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專車上海被禁?

2014年12月24日,在上海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非法客運整治情況」專題情況會議上,有人大代表提到滴滴專車是否屬於黑車,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回應:是黑車,營運不合法。隨之而來的是上海市交通委對一批專車的查處。截至26日,上海交通委已查扣12輛專車,其中5輛車駕駛員被行政罰款各1萬元,剩餘7輛車尚在調查取證中。

2015年07月20日,前晚和昨日凌晨,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聯合公安、屬地街鎮等部門,在靜安寺、陸家嘴、大柏樹、桃浦鎮以及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樞紐設卡,開展全市範圍大規模網路「專車」非法客運專項整治行動。市交通執法總隊表示,下階段將對已立案查處的非法客運網路「專車」駕駛員的相關違法情況同步通報其所在單位,沒有工作單位的通報其所屬街道。

從法律角度,滴滴屬於違法么?


當變革來臨的時候,既得利益者不會坐以待斃,總要垂死掙紮下,然而這並沒什麼卵用。

當年新浪等做互聯網新聞的時候,報紙雜誌都掙扎過,現在除了少數報紙苟延殘喘,主流是互聯網媒體了。

當年優酷做互聯網視頻的時候,廣電掙扎過,搞了試聽許可證等一系列阻撓,現在還在掙扎,但是看看電視開機率,呵呵。

當年支付寶搞互聯網支付的時候,銀行掙扎過,現在他們已經默認了支付寶和微信才是互聯網支付,銀行還是安心做吸儲和理財吧,不過互聯網吸儲理財也已經來了,呵呵。

現如今,幾個領域同時上演著傳統行業沒卵用的掙扎,互聯網語音通信vs傳統電話,互聯網計程車vs傳統計程車。

在大眾消費市場,消費者的力量是最強大的,他們用腳投票作出的選擇誰也阻擋不了。


可見上海市交委的領導主要還是盯著自己的錢包,沒打算解決上海群眾的出行問題。
關於如何面對滴滴、UBER、快的這樣的捅窗戶紙,撥遮羞布的群體,其實義烏市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把權利還給市場。把封閉的計程車市場變成開放的舞台,讓市場來解決競爭和人民群眾出行的問題。
浙江義烏放開計程車數量降份錢 交通部支持
交通部在專車問題上的表態也是非常謹慎的,畢竟私家車進入市場參與運營,是個大問題,還需要更為周全的謀劃,但是這個表態,其實已經給私家車進入市場參與運營打開了窗戶縫,私人把車租給租車公司,就可以順理成章的上路運營了,不失為曲線救國的好方法。
但是私家車進入市場運營,有兩個最大的敵人,一是專職計程車司機,二是原有的計程車運營公司。
我對專門收份錢的計程車運營公司,已經懶得吐槽了,吸血鬼就是吸血鬼,粘上毛也不是狼人,但是計程車司機其實是比較可憐的,一方面被運營公司壓榨,一方面又被黑車搶奪市場,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就我所知,交份錢的司機們現在確實水深火熱,當了這麼多年大爺,現在乘客變成上帝了,這個心理落差不要太大,更無法接受的是收入的大幅縮水,飯碗都要被打掉了,所以大家都能看到,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最反對私家車參與運營的,都是計程車司機。
計程車司機已經成了三胖子了,就不要再悶頭打一棒子了,不過要說的是,舊的生產力形式,必然被新的生產力形式所取代,蒸汽機被研究出來以後,誰再拿牛拉車,只能被當成是二傻子,生產力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保護牛拉車而禁止使用蒸汽機的法律,也早晚要被廢除掉。
褲衩破了個洞是事實,是乾脆不要褲衩裸奔,還是趕緊換條新褲衩,上海和義烏,做出了各自的示範。
我前幾天去了一趟北京,並且專門註冊了UBER,在北京一共打了五次車,全都是UBER叫的,終於可以來談談用戶體驗。
一、很方便。這五次打車過程中,最長的一次,從叫車到上車,用了11分鐘,最短的一次只用了3分鐘,我特意觀察了等車過程中有沒有打計程車的機會,結論是沒有,北京的計程車還是太少。
二、很實惠。我這樣的屌絲青年,以前在北京是不敢打車的,堵車、繞路我都繞不起,但是這次用了UBER,西南四環的丰台打車到東北三環的左家莊太陽宮,一共44元,期間還堵了半個小時車,以後去北京,終於可以不用擠地鐵了。
三、很舒服。打了五次車,分別是軒逸、索納塔,速騰、福克斯和邁騰,司機師傅都很熱情,一路我們談笑風生,其中有一輛沒有預約成功的別克GL8,是因為嚴重堵車,師傅專門打來電話給我解釋,從師傅們口中得知,自從有了滴滴、快的、UBER,北京計程車司機的服務態度是大大提升了,這要感謝市場競爭。
從一個用戶的角度來講,誰幫助我解決了問題,誰提供了更好的服務,我自然和誰站在一起,我知道這幾個司機都是專職的黑車司機,他們自己也並不畏言,都很坦蕩的承認了,我很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幫助我這樣的人,解決了實際的問題。
說到為什麼我們要守法,那是因為違法行為有危害性,黑車為什麼屢禁不絕?因為黑車滿足了道路交通運營的市場需求,除了影響既得利益集團的收益,其他危害性在那裡呢?道路交通運營,更多的是一個公共服務問題,而不是為既得利益集團服務的問題。
就像我知道在大街上隨地小便是違法的,但是我發現方圓五公里只有一個廁所,門口排隊的人有兩個連,這時有人給我拿來了一個尿盆,廁所所長跳出來說,不許尿!!!你這是違法的!這就使我陷入了一種困境,要麼憋壞腎臟,要麼觸犯法律。
上海交委的表態很明確,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應該為了既得利益集團獻出腎臟。
我只想大聲的說,給我玩蛋去!


