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效益最大化地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
對於不以航天和天文為業的人來說,參與人類探索宇宙事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資助科研項目。這些資金應該用來資助機構(比如NASA和CNSA),還是應該用來資助具體項目(比如在印度洋建大型天文台),還是應該資助基礎科學教育(比如大學物理系)?這些資金在哪些項目上能有最高的回報?換句話說,哪個很有意義的航天和天文研究方向意義重大但缺錢?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成為天文學家,更多與天文學家研究生涯,職業發展,工作生活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瀏覽了一下,好像多數的回答都從經濟角度著眼。
我的看法略不一樣。較贊同 @狐狸先生 提到的一個觀點:多和天文工作者們互動。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產生和保持對天文的興趣,其實就已經是很大地幫助天文及天體物理事業了。大眾對天文的熱情,一則能讓天文工作者們更有成就感,二也能讓政府有理由再在這上面砸錢。「資助」雖帶「資」字,未必需要是在經濟上的支持。(當然,對天文這種巨燒錢的行業,普通人的投資確實也是杯水車薪)首先,作為一個普通的天文工作者,我想感謝這位提問的先生對天文研究的關注和支持。天文學這樣一個純粹的基礎學科十分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
作為非專業的公眾,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幫助到我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向我們提問。在知乎,或者其他的媒體平台,詢問您感興趣的問題。並將學到的答案帶給你的朋友。相比於金錢,一個支持天文學基礎研究的社會環境更加珍貴。由於中國科學研究現在還沒有眾籌模式的項目,所以談到經濟上的支持,大概需要比較多的資金。
這其中,投資獎學金,支持天文學學生的學業,可能是門檻最低,也是最有效的。在中國,大多數院校的研究主力是博士研究生,但是他們的待遇非常差,遠不如美國同樣的學生。這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投資獎學金對他們進行額外的支持對天文學事業是非常有效的支持。投資一項獎學金,大概每年需要1萬元左右,可以捐助到國家天文台系統或者學校的基金會系統。對於北大這樣高校的基金會還會對這樣的投資進行額外的匹配(我印象中是一比一)。有實力的朋友可以投資數十萬元,交於學校基金會打理,設立一項長期的獎學金。投資不但可以考慮北京的學校,也值得注意的貴州,雲南等地的天文系。
如果希望進行更進一步的投資,可以考慮捐助成立冠名的研究所。北大的科維里天文研究所,舊事由美國的實業家科維里先生的基金會資助的。資助金額為700萬美元(事實上這些錢成立了兩個研究所)。這些資金主要用於高薪聘請優秀的科學家。辦公建築等大宗投資還是由學校匹配。現在科維里研究所已經成為世界上先進的天文學研究機構,過去一兩年里有多項世界級重要工作發表。
為愛好者投資天文台也是非常有意義。這些非科研用途的望遠鏡價值大約在100萬-500萬人民幣。可以非常顯著的吸引天文學的後備力量。同時這樣的望遠鏡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研究。
