來說,不能用來用。對一個真誠,而且擺脫了經濟壓力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事。這個社會的主流人生觀不自恰,整個社會都在等待一種力量來把大家拉到一起去。

這個問題和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是一樣一樣的,你說我們今天的主流價值觀是什麼?我們努力的目標是什麼?共產主義?估計不是,你要共產主義幹什麼?為人民服務?說不通的,憑什麼你要為人民服務?說出來好聽的東西,不見得是你內心的真心觀點。民主自由?真誠一點說吧,如果沒有了「當今「,民主自由你真的關心?(請搞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不要上來就噴),民主自由是用來寒摻執政者用的好吧,沒有了執政者在那裡,你該換一個口號了,所以那個仍不是你的欲,不是這個社會的欲,然則,我們的欲應該是什麼?這是我們不少知識分子的煩惱,也是是王守仁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們的迷茫……說遠了,說這麼多,是讓讀者們可以近距離體驗一下,為什麼我們會說王守仁是聖人。他做了一件什麼事。

王守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為了理解他的觀點,首先你要理解一下《道德經》的局限在什麼地方。《道德經》對道理(規律)的論述已經非常自恰了,即使面對相對論這樣的現代學問,《道德經》都沒有不自恰的地方,雖然它不能解決相對論的問題,但任何理論都要最終反映為「對我的影響」,反映為「眼前此刻」,《道德經》在解決眼前此刻的問題上始終沒有什麼落後和過時的。
但及時如此,它沒有解決另一個關鍵問題:我個人到底應該追求什麼欲?我已經知道如何做成一件事了,但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做成那件事。

王守仁說,這你得問你自己的本心。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你本心的反映。你覺得你做得對,那只是你自己覺得你做得對,不是因為別人說你做得對。所以,所有的道理不過是你內心的反映,心即理也。你事君,交友,治民是你覺得這樣做是對的,是好的,你不會去讓「君「說你好來實現「事君「這件事的成功,你「弒君」也可以認為是「事君」的成功,因為你可以認為這樣是為了他少做點壞事,讓他青史留名。現在多少父母會「修理」他們的孩子,他們還會心安理得地說,「這是為你好」。「好壞」這種東西,這些都是你內心的感受,所以,你應該做什麼,要問你自己的本心。

這就和上面那個俗人的觀點有本質區別了,俗人的觀點看起來更唯物,認為真理在物上,物上有正確的行為這個屬性。而王守仁的觀點顯得更唯心,他說,物可以有規律,但最終好和壞,卻是內心的反映,所以,規律你可以求諸外,但良知你要求諸內。你要問你的心。

而你的本心其實是無所謂的,因為你的心在沒有和外部信息交互的時候,他什麼都沒有。這就好像一個程序,沒有任何輸入的時候,計算機在死循環等待輸入,程序(邏輯)雖然在哪裡,但他們沒有運行,有和沒有無所謂。而你和這個世界開始互動了,這稱為意,或者意動,這時就會和心發生關係。而心對於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其實是知道的,在當你按著無為的策略去執行的時候,最後你會知道你的心到底要的是什麼。正如我在那個《道德經》中解讀的那樣,有的人說,我就是想要有錢,但實際上你不是。你也可能說,我想要的就是要壓倒別人,權傾朝野,但如果你按無為的策略來做事,你會知道這個代價是什麼,同時最後你會推演出這個是否是你真正的欲。

這看起來就好像你的心是另一個人(或者計算機),你沒有和他交往,你不知道他的特點,等你和他有很多很多的交往了,你就明白它的特點是什麼了。王守仁的修鍊,你讓你不斷面對自己的內心,通過做事(格物),最終理解你心中的良知是什麼。

這個思維,就叫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你不去做事(無論是行善還是行惡),你就沒有意動,也就不會真正知道你的心,也不知道你把什麼認為是善,什麼是惡。從道德經的角度上說,這個世界沒有善惡(其實這個應該算是現代社會的所謂「普世價值」了),但你的心有,人人說你是個壞蛋,你還是會覺得你在行惡,外界的輸入會讓你真正面對你的內心,也許有人會在被人人唾罵的時候仍找到自己心中的善,王守仁不反對,你真的承認就好,他不在乎,他只是說,你「真的這樣想才好」。

現在你明白什麼是知行合一嗎?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這些全部都是你心靈中的東西,是你的心靈和世界的互動。你的視,聽,言,動決定你的欲,無論你用「精一「(深度)還是「博約「(廣度)來從這個世界吸取信息,這些信息本身就是物,是一種心對世界的抽象。

俗人認為知和行是分離的,要讓行向知靠攏。而知行合一是說,這兩者是一個東西,你做了一件事,那既是你的知,也是你的行,這兩者共同映射到你的心裏面。如果你願意去面對你自己的內心,找到你真的覺得快樂的東西,知道什麼是你不希望看到的東西,那個東西叫「良知」,(這個概念可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強加給別人的「良知」的概念,那是自己的概念,自己真心覺得這個是自己想要的),而要達成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做事」,也就是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邏輯是很「完滿」的,如果你還處於中二階段,或者滿腦子自己(的絕對真理),你當然不能感受到它有多完滿,但對於找不到人生目的做事者來說,這已經是我能想到的最優解了。否則你還能相信什麼?如果你一直找不到,就只能寄望宗教了。但對於聰明人來說,相信一個別人製造和解釋出來的東西,這是無法自己騙自己的。一般的宗教,或者類似宗教式的鼓動宣傳,只屬於俗人和控制者,它無法讓你找到你的真正追求的。至此,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說王守仁是聖人了。他建立了一個不需要你崇拜的宗教啊。

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啊。

希望我們最終能找到我們屬於這個時代的心學吧。


見此問題,便想起去年一位義大利教授對我的訓話: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當然我是意譯了她的原話。其實她的原話大致是:當你的生活符合你的藝術;你的行為不悖你的理論;懸隔旁人的蜚語、偏見,從心,從理的行藝術之事,行生活之事時,成不成名、偉不偉大都與你無關了。

《傳習錄》作為我國哲學的一本經典之一,它講的還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而「知行合一」的觀點在《徐愛書》中有大量論證。王先生認為「格物致知」是假借外物的辦法,只有「知行合一」才可窮天下事理。這是因為,他認為天下事層出不窮,用朱熹的辦法絕不可窮盡。「心即理也,天下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先生的言下之意便是惟「知行合一」方可「平天下」。此書開端便在討論《大學》中的治國方針:「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從而引出與朱熹相左的觀點。

朱熹將「親民」改作「新民」,認為應教百姓棄舊布新,教百姓有「明德」。而王陽明認為,重點不在「新民」,在「明明德」。便引孔子之言:修己以安百姓,論述道:修己已達「明德」,加之親民,便已教養百姓,即是明「明德」,何來新民之理。同窮天下事理,教天下百姓也不可能,只有修己,親民而明明德方可使天下百姓親。簡言之,只有百姓親眼所見,並躬身而行才能治國;只教導他們理論則無效,這有悖「知行合一」的原理,有悖心性。

在這裡,王先生所討論的其實還有方法的高下。在他看來,枚舉不如推導。窮天下事理和教天下百姓就是枚舉,一個一個地學,一個一個地教;而修己以安百姓是推導,修己至明德,而親於世人,便使世人效仿,周而復始,世人便可皆具明德。

雖然,王陽明的辦法更佳,但是他不得不考慮,人的本性問題。他認為,人性本善如赤子,而因慾念阻隔行了不善的事,使自己無知。所以,「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格物致知」對於王陽明並非完全不可取的。「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他認為,通達明德的方法是誠意,即保持良知。這是根本的方法,而「格物致知」只是去私慾,復曉事理的手段罷了。賢者治天下的辦法也非「格物致知」,而是「知行合一」,朱熹則是放大了「格物致知」的價值。

這種哲學觀點與柏拉圖的「學習即是回憶」、佛教的「眾生皆有佛性」異曲同工。也就是說無知、罪惡是人偏離了本心,從而與天理隔斷了。所以「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同樣的,王先生還認為在「明明德」的方法上,也應該「知行合一」。在第9-12篇中,主要論述了孔子削減「六經」的原因、其可行性與帶來的結果;治國平天下不可效法他者應因時而治的道理;史、論之間的共同點與同一性和聖人的寫作方法。也就是說,若過於崇尚「格物致知」,則因紛繁文字而亂視聽,孔子的刪減迫不得已。過多的論述會使人迷惑從而遠離本性。刪減則以正視聽,這同治國不效他法,因時而治的道理一樣。治國應循所知的,而非篤信他法,不篤信就是從心,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不論是治國、佈道還是修身,這些明明德的實踐都是同一的,其應採取的方法也是一樣的:親民而非新民。所以「善可為訓者,時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因為至善是同一的,而惡則有各種形式,所以削其事就是不採用「格物」的方法。聖人以賢德聞名,識明德、行善事,那麼對善的論斷則有可信之處,反之大量地撰寫惡事,似乎有悖「知行合一」。


以上的論據全全都是在解釋「知行合一」的原理。「知」在這裡意旨天性、心性,本是至善的東西;「行」則意旨至善之行。所以「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朱熹教人窮天下事理,育天下百姓,其實只是教人得一個一個「知」而做一個一個「行」。王陽明則希望,教人知行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是天性使然。也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的關係。百姓知道該好什麼而惡什麼,這不必教予他們,應該教的是知所好而行之,知所惡而罷之,行而從知的道理。並且他將這種道理推廣開來:三皇時代風調雨順、賢君當道、世道祥和的原因不是有詳備的法度或完善的教育,只是心性質樸,而賢君又從心而治因時而治,不效法他物;聖人著書何以經典的原因不是文筆卓著,只是能以小見大、將史化作論、將論寫成史、不拘泥事例而專攻事理。

「知行合一」就是曉知而正行,睹行而明知。懸隔一切私慾,從心而行,從心而知。它的基本意義就是:規律是行為的根本,也就是格物致知的階段。其後因懸隔私慾,達到誠意的階段,至此才可明天理,達到通曉的境界。所通曉的其實就是所有事物的共同規律。但是只有通曉不行,必須有誠意。若有人可以通曉一切事理,但不誠意也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而不行就是不與民親,就是私慾未被懸隔。