因從事行業與專車互補,也看的挺熱鬧,就嘗試好好的回答一下。僅依靠現在從事的行業知識和經驗,嘗試解釋一下專車被禁問題,內容較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關於專車的問題其實也並不複雜,只是因為加入的資本的力量,將原本在水面下的事情托出水面了,加了一個互聯網的因素,使一個原本簡單的事情,上升到了創新的層面,最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實際上滴滴專車做的事情沒什麼高深的,多少年前就有了,只是現在環境變化了,再加上大多數人不清楚現有法律的具體規定,才引起諸多討論。最倒霉的可是易到用車了,如果沒有滴滴、快的入局,其實可以悶聲發大財的,現在被拖到了水面上,也沒有機會潛回去了。就此方向分析一下專車被禁的原因,主要從現有規定、專車模式和打擊原因上展開。
——————————————————————
一、現有規定 第一是基本的規定。汽車是公共交通中重要一環,有許多汽車客運運輸分類,不展開詳述了,只說涉及到專車方面的。在現有車輛執照及分型中8座以上和7座以下是不同的,目前專車涉及到的車型肯定是7座以下的車型,在這部分里按車輛屬性可以分為營運車和非營運車輛,其中營運車輛分為出租營運,汽車租賃,旅遊包車等,其中涉及到滴滴們的是出租營運和汽車租賃,另外就是最不願意提及的非營運車輛。下面就以這幾種情況分析滴滴專車為什麼被禁,原因不只是動了計程車公司利益這麼簡單,其實滴滴們可以做的嚴謹一點,那樣計程車公司也許沒這麼大反應,滴滴們也可以逐步滲透到壟斷領域,最終獲得默許資格,現在則有點困難了。
——————————————————————
第二介紹一下從事客運必須擁有的一個證件,至少是公司具備才可以,就是「道路運輸許可證」,這是先決條件,沒有這個證件任何形式的客運服務都是非法,包括部分形式的代駕,沒有迴旋餘地。這個證件是有範圍和形式劃分的,簡單的說可以按範圍分為省際,省內,市際,市內,縣際,縣內幾種,按線路有非定線和定線,按形式是旅遊和班線。例如計程車一般是「市內非定線道路運輸」或「縣內非定線道路運輸」,即在市內或縣內進行道路運輸,也就是為什麼某個市的計程車不能在另一個市拉客的原因,要是想在另一個市拉客,那麼就必須是「市際非定線道路運輸」或者是「市內非定線道路運輸」和「市際定線道路運輸」組合起來。計程車超過10公里一般會多付50% 的返程費也是這個原因,因為不允許到外地拉客。道路運輸許可證是從事客運業務的核心,而且是每省一批,無全國性通用證件,因此封閉性極高,取得難度更高。例如某大巴取得「省際班線客運道路運輸」資質,則其客運範圍就會註明是A至B地,可以增加途徑C,D等,載客範圍也只能限於標註的地點。要想獲得一個省的客運資質和部分跨省業務權就必須有「省際非定線道路運輸」才可以,全國通用型的就必須每個省有一個,再合併至一個集團公司才能取得,難度可想而知。不管什麼情況,車輛能利用這張證件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是營運性質,因此私家車在這個位置是鐵定被卡死了,沒有迴旋餘地。另外說明一點,「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是前置審批,因此公司要想擁有客運資質和一般的公司申報不同,是必須先申報此項資質才能去工商局註冊。
———————————————————————
第三簡單的分析一下計程車這個特殊群體以及行業規定。計程車最重要的三個證件是出租營運證,駕駛服務資格證和道路運輸許可證,前兩個隨車發放和攜帶,另外一個是行駛證的車輛類型必須是營運。只有在以上條件同時符合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客運服務。在公司和車輛的資質同步完善的情況下,計程車就可以執行「巡遊攬客」的客運業務了。今年新實行的約租車模式,其實只是計程車的一個特殊存在形式,因為是在計程車規定里增加的一項業務,這意味著先決條件是這個車是計程車,然後才能考慮是否從事約租車的事情。這對滴滴們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這不是汽車租賃公司能夠涉及的事情。
———————————————————————
第四說明一下汽車租賃。首先說明「汽車租賃營運證」,這是現在完全明確的證件,因此汽車租賃也是需要資質的。但是現在汽車租賃公司新審批的話,不需要「汽車租賃營運證」的前置許可,所以不辦這個證行駛證上也可以直接辦成營運,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這個證件而已。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租賃公司為省錢,根本就是直接辦成非營運,反正自駕租賃的情況,一般運管和客運辦不會查的。而在汽車租賃的形式上,為防止汽車租賃公司從事客運業務,在租賃公司的營業執照上,在經營範圍中的汽車租賃後括弧內一般會加「除營運外」幾個字。因此,汽車租賃是一種只允許自駕租賃的形式,配司機是嚴格禁止的,否則神州租車不會從2011年開始就放棄了代駕。汽車租賃要想向客運方向邁進,就是差個「道路運輸許可證」,當然執照上也不能有除營運外字樣,只不過辦這種證件和計程車執照難度相當。
———————————————————————
第五是代駕的問題。這是典型的法無禁止即可行,現在的代駕是有個組織就是公司,一個人單幹也行,沒有明確的規法,只要有駕照就行。
———————————————————————
二、專車模式
———————————————————————
專車所謂的「四合一」模式,即司機,車輛,平台,用戶四位一體組織方式,並不是多新鮮的事,其實漏洞很大,只是強調自己的組織方式罷了,根本無法保證其能正常持續營運下去,而想著用資本倒逼政策,也是異想天開了,根本沒注意到自己所處行業的要害在什麼位置。本身其可以好好的發展下去,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滲透到出租行業,再倒逼政策。不過易道用車的模式讓資本看到了慾望,卻忽略了這種模式最要命的東西,就是交通運輸行業是國家命脈型的行業,隨著科技進步肯定可以改革,也必須改革,由互聯網挑頭改也行,但不是這麼個改法。下面就說明一下專車模式為什麼是這種四合一組合,而且以滴滴專車等目前幹活的方法,也只能是這個模式。
———————————————————————
第一是經營專車所需要的車輛。前面已經說過,車輛要想完全合法,要麼是出租營運,要麼就是租賃車輛,誰也不會直接用非營運車直接做這事,哪怕事實上是也不會承認。這時面臨的問題也很明顯,現有出租是不可能幹的,滴滴無法控制計程車本身,既不可能提價格,也沒法讓其換成高檔車,因為這都是政府的事情。那出路就只剩下租賃車輛,所以就找租賃車營運專車。這就是車為什麼是從租賃公司出了。
———————————————————————
第二是代駕司機。無論有什麼理由,只要司機通過車為社會不確定的群體進行服務,並收取費用就肯定是營運了。但是代駕本身不違法,顧客不想駕駛找代駕,有合同式的約定,責任也明確,並且只是一般性駕駛服務的情況下絕不會涉及任何非法性業務。在司機主動營運和客戶主動尋找一般性代駕兩者之間就會產生一個第三方平台介紹代駕的情景。專車就是利用這樣的一個情景,玩起了短時代駕業務,以避開司機主動營運這種狀態。當然這一點絕對符合法無禁止即可行,不過也是存在問題的,只不過專車平台都避開了。但是這個問題卻很關鍵,因為涉及到出事後的問題追訴,在打擊原因部分會詳細闡述。
———————————————————————
第三是平台。通過平台將車輛和司機進行結合,就可以得到一輛有司機的專車了,也就能開展業務了。
———————————————————————
第四是客戶。這個最簡單,也最麻煩。簡單在他不關心專車怎麼營運,只在意方便與否,麻煩是僅看重價格和服務比值,貴了沒業務。 要是到此為止,專車營運沒什麼問題,這麼簡單的組合很方便的,可是神州租車為什麼之前放棄代駕業務,除了代駕的法律風險,營運本身也是有難度的,要不然早做專車了。這裡就分析一下這種「四合一」模式的問題所在,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私家車加入,導致被打擊的問題所在。
———————————————————————
三、打擊原因
———————————————————————
首先從證件完善性開始。租賃公司沒有道路運輸許可證,這導致上路營運是沒辦法的,所以只能改變模式,只能從司機的角度入手了,因此才出現了司機和車輛分別隸屬於不同公司的情況。單從車的角度,滴滴們首先聯繫租賃公司使用租賃公司的車輛,這時問題出現了,就是租車價格的問題。車都是有成本的,如果從租賃公司里租車跑,租賃公司會先賺一筆,那和計程車交份子錢沒什麼區別,這個可以通過租賃車輛的固定成本算出來的,價格相當高的。如果用這種車跑,那就會面臨到底誰會當司機的問題,是僱傭還是外包呢?無論哪種方式,都顯得得不償失,畢竟專車價格是放在那裡的,想像一下,從神州租車租來一輛車跑專車,將來沒有紅包的情況下是什麼價格,絕不是只把價格定在計程車兩三倍那麼簡單的問題。其實看一下專車的收入分配中歸屬租賃公司的比例就知道這車是不是租賃公司的了,一台奧迪A6的日租金可是不會低於800的。加上司機僱傭數量或外包價格及收入水平等許多複雜的問題,將使專車變得不可行。所以專車基本上不會從租賃公司租,除非是自己的車,比如神州租車做起來就好一點,但是也會面臨司機僱傭數量,與租車業務如何匹配等問題,解決起來也是相當的麻煩。從這一角度分析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私家車那麼多了,那可是人家的車,自己不用擔心成本問題,收提成就可以了。但是這面臨的問題就是私家車如何合法化,這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直接上營運牌照不可能,那就只有轉戶上了,但是誰願意私家車轉戶呢,這種情況下好車又成為了阻礙。至於說掛靠,就別提了,除了部分最早的計程車有預先取得個人證照再掛靠公司這樣的方式,現在絕不會有。即使要掛靠也只能是戶在公司名下,然後寫合同約定,直接私人戶名掛靠,這是法律嚴令禁止的,沒有可以商量的餘地。就算是司機同意改戶,那也要根據營運車輛標準執行的,這一點也是有明文規定的,不是說改就改。由此看到,專車也只能是私家車了,不然怎麼跑?可是私家車又不合法,那就只能是寄希望於資本倒逼政策了,不過這也是奢望,畢竟專車這個事情是在計程車的基礎上可以直接進行的。今年新執行的約租車是在計程車法規里的一項,說明約租車肯定是計程車行業的一個新發展方向。至於最近國家同意租賃車輛跑專車,恐怕只是要改革計程車行業的一個撬杠而已,沒有實際幫助,包括神州租車的專車。