世界上發達國家研究者的光學望遠鏡多為8-10米。中國的天文學研究者現在仍然迫切期盼擁有一台4米級的光學通用望遠鏡。這將極大的推進中國的觀測天文學研究,並且幫助中國儲備參與30米國際望遠鏡研究的天文學家。這樣的望遠鏡價值大約為1億人民幣。但是這樣的望遠鏡現在很難得到國家的投資。我們急切的期待有熱愛宇宙研究的社會力量資助這樣的望遠鏡。首先,呃,航天系統的兄弟就不要為了純粹的航天項目來湊熱鬧或者乾脆搶經費了…… 這是兩碼事,除非國內最近有意大力發展深空探測;況且現在國內已經掌握了往 L2 扔東西的能力了(看上去還有從 L2 返回的能力)……
其次,我們非常明白,這回的「新視野號」、Kepler 雙連擊,將為這個行當帶來遠遠超過尋常的關注;而這種非常態的關注,正面意義是有限的。人走茶涼,倒也正常,但總歸讓人看得心裡不是滋味;況且,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泡沫被吹起來之後,後果恐怕會比較糟糕——畢竟,天體物理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實用價值和商業價值(Luis Ho 語);因而,正常情形下,學界的容量是相當有限的。嗯,到此為止,我就不換成生物接著黑了……
我相當贊同 @李然 和 @劉博洋 的說法,就來補充一點兒細節吧。
有生力量永遠是一支隊伍中最重要的因素——雖然這有生力量的保存、「戰鬥力」的強弱,與「武器」的質量和數量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可是,「武器」本身的事情,實在是個無底洞:當代大型和巨型天文儀器的造價,恐怕是離人們最近的一類「天文數字」了。現如今,各國對此類項目的支持狀況,談不上差,但也遠遠算不上理想。在這種情形下,科學和技術隊伍的培養和保存,便顯得特別重要。記得陶嘉琳老師曾經從法國搬了一個(早已退役和落伍的)中微子氣體探測器回清華;跟她聊起這事兒,她說,我們未來會需要很多的中微子和暗物質探測方面的人,但現在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這個設備確實非常落後,但它能培養一批有經驗的科研人員和實驗技術人員,這是最重要的。
我不太想說國內的壞話,但必須承認的是,目前的國內(哪怕是最好的)高校,對博士生、博後、年輕教授的資金支持,不論是以絕對值還是購買力論,都實在令人難以啟齒直至難以生存;特別是天體物理這種學科——一般的學生和研究人員,是根本不可能通過「走穴」掙外快的,所以他們的待遇即便不是最糟糕的,也其實好不到哪兒去。相較之下,敝系卻算是敝校諸理科院系中幾乎(人均)最有錢的一個了:博士生工資比物理系的多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以過相對體面一些的生活;進校時發書發電腦,學校的超級計算機因系裡某老闆(其實就是 Jim Stone)投資了 40% 而給了系裡人員很高的使用優先順序……
如是一比,國內天文界巨大的人才流失也就可以理解了。在這種情形下,設立相應的獎助學金、研究基金,會給(因各種原因)有經濟顧慮但熱愛天文的人生存下去的能力。
以及,資助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幫助一些優秀的科普項目,也是很有意義的。高校和中學裡,有很多天文愛好者組織。不得不說,這些組織還是為天文界輸送了很多頗有「戰鬥力」的「兵員」的。
[私貨預警:除了劉博洋的那個項目,我還知道有個叫劉相的航天口的兄弟,在做著與行星和空間科學有關的科普電影。這個項目在眾籌之後弄出了一個很不錯的預告片,目前正在努力向正片進發——而這是需要多得多的支持的。他在微博的賬號是 POCKN,有意幫忙的不妨與他聯繫一下。]
還有超級計算機的事兒。在清華的時候,曾經與計算機系一個研究超算而亟需測試其集群性能的老師談笑風生,也試過通過他讓清華天體中心的人獲得使用他們集群的許可權,奈何,還是不了了之了(不過好像後來其他人做成了此事)。如果有能力,不妨給那些急需超算集群的機時的研究人員和那些急需測試計算機性能或者急需做出成果的集群之間牽個線搭個橋。我非常盼望著國內的天河一號和二號有一日能像美國 NCSA 的 Bluewaters 集群那樣,出一本如此的冊子(只是,Bluewaters 的節點間通信帶寬不是特別好,影響了效能的發揮):
(沒人注意到第一幅圖裡的紅牛咩?)