簡單的來說,「知行合一」就是做認為應該要做的,不違背本心的狀態,也就像佛洛依德的「超我」狀態。但是這種狀態的前提則是「格物致知」。因為王陽明所處的時代具有局限性,所謂天下事理也是建立在樸素哲學上的,則超我狀態所提供的是非判別是有局限性的。不過,對於事物內部的關係,「知行合一」的原理則是可以適用的。因為,「格物」所獲的知若不由心而行就是喪失了其本身的意義,而「行」若不知則無助於對「行」本身的認識。只有「知行合一」,才可以將知化作行,以親民;將行化作知,以明明德,從而達到至善的境界。

此文為作者對於《徐愛書》的一些感想,方讀完一遍,若有偏頗請明示。


王陽明的學說並非教科書上簡單粗暴地唯心主義四字,而是在承認客觀基礎上強調心靈的自由,削弱情感、個人好惡的影響,從而頭腦清明,意志力充足,由此形成更有效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光憑一兩句話就加以臆測,其實與先生的理論差之千里。所以很多人初聞王陽明的理論時,都很吃驚不相信,然而學習時間久了,就會覺得醍醐灌頂,以此為真理。所以先要有顆不急不躁的心,靜下來仔細讀,用心感悟,才會有所裨益。

知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理就是性。知行合一,就是統一自己的秉性與行為。我認為,這裡的知其實包含了兩個方面,即動機與方法。而王陽明更側重動機層面的知,而且在他那兒,這兩個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如何實踐?王陽明說,聖人之心如明鏡,沒有私慾蒙蔽,而正常人(正常指統計學上佔優勢)往往被私慾蒙蔽內心,像灰塵一樣一日日越積越厚。所以要「日日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

有人以為知行合一很了不起啊,就是處於無敵狀態,做什麼事情都能成功。其實哪是這樣子的呢?不符合自己本性,偏要「以桀之心地,成就堯舜事業」,怎麼能成呢?而且聖人只是遇到那事了,才有那行為,學者只需克己,除去私慾(私慾就像樹一樣,非得要纖根不留,否則你再多的努力,只是澆灌得此根。)要把心體變得明鏡一般,」只怕鏡不能明,不怕物來不能照。「所以我們其實就是要克己。其實,若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外界的看法,權勢,金錢,對這個人的影響都會小不少,心中自有一方廣闊天地,可以自給自足,可以心安。繁瑣的外界之物都變得不重要了,自然會覺得輕鬆不少。這也是一個放下的功夫。

那如何放下呢?王陽明說,這是要有個為自己的心,這個自己,是真己,如此方能克己,方能成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惟恐虧損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禮萌動,便如刀割,如針刺,忍耐不過,必須去了刀,拔了針。這才是有為己之心,力能克己。」很多人昏昏然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只是憑著一個慣性去做。昨天這樣,前天這樣,上個月這樣,去年這樣……現在當然這麼做了,天經地義。久而久之,就麻木了,甚至哪一天靈台清明,突然問自己為啥要這樣,都會覺得簡直不該問。有的人則善於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這不都不是為了真己嗎?

王陽明推崇人追求自己的本性,而不是統一。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作者)在《要塞》中提到,人追求的應該是自己的秉性,而不是幸福。我覺得這二者有相像之處,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科學的研究只能不斷逼近現實,高深的道理也只是描述了事物的一個方面,兩個真理所描述的同一件事,都有其取捨和側重,二者既不更真實,也不更不真實。

運用的話,還是看自己對天理的理解。知行合一的知就是你自己的秉性啊。王陽明說這是」啞巴吃黃連,與你說不得。「又舉了一個庭前除草的例子,不是存善去惡,而是只念念要存這一個善念即是天理。天理不是能夠說出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天理自有一個中和處,有所偏執即為私意。君子不器,執中無權,尤執一也。仔細體會一下。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知道表達清楚了沒,希望有所幫助。


謝邀,哈哈,難得小S邀我一次。

不管心學如何,都是儒學的一支,所以根本還是一致的。

知行合一,很簡單,就是身體和思想一致。身心不離,即為誠。即為禮。

誠者,信也,敬也,純也。禮曰: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誠於中,必形於外,這不就是知行合一嗎?想到啥就能做到啥,做到啥就明白啥。明白啥就說啥。就是誠,就是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要說,不真的做到,也不是真明白,那就不要講。就是誠啦。

至於對於現在日常生活里,人很難事事不偽,這個社會現實不允許。但這種扭曲會帶來很多身心壓力。很多人體會不到這點來源,但是有些人下意識總會找到疏解的辦法:

1.總得有些朋友,有個氛圍能說實話,舒緩平日不誠帶來的附贅。而不是竟是那種吹牛攀比的社會關係。心理醫生和神父那個懺悔室就是這種需求的典型。

2.信仰,相信真善美還存在,給自己的信心。就好似泥土裡透氣的眼兒。而面對泥胎神佛,有些時候不用想太多,敬畏但是可以放鬆身體和精神的環境。這也可以成為一類朋友回復身心的方式。

3.度假和自然環境。人被水泥的森林隔絕了與大自然的關係,所以多接觸大自然,給自己一個放鬆啥都不想的環境,比如說在草地上打滾(春天),也是疏解這種壓力的好辦法。

4.還有一種逼著自己專註的運動。比如你練的那個,注意力不集中在那東西上,就抬不起來了,還比較危險。所以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這就能訓練誠。不管為了什麼,只要去做就可以訓練啦。

以上這些,都是現代人對知行合一,身心一致的下意識追求。只有少數人願意把自己全部糊在泥巴里不透氣哈。所以知行合一也許離我們沒那麼遠,也不是什麼特別複雜的道理哈。

誠者,天之道。善人之寶。誠之者,人之道。不善人之所保。


知痛,知寒,知飢,然後自然會避痛,禦寒,果腹,這便是知行合一。
推開來說即是遇到任何問題,心中自然會出現解決此問題的方法,進而實行,問題順利解決。如有偏差,則反求諸己,體察自省,看自己是否因貪嗔痴擾亂了正確的方向。
凡遇到任何問題,心中最好做到無善無惡,方法自然生出,問題自然解決,此時便能體會出知行合一的極歡大樂。
然而如何做到心中無善無惡?這就要尋著道的方向去尋找,那道的方向又在哪裡呢?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簡單來講,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簡單來說,就是你想奉行什麼倫理觀念,光說、光看書是不夠的,要實際做了才算數。鼓吹守貞的就真去守貞,鼓吹愛國的就真去愛國,鼓吹自由的就真去運動,鼓吹慈善的就真去做慈善,不要做鍵盤俠。

當然,王陽明並不會真的贊成我說的這樣「多元取向」。心學之儒里除了少數狂者,所持的具體的倫理觀念也無非忠孝仁義,和程朱一派也差不多。只是程朱理學經過幾百年歷程,到了這時候已然被意識形態化,同時也就形骸化了。李賢李少保告訴我們:「本朝仕途中,能以理學為務旨者,才見薛大理(薛瑄)一人。」據他的觀察,精英官僚里根本沒有幾個人被程朱理學毒害(霧)。一般士人雖然按照官府功令,人人讀理學之書、號稱宗奉程朱,實際並不做道德踐履工夫。而朱熹的知行論雖然強調行重於知,卻認為知先於行,「格物」的實踐更是偏重於讀書。其實,題主的感悟就更像朱學。這似乎為逃避道德踐履提供了一些借口。因此陽明強調行了才是真知。這是一種更加嚴厲的道德督促。王學並不是要讓人做和程朱理學的理想對著乾的人,而是認為朱學已經無法起到引導作用了,才要起而代之。無論做何種工夫,最終結果都是要做儒家的聖人,只是走的路不一樣。

除了具體的道德踐履之外,當然王學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工夫,比如時刻去私克己,「狠斗私字一閃念」,比如靜坐。這裡面技術性的法門多多,我沒有修鍊過,不敢妄談。

陽明到了晚年,提出「致良知」,強調良知人人都有,重點在於要躬行。陽明本來就不覺得倫理踐行的事要先做那麼多準備(也就是題主說的什麼「系統化」),等到「致良知」的說法出來,如果「知」對應良知,那麼人人先天已有真知,知行也就必然有先有後,知行合一、以行論知的意義都被消解了。此時他的宣傳重點也就不在這上面了。總之儒學的「哲學理論」里大概工夫論是根本,其它概念多是為了從經典字眼裡曲折引出工夫論而服務的,也就不必太認真了。(請研究中國哲學的同學打死我。)

PS:我在網上還看見王學是提倡使用權謀、只要不違本心就好之類的說法。就貼一段宗奉王學、苦心寫書塑造王學為明代儒學正宗的黃宗羲對徐階的評價吧:

《明儒學案》卷27《南中王門學案三》:

先生之去分宜,誠有功於天下,然純以機巧用事。敬齋曰:「處事不用智計,只循天理,便是儒者氣象。」故無論先生田連阡陌,鄉論雌黃,即其立朝大節觀之,絕無儒者氣象,陷於霸術而不自知者也。諸儒徒以其主張講學,許之知道,此是回護門面之見也。

徐階雖然生前在學術江湖裡喧囂一時,死後卻被大儒黃宗羲開除儒籍,怎一個慘字了得。這種政治大佬對學術的表面功夫,當然不能拿來對整個學派說事。不然我用宗奉荊公新學的秦檜舉例,豈不是可以黑死王安石了?