———————————————————————
其次說司機和利益的問題。因為司機代駕本身沒有問題,要是再考慮一下駕駛資格及審核,也許會是問題。但是最核心的還是利益問題,私家車賺的錢除了省下的份子錢還包括利稅,保險等諸多費用。要是再細算,提成和份子錢沒什麼區別,還可能更高,畢竟那是營業額的20%。所以司機肯定能省則省了,至於什麼嚴格審核等等,執法部門是不會相信的。所以當司機開著自己的車運營,這一點足夠執法部門遐想聯翩了,打擊是當然的。
———————————————————————
第三是法律責任。這是被打擊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出事了不是保險解決那麼簡單的事情。這也是滴滴專車們避開的一個問題,即使增加所謂安全保險基金也沒用。主要原因是專車避開了這個合作模式的發起點這個核心問題。詳細的問題是這樣的,可以由發起方的不同來分析。一是平台作為發起方,那麼平台就是找車,找司機,找人,這時出事了平台要負責的,道理就和旅行社找了旅客用大巴拉上去旅遊,出了事難道不用負責?二是租賃公司是發起方,那麼租賃公司就要負責,因為是他要拉人,但是不能巡遊攬客,找不到人所以才到平台找了客人,然後自己又雇了司機,出了事他不負責誰負責?三是司機是發起點,這就是徹底的非法營運了,自己找了不能營運的車,又去拉客賺錢,出了事黑車司機不賠誰賠。四是客人是發起點,這就麻煩了,自己想出門,沒車所以雇了車,不能開車所以雇了司機,沒地方找在平台上找了,所以客人當了老闆,那出了事當然老闆買單。所以這是一個責任根本無法理清的問題,目前貌似除了客人不把這個問題當回事,其他三方都挺當回事,畢竟客運這麼大的問題,出事概率相當大,對客人是小概率事件,但對於營運方是必然事件,肯定得避免。不要說城市內出事概率小,自己的司機安全,因為沒人保證別人不找你。因此,國家不會為這種根本鬧不清問題在哪的事件當冤大頭,本身又不合法,打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與壟斷無關。
———————————————————————
第四是一個秘密的長期隱患了,隨時間積累,車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才會顯現影響。這一個事情不在黑車圈裡恐怕根本不會知道的事情,這在現在這種條件下無法大規模實現,但是要是專車盛行,尤其是私家車專車盛行,那就是一個大業務了。租賃公司的盈利模式是租車加二手車業務,二者缺一必賠無疑,要是有代駕也行,能支持一下。對於私家車黑車也是一樣的,營運跑車加二手車。具體模式是買一輛新的帕薩特,跑一年多營運,賺回一輛帕薩特,然後再賣了,就能賺一個一年二手帕薩特的錢。道理是因為營運及非營運的二手車價評估模式不同,營運車為什麼只有8年和10年兩種,因為對於營運車,不值錢的是車的年限,值錢的是車輛行駛里程,每跑1公里都意味著利潤;而私家車裡程是最不值錢的,年限才是關鍵,畢竟跑的少,多一年就是折一年的價錢。這意味著什麼,如果能用私家車當營運車跑上一兩年,一般情況是二三十萬公里就沒了,要是當營運車賣了有多少人買呢?可要是能改一下里程,按私家車賣那就不同了吧。所以正確的私家車跑營運車的方式應該是這樣的,買一台2年5個月車齡的帕薩特,跑營運到3年零11個月時,賺回一台新帕薩特的錢,然後再修改一下里程數據賣掉,只會損失一年的折舊車錢,但賺回一台新車。在此模式下,可以將年限延長,並不影響利潤率,但車況會急劇下降,如果這種車按私家車流入到市場數量增多,隨著時間的延長,想像一下風險有多大。所以按此思路,專車只要還在用私家車跑,被打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綜合以上原因,專車被打擊也是正常的,同樣也不要哪淘寶等事情來比較,有很多條件是不同的,不單單是壟斷這麼簡單。還有一些原因涉及到的內容以後有空在說吧,和這些內容組合起來也許就能說明汽車O2O面臨的問題了。
———————————————————————
我認為專車現在這種局面實際上是自己發展策略的冒進造成的,其實不應該這麼著急的去插到計程車的核心領域裡,但現在也這個樣子了,希望他們能走好吧。不過即使面對神州租車入局,以後甚至是計程車公司的約租車進入,專車還是有迴旋餘地的,但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弄明白路該怎麼走,希望他們能走好吧。最關鍵的是畢竟人家家大業大,能人那麼多,隨便出來個人也就解決了,不勞我操心了。
———————————————————————
如果您看到這裡了,也就受累了,非常感謝瀏覽。 歡迎交流討論。


20160102更新
其實很久沒關注此類問題了,就是更新一下。(這真是一個令人費心的問題,正解會隨時間變化)

根據在上海坐專車時跟司機聊天得來的信息,滴滴等平台的專車都已加入上海政府組織的專車呼叫平台。
Uber不清楚。
——————————————
六月二十四日更新

七個月的時間裡,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發生了巨大變化。四月的時候我曾在評論區說,原回答中許多信息已過時,但是沒空更新。
今天看到 @李淼 點了贊……我還是更新下吧。


1. 界定當前合法專車的最新定義
經查閱各地法規,諮詢各地交管部門和租賃車公司以及計程車公司,目前一二線城市合法專車的定義是:
北京:車源來自汽車租賃公司,司機來自第三方或者專車公司,車輛必須擁有租賃經營牌照
上海:車源來自汽車租賃公司,司機來自第三方或者專車公司,車輛必須擁有Y字頭牌照
廣深:目前廣東地區不在某組織名下的專車都會被認定為不合法……
部分二線城市:經備案的車輛。

2. 在這個定義下,各公司專車是合法還是非法?誰是合法專車?
在這個定義下:
北京:大部分的專車都是合法專車,原因是北京每年都有租賃牌照限額的拍賣;
上海:原計程車公司(錦江、強生etc)的專車基本上都是合法專車。滴滴、快的、Uber、神州專車,即使使用了租賃車、第三方司機或專職司機,在嚴格審查時仍為非法專車(!),原因是這些公司雖然有車,但是沒有Y牌照,比如自有車隊的神州專車。(這一點即使是一些專車司機也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沒有嚴格執行此規定查驗專車
廣深:不在體制內的都是非法專車……原因是利益衝突。
二線及以下城市:看交管部門心情(沒開玩笑)。例如,成都交管部門三月份曾經召集全市所有租車公司開會,誰給專車公司租車,交管部門就查封誰,這種就是不允許的。濟南據稱是允許的。各地並無統一的解決方案。

3. 為什麼會這樣?
既得利益者在撕逼。
北京情況不是特別清楚,不敢下定論。但是我聯繫到的幾家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北京做專車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賺錢了,利益衝突減小可能是計程車公司讓步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讓步的結果。
上海這邊,Y牌照基本上都被錦江等計程車公司旗下的租車公司壟斷——而這些公司不會把車租給滴滴、快的。最誇張的是神州專車,在上海有偌大一組車隊,居然沒有幾張可用的Y牌照。不過上海市的態度仍然很曖昧。三月滴滴快的聯合發布標準的時候上海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響應,結合上海對專車執法力度不大(陸家嘴、虹橋等地有抓專車,但其它地方基本上沒有)的事實,猜測上海內部的態度還沒有明確下來。
廣深不解釋,關注此問題的知友們應該都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二線城市在等一線城市與中央出結論,等政策明確了他們會跟進。

4. 消費者在這場鬧劇中應當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毫無疑問,專車公司目前與消費者利益一致——更多的專車意味著計程車整體服務水平的上升。
根據wifi、支付寶、淘寶等先例,一旦有一到兩家專車公司在市場上取得了難以動搖的地位,政府最終會承認其合法地位並將之納入體制內。
那麼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既可以叫專車也可以打計程車的時候,不妨優先叫專車。
——————————————
一月十七更新:
昨天坐出租的時候跟三位計程車司機分別check了一下,發現不同司機對於滴滴專車中租賃車的比例判斷不同。
很多計程車司機認為(上海)滴滴專車中私人車掛靠比例較大(高於我原先的估計)。這部分私人車掛靠,仍然屬於黑車性質。——某的哥給了一個超出我想像的比例,存疑不發布。
僅供參考。各位可以諮詢當地計程車司機。滴滴不發布數據我們也沒辦法,專車司機也不會透露的。

另外,有知友問份子錢,今天我也一併確認了。上海一輛車單月份子錢一萬元,不區分車型(上海除了普通計程車車型,還有一種世博車,但份子錢一樣),由兩位司機分擔,即每人每月5000元。
——————————————
一月九日更新:

交通部表態僅租賃車輛可做專車 政策利好神州租車
今天發布的新聞。
現在租車做專車已經是合法的了。交通部研究完之後還是讓步了(笑)。
現在滴滴、快的以及Uber那部分租來的未掛牌專車們已經不是黑車了。當然私人掛靠的依然是黑車。

—————————原回答—————————
我寫下這個回答的時候,已有47個答案,但這47個答案全部沒有答到關鍵點上。
乾貨求贊。別只點感謝啊……
——
問題細分為三個小問題進行回答和分析:
1.問題1:滴滴專車是黑車嗎?
2.問題2:滴滴打車是否違法?
3.問題3:滴滴專車得罪了誰,侵犯了誰的利益,招致針對?