科研項目耗資巨大,普通人難以資助。
但你可以捐助我們青年天文教師連線。
中國初等天文教育長期舉步維艱,關鍵在於缺乏大量優秀的天文教師,而短期內解決這一困境的最便捷方法,是組織天文專業及天文愛好者以志願者的身份進入中小學,幫助開展天文教學。
我們是中國目測最大的志願者天文教師團體,現在有100多名成員,在北京市開設了近20個教學點(下學期預將翻倍),正致力於開發最能吸引孩子們興趣的高品質天文課程、致力於挖掘和培養更多志願者天文教師、致力於讓更多中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星空之美、致力於引領中國初等天文教育的水準。
為了成為有競爭力的公益組織,真正推動中國初等天文教育進步,我們的各個部門都需要最優秀的人才。除了以共同理想作為感召,我們需要為這些優秀的志願者發放一定的補貼,以示對其勞動的尊重,而這需要錢。
我們目前在組織上從屬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金會,捐款會直接進入基金會賬戶,接受嚴格的、符合公益規範和財務要求的監管。
歡迎和感謝各位土豪慷慨解囊——為了中國更優秀的下一代天文學家!
了解捐贈詳情可私信。或添加微信sptoby詳聊。
有意加入志願者隊伍,或學校、機構尋求天文教育方面幫助,可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並留言。
http://weixin.qq.com/r/KUnZwS3E2XCmrWmi9xw7 (二維碼自動識別)
答案可能會引起反感與反對所以請慎重閱讀!純紙上談兵不要較真就當笑話看好了。
———————————————————————————————————————————
為了拯救需要資助的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八個大行星外加太陽公公站了出來,它們的目標是,擬人化並成為偶像2333333333
———————————————————————————————————————————
然而也只有相關愛好者會買賬吧,普通人什麼的才不會願意為此吃土呢!
———————————————————————————————————————————
腦洞一個想法,不過做起來可能比較難,而且沒什麼做過或者做過的很多都失敗(客戶群沒找或者中途放棄的)
以下純屬口胡!
可以搞搞天文痛文化周邊、天文旅遊什麼的,弄成商業產品,然後每年固定出一小部分利潤捐助或贊助相關的基金會、大學、地方組織之類的。
1、開展天文旅遊可以讓更多的非天愛接觸到這個業餘觀測圈子(親子游、虐狗限定、學校組團限定之類的),或者說可以舉辦公益性及商業性活動,
2、販賣周邊。。。其實客戶群不僅僅是天愛了。。。
3、什麼都可以出周邊!什麼都可以出周邊!什麼都可以出周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痛文化就是這樣,所以只要把一切可以做周邊的都周邊化就好。
題目的重點是資助,資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錢!所以不要把目光僅僅局限於觀測設備及配件、戶外用品、書籍雜誌等,也不要拘泥於傳統意義的天文商品上。
也就是說不要局限於現有的各種周邊,什麼徽章、書籤、滑鼠墊、雨傘、項鏈、棒棒糖、水杯、紙巾、枱曆之類(這些也是各種社團經常出的周邊獎品)。
想出的話痛衣、戰袍(當然這些要魔改適用於觀測保暖用)、痛包、貼紙(車貼、牆貼、電腦貼)、手機殼、海報、88星座及八大行星周邊(掛件、項鏈、戒指、星座假想圖手辦)、拼圖、毛巾什麼的完全可以出,上到車輛,下到日用品百貨全部都可以有。
天文文化是個很重要的而且可以商業化的資源,關鍵是如何做好推廣並使之走向大眾化。
只要把天文文化,航天文化做成產品並且普通人買賬保證有固定的資助就好了,畢竟比起直接叫人砸錢給事業,人家還要懷疑你會不會收進自己腰包呢。。。
然而做成商業話的話,只要簽訂協議授權IP允許出周邊也許問題不會特別大吧?這時候只要監督好協議方的商人就好。
不是很清楚希望有相關商業法的同學能幫忙解釋下是否可行。
難點是怎麼去生產這些周邊……
所以,還是坐等有大佬願意牽頭做吧,沒人做就當是口胡好了……
———————————————————————————————————————————
三個字,商業化!