首先,我必須說,樓主啊,你這個坑挖的好大呀。

在回答如何理解「知行合一」之前,
我們首先應該問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學習「心學」。

很多人相信:「心學」有助於成功。
更多人相信:至少有助於裝逼。

這些人常自詡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一塊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金子,在不斷追求卓越和思考人生的路上順便取得一些舉世矚目成功」往往是他們的內心註腳。

「心學」是多好的一塊遮羞布啊。既俗又雅,老少咸宜。
「知行合一」四個字簡直是裝逼界的最高四字真言。
通俗易通又神秘莫測。
相比較之下,雖然「阿彌陀佛」也同屬四字真言,但檔次和實用性明顯不在一個次元。

試想,
你在酒吧泡MM,
MM帶著朦朧的醉意和對你若有若無的好感隨口問了一句你對人生的感悟是什麼。
此時你外表雖然平靜如常,但內心卻早已波濤洶湧。
你知道在這個看似隨意問題的背後,
隱藏著今晚你能否和這個女文青滾床單的成功之鑰。

你知道這個答案不能太長,
如果太長,
MM就可能失去對這個話題和你的興趣,
轉投那個討厭的TONY的懷抱。
於是你大腦急速旋轉,
嘴角揚起略有略無的微笑來掩蓋此時你對裝逼界的無知。
突然,你靈光一閃,想起了裝逼界廣為流傳的一些四字真言。
比如「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好漢饒命」以及「知行合一」。

你打定了主意,
雖然看似思考的時間很長,
可距離MM向你提問也僅過了短短的三分之一秒。
你輕盪手中的酒杯,嘴角的微笑愈發明顯了。
你竭力偽裝出你的微笑是看破人生和世俗,卻不能普渡眾生的苦笑,
可你心裡的明白,你只是無法掩蓋即將與MM滾床單的那種幸福,
尤其是TONY尚未得手的情況下。

你的眼神飄忽卻不迷離,
雖然沒有直視MM,
但眼角的餘光卻一直觀察著MM此時的表情以及接下來將要作出的反應。
你似乎下定了決心,
終於要將你對人生的感悟和思想的沉澱化為語言的精華對她說出。
此時的她也被你的情緒感染,似乎周圍的世界不再存在,
唯一期待的就是你口中的那個答案。

「知行合一」。
終於,你說出了這四個字,
聲音,眼神,姿勢,無一不到位,
甚至不需要MM的回應,
在這一瞬間,你知道,你成功了。

可是,這並不是「心學」這個概念的真正意義。(雖然也是很多人嚮往的意義之一)

其實「知行合一」四個字就蘊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它就好像空氣,陽光,和水一樣,
也許你感覺不到它,
但是它,就在那裡。

要想詳細的了解「知行合一」,
我們必須首先知道「知行合一」的三大境界,即: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毫無疑問,這也是裝逼界廣為流傳的「裝逼真言」之一。
不過因為逼格過高,一直以來流傳度雖然很廣,但實用性不高。

現在讓我們把「知行合一」想像成一棟有三層高的樓,
每一個人,請注意,是 每 一 個 人——不存在例外,
每一個人都活在「知行合一」這棟大樓里,
在一樓的入口處掛著一個牌子,上面是「看山是山」四個歪歪扭扭的大字,
每一個人出生即進了一樓的門,和茫茫多的其他人一起,
「尋找二樓的入口」?
當然不是,是和茫茫多的其他人一起,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然後在生存的過程中,有一天你能意識到:
原來,還有二樓和三樓的存在。
從此,你的靈魂和其他人(未意識到)的靈魂再不一樣,
或者說,
從此,你有了靈魂。

第一層樓其實就是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就是整個宇宙。
不過,為了便於本文較為通俗易懂的進行下去,
請你把第一層樓理解為你一直以來生活的世界,或者整個地球就好。
絕大部分人類的一生都僅限於活動在這一層樓里。
你在這裡痛苦,你在這裡快樂,你在這裡追求,你在這裡失去,
你終究只是你,
和塵埃,泥土別無二致,
和風霜,雨雪別無二致,
和春華,秋實別無二致。

你當然會不解,
既然別無二致,
為什麼有人生而富足、榮耀一生,
有人卻飽經風霜,含恨而終?
為什麼有人生而健康,快樂無憂,
有人卻天生殘疾,乞討路邊?
或者讓我簡單的說:
為什麼別人有的好東西而你沒有?
而別人不曾經歷的痛苦你卻要承受?

答案很簡單:
因為天,不在乎。

雖然天不在乎,但是痛苦在我,快樂在我,
我不能不在乎。
那我該怎麼做?
答案:知行合一。
知來處去處,合來處去處,得來處去處。

接受現實,便是知來處去處。
你即是現實,便是合來處去處。
現實再無所謂,便是得來處去處。

---------------------------第一次更新--------------------------------------------------------------------

三樓里一定要裝著一些好東西,
才會吸引你到達那裡。
那麼第三層樓里的裝的是什麼呢?
是 解脫。
從身為「人」這個概念中解脫,
從身處「宇宙」這個事實中解脫,
從經歷「生死」這個大恐怖中解脫。

「解脫」這個詞很耳熟對不對?
和尚成佛,道士飛升,儒家立地成聖,
其歸處都是「解脫」。

為什麼要「解脫」?

讓我們借用自然界的一種和人類的本質很相似的動物來回答這個問題。

蠶。

蠶生而為卵,進而為蛹,再進始為蛾。

有人說,錯了錯了,應是「再進終為蛾」。

因為蛻變成蛾,蠶的一生也就走到了盡頭,從此而終。

可是,自身蛻變的成功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所在。

沒有窺見「解脫」奧秘的人,正如沒有化身成蛾的蠶一樣,生命對其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請捫心自問,你是否在過去人生中的某個年紀,某段人生中,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

你是否曾問過自己類似的問題:既然人終有一死,那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就是「人」吐的絲。

你的生活,你的追求,你的慾望,你的痛苦,都在自身的「絲」中纏繞。

每個人都在自己為自己結成的蛹里掙扎,絲越吐越多,蛹越結越厚,你越來越老。

你開始安慰自己:吐絲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意義。

你忘記了吐絲的真正目的:吐絲是為了解脫,結蛹是為了突破。

你終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為什麼要「解脫」?

破蛹而出,化繭為蝶。

你終可以無愧於天地宇宙的饋贈,風雨雷電的打磨,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人」。

「人」生從這一秒才真正開始,

你有了自己的「道」,「道」不滅,你不滅!

你有了自己的「魂」,「魂」之所向,鬼神辟易!

腳踏生死,胸懷日月,入世可為聖,出世可成神,

現在,請你告訴我,

你想不想「解脫」?

---------------------------第二次更新---------------------------------------------------------------------

第一層樓是世間百態,第三層樓是成聖成神,
那麼,第二層樓里是什麼呢?

一個人,想要成聖成神,並不是什麼多神秘的事情。
歷史已經給我們中國人指明了三條道路,你可以任選其一:
其一是佛,其一是道,其一是儒。

然而,不神秘並不代表不困難。
比如,如何當上美國總統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可是,卻很困難。

佛,道,儒也是這樣。
這三條路千百年來就擺在人們的眼前,
可真正走完這條路的,又有幾人。

(簡單說句題外話,算是解惑。
有人問,難道成聖成神只有這三條路嗎?
當然不是。
可這三條,卻是最簡單的路。)

那麼,一個人應該怎樣選擇這三條路中最合適自己的那條走下去呢?
很簡單,
適合你的,就是最合適的。

三條路的過程,都是修行,只是修行的方式不一樣。
佛家講悟,道家講修,儒家講格物。
這其實是一個人看待世界的三種方式。

世界是海,你是一滴水。
選佛家,水與海融合,水即是海;
選道家,海與水融合,海即是水;
選儒家,水與海渾然一體,水卻還是水,海仍還是海。

所以,方式不同,適合本心即可。
---------------------------------------第三次更新-------------------------------------------------------------------

那麼,第二層樓里是什麼呢?

是 修行。


佛家有佛家的修行,道家有道家的修行,

而儒家的修行,自然就是這四個字:「知行合一」。


--------------------------------------第四次更新2015.6.1--------------------------------------------------------


佛,道,儒三宗各自在二樓的修行其實很有意思:

「佛」即是「無我」。

所以佛家弟子想成佛——即上到第三層樓去,

首先得把自己修行沒了。

「我」去哪裡了?

同學,莫急。

你看那漫天大佛,都可以歸納成兩個字:智慧。

所以,待你修行成功,

你即是佛,佛即是你,

你的智慧融入了佛的智慧中,

你雖已成佛,卻是「智慧」的另一種代言,

你不再是你,你是「智慧」的一環,你是「智慧」的分支。

納尼!那我豈不是會失去自我!

同學,莫急。

上面我們已經講了,「佛」是「智慧」的代言。

所以,不聰明的人根本沒有成佛的希望。

也就是說,你,根本沒有希望。


你常會聽見二樓的佛教徒們口誦與「知行合一」齊名的另一四字真言「阿彌陀佛」,

其含義翻譯過來就是「賜我智慧」。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修佛者一般在表達觀點時,才會說「阿彌陀佛」。這是因為此時他發表的觀點不代表他本人,而代表他所代表的佛智慧。比如「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翻譯過來就是「賜我智慧吧!佛祖!我代表佛祖,宣布你說的/做的是對的/好的」;又比如「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翻譯過來就是「賜我智慧吧!佛祖!我代表佛祖,宣布你說的/做的是錯的/壞的」。此刻請自行腦補希瑞同學召喚力量的畫面,效果更佳。)

有的同學會問「阿彌陀佛」和「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不同嗎?

「南無」就是「請」的意思。

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請賜我智慧」。

至於你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則完全取決於你和佛祖的關係。

跟佛祖不熟還敢沒禮貌?

你開心就好啦。

------------------------------------------第五次更新2015.6.15---------------------------------------------------


上面我們講到「佛」即是「無我」。

那麼「道」是什麼呢?

「道」即是「唯我」。

所以道家弟子想渡劫成仙,

不是看你聰不聰明,智不智慧,

而主要是看你:夠不夠狠。


近年來,網路上的修仙小說越來越多。

拋開此類文學作品的內容、文筆、構思、人物不談,

其立意大多數還是基本符合道教的一個「狠」字的:

男主搶功法,搶靈石,搶後宮,搶法寶,

搶的東西雖然很多,但歸根結底,是在「搶時間」。


之所以要「搶時間」,是因為道家的初始設定與佛家有所不同。

(誰讓你不如人家聰明呢。)

佛道兩家的立派宗師為了爭奪人族信徒,打出了各種為人族量身定製的宣傳口號。

佛祖說:聽我話的,上西方極樂世界;不聽話的,下十八層地獄。

這種利用「死」之神秘感建造的海市辰樓,成功吸引了大批信徒。

佛祖對道祖微微一笑,「道友,你待如何?」

道祖白了佛祖一眼,對人族說:聽我話的,亘古不死,千古不滅!