1.問題1:滴滴專車是黑車嗎?
答:存在一部分違法的黑車,也有一部分是合法的。
Uber、一號專車同上。
(關於這個回答,幾處信息源均要求不能透露得過於具體,所以就不說比例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個定義:什麼是黑車?
答:沒有拿到計程車營運牌照和營運資格的車都是黑車。
與司機無關,是否黑車只看有無運營牌照。

講講計程車公司的模式。
以上海為例,計程車公司(強生、大眾等)均每輛車綁定一張營運牌照,牌照價格據透露為20w-50w之間(source:上海計程車司機)。私人計程車也是存在的,需要私人運營牌照,目前市場價40w-50w之間(source:上海黑車司機)。
可能有人會說,這也未免太貴了。沒錯,的確成本高昂,尤其是考慮到營運車報廢周期短(保養不好的計程車3年即報廢,保養好的也不會超過7年,平均5年報廢。source:上海計程車司機。ps:這也是所有二手車商都拒收營運車強調自己車源沒有營運車的原因),所以計程車牌照是可以隨車更換的,比如我是計程車司機的領導,今年我公司報廢了一千輛車,那麼這一千張牌照就註銷了,但是可以繳納較低手續費後按數量取得新的牌照,給新的一千輛車上牌。
分攤到長期,牌照使用的邊際成本就很低了,但是僅限於對計程車公司而言,對於私人計程車司機,仍然是高昂的成本。
當然,對計程車司機也是有要求的,相關閱讀:_百度經驗
(計程車公司一般都是重資本的國營公司。在上海成立計程車公司的資格之一是,擁有一定數量以上的計程車,e.g.,900輛。此外還有諸多政策、檢查限制了私人開設計程車公司。source:上海計程車司機)
至於沒有牌照就來運營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黑車了。有很多退伍老兵專門干這個……在第三小問講講他們的故事。

接下來講滴滴專車的模式。注意,是滴滴專車,不是滴滴打車
滴滴專車採取此種模式進行運營:(ppt隨手繪系列)

所有司機掛靠在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名下,所有車掛靠在第三方汽車租賃公司名下,滴滴通過前兩者僱傭到司機、租到車,然後通過滴滴的平台進行統一調度、收費。(source:一號專車司機,滴滴專車司機,某司離職僱員)
(上面有回答說滴滴打車是對神州租車等租車行業模式的否定,這種論述明顯錯誤。滴滴打車是神州租車等租車公司的重要客戶,只有租車行業成一定規模後才會出現滴滴等公司的專車業務。)
(* 也有一部分私家車掛靠在第三方名下跑來做專車,截至交通部表態,這種仍屬違法)

所以滴滴專車是否黑車的關鍵在於,滴滴打車或者第三方租賃公司有無給這些車上營運牌照。
每次問專車司機這個問題,他們都語焉不詳,但是確實透露出,有一定比例的專車是沒有營運牌照的。具體比例恕不透露哈。
一號專車、uber同上。

故此小問答案:滴滴專車確實有一部分是黑車,但並非全部專車都是黑車。所以交管部門只能一個一個去查,做不到一幫子打死,因為沒有支持一幫子打死的法律依據。
滴滴專車多地被禁 是否非法運營有爭議 一文中,交管部門說得多好啊:

交通部「不能一棍子打死」的表態帶來樂觀信號

是表態。如果真一幫子打死,交管部門沒有法律依據,租車公司可以進行喜聞樂見的民告官,還是在AT的支持下去告,萬一贏了呢?交通部不想冒這個險,所以「調研一下」。

2.問題2:滴滴打車是否違法?
回答:不違法。注意此題主語為滴滴打車

其實看第一問我畫的圖就知道啦。滴滴打車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第三方頭上去了……orz
這車沒上牌?都是租車公司沒做好啦!都是他們司機沒注意啦!
滴滴不會舍己保車或者保司機的。大家看新聞就知道了,對於抓走的車和人,滴滴立馬不認人,翻臉不比翻書慢。
傳聞上海市準備向中國的Uber們開刀,全球「專車」共此時 你看裡面受罰的司機……但是追究不到打車公司方面。
其實滴滴打車就是想降低成本,但是風險不想自己承擔……當然應當指出的一點是,牌照成本有些過高。
所以,追究起來,滴滴是沒有直接責任的,頂多追究下監管不到位之類的。

3.問題3:滴滴專車得罪了誰,侵犯了誰的利益,招致針對?
回答:包括計程車公司、私人計程車車主、正規計程車司機在內的,全部守規則的計程車行業player。

關於得罪人這一項,因為存在無營運牌照的車,所以跟搶計程車生意的黑車一樣,滴滴得罪了那些遵規守矩的市場參與者
最主要的是計程車公司。這些計程車公司多為國有背景、重資本模式,原本都做到寡頭了,尼瑪突然冒出來幾個(相對)輕資本的新人來搶市場,換了誰第一個反應都是「抽他丫的」。
國有,大家都懂的,能量比較大。
類似的有監管部門。收不到錢,伐開心。
其次是計程車司機。原本大家都規規矩矩地做生意,咬著牙交份子錢或者牌照費跪著賺點錢,突然冒出來個不交保護費的,站著就想把錢賺了……計程車司機大家都了解的吧,主流反應不會太文明,群罵+投訴走起,跳槽的都是叛徒。
放個報道:

「滴滴專車」引發計程車行業的普遍不滿,優惠後價格便宜,服務高級,使得「專車」業務量快速上升,計程車司機感受到威脅。「這不就是把黑車合法化了嗎?那還要經營牌照幹什麼?我們就沒必要給公司交份子錢了,我們都去開專車得了。」計程車司機於師傅表示,大量計程車司機對此不滿,並向計程車公司反映了意見。

要知道有一個背景情況,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很受司機歡迎,我甚至見過掛著四台手機(滴滴搶單需要網速)隨時搶單的計程車司機。他們告訴我,有了打車軟體之後開車舒服多了。
在這個背景下,他們對滴滴、快的產生了不滿,可見怒氣值相當高。
(無責任揣測,可能還有一個原因:計程車司機去做專車司機的面試通過率可能很低,原因是話癆,所以會嫉妒?求專車司機源比例分布數據或者專車司機面試官發話……)


順便講講黑車司機……這個一直被打壓的群體。
大家應該經常見到各類官方媒體強調大家不要坐黑車,強調黑車危險。很明顯裡面也是有利益驅動的……看完上文大家都明白了,利益方是誰,為什麼能夠推動官媒發布信息,甚至為什麼官媒不太熱心……orz
為什麼有人會去開黑車?
原因挺簡單,錢不夠。
很多黑車司機是當兵的出身(當然不是說退役士兵司機都是開黑車的,而是說他們比例比較高),以他們為例:老兵退伍費十萬(e.g.,13年兵齡的三期士官退伍補助十萬出頭RMB,謝評論區補充),做點什麼生意好?很多都去做小生意了,但在部隊開車的汽車兵的第一選擇總是開出車。
30w……買營運牌照不夠,對吧。所以要麼去給計程車公司開車(賺錢少+累,份子錢一交,賺的錢大半都不歸自己),要麼給企業開車(門檻高,名額少),要麼借錢刷牌照自己開,要麼開黑車。
開黑車門檻真心低……二手車市場淘一輛車,找車販子的話3年車齡的私家乘用車半價走起,十萬價位的車幾萬塊盤下來。然後沒別的費用了……二手車往往自帶牌照過戶,走部分車販子還可以把身份隱藏起來。
相對的,黑車盈利高,壓力小。別的不說,沒有份子錢要交,賺的錢是一般計程車司機的兩倍以上,車還是自己的。
以及,有司機告訴我黑車被抓的對策:被抓就棄車……考慮到折舊,買新車往往比罰款便宜……orz。首先我想到的是,逃離交警追捕的過程是不是全城飈車啊……多特么危險……一群馬路殺手……