兩個字,圈錢!
一個字,痛!
如此一來不管是圈裡圈外的都有人願意吃土砸錢啊,再把賺來的投一點貢獻出去就好了。
然而缺點就是,這個圈子會融入腐敗酸臭的金錢味吧大概……
另外感覺收費天文教育在這個大環境下。。。也只是類似興趣班的實體課或者網路課產品吧,走這裡拿資助也可以,不過天文教師也是要飯碗的,而且本身全職天文教師也很稀有,多數都是兼職。很簡單,請我吃飯,讓我們有力氣去幹活
加入BOINC,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
加入BOINC,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
加入BOINC,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
真的是得說三遍。
BOINC 是目前最大的分散式計算,什麼是分散式計算?請移步我的另一個回答:
阿里雲在4月1日提出的Matrix+計劃有沒有科學依據? - 喵大喵的回答
(據說沒圖說個p)
之前幾位答主都給出了多種方式來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都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李然大大給的成本最低的方式是獎學金資助,即使是鄙人光看收入已在能承受的範圍,依然情懷打不過房貸,剩下的方式都在百萬級以上,希望以後眾籌來加把力。
@王力樂大大說的隊伍建設確實重要,就是學渣夠不上,王力樂有多強自行Google。
(除去自發科普,鄙人覺得自發科普是必須而且長久的事情,卻不是資助,誰讓題主問的是資助呢。。不過資助科普算資助!)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這幾項打嘴炮的時候非常有用,要實踐就太艱難了,工作以後情懷能打過柴米油鹽的更是鳳毛菱角,但是加入BOINC,你只需要一台電腦(需要聯網),甚至一台舊的Android機(需要聯網),附加一年一定數量的電費(視計算機性能而定),在不用電腦的時候計算機就能自動幫助多個組織處理天文望遠鏡或者其他設備產生的數據(當然不能關機,關機還說個鏟鏟,休眠和睡眠也不行),所以我認為加入BOINC是普通人效益最大化地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的方式。
再詳細扯一點,談起天文和天文物理,大家想到的都是望遠鏡和發衛星,可惜不管多牛逼的儀器,產生的數據都得處理啊,越牛逼的設備數據量越大(我猜),大把的數據沒處理的話儀器也就變成數據垃圾生產器了,王力樂也說了超算的事,本質就是缺計算力,天文專業尤其缺,超算那貨又貴的髮指,所以最早的SETI@home找外星人就是為了解決有了大天線,但是沒錢買計算機處理數據的窘境搞出來的,這貨把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信息拆分成小的任務包,分發到個人計算機上,在PC閑置的時候計算,計算完成後再把結果返回伺服器,這伙子找外星人的(現在還順帶處理中子星和黑洞等可以通過電磁波發現的天體下來)直接處理結果就可以了,再簡單一點說就是把眾籌票子買計算機變成了直接眾籌大家閑置的計算力。
BOINC當然不止SETI@home一個項目:
BRaTS@Home折騰多種引力波(光)線追跡計算。
Cosmology@Home的目標是搜索那些最能夠描述我們宇宙的模型,還有就是找出符合目前已知的天文學和粒子物理學數據的可能模型的範圍。
Einstein@Home利用志願計算的威力來處理分析LIGO 和 GEO600 採集的海量觀測數據,以從中尋找引力波存在的證據。
LHC@home看名字就知道是處理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的。
大致舉了幾個例子,更多看這裡分類:天文、物理、化學類項目,然而BOINC不只這點項目,還有生物、醫學、環境科學布啦布啦一堆堆,詳細看這裡分類:項目分類:按研究方向
所以最後我想說:
你還在擔心自己學習太差,考不上天文系,研究不了遠方的星星嗎?
你還在嫌棄自己能力不足,沒錢資助天文台買望遠鏡嗎?
你還在懊悔自己文筆欠佳,在知乎都只能給科普點贊嗎?