頓時人族山呼海嘯,求拜道教。

既然能不死,還入那死後才能得好處的教做個甚。

道祖哪裡都好,就是性格有些高冷。

他見道教勢大,佛教不能及,便留下些修鍊功法,直向那三十三天上修鍊去了。

佛祖見勢頭不妙,也知道身前身後利,終究比不得眼前的好處讓人心動。但初始設定已經運行完畢,總不好全盤推倒重來。

可佛祖畢竟是佛祖,只見他眉頭微蹙,計上心來。


----------------------------------------第六次更新2015.8.5------------------------------------------------------


佛祖對著人族大喊:老鄉們,別走啊!老鄉們,我是自己人!老鄉們。。。再跑我就開槍了啊!
看著停下腳步的人群,佛祖滿意地點點頭,開始了第二次宣傳:
老鄉們,剛才俺忘了講!俺們佛教是有後門的!
介個後門叫做「頓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懂不懂?
只要你們別跑,俺就把槍放下,給你表演個立地成佛看看好不好!大家歡迎!不歡迎的槍斃!

確實,道家功法的最大缺陷在於不能跳級。
用鍊氣、築基、結丹、元嬰、化神這五個境界舉例來說,這其中的每個境界都是不可逾越的。
練氣期的你明明知道結丹之後可以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可你也得先有命活到那時候才行。
而實際上,這其中的每個階段都會淘汰99%以上的競爭者,過高的淘汰率只導致了一種結果:
唯我獨尊。
所以道家弟子想渡劫成仙,不狠是不行的。
但對「狠」之一字的態度上,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個修道之人的心性和根骨。
狠,心中無恨,斬斷無痕,所思無垠,所求無根。
恨什麼?斬什麼?思什麼?求什麼?
你想明白了嗎。

------------------------------------------第六次更新2015.11.12--------------------------------------------------

「子不語:怪,力,亂,神。」
儒家對修行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可態度歸態度,

社會上的有志青年這麼多,

怪力亂神您都不讓語,

您老有什麼長生久視的好方法,倒是拿出來分享分享唄。


「儒」,人之所需。

看懂了嗎?

不懂沒關係,我可以告訴你:

作為人,你需要的一切,儒家都能給你。

怎麼樣,霸氣不,這話說的有沒有點哥爾.D.羅傑的意思?

等會等會,先別急著拜大哥。

我先問問你,你真的明白,「作為人」,你需要的是什麼嗎?

好像懂,又好像不懂,是吧?

金錢?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是吧。

名譽?似乎是,也似乎不是,是吧。

地位?似乎是,還似乎不是,是吧。


你的人生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嗎?!

作為人,

仰無愧於天!

俯不怍於地!

行無愧於人!

止無愧於心!

這才是你應該需要的東西!

(未完待續)


我最近這麼有心得,也沒見人來邀請我,那麼我來主動答一發哈。

首先,我們講一講,陽明學為什麼是最牛逼的學問?它不光在智力上很燒腦(許多哲學都有的特點),狠就狠在它可以用在實操上,經商打仗、剿匪泡長腿妹子,沒有擺不平的事兒,它是我聽說過的學問里實戰能力最強的學問(多數哲學不具備的特點)。這就讓它成了古今中外非常奇葩的一種存在。

老祖宗發明了這麼厲害的東東,為什麼沒有將華夏兒女武裝起來稱霸全球呢?兩個原因:1是能靜心學明白了的人極少,並且「學」明白了只是入門,後面不可再學,只能靠悟,因此它不具備麥當勞一樣標準化生產與填鴨式教育的可複製普及能力;2是我們最近幾十年來講究「馬克思唯物主義世界觀」,主流教育系統最看不得王陽明這種動不動「心即是理」,心是這個,心是那個,心那麼厲害你咋不上天呢,唯心主義!一巴掌就拍死了。

所以,在中國上學長大的孩子們,極少有接觸到陽明學的機會。就算有時候小孩們好奇,主動去問,哲學老師的回答也是相當誤人子弟的,因為通常他自己都沒研究懂。

比如,陽明先生學問里最高度概括性的一句話一定是「知行合一」。我以前就聽一些有頭有臉的學問大咖在電視上長篇大論,這麼解釋它:這個知行合一哈,很好理解,那就是你知道的與你做的要一致,比如,你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那麼你在行動上就要早睡早起,克服12點了還想玩手機刷朋友圈的慾望,這樣慾望都能剋制了你就成為聖人了,就知行合一了。

陽明先生要是在下面有電視看,他棺材板子都要壓不住的。我們想想,陽明先生一代聖賢,他的學問如果真的就這麼沒有創意,他當年一個人平定一國武裝叛亂,難道真的全靠人品嗎?Too
naive!

他的這門學問,修鍊到入了化境之後,一人可當百萬雄師,雖然沒有誇張到使死者復生,但只要活著的、思維沒有癲狂的人類,都招架不住。《葵花寶典》入了化境可以隨心所欲傷人肉身;陽明學入了化境可以千里之外奪人心智。

我的理解,它是八個字:「知行合一,洞悉本性」。

以下我們分成兩部分來講。

知行合一

這,不是一個祈使句。不是叫你「知」與「行」要一致,而是告訴你一個前提:有人類的這個地球,「知」與「行」是一致的,是必然關聯發生的。《傳習錄》中陽明先生說的「必已自痛,才知痛」,「必已自飢,才知飢」,就是想解釋這個:你「知道痛」(知)時,必然「感覺到痛」(行)了。這個還有點兒繞不過來,我舉個更簡單明了的例子:你在操場上看到一位長得很漂亮的陌生女同學(知),你必然會走過去要跟她多聊兩句,你要牽她的手,你要親近她(行)。這個邏輯是人心,是理,所以是絕對正確的,一定會必然關聯著發生。但事實上,多數情況下,你並沒有走近去搭訕,去牽她的手,去親她的臉頰(俗稱耍流氓),這並不說明知行不合一,而是陽明先生說的「私慾之蔽」從中作梗,將原本要發生的行為遏止了,或化解成了另一個具有欺騙性的行為。

好了,我們重新演練一遍。你在操場上看到一位長得很漂亮的陌生女同學(知),你的內心是極想過去搭訕、去牽她手、親她臉頰的(行),但你死要面子、怕她掄起一巴掌拍你臉上、又怕把她嚇跑了、還怕成功率低(私慾),於是,你壓制住將要走過去的衝動,故意在旁邊打籃球打得塵土飛揚、風生水起,還假裝根本沒有注意到她的樣子,以此來引起她的注意(修改過後具有欺騙性的『行』)。但,如果你仔細去分析一下,安靜下來,你從你自己的軀殼裡跳出來,以第三者的眼光來旁觀你自己的表演,你還是會發現:你,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所以,你的知行,還是合一的。

你也許會說,那麼我也不在旁邊打籃球,我裝作什麼也沒發生過,該怎麼路過,就怎麼路過。但請注意,你自己都說了你是「裝作」什麼也沒發生過,所以在你不動聲色路過時,我們將畫面暫停,你從你自己的軀殼裡跳出來,從旁邊看著你自己「不動聲色」的表演,你還是發現:你,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所以,你還是逃不掉,你的知行,還是合一的。

只要有人,有心的地方,莫不如此。

為了將這一真理牢牢地讓你同意,我們看一個最簡化的版本:你只有1歲,剛好能走路,你看到操場上一個2歲的陌生小姐姐好漂亮(知),你顫巍巍地走過去,牽起小姐姐的手,實實地在她臉上親了一嘴(行)。沒有任何害羞、思量、策略(私慾)能阻擋你。你的知行是完美合一的。

所以,陽明先生說:「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忠、孝,或一切表現人們品質的行為,都只是在事君、事父這些具體的操作時,產生的必然行為,它們的本質與根源,都發自同一心。

因此,心即是理。

好了,我們終於算是講明白了「知行合一」。一般的哲學理論,到這兒就算功德圓滿,因為多數哲學門派都是為了把道理說清楚,讓人活明白了。

但,王陽明不。他到這裡,萬里長徵才剛開始都還沒離開貴州,後面還有四度赤水、雪山草地、馬踏懸崖,最美妙的,還有延安會師。

陽明先生覺得,知行合一的確是正理兒,但它有什麼卵用呢?

回答是,它不僅僅有用,而且是解決世間所有問題的答案。也就是這一年,陽明先生悟道了,這一年他大概35歲,在貴州一個叫龍場的小鎮子上當郵電所長。

他發現,有了「知行合一」這個工具,人類可以開始嘗試「洞悉本性」。

洞悉本性

「洞悉本性」,才是理解知行合一的目的。

洞悉本性的最直觀應用,在賭博與戰爭。

007電影有一部叫《皇家賭場》,裡面的得克薩斯撲克賭局就是可以完美施展的舞台。邦德與Le Chiffre拉著一幫哥們兒賭得天昏地暗。邦德通過觀察、總結Le Chiffre的過往事迹、現在言行、肢體表情等微小信號、一次次地當場試探並付出了誤判的代價,但最終對對手做出了精準的判斷,洞悉了對方在賭桌上的本性,令對方輸得一無所有。如果故事還要繼續的話,Le Chiffre只會永無止境地輸下去,因為邦德已經將其所有因「私慾之敝」包裹起來的武裝都剝除,見到了本性,從此他的每一步動作都變得可以預測。這種程度,在英文里有個短語叫做「to read somebody like a book」,如果甲已經洞悉了乙的本性,即可以對乙的未來決定做出預判,甲可以像「讀書一樣」讀了乙。邦德是沒學習過中文,不然,他就會知道自己所使用的,正是陽明先生的心學。

但邦德的這個速度,幾乎是理論上才存在的,世上同一個時代,只有極少數極有天賦的人類,才可以將這門技藝掌握到如此境界。這也是為什麼「神」級別的賭徒與名將在任何時代都鳳毛麟角,很稀少,但不是沒有。

洞悉本性包含兩個內容:自知,知人。

中國有兩個詞:自知之明,知人之明。其實是非常難辦到的。

如果你是42碼的腳,那麼你就知道最好是要買42碼的鞋,穿著最合適。如果鞋是40或者44碼,基本很難穿上;如果是41或者43碼,勉強一下也能穿上,然而畢竟會一直有矛盾。娶老婆嫁人的道理也都類似。