如果有人問我的建議,對於此類群體(退伍士兵開計程車)建議開一個貸款政策,在部隊領導審批(風控是必要的……)後,允許他們貸款做營運照。剩下的嚴打。如果扛得住利益相關者的壓力,降降某些地區的牌照費。
————
很少被邀請呢……
* 利益相關:快的打車鑽石用戶
* 保留一切版權,未授權的轉載者法庭見


轉帖:需要被摧毀的是計程車行業
為什麼計程車司機和商務專車司機長著兩張截然不同的臉?
駱軼航2 小時前 現象

  • 相信我,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每天要靠滴滴和快的打車或商務專車,或者易到和Uber召喚代步工具,更或者站在路邊招手碰運氣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坐在不同的車裡簡直宛若身在不同的世界:那些計程車——無論是你用滴滴或快的叫來的還是路邊招上的,車廂里的空氣都一如既往地渾濁,車窗按鈕、座椅套墊和放報刊的布袋破損稀鬆平常,冬夏兩季通常都不主動打開空調,周邊環境乾淨衛生已經是最大的造化了。而商務專車——它們通常比計程車的價格貴15-20%——車廂里的空氣一般來說都清新得多,有的還會噴點淡淡的香水,所有設施都完好無損,為乘客提供瓶裝礦泉水,如果想手機充電還提供充電線和USB介面,大多數司機會問你想聽什麼音樂或是否選擇安靜不放音樂,冬天和夏天空調是必須的,而且隨著外部溫度的變化隨時調整。

更重要的,是兩種司機長著兩張截然不同的臉。計程車司機的臉大多是冷漠、甚至粗野和帶有敵意的——尤其當你去的地方對那個司機來說並不熟悉或不喜歡,或你提出一點額外的要求——比如打開或關上空調,關閉調頻里的評書節目,甚至沒零錢付車費的時候,那種粗野和敵意會更不加掩飾地顯露在臉上的每個細微表情里,以至於你覺得給他帶來了天大的麻煩。而商務專車司機的臉通常是平和與略帶友善的,他會跟你打招呼,問你需要什麼,在你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迅速地回應,他們往往也不會太多說話,或者在說了一些話之後,因為你不太熱切響應而主動安靜下來。


我有朋友甚至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他滴滴了一輛計程車之後接到司機的電話,告知他將停在離他100多米遠的一個位置上,自己走過來。我這個朋友所在的位置並非禁停或禁行區,但司機就是不願意過來,並聲稱如果不過來就算爽約並被舉報。於是他冒著被舉報的「風險」又易到了一把,5分鐘後,一輛帕薩特停在了他站在的那個十字路口。


為什麼計程車司機和商務轉車司機長著兩張截然不同的臉?為什麼移動應用和地理位置服務縱使解決了一部分讓乘客和司機能更高效率匹配的問題,卻不能真正提升人們搭乘計程車的體驗?


這個問題如果問的更直接一點:為什麼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徹底改變計程車行業很難?為什麼移動互聯網技術只能從私家車和商務專車入手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們的交通出行體驗,而這又恰恰是計程車行業及其背後利益相關的政府監管機構最痛恨的?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儘管移動打車應用——比如滴滴和快的們即便能建立一套司機與乘客的互相評價體系,但這套評價體系無法真正地影響計程車司機的現實利益。因為制約計程車司機現實收益的強勢一方仍來自計程車公司,而並非第三方叫車應用。


我曾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表述過一個觀點:計程車公司的商業運營是建立在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務基礎上的——包括最複雜的溝通叫車流程(街頭揚招或電話預約)、成本最低的車型、最簡易的裝置、最低水準的環境和最粗暴的溝通方式。它帶來的是乘客與司機信息的持續不對稱和彼此之間陌生緊張的關係,並因此制定讓計程車公司利潤空間較高的價格。計程車公司也不喜歡心智太發達的司機,因為聰明的司機一定會想方設法逃脫這個簡單粗暴封閉的利益怪圈,將個人的利益最大化。


這就是你看到的幾乎除了日本、韓國和台灣這種社會結構相對簡單而公眾教化程度相對較高且水準較為平均的國家和地區之外,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計程車司機都以慵懶、懈怠、冷漠、憤怒甚至粗野的形象著稱——因為這樣的他們符合計程車公司的利益。

當「打車應用」出現之後,乘客與司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被解決了——這引起了計程車公司及其背後的監管機構最大的不安——尤其是「小費加價」功能帶動了司機空前的積極性和額外收入空間,這些事都損害了計程車公司及監管機構的利益。2014年初,在經歷了第一輪「叫停打車應用」的風波後,滴滴和快的們之所以能活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接入計程車公司的電話召車系統並取消小費加價的前提下的。


這意味著提供更好的服務並不能帶來什麼。你會發現那些使用滴滴和快的的計程車司機,他們的利益獲得完全與用戶無關——滴滴和快的的「燒錢」大戰和對計程車司機補貼建立在接單的基礎上,跟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一點關係都沒有。用戶可以因為司機接單而爽約投訴司機給差評,但司機對用戶也有反過來給差評的權利。此外,用戶投訴司機態度惡劣、車廂設施不全和環境髒亂都不會真正讓司機因此利益受損。相反,為了鼓勵更多計程車司機頻繁地使用叫車工具接單,打車應用的客服系統會本能地忽視很多用戶關於服務質量的差評和投訴——如果逐一追查或處理的話,這些司機會選擇放棄使用打車應用接單,而這顯然不符合滴滴和快的們的利益。


事實上,滴滴和快的們的計程車叫車服務已經陷入了一個鬼打牆的循環:在「計程車公司——計程車司機——乘客」的鏈條中,計程車司機的利益被最優先考慮,其次是計程車公司——如何維護他們既有的利益以及不觸怒他們背後的監管者,最後才是乘客。在這種情形下,打車應用當然不能給計程車乘客帶來更舒適的車廂座椅、溫暖或清涼的空調,以及健全的各種車內裝置——因為一切秩序都沒改變。對計程車司機來說,最糟糕的情況不過是被暫停使用滴滴,此外一切照舊,太陽照常升起。而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滴滴和快的乘客用戶被禁用和擔心被司機投訴的原因——打車應用做大了計程車司機的賣方市場。


反觀商務專車——無論是私家車還是汽車租賃公司的商務車,情況就完全相反。用戶體驗是決定每一個司機切身利益的要素。一旦乘客與司機達成交易,乘客對司機的評分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司機接下來的職業生涯和整體評價。任何一次低於4星(滿分5星)的評價都要被調查原因——在我僅有的一次給一位Uber司機3星的「低分」評價之後1個小時就收到了Uber的郵件,詳細詢問這次行程的不滿之處,並給了退款。而當任何一位司機的平均星級在4.5星以下就會收到警告,4星以下就會解除與Uber的協議。易到用車在激勵司機的辦法上更靈活:除了服務質量評級系統會直接影響司機的職業前景之外,被乘客「收藏」的司機將在下一次優先獲得該乘客的呼叫通知,而被乘客收藏次數更多的司機也能得到更多的推薦接單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多放一瓶礦泉水,多留一個充電寶或USB介面甚至開一部拉風的特斯拉接單,對每一個司機來說,都還算值得了。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打車應用除了解決乘客與司機的對接之外,其它的一切都是為了維繫計程車最低水準的服務現狀,乘客處在食物鏈的最下層。而對計程車之外的專車應用來說。乘客在最關鍵的角色上。對打車應用來說,大多數的市場營銷成本花在了給計程車司機贈送手機和發補貼上,而對其它的專車服務來說,用鮮花、冰淇淋、寵物、交響樂、大牌明星和特斯拉法拉利討好乘客們,佔了市場營銷預算的很大一部分。