馬上點擊BOINC,下載適用於PC、Mac及android智能手機的客戶端,普通人立即最大化地資助航天天文及天文物理事業!
對,你沒看錯,不要學習好,不要你有錢,不用廢寢忘食,只要安裝客戶端,閑置期間就能為人類文明添磚加瓦,現在下載,同時還能參與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
一次下載,終身貢獻,盡在BOINC!
加入SETI@Home
做好向周圍人的科普,堅定的做科學理性人。涓涓細流,匯成大河。為科研提供正面的大眾輿論環境,不給政府和跨國合作相關科研投入添亂,是最靠譜最實在的支持。
交稅
嫁
資助我吧,帶你操控機器人探索月球,延長你壽命!驗證相對論時間扭曲,引力波觀測實驗!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868917318696910from=1053093010wm=3333_2001ip=123.185.168.226才做的,明天在燒杯里用相對論造水!
- -
我是來看瞄答案的......
我東家正在與Google合辦首屆亞太區Solve for X論壇,旨在幫助個人或團隊實現其Moonshot。
我們能為項目帶來更高的知名度,並將其與專業知識、技術專長和其它資源的人對接,從而推進項目發展。
Solve for X是一群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藝術家、思想家、實幹家。
所謂Moonshot,是指局外人依靠科學或技術實現的對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
自2009年起,Google[x]的moonshot思想家們開始應對各種艱巨挑戰,包括讓全球數十億人享用互聯網(Loon項目),將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低數百萬(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以及改善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智能隱形眼鏡項目)。
中國在能源、水、污染、健康和交通等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同時也擁有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和思想家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熱切希望能幫助中國的moonshot思想家與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們交流,從而推進他們在中國和世界範圍進行的項目。
報考物理天文專業博士,努力搬磚給物理大廈添磚加瓦才是正道
我們學校天文老師在造一個觀測太陽的裝置,需要籌款一億,等我晚上回去找找鏈接。
終於要開啟航天眾籌的序幕了嘛!!!
中國航天的互聯網+!!!
還是多關心關心航天狗的生活和感情狀況吧…
知乎上關於軍工單位收入低,在北京上海難以為繼的帖子又不是一個兩個…
一說到星辰大海就都集體高潮了…
一邊暴兵,一邊想著補經濟,一邊還想攀科技…咋有這麼好的事情嘛…
國家層面我等級太低也理解不了…反正我們的技術還差的挺遠的呢,距離你們的星辰大海夢還遠著呢…
你要投錢,給國家投,估計也看不上啊…
所以,要我說…你們真要搞眾籌,就搞民用航天,把技術壁壘打破…不讓國企一家坐大,有競爭才會有突破嘛~
當然…記得多發點錢才是突破技術瓶頸的正道!
挖礦!
Gridcoin是把算力用在除了維持自身運轉外,還輸出給boinc里的科學項目的一種加密貨幣。雖然現在價格不算很高,但是能實實在在的做貢獻
創建一個航天公司,像美國的馬斯克那樣!我的夢想就是利用一種創新而又低成本的方式將人類送入太空,苦於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感興趣我們可以見面聊聊。
我覺得 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可以報考外交學院或者北郵記得要去沙河校區的專業(當然您不想一個姑娘家去礦業大學吧..),每天去北航吃飯就好了。要是個男孩子,就好好學習然後考入北航就好了...
我覺得我對國家航天事業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沒有從事航天事業,要不然不敢想像呀
推薦閱讀:
※為什麼cepheid要翻譯成造父變星?有什麼典故嗎?
※為何太空大炮沒有實用化?
※用火箭專門為空間探測器運送燃料,在太空組合提高探測器的燃料攜帶量,提高空間探測器的速度和航程是否可行?
※「載人登陸火星」在化學能動力時代是不切實際,甚至可以說是戰略欺騙嗎?為什麼?
※天舟一號釋放的立方星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