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知道你的腳是幾碼?你回答說可以拿尺子量一下,當然,如果我們說的不是腳,而是人心呢?你如何知道你的本性是什麼樣?尺子量不了了。

陽明先生的答案是:知行合一。

知與行本是一體,兩者是必然發生的,你可以通過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冷靜觀察你自己的言行與不同環境下對事物的反應,慢慢總結提煉,洞悉自己的本性,從而量出來了腳的碼數。在神智不癲狂的前提下,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語言、每一個極小的決定,都有它的必然性,皆發自於心。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認為,說得越多,弱點越多,其實做得越多,也弱點越多,都會成為自己或他人洞悉你本性的素材。你也許會說,你可以時不時故意做出與「知」完全相反的「行」來迷惑敵人,但這個「故意」本身就是敵人洞悉你本性的素材。所以,你看看李昌鎬、李世石這一堆少年老成的小哥,出現在眾人面前永遠是坐著堅若磐石、無欲無求、喜怒不形於色,讓人根本無處置喙,因為對弈是賭博+戰爭,最是害怕被人洞悉了本性。如果把你對面的對手換成機器,你就沒有辦法洞悉本性,因為對方根本沒有「心」,慾念發自何處,無可判斷,你就輸了。

知行真的是合一的,逃無可逃。

====回答完畢分割線====

最後,我們來強調一下,依據我淺薄的理解,陽明學絕對不是唯心主義。我們舉個例子:

《傳習錄》里說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先生與小夥伴游南鎮,小夥伴最喜歡打臉,就問先生:你平時不老愛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嗎?那麼這深山裡的花樹,雖然我的心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孤零零地照樣自開自落啊。

先生說,你沒看到這花時,花與你的心都是平靜的,但你來看到了這花,則花的音容笑貌都在你的心中明白起來。所以,她是你的花,是一朵特別的花,從此不再孤零零自開自落,她在你的心中是有特殊地位的,與山中其它平靜地自開自落的花都是不同的。

不管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關鍵在一個「唯」字。唯心主義,心外無物;唯物主義,物外無心,將心本身看作物的一種。而陽明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是承認「物」的存在的,即使脫離了心,也還是存在,只不過物的顏色是黑白的,像冰封起來了的公主,須得要等王子深情一吻,她才恢復顏色蘇醒過來,變得真切可人。而這深情一吻,就是「心」。


-


陽明心學之知行合一也,知即行,行即知


若「見一竹,而後知是竹」。見竹,行也。知是竹,知也。見在前,故行在前,知是竹在後,是知在後。


又若「欲往見竹」,欲往見是知有竹,知也。往見,行也。是知在前,行在後。


是以人生自初至終,知行前後互換不止。故知行一體,不可分開,此謂「知行合一」,故知行合一常簡稱爲「」。


補充:若曾見過一竹,而知是竹,再見之時,不知何物,忘之爲竹,不算做「」。譬若生而知善,知而不行,亦不算做「」。


是故知者必行,行者必知,亦謂之「知行合一」。


-


....樓上各位越扯越遠.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和至良知是心學的兩個基本概念.為什麼都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呢???
知行合一需要和至良知和在一起說.說得粗俗一點就是你的行為需要符合你的良知.實際中的運用就是未達目的不擇手段.良知不是善良而是目的.具體參考王陽明生平事迹....


知必能行 知必應行

簡單回答始終覺得於心不安 遂補充內容如下 手機黨不懂格式那些會變成怎樣

~~~~~~~~~~~~~~~~~~~~~分割線是這樣使用嗎~~~~~~~~~~~~~~~~~~~~~

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言,哲學具有普遍性,無論西方 印度還是中國哲學都會探討普遍性的命題,比如本原 存在 真理等。
但哲學的特殊性就在於:各自從自身文化系統的「通孔」來表現真理,且真理必然須要通過這限制來表現

如果對以上說法有了認同,那麼首先得承認陽明心學毫無疑問是中國哲學,再細分是儒家哲學
不可輕易用馬哲或者政治課本上的理論體系,甚至是佛禪老莊理解或武斷分析之
(因為看到一些評論 以上)

本人學術不甚精微 嘗試解答一下樓主問題 如有疏漏 還望指證!

知行合一是繼陽明龍場悟道提出首個哲學命題「心即理」後的次年提出的
主要目的是補偏救弊,對治朱子心理二分,從而引發的時人借口先知後行實則只知不行

知,由孟子良知良能而來,即是良知天理,能作出倫理層面善惡是非判斷的存在,是吾人一道德主宰。

行,學界也有很多說法,今我取一種自己比較認同的,即是行分兩種:
其一是意念之行,旨在克倒惡念。觀陽明思想近於佛老者就在此處(但是他絕壁還是個儒家啊啊啊)。陽明重意念發動處,強調動機,故惡念產生及時克倒再復善念這種意念上的活動就是一種行。
那麼,意念上產生善念是不是就是行了呢?答案是否,如果這樣就會陷入只想不做。所以陽明對待善惡的雙重標準,也就是行的第二種:事上磨練,道德主體不但要有道德自覺更要有道德踐行。將良知天理推闊至事事物物,無論是行孝悌奉養,還是交友治民都以良知賦予的準則行事。

那麼合一是什麼,其實個人認為合一容易讓人理解為合二為一,而使人不能了解其意旨。
從起體源上說:良知知善知惡,這一道德明覺的主體是我,道德踐行時為善去惡,此時道德主體還是我,本是一源何來有二。此其一。
從修養工夫說:陽明提知行合一,是教人無時不刻誠意克已,心上用功,讓此心保持明瑩無滯,鑒空衡平的狀態。
以上正體現了宋明理學本體—修養論的脈絡。

而不能即知即行在陽明看來正如高票回答說的,只是未知(良知),而這種未知是因為心為私慾所弊,未能體得真知至善

~~~~~~~~~~~~~~~~~~~~~~~~~~~~~~~~~~

這個題目其實都可以寫一篇論文了,當然題主可能並不是想搞學術,而我呢也只是憑興趣作答一下,終於可以安心去看書啦

原來在知乎認真回答是件這麼開心的事


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


知道和知道是兩回事,很多人面對所謂道理,總是一副哎我知道了知道了,在行動上總是矮子,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知道,這也就是為森么那麼多的人對「知道這麼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那麼深的共鳴。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同樣一句話,上士聽了,受用,而且實踐,之所以如果,就好像成長中的小樹需要營養,有營養就會成長很快。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是中士,有些話聽了很多年,覺得有道理,卻未曾真心體會。

而下士,我們身邊有很多,這種人會把所有的文章稱為毒雞湯,因噎廢食。

就拿一句簡單的話「當你足夠努力,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這句話,在三種人眼裡,感覺不同。

上士聽過,也經歷過這種感覺,就是當你足夠努力,做的越多,嘗試越多,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機會,遇事積極解決而不是消極對待,很多困難迎刃而解,就會有「全世界給你讓路」這種感覺。

中士聽聞,覺得有道理,卻未曾實際體會。

下士就只會說這是烏雞湯騙人的我才不信這些垃圾成功學我不信我不聽我不聽。

知行合一所說,無非就是上士所為。

知道,且能做到,是為知道。

所以這個答案註定沒有多少贊。


最近在我只有七個人關注的個人公眾號里寫了一篇文章,把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做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我認為所謂「知行合一」是陽明告訴人們如何破除外界的干擾,直達內心,以獲得真正的自由的方法。

核心觀點就是:了解觀念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認識觀念的產生,繼而破除觀念的禁錮。

這裡說的觀念,是人們的成見,或未經思考而篤信不疑的觀點。

觀念——觀念如何根深蒂固在人的腦海,壞的觀念又該如何破除

「裹足不前」形容一個人停滯的狀態,這個狀態,在過去卻普遍的存在於一個群體中,這就是纏足。不知從何時起,漢人開始流行起女子纏足來,清政府下令禁止亦沒有成效,反而在滿清貴族上層也被這一陋習入侵。沒有任何法律、規章制度、宗教文化要求人們這麼做,也沒有強權在如此廣大的人群中脅迫,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出生不久就要開始忍受這個「酷刑」?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要在女兒才出生不久就要把這個「酷刑」施加於她?只是從前人就這樣做,我周圍的人也這樣做,我不這樣做就會被看做異類不被接受。

現在想想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然而在那個時候,無論男人女人都在忍受痛苦又不敢提出非議,如果沒有改變還將永遠這麼進行下去。

誰在統治這個魔咒?——觀念

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那樣存於人們的腦海,主導者人們的行為,人們卻沒有任何辦法。

轉念一想,現在我們是否也在被另外的觀念這樣統治著?不覺毛骨悚然。

但改變卻來得這麼容易,辛亥革命一來,人權的觀念深入人心,從前的觀念就被輕鬆打敗,這個陋習也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掃進了垃圾堆。

還有哪些改變正在發生?

執——我們的第一觀念來自哪裡?

當我們觀察一個杯子,其實呈現在我們腦海里的並不僅僅是一個有色彩、形狀的物體,還有人腦(意識)加之其上(色)的空間感、質地感、質量感,我們會不假思索地認為那個杯子我們能夠用手拿起,能感覺出它的質量。但現實中,我們還會見到許多隻擁有「色」的事物,如腦海里的夢幻、水中的倒影、鏡子中的反射、3D的投影等,這些沒有實體的東西我們卻自然認為它們有自然的屬性,但是我們摸不到它,拿不起它。

佛家觀察後就開始反思人的思維,到底是什麼加諸人的意識,使人在看到「色」後產生了上述的屬性,在《金剛經》里就提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在思考我們的這一思維過程,承認世間是有幻象存在的,同時也承認,人的意識中有加諸「色」上的偏見、成見。

所以佛家提倡「空」,在《心經》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在說明,當人們把那種一瞬間加諸「色」上的執念都去除,在沒有了偏見之後,所留下來的就是「不執」的「空」,這個「空」才真正是不異於「色」最初屬性。

知行合一——不做觀念的機器

你看一個事物,從中看出了更多的東西,但你卻在你看的事物上找不到。

你看到講台,但那裡只有老師、粉筆、桌子、黑板……並沒有一個可以讓你指出來說:「這是講台」的東西。

什麼是孝?你家裡只有你的兄弟姐妹和你的家長,如果們都不在那裡孝就不存在了么?