除此之外,對Uber和易到來說,地理位置追蹤技術、可視化數據、信用卡驗證與支付體系、評分體系及反饋環節和用戶行為追蹤等一系列具體的業務流程,重塑了一家用技術驅動的引爆交通出行方式變革的公司。而對計程車公司來說,這些並不可能。迄今似乎沒有任何一家計程車公司願意將自己的司機資料庫、後台支付系統、計費系統和司機考評系統開放給第三方打車應用公司——前提是他們得有這麼一套完整的數據和流程。因此,你會看到Uber發郵件跟你說:我注意到你上次打開Uber在中關村10分鐘之內沒叫到車,所以這次免費送你一次乘車的機會;所以你會看到易到請你填寫用車的喜好:是前座還是后座,喜歡不喜歡香水,聊天不聊天,然後按這個推薦給你更「正確」的司機。而這樣的事,滴滴和快的想從計程車公司那裡拿到這些東西,想都別想。


為什麼計程車司機和商務專車司機長著兩張截然不同的臉?這取決於他們care不care你的搭乘感受。但這背後,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理念。移動互聯網技術能讓打車變得更方便,但不會讓它的體驗變得更好。需要被徹底摧毀的,是計程車行業,而不是計程車行業及其背後利益相關的監管機構所說的「黑車」和「專車」。


計程車業改革,向壟斷還是向「專車」下刀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 面對計程車司機「生存難」和乘客「打車難」的呼聲,是該對行業壟斷的根基動刀,還是該對專車執法「一刀切」?近期圍繞「滴滴專車」等引發的風波和爭議,觸碰到計程車業改革的深層問題,重堵不重疏、治標不治本,靠壟斷利益生存的計程車行業還能走多遠?

  「共享經濟」是否「一刀切」

  計程車本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長久以來卻成為部分壟斷公司的「搖錢樹」。

  就在元旦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瀋陽市部分計程車為表達不滿停運。同時,其他一些地方也發生類似事件,矛盾直指燃油附加費、「份子錢」、黑車等問題。而與此同時,全國範圍不少城市交通管理部門開始嚴查黑車、私車運營,並將板子打向了時下流行的「專車服務」。

  北京市有關部門日前表示,集中執法力量加大對黑計程車的打擊,並對「易到用車」「滴滴專車」等利用叫車軟體非法運營的車輛從嚴查處。2014年12月25日,上海查扣了12輛「滴滴專車」,瀋陽、南京等地先後表示,專車未取得出租汽車經營許可,屬於非法運營行為。

  對於這種界定,「滴滴打車」方認為,所謂黑車,是指未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辦理任何相關手續,沒有領取運營牌證而以有償服務實施非法運營的車輛。但是「滴滴專車」是一個移動出行的信息平台,只和依法運營的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合作,不和私家車合作,如發生意外由「滴滴基金」按照責任範圍內賠付。

  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說,現行法規下,查處黑車無可厚非。但政府如果無視既得利益的暴利壟斷,單方面遏制滿足消費需求的創新模式,這種管理思路需要反思。

  因為實施准入管制的計程車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專車模式風生水起。部分私家車掛靠租賃公司搶灘計程車運營市場,突破「街邊招手」的傳統模式,依託移動互聯網提供便捷服務,並以相對的高價格拉開需求層次。

  天津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在這種共享經濟體系中,過去只能作為消費者的私家車主,可以將閑置車輛作為專車投入服務領域,體現了共享經濟的互助性特點。

  有業內人士認為,來勢難擋的「專車服務」的確需要規範引導,但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執法。

 是否維護壟斷利益

  一位北京計程車司機對記者表示,自己並非對「滴滴」「快的」有意見,他們通過軟體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生意。「我們最不滿的就是長年被公司收取嚴重不合理的『份子錢』。」

  根據這位司機師傅介紹,自己和另一位司機一輛車雙班倒,和公司協議一簽就是6年。除去所交數萬元押金,兩人每月還要交給公司「份子錢」9600元,這樣高的「份子錢」半年便可買回一輛伊蘭特(北京市區計程車主流車型),而剩下5年半全是公司收走的暴利。但即便如此,車輛維修、保養等日常費用還得自己掏錢。「公司就組織開開會,別的什麼都不管。」

  一家大型汽車租賃公司副總裁對記者表示,計程車司機平時連個上廁所時間都沒有,胃下垂、頸椎腰椎勞損、風濕關節炎已經成職業病,每天80%的工作時間都在給公司掙「份子錢」。

  邱寶昌認為,計程車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計程車公司的既得利益必須破除。

消費者打車難、計程車司機收入低,這樣的「兩頭難」已是普遍現象。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共有出租汽車134萬輛,企業8000餘家,駕駛員260多萬人。出租汽車經營服務規範與否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租汽車行業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有效解決,需要通過加強頂層制度建設,依法依規予以解決。

  然而,在當前嚴格限制計程車牌照的背景下,一方面,計程車公司仍然能「躺著就把錢掙了」;另一方面,也難免出現壟斷資源導致的尋租腐敗。司機、市民兩頭不滿意,甚至讓牌照資源成了既得利益用來挾持政府部門的砝碼。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機關服務中心主任汪國鎮表示,目前計程車整體行業結構不合理,其經營方式已使整個行業在司機、乘客的多方指責下坐在「火山口」上,面臨不得不改的境地。「司機壓力太大,乘客難以享受到優質服務,必然催生新興業態。」

期盼改革終結壟斷

  近段時間,「專車服務」市場發展井噴,引起社會極大關注。「滴滴打車」軟體運營公司副總裁朱平豆稱,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這部分需求明顯增加。未來高品質、多層次、個性化高端商務出行需求會越來越旺盛,尤其是公車改革後,這股需求對市場產生的蝴蝶效應更大。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東表示,從目前情況看,不僅高端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沒能滿足,基本需求也屬於供不應求狀態。對於互聯網專車項目,應考慮採取比較寬容的態度,不應「一刀切」,只要明確相關運營資格即可。

  羅蘭貝格汽車業務合伙人張君毅也認為,「一刀切」執法並不明智。比如在租車市場,神州等公司革了老式租車的命,而他們也又遭到「滴滴」「快的」等平台的挑戰。計程車市場也是如此,只有在不斷擠壓和對抗中,市場才會更有活力。

  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表示,移動互聯網開啟的城市交通變革新時代已來臨,鯰魚效應或可成為撬動傳統計程車管理體制改革的槓桿,改變「份子錢」等不合理的舊模式,倒逼傳統計程車行業改革。

  北京德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家輝表示,壟斷產生暴利是必然的結果,當前管理部門一方面應放開專營市場,對共享經濟模式加強引導和規範;另一方面要堅決破除行政審批壟斷造就的封閉和低效。(記者郭宇靖、彭卓、徐揚、張逸飛、齊中熙)

新華網文章,主要態度就是計程車公司利用壟斷地位賺錢,專車是改革破冰利器。


一個政府,做什麼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說不重要的話)。重要是需要向誰解釋,解釋不解釋,是不是以侮辱智商的方式解釋,或者是挑釁地說「我不解釋你又怎麼樣啊」。


懶得多說了,直接上前幾天朋友圈發的一段吧。


作為一個交通運輸部門的工作人員,我來說兩句話。
1,從法律角度來講,滴滴專車是百分之百違法,這個毫無疑問。
2,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滴滴專車的服務目前的確比傳統的計程車有優勢。
3,從安全的角度來講,滴滴專車比計程車更加不安全。

我認為現在計程車行業由計程車公司壟斷,由政府統籌的模式,本來就是落後的,養肥某部分特權人員的模式,應該要取締的。

但是不意味著各位車主可以毫無門檻的進入這些行業。

首先安全問題,計程車比傳統私家車有更加嚴格的審驗標準,計程車是安裝gps的,部門可以實時監控計程車的狀態,甚至可以遙控熄火,計程車是安裝分割鐵欄的,是用來保護司機的,計程車是買高額保險的。
而滴滴打車有什麼?專車才剛剛開始,車輛都很好很新,但是當車輛從事這個行業以後,里程數成數十倍的提升,一般的行駛證年審還有用么?當司機從事這個行業以後,保養就是增加成本的事,會不會又按時保養呢?這些都要打個問號。
你說滴滴打車管理的很好?那當專車數量上去了,會不會也那麼容易管理呢?司機數量多了,是不是每個都那麼聽話呢?
要是出現了冬冬打車,米米打車之類的,會不會又是用心管理呢?
要是司機或者乘客出現意外又怎麼維權呢?
這些要打個問號。