什麼是誠?有沒有一個東西可以讓我們指著它說:這是誠。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們說:誠在這裡?

……

如果你思考到這裡,你會發現,在平時你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視而不見的事物其實並不真正存在。它可能是一個概念,可能是一系列事物的組合,也可能只是一個相對運動的解釋。而之所以我們認為我們能夠看到它和理解它,是因為我們的觀念加諸其上產生了作用。如果在平行宇宙中我們對事物施以與此宙不同的觀念,那麼我們看到的和理解的也將完全不同。

就如同「孝」的觀念,當我們仔細去觀察「孝」的存在時,就會發現,有的地方這樣做為孝,有的地方那樣做為孝,行為截然不同。

那麼,我們如何打破既有的觀念,認識其背後真實存在呢?或者說,如何讓我們不被錯誤的觀念所誤導,從而使我們產生錯誤的行動呢?

這些疑問,陽明為我們作了解答。陽明告訴我們:格事,格所表現的事,它由物構成,但又不是物,它是運動的觀念。

講台之所以被稱為講台,是因為老師在那裡對學生傳播知識。

孝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子女和父母的互動。

這背後的「理」,是表現出來的「講台」、「孝」的觀念和行動背後所有本質性的、規律性的東西。

那麼,如何找到這個「理」?

陽明說:良知,是良知發現理,你發現良知就發現了理。

但為什麼沒發現良知也知道理?

陽明說:別人告訴了你,或你曾經經歷過,卻不曾留意,觀念和經驗成為你的良知,於是理就獲得於你的觀念和經驗中。

而且經驗,能充實你理的狀態,因為蘋果你吃過才更能體會到甜。

有人可能會問了:行動的背後是觀念,觀念的背後是理,發現理用良知,而良知卻又來自於觀念或經驗,豈不是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永遠不能發現真相?

陽明笑了:這就是「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可分割。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必為一,若有任何分開便不是知行合一。

所謂境界論,是行的知:你對事物的了解,必然要經驗去充實。僅有對「孝」的認知而無行動,則僅為記憶的知識而已,當你的經驗越豐富,良知就會越接近」理「。

所謂功夫論,是知的行:知是念頭,「一念發動處便是行」。假如你有一個偷竊的念頭,這個念頭來自於不假思索的觀念,比如「人不為我,天誅地滅」之類的。而你能立刻發現是觀念在作祟,於是去探究「人不為我,天誅地滅」的背後的」理「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念頭又被你克服,這個了解偷竊的念頭(判斷)並克服,消滅念頭在其付諸實施之前的過程便是行。這才是「存天理,滅人慾」的正解。

而良知發現的「理」,具有普遍性,是一種理念,是絕對的,而非表現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行為。

由此,當發現行為不符合理時,就可以改變它,乃至變化風俗、文化。行為是有時效性的,在過去符合「理」的行為在現在很有可能就是背離理的。行為甚至是有範圍的,在一人、一處有效的,在他人、他處就未必有效。陽明推行「因性施教」的根據就在這個地方,和孔子的「因材施教」如出一轍,絕不會有條條框框來定義「理」而羈絆人改變、進步的行為。

改變中的人們往往會陷入困境,人之所以有困境,是因為頭腦中有觀念在鬥爭,從前的觀念和現在的觀念發生了猛烈的衝撞。

即使觀念不存在也會有困境,因為觀念還在別人心中根深蒂固。

我們要相信,任何時候,一個變化的事物都得不出善惡與否的評價,還需要時間來檢驗,還需要互相包容,還要敢於試錯,要從整體、協調和互相的關係中進行總結。

最後,以Pink Floyd的經典專輯《The Wall》中的一句話作為總結:

Tear Down The Wall.


鄙人所在的行業,恰巧是把知行合一掛在嘴邊人數最多的之一,因此對此有一些想法。看了很多答主答案,受益匪淺,感謝。雖無人邀,插答一則,拋磚引玉。先說觀點:

知行不合一是種誤會,知行合一隻是一種常態。
心意不一是多數所謂知行不一問題的根源。
身心意合一可以體驗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知行合一是這些年一直頗為熱絡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伴隨著成功學和心靈雞湯的興起、衰落,以及後來「知道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人生」的調侃。

這從側面看出大眾這些年的行為趨勢。大家一起打雞血,要成功,到大家後來接受成功並不是打雞血就行的,而是需要這樣那樣的機緣、因素,再到後來再次將目光迴向自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態度已經是一種莫大的認知進步,但革自己的命一向是艱難的。非常不幸的是,知行合一多數情況下,淪為了這種逃避自我革命的避重就輕的借口。


通常我們所有的能力,特別是努力習得或是總結的能力,凝結著大量的過去以及自我認知。否定自己的能力,通常會威脅我們的小我的存在,使小我否定或逃避事實,甚至激烈反抗。這個過程看起來是憤怒、沮喪等痛苦的集合。


相比能力不足,智商底下,自己沒用這些強烈刺激、否定自我的概念,知道而只是做不到的所謂執行力問題,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假裝自己能力、認知等並沒問題,然後告訴自己只要知行合一我就牛X了,是知行合一在成功學和心靈雞湯後成為流行概念的一個重要原因。


知行合一在一方面是逃避否定自我的借口,另一方面多數人對知行合一隻是望文生義,並不了解也不在乎其真正的內涵,特別是「知」的層面。


讓我們來看幾個問題:


1生活中有各種的高富帥白美,你卻未必愛他們,父母介紹的各種條件很好的相親對象,你卻不與他們結婚,你是否是知行不一的?


2如果你並不喜歡這個高富帥白美,條件很好的對象,但因為他條件好,你跟這個人結婚了,你是知行合一的嗎?


你不和一個你不愛的人結婚,很顯然你是知行合一的。你和一個條件很好的人結婚,顯然是知行合一的。那問題來了,你和一個你不愛但是條件非常好的人結婚,到底是不是知行合一的?


很明顯你是知道你不愛一個人的,你也知道和這個條件好的人結婚,邏輯上非常划算。兩個都是知,你的行和哪個知合一呢?和其中的一個合一意味著另一個不合一。同時也意味著,你的任何一個選擇遇到一點不順,你就會非常馬後炮的假裝自己本來是非常明智的,說自己早就知道,就是知行不合一。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看的出來,並不是知和行之間有矛盾,而是兩種知之間有某種矛盾。而造成這種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對兩個概念有混淆,這兩個概念我們常常用在一起,就是心意。


心是心,意是意。


心和意是完全的兩回事。上面的例子,前者是心,愛不愛一個人,你心知肚明。後者和不和一個人結婚,劃不划算,你的理性和知識會讓你知道,這就是意,你是意知。


心就是本能的、天然的、直覺的、冰山下面那大部分的潛意識。意看字形,你就明白了,浮在本心上的音,你每天聽到自己腦中羅里吧嗦的各種算計與對白,就是意。意是人為的,意識的,被灌輸的或習得的知識。我們再加個身的概念,身體力行的身。就是下面這樣一個示意圖:


所以萬事如意不是最好的祝福,因為你可能並不順心。稱心如意才是,最好的人是合你心意的人。


實際上並不存在知行不合一這回事,知和行並不存在矛盾,矛盾的是心和意,你「心的知」和你「意的知」並不是一種知,甚至常常是矛盾的。至於你的行,要不是和你心的知合一(身心知行合一),要不是和你意的知合一(身意知行合一),總之你是「知行合一」的。


心和意的不同,本質上是本能與理智,潛意識與意識,直覺與知識的不同。但是這些並沒有簡單對錯或優劣。有些事情,我們應該跟著心走,或者至少重點考慮你的心,比如選擇愛人,你的職業,你的愛好。有些事情我們應該相信理智。比如投資,比如長遠的計劃。


我們的心是我們千萬年經驗直覺的沉積,他看問題的角度往往是本能,天真,本質的,但他可能並不了解當今這個時代或者具體的現狀,所以某些方面和角度,他非常可能是錯的。


比如我們想要學習走鋼絲。通常我們的心對高是恐懼的,他並不知道也不在乎你想幹嘛,它只知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有無數的先祖是摔死的,高意味著死亡和受傷。雖然你的意,你的理智告訴你有保護裝置,絕不會摔死,但是你就是不敢邁出那一步。你的心無數次的保護你,但這一次就學走鋼絲這一目的而言,它是錯的,你是身心合一但與意矛盾的。看起來你是所謂知行不一的。


所以想要讓你的這個走鋼絲的目的達成,重點不是不斷的告訴自己沒事,怪自己知行不一,而是讓你的心明白這確實是安全的。這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被迫接受事實。另一種是逐步脫敏。


第一種速度快,比如蹦極。方法就是系好安全裝置,硬推下去,用既成事實讓心重新發現,確實沒事。第二種,就是讓心逐步適應明白,並切實的形成相應的技能,比如從5厘米的高度開始練習走鋼絲,逐步小幅提高,並最終練成高空走鋼絲,形成非常穩定的心裡和技能還有意識,甚至不用保護設施,把走鋼絲變成一門身心意合一的藝術,沒有一點知行是否合一的糾結。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所謂知行不一,其實是心意分離時,我們應該靜下來看看這組矛盾到底應該讓心改變,還是應該說服意(理智)。


通常情況下,如果心是對的,說服意相對容易,因為心通常是短期較為愉快,符合人類本能和直覺的,是我們天然的行為方式。如果你對比後覺得心的知更重要或更正確,跟心走就是了。餓了吃,困了睡,喜歡追,怕就退,痛苦就停。


而如果意是對的,要改變心相對困難,你必須用心聽得懂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比如讓心「看到」結果,讓心知。比如上面走鋼絲的例子。從追女孩到做事業,從盈利持有到及時止損,無不如此,先通過小的多次累進的結果,讓心逐步明白你理智上早已證明是對的事情。


再回到之前那個結婚的例子。心意的統一,需要體悟或是一定的經歷與練習。也許你再經歷了很多之後,你會明白那些外在的條件,比起真正的愛的感覺根本一文不值。你也可能認為,愛只是一段時間的感覺,還是那些條件才是實實在在的。但無論如何,你心和意可以變得統一,得到身心意合一的全然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陳述一個事實,即知和行是合一的,並不需要你去做什麼。知行合一併不是祈使句,不是你要去知行合一。正是這種對知行合一的錯誤執著,和對「知」和「行」並不存在的二元對立的誤會,使得我們用錯了力,產生了虛妄的焦慮。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真正問題是心和意的知的不同,以及對兩種知的權衡與統合。


而當我們磨合到我們意識到的、沒意識到的一切,都達到了各種身心意合一,也就達到了傳說中的從心所欲而不越距的至臻境界。


大部分內容來自我公眾號:「求索交易」中文章《知行合一 | 錯誤的執念和並不存在的二元對立》。歡迎關注,看更多文章,批評交流。(無恥了,海涵~~)


對不起,答問題的角度可能有問題,光想著別讓別人 走自己原來望文生義陷入困境的老路了。忽略了這裡反而是非常多的人是系統學習過先生的學說的。我知道我說的知並不是先生說的光明良知。即使看過了部分傳習錄和先生的傳記,說實話,所謂致良知在我看來,也只是佛道兩家明心見性 道心披上儒家外衣的權宜方便說法,甚至境界上還差些層次,可能是我比較淺薄吧,我還是想明白上面這些,特別是心意之別,才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軌跡。如果以後有時間再改一下,暫時先這樣吧。如果覺得我寫的一無是處,可教可罵,我願意受著


注: 關於知行合一,我覺得這幾篇文章摘選戳中了精髓。文章很長,剛看時你也許或必須會覺得文不對題,但沒關係,只要你堅持看完,我相信,如果你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也不一定會點贊的。

只要有冥想者就沒有冥想
2014-08-15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
發問者:今天早上我想探討一下冥想更為深層的含義,或者說更深刻的意義。我練習過很多形式的冥想,包括一點點禪坐。有很多學校教覺察,但是它們看起來都相當膚淺,所以我們能不能把那些都放在一邊,更為深入地探討一下這點?

克:我們必須把權威的整個含義都放在一旁,因為在冥想中,任何形式的權威,無論是一個人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權威,都會變成一種障礙,妨礙了自由——妨礙新鮮和嶄新的東西出現。所以權威、遵從和仿效必須被徹底擱置一旁。否則你就只是在模仿、遵從別人所說的,而那會讓頭腦變得非常遲鈍和愚蠢。那裡沒有自由。你過去的經驗或許能夠引導、指出或者建立一種新途徑,所以即使是這些東西也必須放下。只有此時你才能深入到被稱為冥想的這件非常深刻和極其重要的事情當中去。冥想是能量的核心。

發問者:多年來,我一直努力確保自己不成為別人的權威或者某種模式的奴隸。當然這其中會有一種自欺的危險,但是當我們探討下去時,我可能就會有所發現。然而當你說冥想是能量的核心時,其中的能量和冥想這些詞是什麼意思呢?

克:思想的每個運動,每個活動都需要能量。無論你做什麼或者想什麼,都需要能量,而這種能量可能會因為衝突,因為各種形式的不必要的思想、感情追求和感情用事的行為,而消耗。能量浪費在來自二元性、「我」和「非我」的衝突中,浪費在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思想者和思想之間的分裂中。只有這種浪費不再發生時,才能有一種可以被稱為覺察的能量品質——在這覺察中沒有評估、判斷、譴責和比較,只有一種全神貫注的觀察,從內在和外在如實地看到事情的樣子,沒有思想也就是過去的干擾。

發問者:我發現這點非常難以理解。如果根本沒有思想,又怎麼可能認出一棵樹,或者我的妻子和鄰居?當你看著一棵樹或者隔壁的女人時,認知是必要的,不是嗎?

克:當你觀察一棵樹時,認知是必要的嗎?當你看著那棵樹時,你會說那是棵樹,還是只是看著它呢?如果你開始認出那是一顆榆樹、橡樹或者芒果樹,那麼過去就是在干擾直接的觀察。同樣,當你看著你的妻子,如果你是帶著苦惱或者快樂的記憶在看,那麼你就沒有真的在看她,而是在看你頭腦里關於她的一個意象。而這妨礙了直接的觀察:直接的覺察不需要認知。從外部對你的妻子、孩子、房子或者你的鄰居的認知,當然是必要的,但是為什麼在你的眼睛裡、頭腦里和心裡要有過去的干涉?難道那沒有妨礙你清晰地看到嗎?當你對某事譴責或者有某個觀點時,那觀點或者偏見就扭曲了觀察。

發問者:是的,這點我明白。這種微妙的認知形式確實有扭曲作用,我看到了這點。你說所有這些思想的干擾是能量的浪費。你說觀察而沒有任何形式的認知、譴責和評判;不命名地觀察,因為命名、認知和譴責是能量的浪費。這點可以從道理上被真正地理解。接下來的一個要點是分裂、分離,或者如你在講話中所說的,存在於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距離,這產生了二元性;你說這也是一種能量的浪費,帶來了衝突。我發現你說的每一件事都很有道理,但是我發現要去除那個距離,帶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和諧,是極其困難的。要怎樣才能做到這點?

克:沒有怎樣。怎樣意味著變得機械的一個體系,一個方法,一種練習。我們還得摒棄「怎樣」這個詞的含義。

發問者:這可能嗎?我知道可能這個詞暗示了一個未來,一種想帶來和諧的努力和追求,但是你必須得使用某些詞語。我希望我們能超越這些詞語,那麼,是否可能帶來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一種統一?

克:觀察者總是在它觀察的事物上投射自己的陰影。所以一個人必須了解觀察者的結構和性質,而不是去實現這兩者之間的統一。一個人必須了解觀察者的活動,在這種了解中,也許觀察者就終止了。我們必須審視觀察者是什麼:它是帶著所有記憶的過去,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帶著過去的種族遺傳,被稱為知識的積累起來的經驗,以及過去的種種反應。觀察者實在是一個局限的存在體。他是那個堅稱他是誰和我是誰的人。在自我保護中,他抗拒,控制,尋求舒適和安全。繼而觀察者把自己作為不同於他所觀察之物的某種東西分離開來,從內在或外在都是如此。這帶來了一種二元性,從這種二元性中就產生了衝突,那正是能量的浪費。要覺察到觀察者,他的活動,他的自我中心行為,他的主張,他的偏見,一個人就必須覺察到所有這些潛意識的活動,這些活動製造了一種分離感,感覺自己是不同的。必須沒有任何形式的評估,沒有好惡地觀察到這一點;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關係中觀察這些。當這種觀察清晰之時,不就有了一種從觀察者中解脫出來的自由嗎?

發問者:先生,你是說,觀察者實際上就是自我;你是說只要自我還存在,他就必然會抗拒,分裂,分離,因為在這種分離和分裂中,他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這給了他抗拒和奮爭的力量,他於是變得習慣於這種鬥爭;那是他的生存方式。你難道不是說這個自我,這個「我」必須要通過沒有好惡感的觀察來消除嗎,沒有觀點或評判,而只有對這個「我」的行為的觀察?但是這種事情真的能發生嗎?我能夠如此完全地,如此真實地,沒有扭曲地看著我自己嗎?你說當我如此清晰地看著自己時,「我」就沒有任何運動了。你說這是冥想的一部分嗎?

克:當然。這就是冥想。

發問者:這種觀察肯定需要巨大的自律。

克:你說的自律是什麼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把自我裝進一件束身衣里來約束他,還是說了解自己,了解那個堅信著,控制著,並且充滿了野心和暴力等等的自我——去了解它?了解就是它自己的紀律。紀律這個詞意味著學習,當有學習而不是積累,有這種真正的學習時,這需要一種關注,這種學習就帶來了它自身的責任,自身的行動,自身的空間:於是就沒有那種強加於上的紀律。有學習就沒有模仿,沒有遵從,沒有權威。如果這就是你說的紀律這個詞的意思,那麼是不是顯然就有了學習的自由?

發問者:你把我帶得太遠或許也太深了,關於這種學習的那部分,我不太跟得上你。我很清楚地看到,作為觀察者的自我必須停止。道理上是這樣的,必須沒有衝突:這點很清楚。但是你說這種觀察本身就是學習,而在學習中總是有積累的;這種積累變成了過去。學習是一個累加的過程,但是顯然你賦予了這個詞完全不同的含義。按我理解的,你說的學習是一個不停的沒有積累的過程。是這樣嗎?學習能沒有積累嗎?

克:學習就是它自身的行動。在學習中通常發生的是——我們根據我們所學到的來行動。所以總是有過去和行動之間的分裂,因而總是有應該如何和現在如何,或者曾經如何和現在如何之間的衝突。我們說在學習的每一刻中都會有行動:也就是說,學習就是行動;不是先學到然後行動的問題。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先學到,然後根據那些積累來行動,正是「我」,「自我」的本質所在,或者不管你喜歡管它叫什麼名字。「我」正是過去的核心所在,而過去嚴重妨礙著現在,進而影響未來。其中不斷地有分裂。而有學習的時候,就有一種不停的運動;其中沒有會變成「我」的積累過程。

發問者:但是在技術領域必須有知識的積累。如果沒有知識,一個人就不可能飛躍大西洋或者開車,甚至連大部分的日常事務也做不了。

克:當然做不了,先生;這種知識是絕對需要的。但是我們談的是「我」所活動的心理領域。「我」可以利用技術知識來實現某事,一個職位或者威望;「我」可以使用知識來操作,但是如果在操作中「我」進行干涉,事情的發展就開始誤入歧途,因為「我」在通過技術手段,來尋求地位。所以「我」不僅僅關注科學領域的知識;它是在用這些知識來實現別的事情。就像一個音樂家利用鋼琴來出名一樣。他關心的是名聲,而不是音樂本身的美。我們不是說我們必須擺脫技術知識;相反,技術知識越多,生活條件就越好。但是一旦「我」利用了知識,事情就開始誤入歧途了。

發問者:我想我開始理解你所說的了。你賦予了學習這個詞完全不同的含義和特性,這很奇妙。我開始領會這一點了。你說冥想是學習的運動,其中就有對所有事情進行學習的自由,不只是學習冥想,而是了解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他如何駕駛,進食,說話,所有的事情。

克:正如我們所說,能量的核心是冥想。換句話說——只要有冥想者就沒有冥想。如果他試圖實現別人描述的某個狀態,或者得到某種靈光閃現的體驗...