我支持滴滴打車的出現,但是不意味著可以毫無門檻的進入這個行業


專車業務本身不違法,但是如果使用無資質的車就是違法,當然嘀嘀可以把黑鍋甩給司機和租賃公司,說是他們提供了無資質的車或者司機。


不懂外國是怎麼回事,也不懂你們的法律是怎麼回事,我就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說兩句。
因為剛剛看了濟南查「專車」的哥參與圍堵 被查車輛均掛靠租賃公司這條新聞,很生氣,所以我不想裝理性和真特曼了。

話說在瓷器這個處處都是壟斷犯的地方,什麼好東西出來稍微試探性的參與一下競爭,最後的結局肯定就是被流氓打著「正統」的旗號潑一身屎,然後幹掉。上面的這條新聞中,濟南「的哥」臭不要臉的用釣魚的方式舉報專車司機,美其名曰對「黑車」違法行為的不滿,言語之間彷彿就是正義的化身,法律的忠誠捍衛者。尼瑪啊,裝什麼天真無邪的灰太狼啊,到底誰才更像黑車呢,不是你隸屬於一個官府承認、上頭有人的公司就不是黑車了,是不是黑車,取決於你幹了什麼事情。濟南火車站、汽車站什麼的,我都去過N回了,站外面全他媽是合法運營的出租黑車,各種拼車、各種拉人、各種胡亂要價,看你是外地人的話,一公里恨不得要你五十塊錢,這時候我們的交警同志呢?交警同志這個時候全部集體消失或者變成睜眼瞎了。反倒是抓專車,一叫就來了,真是奇怪的很。

現在是21世紀,網路時代,什麼都講究個用戶體驗。那我們就說說計程車和滴滴專車的用戶體驗吧。以前坐正兒八經的計程車,不是開著個空車怎麼招手都不停,就是好不容易打上車,上車後司機瞎雞毛逼逼,一個個的反革命分子和怨婦嘴臉,張口閉口的政府傻逼,XX趴要完,尤其喜歡傳謠言,更有沒眼力見兒的,逮住你的個人隱私問個不停,你麻痹你有沒有問過我想不想跟你聊啊。反觀人家專車司機,就知道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服務,雖然也可能是裝出來的,who care!

還記得頭一回坐專車,是在山師東路附近,人多路堵,那天風也有點大,專車司機不好過來,本來是我的問題,選的地兒太傻缺。但司機卻一個勁兒的在電話那頭道歉,說耽誤我時間了,還囑咐找個避風的地方,別凍著啥的。車來了,司機一身的西裝革履,皮鞋鋥亮,停車熄火,畢恭畢敬下來給我開車門。嚇得我不輕。長這麼大了,都是被各種行業的各種服務員吆五喝六的虐過來的,遇到這種情況,真是有點受寵若驚,連連點頭哈腰的說謝謝。上車後,突然就明白了日本人為什麼見面就鞠躬個沒完,別人對你客氣,你才能對別人客氣,別人對你尊重,你才能對別人尊重,反之亦然。

另外,看到好多人很同情「正規的」計程車司機,說啥他們本來就不容易,都是社會底層,上有老下有下,掙得少,還得按月交份子錢什麼的。我就呵呵了,是啊,計程車司機不容易,但不容易管我吊事,我就是個坐車的,我容易嗎,是我不讓你容易的嗎?你找你老闆去港啊,我就想打車啊,我趕時間啊,這有什麼錯嗎,我為啥要為你著想,你為我想過嗎?我上面說了,什麼都是對等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我為你想」或者「你為我想」。你想當聖母、有顆玻璃心,我贊你,但我不想加入你們的教會,因為我只想舒舒服服的坐車,想花了錢有尊嚴的坐車,不想上班一天累的像狗一樣了,咬牙大出血打了輛計程車,還得聽你們訴苦罵娘,我只想安安靜靜的當個美男子。

你問,從法律角度,滴滴專車違法嗎?這還用問,當然違法了,誰讓你滴滴專車搞得這麼人性化,你喪心病狂的把人民都服務了,你讓他們還咋服務!

P.S

看到有關部門下通知了,界定了專車和黑車的範圍。
但冥冥之中,總感覺這事兒沒這麼簡單,一紙公文就能平息下來計程車司機們不平衡的心理以及滿腔搶不到活的怒火嗎?等以後租賃公司發展的越來越壯大,路上的專車數量越來越多,計程車和專車之間的矛盾也勢必更加突出,到時候怎麼解決呢?拭目以待。


上海工人有力量,堵路鬧事不是鬧著玩的。打著科技先進的旗號也不能治人與死地,否則這與叢林法則何異?說到底還是效率與公平的問題。今天上海地鐵上的宣傳片說的很清楚,互聯網是大勢所趨,政府的職責應該是平衡好各方利益,不要讓過快的變革打破社會的穩定,把國家簡單的分成保守和激進派最後弄成社會大撕裂就好玩了?


滴滴專車的故事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我來給大家講一講:
中國的互聯網世界就是個抄襲的世界,sohu,sina,baidu,淘寶,jd,騰訊....
無一不是抄襲的,從山寨起步,靠抄襲發展。這些已經腦滿腸肥的大佬們養成了一個優秀的發展觀:決不第一個吃螃蟹,讓年輕的二貨們懷揣著夢想去嘗試,一旦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要不收購,要不山寨,分分鐘就把二貨們搞死。全行業的年輕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給他們做研發。你說爽不爽?
山寨了門戶後山寨搜索,山寨了搜索後山寨電商,連微信都山寨了,這些大佬們開始尋找下一個熱點。這時候忽然發現市場上打車軟體熱鬧起來了,這滴那滴的搞得風生水起,互聯網投資迅速向這個領域匯聚。於是動作最快的企鵝和狸貓兩個巨頭分別收購了做的還不錯的兩家公司,腰圍遠大於胸圍的企鵝和一身橫肉的狸貓立刻啟動了燒錢模式,你送十元我送15元,以億為單位的燒錢後,這個市場在兩個月內沒有懸念的變成了壟斷市場。在這之前,出租公司牛X的不得了,想在俺們的車上裝終端,免費送手機送ipad不說,還要給回扣。企鵝和狸貓一來,走群眾路線,出租公司不行了,司機成了香餑餑,天上掉錢哦!廣而告之,不裝的是傻叉!誰讓這是個看見蠅頭小利都眼紅的天朝呢?很快企鵝和狸貓就掌握了天朝出租市場60%以上的訂單來源。當出租司機還覺得美的不得了的時候,資本的獠牙就亮了出來,優惠越來越少,限制越來越多,動不動還啟動懲罰機制。可是司機們大部分活計都來自於軟體,欲罷不能啊!企鵝和狸貓看到已經實現了壟斷,再投入就沒意義了,於是握手言歡,聯手成立了行業托拉斯,面對托拉斯,勞動者就是被魚肉的羔羊。這是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
話說企鵝和狸貓大亨已經燒了幾億十幾億進去,資本家的目的不是做慈善而是攫取暴利。總要有獲取暴利的手段啊。靠收計程車份錢肯定是不行的,出租公司名義上也是國有,這個對抗太直接了。於是把黑車漂白,把黑車變「專車」,先把黑車掛靠到租車公司名下,再以租車公司名義出來運營。這是打政策擦邊球,其實以前早就有人干過,不過分分鐘就被計程車管理局,工商,交管聯合剿滅了,以擾亂出租市場經營,非法運營,偷稅漏稅的名義高額罰款,主謀坐牢。不過那都是小角色,企鵝和狸貓是誰?那是九個尾獸里查克拉最強大的兩個!(以下開啟仙人模式,和事實無關,切勿對號)
話說企鵝啟動了專車市場,一下子就把霧隱和水隱惹急了,紛紛通告其他忍村打擊這種偷偷摸摸的非法行為。一面又警告企鵝和狸貓不要違法經營。但是,企鵝和狸貓才不怕,紛紛在新媒體上煽動民意,說自己是互聯網新經濟,你們這些尸位素餐的傢伙懂個球球?霧隱和水隱也含糊了,打擊新經濟的罪名可擔待不起,只能向大名報告。誰知道企鵝和狸貓跟大名府里的關係非同一般(政治經濟學,這也是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大名家臣里的左右衛門和新佑衛門不但和企鵝、狸貓關係好,私下裡也獲得了不少查克拉。於是表態是「不表態」。不表態的意思自然是不贊成,但是另一個意思就是「不反對」!水隱和霧隱這下傻眼了,打擊企鵝和狸貓沒有大名的支持,不打擊咽不下這口氣,再說企鵝和狸貓查克拉強大,也不見得打得過。於是企鵝和狸貓肆無忌憚的做起來專車生意。
正當企鵝和狸貓肆意斂財的時候,在另一個大名下面的木葉村,火影肚子里有個九尾看到機會成熟了,這個叫優烏波的九尾殺進霧隱和水隱的地盤,也要分一杯羹。企鵝和狸貓不幹了,老子耗費了這麼多精力和查克拉打下來的天下,你來佔便宜!於是群起而攻之,但是優烏波的查克拉也不是吃素的,人家野生的,身手還好。企鵝和狸貓連使了幾個陰招也沒佔到便宜。沒辦法只能向霧隱水隱佑衛門求助。佑衛門才不管這種爛事。水隱藉此泄憤,在我地盤上,誰都不許幹了!
大致就是如此吧。