發問者:如果我可以打斷你一下,先生,你是不是說學習必須是一種不停的流動,沒有任何中斷的一條線,這樣學習和行動就是一體的,或者是同一個不停的運動?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但是我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一旦學習、行動和冥想之間有裂隙,那裂隙就是不和諧,那裂隙就是衝突。那裂隙中有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因而就有整個能量的浪費;這是你所說的意思嗎?

克:是的,這就是我們說的意思。冥想不是一個狀態;那是一種運動,就像行動是一種運動。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當我們把行動和學習分開,從學習和行動之間就產生了觀察者;然後他就變得很重要;然後他就利用行動和學習來達成別有用心的目的。當非常清晰地理解了作為同一個和諧運動的行動、學習和冥想時,就沒有了能量的浪費,而這就是冥想的美。只存在著一種運動。學習比冥想或者行動重要多了。要學習,就必須有完全的自由,不僅僅是意識層面的自由,而且是深深的內在的自由——全然的自由。在自由中就有這種學習、行動和冥想作為一個和諧整體的運動。完整這個詞不僅僅意味著健康,而且意味著神聖。所以學習是神聖的,行動是神聖的,冥想是神聖的。這是真正神聖的事情,美就在其中,而不在什麼遙遠的地方。

選自《轉變的緊迫性》

-------------------------------------
真正地活著就是學習而沒有積累的過程
2014-08-13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
發問者:你常常談到學習。我不太知道你說的學習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學校里、大學裡接受教育、學習,生活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根據環境和我們的鄰居、妻子或者丈夫、我們的孩子來調整自己。我們似乎在從所有事情中學習,但是我相信你說學習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似乎也否定了作為老師的經驗。但是當你否定經驗時,你不就是在否定一切學習嗎?畢竟,通過技術上和人們每日生活中的經驗,我們學到了我們所知的一切。所以我們能深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嗎?

克:從經驗中學習是一回事——這是局限的積累——而始終在學習,不僅學習客觀事物而且也對一個人自己進行了解,這完全是另一回事。存在著導致局限的積累——這點我們都知道——也存在著我們說的那種學習。這種學習是觀察——不積累地觀察,在自由中觀察。這種觀察不受過去控制。讓我們把這兩件事弄清楚。

我們從經驗里學到了什麼?我們學習諸如語言、農業、禮儀、登月、醫藥、數學之類的東西。但是我們是不是通過發動戰爭也學會了戰爭?我們學會了使戰爭變得更致命、更有效率,但是我們沒有學會不去發動戰爭。我們的戰爭經驗使人類的生存瀕臨危險。這是學習嗎?你能造一座更好的房子,但是這經驗教會了你如何更高尚地住在這房子里嗎?我們從經驗中學到了火會燃燒,這變成了我們的局限,但是我們也從我們的局限里學到了國家主義很好。而經驗也應該告訴我們國家主義是致命的。所有的證據都在那兒。以我們的局限為基礎的宗教經驗,把人與人分割開來。經驗教會我們獲取更好的食物、衣服和住所,但是它沒有教我們認識到社會不公妨礙了人與人之間正確的關係。所以經驗決定了加強了我們的偏見,我們特定的傾向和我們特定的教條和信仰。我們沒有學到這一切是多麼愚蠢的無稽之談;我們沒有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在正確的關係中。這正確的關係就是愛。經驗告訴我把家庭作為對立於社會和其他家庭的一個單元來鞏固。這造成了衝突和分裂,使得保護性地鞏固家庭變得更為重要,於是繼續惡性循環下去。我們積累,稱之為「從經驗中學習」,但是這種學習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分裂、狹隘和限制。

發問者:你是在提出論據反對技術上的學習和經驗,反對科學和積累的所有知識嗎?如果我們反對這些,那麼我們就會回到蠻夷狀態。

克:不,我根本不是在反對這些。我想我們誤會對方了。我們說有兩種學習:一種是通過經驗來積累並根據這積累,也就是根據過去進行反應,而需要知識來行動的時候,這些是絕對必要的。我們並不反對這些;那就太荒唐了!

發問者:甘地試圖把機器趕出生活,並在印度發起了那場他們稱為「居家產業」或者「家庭手工業」的運動。然而他卻使用現代機械化的交通工具。這表明了他的主張的矛盾和虛偽。

克:讓我們把其他的人排除討論之外。我們說有兩種學習——一種是,通過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來行動,另一種是,不積累地學習,始終在生活這個行為本身中學習。前者在所有的技術事務中都是絕對必要的,而關係和行為,不是技術性事務,它們是活生生的事情,你必須始終從中學習。如果你根據之前學到的關於行為的知識來行動,那麼就會變得機械化,進而關係就變成了例行公事。

接下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所有積累和經驗的學習中,利益是決定學習效率的標準。當獲益的動機在人際關係中運作時,就破壞了這些關係,因為這帶來了孤立和分離。當經驗和積累的學習進入到人類行為的領域,心理領域中時,就必然會產生破壞。公開的利己主義一方面是進步,但是另一方面正是不幸、痛苦和混亂的根源。如果有任何形式的利己主義,關係就無法綻放,這就是為什麼有經驗或者記憶指導的地方關係就不能綻放。

發問者:我看到了這點,但是難道宗教體驗不是不同的嗎?我說的是在宗教事務方面積累和傳承下來的經驗——聖人和古魯的經驗,哲人的經驗。難道這種經驗對於對治我們的無知不是有益的嗎?

克:根本毫無益處!聖人必須為社會所認可,並始終遵守社會對聖徒抱持的信條——否則他就不能被稱為聖人。同樣古魯也必須被他的追隨者所認可,而這些追隨者被傳統所局限。所以古魯和弟子都是他們所處的特定社會的文化和宗教局限的一部分。當他們聲稱他們接上了真相,聲稱他們知道,那麼你就可以肯定他們知道的不是真相。他們知道的是他們自己來自過去的投射。所以說自己知道的人,並不知道。在所有這些所謂的宗教體驗中,必然會有一個認知的過程。你只能認出你以前知道的東西,所以那是來自過去的,因而是受限於時間的,不是永恆的。所謂的宗教體驗不會帶來任何益處,而是只會把你局限於你特定的傳統、傾向、好惡和慾望中,因而助長了各種形式的幻覺和孤立。

發問者:你的意思是說你無法體驗真相?

克:去體驗意味著必須有個體驗者,而體驗者正是所有局限的核心。他體驗到的是已知。

發問者:你說的體驗者是什麼意思?如果沒有體驗者,你的意思是不是你消失了?

克:當然是的。「你」就是過去,只要「你」還在,那無限就不可能在。「我」帶著他狹隘的頭腦、經驗和知識,帶著他被嫉妒和焦慮所負累的心——這樣一個實體怎麼可能了解那無始無終之物,也就是至樂?所以智慧的開端就是了解你自己。開始了解你自己吧。

發問者:體驗者與他的體驗是不同的嗎,挑戰與應對挑戰的反應是不同的嗎?

克:體驗者即體驗到的,否則他就不可能認出這體驗,不會把它稱為一次體驗;在認出來之前,這體驗他已經有過了。所以過去總是在運作並認出它自己;新的東西被舊的吞噬了。同樣,是反應決定了挑戰;挑戰就是反應,這兩者不是分開的;沒有反應就沒有挑戰。所以一個體驗者的體驗,或者體驗者對挑戰的反應,是陳舊的,因為他們取決於體驗者。如果你來想一想,「體驗」這個詞意味著經歷某事,結束它而不存儲,但是我們談起體驗的時候,我們實際上說的是相反的意思。每次你說到經驗,你說的都是以前存儲的東西,而行動從中產生,你說的是你曾經享受過並希望再來一次的事情,或者不喜歡、害怕會再重複的事情。所以真正地活著就是學習而沒有積累的過程。

選自《轉變的緊迫性》

-------------------------------------
你是如何學會你所說的這一切的?
2014-08-14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
問:你是如何學會你所說的這一切的?我們要如何才能了解?

克:這是一個好問題,不是嗎?允許我稍微談談我自己。我沒有讀過任何有關這些事的書,不論是《薄伽梵歌》、《奧義書》或是心理學書籍,但是正如我告訴你的,如果你觀察自己的心智,所有東西都在裡面了。因此,一旦你開始自我覺察的旅程,書本就不重要了。它就像進入一塊陌生的土地,你開始發現嶄新的事物,並且是驚人的發現,不過你得知道,如果你開始強調自我的重要,一切就都被破壞了。一旦你說「我有了新的發現,我知道了,我是一個偉大的人,因為我發現了這個和那個」,你就迷失了。如果你要長途跋涉,你就必須攜帶很少的東西;如果你想登高,你就必須輕裝上路。

所以這個問題真是重要,因為發現與了解是從自我認知得來的,是從觀察心智的活動得來的。你如何批評鄰居、如何說話、如何走、如何觀看天空、如何觀賞飛鳥、如何對待別人、如何修剪樹枝,這一切都很重要,因為它們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你的真相,如果你是機敏的,你會在每分每秒中發現事物的新面貌。

選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


初期的可能理解成知必須有行,知跟行必須是統一的,也就是說我有想法那我就要去做。其實再有一定的學習的話,就知道,守仁是在說:知行是一個事物的統一體,沒有先後,沒有主次,統一的和諧的存在。
平時生活中可以用這個來分析自己遇到的困難,反思為什麼事情進行不下去或者矛盾或者困難究竟在哪裡。例如工作計劃沒有完成,那就去分析計劃與計劃影響因素之間的關係,每一層次都能用知行合一來分析到真正的原因。
我是做互聯網產品的,在工作中,需求的地位很重要,於是就可以用知行合一來分析需求產生的真正來源,和如何真正的解決需求。


推薦閱讀:

人可以上綱上線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部分男性「看不起」女性?
《V 字仇殺隊》里的思想理論是什麼?
什麼是真名士?

TAG:思想 | 中國哲學 | 王陽明王守仁 | 儒家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