抱歉我這次是來反對輪子哥的答案的,順帶拉eric,下水,不用管事情始末,罵一句政府或政黨,就在網民中得到自我印證了。

政府為什麼不切網路彩票?有銷售資質的明明僅有兩家,案件不斷有人送上門,切你輕輕鬆鬆。政府為什麼不切P2P?洗錢,信息泄密遍地都是。因為法律不完善,因為政府想看到互聯網倒逼傳統金融改革,政府和監管看到了,但是想的是怎麼出台標準和法律,引導可持續發展,絕不是什麼法沒說清楚就不能幹。


上海恰恰是中國大陸法制最完善的城市,打車軟體大戰時,上海是第一個進行了迅速研究並將其納入電召管理的,簡直是表率。
我不是此次規定的「親歷者說」,不知道專車是否有資質,是否會危害乘客安全,也想聽聽行家意見,比如計程車司機的,專車司機的,但絕不希望酸冷的想當然的話語充斥在前頭。

考慮到是輪子粉絲,匿了


不用看待。誰動了我的乳酪誰就要死。
就是這樣。
動了越多人的乳酪,死得越快。
----------------------------------------------------------------------
好了,看到了沒有,新政策出來了,
早說了誰動了我的乳酪誰就咬死誰。
乖乖不要動,給你一口湯喝。


人民日報社論~是時候取消計程車公司壟斷暴利模式了http://star.news.sohu.com/20150107/n407604245.shtml


先拋觀點,不違法,因為這個新的領域無法可依,至多算是鑽了法律空子。
去年短期給某雜誌撰文,十一月份曾想做滴滴相關的選題,後來不了了之,但是對於這一領域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果以傳統計程車行業相關法規來說,是否違法的關鍵在於是否具有營運資格,以此為標準的話,滴滴專車肯定是違法的。

問題在於,人家根本走的就不是傳統計程車模式。其基本模式是:滴滴專車和汽車租賃公司合作(或是滴滴自己開的公司)提供車輛出租,司機掛靠勞務派遣公司,對於每一個乘客來說,相當於從汽車租賃公司租車,然後從勞務派遣公司顧一名司機代駕,這個在滴滴專車出來之前應該是普遍存在且合法的吧(我猜)。即每一筆單子,租車和找代駕的主體都是乘客,乘客通過滴滴一次完成租車和找代駕,一單結束後,乘客與租賃公司的租車關係以及與勞務派遣公司的代駕關係均完成。隱含的過程是乘客下車時跟代駕說,這是車費,把車幫我送回租賃公司吧,在「送回」的過程中,有新的的乘客叫車,新的租車關係和代駕關係建立,上一單的各種關係自動終止。在這個過程中,滴滴提供一個平台,整合了租車、找代駕和收費過程,乘客直接付費給滴滴,滴滴抽取20%,其他均為司機所得。

整個流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存在已久的合法生意,現在僅僅是通過滴滴這個軟體把著一系列過程整合起來了,就是簡單的乘客租車找代駕,根本跟「營運」沒關係,既然跟營運沒關係,要啥營運資格?不要營運資格,憑啥說違法,是黑車?同時,既然不是計程車,那對於計程車及計程車司機該有的各種要求,自然也不適用於滴滴專車,滴滴專車只需要達到汽車租賃行業和代駕行業的相關要求即可。

話說當初我第一次聽某滴滴專車司機講這個模式的時候,虎軀一震的驚呆了,這個空子鑽的太好了,滴滴肯定做過詳細的法律諮詢,把每一步是否違法都考慮的很透徹了。

滴滴專車的影響在於:
1、直接影響計程車司機的收入。滴滴專車的單子多是中高端客戶的大單、肥單,你直接從計程車司機的碗里把大肥肉挑走了,剩下些肉沫、骨頭渣渣,人家不得跟你拚命?更要命的是,開滴滴專車,每天只需要接個四五單,直接收入就能趕上每天一睜眼就欠人家幾百的份子錢,黑白輪班倒、每天干十來個小時、累得跟狗一樣、各種職業病纏身的計程車司機,而且還有滴滴不菲的補貼。這對於的哥、的姐們是更大的刺激。我所接觸的計程車司機,一半以上在對滴滴專車進行觀望,如果政府不打壓,在這一輪與計程車公司的合同結束後,大量的計程車司機轉行去開輕鬆賺得多的滴滴專車,勢不可擋。
2、破壞了計程車行業傳統利益格局。滴滴劍指這一傳統行業每年上千億(待核實)的大蛋糕,既得利益者(計程車公司)誰想跟你分羹,不得跟你拚命?更何況很多計程車公司和政府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關係。同時,一旦大量的哥、的姐轉行開專車,計程車公司很可能面臨有車無人開的困境,這同樣也是致命的,會逼迫計程車公司只能大幅降低份子錢來留著司機。

這兩點影響導致的後果,在南京等城市已經愈演愈烈,這兩天大量計程車司機罷工,感興趣的去搜搜新聞吧。

之前想了比較多,寫著寫著就忘了,以後補。第一次答題,戰戰兢兢,羞羞臉。


看到有答案以擔心的士司機飯碗的名義反對,說這損害了原的士司機的權益,說幾句。

最近打了幾次專車,也和司機有聊天。
有一次對方的本職就是的士司機,他是交班空閑的時候出來兼職。
按他的說法:
1、專車大多數還是原來的的士司機,路況熟悉是傳統司機的優勢。
2、他自己支持專車,因為他想多賺錢,有時候他還想繼續開,或者某個時段繼續開,但交班時間一到,不能不交班。
3、的士分子錢太高,而在專車的攻勢下,的士每天做少了不少生意,他還在試做,如果划得來,打算完全辭掉的士的工作,專職做專車。

看,這就是某些的士司機本身的態度,值得讚賞。
其次,現行的行政准入壟斷制度,本質就是花分子錢購買特權,通俗講,就是權力尋租和賄賂。
這種所謂的「權益」,從一開始就沒有正當性可言。


上周打車到時候問了一下的士司機,那輛的士也是用滴滴叫到的。我問滴滴新推出的專車服務有什麼影響,聽說有些城市有的士司機抗議。師傅的回答是,影響的是計程車公司,對個人沒影響的,我給誰開車不是開啊,以後大家都看到專車賺錢多就會放棄的士改去開專車的。所以對的士司機是利好來的,等於多了個選擇多了份競爭。

所以,唯一利益受損的是的士公司罷了。背後是誰就不好說了,反著我們也都知道份子錢最後都到哪裡了是吧。

發自 iPhone 5c。


推薦閱讀:

清華大學國際仲裁和爭議解決碩士項目介紹?
火貓這次狀告鬥魚 TV,到底是營銷還是真上法院、硬剛到底?
如何評價愛狗人士表示:「上海松江,這個居委會主任想死」?
如何看待緬甸大赦 6966 名服刑人員,155 名中國伐木工回國?
法國為什麼頒布法令禁止穆斯林女性戴面紗?

TAG:互聯網 | 法律 | 政府 | 行業分析 | 滴滴出行 |